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教师杂志 省级期刊

Teacher

  • 46-1072/G4 国内刊号
  • 1674-120X 国际刊号
  • 0.2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教师是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4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知网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海南省文化广电出版体育厅主管的学术期刊。教师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学科综合、语文课堂、德育与管理、专业领航、幼教特教、数学探究、外语教研、教师发展、就业创业、本刊特稿、国培风采、幼师特教、名师名校、文化研究

教师 2008年第11期杂志 文档列表

教师杂志师德与育人
学生缺乏自信的原因、表现和对策3-5

摘要: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它能使我们了解自己、相信自己、纳悦自己,从而塑造良好的自我现象。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其原因就在于充满自信的人,大脑思维活跃,容易产生灵感和创造力,因而事业容易成功。然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缺乏自信的学生,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因此在学习中没有激情,致使大脑活动受到抑制,创造性思维难以发挥,本来能够做好的事也变得不能完成,导致自己对自己越来越不满意,

教师杂志教育短波
海南省教育厅、省建设厅从6月初起对各级各类学校建筑设施安全隐患进行排查5-5

摘要:为了落实教育部《关于继续做好抗震救灾工作有关事项的紧急通知》精神和罗保铭省长的重要批示,海南省教育厅于5月29日召开党组会,决定组建4个小组,分别由1名厅级干部带队,从6月2日起,会同海南省建设厅对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建筑设施安全隐患进行大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能立即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要制定整改方案,

教师杂志师德与育人
有效利用教育资源,让学生学好品德与生活课6-7

摘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均来源于生活,是一门经验性、实践性的综合课程。要求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自我在内的整体认识与体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良好的个性品质。这说明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课堂不仅仅是在教室里,而应该扩大到自然和社区。但是教学中各种问题也会接踵而至。比如,将学生带到校外,光凭一个老师如何组织得了?学生的安全问题如何保障?况且,我国的班额普遍较大,如我班刚入学时就有49人,

班主任要做到一心、二用、三导、四细8-9

摘要: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领导者、指挥者。班级是一个小社会,班主任工作是否细致深入、班级管理思路是否正确、目标定位是否准确、教育措施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班级各项工作是否有好的局面。因此,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科学,有很多问题值得深入挖掘研究。班主任工作也是一门做人的艺术,需要以人为本,加强人性化管理。多年来,本人一直思考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归结起来,那就是“一心”“二用”“三导”“四细”。

新时期小学德育整体优化管见10-11

摘要: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对象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不少人养成了自私、孤僻、唯我独尊等毛病,加大了思想教育工作的难度。因此,加强对学生道德教育,构建学校德育工作整体优化的格局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师杂志培训与发展
远程培训中辅导教师的角色意识和素质要求12-13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远程培训逐步成为中小学教师学习新课程、新知识、新技能的重要途径。与传统的教师培训形式比,远程培训具有开放、快捷、个性化、互动共生的特点。远程培训的这些特点,确立了以学员为中心的地位,强调学员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但是,这并不等于削弱了培训者(辅导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相反,这种地位和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和重要。那么,面对新的培训形式、新的培训任务和新的培训手段,辅导教师应该树立哪些角色意识,应该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呢?

师资培训工作的现实问题及对策浅谈14-16

摘要:一、现实问题 1.经费投入不足。勿庸置疑,教师培训工作项目多、涉面广、时间长、任务重、难度大,切实需要足够的经费以确保培训工作顺利、有序、高效地开展。尽管近年来,国家财政投入了一定的师训专项经费,又依托新教材按一定比例回拨部分资金(此费用于新课程培训),但较实际所需尚存在很大的缺口,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再者按工资1.5%比例和公用经费5%比例拨付的师训经费迟迟难以落实,兼之地方财政薄弱,对此往往只能望而兴叹,

教师杂志教学与研究
浅谈政治教学生活化17-19

摘要:2001年,《中国青年报》就当时全日制普通中学开设的12门课程组织了一次问卷调查,结果令人吃惊:85%的学生不喜欢上政治课,认为政治理论过于空洞,有的大道理难以掌握。尽管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带来了福音,让初中思想品德课不再是空洞的说教和时代的传声筒,可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社会对思想政治课的传统批判,学生对课程学习提不起兴趣,许多地方的政治课教学现状仍令人堪忧;随着整个国家教育体制和招生政策的改变,初中政治学科实行开卷考试,这一考试制度的改革,在广大师生和全社会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谈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读”20-21

摘要:那么,怎样处理好阅读教学中的“读”,使学生真正在“读”中发展思维、形成能力,真正读出高效、读出实效呢?在长期的语文教学实践中,我认为阅读课中的“读”,要读出三个层次;而实现这三层目标,必须得抓住三个关键。

让学生在分层教学中享受成功的快乐22-22

摘要:《新课标》提出“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的主动意识、进取精神。那么,我们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去落实这一点呢?我认为首先要从教育意识上承认学生个体客观上的差异,然后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区别对待,分层施教”的策略,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不同的层次上体验到成功,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培养他们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小学语文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例谈25-26

摘要:多媒体通过声色传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生受到了“美”的熏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语文教学:在动态生成中彰显魅力27-29

摘要:湘西自治州保靖县举办语文新课程研讨培训活动,县教育局师训和教研部门热情邀请我去参加。保靖县是我州最后一批进入课程改革的实验县,许多困难和问题需要解决。为一线教师们引路导航,排忧解难本是我应尽的职责,何况县里如此盛情邀请,于是我欣然前往。

数学潜能生的心理表现、产生原因及疏导30-31

摘要:据调查,数学潜能生在农村初级中学学生中占有30%左右的比例,是学习上一支很大的弱势群体。其心理表现主要是自卑,这种心理不仅对学生自己的数学学习形成严重障碍,而且对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为实现“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本人根据自己多年从事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实践,就数学教学中潜能生心理表现、产生原因及疏导方法谈一点浅见。

注重操作活动,构建以数学理解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三角形面积”教学实践与反思32-33

摘要:如何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为小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理解得了的数学事实?这是每个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很好考虑的问题。许多成功的案例说明,让小学生动手操作是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策略之一,因为这样做既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征,可以吸引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有意识的教学活动中来:又能使他们在大量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对材料进行整理,找出有规律的现象,逐步抽象、概括,获得数学概念和知识,

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课堂里提高发展34-34

摘要:现实生活不但是学习数学的起点,又是学习数学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的过程,获取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知识的乐趣,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隐喻与语言、文化之间的关系35-36

摘要:1.隐喻本质上是—种认知现象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现象,是一种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它更重要的是—种人类认知现象。它是人类将其某一领域的经验用来说明或理解另一类领域经验的—种认知活动。在^类其他的文化和艺术活动过程中,我们到处都能看到隐喻的存在。

英语课堂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37-39

摘要: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很多因素,诸如教师的水平及素质,备课是否认真,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基础如何等。此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是直接影响他们英语学习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谈研究性教学模式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运用40-42

摘要:作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研究性学习以一门“独立的课程”而存在,它以学科教学为基础,是学科教学发展的需要。普通高中开设的美术鉴赏教学,是强化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措施。《课程标准》中指出:美术鉴赏是在义务教育阶段美术课程中“欣赏·评述”学习领域的基础上更高层次的拓展与延伸。因此,美术鉴赏在具体要求上,比美术欣赏有更高要求。曾比较过两位美术教师对八大作品的分析,从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中引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