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社
分享到: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2011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述评、研究快报、基础研究、临床研究、专论与综述、技术与方法、研究简报、生物磁学等。
  • 主管单位:黑龙江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黑龙江省红十字医院;黑龙江省森林工总医院
  • 国际刊号:1673-6273
  • 国内刊号:23-1544/R
  • 出版地方:黑龙江
  • 邮发代号:14-12
  • 创刊时间:2011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76
  • 综合影响因子:0.318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共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及其杀伤肝癌细胞作用的研究

摘要:目的:构建共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重组腺病毒载体Ad.TCRα12.2-IRES-Vβ7.1,并研究其杀伤肝癌细胞的作用。方法:提取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总RNA,用RT-PCR的方法得到TCRα12-2基因。TCRVβ7.1基因由pCDN3.1-Vβ7.1扩增获得,将这两个基因以IRES相连克隆入腺病毒穿梭质粒pDC315中。穿梭质粒和腺病毒骨架质粒共转染HEK293细胞,包装出可同时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的重组腺病毒。然后提取病毒基因组DNA,对外源目的基因进行PCR鉴定;病毒感染宫颈癌细胞(HELA),48小时后提取细胞总RNA,通过RT-PCR鉴定目的基因表达;最后病毒感染PBMC,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目的蛋白的表达。对鉴定正确的病毒进行大量扩增并测定滴度。用MTT比色法检测Ad.TCRα12-2-IRES-Vβ7.1感染的PBMC对肝癌细胞HEPG2和BEL-7402的杀伤作用。结果:从重组病毒基因组中扩增出目的基因TCRα12-2和TCRVβ7.1,RT-PCR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目的基因可以有效的表达。Ad.TCRα12-2-IRES-Vβ7.1感染PBMC组对肿瘤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PBMC组和Ad-GFP感染组。结论:成功构建了双表达TCRα12-2和TCRVβ7.1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TCRα12-2-IRES-Vβ7.1,且其感染后的PBMC可有效的杀伤肝癌细胞。
2001-2004

基于Semliki森林病毒复制子的新型RNAi质粒载体的构建

摘要:目的:以semliki森林病毒复制子为基础,构建一类可迅速高效表达shRNA的新型RNAi载体。方法:以Semliki森林病毒衍生的复制子载体pSFV1为骨架,用CMV IE启动子替换SP6启动子并在3′-UTR下游插入SV40 polyA转录终止子,在原26S亚基因组启动子后插入带有相应改良多克隆位点的shRNA表达元件,同时加入抗新霉素选择复合体,并去掉3′-UTR的重复序列。所获载体用于沉默EGFP基因,通过体外细胞转染、病毒颗粒制备、荧光显微镜观察、RT-PCR分析等初步验证、评估其效果。结果:构建了基于Semliki森林病毒复制子的新型RNAi质粒载体pSFV-RNAi Ready。经体外实验初步证实,该载体直接转染细胞,或与辅助载体共转染,制备成具有感染能力的重组病毒颗粒后使用,均可高水平表达shRNA,沉默目的基因。其中使用病毒颗粒抑抑效率可高达90%以上。结论:该载体的成功构建,可望显著拓宽SFV载体的应用范围,丰富RNAi实施手段,并用于相关科学研究及基因药物技术开发。
2005-2009

新琼寡糖对小鼠B16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摘要:目的:通过测定新琼寡糖对小鼠B16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研究新琼寡糖是否具有美白性能。方法:以小鼠B16黑素细胞作为受试细胞。选择曲酸和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物,测定不同聚合度的A、B系列新琼寡糖对细胞增殖、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以及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对不同聚合度的A、B系列新琼寡糖美白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A、B系列新琼寡糖对B16黑素细胞具有低毒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3000μg/L。低聚合度的A系列新琼寡糖对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较为平稳,抑制率大约为20%,低于曲酸但与熊果苷接近;高聚合度的B系列新琼寡糖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低浓度下B系列新琼寡糖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高于A系列新琼寡糖,与熊果苷接近。结论:提示了A、B系列新琼寡糖可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2010-2012

含14-3-3蛋白抑制肽R18重组腺病毒制备及其在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摘要:目的:构建并鉴定含14-3-3蛋白抑制肽R18的重组腺病毒,为研究14-3-3蛋白的功能提供基础工具。方法:用同源重组方法构建含14-3-3蛋白抑制肽R18的复制缺陷型腺病毒载体(AdR18),并加以鉴定、扩增,以获得高滴度AdR18病毒液,体外感染乳大鼠心肌细胞,检测目的基因表达。结果:将构建的重组腺病毒载体AdR18感染乳大鼠心肌细胞并表达48h后,蛋白印迹结果显示AdR18感染组有明显R18的表达,对照组无表达。结论:腺病毒载体可高效率导入外源基因在心肌细胞中高表达。
2013-2015

白花蛇舌草豆甾醇对肝癌细胞的体内外抑制作用及对其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白花蛇舌草豆甾醇(stigmasterol from Hedyotis diffusa willd.,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体外抑制作用,对肝癌H22的体内抑制作用及对其增殖周期、凋亡的影响。方法:MTT法评价SHD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BEL-7402的抑制率变化规律。昆明雄性小鼠60只,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余接种H22瘤株,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5-FU阳性对照组(30mg/kg)和高中低剂量SHD给药组(剂量分别为15、30、60mg/kg),腹腔给药10 d后,比较各组瘤重抑制率、H22细胞周期分布、凋亡率。结果:SHD对SMMC-7721、BEL-7402细胞具有体外抑制作用;SHD显著抑制H22肿瘤,增加G0-G1期细胞比例,降低G2/M期细胞比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结论:SHD在体外、体内均具有抑制肝癌细胞的作用,此作用与阻滞肿瘤细胞增殖周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关。
2016-2017

Neurospora crassa phytase功能区基因phy A'的克隆表达及活性变化

摘要:目的:检测N.crassa phtase功能区基因phy A′表达的Phy A′活性变化。方法:先将N.crassa phy A′克隆到表达载体pPIC9K中,然后将获得的重组质粒pPIC9K-phy′转化到毕赤氏酵母中分泌表达,分离纯化重组酶Phy A′,并测定其酶学性质。结果:与原酶相比,N.crassa Phy A′的最适温度降低、热稳定性降低以及酶活力的降低。结论:N.crassa phtase N端的前12个氨基酸对维持该酶的功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
2018-2020

PEMT基因V175M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易感性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磷脂酰乙醇胺N-甲基转移酶(phosphatidylethanolamine N-methyltransferase,PEMT)基因V175M多态性与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抽取NAFLD患者外周血基因组DNA,PCR扩增获得其V175M基因,测序后分析PEMT基因V175M多态位点的基因分型。收集患者身高、体重、腰围、空腹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空腹胰岛素等临床资料,计算体重指数和HOM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同时选取年龄、性别相匹配的非NAFLD79人为对照。结果:NAFLD组和对照组在年龄、性别方面相匹配,但NAFLD组的肥胖者显著增多。NAFLD组和对照组M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0.1%和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FLD组和对照组VM+MM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26.6%和22.8%(P=0.05)。以BMI≥25作为肥胖的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肥胖和非肥胖者,在肥胖的对照和NAFLD组中,V175M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非肥胖的NAFLD和对照组中,M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21.9%和9.6%,VM基因型的频率则分别为43.8%及19.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引入其他已知的非肥胖型NAFLD易感因素(腰围,LDL和HOMA-IR),再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V175M基因型未能进入回归方程,P=0.323。结论:广州汉族人中存在PEMT V175M多态性,且以V等位基因为主,PEMT V175M并非NAFLD的独立易感因素。
2021-2023

姜黄素对胃癌细胞系HGC-27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对胃癌细胞系HGC-27细胞增殖及侵袭力的影响以阐明Cur的抗瘤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剂量(0、10、20、30、40?mol/L)及不同处理时间(24、48、72h)的姜黄素对HGC-27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姜黄素对HGC-27细胞侵袭力的抑制作用。结果:1.MTT法显示姜黄素显著抑制HGC-27细胞增殖,20μmol/L,30μmol/L,40μmol/L姜黄素处理72小时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24.63%,32.42%,76.43%,有明显的剂量及时间依赖性,不同剂量组之间及不同处理时间组之间比较有差异显著性(P〈0.05)。2.Transwell侵袭实验显示姜黄素显著抑制HGC-27细胞的侵袭力,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各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姜黄素通过抑制HGC-27细胞增殖和侵袭行为起到抗肿瘤作用。
2024-2027

美满霉素对沙鼠急性脑缺血后脑皮质钙视网膜蛋白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美满霉素对蒙古沙鼠短暂性脑缺血再灌后前额皮质中钙视网膜蛋白Calretinin(CR)表达的影响,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理功能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42只健康雄性蒙古沙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对照组、缺血再灌组,美满霉素治疗组。夹闭蒙古沙鼠双侧颈总动脉10 min诱导前脑缺血后,动物分别存活1天、3天或7天。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前额皮质中CR的表达,用图像分析仪测定灰度值。结果:与正常组相比,缺血再灌组与美满霉素治疗组中前额皮质中CR表达均先减少后升高再下降。缺血再灌1天组,CR表达显著减少(P〈0.05);3天组CR表达达到高峰(P〈0.05);7天组CR表达减弱,但仍高于正常组(P〈0.05)。美满霉素治疗各组中的CR表达均弱于对应的缺血再灌组(P〈0.05)。结论:美满霉素能抑制蒙古沙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皮质中CR的表达来发挥脑保护作用。
2028-203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重要信息

关于2008年继续开展“生物医学”优秀论文评选活动的通知

2031-2031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杂志论著

小鼠白细胞介素-3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摘要:目的:克隆小鼠IL-33基因全长编码区cDNA,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从BALB/c小鼠的脊髓组织中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用热启动PCR技术,扩增小鼠IL-33基因全长编码区cDNA,经双酶切后,克隆入pcDNA3.1(+)载体中,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mIL-33,然后进行酶切鉴定与序列分析。结果:小鼠IL-33基因的PCR产物和重组载体经凝胶电泳和酶切鉴定、测序分析证实,其序列与GenBank中数据一致。小鼠IL-33基因的全长编码序列为801 bp,编码266个氨基酸。结论:小鼠IL-33基因成功的克隆并构建了其真核表达载体,为进一步进行IL-33的表达与功能研究奠定了基础。
2032-2033

塞来昔布联合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对胰腺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survivin反义寡核苷酸(ASODN)联合作用对胰腺癌荷瘤裸鼠的治疗作用。方法:构建胰腺癌荷瘤裸鼠模型,将成瘤裸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塞来昔布组(给予1000ppm的塞来昔布饮水)、survivin ASODN组(瘤内注射40μg/200μL的survivin ASODN)、联合组(给予1000ppm的塞来昔布饮水的同时瘤内注射40μg/200μL的survivin ASODN);观测裸鼠肿瘤生长情况并测量不同时间的体积变化,于接种肿瘤的35天处死裸鼠,测瘤体质量,应用caspase-3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增殖指数(PI)和微血管密度(MVD)。结果:治疗组平均体积均明显低于对照组(491.97±4.62mm^3,427.34±14.62mm^3,300.39±6.59mm^3 vs 703.56±12.51 mm^3,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体积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或survivin ASODN组(P〈0.01);平均抑瘤率分别为32.26%、50.86%、62.07%。治疗组caspase-3相对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0.026±0.003、0.040±0.018、0.059±0.005 vs 0.006±0.001,P〈0.01),其中联合治疗组caspase-3相对活性明显高于塞来昔布组(P〈0.01)或survivin ASODN组(P〈0.05);治疗组平均PI和MV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其中联合治疗组平均PI和MVD明显低于塞来昔布组或survivin ASODN组(P〈0.01,或P〈0.05)。结论: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和survivin ASODN联合应用可显著抑制荷胰腺癌裸鼠的肿瘤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共同提高caspase-3活性来诱导细胞凋亡,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新生血管的形成来发挥抗肿瘤效应,为胰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2034-2037

血立停胶囊对早孕大鼠RU486药流后NO、NOS表达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血立停胶囊对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后的子宫平滑肌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择妊娠Wistar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对照组,米非司酮组,大剂量血立停组,小剂量血立停组,催产素组。于妊娠第7天,开始相应处理,妊娠第14天分别监测早孕大鼠RU486药物流产后的子宫平滑肌一氧化氮(NO)及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后处死。结果:大剂量血立停可明显降低大鼠子宫肌组织匀浆中NO、NOS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立停胶囊可降低子宫肌组织匀浆中NO、NOS水平,从而起到对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治疗作用。
2038-2040

肝细胞癌化疗栓塞术后血清TGFβ1、bFGF和VEGF浓度变化

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癌(HCC)患者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法(EUSA),检测32例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TGFβ1、VEGF和bFGF浓度的改变,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HCC患者TACE前后血清bFGF,TGFβ1与VEGF浓度的相关性。结果:HCC组TACE治疗前TGFβ1、VEGF浓度均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TACE术后患者血清TGFβ1、VEGF和bFGF浓度均升高,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TACE术前或术后,血清TGFβ1与VEGF浓度均具有正相关性(r前=0.581,P〈0.01;r后=0.577,P〈0.01)。结论:HCC患者TACE术后TGFβ1、VEGF和bFGF三种促血管生长因子浓度的升高,对肿瘤血管及侧枝循环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影响TACE的远期疗效。
2044-2046

CD44v6、MMP-9、VEGF在胃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CD44v6、MMP-9、VEGF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并探讨其表达与胃裸区侵犯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60例胃癌组织CD44v6、MMP-9、VEGF表达情况,并结合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分析。结果:CD44v6、MMP-9、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胃裸区受侵组与未受侵组胃癌组织的CD44v6、MMP-9、VEGF的表达无明显差异。结论:CD44v6、MMP-9、VEGF的表达与胃癌的浸润转移密切相关,胃裸区是否受侵与胃癌组织的CD44v6、MMP-9、VEGF的表达无关,胃裸区这一解剖结构可能是胃癌预后较差的原因。
2051-2053

胎盘植入的影像学表现(病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摘要:目的:探讨胎盘植入(placental implantation abnormality,PIA)的影像学表现特征。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例胎盘植入的MRI及超声表现,并复习文献资料。结果:MRI:以同序列子宫肌层信号为参照,T1WI植入胎盘呈等信号或略高信号,与宫壁结构分界不清;T2WI植入胎盘呈高信号,信号强度高于宫壁,胎盘组织侵入肌层,结合带局部变薄或中断;T1WI增强,胎盘显著强化,明显强于宫壁。超声:局部胎盘厚度增加,其内见多个大小不一、形态不规则的无回声区;胎盘后方子宫肌层厚薄不均,其内见大片状稍强回声区;胎盘与子宫肌层接触的地方有异常的彩色的血流。结论:胎盘植入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特征性,MRI结合超声检查有助于做出正确的定位和定性诊断。
2054-2056

复制许可因子CDT1在人正常肝脏和肝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意义

摘要:目的:研究复制许可因子CDT1(Cdc10-dependent transcript)在肝癌中的表达特征及意义。方法:收集正常人肝脏和肝癌组织标本,以免疫组化法进行CDT1染色。结果:研究发现CDT1在正常肝脏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阳性着色定位于胞浆。肝癌细胞中CDT1的表达明显降低,呈阴性或弱阳性,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T1在正常肝脏组织中呈强阳性表达,定位于胞浆;并且CDT1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形成和发展,其作用机制值得深入探讨。
2057-2059

55例早期食管癌浸润深度的临床病理因素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食管癌的浸润深度的临床病理因素。方法:对术前胃镜发现、术后病理证实的55例早期食管癌进行统计,分析早期食管癌内镜下表现、肿瘤分化程度、淋巴转移与浸润深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面扩散生长型、腔内生长型高度〈5mm、双向生长型高度〈2mm及壁内生长型深度〈0.5mm提示黏膜内癌。腔内生长型高度≥5mm、壁内生长型高度≥0.5mm、双向生长型高度≥2mm及混合生长型提示黏膜下癌。肿瘤分化程度与浸润深度呈负相关。4例淋巴结转移及2例淋巴管癌栓,其中1例为黏膜癌。5例为黏膜下层癌,原位癌均未发生转移。结论:内镜下表现与浸润深度有密切关系,肿瘤恶性程度越高则越易向深层浸润,浸润越深淋巴结转移率越高。
2060-2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