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发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4-10 15:00:55

经济与发展论文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1)

二、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七大关系探究

1968年诺斯开拓性的把制度因素内生于生产体系,把制度看成是经济增长中的一个内生变量,甚至比资本和技术更为重要。保罗克鲁曼认为:在制度有保证的条件下,技术跨越才是有可能的。吴敬琏也认为,制度重于技术,决定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高新技术发展状况的最主要因素不是物质资本的数量,而是人力资本的发挥、相关的经济组织结构和文化传统等社会因素。制度经济学代表人物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讲到:每个人不过是一只拴在树上的狗,制度就是拴着狗的绳子的长度,正如绳子的长度决定了狗的活动范围一样,制度决定了人的活动在操作层面的选择集。在既定的制度下,具有自利本性的人的行为选择总会达到制度允许的最大边界范围,打“球”甚至越界闯红灯,追求个人或经济组织利益的最大化。笔者认为,我们应积极推进制度安排创新,稳妥推进制度结构创新,以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经济改革“牛鼻子”牵(推)动其他各项改革进程,大力探索实践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以下几方面关系:

1.完备的法治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诺斯在1990年对为什么一些国家富裕而一些国家贫困进行分析时,得出了“由于缺乏进入有法律约束和其它制度化社会的机会,造成了发展中国家长期停滞不前”。缺乏法律保障,就会陷入“霍布斯丛林”,遭遇“流动性匪帮”,经济组织行为难以走入良性轨道。研究发现,法律环境、个人财产、资源配置与市场相结合的开放社会的经济增长率是限制和剥夺自由的封闭社会的3倍,效率是后者的2.5倍。为此,洛伊在1985年向国际开发署提出建立各国的市场经济制度前提:法律和秩序。法律即“固定性匪帮”通过对财产权的保证,能够形成一种对人的激励与约束功能对称的制度安排。人没有约束,经济就会出轨;人没有激励,经济增长就没有动力。活力与秩序是经济增长的不可或缺的两个条件,缺少制度保障,经济增长或许不可能,或许极其可怕。例如,美国未来学家在《高科技、高思维》中警示人们,高科技会挽救人类也会毁灭人类。电脑出错,飞机有可能掉下,导弹将胡乱发射,核武器和克隆更是不可想象。市场经济只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具有内在逻辑的市场制度才是经济发展的充分条件。市场经济的成功依赖于大量长期建立起来的制度,而不仅仅取决于一个抽象的市场概念。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天然存在的“人的自利本性”驱使下,大家普遍认为的我国民营私营企业家“原罪”问题,正是由于制度不健全、法律缺失造成的。还有,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不但有法可依,更要有法必依,“高压线”必须通上“高压电”,不能让制度成为“夏天的冰棒”。

2.制度创新与遵循内生变迁规律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伟大成就,同时也承担着由于制度缺陷带来的种种结构失衡、产能过剩、高消耗高污染以及贫富分化、效率低下、腐化堕落等众多经济社会困境,制度创新成为了迫切而现实的问题。十之后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制度的颁布,可以说都是以问题为导向、由问题倒逼的结果。“历史无法选择,现在可以把握,未来可以开创”。我国百年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说明,有效的制度创新基本上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应避免脱离现实的过于超前或者过于滞后的颠覆性错误。否则,有可能成为无效甚至是负效的制度创新,引起经济与社会的动荡,甚至发生以冲突暴力来满足人(集团)的自利本性。学者认为,经济与社会系统的复杂性与稳定性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如果一个社会稳定性大,那么它的代价就是复杂性或者说发展的机会;如果要发展得快一点,那么牺牲的就是稳定性。传统中国社会的优越性就是比西欧社会稳定,因为它是个自给自足(或称封闭)的自然经济的简单系统,但其代价就是牺牲了工业革命的机会。中国好多发明都会失传,好多发明重复发生,就因为中国古代社会不是一个能够连续积累知识的复杂系统。然而,如果环境涨落非常大(如政治动荡、冲突暴力或战争),系统的复杂性就会瓦解,使本国乃至世界的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系统被打断而回归简单系统(因为简单系统的稳定性较高),一切又重新起步、从“零”开始。所以,物理经济学家陈平认为,陈胜、吴广起义虽然因逼迫而发生,但绝不是社会发展的创造力。因此,我们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否则,这个社会就会往另外的方向演化。

3.政府制度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我国改革已由“帕累托改进”转变为“卡尔多改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的社会矛盾和利益冲突,皆大欢喜已非可能,改革任务复杂艰巨。政府是最大的制度供给者,政府制度尤为重要,应成为制度变迁的主体力量,引导内生制度自身演化和变迁。政府作为制度创新的主要设计者和建设者,甚至可以说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特定历史阶段内,具有其它经济主体无法胜任和无法替代的作用,它本身的制度创新尤为迫切。不越位、别错位、补好位,有所为有所不为,高效率、有担当、抗侵蚀,应成为政府制度建设的重点。还有,鲁迅先生曾经说:向来是曾经阔气的要复古,正在阔气的要维持现状,未曾阔气的要革新。在“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今天,不妨少算旧账,多算新账,以GDP增量做好利益调整补偿,以预期改善凝聚改革共识,以存量优化摈除改革阻力,跳出“精兵简政”的利益博弈,涉过险滩,突破藩篱。所以说,我国经济发展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是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必要条件,发展仍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和第一要务。存量博弈,必定束缚羁绊,甚至引发动荡。

4.优秀传统文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文化(非正式规则)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人们将它视为文化力、软环境。事实已经证明,缺少文化含量和附加值的经济发展不会形成后发优势,相反会进入“锁定效应”而停滞不前或昙花一现。现代工业文明创造的辉煌是从未有过的,它带来的生态危机、道德危机和社会危机也是从未有过的,人类传统的发展观和文明观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当代科技与人文严重对立的情势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主义情怀对于化解科技主义给人带来的伤害与困惑无疑是一剂良药,对克服现代人的人格分裂和精神危机同样具有重要启示。西方发达国家为了克服“现代工业文明”带来的种种负价值、负效应,纷纷转向“孔子学院”、转向“东方文化”寻求解决之道,这都说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和价值创造不容低估。东亚一些国家比较成功地利用了我国儒家文化抑制个人主义,化解了资本主义发展中的负面消极因素,形成了一个有力经济发展的良好文化道德氛围,在东亚经济起飞中显示出良好作用。同时,我们应当清醒,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也要避免夜郎自大,孤芳自赏,应包容兼蓄,海纳百川,积极学习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和优秀文化,为我国经济发展营造“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美好软环境和强大软实力。“囚徒困境”原理说明,根源于信任的“责任感”或“信誉”机制的产生,是市场经济最重要的道德基础。当“负责任”和“守信”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共同道德基础时,制度成本最低,制度效率最高。

5.经济增长、经济发展与制度创新三者关系。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追求。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手段和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如果说经济增长是一个单纯的量的概念,经济发展就是比较复杂的质的概念。经济增长关心的重点是物质方面的进步、生活水准的提高,而经济发展不仅关心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更关心结构的改变以及社会制度、经济制度、价值判断、意识形态的变革。规模大、总量大,只能代表经济增长,并不一定代表经济发展。比如,高消耗、低效率的工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若没有投入的各种生产要素值钱,没有创造附加价值或附加价值较低,还不如直接售卖生产要素。我国经济“现行版”是“经济增长型”。目前,我国单位GDP所消耗的能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6倍;上海城市用地单位产出率只相当于纽约的1/29、中国香港的1/14;我国每个就业者创造的GDP仅为美国的21%;我国GDP每增长1美元,大约需要5美元的投资,比日本和韩国高40%;我国科技的对外依存度在50%以上,远高于日本和美国的5%以下,关键核心部件和材料长期依赖进口;我国煤炭的采收和利用总效率只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一半左右。按照索罗余值的经济增长模型,我国经济增长中只有30%依靠技术,更多依赖的是要素数量扩张,而美国经济增长中60%-70%依靠技术拉动。所以,辩证来看,我国由“经济增长型”向“经济发展型”转变迫在眉睫,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大有潜力、大有可为。

6.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三者关系。科技创新是生产力的重要变革,制度创新是生产关系的重要变革,经济发展函数的表达式概括为:G=F(I,T),其中:G=经济发展,I=制度,T=科技,F=生产函数。以科技为核心的生产力决定制度,制度对科技具有反作用。制度既能促进科技创新,也能阻碍科技创新。经济增长与其说是结构调整、科技创新的结果,不如说是制度创新更为准确。制度创新不仅能使科技创新潜能尽可能充分发挥,甚至可能诱导出新的科技创新。CDM机制的实施,就意味着在WTO原有游戏规则失灵的情况下,“世界政府”不得不进行“制度安排”创新,重新构建一个“人为市场”,将金融手段直接嵌入人类遏制气候变化的活动之中,从而诱导出大量的低碳能源技术的创新活动。入世十年,我国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水平由于“引狼入室、与狼共舞”求生存,倒逼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升级而获得了大幅提升。同时,技术创新成果的应用带来的生产力的不断进步,必然牵(推)动交易规则、资源配置方式乃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方面的制度创新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2)

普京在出任代总统前夕,就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阐明了他对俄经济现状的看法和对未来发展的基本构想。此后,他以该文的思想为基础,不断对俄经济发展做出更加深刻而全面的思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系统经济思想。概括来看,普京的经济思想具有鲜明的“赶超”特色,具体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以国际经济发展状况为参照,强调速度的至关重要性。普京充分认识到,俄经济已“落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有愈拉愈大的趋势;为缩小差距,跟上世界步伐,跨入“文明”和“发达”国家行列,俄必须以高速甚至超高速发展经济;因此在俄改革和发展战略中,居于首要位置的是速度问题。按他的估计,俄经济在6-7%的增长速度下,还需要5年才能使生产规模恢复到1990年的水平,而要达到今日英国、法国的水平,未来15年要保持10%以上的增长率,要赶上今日西班牙和葡萄牙,未来同期也必需保持8%的增速。(注:ПутинВ.В.“Россиянапорогеновоготысячилетия”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30/12/1999.c.1.)因此,他把增速问题上升到“不仅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政治问题”,甚至是“思想”、“精神”和“道德问题”,是检验俄政府经济工作是否“称职”的重要标准。(注:Тамже.)在2002年《国情咨文》中,他就对政府预测今后几年俄经济增长仅为3.5%至4.6%提出严厉批评,认为这是政府“不指望更高增长速度”的表现,“低估了俄罗斯的能力”,并进而指出,为了使俄罗斯人过上“富裕生活”,使俄保持国际社会“举足轻重和名副其实的成员资格”,以及作为“强有力的竞争者”,俄“经济应当更快速地发展”,否则“永远都赢不了”,“在世界经济中的能力将大大缩水”。(注:ПутинВ.В.“Посланиепрезинтега”.Известня.19,04,2002.c.1.)

其次,充分发挥能源和军工两大优势,壮大新型产业。能源和军工是俄国民经济两大支柱,也是政府预算和国家外汇的主要来源。2001年,能源和军工分别创汇500亿和44亿美元。近年来俄一些人主张减少资源出口,避免成为发达国家“资源附属国”;减少武器出口,以避免得罪西方和将来对俄自身安全构成威胁。但普京力主继续“发挥两大优势”,找到符合俄“资源、当前市场分布和联系形式的方式”,使“俄巨大潜力为己所用”。(注:Тамже.)普京的策略是用能源拉住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用军售保住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市场,以增强俄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保障财政预算,换回发展知识和信息等新型产业所需的投资,力争使高新技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由目前不到世界市场的1%,提高到2015年左右的5%以上。

再次,建立健全国家调控体系。针对上世纪90年代俄经济自由派忽视甚至回避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作用,普京强调,俄不仅需要一个强有力的国家权力体系,而且还要建立对经济“完整的国家调控体系”,但这“并不是说要重新实行命令式的计划和管理体系”,也不是仅限于“制定游戏规则并监督规则执行”,而是要比一般意义上的国家调控“发挥更大的影响力”,要让国家政权体系成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力量的有效“协调员”,使它们的利益保持平衡。当然,普京也并非轻视市场在经济发展中的特殊作用,在他看来,没有发育成熟的各类市场,俄经济就永远不可能迈入先进国家行列。(注:ПутинВ.В.“Посланиепрезинтета”.Известия.19,04,2002.c.1.)

最后,加快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步伐,以促进俄经济改革和结构改造,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普京认为,俄是否融入世界经济空间的问题“已经没有选择余地”,俄已经是“世界经济体系的一部分”,俄面临的问题是“如何利用国际经济形势带来的好处”。在他看来,过去十年改革使俄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明显加深,但由于经济体制长期与国际未接轨,以及过去俄政治经济的混乱局面,俄经济对外资缺乏吸引力;又因俄没有“市场经济国家”的名份,从而饱受西方贸易歧视却难以有效反击。(注:Тамже.)为彻底改变被动局面,普京一方面利用“9·11”后的新形势加大对西方外交力度,致使欧美在2002年5月和6月先后宣布承认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并承诺尽快取消对俄的一切不合理限制;另一方面,要求政府加速加入WTO的谈判,尽管目前80%以上的俄企业不太赞成加入WTO,但普京在加强与企业沟通的同时,要求政府争取在2003年底前领到“入门券”,以其推动俄经济尽快按国际规范运作,在竞争中提高素质。

二、俄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系统的经济思想形成之后,如何落实无疑成为一大关键。鉴于20世纪90年代俄经济改革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为期15-20年或更长期限的远景发展战略”(注:ПутинВ.В.“Россиянапорогеновоготысячелегия”.Независимаягазета.c.1.30,12,1999.)这一判断,在普京的积极倡议和大力推动下,俄罗斯于1999年底成立了由现政府经济发展和贸易部部长格列夫主持的战略研究中心,聘请国内各派著名经济学家和议会及政府有关部门专家,负责着手制定国家中长期经济发展计划。2000年4月该中心制订出《俄联邦2010年前社会经济发展纲要》草案,后经政府反复讨论修改,于6月最后形成作为政府施政纲领的《俄罗斯政府社会经济政策远景基本方针》(注:“俄罗斯政府社会经济政策远景基本方针”,《俄罗斯报》2000年8月5日,第2、3版。)(以下简称《基本方针》)和《2000-2001年政府优先任务》。前者是对俄未来十年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划,后者则是对最近一两年具体执行措施的安排。《基本方针》从宏观经济指标、经济结构改革和社会政策等三方面,对俄政府希望在未来十年应达到的战略目标和任务进行了总体设计,并定出了阶段性目标,成为政府各部门制定政策和规划的重要依据。

《基本方针》提出,今后十年内俄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至少为5%,加上卢布在十年内可能会升值50%,因而到2010年,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增长1.5倍,即由2000年的约2050亿美元增至4570亿美元。年通胀率将由2000年的约20%降至2004年及以后的不超过10%。年外贸出口额由2000年预计的846亿美元,达到2004年的887亿美元和2010年的1042亿美元;同期的进口额则要分别达到459亿美元、707亿美元和953亿美元。国家外汇储备由2000年底的约191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91亿美元,2010年达524亿美元。十年内居民个人消费将增长1.5倍。到2005年,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的人口将减少1/3,占人口40%的贫困阶层的收入将比2000年提高一倍,各占10%的最穷和最富居民收入差距不高于14倍。(注:“俄罗斯政府社会经济政策远景基本方针”,《俄罗斯报》2000年8月5日,第2、3版。)

《基本方针》对社会经济领域改革的总体构想是:第一阶段(2001-2003年)将把经济调整、保障所有权和平等竞争作为改革重点,第二阶段(2004-2010年)将进行大规模的经济结构改革。主要内容包括:在经济领域,必须创造良好的投资和经营环境,保证高水平的经济自由,确保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其中关键因素是保障所有权和公平的竞争条件;在经营、劳动力和资本流动中清除行政障碍,关闭亏损银行,降低税收,实施负责任的预算政策和货币政策。在社会领域,改革要达到的主要目标是:有效保护低收入家庭,向其提供社会帮助;确保每个公民都能享受主要社会福利,提高各种福利和服务的质量;努力使公民能获得更好的社会消费水平,包括舒适的住宅、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服务,以及在中老年时期享有应有的生活水平。在行政领域,确实贯彻明确划分国家各级权力机关的职能与责任的原则,最大限度地实行地方自治,逐步将国家部分职能转交给地方自治机关;提高立法质量,加强立法机关对所通过的决策应负的责任;改革司法体系及国家其它护法机关;恢复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体系的可控性和运转效率。

为保证中长期计划落实,以该文件为指导,由政府经济发展与贸易部协调各有关部门,在短时间内制订了一系列与之相配套的部门或行业的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如:“俄罗斯森林工业发展纲要”(2000年5月提出)、“俄罗斯2020年前燃料开采指标”(2000年5月)、“2030年前和2050年前核动力发展战略”(2000年5月)、“2001年至2006年俄联邦电子商务发展目标规划”(2000年6月)、“俄罗斯七年铁路改革计划”(2000年10月)、“俄罗斯能源长期发展战略草案”(2000年11月),“俄罗斯与外国到2010年前的军事技术合作领域国家构想”(2001年6月),“俄罗斯国防综合体2010年前和长远发展规划”(2001年11月),“俄罗斯联邦至2015年人口政策构想”(2001年12月),等等。政府的中长期计划正是通过这些部门或行业规划,被落实到社会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基本方针》两年来的实施情况看,文件中所规定的指标绝大部分都按期得到落实或超额完成。如根据俄国家统计委员会资料,2001年俄GDP达到9.04万亿卢布,按当年官方平均汇率1美元兑30.14卢布计算,约为2700亿美元,比2000年增加650亿美元。外贸进出口总额为1570亿美元,其中出口达1032亿美元,不仅超过了文件规定2004年887亿美元的目标,而且距该文件所定2010年1047亿美元的指标已相差不远。(注:“Основныесошиалъ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иепокаэателипоросийскойфедерацииза1997-2002гг”.Вопросыстатистики,6/2002.c.49-55.)外汇储备达到380亿美元,与计划中2004年的水平接近。这说明俄政府的中长期计划不仅是务实和稳健的,而且从某些方面看,还有些“保守”。

三、俄罗斯经济前景评估

俄经济正处在1998年危机后的持续增长期,虽然期间有较大起伏,但1999-2001年平均增幅仍达6.6%,累积增长达20%。2001年9月以来,受国际石油和原料价格下降影响,俄经济增速放慢,2002年上半年平均增长3.8%。没有迹象表明俄经济会在今明两年内再度陷入一场危机中,或再次跌入负增长。目前的增长率显然不能达到俄总统的要求,且受多种因素制约,俄未来几年的经济平均增长率可能难以达到7%以上,但保持政府中长期计划中提出的2010年前平均增长5%以上的速度仍有希望。具体似可作出如下判断:

(1)2002年将是增幅“下降年”。从俄经济增长的因素分析,以能源和原料为主的出口增加,收入增长,以及由此转换形成的居民收入增加,购买力趋旺是近三年拉动经济的主要动力。卢布贬值和进口减少、国内生产形势趋好等也是重要因素。但2002年上述增长因素的潜力正在耗尽,加之随着改革加深,能源和原料等自然垄断部门开始自主定价,原来按国家计划,低价向国内生产企业提供所需能源和原料的体制已被打破,生产企业只能按市场价格购买所需能源和原料,企业生产成本因此提高,严重影响到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影响经济增长。今年以来俄国内能源价格平均上涨15%,按有关专家测算,要使能源价格真正实现市场化,未来还应再涨15-20%。欧佩克等国际能源组织和能源生产国对俄能源压价出口大为不满,多次以反倾销调查等手段,要求俄必须将能源的国内价格和出口价格基本统一,使之最终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这将对俄能源和其它生产企业造成更大压力。此外,俄企业还普遍面临设备老化,人才紧缺、产品创新能力下降、投资不足等直接影响经济增长和竞争力的问题,这些因素合力“发作”,构成2002年经济增速低迷的态势。今年上半年俄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3.8%,略高于政府计划的3.4-3.6%。工业仅增3.2%,农业增4%,固定资产仅增1.8%,外贸还下降了1.7%,尤其出口下降6.6%。(注:МакроекономическаяситуациявРоссии.strana.ru.23,09,2002.)经普京批评后,俄政府对今年的增长计划调整为3.9%,这虽与普京的要求和中长期规划确定的目标相差甚远,但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长格列夫认为,这已是经济发展的“最大能力”。

(2)2003年是“问题年”。目前俄国内经常提及有关“2003年问题”,主要是指2002年俄经济的多数负面影响不会立即克服,其惯性还会持续,并将继续制约俄经济增长,因而使2003年可能成为“困难年”。具体原因包括:首先,劳动生产率依然不高,难以保障其与劳动工资和消费增长相适应,因而影响经济稳定增长。正如俄总理在国家杜马作国家社会经济形势报告时所承认,俄经济现在的问题是“劳动生产率依然很低,进口商品越来越多,工资增长了,但劳动生产率没有提高”(注:КасьяновМ.М.“Доклало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мположении”.Российскаягаэета.15,06,2002,c.2.)。1999-2001年,名义上整个工业领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高于工资增长率,而实际上工资增长率高于劳动生产率,如2001年二者之比实际为8%比5%。为实现社会稳定,俄总统和政府决定实施积极的社会政策,规定从2003年起,包括军人津贴、退休人员和学生的生活补贴以及给贫困家庭的补助都要逐渐指数化,这无疑会增加居民实际收入,它对提高劳动生产率未必有直接帮助,但肯定会增加二者之间的差距,从而导致通胀压力加大。其次,经济部门之间的投资不平衡问题难以解决。出口部门特别是能源领域吸纳投资占俄全部投资的2/3,而其它生产部门的投资不增反降。以近两年为例,在工业总投资中,对石油开采就占33%,冶金、天然气和电力分别占13%、11%和10%,而机器制造和轻工业仅占7%和0.5%。这种投资结构的弊病是,一方面能源出口在经济中的比例越来越大,吸纳投资多,一旦出口因国际市场变化受阻,经济增长率就会迅速滑坡;另一方面,国家欲扶持的领域很难吸引到投资,因而发展缓慢。其三,技术创新滞后影响产品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由于整个90年代技术创新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因此,虽然近年来企业技术创新积极性有所上升,但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总量和占GDP的比例远低于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且技术创新投资的近一半主要用于购买设备,用于研发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资金不到20%。新技术产品在整个工业产品中的比重2001年仅占3.1%,出口产品中新技术产品比例不到1/5,这说明在未来相当长时间内,俄技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仍将处于弱势。其四,正值还债高峰期。债务偿还一直是俄政府面临的难题之一,也严重影响着俄经济发展。据俄财政部长库德林透露,截止到2002年4月1日,俄外债总额为1283亿美元,占俄GDP的48%,政府的目标是在还清今年的约140亿美元后,到年底将这一比例降低到41%的国际认可“安全线”内。据俄政府资料,2003年俄预算总额为770亿美元,而已被列入预算的外债偿还额高达173亿美元,约占1/5。(注:УлъяновΗ.“Бюджет-2003”,strana.ru2002/08/15)其五,受世界经济继续低迷影响。去年以来,受美国经济下降拖累,西方经济普遍出现不景气,整个世界经济呈现低速增长态势,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也相应减少,导致国际市场此类产品价格下降。俄经济中出口占GDP近1/3、出口产品中石油又占1/3,其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和敏感度显而易见。据俄有关专家测算,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每下降1美元,俄经济增长率就相应下降0.4-0.6个百分点,年出口收入减少20-21亿美元,财政税收减少8-9亿美元。(注:БелонсовА.Р.“Урокипосткризисногороста”.вопросыстатистики,6/2002г.с.16.)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从2000年的平均每桶26-28美元跌落到2001年的24美元,以及2002年的上半年的平均21美元,俄经济增长率也相应由2000年的8.6%跌至2002年上半年的3.2%,出口收入和财政税收也相应减少。有迹象表明世界经济的这种低增长可能还要维持1-2年,中国有关专家预测可能要到2005年方能结束,(注:中国社科院《重论动态》课题组:“关于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七种观点”,《新华经济》2002年8月27日,第3页。)这就意味着俄经济也将不可避免地受此影响,预计2003年也只能维持3-4%的增长率。俄副总理兼财长库德林日前表示,2003年对俄经济又是一个转折点,渡过这一年,人们就将增加对俄的信心和投资。(注:КудринА.“Докладоприоритетахсоциально-зкономическойполитикиипараметровфедеральныхтерриториалъныхбюджетов”,strana.ru26/08/2002)

(3)2004-2005年可能成为“好转年”。俄政府认为,在渡过2003年的“转折”后,俄经济增长应逐步加速,向着良性、规范、持续增长的目标挺进。近年来为整治俄经济环境,当局参照国际经济体制和发展趋势,已经和正在加快出台一系列法律、条例和规定,经济交流和投资环境将更加宽松。政府近日还向国家杜马提交了《2005年前社会经济发展纲要》,其中对下一阶段经济改革、通胀控制等提出了相应政策和目标。纲要提出,国家将通过落实一系列高效机制和补贴部分贷款利息,优先对社会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环保、国防工业等方面进行投资,将对高技术和生态技术的发展给予支持,将努力确保在资源出口领域内的“重要国际地位”(注:СергеевМ.“Бюджет-2003”.strana.ru20/08/2002)。政府还计划在2004年实现“无盈余”预算,以加大对社会和经济的财政投入,同时,要求将通胀率由2002年预期的12-14%降低到2005年的8-10%。计划实施50项促进俄各地区发展的联邦计划,其中包括《远东和后贝加尔2010年前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实现通过加速地区发展带动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目的。

如果俄争取2003年底前加入WTO的努力成功,这对俄扩大对外经贸合作将起到促进作用。欧美承认俄“市场经济国家地位”后,也会相应取消部分过去针对俄的歧视政策。世界经济也许能在此期间走出增长“低迷”期,对能源和原料的需求增长,这对能源出口占重要地位的俄经济将是好消息。俄期望2004-2005年间每桶俄石油的国际市场价能保持23美元以上,如此按俄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长格列夫的预测,2004年经济增速就能达到5.4%,2005年则可达到5.6%。(注:“Нуженлиростбезразвития”.ЭкономикаиЖизнь.16/2002.С.2-3.)

(4)中长期前景基本看好。俄罗斯拥有未来成为经济强国的基本条件,如丰富的资源特别是能源和较大的出口生产规模,强大的军工和机器制造业基础,良好的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以及日渐稳定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环境等。普京推行全面改革,将引入“当代世界最科学的管理机制、最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对俄经济予以尽可能彻底的改造,使它的潜力得到充分开发和释放,从而实现跻身世界经济前列的中长期战略目标。

对俄中长期经济发展前景,俄政府持谨慎乐观态度,所订规划也充分考虑到俄经济未来发展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机遇,经济增长面临的不稳定性等。俄经济界对中长期发展前景的评估各不相同,但大多接近或赞同政府谨慎乐观的态度。对普京决策有重要影响的俄智囊机构外交与国防政策委员会的专题报告认为,“俄拥有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一切可能条件”,只要实施“全面深入的经济结构改革”,“广泛制定和采用稳定、公开、透明和符合国际规范的‘游戏规则’”,未来10-20年内,经济“可以”并且“应当以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注:“СтратегиядляРоосии:повесткидняпрезидента-2000”.СВОП.Изд-во“Вагриус”,2000.c.51.)俄科学院经济所的专家们对2001-2015年的俄经济也做了较乐观的分析,他们把这15年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01-2008年,GDP增长率应为6-8%,投资增长8-12%,居民实际收入增长5-7%。他们甚至预测,由于投资不足、设备老化等原因,2003-2005年经济有可能出现低速增长。第二阶段为2009-2015年,GDP增长率为3-5%,这一阶段虽然长幅有所下降,但经济质量效益提高,最终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增强。到2015年俄将完成经济结构转换,信息工业以及其它节能性和科技附加值高的产品生产将在俄整个工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注:“Россия-2015:оптимистичесхийсденарий”.Отвег.ред.Абалкин.Л.И.М.1999.c.51-52.)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3)

环境保护与经济快速发展共存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无数实践显示,循环经济能够以更少的资源消耗、更低的环境污染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在全球环境基金第二届成员大会上,提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以浪费资源和牺牲环境为代价,发展就不能持续进行。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人类社会发展需求却不断增长,如果这两方面关系处理不当,必然导致生态的恶化,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只有走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和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之路,可持续发展才能得到实现。”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贯穿到区域经济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之中,使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废物排放,逐步使生态步入良性循环。”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为准则,模拟自然生态系统运行方式,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循环经济通过延长生产链条,推动环保产业与其他新兴产业的发展,增加新的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发展;循环经济通过对自然资源的循环利用,可以从根本上达到节约资源的目的,缓解经济发展和资源不足的矛盾;循环经济是以保护生态和最有效的利用资源为特征,有利于产业结构向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结构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向绿色化转型,有利于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和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经济运行质量。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最多,人均资源占有量少。许多地方生态系统十分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状况令人担忧,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公民的身体健康和我国的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保持较高的增长,但能源消耗量巨大,我们每创造1美元利润所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德国和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目前,很多产品正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如不尽快走循环经济道路,则资源、生态、环境的问题必然造成生产成本上升,直接影响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高速增长时期,社会公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因此,我国面临着比其他国家更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只有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行对循环经济的研究与实践,才能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经济模式和技术支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环境经济综合效益的最大化。同时,环境污染与生态安全问题还直接影响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并随着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价值观念的转变将显得越来越重要。因此,立足于我国21世纪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和国家的生态环境安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解决当前和今后面临的一系列重大资源、环境和经济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有效途径。

二、正确理解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和原则

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模式;第二种是以“先污染,后治理”为特征的“过程末端治理”模式;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从这一点看,循环经济就是生态经济,其出发点在于减少资源消耗、保护生态、实现环境和经济建设的协调统一。农业生产技术模式核心是劳动力与土地简单结合,以手工劳动为主要特征的小规模生产,生产过程基本不产生废物,产品直接来源于自然。因此,循环经济发挥作用的重点是工业生产,一般说来,循环经济在工业生产中的体现就是生态工业,基本原理是工业生态。1989年,原通用汽车公司研究部副总裁RobertFrosch在《科学美国人》上发表的《加工业的战略》一文中提出了工业生态学的概念。工业生态学是指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工业生产的一门新兴学科,将工业生产视为自然生态系统的封闭体系,将一个单元产生的废物作为另一个单元的营养物,这样,区域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就可以形成一个相互依存、类似于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生态系统”。按企业、区域、社会三个层面,循环经济也可以分为企业小循环、区域中循环和社会大循环三种模式。企业小循环模式是指企业内通过推行清洁生产工艺、废料回收生产技术和推行污染排放的生产全过程控制,全面建立节能、节水、降耗的现代化新型工艺,以达到少排放甚至零排放的环境保护目标。区域中循环模式是指以生态工业链或生态产业园区的形式出现,把不同的工厂连接起来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产业共生组合,使得一家工厂的废气、废热、废水、废物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这种生态链可以扩大到包括工业、农业和畜牧业在内的不同产业领域。社会大循环模式是指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与能量的循环,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政策指引和群众的微观生活行为两个方面的内容。

“减量、再用、循环”(即3R)是循环经济最重要的实际操作原则。减量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再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循环原则是输出端方法,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末端处理负荷。换句话说,就是资源投入最小化、废物利用最大化、污染排放最小化、生态系统最优化原则。具体说来,针对产业链的输入端资源,通过产品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性开采与利用,并应用替代性的可再生资源,以期尽可能地减少进入生产、消费过程的物质流和能源流,对废弃物的产生和排放实行总量控制。生产者应通过减少产品原料投入和优化制造工艺来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消费者应通过优先选购包装简易、循环耐用的产品,以减少废弃物的产生。针对产业链的中间环节,生产者应采取产业群体间的精密分工和高效协作,使产品废弃物的转化周期加大,实现资源产品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消费者应采取过程延续方法,最大可能地增加产品使用方式和次数,有效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针对产业链的输出端废弃物,提高绿色工业技术水平,通过对废弃物的多次回收利用,实现废弃物多级资源化和资源的闭合式良性循环,实现废弃物的最少量排放。针对产业链的全过程,通过对产业结构的重组与转型,达到系统的整体最优。以环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资源和提升环境容量,实现经济体系向提供高质量产品和功能的生态化方向转型,力求生态经济系统在环境与经济综合效益最优化的前提下,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发展循环经济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加大宣传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形成良好的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全民意识,是一件事关中华民族兴衰的大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能否让我们的子孙后代拥有一个好的生存空间,必须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让我们大家行动起来,携起手来共创美好家园。为此,我们应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广泛深入的宣传,着重说明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使得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深刻领会发展循环经济是经济发展到特定阶段的必然选择,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迫切需要。

2.做好循环经济应用技术研究,加强循环经济知识普及教育。循环经济不是一句空话,不是一个供人们炒作的时髦概念,它是从国外引进来的一种全新经济模式,它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包含许许多多具体内容。动员一大批科研工作者朝着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的循环经济使用技术方向进行研究,形成大量具有实用价值的循环经济使用技术,尤其是那些盈利较多并且污染非常严重的经济组织,它们是应用循环经济使用技术的重点单位,也是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两者矛盾最突出的单位。我们目前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是研究出能够让企业获利的循环经济应用技术,能够使得企业在追求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获取自身利益,否则很难实施。同时将循环经济知识普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在中小学课程中,系统地安排循环经济的相关内容,使他们获得关于循环经济的基本原理方面的知识;在职业技术学校和高等学校,开展利用循环经济的技术培训和开设循环经济专业,培养出一大批掌握循环经济使用技术的技术人员和从事循环经济使用技术的研究队伍。

3.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实施循环经济的有效保证。我国现有的环境法规多采取末端控制、指令性控制,对根本解决环境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力不强。要借鉴国外的经验,通过立法的方式,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循环经济法律。制定并完善鼓励支持循环经济的经济政策、税收政策,使法律法规能真正起到预防污染和绿色导向作用。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借鉴日本等国经验,着手制定绿色消费、资源循环再生利用,以及家用电器、建筑材料、包装物品等行业在资源回收利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各类废物回收制度,明确工业废物和产品包装物由生产企业负责回收,建筑废物由建设和施工单位负责回收,生活垃圾回收主要是政府的责任,排放垃圾的居民和单位要适当缴纳一些费用;制定充分利用废物资源的经济政策,在税收和投资等环节对废物回收采取经济激励措施。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4)

求学网小编为你提供论文范文:“中国经济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大家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写出论文。

中国经济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我国经济发展的与时俱进”,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5)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每个学科或学科分支所处的文化位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不同。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重要部分,所以,以人为主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什么新看法。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从揭示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方面来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人的发展经济学则是以经济运动规律为基础揭示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人的发展是怎样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探寻达到理想状态的现实途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人们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其理论根据是人性论、人道主义,研究的着重点则是以人的本性为依据,批判现实中不符合人的本性的种种表现,然后依据人的本性设计一种社会模式理想方案,实现途径则是通过宣传其美好情景动员人们为它而奋斗。

另一种观点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一旦从现实的人出发,立即就发现社会中的人都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利益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往往是互相对立的。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用工人要求从资本的压迫剥削下解放出来,有尊严有地位;而资本家则要求尽量巩固这种阶级差别,以便独自垄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特权。所以,恩格斯曾作自我批评说,他起初希望一下子解放全人类,后来发现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获得解放的只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根本并不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解放,而是要求维护现有秩序。恩格斯说这是我“自作多情”了。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

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时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指空想社会主义所阐述的理想社会),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①这首先是指为走向新的社会所必需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差别的缩小,也包括工人阶级本身的组织程度和管理能力。

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不去深入研究、理解现实社会和揭示它的运动规律及变革的现实条件,而是想当然,总是企图用新社会的幻想图景和方案,来弥补运动所缺乏的历史条件,把宣传这些空想的图景和方案看作是真正的救世之道。

如果我们总是以先知者自居,把努力主要落在去设计人的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方案,让人们去实现它,而不去认真深刻研究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条件,不研究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对个人解放的实际决定作用和找到实现这一点的社会力量。那我们就容易犯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犯过的错误。现实的发展将不会理睬你那些设计方案。历史过程必将按照自己的运动规律前行。这一过程看起来不怎么“理想”,甚至粗俗,还充斥着丑恶的东西,但却是走向人的解放的现实的步伐。

所以,我们讨论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是首要的前提,以保证我们的努力能取得重大科学成果。

为此,我提出四个问题同大家讨论。(1)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还是由先知先觉人士根据人性要求,提出理想目标,由大众去实现的过程?(2)人的解放是历史过程,还是思想过程?(3)人的发展是从低级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还是人的本质异化到复归的过程?(4)在具体实践方面,重点放在个人根据对抽象的人的本质的看法、否定现实、设计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美景,还是深入研究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即研究实际的历史进程,从中揭示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际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发展过程。

用关于发展规律的知识武装现实活动着的人的头脑、了解人的发展的趋势,自觉地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奋斗?

下面,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人的解放和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不是人们根据社会公平正义、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实践的结果。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不是伦理道德或法学问题。后者不能给我们指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根据和现实根据,从而也会轻易地被人所否定。另外,也不能指明实现它的现实历史条件、物质条件和具体途径。

有人说,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这种说法没有正确地指明人的发展的实质,因为这里所说的“人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说明它的内容是什么和是由什么决定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就不可能有“人”的存在。

另外,把人的发展归结为抽象的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就导致另一种看法,即把人的发展过程表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这就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论。

从抽象人性出发很容易陷入道德伦理的论证,诉之于社会公平正义要求,对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在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前,道德说教从未停止过,中外都不例外。我国孔子的仁爱、世界大同思想讲了几千年,对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及自由解放,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是起到稳定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作用,改变的只是帝王统治的方法。

黑格尔甚至说中国没有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

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②欧洲也有类似情况,从古罗马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不乏爱、人道主义的宣教。他们的道德说教也没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爱也并未因此落到每个人身上。

在资本阶级封建制度的革命时期,从一般的“爱”发展到举起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旗帜,但是这些也只能限于口号、愿望,不管它怎么好听,而其结果却是一个更加严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自由、平等、博爱,而是社会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阶级,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大多数人继续受苦受难。20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打出了人道的社会主义旗帜,但他实际上是只讲“人道”,而放弃了社会主义。结果,不仅人道主义没有实现,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重新陷入被少数垄断寡头压榨的处境。整个经济发展大倒退,更谈不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追求不仅是“一文不值”,而是成为一种罪恶。

这并不是说不要人道主义,不讲伦理道德,但是应看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不乏伦理道德的诉求。实践表明,只有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它才有影响力、号召力,才能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才能结出果实。这个果实并不是人道主义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历史规律决定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位学者说“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心”,这表明他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唱了反调。

生产力的发展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的物质基础,这首先是由于人们如果没有保证个人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的满足,就谈不到发展、自由和解放。另外,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每个人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最后,生产力和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和解放的不同阶段。最初,单个人力量极端薄弱,只有结成一个或大或小的集体才能生存。所以,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定义为人的依赖关系。包括原始社会的家长制、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几种社会生产关系顺序发展也是人的解放过程的依次进展的阶段。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制度下,个人的解放首先为少数人所垄断,被剥削阶级只能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发展服务,被剥削者也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解放。到了资本主义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劳动者从封建式的人身依赖关系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还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因为这时还不可能具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需要有一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根据这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一个使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商品关系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这种物的依赖关系,也就是依赖货币来建立人们之间的联系,冲破了人的依赖关系的狭隘局限,使人们建立了全面的联系,从而也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立了更优越的生产关系条件。人的发展进到第二个阶段,即物的依赖阶段。这时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物与物的关系建立,人的命运由物的命运决定。但是只有在这种关系下,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才能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从而才能创造出使得每一个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开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谈人的解放和自由,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这里与所谓道德伦理无关,也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所以,人的解放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人性、道德问题。

所以,可以看出,人的自由、解放不是主观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自由和民主的结果。自由就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所以,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生产力,这才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从动物界解放出来。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有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解放。最初当人从动物界刚刚分离出来的时候,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谈不到自由,只有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本身也随之不断发展,个体的能力不断增大,从而日益不断地取得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③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④这就是说,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历史活动的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而不是由人们为了某种理想刻意追求的结果。

恩格斯说:“唯有借助于这些新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⑤马克思的《资本论》可说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最全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

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拼命地从事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时指出:“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⑥由此,马克思说,正是资本家这种狂热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欲望,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他才受到尊敬。“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价值。”⑦这里表明他已经抛弃了从道德伦理方面去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非科学观点。

资产阶级所推动的大工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过程。他说:“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⑧毋庸置疑,大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以牺牲工人的幸福为代价的,这是消极方面,不过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对工人是一种灾难,但它“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⑨大工业的发展尽管给雇用工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生活更加不安定,但它的积极方面也应当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的。马克思说:大工业“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⑩这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但“一种历史生产形式(指资本主义)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新形式形成的唯一的历史道路。”

马克思还阐述了大工业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带来很大冲击。马克思谈到对旧的家庭关系的影响。他说:“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不论旧家庭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解体表现得多么可怕和可厌,但是由于大工业使妇女、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家庭范围以外,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就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同样很明白,由各种年龄的男女个人组成的结合劳动人员这一事实,尽管在其自发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是造成毁灭和奴役的祸根,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转变成人道发展的源泉。”

工厂的自动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自动工厂中分工的特点,是劳动者在这里已完全丧失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

从以上的论述可以清楚地看出,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不是出于某些先知者的头脑,而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马克思指出:“个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大工业、机械化迫使人们不断变换工种,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了物质技术基础;同时它使人们逐步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生产力的极大提高也为缩短劳动时间,增加自由活动时间,去从事多方面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又进一步使人们从简单繁琐的一些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这一切都推动着人们的劳动变得更符合人性的、更有尊严的和不带强制性的自由活动。这一切都表明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不依人们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一种自然史过程。

我现在用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一段话作为上述分析的结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不应当到有关时代的哲学中去寻找。……用来消除已经发现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或多或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事实中发现出来。”

下面,我根据马克思主义的上述观点和方法,探讨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这一原则和创立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有关实践方面的问题。

二、从实践方面谈谈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我们的长远发展目标是共产主义,但什么是共产主义?

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奈斯比特在最近出版的一本著作《中国大趋势》

中说,共产主义有两个不同的定义:

“定义一是‘共同占有生产生活资料,消除阶级、国家概念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政治意识形态’。这也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一个定义。定义二是‘纯粹共产主义’。指的是建立没有阶级、国家和压迫的社会,民主决策,允许社会中的每个成员参与政治和经济生活中的决策。”

这里所说的第一个定义是复述了马克思的话,意思是说共产主义是一种运动。马克思说:“共产主义对我们来说,不是现实应当与之相适应的理想。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这个运动的条件是由现有的前提产生的。”

他说的第二个定义是描述共产主义社会的面貌,这里是指共产主义是一种制度。对此,马克思有准确的表述,这就是共产主义是“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

约·奈斯比特的关于共产主义的描述显然没有显示出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

实际上,共产主义并不是有两个不同的定义,马克思在不同的地方,的确对共产主义做过不同的表述,但这并不是共产主义有不同的内容,而是在一定历史时期,针对当时的主要任务,而强调某个方面。上述作者所说的第一个定义是马克思关于资产阶级在政治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条件下,为实现共产主义目标必须经历的现实途径,通过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的途径使无产阶级得到解放,以达到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实现全人类的解放。所以,马克思把共产主义定义为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运动。空想社会主义者正因为不懂得这一点而被确定为空想社会主义。

第二个定义则是根据物质生产发展的客观趋势所确定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面貌,即在这里所有的人,也就是每一个个人都无差别地成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完全消灭了少数人的发展依赖于更多的人丧失自由发展条件来实现的不平等现象。

既然每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这也就成为我们工作的长远目标。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人的解放目标不能靠“爱”、“公平正义”来实现,而只能“用经济上改革生产的办法来实现。”??????这也是人的发展经济学的意义所在。

下面,我按照马克思指出的“人的解放是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也就是说广大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以这一思想为指导谈谈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问题。从我国经济发展的实践和个人争取个人解放、全面发展的现实的历史活动来研究。

关于这个问题,我从两个方面来谈谈:一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二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历史活动显示了实现这一理想目标的现实途径。这一途径不是从思想中去找,而是从群众的现实活动中寻找;不是发明什么办法,而是在群众的历史活动中发现具体途径。

(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实践着人的全面发展。

同志的《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说:“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特别提出了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要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不断以高新技术武装起来的大工业的发展,是每个人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解放的现实途径。因此,研究我国人的发展经济学,首先应关注全体工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广大工人群众日益得到全面发展,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才能为我国最后实现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在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中,先是资产阶级成为新生产力和新生产关系的代表,他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使广大农民和小生产者从土地和手工工具中解放出来,成为无产阶级劳动大军。在现代工业化过程中,广大工人个人日益得到相对全面的发展。但是,这一过程也是以遭受极大苦难为代价的。

在当代中国,工人阶级一直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在我国由于历史环境,工人阶级取代资产阶级成为中国革命的领导者,并最终把中国革命引向胜利,建立了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同时,又在此后的组织经济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从而我国工人阶级已无可怀疑地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业化和信息化在全球的迅猛发展,使工人阶级在各国都成为一个人数迅猛增加、比重持续增长、素质迅速提高的阶级。在社会主义中国当然更是如此。也正因如此,我们党高度重视提高工人阶级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使工人在全面发展方面日益进步。

同志提出了建立无产阶级知识分子队伍的战略目标。邓小平同志提出,“要有一支浩浩荡荡的工人阶级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大军”。实践表明,工人阶级如果不牢牢掌握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技能,不最大程度地得到全面发展,就不可能把发展先进生产力的领导权完全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广大工人群众的全面发展是最后实现每一个个人全面发展的必经途径和现实手段。

工业中高科技的日益广泛的运用,对广大工人群众来说就是一个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获得解放的过程。举一个服装行业的例子,服装行业过去是一个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现在已经有了极大的改变。我国服装制造企业通过引进先进设备对工序和工艺进行优化配置,有效地解决熟练技工相对紧缺的问题,进一步提升了生产过程的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提高了服装生产水平。同时,企业对科技进步更加敏感,技术改造的步伐也进一步加快。一些服装企业通过计算机系统,实现集成控制服装吊挂流水线。在流水线生产过程中,各设备和工作也按产品工艺顺序排列,劳动对象在运输线上呈链索式单向流动,最大限度地减少辅助作业及设备间隔时间,实现生产过程的高度连续性。一些无线射频技术在服装领域的应用,将优化、革新服装供应链结构,使我国服装产业通过效率、质量、服务手段的比较优势得以提升。如今的服装业已经不是原来意义上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是融合了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产业,机械化、自动化为主的技术手段作用上升,人工成为辅助因素。这使工人得到了极大的解放。

对广大工人群众来说,为了推动每个工人都能得到全面发展,在今天,除了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使工人更多地解除繁重的体力劳动,还要掌握全面科学的生产流程。此外,在物质生产已经得到相当大的发展的条件下,应在财富分配上更向一线职工倾斜具有了突出的意义。当前,提出全面推进“体面劳动”

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增加一线职工的工资,进一步改善劳动条件。在企业工资分配方面,目前突出的问题是分配差距不断扩大,部分垄断行业职工工资水平和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收入偏高、增长较快,劳动密集型竞争行业、私营企业职工,特别是一线职工工资水平偏低、增长较慢。这种状况就会使得工人只能陷入日常最低生活的操劳中,无暇从事学习、受教育、钻研技术和教育子女。

这怎么实现全面发展?

改善劳动条件是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的基础。目前,我国仍然存在一些企业不能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标准,职工超时加班现象仍然普遍,加班工资标准不落实,休息休假权得不到保障等。必须引导企业增加劳动投入,改善劳动条件。否则就等于剥夺了广大工人发展自己的机会。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都在推动各种社会经济差别的消灭,这是促进每个人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

以汽油为燃料的汽车如此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它使我们的活动半径大为提高,能更方便地迁徙,更加顺利地往来于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为消除城市之间和城乡之间的差别创造条件。

高速铁路的发展,改变的不只是距离,也改变了个人对自身局限性的认知,让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旅行,拓宽了个人的视野,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各地的经济发展变得更加均衡,使西部大开发工作更易展开,逐步消除各地财富、地位,甚至语言上的差别,这当然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实现和人的全面发展。高铁的发展也推进了城铁化的发展,一些城镇将得到较快发展,这大大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更接近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武广高铁的建成,加速了长沙市的变化。武广高铁全部开通后,长沙将成为铁路枢纽,发展将获得更大的辐射区域。一方面长沙城市规模将迅速扩大,辐射、服务的半径将不断延长;另一方面长沙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将发生变化。随着武广新城的崛起,单中心的城市格局将向多中心格局转变,从而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待沪昆高铁修通后,变化将更大。通过高铁这个快速通道,长沙和珠三角、长三角、武汉城市圈等几个重要的经济区域的时空概念发生了变化。产业的承接转移、分工合作有了通畅的渠道,城市的辐射效应也更强了。更重要的是区域统一市场将确立,影响经济要素正常流通的行政区划界限将不断被打破。

当然,在同一个经济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同城效应将更为明显。武广高铁使长沙与株州、益阳、娄底、邵阳、衡阳、永州等城市之间形成了“2小时经济圈”,在空间布局、产业结构、资源优化配置中都将起到重要作用。这一切,首先有利于、加速了人与人之间重大差别的消失,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均等发展和自由发展打下物质基础。武广高铁的贯通,带来的不仅仅是区域发展机遇,对当地群众来说是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进而是思想方式的改变,是人的解放的重要步骤。铁路沿线,特别是车站周围的农民都将很快地转变为市民,农民住进了崭新的居民小区,生活方式的改变必然导致思想观念的转变,文明素质必将得到很大提升。许多新城的居民都开始开展各种培训,进行“新市民”教育。这显然必将大大促进城乡差别、工农差别的消失,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开辟了广阔天地。

工业化和随之而来的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从而也决定了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必然趋势。大城市的吸引力是无法阻挡的。当前,全球人口城市化进程仍在加速。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方式都在推动人口向大的中心城市聚集。上海每小时都在增加30名居民。大城市的发展带来人的居住问题。今天,全世界有超过10亿人生活在城市郊区的简易房屋中,这当然不利于人的生活质量和个人的解放。所以,必须解决为所有的人提供有尊严的居住条件问题。这又表明,不受限制的城市扩张是不可持续的。这种扩张对能源和交通运输资源的需求是合理发展无法承受的。因而又是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和解放的。我们从人的发展出发,以人为本,就必须在城市化过程中避免自发发展过程中的弊端,采取措施尽力消除居民中的不平等方面,以利于人的发展。

我国工业化和大工业的发展使人口逐渐向工业集中地聚集,农民脱离农村向城市集中。城市化是大工业发展的结果。但应看到,这个过程如果自发进行,必然造成许多畸形现象。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城市化过程的快速发展,导致了“贫民窟”现象。如果不加以规划和治理,我国虽然是社会主义国家,也难以避免这种现象出现。例如,有的地区出现了“大学生村落”,10余万蜗居的“蚁族”发出了警报。

当前,人们在谈论我国城市化进程时,局限于纯经济方面,只说这是如何通过发展经济、产业转型、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怎样去提高农民工的生活条件,逐步纳入城市生活,变农民工为市民,这些都是现实的经济发展问题。这些说法都是正确的、实际的。但是缺乏的是从这里探索农民个人的解放问题,没有从人的发展角度来审视经济发展过程。

这就应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所谓“中国特色”,就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现这一发展的必然过程。要赋予全社会的城市生活方式新内涵。

城市化,使农村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其基础就是工业与服务业的发展,其内涵就是使农村人口到城市里的工业和服务业中就业,使他们在劳动中逐步获得全面发展,个性日益得到解放。为了使每一个个人都更快地获得这种机会,城市化也必须在全国得到均衡发展。

我国城镇化面临人口众多、资源紧缺(资本缺乏)问题,正确处理城镇发展与农村人口转移的关系,我们认识到这对人的发展和解放意义重大,就应自觉为解决转移过程中的问题服务,把对务工农民的公共服务搞好。

最大限度地提高全体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问题是扩大内需,即国内生产与消费的增长不平衡的问题。有的人单纯从经济方面,从再生产过程的比例关系角度思考问题是不够的。应首先从我们生产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满足我国广大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出发,树立这一长远目标。由此看来,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从而提高全民的素质,这是实现最终使每一个个人都成为全面发展的自由的个人这一理想目标的重要步骤。值得欣慰的是,现在党和国家及时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努力加以解决。

为扩大内需,我国及时出台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从2008年第四季度到2009年底,按照“快、重、准、实”的要求,有关部门安排了四批3800亿元的扩大内需中央投资,用于六个方面10多万个中央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于扩内需、促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家电下乡不应只看到是一种扩大内需和推销的商业行为,从人的发展角度看,它也是大大推动个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措施。电视是20世纪的一大发明,大大地改变了人的生活。电视是人们获得信息、认识世界的最便捷的方式,也是媒介穿越时空距离、拓展人类资源和能力的最佳例证。电视是填弥知识鸿沟重要高效的工具,让处于“知识贫困阶层”的人们便捷地获取知识,改变命运,广泛用于教育。广受欢迎的电视剧中传递的生活方式,让很多贫困地区的女性减少了生育。电视促进了女性自主意识的觉醒,并通过知识普及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电视显著地让社会更文明、更开放、更进步了,它以强大的影响力推动着社会进步,这大大有利于人的发展。当然对于它的负面影响,也要尽力杜绝。

(二)一场宏大的实现个人解放的历史活动。

历史的发展不是少数精英设计和执行的,而是广大群众的活动创造的。我们很幸运地直接看到这场震撼世界的群众创造历史的活动,这就是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轰轰烈烈的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的活动,这是明明白白地争取个人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活动。它不是由少数精英提出和组织的,而是广大农民追求个人幸福,改变自己劳动条件的自发活动。这场活动并不是农民为了什么远大理想,而是为了摆脱受苦的环境,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的现实目标。

大工业是个人得到全面发展的客观物质技术基础。农民转化为工人是他获得解放的必经过程。我国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亿的农民离开了农村和土地,涌向城市,这是一场规模巨大的历史活动。这场活动实质上是农民追求个人自由和解放的运动。很显然,这场历史活动不是在某些精英设计的美好理想的指引。

他们还根本不知道所谓的伟大理想,但他们在行动上这样做了,他们只是为了追求个人的幸福,希望摆脱整年从事的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不人道的劳动条件。艰苦的劳动、贫困的生活、缺乏受教育机会,这一切阻碍了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坚决地从土地的束缚下解放出来,走向自由发展之路。

相对来说,城市里的人较早地获得了个人自由和发展的条件,特别是富有的人首先具有个人全面发展的条件。正是这些情况吸引了广大农民奔向城市.进城当了农民工,在私人企业里并没有得到人道主义的待遇,每天12小时的劳动,加班没有加班费,极低的工资,有时还受到人格侮辱。特别是他们背井离乡,远离父母、妻子儿女,终年不得回家团聚,这些同样是不人道的。

人道不人道本身不可能成为选择的标准。但他们知道进城务工是他们获得解放的唯一现实途径。进城打工使他们进入了另一种新生活方式。他们宁愿忍受这些痛苦,这不是用人道主义、人本主义所能解释的。

关于农民工,不要仅仅把他们看作弱势群体、照顾对象、同情对象,实际上他们在创造历史。我国的近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大城市林立的高楼大厦,东南沿海珍珠串般的新兴城市的崛起,主要是他们的劳动成果,使我国的面貌大为改观。

据最新的研究,我国农民工大约有2.3亿到2.4亿人,其中“80后”农民工群体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相比他们的前辈,这些新生代的农民工学历较高,很多都是高中毕业生,物质要求也高,生活标准在向城市居民看齐,选择工作时,轻松、体面、报酬高和发展好的工作是他们的首选。他们说,他们决不会像他们的父母亲那样在城里干那些又脏又累的活。他们认为,父辈进城打工是为了生存,他们进城则为了寻梦。在城市生活的洗礼中,逐渐更新着价值观,酝酿着人生的“转型”,向“白领”进军,甚至自己当老板。

这种情况也迫使有些招工的私有企业改变原来的剥削方式,不能再那样工时长、待遇低,迫使企业必须正视现实,建立让“80后”、“90后”农民工可以安心工作,持续成长的机制,提高工资福利待遇,加大技能培训力度,给他们职业发展空间。事实表明,单是农民拥有强烈的获得自由解放的愿望是不够的,他们到城市来,要能生存,就要有就业的企业。

可是谁提供企业的生产要素,谁提供资本?在我国生产力还很落后的条件下,国有资本是有限的,不可能吸收从农村转移来的亿万农民到这里就业。资本是农民进城务工,从而获得解放的必要条件。在我国当前的条件下,我们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决定了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外资为了获得廉价劳动力,纷纷来我国建厂;同时对内放手发展个体、私有企业,从而为亿万农民进城就业创造了条件。正如恩格斯所说,要最后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为此不但需要有能实现这个变革的无产阶级,而且还需要有使社会生产力发展到能够彻底消灭阶级差别的资产阶级。生产力只有在资产阶级手中才达到了这样的发展程度。可见,就是从这一方面来说,资产阶级正如无产阶级本身一样,也是社会主义革命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我们利用了外资、内资,尽管存在着剥削,甚至是严重的剥削(当然对不合法的剥削是要铲除的),但客观上却是导致农民走向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必然途径。由此可见,从人本主义、人道主义、人性论出发来探讨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对人的解放是不会有多大帮助的,是没有实践意义的。

农民脱离土地,成为雇用工人,是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对此马克思说道:“它在消灭小生产和家庭劳动的领域的同时,也消灭了‘过剩人口’的最后避难所,从而消灭了整个社会机制的迄今为止的安全阀。……因此也同时使社会的形成因素和旧社会的变革要素成熟起来。”在我国的这一过程就不同了。进城的农民工保留了农村中的土地,家还留在农村,家庭的分离与团聚,以及农村的联产承包制度,成了应对工业发展周期波动和缓解失业矛盾的“安全阀”。

“农民工”的形式是我国农民获得解放的一个中间步骤,防止了发展中国家的城市“贫民窟”现象。这个实际的农民解放的过程和形式,也不是由人们主观设计的,不是从思想中产生的,而是从实践中产生的客观历史过程。

所以,谈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当前应当给予农民工问题以极大的关注。我们的任务,就在于从人的发展的视角,研究经济发展中怎样对这个过程起推动作用。从实践中研究现实情况的发展,主要不是主观主义地凭空想象什么办法。

首先认识这是一种自然史过程,是生产力发展必然造成的趋势。我们的任务就是通晓这种必然趋势,研究实践历史运动过程中的现象,把握住这个趋势,然后,用我们的理论认识,提高自觉性,为这个客观的必然趋势寻找更好的实现步骤,加速这个过程。

由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镇,农业农村本身也出现了很多新问题。要求城乡共同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2010年一号文件对当前和今后的农业、农村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就是“五个把”:一是要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二是要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三是要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四是要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五是要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这五句话不仅对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是一个重要的指导,而且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都是指导农业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针。

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在实践中创造了一种新趋势: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集中,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一些经济学家建议赶快把农民聚集到城里来的做法并不正确。这些经济学家忘记了生态和能源的承载力。调查显示,一个城市居民消耗的能源相当于三个农民。这也表明,我们一定要坚持科学的思维方法,即个人的解放是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

从1996年我国实施城镇化战略至今,我国的城镇人口从2.99亿增加到6.22亿,增长了108%,但同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却从1.3万平方公里扩大到5.7万平方公里,造成了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另外,许多地方在城镇化过程中,忽略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保、教育、医疗、卫生、就业等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冲出农村争取个人自由和解放的农民工,怎样在新的条件下融入城市生活还在探索中。这些方面,从人的发展视角考虑问题,应当是首要问题,但某些地方的领导人对此却非常冷漠,视而不见,甚至导致许多的发生。例如,强制拆迁、强建项目、低价土地流转。真有点像英国资本积累时的“羊吃人”、“房吃人”的重演。这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30年来,我国农民流动呈现三次浪潮:第一次是“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办乡镇企业;第二次是离土又离乡,以城市为目的地,异地暂居流动;第三次浪潮则是以长期居住为目标,甚至举家迁进城里,彻底从农村脱离,农民工市民化。我们应当对这些现实过程作深入研究。农民工现象体现着个人解放的必然趋势。

农业发展到工业化,农民通过演变成工人,小农生产的破产到工业化的发展,城市化随着大工业的发展而大规模进行,农村居民逐渐转变为城市居民,这就是广大农民实现个人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成亿的农民离开农村奔向城市,正表现了个人争取自由解放的必然趋势和规律性。

这个规模比资本原始积累剥夺农民,把他们推向城市的规模要宏大得多,当时的过程是在资产阶级的主导下进行的,农民经历的是被剥夺得一无所有的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极端痛苦。我们今天的过程是在工人阶级政权的领导下进行的,与资本原始积累有本质的不同。我们不是通过剥夺农民强制实现的,而是农民为争取个人幸福和自由解放的目的而自主进行的活动,他们在农村拥有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集体土地,并没有被剥夺,还是他赖以生存的基础,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而进城务工。这极大地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可以保证农民向工人转化过程中,消灭了阶级对抗,农民工的生活得到更快提高,从而使个人的全面发展过程中遭受到的损害可以降到最低限度。

注释: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版第60页。

②任仲平《改变历史的“北京时间”》,载于《人民日报》2009年9月2日。

③④《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6)

人文社会科学是一个复杂的学科综合体,每个学科或学科分支所处的文化位置、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不同。政治经济学属于社会科学的重要部分,所以,以人为主体这是题中应有之义,不是什么新看法。它的特点在于它是从揭示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方面来服务于人的发展的。人的发展经济学则是以经济运动规律为基础揭示人的发展的规律性,揭示人的发展是怎样从人的依赖关系到物的依赖关系,并在这个基础上发展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理想状态,探寻达到理想状态的现实途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围绕着人展开的,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我觉得人们对人的发展的研究有两种不同的出发点。一种是从抽象的人出发,其理论根据是人性论、人道主义,研究的着重点则是以人的本性为依据,批判现实中不符合人的本性的种种表现,然后依据人的本性设计一种社会模式理想方案,实现途径则是通过宣传其美好情景动员人们为它而奋斗。

另一种观点是从现实的人出发,一旦从现实的人出发,立即就发现社会中的人都是有差别的,他们的利益要求也是不一样的,而且还往往是互相对立的。例如,在资本主义制度下,雇用工人要求从资本的压迫剥削下解放出来,有尊严有地位;而资本家则要求尽量巩固这种阶级差别,以便独自垄断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特权。所以,恩格斯曾作自我批评说,他起初希望一下子解放全人类,后来发现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获得解放的只是无产阶级,资产阶级根本并不要求从现有秩序下解放,而是要求维护现有秩序。恩格斯说这是我“自作多情”了。所以,马克思恩格斯提出首先是无产阶级解放。

马克思在谈到“巴黎公社”的伟大意义时说:“工人阶级不是要实现什么理想(指空想社会主义所阐述的理想社会),而只是要解放那些由旧的正在崩溃的资产阶级社会本身孕育着的新社会因素。”①这首先是指为走向新的社会所必需的社会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社会差别的缩小,也包括工人阶级本身的组织程度和管理能力。

不懂得这一点的人,不去深入研究、理解现实社会和揭示它的运动规律及变革的现实条件,而是想当然,总是企图用新社会的幻想图景和方案,来弥补运动所缺乏的历史条件,把宣传这些空想的图景和方案看作是真正的救世之道。

如果我们总是以先知者自居,把努力主要落在去设计人的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方案,让人们去实现它,而不去认真深刻研究个人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的条件,不研究现实的经济发展过程对个人解放的实际决定作用和找到实现这一点的社会力量。那我们就容易犯空想社会主义者曾犯过的错误。现实的发展将不会理睬你那些设计方案。历史过程必将按照自己的运动规律前行。这一过程看起来不怎么“理想”,甚至粗俗,还充斥着丑恶的东西,但却是走向人的解放的现实的步伐。

所以,我们讨论人的发展经济学新学科的建立,有一个科学的理论基础是首要的前提,以保证我们的努力能取得重大科学成果。

为此,我提出四个问题同大家讨论。(1)人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还是由先知先觉人士根据人性要求,提出理想目标,由大众去实现的过程?(2)人的解放是历史过程,还是思想过程?(3)人的发展是从低级经过一系列中间阶段逐步向高级阶段的发展过程,还是人的本质异化到复归的过程?(4)在具体实践方面,重点放在个人根据对抽象的人的本质的看法、否定现实、设计人全面发展的和谐美景,还是深入研究经济的实际发展进程,即研究实际的历史进程,从中揭示个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实际历史条件和现实的发展过程。

用关于发展规律的知识武装现实活动着的人的头脑、了解人的发展的趋势,自觉地为实现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奋斗?

下面,我主要谈两个问题。

一、人的解放和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必然导致的结果,不是人们根据社会公平正义、伦理道德的要求去实践的结果。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首先是一个经济学问题,不是伦理道德或法学问题。后者不能给我们指明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的历史根据和现实根据,从而也会轻易地被人所否定。另外,也不能指明实现它的现实历史条件、物质条件和具体途径。

有人说,人的发展即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这种说法没有正确地指明人的发展的实质,因为这里所说的“人性”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说明它的内容是什么和是由什么决定的。离开人的社会性就不可能有“人”的存在。

另外,把人的发展归结为抽象的人的本性的形成和发展,就导致另一种看法,即把人的发展过程表述为人的形成——异化——复归的过程,这就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方法论。

从抽象人性出发很容易陷入道德伦理的论证,诉之于社会公平正义要求,对推动社会历史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没有什么用处。在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之前,道德说教从未停止过,中外都不例外。我国孔子的仁爱、世界大同思想讲了几千年,对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及自由解放,没有起多大作用,只是起到稳定当时的社会制度的作用,改变的只是帝王统治的方法。

黑格尔甚至说中国没有历史,他说:“中国的历史从本质上看是没有历史的,它只是君主覆灭的一再重复而已。

任何进步都不可能从中产生。”②欧洲也有类似情况,从古罗马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一直到黑格尔、费尔巴哈都不乏爱、人道主义的宣教。他们的道德说教也没起到推动历史前进的作用,爱也并未因此落到每个人身上。

在资本阶级封建制度的革命时期,从一般的“爱”发展到举起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旗帜,但是这些也只能限于口号、愿望,不管它怎么好听,而其结果却是一个更加严酷的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不是自由、平等、博爱,而是社会分裂为两个敌对的阶级,一个阶级压迫剥削另一个阶级,大多数人继续受苦受难。20年前,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打出了人道的社会主义旗帜,但他实际上是只讲“人道”,而放弃了社会主义。结果,不仅人道主义没有实现,而是广大人民群众重新陷入被少数垄断寡头压榨的处境。整个经济发展大倒退,更谈不到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他的人道主义的道德追求不仅是“一文不值”,而是成为一种罪恶。

这并不是说不要人道主义,不讲伦理道德,但是应看到,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社会制度下都不乏伦理道德的诉求。实践表明,只有在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它才有影响力、号召力,才能起到动员群众的作用,才能结出果实。这个果实并不是人道主义所能决定的,而是由客观历史规律决定的。

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位学者说“人道主义是历史唯物主义中心”,这表明他是与历史唯物主义唱了反调。

生产力的发展是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根本的物质基础,这首先是由于人们如果没有保证个人生存的基本物质资料的满足,就谈不到发展、自由和解放。另外,生产力本身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要求每个人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不断使自己具有多方面的技能和知识。最后,生产力和适应它的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了人的发展和解放的不同阶段。最初,单个人力量极端薄弱,只有结成一个或大或小的集体才能生存。所以,马克思把人的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定义为人的依赖关系。包括原始社会的家长制、奴隶制和封建制,这几种社会生产关系顺序发展也是人的解放过程的依次进展的阶段。在阶级存在的社会制度下,个人的解放首先为少数人所垄断,被剥削阶级只能是为少数剥削者的发展服务,被剥削者也适应着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和解放。到了资本主义阶段,为了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劳动者从封建式的人身依赖关系下解放出来,获得了独立和自由,但还不能获得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因为这时还不可能具有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所必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这需要有一个生产力迅速发展的过程。根据这种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一个使个人的独立和自由的社会经济关系,这就是商品关系的发展和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这种物的依赖关系,也就是依赖货币来建立人们之间的联系,冲破了人的依赖关系的狭隘局限,使人们建立了全面的联系,从而也为个人的全面发展创立了更优越的生产关系条件。人的发展进到第二个阶段,即物的依赖阶段。这时人与人的关系通过物与物的关系建立,人的命运由物的命运决定。但是只有在这种关系下,社会生产力才能得到极大的发展,才能消灭一切阶级差别,从而才能创造出使得每一个个人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离开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发展谈人的解放和自由,都是脱离实际的空想。这里与所谓道德伦理无关,也不是人的本质的异化。所以,人的解放是经济问题,而不是人性、道德问题。

所以,可以看出,人的自由、解放不是主观意识追求社会公平正义、自由和民主的结果。自由就在于根据自然界的必然性的认识来支配我们自己和外部自然,所以,它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只有在现实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

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生产力,这才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从动物界解放出来。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有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可能获得解放。最初当人从动物界刚刚分离出来的时候,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谈不到自由,只有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发展,人本身也随之不断发展,个体的能力不断增大,从而日益不断地取得自由和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就指出:“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③所以,马克思特别强调指出:“‘解放’是一种历史活动,不是思想活动。”④这就是说,个人的自由和解放是历史活动的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趋势,而不是由人们为了某种理想刻意追求的结果。

恩格斯说:“唯有借助于这些新生产力,才有可能实现这样一种社会状态,在这里不再有任何阶级差别,不再有任何对个人生活资料的忧虑,并且第一次能够谈到真正的人的自由,谈到那种同已被认识的规律和谐一致的生活。”⑤马克思的《资本论》可说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最全面的论述,这些论述充分表明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史过程。

马克思在揭露资产阶级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拼命地从事资本积累和扩大再生产时指出:“作为价值增殖的狂热追求者,他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⑥由此,马克思说,正是资本家这种狂热追逐剩余价值的无限欲望,去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他才受到尊敬。“资本家只有作为人格化的资本,他才有历史价值。”⑦这里表明他已经抛弃了从道德伦理方面去评价资本主义制度的非科学观点。

资产阶级所推动的大工业的发展,必然导致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解放,这是不以人们的意识为转移的自然规律。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过程。他说:“现代工业的技术基础是革命的……工人的职能和劳动过程的社会结合不断地随着生产的技术基础发生变革。……这样,它也同样不断地使社会内部的分工发生革命,不断地把大量资本和大批工人从一个生产部门投到另一个生产部门。因此,大工业的本性决定了劳动的变换、职能的更动和工人的全面流动性。”⑧毋庸置疑,大工业的资本主义性质是以牺牲工人的幸福为代价的,这是消极方面,不过这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对工人是一种灾难,但它“承认劳动的变换,从而承认工人尽可能多方面的发展是社会生产的普遍规律,并且使各种关系适应于这个规律的正常实现。”⑨大工业的发展尽管给雇用工人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生活更加不安定,但它的积极方面也应当肯定。资本主义经济就是在这种矛盾中发展的。马克思说:大工业“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⑩这是一个矛盾的发展过程,但“一种历史生产形式(指资本主义)的矛盾的发展,是这种形式瓦解和新形式形成的唯一的历史道路。”

马克思还阐述了大工业的发展对社会关系的其他方面也带来很大冲击。马克思谈到对旧的家庭关系的影响。他说:“大工业在瓦解旧家庭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家庭劳动的同时,也瓦解了旧的家庭关系本身。……不论旧家庭制度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解体表现得多么可怕和可厌,但是由于大工业使妇女、男女少年和儿童在家庭范围以外,在社会地组织起来的生产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也就为家庭和两性关系的更高级形式创造了新的经济基础。……同样很明白,由各种年龄的男女个人组成的结合劳动人员这一事实,尽管在其自发的、野蛮的、资本主义的形式中,……是造成毁灭和奴役的祸根,但在适当的条件下,必然会反过来转变成人道发展的源泉。”

工厂的自动化过程,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说:“自动工厂中分工的特点,是劳动者在这里已完全丧失专业的性质。但是,当一切专门发展一旦停止,个人对普遍性的要求以及全面发展的趋势就开始显露出来。自动工厂消除着专业和职业的痴呆。”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7)

与自然科学不同,任何一种经济理论或经济学都是对特定的、具体的、历史的社会经济实践活动的概括和总结,并为特定的具体的社会经济服务。西方经济学是在西方社会经济制度与历史文化背景下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实践的概括和总结,并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服务的。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并且中国经济将来无论发展到何种程度、何种阶段,都不可能同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完全一样。这就决定了中国经济学家必须对中国社会经济活动的实践进行研究和总结,尤其是要对中国现阶段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进行概括和总结,创建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以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不可否认,人类社会的经济活动不论从历史发展的纵向看,还是从不同国家的横向看,都有其内在的联系和共同的规律。因此,西方经济学所揭示的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及其分析问题的方法,都可以为我所用。正因为如此,中国高校要开设西方经济学。但西方经济学要真正为我所用,必须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消化和吸收,融入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换句话说,外来理论只能当作肥料,中国经济学惟有礼根于中国土壤,才能茁壮成长。因为如上所述,中国现实的经济制度、基本国情、文化传统等都是与西方经济理论假定的前提严重错位的,脱离文化、历史、制度、国民心理等背景的理论移接,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实际上,即使是资本主义社会,在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同一阶段的不同国家,也有不同的经济理论。从斯密的《国富论》、凯恩斯主义、一直到当代的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等种种理论,都是为不同阶段的资本主义服务的。现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奇迹‘和问题已给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难解之''''谜’,对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呼唤”(注:谷书堂,刘占军:《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之重建》,《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主编),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绝好的历史机遇和肥沃的土壤”,“中国经济学必将成为现代经济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注:黄泰岩:《中国经济学与经济学中国化》,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0年第5期。)

一谈到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有人总是以传统的经济学严重脱离实际、学而无用、不成体系为由否定它,这也是不符合实际的。20年来,由于实践的推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和许多经济理论工作者的艰苦探索,中国经济学的内容和体系在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尤其是在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和创新。现在我国高校编写的中国经济学教材,如谷书堂主编的《社会主义经济学通论》、蒋学模主编的《高级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编写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教材》等等,都吸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新成果,无论在内容上还是体系上,都有很大的创新,已根本不同于前苏联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只是这些教材还没有被高校普遍采用,因为高校还没有统一的这方面的教学要求和大纲)。当然,中国经济学还面临着较大的改革任务,尤其是要创建出科学的完善的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取消这方面的教学,等到统一的完善的体系建立之后再开设这门课。中国目前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实践一时一刻也离不开中国经济学的指导,中国目前应用经济学的改革和发展也急需中国理论经济学的指导,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及分析和研究社会问题的水平、鉴别是非曲直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更需要中国经济学。因此,在我国高校必须重视中国经济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始终坚持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不断改进和完善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及其内容体系,以不断加强中国经济学的地位。

二、加强中国经济学基础学科地位之断想

1.理顺中国经济学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

首先要理顺中国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关系。在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把中国经济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并受苏联教科书的影响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分为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部分。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及西方经济学的引入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作为其他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基础地位在日益弱化,为加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经济学地位,有人一直在尝试打通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重构政治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使“两张皮”能融合起来,但结果成效甚微,不仅很难实现两者逻辑体系的一致性,而且又使《资本论》的逻辑体系支离破碎。我认为作为《资本论》压缩本的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同西方经济学一样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体系,应独立出来作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开设;以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为主要内容,重构中国经济学内容体系。这样,中国高校的理论经济学主要可并列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西方经济学、中国经济学等。这有利于加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和理论经济学的地位。

在目前高校的教学实践中,有些经济学院系取消了中国经济学或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的教学,用邓小平理论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甚至用时髦的应用经济学或管理学取而代之。我认为这是不妥的。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在我国高校“两课”教学中,必须开设邓小平理论,但不能用邓小平理论取代中国经济学。邓小平理论是涵盖经济、政治、科学、教育、文化、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和党的建设等多方面的科学体系,对多种学科和专业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它与中国经济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即使是邓小平经济理论也只能是中国经济学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它不能等同或涵盖中国经济学的全部内容。中国经济学应该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实践中不断提出的新问题进行创新性研究,继承和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也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从目前已经出版的一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教材看,都是以分析市场经济运行为主的,而中国经济学不仅要分析经济运行,还要分析经济制度、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并且中国经济学作为理论经济学,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分析,也不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它们之间是一般和个别、抽象和具体的关系。

其他应用经济学更不能取代中国经济学。中国经济学作为一门理论经济学,其主要功能并不是直接用来解释具体经济问题,而是为各种应用经济学提供理论和方法论基础。

2.拓宽中国经济学的对象

有人针对传统经济学教学内容枯燥无味,严重脱离实际等状况提出,要彻底改变中国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的传统观念,要把生产力、人与物的关系作为中国经济学的对象。我认为,传统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之所以出现枯燥无味、脱离实际等状况,其深层原因并不是研究生产关系的问题,而恰恰是对生产关系研究不够。这表现在:第一,马克思认为,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生产关系是具体的、历史的,经济学应当从现实的、实际的社会关系出发来研究社会经济现实,包括自身的概念。而传统的经济学不是研究现实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而是脱离国情、教条主义地宣传和论证马克思所设想的建立在高度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优越性。第二,现实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系统,从横向看,它寓于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体现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和方面;从纵向看,它是多层次的,既包括由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的本质关系,又包括生产关系具体实现形式的经济体制等。而传统的经济学只是孤立地抽象地强调生产关系的本质,忽视了对现实生动的生产关系及其具体形式和经济运行的分析和研究。第三,传统的经济学脱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状况孤立地研究生产关系,把“一大二公三纯”作为衡量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标准,从而导致在实践中大搞所有制升级和穷过渡,使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

我认为社会生产关系作为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和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式,必须有专门的学科来研究,尤其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更需要一门从总体上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这个任务只能由中国经济学来承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证明,不研究和不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发展变化的规律,不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就会犯“左”和右的错误,就不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顺利发展。当然,研究生产关系的目的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并且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密不可分,因此,中国经济学也要研究生产力。但对生产力的研究要围绕着或服从于对生产关系的研究,对生产力的系统专门研究可以另设新学科,如生产力经济学等。

综上所述,我认为中国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要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重点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关系。围绕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的研究,要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分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以全面地深入系统地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关系体系(包括本质关系和具体实现形式)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服务。

3.加厚中国经济学理论基础

中国所处的特殊阶段和中国经济学的对象决定了中国经济学的理论源泉应该是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主动汲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成果。

中国经济学是要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因而中国经济学要扎根于中国现实经济的土壤,吸收、继承和发展中国古今一切优秀的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运用中国文化对中国现实经济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中国经济学如果脱离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人文背景、理念习俗、历史路径等,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理论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学的主要理论基础。实践证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不论对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经济,还是对分析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这里且不说马克思所揭示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一般理论和规律,即使马克思所揭示的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范畴和规律,在当今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应该是中国理论经济学分析问题的基本立场和方法,中国理论经济学要以中国最广大劳动人民的经济利益为己任,以历史的辨证的逻辑来考察今天中国的经济。

改革开放以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立场、观点和方法,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逐步创立和发展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一理论理所当然应当成为中国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如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奠定了中国经济学的出发点和立论基础;社会主义本质论,构成中国经济学的主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及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经济发展战略理论、科教兴国理论、对外开放理论等,构成中国经济学的基石。

西方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它既经过了实践的检验,又对发达的市场经济具有较强的解释力,并为现代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了广泛的思维逻辑空间和方法论空间,这无疑对我国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认识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因此,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和体系,必须吸收和借鉴西方经济学中对我们有用的成分,尤其是方法论上的长处,更值得吸收和借鉴。

这里的关键和难点问题是如何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并融入中国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对此我认为要处理好两个关系。第一,引进和创新的关系。改革开放前的几十年,中国经济学理论体系主要依附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进行引经据典的考据式研究,脱离中国国情,结果是交了许多“学费”,也没有完全搞懂。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经济学学习也存在“生吞活剥、食洋不化”现象,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不能说与简单移植西方现代企业制度无关。因此,无论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还是西方经济学,都要打破教条主义,要消化吸收,结合中国现实有所创新和发展。第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在中国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越来越认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虽然是两个不同的理论体系,存在很多矛盾,但在很多方面又是互补的、统一的。以前者为主要基础,吸收后者的有用成分,可以较好地解决两者的矛盾,实现两者的互补性,从而有利于解决和分析中国现实经济问题。如研究社会主义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问题,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如果以西方经济学中三要素论为基础,承认物化劳动或生产资料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也就完全否定了马克思主义,抽掉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基础。因此,不能以西方经济学为基础。但西方经济学侧重于价格方面的研究,其均衡价格论、边际效用论等在对现实的说明和解释方面,有其合理成分,可以借鉴。再比如,对我国现阶段收入差距和两极分化问题的研究,以马克思的有关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进行分析,可以揭示两极分化的实质和深层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制度措施;而借鉴西方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和方法(如基尼系数),可以从量上给予证明。

4.初步构建中国经济学教学内容体系

适合目前高校教学实践的迫切需要,可初步把中国经济学的体系结构分为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部分。经济制度部分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包括所有制结构及产权制度和分配制度等)和经济体制(主要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因为中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处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渡的时期,作为以生产关系为主要对象的中国经济学必须首先专门研究这些问题,不可能像西方经济学那样,以完善成熟的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为既定前提,直接分析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该部分要以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方法为指导,以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两个主体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为基本内容,吸收和借鉴西方有关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经济运行部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市场经济体制为前提和背景,分析微观经济运行和宏观经济运行。微观经济运行主要分析和研究企业制度、企业经营机制和企业行为,农户的经营机制和经济行为,居民的经济行为等。宏观经济运行主要分析和研究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对总需求膨胀和不足的调节及其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产业政策等。这部分要吸收中国经济学家20年来运用现代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对中国经济运行分析所取得的一系列有价值的成果。

经济发展部分以马克思和邓小平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为指导,借鉴和吸收西方发达国家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有用理论,分析和研究当前中国经济所处的发展阶段及特征和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一系列因素(包括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工业化和城市化、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资本积累、技术进步、教育、知识经济、自然资源、环境、对外开放、一国两制等等),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增长与发展的规律,说明中国应当走怎样的发展道路、重视哪些因素、实施怎样的发展战略和对策等。

【参考文献】

[1]于光远,董辅réng@①。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8)

二、计量分析

从回归结果来看,所选取的各个变量经过数据处理后,均通过了平稳性检验与协整检验,变量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消除多重共线、序列相关等问题后,方程整体和各个指标变量显著,符合各自的经济意义。这说明本文选取的变量比较合适,能够较好地反映所研究的经济问题。从回归方程可以看出,资本投入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最大,产出弹性为0.487,即资本投入每变动1个百分点,GDP变动0.487个百分点。这说明当前沈阳经济区经济的发展主要还是靠投资驱动的。2012年沈阳经济区的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0199.6亿元,比1999年的576.85亿元增长了近18倍,年均增长率约22.77%,远远大于GDP的增速。投资拉动了沈阳经济区经济的增长,也可能导致投资过热现象出现。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已经超过劳动投入,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沈阳经济区市场化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制度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弹性系数为0.362,与资本投入弹性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沈阳经济区应进一步推动制度创新。劳动力投入的弹性最小,说明沈阳经济区依靠劳动力投入促进经济增长的道路已行不通。随着我国步入老龄化时代,沈阳经济区的人口红利已消失殆尽。沈阳经济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依靠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和技术人才。

三、结论

与传统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相比,构建包括制度因素在内的广义生产函数能够更好地解释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制度创新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这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沈阳经济区的设立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实施以来,沈阳经济区市场化程度逐步提高,制度创新对沈阳经济区经济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但同时也应看到,在制度创新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

①沈阳经济区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不足。虽然中小企业在企业数量和工业总产值、固定资产投资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其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仍需提高,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②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相比,在吸引外资、人才等方面竞争力不强;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9)

求学网为您提供“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解决您在写中国经济论文中的难题

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

以上就是我们为您准备的“中国经济论文农村改革与发展”,更多内容请点击求学网论文频道。

经济与发展论文篇(10)

“人”作为实现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资源,很早就成为了众多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早在1676年古典经济学家威廉?配弟就曾提出了“土地是财富之母,劳动是财富之父”的著名论断,充分体现了人在财富创造中的重要性。而作为“人”这种资源中的一部分,人才因其具有高素质、强竞争力等特质,对引导经济的良性、迅速发展更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分析人才因素,探讨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于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高效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概念的界定和分析

(一)人才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人才的概念:关于人才,新编《辞海》的解释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当然,这个解释过于抽象,因此,不同的学者对于该解释有了不同的发展。本文选择从人才与人力资源关系的角度解释人才的概念。如果将人力资源比作一个金字塔,而我们所定义的人才则是塔的最顶端的部分。2、人才的属性:(1)知识属性。这是人才的第一属性,突出表现在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上。(2)创造属性。他们善于运用现代的知识,投身于改造社会的生产实践,敢于坚持科学,敢于创新。(3)社会属性。作为社会结构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人才属于全社会,是社会共有的财富,具有鲜明的社会属性。(4)价值属性。作为社会存在,“人才”是有价值的。其价值通过对社会所做出的奉献表现出来,包括社会的和经济的效益。(5)流动属性。“人才”具有能的特征,因而有流动的属性。它总是流向那些最吸引它、最能充分发挥其才智的地方。人才的知识属性、创造属性及价值属性构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因素,而其社会属性和流动属性则对地方的人才获取、保持和发展带来了挑战。

(二)区域经济概念的界定和分析。1、区域经济的概念:区域经济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由各种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而形成的并各具特点的经济运行模式。因此,区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指该区域经济总体水平的发展程度,也包括了其内部结构的整合优化、良性运行。区域经济也可称经济区域,它是由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和经济网络构成的有机整体。2、区域经济的特征:首先是关联性,区域经济是区域内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其次是层次性,也叫嵌套性,系统都是由一定的层次所组成的,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的经济区域也不例外。再次是动态开放性,区域经济不是从来就有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区域内外环境共同作用的产物,并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最后是非线性,也称不可加和性,这是指经济区域内的各要素并不是简单叠加的,而是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按照一定方式有机组合而成,因此其中的某一要素发生变化后,作为一个系统整体的区域经济并不一定发生相应的变化。3、区域经济形成和发展的条件:区域经济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其赖以存在的条件,这些条件包括了:自然条件与自然资源、位置与交通信息条件、人口与劳动力条件和社会经济基础等。“在当今社会,对区域经济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劳动力素质,区域经济效益的提高,产业结构层次的升级,无一不与劳动力的素质有关。”

二、人才与区域经济发展两者的相互关系

(一)人才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二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历程,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物质资源的短缺,并不能从根本上阻止一个国家从落后向发达的跃进,然而,一个国家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资源储量不足,则虽有丰富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在世界经济舞台中崛起。这充分证明了人才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迅速增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研究成果显示,劳动生产率与劳动者文化程度呈现出高度的正相关,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可提高生产率43%,初中毕业提高108%,大学毕业可提高300%。人才的知识属性决定了他们必定是高素质的生产者,人才对于某一专业领域有着熟练的技术程度,在其他生产条件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吸收更多的劳动资料,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另一方面,人才具有强烈的主观能动性,在参与生产实践的过程中,能主动的改进生产技术,并直接作用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从而迅速的产生经济效益,促进经济增长。2、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充分证明了技术进步在社会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技术进步,广义的说是由技术变革而引起生产要素素质的变化而导致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过程。技术进步说明了要实现区域经济的持续增长,不是靠增加劳动或资本投入量而产生的,而是依靠技术的改革与创新实现的。人才的创新属性决定了其能在技术进步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人才的可再生性也为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3、人才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内部结构的良性发展。区域经济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种表现。人才的知识属性突出的表现为他们对知识的拥有、追求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因此人才对于新知识的追求、对新事物的敏感决定了他们善于采用新的观念和技术,淘汰旧的技术,从而促使整个企业乃至行业的优胜劣汰,实现产业结构变革,使其能更好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二)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能吸引和留住人才。1、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提供满意的薪酬。付出劳动自然希望能得到价值相当的回报,人才也是经济的动物,对于薪酬也有一定的期望值。

为一种刺激的手段,付给满意的薪酬才能吸引和留住人才。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为较高的薪酬水平提供了基础,也为其提供了保障,因此对于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2、良好的区域经济可以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人才不仅对知识有着强烈的追求,对于自身的发展也有着强烈的渴求。人才如果不会自我学习、自我更新,则不能称之为人才了。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个良性发展的经济区域必然包含着难以数计的经济要素、经济实体,这为人才的自身发展提供了很多的机会。3、良好的区域经济为人才生存和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蛟龙需在深海游,才能一显其所长,人才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外部环境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优越先进的工作环境、宽松和谐的生活环境、学术前卫的知识环境都成为了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

三、获取、保持、发展高素质人才,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些建议

当今世界经济的高速发展,既演绎着对物质资源的争夺,也演绎着对人才的争夺。世界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公司曾预言:“世界将陷入一场人才争夺战。”世界性的人才短缺以及人才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迫使各经济区域不得不想尽办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从而为本经济区域的持续发展不断注入活力。关于引进和吸引人才、培育和开发人才有很多的策略和方法,这里主要提出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将人才的引进、开发提升到战略的高度,形成适合本区域的人才战略。各地区应根据本区域经济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引、用、育、留”一体化战略,建立和完善人才的引进机制、管理机制、培训机制、流动机制,并将其有机结合,以此作为指导其他各项人才政策的依据。在充分利用人才的同时注重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不断提升人才的竞争力,从而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最核心资源。

(二)在人才战略的基础上,注重人才环境的优化。完善政策法规,规范规章制度,提高管理效率,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尊重人才,爱护人才,为人才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提升薪酬水平,保障福利待遇,为人才提供稳定的经济环境;注重硬件设备的引进、信息的开放共享,为人才提供成熟的技术条件。

(三)发挥政府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中的宏观指导作用。在人才的获取、保持、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市场调配和政府宏观指导相结合的方针,发挥政府的宏观指导作用。政府需要从人才市场的直接运作中退出,转向对市场的管理,而不是直接参与。按照“小政府、大社会”的要求,加强法规、政策的透明度,做到依法管理,提高调控和引导的能力、水平,促进区域内人才工作的健康发展。

(四)关注区域内的人才流动,使其实现良性循环。池塘中的水需要经常流动,才能保持新鲜和活力。区域内的人才也是如此,否则区域内的人才水平就会停滞不前,最终被日新月异市场所淘汰。因此,需要建立完备的人才流动机制,管好“入口”,畅通“出口”,保持信息的畅通,重视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实现人才的良性循环。

(五)注重区域内的人才培育与开发。目前,世界人才争夺已经处于白热化的状态,只靠人才的引进将难以完全满足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求,因此必须立足于自身培养,注重教育,从自身区域内培育和开发人才,从根本上解决人才短缺的问题。二战后的日本就是一个例证,它在物质资源曾极度匮乏、经济萧条的情况下,唯一没有放弃的就是教育,正是这一明智举措为其随后的经济发展和腾飞造就了最有力的资本。

四、结语

区域经济的竞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才的竞争。新加坡留美博士叶傅在《人才战争》一书中曾说道:“人才战争是一场与美伊战争不同的战争,因为没有流血、也没有牺牲,而这场战争争夺的对象不是配备手榴弹与枪枝的军人,而是配备计算机、个人数字助理器及手机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毋庸置疑,区域经济要发展,必然需要有大量的人才,这样才能在全球化的竞争中处于领先的地位。

参考文献:

1、苏延林、王通讯:《人才资源学导论》[M],中国人事出版社,1994年。

上一篇: 大学生新生论文 下一篇: 法学刑法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