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 北大期刊 CSSCI南大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 23-1564/F 国内刊号
  • 1674-9189 国际刊号
  • 0.85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经济与管理是东北农业大学;中国农村合作社经济管理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201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国家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东北农业大学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经济与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特稿、粮食问题、土地问题、农业与农村发展、 国外农业、畜牧业经济、 渔业经济、 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村合作经济、林业经济、农垦经济、 农民问题、农村金融与保险、 食品安全、 农业企业经营管理、现代农业、农产品市场与贸易、县域经济

农业经济与管理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难点和基点5-9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科学辨识其难点和基点至关重要。推进乡村振兴的难点包括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众获得感;创新乡村人才引进和开发利用机制,强化乡村振兴的人才支撑;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的投入保障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点,即加强和改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农产品市场与消费
中国粮食市场竞争力:收储政策与工资上升影响比较10-18

摘要:粮食国际市场竞争力下降已成为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重要诱因。通过构建基于生产成本的比较优势指标分析我国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粮食产品市场竞争力,剖析生产成本及其结构变化趋势,通过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与因素分解,测算收储政策和劳动力工资上升对我国粮食市场竞争力变化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相较于美国,我国主要粮食产品均处于比较劣势。收储政策和劳动力工资上升对我国粮食产品国内生产者价格和竞争力下降均影响显著,但两者对不同粮食产品影响存在差异。收储政策对小麦、粳稻和籼稻影响程度大于劳动力工资上升,劳动力工资上升对玉米影响程度大于收储政策。研究就收储政策实施和劳动力工资上升应对措施提出建议。

农产品品牌化责任主体职责研究19-26

摘要:基于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或传统的地域人文环境的农产品品牌化,是由政府、农业专业协会、农业企业、农户、农产品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组织等责任主体共同参与的复杂系统工程。农户、农业企业和农业专业协会作为农产品品牌化直接责任主体,承担农产品品牌建设与管理责任,政府、消费者和社会公众组织作为间接责任主体,是农产品品牌化重要补充力量。各责任主体在农产品品牌化过程中各司其职,在整体规划下明确分工,在分工基础上有效综合。通过联席会议协商机制、品牌信息沟通机制、主体效益补偿机制以及品牌绩效考核机制,各责任主体间沟通协作良好,可形成农产品品牌化“轮动效应”,共同推进农产品品牌化优质高效发展。

“光盘行动”能否减少餐桌浪费——基于北京高校237份大学生问卷调查27-35

摘要:近年来,餐桌浪费之风有所收敛,但高校食物浪费的现象仍然存在。实证分析北京高校237份学生调查问卷,探究高校餐桌浪费的原因和践行“光盘行动”的成效。结果显示,践行“光盘行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高校餐桌浪费,但受个人习惯、家庭状况、就餐习惯及价值观等因素影响,减少浪费的幅度有限。据此,提出树立健康向上的饮食文化理念,调节高校餐厅菜品分量、加强校园宣传、建立打包和奖惩制度等政策建议。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精准扶贫
基于精准扶贫的政府文化扶贫政策演变分析36-45

摘要:以来,精准扶贫思想已成为当前指导我国扶贫工作的基本理念。而文化扶贫作为政府扶贫攻坚的一种重要手段,应与时俱进,与精准扶贫新思路、新方法融合。首先,梳理我国政府文化扶贫政策演进历程,将政府文化扶贫政策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等教育普及与基本文化产品供给阶段、细分目标群体的文化扶贫阶段、全方位多领域的文化精准扶贫阶段。其次,分析我国当前文化扶贫工作面临的形势与困境,历经三个阶段扶贫工作,我国贫困地区文化发展水平已取得长足进步,但与经济发达省份仍存在较大差距,文化精准扶贫工作难度仍较大。因此,从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退出和精准管理四方面分析文化精准扶贫工作存在问题。最后,将精准扶贫基本理念纳入文化扶贫实践工作中,探索文化精准扶贫优化路径。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农民问题
农民收入倍增能力测算及其影响因素分析46-56

摘要:研究利用2013~2015年统计数据,运用因子分析法和随机效应面板模型,测算全国30省市区农民收入倍增能力,并实证研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2013~2015年我国农民收入倍增能力呈东高西低趋势,即东部地区最高,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具体而言,3年间我国30省市区农民收入倍增能力呈不同变化趋势,即收入倍增能力区域差异显著,且呈非平衡化发展趋势;北京、天津、辽宁等省市区农民收入倍增能力较强,湖南、宁夏、陕西等省市区处于中游水平,青海、甘肃、贵州等省市区较弱;教育水平、财政支持度、城镇化水平和地理区位等对东中西部地区农民收入倍增能力差异影响显著,制度保障具有正向影响,价格水平产生负向影响,产业结构无显著影响。

现有融资门槛下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分析57-64

摘要:研究利用湖南省282户农户实地调研数据,运用Probit模型实证分析农户融资需求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当前我国农户融资需求强烈,贷款利率、交易成本费用、农户户主年龄、农户对融资政策了解程度、家庭年收入、家庭年支出、家庭劳动力人数、家庭成员健康状况等因素对农户融资需求影响显著。据此,提出有效降低农户融资门槛、加大金融知识推广和普及力度等提高农户融资需求满足程度的对策建议。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农村三产融合
农村产业融合研究的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1990~2017)65-75

摘要:以CNKI数据库收录的1022篇有效文献为样本,使用SATI、Ucinet和Netdraw软件分析文献的时间分布、来源期刊、作者和关键词等,结果发现,农村产业融合主题的文献数量逐年快速增长且以期刊类文献为主,但载文量较高的期刊集中度较低;发文量被引次数较高的作者非常少,且作者间缺乏交流与合作,尚未形成高水平专业研究团队;相关文献主要关注农村产业融合的新产业新业态、农村产业融合的组织形式和实施主体、农村产业转型与升级及农村产业融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且以“农村产业融合”的概念、理论及利益联结机制的探讨为研究重心,并向农村产业融合主体、产业融合功能、产业转型升级、新产业新形态等主题扩展,从关注农业产业链内部整合转向关注农业产业链的外部延伸与拓展。鉴此,应进一步加强中国特色农村产业融合理论、农村产业融合与返乡创业的耦合互动、农村产业融合服务体系及平台建设等方面研究。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涉农平台经济的作用、问题和对策76-84

摘要:近年龙头企业通过发展涉农电商平台、综合性为农服务平台及农业产业链集成服务平台等涉农平台经济模式,加快了平台经济在农业农村经济领域发展。涉农平台经济发展,开辟了龙头企业发挥不同主体协同创新效应的新路径,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成为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体系新动力。龙头企业借助涉农服务平台,提高资源整合能力和创新驱动能力,拓展市场空间和增值空间,整合、再造无效、低效环节,构建不同经营主体间新型协作共赢关系,有利于小农户步入现代农业轨道,成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领航者”。涉农服务平台是新型农业服务主体重要组成,也是建设新型农业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要抓手。发展涉农平台经济面临盲目建设、功能雷同、盈利较难、制度约束等问题和挑战。因此,提出以龙头企业发展涉农平台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创新、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建设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体系的对策建议。

农业经济与管理杂志畜牧经济
国际肉类价格对国内肉类价格的传递效应——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85-94

摘要:根据2006年1月~2016年12月月度价格数据,利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脉冲影响函数和方差分解等方法定量分析国际肉类(猪肉、牛肉、羊肉和鸡肉)价格对国内对应肉类价格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看,国内各肉类价格与国际对应肉类价格间存在整合关系,牛肉国内外市场整合度最高,猪肉次之,羊肉再次之,鸡肉最小,除猪肉外,其他肉类品种国内价格均具有由短期偏离向长期均衡调整的能力;整体看,国际肉类价格对国内肉价影响程度较低,其中,对国内猪肉价格影响最大,对牛肉、羊肉和鸡肉价格影响程度较低。同我国肉类产量相比,肉类进口规模相对较小是制约国际肉类价格传递效应发挥的主要因素。应从建立健全肉类价格监测预警机制、完善我国肉类储备机制和推进国内肉类期货市场建设入手,实现国内肉类价格平稳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