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创意美术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1 15:31:12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1)

美术教育是儿童早期教育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发展儿童的艺术能力并培养儿童欣赏周围世界中美的能力的有效载体,也是丰富儿童生活,帮助儿童了解这个世界最基本、最特别的一种方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要为孩子“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同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尊重每个幼儿的想法和创造,肯定他们独特的审美感受和表现方式,分享他们创造的快乐”。然而,在目前幼儿园美术教育中,老师存在着过度关注美术的教育价值,忽视孩子审美情趣的培养,教学内容成人化等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者以功利心看待儿童美术教育的r值。福克斯和迪非莱(Fox & Diffily,2000)曾说:“对儿童而言,艺术的价值在于其本身。”美术活动对儿童来说,不仅能够发展认知能力、观察能力等一系列的学习能力,还是儿童表达深层情感和感受的一种方式,通过美术愉悦身心,宣泄情绪、情感。然而,在目前的儿童美术教育中,很多时候我们仅仅因为艺术有益于学习能力发展才重视它。老师在选择美术教育内容、设计活动环节以及指导孩子的过程中,常常是以成人的教育需求为目的,以能力发展目标为方向,而忽略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尊重,忽略了儿童作为美术活动主体的自主性、独特性、创意性。

二是忽视儿童自由的审美与表达。《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在艺术活动中要“创造机会和条件,支持幼儿自发的艺术表现和创造”“了解并倾听幼儿的想法和感受,领会并尊重孩子的创作意图”,而在幼儿园美术活动中,老师常常按自己的意愿提供儿童美术活动的材料,如:全班孩子用同样的画纸、笔和其他辅助材料,剥夺幼儿自由选择不同材料进行创作的机会;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示范、讲解的方式引导、暗示儿童按教师的要求绘画,剥夺幼儿自由表达与表现的机会。

三是以成人的审美标准评判儿童的美术创作。幼儿对事物的感受和理解不同于成人,他们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方式也有别于成人。幼儿独特的笔触、动作和语言蕴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情感,成人应对幼儿的艺术表现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而传统的教育模式提倡成人干涉儿童的艺术创造,这往往会扼杀儿童所表现的独特的原创力。在幼儿园美术教育中,教师常常以色彩搭配是否和谐、画面构图是否严谨、线条形状是否准确来判断儿童美术创作的结果,而忽视了幼儿在创作过程中内心的感受、体验和想象,以及儿童在绘画能力发展中独特的阶段性特点。

要打破传统幼儿园美术教育的困境,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重新审视我们的教育理念和行为,反思对幼儿园美术教育的价值认识,转变教育视角,尊重儿童在美术活动中的独特的感受和表达,立足“童趣、童言、童画”,让儿童真正成为美术活动的主人。

童趣――儿童美术教育的阶石

童趣,是开启儿童美术创造之门的钥匙,是儿童走进美术殿堂的台阶。具有童趣的儿童艺术视觉,有着孩子们对世界最质朴、最纯粹、最斑斓的理解与认知。在孩子们的眼里,世界就是五彩缤纷、千奇百怪的,在孩子的天性中,有着发现、探索和描绘神奇世界的欲望。儿童美术教育要有儿童视角,教育者要用孩子的眼光去捕捉美术教育内容,思考美术活动方式,以趣引趣,以趣激趣,以趣育趣,激励幼儿美术创造。

这里的“趣”有两层含义,一是“有趣”,是那些发生在孩子童年生活中的趣人、趣事、趣物,是在孩子生活中容易发现和体验的“趣”,这种“趣”是儿童美术活动中重要的内容来源。同时,这里的“趣”也是“兴趣”,是指教师在美术活动中要善于引发儿童的兴趣,以孩子感兴趣的活动形式,激发儿童感受与欣赏的兴趣、表达与创造的兴趣。

童言――儿童美术教育的源泉

美术是一种个性化的交流方式,它为儿童提供了表达独特想法的机会,可以说美术是儿童时期孩子一种重要的“非语言性语言”,也可以说是一种独特的“童言”。童言,是儿童率真童心世界的真实反映,是儿童美术最有价值的创造之源。儿童美术要改革传统的“请你照我这样做”的范式教学、临摹教学,让孩子在美术活动中尽情地用自己的想象表达对生活、对世界独特的自我认识与理解,讲述童年里鲜活的故事,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表达自己所见、所感、所思、所好、所求。

比如,在美术活动撕贴画“吃麻辣串”中,儿童用夸张的手法来表现他们的感受――张得大大的嘴,伸得长长的舌、流泪的眼、冒着浓烟的头顶、火红的画面,来表达他们对生活的感受和认识。“结婚”对孩子来说是多么遥远的事情,可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却时常在父母的带领下参加过婚礼,他们看见了新娘美丽的婚纱,感受到婚礼现场浓浓的喜庆氛围,于是,在美术创作中凭借丰富的想象,自由地表达这种美好的体验,画面中超大的婚纱,新娘红艳的嘴唇、大大的眼睛、夸张的睫毛和耳环,撒在画面色的纸都是孩子对“婚礼”具体而形象的表达。

童画――儿童美术教育之魂

童画,儿童特有的、珍贵的艺术原创,是幼儿美术作品的灵魂。这是因为,儿童在美术创作中有其独特的表达形式。研究表明,幼儿受思维、认知能力、心理发展水平的影响,在美术创作中常常采用拟人式表达、透明式表达、平面展开式表达、夸张式表达等独特的表达方式描绘他眼中的现实世界和虚构世界,这些特殊的表达形式是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反映,会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观察的逐渐客观化,绘画表达越来越自然化而逐步消失。因此,这些特殊的表达形式是弥足珍贵的,是“童画”自由、独特、生动的体现。当教育者面对儿童作品,要从尊重、理解和倾听的角度去审视“童画”中呈现的奇异构图、形状、色彩和线条,鼓励儿童独特的创造,而不能一味地从培养儿童美术技能的教育需求出发,用成人的美术代替儿童的美术,如果“童画”没有了想象、没有了个性、没有了灵魂,再好的技法、再美的创造都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失败。

幼儿园美术教育,说到底不是美术专业的教育,而是儿童精神愉悦的需求,儿童画自己的内心,画自己快乐的画最美。幼儿美术教育的职责应是保护“童趣”、理解“童言”、珍惜“童画”,幼儿美术教师的责任就是:保护孩子的兴趣,提供感受、创作的机会,引导儿童找到感觉,找到方向,帮助儿童完成想象和创意。

参考文献:

[1]幸福新童年编写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1-62.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2)

1 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应遵循的几点原则

笔者通过对大量学前教育数据的分析,提出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时应该遵循以下几点原则,以期做好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工作。

第一,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应遵循层次性原则。也就是说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前儿童的实际能力、实际水平、自身基础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将其划分为多个层面,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培养。例如: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如若让学前儿童以大树为绘画主体,进行绘画活动,则可以先根据学前儿童的自身学习能力、基本水平,分为两个层次,即绘画能力较强与绘画能力较弱两组,在针对两组幼儿的不同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手段。引导能力较差的一组幼儿运用学过的方法把心中所幻想的大树表现出来,体验绘画活动的快乐,培养幼儿对绘画活动的兴趣;而引导能力较强的一组幼儿结合所学过的方法,大胆想象、大胆创造。这样每一名孩子都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提高,促进创造能力的培养。

第二,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应遵循基础性原则。创造力的形成并非是凭空产生的,它的产生与发展都必须具有坚实的能力基础做保证。而这里我们所说的能力基础,主要指的是:生理基础、知识基础、技能基础以及相关的知识经验。因此,在美术教育中要想更好的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就必须加强这些能力基础的积淀。也正因如此,在实际教育中,就应该多给学前儿童提供一些接触美术、了解美术的机会。同时,多利用日常生活活动去丰富学前儿童的知识经验,随时随地的引发孩子们去欣赏身边的景物,让人们在感受到自然美的同时,丰富自身经验,产生联想。

第三,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应遵循示范性原则。示范性原则是指教师在美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能力,去带动与感染学前儿童,让学前儿童在一个拥有创造性课堂氛围的条件下,逐渐培养创造能力。例如: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自身对美术形象的浓厚兴趣,对学前儿童的绘画作品大胆创新、添加联想,从而增强孩子们的创造欲望,这笔单纯的“教育”对学前儿童的作用力会更大,教学效果也会更好。

第四,在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中,应遵循主体性原则。这里我们所说的主体性,主要是指主体的本质规定性,也特指人的创造性与能动性。尤其是对学前儿童而言,他们更是真正意义的现实主体,拥有很强的潜在创造性与能动性。所以,在美术教育过程中,教师应该为学前儿童创造更多的机会,去尊重孩子、接纳孩子的创造性,进而让孩子的思维更加跳跃、更加宽阔。例如:在进行绘画时,可以制定一个绘画主题,而不是直接提出范本让孩子们模范,因为范本势必会限制孩子们的思维,而指定主题让孩子们自己作画,通过教师的辅助指导,孩子们的思维会更加多姿多彩,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

2 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的具体措施

创造能力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需要教育者在教育工作中一点一滴的帮助学前儿童去积累、去积淀。以下笔者即结合美术教育本身的特点和自身的实践工作经验,归纳几点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的具体措施。具体如下:

第一,从自身做起,成为创造型教师,热情引导学前儿童发挥其创造性。成为创造型教师,是培养拥有创造能力的学前儿童的重要基础。因为,在实际美术教学中,创造型教师很容易将自己身上的创造性,加以发挥。特别是每一名学前儿童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一定的创造意识,他们喜欢夸大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所以,创新型教师在美术教学中,不应该仅仅做到高高在上的控制他们,更是应该和他们和平相处,尊重和爱护他们富有个性的表现,鼓励他们多进行创造,哪怕是再“离谱”的创作想发,也要在给予充分的肯定加以指导的前提下。这样,幼儿的个性才会得到充分的发展,自我意愿才能得以实现,其创造力才会不断提高。

第二,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学习环境。学前儿童从事艺术活动要有合适的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发挥创造性。这里的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创设要富于艺术性,如在活动室挂置名画、幼儿作品等图片,摆放雕塑等艺术品,在活动区为幼儿提供进行美术活动的材料。心理环境是指营造自由宽松的气氛,教师激励、欣赏、接纳幼儿的创造等。

第三,多开展创造性美术活动,丰富学前儿童的创造性经验。开展各种创造性活动是培养学前儿童创新能力最直接的方式。因此,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开展一些创造性美术活动。例如:目前在学前美术教育中常使用的创造性活动,主要有:意愿画、主题画、手工制作、美术欣赏等,而恰恰是通过这些创造性活动,增加学前儿童自我动手能力,加大动手机会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学前儿童的创造性经验,为创造性的培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对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进行粗浅的探讨,使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对学前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更是人们认识能力、实践能力的共享,直接关系到幼儿今后的发展。也能正因如此。美术教育作为培养学前儿童创造能力的重要教育模式,更应该对美术教育去不断的探讨与研究,进一步完善美术教育教学模式,从而为学前儿童营造一个更为轻松,更为健康的心理发展环境,真正发挥其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莫妮.论幼儿美术教育中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培养[J].科技信息,2010(25).

[2]章锦.浅探如何在美术教育中发展幼儿的创造力[J].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1(0 1).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3)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13)05-0046-03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对早期教育研究的逐渐深入,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兴趣,激发他们的艺术潜能,成为儿童艺术教育研究的主要课题。美国是艺术教育开展较早的国家之一,在艺术教育理论方面的成果非常丰富。20世纪90年代美国政府颁布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缺乏基本的艺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决不能称为真正的教育”,“没有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强调艺术与教育本质含义的密不可分,从此确立了艺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核心地位。而艺术教育一直是我国课程中比较薄弱的环节,为改变这种状况,本文对美国儿童早期的艺术教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希望借鉴美国学校艺术教育的成功做法,提升我国的儿童艺术教育水平。

一、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的特点分析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地位,重新定位艺术教育的目标

美国赋予艺术非常高的教育地位,将艺术确定为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享有与语文、数学等其他核心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艺术教育的目标在于关注儿童的创作,与艺术感受、艺术史及其他外在的艺术活动联系起来。美国儿童艺术教育试图探索更加具体的艺术教育目标,比如,如何培养儿童的艺术能力,应培养儿童哪些良好的艺术品质等。

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多重视语言、逻辑符号系统在人类表达与交流过程中的作用,忽视了艺术符号的认知功能。为了挑战传统观点,明确艺术教育的目标及意义,改善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之间的不平衡状况,哈佛教育研究生院的著名哲学家和美学家纳尔逊・古德曼教授创建了“零点项目”。该项目研究组专家认为,艺术虽然确实需要灵感和美感,但它与科学一样需要用脑去思考、去理解,艺术思维与科学思维同等重要,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它们都是人类重要的思维方式。多元智能理论是“零点项目”最重要的研究成果之一。依据智能的前提与标准,加德纳整理出了八种形式的智能,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为艺术教育提供了有力的辩护,指出了艺术教育的培养方向,阐明了艺术教育能够开发儿童音乐、空间、语言、身体运动等各方面的智能,对早期儿童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零点项目”也成为了美国和世界教育界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课题组,最多时有上百名科学家参与其中,至今已经投入了上亿美元的研究经费,在心理学、教育学、艺术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多项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明确了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方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各界对艺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二)培养儿童艺术创造力,倡导个性化艺术教学

在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并非“天才教育”,它是为全体儿童所享有的。美国儿童艺术教育在内容上主要包括艺术创造和艺术欣赏两个方面,即通过艺术创造的实践培养儿童的审美能力,通过对艺术品的鉴赏活动提高儿童的审美体验。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把创造力的培养纳入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中。教育家与心理学家致力于解决艺术教育工作中的问题研究,并为艺术教育课程的具体实施做出了富有成效的设计:(1)在童年时期,任何形式的艺术学习都应以创作活动为中心。(2)有关艺术的感知以及其他相关“艺术”的活动,都应该尽可能来源于儿童的创作并与之紧密相联。只有儿童将艺术感受、外在的艺术活动与其创作联系起来,艺术作品才会显得鲜活生动,而非空洞无味。(3)艺术的学习要多元化。(4)艺术教育需要相互合作。艺术教育需要由艺术家、教师、行政管理人员、研究人员和儿童自己相互配合才能顺利开展,每个单位或个人都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另外,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在全面了解儿童个性特征的基础上,重视儿童间存在的个别差异,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开发儿童的内在潜能。这种教学方法,有助于培养儿童对艺术教学活动的浓厚兴趣,促进儿童在艺术活动中的潜能发展。

(三)提倡开发儿童艺术潜能,开设与生活联系的艺术活动

美国前教育总署署长欧内斯特・L・博耶认为,为了促使儿童的潜能发展,艺术学习在儿童生活的头几年就应该开始。学前儿童在他们未学说话前就本能地喜欢图形、色彩和儿歌。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对周围事物充满好奇心,知识量也急剧增长,他们能够采取主动的态度积极地认识周围环境,并开始用听觉、触觉、视觉来感知世界。这时将艺术活动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仅可以激发儿童的创造性和求知欲,陶冶他们的情感,还可以让儿童在亲身的动手操作中发现美、创造美。

美国艺术教育课程标准强调,艺术必须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用艺术深化生活、丰富生活,把生活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源头,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加强生活与艺术之间的链接,使艺术具有真正的价值和意义。

美国的艺术教育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非常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艺术教育一方面要反映美国和美国人民的某些特征,贴近现实与民众;另一方面要为生活服务,如环境艺术、商品艺术、建筑艺术等。受这种实用主义的艺术观念的影响,美国的艺术教育中注重儿童动手能力的培养。艺术教师鼓励儿童从小参加劳动,自己动手制作工艺品、练习绘画,让儿童在亲身体验中热爱生活。教育工作者注重艺术与周围环境相融合,会在教室的艺术角摆放便于儿童亲自制作的各类艺术材料。

(四)公益艺术资源丰富,倡导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艺术教育

美国艺术教育中学校艺术教育与社会艺术教育相互配合、积极合作,不断拓宽校内艺术资源,寻求校外解决艺术教育问题的途径。政府和民间组织积极配合、投入巨资,为艺术教育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艺术氛围,建造了各种各样的艺术馆、纪念馆和博物馆。

在美国民众的观念中,生活就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在生活中充满了各式各样的艺术资源。美国的公益艺术资源相当丰富,首都华盛顿有上百个博物馆、纪念馆供儿童免费参观;纽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艺术文化积淀,众多的艺术场馆,与城市自身文化以及环境浑为一体,被誉为当今世界的艺术中心;达拉斯的美术馆中有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年代的艺术珍品,供参观者了解世界文化的发展与变迁,场馆内还有专门供儿童学习绘画的工作室,并配有专业人员对他们进行免费辅导。此外,这些城市还拥有先进的艺术教育设施和宽阔的艺术教育场所,城市雕塑在美国大小城市也是随处可见。

美国的艺术教育充分挖掘现实生活这个广阔而丰富的艺术资源,引导儿童从生活中发现艺术,在耳濡目染的艺术环境中提升审美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从校园到教室,从社区到家庭,环境的布置充满了艺术和教育的氛围,身处其中很容易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会充分利用校外的艺术资源,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创造,或让儿童到校外参与社区艺术活动。另外,家庭也成为儿童发挥艺术创造能力的场所,住宅的设计、布局和室内装饰、摆设都具有较强的艺术性,能够激发儿童的艺术潜能,陶冶儿童的情操,提高儿童的艺术素养。

二、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评价

美国的艺术教育提高了儿童的审美水平,丰富了儿童的内心情感,以期使他们的人格向更加完满、更为和谐的方向发展。这为我国艺术教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值得我们进一步深入探讨和研究。

(一)取其精华: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经验

1.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

美国儿童早期艺术教育充分体现了美国文化的开放性。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教育所需要的资料和信息,来自世界各民族的艺术产品和审美经验,但美的标准则是开放的,并未事先确定。对于比本国优秀的艺术作品,美国人持有接纳和引进的态度,并会进行模仿和创新。这些开放性的艺术教育资源,为美国学前儿童从小就真切地感受艺术原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开放性还体现在艺术教育的资源上,其资源不局限于校园内部的艺术教育设施,而且还扩展到儿童的周围生活。教师常会利用社区艺术资源,与社区的艺术家、艺术团建立联系,请他们到学校指导儿童的艺术学习与创造。艺术教育活动不只在教室内,教师还会把儿童带到大自然中,让他们欣赏、感受大自然的艺术魅力,或鼓励儿童参与社区的各种艺术活动,带领他们参观艺术博物馆、艺术展览等,从小培养儿童对艺术的感受力。

2.早期儿童艺术教育内容的广泛性

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内容十分广泛,包括音乐、美术、舞台艺术、艺术理论、工艺制作及商业艺术等。在每一项目中又包括许多小的项目,如音乐教学的内容就包括基础理论教学、表演教学和器乐教学等。

美国的教育者深信多元化的艺术教育有益于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为此,鼓励儿童个性化的艺术表达,儿童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他们自己选定的题材,抽象的、概念化的都可以。美国儿童的艺术教育是多元化发展的,自由度较大。在美国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强调艺术教育应当根植于美国人的日常生活,拓宽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使艺术真正具备日常生活的价值和意义。所以,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丰富多彩,这种多样化的教学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拓展儿童的艺术经验、增强儿童的艺术感受。

3.强调儿童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美国的儿童艺术教育十分重视儿童主体意识的培养,认为儿童是艺术学习的主体,艺术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扮演引导者、组织者、管理者和参与者,而不单单只是传授者。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美国儿童艺术教育教学方法重视发挥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儿童。在美国,单纯的模仿往往被视为是对儿童自主发展和创造性培养不利的,因而受到人们的反对。而反对传统观念被认为是积极的,美国人看重创造性、问题的发现、自我表现、自我开发和探索,很多教师为了避免儿童养成效仿他人的习惯,很少向儿童展示自己的视觉艺术作品。

(二)去其糟粕:美国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的局限性

1.艺术教育的课程过于轻松

美国对儿童人性和自由充分尊重,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人们赞叹美国是儿童的天堂。然而事实上,美国儿童这种完全“放松式”的学习状态并非是绝对的好事,儿童对教师无所顾忌,会使儿童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的状态,对学习内容“蜻蜓点水”,在艺术活动中学习不到实质的知识。由于美国遵循尊重儿童、爱护儿童个性发展的教育哲学,教育者不会对儿童在课堂上的表现做出过高的要求,使得儿童投入学习的时间较少。过于轻松的课堂教学会对儿童的发展造成一定的局限。首先,它并不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决定了儿童的自制力、意志力是有限的,由于知识和认识水平的局限性,在学习目标、方法、课程等方面需要成年人的指导。其次,这种无压力的直接后果是学习质量的下降。这种教学模式也极易使艺术教学陷入一种“无压力,无动力”恶性循环之中,不利于儿童今后的成长。

2.各地艺术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

美国幅员广大,共有五十个州和一个特区。各州在经济、教育、社会福利等措施上有许多自,以反映各地之政治和经济情况以及人民的意愿。由于美国教育的地方分权制,《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出台至今仍很难落实,各校艺术教育各行其是。美国各州的经济成长程度也不尽相同,有些地方较发达,人民收入较高;有些州以农业为主,比较落后贫穷。这种情况也反映在教育资源与措施上,因为美国教育实施地方分权制,教育是地方职责,相对贫穷落后的学校设备与教育成效也往往比较差。如何平衡各地教育资源是联邦及各州政府教育施政重点之一。

3.新移民、多种族给艺术教育带来困惑

美国每年有成千上万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随着时间及形式的变化,以及移民社会所特有的开拓性和兼容性,美国人开始对“美国化”这一概念产生争论,逐渐调整对这一术语的认识。美国法律规定,语言、文化、精神、性别等方面的差别不能成为被排斥在教育之外的理由。然而,新移民的英语能力不高,孩子在校需要特别辅导。除此之外,美国民族越来越呈多样化发展趋势。由于各民族在、政治倾向、社会环境、文化背景,以及价值观念上有所不同,对教育的要求与成就也有很大差异,这直接影响到艺术教育在学前儿童中的开展状况,儿童接受到的艺术教育无法避免地呈现出参差不齐的局面。

*注:按照美国基础教育的习惯划分,本文中的早期儿童主要是指O岁~8岁儿童。

【参考文献】

[1]罗海鸥.开放、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美国艺术教育考察报告[J].教育研究,2003,(1).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4)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质量的不断提升,我国教育部对孩子的教育也作了积极的部署。教育部明确要求学校与教师,必须本着育人为本的服务宗旨,为孩子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从而给国家和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全面性人才。本文对儿童创意美术教学设计进行实践与研究,希望能够给美术教育工作者和美术专业大学生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1重视创意美术的内涵

1.1美术教师的形象与举止

众所周知,由于年龄的特性,儿童对学习缺乏认知,需要教师通过教学组织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并且培养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因此,美术教师的形象与举止,就成了创意美术教学的前提。在这里,笔者认为美术教育工作者或即将踏上美术教育岗位的研究者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约束自己。第一,必须要树立一个良好的、正确的审美观。通过对美与丑的严格划分,将美的气息带入课堂,从而使学生能够在享受美的同时,感悟美的内涵。第二,要注重个人形象。通过服饰的色彩、亲切的言语,引导学生关注色彩,进而挖掘美术艺术。第三,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有亲和力。为人师表,育人为本是每个教师的责任与使命。因此,在指导儿童学习美术时,不宜给儿童过多的学习压力,应通过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将美术知识传授给儿童。

1.2美术的内涵及体验

以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例,其毕业踏上工作岗位后必须在实际生活和教学课堂中将美的内涵展示给儿童。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观、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这对儿童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大学生应充分理解美术的内涵,体验美术的魅力。所谓美术内涵,就是通过美术艺术,使人们利用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感悟美术的存在价值和内在魅力。即将走向美术教育事业的毕业生,应了解儿童发展规律,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法。儿童正处于成长的开始阶段,帮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理解美术,参与美术活动,感受美术成果,体会美术的价值,从而丰富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例如,可以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带领儿童去公园游玩。通过对大自然实物特征的讲解,使儿童理解这类实物的颜色,以及其基本特性。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能增加幼儿强烈的学习兴趣,还激发他们了解大自然的好奇心,锻炼其敏锐的观察力。

2创意美术的设计体系

2.1明确教学设计目标

美术是一门艺术学科,它能够激发孩子的艺术创作潜能,培养孩子多元的美感素质,建立多角度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启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通过引导孩子去观察、思考、想象、创作建立完整的艺术体验感受。因此,明确教学目标,通过不断设计教学内容,提升儿童的学习能力。那么如何设计美术教学目标呢?首先,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心理特征,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其次,学生应通过不断学习,理解耐心授课的重要性。儿童是一个人成长的特殊阶段,离不开教师的耐心指导和充满爱意的教育。再次,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对正确的课程引导,趣味性的课程设置,从而使自己的教学内容更具说服力。最后,教师应学会对幼儿进行客观的教学评价,不断反思教学效果,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2.2引入合理的教学内容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5)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6-145-01

美术教育活动是对幼儿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之一。它的任务是培养儿童对艺术美的欣赏、识别,学习对美的对象进行描绘,更重要的是发展孩子观察力、感受力、认知能力。发展幼儿的独创性、个性;同时,美术教育能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因此美术教育是教育者启迪幼儿合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最佳手段之一。

一、美术教育与培养幼儿创造力的关系及意义

美术教育活动是孩子对心灵的描绘,孩子的内心世界因受语言的限制,往往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可以借助美术活动展现出来。美术活动是孩子理想的翅膀,孩子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理想,可以通过美术活动尽情发挥。

1、美术教育与幼儿创造力的关系

儿童创造性的特征,认识到创造性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变化非常重要。从幼儿撕纸粘贴拼图中,在美术绘画中,都可以看见儿童独特的意念。他们乐于寻找解决一些好奇心引起的问题。

孩子是最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他们往往不顾清规戒律的约束,所以,孩子的创造意识也是最容易通过美术活动挖掘的。我们大胆进行了美术尝试教学活动,使美术教育活动以培养幼儿创造力为核心,关键是引发幼儿的审美情趣,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要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就是要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美术教育活动作为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最佳手段之一,可以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感受力、认知能力,还可以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描述能力等等。如果总是以单纯的提高幼儿绘画技能为目标,忽略了幼儿自我表达和表现的意愿和幼儿主观能动性的发展,则幼儿的创造力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2、培养幼儿美术创造力的意义

“简单-创造-无限”是幼儿园进行创造性美术活动实践中追求的目标、宗旨,也是遵循的原则。简单是指内容简单,技能简单,材料简单,处处以儿童的兴趣,儿童的需求,儿童的生活经验,儿童的能力为出发点,启发学习技能,发展个性。创造是指引导幼儿多种形式的探究、操作,在活动中充分发挥儿童本能的好奇心,创造性想象和积极情绪,促使儿童创造力得以最大程度的发展。无限是指使儿童在简单的美术活动中有广阔的思维空间和创造空间,从而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作品,获得健康的发展,各方面获得无限的发展。创造性美术活动对开发身体动作智能、视觉空间智能、音乐智能、自我认识智能、人际交往智能等等都能起到很大作用。

二、美术教育对幼儿创造力培养的策略

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培养学前儿童的创造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尊重幼儿的情感,激发幼儿绘画的兴趣

有人说:“孩子用天真的眼睛透视世界,用快乐的心亲吻世界”。因此,应遵循幼儿作画的情感规律,选择他们的兴趣,观察他们的表现,在对他们作品的评价的过程中,要注意与幼儿自身进行比较,尽可能以欣赏的态度从正面评价幼儿的作品。

2、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感觉和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假如孩子长大了,而由他的美感经验获得较高的创造力,并将之应用于生活和职业,那么艺术教育的一项重要目标就已达到。” (罗恩菲德语)儿童美术欣赏首先要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儿童美术欣赏活动是一手、眼、脑并用的活动,美术欣赏需要他们用各种感官感知审美对象,在欣赏过程中,当儿童能够感受到美和具有审美乐趣的时候,他们确有一种创作的热情, 让孩子们站是大师的肩上进行创作,可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中自由的翱翔。美术欣赏教育把孩子们带到一个美的世界中去

3、丰富儿童的生活经验,引导儿童创造能力

丰富的生活经验,是艺术创造的源泉,有助于儿童进行创造的表现。所以,在美术教育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观察自然。比如大树就是小朋友经常看见的植物,我们在信息栏里提出了各种小问题,让孩子寻找答案。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通过儿童画、想象画、记忆画培养儿童的创造能力。带领他们参观好的画展,到郊外观察大自然,提高他们的对美的感受能力,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真挚美好的感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4、创设情景,激发孩子对美术的创造意识和动机

黑格尔说:“说到本领,我认为最重要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 激发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力,孩子们最大的乐趣也在于幻想,每一个孩子的心都是一个充满幻想和想象的神奇世界。教师的教学应着眼于童心的释放,鼓励儿童好奇心的张扬,利用故事 音乐等多艺术形式激发孩子们的创造的欲望。

(1)音乐形象激发美术想象。音乐与绘画被称之为姊妹艺术,都是表达人类心灵的产物。由于音乐的抽象性和抒情性,能产生相应的联想和想象。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通过音乐与美术的有机结合,使儿童感受不同的艺术美,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6)

当前科技进步与知识发展中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进步最重要的是创新创造能力,从而创新人才必然成为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何开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创造能力,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突出作用。20世纪美国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指出,艺术表现是儿童本能冲动,艺术对激发儿童的兴趣,培养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的教育实践也证明艺术教育对儿童有特殊意义,能丰富情感与激发创造思维,也是儿童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培养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艺术教育应该成为不可替代的教育内容之一。

一、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

随着社会进步时展,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家长们对儿童教育的重视度也变得更高,特别是儿童艺术教育。一些孩子的父母为了增加儿童的艺术细胞,家长将自己的意愿作为了主导,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期望以次让孩子来接受艺术教育而提升儿童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实际中多数家长与一些教育机构在对儿童进行开发教育时所采用的方式与艺术教育的主旨目的内容却不相符合。这其实扼杀了孩子一些更好的天赋,另外作为家长们的选择,并不一定是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培训班在进行儿童艺术课程教学时为了在短时间产生教学效果,采用的普遍做法是单一且形式化教学方式,这就形成孩子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培养,培训班也无法有效提升儿童艺术鉴赏、创造能力。所以为了更好地发挥儿童艺术教育的作用,提升儿童艺术修养与创造能力,并且轻松愉悦地进行艺术熏陶,在儿童艺术教育的这一现状下,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于美学思想等精华内容是可以应用于儿童艺术教育中。以此指导儿童艺术教育的着重点,不束缚儿童天赋,鼓励艺术的自由性,强调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开发儿童的创新创造能力,并引导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开拓想象力、创造力。

二、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文化思想和精神观念和总体,也是进步与创造的源泉。积极的文化对人的创造力发展能够起到推动作用。早在孔子时期就有温故知新,当前儿童艺术教育的现状所反映出人们只认识到儿童艺术教育的积极作用,没有注重到儿童艺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内容与形式才是最核心部分。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要得到更好地运用,我们需要全面地分析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的利弊。

1.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积极影响。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在当今社会儿童的艺术教育就被赋予了新的使命,那就是开发儿童的创造与创新能力,是为了儿童的感性与理性都得到升华。这是新时期全新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型人才的首要条件。儿童艺术教育就是为了培养儿童创新的素质为任务,突破“固步自封”的教育模式,找到合适的教育方法,提高儿童的综合素质。和谐之美是中国传统文化精髓之一。“人和”即社会没有尔虞我诈,“天和”即自然的魅力之美,我们评价一个人的美丽更注重内在美;尽善尽美、至善至美都是传统美学的最高境界。诗书礼乐是中国的传统文化,乐可以怡情;诗可以体现文字的美丽与魅力;礼则表现天地人和,体现为人处世的美;书可以修心养性,来引导性格的形成。中国的传统绘画诠释了我们与众不同的审美。这些优良的文化可以作为儿童艺术教育的基石。将其加入到儿童艺术教育中去可以使儿童自由创作,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有助于儿童综合素质的提高,不压制儿童的内心想法。

2.传统文化对儿童艺术教育消极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对人们的影响都根深蒂固。例如家长们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思想,从古代学子科考,到现代高考、国考,家长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当官的官本位思想还在延续。“唯有读书高”、“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观念也左右着人们对艺术的渴求与发展,传统的文化偏重知识的储存量而忽略了创新创造能力,这些观念都在剥夺了儿童的自由与抑制儿童创新能力的发展。其中传统文化“知足常乐”观念对儿童艺术教育的钳制最明显,“知足常乐”,就是不想创造创新,把人们从困扰痛苦中解脱出来。这些传统文化内容对儿童的艺术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消极作用。

三、传统文化在儿童艺术教育中的运用

传统文化是儿童艺术教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但是由于其双重影响,既对儿童艺术教育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有着不可忽略的消极影响。从而在儿童艺术教育中,需要更好地运用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将有利于创新创造的部分为儿童艺术教育过程中所用。首先在儿童艺术教育的目的与理念上要有清晰的认识,儿童艺术教育是为了激发儿童兴趣潜能,熏陶艺术情趣,最开拓想象力、创造力;其次在儿童艺术教育的内容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教育内容中以运用积极的传统文化来促进儿童艺术教育;再次是广泛融合和吸收国外的儿童艺术教育形式和教育思想,与传统文化进行融合,为我所用,这也是儿童艺术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参考文献: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7)

工匠精神从传统意义上来说是指凝结在手工业工匠身上的一种精神特质,主要体现为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品质。在当代机器化生产的大背景下,尽管手工业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是工匠精神并未过时,而是以一种更为广泛的内涵和更重要的社会价值被重新发掘和推崇。培育公民的工匠精神,是政府、社会尤其是教育界当前面临的重要课题。

在W前和小学教育的诸多领域和学科中,美术学科以其物质性、实践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美术教育对儿童工匠精神培养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技术程序意识

儿童在进行美术活动时,不仅学习美术的技能技巧,更重要的是在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技术的规范和程序的意识。比如在绘画活动中,儿童首先要确立表现的目的,接下来要准备纸笔等工具材料,再接下来选择某种表现方法,然后按照一般步骤作画,其中要不断的进行反思、调整,直到最后检验效果、收拾和整理工具材料等。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环节都是必不可少而且相互之间联系紧密。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对各个环节的规范、程序及其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一旦形成一种思维定势――即所谓技术程序意识,就可能为将来从事技术性的实践活动提供一般的模式,从而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而这正是工匠精神在实践层面的重要体现。

二、动手意愿和动手能力的培养

在机器生产和人工智能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动脑”而非“动手”。然而片面的强调用脑会导致人的创造性思维因缺少直接体验和行动支撑而陷于空泛,这也是如今强调工匠精神的原因之一。而美术活动从来都是“知行合一”,动脑的同时就要动手,比如在绘画构思的同时就要用笔勾画出草图,有时甚至是先动手画一画才会激发想象力,“动手”和“动脑”相辅相成,通过手眼脑的协调运作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同时,美术教育注重美术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儿童用美术装点生活、改变环境,通过社区美术设计、环保手工制作、人居环境美化等美术活动,儿童的动手能力逐步得以提高。美术教育能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就培养出儿童勤于动手的意愿,形成的动手能力对于将来无论从事技术劳动还是创造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

我们经常会发现儿童时期爱玩并且会玩的孩子往往很聪明,长大后也更具有创造力。其实儿童的“会玩”表现之一就是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材料。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接触和使用多种多样的材料,比如绘画活动中各种不同的笔、颜料、画纸,手工活动中的各种不同质地和肌理的线材、面材和块状材料等,极大的丰富了儿童对于不同物质材料的直观体验,也使他们在感受不同材料的美感和魅力的同时形成对探索材料的兴趣。而现代工业的发展与对材料的开发利用密切相关,儿童在美术活动中形成的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往往会对其在日后工作岗位上的技术开发和创新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创造精神是现代工匠精神的核心要素。美术教育的创造性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儿童创造意识的树立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两个方面。在美术活动中,儿童的自由度很大,教师会鼓励儿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喜好创造出与众不同的作品,这种不断的鼓励会使儿童形成一种创造意识,表现为追求与众不同、追求创造与革新的个性心理倾向。同时,美术创作的重要特点是依赖于直觉形象思维,即所谓的“知觉思维”。“一旦我们认识到创造性思维在任何一个认识领域都是知觉思维,艺术在普通教育中的地位便变得十分明显了。对知觉思维能力最有效的培育是由艺术家提供的……”(阿恩海姆)。儿童在美术活动过程中,需要了解形式的多样变化、创造多样形式的技巧,将复杂的对象视觉化,同时发展视觉想象力和统整思维能力,这些都是创造能力的基础。因为创造力具有共同的特征,所以儿童在美术活动中获得的创造意识和能力,会逐步的形成他们的一般创造力,影响到他们日后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意志品质

“精”是传统意义上的工匠精神最重要的内涵,而达到“精”的境界则有赖于人的“耐心”“细心”“执着”等意志品质,美术教育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这些品质。很多美术活动需要儿童按照步骤一步一步的操作,反复调整、修改甚至推倒重来都是美术活动的常态,这就要求儿童不能急躁,不能厌烦,要学会耐心等待。基于再现的美术创作活动要求儿童能够仔细观察生活中的事物,而很多图案、手工活动更加要求儿童在操作过程中做到用心、细致。“执着”指的是儿童需要在美术活动中做到专注,不轻易放弃。“耐心”、“细心”和“执着”等意志品质的培养对于儿童来说是比较困难的,但是美术活动相比较于其它教育活动来说,其完整性和直接性更能够让儿童快速、直观的体验到努力之后的效果,强烈的成就感能够有效的强化行为动机,从而有助于这些意志品质的形成。

六、劳动精神

劳动精神是指热爱劳动、勤于劳动以及在劳动中体现出来的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美术活动无论是绘画或是手工活动,首先是手部的复杂劳动,同时需要全身心的配合,尤其在准备和使用各种平面和立体材料时需要做大量的体力劳动。比如在幼儿园的墙面装饰互动活动中,儿童需要做材料的分类、丈量、切割、组合、搬运、整理、收纳等劳动;在泥工活动中,像黏土的挖掘、挑拣、搅拌、熟泥等“又苦又累”的工作都需要儿童的直接参与。可以说,一个喜爱美术活动的孩子绝不会是一个懒惰的孩子,儿童在美术活动中会潜移默化的养成热爱劳动、勤劳以及不怕苦累的精神,这种劳动精神一旦形成,将会使其受益终身。

综上所述,儿童在美术活动中所获得的技术程序意识、动手意愿与动手能力、对材料的体验和探索的兴趣、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细心耐心和执着的意志品质,以及吃苦耐劳的劳动精神,都对儿童工匠精神的养成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可以说,美术教育对于儿童工匠精神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应该得到社会、政府以及教育部门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肖群忠,刘永春.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J].湖南社会科学,2015,(06):6-10.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8)

20世纪美国著名的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尔德,是进步主义美术教育运动的核心和领导人物。他倡导以儿童为中心的美术教育模式,主张通过教育发展儿童的创造性。其美术教育模式的思想来源于法国大思想家、教育家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观,并深受杜威的实验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著作《创造与心智的成长》阐述了他对儿童艺术发展的观点,至今仍对当代美术教育产生着巨大的影响作用。

一、罗恩菲尔德《创造与心智成长》的主要内容

罗恩菲尔德认为,在艺术教育中,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富于创造力的身心健康的人。而创造性是每个儿童都具有的潜能,为使这种潜能得以实现,教师或家长应该为孩子排除干扰,避免让儿童使用着色画本,也不要从成人角度评价儿童作品,这样,每个儿童都会无拘无束地运用创作欲望,运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和体验生活,这就是发挥创造力的最佳途径。他鼓励个性和创造性,认为情感、社会、感观方面的发展应该与认知、美学方面的发展相一致。

罗恩菲尔德认为从儿童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儿童的发展是生理的、感情的、社会的等多个领域的整体发展,而创作过程对儿童整体发展最为重要,因而,罗恩菲德强调创作过程,忽视创作结果,明确指出“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制作过程而非完成品。”

在说明儿童美术的特征时,罗恩菲德特别提出了知觉的视觉模式和触觉模式这组概念。罗恩菲德认为,知觉有两种反应模式——视觉型和触觉型。由于儿童中有两种创造类型——视觉型和触觉型存在,因而对美术教师的教学指导提出了要求。“我们必须在我们的刺激中更加注意这两种经验。假如我们用主观经验、感情性质或者身体的经验来刺激他,我们将会挫折一位‘视觉型’的人。同样地,假如我们只用视觉经验来刺激主观的人,我们也会妨碍他。既然传统的艺术教育主要只是基于视觉刺激,儿童的一大部分不但受到忽略,而且还会受到挫折。许多艺术教育者在中等学校里使用视觉刺激,却未曾认识到:现代的表现艺术也是今日生活中非视觉性的一种刺激。”所以,写实的表现方式不应该作为唯一的批评标准。教师应把经验世界的态度与视觉型视觉接触的方式一视同仁。艺术刺激应同时包括触觉感应和视觉经验,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面向全体学生。

二、罗恩菲尔德教育思想对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启示

2.1我国目前幼儿美术教育的现状

罗恩菲尔德从心理学、教育学和美术教育哲学三个角度论证了美术教育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培养人的创造潜能和人格的完善。他的儿童发展阶段论、艺术治疗理论、视觉—触觉理论以及启发式教学论都是以培养儿童的创造力为中心来论证的。针对目前我国的美术课堂教学中以传授为主的教学仍然占很大比重,以及学生的创造性、主体性无法充分得到发挥的现状,罗恩菲尔德的教育思想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儿童是最富于幻想的,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等都会令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然而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行的教育方式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传统的美术教育重视构图、透视等专业技能的传授,忽视对儿童的兴趣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一开始就把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让枯燥的绘画专业术语挡在了美术天地的大门。现行教科书上习惯标出绘画的具体步骤,老师也习惯规定儿童应怎样构图、怎样理解透视,最后达到怎样的画面效果。这样的规定太多,无形中导致儿童被动的跟着书本和老师的思路走,造成没有个性,只有共性的毫无创造性的作品。

尤其在当代社会信息社会,杂志、电视、广告、网际网络上各式各样的视觉影像充斥着人们的头脑,其强大的影响力同时也左右着儿童的生活。研究表明,人在信息量过剩的环境中不如在资讯不足的情况下更能发挥想象力。在现今的情况下,如何更有效的激发和培养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成为每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2.2儿童创造力培养的具体实施

儿童的创造力的培养是儿童美术教育的中心内容。在对儿童的素质教育中,美术教师应积极有效地培养儿童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笔者认为,以下几点教学方法尤其应该引起重视:

承认儿童的世界。“教育”一词的语源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引导,另一层指传授。我国目前的教育方式就是“传授型”的教育,采用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画法,孩子们照样画出的模式。这种教育模式优先考虑教师的观念,儿童自身的世界与主体性受到忽视。要提高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有必要将儿童从大人的观念中解放出来,将“传授型”教育方式引向将儿童放在学习主体上的“引导型”教育方式上来。承认儿童世界,承认儿童自身拥有的自然能力,如发现能力、思考能力、创造能力等。儿童的世界得不到承认,儿童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就得不到培养。教育要倡导尊重儿童,把儿童作为教学的主体,重视培养儿童自主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教学结果体现多种形式,多种角度,多种答案,没有唯一的标准。教师要善于引导儿童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模式,有意识地促进儿童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从而培养其发散思维的能力。

鼓励儿童善于观察生活。儿童美术中的想象力来源于生活的积淀,儿童通过想象把不可视的变为可视的形象,如把风、雨、声音、速度等创造视觉符号表现出来。把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事物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他们把黑夜和白天放在一起表现,把室内和室外同时展现在画面上等等这种超自然的想象力不是通过技能教育能够获得的。儿童的情感表现是儿童美术创造的主要特征,其情感的内容也来源于与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儿童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和体会,再根据教师的适当指导,凭自己的直观印象和丰富的想象,大胆地无拘无束地把对事物的感受用独特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这便是他们的创造,这也正是儿童美术中原创作的源泉。“教育工作者必须鼓励学生体验这个世界的丰富性,赋予他们自己提出问题、寻找答案的自由,向他们提出挑战,激发他们去理解这个世界的复杂性。”

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儿童阶段是思维和认识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他们善于接受和吸收新生事物,在他们身上,创新意识往往处于潜在的萌芽状态,需要不断挖掘,促进其发展。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要营造民主、自由平等、和谐的教育氛围。良好的课堂环境有利于调动无意识潜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和蔼可亲的态度、平等温和的语言,有利于儿童敞开心扉,渲泄释放自己的真实情感。同时,教师要善于发现儿童的创新精神,鼓励儿童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在这种民主平等的环境下,将非常有利于创造意识的培养。

鼓励儿童用多种方法进行美术创作。现代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材料,美术教育工作者应该提供儿童运用多种材料来创造的机会,鼓励儿童根据自身的条件大胆涉猎更多的材料,大胆尝试更多的画种,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让儿童自由运用各种材料进行艺术表现,有利于提高儿童的创造力、想象力和动手力。同时,尽可能的引导儿童多接受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熏陶,全方位的拓展儿童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真正提高儿童创造作品的能力。

目前我国的美术教育正在积极地推行基础教育改革,我们应挖掘罗恩菲尔德美术教育思想的精髓,摒弃他所认为的“反对成人干涉”,否认成人经验对儿童的有效性,忽略教师系统化的教导能启发学生探索时所需的相关知识的观点,“取其精华,为我所用”,以助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9)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0-0256-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国家“十五”期间的重点研究项目,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表现,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的重大课题。目前美术教育在国际教育界正日益受到重视。它是一种国民的教育,为的是促进学生把美术与生活实践相联系。“一个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是不可想象的。正如没有空气便没有呼吸,没有艺术的社会和民族无法生存。”美术教育在人的发展中具有积极作用,所以当前课程需要改革,美术教师更需要更新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是课程改革的前提。在新课程标准的实验和实施过程中,教师既是课改的实践者,又是课改的主体。能否把新课程标准、新的理念、新的教材和新的学生观融入我们的实际工作中,成为课改工作能否继续深入发展的关键所在。

1.更新观念,改革教法

正是因为落后的观念制约着行动,导致保守和安于现状的结果,使教育者对儿童的类型不加区别、分析,要求所有儿童都要达到同一目标,这正是需要我们亟待改进的地方。儿童美术作品是儿童独特的个性表现。正因为儿童具有天真率直的心灵,没有拘束,尽管他们没有具备画家的技法水平,也能把自己的感受大胆地诉诸形象,创造富有特点的美术作品。儿童个性和创造性表现在美术作品中,决定了作品的面貌人人不一样。这种“不一样”的存在,要求教师对每一学生的个别辅导也“不一样”。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全体学生用独特的观察、思维、想象,大胆表现各自独特感受。

2.将创造力培养与技能训练完美的统一起来

我国的教育历来重视“双基”,传统的美术教育一开始就离不开形体、构图、透视等专业技能的传授,把精讲多练列为重要特点,忽略了对儿童兴趣和创造力的培养,一开始就把儿童对美术的兴趣让枯燥的绘画专业术语挡在了美术天地的大门外。我们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也尚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重技能、轻审美创造的倾向普遍存在。课堂教学中老师手拿课本讲上十来分钟,然后学生照课本依样画萌芦画上半小时了事的情况比比皆是。如此,那些只用眼睛去看的知识,学生就难以得到了。至于发展视觉感受能力、审美情趣和创造力的培养更是谈不上。诚然,我并不反对对儿童绘画技能的训练,适当的、适时的、儿童能理解的有针对性的技能训练是必要的,它能帮助儿童有效的发挥想像力和创造力,是创造力培养的基石。把对儿童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兼顾技能的训练,使其二者协调统一,最大限度的发挥儿童潜在的能力。

3.鼓励儿童大胆想象

儿童是最富于幻想的,神奇的天体,地上的花草、树木、河流等等,一切都会令他们插上想象的翅膀。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它是科学研究的实在因素。” 目前,使人忧虑的现状是儿童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行教育方式限制了儿童的想象力。儿童教育已形成了一种模式:儿童在学校把思维“交给”了老师,老师再惯用简笔画进行教学;在家里又把思维想象“交给”电视,而儿童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普遍雷同,没有新意,所以,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思维想象所剩无几。美术教育者应以疏导为主,鼓励儿童大胆去想象、去创造,不轻意否定儿童不合常规的想法,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在儿童表述自己的看法和想象时,教育者应学会倾听,充分肯定,不拿自己的观点去左右儿童或制约儿童。

4.鼓励儿童尝试用多种方法去创造

儿童本身就是一个天才的创造者,一张纸、一块布、一堆沙、几粒石子,甚至一根木棍,它们都会成为儿童的创造的材料,引发儿童的创造兴趣。所以,在美术课的教学中应该给儿童提供更多的独立感知、思考、操作的条件和机会,特别是启发学生特有的丰富想象力,在美术作品中显现学生的聪明才智和富有个性的创造。在美术教学别注意学生从低年级的无意识被动接受教育,进入中年级主动进行有意识的参与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敢于打破常规,敢于创新的精神,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教学中要留有让学生创造和个性发挥的余地,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和思维的活跃,调动他们的创造热情,使每一次美术课都成为一次创造活动,使每一件习作都能成为体现学生个性的自我实现的过程。启发他们创造性地构思,创造性的运用材料、使用工具,个性化地表达方式等。例如《挂盘设计》一课,首先让学生欣赏艺术家们制作的挂盘,让学生们了解艺术家是怎样创造美的。然后让学生用橡皮泥为材料,在纸塑盘中自由发挥,大胆地表现,为自己创作一块小小的挂盘。制作过程中,同学们运用学过的色彩知识,大胆运用协调与对比的方法,表达各自理解的美感,在内容上更有情趣,有创意。如大鲨鱼钓小鱼、企鹅生蛋、小熊戏球、吸烟老人……新颖、别致,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实践给了学生感受到创造的同时体验到自身的能力的价值。

现代科学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艺术创作材料,美术教育者应该提供儿童运用多种材料来创造的机会,鼓励儿童根据自身条件去大胆涉猎更多的材料,大胆尝试更多的画种,积累更多的创作经验;同时,尽可能和引导儿童多接受音乐、舞蹈、文学、戏剧等艺术门类的熏陶,全方位地拓展儿童的思维,开阔他们的视野,从而真正提高儿童创造作品的能力。

注释

构图:把各部分组成、结合、配置并加以整理出一个艺术性较高的画面。

感知:客观事物通过感觉器官在人脑中的直接反映。

透视:

①用线条或色彩在平面上表现立体空间的方法。

②利用爱克斯光射线透过人体在荧光屏上所形成的影像观察人体内部。

③比喻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木质。

儿童创意美术教育篇(10)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31-0116-02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要树立新的艺术教育理念,在此基础上开展新型的艺术教育,还指出各领域的内容互相渗透,通过这种活动,可以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艺术教育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幼儿的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个方面,其发挥的作用自然也是非常重要的。

1 对学前儿童开展美术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1 美术教育在学前儿童教育中的目的

首先是为了提高学前儿童的美术素养。儿童的美术素养关系着他们对生活环境中美好事物的感知和欣赏,关系着他们对美术作品创作中的想象和展现,关系着他们对美术作品创作的表达和评判,成为他们感知美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开展美术教育非常必要。其次是对儿童进行美术启蒙。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具有启蒙意义,可以使儿童对美术产生兴趣,并通过美术展现自己的思维和感情。这一阶段的美术教育决定着儿童对美术的喜爱程度,及其以后从事美术专业学习和对专业技能的掌握,是基础性的美术教育。再次是为了明确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目标。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目标首先要向教育总目标看齐,充分发挥艺术教育的功能,使儿童建立自信,形成合作、友好、团结的意识和能力,促进他们的全方位发展。另外,还要注重儿童美术素质的培养,如感知并发现生活中的美,可以在美术活动中获得快乐的情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美术活动,抒发自己的感情,认识美术工具并掌握其基本用法。

1.2 学前儿童开展美术教育的作用

儿童美术教育家罗恩?菲德在《创造与心智成长》中指出:“美术教育并不是教人画画,通过造型训练,促进人健康成长。”可见,美术教育对学前儿童的作用是综合性、全方面的,不仅局限于向幼儿传递美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人生教育,让他们学会欣赏,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培养健康的人格,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1)培养幼儿的审美意识。艺术教育的目的在于引导人们发现美和欣赏美,而美术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种,对于培养幼儿的美感,使他们形成审美观具有重要作用。学前儿童对美的感受具有直观性,虽然他们的认识还比较肤浅,但是已经具备了审美感觉。他们喜欢色彩艳丽、造型夸张的事物,为此,我们可以利用周围的生活环境来启发他们对美的欣赏。如带领孩子们到郊外放风筝,教给他们堆雪人,带他们捡落叶做标本等,利用自然界的事物为他们营造一个艺术氛围浓厚的学习环境,让周围事物的美感化学生,让他们对美更感性,并通过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让他们把美的体验和感受表达出来,如绘画、拼图等,让他们在快乐中创造美好。

上一篇: 呼吸系统疾病诱因 下一篇: 经济与环境的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