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社
分享到: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0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宏观经济、综合论坛、区域经济、焦点研究、企业论坛等。
  • 主管单位: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主办单位:云南省宏观经济研究院(云南省产业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6-2912
  • 国内刊号:53-1006/F
  • 出版地方:云南
  • 邮发代号:64-18
  • 创刊时间:1980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77
  • 综合影响因子:1.798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经济问题探索 2011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综合论坛

市场化进程中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1978—2008年

摘要:本文建立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联立方程,检验1978—2008年期间两者的相互关系及市场化进程对两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之间互为因果关系,适度的通货膨胀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也能助长通货膨胀。考虑经济环境变化因素后,我们进一步发现,市场化强化了通货膨胀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弱化了经济增长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作用。
1-4

1985年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对需求结构的影响

摘要:收入分配可以通过影响居民的总消费和总储蓄、政府消费、社会总投资这一机制来影响需求结构。基于此,本文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等方法,实证研究了1985年以来中国收入分配对需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1.居民/(政府收入+企业收入)的下降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是导致居民消费/社会总投资、居民消费/政府消费和居民消费/出口总额这三大需求结构指标下降的显著原因;2.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上升,还会导致城镇居民消费/农村居民消费的增加。对于上述结果,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可能原因,并就如何改善收入分配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5-12

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非一致性的成因分析——基于要素配置扭曲的视角

摘要:我国长期存在要素配置扭曲,具体表现为资本要素配置扭曲、土地要素配置扭曲、劳动要素配置扭曲和能源要素配置扭曲。这对劳动力就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一是资本要素向国有企业集中导致国有部门的就业竞争日益激烈;二是土地要素向非农产业集中导致失地农民问题更加严峻;三是劳动要素向低薪酬领域集中导致民工荒问题时隐时现;四是能源要素向重化工业集中导致能源替代劳动的强度增大。对此,我国必须理顺资本使用价格、工业用地价格、能源使用价格,使经济增长模式真正由资本驱动和资源驱动转变到技术驱动和劳动力驱动上来。
13-17

去工业化的动因与影响研究——一个文献综述

摘要: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讨论由来已久,但一直为发达工业化国家持续的经济扩张所淹没。世纪之交,随着美国需求萎缩迹象的出现,去工业化问题又逐渐成为理论和政策讨论的焦点。对新世纪以来有关去工业化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内容包括去工业化的基本内涵、内外部原因,去工业化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以及后金融危机时代研究该问题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8-23

浅议儒家的经济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经济公正思想是中国传统儒家所追求和崇尚的重要理念之一,在其“中庸之道”及“大同”理念中他们对经济公正的内容做出了具体的阐释,而且对于如何实现经济公正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儒家的经济公正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尤其是对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借鉴和实践指导意义。
24-27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消费经济

当前中国消费不足的四种基本形态——兼析消费不足的具体成因

摘要:当前中国消费不足产生的背景及条件与西方国家的消费不足具有很大不同,是多种成因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为四种基本形态:一是消费抑致形成的消费不足;二是购买力低下形成的消费不足;三是消费倾向降低形成的消费不足;四是国际市场萎缩形成的消费不足。对于这四种形态的消费不足,应采取分类治理的办法,确定适当的治理目标。
33-37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城市和区域经济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收敛性研究——基于三次产业的视角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已经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发展。为揭示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运用经济增长的σ-收敛、绝对β-收敛、条件β-收敛和“俱乐部”收敛等方法,检验中国经济增长的收敛性。得出造成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是,各区域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不一样;造成各区域三次产业升级和转换不同的原因是,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所享受的优惠政策不对等和开放程度差异。
38-42

区域传统文化与城市发展——以马援文化与防城港市为例

摘要:区域传统文化是一个城市发展永不枯竭的动力源泉。一个城市的发展必须注重挖掘和发扬好区域传统文化,实现区域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完美结合,从而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城市文化,为城市发展提供所需的内在动力。马援文化作为一种区域传统文化,在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发掘和利用好马援文化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防城港市建设海洋文化名城的目标,推进防城港城市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的全面进步。
43-47

缩小我国区域经济差异的财税政策研究

摘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宏观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也在不断扩大。本文利用1978—2007年的数据,通过协整检验,发现东部和中部地区经济表现出长期内的收敛性、中部和西部地区经济表现出长期内的收敛性、东部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不具有收敛特征。缩小地区经济差异,还需要给予中部和西部地区,尤其是给予西部地区加大税收优化力度、优化税种优化结构、改革消费税的分配模式、增加税收优惠形式、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法律形式科学明确划分地方政府一定的财权。
48-52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产业研究

我国四大板块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探析

摘要:本文在梳理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集聚的经济效应,并结合我国制造业产业集聚的现实,得出结论与启示:将产业集聚政策纳入地区发展政策;促进传统产业集聚向中西部进行整体性转移;提高产业集聚的自主创新能力,避免陷入低水平技术陷阱等。
53-57

软件产业组织演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基于中国软件产业的数据

摘要:软件产业组织是软件产业内企业与市场的相互关系,也就是软件企业间竞争与垄断的关系。本文在对软件产业组织的演进规律进行理论探索的基础上,通过产业集中度、企业规模和数量、产业利润率、企业并购行为、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垄断与竞争等几个方面对中国软件产业组织的演进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为中国软件产业演进和软件企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软件产业组织仍处于不断调整、从不合理走向合理的演进过程中。
58-65

低碳经济与产业结构调整

摘要:随着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哥本哈根气候大会的召开,全球气候变化促使低碳经济走上世人面前。中国产业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二氧化碳减排压力,但同时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经济也给中国产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低碳经济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中国将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国外的碳关税而有利于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66-71

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共生模式及相关对策研究

摘要:在企业边界越来越模糊的全球经济环境下,各类企业都是以供应链的形式参与社会大发展的经济活动。作为产业关联极高的制造业与物流业需要通过能力互补从而形成一种持续的依赖关系,最终实现两者的联动发展。本文借助共生理论研究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模式,并针对两业联动发展提出了具体策略。
72-75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新视点

FDI对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

摘要:FDI对东道国行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是一个颇具有争议的问题。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装备制造业已纳入我国经济振兴规划,其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是促进我国成为装备制造业强国、进而振兴我国经济的根本途径。在充分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FDI与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分析,发现FDI制约了我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能力,并基于我国装备市场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
76-82

后危机时代:财政政策重在矫正经济结构失衡

摘要:金融危机及其对我国形成巨大冲击的根源都在于“三驾马车”的失衡。而粗放型发展方式、货币需求的约束、收入分配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经济投资比例过大、消费比例过小、储蓄率偏高的深层原因。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较快增长,必须建立适合全民的基本的社会保障体系,调整财政资金投向,提高名民收入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83-86

公共租赁住房融资模式研究

摘要:温总理在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要积极发展公共租赁住房”,推动了地方探索和发展公共租赁房这一住房保障的新模式来解决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凸显了国家保障体系同时面向“非低收入群体”着力的理念转变,标志着中国的住房保障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公共租赁住房建设作为调整住房结构的重要举措,首先需要满足其融资需求。从现实情况看,公共租赁住房的融资方式单一以及融资渠道不畅已成为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建设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公共租赁住房的运行特征,采取多元化的融资创新渠道来满足其融资需求。
87-93

国内女性创业研究述评

摘要:女性创业活动对社会就业和经济增长的作用日益突出,女性创业逐渐成为创业研究的焦点。本文从女性创业的基本特征、创业动机、创业环境、创业资本和性别歧视五个方面,对国内学者关于女性创业研究的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分析,并指出了我国女性创业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的趋势及方向。
94-98
经济问题探索杂志劳动和社会保障

“最后雇主”与“劳动力缓冲储备”——就业理论的拓展与实践

摘要:受限于经济结构,经济增长政策易于满足产出需求,但难以满足就业需求。明斯基等人提出的“最后雇主”就业理论认为政府可通过直接雇用劳动力和营建“劳动力缓冲储备”的方式解决就业问题。“劳动力缓冲储备”作为宏观经济“稳定器”在逆周期的扩张和收缩中可起到稳定需求、改善供给的作用。“最后雇主”计划设计了一种政府与市场互补、互动的二元就业模式,使需求管理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就业需求,它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提高劳动参与率具有借鉴意义。
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