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产业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5-28 09:34:5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经济产业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经济产业发展

篇(1)

(二)指导原则:

1、坚持市场调节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同时加强政府的协调、引导作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

2、坚持老企业技术改造与招商引资发展新企业相结合原则。根据市场需求,立足现实,通过加大企业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投入,提升现有产业结构层次,促进优化升级,同时,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不断强化技术优势和产业链整体优势,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坚持产业链延伸与产业集聚发展相结合原则。以片区经济为重要依托,抓住产业集聚这个关键点,延伸产业、产品链,完善产业化分工,着力打造一批产业规模、市场份额和创新能力、赢利能力居全国前列的制造中心和产业基地。

4、坚持自主发展与外向带动相结合原则。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调整转移的机遇,加强外引内联,深度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积极吸纳全球资本、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导企业“利用两种资源、开拓两个市场”,加快做大做强,不断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5、坚持适度扩张与提高质量效益内涵发展相结合原则。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突出招商选资,选择引进项目时权衡项目规模与税收大小、产品与装备的技术含量及劳动用工、环境危害性、耗能与效益产出比等,以提高产业自主创新能力,降低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为出发点,进行招商选资。

二、产业集群和区域布局

按照工业布局集中、产业集聚、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和控降污染的要求,未来发展产业集群,优化产业区域布局,要充分利用紧临国际大都市和新型工业强市的区位优势,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合理定位,主动接轨大,进一步突出经济开发区、经济区、地区三块发展工业的主要区域,提高片区经济发展强度。经济开发区要以建设全市新型工业化的先导区和科技创新示范区为目标。加强与工业园区、高新区的产业对接,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巩固拉长产业链,发展电子信息配套产业,加快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建设,不断优化商务环境。重点发展以电子信息、精密机械、汽车零配件、环保设备、新能源产业、保健品产业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和软件开发、商贸、房产、物流等生产业。经济区要主动呼应接轨开发开放,以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为目标,整合区内产业和资源,扩充区域经济发展容量,提升综合开发建设水平,扩大发挥全市经济新的重要增长极的作用。重点发展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日用化工、精细化工、新型建材、品牌服装、汽车零配件等先进制造业以及生态观光、研发机构、会展等服务业。地区要以新型纺织(丝绸)的研发、制造基地为目标进行规划和建设。在积极吸引国内外资本的同时,着力提升东方丝绸市场的功能和水平,加大产业整合力度,做强做大国际新型纺织(丝绸)产业基地,提升产业结构水平。

三、重点产业发展方向

(一)提升发展三大支柱产业

1、电子信息业。在重点发展计算机及外设、通信与网络以及配套元器件等已有一定基础和特色的产业的同时,适应世界信息产业发展趋势,着力推进集成电路、汽车电子、嵌入式软件等目前基础较为薄弱的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新型显示器制造,高度关注未来发展极有前途的OLED产业;立足于为地区和全国乃至全球整机配套、积极发展配套件产业。

2、新型纺织(丝绸)业。加快推进纺织原料结构调整,在提高现有真丝、亚麻、涤纶长丝产品技术质量水平的同时,注重棉麻类天然纤维及锦纶、氨纶类合成纤维的开发生产,突出新型差别化、功能化纤维的研发和使用。继续提高真丝绸的加工工艺技术,提高真丝绸纺织产品加工深度与精度,提高产品附加值,保持真丝绸产品在全国的领先地位。调整和优化三大纺织品结构,围绕品牌服装面料、家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三大类支柱产品,突出原料、面料、最终产品三个环节,着力拓展家用纺织品和装饰用纺织品市场领域。大力推进毛衫针织业和亚麻业的发展,在引进装备、延伸产业链的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产学研联合,开发棉麻、丝麻等混纺纱及毛衫针织用纱生产技术,提高针织毛衫及亚麻织物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应用现代科学手段,引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理念,加大印染后整理的技术改造与技术创新力度,把印染后整理加工转变为引导纺织面料开发生产的先导行业。重点培育恒力集团、盛虹集团、鹰翔集团、丝绸股份、新民科技、新申集团、华佳集团等骨干企业,使之成为新型纺织(丝绸)业的龙头企业。

3、通信线缆业。通过技术改造、技术开发,推进普通光电缆向特种光电缆拓展,实现光电缆产业的第二次创业。完善产业链,发展光棒和拉丝生产,及光器件的研发,提高产业和企业的核心技术竞争力。抓住当前3G通信给光电缆产业带来的发展机遇,加快产品研发及市场研究。积极参与军民两用技术产品的开发,利用现有技术装备优势拓展配套产品生产。重点培育亨通、永鼎、通鼎等龙头企业。

(二)培育壮大“四新”产业

1、装备制造业。在产品设计上应用信息化技术,采用声、光、电、磁及IT等自动化控制技术,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开展联合攻关,加快先进设计制造技术及机电一体化产品的研究应用步伐,拥有更多自主知识产权。在产品性能上突出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重点开发高速无齿轮电梯、输变电设备、新型纺织机械等产品。零部件企业广泛采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完善产业链。重点培育康力、万工、申龙等企业集团,促进做大做强,引领产业发展。

2、新材料产业。围绕我市工业经济发展需要,重点发展纳米材料及其在各领域的应用,提高电子用铜箔、电力用铜带、通信用有色金属复合材料技术质量水平,加快发展纺织原料、新型精细化工材料,高效节能环保型建筑装饰材料。

3、新能源、环保及医药保健品产业。结合我市产业发展需要和今后发展重点,引入循环经济、清洁生产、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理念,着力推进工业废水、废气的治理回收利用;积极开发节能、节水、节材新技术新产品;大力推进新能源、节能环保产品的发展。大力发展中药及中成药,引进保健品产业与项目,通过引进品牌与商务中心,逐步建立华东保健品产销基地。

4、生产业。首先,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是经济开发区、经济区、镇和东方丝绸市场的物流业,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和物流网络互联互通,推进第三方物流基地建设,大力发展综合物流仓储中心、专业物流仓储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其次,完善构建为企业自主创新、消化吸收再创新、科技成果产业化、专利技术产业化提供高效优质服务的创新体系,大力引进国内外科研院所、中高级专业人才落户,发展工业设计和工业产品研发机构,着力推进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平台建设。第三,大力发展为企业提供商务服务的会展、担保、咨询、公证、法律、会计、审计、广告等中介服务业,引导规范中介行为,提高服务质量,拓展服务领域,优化投资环境。

四、产业调整的措施

(一)加强对集群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的调查研究工作。市、镇两级经济管理部门,要经常了解掌握产业技术走势与市场趋势,根据集群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扬长避短,制订培育集群产业发展的具体指导意见,加强对产业升级的指导与引导工作。

(二)编制工业发展项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目录,制定重点产业招商项目目录。市经济管理部门要编制市工业性项目鼓励类、限制类、禁止类目录,并颁发实施,引导工业项目投资。要以国家、省制定的产业导向目录为基础,根据实际情况,相应提高一些区域性标准要求,提出一些特殊限制性规定;根据我市重点鼓励发展产业导向,以完善产业链和提升产业技术层次为出发点,提出重点招商项目目录,指导全市的招商引资工作,优化招商项目投资结构。

(三)抓好行业排头兵典型示范工作。每年排出一批符合产业发展导向的市级工业投入重点跟踪管理项目,加强对项目前期工作的指导、引导和服务,每年组织重点项目向金融界推介活动,重点项目实施全过程跟踪管理,发现问题采用有效形式与办法及时做好协调工作,使行业排头兵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在实践中起到带头示范作用。

(四)发挥行业组织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作用。要继续认真贯彻市政府《推进市行业组织建设的指导意见》,大力推进行业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建设,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引导、指导、协调、服务、自律功能。一方面要加快产业集聚度较高的区域性行业组织的建设,形成较系统的行业组织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通过争先创优评比表彰活动,加快提升现有行业组织的服务水平,充分发挥行业组织在指导结构调整、推进产业升级等方面服务企业的作用。

篇(2)

中图分类号:F12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4-0152-05

21世纪的两个最重要的特点是经济的全球化和城市化,城市竞争趋势明显加强。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作为城市化、工业化的产物――总部经济就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的重要途径。

总部经济是中心城市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形态,是在区域之间存在资源禀赋差异条件下,市场对区域间资源进行再配置的表现形式,是高级形态的产业集群。总部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劲引擎。

一、重庆发展总部经济的优势

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打造总部经济的最佳场所,是西部对企业总部最有吸引力的中心城市。据来自国际知名的房地产调查、服务及投资管理公司仲量联行2005年对200家500强企业在中国投资战略以及扩张时间表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未来两年内,重庆市场对世界500强的吸引力将位居西部第一,在全国的排名甚至将会超过深圳与广州,仅次于北京和上海而居第三位。重庆有这么大的吸引力,是基于如下优势。

(一)区位优势

区位优势是最大、最本质的优势,其他优势都是派生的优势。重庆位于长江与嘉陵江的交汇处,地处中国的中西部结合部,承东启西。正足这种区位优势,是西方国家在19世纪选择重庆作为通商口岸的根本原因,也是重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根本性条件,从而成为总部氽业高度聚集的最有利条件。

重庆直辖后,中央为了发挥重庆的区位优势、推进长江上游经济中心建设,加大了重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数任市领导均把大兴交通作为振兴重庆的切入点,数次修订重庆交通规划,1997年规划到2020年实现“一环四射”,2000年改为到2020年实现“二环八射”,到2003年又改为到2010年实现“二环八射”,使公路交通建设不断提速。同时,黄镇东同志仟市委书记后,又十分强调重庆的水运优势,提出到2010年建成长江上游的航运中心的目标,为此实施了长江干线、嘉陵江、乌江支线的“一干两支”航道骨架的建设,及重庆主城、万州两个上枢纽港和涪陵、江津、奉节、合川、彭水5个重要港口的建设等,尤其是以寸滩港为龙头的集装箱港口建设。

交通建设的提速,提高了晕庆交通的便捷性、通达性,使重庆区位优势所积蓄的市场潜力进发出来。

(二)直辖优势

1.西南大区的撤销成就成都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1954年,西南大区撤销,重庆由四大中央直辖市变为四川省辖市。成都在成为四川行政中心的同时,也接过了重庆直辖时在西南地区所承担的经济调控职能,原设在重庆的西南地区的管理、调控机构如电管局、民航重庆处(西南管理局)等陆续迁往成都,设在重庆的大区银行的撤销增强了成都的金融调控权,设在成都的商业采购、批发机构层级均高于重庆;由四川行政中心地位所决定,各省政府驻川办事处理所当然设在成都,外省企业办事处也主要设在成都。由此奠定的良好基础,使得改革开放后成都继续受益,在相当长的时期,外商投资企业西南地区总部首选成都。使得成都成为西南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

2.直辖市确立了重庆在西部最高的政治经济地位。1997年,重庆再次成为中西部唯一的中央直辖市,确立了在西部的最高政治地位。重庆除了承担中央交办的三峡移民、国企改革等四件大事外,还要承担建设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重担,成为撬动西部大开发的支点。重庆这种地位的确立,将构成重庆成为西部地区总部高度聚集地的政治经济基础,增强对外地或外资企业地区总部迁移或设立的吸引力。

(三)市场优势

依托自身特殊的区位优势,重庆有着以川、滇、黔、陕甘南部等长江上游流域地区为主要辐射区的纵深的市场腹地。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区位优势逐步转化为市场优势,展现出强大的市场聚集辐射力。

重庆有西部领先的步行商业街群,创造了全国闻名的重庆模式。解放碑步行街为全国第一条商业步行街、西部第一街,2005年商圈以101.45亿元的社会零售总额在西部遥居第一;观音桥步行商业街是全国有名的“公园+广场+步行街”三位一体的生态商业街,2005年观音桥商圈社会零售总额42.92亿元,也超过成都第一商圈春熙路(36亿元);三峡广场商业步行街是全国步行商业街中有名的文化休闲商业广场。

拥有西部最大的商业批发企业及零售企业。即最大的批发商――重庆商社;最大的零售商――重庆百大楼股份有限公司;最大的零售超市家乐福;全国医药行业最大的零售连锁企业――和平药房。

市场优势及形成强大的的聚散力,加快推进着重庆长江上游商贸中心、金融中心的建设,是相关企业总部聚集重庆的有利基础。

(四)开放文化优势

开放文化具有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吸收、融合异质文化的先进性,从而构成吸纳总部入住的有利文化基础。

1.大江大山造就了重庆开放的文化基础。两条大江交汇于重庆主城,水的灵动及人的亲水性赋予重庆文化永不停息、兼收并蓄的特质;群山包围着重庆主城,山的厚实赋予重庆文化包容力极强的品格。这都是开放的文化特质。正因此,重庆历来站在西部开放的潮头。

2.八年抗战成功进行了“海纳百川”的演绎。八年抗战期间,随着东部地区的沦陷,政府迁都重庆及抗日联盟的结成,工商各业、社会各界、各种党派、各色人种齐聚重庆,使重庆成为大后方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带来东西方文化的大碰撞,国内齐鲁文化、关陇文化、三晋文化、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岭南文化、客家文化与巴蜀文化的大交融。尽管时间仅八年,但影响是深远的。

3.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立将再现开放文化优势。重庆直辖,重新确立了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定位。经济中心的实质是区域内外各种商品及要素高度聚散之地,各种文化的汇集之地。开放的城市文化使多种文化能够相互碰撞、交流与融合,产生新思想、新技术、新理念。

4.完善的配套体系。(1)形成了良好的产业聚集平台。以重庆两个国际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北部新区、西永工业园区、长寿化工园及 30个特色工业园区为载体,搭建了高水平的制造业聚集平台,形成了汽车摩托产业、天然气化工、铝加工等优势产业链,正在加快形成电子信息制造业、家电业等完整产业链。(2)形成了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国际化程度高、对公司总部吸引力强的城市,服务业在其GDP中所占比重都很高。在重庆城市的发展及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主城已基本形成了围绕总部的专业服务支撑体系与总部经济相适应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覆盖了金融、保险、会展、商务、物流、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领域。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都市发达经济圈2005年达51.82%,特别是渝中区达88.48%。

二、发展总部经济的意义及对产业升级的影响

(一)实现城市功能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的现实途径

发展总部经济符合城市资源特点,能够有效地发挥中心城区高级人才、科技、信息、市场等高端资源的优势,规避土地、水等自然资源短缺及一般劳动力成本较高的常规资源劣势,在实现城市功能定位要求的前提下,推进经济发展。

(二)提高税收贡献、增强政府调控力的需要

在总部经济模式下,总部经济对区域税收的贡献,不仅包括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直接税收,而且还包括其带动的相关产业创造的间接税收。

总部企业对所在区域贡献的主要税种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企业所得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房产税、契税、资源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和印花税等。其中,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税源具有不确定性和流动性。与总部企业地域上形成分离的子公司、分公司贡献的税收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转移到企业总部,形成总部企业对其所在区域的税收贡献;总部企业可以通过资金的控制权、转移定价等方式,将总部企业自身创造的税收。从总部企业转移至其他地区的子公司、分公司。但不管哪种方式,从总体上讲,这些税收大量会留在总部企业所在区域。

总部企业给本区所带来的巨大税收贡献,无疑会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经济调控能力,更多用于公共服务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增强城市的吸引力。

(三)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举措

1.有利于优化制造业存量资源。由于受土地的制约,中心城区制造业企业开始纷纷向周边成本相对较低的区域转移。总部经济为这些企业的战略调整提供了新的思路,在将企业的“生产基地”从中心城区向周边区域迁移的同时可以把企业总部,包括管理、销售、售后、技术等总部职能依然留在中心城区。

2.带米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就可以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不仅表现在某一产业对GDP的贡献,更表现在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对GDP的贡献。随着总部经济的发展,会带来第三产业与第一、第二产业的高效链接与融合,使第三产业得以大力发展,同时,第三产业的内部结构也会得到调整,新兴第三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将居于主导地位。总部经济通过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中心城市产业结构由制造业重心转向服务业,从而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演进。

3.对合理配套半径之内的生产制造提出需求,带动川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反过来提升城市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总部经济有利于中心城区与周边区域之间构建“总部一加工基地”产业链条,从而进一步增强中心城市制造业竞争力。以重庆为例,可以住渝巾区、江北区为总部企业聚集区,强化研发、设计、营销和管理控制等方面的总部功能,以北部新区、九龙坡区等为制造基地;从更大区域看,以城市中心为总部聚集地,以北部新区、渝北区、长寿、涪陵、北碚等市内区县乃至四川省达州、广安等市外地区为制造基地。在带动这些地区制造业发展的同时,也提升了重庆的中心地位及产业层次。

4.有利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总部经济拉动消费主要体现在:一是总部的商务活动、研发活动以及保障商务活动和研发活动所必需的各种配套消费;二是总部高级白领的个人生活消费,包括住宅、交通、子女教育、健身、旅游、购物等,这种消费对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部经济的发展本身会充分利用该区域的智力人才优势,带来大量高智力就业岗位。同时,通过产业乘数效应,带动第三产业,包括知识型服务和一般型服务业的发展,提供相关就业岗位。

三、重庆发展总部经济,提升产业层次的战略举措

(一)总部经济发展的依据

根据区位特征、资源条件、发展水平等因素不同,总部经济的发展态势也应有所差异。重庆制定总部经济发展政策应依据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重庆城市的等级。一定层级的城市应吸引相应等级的企业总部。

二是重庆的比较优势。包括交通优势、人文优势、资源优势、资金优势、劳动力素质优势、信息优势、创新优势以及体制优势、特殊政策优势等。要瞄准产业对象,根据城市的比较优势制定总部经济促进政策。

(二)总部经济发展目标

立足重庆、影响中国西部,西部总部经济的高度聚集区。到2010年,构成西部总部企业密集度最高的西部最大总部经济基地。

(三)重点吸引的总部层级

1.跨国公司区域总部。跨国公司在西部或两南地区的制造业企业总部及研发中心、物流采购和分销中心,商业、金融及咨询等服务企业总部。

2.东中部地区企业区域总部。着力开拓西部市场的东中部制造企业和服务企业的区域总部或其营销总部、研发总部、行政总部。

3.以西部为主要市场的东中部地区企业总部。随着东部产业升级及西部市场潜力的逐渐挖掘,部分东中部企业会逐渐把业务重心放到西部。为了更好地开展业务,这类企业有可能将总部也迁移到西部。

4.西部地区企业总部。总部与制造基地的分离已成为普遍的分工模式。正如全国各地企业总部向上海、北京迁移一样,西部一些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地方的企业也会发生外迁。但是总部与制造基地有合理的配套半径,跨度太大不利于有效进行调控和配套。重庆优越的区位及完善的配套服务体系。是吸引西部企业进驻的有利条件。

5.市内大企业总部。

(四)总部经济的空间布局

以企业总部对城市区位及服务配套需求为依据,主要依托老城区,重点建设解放碑CBD、江北CBD、北部新区、观音桥商圈、九龙园A、B区。建成以商务写字楼、微型总部园、总部园(商务花园)为载体的各具特色的总部聚集区。

从国内外实践看,微型总部园土地占有不多(几十亩即可),一般处于市中心繁华地带,周边有良好的商务设施和便利的交通,由若干栋低层建筑组成,以独栋出售的形式吸引总部进驻。

总部园占用土地要求相对较多,一般在数百亩甚至上千亩,坐落在城乡结合部,要求交通方便、土 地成本相对较低,周边能够提供充足、廉价的劳动力,生态环境也较好;发展方式上,一般在原有高科技园区发展成熟的基础上建立,周边已有产业集聚和设施配套;资源配套上,要求软件平台和硬件设施并重,区域必须要有过相应的金融、证券、保险业、房地产业、广告业、市场调查、咨询业、会计、法律服务、信息服务业、交通配套,也应该具备完善的人居环境,要形成围绕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支撑体系;建筑形态上,遵循商务花园的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优美,以低密度、低容积率、高绿化率的低层办公楼群,周围环绕优美的园林环境为特征;租售形式上,采用独栋出售、出租或出租土地自建总部大楼的形式,突出个性化和品牌效应。

四、发展总部经济的保障措施

(一)完善软环境,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

树立务实高效的政府形象,为总部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政府精简高效与廉政务实的形象对于总部环境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在重庆总部经济的发展中,政府应加快职能转变,提高政府办事效率,树立清正廉洁的政府形象,减少政府行政性审批,实行差别化的税收优惠政策。加强法规制度环境建设,为跨国公司的入驻营造公平合理的市场软环境。

(二)调整有关政策,促进总部经济和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些小地方出了大企业,总部或者一部分总部的功能迁移,按照现行的政策,税源也要跟着走,这方面政策应该有一些调整和协调,在走和不走的部分之间应该有一个合理的收益分配。作为引入区,对总部迁移进来所可能得到的税收,不要有过高的期望和要求,要协调处理好总部转移过程中的利益关系,这样才能对企业发展有好处,对各个相关地区都有好处,使各个地区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三)进一步加强围绕公司总部服务的专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现代化的金融网络,专业化的咨询、会计、法律、研发、金融、营销、物流等知识和技术含量比较高的组织等,是企业总部进行有效的战略价值活动的有力支撑,也是满足总部人员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要求。

(四)加强总部聚集区与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

加强重庆总部聚集区与港城工业园、北部新区经开园及高新园及其他周边乃至远郊区工业园区等制造业基地的功能合作,形成总部经济发展强有力的产业依托。

(五)全力推进城市建设,打造体现新重庆城市形象的增大企业总部集聚引力

1.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塑造便利重庆。加快交通设施建设。要着力建设便利通达重要交通枢纽如寸滩港、龙头寺客车站、太平冲编组站的城市道路等。

2.体现多元化的城市建筑风格,塑造靓丽重庆。通过别具特色商贸楼、酒店式公寓楼、星级酒店、写字楼、文化类博物馆、商业文化广场,充分展现重庆现代滨江都市新形象。将重庆中央商务区打造成现代都市和历史遗存风貌的集中展示区,通过别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既要展示现代都市风貌,又要保留古城古迹与历史遗存,发掘历史文化内涵并体现在建筑设计上。重庆五大商圈建筑设计风格,要充分体现现代都市的繁荣。滨江路设计要体现动感风情特色,要通过建设公园、广场、亲水及观景平台、绿地、绿色步行通道等空间场所,通过可“古”可“今”、可“洋”可“土”的建筑风格,体现动感风情特色。各种专业特色街,要因名、因经营范围来体现自己的建筑风格。

3.搞好生态环境建设,塑造生态宜居重庆。搞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大力实施“绿、净”工程,塑造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的重庆新形象。

首先要搞好生态建设,建设山水园林城区。积极推进铁山坪生态区、鸿恩寺森林公园建设;增加城市绿地,注重城市中心区、滨江路的绿化建设,除在道路两侧绿化外,还要适当建设新的公园。其次,推进城区净化工程。加大创卫力度,注意市容卫生,建设一批垃圾处理场,建设卫生城市。控制水、空气污染,建设更大能力的污水处理厂。第三,规划建设生态产业园,成为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载体。

五、依托总部经济,支撑产业发展升级

(一)产业功能定位

在实现城市功能转换基础上,逐步实现制造业经济向服务业经济的转换。

(二)产业空间布局

1.以总部经济为引擎,全力打造重庆商务中心、重庆北部商贸中心。重庆市商贸业的发展,一定要对解放碑商圈、观音桥商圈、江北城中央商务区、北滨路做到高起点建设、高档次定位,以总部经济为引擎,以商贸为突破,建设重庆“北部商贸中心”。

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进行空间布局:第一,中央商务区。在由江北城、解放碑和弹子石滨江地带“两点一线”构成的重庆中央商务区中,江北城定位是商务中心区。重点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服务、会计、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商务办公、文化、体育等现代服务业。第二,观音桥商圈。观音桥商圈是多业态、多¨类综合性商贸、商务中心,要进一步完善布局、提升档次,并与解放碑商圈形成错位竞争。第三,专业性批发市场和专业特色街。扶持观音桥农贸市场,将其打造成全国一流的综合农副产品物流中心,经营规模向第一冲刺。精心打造各类专业特色街,包括花卉专业街、休闲娱乐美食街、建材专业街等,做足特色、做大规模、做优品牌。

2.以一港一站为依托,三园为载体,打造重庆的现代物流中心、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立足重庆寸滩港、太平冲货运编组站,打造寸滩物流园,着力引进跨国物流企业及国内大型企业参与建设和运营,形成以仓储、运输、货代及相关服务业为一体的中国西部物流中心。

以港城工业园及拓展区为主要载体,打造重庆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港城工业园重点发展点培育以汽车、电子电器和物流、装备制造为龙头的产业集群,积极发展日化、医药、新型材料等产业,引进欲挺进西部的国际或东部大型电器、装备制造企业。

综上所述,目前重庆缺乏具有高端品牌和国际竞争力的集团公司支撑,总体规模偏小,产业集聚度不高。需要组成专门课题组进行攻关,认真研究重庆产业发展的资源、环境和条件,深入跟踪世界500强等跨国公司的战略布局动态,积极寻求合作机会,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各再打造一个新的支柱产业。

篇(3)

1绿色经济背景

1989年,“绿色经济”的概念由经济学家皮尔斯提出,指的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传统产业经济为基础,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基本产业链,以经济与环境的和谐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经济形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在其的《绿色经济报告》中,对绿色经济给出的定义是,“从长期上来看,能够改善人类的福利水平,降低不平等程度,同时不会使后代面临生态稀缺性和环境风险的经济形式”。在国内的研究中,一般认为绿色经济分为狭义和广义两个层面。狭义的绿色经济指的是环保产业;而广义的绿色经济除了环保产业之外,还包括诸如绿色消费与政府采购,绿色贸易与进入,绿色税收与财政,绿色会计与审计等除生产领域外的一些绿色制度和行为[1]。近些年来,世界各国纷纷开展绿色经济行动。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研究表明:实现绿色经济不仅会实现财富增长,尤其是生态共有资源或自然资本的增益,而且还会在今后一段时期产生更高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应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趋势,各国纷纷通过立法和出台规划开展行动。英国在倡导低碳、低排放,大力发展绿色能源,推广新的节能生活方式;美国以开发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为主题,制定了“绿色经济复兴计划”;欧盟制定了“环保型经济”的中期规划;印度制定“国家可再生能源政策草案”,韩国通过了“绿色工程”计划,日本在逐步扩大“环境产业”市场规模[2]。

2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2011年联合国森林论坛的第九次大会在探讨“森林造福人民、改善民生、消除贫困”时提出,林业对构建绿色经济的潜力巨大,要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将林业置于优先发展的领域。

2.1林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关键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对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地位给出定义:林业是发展绿色经济的基础和关键。林业为绿色经济提供了生态基础,在应对气候变化、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林业提供木材等木质原材料、产品和能源产品,具有清洁安全、可再生、可降解等优点;林业发展为全球近10亿人口提供了生计,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收入、提高居民健康水平等,促进人类福利的增加。

2.2林业对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作用和贡献

在“绿色经济”这一概念被提出伊始,林业发展通过保护和可持续地使用自然资源对绿色经济所做出的贡献就已经被认识。同时,林业在减少贫困、增加收入、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方面对绿色经济都具有十分突出的贡献。从事林业基础产业的人口往往与贫困人口相重合,因而发展高效可持续的林业就能够有效地帮助依靠其生存的人们摆脱贫困。随着应对气候变暖成为全球共同行动,林业在固碳方面的贡献被广泛认识。2011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对林业对绿色经济的贡献方面进行了全面总结:“经济的进步和人类的福祉都依赖于健康的森林。森林提供碳汇、稳定全球气候、调节水的循环,并为生物多样性提供栖息地,同时保存了遗传资源。经济估值在不同的国家进行的研究表明,从森林的重要利益,特别是在调节气候服务和存在价值”。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贡献已经获得了更全面的认识。

3绿色经济背景下的林业产业的机遇与挑战

近年来,中国始终坚持把林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森林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方面的多种效益,逐步实现平衡发展,初步开始绿色转型。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推动林业发展战略的绿色转型,促进绿色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林业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实现了三次林业发展战略的调整。二是大幅度增加绿色投资。1998年至今,中国实施的林业重点工程累计投入2886亿元。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及林业公共财政支持制度,对国家级重点公益林、造林、抚育管理、林木良种等提供公共财政支持,逐步形成森林可持续经营的长效资金支持机制。三是增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出将森林经营作为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从注重森林面积的增加到重视森林质量的提高和功能的增强,中央财政对森林抚育提供财政补贴,积极推动森林认证。四是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增进绿色就业。制定激励政策,实现林业从利用林木向利用森林环境的转变,同时,逐步增加绿色就业。五是积极推动绿色改革。大力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维护农民权益,不断提升林业对农民就业增收的贡献。

3.1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机遇

由于林业不仅具有经济功能,还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和生态功能,很多国家推出了刺激经济的绿色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将林业作为发展绿色经济的核心;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头号政治问题,森林对于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调节气候、维护生态平衡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林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具有特殊地位,全球生态危机和自然灾害问题日趋严重,加强林业生态建设、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的呼声越来越高。在这一背景下,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林业产业结构得到升级,林业发展方式不断转变,这有利于进一步发挥林业在减轻贫困、改善生计方而的特殊作用。

3.2林业在绿色经济中面临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提高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战略地位和作用,促进林业产业的发展,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但发展绿色经济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从全球范围看,土地竞争引起的毁林和森林退化的压力并不会消除。同时,由于林业生态效益的价值化、内部化还不能完全实现,林业被边缘化的可能仍然存在。地方各级政府在经济增长压力面前,必然会面临是要发展还是要环境的两难选择。而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林业日益增长的需求与森林资源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之间的矛盾;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存在的土地利用冲突;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对保护森林资源和巩固林业生态建设成果带来的压力;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就业统计不完善,不能全而地反映林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森林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林业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技术要求等,也都会对绿色经济中的林业产业发展产生挑战。

4中国林业在绿色经济中的展望

4.1林业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将更加强大

绿色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实现形式。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生态基础设施建设将使林业所具有的减污、减排、消纳废弃物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绿色融资机制将更多、更好地挖掘林业在保障生态安全方面的潜力;林业产业提供的绿色产品、生态产品、绿色就业在促进地区发展、改善民生、减轻贫困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4.2林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在发展绿色经济过程中,森林产品和服务价值通过森林价值核算将得到全面反映,森林对非正式部门的贡献也会通过森林价值核算将得以充分体现;生态系统管理、绿色融资机制建立和绿色产业发展,将使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得到充分释放和“倍数”放大;林业的三大效益将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将更加突出。

4.3林业发展资金将更加充裕,资金来源渠道更加多样化

为降低生态稀缺性,在发展绿色经济中公共财政对生态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同时,森林将成为一种新的有较高收益的经济资产,社会融资能力将明显提高。在过去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中国坚持将林业纳入国民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兴林富民的发展宗旨,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初步实现了森林资源增加、生态状况改善和林业生产者受益的目标,完成初步绿色转型。中国的经验表明,各国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可以在减少环境风险和资源消耗的同时,增加就业和改善贫困,促进社会进步。未来,中国林业将继续积极推进林业绿色增长,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莹,刘波.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对策选择[J].开放导报,2011(5):73-76.

[2]刘珉.绿色经济背景下的中国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2013(2):22-27.

[3]刘东升.中国林业与绿色经济[J].林业经济,2012(1):12-15.

[4]李平,张继梅,王作铁.基于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林业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林业资源管理,2015(5):23-27.

[5]杨亚军,李伟.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及策略分析[J].能源与环境科学,2013(9):184.

[6]张升,戴广翠.绿色经济与林业发展[J].林业经济,2014(5):20-25.

篇(4)

[5] 熊瑛,杨莉.山阳县核桃产业存在问题及对策[J].河北农业科学,2010,14(9):123-124.

[6] 山阳县政府门户网.2009《山阳县年鉴》[EB/OL].(2009-09-02)[2013-09-10]..

[7] 程晓建,黎章矩.浙江省经济林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J].福建林业科技,2009,36(3):1-2.

[8] 耿义良.山阳县核桃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陕西林业,2009(1):28-30.

[9] 李娟,王立新.论我国经济林产业化发展中的几个重要问题[J].中国林副特产,2006(1):72-75.

篇(5)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8-0036-02

一、文化创意产业概述

(一)文化创意产业的定义

创意产业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8年出台的《英国创意产业路径文件》中,该文件明确提出,“创意产业,就是指那些从个人的创造力、技能和天分中获取发展动力的企业,以及那些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可创造潜在财富和就业机会的活动。”经济学家厉无畏认为,创意产业是在世界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这一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一种推崇创新、推崇个人创造力、强调文化艺术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的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一种源于文化元素的创意和创新,经过人们智慧的凝聚或艺术的设计形成的以创造力为核心的具有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市场潜力巨大的新兴产业模式,强调一种主体文化或文化因素依靠个人(团队)通过技术、创意和产业化的方式开发、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文化创意产业主要包括广播影视、动漫、音像、传媒、视觉艺术、表演艺术、工艺与设计、雕塑、环境艺术、广告装潢、服装设计、软件和计算机服务等方面的产业。

(二)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及其特点

文化创意产业以产业化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创新理论、消费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创新为理论核心,瞄准文化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形成高文化、高环保、高效益的产业提供有力支撑,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如下特征。

1.文化创意产业是通过创意思维经营的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是建立在现代产业的基础上,把文化艺术、产业技术,以及市场需求有机地链接起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文化产业,它不仅继承传统产业的精华,而且重视文化艺术、现代科学技术和科技成果的应用,强调创意思维、多业互补、提高综合协作能力,注重文化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2.文化创意产业强调推广应用不同的文化和科技。文化创意产业增强文化产业发展后劲;强调开放性与特色性有机统一, 要求打破传统的封闭式产业生产模式,建设开放的生产体系,开放利用产业资源,实现人力资源等各类市场要素的最优化利用。

3.文化创意产业在运作机制上具有市场化特征,在生产经营上具有文化性、智慧性、创意性特征,在产品供给上具有特色化、品牌化特征。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透视

大量研究表明,文化创意产业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建立在一定的动力机制基础之上的,具有自身发展的经济学基础。

(一) 文化创意产业迅速涌现的经济学背景理论

1.资源禀赋变化的诱致性变迁理论。特定资源的数量总是有限的,人口的增长会引起人均资源禀赋的减少。人均资源禀赋的下降,会使已选择的资源利用方式发生从适宜到不适宜的变化。当资源利用方式难以维系下去时,人类会进行技术和制度创新,以提高特定资源禀赋的承载力,使资源禀赋、资源利用方式和社会发展三者继续保持协调。人均资源禀赋变化得越快,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频率越高。从某种意义上讲,社会发展的过程,就是在人均自然资源禀赋变化的诱导下,通过知识融入、技术和制度创新,以相对丰富的要素资源替代相对稀缺的要素资源的过程。

2.边际收益理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是现代经济学理论的基石之一,是由大卫・李嘉图首先提出的,即生产要素的增加达到一定限度时,增加的价值和产量将会逐渐递减,甚至没有增长或衰减。但是对于文化创意产业来说,传统经济学的这一定律却失去了它的解释力,因为文化创意产业显示的是边际收益递增规律。美国经济学家罗默在其“新增长理论”中提出,知识或者是创新科技这种新型要素作为要素投入其他生产要素中时,对其投入应用和改进越多,这个要素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产品的核心价值越高,则市场价格就越高。文化创意产业之所以能够带来边际收益递增,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依赖的不再是稀缺的有形资源,而是无形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类智慧和创新思想,在文化创意产品生产与销售过程中成本与价格之间往往没有关联,价格竞争已不再扮演决定性的角色,市场需求成为创意产品价格的主要推动力。

3.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是指能够满足当今的需要而又不牺牲子孙后代满足自身需要能力的发展。产业可持续发展就是从协调资源、环境和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出发,运用创意学思维、文化艺术学、生态学、美学和旅游学等学科知识,增强产业资源的再生产能力;通过各种创意要素的植入,使产业资源得到“二次开发”,促使产业系统产出和增值功能不断增强,从而促进产业及文化事业的综合协调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持续发展主要体现在文化性、持续性、和谐性、协调性和生产模式的创意性方面。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

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利益主体。文化创意产业不同于其他产业类型的显著特征是他的利润目标与福利目标可以相容,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为企业和农户提供经济效益,而且能向外部提供社会效益。其中,经济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市场竞争力来实现,社会效益通过它所具有的消除或化解负外部性、增加正外部性供给的能力来实现。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是以生产效率更高的产业生产模式替代生产效率相对较低的产业生产模式的过程。文化创意产业的产品富有创意、附加值高,所以企业和农民是文化创意产业的直接受益者;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能提高经济效益还能兼顾社会效益,所以社会也是文化创意产业的受益者。但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和农民始终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政府则要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2.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业化理论。产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按照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为中心,在横向上实行文化、资金、技术、劳动等产业生产要素的集约化;在纵向上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创意组织和协会为依托,以广大农民为基础,以文化知识和科技服务为手段,通过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是引导分散的农户小生产转变为社会化大生产的组织形式,系统内“非市场安排”与系统外的市场机制相结合的资源配置方式,是以各参与者主体共同利益为基础的经济共同体的运作。从产业产业化的内涵来看,它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关键是“龙头”带动,基础是农民参与,本质是由有关各方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使各个组成主体都能获得整个产业链的利润分配。产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知识信息大发展的产物,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发展内在动力推动和引致的自发性体制创新。该体制创新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它能够引导分散的农户进入社会化大市场,降低交易成本,生成规模优势。

3.人力资本理论。知识和创新代替自然资源和有形的劳动生产率成为财富创造和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R.Florida, 2005)。文化创意产业选择配置在某个村域的原因不仅仅在于该地区的市场和供给网络,更重要的是希望从当地受过良好教育、高质量的人力资本中获得生产力提高的收益。因此,政府与其为了吸引企业投资而实行各种减税政策,不如投入一些资金用于产业便利性的建设,从而吸引创新人才、创意人才,因为他们才是推动产业发展的决定力量。

现代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都面临资源紧缺、生态环境压力加大的现实,当产业投入要素成本上升,要素边际收益递减、边际成本递增时,就必须努力寻找产品附加值高、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的新型产业模式,来代替上述落后产业模式。文化创意产业因其文化特性正好适应这样的要求:克服要素报酬递减和要素成本递增的压力,从而成为产业中的“新宠”。

从经济学的角度,创意也是一种资本形式――创意资本,而且它是比人力资本对文化创意产业更有意义的资本形式。当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经济发展、产业建设和社会文化生活中到处都弥漫着创意的氛围,帕累托最优就更容易实现了。经济学家很早就提出不同类型的资本:物质资本(原材料、土地)、金融资本(金融资产)、人力资本(受过教育的人)和社会资本(通力协作的人群)。与当今主流的经济学家依据人们的受教育水平来计算人力资本不同的是,那些能够建构新理念、新技术、新商业模式、新文化形式和新产业的人才才是真正的“创意资本”。

4.创新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经济学家熊彼特很早就指出,现代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不是资本和劳动力,而是创新,而创新的关键是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1934)。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保罗・罗默也认为,人类伟大的进步都是来源于思想,新的科技创新和文化创意。然而思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们来自于人的大脑,设计产品的人、开办企业的人、创作音乐和绘画的人等都通过他们的创造性活动而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我们的生活。“也许创意经济时代最不可思议的地方在于,它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和繁荣,更能使人类的整体潜能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哈佛大学教授J.S.Nye (1996)认为,在信息经济时代,资本、自然资源、甚至土地不见得是财富。今天投资驱动型经济已经走到了尽头,我们需要创新驱动型经济与知识驱动型经济的领域,需要新创意、新知识来推动。罗默还指出(1986),新创意会衍生出无穷的新产品、新市场和财富创造的新机会,所以新创意才是推动一国经济成长的原动力。阿特金森和科特(Atkinson & Court, 1998)明确解释了美国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以知识、创新和创意为本质的经济。

继产业经济以土地、工业经济以资本和矿藏为最重要资源之后,创意经济使技术创新和文化创意、知识生产和人才资源作为经济资源获得了空前的战略地位,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认识到在创意经济时代,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再是技术或信息,而是创新或创意。

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创新主要是指:(1)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创新。与传统产业相比较,文化创意产业与“三生”资源(生产、生活、生态)的关系具有和谐、交融的特性,资源配置具有复合、循环的特性,生产的产品都具有文化、艺术的创意特性,属于智慧型产业。(2)生产过程和产品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运用创意的思维范式,赋予产品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是文化与生产、产品相互交融、集成创新的创意性产物,能够给人以超越物质的精神享受。(3)经营机制的创新。文化创意产业要求产业生产、创意设计、市场需求相互衔接,所以文化创意产业的经营机制必然要求与传统产业的经营机制有很大区别。

5.产业集聚理论与文化创意产业。产业集群的兴起是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是为了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一种产业空间组织形式,它具有的集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组织形式难以相比的。文化创意产业因其自身发展的特性(创新性、经济外部性和知识密集性等)更倾向于在空间上集群或集聚,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仅是从业者和单个企业的行为,而是需要集体的互动和企业的集聚。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多源于知识网络和创意场效应。从理论上讲,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家族的新成员,与其他产业活动一样,需要为发挥创意的潜能提供完善的内外部条件,如专业化的创意教育培训和灵活的人才市场、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和相关产业支持以及频繁的信息交流。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特征是生活中的文化和产业结合、产品生产和消费结合、有多样化的宽松的环境、有独特的本地特征。

参考文献:

[1] R.Florida, The Rise of the Creative Class, 2002.

篇(6)

中图分类号:S435.6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广西甘蔗制糖业发展概况

众所周知,广西壮族自治区系我国最大产糖省,也是世界食糖主要产区之一。历经20多年发展壮大,现有34户共94家制糖企业,日榨能力高达30多万吨,产糖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50%以上,增加值占了全区工业的1/10,利税更高达全区总工业的15%。

不仅如此,广西甘蔗制糖业的发展在促进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带动了造纸、酒精、肥料、养殖及生物化学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蔗糖产业的发展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以及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方面的作用不言而喻。

然而,广西甘蔗制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从1995年开始,广西糖业连年亏损,增产越多亏损越多。加之国内外食糖市场的持续低迷,广西蔗糖业面临着内忧外困的处境,甜蜜的行业转眼成了苦涩的事业。2000年初,广西各级政府根据实际,通过技术创新、品种改良、和糖业改制,发展当地的综合利用项目,加强对糖厂进行综合治理,减少带来的环境污染,走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道路。目前,广西已经有很多制糖企业正在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并且已取得成效,如贵糖股份有限公司、农垦糖业集团等。

二、甘蔗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首先提出了“循环经济”一词,主要是指在人、科学技术和自然资源的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的生产、产品的消费及其被废弃的全过程,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线性增长模式转变为依生态资源循环发展的经济。

循环经济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循环利用为核心,以“资源化、再利用、减量化”为基本原则,以高效率、低排放、低消耗为基本特征,遵循科学发展观,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经济模式。本质上是生态经济的形态,它利用生态学规律去指导人类的社会经济活动。相较于传统经济,“循环经济”倡导与环境和谐发展的经济模式,它要求企业把经济活动形成“资源一产品一再生资源”反馈式的流程。“循环经济”为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变提供了战略理论范式,进一步从根本上消解了环境和发展之间长期以来的尖锐冲突。

“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主要包含产品转化、产品增值、废物综合、环保等四个方面的循环。

(二)“循环经济”与蔗糖生产的关系

伴随着经济增长而来的高污染、高消耗和资源环境等问题,我国开始探索经济发展模式全面的转变,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而循环经济得发展是未来我国社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最佳选择。

以广西农垦糖业集团昌菱制糖有限公司为例,一直以来,该公司致力于甘蔗制糖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技术探索研究,并且经过发展形成了制糖产业循环经济发展雏形,进而建立了涵盖制糖、糠醛、朗姆酒、生物肥等项目,形成了一个“甘蔗种植榨糖制酒生物有机肥”,以及“甘蔗种植制糖生产糠醛”的绿色产业链,抓好糖业的综合开发利用和下游产品开发,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延伸,促使资源综合利用最大化,从而逐步形成完整的甘蔗生态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一个庞大产业群,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促进糖业产业升级,提高甘蔗产业经济价值。

甘蔗制糖产业施行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 有助提高甘蔗的深加工水平与附加值;降低资源能源的消耗,减少污染排放与废弃物的产;有利新产品研发和生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三、甘蔗制糖循环经济在广西的实践和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广西省的甘蔗制糖产业在推行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不仅带来了喜人的经济效益,但是它本身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第一,甘蔗制糖产业发展布局分散、规模小。污染物占全区排放总量的 78%,环境污染治理的成本高。循环经济的循环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率也很低,面临着优化升级和结构调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甘蔗的种植技术滞后,单位面积的产量低,糖分低,制约了甘蔗制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广西省甘蔗的种植面积已经到了极限,单靠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来增加原料提高产糖量已没有太大的余地。

第三,产业管理协调的机制不健全,缺乏极具激励效果的机制和经济手段。在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过程中所采取的经济手段,依然是采取传统的方式——征收产品税和排污费。这些举措根本不能从根本上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起不到好的税收激励作用,更没有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的经济激励作用。

第四,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不足。从目前的现状来看,除了一些大企业具有相当技术实力外,多数中小型企业缺乏专业的技术人才。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公众、企事业单位和各级领导干部对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走循环经济发展道路的社会氛围,更新社会成员的观念,通力合作,共同发展,加快经济发展的步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还应该提出一些可行的应对策略。

首先,建立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的地方性法规,现行的环保法提供的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和循环经济发展速度。地方发展循环经济应该以地方的行业技术创新、产业结构特征和资源特点为基准,促进技术创新产业化,制定地方性法规,使“循环经济”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其次,建立促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的价格政策,推进自然资源的价格改革机制,调整最终产品与资源性产品之间的比价关系,发挥市场资源配置的的基础性作用。

再次,建立健全循环经济的产品标示制度,鼓励引导公众购买循环经济旗下产品,推动政府的绿色采购。把循环经济产业发展作为政府的重点投资领域,发挥政府对社会投资引导的积极作用。

最后,建立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结构组织,鼓励企业依据产品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内在联系,制定有助于建立契合循环经济产业发展模式要求的经济策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废弃物产生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的资源共享以及副产品互换,为推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夯实基础。

总结:广西是我国的糖业大省,它的甘蔗制糖业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并且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甘蔗制糖循环经济的产业发展模式的运用,降低了资源能源消耗,降低了污染物的排放和产品的浪费,值得我们去借鉴。但我们不应该一味套用,要结合自身特色,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使当地的经济发展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和要求,优化产业结构升级。

参考文献:

[1]一根甘蔗演绎的“传奇”——来宾市建设糖业循环经济基地侧记[J];广西节能;2010年03期

[2]钟健;广西甘蔗糖业发展的现状及前景分析[J];甘蔗;2004年04期

[3]李松;杨荣仲;谭裕模;莫磊兴谭芳;我国发展能源甘蔗研究生产的现实意义[J]; 广西蔗糖2003年03期

[4]胡卫东;蔗糖产业形势与对策分析[J];广西热带农业;2009年04期

篇(7)

对于林业经济产业而言,可以将其理解为一种立体化的林业产业,通常主要指农林复合开发及培育林下资源,能够对树林内部空间及周围环境做出科学合理的利用,进而推动养殖业及种植业的发展,同时还可以对林下资源进行优化利用等,所以林业经济产业属于一种综合型循环经济,不但能够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并且有助于生态环境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关部门有必要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给予足够重视,并分析和研究其长远发展的策略。

1林下经济产业特点

林下经济产业是基于林业产业建立起来的,由于林业产业具备一定的特殊性,所以林下经济产业在经营方式上通常都会与其他产业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点。1)林下经济产业一般对资金的消耗相对较少,在林下经济产业活动实际开展过程中,通常都是在林业资源基础之上开展整合工作,促使林业能够与养殖业及种植业等形成有机结合,所以其资源节约效果非常明显,相应的资金投入也不是很大,能够有效缓解地方财政及农户的压力[1]。2)生产周期相对较短。一般情况下,在林业资源下开展的各类养殖及种植产业,其实际生产周期都较为短暂,如家禽、家畜养殖及菌类种植等,大多数都是在几个月内便有效完成资金回笼。3)市场发展前景较为良好。现阶段,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生态文明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便对各类产业的节能减排及生态环保等有了较高的要求。林下经济产业作为一种绿色经济模式能够切实满足此方面的要求,呈现出与社会发展之间良好的匹配性,所以,其在当下及未来都拥有着较为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对林下经济产业特点的分析能够发现,在我国大力推行林下经济产业有助于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进一步提高生态效益,同时还可以实现林下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但有效丰富了地方经济增长的渠道,而且为林业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提供了一个较为良好的途径,可以获取到更高的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林下经济产业的开展与目前我国的一些基本政策相适应,可以更好地挖掘林木资源的价值及优势,既能够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又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有助于社会效益的提高。

2林业经济产业现状分析

2.1科学技术及知识掌握不足

结合实际情况来看,大多数农户在实际开展林下经济活动中,对林下养殖及种植等生产活动需要切实遵循的原则和规范并不够了解,同时也未能切实有效地掌握相应的养殖或者栽培技术,从而导致很多农户开展的林下经济生产活动标准化程度相对较低,实际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不满足相关要求。这种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下产品的经济效益,也不利于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2]。

2.2统筹规划不足

对于不同地区的林地而言,其林分、林象及地形地貌等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在实际开展林下经济产业过程中,必须要选择适宜相应林段的开发模式。如对于杨树小苗林段、中林段及大林段,要切实考虑好适合种植的作物或是养殖的禽畜种类。任何一个区域及林段都需要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明确好具体的发展项目、规模及方式等,在保证开发的合理性及科学性的同时,还要迎合市场现实需求。

2.3市场信息不够畅通

目前来看,很多开展林下经济活动的农民,自身对市场信息未能做出准确的把握,这与信息来源渠道狭窄有着直接关系,从而导致其比较难以有效把握准确信息,无法与市场形成有效对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户开展的林下经济活动都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对于各类产品也无法做到充分的开采及利用[3]

2.4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由于我国的林下经济产业目前仍然处于起步阶段,所以政府方面难免存在考虑不够全面的问题,资金扶持便是其中之一。政府有必要对当地一些具备良好开发前景的林下经济项目给予相应的资金扶持。如财政投入、贴息贷款或者是开拓融资渠道等。

3对策分析

3.1加强技术宣传

广大农民对林下种养产业技术及知识的掌握程度会对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相关部门应加大技术与知识的宣传力度,将一些先进技术和知识向广大农民普及,从而确保广大农民可以科学高效地开展相应的生产活动[4],可以从3方面入手。1)当地相关部门应借助广播电视媒体平台或者是宣传栏、宣传册等方式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向当地农民普及各种林下经济新兴技术、品种及种养模式等。要做到分析清楚、介绍准确,让当地农民对林业经济生产活动有一个更为准确的认知,从而可以积极主动地运用这些技术和知识科学合理地对林业资源进行开发和挖掘,构建出一个较为良好的林下经济发展环境。2)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及抖音等新媒体平台,定期向当地农民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其技术和知识运用能力,提高林下经济活动的开展成效。如借助抖音等平台定期推送相关项目的技术实践活动视频,借助微信公众号推送符合当地林业资源实际的林下产品、具体种养模式等,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构建一个工作人员与农民交流的平台,以此来丰富农民咨询的途径,同时也可以借助此平台及时向农民相关法律法规及市场信息等,为当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3)相关部门应加强对各类先进的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帮助广大农民实时掌握市场需求,以此来合理调整林下经济产品类型或者是种养模式,保证产品可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经济效益。还需要借助信息技术加强与外界的交流与沟通,以此来寻求更多的林下经济产品的商机,推动林下经济实现良好发展。

3.2完善各项政策

在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当地政府应将对森林及土地等方面的合理利用作为重点,建立健全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有关的各项法律法规及政策,同时还需要健全资产评估制度,借助这些政策、制度及法律法规等的进一步完善,推动林下经济产业不断向好的方向发展。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将林下经济资产使用权作为一项经济性权利开展集成或者流转模式,如此不但能够对其开展科学合理的利用,也可以对林下经济经营者的开发及投资积极性等做出充分有效的调动[5]。

3.3加强统筹规划

应切实结合当地林地资源及自然条件等实际情况,依照因地制宜原则开展科学合理的统筹规划,要能够突出特色,充分发挥当地各方面优势,推动林下经济产业活动的高效开展。此外,还需要将实效性作为一个重点目标,从多方面、多角度深入挖掘当地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潜力。例如,将农业结构调整与林下经济产业发展进行有机结合;将林下经济与农业产业化进行结合;将林下经济与无公害农产品生产进行结合;将林下经济与畜牧业发展进行结合;将林下经济与农业科技推广进行结合;将林下经济与扶贫开发进行结合等。在此基础上,还应对林下经济发展区域开展科学合理的布局,要明确好近期及远期发展目标,积极引进和创新一些符合实际及能够适应地区发展的相应林下种植和养殖模式,落实好分类指导工作,以此来进一步提高林下经济的综合效益。

3.4加大资金支持

对于林下经济产业而言,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实现规模化发展,所以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支撑,以此来满足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可以从3方面入手。1)当地政府部门应注重加大资金帮扶,借助财政资金的有效注入来为当地林下经济产业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资金保障。2)注重发挥林下经济企业及一些相关产业的作用,为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提供相应的技术、人才、资金及设备等方面的支持。如林下耕作机械设备、生产加工设备及林下经济生产活动技术人才等,这样不但能够为林下经济产业提供良好的发展动力,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延长林下经济产业链。相关部门有必要借助各项政策等手段,赢取到更多民众、社会组织机构等的有效支持,以此来不断拓展林下经济产业的资金来源渠道。3)注重建立健全资金投入机制,如可以基于国家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给予相应林农及农民信贷支持,这样也可以为林下经济产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增添一份推动力。

4结语

对于林下经济产业而言,不但是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力量,同时也是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增长的有效途径。尽管目前林业经济产业发展过程中仍有一定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但是借助加强技术宣传力度、加强市场信息流通、完善各项政策、加强统筹规划力度等方式,能够有效提高林下经济产业的发展效率和质量,有助于其不断向好发展,从而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参考文献:

[1]高小利,王红梅.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现状及改进措施[J].乡村科技,2020,11(32):53-54.

[2]吴国春,郭思源,曹玉昆.中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效率评价:以31个省(区)面板数据为依据[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20,48(5):129-132.

[3]王江明.新时期林业生态建设与林下经济产业探究[J].农业灾害研究,2021,11(3):172-173.

篇(8)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3-0184-03

一、引言

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同时进一步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

随着内容革命的深入,一场波及全球的信息传输手段的大汇流爆发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传媒汇流。由此,数字技术成为一切信息传媒形态的技术基础,而建立在这一基础上的传媒产业及其运营则为文化产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物质条件,并对其产生深刻而复杂的影响。为此,我们必须抓住内容革命这一契机,以信息文化为主导,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充分发挥传媒经济运营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有益引导与推进作用,实现和谐的共振互动,最终实现繁荣中华文化的共同目标。

二、传媒经济运营与文化产业发展

1450年,德国人谷登堡对一台旧的榨油机进行改造,发明了西方历史上的第一台活字印刷机。这一发明对文艺复兴出现和中世纪的终结起到了巨大作用。印刷术使书籍数量的剧增,使西方近代教育兴起并迅速繁荣,从而大大改变了西方文化、以至世界文化的面貌,所以麦克卢汉把现代文明称为“谷登堡的遗产”。500年后,电视机的发明,使得大量的信息被传送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地球开始变成一个越来越小的“村子”。

面对今日互联网技术引发的媒体革命,很难说究竟是印刷术及电视的发明对人类文明进程的贡献大,还是互联网革命的贡献大。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新媒体是一种既超越了电视媒体的广度,又超过了印刷媒体的深度媒体,而且由于其高度的互动性、个人性和感知方式的多样性,它具备了从前任何媒体都不曾具备的力度。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卡莉女士(惠普公司CEO)把眼前这场信息媒体革命称为“数字化文艺复兴”(Digital Renascence)。

信息产业作为21世纪的主导产业和世界经济走向的决定力量,正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改变着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和发展模式。事实表明:随着世界经济发展,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媒介传播产业的规模在不断壮大,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也日益增加,媒介产品亦成为当代人们消费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传媒产业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传媒经济的变化规模。从1990年到2000年,我国媒介规模连年增长,媒介产业经济收入由150亿元增加到2031亿元,从占国内国民生产总值的0.9%递增到3.1%。传媒产业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成为促进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力量。

有人断言,信息产业与文化产业是现代社会的两个“超级产业”。作为信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传媒产业,与文化产业更是有着具有完全超出传统含义的关联性。在当今时代,它们既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传媒产业,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化产业,而是现代社会的两个“标志性产业”,彼此相互定义,相互依存,甚至互为表里。所以,文化产业只有成为传媒产业的“内容”,才能焕发新的生机;传媒产业只有成为文化产业的“载体”,才具有真实的价值。

(一)传媒与文化

传媒与文化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的互动关系。一言以蔽之,即共栖而存,既冲突又和谐。文化包含了人类生活的各种层面,它提供了了解和引导人类行为的规则。而传播则属于人类行为的一种,文化能够影响传播。无疑,传播本身属于文化范畴,而文化也经由人类的传播行为得以延续传承。

文化的一个特性便是超稳定性,而实现其超稳定性的一个主要手段便是传播的持续和不断扩大。传播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相当密切,并且相互影响。在现代经济领域,传媒产业已显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但传媒产业所获得的较大发展与其所依存的文化资源日益深厚不无关系。

一般来说,多样性的文化要求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与其相对应,这对于传媒产业的市场细分与定位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和作用。然而,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充分发挥文化多样性的优势,而导致了人文资源在现代产业运营中处于边缘化。因此,挖掘传统文化中的丰富资源,构建一种具有现代性的生活理念,营造一种凝聚和激励人的社会氛围,是现代传媒应该承担起的历史使命。

(二)媒体内容可以形成产业

从国际宏观背景看,向内容产业转型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趋势。如前文所述,国际性的文化产业发展以数字化信息技术的出现为标志,划分为传统文化产业和现代文化产业两个时期。在前一时期,文化产业被称为“文化工业”,而在后一时期,则被称为“内容产业”。

所谓“内容产业”,脱胎于通讯、传媒、计算机等诸领域产业融合后的结构转换和升级,是传媒手段革命的必然产物。欧洲人最先认识到,由于传媒汇流导致传媒频道的资源过剩和传媒内容不足,信息社会已经到了需要重新构造“基础设施”的新的发展阶段。然而,这一基础设施不是通过建造更大规模的物理网络与硬件设施完成,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理、通过“文化遗产数字化”和强化“内容原创”而构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是现代传媒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产物。

在这方面,美国人再一次走在最前列。美国没有什么文化遗产,却率先将“内容产业”纳入商业和产业化轨道,通过1997年“北美行业分类系统”的颁布,美国已经向世人宣布了他们将信息内容(特别是文化内容)作为信息产业的主体。我们由此看到,文化遗产作为新经济资源的意义已经凸现,各国文化遗产已经暴露在国际文化传媒巨头的掠夺与竞争压力之下。

我国的文化产业领域正在从纵向分割的行政管理模式,逐渐地向横向分布的产业链模式转变,文化产品的制作与流通正在成为我国现代文化产业的关键性环节,文化遗产的整理和文化资源的开发正在成为新的产业基础。在这个意义上说,内容产业正在成为我国文化产业转型的一个新特征。传媒内容的制作和流通已经成为目前最具市场发展前景和赢利能力的领域。

(三)新媒体与文化产业

熊澄宇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性概念,今天的新媒体

是指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基础之上出现和影响的媒体形态。在以并存、互补、融合、创新为特点的媒体生态环境中,新媒体不断推动着媒介整合与文化产业发展。

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的最大特点在于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的边界,消解信息发送者与接收者之间的边界,等等。但它的最根本的特点不是消解,而是重建。借用熊彼特的话说,新媒体的根本特点是“破坏性创造”。

新媒体发展的过程,也即媒体整合的过程,新媒体的特点决定了新媒体产业与传统媒体产业的巨大差异。在现代经济系统中,新媒体产业已逐步形成产业链条,并在整个文化产业中处于“龙头地位”。新媒体产业强大的集聚与扩张功能在于,通过媒介载体的无限魅力,辐射、渗透到生活的每个环节,呈现一种随处可见的人文景象。

中国传媒蕴涵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国际最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知名的管理顾问机构普华永道预估,全球娱乐与传媒产业未来五年内将以每年7.2%的速度增长,而中国未来五年传媒产业的成长速度,约是世界增长率的3倍。根据著名的媒体研究机构AC尼尔森公司的调查,中国内地2001年媒体广告总量达112亿美元,在亚太地区列第一,是澳大利亚总广告量的3.7倍,年成长率为15.8%。因此,作为传播介质的前沿,新媒体的出现必将推动社会科学的进步,加速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完善传媒经济运营,加快文化产业发展

信息时代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人们将不论地域和种族,友好地相处在一个数字化的地球村里,平等地面对传播媒介带来的机遇和便利。不断更新与发展的传播媒介成为文化传播和文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渠道。因此,如何抓住机遇,通过传媒经济运营弘扬中华文化、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树立文明古国和文化大国的形象,是中国政府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准确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

要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准确地确定传媒经营的市场定位,即通过文化产品的创造和传播,把先进文化转化为先进生产力。任何时代的文化发展,都反映着当代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文化作品代表先进文化,就能推动生产力发展,反之就会成为障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一般说来,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消费水平和社会经济体制,既决定着文化产品生产和消费的总量和结构,又决定着其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文化产业的产业规模、发展水平、运营机制、管理方式只有适应生产力发展,宣传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精神时尚,才能使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二)努力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提高传媒经营的“五化”入手:

一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市场化。对非公益性传媒领域,要进一步打破垄断经营,放宽市场准入,引进竞争机制,增加竞争主体,加快培育多元化经营主体。联合、重组、兼并传媒单位,组建传媒产业集团,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在条件成熟时再进行运作,切忌依靠行政命令和行政手段整合,避免一哄而起,大起大落。

二是提高传媒经营的国际化。结合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积极引进传媒资本,引进先进经营管理和服务的理念,引进先进制作技术,提高文化产业的技术含量、知识含量和附加值。

三是提高传媒经营的产业化。要通过合理划分传媒产业中的竞争性行业和公益性行业,实行不同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培育实行产业化经营的市场主体,推动赢利性业务走向产业化经营的道路。

四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社会化。建立开放性的创新发展机制,进一步打破市场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尽快形成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

五是提高传媒经营的组织化。鼓励实行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协作,优化产业结构,积极发展文化产业中的支柱产业,如出版发行、广播电视电影等,形成以资产为纽带的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直至跨国经营的传媒集团。

篇(9)

[中图分类号] S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2017)03-0240-02

近10年来, 我国肉牛产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已成为国民经济又一新的朝阳产业。2014年, 我国牛肉产量和消费量均是仅次于美国和巴西的第三大国。当然,这也不能全然说明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光明,能够持续健康的发展,并且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之所以这么说,是从当前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来看,确定肉牛产业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或多或少都会限制、影响肉牛产业持续健康的发展。所以,认真剖析肉牛产业发展及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很是必要。

1 肉牛产业发展形势分析

通过对我国肉牛产业发展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确定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具体表现为:

1.1 国内牛源不足,导致产业萎缩

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我国母牛存栏量从3300万头减至2300万头,四年间大幅减少1000万头。能繁母牛存栏量的大幅下滑带来了2008年至今国内肉牛存栏量从8900万头减少至6000万头的后果。这充分说明了肉牛产业出现大幅萎缩的现象。而对近些年我国肉牛产业发展情况来看。肉牛价格始终保持高位,让很多肉牛养殖散户对肉牛养殖还是抱有希望的。当然,也正是因为肉牛价值居高不下,才使得很多养殖户需要承担较大的养殖风险,这使得很多养殖户对肉牛养殖是否进行,是否扩大养殖规模存在质疑。此种情况的存在,在一定成程度上限制了我国肉牛产业的发展[1]。

1.2 进口牛肉冲击国内市场

其实,造成我国肉牛产业未能持续健康发展的另一大影响因素就是进口牛肉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从2010年开始,由于国内需求急剧增加、肉牛存栏量下降,我国每年牛肉供应和消费之间约有240万吨的缺口,导致国产牛肉价格的不断上涨。此种情况下,外国看到了国内的商机,积极向国内进口肉牛,随着进口肉牛的不断冲向市场,逐渐的占领了我国的肉牛市场,这使得我国肉牛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比较困难。

1.3 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

回顾分析近些年我国肉牛养殖实际情况,不难发现肉牛养殖风险较高,因为在肉牛养殖的过程中肉牛容易患有疾病,致使肉牛生L不佳或者死亡,如此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财产损失,相应的很多肉牛养殖户放弃了肉牛养殖。但肉牛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这也让肉牛养殖的经济效益不断提升。为了良好的进行肉牛养殖,许多育肥专业场户提高能繁母牛存栏量,逐步转为自繁自育的养殖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通过对肉牛产业养殖结构转型情况来看,这对于促进未来肉牛产业进一步发展还是非常有利的[2]。

2 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分析

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国民经济,还能改善我国国民的生活水平,促进我国良好发展。当然,要想实现这一目的,需要对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趋势加以分析,以便提出最佳的肉牛产业经济发展方针,以便肉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能够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笔者参考相关资料及自身工作经验的总结,对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趋势的说明,有如下叙述:

2.1 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基于对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确定诸多问题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肉牛产业经济发展的步伐。目前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

2.2 牛肉质量安全事件

总体上来说,近些年我国肉牛产业经济方面还是有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随着肉牛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牛乳质量安全事件的发生,让广大消费者不安,对牛肉食用产生担忧。其实,造成牛肉质量安全事件频繁发生,与肉牛品质不佳有关之外,诸多不法分子看到了牛肉生产与销售中的巨大利润,进而急功近利,采用不法手段来谋求利润,同时也降低牛肉质量,一次又一次的引发牛肉质量安全事件,如注水牛肉、有毒牛肉、僵尸牛肉等,严重的降低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相应的肉牛产业经济发展也备受击[3]。

2.3 基础母牛存栏量大幅下滑

正如上文肉牛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的一样,基础母牛存栏量大幅下滑,也给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经过深入的分析,确定基础母牛存栏量大幅下滑,主要是因为肉牛生产周期长,养殖人员需要付出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加之养殖风险的不断扩大,使得养殖户对肉牛养殖存在诸多担忧,进而减少母牛存栏量。

2.4 肉牛产业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

经过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有下滑的趋势,如若不能加以控制和处理,势必会给整个肉牛产业带来较大的负面影响,不利于良好的支持国民经济。针对此种情况,笔者的建议是: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力度。因为养殖户对肉牛养殖表现出诸多担忧无疑是怕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针对此种情况,我国应当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力度,支持广大养殖户进行肉牛养殖,如此可以扩大国内肉牛的养殖量,在努力推向市场,可以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完善产业链利益分配体制。制定健全的、完善的产业链利益分配体制,可以对肉牛养殖、生产、销售这一产业链利益分配的情况加以约束,同样可促进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4]。

结束语

基于本文一系列的分析,确定肉牛产业发展趋势表现为国内牛源不足,导致产业萎缩、进口牛肉冲击国内市场、肉牛养殖业面临结构转型,这充分说明了肉牛产业发展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均有,如若要想进一步发展肉牛产业,需要我国优化调整肉牛养殖现状。而通过对肉牛产业经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加大肉牛良种补贴力度、完善产业链利益分配体制等措施的实施,可以促进肉牛产业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昝林森,梅楚刚,王洪程等.我国肉牛产业经济发展形势及对策建议[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48-52.

[2] 喻闻,.肉牛供应链与肉牛产业发展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08,44(10):23-26.

篇(10)

为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劳务经济产业发展,县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办公室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抽调人员组成调研组,深入奎香、柳溪等乡镇、村组及农户,广泛开展随机调研,深入基层一线听取群众意见。现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征求到的群众意见,就全县劳务经济产业发展作些粗浅的探索与思考。

近年来,特别是本届县人民政府积极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始终坚持用抓工业发展的理念谋划劳务经济发展,按照“发展完善中介结构,加强培训和信息服务,有效转移劳动力,培育壮大劳务经济产业”的战略发展新思路,举全县之力打造发展劳务经济产业。目前,全县劳务经济稳步发展,已经成为全县广大农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产业之一。

(一)提高认识,把劳务输出当作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劳务转移输出本身所具有的投入低、见效快、效益好的特点。虽然劳务输出收入对当地税收没有直接影响,但大部分劳务收入返还家乡,缩小了贫困面,相应地也减少了地方政府投入的扶贫资金,同时拉动了当地农村消费。劳务转移输出是一项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长远的、深层次的影响。全县各级各部门应该把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输转工作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规划。制定吸引外出劳务人员返乡创业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实行产业、行业导向,规范和帮助返乡创业人员创办经济实体,特别是鼓励返乡人员投资合理利用当地优势、发展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二)加大投入,多渠道拓宽转移输出培训方式。我县农村劳务输出长期以苦力型劳务为主,这些年虽然技术性、智力型劳务输出有所增加,但是以“苦力”型为主的基本格局尚未得到根本转变,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村劳动力缺乏有效的就业培训,劳动力整体素质不高。首先,要积极开展引导性培训,加大资金投入,对一些特别贫困的农民,从培训经费上给予扶持或补贴。其次,要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农村劳动力统筹规划、协调运作的培训机制,把农村劳动力开发和劳务输出结合起来,开展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最后,要面向农民,开设各种培训期短、实用性强、收费低廉的各种实用技术培训班、民工夜校等,培养一批高层次的技术人才,提高劳务人员的基本素质和技能水平,提高劳动力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劳务输出的总体经济效益。

(三)优化环境,积极鼓励外出民工返乡创业。对返乡创业人员带回的资金投入的项目,给予从外引进资金的同样优惠待遇,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扶持。为返乡人员创业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帮助他们返乡创业,为发展家乡的经济贡献力量。重点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动“打工潮”走向“创业潮”,实现“输出人员,引回人才,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的“双赢”目标,助推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持续发展。

上一篇: 大学生创业团队建设 下一篇: 企业的经济责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