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9年第08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小鼠XBP1基因RNA干扰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筛选

摘要:目的:构建小鼠XBP1基因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慢病毒载体,筛选具有较好干扰效率的小鼠XBP1 siRNA靶序列。方法:针对小鼠XBPI基因特异性序列,设计4个RNAi靶序列及1个阴性对照序列,合成含有正义和反义Oligo DNA的互补DNA序列,退火形成双链DNA,并克隆到经Age Ⅰ和EcoR Ⅰ酶切后的pGCL-GFP载体连接产生短发卡RNA(shRNA)慢病毒载体,PCR筛选阳性克隆,DNA测序鉴定。由病毒包装系统进行包装,经滴度测定后感染NIH3T3细胞,应用Real-time PCR鉴定干扰效率。结果:PCR鉴定与DNA测序证实合成的寡核苷酸链插入正确,293T细胞测定病毒滴度为1×10^8TU/ml。Real-time PCR证实XBP1-siRNA-3靶点的干扰效率最高,其干扰效率达到95%以上。结论:成功构建并筛选了小鼠XBP1基因RNAi慢病毒载体,为研究XBP1在巨噬细胞免疫功能调控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1401-1404

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对心肌缺血大鼠心脏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生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养心通脉有效成分部位方(YTⅡ)促血管生成的作用靶点及其机理。方法:制备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和各对照组(YTⅠ组、SBW组、bFGF组、KX组)含药血清,并进行心肌缺血模型大鼠心脏血管内皮细胞的培养;观察比较在血管生成的过程中YTⅡ及各对照组对心脏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结构形成”不同环节的干预作用。结果:各组药物干预后,心肌缺血大鼠冠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率、迁移率、成管率3类指标均呈现出bFGF组〉YTⅡ组〉YTⅠ组〉SBW组〉NS组〉KX组递减的趋势。YTⅡ和bFGF对血管生成的不同环节均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显著优于其他各组。结论:养心通脉有效部位方(YTⅡ)益气活血,能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管腔结构形成”不同环节,促进缺血肌的血管生成。
1405-1408

肺腺癌细胞中STAT3表达对细胞生长及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STAT3表达变化对细胞生长及化疗药物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采用AG490处理细胞、SOCS3基因转染A549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STAT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变化;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不同浓度泰素处理细胞后观察细胞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AG490处理细胞、SOCS3基因转染细胞后,Westem blot证实其能显著抑制STAT3蛋白酪氨酸磷酸化水平(P〈0.01);MTT法结果示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细胞对泰素敏感性显著增高。结论:STAT3能促进细胞增殖,AG490、SOCS3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中STAT3蛋白的活性,从而抑制A549细胞生长并增加其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
1409-141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关于2009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摘要:为促进我国生物医学研究的进步与发展,本刊经研究决定于2009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为了确保优秀论文评比的公正与公平性,编辑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1412-1412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木犀草素对T细胞IL-2 mRNA、INFγmRNA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木犀草素(luteolin)对佛波醇酯(Phorbol ester,PMA)+离子霉素(Ion)体外诱导的小鼠T细胞活化和增殖的影响。方法:以佛波醇酯+离子霉素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来源的T细胞,以不同终浓度的木犀草素与T细胞共培养,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法检测药物对PMA刺激作用下的T细胞中Th1/Th2细胞因子IL-2mRNA与INFγ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PMA+Ion刺激48h后,小鼠T淋巴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木犀草素(10、20、30μM)可显著降低PMA引起的细胞增殖(P〈0.01)。PMA+Ion刺激T细胞6h后,细胞IL一2mRNA、INF-ymRNA表达与空白组比较明显增强(P〈0.01),木犀草素(10、20、30IxM)能抑制PMA+Ion刺激的T细胞IL-2mRNA、INFγmRNA的表达(P〈O.01);结论:木犀草素抑制小鼠T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可能与抑制IL-2 mRNA、INFγmRNA的表达有关,提示木犀草素具有机体免疫调节作用。
1413-1415

2’-羟基二氢黄酮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过程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摘要:目的:观察2’-羟基二氢黄酮诱导白血病细胞HL-60凋亡过程中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ASY-TT亚流式细胞术测定2’-羟基二氢黄酮对HL-60细胞存活率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检测分析细胞凋亡变化;化学比色法测定2’-羟基二氢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性变化。结果:2’-羟基二氢黄酮显著降低HL-60细胞存活率,其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凋亡分析结果显示,20μM的2’一羟基二氢黄酮作用HL-60细胞后,细胞凋亡率逐渐升高,并在12h后显著高于作用前水平;酶活性检测表明,20μM2’一羟基二氢黄酮作用后,HL-60细胞胞内抗氧化酶SOD、CAT、GSH.Px活性均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显著升高。结论:2’-羟基二氢黄酮显著降低白血病HL广60细胞存活率并诱导细胞凋亡,其中伴随着胞内抗氧化酶活性的显著降低。
1416-1418

EPO微球剂型在降低小鼠免疫原性方面的作用

摘要:目的:观察EPO微球剂降低小鼠免疫原性方面的优势。方法.WOW复乳法制备EPO微球,对BALB/C小鼠进行皮下注射,并利用水针剂型作为对照,采用促UT-7细胞生长抑制法检测小鼠体内的EPO抗体,观察小鼠血清中EPO抗体的量。结果:水针组小鼠血清加入细胞培养液以及一定效价的EPO溶液培养染色裂解后,吸光值比空白值有较大降低,说明其中的EPO抗体量较多。而W/OAV微球组小鼠血清中的抗体则比水针组要少,这说明EPO做成微球剂型,给药后可以减少抗体的产生,在降低免疫原性方面优于水针组。结论:微球剂型给药比水针在降低免疫原性方面具有优势。
1419-1420

应用组织芯片技术研究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淋巴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摘要:目的:应用组织芯片技术分析抑癌候选基因NDRG2在人类淋巴瘤组织、淋巴结正常组织及淋巴结良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小鼠抗NDRG2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组织化学ABC法,研究NDRG2在不同淋巴结组织的表达,并分析NDRG2在不同淋巴结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结果: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淋巴瘤组织与淋巴结良性病变组织中DNRG2的表达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瘤组织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DNRG2的表达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淋巴结良性病变组织与正常淋巴结组织中DNRG2的表达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正常淋巴结,淋巴结良性病变及淋巴瘤组织中NDRG2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2.5%(37/40)、67.5%(27/40)和18.51%(15/81),3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DRG2在淋巴瘤组织中呈低表达,提示其可能对淋巴瘤的发生或发展有重要作用,这不仅为研究淋巴瘤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提供了线索,而且对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421-1423

携带靶向性可调控自杀基因的重组相关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活性检测

摘要:目的:构建携带受Tet—On以及VEGF启动子双调控自杀基因HSVtk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研究其在乳腺癌细胞MCF-7中的可调控表达。方法:用PCR方法扩增VEGF启动子,将其插入pAAV/TRE/HSVtk/Tet—On中形成重组载体pAAV/VEGF/TRE/HSVtk/Tet-On质粒。进行病毒包装后得到了rAAV/VEGF/TRE/HSVtk/Tet-On重组腺相关病毒。用重组腺相关病毒感染乳腺癌细胞株MCF-7和正常乳腺HBL-100细胞,用MTT法及RT—PCR检测在Dox诱导下,GCV对rAAV感染的MCF-7细胞和HBL-100细胞的杀伤作用以及HSVtk基因在MCF-7细胞内的表达情况。结果:在rAAV+Dox+GCV组,GCV对rAAV感染的MCF-7细胞的杀伤作用明显高于rAAV+Dox组,rAAV+Dox组以及HBL-100组,并且RT-PCR结果显示经Dox诱导HSVtk表达较明显。结论:成功构建了携带双调控自杀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载体,该病毒载体能有效的感染乳腺癌细胞MCF-7,并能联合GCV治疗,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而且具有靶向性。
1424-142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封面说明

摘要:这个图片设计,被编委会命名为“和谐生命之光”。 中国传统哲学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界的和谐是一种一分为二的对立统一,但世界同时又是不断向前发展的,因此背景采用带有金属色彩的变形太极图案,由一个中心点分两部分旋转生出整个奇妙的世界,既是对传统的传承,也体现了新的发展。太极图案首先代表了传统的中国文化,有中国特色,该图案也在奥运会开幕式展示中国传统文化时出现过;
1427-1427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青蒿琥酯和青蒿素抗肿瘤作用及其机制的初步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人白血病细胞株K562经青蒿琥酯和青蒿素处理后基因表达的变化及其可能机制。方法:K562细胞经不同浓度青蒿琥酯和青蒿素处理24h后,倒置相差显微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变化;提取细胞总RNA,将逆转录生成的cDNA与基因芯片杂交,分析杂交结果。结果:倒置光显微镜: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皱缩,核分裂相减少,细胞密度下降,漂浮细胞增多。荧光显微镜:染色质高度浓缩、边缘化,凝聚成明亮的团块,即凋亡小体。流式细胞仪:G2期细胞的比例明显增加。芯片杂交分析数据,青蒿琥酯处理组有10条基因表达有差异,表达上调的基因有:p21、chk1,表达下调的基因有:cyclinB1、cyclinE1、E2F1、DNA—PK、hTERT、bcl-2、jnk、VEGF;青蒿素处理组有10条基因表达下调:cyclinD1、cdk4、cdk2、cdc2、DNA-PK、DNA-Topoi、mcl-1、erk、jnk、VEGF。结论:青蒿琥酯和青蒿素可以抑制K562细胞增殖,作用机制与改变细胞周期某些调控物质的基因表达、诱导K562细胞凋亡等有关。
1428-1431

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组指纹与肿瘤患者生存关系的报告

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预警蛋白质(lost goodwill target,LGT)多肽谱指纹的峰型和丰度对判断肿瘤患者病情发展及预后的意义。方法:对接受SELDI(Surface enhanc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time of flight—mass spectrometer)技术检测的178名患者生存期与死亡时间进行调查,并根据SELDI检测所获得的指纹图中,以LGT指纹存在与否,分成无峰组、单峰组、双峰组、三峰和多峰组。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和COX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的方法,比较四组中哪一种状态下死亡风险最大。结果:恶性肿瘤患者经SELDI技术检测所获取的指纹图中,如果LGT呈阴性表达,死亡风险低于单、双峰组,远低于三峰和多峰组;LGT呈三峰和多峰表达,其死亡风险远高于单、双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率极高。结论:采用SELDI技术检测肿瘤患者的血清,LGT出现三峰和多峰表达,提示肿瘤患者病情即将恶化,该指纹标识为LGT阳性指标;单、双峰者为疑似指标;LGT指纹阴性表达,肿瘤患者近期预后良好.死亡风险极小。
1432-1435

阳离子脂质体对HepG2.2.15细胞病毒分泌、毒性及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阳离子脂质体作为基因治疗药物载体对HepG2.2.15细胞的病毒分泌、毒性及凋亡的研究。方法:以2.5、5.0、7.5、10.0μL/mL浓度的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共温育10d,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中HBsAg和HBeAg含量的变化。转染48h后,MTT法检测阳离子脂质体对细胞的毒性、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各个剂量组阳离子脂质体对HepG2.2.15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其中10μL/mL组在第10d对HBsAg、HBeAg抑制率分别达31.5%、29.9%,表现出较高的毒性作用。2.5、5.0、7.5、10.0μL/mL阳离子脂质体转染HepG2.2.15细胞后,MTT检测结果显示其细胞存活率分别为82.14%、77.62%、77.4%、61.9%。荧光显微镜下可见各浓度组均有凋亡,且随脂质体剂量增加细胞凋亡数增加。结论:阳离子脂质体能抑制HepG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其毒性及诱导凋亡作用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作为基因治疗药物载体时,剂量宜小于7.5μL/mL。
1436-143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广告信息

仪器信息网论坛升级为全新社区,由五个模块组成

摘要:经过一年时间的准备,仪器信息网论坛升级为全新社区,由”仪器论坛”、”圈子”、”iLog博客”、”积分商城”和”积分加油站”五个模块组成。
1439-1439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基础研究

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DRD2、DRD4和DAT基因多态性的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云南地区人群中DRD2(TaqIA、-141C)、DRD4和DAT基因多态性与酒精依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技术以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可变数目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PCR-VNTR)分析技术检测酒依赖组(80例)和对照组(70例)在3个候选基因中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上述三个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酒依赖组和对照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DRD2基因中的TaqIA和-141C进行单倍型分析时发现,Del/A1是一种保护单倍型,能抑制酒依赖综合征的发生。结论:在云南地区人群中,携带有Del/A1单倍型基因的人不易形成酒依赖。
1440-1442

不同尿素氮水平尿毒血清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BUN水平尿毒血清对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的影响,并探讨尿毒症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比色法测定HUVEC上清液NO、MDA的水平;免疫细胞化学法测定胞浆iNOS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上清液iNOS蛋白水平。结果:尿毒血清各组均可上调HUVEC的MDA生成,且以BUN≥50mmol/L的尿毒血清组对MDA上调最明显(P〈0.01);尿毒血清各组可下调HUVEC的NO生成,呈BUN浓度依赖性关系(P〈0.01);尿毒血清各组可激活HUVEC的iNOS,诱导细胞生成大量NO,但随着BUN水平的升高,NO、iNOS呈下降趋势,BUN≥50mmol/L尿毒血清组下降显著(P〈0.01)。结论:尿毒血清对HUVEC有毒性作用,呈BUN浓度依赖性关系,尤其是BUN≥50mmol/L时,细胞损伤更为加重。
1443-1446

β-钛合金生物活性的诱导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碱液处理条件对β-钛合金生物活性的影响。方法:将Ti—15Mo-3Nb、Ti-14Mo-6Zr-3Fe和纯Ti浸泡在不同温度、不同浓度的NaOH溶液中24h后,置于模拟体液中培养,分别于10d和30d后取出试样,通过SEM、XRD和能谱分析来考察其表面钙磷层的沉积情况。结果:经过NaOH处理后,在钛合金表面形成了多孔网状的二氧化钛水凝胶层,置于模拟体液后可沉积出羟基磷灰石层,其中经80℃ NaOH处理后的钛合金诱导形成羟基磷灰石的能力较强。不同基体材料诱导沉积羟基磷灰石的能力为:Ti-15Mo-3Nb〉Ti〉Ti-14Mo-6Zr-3Fe。结论:钛合金经碱液处理后可在模拟体液中沉积出羟基磷灰石层,因此碱液处理使钛合金表现出生物活性。
1447-1449

色胺酮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和心肌组织COX-2蛋白表达等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色胺酮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心肌病理和心肌中COX-2的影响。方法采用结扎冠状动脉左前降支致心肌缺血模型,色胺酮0.10、0.20、0.30g/kg灌胃给药21天后,观察色胺酮对心肌缺血大鼠心功能、心肌病理和心肌组织COX-2蛋白的影响。结果①色胺酮0.10g/kg对心肌缺血大鼠的心脏功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舒张的顺应性,表现为左心室内收缩压、左心室内压最大变化速率±dp/dtmax明显升高,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②0.10g/kg色胺酮对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大鼠能明显减轻心肌变性,心肌纤维增生和淋巴细胞浸润;③色胺酮明显抑制缺血心肌组织中COX-2蛋白,其抑制作用随剂量的增大而逐渐增强。结论0.10g/kg色胺酮对大鼠结扎冠状动脉所致心肌缺血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1450-1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