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基础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24 21:34:53

新基础教育

新基础教育篇(1)

其次,在基础院校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播性教学,很容易形成气候。我国本土艺术产生的地理背景、社会背景、文化背景和我们的学生生长的背景一脉相承。因此,它就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更容易被打动。又因为在基础教育中融入本土艺术元素的教育能够给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土民间文化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当然,更重要的一点是可以从本土艺术教学中获取营养。本土艺术元素蕴含着丰富的大众情感元素,又因其当地自然环境、语言和风土人情的有机契合而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艺术元素打动一方人的心声,研究其地方特色,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汲取其中丰富的营养,广大教师也必然能从中得到生活的启发,获得教学、创作的灵感,推动基础教育的丰富性再上一个新台阶。所以,利用基础教育进行本土艺术元素文化的继承发展教学活动,不仅很有必要,而且完全可以非常有效地规模化进行。

二、本土艺术元素融入基础教育课堂的措施

长期以来,本土艺术传承主要以社会文艺团体、民间艺术社团为主体,由文化部门来负责扶持,但由于人员、经费等原因,大多数市县艺术文化的传承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并正在一片保护声中逐渐消失。而学校艺术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虽然具有很多优势,但却因教学观念、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等原因,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也没有能够很好地利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进行教育和传承。因此,结合本土实际,必须突出整合资源,充分发挥基础教育在保护传承民间音乐过程中的桥梁和载体作用。一是要培养学生对本土音乐的深厚感情。教育是个非常特殊的行业,肩负的职能和承载的任务,不光是进行简单的知识与技能的传播,而且在本土艺术文化资源的继承发展过程中,要发挥好基础艺术教育的重要作用。我们既要紧紧抓住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刻继承与广泛传播这个主题,又要围绕艺术学科的自身特点,从人才培养的自身规律出发;既要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更要传播新的理念,通过系统的专业教育,养成学生对于本土艺术文化的深厚感情。长期以来,失之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使得许多人对祖国丰富多彩的民间本土文化资源有着错误的认知。

好像只有外国的艺术及其教育手段与理念是先进的,一提到中国本土艺术,似乎都是“土气”“简陋”“下里巴人”,甚至是“落后”的。所以,在基础教育的的艺术学科的教学内容中,不仅要加大本土艺术文化的知识容量,更要加大对祖国本土文化的感情培养力度。为此,基础教育艺术学科在进行本土文化教学活动时,要对所进行的教学活动有一个正确的规划与认知,关注每一个环节,抓好每一项落实。要从教师培训入手,首先在教师中明确开设此类课程的重要性,使教师真正树立正确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音乐文化学习和传承的正确思想观念。同时,要合理布置课程设置,抓紧进行教材编写,探索合适进行本土艺术文化继承发展的教学方法,和培养手段等方面,进行与之相适应的改革。通过对此类教育内容的加强与落实,纠正偏颇的艺术教育理念,丰富现代基础教育课堂的本土艺术教育内容,为维护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加强祖国传统本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发挥应有的作用。

新基础教育篇(2)

      上海闵行教育快速发展探寻录之二      20世纪与21世纪交替之际,闵行区酝酿了一场对基础教育进行“革新手术”的改革,以华东师大教授叶澜领衔的“新基础教育”推广性、拓展性研究与实践,在闵行区27所中小学先后展开。这场看似没有硝烟的教育改革,却触动了基层学校最敏感的“神经”,经历了“碰撞”、“认同”与“内化”的本土化过程,成就了一批校长、成就了一批老师,最终让学生受益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还原为本色的教育,就是尊重、实践教育规律。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为接受者愉悦接受的教育,就是以学生健康发展为本。      新基础教育      让教育成为师生互动的教育,就是追求师生共同发展。      解读      叶澜观点      新论一:在我看来,普通中小学是整个中国教育的基石,是孕育中华民族未来的摇篮。实现转型,是中国学校21世纪初变革的基本走向和关涉全局的基础性核心任务。      新论二:我把21世纪初中国学校变革的走向定为“实现转型”,即学校教育的整体形态、内在基质和日常的教育实践要完成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      新论三:“新基础教育”课题组与实验学校的成员,正努力地把上述认识转化为实践形态,开展着创建新型学校的研究性学校改革实践活动。      “新基础教育”宗旨      就是要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      “新基础教育”三个转换      一是以生命观为核心的教育观念转换;      二是改变学校日常的教学生活与班级生活,实现实践层面上的转换;      三是转变师生在学校的生存方式,实现师生生命在生存意义上的转换。      “新基础教育”四个“还给”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      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      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的挑战;      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      轨迹      1999年成立上海市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与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同年实验扩大到十七所学校;      2000年上海市教委认定新基础教育研究所为市教育科学研究实验基地;同年实验学校扩大到27所;      2001年闵行区获第二届上海市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奖一等奖。同年中国教育学会认定闵行区为中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区,主要探索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推广问题。      为转型性变革铺路      经典提要:实现基础教育由“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换是社会与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而认定“新基础教育”理论作为引领闵行区学校实现转型性变革的选择,则是闵行人的慧眼与胆略。      有人说,选择一种理论就是选择一种变革的方式。这是十分有道理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力图“从生命和基础教育的整体性出发唤醒教育活动的每一个生命,让每一个人都真正‘活’起来。”这种“生命激活”理论正是闵行人多年求索的。认定了“新基础教育”就是要仰仗“新基础教育”来实现区域性基础教育的整体转型。      于是,成立新基础教育研究所、创设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组建新基础教育的指导与管理队伍的“铺路工程”在闵行区有序地进行着。      形式多样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与宣讲活动在闵行区开展得如火如荼。从校长、书记到三大主任(教导、政教、科研)及三大组长(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进行地毯式的“硬培训”,让基层学校的领导与教育教学骨干走近“新基础教育”,了解“新基础教育”;同时按自愿参与的原则招募实验队伍,实现“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在闵行的“软着陆”。      变革学校先变革校长      经典提要:“新基础教育”理论在推进的过程中,研究人员发现,实验学校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理解的深浅直接关系到学校整体变革的水平。因此,抓好校长这支队伍,致力于校长教育观念的变革,强化校长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成为“新基础教育”推广性与拓展性研究的重要策略。      要当先生先当学生,校长要带领老师搞新基础教育,自己先要读懂新基础教育,没有这一点,实验是搞不好的。于是,该区成立了由实验学校校长及分管实验的副校长参加的新基础教育理论学习高级研修班。研修班在叶澜教授的指导下,一方面解读新基础教育理论,使校长对新基础教育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论体系的结构及其丰富的内涵有了深刻的了解;另一方面深入课堂、深入班级,听课、说课、评课,看班级建设的状态,参加新基础教育的现场研讨。      为期一年的校长研修班使校长们获益匪浅。这种在专家引领下的学校校长培训模式得到有关方面的高度评价与充分肯定。      教师在实践中变革自我      经典提要:五年来,从学校领导到实验教师在新基础教育的引领下学会了反思与重建,他们的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中最为有趣的变化是“源性”之变。以往,每当出现问题时,总是校长怪老师,老师怪学生,这叫从“校源性”到“师源性”再到“生源性”,现在正好反过来,学生出了问题,老师、校长先从自身找原因。比如,学生上课开小差,这是课堂上常见的问题。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老师就会反思,自己备课、讲课是否需要进一步改进。有了这样的思考,老师看待学生的眼光也就温柔了许多,师生关系自然紧张不起来。      一天早晨七点多钟,一位参加新基础教育实验的青年老师来找推广组的同志,说要她开一堂新基础教育的研讨课,心里实在没有底,怕搞砸了。说着就流起了眼泪。      新基础教育理论在向课堂推进的初期,这样的场景并不是唯一的一次。在超越自我、变革自我的过程中,叶澜教授带领课题组的专家,会同闵行区教育局领导及区教科研人员“相约星期二”深入课堂第一线进行现场研讨,叶教授把它称为“号脉与捉虫”。刚开始,实验教师很不适应,专家评课直捅人的痛处,有时甚至忍不住要哭。于是星期二便成了“黑色星期二”。随着研究的进展,老师们感到专家的剖析入木三分,心服口服,当时虽然“很痛”,但过后却会产生豁然开朗的快感,让你思路更为清晰,人也更为自信。于是一些老师便开始“渴望星期二”。有一位老师原来要去医院动手术,听说叶老师要来学校指导,她手术也推迟了,一定要上一堂研讨课让叶老师指导。      三大承诺为变革之路护航      经典提要:闵行区在实现学校转型性变革的过程中清楚地认识到加强制度建设的重要作用与意义,充分利用制度的力量推进“新基础教育”的实践研究。他们提出了“组织保证”、“时间保证”与“经费保证”的三大承诺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重要保证。      闵行区自上而下纷纷成立了推广“新基础教育”的领导班子、工作班子与实验班子,作为实践“新基础教育”理论的支持系统。      区教育行政部门、教研与科研、师训、专家组协调行动,落实新基础教育的研讨、交流、学习与培训的时间。      五年来,闵行区各实验学校为开展“新基础教育”推广性研究投入了500多万元,力图从课堂教学、班级建设与新型学校的创建来实现学校从“近代型”向“现代型”的转变。这一举措对闵行区基础教育的发展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实践      “双七条”:实践“新基础教育”的标尺      “新基础教育”始终把课堂与班级作为其转型理论论述的重要基点,并在实践层面给予高度关注。尽管如此,广大教师在操作的过程中仍有云里雾里的感觉。于是,参与实验的先驱们依据新基础教育理论以及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为实践者设计了“双七条”,即课堂教学七条与班级建设七条。      课堂教学七条是:      1、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自主学习的时间不得少于1/3;学习空间的结构要体现开放性、多样性与灵活性);      2、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      3、实现师生之间的民主和平等;      4、培养学生的质疑问难;      5、促进师生的有效互动;      6、实现学生的“书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沟通;      7、注意教学行为的反思与重建。      班级建设七条是:      1、学生自主参与班级建设,体现学生主人翁意识;      2、班级管理中岗位设置的广泛性与动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拥有自己的岗位,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3、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体现发展的均衡性;      4、班级建设中体现学生的创新性与特色;      5、关注学生在班级日常生活中的质量;      6、班级群体中对学生评价的多元性;      7、班级建设中家长的参与性。      “双七条”给老师提供了一个判断的准绳。有的老师说,过去谁也不承认自己上的课是传统的,谁也不承认自己的教育观念陈旧,那是因为没有一个可供人们参照的尺子。“双七条”的具体条款今后或许会变,但在改革中不断探索总结的思路不会变、也不该变。      听课评课新变化:听课听学生评课评老师      “新基础教育”的听课、评课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星期二”是“新基础教育”的研讨日。叶澜教授去实验学校听课,总是坐在教室前面,面对学生听课。新基础教育的听课,是听学生,听学生在课堂的表现,看学生的思维过程和发展,完全改变了以前听课“听老师”的传统模式,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新基础教育”的评课,多评老师的缺点少评优点,而且更加关注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的动态生成,抓住课堂教学的细节,培养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智慧,教师“会教”和学生“会学”和谐统一发展,让师生的生命价值在课堂上得以充分体现。      我们是阳光:教师职业是尊严与欢乐      多少年来,教师的形象就是《烛光里的微笑》,照亮别人,燃尽自己,悲壮而无奈。可如今,闵行区华坪小学的教师们,却自豪地宣布:“我们不是烛光,而是灿烂的阳光!”      年轻校长王叶婷认识到:“只有把精神发展的主动权还给师生,才能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他们进行了“营造师生发展空间”的课题研究。原来冷冰冰的管理变得亲切了,开会不再是布置任务,而是有效对话;校本培训成了“大家教大家”的小团体互动;教导处鼓励教师自主听课、自设研讨课、自报“三格杯”竞赛;科研室帮助教师在课题研究中,改变教育理念与思维方式。“校长信箱”“BBS”开通了;“华小之窗”改为可互动的电子版;“周末课堂”的读书会、拳操队、旅游团,还有“阳光书吧”“心语静室”……浓浓的大家庭式和欢乐的氛围,唤醒了老师们的主人意识。新教师顾燕红在读书笔记《“夸父逐日”新解》中写到:新时代的夸父们,除了坚韧不拔地按预定目标追逐太阳以外,能否改变思路,去迎接明天升起的太阳呢?或者想方设法,把自己变成发光发热的“太阳”呢?青年人大胆的思考,震撼了大家的心:如果每一个教师都能自信地宣布:“我就是太阳!”这才是学校的真正成功。      于是,他们大胆地改革原有的“宝塔式”奖励制度,创造了“阳光教师”群体培养机制,以“绿荷、蓓蕾”——“绿叶、剑兰”——“星光、阳光”教师来命名,阳光教师为最高层次。这样,每个教师都有“光环”与“台阶”,有了自信与追求。      后生不畏权威:学生向老师“叫板”      这是一堂小学语文的“新基础教育”研讨课。老师在讲到船过闸道时人会有一种“飞天”的感觉,这时有一个学生问:“飞天”是什么意思?老师随口答道:“飞天”就是飞向天空的意思。另一个学生站起来自信地说:老师,你说错了,“飞天”是敦煌壁画上的仙女。不是飞向天空的意思。老师很高兴地说,让我们为这位敢于指出老师错误的同学鼓掌,紧接着老师又问:你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那个学生自豪地说,是在网上。老师又让大家为他能利用网络学习鼓掌。      面对学生的“叫板”,老师表现出一种高兴的神态,并给学生以鼓励,这正是“新基础教育”历来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动态生成”,而充分利用这种动态生成来开发教育资源,则是教师教育智慧的展现。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我们的学校要承担起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必须更新老师的学生观,唯唯诺诺、缺乏自信的学生不是“新基础教育”所期望的学生。鼓励学生向老师挑战是培养学生自信心的重要方面。为了这一点,教师有时还要特意地设计“破绽”来诱发学生的“叫板”意识和能力。      日本教授感言:学习,何必舍近求远      随着“新基础教育”在闵行区的深入开展,一批批考察学习的国内外教育代表团来到闵行,想对“新基础教育”看个究竟。他们下教室、进课堂、翻阅实验资料、召开师生座谈会,对“新基础教育”给课堂教学、班级建设所注入的活力惊叹不已。      一个香港教育代表团的领队说:过去,我们一提起外出学习考察,那必是非英国莫属。现在看来,真是有点舍近求远了。其实从教育的方法、教育的理念来比较,参与新基础教育实验的学校绝对不比英国逊色。      “数学开放题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连续两届在新基础教育实验学校举行,来自世界各地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当作为东道主的孙联荣校长向大会作了《新基础教育理念指导下的数学开放题教学研究》的报告,当听了学校三位老师开设的开放题研讨课后,数学开放题权威、日本横滨大学的桥本吉彦教授兴奋不已,他惊诧于五年来实验给学校带来的巨大变化,惊诧于这里的师生展示给每一位与会者的积极的生命状态。听完课,他激动地说:“我听的课不算少了,但在‘新基础教育’听到的课,可以说是一流的,不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还是学生积极的生命状态,都可以看出你们的研究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准。我要以一个专业学者的身份,把你们在新理念下进行开放题研究所取得的成绩介绍到日本数学教学的权威杂志,让更多的人知道你们这样一所学校,知道你们为此所作的努力。”      是“新基础教育”让这里充满生机!     &nb

新基础教育篇(3)

一、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

近年来,素质教育思想逐步深人人心。特别是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颁布以后,广大教育工作者以满腔热情投人素质教育,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进行认真探索,在各个层面上不断涌现实施素质教育的好典型。在取得成效的同时,素质教育工作也存在困难和问题。2加1年,在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岚清副总理指出:“从总体上看,素质教育的成效还不够明显,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一些地方开展素质教育还是号召多而落实的措施少,一些学校对素质教育的理解和实施存在简单化、片面化的倾向,个别地方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陈至立部长也在会议的报告中尖锐指出:“推进素质教育步履艰难,基础教育还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惯性影响,在一些地方就像有的同志形容的‘素质教育喊得震天动地,应试教育抓得扎扎实实。”,如何使素质教育的实施能够扎实有效地推进并取得突破性进展,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努力探索,党和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X刃年以来李岚清副总理多次召开座谈会,深人基层调查研究,提出要抓住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具体体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二是改进和加强德育;三是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四是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由此可见,课程改革已被提到关键位置,对促进素质教育起着不可忽视的突破性作用。接着,在2(X)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加快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继之,2《X)l年6月,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颁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全面启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课改之所以被如此重要而紧迫地提出来,原因在于: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是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无论中外教育改革,无不将之放在突出位置,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来加以改革和建设。只有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能真正扎实地实施素质教育。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纲要》中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围绕培养目标,对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政策进行了重大改革。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上述培养目标是基础教育承担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历史重任的具体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各个具体目标都是围绕着人的培养目标来设计和确定的,其理想与宗旨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同时针对现行的基础教育课程中的弊端,《纲要》提出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这些目标构成了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体框架,体现了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系统工程。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课程改革中应重新界定新时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概念,确定哪些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是学生终身发展必备的。要强调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课程功能的转变中尤为重要的是要在学习知识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树立远大理想。这种过程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思想道德的形成,影响他们人生的抉择。课程结构的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象,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这次课改针对现行课程结构呈现的间题作了重大调整,强调课程的综合性,即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经验组织教育内容,又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并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要求学校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如:在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加强写字教学。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可以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

综合实践课主要包括了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旨在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改变封闭办学,脱离社会的不良倾向。通过课程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每个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创造条件。课程内容的改革《纲要》强调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加强了课程内容的完善和优化。首先,删除了原有课程内容中艰深、陈旧的部分,使课程内容呈现出简洁、明了、新颖、有条理的特征。其次,增加了与学生和社会现实生活相关的成分,使课程内容更加具体,更富有生活气息。如在体育与健康中增加了保健和健美的内容;综合实践活动中包括了社会实践和社区服务、劳动技术、探究性活动等内容。第三,放弃以往以统一的尺度对课程内容进行的界定,实现课程内容标准的层次化。新课程标准的编制充分考虑了学生水平的差异和兴趣的不同,依照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和学习水平设定了多种课程的内容标准和实施与评价标准。课程实施的改革《纲要》在课程的实施、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方面也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现代教育理论—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倡导建构的学习。设计了“综合实践活动”这一综合性、实践性的课程,旨在课程实践中,给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变单一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为主动探究,意义构建,变个人学习为团队合作学习,变纯书本知识的学习为问题解决式的学习,以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p#分页标题#e#

新基础教育篇(4)

教育管理是管理者通过组织协调教育队伍,充分发挥教育人力、财力、物力等信息作用,利用教育内部各种有利条件,高效率地实现教育管理目标的活动过程。所谓管理是“这样一种活动,即它发挥某些职能,以便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人的努力及物质资源,来实现某些个目标”。管理是“以最少的时间、金钱、原材料或最少的劳累为代价”来达到目标。理念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行动的先导。基础教育是指公民走向生活或进一步学习深造应当接受的最起码的教育,它是对每个公民实施的做人的基础教育。教育管理本身不是目的,而只是一种手段,其目的归根结底是保障全体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并为实现国家的教育理念,促进社会教育事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作为当代一名从事教育研究的教育工作者。我对基础教育管理又有了更新的认识。

一、构建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

全面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指人从各种束缚中解放出来,实现才能、潜力、活动方式、个性的全面发展:在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审美素质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前苏联著名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是全面和谐发展理论的提倡者,他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出发,创造性地将“全面发展”、“和谐发展”和“个性发展”融合在一起。他还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提出了要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途径,即通过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和美育来实现全面和谐发展。全面和谐发展是基础教育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是推进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增加教育普惠性的重要保证。

(一)素质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前提

教育的最基本职能是实现和完成学生的社会化,一是教会学生做事,主要是传授生存和劳动的经验、知识与技能。二是教会学生做人,主要是培养与塑造理想的人格。

中国传统的教育更注重“做人”方面的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忽视“做事”方面的教育,于是出现那些所谓“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读书人。但是近代以来的中国基础教育,更倾向于“做事”方面的教育,更有曾经流行很广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名言。因此,很多走出校门、走向社会的受教育者。作为劳动者、专业技术人才是合格的,但作为公民、成人却不合格:会做事不会做人。基础教育当中要求素质教育重视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但是更强调的是内在素养,强调的是德才兼备。素质教育强调的是教育是对学生的全面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上是人力、人才的竞争,而人力、人才的竞争归根结底还是人的综合素质的竞争,所以素质教育应当成为实现全面和谐教育发展的目标:

(二)人文教育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支撑

所谓的人文教育,爱因斯坦曾说过,“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和谐发展的人。”北大金开诚教授说:“人文教育就是把人教育成文明人的教育。”

人文精神又是个体发展的精神动力,是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基础教育阶段正是一个“立志、培智、陶情”的关键时期,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基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这个“人”必须具有人们常说的“社会性”,这就决定了教育必须以人文精神去熏陶学生,使之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

(三)个性发展是全面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

所谓个性,就是一个人在思想、性格、品质、意志、态度等方面不同于其他人的物质,这个物质表现于外就是他的言语方式、行为方式等,简单地说,个性就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个性发展必须与全面发展相统一。全面发展是指个人在发挥各种能力的同时所形成自由的、创造的个性。个性发展是全面发展的核心,全面发展是个性发展的基础。康德认为,“学校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教育强调的是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发挥创造的机会和条件。为了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就要提供多种活动,目前,基础教育提倡创设活动的空间和物质条件,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的发挥,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如何在保证社会走向文明,教育不断进步的前提下尊重学生个性发展,首先,基础教育要从标准化教育向个性化教育转变,因材施教,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下鼓励创新,在规范要求的同时发展个性。其次,基础教育管理的功能要从控制转向服务。再次,基础教育要重视重新建立师生关系,民主、平等地善待学生,“尊重每一个”、“相信每一个”、“发展每一个”。

二、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的个体差异。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认为人是发展的中心。他的意义在于把人放在第一位,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这种教育新概念,强调我们应该不断挖掘隐藏在我们身上的财富,使每个人都能发挥其创造的潜力。随着经科教一体化的发展,基础教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领域。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曾说:“学生的头脑不是一个被填充的容器。而是一个待被点燃的火种”。这句话说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发掘学生的智慧潜能。我们应该重视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保护每个学生的求知欲,顺势引导;树立每个学生的主体意识,改变教学方法。以人为本的教育,就是要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关爱学生,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创新,成为新型的高素质的人才。

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必须要确立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要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自由、尊严等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要使教育管理、教学活动、教育内容都要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把维护教育工作者、教师、学生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就要从单纯的知识传授和思想培养迈向深厚的人文关怀和丰富的道德情感熏陶。必须摒弃“以知识为本”和“以技术为本”的传统观念。

三、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就要从理念更新为先导,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从“以教师为主导”到“以学生为中心”,显著地提高教学效率。现代的教育理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对话的主体,倡导教师和学生发展平等的对话关系,经常交流经常沟通。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时而是教育者时而是聆听者,学生也可以是教育者,在这个交流沟通的过程中。他们要对自己的求知过程负责。著名教育学家约翰・杜威指出:“教育中正在发生的一种变革是重心的转移。这是一场变革,一场革命,一场和哥白尼把天体的中心从地球到太阳那样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儿童变成了太阳,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这个中心旋转,儿童是中心,教育的各种措施围绕着他们而组织起来。”

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学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教一个是学,“教”是对教师提出的,“学”是对学生提出的,所以教学永远是教育工作的第一线。可是教师讲的再多,如果学生不感兴趣,也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自主学习,使学习从令学生们痛苦的“负担”转化成使学生们感兴趣的“追求”。

新基础教育篇(5)

我曾先后在纽约、波士顿、华盛顿等东部州郡以及洛杉矶、旧金山等西部州郡培训学习了13天。贴地研修,让我在美国教育现场深呼吸,并有了新的认识。

1.美国的基础教育,行政对学校干预少。美国实行的是联邦政府、州政府和学区三级管理体制。教育部是教育政策研究和咨询的机构,通过教育立法、经费调拨等方式管理教育。州教育厅对全州教育事业发展有较大的统筹权,但是不介入学校的行政管理。在州以下的教育行政机构是学区。学区教育委员会由本地居民民主选举产生,最高行政长官是学监。学区、学校的所有大事,如学监、校长、教师聘任、经费使用、课程设置等,都由教育委员会决定。当下,中国的中小学校长普遍反映,来自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太多,学校自主办学的空间太小。我以为,可以借鉴美国的基础教育管理模式,加快简政放权的步伐。

2.美国的基础教育,保障教育公平重机制。美国各州按照学校的学生人数和办学质量对公立学校进行投入,教育投入非常充足。学生12年义务教育期间,免除课本、练习本、笔及乘坐校车等一切费用。学生义务教育学习阶段就近入学,严格按照学区进行划分。学校没有重点、非重点之分。而私立学校大多数是教会创办的,学生必须交纳一定的费用,私立学校普遍优于公立学校。私立学校基本上不受政府的任何监管,对学校政策有影响力的是家长教师联合会和一些具有专业性质的民间教育机构。我觉得美国“公办不择校,择校上私立”的机制,为我们解决“择校热”问题打开了新的思路。

3.美国的基础教育,学校课程实施更开放。美国各州课程体系一纲多本,各学区根据本州课程标准选择不同版本的教材。学校在执行好学区课程任务的前提下有很大的自主性。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设置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根据教学需要自由整合课程资源,州政府教育厅和学区对教师开发特色校本课程有经费资助。中学课程采用学生选修学分制,不少学校为学生开设了挑战性较强的大学先修课程,这类课程的学分可直接带入大学。看到美国各学校丰富多彩的校本化课程,我想,我们也应该开发自己的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

新基础教育篇(6)

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全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高层论坛”上,专家们对基础教育制度创新提出了很多见解,节录如下: 谈松华(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在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我认为基础教育制度的变革与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以公共财政制度为核心的公共教育制度,即义务教育的投入体制;二是以公办学校为主体的多种形式合作办学的学校制度,关键是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公共教育体制与市场机制、收费教育与选择性教育的关系;三是以社会参与和内部治理相结合的学校管理制度,关键是把握好管理制度的外部因素(政府、社会、学校)、管理制度的内部因素(行政、学术、市场)和管理目标(质量与效率)之间的关系;四是以高考制度改革为导向的人才和教育评价制度,包括小班制、分班制、学分制以及会考与高考制度;五是以教师资格制度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人事制度、资格制度、聘任制度和轮岗制度。 劳凯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在中国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迁过程中,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在今天已经触及到了制度层面,公共教育体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理由如下:教育的自由交易关系已经出现在社会中;市场化的公益行为已经被社会所认可;民间资本已经进入教育领域,但是目前还不够规范。当前教育领域由于市场机制和民间资本的介入,给教育的公平性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我们应该看到,在义务教育领域或者扩展到基础教育领域,教育的公平性问题是农村教育、西部教育、弱势群体教育中的问题,而不是全部人的问题。对于北京这样的大城市,面临的更多的是选择性的问题。市民更关心的是个性的发展,教育是否和我的个性的追求相吻合。这是在大多数国家发展过程中的普遍问题。中国的基础教育到现在主要应该是一个选择性的问题。教育应当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要求每个人对教育要拥有选择权。民办教育提供了这样一种选择权,尽管这是要以付费为代价的,但毕竟是提供了一种可选择的可能性,这就是一种进步。 谢维和(清华大学教授):教育民营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在不同的国家并没有统一的模式,目前中国基础教育中的现实情况是,教育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已经是一个客观的不争的现实。包括民办学校、民办公助学校、私立学校、国有民办学校等。即使在公立学校中,也在办学模式上出现了比较大的分化。我认为这些都是教育民营在学校运营方面的具体表现。根据国外的经验,办学模式的多样化对公立学校在办学方面会产生一定压力,同时又会形成一种竞争机制,激励、促使公立学校不断改进,提升自己在社会中的形象和地位。 吴华(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按照教育法的规定,每一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如何让更多学生享受到同等优质的教育机会,这是任何一个政府都应该考虑的。而基础教育通过民营的方式运做可以使更多的人享受到教育,特别是高质量的教育。很多人对教育民营存在异议,以为民营化就是私有化。教育民营是一个不涉及所有权的概念,公办教育可以转让,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经营权的问题。(许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博士生)

新基础教育篇(7)

一、教育管理成熟领先

香港的教育从管理层面讲,没有过多的行政干预,校长有充分的办学自,真正体现了专家办学,行家办学的思想,使教育科学合理地发展,这样就避免了教育的急功近利,或偏离科学发展的轨道。它的好处还在于,教育的轻重缓急不会因为领导的喜好而改变,也不会因为领导的更换而失去政策的连续性,教育始终按照它的规律前行。以香港田家炳中学为例,学校的管理体系健全,其组织架构为:保良局--校董会--事务部--校长--副校长--行政小组--各具体的职能组,管理层由大到小,分工明确,环环相扣,各司其职。校长及全体教师每年就学校的现状,共同制订来年的发展计划、注意事项。在此基础上,学校还把校务报告及周年报告发给全体学生家长及校外的教育团体让其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发展方向。此外,还通过通告、校讯、网络、显示屏等多种渠道,让家长及学生及时了解学校各方面动态。学校还邀请家长出席校务会,提高透明度,让家长更清楚学校的规划、政策,使家长也参与到学校的管理中来。关于这一点,内地与之比较,还有一定差距,我以为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二、教师的专业发展特色鲜明

在去港深之前,总认为内地的教师是世界上最累的。考察学习后,才知道港深尤其是香港的教师比我们更累,他们除了教授自己的专业学科外,还要担任大量的选修课教学,每周课时多达30余节,这在内地是难以想象的。也正因为如此,才使得香港的教育如此发达,培养出那么多优秀人才,甚至有世界级的顶尖人才,从而促进了香港经济及社会的持续繁荣昌盛。深圳比邻香港,受其影响较大,在基础教育教学改革方面走在内地的前面,同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两地教师的专业发展给我印象至深:1、热爱教育事业,崇高的敬业精神。2、爱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3、爱学习,喜读书,思进取,定时参加在职培训,具有极强的终身学习的意识。4、具有多种业务技能,全面发展,能胜任多门学科的教学。5、对待工作满腔热情,无怨言,无怨无悔。6、同行之间通力合作,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归结起来即是:敬业、忙、上进、有耐心;低调、实干、有责任心;聪明、周到、亲切;待人有礼、工作勤快;一切为了学生、一专多能。

三、校园活动多姿多彩

1、倡导终身学习:香港教育局大力提倡终身学习,使每位教师做到终身学习不言倦,持续进修,要求教师每年每年进修总时数达到1900小时,形式有讲座、区域交流、与内地学校进行教学观摩,以此引领教师与教育方向同步迈进。

2、课程发展多元化:体现在对各门学科都有专门的要求,如体育开设各项球类训练班、舞蹈、田径、班际竞赛、校队之星选举及跨科目专题研习等。

新基础教育篇(8)

从素质教育改革到现今的新课程的近乎十年里,我们已经接触阅读了不少教育改革的理念和实践指导丛书,对改革的理念方向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在实践中总结了一些经验。但自从阅读了了《新基础教育》这本书后,我感到对教育又有了更深层的认识,或者之前的一些困惑有所解除、或者隐在骨子里的信念变得更加明晰了。正如叶澜教授所说的,新基础教育不是只实用代引号的“新基础教育”,而是特殊的课题命题,包含普遍的因素。如反映当代的社会转型和当代人类社会发展对对中国基础教育学校现状提出的普遍挑张,关注世界和中国教育改革的趋势和特征在两者之间建立关联和进行比较增加了历史的维度,不是平时单纯的变革状态下的描述,是介入实践性研究的产物,它不满足于批判,更注重重建,本书框架结构明晰,我在阅览的过程中本书的新理念也逐渐显影在脑海里。

没有宏观和远见着实的教育理念,教育就必然如薄冰似散沙。或朝夕多变,人云亦云、劳民伤财、急功近利。本书最让我产生共鸣的是第一章节,即生存基础:人口资源于生态。时空上,它逆古至今的阐述或精要的点提了社会发展的一些重要环节,从经济、政治、历史、科技、人口、资源方方面面阐述很具社科人文性,恰恰教育就是方方面面的。它是一本高瞻远瞩洞悉力强的教育研究文献。通过学习阅读丰满了我们前线教师的教育资源库。国与国的的竞争、资源的合理利用,整个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少不了社科的研究和科学合理利用地球有限的资源,即要考虑现代又要考虑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所以教育小到家庭国家大到国与国之间,是密不可分。在因特网的世界,让我们有了更好的平台去了解和交流这一切了。只有在了解的基础上,国与国的利益才会得到共享、权利才得到抗衡、世界的格局才会得到相对合理的重组,那么教育和人口素质尤为重要,具有科学的世界观对于我们教师来说就重中之重了,只具有狭窄的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

作为美术教师,我从来不因为自己有了一些技能而沾沾自喜,因为在我的理解里,美术除包含其本题艺术形式美以外,还需要各种丰富的土壤去孕育的,同时美术也包含着为社会服务,促进人类社会的心志发展,我们应该记得人类的文明创造始于使用工具和图形文字表达,而现今美术教育课标中强调的培养学生动手创造能力和绘画表现力,不就是同出一辙吗?在比如社会的腐化环境的恶化不久是出现在恰恰物资科技高度发达的时代吗,人们视金钱如命的年代,许多具有高知识和技能的人“高素质人才”也为之动容,腐败堕落,这是道德缺失的产物,所以从小培养树立学生高尚道德的人生观将更深远的影响着未来国家的命运。人生观从道德审美中来。又如一个具有很高审美和创造能力和远见性的市长,他在建设城市规划环境时,一定会综合方方方面面,不是为了仿效某个大城市获得暂时的业绩去劳命伤财,看到柳州街道今非昔比,大街上树阴婆娑,建筑高低错落,掩露得体,自然与人工植物建筑形色和谐相得益彰,碧水蓝天工程的成效,处处散发出鸟语花香人文关怀的气息,不再是建筑整齐划一单调平板,或杂乱无序,乌烟瘴气、尘爱满天飞的景象。设想如果我们走在城市间极少见到人们撑阳伞、戴口罩,晚上很难听到轰隆的空调机喘鸣声,也许国家支付的医疗费也节省不少,环境美了、生活好工作效率也搞了,这一切假如没有一个具有高度责任感和高素质高审美能力的领导班子这一切成了空话。

美术的内函是人类心理真实的体验,美术外在作用是社会进步的推进器,而美育又将依附社会科学各方面日趋丰富。所以美术学科及其学科的扩展延伸尤为重要。当然这一切合乎人性有了美感才会让人珍惜,大到国家之间才能构建和平的世界。有一句话说得好,富有艺术气质的民族是聪明理智伟大爱和平的民族,至少是一贯性的。

这些年,有了太多感触,对于美术教师而言,要时刻不忘做到与时俱进,把学科与现实相互联系,不断构建具有丰富人文底蕴的美术课堂。

新基础教育篇(9)

早在1996年,我国就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施素质教育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全球化,实现现代化的现实需要.素质教育的深化和发展需要各种手段与教学方法,其中创新教育便是一种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教育形式.创新教育要求家庭、学校和社会共同努力,为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提供创新的沃土.同志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而培养创新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就必须重视教育.所以,我国实施科教兴国重大战略,把教育摆到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这是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重要战略部署.其目的就是为知识经济输送具有创造思维和能力的人才.而培养创造性人才,必须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必须突出创新教育.青少年作为祖国未来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对祖国未来建设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从基础教育入手,全面贯彻实施创新素质教育,是目前基础教育的紧迫任务,也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2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对创新教育重视度不够

基础教育阶段创新教育的全面开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齐力配合,但目前在实施创新教育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不足.首先在家庭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第一,理念错误.多元化社会竞争和两级分化收入的冲击,严重的影响到了家长只重视子女分数,而忽视了寻求创新教育的心态,他们唯恐创新教育会影响到子女的应试考试知识的学习.第二,内容错误.他们只重视子女的身体素质和智力开发,而忽视了子女的心理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第三,方式错误.有的家长教育子女的方式主要以溺爱或压制两种方式,这两种教育方式都会给子女产生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从而抑制了子女创新思维的开发.从学校方面来说,有的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表面上做创新教育工作,其实只是流于形式.某些教师“放羊式”的教育教学又是严重的抑制了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能力.在社会方面,人们的思想观念出现了多元化特点,社会风气出现了各种不和谐的现象,这一些消极因素潜移默化的影响到了青少年纯洁的思想.这都潜在的阻碍了创新教育的开展.

2.2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

由于“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以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学质量的标准.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造成了学校、家庭仅以传授知识教育为中心,只以升学率为教学目标,学生仅仅靠“死记硬背”来完成学科考试,而忽视了学生自身智力开发和能力的提高.同时,课程制度的统一,僵化也难以满足学生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另外,学校又为了迎合社会、家长的需求,不注重素质教育,只实施应试教育,只注重对学生学习书本知识的灌输,强化文化教育,弱化德育,美育,以及情感教育等.忽视了学生自身其它能力的培养;限制了学生自主发展性.学校又对学生中出现的不符合主流的东西禁止遏制批判,造成了学生知识面狭窄,素质发展单一,从而影响了学生全面发展、能动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教师为了应付教学评价,完成教学内容,对学生实施“题海战术”,造成学生课程作业负担过重,其个性和身心健康受到压抑,不利于身心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发挥.

2.3传统的教学培养模式的培养不当

我国教育教学培养模式,依照传统教学模式来看,缺乏对新知识的探讨和思考.在这种教学培养模式下,学生被动的学习方式抑制了他们大胆创新、独立思考和勇于实践的能力.由于教学课程体系的缓慢发展,出现了课程内容标准单一,结构不合理现象.有很多教师和学生反映课程教学内容偏多偏难,不能及时跟上科技发展速度,特别是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课程,在课程设置上,又过于密集且缺乏针对性,并与之学生生活和实际相脱离.并且课程中的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严重失调,这种单一的以必修课程为主导的课程体系,造成学生对课程自主选择和自主活动的限制和险隘,这非常不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学只以教师为主导,只考虑教材、教法,而不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及个人风格,又由于知识结构老化,一些老教师不能适应新的教育改革,课程内容的单一性,只以教材为唯一的课程资源,课堂太程序化而不注重灵活性,毫无新意,从而造成了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的下降.

2.4部分教师教学中的创新意识不足

传统应试教育教学目标单一,只重视升学和分数,教学内容则偏于与升学考试相关知识,学校为了达到教学评估目标,教师则成为提高学生分数的“铸造品”.另外,部分教师由于多年教学经验,缺乏创新意识,习惯于应试教育教学,不注重教学技能,教学方法实行讲授法、记忆法、练习法,忽视思想道德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的全面培养和提高,对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是及其不利的.然而,不少教师虽然意识到需要创新,但是由于自身创新意识不足,同时又担心创新教育实施的不系统、不全面,完成不了制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导致了他们在教学创新上只能力不从心,望而却步.还有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不正确的心理态度,不能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评价奖励优等生而忽视批判差等生,这种不平等的教育观念都抑制了一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和积极动脑性,不利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

3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创新教育的主要策略和途径

3.1树立新的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作为国家建立教育思想体系的一种走向,是促进教育改革,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和必要条件.因此,要实现创新教育,必须从创新教育观念着手,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废除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思想,确立“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观点.其次,在教学体制和评分方面,彻底改变传统教学中死记硬背现象,侧重转向创新性思维的培养.改变单纯以分数为重心的现象,力求选拔方法、评价标准、考试机会多元化.再次,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克服过度保护孩子的溺爱倾向,也不应以学生的分数来决定对孩子的态度,而应注重孩子自身的特长、兴趣、爱好点来对孩子进行教育,从而决定更有利于孩子身心发展的价值取向.最后,学校和社会需要改变对于老师认可度的观念.社会不应该以升学率来评价学校的好坏,学校也不应该仅以学生的成绩来评价老师的优劣.社会应该以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如学生的全面发展水平、毕业学生的社会贡献或在校学生的创新能力来评价学校的优劣.当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发生改变的时候,社会和学校对于老师的要求自然也会改变,从而迫使老师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中融入更多的创新思想,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好的引导和帮助.#p#分页标题#e#

3.2建设创新型的教师队伍

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要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首先必须打破传统的常规思维模式,运用发散性思维为一体,具备创造性教学能力,善于因材施教,以创新的思想贯穿教学,做到“教学有法而无定法”“,其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在知识结构方面,教师应该拓宽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的知识面,掌握综合学科文化和信息科学技术,将创新教育的原理和原则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形成新的教学结构与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去积极主动的独立思考.还可运用创设情境,激发提问、求异发散、引导发现、动手操作等多种方法,灵活创造性的组织教学.同时,教师还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和创新素质,找到适合自身的独具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以此来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特点,培养教师由“传递型”向“创造型”由“经验型”向“学者型”的角色转变.并且,学校还应提供全面的教师培训体系,如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抓教育教学技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为主,为教师再创再造学习条件,使他们能够不断的容纳和掌握最前沿的新知识.

3.3革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

新基础教育篇(10)

一、改善师资

首先,在新的高校招生条件下,国家招收的免费师范生中不乏艺术专业学生,相信这些艺术专业毕业生享受国家的免费教育后,也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农村艺术教育的第一线,他们将会充实农村艺术教师队伍。高素质的艺术教师也会给正在萌芽的农村艺术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再不是靠“师资救济”与“艺术扶贫”,而是依靠自己的艺术教育师资形成良性循环。

其次,免费师范生的成长和成熟仍需一段时日,解决师资的当务之急仍应以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现有师资为主。由于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规模较小,艺术教师较少,学校可以考虑让艺术教师流动起来。让有专业特长的艺术教师不局限在某一村镇、某一学校任课,可在周边各个学校之间轮流上课,充分发挥其艺术特长,实现资源共享。部分省市采用的“走教”方式,就是很好的办法。采取由乡(镇)中心学校统一调配“走教”、非艺术教师培训后改教、鼓励学校聘请当地的民间艺人到学校任教等措施,解决农村艺术教师缺乏问题。

最后,放宽政策,充实艺术教师队伍。如:建立艺术类师资培训网络不断提高艺术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部分教师的艺术特长不逊于专业人才,这样也可使暂时没有艺术教师的学校通过培训,得到简单的艺术教育常识。利用寒暑假时间集中培训,经考核后从事艺术教育教学工作。聘请高校艺术专业师资给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在教学方法、研究技术等方面以指导,培养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师的研究意识、合作精神,使教师自觉养成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职业生活习惯。

二、转变思想

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致使在农村中小学中很多学校把以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程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副课”,在课时安排和执行中,要么敷衍了事,只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面上,要么干脆不排课。或者课表中有被列出,而在执行过程中又被语文、数学等主要科目占用。艺术课徒有虚名!

很多农村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语文、数学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尽管每年普通高中在逐年扩招一些艺术学生,但学生自愿报名的极少。导致那些认为自己成绩差,考艺术类院校是迫不得已才做的选择。因此学校学艺术的风气也难营造出来。如此循环,只会使人们更加忽视艺术教育。

此时,教育成了一门遗憾的艺术,在一次次教学课堂探索中老师们总感到有许许多多的不足与遗憾!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将这遗憾的艺术变成美的艺术,在一次次的遗憾中找到美的不足。如果我们的艺术教育能够实现平等对话、民主融洽、师生互动的心智对流,那么,一颗颗跳动的活泼的火花瞬间就会被点燃。

三、挖掘学生自身的艺术资源

农村中小学生本身就是很好的艺术资源,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发现和珍视他们,要让他们在艺术课堂中呈现自我,在展示自我过程中不断成长。农村学生来自不同的生活环境,受到的艺术影响也会有所不同。有的学生父母或家庭其他成员会唱地方戏曲、有的会剪纸、有的会拉二胡、有的会民间歌舞……这样的家庭本来就有良好的艺术环境,这种地方的、民族的艺术环境下生活、成长的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就会受到家庭的影响,也就是这种丰厚的艺术土壤,使学生在不自觉中学会了民间艺术技能。

农村的自然风光与乡土民情同样给孩子们美的熏陶。艺术院校经常带学生下乡采风或体验生活,而这淳朴的民风民俗和自然风光不正是农村孩子们的先天优势么?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秀美的自然风光,为农村中小学生们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方艺术资源,大大丰富了学校活动课的形式和内容。

上一篇: 专业评估汇报 下一篇: 老板助理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