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基本要求汇总十篇

时间:2023-11-19 15:52:51

审计基本要求

审计基本要求篇(1)

随着我国经济环境的变化,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和企业会计准则相继,审计法、公司法、证券法相继修订,审计理论与实务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审计学教材各部分的内容以最新的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与企业会计准则为指导,充分体现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

目前,审计理论体系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审计对象从会计账簿转向财务报表,审计职能从查错防弊转向审计鉴证,审计性质从批判性转向防护性,审计方法技术性抽样审计代替详细审计,并强调对内部控制制度的研究与评价,审计手段趋于电算化。这种转型与发展,使审计教育必须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对此我们需要从创新角度来重新审视审计教育。

一、审计学教材的体系结构

(1)审计环境,包括审计的起源与发展、注册会计师管理、职业道德规范、执业准则和法律责任等;

(2)审计的基本概念,包括审计风险、重要性、审计证据、审计工作底稿等;

(3)审计的流程,包括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

(4)审计抽样原理和方法;

(5)各业务循环的控制测试和实质性程序;

(6)审计结果的报告和沟通;

(7)从事审阅业务、其他鉴证业务和相关服务业务的基本原理。

高职院校审计学教材在cpa审计的基础上有所调整和删减,其审计理论与实务都以cpa审计为蓝本。2007年是新会计准则正式实施的第一年,新旧教材的内容变化很大,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突出了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新设了“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两章,阐述风险导向审计的概念和运用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牢固树立这一概念,把审计流程理解为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2)体现了新审计准则体系的要求。在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原则、注册会计师的责任设定、风险的评估和应对、审计证据的收集和评价、审计的结论和报告等方面,都按照新审计准则的要求进行了更新。

(3)体现了国际职业道德规范方面的最新发展。根据国际会计师职业道德准则的最新稿,对职业道德规范部分进行了更新。

(4)注重前后贯通。把有关审计流程的基本概念和思路,贯穿到各业务循环的内部控制的了解和测试中,贯穿到各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中,避免基本概念和思路在各循环之间运用不一致和前后两张皮的现象。为此,重新梳理了各业务循环内部的章节结构。同时,对财务报表项目重新进行归类,并入更恰当的业务循环中。

(5)强化了审计抽样。增加了审计抽样与其他选择测试项目方法之间关系的阐述,更为全面地讲解审计抽样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思路,增加了实质性程序常用的“概率比例规模抽样法(pps)。

(6)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要求。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统一了财务报表项目的名称,并按照确认和计量的新起点,设计相应的审计重点。

二、审计学课程内容分析

审计学这门课程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从学科内容上讲,它不仅含有很多法规知识,而且含有大量的会计知识,可以说是其他各门课程的综合运用;从学习方法上看,不仅需要以各门课程为基础,更重要的是,需要广泛运用专业判断思考、分析和决策。审计的某些方面是非分明,极为严格,另外一些方面又设有一定法规,令人无所适从,很难操作。这就使得不少学生对审计“似懂非懂”,觉得这门课程难度较大。我们不仅应看到审计课程的学习难度,更重要的是应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事实上,这种难度来自两方面:一是来自客观事实,这是由本门课程的内容决定的;二是来自主观因素,即因为没有掌握审计课程的特点和学习方法而感到难度大。显然,后一种难度可以随着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对学习方法的掌握而降低。这就需要在学习中对这门课程的特点、规律有一个较为正确和全面的认识。

(一)从总体上明确审计方法的演变

一百多年来,虽然审计的根本目标没有发生重大变化,但审计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注册会计师为了实现审计目标,一直随着审计环境的变化调整着审计方法。审计方法从账项基础审计发展到风险导向审计,都是注册会计师为了适应审计环境的变化而做出的调整。

由于审计风险受到企业固有风险因素的影响,如管理人员的品行和能力、行业所处环境、业务性质及容易产生错误的会计报表项目,容易受到损失或被挪用的资产等导致的风险,又受到内部控制风险因素的影响,即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内部控制未能防止、发现或纠正的风险。此外,还受到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程序未能发现账户余额或各类交易存在错报风险的影响,职业界很快开发了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模型的出现,从理论上解决了注册会计师以制度为基础采用抽样审计的随意性,又解决了审计资源的分配问题,要求注册会计师将审计资源分配到最容易导致会计报表出现重大错报的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审计模式发展的新生阶段,主要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审计计划,并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从审计流程上看,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排在首位,并且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它们既是审计基础理论,又是审计实务,集中体现了新准则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

(二)理清思路,把握审计流程

1. 风险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方法,是整个教材的精华所在,它构成全教材的前提或背景。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准则确立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明确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思路。审计风险模型构成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基础,在审计实务中不易把握,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开展审计工作。

(2)如何在审计工作中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借助于评估程序和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结合具体审计计划的制订,进行风险评估。

(3)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从6个方面系统掌握注册会计师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特别是利用审计程序举例的方式,熟练运用于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关键环节。

2. 风险应对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新风险准则正式引进“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将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抓住了审计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众所周知,按审计准则要求,设计审计工作就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新风险模型的构建更直接有助于指导注册会计师,时刻紧紧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以最终实现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因此,本章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

(2)如何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审计方案;

(3)如何实施控制测试。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在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如何运用职业判断。

(三)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1.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内容属于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两部分内容,包括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点,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编制目的和使用的文字及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控制程序,以及底稿的格式、内容、范围、归纳和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等。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主要有3件事:找证据—做底稿—出报告。本章节就占了两件事,本章涉及的内容,不仅是需掌握的审计基本技能,也是理解审计实务的理论基础。

2. 计划审计工作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计划审计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并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同时,充分的审计计划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成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还有助于协调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

本章特别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的分析作了重点阐述。

(1)审计重要性。既是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又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实务,要求学生既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和性质,又要能从实践上对其进行确定。

(2)审计风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务问题。要求学生既要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风险模型的含义、构成及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也要能从实务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本章为重点章节,应重在理解,因为其涉及的审计理论应与以后各章的各交易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学生应具备运用本章的审计理论分析审计实务、确定审计报告类型的能力。

3. 审计抽样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审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问题。详细介绍了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和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涉及审计抽样的概念、种类和步骤等内容。

(四)归纳审计循环,掌握审计实务

审计循环属于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审计循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为例,介绍各业务循环审计的具体内容,重点介绍对各财务报表项目如何审计

报的领域。从方法论的角度,以注册会计师审计风险模型为基础的审计,称为风险导向审计方法。

风险导向审计作为审计模式发展的新生阶段,主要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制订审计计划,并结合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从审计流程上看,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排在首位,并且在审计的所有阶段都实施风险评估程序,它们既是审计基础理论,又是审计实务,集中体现了新准则风险导向审计的思想。

(二)理清思路,把握审计流程

1. 风险评估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方法,是整个教材的精华所在,它构成全教材的前提或背景。因此,在审计教学中,应当提出明确的学习要求和目标。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准则确立了新的审计风险模型,以明确注册会计师识别、评估和应对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的思路。审计风险模型构成了风险导向审计方法的基础,在审计实务中不易把握,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使用审计风险模型开展审计工作。

(2)如何在审计工作中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掌握如何借助于评估程序和审计程序工作底稿,结合具体审计计划的制订,进行风险评估。

(3)如何进行风险评估。要求学生以注册会计师的角色,从6个方面系统掌握注册会计师如何识别和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特别是利用审计程序举例的方式,熟练运用于进行风险评估的过程和关键环节。

2. 风险应对

注册会计师应当针对评估的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并针对评估的认定层次进行重大错报风险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

新风险准则正式引进“重大错报风险”概念(重大错报风险是指财务报表在审计前存在重大错报的可能性),将审计风险模型重构为:审计风险=重大错报风险×检查风险。这不是简单地将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并称为重大错报风险,而是重大实质性改进。不仅明确规定了审计工作以评估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作为新的起点和导向,抓住了审计工作的“牛鼻子”,而且与现行审计目标责任定位紧紧相扣,有利于履行审计责任,实现审计目标。众所周知,按审计准则要求,设计审计工作就是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新风险模型的构建更直接有助于指导注册会计师,时刻紧紧围绕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来设计和执行审计程序,以最终实现合理保证财务报表整体不存在重大错报。因此,本章的学习要求和目标是:

(1)如何运用审计风险模型;

(2)如何在进行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选择审计方案;

(3)如何实施控制测试。

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在确定总体的应对措施以及设计和实施进一步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时,如何运用职业判断。

(三)掌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

1. 审计证据与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内容属于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了审计证据和审计工作底稿两部分内容,包括审计证据的含义和特点,获取审计证据的程序、分析程序、审计工作底稿的含义、编制目的和使用的文字及对审计工作底稿实施控制程序,以及底稿的格式、内容、范围、归纳和审计报告日后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变动等。

注册会计师的工作主要有3件事:找证据—做底稿—出报告。本章节就占了两件事,本章涉及的内容,不仅是需掌握的审计基本技能,也是理解审计实务的理论基础。

2. 计划审计工作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计划审计工作对于注册会计师顺利完成审计工作和控制审计风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充分的审计计划有助于注册会计师关注重点审计领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并恰当地组织和管理审计工作,以使审计工作更加有效。同时,充分的审计计划还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对项目组成成员,进行恰当分工和指导监督,并复核其工作,还有助于协调其他注册会计师和专家的工作。

本章特别对重要性水平的确定、审计风险的分析作了重点阐述。

(1)审计重要性。既是审计理论的重要课题,又是审计实务的重要内容,它贯穿于整个审计实务,要求学生既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重要性的含义和性质,又要能从实践上对其进行确定。

(2)审计风险。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务问题。要求学生既要能从理论上理解审计风险模型的含义、构成及各种风险之间的关系,也要能从实务上对其进行分析和控制。

本章为重点章节,应重在理解,因为其涉及的审计理论应与以后各章的各交易循环的审计实务联系考虑,学生应具备运用本章的审计理论分析审计实务、确定审计报告类型的能力。

3. 审计抽样

本章属于审计基本理论与基本方法,主要阐述审计抽样在审计中的运用问题。详细介绍了选取测试项目的方法、审计抽样概述、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和审计抽样在实质性细节测试中的应用;涉及审计抽样的概念、种类和步骤等内容。

(四)归纳审计循环,掌握审计实务

审计循环属于财务报表审计实务。审计循环以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为例,介绍各业务循环审计的具体内容,重点介绍对各财务报表项目如何审计

测试。审计测试包括控制测试和对交易账户余额及列报的细节测试和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

审计循环各章的内容都差不多,而且内容多,项目也多。这几章可以按以下思路来理解:

首先,了解循环的概念。就是一个单位将相互联系的业务类别和涉及的会计账户组合在一起,即把同该循环存在内部联系的业务类别与其他相关的账户捆在一起,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就是一个循环。也称切块审计法。

然后,了解各个循环的特征,循环的内部控制及交易实质性程序,以及余额的的实质性程序。内部控制的测试,先谈内部控制是什么,然后再谈怎么测试。可以是双重目的的测试,交易的实质性程序主要针对利润表,测试结果往往不披露,因为每笔交易最终都会形成金额进入有关账户,进入有关账户后才存在列报的问题。以上就是这些章节的大致逻辑关系 。

1. 各审计循环的重点

(1)各审计循环的主要凭证与记录、内部控制制度及控制测试、所涉及的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审计目标;各循环实质性程序基本原理;

(2)各审计循环主要会计处理与审计实质性程序;

(3)函证程序在各审计循环中的应用;

(4)监盘程序在各审计循环中的应用;

(5)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各审计循环中的应用。

2. 审计循环的难点

(1)各循环内部控制测试的应用;

(2)对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具体细节测试和实质性分析程序在审计实务中的运用。

3. 各审计循环的特点

(1)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与会计记录;

(2)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

各章所有审计循环的特性均是如此。

4. 掌握审计循环主要审计技能

(1)函证;

(2)存货监盘;

(3)实质性风险程序;

(4)截止测试;

(5)审计调整。

(五)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1. 审计意见的形成

注册会计师应当评价根据审计证据得出的结论,以作为对财务报表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在形成审计意见时,注册会计师应当从总体上评价是否已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将审计风险降至可接受的低水平。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所有相关的审计证据,包括能够印证财务报表认定的审计证据与财务报表认定相矛盾的审计证据。

审计证据是指注册会计师为了得出审计结论,形成审计意见而使用的所有信息,包括财务报表依据的会计记录中含有的信息和其他信息。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以得出合理的审计结论,作为形成审计意见的基础。

注册会计师对审计结论的评价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

2. 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指注册会计师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在实施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也是注册会计师在完成审计工作后向委托人提供的最终产品。

审计报告分为标准审计报告和非标准审计报告。

(六)执业准则与职业道德规范

注册会计师的整个审计工作都是为了实现审计目标,审计目标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审计主体通过审计实践活动所期望达到的境地或最终结果。

(1)审计总目标。主要是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发表意见,是对会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方面做出评论。

(2)具体审计目标。根据各类交易事项、账户余额、列报3个层次的逐个认定和审计总目标来确定。

注册会计师执业是依据管理层对会计报表的认定设计审计具体目标,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取得证据,完成对会计报表各项认定的确认,最终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

审计目标的实现与审计过程密切相关。审计过程充满了大量的职业判断。在计划和实施审计工作时,在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尤其需要职业判断。既然是判断,就有失误的可能性,职业判断本质上意味着风险。因此,必须把执业审计准则作为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行为规范,作为衡量审计工作质量的标准;同时,还要受到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的约束,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因为审计工作是一个以道德为浓重背景的工作,其职业道德防线的溃决将会带来灾难性后果。

应将执业准则体系有效地渗透到审计教学中,将新准则作为一个契机,统领教学内容和审计实务;应将审计职业道德放在首位,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强调诚信教育,把专业胜任能力与职业道德的培养结合起来。

主要参考文献:

审计基本要求篇(2)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制定依据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二、关于适用范围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是我国政府部门规章性的审计规范。是审计署领导全国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业务活动的审计规章,适用于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从事的审计活动,对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的独立审计活动没有法律约束力。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性的审计规范,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全过程,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从事的审计活动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关于一般准则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准则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其中,对审计机关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的专门规定有第七条、第十三条与第十四条共三条,包括审计机关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审计机关录用审计人员的规定;审计机关建立和实施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的规定,以及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制度的规定等具体内容。对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的专门规定有第八条、第十一条与第十二条共三条包括;承办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审计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保密责任的规定等具体内容。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共同应当遵循的职业要求和规定有第九条、第十条共两条;一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二是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泛动,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廉政纪律的规定。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主要包括独立审计的目的;担任独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独立、客观、公正、职业谨慎、保密等);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审计意见的性质等具体内容。

通过对上述一般准则的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还是《独立审计基本准则》,都有对其执业人员资格条件和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其中对其执业人员职业道德条件均作了独立、客观、职业谨慎与保密的规定,这是由审计监督的性质所决定的。二者比较,存在的主要区别一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既有对其执业机构——国家审计机关的相关规定,又有对其执业人员——国家审计人员的相关要求;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只对其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二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对其执业人员资格条件与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较为具体详细;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资格条件与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则更为简约明了。

四、关于作业准则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作业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准备和实施阶段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按照实施审计的基本程序,这些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要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二)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熟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三)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并将被审计单位交回的承诺书作为审计证据编入审计工作底稿;(四)实施审计。审计组实施审计时,应当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取得证据;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者有专门知识且符合审计人员条件的人员参与某些特殊项目的审计;对实施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审计机关请示汇报。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作业准则(又称外勤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按照审计的基本程序这些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2)编制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作出合理安排。(3)实施审计。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时,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可以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业务助理人员和聘请专家协助工作,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应对被审计单位的期后事项、或有损失及持续经营能力等重要事项予以关注。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通过上述作业准则的比较可以看出,两个基本准则都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和评价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法,这体现了现代审计的基本特点;对审计过程可以运用的取证方法,必须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两个基本准则也都作了类似的规定。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审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有所不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审计机关要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在实施审计前,要根据具体审计事项成立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并要在实施审计的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后必须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在实施审计前,应编制审计计划。

五、关于报告准则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报告准则是审计组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二)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订结束后,应当及时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提出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0日;(三)审计机关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门人员,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作出复核工作记录,审计报告经复核后,由审计机关审定。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的报告准则是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守的准则。主要内容包括(一)出具审计报告:的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二)审计报告应当载明的基本内容。审计报告应当说明审计范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依据、已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等;(三)审计报告的类型。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四种类型的审计报告。

审计基本要求篇(3)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传统本科教育的同质化体系已逐步分化,本科教育已形成学术型本科与应用型本科的两种模式,面向人才市场,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必然与人才能力化趋势的规格特征和社会对人才的岗位需求特点相适应,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也随之而变革。应用型本科不是学术型本科的低层版,也不是高职高专的加强版,而是与学术型本科属于同一层次的两个类型,与高职高专属于同一类型的两个层次。

一、审计人才需求及高校审计学专业现状

1.审计人才市场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审计事业也相应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审计人才市场的需求也突显出来,根据调研和相关媒体调查,我国5~10年中大约需500万名审计学专业人才,目前审计人才市场需求缺口达318万,其中,政府审计人才需求缺口12万,内部审计人员需求缺口290万人,注册会计师人才需求缺口16万人。

审计作为经济领域的高层次监督,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的全新挑战,尤其是现代化管理系统的实施,对于审计人员的素质和工作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市场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审计的职能和审计工作领域有了较大的拓展,社会对审计人才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网站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网对全国2010年度本科主要专业就业率的统计调查显示,审计专业的就业率排在了第16位,而毕业后半年就业率达到95.9%,说明审计专业人才需求较大。

近几年高校审计学专业学生在逐年增加,但审计学专业的就业率却在下降,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网站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网对全国2014年度本科主要专业就业率的统计调查显示,审计专业的就业率排在了第31位,毕业后半年就业率达到93.3%(2013年第16位,达到了94.6%)显下降趋势,下降非市场需求数量下降因素。分析显示主要原因在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达不到审计工作专业人才的岗位要求。

通过对多家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调研,会计事务所合伙人对会计学专业本科毕业生的评价是,能考试,但不会做业务。在进入会计师事务所就业之前,这些学生均通过注册会计师若干科的考试,(应届毕业生出证明可参加),他们的基础理论功底相对强,但实务能力却不行。对企业进行调研时,负责人也表示,会计专业的毕业生做会计业务比审计专业毕业生做审计业务的能力上要强多,这也是近年会计专业就业率领先于审计工作专业的原因。这说明高校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与审计人才市场岗位要求尚有较大距离。

2.高校审计学专业现状

从2014 年开设审计学专业的60所高校来看:211 工程高校2 所,独立学院14 所,财经院校(包括下属独立学院)38所,理工大学2所,工业大学1 所,外语外贸大学2所,其他学院1所。

据统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需求本科人才约占65%,国家审计对审计本科人才的需求占91%。目前我国培养审计本科人才的专业(或方向)包括普通审计学专业(66 所高校)、会计学(审计学)专业中开设CPA 方向(19 所高校)、ACCA 方向(64 所高校)、CGA 方向(20 所高校)及IAEP 方向(1 所高校)。通过对若干学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开设审计学专业高校对审计学人才规格的定位学术性人才占的一定的比例。可见,高等学校培养的审计人才与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课程体系是指构成某一学科、专业的课程及其之间的关系。大学的课程从内容的设计、模式设计、组织与实施的设计、资源与配置的设计、课程评价的设计五个方面实现人才培养模式。

应用型本科的定位后,首先是人才培养方案应该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征来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方案的标杆。应用型本科教育强调本科教育的专业性与就业性。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的目标是按照一线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建立课程体系,要求具有必要本科底蕴、职业适应与应变能力,是为就业准备的专业教育。也就是说,应用型本科培养的是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是根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体现本专业的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技能的教育,通过实践能力的培育及综合素质的拓展,达到审计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具体而言,审计学本科人才培养中的素质要求一般包括以下方面:

第一,学会做人。具备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优良的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第二,学会做事。具备基础能力,具备一定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一定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应用能力,掌握一门外语的读写能力,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培养分析、解决、预测问题的能力。具备专业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会计学、理财学、管理学知识,掌握金融学和经济学、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审计实践打下深厚的基础。能够综合运用审计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具有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审计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时事的发展作出应变。第三,未来发展能力。具有探索和运用新的技术手段、管理方法和业务途径来实现工作目标的能力,具有创新意识,对管理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国内外研究现状有一定了解,掌握进行创造活动的思维方法,能够独立开展一定的科学研究工作,具备一定的创新性思维。

三、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的构建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人才能力需通过开设相应的课程完成。且课程体系以专业领域为导向,强调“优化基础,口径适当”,其课程体系为“I”型或者“Y”型。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为专业纵深型结构,其特点是在一定基础理论与专业理论的基础上,着重向某一专业方向发展,以“I ”型为基础,渗透“Y”型的课程体系。应用型本科的“I”型课程结构为:通识课程、学科基础、专业课程三位并举。应用型本科的“Y”型课程结构是以“以能力为核心”的人才素质结构模型课程体系。

1.通识课程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通识课程主要包括教育部规范的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通识课程。具体可开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职业发展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教育、大学生体育、大学生英语、高等数学、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其主要对应的能力为良好的品德修养和思维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质、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具备一定的评议以及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2.学科基础

应用型本科课程体系中的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设置,应体现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技术理论――技术知识――实践 ”的特征。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主要是技术理论课程与一部分技术知识课程。一般可开设基础会计学、审计学基础、会计信息化、管理学、统计学、经济法、财务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计算机审计、企业内部控制等课程。这部分课程对应的能力为熟练掌握会计学、理财学、管理学知识,掌握金融学和经济学、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为审计实践打下深厚的基础。

3.专业课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的专业课主要是实践课程。一般可开设财务报表审计、政府审计、社会审计、内部审计、审计综合实训等课程。课程对应的能力目标是能够综合运用审计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将所学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具有从事审计工作的能力,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审计学领域的实际问题,能根据时事的发展作出应变。

4.素质拓展课程

应用型本科的素质拓展课程,是一个综合型的课程组,包括内修与外修,内修包括德行、品行、知行,外修主要是行为能力(社会交往、工作能力)及身体素质。

内修素质拓展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为隐含课程,在一些通知课程中隐含,另一种必修课程,通过校内或校外社会活动进行。外修可专设相应的单元课程来完成,形式可以为作业、竞赛、达标等专门项目。

四、应用型本科审计学课程体系的实施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的课程体系采用学校主导、多元协同的培养模式,注重学做结合、项目载体的教学方法,形成能力为导向、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的课程实施以校内理论教学为主,实训教学为辅,同时引入企业、会计师事务所参与共建立的校外实践基地平台,第一至第二学年主要在校内学习,假期可到企业或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短期见习,第三学年开始,安排若干实训周与校外实训基地联合组织实践性的教学(企业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业务较多,需要大量助理审计员的时候较为适宜),实践内容可以是教学内容中的某个单元,也可以是某专设实训课程,这样逐步加大实训的内容,将已经学习的专业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能力,学生在实践中对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与具体化,为毕业论文(毕业设计)撰写作前期准备。第四学年以实践教学为主,校内的教学为数不多的实践应用课程,如,社会审计工作、内部审计、审计综合实训,这部分的教学多为学做结合的教学模式,第四学年主要是完成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毕业设计),这一学年是很关键的一年,应是外松内紧型的,学生的自主空间较大,但容易流于形式,学校应有具体的实践实施方案与细则,让学生有实践接收单位,有实践的内容,有实践的标准,有实践评价体系。

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人才的培养不应搬抄学术型大学的传统模式,失去类型特征,也不能全部按高职高专岗位化,脱离本科属性,应形成贴近实际、校企共建的培养环境,构建指向明确、体现综合的课程体系。

参考文献:

[1]刘东辉,盛永志.应用型本科审计学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3(10).

审计基本要求篇(4)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的制定依据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

二、关于适用范围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是我国政府部门规章性的审计规范。是审计署领导全国审计机关开展审计业务活动的审计规章,适用于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从事的审计活动,对注册会计师依法进行的独立审计活动没有法律约束力。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行业自律性的审计规范,是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适用于注册会计师执行独立审计业务的全过程,对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依法从事的审计活动则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三、关于一般准则

我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准则是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基本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其中,对审计机关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的专门规定有第七条、第十三条与第十四条共三条,包括审计机关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具备的基本条件审计机关录用审计人员的规定;审计机关建立和实施继续教育培训制度的规定,以及审计署和省级审计机关建立审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制度的规定等具体内容。对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资格条件和职业要求的专门规定有第八条、第十一条与第十二条共三条包括;承办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条件,审计人员回避制度的规定、保密责任的规定等具体内容。对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共同应当遵循的职业要求和规定有第九条、第十条共两条;一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办理审计事项应当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和职业谨慎。二是不得参与被审计单位的行政或者经营管理泛动,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守有关廉政纪律的规定。

我国《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一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资格条件和执业行为的准则,主要包括独立审计的目的;担任独立审计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注册会计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条件(独立、客观、公正、职业谨慎、保密等);审计责任与会计责任;审计意见的性质等具体内容。

通过对上述一般准则的比较不难看出,无论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还是《独立审计基本准则》,都有对其执业人员资格条件和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其中对其执业人员职业道德条件均作了独立、客观、职业谨慎与保密的规定,这是由审计监督的性质所决定的。二者比较,存在的主要区别一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既有对其执业机构——国家审计机关的相关规定,又有对其执业人员——国家审计人员的相关要求;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只对其执业人员——注册会计师作了相应的规定和要求。二是《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对其执业人员资格条件与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较为具体详细;而《独立审计基本准则》对注册会计师资格条件与职业道德条件的规定则更为简约明了。

四、关于作业准则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作业准则是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在审计计划、准备和实施阶段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按照实施审计的基本程序,这些行为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机关要根据法律、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按照上级审计机关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的职责,确定审计工作重点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二)组成审计组,编制审计方案。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选派审计人员组成审计组。审计组在实施审计前应当熟悉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编制审计方案,确定审计的范围、内容、方法和步骤(三)下达审计通知书。审计机关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同时书面要求被审计单位法定代表人和财务主管人员就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其他相关情况作出承诺,并将被审计单位交回的承诺书作为审计证据编入审计工作底稿;(四)实施审计。审计组实施审计时,应当深入调查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对其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取得证据;如有特殊需要,可以聘请专门机构或者有专门知识且符合审计人员条件的人员参与某些特殊项目的审计;对实施审计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应当及时向审计机关请示汇报。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当对审计工作中的重要事项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进行记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并对其真实性负责。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的作业准则(又称外勤准则)是注册会计师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应遵守的准则。按照审计的基本程序这些准则的主要内容包括(1)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注册会计师应当在了解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基础上由会计师事务所接受委托签定审计业务约定书。(2)编制审计计划。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编制审计计划对审计工作作出合理安排。(3)实施审计。注册会计师实施审计时,应当研究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相关内部控制制度,据以确定实质性测试的性质、时间和范围,可以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获取审计证据;可以根据需要配备相应的业务助理人员和聘请专家协助工作,并对其工作结果负责;应对被审计单位的期后事项、或有损失及持续经营能力等重要事项予以关注。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审计计划及其实施过程、结果和其他需要加以判断的重要事项,记录于审计工作底稿。

通过上述作业准则的比较可以看出,两个基本准则都规定了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时应对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调查了解、研究和评价以进一步确定审计的重点和方法,这体现了现代审计的基本特点;对审计过程可以运用的取证方法,必须编制审计工作底稿等;两个基本准则也都作了类似的规定。二者的主要区别表现在审计实施前的准备工作有所不同。《国家审计基本准则》规定审计机关要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在实施审计前,要根据具体审计事项成立审计组,制定审计方案并要在实施审计的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下达审计通知书。《独立审计基本准则》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接受委托后必须签订审计业务约定书,在实施审计前,应编制审计计划。

五、关于报告准则

《国家审计基本准则》中的报告准则是审计组反映审计结果、提出审计报告以及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循的行为规范。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审计组向审计机关提交审计报告前应当征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二)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订结束后,应当及时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报告提出时间一般不得超过60日;(三)审计机关应当设立专门机构或配备专门人员,对审计报告进行复核并提出复核意见,作出复核工作记录,审计报告经复核后,由审计机关审定。

《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中的报告准则是注册会计师编制审计报告时应当遵守的准则。主要内容包括(一)出具审计报告:的条件。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后,以经过核实的审计证据为依据,形成审计意见,出具审计报告;(二)审计报告应当载明的基本内容。审计报告应当说明审计范围、会计责任与审计责任、审计依据、已实施的主要审计程序和最终形成的审计意见等;(三)审计报告的类型。注册会计师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四种类型的审计报告。

审计基本要求篇(5)

受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影响,西方一些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已经开始尝试将部分政府业务进行外包,以美国和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国家在政府审计业务外包领域进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审计署调研期间提出可以尝试建立相应的政府购买审计服务机制。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可以通过向社会购买审计服务来实现审计全覆盖。但是我国目前对于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并没有建立起相对合理的决策体系。本文在借鉴国内外部分成熟的外包领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从需求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三个方面构建一个三阶段递进式的决策模型,希望为相关审计机关做出正确的审计外包决策、进一步加快实现审计全覆盖提供思路。

二、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关于内部审计外包的研究很多,主要集中于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可行性分析与外包的利弊分析,针对外包的可行性分析,众多学者皆以交易费用理论和委托理论为基础进行探讨(韩晓梅,2004;傅黎瑛,2007;刘斌,2008),相关理论研究已经比较成熟,从而为内部审计的外包实践提供了相应的理论支持;而针对外包的利弊众学者各抒己见,争论颇多,难以达成一致的观点。其中支持者认为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可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企?I成本、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等(时现,2004;李文华,2007等);反对者则认为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将会增加泄露企业机密的风险、不利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企业内部审计部门的长远发展等(马金达,2004;陈彬彬,2007等)。也有少部分学者研究了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的决策问题,周丽媛(2004)引入AHP、RM和FCEM构建了一个两阶段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决策模型;曹洁(2009)将影响内部审计外包的因素进行量化提出了一个三阶段的内部审计业务外包决策模型。

然而,目前关于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相关领域的研究却极其缺乏。贾云杰(2014)通过介绍澳大利亚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得到的启示;郑石桥(2015)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引入审计主题要素,构建了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理论框架。此外,部分学者分别从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必要性与风险性进行探讨(徐向真,2014;赵雪梅,2016;仇成,2016等)。

综上所述,内部审计业务外包研究相对深入,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研究相对匮乏,尤其针对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决策研究几近空白。因此本文基于已有的研究成果,从需求性分析、成本效益分析和风险分析三方面构建一个三阶段的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决策模型。

三、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决策模型构建依据

涉及到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决策要关注三个问题,第一,审计业务需不需要外包?第二,审计业务值不值得外包?第三,审计业务能不能外包?这三个问题可以分别从需求角度、成本效益角度、风险角度寻求答案。以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赫伯特?西蒙(Herbert?Simon)为代表人物的决策理论学派提出了经典的决策四阶段,首先寻找制定决策的根据,即收集情况阶段;然后找到可能的行动方案,即拟定计划阶段;其次,在众多选定的计划中进行抉择,根据相关因素的考量以及对目前和未来情况的预判选择一个最优的方案,即选定计划阶段;最后对已选定的方案的可行性等问题进行评价,即评定计划阶段。赫伯特?西蒙提出的四阶段决策过程运用到政府审计业务外包中同样适用。将前两个阶段结合到一起变成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需求性分析解决决策的第一个问题,选定计划阶段转化为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成本效益分析解决决策的第二个问题,评定计划阶段演化为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风险分析解决决策的第三个问题。如图1所示。

四、政府审计业务外包的决策系统构建

“需不需要外包”决定了需求性分析是外包决策的首要环节。决策当局在对一项审计业务进行外包决策时,第一步就要对可能需要外包的审计业务相关的内外部坏境进行分析评估,从而判断出是否有外包需求,只有当外包需求达到一定程度时才需要进行接下来的外包决策。

在达到一定程度的外包需求前提下,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是外包决策的关键环节。在其他相关领域的外包决策文献中,利用交易成本理论进行成本分析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虽然政府属于非营利组织机构,但是节约成本对于政府执政效率的提高以及资源的合理配置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以往的研究都忽略了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自制和外包除了需要成本也会产生效益,因此在进行决策时两方面都要考虑,这样才会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的业务还需要进行最后一个检验环节――风险分析。由于政府审计业务的特殊性,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不同程度的国家机密。有些审计业务,无论外包需求如何强烈、外包收益如何可观,但是只要涉及到不能泄露的国家机密,外包风险难以承担,那么无论如何也不能进行外包。因此,风险分析将会是外包决策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只有通过风险分析的外包决策才是有效可靠的。

根据三个环节的分析,笔者构建了一个三阶段递进式的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决策模型。三个环节各自独立又相互影响,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独立的决策过程,但是每一环节的决策结果又会影响到下一阶段的决策。而决策当局需要的只是最终的决策结果。决策模型如图2所示。

五、政府审计业务外包决策模型阐述

(一)需求性分析

外包的需求分析其实就是外包的动因分析,外包的动因有很多,可以通过建立一组需求性指标来判断需求的强弱。决策当局是否需要外包要综合考虑两个因素,一是审计机关内部的相关环境条件如何?即内需性。二是审计机关外部的外包机构的相关环境条件如何?即外激性。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构建外包需求性指标。

自从我国政府审计步入全覆盖时代以来,审计人员数量不足、审计人员素质不高、审计技术和设备落后等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些问题是审计业务外包的动因之所在。而且不同的审计业务要求不同,有些专项审计需要独立的专门科室才能胜任,有些审计业务可能需要多个科室协同完成。那么决策当局的机构设置是否有缺失,管理水平是否有缺陷就决定了外包是否有需求。有些临时下达的审计任务会有时间限制,一些政府审计人员审计效率低下也是业务外包的另一动因。另外,不同的审计机关都会有自己的技术专长,也就是审计机关的核心业务,那么当一项审计业务和核心业务同时出现时,审计机关出于各方面的考虑会优先处理核心业务,尽量保持其核心业务竞争力。最后,政府审计也会遇到影响审计独立性的情况,所以在独立性受影响时需要把相关审计业务外包给独立的第三方机构。

外部的外包市场环境也会对外包需求产生影响。首先,社会审计在一些审计业务上的专业化水平相对较高,比如财务审计、工程审计,诸如此类的审计业务外包会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但是如果是政府审计特有的审计业务,如经济责任审计,则不需要进行外包。因此外包市场的专业化水平高低会决定外包需求。然而,相关业务的外包市场越成熟,则竞争越激烈,那么相应的外包成本会较低,因此外包市场的成熟度也会影响外包需求。另外,如果有一个相对完善的市场外包流程也会增加外包的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了一个外包需求指标图,如图3所示。

在对一项具体的审计业务做外包需求决策时,可以通过业务的具体特点分析以及决策当局的内外部环境的考量来勾选出图3中符合条件的需求指标,勾选出的指标越多,则外包需求越强烈;勾?x的指标越少,则外包需求越弱。

(二)成本效益分析

根据交易成本理论,业务外包就是为了降低成本。只有当外包的成本小于自制的成本才会选择外包,否则将选择自制。但是不管是外包还是自制,在需要成本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效益,因此外包决策不仅要考虑成本还要考虑效益,只有这样的外包决策结果才最具科学性和合理性。基于此,本文提出了成本效益分析,即外包净效益=外包效益-外包成本,自制净效益=自制效益-自制成本;如果外包净效益>自制净效益,则满足外包的成本效益分析,可以进入风险分析决策,反之则选择自制。

1.成本分析。一个组织对一项业务活动是选择自制还是外包都会产生三种成本:生产成本、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Vining、Globerman,1999)。由于审计业务自制的谈判成本和机会主义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归到生产成本中去(郑石桥,2015),因此本文在衡量审计业务自制成本中仅考虑生产成本。审计业务自制的生产成本即审计机关从接手审计业务到出具审计报告这一阶段所发生的所有相关成本。由于在决策之前审计业务尚未发生,所以本文的成本效益分析属于预测分析,很多参数都是在历史成本的基础上进行合理预测。审计业务的自制成本会基于业务性质的不同而由不同的成本参数构成,但是主要可能的成本构成无外乎以下部分:(1)人工费用。主要包括审计期间参与的审计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用等。(2)办公费用。主要包括审计期间发生的材料费、交通费等。(3)管理费用。主要包括同审计业务相关的管理费用支出。(4)培训费。主要包括针对此项审计业务对审计人员的培训支出。(5)相关资产的折旧费用。主要包括由于此项审计业务所使用的相关资产的折旧费用。(6)部分购买支出。主要包括基于本业务而需要购买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出,可以根据相关标准进行摊销计算。(7)其他相关费用。如审计人员的加班餐费、会议费用等。决策当局可以根据具体审计业务的性质估算以上可能发生的相关自制成本。对于业务的外包成本主要有三部分构成:(1)生产成本。即外包给第三方机构所签订合同上注明的费用金额。(2)谈判成本。主要包括在签订合同前从搜寻外包机构到最终选定外包机构期间发生的成本、签订合同期间同外包机构谈判博弈所发生的成本、签订合同后对外包机构的监督所发生的成本。(3)机会主义成本。主要是指外包机构基于自利而做出对审计机关不利行为而导致的争议成本。决策当局可以通过对以上三种成本的估算得出审计业务的外包成本。

2.效益分析。笔者发现,审计业务自制和外包的效益无法像成本一样进行量化,从而定性分析的效益无法同定量分析的成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但是自制和外包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又显示出相似性和对称性。针对一项具体的审计业务,自制最大的效益体现在提高了审计人员对此类审计业务的技术水平,而外包的选择使审计人员投入到另外一项审计业务中去,那么产生的主要效益便是加强了另外一类审计业务的熟练技术水平或者提升了审计机关核心业务的技术水平。至于哪一种审计业务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审计机关产生的效益更大,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去衡量,但是基于两者的相似性和对称性,笔者认为两种方式产生的效益基本相同,具体倾向可以依据决策当局的实际情况来定。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自制效益和外包效益可以抵消,所以当自制成本大于外包成本时,决策当局可以进行审计业务的风险分析,否则选择自制,其中决策当局可以根据效益的具体情况做适当的倾斜调整。

(三)风险分析

任何政府审计业务外包都会存在风险,关键是要关注风险的大小如何,风险对审计机关的影响如何,决策当局的风险承受能力如何。如果一项审计业务外包产生的风险比较大,或者影响比较恶劣,或者超出了审计机关的承受能力,那么不管这项审计业务的外包需求如何强烈、外包收益如何可观,也不能进行外包。因此在最终决定是否外包之前,对审计业务的风险进行分析将会是保障外包能够获得成功的最后一道屏障。

审计基本要求篇(6)

关键词:

国有企业;审计成果运用;模式

审计成果运用是审计工作的最终环节,是审计人员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工作结晶,其运用程度的高低直接关系着审计监督和服务的价值所在,是衡量审计工作实施的质量高低的体现。因此,研究审计成果运用,某种程度上来说,关乎审计工作的目的和存在的意义。

1审计成果运用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从外部来看,国有企业系统面临的社会环境、政策环境和舆论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社会各界对国有企业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也越来越严,已形成了对国有企业立体交叉的监督体系。就内部而言,为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依法从严治企已作为国有企业经营管理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摆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这些都要求国有企业要进一步健全内部控制机制,充分发挥自我约束体系的作用,构建完善的审计成果运用体系,积极落实内部审计整改,最大限度的从内部防范和化解风险,保障干部员工平安、经济平安。

2“三需求”为导向的“五服务”审计成果运用模式创建概述

2.1内涵以公司各层级的审计需求为工作导向,以多样化的审计报告作为载体,以务实的工作会议作为平台,以有效的机制建设作为保障,根据不同对象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在优先满足公司领导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审计成果在管理部室和基层单位的及时共享,使审计成果能更广泛、有效地满足公司各层级管理需要,推动公司依法治企建设和平安建设。

2.2特征①以需求为导向。根据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需求,有针对性开展审计项目,提供优质服务,变决策层、管理层及执行层对审计成果运用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接受”和“自愿接受”,提高审计工作成效。②以服务为宗旨。树立审计服务理念,提供差异化审计服务。即服务于公司领导决策,服务于公司绩效考核,服务于业务部门改善管理,服务于人事董事部门及监察部门的干部管理与廉政监督管理,服务于基层单位经营管理提升。③以机制作保障。建立内审要情专报、审计成果综合分析、审计成果共享、整改督办、通报与考核等五种工作机制,优化审计服务流程,畅通审计成果运用路径,实现审计成果运用的闭环管理。

3主要思路与做法

审计基本要求篇(7)

(一)基础在依法,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是各项工作开展的基本准则,审计工作也不例外。那么,目前依法审计有哪些法呢:

1.审计监督方面的法律、法规。包括:

(1)宪法。宪法第九十一条、第一百零九条对审计机关的设置、审计监督的范围和内容、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作了明确规定,这是审计监督的最高法律依据。

(2)审计法。审计法全面规定了审计监督的原则、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审计机关的职责、审计机关的权限、审计程序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是审计监督的基本法。

(3)其他有关审计监督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行政规章。目前本人们实行最多的是审计署1-6号令,从审计方案、审计证据、审计日记及底稿、审计报告、审计档案等进行质量控制,制定了相应的准则与操作规范。

2.其他法律、法规。具体包括:财经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如预算法、税收征管法、会计法、经济合同法等财经方面的法律等;审计监督活动中,对审计事项进行评价、作出处理、处罚决定,应当遵守财经法律、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的规定;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方面的法律、法规,如《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等。

(二)关键在于审计。依法审计,加强审计监督,关键在于依法审计,通过依法审计这个载体,实现监督、服务的目的。这就要求本人们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编制审计方案、收集审计证据、编写审计日记和审计工作底稿、出具审计报告、归集审计档案等全过程实行法治控制。依法审计就是确保审计工作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每项审计项目都能经得起检验。

(三)根本在于监督。要通过审计监督,保障财政资金、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的安全有效。

二、目前审计监督的几种观点

1.审计万能论。认为审计监督可以全面地辐射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领域。由于审计部门自身认知的错位以及社会对于审计作用的过高期望,造成审计监督效应人为地被扩大或神化,这已经严重影响到审计机关如何坚持依法审计实施审计监督,也无形中增大了审计的执法风险。实际上,目前的财政财务收支记录与实际经济事务有很多不一致的前面,审计机关凭借现有的审计手段,有时难以查实真相,有些方面审计监督也无能为力。

2.审计走过场论。即认为审计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审计监督流于形式。在这种审计理念的影响下,大多数人把审计部门定位为各级政府的内部审计机构,审计监督成了“走过场”。诚然,监督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监督却是万万不能的,这是很平常的道理。在一个缺乏监督的环境下,权利运行者就会为所欲为,各种违纪违规必然遍地都是。本人认为,审计的基本职能是监督,这一点永远不能变,审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不仅在于它所查处或揭露的违纪违规问题,更在于其无形的威慑力量和潜在的警戒效应。

3.审计无作为论。即认为审计机关在履行审计职责时,缺少与之相匹配的法定权限,执法手段和处罚执行力度较为薄弱,审计工作难有作为,审计监督也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当前,审计工作的重心在于促进提高财政财务管理水平和资金使用效益,换言之,即寓监督于服务之中,简单的行政处理、处罚已经不符合形势的要求,而是要从体制和机制中发现问题,从微观入手,站在宏观角度,为党委政府服务。

4.审计等同服务论。认为审计监督是纯粹为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服务的,监督完全寓于服务之中,在这种观点下,审计就成了被审计单位的内部审计,审计监督的效应也就仅仅局限于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虽然在目前的形势下,审计监督的另一个目的是服务,但审计的基本职能其本身是监督,其常规性、基础性的工作就是监督,是先监督,而后达到服务这个目的的。

5. 审计就是查案论。认为审计就是要查问题,抓大要案。这种观点多少受近几年来审计风暴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影响。应该说 ,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经济活动的常规性、例行性监督,查处大要案不是审计的基本职责,也不是审计的要求,所谓可遇不可求,大要案的查处往往有一定偶然性,需要一些非正常手段才能查处,而审计仅仅能在发现疑点、提供线索、协同查案等方面提供一些服务。

6.审计纯监督论。认为审计的基本职能就是监督,是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监督,审计的职能是监督与鉴证,而不是服务,这种观点容易使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的思路走入死胡同,在与党委政府保持一致上发挥不了审计免疫。

三、目前审计监督的几个“不适应”

1.观念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变革创新能力不强,对社会经济形势的迅速发展不够敏感,习惯于用过去熟悉的方法开展审计工作,对审计新技术、新方法接受较慢,满足于现状。对“优秀项目”、“精品项目”内涵的理解有偏差,没有把审计报告、审计成果当作审计机关的产品来看待,多数是在疲于应付项目,抓质量、出成果有心无力。

2.思路上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不善于从全局的角度系统把握具体审计工作。审计组织方式,依然是传统的“由点到面”的方式,审计组按方案内容每人各分一块,审到什么算什么,查出重大问题往往带有一定的偶然性;审计结果上把上缴金额等指标看得过重,缺少宏观把握的能力。

3.成果运用上不适应。尤其是对审计成果的开发、转化、运用,还有很大的差距:微观成果多,宏观成果少;就事论事多,成果技术含量和附加值低;分析问题缺乏一分为二的观点,注重揭露问题,正面成果的引导作用不够;许多审计信息“为写而写”,没有认识到审计信息是审计过程的延续、是体现审计成果的手段,内因不明导致审计信息质量低下。

四、目前审计监督的压力

(一)从外部环境看,审计监督有新压力。

从审计工作面临的外部环境看,无论是20__年修订的《审计法》、还是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审计的要求都更高了。

1.《审计法》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修订的《审计法》,主要在健全审计监督机制、完善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手段、规范审计监督行为四个方面作了修订。规定审计报告从原来的内部文书变成公开的法律文书,对审计质量要求更高。它一方面是进一步强化了依法审计;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把审计工作置于人大和社会公众监督之下,这意味着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的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同时,《审计法》修订后,审计执法手段的增设,在加大审计工作力度的同时,也加重了自身的责任;被审计单位救济途径的变化,对本人们工作的严谨细致、客观公正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党委政府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近年来,审计通过自身的努力,效果越来越明显,地位和作用不断显现,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认可。同时,审计的难度也比过去大了,审计能不能有地位,能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关键在于本人们的工作有没有成效。对于党委、人大和政府,审计工作有没有成效、是否有成果,就在于本人们能不能当好参谋、能不能把审计监督和审计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就要求本人们必须认真研究党委政府的需求、研究人大的需求、研究社会各界的需求以及被审计单位的需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中心开展审计、选择项目,提高这些项目的质量,提供有价值的审计报告、审计信息和审计建议,更好地为党委政府决策服务。

3.社会公众对审计的要求更高了。随着这几年的“审计风暴”,社会公众愈来愈关注审计结果公告,对审计结果的需求,已经转变为一种有效需求。但是,本人们要认识到,审计结果对外公开,对审计机关而言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有利于本人们宣传审计成果,推动民主法制;另一方面,审计结果公告将审计工作的质量完全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审计风险显性化。面对审计结果公告后可能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本人们除了积极稳妥,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之外,唯一对策就是严抓审计质量,提升审计工作的管理水平,由此来应对、化解产生的压力和各种困难。

(二)从内部环境看,审计工作有新变革。

从审计机关内部看,审计工作面临新的变革,这种变革包括管理模式在变、审计方式在变、评优办法也在变。随着审计转型的不断深化、审计创新创业年的推动,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审计监督面临更大压力:

1.管理模式在变。审计署6号令的全面实行、计算机审计的全面推广,审计免疫系统理论的提出,对传统的审计理念、审计管理行为、审计技术方法有一定的冲击。6号令的核心是对审计项目进行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实行审计工作分级负责制,强化审计管理的基础工作,实行质量控制与责任追究相结合。计算机审计、免疫系统理论则从审计技术创新角度对现在的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甚至是挑战。

2.审计要求在变:在审计对象上,要强化对全部政府性资金的审计监督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在审计发展方向上,要在绩效审计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在审计手段上,要在计算机审计上创新并有新的突破。

3.审计方式在变。一是从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二是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向绩效审计转变;三是从单位审计向项目审计转变,专项调查已经成了目前审计发展的主流;四是从以过程为导向的审计向以结果为导向的审计转变。伴随这些转变,本人们的审计管理思路、模式也要跟着进行调整。

4.评优办法在变。去年,省厅和市局对评优办法和标准作了较大的修改。审计项目的评优,虽然其本身不是目的,但是本人认为目前的体制下,审计项目的评优仍具有“指挥棒”的作用,会给本人们的审计理念、审计方法、审计管理、审计质量控制等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审计的监督、服务职能往往通过项目审计实现,项目审计是审计机关的中心工作。针对项目的评优成效情况,新的评优方法在以下七方面有加强。一是加大了审计宏观服务与威慑力;二是加大了审计创新力度;三是加大了审计宣传力度;四是加大了审计整改落实力度;五是加大了审计公告力度;六是加大了审计问题的揭露或审计的深度;七是加大了领导批示的加分。

五、坚持依法审计,提升审计监督层次,监督实效要提高,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制订出有特色的审计项目,特别是要通过批判性发挥审计的建设性和预防性作用。本人觉得审计免疫系统的关键是通过批判性发现问题、揭露问题。

制定审计项目计划要坚持三个原则。一是要坚持依法审计、依法监督原则。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加强审计监督,依照审计程序开展工作,做到程序规范,证据可靠,结果准确,既不失职不作为,又不越权乱作为。二是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原则。克服就事论事和“一刀切”的做。三是坚持一切为了发展的原则。要自觉把审计工作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中,找准审计监督与促进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和切入点,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紧密结合。

2.突出审计重点。压缩数量、提高质量、增加深度,加大力度。关注财政资金的绩效、关注民生资金、国有资产的安全,关注政策的贯彻落实;努力在提升审计工作质量和水平上实现新突破。

一是突出对国家调控政策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确保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继续坚持“依法审计、服务大局、突出重点、求真务实”的审计工作方针,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进一步突 出重点,更好地服务于大局、服务于中心。

二是突出对政府公共财政的审计监督。要围绕和服务于“努力推进公共财政体系的完善”、“预算一个盘子、收入一个笼子、支出一个口子”这一目标,进一步抓好预算执行审计;要围绕公共财政的公共性、公平性、公开性,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促进建立规范透明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预算的透明度,揭示执行政策不到位、管理体制不完善、运行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问题。

三是突出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的审计监督。重点要放在揭示决策失误和工程建设、公务消费等活动中的损失浪费问题,促进建设资金使用效益的不断提高。

四是突出对民生资金的审计监督。要加强对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涉及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教育及涉农等专项资金的审计和审计调查,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五是突出对权力运行的审计监督。进一步扩大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继续探索、归纳和总结经济责任系统审计、行业审计的经验路子,不断探索和完善对领导干部责任和绩效审计的方式方法。

审计基本要求篇(8)

(一)201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审计

2012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审计以“两个报告”的内容和需求为出发点,有效整合审计资源,突出“预算执行”主题,反映年度预算执行情况中存在的问题,体现整体性、宏观性和建设性。要将包括财政一般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障预算在内的完整的政府预算收支列入审计范围,扩大审计覆盖面,促进建立完整的政府预算体系。要关注政府预算与部门预算、部门预算与部门决算草案的差异,促进完善部门综合预算管理。既要关注预算执行过程的规范性,更要关注预算执行结果,反映政府各项政策执行情况和民生事业发展的效果,促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绩效。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财政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同步开展。6月底前完成。

(二)全部政府性资金专项审计调查

在摸清2012年全部政府性资金收支增减和结构变动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收支增减和结构变动的内在因素,评价总收支、税收收入及非税收入增减和结构变动的合理性,检查预算管理“三个子”的实现程度,促进完善收入结构和经济结构,强化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促进预算管理“三个子”的实施和改善。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财政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结合2012年度的预算执行审计开展同步专项审计调查。6月15日前完成。

(三)财政决算审计

根据省厅要求,市局安排2个县(市、区)人民政府2012年度财政决算审计,各县(市、区)审计机关按20%的审计面开展乡镇财政决算审计。在摸清当地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现状、总量规模、收支结构的基础上,评价预算编制的完整性,反映全部政府性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继续关注财政税收政策执行情况、侵占省级收入情况、政府负债情况,财政支出结构是否符合公共财政要求,有无应纳未纳预算管理资金及专项支出不规范的问题。通过审计,对重点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改善管理的可行性建议,提高财政资金绩效。

1.市、县(市、区)财政决算审计。一要对省政府规定的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情况及财政支出中招商引资资金的收支情况进行审计调查;二是要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公共财政管理改革的意见》(浙政发〔2012〕38号)要求,对地方政府推进“三个子”公共财政管理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三是要加强对利用虚假项目骗取上级转移资金的审计。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财政处负责实施。10月底前完成。

2.乡镇财政决算审计。要对2012年返回给乡镇的土地出让金的管理、使用及其绩效和乡镇政府性资产的管理情况进行审计调查。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财政处负责组织实施。11月15日前完成。

(四)地方政府性债务专项审计。

按照总理要求,审计署统一组织全国审计机关开展地方政府负债专项审计。要通过专项审计摸清地方政府性债务规模及变动情况;分析政府性债务结构,分清政府偿债责任;关注债务资金投向和使用是不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规定;调查政府性债务偿还能力,评估偿债风险;分析各级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成因,总结好的做法,提出促进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有效防范和化解潜在财政风险的意见和建议。各级审计机关要从讲政治的高度,把这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任务来抓,确保按统一方案要求高质量完成任务。

审计组织方式:本次审计采取交叉审计的方式。对各市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由省厅组织各市成立审计组,进行交叉审计;对各县(市、区)政府性债务的审计,由台州市局组织所属县(市、区)成立审计组,进行交叉审计。5月底前完成。

二、行政事业审计

根据审计署要求,继续开展全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查工程各项职责落实情况、资金来源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项目建设管理情况,全面掌握工程项目实施情况、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项目目标落实完成情况,促进财政资金规范使用,切实推进工程目标的实现。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固投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同步开展。6月底前出具阶段性报告,12月15日前完成。

三、金融审计

(一)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邮政储蓄银行)台州市分行2012年度资产负债损益审计。

根据省厅要求,市局负责对邮政储蓄银行台州市分行和一家县级支行进行审计。通过审计,核查邮政储蓄银行2012年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揭露重大违法违规问题和经济犯罪案件线索,加大对违规经营、严重渎职等造成损失浪费问题的查处力度,关注高管薪酬情况和职务消费问题,审核内控制度的健全和有效性,揭示薄弱环节和风险点。此外,了解邮政储蓄银行创新业务开展情况,注意揭示新业务开展中存在的管理问题、机制问题和突出风险。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经贸处负责实施。11月底前出具审计报告。

(二)全市部分小额贷款公司经营情况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省厅要求,临海市审计局开展小额贷款公司专项审计调查。调查的重点内容:一是调查了解小额贷款公司基本情况;二是了解小额贷款公司运行情况及风险;三是揭示有无存在非法集资、变相吸收储蓄、放高利贷等违规现象;四是揭示监管中存在的体制不顺、监管不到位情况;五是反映各项财税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通过调查,为省委省政府进一步理顺金融监管体制,进一步研究创投基金等金融产品与小额贷款公司发展结合的可行性等提出审计建议,发挥审计的建设性作用。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经贸处组织实施。7月底前完成。

四、企业审计

(一)国有企业监管运营体系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省厅要求,市局开展国有企业监管运营体系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进一步明确出资关系,统一监管方式,扩大各级国资委直接监管范围;进一步整合国有资源,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本区域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性战略性调整,实现资源要素的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进一步明确国有经济的功能定位,推进国有资本向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做强做大企业,充分发挥国有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和带动作用。同时,为省、市政府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完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提出建设性意见,促成相关部门形成国有资产调整重组具体实施方案。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经贸处负责实施。7月底前完成。

(二)全市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省厅要求,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使用绩效专项审计调查。通过调查,摸清地方政府贯彻落实省政府工业转型升级实施意见所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揭示工业转型升级财政专项资金分配、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关注转型升级各项资金使用实际效果。从政策、制度、体制等方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加强资金管理和完善政策制度的意见与建议,推进工业转型升级,提高财政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行保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同步开展。5月15日前完成。

五、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

(一)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下山搬迁项目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省厅要求,市局组织黄岩、天台、仙居、三门4个县(市、区)审计局开展低收入农户集中村下山搬迁项目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揭示专项资金筹集、管理、使用和项目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的原因及可能导致的后果,关注项目绩效,提出进一步完善有关制度和政策措施的建议,促进项目的顺利完成。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行保处组织实施,部分县级审计机关参加。9月15日前完成。

(二)全市土地出让金收支审计。

根据省厅要求,全市审计机关开展2012年土地出让金收支审计。土地出让金收入方面,要求摸清2012年土地出让金收入总额,审计主要内容为:一是2012年地方政府土地拍卖收入总额,查明是否存在减免、欠缴、变相返还土地出让金情况,历年欠缴土地出让金情况及补缴情况;二是2012年土地出让金上交财政,纳入预算管理情况。查明是否按规定将全部土地出让金纳入预算管理,分析未纳入预算管理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土地出让金支出方面,要求摸清2012年土地出让金分配使用情况,审计主要内容为:一是土地出让金是否按规定比例提足社保资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资金,失地农民保障资金,廉租房资金等,分析未足额提取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二是土地出让金预算安排的合法性,查明土地出让金按比例提取后的结余资金是否全额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否存在平衡预算,出借、挪用土地出让金的情况,分析未按规定使用的原因及存在的问题。三是摸清土地出让金使用绩效。特别关注造地改田资金,廉租房资金,公共设施建设资金的绩效。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行保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同步开展。8月15日前完成。

六、社会保障审计

(一)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

根据省厅要求。全市审计机关开展2009年、2012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审计。通过审计,掌握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收入、支出和结余情况;发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在筹集、管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关注养老资金安全与绩效;检查财政对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工作的投入力度;了解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个人账户做实等社保政策执行情况;检查近年来出台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转移接续、省级统筹、调整缴费比例等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重点分析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维持养老保险基金正常运行的财政负担能力、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衔接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全和完整。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行保处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同步开展。6月15日前完成。

(二)公共医疗卫生机构审计。

1.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根据省厅要求,市局组织椒江、路桥、玉环3个县(市、区)审计局开展基本药物制度试点情况专项审计调查。通过审计调查,掌握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取得的成效,分析是否有效缓解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分析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对财政支出的影响。重点调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及时反映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出现的新情况,促进医改政策协调推进。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行保处组织实施。8月底前完成。

2.公立医院审计。根据省厅要求,路桥区审计局开展公立医院审计。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审计医院的经营收入、支出、盈亏等,分析医改政策对医疗机构经营的影响;二是审计医保业务,检查门诊、住院、体检等公共医疗业务收费的合规、合理性,分析医疗费用偏高、医保报销比例偏低等的原因;三是调查分析医疗机构公益性改革对医务人员收入分配的影响,为卫生事业单位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基础性资料;四是关注医院信息系统安全,开展医院信息系统审计。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行保处组织实施。9月底前完成。

七、投资审计

(一)对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审计调查。

根据省厅要求,全市审计机关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审计调查。调点以2008年以来立项、在建和竣工的政府投资和使用国有资金的建设项目作为审计调查的对象,揭示和查处工程建设领域中的重大违法违规问题,深挖工程质量问题和安全事故背后的腐败问题,反映因工程资金不落实或严重超概算而增加财政投入或导致地方政府负债增加问题,并从体制、机制层面提出改善建议。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直属分局负责组织实施,全市审计机关同步开展。6月底前出具阶段性报告,11月15日前完成。

(二)援建新疆投资项目跟踪审计。

根据省厅要求,市局开展援建新疆投资项目跟踪审计。援疆审计要对援疆资金、项目及工作经费进行审计,重点跟踪全额投资类项目,确保援疆工作的顺利实施和建设过程不出大的问题,突出对执行和落实国家政策的审计和审计调查。

审计组织方式:由市局固投处负责实施,6月底前出具阶段性报告,11月底前向省厅出具汇总报告。

八、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

(一)县(市、区)长(书记)经济责任审计。

审计基本要求篇(9)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一种新的审计方法,它是战略管理理论和系统理论在审计实践中的运用所推动的审计方法的新发展,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则是从企业的战略分析入手,通过“战略分析――经营环节分析――财务报表剩余风险分析”的基本思路,来设计并执行审计程序进行取证,其特点是:它立足于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并以此作为出发点,制定审计策略和与企业状况相适应的多样化审计计划,将风险考虑贯穿整个审计过程。它与制度基础导向审计相比较,具有以下优势:

1.现代风险基础审计适应了当今社会经济环境的需要。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趋势,使企业经营环境越来越难以预测,面临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大为增加,经营风险相应增大。市场经济的高度不确定性使人们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如何处理好与社会公众的关系是注册会计师应该考虑的问题。而风险基础审计正是适应了公众对审计期望值不断提高的要求而发展起来的,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以满足公众的要求。

2.现代风险基础审计符合现代审计目标多样化的要求。风险基础审计的目标是将审计风险降低至可接受水平,为此,风险基础审计强调审计战略,要求制定适合被审计单位业务的审计计划;要求不仅应检查与会计系统有关的因素,而且应检查企业内外各种环境因素,风险基础审计将被审计单位置于一个大的经济环境中,运用立体观察的理论来判断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各种因素,从企业所处的行业状况、监管环境、经营目标、战略规划到经营方式、业务流程等内外部各个方面来分析评估审计的风险水平,把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植入到本身的风险评价中去,并贯穿于审计的全过程,从而在审计过程中把重点放在审计风险的评估上,并通过审计程序把审计风险降低到审计人员可以接受的水平。

3.风险基础审计是对原有的审计资源进行重新调配。对一些风险因素比较大的环节多投入一些,而对风险比较小的环节缩减审计资源。当事务所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之后,实质性测试就可以减少,追加的审计成本也会相应减少,并且风险基础审计还会为审计客户带来增值服务。风险基础审计转变了传统审计思维定式,主动控制审计风险。

通过运用审计风险模型,对审计风险进行系统的分析评价,以做出相应的审计策略,将风险评估与审计程序紧密的联系起来,同时能据此将审计资源恰当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提高审计质量与效率。不过,我们还应看到实施风险基础审计需要更多的风险评估和职业判断,对注册会计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有经验的高级审计人员参与。因此,会导致人员成本的上升,使审计成本提高。但是,风险基础审计并不是无所不包,并不是处处平均用力,更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样大大增加审计成本。我们应以积极的心态促进风险基础审计的实施,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在这方面的差距。

一、完善我国风险基础审计的建议

风险基础审计是在制度基础审计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对审计风险问题的全新的审计模式,它的实施需要一套具体的程序作指导,同时,在实践中必须有相应的审计规范,统一的审计标准以及具体的审计方法作配套措施,而且对于审计人员个体的素质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在如何降低审计风险,实务操作中必须有一个规范性的、原则性的技术指导。

首先,我国应在借鉴国际审计与鉴正准则理事会修订和起草的审计风险准则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中有关审计风险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为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的运用提供指导。

其次,针对注册会计师执业中发现的法规政策不一致、行政执法和监管不力以及会计主体经营管理活动不规范的事项,注册会计师应及时与相关职能部门沟通,促使其改善经常与司法界、政策界和实务界联合进行调查研究,及时发现注册会计师执业环境及其执业中存在的问题,研究相应的对策和措施。

第三,由于低法律风险较易导致低审计质量,因此,为了提高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水平,应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法律责任及加大其违规成本。这需要从我国整体环境上提高相应的法律风险水平,包括对举证责任的修正、赔偿风险的提高以及诉讼条件的放宽等。

第四,风险基础审计的实施,要求审计人员具有更高的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应大力培养专业人才以及提升注册会计师谨慎的执业专业判断能力,完善制定执业后续教育准则的具体准则,加大对注册会计师的后续教育培训,不断在后续培训中提升注册会计师的综合能力。

二、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审计实践中的未来发展

通过以上风险基础审计在我国运用的现状,我们不难看出采用风险基础审计方法,可以在保证审计质量的前提下,将审计资源在高风险和低风险的领域合理分配,能够有效地利用审计资源,但同时,我们也应清楚的看到,由于我国经济尚处在转轨时期,注册会计师行业建立得较晚,尚不成熟。因此,我认为,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全面推行风险基础审计的条件,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应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逐步地推进风险基础审计。

1.采用混合审计模式阶段。在我国现阶段,可以考虑选择以下两种混合审计模式:一是以制度基础审计为主,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混合审计模式。这种模式常常用在上市公司、跨国公司、企业集团中。由于这些公司的资产、资本规模较大,经济业务比较复杂,经营范围比较广,组织结构庞大,所以这种公司不是靠一个或几个管理者来管理,更多的是依靠企业的一种比较健全的管理理念和比较完善的内控制度,采用制度基础审计可以在保证审计效果的同时提高审计效率。二是以账项基础审计为主,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混合审计模式。主要适用于小企业,通常其资产、资本和经营规模比较小,业务流程简单,经营范围单一,管理层次很少,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或者形同虚设,不适宜采用制度基础审计。但是无论采取哪一种审计模式,都应该在整个审计过程中,结合风险基础审计的理念。

2.全面推行风险基础审计阶段。随着混合审计模式的实行,注册会计师的风险意识会逐步增强,审计人员的素质会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我国的法律环境也会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得到进一步的完善,注册会计师面临的法律风险也会逐步加大。这一切使得开展风险基础审计的主客观条件逐步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出台风险基础审计的规范性文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风险基础审计。从而提高我国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促进我国会计师事务所与国际接轨,增强我国会计师事务所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推行风险基础审计应用的展望

1.提升风险基础审计准则在我国审计行业中的地位。目前,我国事务所审计能力较差,审计技术落后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大多数国内事务所还停留在账项审计阶段。由于实施风险基础审计准则会增加审计成本,国内事务所很难有实施新准则的主动性。因此有必要全面研究风险基础审计准则,逐渐推广实施风险基础审计准则,提升我国会计师的职业能力。

2.风险评估是一把双刃剑。风险评估是否得当决定了整个审计工作的成败。风险基础审计的审计起点是风险评估,风险评估适当,审计工作成功;风险评估不当则会导致整个审计工作失败。风险基础审计十分注重从企业的各个方面去把握、评估企业所面临的整体风险,其内在逻辑是大部分经营风险最终都具有财务后果,从而影响会计报表;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被审计单位的具体情况,考虑经营风险是否可能导致会计报表发生重大错误。这对审计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

3.风险基础审计准则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从根本上说,风险基础审计如同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传统风险基础审计一样,都是一种技术层面的划分,不能把所有问题的解决都寄望于风险基础审计准则。忽略其他问题,单纯把治理资本市场舞弊和审计失败的全部希望置于风险基础审计会陷入“工具主义”的泥潭。

参考文献:

审计基本要求篇(10)

关键词:

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生态

根据现代营销理论,产品链的整个生产销售推广等环节都需要基于统一的营销理念,才能使品牌营销效果最大化。商业空间是商业经营的基本要素,商业空间的设计也要为营销服务,在设计中贯穿营销理念,可以使商业空间设计成为营销的重要节点,推进品牌营销,因此对商业空间的设计必须通过商业空间自身的功能发挥而成为营销策略的一部分。商业空间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的设计,提供具有审美意味的商业建筑空间是商业空间设计的目标。审美是商业空间除却使用功能外最重要的功能,因此商业空间设计可以通过审美创造促进商业空间营销目标达成。近年来,具有民族特色的商业街、餐饮空间、民族风情园等民族商业空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民族商业空间的营销压力越来越大,基于空间审美的营销逐渐成为商业空间营销关注的内容。商业空间审美源于设计,进行审美营销渗透是商业空间设计适应市场需要的必然选择。虽然商业空间设计对审美和营销一直有所兼顾,但是直接以营销为目的的审美设计在现有研究中少有关注,本文对此方面相关问题的深入剖析,不仅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营销的全面实施,同时也可为商业空间设计创新提供新的视角。

一、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需求

商业空间是指用于商业用途的建筑内部空间。商业是商业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商业空间设计规划的基本出发点。满足消费者多元知觉需求,吸引消费者兴趣,促进消费者消费是商业空间设计规划的基本原则,另外,市场经济下的商业活动,必然不能避开商业竞争。商业空间的审美功能需求主要源于以上两个方面,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需求也不例外。[1]首先,从消费者多元知觉需求来说,虽然民族商业空间定位于民族风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商业空间的消费者仅仅限定于民族民众,特别是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更多的外部民众进入到民族地区,极大地丰富了民族商业空间的消费群体。不同消费群体有不同的审美需求,商业空间需要综合考虑消费者的审美特征。作为消费者群体,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发生是需求、动机和经济基础、消费心理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提供消费场所的民族商业空间必然要结合促成消费的各种因素来构建审美,从刺激消费者消费需求、消费动机和消费心理等主观意识需求出发,通过空间的色彩、空间布局、氛围、声音等情境要素的设计,形成满足消费者视觉、味觉、听觉等多种感官的综合审美,最终达成和消费者一致的审美效果。其次,从商业竞争来说,市场经济下,挖掘民族特色文化,打造差异化商业空间,吸引消费者眼球是商业空间的共同追求。随着民族市场竞争的激烈化,各种不同特色、不同风格的民族商业空间遍地开花,民族度假旅游村、民族餐饮、民俗村及内部的各种营业空间越来越多,这些基于不同民族文化打造的商业空间一方面需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差异区别开来,另一方面还要在特色化的民族市场竞争中保证自己的竞争优势,因此各种各样的民族商业空间必须通过审美建构来打造自身的竞争优势。

二、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两个支点

审美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功能,但是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要在商业空间设计中渗透,就需要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必须找准立足点,才能使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得以实现。民族商业空间是指以民族文化积淀为资源而形成的具有民族文化内涵、民族风格的商业空间,包括民族特征的卖场空间、娱乐空间、服务空间、旅游区商业等。结合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内涵和功能界定,在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进行审美营销渗透需要基于民族和市场两个支点来着手。

(一)民族属性民族特色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风格,民族商业空间和其他商业空间的区别主要是通过民族风格区别开来,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必须体现出民族审美意味来,才能使商业空间的民族定位和空间的最终效果实至名归。虽然在本文中提出了要基于审美促成营销,但这只是对商业空间审美的功能进行定向,并不影响民族商业空间的民族基本属性。民族性是民族商业空间的基本属性,也是民族商业空间市场竞争的差异化策略实施的关键支撑点,因此对于民族商业空间审美营销的实施仍然需要基于民族性来阐发,这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实施的前提。

(二)市场心理营销的本质是通过产业链中各种要素的共同作用刺激、吸引消费者,并促成消费者的消费忠诚,市场心理是营销策略的轴心,也是营销策略展开的逻辑起点,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营销策略同样也是如此。[2]虽然民族商业空间定位为民族风格,但在本质上仍然是以商业活动为中心,促成商业交易是民族商业空间不变的主题。市场经济下,众多商业空间共同在市场中竞争,民族商业空间不仅要和类似民族风格定位的商业空间竞争,同样,也要和普通商业空间竞争,激烈竞争下,民族商业空间必须紧紧把握市场心理,引导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胜出。因此民族商业空间基于审美的营销策略在设计中的渗透必须以市场心理为出发点,根据市场心理进行空间的审美设计,才能促成空间的审美营销策略。

三、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基本构成

简单而言,审美营销策略是以审美为基础、以营销为目标的策略活动,结合以上分析,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审美营销策略需要一方面来保持民族定位,另一方面要贴合市场心理,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来促成空间设计基于审美的营销目标达成。

(一)促成民族审美民族商业空间一般分布于民族地区,在审美上和当地市场环境融为一体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民族市场的审美在根本上就是民族审美,因此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设计必须和民族审美达成一致。另外市场经济环境下,商业空间竞争激烈,商业空间设计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来形成与其他商业空间的审美风格相区别。[3]而对于拥有少数民族文化或习俗资源的民族商业空间来说,民族审美在天然上与其他审美有区别,民族文化独特的审美是其独有的优势,因此民族商业空间设计需要依托民族文化审美的渗透而形成自身独有的审美风格和其他商业空间进行区别。对于这一点,当前大部分民族商业空间都做到了这一点,如新疆的二道桥市场和云南、贵州等地的民俗村都富有当地民族的审美特征。[4]对于在商业空间中的民族审美表现可以从多个方面来体现,首先是引用民族文化元素,少数民族大多有民族特色的事物,这些事物经过长时间的历史沉淀,已经成为少数民族的民族文化符号,如蒙古族的马头琴、藏族的哈达、鄂伦春人的鱼皮衣服,这些民族文化符号一方面表征了民族文化,另一方面也是民族审美的产物,在民族商业空间中的引用不仅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形成民族风格,也有助于商业空间特有的民族审美形成。其次,按照民族色彩喜好装饰商业空间,色彩喜好是民族审美最突出的表现形式,由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色彩喜好,蒙古族人喜好蓝色、白色,拉祜人崇尚黑色,而苗族人靛蓝的服饰也说明了当地民族对蜡染蓝色的喜爱,依据不同民族色彩喜好在民族商业空间中对色彩的应用,也是民族商业空间体现民族审美的重要方式。最后是民族审美文化的外延设计,不同民族有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于民族审美在商业空间的渗透不仅是对现有民族审美特色事物或色彩的应用,同时也表现在依据民族审美习俗在民族空间设计上对相关审美特征进行外展延伸,从而使商业空间在整体上的审美设计和民族审美一致,又有所创新。少数民族丰富文化资源的有效整合有助于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形成富有民族特色的独特的审美,而这种审美不仅使得民族商业空间和普通商业空间区别开来,同时也满足了当前消费者个性化的审美需求,在对消费者审美满足的基础上,自然也有助民众进入商业空间进行消费,这是民族商业空间审美营销策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坚持自然审美相较于人为加工的审美,自然审美由于自身的独特性、生动性和原始性更容易引发民众情感上的共鸣,特别是在当前各种装饰美、加工美等人工美包围下,自然美的自然原始对民众有独特的吸引力。消费者的心理需求便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实施的基础。消费者对自然审美的追求,自然要求民族商业空间设计时必然要把空间的自然审美效果作为审美设计的一个标准。另外从民族商业空间的民族定位来说,自然是民族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民族文化相较于当前大众文化的一个优势特征。自然性是大众对民族事物的共性认知,其对于民族商业空间的青睐自然也包含着自然审美的推崇。消费者对于民族风格的自然内涵认定,以及其对于商品消费的自然审美推动,意味着民族商业空间设计要基于审美营销,就必然要把自然审美纳入设计的标准中。对于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的自然审美实施,一方面在于空间构造的材质的自然特征,另一方面则在于其在整体上所形成的自然风格。对于前者,便是在民族商业空间营造时,使用各种天然材质,利用天然材质的原始纹理、色彩和气味营造商业空间的自然审美特征,如西南部分民族地区盛产竹子,在商业空间中心设计时对于竹子材质在空间中的合理应用很容易使商业空间表现出自然审美特征。对于后者,则是对商业空间整体自然风格的要求,商业空间风格分为多个类型,复古、田园、时尚等都是当前商业空间设计时常用的风格,民族美,并不是在其工业技术先进,而是美在其天然无雕饰,在民族地区的商业运作要和当地的自然美保持一致才能使当地的审美在整体上保持一致,而这种自然审美在商业空间中的运用,所形成的和当地环境的协调一致美,可以使商业空间满足消费者潜在的自然审美需求,吸引消费者的进入。

(三)倡导生态审美随着当前社会的发展,生态文明作为崭新的文化形态,逐渐成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生态文明下,环境的审美也由之前自然美的欣赏上升到生态审美。美的生态性、生态均衡的美、生态意味的美、生态公正、荒野审美是生态审美的主要内涵,和谐、公正、生态、自然是生态审美的主要特征。生态审美的发展使得民众在消费时不自觉地便会用生态审美的标尺来衡量其消费的事物或环境。民族商业中心是在原有传统民族场景基础上所进行的社会长期重构,是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标志,也是当地经济文化发展的导向标,在生态文明成为社会审美的潮流时,民族商业空间自然也要把生态审美作为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只有这样才能和消费者潜在的生态审美吻合,引导消费者进入商业空间,并促进消费者消费行为的发生。[5]鉴于生态审美的内涵,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在实施审美营销渗透时,需要以空间的生态美、和周围环境的生态均衡及蕴含生态意味作为商业空间设计的基本要求来执行,最终使商业空间形成倡导生态审美的效果。商业活动本身是人类活动的一种方式,人类活动和生态并不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在商业空间设计以生态环境的均衡保持、体现人性化特征、展示生态之美时,已经意味着生态和人类活动的有机结合,民族商业空间设计自然便会和消费者的生态审美需求契合。生态问题一直是民族地区的重要问题,特别是近年来,伴随着民族地区的经济开发,生态问题愈发突出。民族地区的原始和自然美,以及人类生活和生态环境的高度协调一直是外部民众对民族文化的推崇之处,在民族地区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的当下,民族商业中心对于生态审美的倡导实际上也是对大众对民族地区良好生态期望的正面回馈,有助于增强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因此在商业空间设计中倡导生态审美同样也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审美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结语

民族商业空间是民族经济发展的基本要素,民族商业空间的成功运作得益于市场定位、市场营销、运作管理等环节的共同作用。市场营销贯穿于商业空间运作的整个过程,包括商业空间设计环节,在当下民族地区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下,越早越全面地进行营销策划有助民族商业空间更好地与市场对接。商业空间审美贯穿于民族商业空间运作的整个过程,也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基本要素,在民族商业空间设计中依据市场心理需求渗透审美营销理念,形成审美营销策略,是民族商业中心营销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商业空间设计新的突破方向.

参考文献:

[1]刘晓林.民族商业空间的审美营销策略研究[J].中国商贸,2012,(35).

[2]王浩澂,熊曦.民族地区商贸流通业与居民消费能力协同发展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15,(6).

[3]毕曼.商业语境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播的差异化表征[J].南通大学学报,2015,(1).

上一篇: 花艺制品行业分析 下一篇: 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