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汇总十篇

时间:2024-04-21 14:54:53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1)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是一个重要而又不可缺少的环节,其

与课堂和课外教学一起构成了小学语文教学的完整体系,是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巩固与运用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与方法。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已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是在现在教学中小学生的语文作业设计依旧停留在原有的抄抄写写中,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进行优化设计就要从其目前存在的问题出发。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小学语文教学在作业设计中主要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主要为:缺乏针对性、缺乏选择性、缺乏多样性、缺乏社会实践性和存在随意性。

在缺乏针对性上,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完

全不顾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认知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体差异,往往布置一些比较偏于难的作业,这种作业的设计模式是完全不顾小学生的实际情况的,这样就导致了小学生在语文作业中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缺乏选择性上,其主要表现在,教师只是片面地多布置作业,没有对自己所布置的作业有计划性的精心设计,这就造成作业单调而又乏味,学生在写作业的时候也没有获得实际的效果,学

习效率非常之低。

在缺乏多样性上,很多教师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完全不顾作业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上的丰富性,只是拿大量的时间去找一些已经掌握或者将已经讲解到的习题划入到作业的范畴内,这样所布置的作业是完全没有挑战性的,不仅浪费了学生的学习时间,还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在一个固定的模式下。这种情况如果存在的时间比较长,那么对学生的创意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在缺乏社会实践性上,教师布置的作业往往都固定在一些死记硬背的东西上,无法将学生身边的事物联系到学习中,这样学生就无法在作业中对这些知识去思考、其观察、其感知。长久下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就和作业脱节,学到的知识也无法应用到生活之中。

存在随意性的现象在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布置中是最明显的。很多教师认为,小学阶段的学生只要打好学习基础就可以了,在作业的布置上无需过于精细化的追求,因此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也就随便地布置一些例如抄生词、超课文这些简单而又机械性的作业。在这种作业模式下,小学生的作业设计是不用经过任何思考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简单而又机械的作业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无法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作业优化设计的应用

1.设计多元化的作业

作业作为学生学习生涯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于作业来说,其不是单一而又枯燥的文本,而是富有色彩、充满情趣的多元复合体,是让学生在一种愉悦而又合理的情景中获得知识与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随着教学体制的改革,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已经注意到对学生参与学习热情的调动,但是,作业同样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环节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这样也就忽视了对学生充分运用多感官和多角度认识事物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在课堂作业设置上尝试一种新的方法。首先可以将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尝试改进成具有趣味表演性、多层次性、可操作性、自我选择性和实践性等多种类型的作业,然后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以查资料、图画、剪报以至于手工制作的形式来完成自己的作业,鼓励学生对自己学习的知识进行思考与分析,以多种形式来将自己的作业呈现出来。作业不仅是一个载体,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它又是学习和教学中的一个凭借,让学生在这个支点和起点之中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作业的创造中,让学生在一个愉悦的情景下,充分地利用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一些熟悉材料对自身的潜能进行挖掘和展示,不仅可以获得很多丰富的知识信息,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

2.设计自选式作业

作业不仅是学生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理解到升华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课堂作业的设计中,教师要想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一定的知识,就要从不同角度对不同的学生设计不同的作业,而在这个基础之上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他们自己的作业。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在讲解完课本上的内容之后再来布置作业的,这样在作业的量、难度和完成形式上,就由教师占据着一定的主动权,而学生就会在一种被动的局势下按照教师的规定将这些作业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虽然学生都能够按照规定将这些作业完成,但是用功的学生会完成得比较好,而那些不够用功的学生常常都是采取一种拖延与逃避的方法对付作业。但是,如果让学生在作业上自主选择,这样他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接受度、自己的学习兴趣,一步一步来完善自己的知识水平,并在这个完善的过程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水平。选择作业,不仅让学生在学习和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有了热情参与的欲望,同时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不再仅仅局限在书本之中。

3.设计多层次作业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体制还是现在的教学体制,在教育的对象上都具有明显的差异性。从学生的个体出发,其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自己的独特性,所以在发展的空间上也各有不同,因此,不论是在教学中还是在作业设计上教师都要根据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个性特长和知识基础采取不同的实施手段。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小学阶段的学生虽然在知识水平上处于同一起跑线,但是他们的接受能力和个性特征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因此在作业的设计和布置中教师就应该多层次而又有差异性地进行。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在适当减少作业量与降低难度的基础上,让他们做一些抄写有趣味性的东西,以此来让他们在易学和乐学的基础上解决他们接受能力差的问题,在一种循序渐进的过程中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对于那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好的同学可以适当地增加作业的难度,对于他们的作业设计可以从积累语言文字、提高操作能力、拓展课外阅读水平等方面出发。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学生接受能力差的问题,同时还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水平都得到了有效的锻炼,更重要的是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度。例如,在词语造句这一环节中,教师要求学生对“幸福”一词造句,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对这个词从不同的句型中进行,对于接受能力差的学生可以造一句话,相对较好的学生可以多造几句话,非常好的同学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以拟人、比喻这些角度出发来变换出不同的句型。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中其作业的设计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对于这些问题其解决方案的实施一定要从最优角度出发。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对于它的优化设计不仅要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同时还需要从学生的个性出发,采取人性化的方法来实施,这样才能使作业设计得更加完善,才能更好地将作业的优势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2)

一、设计多元化作业,让学生多感官得到体验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应该通过设计真实、复杂和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或问题情境,诱发、驱动并支撑学习者的探索、思考与问题解决这种积极的学习活动,帮助学习者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所以,教师要寻求作业创新,要设计形式多样、多元化的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以画图、剪报、查资料,甚至是手工制作等方式来完成: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学问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二、联系学生生活,设计生活化作业

1、结合教材内容,设计参与式作业。新课标教材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注意构建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教材体系。教材的每一个部分都不是封闭的,而是用各种形式联系到课外,联系到别的学科,直接通向丰富多彩的社会、自然、生活和文化的方方面面。设计了许多向学生生活扩展和延伸的练习。例如,五年级语文综合化练习中了解中国姓氏特征,我让学生课后搜集身边人姓氏特点。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2、结合教材视域,设计专题性作业。语文教材内容上涉及到自然、社会、科技等知识领域的方方面面,这就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活动、探究、体验的机会。学生在形式多样的综合作业中主动探索、动手实践提供了能力。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语文课外作业:查阅性的作业,如在学《香港,美丽的明珠》以前,布置学生上网、上图书馆查阅有关香港的资料,为深刻理解课文作铺垫,并培养其搜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专题性的作业,即围绕一个专题开展一系列活动,完成系列调查报告。如三月“学雷锋,树新风”活动中,组织学生查找雷锋资料,调查周围学习雷锋的好人、好事,了解新世纪儿童勤俭节约状况,最后写日记,开班会,出小报,讨论交流等。收听收看广播、电视台的新闻节目,记录自己最关注的新闻;观看动画片,学写短小的童话、科幻故事;观察大自然中的某种现象,写观察日记;了解某种产品的性能、用途,学写产品说明书、广告语;阅读课外读物,做读书笔记,办手抄报;背诵经典古诗文,在班上举办诗文朗诵会;练习书法,在班上举办书法展览;收集名人名言、歇后语、谚语、春联、民间故事,在班上交流;走上街头,查找纠正街道两旁的错别字;搜集本地文化、资源,关注家乡历史及发展……另外,还有探究性、交流性、参观性的生活化作业设计等,这些都可以引导学生去研究身边的生活,关注社会动态,做在生活中学习的主人。这样的课外作业,既培养了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又使学生感到学习语文是一件十分有用、有趣的事情。

3、利用教材载体,设计运用性作业。教师依据学生实际水平精心设计形式新颖、灵活多样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作业。使学生在情趣盎然中增长知识、运用知识、发展智能。如:创作性的作业,学了课文《少年王冕》,让学生学者王冕的样子画画书中的荷花画。

4、结合学生自身,设计自主性作业。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参与、自主选择作业的内容设计。作业可以自己留,互相留,学生自己决定每次作业的题目、数量和时间,并允许学生超前学习教学进度以后的教材。并通过展示性的“暗示”评比,引导学生自我发展。

三、尊重学生个体差异,设计多分层次作业

“最近发展区”理论是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他认为儿童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个“最近发展区”既不是原地踏步,也不是 “高处不胜寒”的盲目拔高。教师面对的是一个个基础不同、能力不同、性格不同、习惯不同、举止不同的个体。所以,面向全体,就要考虑到每个层面的学生、进行分层练习,使每个学生通过不同度、不同量的作业练习在原有的基础上各有收获。教师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为学生提供充满趣味的、形式多样的“自助餐”式作业,这样就能让每个学生在适合自己的作业中都取得成功,获得轻松、愉快、满足的心理体验。

四、关注社会,通过作业创造学生实践活动的机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3)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事实上,能力的高低与机械的记忆书写没有多大关系,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多方面的能力,那种机械的书写作业已达不到素质教育的要求。一些学生经常完不成作业,其实是那些单调的书写作业让他们对作业丧失了兴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的特点,把作业设计得形式多样,争取让作业内容丰富而又不失创造性,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全面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

2.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作业要体现层次性

(1)作业量的分层。

对作业量增减的依据是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内容简单、容易掌握的就少布或不布,切忌重复布置简单重复性强的机械性作业,这会极大挫伤学生写作业的兴趣。对于学习能力强、态度认真、知识掌握较快的学生可以不留作业,给这些学生减负,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发展其他爱好,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展时间和空间。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难度的分层。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撇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3. 作业设计要体现多样性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可学生的实际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学生在形式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学习积极性也必将大大提高。

(1)演说交际类作业。

可以是演课本剧,如学习课文《三顾茅庐》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排演课本剧,起到理解深化、巩固的作用;还可以设计一些辩论题,让学生通过辩论表达自己的看法,这种方式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迸发灵感的火花,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可以让学生把口语交际课中的观点拿到生活中实践一下,学习与人交往,锻炼口语交际、待人处事的能力。这类作业真正让书本知识融入生活,让学生把知识放在生活中进行检验、进行思考,达到了活学活用的目的。由此可知,学习即生活,生活即学习。

(2)读写积累类作业。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4)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这就要求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应由统一、专制走向“自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独立完成走向协助合作。

一、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趣味性

一直以来,作业的作用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

二、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层次性

1.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对其发展的要求进行作业量的增减。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样,所有学生就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主动性。

三、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注重实践性

谢觉哉说:“学和行本来是有机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死书库。”语文作业的设计也要注意实践性,不仅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而且还要引导学生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指导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激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

四、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合作探究性

合作是情感交流,互相学习的过程,也是思维碰撞、潜能发挥的过程。因此,多布置合作性作业,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合作交往能力。新知识的生成性、建构性,也要求学生必须加强合作,学会合作。今后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

五、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创新性

创新是时代的要求与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求更多地注重培养儿童的灵活运用能力,在运用中强化创新意识。语文作业的创新性,主要应体现在灵活运用课文的语言材料来表现学生的自由思想和个人见解,注重培养思维的发散性、流畅性、灵活性和应变性,使学生在用语言反映思维的活动过程中,优化思维的创造性品质。比如,在学完《称象》后,鼓励学生用一些模拟材料试试还有什么好办法“称象”。又如,学完课文后,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课文配上图,给古诗配画。再如,学了《小白兔和小灰兔》,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编成小话剧演一演。这些类似的作业,都充分展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具有学科整合性

传统语文作业的内容只局限于本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缺乏联系和渗透,它虽然能提高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效率,却容易使学生形成狭隘、封闭的知识观。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作业设计要淡化学科间的界限,把语文学科同其他学科在知识上相关或思考方法相似的内容综合在一起布置作业,以打破传统语文作业中形成的单纯的语文知识学习观,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不仅包括单纯的语文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还应该是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的知识进行渗透与融合的过程,从而纠正学生片面性单科思维的习惯,促进其应用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

七、作业的设计与布置要体现差异评价性

每个人的个好、能力都是有差异的。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就是因为他们的自身技能得到了充分发展。虽然语文老师的职责在于传播知识,让学生学语文、爱语文,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但没有必要把每个学生都教成文学家,从而遏制学生其他方面的特长发展。

总之,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与布置应该紧扣课程标准,贴近学生生活,使孩子们能融在其中,乐在其中,得在其中,折射出一道道绚丽的作业风景线!让每位教师都能设计出一份份别出心裁的作业,培养出真正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5)

首先弄清楚学生属于哪个层次,将学生按学习情况分成A、B、C三层,然后统计出各层次学生所占班级人数的比例。我把学生按照学习成绩分成A、B、C三个层次,C层为接受能力差、作业困难的学生;B层是智力因素较高,但上进心不强,学习不刻苦,学习成绩不稳定的学生,这种学生学习潜力最大;A层的学生有较高的智力因素,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做题速度快,具有自主探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到练习等各个环节都分层次安排。这样便于教师及时有效地对各层次学生进行分层次作业设计和辅导。

二、分层目的

分层前必须做好思想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讲清道理,让他们认识到学习成绩的差异是现实存在的,分层的目的不是人为地制造等级,而是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力,缩小与他人的差距。分层作业就是要让每一位学生都感到“我能做,我会做,我想做”,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样,作业在内容上安排较合理的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基础和能力上各得其所,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激发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关注了每位学生的成长和进步。作业不再是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学习需要。

三、具体布置

首先是设计有层次的练习。一般来讲,对于基础好的学生,在他们掌握了书本内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布置一些有深度或综合性强的作业,充分挖掘其学习潜力,进一步发展其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增强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对于基础一般的学生,除了掌握书本知识外,也要适当穿插一些稍有难度的题目,使他们也能有所提高。而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则应布置基础性的作业,让他们经常体验成功的喜悦,建立信心,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在作业上要提出不同的要求。要求C层学生解决问题时,只要学会本课基础知识,做对基础题,就可以得到“优”;对B层学生,要求做对所有题,就可以得到“优”,并鼓励他们多做一些拓展性题目,努力提高自己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对A层学生的要求是必须又对又快地做完题,且要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布置《胡杨》一课的作业时,我首先把作业设计成三段:基础题、选择判断题和综合思考题。对C层学生,做对基础题,就可以给“优”;对B层学生,做对所有作业,就可以得“优”;对A层学生,必须做全对,而且作业干净整齐,对综合题有自己的见解,能举一反三,才能得“优”。对B、C层学生,我针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再设计些题目让他们做,做对了就给他们加分。他们从日益增多的成功中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成绩在提高。对A层学生的作业采取分类评价,课堂作业时,我让他们比做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准确性,比作业的思维质量,通过分类评价在A层学生中形成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这样,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作业过程中梳理、完善自己的思路,发展、开拓自己的思维。这样设计作业,既保证“面向全体”,又兼顾“提优”和“辅差”,既杜绝了做不完作业或不做作业的现象,又全面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四、评价与激励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6)

随着新课改的贯彻落实,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逐渐受到重视,特别是对小学生而言。小学是学生学习生涯的起始阶段,也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培养的重要阶段。作业设计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构成部分,为确保作业设计能够满足新课改的要求,让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巩固所学的知识,开展针对性的训练,语文教师应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个性特征,对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便据此加强对学生能力及知识掌握情况的训练。

1.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原则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课堂教学是开展语文知识教学的重要途径,而语文作业也是对学生所学知识进行强化训练的重要载体。然而,在传统教学环境下,小学语文教师所设计的语文作业比较单一,缺乏对作业设计的创新认识,只是简单的将作业看作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而作业形式也大多是死记硬背与机械性训练,作业完成过程比较枯燥、无趣,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符合小学生的性格特征。针对这种现象,在新课改背景下,为更好地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师应突破传统作业设计的局限性,依据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层次性等原则,对语文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摒弃单调、枯燥、重复的作业设计内容和形式,创新作业内容,改善作业形式,增加语文作业的层次性,以使作业完成过程能够更有趣味,以此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训练,据此培养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以便为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保障。

2.小学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策略

2.1语文作业的设计要有趣味性

小学生的性格是活泼好动、好奇心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于语文作业的设计,语文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特征,并依据教学内容,对语文作业进行创新设计,增加作业的新颖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通过完成语文作业,巩固并真正理解所学的语文知识,据此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确保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能够得到全面提升。基于这种考虑,语文教师可依据教学材料及学生的语文基础和学习能力,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如绘画式作业、表演式作业等,即要求学生根据某篇课文的某个段落绘制一幅相应的图画;或者教师提出一个话题,让学生根据该话题设计一个表演节目并进行演练,在下次课上表演。通过这种方式设计出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可以让学生对语文作业产生兴趣,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全面培养与提升,这也为学生未来学习更高层次的语文知识奠定了基础。

例如,针对情境性、故事性等课文的教学以及相应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如二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小马过河》、五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天涯情思》等课文,语文教师可设计表演式作业,让学生扮演文中的角色,对课文内容进行表演,以此让学生实现与文中人物的对话,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及含义。此外,古诗是一种语言精练且具有较强概括性的语文知识,因与如今的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学生学习和理解古诗的难度相对较大。在这种情况下,为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古诗的相关知识点,在完成古诗教学后,如《咏柳》这首诗的教学后,语文教师可据此设计绘画式语文作业,让学生根据这首诗创作一幅画,画中要包含这首诗的意境,以此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语文知识的记忆。

2.2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实践意义

从本质上而言,知识的学习是为了服务于实践,而实践的目的是对知识的准确性进行检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基于此,小学语文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应根据教学内容,创新作业形式,设计个性化的语文作业,如调查式作业、搜集式作业等,以使语文作业更有趣味,让学生通过完成作业,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进行全面提升。

例如,在对《我家门前的小树死了》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语文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课题“小树死因调查”,让学生在课后开展调查,分析导致小树死亡的原因,并以此创作调查报告,促使学生能够将知识理解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据此增加理论知识与实践的联系性,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篇课文及其相关知识点。

2.3语文作业的设计要具有层次性

因受生活环境、性格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个体发展存在很大区别,这也代表着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基础、兴趣爱好等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为确保语文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强化训练的作用,对于语文作业的设计,教师应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语文作业进行层次化设计,分层设计作业内容,以此调整作业难度,让学生根据自身的能力,完成基础性作业、自我挑战性作业等不同层次的作业。对于学习能力、学习成绩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在完成基础性作业后,多涉足具有挑战性的作业;而对于学习能力和成绩有待提升的学生,教师可只要求其完成基础性作业,对具有挑战性的作业不做强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能够自主选择语文作业,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去完成作业,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语文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文作业的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为确保语文作业能够真正发挥强化训练作用,语文教师应依据实践性、开放性等原则,在充分考虑学生实际能力的基础上,对语文作业进行个性化设计,分层设计语文作业,对作业难度进行分级,促使Z文作业能够带有实践意义,以便确保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7)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越来越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培养出更适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人才,我们国家开始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新课改要求每门学科都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创新。语文作为一门重点学科,更是改革的重中之重。语文教学中,学生在课堂上接受新知识时,无论表现出积极地配合教师教学还是根本没有理解教学内容的情况,教师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在整个教学环节中,作业设计对于教师而言,是检查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情况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教师会根据语文教学内容而精心设计作业,达到检验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由于传统语文作业中存在作业量偏大、形式单一以及缺乏趣味性等特点,对学生发挥自己的思考能力没有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而在本文中提出具体的作业设计策略,进而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达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

一、趣味性的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中,教师基本安排的内容都是以解答题目的类型为主,所以学生在长期接受这种作业训练中产生厌倦心理。因此,在新课改下,教师对作业设计需要注入趣味因素,使学生在解答问题中能够提升兴趣。

在《秋姑娘的信》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将收到秋姑娘信的“人物”找出,对相关句子进行阅读。随后,教师可组织小学生模仿秋姑娘的口吻,重新给大雁、青蛙、小松鼠、山里的孩子等写一封信,将想说的话告诉他们。教师在引导学生充分对课本上的句子进行阅读的基础上,再要求小学生自己写句子,可实现“以读带写”,让小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语言的美感,对具有美感的句子进行自主创作,从而使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此外,教师还可引导学生对课本上优美的句子进行摘录并阅读,使小学生知识储备增加。比如,在《美丽的南沙群岛》这篇课文中,有很多优美的句子,如“天是一片蓝玉,海是一块翡翠”“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一团团,一簇簇”,对于这些句子,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摘录与阅读,提高语文作业质量。

二、实践性的作业设计,提升学生的英语能力

语文课程改革意见指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结合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所设计的各个教学模块对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途径,从而在设计作业中体现出探究能力培养的特点。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可以把自主探究性的题目融入作业问题中,便于学生能够在掌握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发散性思维进行解题,进而提高高中学生的语文思考能力。

例如,《小露珠》这篇课文中,教师可将“像钻石那么闪亮的小露珠”“像水晶那么透明的小露珠”“像珍珠那么圆润的小露珠”等句子摘出来,随后对小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回忆记忆中露珠的样子,随后对以上句子进行仿写,让小学生感受到文中的写作技巧。又如,《夕阳真美》这篇课文的教学,教师可要求小学生仿照课文结构,回想一下自己与长辈或小伙伴看夕阳的情景,仿写一小段话。仿写训练活动完成后,训练活动并未结束,教师还需引导小学生将自己喜欢的句子念出来,让小学生共同分享自己仿写的句子。这样,不但能够让小学生在对课文进行阅读的基础上提升阅读能力,而且能够使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提升,从而促进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通过做语文作业,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和巩固,促进智力和创造力的发展以及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是,语文作业的现状不尽如人意,教师设计的作业量多且单调,机械地重复写作业过程,不仅压抑了学生思想,还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优化小学作业,提高小学语文质量,是教育者亟须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多个不同角度分析了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方法,使教师能够在新课改中结合语文教学情况而有效突破传统的语文作业设计限制,体现出趣味性及开放性的特点,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提供帮助。因此,教师不仅要重视作业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优化语文作业的设计思路,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8)

引言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中,由于作业的客观性方向偏重,再加上作业量较大,作业内容过于僵化、机械,轻视对作业质量方面的要求,一方面导致学生对超负荷的作业量产生顽强的抗拒心理,另一方面在做作业的过程中学生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思维,作业无法发挥其应有的效应。为提高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语文素养,加强小学语文作业的有效性,促进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必须设计出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作业,对过去的传统的小学语文作业施行改革。

一、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现状及其原因

随着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推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得到了一定的优化,过去的学生作业单调枯燥、缺乏弹性、偏重书本、脱离生活和学生个人的实际等状况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然而,目前的小学语文设计状况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1]。

1)作业设计与学生需求的矛盾

由于学生的具体情况大相径庭,例如,他们的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性格等各方面的情况各不相同,对语文作业的需求也不一样。另外,对于学生已熟练掌握的知识,作业不必反复去强化,而老师未能完全了解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目前的语文设计未能考虑的这些因素,导致语文作业设计与学生需求存在一些矛盾。

2)作业设计与作业时间的矛盾

相对于以前,小学生要学习的科目增多了,所以要做的作业也相应地增加了。有些语文老师未考虑到这个因素,给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一方面加重了小学生的学习任务,给他们带来了较重的学习压力,另一方面使得学生未能合理安排好做作业的时间[2]。

3)作业设计与课堂教学的矛盾

作业一方面要超越课堂,让学生接触到与语文课堂上所授予的不一样的知识,另一方面有需要与课堂知识有一定的挂钩和联系,而要科学合理地协调好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一件较为困难的工作[3]。

造成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存在如此多的问题和矛盾的原因主要有很多。首先是由于教师教学功利思想过重,加上上级管理部门对教学效果的要求过高,使得老师给学生布置的作业量较多。其次是教师对作业教学的态度较为轻率,未能认识到优化作业设计的积极作用。另外,由于家长对学生作业的过度关注,而学生对作业产生较强的抗拒心理,神话了作业设计的矛盾。

二、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

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小学语文作业在帮助学生掌握语文知识,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优化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针对学生的特点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提高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要求。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和改革必须切实关注学生学情,联系实际,践行教育部所倡导的“轻负高质”的理念,更好地提高教学精细化程度。“轻负高质”就是让孩子们作业少,学习质量高是为了让素质教育全面贯彻到学校教学活动的全过程,让教学方法由“教得活”转变为“学得活”,使学生在不影响学习效果的状态下同时不至于负担过重。

为满足“轻负高质”的教学精神和教学理念,小学语文作业设计必须科学合理。科学理想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1)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和从事某项活动的意识倾向。为激发学生兴趣,语文作业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学生在做语文作业的过程中高度集中注意力,并始终保持愉悦的心情。语文老师应该多布置一些内容新颖灵活的作业给学生。只有具有趣味性的语文作业,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让学生爱上语文和语文作业,在做语文作业和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2)有效性

作业过程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包括习题的选择、布置的形式、作业的批改、反馈的策略等,要想提高语文作业的有效性,必须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和作业观,去研究、推敲每一个环节,真正去思考教育,把学生当成是正在形成的人去对待与研究,只有尽可能地优化每一个环节,才能真正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既符合每个学生的身心发展,又可以实现人人参与、各有所得、各有所获。这样既能巩固基础又能培养出高分高能,素养全面的学生。因此语文作业的有效性设计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去探讨和完善。

3)人文性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学科。语文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也要注重人文教育。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可以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因此,语文老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应加强对作业内容人文性方面的要求让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学习和感悟,培养情感,陶冶审美情操,宏扬中华民族的人文精神。

4)实践性

随着探索性学习方式的引入,现代学校课程已由重视单一的基础性理论到注重理论学习与实践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作为一门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的学科,语文尤其应该特别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不应该将教学内容仅限于教科书,应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联系实际,积极投身实践,在实践中获得真实、鲜活的知识。一般而言,实践性的知识存在于课堂之外,这就要求老师在布置作业之时多布置一些需要学生亲身去时间的作业,如,可以让学生请父母带他们去参观某个博物馆,了解博物馆中的文化。这样,学生就能通过实践活动在一个广阔的空间学习和体验到由直接经验的来的的知识。

5)创新性

想象力比知识要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货的源泉。 语文教学非常注重对学生的发散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尤其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开拓学生思维,让学生从小开始就学会质疑,大胆求异,发展个性。语文作业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作业内容是否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能力,作业的答案不能使唯一的机械式的答案,而应该呈现出非富多彩的特征。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通过多角度的思考,突破单向性的狭隘、保守的思路,寻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答案。

6)多样性

为了让语文知识和充满情趣、丰富多彩,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设计出具有多元性特点的语文作业。作业未必只有书面形式这样一种存在方式,语文作业还可以以活动的形式出现。课程改革应该改变过去那种重视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等机械训练般的学习方式,而应该多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搜集和处理信息等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设计出形式多样的语文作业。

事实上,科学理想的语文作业所具备的这些特点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具有趣味性的作业可以增加作业的有效性,多样性的作业可以满足作业趣味性的要求,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同时需要作业兼具趣味性、有效性和多样性。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小学语文作业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学生的减负空间,丰富课余生活,发展学生的独特个性。

三、对作业设计改革的建设性意见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改革,必须针对小学语文作业的现状,寻找出现问题和矛盾的根源,找出正确、科学的解决方案。为了让小学语文作业兼具趣味性、有效性、人文性、实践性、创新性以及多样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设计自主性作业

传统的语文作业,都是由老师指定的。必须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以加强学生的自主意识为目的。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自主进行选择,或者针对学生的差异,给他们布置不同的作业。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刺激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学习方法由过去的被动式接受转变为主动地吸收。

2)设计多元化作业

学生怕做作业,对作业产生抗拒心理,很多时候是因为作业形式比较单一,没有趣味性,未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对此,小学语文作业的设计与改革需要让作业形式多样化,设计出多元化的作业,让学生乐于学习。改变过去单一的文本作业形式,多布置一些人文作业、操作性作业、趣味表演性作业、实践性作业等多种类型的作业,鼓励学生以看、听、摸和想象等多种感官去感受知识、探讨学问,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妙趣横生的作业。

3)设计实践性作业

实践性作业就是立足学生的生活经验,围绕语文学习开展的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和生成性的活动。语文作业应放弃机械的重复和枯燥的模仿,要求学生在充满情趣的时间性作业中体验生活,把作业设计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使学生在社会实践、家庭生活中巩固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

4)多方面的作业评价

积极的作业评价对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老师的工作效率有很大的帮助。语文老师应该将作业的评价方式多样化,从多方面去欣赏和批阅学生的作业,不能参照一定的固有标准。

小结

作业是语文学习中不可或缺的组成分,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是一项需要不断创新和完善的工作。小学语文教师要敢于创新,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充满情趣的作业拓宽语文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在广阔的时空中感受语言,不断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的知识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以上这些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能使作业质量大大提高,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益。

参考文献:

[1]朱桂琴.新课程作业设计的五大坐标[J].教书育人.2009(7):26-29.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9)

自主性作业

在作业设计方面,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权。在作业布置和完成上面教师需要一改以往的专横和严厉的态度,取而代之的是给予学生自由,教师应当把做作业的选择权交还给学生,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选择是否完成作业。而这一切也完全凭借幼儿自觉性。

例如:在学习古诗词之后,为了让学生了解相同类型诗句的不同表达形式。教师可以布置一道课下作业。即学生在课下收集和寻找与本节课主题和题材都相似的几首古诗词。这种作业设计方式比起让学生抄写课本当中的诗句要更有效果。这种作业设计方式给予了学生更多选择,这也让原本接受作业安排的学生们具有了选择作业内容的权利。

多层次、多类型作业

作业的存在是为了巩固学生课堂学习过的知识点。基于这个问题教师在设计作业时需要挑选学生感兴趣的作业内容。单一的书面形式的作业会让学生失去做作业的动力,学生经常采取同一种作业完成形式也会对此感到厌烦。兴趣是支撑学生完成作业的动力。学生只有先对作业设计形式产生学习兴趣,学生才能在兴趣的驱使下完成教师设计的作业。为了达成这个教学目标,语文教师在进行的作业设计之前不能拘泥于传统的作业设计形式,而是大胆突破、敢于创新的通过设计多类型的作业形式来增加作业的趣味性,由于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爱好都各不相同。在作业设计时除了要考虑作业的趣味性和多样性,同时还要考虑到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特点,这样才能鼓励学生投入到作业学习探索当中去。

实践性作业

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一系列教学计划,在设计小学语文作业设计时,因语文教学就有实践性的特点,导致小学语文教师在布置该作业时需要考虑学生的自身理解能力。语文作业设计要打破传统书面作业的束缚,转而采取实践教学与理论化教学促进的作业设计形式。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和复杂的语文知识点。在进行作文设计时,要求教师在讲解语文知识点时,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学习各种广告词和宣传标语的用法,这类构建实践性语文作业的教学方式能够更好的巩固学生语文知识点,进一步加深人们对于中华文化的认识。

探究性作业

自新课程政策理念推行和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提高小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性。小学语文教材重视学生情感的表达和培养,同时小学语文也重视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了加强小学语文教学效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某单元文章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这里的问题主要是围绕本单元主题的内容和情感,这项作业十分考验学生的归纳概括以及总结能力。在学习语文知识点时,教师要用开放性的问题来引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又如在学习春联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改变传统教学计划,在保留春联知识点教学的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模仿去自己编写春联。除此之外,在分析文章感情色彩时,教师也可以提示学生哪些语句,之后让学生自主思考,并让学生说出句子当中哪个词语是情感的体现,并让学生在练习作文时尝试着使用学过的情感表达的词语或者句子。

分层性作业

面对需要背诵的课文时,小学语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能力和特点。对于记忆力较好的学生,可以要求学生背诵全文,在学有余力的同时可以适当增加学生的任务量,而对于基础薄弱、记忆力较差的学生而言,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背诵重点的段落。分层作业模式让整个语文教学变的更加高效。

学生参与作业批改

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业设计篇(10)

语文课程不断改革,新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随着新课程的进一步改革,语文的教学方式、方法也在不断创新,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也显得比较重要。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丰富但是书本涉及的知识很有限。如果只局限于书本知识的学习与巩固,那就严重影响了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拓展,导致接受的知识面有所限制。如何配合语文课本知识,发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作用,以帮助学生挖掘更多的兴趣爱好,开阔视野值得重点探讨。

一、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策略

1.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多样化

传统语文课外作业布置一般以书面形式出现,非常单一,不能凸显出课外作业的灵活性与扩散性。新阶段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不能像传统作业设计一样。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要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相结合,灵活设计作业的内容,不但需要设计可写、可看、可读的作业,还需要设计可动手操作的作业,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充分调动各种感官,这样也有益处小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所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需充分多样化。

2.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兴趣化

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学习基本文化知识,如果因课外作业设计不恰当而让学生失去最基本的兴趣,那将严重影响到小学生以后的学习道路,所以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充分注意兴趣化。学生产生了学习的兴趣,那么接受知识的能力也会倍增,所以教师应该注意课外作业设计的新颖、灵活,融入小学生心理特点,给小学生更大程度的吸引。

3.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应该层次化

小学生智力发展的差异,要求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注意层次化。教师应该承认并且了解这种差异,对处在不同水平层次的学生也要采取层次化的课外作业设计,这样也符合各个学生增长知识与开发大脑的规律。

二、小学语文课外作业设计的形式

1.分层选择式作业

分层选择式作业要求教师在设计作业的时候,考虑到不同学生接受知识与脑力开发的差异,发挥作业的灵活性,以满足所有学生学习增长知识的需要。教师可以先设计与布置最基本的作业,要求每个学生都得完成,然后布置不同程度的作业内容供学生选择,形成阶梯式分层的作业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高兴地完成作业。

2.实践体验式作业

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非常强的课程,它具有实践性。实践体验式作业是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文化内涵的最好途径之一。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体会到语文课本当中的语言语境,能比较系统地帮助学生补充教师无法教给他的内容,那是一种从小对语文素养的培养。

3.阅读欣赏式作业

语文教学当中历来重视语文的阅读欣赏。语文的阅读欣赏能力提高需要阅读大量的书籍以及背诵一些美文。教师在设计小学语文课外作业时,可以将这一形式渗透进来。教师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也能帮助学生拓展语文课本知识,是课内知识比较好的延伸,同时这样也让学生进入书本中不同的感情世界,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推荐好的课外阅读资料,能激化学生对语文博大知识的热爱,能有效地提高语文语言的掌握能力。

4.面向生活式作业

上一篇: 土地资源管理的内容 下一篇: 化学中的数量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