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科研管理杂志 CSSCI南大期刊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Science Research Management

  • 11-1567/G3 国内刊号
  • 1000-2995 国际刊号
  • 3.34 影响因子
  • 9-12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科研管理是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CSSCI 南大期刊(含扩展版)、北大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科研管理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管理理论与方法、技术创新研究、企业技术进步研究、知识产权研究、人才管理、项目管理、研究所管理、成果管理

科研管理 2008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组织信任、知识分享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

摘要:近年来,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被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很多学者相信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信任与组织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却极少给出实证的结果。本文以中国华南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组织信任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组织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验证了组织信任、知识分享和组织绩效各概念的建构效度。研究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进一步通过知识分享行为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技术战略与公司战略匹配的影响因素及实证研究1-8

摘要:本文从外部环境、企业高层管理团队、企业技术资源和内部凝聚力等四个因素出发,研究影响技术战略和公司战略匹配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表明,这四个因素对两种战略的匹配有不同程度的正面影响,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上的创新,促成技术战略与公司战略的匹配,以提高创新绩效和经营绩效。

创新扩散与城市体系的空间关联机理及实证9-15

摘要:城市体系具有规模——等级分布特征,创新在城市体系中的扩散表现为多种扩散模式。关联分析表明,创新扩散系统的四大要素与城市体系构成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空间关联机理。基于回归、聚类、典型相关等方法的实证分析发现,长三角城市的创新能力与城市规模都具等级特征,两者之间有较强的相关性,创新在长三角城市间的空间扩散次序与城市等级结构具有一致性,呈明显的等级扩散特征。

隐性知识交流和转移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实证研究16-23

摘要:针对隐性知识的开发和管理问题,建立了隐性知识交流、隐性知识转移和技术创新之间关系的理论模型,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12个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法,运用AMOS5.0把从我国东西部地区的部分制造企业和研究所收回的255份有效正式问卷数据导入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分析,对理论模型和研究假设进行了检验,并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

技术创新战略导向下经营者组合激励模式研究24-28

摘要:本文主要是对技术创新战略导向下基于财务业绩与创新行为综合标准的组合激励模式进行研究。在技术创新战略导向下的经营者OBI观点与BBI观点激励冲突的文献述评基础上,建立技术创新战略导向下的经营者组合激励模式,随之在静态分析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创新行为与财务业绩为综合标准的组合激励模式中相关参数的变化含义,并说明经营者技术创新组合激励模式的意义:在一定约束下,可同时改进经营者和所有者的期望收益,以此完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并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日本著名企业的技术与管理创新及对我国现代企业的启示29-34

摘要:丰田与佳能公司是日本著名的企业。他们之所以能取得骄人的业绩,主要归结于其技术创新的魅力、颇具特色的企业管理理念、卓有成效的知识产权战略、以人为本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独树一帜的选拔和用人制度,这些经验为我国企业开展技术和管理创新提供了重要启示。

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间关系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学习的中介效应35-41

摘要:企业所处市场环境动态复杂多变,促使越来越多的公司采取创业导向的战略,但是从公司创业导向战略到组织绩效,中间需要一定的转化途径与组织学习的作用。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证统计上论证了组织学习在创业导向与组织绩效之间的中介效应,提出企业可以通过在企业内部塑造学习导向型的文化进而提升组织的整体绩效。

产学研研发联盟:国际经验及我国对策42-48

摘要:在科技进步加速、产业技术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大环境下,促进产学研研发联盟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产业界的共同的战略选择。然而,对于这种新型的研发组织形式,如何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对各国的管理者无疑是一个重大挑战。本文重点探讨产学研研发联盟的组织特性,总结国际上产学研研发联盟组织管理的基本经验,提出对我国政府推动产学研研发联盟发展的政策性建议。

模块化的微观结构与风险特性:基于产业集群的分析55-62

摘要:模块化是产业集群发展的“秘笈”和演进的主流趋势,对产业集群的发展和升级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和激烈的竞争,模块化过程中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本文探讨了模块化的微观结构,分析了产业集群模块化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包括兼容性风险、网络性风险、生态风险、信息风险和锁定风险,这些风险影响着模块化产品的市场结构和收益特征。因此,在产业集群模块化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和消除风险,降低其危害和冲击,进一步促进价值模块整合和产业融合。

影响我国基础研究强度因素——基于AH模型的一种解释63-69

摘要:尽管基础研究经费在不断增加,但在过去的20年间我国基础研究强度始终维持在一个低水平均衡状态。本文在借鉴内生增长理论AH模型基本结论的基础上,从知识积累的角度尝试对这一问题进行解释。研究表明基础研究强度与基础研究生产知识的弹性系数正相关,而与应用研究投入(尤其是导向型科学研究)对基础科学新知识的弹性、“干中学”学习效率负相关。并据此结论对我国基础研究强度长期维持低水平均衡状态原因做出尝试性解释。

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机理研究70-77

摘要: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ITKT)是组织内隐性知识转移的主要方式,直接关系到组织核心竞争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本文依据知识特性和转移具体方式两个维度,将知识转移划分为正式显性知识转移、非正式显性知识转移、正式隐性知识转移和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4种类型,比较了它们的特征。分别从个体间、个体与团队间、个体与组织间、团队间、团队与组织间5个视角,分真隐性知识和伪隐性知识两种情况。考察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过程机理,建立了过程模型,提出了组织内非正式隐性知识转移的实现条件。

师徒制技能提升模型对隐性知识共享的探讨78-83

摘要:本文介绍隐性知识的概念及组织学习的综合模型——0ADI—SMM循环。提出了师徒制技能提升模型,主张按专业技能、复合技能、创新技能的培训程序,实现隐性知识的组织学习,最终完成知识共享与创新。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启发企业如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以补救当今中国社会高技能工作者人才断层危机.从而增强中国企业核心竞争力。

从东西部地区差距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绩效——基于主成份分析法的视角84-88

摘要:本文在比较分析1999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东西部地区六个方面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构建西部大开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份分析法,经过量化分析,指出市场政策差异、市场容量差异和市场体制差异是目前造成东西部地区发展差距逐渐扩大的主要因素。因此,缩小地区差距应在国家宏观政策的引导下,以市场为切入点,发挥市场机制在东西部地区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企业内部知识传播模型研究89-92

摘要:本文分析了徐渝教授提出的知识传播模型,实际上是说明知识的传播遵循一种Logistic增长的规律,而这种规律仅适用于知识在企业中自然增长的状况,而考虑到企业对知识传播的努力因素时,该模型就明显不能解释其增长规律。论文就是从这个角度出发,分析了企业努力进行知识传播时的机理,并据此对知识传播模型进行了修正,修正后的模型考虑到企业的努力因素时,企业的知识传播遵循指数增长的规律,而当企业放弃努力时,知识传播则遵循Logistic增长的规律,因而存在一个传播的临界点,临界点的位置是随着知识的性质和作用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组织信任、知识分享与组织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93-101

摘要:近年来,信任的企业文化氛围被认为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虽然很多学者相信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组织信任与组织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但却极少给出实证的结果。本文以中国华南地区企业为调查对象,对组织信任是否以及如何通过知识分享行为影响组织绩效进行了实证研究。在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系统地验证了组织信任、知识分享和组织绩效各概念的建构效度。研究结果显示:组织信任对员工知识分享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且进一步通过知识分享行为对组织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员工知识分享行为在两者之间起中介作用。

供应链合作产品开发中的双边道德风险与报酬契约设计102-110

摘要:在双边道德风险模型下,研究供应链合作产品开发中报酬契约的设计。在报酬契约设计中,同时考虑了供应商努力的动机以及制造商自身努力的动机。契约中通过一个部件技术价格,实现了制造商与供应商间产品收益的转移,分享产出,同时通过一个固定补贴费用,满足供应商参与开发的约束。结果表明,这一最优契约中的部件技术价格随供应商研发努力的成本参数降低,随制造商努力成本参数增加。

基于循环经济的EPR责任主体选择研究进展与启示111-118

摘要:EPR通过转移“责任主体”为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本文从生产者延伸责任制度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促进路径角度出发,对有关EPR概念以及责任主体选择的相关文献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述评,在此基础上,剖析EPR的本质内涵及责任主体的选择原则,以期对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AMC不良资产债转股期权优化决策模型研究119-125

摘要:本文在分析AMC不良资产债转股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期权思想,建立了基于期权的AMC不良资产债转股优化决策模型,从理论上给出了对企业是否实施债转股的判别条件,同时也得出了债转股比例计算公式,解决了现有研究没有考虑企业债转股后资产的预期价值变化和债转股比例约束限制导致债转股比例确定不合理的弊端,使模型更符合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