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19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综述及展望1-11

摘要:创新政策协调对于创新政策促进创新的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当前对于创新政策协调的一些关键问题尚不清楚,更缺乏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首先介绍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的发展阶段,接着从创新政策协调的内涵、影响因素、主体维度、工具维度、测度和调整几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综述,并进行研究展望,最终构建创新政策协调研究的理论框架,以期为未来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中国标准化政策演进研究:基于文本量化分析12-21

摘要:标准从现代化的生产手段已经转变成为涉及国家安全、关系国家生态发展、经济生活变化的重要工具。伴随着标准化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不断显现,标准治理的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标准化政策是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最直接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颁布了一系列标准化政策,是我国标准体制改革的重要依据。基于不同时期政策的发文数量、府际关系、主题变迁等文本特征,本文搜集了1979-2017年国家层面的标准化政策,通过R、Gephi等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其发文单位府际关系网络,挖掘发文单位之间的合作情况;利用对应分析研究不同阶段的主题演变;最后进行内容分析,对每一阶段的政策文本进行主题词分析和关键政策分析,从而研究标准化政策的演进路线,探究我国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轨迹和一般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政府对标准化政策的供给能力不断加强,政策发文效力扩大;标准体制改革,呈现与创新、产业协同发展的趋势;不同时期的标准化政策重点随技术变革而不断扩散,渗透到更多领域;政府积极引导标准化成为新技术及产业发展价值链中的重要环节。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科技合作网络比较研究22-32

摘要:本研究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跨国PCT专利合作申请信息构建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可视图、网络整体结构指标和网络中心性指标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一方面,各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节点国家的合作广度和合作强度均表现出明显的不均衡性,网络均呈现网络规模较大、网络密度低、平均距离短的特征,网络中核心国家基本上都是经济较发达的国家;另一方面,5个技术领域科技合作网络中的大节点及高频合作国家有所区别,网络分属不同类型,网络中核心国家的分布与排序亦有所不同。上述研究结果对沿线各国制定适合的科技合作政策、开展各具特色的跨国科技合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自主创新对于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33-46

摘要:基于创新管理和创新经济学的视角,从理论上分析了自主创新影响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机理,提出了自主创新对中国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效应和市场竞争程度及人力资本水平对“自主创新-国际竞争力”关系的调节效应的假设,并利用22个中国制造业行业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自主创新的各个指标对中国制造业提高净出口率指数、比较优势Michaely指数、显示性对称比较优势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积极影响,说明自主创新对中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正日益重要;(2)市场竞争程度越激烈、人力资本水平越高的行业,在国际竞争中能从自主创新中获得更大的益处。

企业绿色增长指标体系设计与评价47-58

摘要:本文对企业绿色增长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分析,界定了企业绿色增长的内涵,从四个方面分析影响企业绿色增长的关键性因素。基于已有绿色增长评价、企业绿色发展及企业绿色增长评价相关研究结果,建立企业绿色增长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收集了2016年80家国有及上市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并运用聚类分析与熵值法处理相应数据,研究表明:顾客满意度、净利润增长率、万元综合能耗同比降低百分比与主营业务利润率对企业实现绿色增长有决定性作用;同时应用这一研究结果对陕西省两家企业的绿色增长现状进行评价与分析,并给出针对性建议。

安全创新理论新探索:基于高危行业的实证研究59-68

摘要:创新科技的发展和人类对安全管理需求的提升加快了安全管理创新的诞生。本文将安全研究与创新研究相结合,基于认知科学理论,通过实证检验,探索了安全创新视角下组织安全绩效提升的新路径。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的方法对跨越7省的32家企业的442名员工做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团队安全创新意愿与团队安全创新资源可以积极促进团队安全创新行为的产生,进而对团队安全绩效产生正向影响,从而证明了安全管理领域创新对于提升高危行业的安全性有显著的积极作用。

“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整合路径69-77

摘要:区块链应用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区块链技术与传统行业的结合,也就是"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这些研究成果存在大量相互矛盾之处。这是因为现有研究由区块链出发推演商业模式创新的过程中,混淆了区块链技术、区块链特征和区块链理念三个范畴。在梳理三者边界以及相互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本文通过对三种"区块链+"共享经济商业模式创新路径的对比分析,发现由区块链集成技术和发展阶段所形成的组态决定了其与具体领域结合时表现出的商业模式新特征。这些特征一般表现为数据权、隐私和数据成本等方面,即"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点。进一步研究发现,"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方向,例如打破垄断、独立自主和合作共赢等,与区块链创生的理念相契合。由此得出"区块链+"商业模式创新的整合路径为,区块链技术组态到具体商业模式的优化创新,再到区块链理念与商业模式理念的双向影响。形成三者循环的动态变化。本研究为不同领域"区块链+"商业模式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框架,也为区块链企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政府R&D投入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基于上海高新企业的实证研究78-86

摘要:政府R&D投入是政府激励企业自主创新的关键政策手段。本文基于企业所有制差异,运用零膨胀模型研究了政府R&D投入对2008-2011年上海高新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R&D投入对高新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远远大于其对企业自身科研投入的挤出效应;2)政府R&D投入对高新企业创新绩效影响呈“倒U”型,中低的政府资助率对企业创新绩效的激励效应最为显著;3)企业所有制不同,政府R&D投入对企业的创新绩效的影响也会有所差异。对于国有企业,政府R&D投入率虽然较高,但是对其企业的创新没有明显的激励作用,但对于非国有企业,适当的政府R&D投入会促进企业创新,其中私营企业和外资企业的最优政府资助率为中高投入率,有限公司最优为低投入率。

低碳经济下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87-96

摘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采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分析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北京现代制造业近年来稳定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投入是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影响因素,能源投入和二氧化氮排放量对于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有明显的负面影响,为此,提高北京现代制造业创新能力需要加大科研经费和科技人才投入;注重低碳发展,大力发展节能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强度;优化北京现代制造业产业结构,利用信息技术改造现代制造业。

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评价体系及治理机制97-105

摘要:我国制造业开始引用创新生态系统的知识和方法,对传统的经营方式进行升级。智能制造是新一轮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变革的关键技术领域,促使制造业的发展理念、竞合关系等产生根本性转变,需要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思想进行系统性指导。本文梳理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功能要素,从创新能力、服务能力、支持能力和发展能力四个方面构建了智能制造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评价体系。针对每个模块的功能特征,给予了相应的系统治理建议。

创新网络守门人区域比较研究:以电信领域为例106-118

摘要:在区域间合作创新中,守门人扮演着知识吸收和传递的重要角色。结合多维邻近性理论,本研究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创新网络中守门人的识别框架和贡献度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采集1985-2017年我国电信领域的合作专利数据,对九大城市群之间的创新网络进行守门人识别和贡献度测量,并分析守门人角色构成、内外部联系特征及贡献度大小之间的关联。研究结果显示:1)不同城市群在守门人数量、内外部联系强度方面均表现出显著差别;2)产学研不同角色的守门人贡献度差异显著,多数城市群的高校守门人对其所在城市群具有更大的贡献;3)尽管区域本身在地理位置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特殊性会影响守门人的贡献度,但通过对几大类城市群的数据分析表明--双向活跃型或外向活跃型的守门人,对区域间合作创新发挥着更为显著的效用。

风险投资与创新的时空关系和相互作用研究119-130

摘要:风险投资与创新存在特征耦合,两者的良性互动对于区域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现有国内外文献对内在相互作用机制的认识并不统一。使用1995-2014年中国31个省(含自治区、直辖市)的面板数据探讨了风险投资和创新的时空协同关系,并应用面板回归模型深入分析了两者相互作用的内在机理结果表明:风险投资对创新具有“作用效应”,并存在两类作用路径,分别通过风险投资的融资功能和增值服务实现,但风险资本排斥进入研发活动,资本的逐利性也导致其抑制创新,而增值服务则能有效促进创新,因此“作用效应”的最终影响取决于这两类反向路径的强弱关系;创新对风险投资具有“选择效应”,表明创新是风险投资甄别“标的”企业的有效信号,能够刺激风险投资行为的发生,但并不影响风险投资的金额数量。

无米下锅抑或激励不足?政府补贴、企业绿色创新与高管激励策略选择131-139

摘要:绿色创新已成为驱动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路径。过度依赖科技政策的外生冲击而忽略企业内生激励机制,容易造成创新平滑失效和公共资源的配置扭曲。本文从财税政策与公司治理双重层面,重点探讨政府补贴与高管激励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整合影响。研究显示,薪酬激励的创新补偿效应能够提升财税补贴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平滑效果;相比之下,声誉激励对财税补贴与绿色创新关系的影响并不显著;薪酬激励与声誉激励的互补关系催生了激励组合的创新补偿效应,在薪酬激励强度适中的条件下,财税补贴能够实现对绿色创新的最优驱动作用。本文能够从公司治理视角揭示财税补贴创新悖论的成因,并为优化政府财税政策和企业创新激励机制,推动中国制造业绿色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资源拼凑与中小企业创新:智力资本的中介作用140-151

摘要:既有研究表明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小企业能够通过资源拼凑实现创新,然而其并未揭示资源拼凑促进创新的作用过程和机制。基于组织学习理论的视角,本文构建了智力资本(人力资本、组织资本、社会资本)在资源拼凑到创新过程中的中介模型,并基于珠三角地区200家中小企业的数据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智力资本部分中介了资源拼凑到创新的关系:资源拼凑在直接促进创新的同时,也间接通过提升企业的智力资本促进创新。在理论上,本研究揭示了资源拼凑对创新的作用过程和机理,弥补了已有研究的不足;在实践上,本研究为面临资源短缺的中小企业如何克服资源短缺,提升智力资本,进而推动创新提供了重要参考。

扎根范式下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及机理的研究152-162

摘要:虚拟企业作为适应动态复杂市场环境的主要组织形式,其战略演进过程及作用机理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三家典型企业为样本,采用中国管理扎根研究范式,发现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的两个过程:在市场环境影响下,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生存需求,形成虚拟企业初级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满足利益相关者的成长需求,并积极响应市场环境,形成虚拟企业成熟阶段的战略,领导者认知是推动不同战略过程转变的关键影响因素。伴随领导者认知地位从被动向主动转变,战略演进过程呈现出“随行就市”和“造势入市”的特征。本文通过认知地图的方式结合战略演进过程的特征,构建出符合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特征的动态连续“W”模型,形象深入地剖析了虚拟企业战略演进过程的内在动因与形成机理,为后续详尽的探究虚拟演进理论提供了可能的视角。

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双元创新战略的影响研究163-172

摘要:设计有效的激励契约以引导高管在资源约束条件下进行理性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是提高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关键途径。本文采用2007-2014年中国中小上市公司的平衡面板数据,运用均值T检验与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实证检验了高管股权激励对中小企业双元性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结果表明:授予高管股权激励的中小企业,自主研发投入水平、突破性创新与渐进性创新水平等均明显高于其他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路径方面,股权激励强度越大,中小企业越倾向于选择内部自主研发,而非外部技术引进;在技术创新模式方面,股权激励强度与突破性创新模式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是传统委托理论与行为模型共同作用的结果。研究结论为创新导向的公司治理制度设计提供了理论借鉴与实践参考。

行为策略、资源结构与中小企业创新产出173-181

摘要:即兴与拼凑策略分别意味着随机应变、另辟蹊径。中小企业的环境多变、资源总量有限,行动的计划性弱、灵活性强,适于且青睐于这两类行为策略。与此同时,由于对计划的否定与放弃等原因,即兴、拼凑的作用一直饱受诟病与质疑。这些尚存争议、甚至相互矛盾的观点造成中小企业实践的困惑,即兴与拼凑对它们的实际作用需要细致分析与验证。特别是,中小企业已成长为全球创新的重要力量。在致力于创新这类高风险、高投入、长周期活动的同时,它们又受到资源有限性等问题的掣肘,因此更加关心能否通过即兴、拼凑策略,有效突破时间与资源约束、把握创新机遇。作为中小企业两类常见行为策略,即兴、拼凑经常相伴出现,探索它们间存在的是相互抑制效应还是促进效应同样至关重要。本文旨在从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角度回答拼凑、即兴两类策略的单独作用以及在组合层面的交互效应。而且,任何策略的实施均离不开相应资源的支持,中小企业资源总量有限且外部获取能力弱,但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变更自身资源结构,本文同时从沉淀资源、非沉淀资源之间关系视角探索适用于这两类策略的资源结构。相比那些不关注、甚至没有创新产出的中小企业,以科技型中小企业为样本可以更加清晰地展现和检验相关因素不同所带来的创新产出差异。鉴于行业差异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分布,本文的样本选自软件行业,并利用合肥、南京两地232家中小软件企业的问卷数据,采用普通最小二乘法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后证实:(1)即兴、拼凑策略和中小企业创新产出之间分别呈倒U型和正相关关系;(2)即兴和拼凑策略会弱化彼此对于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3)相比非沉淀资源,维持更多沉淀资源能够增强即兴策略对中小企业创新产出的作用。这些结果从中小企业创�

虚拟顾客参与平台的运行机制:理论与实证研究182-191

摘要:通过虚拟顾客参与平台(Virtual Customer Environments,VCE)来吸引顾客参与创新、利用顾客大数据、创建顾客中心型组织成为企业的重要策略,但VCE的运行机制并未得到理论界的足够重视。本文以VCE功能为主线,将VCE分为信息展示、需求收集和深度互动三个子平台。基于刺激-机体-反应模型,分析每个子平台的运行机制具体而言,IT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发展构成VCE的运行基础,企业和顾客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VCE的运行动因,企业吸引行为和顾客参与行为构成VCE的运行过程。进一步运用内容分析法,本文检验了中国500强企业网站中VCE子平台的运行,实证研究结果支持理论模型所提出的运行机制“但同时也发现,大多数中国500强企业尚未充分构建需求收集和深度互动这两个子平台,表现为在实际运行中未能有效吸引顾客参与。本研究不仅推动了VCE理论的发展,对顾客参与理论进行了拓展,并且有助于指导企业完善VCE平台的构建,从信息技术的角度塑造顾客导向型组织,提升创新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