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7:48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1)

小组合作学习是锻炼学生自主思考、探索能力重要的一种教学方法,经常会被使用到初中语文课堂之中。但如果这种方法使用过度,也会造成相反的效果。最常见的就是教师给予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合理,过长或过短都不利于学生的思考,时间太短,学生往往会刚有思路就被迫停止,时间太长使得课堂的重心都集中在了学生的思考和探究之上,教师的作用被淡化,使得讨论环节的成果质量低,教师无法把重要的知识点完整地教授给学生。因此,教师应当深入了解教材,吃透教材,针对所学内容的特点在各个板块之间安排小组讨论环节,更好发挥小组讨论法的实效。

例如,在教授《天上的街市》这部分内容时,首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透彻的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郭沫若选集》,是现代文学家郭沫若所作的诗。这首小诗是辐射性很强的教材内容,由它可引发出经典、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以及根据这一题材创作的诗文,如《迢迢牵牛星》、《秋夕》等,因此在学习本节内容时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在教材内容,可以利用互联网尽量开发出相关的学习资源,以扩充学生们的视野。我在新课开始前用课件展示了《迢迢牵牛星》、《秋夕》两首诗,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对这两首的主旨内容、思想感情及表达手法进行讨论,以更好理解本节课诗歌《天上的街市》中作者引入牛郎织女传说对情感抒发的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要掌握不同体裁的课文学习方法是有所不同的,现代诗主要的特点是:它是对生活高度集中概括的一种艺术表达,短短的诗歌中往往凝集着作者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语言形象、凝练,具有和谐的韵律和鲜明的节奏。因此,教师在进行现代诗学习时应该将朗读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合理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环节,以便更好地开展板块式教学。我将本节课堂分为了吟读、品味、仿写三大板块,在“吟读”板块,重在体味诗歌朗读时的语音轻重、音节快慢和语气强弱等,“品味”板块则重在通过朗读体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小组合作环节,几个学生合租完成了对经典的诵读,“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抑扬顿挫,带领现场学生去品味诗中那种深情的意境,探求深邃而美妙的意境。“仿写”也需要通过朗读去体味音节变化,不断修改、完善自己的作品。通过吃透教材,在板块之间合理安排小组合作,按照不同板块不同的教学重点,利用朗读法完成整个教学活动。

二、教师精心设计板块内容,保持板块衔接的层次感

在课堂的板块式教学准备工作中,设计每一个板块都经过精心设计,仔细推敲,每个板块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板块与板块之间联系紧密,衔接巧妙,在各个板块之间插入小组合作环节,小组合作任务在不同板块其难度和能力锻炼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可以让整堂课显得十分灵活,具有层次感和纵深感。

例如,在教授《天上的街市》这部分内容,我经过前期对教材的深挖和研究之后,已经设计好了吟读、品味、仿写三大板块内容,那么在具体的实践中要按照模块分类有秩序、有侧重点地开展。首先在“吟读”模块:为了让学生更快速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之中,我先通过语言进行了导入“学生们,晴朗的夜空,往往星光灿烂,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常常会有许多遐思幽想,很多女同学常常把心里话告诉星星,让星星分享我们的快乐、忧愁……五四运动之后,有一位中国作家,经常独自仰望星空,他不仅用眼睛眺望繁星,更用心灵感受星星,让心灵与宇宙直接对话,借那幽幽闪星寄托自己的忧愁。这位诗人就是郭沫若,今天让我们走入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去感受一下他与宇宙的私语。”我请学生分小组进行了朗读练习,同学之间互相合作,互相做对方的聆听者,请对方找出自己读错的字词、及时纠正,保证可以流利顺畅地朗读完整篇课文。通过小组合作,可以一对一进行互相纠正,使得字词部分的学习变得快速而有效率。在达到基础的要求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诗意、诗情进行“吟读”,随着诗情进入诗境,在“品味”板块,我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对句子“不信,请看那朵流星,是他们提着灯笼在走”进行赏析。文字的魅力在于,不同人因为年龄阶段、生活阅历、情感态度的不同会对同样的内容生出不同的理解,这种理解带着强烈的个性色彩,学会品味作者对于字词造句的表达功力,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在我节选的这句话中,有小组经过讨论后向我汇报了他们的结果“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流星比喻为天上的人走动时拿在手里的灯笼。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流星很美,十分灿烂,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前”。在对本首诗歌的情感体味的小组合作中,同学们的观点之新颖也令我感到喜悦,一位女生代表他们的小组进行了发言,认为“传说中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一年见一次面,现在牛郎织女可以自由来往,可以在天街闲游,他们很幸福,结合诗人所处的社会,我认为这是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另一个小组按照这一思路,又提出新的看法,即“诗人十分憎恶当时的黑暗现实,但在人间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联想和想象,描绘了天街美好的生活?D景来寄托自己的理想,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在这一板块的探究学习之中,学生们的想法和思想在小组之间碰撞,深入分析了这首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语言表达技巧。最后一个板块“仿写”,则是对第二板块学习的一种延伸性锻炼,在对作者的写作表达技巧进行分析后,学生要学习仿写,在不断的仿写过程中慢慢提升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2)

《牛津小学英语》教材的综合板块是对语篇板块和词句板块的巩固和提升,又是对本单元所有知识点综合运用的一个板块。综合板块内容可谓复杂繁多。随着对英语课改的深入,如何优化板块功能,达成“综合为本,提升为质”的目标,是我们应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执教的综合课与平日的观课,探讨提高综合板块教学有效性的做法。

一、有机整合,综合为本

现如今大多数老师对综合板块教学的基本思路已心中有数:在教学综合板块的过程中应紧扣板块之间共同的主题,要将各板块内容进行适当整合,力求将分散、零碎的各个板块形成一个整体。但是如何可以做到,却大有文章,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达成。

1.串联式

教学案例一:牛津小学英语6A Unit 2 Ben’s birthday(EFGH)

我以My Friends为主线分别展示好朋友Ben和May庆祝生日的方式,将分散的E、F、G、H板块融入一个大的情境中。

Step 1:Free talk。师生自由交流,复习本单元的句型:When’s your/your father’s/your mother’s/good friend’s birthday?What would you/he/she like as a birthday present? 通过交流得知,我的朋友Ben和May的生日在同一天,引入本课主题。

Step 2:逐一介绍我的朋友Ben和May是如何过生日的。以Ben’s Birthday Party教学E部分,以May到海边庆祝生日进行H部分Say a rhyme的学习。

Step 3:Ben and May also have the same hobby : playing guessing games,从而引出Part G语音板块的学习。

Step 4:播放四川汶川地震的一段视频,着重介绍舟曲女孩周晓红,再以Ben和May为周晓红做生日贺卡导入F部分Let’s make的学习。

教师要善于挖掘各板块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地整合板块内容,将分散、零碎的各个板块融入精心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去,形成一个整体,使之自然呈现,水到渠成。

2.并列式

教学案例二:牛津小学英语5B Unit 6 A PE lesson (Part E、F、G、H)

课一开始,就引入话题“2010广州亚运会”,并出示了亚运会志愿者的标志(the symbol of volunteers),随即就志愿者这一话题展开讨论“How to be the volunteers?”

First,you should be healthy.(复习旧知)Let’s sing and do some exercise.(G板块)

To be a good volunteer, you should have a good pronunciation.(H板块)

Except health,pronunciation,we should have performance skills!(E板块)

You should be creative!(F板块)

You should be helpful.(拓展板块)

细看本课的E、F、G、H板块,每个板块围绕一个语言点进行训练,各个要求是相对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这种以一个大情境为中心,分步骤教学的并列式对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中缺乏明显关联的E、F、G、H板块教学显然是非常适合的。

二、文本再构,提升为质

综合板块,它显然不同于之前的语篇和句型板块,它的目标是让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个提升,让学生最终学会并且运用所学语言来做事情。这就要求教师应采取多种方式,进一步拓展课内所学内容,积极延伸到课外去,从而使学生在课内外学习相结合的过程中语言能力得到快速发展。

教学案例三:牛津小学英语6B unit 6 Planning for the weekend?(E、F、G、H)

G:Listen and repeat

1.T:David is going to go home at 4:30. After David comes home, he is going to have supper with his friend.

T: Look, who’s David’s friend? What is she doing? What is the girl doing? 由三个问题分别引出4个单词,然后让学生填空,呈现教材中的句子。

2.Read the words after the teacher. 学生体会ow的发音。

3.Students give some other new words,让学生根据发音规则朗读一系列的单词,这既是对学生进行知识的拓展,也是培养学生活学活用能力的体现。

4.Listen and make new sentences:

A row of students followed the teacher to blow out the candles.

I don’t know why my flowers grow slower than my sister’s.

语音的学习仅仅依靠书上的四个单词和一个句子,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要释放学生的能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语言主动输出。同时通过文本再构的方式为学生提供其他的学习素材,组织学生在新的有实际意义的语境中进一步巩固和运用所学语言。

教学案例四: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 6 Whose gloves? (E、F、G、H)

T:In the party, Jack and his friends watch a cartoon. Do you want to watch?

The grasshopper and the ants

One day in summer, a green grasshopper is singing in the grass.“What a beautiful day!” Some ants come. They are carrying lots of food. “What a hot day!”“Play with me, please.”“Oh, no! We must store food for the winter.” The ants carry lots of food to the cave. But the grasshopper sings all the summer. Winter comes soon. The grasshopper has no food to eat. He is very cold and hungry.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36-028

小学生处于智力发育和语言思维能力培养的关键性阶段,是开展英语教学的有利阶段,教师可以对学生的英语语言思维进行有效的开发。但是由于小学生比较贪玩,学习注意力很难在英语课堂上得以保持,所以学习效率很难得到有效保证。因此,教师可以充分利用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优势,增强英语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将学生的英语学习注意力有效集中到课堂上,进而实施更加高效的英语教学。实践证明,以story time为载体的英语故事方式,在英语教学的具体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教学价值和促进作用。

一、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价值

1.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块,很好地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遵循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客观规律,因此,对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对于刚开始接触英语学习的学生而言,兴趣是走进英语世界和学好英语知识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生英语学习的不竭动力。英语教材中的story time板块,教学内容可以说是集知识性、趣味性、文化性和思想性于一体,因此,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好奇心理、想象力丰富的年龄特点,多利用story time板块中的故事情节、插图等教学信息,传达出传统英语语言教学中无法传达的信息,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英语。

2.有利于巩固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

在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下,无论是词汇教学,还是基本的句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对英语知识进行机械性的记忆,教学过程比较枯燥,因此学生对相关知识的遗忘速度非常快。而story time板块的内容都是紧密结合各单元的主题和语言结构来设计的,学生利用story time板块实施英语教学的过程,也是让学生学习和巩固单元基础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听故事、读故事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学习英语词汇知识,而在讲故事、演故事过程中却可以很好的掌握句型知识,培养英语语感,或者提升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这在帮助学生巩固英语知识的基础上,实现了story time板块英语教学功能的有效拓展,可谓一举多得。

3.有助于扩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英语教学目标的确定,不能仅仅停留在传授英语单词、词组、句型等基础知识层面,还要不失时机地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story time板块不仅涉及到英语交际方面的习惯用语,很多的故事内容也与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和文化背景息息相关。因此,教师只要善用story time板块,就能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二、善用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开展策略

1.善用story time板块,开展立体化教学

如果按照常规教学模式,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比较大,通常会要求学生“正襟危坐”的认真听讲,在课堂上不准乱动,不准“交头接耳”。但英语教学是以交际为目的,所以如果教学过程过于“规矩”,反而不利于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要借助story time板块的多种教学功能,将原本平面化的文字教学、图片教学演绎成立体化的教学,让学生对文中的对话情境进行演绎,或者干脆对故事中的人物进行角色扮演,这样才可以更好的保证学生在英语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让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获取更多的自,在一个相对宽松、自由的环境下开展高效学习。例如,在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6《How old are you?》的story time教学中,此板块背景是爸爸带着Mike、Helen、Tim在玩具博物馆,管理员阿姨根据几个孩子的不同年龄为他们推荐不同的玩具,从而产生的对话故事情境。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5人一组,分别扮演爸爸、管理员阿姨、Mike、Helen、Tim等角色,然后对故事情节进行演绎,并允许学生在对故事情节进行准确理解的基础上自由发挥,这样的英语教学形式通常能够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善用story time板块,激发学生学习潜力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精力和知识积累是相对有限的,但是其学习潜力却是无限的,因此教师要善用story time板块开展拓展性教学,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潜力。首先,教师可以通过story time板块的科学教学,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story time板块的教学内容,趣味性比较强,能够很好的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理,让学生开展快乐性学习。其次,教师可以通过story time板块,营造出民主、开发、平等、活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真正放下英语学习困难的心理包袱,在兴趣的驱使下轻松学习、快乐地学习,从而实现学习效率的有效提升。如教师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呈现英语故事内容,就可以促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角色到主动学习角色的积极转变;再如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形式,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在集体化的学习氛围下实现共同进步。再次,教师善用story time板块实施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德育素质,改善学生的行为习惯。例如,在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3《My friends》的story time教学环节中,其中就涉及到如何介绍别人,如何向他人告别等礼仪素质方面的教育内容。因此,教师应以story time板块为教学载体,实施相应的礼仪教育和文化教育。

3.善用story time板块,实施一体化教学

小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不是独立开展的,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因此教师要善用story time板块,积极实施一体化教学策略,即借助story time板块的综合教育功能,促进英语故事教学、听力教学、阅读教学和口语教学的有机统一,更好地对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进行系统培养。例如,除了让学生进行常规的“听故事”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讲故事,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这往往需要学生多读故事,甚至能够背诵故事,所以这又解决并实施了阅读教学。同时,学生在听、说、读的过程中,英语语言思维得以良性发展,对小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利的。教师只有积极开发story time板块的英语教学功能,树立一体化教学意识,才能充分体现story time板块的英语教学价值。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性,需要以尊重英语教学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的了解学前,结合小学生好奇心重的年龄特征,积极开展以story time为载体的故事教学,将更多的英语知识教学融入到故事教学的环节中,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学生的英语学习压力,突破英语知识学习的语言思维障碍,实现学生对英语能够快乐学习、高效学习。

[ 参 考 文 献 ]

[1] 闻日英.小学英语故事教学实施现状的调查与对策研究[J].新课程学习(下),2013(06).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4)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25-0035-04

【作者简介】沈娟,江苏省淮安市天津路小学(江苏淮安,223001)教师,一级教师。

Project是译林新版《英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语言实践活动为平台,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宗旨。对Project进行“组块”教学可以打破教材的局限,选择、重组教材内容,设计整体性的教学活动,引领学生围绕一个话题展开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英语素养的提升。

一、Project的教学现状

Project旨在通过形式多样的综合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并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展现学习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常常会把Project当成常规的复习课,而出现以下问题。

1.“碎片化”的教学内容,缺失整体建构。

教学Project时,教师通常会带领学生先复习单词,再复习句型,最后做相应的练习,教学由一个个不连贯的知识点练习和活动片段组成。烦琐、复杂的训练肢解了活生生的教材内容,削弱了语言的整体功能,学生只能获得零散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如:一教师执教译林新版《英语》六上Project 1 A holiday album时,第一课时先复习第三单元,再完成A板块,然后复习第二单元,最后完成B板块,这就把原本一个活动割裂成了四个碎片,且活动间无联系,破坏了Project教学的整体性。

2.“程式化”的教学过程,缺失情境建构。

语言是交际的工具,交际离不开情境。但在教学中,我们却容易受教材内容的牵引,形成思维定式,走程式化路线,使得学生在无情境或无意义的情境中学习语言。如:译林新版《英语》三上Project 1 My family and friends的任务是通过介绍家人、朋友等活动复习1~4单元的词汇、重点句型,而Project 1的A到D板块主要涉及第四单元的重点词句、第三单元句型She is my friend.以及第一单元句型Good morning.如果只是按教材内容完成四个环节,便缺少了对四个单元内容的综合复习,也使得语言学习丧失了情境性。

3.“浅表化”的教学目标,缺失实践意义。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Project的教W目标是通过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前几个单元所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但是,有些教师在教学Project时更多地看到了各板块的内容,误以为完成板块内容便是完成了本节课的目标。除此之外,有不少学校、教师基本或完全放弃了这一板块的教学,觉得Project是可有可无的。

二、Project组块的内涵及特点

鉴于此,笔者尝试运用“组块”来解决Project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称之为Project组块(下同),Project组块旨在探索、运用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需求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语言实践和自主学习提供更大的平台。

1. Project组块的内涵。

Project组块主张根据教学的需要,调整、整合教材内容,以重组后的教学内容为核心,确立教学目标;强调以主题为纽带,设计教学环节;注重通过合作的方式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并力求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英语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的发展。

2.Project组块的特点。

整合性。Project组块是一种组织策略和整合行为,是一种学习方式,它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容和功能,将零散的教学内容整合成具有内在联系的内容板块,从而帮助学生梳理和归纳所学内容。

实践性。Project组块源于生活,又回归生活。它将许多零散的信息整合成一个有更大意义的信息单位,并创设近似于真实的生活情境,然后让学生在情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在实践中提高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层次性。Project组块力求合理地安排听说读写等各项英语实践活动,并建立起各活动板块间的逻辑关系,从而让学生在不同层次的训练中得到发展。

三、建构Project英语语言实践的场域

(一)系统化建构Project知识场

教学Project时,我们要考虑Project单元与其他单元,与本册教材甚至与整个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的关系,然后对其进行合理组块,使之系统化。

1.线性组块策略――让知识点系统化。

知识点结构系统化,就是通过对知识点的分析、整理,使其内容简洁明了地呈现出来,形成块状,它的呈现是连续性的、线性的。

如:译林新版《英语》四下Project 2 A party B板块的主要任务是学生按顺序完成画、剪短裙和体恤衫。在其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南京市北京东路小学的林丽老师对B板块及5~8单元的单词与句型进行了重组:Game 1 Word puzzle通过字谜呈现五、六单元单词,Game 2 Tic-tac-toe,呈现第七单元词句,Game 3 Match test通过对话呈现5~8单元句型。(见图1)

林老师结合B板块,对5~8单元内容进行整合,为学生的语言输出搭建了平台,从词到句再到对话,层层推进,让知识点学习变得系统化。

2.灵活性组块策略――让单元知识系统化。

单元知识系统化就是把相对独立的各单元知识和内容进行调整、整合,形成新的组块。这一过程中的组块是灵活多变的。

Project 2 A party由ABCD四个板块组成。我们通常会在第一课时教授AB板块,第二课时教CD板块。但AB板块融合了6~8三个单元的内容,而CD板块则融合了五、六两个单元的内容。如此,教学活动便会受板块内容的限制,此时如果教师不能灵活设计教学活动,那么教学则会显得机械,且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因此林丽老师这样做:第一课时完成B板块,系统复习5~8单元的知识(如上例);第二课时,她以Be ready for the party 为主题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1)ACD板块,(2)Party time.此环节分为两个任务Sing happy songs及Enjoy funny stories.其中funny stories是绘本故事,融合了5~8单元的知识点,这样灵活的变动,不仅整理、归纳了各个单元的知识点,让知识点串成链,同时对四个单元的知识点进行了拓展延伸,让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3.序列性组块策略――让专题知识系统化。

专题知识系统化是指在Project的教学中,打破教材的章节体系,把同一性质,同一类别的知识有序地归纳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系统。

译林新版《英语》六下Project 1 Being a good student由三个板块构成。学生要完成每个板块中的任务,就必须熟练掌握动副词搭配及a little , a few,must, mustn’t的用法,这涉及1~4单元的语法内容。因此只有将语法知识作一个整体进行处理,学生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一教师设计了如下环节:Round 1 Sing the song This is the way,Round 2 Pick apples(Unit 1、Unit 2语法),Round 3 Have nice food(Unit 3语法),Round 4 Quick response.Try to describe(Unit 4语法),Round 5 Read and write(呈现A板块),Round 6 Let’s talk ( 呈现BC板块)。

这样的重组让学生清晰地把握了动副词搭配及must,mustn’t等用法。学生在具体语境中学习语法,在实际运用中体会语法的表意功能,在一个又一个环节的不断推进中,熟练掌握了所学知识,并在后面的Round 5、Round 6环节得以实践运用。

(二)建构Project的表达场

Project组块的要义是创设有意义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

1.言语组块再构文本情境――提升言语表达能力。

在Project的教学中,教师必须在整体情境中对各板块进行重组,建立各板块之间的合乎逻辑的联系,建构有意义的情境场。重组的板块内容有着严密的内在结构,即言语组块,学习的过程就是顺应这种结构去发现其含义。

译林新版《英语》三下Project 2 A magic clock要求学生完成以下任务:A板块,制作钟(钟上数字的背后有水果、动物及食物类图片),B板块,用制作好的钟完成游戏,运用句型:What time is it?Open the door.What are these?They’re...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这就需要为学生创设情境,在情境中完成活动,在活动中使用英语,而不是单纯地进行手工制作及游戏。

因此一教师以A magic lesson为主题,设计如下四个环节:Magic ears,播放农场中各种动物的叫声,提问:What are they?复习第七单元内容;Magic eyes,从1~12中选择一个数字编对话,复习第五单元及第六单元内容;Magic mirror,扇艘蛔榛ノ驶ゴ鹉Ь抵械娜宋铮复习Unit 8 We’re twins的内容;Magic clock,根据听到的指令选择正确的数字,并粘贴在钟面的正确位置上,整合Project 2 A、B板块内容。

这节课教师根据教学目标从 “学”的角度进行教学设计,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个梯度,形成了任务链,建立起了知识之间合乎逻辑的联系。完成任务的过程就是学生思考、体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对5~8单元内容进行了梳理,提高了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2.经验组块激活学生情感――提升情感表达能力。

“经验”组块是指学生结合自身已有的经验,主动地调动自己的情感,学习新的知识。我们要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加深对Project内容的感知,让学生受到感情熏陶,只有学生的感受加深了,情感才会被激发起来,他们才会情不自禁地说。

Project 1 My family and friends各板块的内容为:A绘制一张家庭的画并剪下来,B 谈论自己的家庭,C制作卡片(关于朋友),D谈论朋友。

一教师以I love my family and friends为主题,整合几个单元的话题,教学设计如下:(1)Sing a song学生带着问题听歌曲Family song,复习单词father,mother, brother,sister,me并谈论家庭成员;(2)Say a chant:Grandpa,grandma,my grandpa, my grandma.This is my grandpa,this is my grandma.I love you, I love you.引入情感主题I love my family and friends;(3)Introduce teacher’s new friends(呈现B板块);(4)Introduce student’s new friends(呈现D板块);(5)呈现AC板块。

我们在教学中创设的情境应浸润着情感,情感是情境的内核。本节课以I love my family and friends为情境,重组ABCD板块及1~4单元知识点,利用“爱”这一主题触及学生的心灵,激起他们相应的情感,让学生的情感与教学内容相整合,如此,学生的情感表达才会更有意义。

(三)建构Project的活动场

1.教学形式组块――整体建构活动场。

教学形式组块是指,改变教材原有的结构形式,重组Project中的各个板块,使各板块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在整体情境中开展语言实践活动。它要求教师以整体具象为基础,让学生与教材语言、情感、思想相互融合,产生共鸣。

如:教学译林新版《英语》三上Project 2 A puppet show时,第一课时,教师可以先将AD板块重新组块,教学目标是能听懂、会读、会说4个服饰类及8个颜色类单词,能听懂、会读、会运用5~6单元日常交际用语,能够运用所学内容对自制木偶的特征进行介绍。

为了呈现整体的教学活动,一教师的设计如下:播放英语歌曲Nice Clothes, Colour Song,让学生初步感知本节课的话题;组织学生跟着音乐大声演唱,复习所学的词汇及句型(呈现A板块);让学生根据所学单词自编、自改song和rhyme,进一步感悟情境;出示场景:At New Year’s party(呈现D板块)。

本课,教师整体把握教学目标,建立起不同话题之间的联系,避免了知识的碎片化,让学生在完整的情境中学习知识,并把五、六单元内容加以整合,构成整体。W生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在整体中分步学习,掌握了知识点。

2.教学内容组块――以生活为源建构活动场。

教学内容的“组块”是指教师精心挑选、重组教材内容并将其整合成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内容。这要求我们以生活为源设计教学内容,以学生喜欢、擅长的活动方式开展英语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自主设计解决问题的活动。

如:译林新版《英语》五上Project 2 Our friends涉及Unit 5话题What do they do? Unit 6话题My e-friend, Unit 7话题At weekends, Unit 8话题At Chritmas。这些话题相对独立,而Project 2的A板块直接用问答的形式呈现。这样不仅形式单调,而且让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缺少了趣味性和实践性。因此我们可以把ABCD四个板块与5~8单元话题进行重新组块。

Step 1 Warm-up (Sally’s information )

Step 2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Chat on QQ with Angel,完成A板块)

Christmas activities(Unit 8知识点)

Angel’s zone,Photos:Angle’s weekends(Unit 7知识点),(2)Articles:e-friend Alice’s family (Unit 5、Unit 6知识点)

Step 3 Show one’s e-friend(完成BCD板块)

本节课教师将几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重新组成一个新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活动中学生感悟、操作、体验、陶冶,获得了充分的、主动的发展。

3.组织形式组块――合作学习建构活动场。

组织形式“组块”是指学生围绕一个学习主题,以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融合听说读写、体验、感悟等多种英语语言实践活动方式,开展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活动。

译林新版《英语》四下Project 1 My school life 第一课时A板块的任务是完成有关学校生活的信息表格,任务又分成3个小任务:我的一天,我的学校课程,我的作息时间表。从形式上看,完成3个任务只需要个体的练习,但这样的方式过度地关注了学习结果,忽视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语言也未能真正地运用到实践中去。

为此,笔者将A板块的内容进行了重组,以Super Students’ TV Show为主线,展开合作学习。首先让学生通过看、听Tom’s TV show收集相关信息,并尝试记住Tom所说的话,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语言支架,编辑和分析语言信息,小组互相讨论Tom’s TV show并展示讨论结果。小组各成员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相互合作,说说自己的TV Show,完成A板块的任务。

Project组块的核心思想在于在教学中建构语言实践的场域, 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并运用语言。Project组块以培养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为宗旨,将零散的英语训练项目整合成综合的英语实践板块,从而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英语实践活动中获得充分、和谐、整体的发展。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5)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把英语听、说、读、写的训练从课堂内拓展到课堂外。由A、B两部分组成。A部分是阅读材料,为B部分提供范例和话题;B部分是实践活动或课题。首先提供具体阅读材料,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引起用英语开展某一活动的兴趣。然后根据具体步骤,通过小组讨论、调查访谈、交流汇报等形式的活动,呈现学习成果,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Project板块是牛津高中英语教材的一大特色,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属于探究式学习。绝大多数的高中英语教师在此之前可能没有接触过这套教材,或者受教学理念的羁绊或受课时的限制,基本上都把Project板块当成了传统的阅读教学处理,教材的全新观念根本没有得到实施,教改自然成了一句空话。很多教师很难改进传统讲授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只知道死记硬背纯粹的知识点,Project板块教学成了语言知识点讲解课,导致Project板块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

再者,由于project板块内容相比传统英语课文有很大的发挥空间,所以很多老师将这个板块的教学作为公开课的内容,课堂可能欣欣向荣,但这样的做法失去了project板块的真正价值,使得教学仅仅流于形式。

《牛津高中英语》Project板块内容设置虽然不尽善尽美,但涉及的内容很广泛,可以分为五大类:实践活动类、项目设计类、调查研究类、口头表达类和书面表达类。教师在开展Project板块教学活动时,可以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尽可能地让学生敢参与、乐于参与,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以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关于project的教学,我有以下三点建议:

一、转变教育观念,渗透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思想

把Project上成阅读课教学说明了相当比例的老师教育观念陈旧、落后。其实,学生们的创造力具有很强的可塑性,老师们尽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们去探究,点燃他们的智慧火花。老师们要做的就是给予学生们以正确的引导、鼓励。分组讨论的各个小组学生思维活跃、创造性强,他们合作组建的小组有许多话题探讨,每一小组的展示都充满智慧、创造性,且与时事结合。小组活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1计划:每6名同学组成一个合作小组,选择什么样的环境话题,分工合作

1.2准备:查找信息、完成分工任务

1.3制作:收集所有小组成员探索、研究的观点,反复斟酌、完善作品,使之更有魅力

1.4展示:各小组向全班同学呈现展示作品,评选最优秀作品

二、创新教学方法,鼓励每个学生积极参与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习小组的形式进行Project板块教学,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每位学生都能够得到锻炼和提高。在教学中体现“做中学英语(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以话题为主线,活动为形式,将话题、功能、任务、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老师们在处理Project板块的时候,要鼓励学生大胆地使用本单元学过的词汇、句型,无论是在阅读材料时,还是在分组讨论、分工合作、设计课题、展现成果等各种活动中,都要贯彻“do to learn”的教学思想。

三、增强学生能力,重视成果的展示与评价

在project板块的教学中,要把时间、空间还给学生,使他们通过观察、体验、探究等积极主动的学习方法,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学习潜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让课堂回归自然、生活,真正体现教材编写的思想,符合学生需要,优化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运用多种媒体和信息资源,拓宽学习渠道,形成具有个性的学习方法和风格。

Project板块教学主要是通过学生在自我学习过程中锻炼学习能力,而成果的展示和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成果肯定的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Project教学鼓励学生用英语做事情,在活动中学习和掌握英语。在用英语做事的活动过程中,确立学生敢于负责的自立意识。

四、结束语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6)

语言离不开文化,更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并把它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引起足够的重视。但是,教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以及外出学习听课等教学实践中发现Culture time板块的教学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师生缺乏重视

在各类课型中,无论是常态课、教研课、示范课或者各类比赛课中,笔者很少听到或看到Culture time内容的展示,大多数都是其他板块的精彩呈现,尤其是Story time等教学板块,教者往往忽略Culture time应有的教学内容。在大多数教师看来,Culture time充其量就是一些文化阅读材料,一些生词的堆砌,所带来的只是给学生提供了一点课外知识。大多数教师则把更多精力放在知识点密集并且与考试相关的其他板块上面,因此Culture time的教学时间安排不多,只是了解文化内容,同时进行一些简单的翻译。同时教者也缺乏对西方文化的宣传,学生也知道这不是考试的重点,缺少追求西方文化的精神,根本不知道文化对于语言学习的重要性。

二、教学方法单一

在Culture time具体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知道如何处理,在处理这一板块的教学时经常就是一带而过,走走过场,将文化板块的教学变成了文化知识的记忆,文化板块被钉上了“记忆负担”的标签。教师语言素养和文化能力薄弱,教学方法枯燥,讲解形式单一,基本上都在进行简单的机械翻译和生词的朗读,文化教学缺乏情境体验和感悟,大多数教者将文化板块孤立开来,使文化教学不能很好地渗透在整本教材和教学过程中,忽视与话题之间的联系以及单元的整体设计。很多教师在教学Culture time板块时就变成了翻译板块,教学方法单一,形式枯燥乏味。

三、学生感到无趣

纵观五、六年级教材里的Culture time板块内容,大部分跟本单元的Story time配套,便于学生掌握需要拓展的文化知识。有些Culture time内容比较容易,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但是有些内容就显得有点难度,尤其是在新单词方面出现困难。例如6B Unit6,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很多景点名称如the Great Wall,Yellowstone National Park,Stonehenge,the Great Barrier Reef,学生就会出现朗读方面的困难,使学生无法产生兴趣。同时由于教者长期的不重视以及教学方法的单一,使Culture time板块变成了学生们的记忆负担,长此以往必然会使学生对于Culture time板块产生不了兴趣,导致恶性循环。

针对以上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深入思考,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使文化板块能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助力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使学生乐于学习文化板块。

一、加强引导,引起重视

作为教者必须明白,虽然Culture time板块不是考试的重点,但是小学生确实需要“文化”,文化学习对于在外语习得过程中非常重要,因为语言生长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离开了社文化环境语言就失去它应有的魅力,学习语言就要学习不同的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同时吸纳并传播英美文化也是英语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任务之一,要使小学生在增进文化了解的基础上逐渐融入西方特有的表达语境,而避免不知不觉地产生“中国式的西方文化”,甚至造成语用的错误,即所谓的“中式英语”。

二、灵活多变,多样教学

Culture time板块在教学中,绝不是一个孤立存在的板块,它和其他板块应该是紧密联系,息息相关的。因此,在教学中可以把Culture time板块和其他板块教学进行有机的组合。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角色表演是最常用的教学方法,而且是优化教学过程、增强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表演,活化课文插图,进行情景教学,把学生带入仿真的生活环境中,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把课文里的英语和文化内容相结合。

三、课后拓展,激发兴趣

小学英语光靠课堂教学和教材远不能完成对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还必须积极开发课程资源,使文化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教学,而要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之中。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语言水平、认知能力设计恰当的英语课外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中,对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艺术、文化等有一个广泛的了解。通过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不仅能学习语言、运用语言、体验语言和外国文化,而且建构知识和技能。跨文化意识培养也应该注意采用体验式活动,因为有了体验,知识的学习就不再仅仅属于认知、理性范畴,而已扩展到情感、生理和人格等领域。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7)

1,A板块话题课、功能课教学中的summary。

A板块通常谈论的是一个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或呈现出一个较为真实的生活中的“情景”。在该板块中。课文对话篇幅较长,通常文章中所渗透的新词汇和语言表达也较多。在这样的情况下,采用“先分后总”的小结方式,是比较利于学生理解和整体把握课文的。比如:在教学5AUnit 9“Shapes”(A)时,课文中呈现的情景是Miss Li给学生们正在上一节美术课,讨论的话题是“图形”。在教学中,我利用课堂上我与学生共同讨论“图形”的真实的情景,把现实生活中“我们的课堂”与课文中描述的“美术课”巧妙地联系起来。

课文根据内容分为两个自然段,在第一段学完后,教师自然地结合黑板上的简笔画(学习第一段时可结合课文内容逐步引导学生画完整的简笔画。画面内容是一个男孩在放飞一只正方形的风筝。身上背着一个长方形的包),以及PowerPoint上的语言提示,引导学生描述图片内容。在描述图片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复习了第一段所学的语言表达,更加深了对文章意思的理解,能把原文中的“对话内容”自然转化成第三人称角度的“短文叙述”。

在整篇文章学完后,教师没有急于引导学生完成下一步的拓展性的任务活动,而是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Miss Li,你会怎样教学‘shapes’?”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展开讨论,既归纳小结了整篇课文中的语言点,又在老师的引导下联系实际生活,进一步扩充、丰富了“教师课堂用语”的英语表达。这样“先分后总”的设计,有利于化解学生学习和理解上的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对学生灵活运用语言有很大的帮助。

2.B、C、D板块结构课教学中的summary

B板块主要介绍的是与本单元话题有关的一些词汇。C和D板块主要是针对A板块中呈现过的重要句型进行进一步的呈现与操练。按照“词不离句”的原则,通常我们把这三个板块整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在归纳小结时,要避免枯燥地讲解与机械地重复。小结词汇时,可以采用富有趣味性的形式,比如开展游戏活动。可以“猜谜语”(例:-We call put some flowers in iLWhat is it?-It’s a vase.复习vase);“绕口令”(例:There’s a horse nearthe house.There isn’t a chicken in the khchen.复习并区分:horse-house,chicken-kitchen);“快速抢答”(例:呈现生活中的物品和数学几何中的图形,用大组比赛的形式引导学生快速说出“形状”,复习英语中几种形状的表达法);“头脑风暴”(例:小结与Halloween相关的词汇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因特网等多种渠道了解关于西方人过万圣节的相关习俗,不仅复习课本中涉及的词汇,也适时地扩充了解一些与Halloween相关的课外词汇);等等。

小结句型时,也可以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当不可避免要涉及到一定的语法时,可以引导学生先在教师精心设置的情景支持下理解与仿用,再采用观察、发现、讨论与归纳的方法加以整理,不宜采用一味讲解语法规则,甚至要求学生背诵语法规则的总结方式。比如:在教学5A Unit 6“Doing housework”(B、C、D)时,初次涉及“现在进行时”,教师通过“打电话”、“正在上课”、“参观动物园”等几个生活中的情景归类,引导学生理解“现在进行时”的含义以及使用这一“时态”的场合时机,并归纳“现在进行时”中句型的基本结构。学生在情景中使用句子,在使用句子的过程中体会时态的用法。

3.E板块阅读教学中的summary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8)

牛津小学英语3A-6B的八册教材中,A板块内容分别是三年级Learn to say,四、五年级Read and say和六年级的Listen,read and say。仔细分析四个年级的A板块的教材,我们可以发现:五、六年级A板块的内容是以篇幅相对较长的语段出现,而三、四年级的A板块内容则以篇幅较小的对话形式呈现。我们在处理低年段微型语篇的词汇、句型时,就不能用高年级语篇教学的词汇处理方式。那怎样才能有效解决低年级A板块中的词汇和句型呢?

一、明确目标,分清教学主次

由于重点词汇及句型在低年级A板块中占的比例较大,所以很多教师会花很多的时间来对重点词汇和句型进行机械性的操练,以致后面的A板块教学犹如电影镜头一闪而过,学生接受的只是零碎的、孤立的语言信息。不仅A板块的语篇教学被削弱甚至架空,而且学生语言的连贯表达也得不到提高。而围绕语篇教学展开的词汇和句型教学才能体现出对话教学的根本。分清低年级A板块教学和词汇、句型教学的主次,才能达成教学目标。

二、联系文本,创设合理情境

教材中的语篇都是围绕单元目标的中心话题,有特定的语境,学生是在特定的语境中感知、学习、巩固、运用新知的。既然A板块的语篇本身就含有一定的语境,那么A板块的词汇教学时是否还需要创设情境呢?本人的思考是:情境的创设需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如果学生能够根据看图或是听录音、看动画整体理解和掌握新词汇和句型,则“就地取材”。反之,如果学生理解有困难,或是重、难知识点过于集中,则可以创设合理的情景来分散知识点,突破重难点。但是教师设计的情境一定要符合语言真实的交际,并且与语篇内容相关联。

三、有效操练,巩固综合运用

A板块中的词汇教学如果也遵循B、C板块词汇教学的步骤,则课堂教学就会“喧宾夺主”,偏离语篇教学的目标。但是如果出现的新语言点只是一带而过,没有展开词汇、句型的操练和巩固,则会对微型语篇的整体理解产生障碍,甚至在学生综合运用时,不能正确使用本课的语言结构。笔者认为A板块中词汇句型的教学要进行适时、适度地操练和巩固。

1.目的明确,具有指向性

既然A板块的单词和句型教学是为语篇教学服务的,同时要求活动的目的要明确,即要与A板块的语境相关。如3B Unit 11 A good idea?A板块教学操练重点词汇swimming,skiing和句型Do you like...?Yes,I do./No,I don’t时,笔者第一次是设计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对话进行操练句型,但是这一活动明显偏离了教学的主题。第二次设计调整为学生吟唱改编歌曲Do you like swimming /skiing。这次的设计不仅大大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而且也注意了教材板块之间的衔接与过渡。

2.寓教于乐,体现趣味性

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丰富学生的直观经验和感性认识,从而加深对所学词汇的理解和记忆。词汇操练和巩固的形式也可以是多样的,跟读、歌谣、游戏、chant、pairwork、动作表演等等。但是无论何种活动都要符合三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要充满趣味性。我们要注意的是,虽然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多样的,但是在一节课中的操练必须精炼。

3.合理设计,呈现层次性

词汇句型的操练要体现由易到难的层次性,特别是在突破重难点的词汇时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下面是3A Unit 2 Nice to meet you的A板块中关于Miss和Mr精彩的教学片段:孩子们在动物园做猜小动物的游戏,游戏最后出现的是两只可爱的大熊猫,一个是穿着花裙子的“女”熊猫,另一个是穿着短裤的“男”熊,此时呈现单词Mr和Miss。接着由孩子们看图区分它们的意义,然后让学生用This is Miss/Mr...介绍身边的小伙伴。最后,在一首欢乐的Hello,Miss和Mr的chant中结束了新授,既突破了教学的难点,又为游园这一环节的教学做了总结。教师在设计这两个词汇的新授和操练时,不仅把握了词汇教学的音、形、义、用,而且体现了由单词、词组到句型的学习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4.综合运用,实现交际性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所学,实现语言的交际性。低年级为英语学习的起始阶段,特别注重学生听、说技能的培养,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微型语篇学习完后设计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表达。但是他们所学知识有限,所以在综合运用时,教师要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形式。一般分为课文表演、情境问答或匹配、会话表演三个层次的活动。这些活动既是对词汇和句型教学的有效反馈,又是学生综合表达的有效形式。

参考文献: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9)

初中阶段的语文学习,是以中考为目的的,在中考中取得一个满意的分数,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创新语文学科的教学方法也不应该偏离这个方向。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的良好模式,这一模式如果得到了比较正确的运用,将会对整个班级的语文学科分数的提高起到比较明显的效果。但在运用这一学习模式的过程中,还应该讲究一定的策略。

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基础知识板块上的实践策略

中考的试卷中,语文共分为三个板块,基础知识是其中考查的第一个板块。这一个板块的知识具有琐碎性的特点,学生们在掌握的时候明显感觉到有一些吃力。在这一板块的学习上,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可以为学生们减轻部分的压力,并在相互的学习中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

首先,可以让学生们以同桌的小组模式互相学习初中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初中的语文基础知识尚属于比较简单的语言学内容,大致都在2000个常见汉字的范围之内,但初中生,尤其是七年级的学生,学习的时间还比较短,其基础知识的掌握还不牢固,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同桌互相学习的模式,例如,可以请同桌报一些词汇,让另一个同学听写。其次,可以互相修改同桌在语文考试的试卷上的错别字。错别字是语文基础知识上一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分数。尽可能地少写错别字,是学生们在考试中取得高分的一个关键。但初中阶段的学生还处在知识积累的初步阶段,其错别字的数量还比较多,这个时候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就能够在纠正学生错别字上起到良好的效果。让同桌交换试卷,并在对方的试卷上找出其写的错别字,是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的。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阅读板块上的实践策略

在初中语文中,阅读分为现代文阅读和古文阅读两个板块。古文阅读考察的是语文书本中所学课文的古代文言文知识点,是学生应该在中考中得到满分的一个板块。但从中考的实际情况来看,还是有一些学生在这一板块失去了不应该丢的分数。通过引入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正是为了保证每一位学生在这一板块尽量不失分。

例如,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在小组长那儿背诵出所有要求背诵的课文。在初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过于缺乏完善、客观的评价体系,导致学生平时的阅读情况不能及时的进行掌握,降低了学生阅读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而新课改的提出,也积极的提倡小组合作学习,并以开展组织学生小组合作性等活动,来实现课堂教学的目标,并促进学生之间的良性、全面发展。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小组选出小组长,小组内的每个学生都需要在晨读课上向小组长背诵出中考考纲中所要求的课文,而几个小组长则需要在语文课代表那儿去背诵,这样就可以检验出班级的每个学生是否做到了对文言文的全面掌握。在背诵的过程中,除了课文本身的背诵之外,小组长还应该向背诵的学生提问,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对文言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做到熟练把握。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语文作文板块上的实践策略

作文是语文考试中的重点,其占分的比例最大。因此,通过创新一定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提高作文的得分,是十分必要的。

例如,教师在进行小组作文改评训练时,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进行;第一步,由教师带领学生确定本此作文修改的总目标。第二步,将学生分成六人、八人小组,并选出小组组长,然后由教师发放本组需要修改的作文本,小组成员根据老师作文修改的要求进行批改,最后教师班助学生解疑答惑。第三步,在小组评完作文后,要求学生将该文章作品的优势进行总结汇总给组长,方便组长之间的交流。其次教师将改好的作文传换欣赏,并评出最好的作文,以便于提升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能力;最后老师组织组长以双师的方式进行讲解。第四步,在改评过后,老师进行综合评价总结,最后将作业本发到本人手中,让学生认真改善。让学生大胆的改评,充分体现出了学生的主导地位。通过评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合作能力,积极的构建课堂比赶超的学习氛围。并且评价的重心,也实现个人竞争与集体合作之间的转换,形成了的班级集体互相班助、团结合作的局面。

另外,教师也可以给出一个作文题目,让小组内的一部分学生负责搜集写作所需要的作文材料,然后小组成员在一起讨论如何落笔,最后选出一个执笔人,小组内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做一次执笔人。以这种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以提高学生对作文过程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作文成绩。

【结 语】

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引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需要把握一定的策略。例如,在基础知识板块,可以让学生们以同桌的小组模式互相学习初中语文学科的基础知识,以及互相修改同桌在语文考试的试卷上的错别字;在阅读板块,可以在文言文的背诵上采取小组检查的模式;在作文板块,可以在班级内部采取作文竞赛的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小学语文板块式教学篇(10)

一、Task板块在牛津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牛津高中英语》这套教材中,无论哪一个年级哪一个单元,都由welcome to the unit, reading, word power, grammar and usage, task, project和self-assessment这七个部分组成,而且每一个部分的内容都是独立成篇的,看起来虽然每个部分之间是独立的个体,但是他们又拥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能够互相检测、互相巩固和互相训练。特别是Task板块的教学,在课堂中能够有效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学习活动,通过各种任务型教学方式来加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的训练,逐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巧顺利地完成教师制定的任务,从而学会熟练、自如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沟通。然而在每一个Task的主题中都有三小部分的详细划分,不要小看这三小部分,它包含着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Task教学板块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要求教师在讲解和传授英语语言知识点的时候,能够运用其中的知识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意义、对学习有帮助的小活动,让学生能够在活动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英语素养,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过程中能够有效训练学生的语言技巧。因此,这一板块在英语教学课堂乃至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教学地位,更具有非常重要的教学作用,我们教师一定要更加重视这部分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二、具体分析Task板块的教学内容和结构形式

(一)教学结构分析

在每一个Task板块中都具有三个steps,并且在每一个步骤里都设有固定的教学任务,通过一些技术和技能的指导让学生能够更加顺利地提高自己的英语运用能力。例如,步骤1中大都是一些听或读的任务,着重培养学生通过读或听的能力来获取有价值的信息,然后通过步骤2引导和帮助学生开展合作型学习活动,通过各小组之间的讨论和对话让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合作沟通的能力。步骤3让学生重新整合获取的英语知识,进行材料分析及处理过程,着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在整个Task板块中各步骤之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逐渐加深对学生的训练内容,让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能够提高自己的英语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能够拥有独立的英语思考方式和判断能力,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与合作。

(二)内容分析

在整个Task教学板块中,有帮助学生训练听力能力,提高学生对英语语言各种语音语调的识别能力,让学生清楚地掌握各种时间、任务、地点等说法,同时训练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通过绘制图画的形式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这些丰富的阅读内容,拓宽学生英语知识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语形式的演讲、新闻报道或人物采访等。而在阅读环节中有更加有趣的各种重大事件的描述,能引导学生更加关注社会文化的发展,从而产生通过写作表达情感的意愿。

三、高中英语教学中教师如何定位Task板块

牛津高中英语教材Task板块的教学作用是我们有目共睹的,因此,我们教师必须利用好教材提供的便利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学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确保每一个教学板块都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教学特点,出色地完成教学任务。为此,我认为,在实际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准确地进行教学设计的定位。

(一)运用活动联合形式以及合作学习形式全面提升和训练学生的英语技能

整个Task板块教学环节都需要教师通过活动的形式来凸显出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组织的学习活动中,每个小组甚至到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作用,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调动学生之间团结互助的学习情感,让活动氛围更加和谐及友善,推动整个英语语言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有效地指导和安排,首先明确每一个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任务,明确自己的听、读的活动,从而让学生获取有效的英语信息。其次,让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辩论等形式来展示合作学习的作用,让学生在合作中轻松地获取英语知识和技能。最后,教师要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学生付出努力的行为进行鼓励和表扬,引导学生把自己获取的英语知识通过口头表达的形式传递给大家,然后再把自己的情感体验用英语进行记录和表述,进一步培养学生在英语写作方面的能力。

(二)注重联系实际,渗透英语文化,促进课堂知识的多元化发展

上一篇: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下一篇: 跨境贸易新业态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