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文学常识汇总十篇

时间:2023-09-10 14:57:45

传统文化文学常识

篇(1)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高中阶段要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语文”教学的背景下,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一大重要根基就是对文化常识的积累和掌握。笔者针对文化常识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具有的重要地位,对“文化常识”题的备考提供一些建议,以请教于方家。

一、文化常识的社会学内涵与概念范畴

“文化”是“人文化成”一语的缩写,出自《易经》贲卦:“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所以,我们可以把“文化”理解为能被传承的国家历史地理知识、民族风土人情、传统生活习俗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念。文化常识就成为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的载体,可以陶冶、教化学生,影响学生的思维习惯与行为方式,帮助他们成长为有知识修养和道德信仰的“文化人”。

二、对高考语文“文化常识”考查的梳理

1981年,高考语文试卷中首次出现“文学常识”题;1983年将“文学常识题”改为“语文常识题”,除“古代文化常识”外,还包括默写、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识、汉字构字知识等。1984年以后历年高考都有文化常识题,逐渐涉及历史知识(1986年)、历史典故、传统故事、对联(1987年)、史地知识和古代文献知识(1989年)、古诗中描写到的传统节令(1993年)、传统礼貌称谓(1994年)、古代人物称谓(1995年)等中国传统文化常识。①

从近三年高考试卷来看,2014年大纲卷考查“解褐”、“南面”、“故事”、《春秋》。

2015年新课标卷Ⅰ考查“登进士第”“兵部”“庙号”“太子”;新课标卷Ⅱ考查“男子名、字”“谥号”“嗣位”“阙”。

2016年全国卷Ⅰ考查“首相”“建储”“有司”“契丹”;全国Ⅱ卷考查“中宫”“陛下”“吏部”“移疾”;全国Ⅲ卷考查“礼部”“教坊司”“致仕”“两京”。

可以看出,全国大纲、课标卷侧重对古代传统文化常识中“官职称谓、继承制度、科举司法、古籍常识、历史地理、风俗节日”的考查,内容广泛,范围不定,考查内容不具规律性,内容零散细碎,对考生的知识储备量和识记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三、文化常识积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直以来,文化常识因在高考内容中占比有限、内容庞杂不易总结规律而在教学中被忽视,只有个别内容会因高考涉及而被从教材中截取出来进行割裂语境的识记掌握。由于各个知识点内容孤立,且不定时出现在各篇章中,教师教起来蜻蜓点水,学生记起来费时费力,且成效不大。

四、文化常识积累在教学实践中的方向和思考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阅读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在必修的五册教材及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古诗文教授中,应注意挖掘古代文化知识,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适度讲读其与现实相关的深刻内涵。

高中阶段涉及的文化常识可作如下细致划分:

(1)制度与职官:宗法制、分封制、禅让制、客卿制度、古代官员的俸禄、退休、三省六部制、九品官人法、三公九卿等。

(2)教育科举:察举、征辟、孝廉、院试、童试、乡试、会试、殿试、进士、举人、秀才、连中三元等。

(3)经济制度:井田制、屯田制、占田法、均田制、均输、平准。

(4)古籍常识:纪传体、编年体、起居注、方志、类书、善本、十三经、二十四史、《四库全书》与七阁。

(5)历史地理:“华夏”“中国”“九州”由来,四大名镇、洛阳史话等。

(6)古代礼仪:封禅、宗庙、丧葬习俗、五服、夺情、冠礼、笄礼等。

(7)风俗节日:元旦、人日、元宵节、花朝节、上巳节、社日、寒食、清明、端午等。

对于以上这些细致分类的文化常识,教师应该对其进行纵向分析和横向比较,梳理出各概念之间内在的关联性,努力探索学习积累文化常识的方法并总结有益经验,教会学生积极主动探索发现其内在深刻文化意蕴,了解感悟其时代意义,摒弃死记硬背,采用灵活记忆、分类识记,条理清晰,提高效率。希望通过本篇文章的探讨,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文化常识的积累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为大语文教育目标的实现贡献一丝微薄之力。

注释:

①⒅一.文化常识: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载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下).

参考文献:

1.沈霞.在古诗文教学中渗透文化常识的实践与思考[J].文学教育,2010(7).

篇(2)

必须承认的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在中学教育当中,部分学校已经将传统文化作为独立的课程开展教学,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中学生中传统文化缺失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

1.传统文化学习的时间和质量缺乏保障

现阶段,很多中学都已经开设了和传统文化有关的课程,但是这些课程并不都是独立的课程,而是同其他学科参杂在一起进行。例如传统文化和语文课程、传统文化和思想品德教育、传统文化和历史课程、传统文化和美术欣赏等。并且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所占比重不是特别高,形式也比较单一。与此同时,部分专门设置了传统文化课程的学校,开展课程教学的教师也不是专业的,多由语文教师兼任,加之没有统一的教材和课程标准,教学质量难以得到充分保障。

2.传统文化学习的环境有所欠缺

随着全球化社会的到来,各种文化相互碰撞,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也带来了严峻挑战。尤其是在我国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受到越来越多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的意识变得越来越淡漠。例如,很多中学生在选择食物的时候,对于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的兴趣大过了传统的中国食物,会弹钢琴的大大多于会拉二胡的,英语培训班的学生远远多于国学书画班的学生。

3.缺乏传统文化的教育实践活动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中学传统文化教育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很多知识停留在课堂的讲解上,没有为传统文化学习提供一定的实践机会,使得学生学习到的传统文化无从施展。中学阶段,传统文化缺乏实践机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教育实践活动严重缺乏。

二、中学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探究

中学传统文化教育该如何有效的进行呢?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把语文课堂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沿阵地

通常来讲,中学传统文化教育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传统文化专门开设相关课程,另一种是在其他课程教学中参杂传统文化教学。尽管当前有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专门的传统文化教学,但是还只是初步的尝试,各种配套设施还不完善,也缺乏专业的教师队伍。所以,在短期内要想收获传统文化的学习效果,就必须同其他课程学习相结合。而在其他学科当中,要属语文与传统文化的关系最为密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通过语文学科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营养,提高文化品位。这非常到位的指出了语文教学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使命。

2.营造传统文化学习的日常氛围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而中学教学在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当注重氛围的营造,让学生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对中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注重日常积累,形成文化积淀

坡曾经说过:“腹有诗书气自华。”通过诵读古代经典作品,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修养,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受能力。在中学教材当中有许多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并且绝大部分是以诗、词、曲的形式来表现的,这些诗歌、词曲内容简短、押韵,背诵起来朗朗上口,通过诵读积累,可以形成中学生的传统文化积淀。

(2)开展家校合作,将传统文化教育落实到日常行为当中

Υ统文化的学习不能只从表面上进行认识和理解,必须将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植于心,落实到日常行动中去,这才是行之有效的学习。如今好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绝大部分学生都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并且孝心、爱心、团队意识以及合作意识不足。所以,要突破这种瓶颈,开展家校合作,让学生所学的优秀传统文化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对于学生人格塑造具有重要的影响。

(3)开设文化大讲坛,并利用网络电子设备,使传统文化的学习日常化

传统文化的学习应当是多种多样的,尤其是在现代教育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子设备用作传统文化传播的载体,更有利于将学习日常化。因此,学校可以开设文化大讲坛、讲座。在日常生活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电子设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比如,教师可以将有关传统文化的知识内容上传到班级QQ群、微信群,与学生共享。又如,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给学生呈现一部有关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视频,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3.注重师资队伍的培养

传统文化教育的参与者除了学生还有教师,教师对于传统文化的掌握与理解直接影响着教学成效。以山西省2011年出台的“十一五规划课题”的调查结果为例,在所有接受调查的教师当中,有将近98%的教师认为在中学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非常有必要,但是却有40%左右的教师不知道如何进行传统文化的教学,在这部分教师中,绝大部分都认为自己对-传统文化知识的积累不足,在进行传统文化教学过程中容易因为缺少知识的积累出现差错。因此,必须对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方面的培训,使教师能够在传统文化的教学中游刃有余。

4.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贯穿实践内容,让学生真实体验感受传统文化

篇(3)

积累性课程。就是以自1995年以来提倡的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课程,如中小学语文课本中增加了古诗文的篇目数量,高中语文增加了中华文化经典研读模块,经典诵读大赛,民间私塾、学堂、书院和家庭中的“论语一百”等,都可以说是这一课程的探索和实践,尤其是“背诵十万字、熟读百部书、能写千万言”的“经典素读”教学的出现,更是这一积累型课程的最典型代表。让青少年熟读中华民族的经典篇目,已经成为当下社会的基本共识之一。积累型课程的实施路径为:教师快慢范读,学生采取跟读、对读、接龙读、唱读、镂空读等朗诵、吟诵方式。

常识型课程。这一类课程的探索在中小学校也比较普遍,遗憾的是没有整体安排,以至于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觉得传统文化常识无法了解,不敢亲近。如果能通过全社会的关注,推出跟中华传统礼仪、常识有关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图书、音视频课程,通过课外阅读,完全可以有效解决文化常识建构的问题,教师只需要加以引导,给予阅读书目、阅读时间和阅读激励的支持即可。

篇(4)

文化读本是小学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和资源,是传承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读本的质量会直接影响教学活动的结果,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也有着不可逆的影响。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是小学生认知世界的重要窗口,对普及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随着基础教育逐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针对小学生这一特定群体的教材和读本也越来越多,但是质量却良莠不齐。纵观目前,相关研究多就小学读本本身,探讨其特点、历史演变、新旧版本的对比或从小学读本和传统文化教育的关系切入,考察其在推行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要作用等。所讨论的主题对小学文化读本编辑出版的指导意义并不十分有效。本文拟从编辑出版视角出发,以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为研究对象,选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下文简称“北语社”)出版的《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为研究范例,探讨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文化常识类读本在编辑过程中应当遵守的原则及理论指导。

1多元化文化与传统文化出版热潮与现状

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关于“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一节指出要广泛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普及活动并纳入国民教育。教育部于2015年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也强调了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意味着政府从政策层面确立了学生基础教育阶段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地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经几千年历史的积淀后,不断传承、变化、发展、创新,延续至今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在帮助学生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优良的审美情趣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同时,随着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和地区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多元文化理论应运而生。在多元文化趋势的影响下,不同文化间相互平等并在接触与借鉴中不断融合。[2]多元文化理论应用于教育领域,强调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能够从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批判中学会用不同的文化视野看待世界。在基础教育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通识性知识,并建立跨文化基础上的文化对比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建构系统的知识体系。进而促进学生养成开放的胸怀以及多元的问题解决能力,并在跨文化对比中进一步加深对本民族文化的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民族认同感。[3-4]叶圣陶先生曾指出编辑图书要“顺自然之趋势”,也就是说要考虑时代的需求。出版界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配合多元文化需求,辅助学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诸多出版社出版了针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常识类、跨文化对比类中小学教辅和读物,可以说迎来了一股出版热潮。在这其中,商务印书馆的《学生古代文化常识辞典》、中华书局的《小学生应知的传统文化常识》系列丛书、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的《青少年1001个文化常识(外国篇)》、中国书店的《世界历史百科全书》、北京联合出版公司的《世界文化常识》都颇具代表性。与目前市场同类出版物相比,北语社出版的《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系列丛书突出多元化需求,以跨文化的角度比较了中外文化的异同,目的就是帮助小学生建立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搭建了解世界的平台,树立对民族文化的自觉与自信。此外,本书的另一大特色便是结合了北京的地区性文化和习俗。出版领域紧跟时代潮流,层出不穷的文化类出版物涌现在中小学生图书市场。大多数出版物质量上乘,与此同时,也有一些图书整体质量稍显晦涩,编排仓促。作为出版人和编辑,面对新的出版热点,我们需要更多地考虑中小学生身份的特殊性和他们的接受能力、地域特点与差异,打造出品质优异、趣味生动的文化常识读本,应避免一拥而上、唯利是图。

本文依托前人提出的图书编辑原则[5],结合小学生群体以及文化常识类读本的特点,以学生实际需求为指导,综合北语社《世界文化常识•小学版》系列丛书的编辑经验,提出以下文化常识类的小学读本的4点编辑原则。

2.1系统性原则

作为读本首先要有完整的编排体系,前后知识应相互联系、相互补充,进而不断深化。结合丛书具体来看,第一、二册主要介绍中国的文化常识,从中国符号、生活常识、中国故事、京城文化、国学常识、诗歌赏析、蒙学博览和经典诵读8个单元对传统文化以及承载传统文化内涵的象征性符号、典型建筑、天文地理知识等内容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尽可能全面中有所偏重—着重文学常识与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第三册从历史、文化、饮食、建筑、教育、文学等方面详尽地介绍了西方文化,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基础知识体系。第四、五册在前三册的基础上,注重在对比中发现异同,帮助学生形成对中外文化的理性认知,进而建立对本民族文化更深层次的理解。全套读物从整体而言,遵循了先学习中国文化常识,再学习西方文化常识,最后学习跨文化的对比的认知体系。其次,读物各主题内部应有连贯性,前后知识不应该是割裂的,各部分内容既有所侧重又紧扣同一主题。以第四、五册为例,第四册偏重于古代文明的对比,首先围绕中国的近邻—日本、韩国和印度展开,接着描述了亚非欧的3个文明古国—伊朗、埃及和希腊文明的起源和主要思想。第五册则偏重现代文明的对比,以大国崛起为主线,包括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和俄罗斯7个先后在世界历史上曾拥有显赫地位的国家,中间穿插讲解了巴西和墨西哥。我们可以看出,第四册着眼于古代文明,第五册着眼于现代文明。

2.2渐进性原则

文化常识类读物不仅仅是普及文化知识,更应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第一、二册《中国文化常识》中,选文选取了《精卫填海》《鲧禹治水》《孔融让梨》《黄香温席》等篇章,使小学生通过阅读故事体悟故事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坚持不懈、重孝道、讲美德的思想精髓,受到启发。在第三册《西方文学与文化常识》中,通过建筑、饮食、戏剧、诗歌、小说等不同侧面帮助小学生更为全面、深刻地学习西方文化,倡导了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正确的世界观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优秀的读本建设要有时代气息和现时感,也强调要注意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本丛书中,各讲的内容正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根据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和接受能力,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表象到实质。例如,在讲日本时,第一节从具象的樱花入手,引出以樱花为精神象征的武士道,再引申出“物哀”的民族精神;第二节从切入,提出与“菊”相反的“刀”,再揭示日本人追求极致和崇拜强者、好战的性格特征。我们可以看到,所讲内容都是一步一步逐渐推进,从具体的事物或者生活现象上升到思想精神层面。

2.3图文并重原则

小学年龄段的读物编排一定要图文并茂,插图和内容要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并且图画要美,因为图画和书面语言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作为文化小学读物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插图的运用和编排形式上。[6]插图具有重要的作用是因为文字符号的抽象性高,认知加工的难度较大,而图片作为非文字语言符号可以运用恰当的图文比例更加直观和形象地呈现文字的内涵信息,降低读者的阅读成本。诸如有些历史场景、事物形象、情绪观念等难以用文字简洁清晰描述。[7]因此,丛书紧密配合文字内容,在每一节按照一定比例适当地配备了相应的图片,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解释,或对文字内容进行补充。以第一册中讲甲骨文的部分为例(见图1),文字为“比如说‘鱼’字的字形像一条有鱼头、鱼身、鱼尾的鱼,而‘龟’字的字形则像一只龟的侧面形状”,很难想象出“鱼”和“龟”的字形究竟是什么样子,但当我们给文字配上相应的图片,既有“鱼”和“龟”本身的形状,又有相对应的甲骨文的字形,学生就能够更容易理解甲骨文描摹事物形状的特点。此外,整套读物在封面颜色使用上大胆、丰富,每一册书都有一种主题色:第一册是红色、第二册是橙色、第三册为蓝色、第四册为绿色、第五册为青色。相应地,各本书的内页通过主色调的深浅变化来表示文字内容的层级关系和相关关系。不难发现,从第一册到第五册,图书主题色由暖色系变为冷色系,符合了低年级小学生喜欢鲜艳、热烈的颜色,而高年级的小学生因为心智成熟更加偏于冷静的心理特点。

2.4互动性原则

文化常识类的读物应当思考如何启发学生思考,学生如何通过图书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是作为编辑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回归到丛书,很多篇目在正文后都添加了“扩展知识”或“扩展阅读”的版块,这就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探索。例如在第一册的“四大发明”一讲中介绍印刷术时,正文介绍了印刷术产生的原因和发展的简要过程,在“扩展知识”中又添加了印刷术分类的说明,使学生能够完善相关知识,并且可以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对同一主题进行学习研究。又如在第四册中“希腊”这一单元中涉及雅典卫城时,正文主要就建筑历史来展开,“扩展阅读”中用神话故事补充了雅典卫城得名的由来,能够帮助学生探究事物背后的因缘。此外,图书的每一讲都有课后思考的设置,课后思考都是先从本单元学习的主要知识切入,就课文的重点内容提出问题,紧扣跨文化比较的理念,联系中国相关的事件或人物。例如,第四册韩国篇的课后习题为∶“1.韩国人为什么喜欢泡菜?2.你怎么看待韩国泡菜的世界化?中国文化的推广与传播从中可以有什么借鉴呢?”这种探究式、发现式的学习方法能够促使学生拓展思维、开阔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图书的发行与图书编辑过程有密切的联系,图书整体设计时应当考虑地缘因素,即图书的主销市场。本套读物市场考虑到图书推广地域以北京(北京地区的小学生)为主,所以在细节编纂上着意增加了京城文化元素,结合了北京地域特点,以北京的老工艺、老行当、城门楼和老字号等鲜活的文化点带动学生进一步认知的兴趣(如图2)。学生可以合理安排课余时间,实地到访,这其实无形中增加了全书的实践意义。

篇(5)

目前,无论是民间开展“读经”的教育机构,还是体制内的各级各类学校,尤其是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阶段开展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实践,由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科定位缺失,所以教育教学形式千差万别,教育评估方式和目标上的共识尚待形成。

从解决问题的途径来说,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材的研发和师资的培训是当下的迫切任务,但如果我们从一百年的中国教育发展来看,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实践面临着三个艰巨的时代挑战:课程化、体验化和常识化的三大时代课题。

一、课程化

课堂教学是源于17世纪捷克的夸美纽斯的发明,近代新学堂就是按照课堂教学兴办的。课堂教学是在特定地点、特定时间内,针对特定对象,教授特定教学内容,从而达到特定教学目标的高效率教学。课堂教学彻底扭转了传统教育中散漫的、不追求教学成效的教学模式,大大推进了中华民族的教育近代化。而这种高效率的课堂教学一遇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内容时,就变得无从下手:浩如烟海的经史子集,不仅繁多而且极其驳杂;琴棋书画、武术太极、中医中药等非物质文化也极其丰富,派别众多。如果原封不动地学习这些内容,不仅难学,而且成效不明显,面对课堂教学的要求,如何有效梳理传统文化的基础内容,并使其符合课堂教学的需求,就成了摆在当前教育者面前的头等大事。

必须说明的是,蔡元培先生1935年在《教育杂志・读经问题专号》中提出:“为大学国文系的学生讲一点《诗经》,为史学系的学生讲点《书经》和《春秋》,为哲学系的学生讲一点《论语》《孟子》《易传》与《礼记》,是可以赞成的。为中学生选几篇经传的文章,编入文言文读本,也是可以赞成的。若要小学生也读一点经,我觉得不妥当,认为无益而有损。”这个思路一直决定着后来的中小学教学和大学文科教学的格局,那就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增加经过遴选的数十篇中华古诗词文赋,在德育教学中增加一些口耳相传、脍炙人口的典故,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中,增加一些太极拳、五禽戏等;大学文科的文史哲三系基本按照蔡先生的设想开课和做研究。这个思路不仅割裂了经典的完整性,也忽视了经典的超越时代的永恒性,而将经典基本视作学科的知识点。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一定限度内,是一个有生命的整体,如何按照课时设计在课堂上成功教学,又必须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为什么要在学校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如果校长、教师和家长在这个问题上不能达成基本一致,形成高度共识,传统文化教育就没有办法全面开展。如果我们完全按照认知心理教育的原则来处理传统文化教育,那么那些文辞诘曲聱牙、深奥难懂的经典,就不能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开展;如果我们完全按照儿童技能培养和社会生存能力、职业能力等现实主义教学目标来参照,那么传统文化教育就失去了开展的必要性。所以在为什么要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问题上,需要我们重新提出系统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思想,并不断向社会大众传播。

2.教学的主体是谁?语文教师,德育教师,历史教师,还是专门的国学教师?学习的主体是谁?幼儿、青少年是否需要系统、全面学习?对于大学生这个层次来说,诵读、学习中华经典著作,几乎从来没有人反对,从来都是受到极力称赞的,但问题是如果经典教育到大学才零碎地、个人兴趣似地开始,能否达到传统文化教育的效果?近代一百年的教学实践已经给出了否定的答案。

3.教学的内容是什么?哪些内容是中华民族的合格分子应知应会的,哪些技能是需要传承和掌握的?有所抉择的古诗文的学习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的需求,那么多少文字、哪些经典著作是我们学习的合理范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4.这些内容的教学在课堂上如何有效开展?由于课堂教学强调效率,所以教学组织就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当前的课堂不是针对少数人的精英教育,而是强调大多数的学习效果,所以传统文化教学也不能完全按照古代私塾和书院的学习方法,需要我们重新设计、重新实践、重新总结。

5.教师的教学效果由谁给出恰当的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如何检测?这个问题同样困扰着很多的校长、教师和家长,因为经过一百年的教育教学变革,大家已经习惯于知识水平测试,但是如果用这个测试移植到传统文化教育中,可能会遇到很大的问题。首先是与语文教学中的古文学习有雷同,失去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性和必要性。其次是偏离了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育人、成人,是让学习者提升精神境界,提高自身素养。如果不能完全按照知识测评的方式,那么如何评价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呢?这也是一个难题。

二、体验化

沿着上述思路,我们必须提出如下的问题:一个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与一个没有受过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学生,在哪些方面体现出不同?目前教育者和家长基本认可的就是接受系统的传统文化教育,会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会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母语素养,会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但是这些只是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之后带来的附带成果,而不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必然成效。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需要借鉴西方的教育成果,那就是体验化的教学方式,就是把教学的答案藏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之中,在学生体验结束之后,快速形成对答案的有效共识。此种教学有趣而实用,学生对结论的认识深刻,甚至终身难忘。在传统文化教育中如何有效开展体验化的教学?这是第二个摆在我们教育者面前的时代大课题。

杭州拱宸桥小学校长、全国语文名师王菘舟老师上过一节课,叫“亲情测试”。这节课的物质投入很少,只需要学生带几张纸和一支笔。教师开始上课时,要求学生将自己身边的亲人名字有序列在纸上,然后每次删去一个亲人的名字,想象这个亲人已经离开人间,让学生写一段与这个亲人有关的文字。每一次上课,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恸哭,写的文字越来越多,越来越完整,越来越深刻,而且对亲人的珍惜油然而生。这节课在全国很多地方都上过,也上了央视的节目,这样的课就是一节非常有效的传统文化教育体验课。但是如何形成有效的、系统的、可操作性强的传统文化教育教学体系,还需要广大的教育者和家长去探索、去总结、去实践。唯有如此,我们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才能让一些家长告别一个长期的错误认识,即认为国学教育就是死记硬背,就是消灭孩子的个性,取消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也才与我们的传统教化思想贴近:教育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熏陶过程,是一种“文而化之”的工作。

当然,很多学科都有体验化的需求,但是由于古代教育或者当代的一些“读经”教育机构提倡长时间积累之后的悟性教学,所以相对缺乏这种在课堂上设置有效体验过程的教学方式。从这个角度来说,当代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就需要正视、探索、总结、加强体验式教学的设计和实施。

三、常识化

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要承担社会文化、生活文化、历史文化的常识化使命。一种文化的生命力,不仅在于其深厚的内涵,如果不能化为大众的常识,那么这种文化的生存就很艰难。

古代的语文教育,按照张志公先生在《传统语文教育初探》中的研究成果,从宋代以来就形成一个有效的四阶段学习过程:识字教育、常识教育、读经教育、写作教育。其中,两万多字的《幼学琼林》就是承担常识教育的一本有效教材,它是古代青少年教育的一本“简明百科全书”,从一个人的出生到老死、从历史到生活、从人文到自然,都有简明而清晰的勾勒,使得古人的学习效果可以达到“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

近代特别是新中国以来,我们更多的是用《十万个为什么》等科学常识普及读物取代了类似《幼学琼林》等书,其结果就是我们的学生学历越来越高,但是基本的文化常识却非常欠缺,具体就是缺乏礼教、缺乏历史常识、缺乏待人接物的基本知识,所以到大学我们才来开展通识教育来弥补这种不足,但为时已晚。

目前,我们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部分地起到了普及历史常识的作用,近十年来在幼儿园、小学和部分企业内部积极学习的《弟子规》,部分起到了普及社会生活常识的作用,但是历史常识、文化常识、社会常识内容如此丰富,如何甄别、总结并开展常识化教育,就显得艰难而必要。

还有一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孝经》及其代表的孝道,能否重新解读以便有效普及和推广,也是检验我们能否实现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常识化的一个试金石。在我们的中小学经典诵读活动中,诵读《孝经》并明确了解其必要性的学校并不多,不仅因为这部著作本身按照天子、诸侯、卿、大夫到庶人的等级制论孝的确无法让现代人接受,还因为孝道在“五四”以来受到猛烈抨击,但是中华孝道不能因为这些而失去其历史智慧和教育意义。“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句话对孝道教育的必要性做了最好的说明。所以,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才邀请北京四中教师主讲“中华孝道”,北京二中退休教师范基公十几年积极宣传和推动孝道教育,全国不少地方开展孝星评选活动,这些都代表着有识之士在积极稳妥地推动《孝经》的重新解读和中华孝道的重新构建。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学者石永先生在《论语正・初刊论语正序》中说,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经典著作的教学,面临着五个困难:“文辞艰涩,诵忆则难”;“训诂分歧,折中则难”;“纯驳不一,考信则难”;“博而寡要,费时则难”;“时易世变,适今则难”。 这些难题,到今天也没有解决得很好,但我认为,解决上述三个时代大课题是解决阅读经典过程中遇到的难题的前提,我们只有把“巢”做好了,“鸟”才会来安窝。

如何通过教学实践来解决上述三大时代课题呢?主要途径有:

第一,调研先行,树立典范。我们的科研人员要深入中小学一线,发现、挖掘典型的成功教学案例,通过各类活动,推广到教育界。较有实践调研意义的如广州市天河区开展的“中华经典文化教育工程”,该工程有步骤、有目标、有组织地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值得全国从事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践的科研工作者关注。

篇(6)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基于以上分析,传统文化的渗透对高中语文教学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有效地融入传统文化,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融入

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学生们之所以会摒弃传统文化,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传统文化是高高在上的之乎者也之类,与他们的现实生活关系不大。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学生们通常会忽视一些习以为常的事情。针对这一问题,需要教师更多地关注学生们的现实生活,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他们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的热情。我认为首先应该让学生了解课文背景,感受传统文化。如在苏洵的《六国论》教学过程中,苏洵认为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并借古讽今“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欧阳修借五代后唐庄宗先盛后衰,先成后败的历史事实,扼要地提出“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等论断,精辟透彻,发人深省,在今天仍值得我们学习。我知道将高中语文传统文化融入教学之中,并且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起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二)利用网络资源,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教学而言,虽然课业负担非常的重,但是这并不妨碍学生对电视节目以及影视剧和电影的追捧。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结合实际,积极引导学生将传统文化与学生们的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以此为基础扩展课堂教学内容。比如,有学生喜欢《百家讲坛》,针对这一特点,可引导学生们多关注其中的传统文化内容;有学生喜欢相声、歌曲,不妨要求他们分析一些周杰伦歌曲(如《青花瓷》)或郭德纲相声段子中关于中国传统文化部分。在此过程中需要强调的是,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视频参与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时,古典名著改编而成的影视剧目非常的多,而且良莠不齐,因此,老师应当在教学资源选择过程中严格把关。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为高中语文教学和传统文化的学习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网络上的资料特别丰富,这是学生取之不尽的学习素材库。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生要学会从众多的网络信息中提炼对自己有利的信息,若能够合理地应用网络资源,则可以有效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三)渗入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首先应当注重人文知识的输入。语文教材是语文知识、文化知识的重要载体,同时也蕴含了非常丰富的人文知识,其中涉及社会、政治、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在现代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应当注意结合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针对性地给学生们介绍一些人文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了解、认知和思考,引导他们去学习和借鉴。比如,《归园田居》《归去来兮辞》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可让学生了解我国隐士文化精神,寄情山水、追求人格的自我完善的精神力量,都可以引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其次,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语文教材既承载了传统文化之精华,又张扬着生生不息的华夏民族人文之精神。因此,要想全面提高高中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在传输人文知识的基础上要大力培养学生们的人文精神。中华民族精神品格,比如民本思想、舍生取义、身体力行、自强不息和勤奋好学等,需要我们在继承过程中不断发扬光大。教材里还有数不胜数的榜样,比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不懈追求;苏武“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的民族气节等。

篇(7)

近年来,关于语文的定位、功能和教学改革的讨论一直不断。而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对语文的重视,无疑也体现着语文教学的重要地位。语文是母语教育,它的教育成功与否,关系重大。现今,教育界重英语轻语文的现象令人忧虑,因此引起了许多学者的讨论。应该说,语文课程“并不仅仅是在讨论一门基础公共课的设置和授课问题,或者补充点文理知识,而是将国语教育作为一个代表和象征,指代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人文素质的修养。国语教育不是泛泛的文学阅读,而是旨在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精神层次和做人的境界”。的确,在学生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语文恰恰有着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极大便利性和可行性,这也使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语文有了不可分割的联系。

1 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其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嘉惠世界的科技工艺,精彩纷呈的文学艺术,充满智慧的哲学宗教,完备深刻的道德伦理,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它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活的生命”。千百年来,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等中国文化基本精神以其鲜活的生命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着历史依据和现实基础。如今,“全球化”、“地球村”加速了世界各族人民相互交流的广度和深度,在这样的时代大背景下,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将以怎样的姿态参与合作与竞争,是摆在每一个中华儿女面前的严肃问题。数千年的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灿烂的遗产,也带来了因袭的重负。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新时代的学生,了解和传承本国的传统文化,是责无旁贷的。学生已经具备了独立的思考能力和分辨能力,了解传统,有助于增强他们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分析传统,有助于他们更加准确而深刻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认识我国当前的国情;变革传统,也有助于他们以理性的态度和务实精神去继承我们的传统,创造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以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极大的便利性和可行性。

2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传统文化教育

实施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而语文课程的内容常常蕴含着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但如何在语文的教学中较好地实施传统文化教育,让学生轻松自然地领会传统文化,欣然接受传统文化,理解和深刻认识传统文化,并非易事。它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来完成。首先,语文教师应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与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每一个中国人从小就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进入大学的学生在日常生活和语文学习等方面也接触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内容,换言之,教师不应低估学生的水平,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在讲解的过程中不能给学生脱胎换骨的感觉,就很难激起学生的兴趣。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不但是丰富的学识,还要有对内容深浅的恰当把握。在语文的教学中,要避免与中学重复的东西,需要深入,让学生感受到深刻,但不能故弄玄虚,又要浅出,让学生容易体会,但必须避免肤浅单调。教师具有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还应当包括教师本人的优秀的师德师风,像孔子的因材施教、诲人不倦、言传身教等精神,这些精神本身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教育思想。教师具备了良好的传统文化素养,才能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将自己的知识以深入浅出的方式教给学生。同时,语文教师应该有自觉的传统文化教育意识,适时向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其次,注重引导学生诵读经典,提高文化品位。选入语文教材的古代作品是经过岁月沉淀的名篇,要求学生诵读这些经典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诵读的过程不仅是帮助记忆的过程,也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艺术手法理解吸收的过程,真正的诵读需要读者主体思维的参与,把语言符号变成逼真、鲜活的艺术形象,并不断内化,成为运用语言的能力。而这些材料的日积月累,将成为一个丰富的语言资料库,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信手拈来、挥洒自如,显示出文化底蕴。要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还应当在引导学生诵读作品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和阅读面,使学生对这些经典有更加系统的了解和认识。广泛地接触中国古代的优秀经典,可以使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到熏陶,文化品位很自然地得到提升。再次,结合地域文化资源,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学习不应当限于书面知识,还应当走进生活,把课外与课内打通,这样才能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识。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语文教师不应是单纯的教学工作者,还应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如何更好地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探索和思考。这条路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篇(8)

传统文化是构成我国整个文化结构的一个关键内容,并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语文不仅可用于生活与工作中的交流,还可用于文化的学习与传播。从整体上看,高中语文教育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能够有效缓解社会现代化的持续进步对传统文化形成的压力。最近几年,社会进程的持续发展对传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且愈演愈烈。而在高中语文学习中渗透传统文化可以增强学生对后者的意识,从而培养更多的传统文化的追随者,为传统文化“解压”。其次,能够提升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通常情况下,传统文化都蕴含在具体的人物故事或典故中,而这种形式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了解传统文化的主动性。最后,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传统文化能够帮助学生积极面对人生,从而建立正确的价值观,还能够通过对名人事迹的学习培养他们具有高尚的情操。

二、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育中的渗透途径

新的教学目标明确提出高中语文教学应发挥自身特征与优点,宣扬与继承中华民族文化,将学生素质的培养与积极心态的发展结合起来。

1.学习教材古诗文,增添传统文化色彩。在高中语文教材中,编著人员专门设置了古诗文这部分内容,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统文化的体现形式多种多样,例如俗语、饮食、服饰以及古言古训,等等。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理解透教材中所包含的传统文化寓意,感悟其中的思想或感受,并在课堂上进行补充与说明。对此,可咀嚼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品味其中的文化意蕴,将精深的传统文化彻底领悟,再传授给学生。

2.依托课堂平台,领悟传统文化内涵。语文教学不仅是单一的知识讲授、应用以及写作技能的培养,而且更关注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所以,语文教学中应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可以了解、积累以及领悟到更多的传统文化。不仅如此,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创造浓厚的文化气氛,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浓厚的传统文化环境中更好地吸收文化精华了。

3.课外阅读与实践,探究传统文化精神。研究资料表明,课外阅读与实践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渗透传统文化,从而达到使学生自学感悟、继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对此,教师需要做好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工作,培养学生摘抄经典文摘的习惯,把文化和实践进行紧密连接,以此引导学生具有正确的行为规范。

三、高中语文教育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注意事项

高中语文教学的传统文化渗透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各个环节互相协作、配合,共同为学生的传统文化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所以,传统文化在高中语文教学渗透中必须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民族文化的继承。

1.提升全民传统文化素养。国内传统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而在这一历程中,它受到了政治领域的否定,也因为人们不断变化的思想意识而逐渐发展到了人们日常工作与生活的边界。现阶段,宣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早已发展为了缓解社会压力的有效途径。所以,全民族应对传统文化进行正确的定位,明确其重要功能,而这正是传统文化渗透到高中语文教学的前提条件。

篇(9)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5-0091-01

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和指导着我国文化事业的稳定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坚实的精神和文化保障,语文教学是传播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将小学语文教学与传统文化教育进行有机整合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如何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使语文教学内容更加完善和充实,从而更好的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意见。

1.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教育现状分析

作为我国的文化精粹,传统优秀文化中涵盖了多种知识,包括不同的民族风情和习俗,在渊源流长的文化发展历程中创作了大量的文学艺术作品,这些都可以体现我国文化发展即为繁荣,为后人的学习和鉴赏提供了素材。而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大趋势下,要求应以学生综合文化素质为培养目标,这与传统优秀文化教育的作用相吻合[1]。所以当前很多小学均在开展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融入了一部分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中可以学习到很多传统的民族风俗习惯,了解古人流传下来的礼仪。

虽然很多学校开展了传统优秀文化与小学语文课堂相整合的教学工作,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影响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用的发挥。一些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通常以阅读古诗、鉴赏古诗文的方式来讲解传统文化,而鉴赏和阅读的只是古诗的一部分或几段话,存在传统文化教育过于片面的问题,学生根本无法了解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再加上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模式和思维相对固定,也没有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运用到培养学生文化素质方面,整体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2.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渗透教学的对策研究

2.1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针对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传统优秀文化的教学问题,教师一定要做出调整和改变,将传统文化内容合理的穿插到教学课堂中,在保障教学任务完成的基础上,逐步提升和培养学生的综合文化素质。作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者,语文教师一定要利用好语文课本教材,对教材中古诗词和文章详细的讲解给学生,让学生理解文章中蕴含的优秀文化,并达到陶冶情操和提升个人品位的效果。如《鲁本的秘密》一文,课文讲了鲁本作了很大的努力,攒钱为母亲买胸针的事,可教育学生应孝敬父母;教学《詹天佑》一文时,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中,为了争取修筑权,为了给自己的祖国争一口气,他不畏强权,严肃的工作态度和身先士卒的工作作风,以及长中国人民志气的爱国之心,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教学《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讲中国人民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革命精神: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为革命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可教育学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努力学习为祖国建设尽力。语文教师一定要把握好传统优秀文化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所占的比例,将语文教学内容与传统文化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科学的搭配,避免优秀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过少或过多,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共同为增强学生情操和思想品质而服务。

2.2合理的选取传统文化教学案例。在将优秀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采取更加新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优秀文化教育案例,例如《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以及唐诗宋词等,教学中结合案例来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意义。蕴含传统文化的教学案例通常应用的都是古诗词,对小学来说比较难理解,教师应对古诗词的内容、意象进行详细的阐述,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这种结合实际教学案例的传统文化教育方式,可以让小学生获取语文课本外的知识,对学生知识面的扩展非常有利。

2.3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教学模式的设置和运用也同传统文化教育、小学语文整合教学的效率有直接的关系,如果运用的教学模式不合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还可能会使学生产生错误的观念,认为传统优秀文化教育非常枯燥、乏味。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对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进行创新改革,结合传统优秀文化的具体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教学情境下传统文化散发的魅力[2]。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将传统文化以一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现出来,调动学生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主观能动性,并加深学生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4借助传统文化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传统优秀文化教育内涵丰富,在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时,应把握一项基本的原则,即以学生为本,要考虑小学生的各方面需求,运用多种教学途径向学生解析传统文化的礼仪、思想,迎合学生的心理,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的投入到传统优秀文化教育中。民族特点鲜明是传统优秀文化的一大显著特点,教师应以此为入手点,抓住学生的兴趣点,鼓励学生在课下阅读更多的优秀文化艺术作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传统文化学习习惯。例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可以以清明节、中秋节、端午节和春节等传统的节日为例,也可以借助黔西南州各少数民族文化特点,如贞丰县"六月六"布依族风情节、兴仁县"八月八"苗族风情节为契机,让学生了解这些传统节日和风情节的来源、发展和庆祝方式,并让学生讨论自己在这些节日中学到的知识,利用作文的方式总结对这些节日的学习结果。这对学生学习传统文化和继承传统文化均有积极的作用,教师要及时肯定学生的学习成果,让学生增强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信心,感受学习传统优秀文化的乐趣。

3.结语

综上所述,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趋势,也是推进小学生文化教育的必然需求。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合理的穿插一些优秀传统文化知识,能够加深学生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识,对改善教学质量也有很大的帮助。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合理的选取教学方式,有效的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提高小学生的文化素养,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篇(10)

二、中国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管理中的实践措施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有关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中提出: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可见,将中国传统纳入小学德育教学是时代赋予的要求,更是小学德育培养有素质人才的社会价值。因此,教育界要十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发展学生德育这一载体的作用。

1.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让传统文化渗透于各科教学中

教师在进行课堂内容的教学备案时,要分配好课本内容和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将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自然地渗透到各科教学中。如,学习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一诗时,老师除了指导学生理解“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的诗句意思外,也要向学生讲解清明节的来历,甚至可以延伸至课外,让家长带领学生去了解中国几大传统节日的由来。这样一来,不仅学生一个人学到了,家长也巩固了这些知识,难得的是,你的一道家庭作业,无意间也指导了某些不懂如何教育孩子的家长们,学会了一种教育方式,真可谓一举三得。另外,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需要孩子主动学习,才能更广泛地、更深入地学习课程之外的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地指导,不断增强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激情,以达到培养爱国意识的目的。

2.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让传统文化在活动中开花

由于传统文化极具时代特色,在现代环境的背景下容易引起学生的迷惑心理,因此学习传统的历史文化要放在一定的环境渲染下进行,教师要不断变化教学方式,适应不同教学内容的需要。例如,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文化遗址以及探访革命前辈活动的场所,让学生亲身体会历史的变迁。学校专门组织了一支古筝队,使学生能在学习古典器乐中了解一些古代乐器知识;还常常组织绘画、歌唱、书法等比赛等活动,使学生一方面可以培养自己的特长才艺,一方面能增加对传统文化知识的深入了解。除此之外,学校每周有一个师生共同期待的时刻,那就是在每周一升旗仪式上,除了常规庄严的升旗仪式外,学校专门设立了一个“悦读越美”的班级展示环节,其内容都是学生美言美行优良习惯的传播和中华诗词歌赋的展演,每周一个班,每班一个主题。长此以往,学生的个性特长有了一个充分展示的平台,班级的特色在这儿也得到大家的关注,每到这时候,连周围楼上的居民也在高高的露台上遥遥相望,侧耳倾听,那真是一幅美丽的景致。通过些活动,学生了解了传统节假日的来源和传统习俗以及相关活动的信息;学会了更多传统文化知识,学生的爱国意识也潜移默化地得以提升。

上一篇: 合同管理技术措施 下一篇: 金融公司如何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