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8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德育纵横、教学探新、学校管理、热点关注、中考改革、教研园地、幼教天地等。
  • 主管单位:广西教育学会
  • 主办单位:广西教育学会
  • 国际刊号:1002-3275
  • 国内刊号:45-1094/G4
  • 出版地方:广西
  • 邮发代号:48-180
  • 创刊时间:1988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29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基础教育研究 2012年第18期杂志 文档列表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育论坛

小学生厌学的主要原因:学习负担过重

摘要:文章探索学习负担具体维度对小学生厌学的影响,提出有针对性的策略。采用问卷法对江西省一所农村小学和两所城区小学四至六年级的305名学生进行了调查,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表明,学习负担对厌学影响显著,随着学习负担的加重,厌学加重;学习负担中的时间负担和课外作业量负担是影响小学生厌学的最主要因素。学校、家庭应采取有效方法切实减轻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以缓解或消除厌学行为的产生。
3-5

安徽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从社会工作的视角出发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综述 1.问题的提出 农村劳动力的城乡流动,对于提升农民的收入、改善农民的生存状态、缓解农业生产的内卷化以及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动社会流动、维护社会公平等都发挥着非常积极的正功能。但由于受城乡二元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和制度性约束,在经济理性的考虑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往往是以个人为单位,呈现出经济行为脱嵌于社会系统的特征,与早发国家农村人口流动以家庭为单位显现出较大的差异,由此派生了一系列国别性社会问题,其中有关留守儿童的教育就是问题之一。
6-8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德育纵横

浅论小学生劳动意识的缺失及学科渗透策略

摘要:劳动是获取文明教养的重要途径,但当代中国社会,由于家长不首肯、学校不落实、社会不提倡.导致学生劳动意识缺失和劳动技能薄弱。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可以把劳动教育渗透到语文学科教学中来,通过激活课程中的劳育因子,自主拓展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了解模范事迹,填写个人成长档案,让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培养学生自主劳动意识,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9-10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治校方略

教师、校长流动的十大原则

摘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立了“教育公平”的基本国策,并强调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地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是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核心是人力资源的均衡配置,人力资源均衡配置的关键是“流动”。实施教师、校长流动制度必须确保“有效、可行和无伤”,为此,须遵循十大原则。
11-13

校长如何理性应对网络意见

摘要:信息化时代,网络作为重要的信息传递媒介,愈来愈显示其重要的作用,基于网络的开放性与隐匿性,也常常被公众作为举报或倾诉的平台。在学校这个社会团体中,同样存在着这样的矛盾,教师对学校管理的意见或建议,对校长的质疑和看法,也常常通过网络媒体的形式予以呈现。其中,有积极客观的理性倾诉,也有歪曲事实、颠倒黑白的非理性发泄,这直接影响了学校的声誉,破坏了教师的形象,给学校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此,学校应当理性地分析网络意见,正确引导网络媒体的舆论走向,并将教师的网络意见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参考,以解决学校内部潜在的矛盾隐患,提升学校的管理水平。
14-14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师教育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实然之境与应然之策——基于学前教育系列政策变革的解读

摘要:幼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既是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更是提高幼儿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剖析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然之境,揭示出幼儿教师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三大时代难题,即教师数量不足,工作压力过大;培养目标单一,从业资格较低;专业素养欠缺,科研能力薄弱。对学前教育系列政策变革进行逐一解读,预示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迎来新的曙光,应从法律规章制度、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师资格认证及专业综合素质等方面,探寻促进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路径,为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根本保障。
15-17

一位高中年轻数学教师成长历程的叙事研究

摘要:高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对于学生而言正是逐步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学生的作用尤为突出,因而培养合格的高中教师也显得十分重要。为探寻一名年轻的高中数学教师在专业成长有哪些值得其他教师借鉴,笔者用自己四个具体而细微的事例,放到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审视,或许会对大家有一些启发。
18-19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研园地

给学生的观点插上“翅膀”

摘要:一、展示观点——打开天窗说亮话 对于教学内容中提供的某一个问题或现象,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观点。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认识结果是学生认知能力的高低和个性特点差异决定的,这是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中的一种正常现象。教师通常的做法是按照课前的预设想方设法把学生的不同认识“拉到”自己观点的轨道上来,以表面上的引导掩饰了实质上的灌输,而不考虑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实质上是传统政治教育中灌输教学的一种翻版而已。
20-21

导学案编制有效性研究初探

摘要:一、新课程改革下的导学案 导学案的主要特点是:在教育目标上,注重以学生为本,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肯定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在形式上,坚持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力求让学生轻松主动地学习,在探索过程中去开发智力和个性;在教学关系上,希望优化教育方式,改善教师的教育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案导学将教与学统一起来,更人性化,更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需要。
22-24

从一道考试题谈起

摘要:几位语文教师围绕一道考试题在争论:“这样回答是对父亲的不尊重。对长辈怎么能这么说话呢!”阅卷组长如是说。“题目要求只是根据情境劝说,起到劝说效果就可以,也许在措辞上有欠礼貌,但那也只应算是白璧微瑕,也不至于得零分呀!”阳老师如是说。“在小学,孩子的教育要从正面引导,不应该肯定和鼓励学生从反面去思考问题。这次给他一个教训也好啊。”资深教师王老师说。“难道孩子这样回答就不是正面吗?运用幽默的语言使说话更有情趣,这是五年级第八单元的学习要求之一呀。”
25-26

语文教学中用质疑促进思维发展的误区

摘要: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说过:“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爱因斯坦也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同样,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会学生主动提出一个比较有价值的问题,远比向学生灌输十个、百个知识更为重要。因为质疑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而且可以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7-28

小学科学教育中体验学习之研究

摘要:体验学习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以学习者为中心、从体验和反思中获得进步的一种学习方式。基于体验学习的过程与结构理论,提出明确体验学习的类型、注意体验学习活动过程的衔接、把握体验学习成功的关键三个要素,突出体验学习的科学性、可操作性、有效性原则。
29-32

运用有效教育让课堂充满活力和更具实效

摘要:自从广西玉林市玉州区引进云南大学孟照彬教授的有效教育教学方式以来,在我校的课堂教学中,时时处处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充分利用教室与人力资源,在互相关注、互相关照、互相倾听、充满亲和力的氛围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通过沟通和交流而进行的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事实证明,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实践及应用,给沉闷的传统式课堂教学带来了生机。本人在实践中深有体会,如果教师组织、引导、点拨到位,小组合作学习将让课堂成为动感的课堂,充满活力的课堂,更具实效的课堂。
33-34

浅谈学生在探究式学习中问题意识的培养

摘要:探究式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法去获得知识和运用知识的方式,它具有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特征。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是其本质体现。因此,能否提出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的问题并产生问题意识,是进行探究式学习的关键。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以下有效的探索。
35-35
基础教育研究杂志教学探新

对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再认识

摘要:朗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阅读教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朗读,在朗读中整体感知,在朗读中培养语感,在朗读中接受情感的熏陶。要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落实这些要求,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弄清楚朗读教学的概念和本质,然后在教学过程中要灵活运用一些技巧,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出之于口,人之于心”,从而实现朗读教学的目的。
36-37

语文教学中文本细读的方法

摘要: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作为一线的小学语文教师如果没有对文本的触摸,没有对文字的咀嚼,没有自己的感受,没有细读文本,又拿什么去跟学生对话呢?语文教学领域的文本细读是一种全新的教材解读理念,是一条提升课堂品质的必由之路,是一项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工程。一线语文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应当努力实践文本细读。下面,本人结合自己小学语文教学的体会,谈谈文本细读的方法。
38-38

语文课如何保持“语文味”

摘要:最近,笔者一位同事执教《秋游》(苏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这一课时,因为课堂充满浓浓的“语文味”而得到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语文课如何才能保持“语文味”呢?我想这节课能给我们一些启发。
39-40

小学语文阅读课中如何运用“以读代讲”法

摘要:古人所说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给我们语文教学一个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多阅读,多加思考,许多问题都能迎刃而解。其实,文章通常具有情感的内隐性和知识的广泛性,只有通过多读(可以是出声的朗读、诵读,也可以是不出声的默读),才能心领神会和潜移默化。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过去“满堂灌”的教法,尽量少讲,要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读悟文,以读悟情”。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体会,我来谈谈在教学中运用“以读代讲”的具体做法。
4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