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博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师博览杂志 省级期刊

教师博览是江西教育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3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教师博览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语文教学、理科看台、叙事、文苑、英语教学、专栏、征文、视点、政史地教学、高校教师园地、教改探骊、育人之道、幼教园地、中小学学校管理、音体美劳教学

教师博览 2018年第07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师博览杂志博览人语
普通教师如何做到“诗意栖居”?1-1

摘要:“人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在这片大地上。”这是德围诗人荷尔德林的名句,它像“桃花源”“瓦尔登湖”或“森男”“森女”一样,越来越成为焦虑的现代人对抗工业文明、追求简单生活的精神符号。

教师博览杂志叙事
教育不是童话,但需要童话的浪漫4-9

摘要:万物皆有灵性,一切在于如何被浪漫地唤醒。万物的灵性是天然内蕴的,但不自显,静默如谜,需要我们用慧眼去发现,用慧心去唤起。

我的“美好说”10-12

摘要:这几年,在我的文章和说话中出现了一个频率很高的词——美好,似乎是情有独钟,我在各种场合表达对它的理解和喜欢。

我们一起用左手写字13-14

摘要:“老师,袁凯数学作业又没有交。”数学课代表把学生的作业本放在我的面前,对我说。“我知道了,谢谢你!”我非常无奈地说。

为了孩子的“喜欢”15-15

摘要:新学期,学校新开没了阅读课。考虑到学校必读书目中,有《笠翁对韵》的内容,决定阅凄课主要读《笠翁对韵》,并辅以绘本故事的讲述。

一次绘本阅读的“跨界合作”16-17

摘要:2017年,一档叫做《跨界歌王》的娱乐节目在北京卫视火了。所谓“跨界”就是邀请一些电视剧、电影演员来参加歌唱比赛。

教师博览杂志人物志
一颗朴素的心,一段浪漫的路18-23

摘要:岁月是条小河,流逝了时间,送走了容颜,唯一挟持不了的是一颗朴素的心。回顾往昔,我已融入教育十年,任时光匆匆,于教育,我心如初。

教师博览杂志课堂
我愿向美好低头24-26

摘要:前不久,我听了两节练习课:一节是一年级的“连词成句”;一节是六年级的“练写片段”。第一节课开始,老师单刀直入,出示课件,让学生“连一连,读一读”。

教师博览杂志征文
晨练27-28

摘要:晚上七点,一身疲惫到家,边吃饭边与父母妻儿“敲”天,聊着聊着就扯上了生死的重大问题,说是现在很多人年纪轻轻便赶赴黄泥县了,原因是缺乏锻炼和暴饮暴食不知节制。

我的“一亩三分地”28-29

摘要:住进现在的家时,我发现楼后有一片空地,满是建筑垃圾。于是工作之余,搬石运土,挖砖填坑,开出了约十几平方米的菜地。

冲出台风圈30-31

摘要:海南之南,四月的这个时节是旱季,极少有雨,更何况是大雨。但是昨晚的雨啊,真不小。前几天从海门回了五指山市区的路上,一路暴雨。

徒步32-34

摘要:确切地说,从2016年8月底,我和爱人开始了徒步,我们戏称为“驴行”。周末,我们随沁阳的户外组织出行一天,最多两天。要么去不要门票的纯野线,要么徒步穿越景区。

丝瓜皲里的爱情35-37

摘要:傍晚时分初起的暮霭,沿着墨绿色的田埂渐渐散开,渐渐淹没远处黛黑的群山。粗阔的塘基和那一汪原本十分浩荡的水面像一面宽广的幕横在我面前,还有满屋子的烟雾,我吓得退后几步。

教师博览杂志关注
我的教育退守之路38-43

摘要:我是一个“住后退”的人,大学一毕业我就到了福建省教研室,但好像始终没有进入这个角色。我在那里工作了十多年,别人却形容我看上去好像还不是教研员。

教师博览杂志人文课
从王熙凤不识字说起44-47

摘要:在《红楼梦》中的贵族女人中,明明白白写着没有读书而不识字的女主子是王熙凤。在第三回,林黛玉曾听母亲说,二舅母自幼假充男儿教养,学名王熙凤。

教师博览杂志视点
为什么我们的孩子不再刻苦学习了?48-50

摘要:在我当高中语文老师时,语文试卷里曾有这么一篇文言文大意是这样的:有一个大官吃饭时,不给孩子吃肉,只给孩子吃素菜,说,肉是他的俸禄买的,所以他可以吃,而孩子还没有自己的俸禄,所以只能吃素。

优秀教师和普通教师的差异51-52

摘要:作为教师,有一点是相似的,大家都是忙碌的,忙备课、忙教学、忙批改作业、忙评职、忙进修、忙文章、忙项目,忙各种检查、评比、验收和填表……但忙碌的结果却不尽相同。

教师博览杂志专栏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7则)53-54

摘要:在讨论人们认识的局限性时,网友MA—Fengqi很有见地指出:“我们都活在自己的‘思想范同’(赫尔巴特)之中,超出自己的思想范围是不可能的,但不同人思想范围大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