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1 17:02:28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

在教育教学中,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是至关重要的。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动、好奇,所以教师应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满足他们的好奇心,并培养他们积极动手的能力。例如,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生物世界,可带领他们走入自然,对虫鱼鸟兽、花草树木进行欣赏,感受大自然生命的丰富性。在学习认识自然这一课时,可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图文并茂的幻灯片。同时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雷电风雨现象进行联系,以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从而将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激发出来。

二、对学生的潜能进行充分的挖掘,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观察,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观察目标,同时制定合理的观察记录。通过亲身体验和观察,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与探究能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并且逐步深入,通过对结论的总结,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例如在教授《细菌》这一课时,可在玻璃瓶中放入鱼和鸡的内脏,让学生注意观察,并且记录玻璃瓶中观察对象所发生的变化。尽管学生一直在记录和观察,但他们对观察对象发生变化的原因,对其中所蕴含的科学道理并不懂。通过教师讲解腐生细菌的知识,学生会最终明白,鱼和鸡的内脏到底去哪里了。通过参与这样的实验过程,不仅激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实验的印象和对所学知识的领悟。

三、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在探究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必然会有疑问产生。这些疑问,会直接影响学生对问题本质的理解与认识。富有新意的质疑的产生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在动力。学生的质疑能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个体不同的思考和体验予以充分尊重,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如在教《导体和绝缘体》时,有学生举例说木头湿了也会导电,进而认为绝缘体偶尔也会导电。他的看法会使人感到极为惊讶,为了让他进行更深入的探究,教师应给予一定的鼓励,使他能大胆的发现其中的原因,从而解决所存在的问题。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2)

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学切入点。首先,教师要善于利用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演示实验通常是那些具备一定危险性,或者是以学生的实验能力与实验水平还难以操作的实验内容。然而,不少需要演示的实验内容中都包含着非常重要的教学知识点,这也是教师必须在课堂上将其得以呈现的原因。在这部分实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要让学生仔细观察整个实验过程,并且可以通过思考问题的设计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特定的实验现象以及实验结果或者是实验产物等来让学生思考相关的问题,并且有意识地引发学生的分析探究。这会让教学过程变得更加丰富,也会很好地实现在演示实验中锻炼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教学目标。很多演示实验都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良好教学素材。比如,演示20℃的金属钠投入到82~95℃的水中的反应实验,产生的实验现象是金属钠在投入到水中的瞬间,浮于水面并发生非常剧烈的反应,多次试验最后都会发生燃烧。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相关问题,比如,结合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思考精确的金属钠的密度要怎样获得等。通过演示实验和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能够很好地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发挥演示实验的积极教学功效,要通过有效的知识呈现来吸引学生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这才是更为有效的实验教学模式。

二、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形式展开分析探究

教师同样可以丰富学生实验探究的形式,可以以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对于特定的实验主题展开科学探究,这也是一个很好的教学策略。有的实验探究问题学生一个人可能很难将其解答,对于这样的内容则可以组织学生间进行有效的小组合作。让学生借助小组的力量来共同展开对于很多问题的分析与探究,让大家集合集体的智慧,共同为很多问题找到答案。这是一种很有价值的教学过程,小组合作学习不仅让很多问题的解答更容易,学生们在彼此思维火花的碰撞中,也能够让自身的思维受到引导与激发,这些都会成为学生在实验课堂上的积极收获。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3)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7-117-01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教学大纲改为课程标准,物理新课程标准的显著特点是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也就是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不是盲目接受知识,而是通过经历科学家研究问题的过程,以科学探究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物理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创新力。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人才的综合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科学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具有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本中有许多实验、许多新知识都可作为探究的课题去开展探究教学。众多的探究活动过程如果仅流于形式,而忽视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探究过程各环节其他潜在能力的发现和培养,这样的课程改革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如何才能在教学中落实有效的科学探究,发挥科学探究的真实功能,笔者认为在探究性物理教学中,更注重的是以下三个主要环节:

一、注重培养学生“提问能力”,渗透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程标准对“提出问题”明确指出: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要求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留心日常生活、自然和物理实验的物理现象,发现与物理学有关的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认知心理学研究表明:怀疑是探求真理的前提和基础。那么,怎样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指向探究主题的物理问题呢?由于教材的特殊地位,其中的问题多为陈述性的问题,一般很难激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这就需要创设问题情景,将学生引入他们认为值得探究的问题中。知识只有在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

学生只有乐学,才能启动自身内存的动力,以高涨的情绪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来。因而,教师必须努力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把枯燥的知识转化为趣味的问题让学生探究,设计的问题要尽量能在实际生活中找到原型,贴近学生生活。在创设问题情景的过程,问题的设置也渗透语言表达,这样,既提高了学生提问能力,也培养学生对问题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培养学生“猜想与假设”能力,形成良好的思考问题方法

在课程标准中对“猜想与假设”明确指出:能根据经验和已有知识对问题的成因提出猜想,对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实验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认识猜想与假设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猜想与假设”是探究的重要环节,是物理探究的技能之一,它渗透在每一个探究活动中,很大程度决定探究的好坏,而能否进行猜想,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有关,在实际探究中学生明明对探究的问题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但却不能与之联想从而进行猜想。如何能发挥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引向探究的方向,顺利提出猜想或假设?在实践的教学中认为要做好两点。

1、创设猜想氛围

必要的知识和经验是学生进行猜想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知识和经验,有如镜中花,水中月。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同时留心观察学生生活能接触到的物理现象,在教学探究活动中有的放矢进行选用,为学生营造猜想氛围,使猜想化难为易。

如: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实验,由于所教的教学班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农村稻田灌溉现象很普遍,对水流分支现象熟悉,因此用水流分支与电流对比,这样学生猜想并联电路电流特点就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2、介绍有效的猜想方法

探究活动猜想方法很多,不同的知识、不同的学生选用的方法不同,在教学中比较常用又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相近的有生活情景类比法、相同知识联想法。

生活情景类比法,就是借助学生生活中能观察到或体验到的物理现象,感性认识后,再进行猜想。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实验,可让学生体会生活现象用手按图钉的小实验,体验手按图钉帽与按图钉尖作用的效果不同,或者体验力大与力小的同学按图钉难易不同,然后进行猜想,这种利用生活情景类比,学生对猜想的方向有明确性,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相同知识联想法:就是探究问题时,借助已探究过的相似知识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联系。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4)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只有具备了自觉的探究意识,才能投入到积极的探究活动中去。在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地为学生提供各种参与机会,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巧妙地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1、实验激趣。用演示实验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发探究。

例如我在教学《沉与浮》时,我先告诉学生我有一支听话的滴管,然后演示实验:将滴管放进一个装满水的矿泉水瓶中(滴管口朝下),盖紧瓶盖,我说沉,就用力挤压瓶子,滴管就会往下沉;我再说浮,就松开手,滴管又会上浮。这个实验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好奇心,他们个个跃跃欲试,既想自己动手做做,又想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浓厚兴趣。

2、故事激趣。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领探究。

如在教学《奇妙的护身术》一课时,先让学生讲一讲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然后让学生思考:“故事中小壁虎凭借什么本领逃避敌害的?”由于学生对故事感兴趣,自然引发“大自然中的形形的动物还有哪些奇妙的护身术本领保护自己、逃避敌害的?”这一问题,从而使学生产生探究兴趣。

二、科学实验,培养探究能力

学习科学必须有一定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记录、整理记录资料等方面的能力。在科学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实践,主动去探究知识,获取新知识,是提高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比如我在教学《盐到哪里去了》一课,“不同物体与水混合后,不一定都能溶解”我就让学生做这样一个探究性实验:沙、锯末、铁粉、白糖、食盐分别与水混合,并搅拌相同次数,并观察现象。对比混合后和之前的猜想有什么不同,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给物体分类,并由此引出溶解的概念。课后延伸,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物体,并自己进行实验,看是否会溶解。课后,学生研究兴趣高昂,认真地参与实验,探索出生活中哪些物体能够溶解。所以这样的教学内容就突破了课堂时空对于学生发展的限制,而着眼于对生活的探索,提倡让学生走出课堂,面向社会,关注环境、关注自然、关注人类的发展,关注自己的发展。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了知识。并在活动中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并在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想法。使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三、合作交流,提高探究能力

合作交流,讨论辩论能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学《盐到哪里去了》一课物体与水混合后怎么再分离出来的内容时,学生争着来发表自己看法。有的说:“沙子颗粒较大,我们用沉淀的方法就能分离出来。”有的说:“锯末和水混和后,有的沉下去了,有的还漂浮在水中,所以用沉淀的方法就行不通了,可以用过滤网把它过滤出来。”有的说:“混和在水中的铁粉可以用吸铁石吸出来。”有的说:“溶解在水中食盐,既不能过滤也不能沉淀,我们可以采用日晒或加热的方法来把它分离出来。”

集体合作交流的思维,能有效地促使每个小组的成员由感性认识逐步向理性认识发展。经过辩论,去粗存精,去伪存真,逐步使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现象之间的关系,获得较深刻的理解,在培养探究能力的同时形成了一定水平层次的科学概念。通过讨论,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研究鉴别的能力、概括评价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的能力。

四、现代教育技术,加强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5)

1.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教学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是以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教学主体,并把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发展重点,以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核心,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联系起来,在教学中创设适宜的探究问题,形成主动的、活跃的、和谐的气氛的学习过程。因此,素质教育的要求需要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多采用探究式教学,使学生通过质疑、探究过程,从“学会”向“会学”转化,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2.科学新课程顺应探究式教学

宁教版《化学》内容的选择,教材知识的结构编排等顺应探究式教学。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学习化学离不开实验,化学新课标教材中实验教学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除了体现在实验内容的选择、实验的呈现方式等方面外,还增加了一部分突出科学探究的实验和突出过程体验、科学方法渗透的实验,而且实验不再分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需要学生做的实验增多。教材知识结构的种种变化,目的是强化学生在实验教学中的自主性,增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及探究能力的培养。而且教材中还增设了一些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等密切相关的科学小探究,这样可以从熟悉的知识、现象入手,也可以以光盘、实验、多媒体影视中大量的现象为素材,努力创设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中,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诱发学生的探究动机,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通过探究分析解决问题,获得新知识。教学中教师应顺应教材知识的结构安排,提供给学生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品质、习惯、能力。

例如,学习金属腐蚀时,让学生观察自行车、护栏、铝合金等的生锈,进行调查分析,探究生锈因素及防锈措施,做到掌握第一手材料,增强学生学习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相关内容的兴趣,获得新知并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二、注重科学探究的过程教学,使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逐步树立科学探究的精神,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

1. 教学中注重科学探究过程的引导

一个相对完整的探究活动包括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分析与评价五个环节。

(1)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如果没有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就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在探究教学中要求培养学生洞察质疑问题的能力,自主发现并提出问题的能力。

“最精湛的教学艺术,就是让学生提出问题”。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问题意识,敢于质疑,敢于思索,逐步形成思考的能力。如何提问?首先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问题生长“的土壤,使学生想问;进而引导学生针对内容从不同角度以适当方式提出问题,培养问题意识及思维方式,通过一次次探究在潜移默化中逐步交给学生提问方法,形成提问技巧,使学生想问、会问、善问,提高学生提问能力,最终形成提问技巧。

(2)猜想与假设是科学探究先导。引导学生做出合理的猜想与假设,能帮助探究者明确探究的方向和内容,从而为有目的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实验方案奠定必要的基础,避免盲目性,培养学生探究的逻辑思维品质。

(3)制定计划对完成科学探究起引航作用。引导帮助学生制定合理完整的科学探究计划,才得以使科学探究活动有计划进行,顺利完成,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效率品质。

(4)实验与收集相关证据是进行科学分析的依据。实验现象和相关证据是科学探究得出结论的依据,探究过程中应引导如实纪录实验现象(如化学实验中出现的色、态、味、温度等的变化)、数据等,培养学生科学探究严谨品质。

(5)分析与评价:收集的实验数据并不等于探究的结论,实验数据是对实验事实的客观纪录,探究的结论是在实验现象、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分析论证所得出的结论或具有普遍意义的规律。在科学探究中,分析与评价是得出正确结论不可缺少的环节,及时恰当分析与评价有利于激励学生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养成严谨科学态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培养。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强调学生的自主性,但也离不开教师的分析指导作用。在学生探究阶段,教师要融入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巡视学生探究情况,及时给以指导,分析学生存在的问题、缺陷,使学生选择最合理或设计更合理的方案,避免实验的盲目性或误入歧途等,推动探究活动得以顺利进行。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6)

物质科学是自然科学中一门基础学科,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是以物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义务教育小学《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旨在通过探究式学习,保护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态度,初步形成对科学的认识,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我们平时在日常的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认真地、科学地探究物质科学,从而获取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中,学会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正确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下面谈谈本人在教学过程如何培养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能力的一些思考:

1培养学生善于质疑能力

在物质科学领域教学中,充分地让学生大胆地质疑,敢于提出问题。"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物质科学领域所遇到的问题,也许大多数已是人类知识系统中已经解决的问题,但对于天真活泼,求知若渴的小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新问题。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我们都知识,人类文明的进步,就是人们不断质疑、思考、释疑的过程,若没有科学家对自然事物的好奇心理,没有"疑",是不可能诞生新科学的,人类的文明进步当然也是不可能的。为此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经历探究过程,并从质疑,提问题开始。从而保护学生对物质科学知识领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兴趣,结合他们的学习、生活经验差异和学习特点,引导他们主动地探究,成为他们学习科学知识的动力。

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能力

在物质科学领域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长期观察能力的培养。世界奇妙无穷,不看不知道。我们周围的物质科学世界更是一个丰富多彩而神奇的世界。物质科学领域的里事物都有着自己的形态、结构、特点和多样性,他们其中有一些是可见的、可观察的,有待我们去发现。苏霍姆林斯基说:"观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为此,我们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但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让学生进行一时、一次地观察对他们来说很容易,也十分感兴趣,但要长期坚持观察,很多学生会在中途放弃,兴致索然,马虎了事,最后会一无所获。我们必须让学生明白,科学探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的同学需要在耐力与毅力的方面做好准备,注重长期观察习惯的养成,树立持之以恒的探究精神。

3培养学生善于实验能力

在物质科学领域教学中,要注重学生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培养。培根说:"从实验中获得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动手做"(Hands-on)是当今科学教育界一种实施科学教育的常用模式,其特点是,教师通过根据所教学的内容而设置适当的实验活动和实验任务,使学生投入到真实的学习探究情境中去,在亲自动手操作的实践过程中学习科学知识、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态度。在美国,甚至把"动手做"渗透到各个具体的学科中去。可见,亲自做实验是获得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

在日常物质科学领导教学中,很多知识需要学生亲自动手去做实验,从而初步感知知识。我平常是用以下模式让学生去实验的:提出问题――预设探究方案――动手做实验――得出结论――形成探究报告。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各个方面的知识、技能都得到磨练习、整合。

4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和交流能力

在物质科学领域教学中,要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充分地合作和交流。当今,人类社会高速发展,信息瞬间万变,一个人的力量和知识是有限的。如果像清朝乾隆时期那样,妄自尊大、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就会造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的沉沦。然儿,当今世界的潮流是提倡合作和交流。《周易・系辞上》中提到了"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俗话又云: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就是体现了合作的好处。而在物质科学领域教学中,充分地让学生进行合作和交流,也有以下几方面的好处:

4.1提高学生社交能力。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事事以自已为主,缺乏与人分享的意识。在探究科学学习中要充分地让学生间进行合作,让他们展开的沟通与交流,过滤出探究科学知识的精华,提高学生的解问决题的能力和分析能力,让每一个同学都参与到学习中,让同学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养成互帮互助的习惯,营造和谐融洽的学习氛围。

4.2培养团队精神。世界上有名的科技公司都有自己的研究团队,他们的成功,不是因一个人的成功而成功。他们发现,一个的知识、能力是有他的局限性的,同时,一个人做研究很容易走进死胡同,研究效率低。为此,在探究科学学习中要充分地让学生间进行合作、交流,其实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每个人都有分工,有一个适合于探讨的问题,所有的学生都要参与进来,都要有独立思考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热情。在合作、交流中,成就别人,成就团队,更成就自我。

4.3学生的知识、能力得到升华。学生在探究科学学习中充分地进行合作、交流,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相互鞭策过程。当学生在交流中发现自己的经验不足、知识的缺陷时,就会自我地进行学习、借鉴人家的先进经验来丰富自已,是对自己知识、能力一个良性的循环,并得升华。

物质科学的学习是一个迈长的探究过程,对于学生科学地、实事求是地看待科学有着相当重要的促进作用。我们期望学生通过质疑、观察、实验、合作交流、展示中领会物质科学的真谛,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观。用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科学观去探索奇妙、神秘的科学世界。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7)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科学课程应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使他们在像科学家那样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但也需要明确,探究不是惟一的学习模式,在科学学习中,灵活和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和策略都是必要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提问题的训练,一般安排在探究活动的起始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作多种假设和预测,还要指导学生学生在着手解决问题前先思考行动计划,包括制定步骤、选择方法。在学生收集好资料后,教师要教会学生观察、测量、实验、记录、统计与做统计图表的方法。得出数据后,教师要指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而不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整个探究的过程是教师指导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所以,课内的探究主要是学生的探究。教师在教学中只是指导作用,学生应该是探究的主體。

二、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

一堂成功的科学教学课,首先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浓厚兴趣。少年儿童的学习兴趣主要来源于好奇心,求知欲。传统教学方式主要靠粉笔、黑板、挂图或模型,学生兴趣不大,而网络环境中的科学课堂生动、形象、直观,学生兴趣浓厚。如教学《昆虫》一课,在学生掌握了昆虫的概念以后,训练学生能否在众多的动物中判断哪些是昆虫。这时可以在电脑上出示“送昆虫回家”的题目,让学生以游戏的形式“拖拽”昆虫到相应的栏里,学生既引发了兴趣,又强化了知识。同时,教师要通过巧设悬念,引导将好奇心转化为求知欲,继而转化为探究兴趣。例如,在《让灯泡亮起来》一课的教学中,先让学生观察电池盒小灯座的构造,看看电池夹、小灯泡电线是怎样安装的,接着指导学生合作连接线路,让小灯泡亮起来。这时,学生初步感受到不用手按住灯泡就亮起来了的兴趣,进而要学生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2个、3个……灯泡灯座、电池盒连起来让更多灯泡亮起来呢?现在让我们合作连起来吧!这样,学生的好奇心立刻转化为强烈的求知欲,学习情绪高涨,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开展科学创新实验

《科学课程标准》中强调:“科学学习要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又是科学学习的目的,而实验则是探究活动中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把科学知识的学习和科学探究活动有机结合,实现获取知识、锻炼技能、培养兴趣的目标。开展科学创新实验,并不是简单的就能开展得起来的,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和程序。首先,教师要精心准备或者指导学生精心准备,提供出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因为丰富的、有结构的材料能激发学生们的灵感,活跃学生的积极性思维,从而创造性的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其次,要给学生科学的搭配科学创新实验的小伙伴。有了小伙伴,就需要学生相互合作,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建构起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易于生成新的问题。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合作意识。再次,是教会学生操作技能。学生实验的作用是让学生学习、验证、探究科学规律,通过对实验仪器的规范性操做,提高观察技能,并尝试处理实验数据,进行误差分析,写出实验报告,使实验能力得到全面的提高。最后,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主探索,体验创新的过程,总结实验。

四、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

科学知识来源于自然也应用其探究自然。然而,在我国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教学都是学生安安静静的座在教室里接受老师的“传教”,现国家投入了大量的经费用于实验室的建设,老师们又把科学课搬进了实验室,实验室在一定程度上为学生的科学学习和科学探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尽管这样学生也会被教室这个太小的空间所束缚,把学生拘泥于仅仅是以文字或语言形式呈现出的现成的知识,不能充分感受到学习科学的趣味与作用,无法体验到科学的魅力。笔者认为小学科学作为科学启蒙课程,我们应注重学生科学知识的获取方式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在课内培养的同时,还应引导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在生活和大自然中去感受科学的魅力和学习科学的乐趣。文学家卡尔说过:“每个孩子在他们幼年的时候都是科学家,因为每个孩子都和科学家一样,对自然界的奇观满怀好奇和敬畏。”就是因为他的好奇心驱使他一次又一次地尝试每一件事直到掌握为此。作为小学科学老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特性,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各种资源,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与生活和自然零距离的接触,让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体验自然,充分表现自己,享受成功的喜悦。

五、结语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国有过落后就要挨打的经历。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小学生科技探究能力的培养关系到我国的前途命运。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开展科学创新实验,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培,能够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相信在我们广大科学教师的不断努力下,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高,科学教学的质量将获得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克平,《小学科学》·教师版,长春出版社,2010年,第10期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8)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教学中我们要努力多给学生创设时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使学生真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以饱满地精神状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让他们自主地学习,从而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养成勇于探究的精神。这样,教师给学生创设了充分表现的舞台,教师不做法官,不当裁判长,让学生自己评说,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形成争议的局面,使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得到充分的调动,有利于开启学生智慧的大门,对培养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大有益处。

二、鼓励质疑问难,激发探究欲望

疑问是思维的源泉,是创造的基石。我们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教育观念,努力创设符合学情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质疑,使他们在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领下,学会挑战。只有“疑”才能“思”,只有“思”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如在教学“校园植物调查”这堂课时,首先,我通过进行周密的观察,对校园内的植物数量、种类、分布和用途进行了分类整理,自己首先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就能很好地保证组织学生开展调查活动。然后,我将全班同学进行分组,每个组小组长要充分要付起责任,对整个小组的成员的行动管理做到位,并组织小组中的成员对校园植物进行调查,填写调查记录表,把调查过程中遇到的不认识植物用相机拍下来,或取适当的标本。学生在“怀疑”中产生问题,在“质疑”中就会产生学习的兴趣,把学习新知识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样的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探究意识。

三、转变课堂教学方式,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运用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1)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发散地思考问题。例如在教学观察“蜗牛”时,因为蜗牛身体的观察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观察蜗牛身体的颜色开始,并重点观察蜗牛头部、腹部、尾部和头部的眼睛、触角、嘴,通过结构特征思考功能特征。(2)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迁移。蜗牛吃什么?蜗牛有牙齿吗?蜗牛怎样吃食物?蜗牛喜欢吃什么?在周围有好几种食物的时候,蜗牛会选择什么食物?蜗牛是怎样发现和找到食物的?……教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观察蜗牛,从蜗牛吃食物的观察进展到蜗牛与环境的联系、蜗牛与食物的相互作用层面,在新的层面提出更多的问题,发现更多的问题。在这个层面上,还有诸如蜗牛与温度、蜗牛与水、蜗牛与光等许多观察研究的内容。蜗牛怎样吃食物?这个问题指向蜗牛的嘴和齿舌、蜗牛吃食物动作的观察和描述。

四、重视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提高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9)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要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激起学生的探究意识。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的研究,而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说、想思考。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问题的提出是科学探究的开始,也是学生探究兴趣的所在,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地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我在教学《物体的沉与浮》时,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提供的泡沫、小卵石、空瓶子、木块、小石子、啤酒盖等典型材料和学生自己准备的一些材料进行实验。我积极地鼓励学生在实验后大胆地提问题,给学生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让学生有问题可提。对刚才的实验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什么泡沫、空瓶子、木块等会浮,而小卵石、小石子则会沉?为什么啤酒盖轻轻地放在水面会浮,而用力一点放就会沉呢?那啤酒盖算浮还是沉呢?为什么塑料尺子也会和啤酒盖有同样的现象?空瓶子放入水底怎么会很费力?潜水艇为什么在水里能上下自如呢?轮船是铁做的为什么也能浮在水面上,并且还能装很多货物呢?带着这些疑问,学生就能积极踊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寻找答案。

二、引导推理,展开探究

在日常教学中,学生研究的问题大都是依托教材或观察生活中现象、事物后产生的想要研究的问题,探究过程也就是从这些具体的问题中展开。探究过程本身不仅可以使儿童的思维得到最好的锻炼,有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而且也是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方法培养的主要途径。

我在教学《马铃薯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时,当学生们发现马铃薯在不同的液体中有沉浮不同的现象时产生了想要探究的浓厚兴趣。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果呢?研究的方式很多,有实验研究、有观察法、查询资料等。不管采用哪种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推理能力至关重要。学生们发现问题以后,大胆的猜想推理开始了。他们根据已有的经验猜想,那杯能使马铃薯浮起来的液体肯定是盐水!教师问:你怎么知道的?学生说是从书上看来的。怎么证明呢?用嘴尝。这是个好办法。但面对一种新的陌生的液体,先不说其危险,液体是不是卫生都不知道,怎么可以轻易地放到嘴里尝呢?有学生提出可以把这种液体放到太阳底下晒。有学生提出反对,那要晒到什么时候呀!还有学生提出可以用火烧的方法等。师生间的这种相互交流既培养了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爱提问的好习惯,又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们这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大胆猜想,想要探究到底的决心,是科学精神的具体表现。学生选择好实验方法后开始实验取证、交流。学生们通过这样的活动从中领悟到,科学研究的方法过程是:问题产生、研究计划的制订、取证实验的开始和最后交流总结。学生们在探究中理解科学,培养了能力。

三、鼓励合作,有效探究

科学教学不仅是教师讲解和演示的过程,也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而其中的生生互动常被传统教学忽略。新课程积极倡导合作的教学方式,旨在以此方式促进学生互相启发,互相激励,共同发展,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合作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形成的前提。

在小学科学的教学中,通过学生互相交流与合作学习,可以使不同的探究者贡献出经验和发挥各自的优势,从而使探究者完成单个探究者无法完成的复杂任务。按照建构主义的教学论,学生会按照自己的方式来加深对事物的理解,由于已有经验、文化背景的特殊性,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各不相同。合作学习能使学生看到问题的不同侧面,对自己和他人的观点进行反思或批判,从而形成新的和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和合作意识。所以,在科学探究前先组建合作小组,将不同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兴趣、性别、个性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组成四人或六人的小组,促使合作学习小组形成“组内互助合作,组间相互竞争”的氛围。在科学探究中,各组进行制订计划、实验和调查、研讨和综合意见等合作学习,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在小组成员间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之间的共同进步。

四、主动参与,培养能力

未来社会呼唤具有个性和合作精神的人,需要创新型、研究型的人才。我们必须相信孩子,乐于为孩子提供“研究”所需要的时间和空间,并且给予积极的配合与指导。教学中,只有创设条件,提供他们主动参与的空间,科学探究的效果才能得到增强。

主动参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发展学生的观察、实验、制作等动手能力,更能促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的发展,因为任何实践活动都是技能和智能的密切结合。因此在教学中,要热情鼓励、精心诱导学生最大限度地主动参与实践操作过程。我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通过阅读、研讨设计实验。具体做法是:把实验的目的、名称、器材、步骤、现象、结论等要素设计成空白实验报告提供给学生。学生在自己的小组中阅读、思考,共同填写实验报告,等于是自己设计实验,自己进行操作、观察、分析,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认真阅读教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他们互相补充,互相帮助,共同填写有关内容,教师只作启发和点拨。在确定了实验步骤后,各小组按照自己确定的方法独立地操作、记录和分析,让他们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培养探究能力。

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篇(10)

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一场划时代的教学改革。在新课改背景下,中学物理的教育目标更加倾向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高中物理新课程标准中已明确要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新课题。下面我以“探究加速和力、质量的关系”这个实验为例,就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提高学生探究能力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一、提出问题

能够提出可以探究的问题,并能从物理学的角度表述这些问题,认识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义,是实验探究的基本能力之一。提出的探究问题要有可操作性,并且难度要合适,让学生能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和能力,通过科学探究,能获得问题的结果。

在学习了牛顿第一定律后,我们知道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难易程度又与自身的质量有关,我们还知道加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基本物理量。那么,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力,以及自身的质量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于是,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也就顺理成章。

二、猜想与假设

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对所要探究的问题提出猜想,对问题的猜想要有一定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自己以往的观察和经验以及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并推测实验结果,提出假设结论。

根据日常生活经验,物体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它获得的加速度就越大;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也越大。我们可以先从最简单的方面猜想: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当物体所受的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或者更复杂点,加速度与质量的二次方、三次方成反比。

三、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

为了验证我们的假设,需要制订相应的计划,设计实验。设计实验时,要明确哪些是自变量,哪些是因变量,需要控制哪些变量以确保实验的可靠性;要明确观察、测量和记录的方法,以及需要的器材等。在设计中还要掌握相关的技能、方法和策略。

在这个实验中,物体获得的加速度随物体质量和所受力的变化而变化,我们要分别控制物体质量和所受的力不变,探究加速度和力以及质量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控制变量法。在设计这个实验时还需要思考两个问题:(1)怎样测量物体的加速度?(2)怎样提供并测量物体所受的恒力?这些问题可以让学生分组探究,小组和小组之间相互交流。

四、进行实验与搜集证据

实验时首先要正确安装和使用实验仪器,然后按照事先制订好的计划与步骤认真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记录数据时,事先要根据实验的目的与特点设计合理的表格,把数据分别记录在对应的表格中。这个实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分别探究加速度与力、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那么我们可以设计两个表格分别记录数据,记录时要注意因变量和自变量一一对应,这样才能更好地反映出它们的关系。

五、分析与论证

实验结束后,我们得到了多组测量数据,那么我们如何根据测量数据得出正确的结论,这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这个实验,我们最初的猜想和假设是:当物体质量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它受的力成正比;当物体受力一定时,物体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那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能够更容易地找到变量之间的关系。当很多数据以合适的图象表达出来时,也就很容易判断出数据是否符合事先的假设。用作图法处理数据的优点就是直观、简便。 六、评估

得出结论后,我们要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评估。在猜测和假设过程中是否做到了科学和尊重事实;在设计实验时是否遗漏了某些因素的影响;在记录数据时是否如实记录;在作图时个别异常数据的处理是否合理等。最后还要分析假设与最终结果之间的差异,探究活动中有没有未解决的矛盾,有没有发现新的问题,有没有更好的实验方案等。

七、交流与合作

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出探究报告,在报告中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整个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合作中既坚持原则又尊重他人。

总之,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综合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实验探究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只有在不断的探究中,才能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城乡规划理论 下一篇: 债务资本价值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