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30 10:18:32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1)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249-01

在小学教育中,音乐教育是一种重要的教学。音乐教育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发展,音乐更是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音乐成为各种电视,广播和商业广告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音乐教学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十分重要。

然而,一直以来,小学音乐教学的地位没有得到重视。很多学校将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语数外等学科上,而忽视音乐教学的地位和作用。学校不重视音乐课教学,抹杀了学生学习音乐的欲望。“新时代的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因此,学校和教师要对小学音乐教学足够重视。

一、小学音乐课的重要作用

首先,小学音乐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音乐教学,学生能分辨什么是好的音乐,什么是不好的音乐。学生们能够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养成良好的品格,培养高尚的情操。

其次,小学音乐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音乐能够净化心灵,陶冶情操。小学音乐教学是引导学生健康心理发展的好手段。学生们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开阔自己的思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

二、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的教学方法

笔者从事小学音乐教育已有数十年。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试图研究如何将小学音乐课上的生动有趣,也运用了一些教学方法。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尝试,总结出以下几种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分别为情境法,游戏法,互动法和创新法。

(一)情境教学法

所谓情境教学法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创设情境。“情境是一个人的内在感觉与外部因素交互作用所形成的音乐教学所特有的情感境界”。很多情况下,学生对所学习的音乐曲目不熟悉,如果直接教唱的话学生一时间难以学会。此时,要创设一种轻松的情境让学生很快融入到愉悦的音乐课堂中。比如在教唱《小红帽》这首歌曲的时候,首先我用故事导入这堂课,然后对学生进行启发。可以对学生说“现在老师把眼睛闭上数数数到10,你们用什么方法能把自己变成小红帽呢?”说完老师闭上眼睛数数,偷偷观察学生的表现。笔者看到学生先是兴奋的讨论,然后他们摘下自己的红领巾系到头上,把自己变成了小红帽。通过这样的导课吸引学生对本堂课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这样,在后来的演唱和表演环节学生们都会融入进去,积极参与。

(二)交互法

所谓交互法就是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教师必须创设民式课堂教学,营造交互环境。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机会表达自我,提高他们课堂的参与度。如在教唱《大雨和小雨》这首歌的时候,可以先播放雨中情境的视频。这首歌的教授对象是四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的学生看到过电闪雷鸣,感受过狂风暴雨,当然也有在雨中嬉戏玩耍的经历。此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说一说自己在雨中发生的故事。说完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声音或器材来模仿雨的声音。在这样的基础上学生能充分理解大雨的声音即哗啦啦,小雨的声音是淅沥沥。学生在表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点评和鼓励。这样学生对该堂音乐课的兴趣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游戏法

游戏法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穿插着一些游戏环节,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热情,效果非常良好。“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小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引入课堂,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演唱游戏是笔者经常试用的一种游戏教学法。在课堂中,笔者经常采用钓鱼游戏。每个学生取一个鱼的名字,一个学生扮演钓鱼者的角色。充当钓鱼者的同学先唱到,“我是钓鱼者,我要张开网,捕捉鱼,鱼儿在哪里?”。然后扮演鱼的同学们齐声喊道“我们在海底,在海草里,你的网破了,捉不到我们”。捕鱼者又说道“渔网已修好,我要捕金鱼”。这时取名为金鱼的同学必须立刻抛开。如果他没脱险被捕鱼者捉住,就需要演唱所学歌曲。通过这种游戏的方法吸引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热情,使全体同学都参与进来。

三、结语

正确的音乐教学可以净化和熏陶学生的心灵。小学音乐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有助于学生记忆力的提高。教师应重视音乐教育,积极探索音乐教育的有效之路。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2)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如何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也是不例外的。根据教育学观点,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非常符合小学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笔者认为以两种提问方式比较合理和适用,即:第一种,立刻回答式提问(就是要求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立即回答),例如:“这首歌曲以前听过吗?”“这首歌曲是几拍啊?”。第二种,思索后回答提问(就是通过学生不断听唱去逐渐体会,最后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你能听出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吗?”。这两种提问方法的使用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歌曲难度、内涵等具体情况来进行使用的,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使用。

二、以互动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它传统音乐课不同,音乐课的形式应该是以动为主,并以情引动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和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实现美育目标。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即:天真好动、爱玩,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游戏、律动或是舞蹈等来为学生们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并以此来将孩子的天性释放,使得他们可以在诸如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的气氛中去感受、感悟音乐。例如:当在学习《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可以选用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在音乐的带动下模仿各种玩具人物来做拍手、打肩、跺脚等动作,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做自己喜欢动物的动作来参与到课堂之中,使学生们乐在其中,音乐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以分组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如前所述,小学生的特点是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整堂课没有一定的变化,很容易会使学生们产生疲劳。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分组法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较难的歌曲,教师可以先在整个班级中进行学唱旋律的练习,然后再进行两组对比练习,即:第一组在进行学唱的过程中,第二组去听;第二组在进行学唱的过程中,第一组去听;最后,两个组进行比赛,看谁唱得好、唱得准。这就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分组的方式来促使每一组都集中注意力,因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具有好胜和好面子的特点,会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会给整个小组带来不好的表现,所以,两组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学唱和倾听。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3)

小学音乐课程作为艺术教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其目标是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活动中,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为重要手段来实现其最终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式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应该以小学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融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推动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辅”等培养原则进行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的长足发展目标。通过自身的小学音乐教学经历以及探究,笔者摸索了几种小学音乐与课堂的教学方法,并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取得了好的教学效果,希望可以以此与同行进行交流。

一、以启发式提问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们的积极参与

对于课堂教学来说,如何使得学生们积极参与其中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这对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也是不例外的。根据教育学观点,任何一门学科的课堂教学中,提问总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其是一种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师生交流的重要方式,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恰当的提问不仅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还可以加深他们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这是非常符合小学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针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来说,笔者认为以两种提问方式比较合理和适用,即:第一种,立刻回答式提问(就是要求学生在听到问题之后立即回答),例如:“这首歌曲以前听过吗?”“这首歌曲是几拍啊?”。第二种,思索后回答提问(就是通过学生不断听唱去逐渐体会,最后找出问题的答案),例如:“你能听出这首歌曲表达了什么感情吗?”。这两种提问方法的使用需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歌曲难度、内涵等具体情况来进行使用的,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结合使用。

二、以互动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与其它传统音乐课不同,音乐课的形式应该是以动为主,并以情引动来帮助学生们进行学习和感悟,从而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实现美育目标。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即:天真好动、爱玩,小学音乐教师可以通过运用游戏、律动或是舞蹈等来为学生们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和场面并以此来将孩子的天性释放,使得他们可以在诸如唱唱、跳跳、玩玩、动动中的气氛中去感受、感悟音乐。例如:当在学习《玩具兵进行曲》时,教师可以选用律动“请你跟我这样做”,在音乐的带动下模仿各种玩具人物来做拍手、打肩、跺脚等动作,还可以鼓励学生们做自己喜欢动物的动作来参与到课堂之中,使学生们乐在其中,音乐教学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以分组式的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来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热情

如前所述,小学生的特点是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整堂课没有一定的变化,很容易会使学生们产生疲劳。正是由于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分组法穿插于课堂教学之中可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较难的歌曲,教师可以先在整个班级中进行学唱旋律的练习,然后再进行两组对比练习,即:第一组在进行学唱的过程中,第二组去听;第二组在进行学唱的过程中,第一组去听;最后,两个组进行比赛,看谁唱得好、唱得准。这就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分组的方式来促使每一组都集中注意力,因为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往往具有好胜和好面子的特点,会担心自己表现得不好会给整个小组带来不好的表现,所以,两组会更加认真地进行学唱和倾听。

四、以多媒体的课堂教学方法来丰富学习和提高有效性

当代的课堂教学往往是同现代电教手段密不可分的,因为它可以不断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并使得学生学习兴趣得以最大效度调动,从而最终为提高教学效果而服务。通过使用音乐课件可以使得抽象的课堂教学内容具有感官的体验,通过眼耳等来获取最佳的形象性、真实性的感染,让小学生们对于歌曲的形、声、色并茂式感知,非常适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此外,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们来说,适当的感性材料播放可以增加他们的理解和感悟,通过诸如分析这首歌曲的歌词或是乐调的方式来诱导和推动他们的音乐素养的提高。例如,在歌曲《动物说话》通过播放童声版的演唱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通过课件的方式来总结不同动物的声音特点,并配合音频文件播放来训练学生们的辨别能力。

以上就是笔者就自身的实际教学经验进行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总结,希望通过走出传统的教学模式来灵活运用不同的具有针对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来最大限度激发学生们的积极性和参与性。与传统的诸如语文、数学、英语等文化课不同,小学音乐教学的特点是它不能一样的教学方法一样去进行实际的教学,也不能像专业音乐学校那样去进行实际教学,而是应该根据小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和小学音乐教学的实际情况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让每一个学生体验到音乐所带来的巨大乐趣,这才是符合素质教育的音乐教学。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4)

一、音乐课堂教学方法探索的理论依据

1.学生实情依据

我校的学生大多数没有经过专业的音乐素养训练,所以通过课堂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教学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所以有效的课堂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2.教育理论依据

现代教育理论当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创造教育理论都认为学习过程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过程,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才能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把课堂知识转化为自我的创造力。在音乐课堂中教师要尝试用各种方法和不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学科特点依据

音乐学科是以兴趣爱好为学习的动力,面向的是全体学生,学科特点决定着课堂教学要注重音乐实践和创造,以达到提高学生音乐素养,活跃学生思维。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是在教学中更要加强教学方法多样化、实效化的研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热情。

二、音乐课堂教学方法的实践

为了构建有效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方法,使学生真正地能在有限的课堂学习中,掌握欣赏、唱歌、演奏等基本音乐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发展音乐的体验感悟能力、培养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创造力,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1.加强课堂常规训练

古代艺人们有这样一句话流传下来:“台上三分钟,台下三年功。”任何一项艺术的成功都需要辛勤的汗水,对音乐的感知能力也是一样的。我教的班级里有几个特殊的孩子对音乐较为敏感,称得上比较有天赋,可是大多数孩子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还要靠不断的训练来培养。所以我在日常教学中,对于音乐基础知识采用的是常规训练法,首先教师引领示范要到位,带领学生反复训练、试唱等等,为了避免训练课堂的枯燥和劳累,我平时上课就注意面带微笑、多用鼓励性语言,对于学困生单独辅导,鼓励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对同一首歌曲进行不同方式的表达,让孩子快乐歌唱的同时因为个人的一点小创意而有了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

2.创造课堂情境教学

近几年来,各科教学都在倡导情境教学法,我个人认为这种方法在音乐课堂上更有效果。我主要尝试三种情境设置法:

(1)冥想法

上课时先让学生身体和情绪放松,然后闭上眼睛听乐曲,

边听变用心感乐曲表达的情感或者带给自己的情感变化,如《东海渔歌》中唱歌内容《赶海的小姑娘》,学生从乐曲速度、力度、节奏、节拍、等方面就很容易感受出小姑娘“赶海”时的愉快心情,从而感染听者的情绪。

(2)用多媒体展现乐曲情境

儿童大多数都喜爱动物,在学习第一册第四单元“音乐中的动物”,时,可以利用儿童对动物的喜爱之情,讲各种可爱的小动物制成幻灯片或者直接播放他们喜欢的动画片,激发他们对这一单元内容的学习热情。

(3)表演情境法

将一些简单的曲目带领孩子学唱之后,引导学生丰富故事情节,编排动作,比方说让学生模仿一些动物的动作:大象、狮子、小蜻蜓等等。学生在参与中得到快乐,同时也在无形中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既做到了对教材内容的情景交融、深化理解,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新能力。

3.歌舞穿插教学法

在音乐课堂上,师生尽兴尽情之时,总觉得心中有一种热情无从表达,总有一些孩子忍不住要站起来或者手舞足蹈地诉说心中的感受,这时我就恰当地鼓励学生用简单而有特色的舞蹈来表达自己的心情或者对乐曲的理解。在学习第一册第五单元动画城时,根据学生对动画片的兴趣讲他们的注意力引向音乐,带领学生按照音乐节奏走步,鼓励学生模拟不同的动画人物、动作,编排简单的舞蹈,可以采用先歌后舞、先舞后歌或者载歌载舞的不同形式,调动学生欢快活泼的情绪,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加强连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力,发展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而且通过在舞蹈编排和表演过程中与其他同学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每位音乐教师对于新教材的内容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把握,怎样做到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最大限度地调动我们的教育潜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还需要我们全体同仁去竭力探索,用时下一个流行词语形容一下就是“在路上”,但我坚信,只要凭着我们对教育事业的一颗颗热忱的心,我们将会在教育改革的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5)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要阵地,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上主动参与、积极体验,从中寻得乐趣并获取发展。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情”为基础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过程。音乐课的教学实践证明:以师生之情为基础可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快速发展。同时,只有学生也对教师产生亲切感时,才敢于主动地参与,将个体融入课堂并积极地去体验。

一、注重有效聆听

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课堂只有通过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才能让学生获得愉悦的感受与体验。唱歌教学中的“听”包括学唱前的聆听、听教师的范唱、听同学的演唱等多个方面,每一次的聆听都有着重要的不可忽略的作用。学唱前的聆听能让学生对整首歌曲的节奏、节拍、速度、情绪有了大概的了解。范唱可以随时诱发学生的歌唱热情,激发起他们通过唱歌表现情感的欲望。听同学的演唱则可以让学生从中分析、比较中得出演唱的好坏,提高学生演唱技巧、演唱水平及准确把握歌唱情感。例如,在教学歌曲《小宝宝睡着了》时,要求学生把握歌曲中温柔、甜美的感情。于是,范唱时用轻声,并配上摇宝宝的律动。这时,有的学生的头就微微地晃动,眼睛注视着教师。通过这种范唱的引导,学生都掌握了轻声演唱歌曲,并把握了此曲温柔、甜美的感情,甚至还想象宝宝在妈妈怀中睡着了的甜美画面。这种将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部活动中,并运用各种不同的聆听方法将音乐的美传达给学生,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的方法,是最简单、最真实、最有效的唱歌教学方法。当然,这里的聆听也必须是高质量、高水平的歌唱。因此,音乐课堂中要尽量使用音响效果较好的多媒体设施,教师也要将自己的演唱水平、伴奏和指挥提高到一定专业水平,才能真正达到聆听的有效性。

二、创新多种形式,凸现主体地位

做游戏是最能体现寓教于乐原则的一种教学形式。例如学习音符“1234567”,教师可将七个音符写在卡片上,老师弹出某个音,让同学听后代表这个音符的卡片举起来,并唱出来听一听。学生在游戏中掌握了音名,音的高低,也使单调的练习变为有趣的游戏,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再比如开展“开火车“游戏,让学生分组抢答:火车进、出站时音的强弱,音色的变化和速度的快慢等。知识竞赛既检查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寓教于美则是将无形的音乐转化成舞蹈、表演等,使之形象化、具体化,通过小学生自己的行为参与,让他们可听、可视、可感,不再拘束于课堂板凳的禁锢,而是以一颗童心进入音乐世界,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获得音乐知识、技能,培养思维能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有些教学题材可以改变成小小的音乐剧,在教授《小动物走路》一节课时,我以一段视频先让学生看到小兔、小鸭、小乌龟、小花猫在日常生活的特性,之后让学生先就自己熟悉的这几个小动物说说它们的声音、外形、走路特点和如何爱护它们。随后,我问到“你愿意扮演哪一种呢?”,许多学生纷纷举手。于是一场别开生面、又充满人文气息和童趣的音乐剧开演了,模仿小鸭走路时,有一个小孩抬起屁股,左右扭动,双手还放在嘴边“嘎嘎嘎”叫,他的这一举动,引来全班的开心大笑。在学习小花猫轻轻走路的动作时,一个孩子猫着腰,脚步很轻巧地走着,并别出心裁地模仿《小猫钓鱼》中捉蝴蝶的场面。这时,我及时配上一点诙谐、灵动的音乐,演的人积极投入,看的人津津有味,一幅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和谐图画展现出来,而音乐的美也静静的流淌到学生的心中。

三、多一些赞赏,少一些不屑

"称赞如阳光",渴望赞赏是每个人内心深处一种最基本的愿望。在课堂上,赞美是一种教学艺术,真诚的赞赏会使我们的教学生活拥有更多的乐趣,学生也会因为有了教师的赞美与尊重而更加奋发向上。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6)

新时代,新课改,教育在促进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提供着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的作用。其中,音乐学科的教育教学益发重要。这是一门充满生气、蕴含潜质,极具研究意义的应用学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于教学方法的指导运用还应有更大的突破和创新。一个高效的音乐课堂应该整合音乐教学方法,以此达到更高层次的音乐教学目标。

一、音乐教学方法的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学科不断地得到发展,教学方法包括音乐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而音乐教学方法发展的总趋势是现代化的音乐教学方法取代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主要特征是:

1、方向性

普通教育的音乐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音乐教学陶冶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徐碧辉在《美育:一种生命和情感教育》一文中认为“审美教育既是一种生命教育和情感教育,其方法就不能等同于一般的知识教育”,“审美教育的方法从根本上说应是既非纯感性的,也非纯理性的,而是二者的融合”。“现代美育提倡的是‘融合式教学’”。

2、耦合性

音乐教学方法是由音乐教法与音乐学法耦合而成。在教学活动上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师生是互动的,是相互影响的,传统教学直线式方法,被多向主体网络作用和影响取而代之。

3、多样性

教学内容千变万化,教育对象千差万别,教学手段千姿百态,教学方式千奇百怪,决定了音乐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固定模式,而具有灵活多样性。

二、新音乐教学方法

根据课程要求及课时安排,通过体验、实践、探究,从多角度出发,站在学生角度,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1、欣赏参观法

根据教学目标任务,组织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研究而直接获得知识、感受、教育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打破课堂和书本的约束,使教学与学生联系紧密,扩大学生视野,从现实社会生活中接受教育。

2、游戏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唱游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内容之一。正如我国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要多运动,多强健;多游戏,多快乐,多经验,多学识,多思想。”小孩子好玩、好动、好奇、好胜,游戏教学法对他们来说是一种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好形式。

3、演示法

在音乐教学中会有很多比较抽象的音乐形象和实物,运用演示法是最好不过的。教师通过制作唱片、录像,使静态的乐谱变成动态的音响、图像,是抽象的概念具体化。

4、发现法

在小学的中高阶段,对课题的探究有了更高的要求,运用发现法发展学生独立思维的能力。

三、优选音乐教学方法

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在备案的前提下,根据课型、活动设计,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1、选择依据

(1)符合音乐学科的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

(2)依据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

(3)依据教学内容。

(4)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和年龄特征。

(5)适合教学的现有条件和所规定的时间。

(6)依据教师本身的条件。

2、优选的步骤

要实现音乐教学方法的优化,除了需要依照选择的标准外,还需要考虑适当的选择步骤。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一书中依据所进行的调查、访问和分析教师们议论的结果,在组成每一课题的教学方法总和时,确认了最通用的步骤,有助于教师最后做出优选的决策。参照巴班斯基的建议,结合音乐学科的特点,我认为优选音乐教学方法的顺序是:

第一步,在学习管理方面决定是选择由学生独立地学习该课题的方法,还是选择在教师指导下学习教材的方法。如果教学内容很简单,学生有独立学习的基础,有适宜学生独立学习的自学教材或软件,教学时间允许学生慢慢学习就让学生独立学习。否则教师就选择其他的教学方法。

第二步,在思维方面决定是选择再现法,还是选择探索法。如教材稍有难度,学生受过训练,能够在解决问题情境中独立“充实”自己,有足够时间探讨就选择探索法。反之,选择再现法。

第三步,在活动内容方面,决定是选择体验性教学方法,还是实践性教学方法。以音乐感受情感体验为主的教学内容采用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而以音乐实践活动为主的教学内容,则选择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以形成与完善音乐技能技巧和发展音乐表现能力。

第四步,在传递和感知知识信息方面,决定口述法、直观法和实际操作法结合起来,教师拥有教学物质手段和教具,教师有时间使用直观教具,进行实验和实习,可选择结合起来组织进行教学的方案。

第五步,决定关于选择激发和形成学习动机的方法。考察学生、内容和时间,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激发和形成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如激发和形成学习兴趣,增加学习的情趣性、教学讨论、情绪激励法。

第六步,决定关于选择哪些检查和自我检查的方法问题。选择口头检查、书面检查、音乐表现活动检查。

第七步,认真考虑所累积的各种方法相结合的不同方案。在教学过程中把多种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形成教学方法的整体效应。这种联系可以是并列的,如演示法、口述法相结合,设置教学情境,学生进行相应的活动。

常言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方法是具有科学性的,反映了一定的教学规律,我们要积极掌握。教学方法的艺术性要求我们随机应变。在恰当的选择教学方法时能有效解决相应的学习任务,组织学习、刺激学习,争取最优化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在教学方法上达到“得法”的境地,实际上正是教师的职业创造性能够得到最充分发挥的体现,也就是包括教学机智、教学幽默、教学语言和教学过程情感交流在内的各种知识、条件、手段和方法的综合体现。教师要学会运用这种教学艺术,不仅要具有各相关学科的深刻而丰富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的教学实践中千锤百炼才能练就。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7)

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一节音乐课的成功与否和课堂常规教学密不可分,成功的课堂常规训练,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课堂教学效果事半功倍。习惯是某种行为的反复强化,是通过许多次的训练习得的。例如,课前准备我要求学生做到:带好指定的学具到音乐教室门口排好队伍。进教室后静静聆听教师播放的课前放松音乐,尽快进入上音乐课的状态。上课过程中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认真听讲,大胆发言,积极参与各项音乐活动,有的放矢,还能看懂教师的手势,并与教师配合默契。课后要求学生:收齐课本,能独立或积极寻找伙伴完成教师布置的音乐活动。通过课前、课中、课后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得学生正确认识音乐课堂,发挥音乐学科特点和优势,创设一个具有音乐学科特色的教学常规。

二、创设情境,加深理解

多媒体技术应用在音乐课堂,对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解歌曲创作背景、歌曲中人物性格以及创造生动形象的场景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在教唱《卖报歌》时,怎样让每天饿了有牛奶喝,冷了穿羽绒服的三年级学生感受和理解旧社会报童生活的不幸,并珍惜自己的幸福时光呢?首先,我采用了flash来表现歌曲中描绘的报童的生活场景,“吃不饱,睡不好,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走不好,滑一脚,满身的泥水惹人笑……”一个旧社会小报童的悲惨生活就清晰地展现在了同学们面前 。学生的听觉视觉都被歌曲情绪所感染,同学们纷纷发表赏后感言:“通过聆听这首歌曲让我们了解了旧社会儿童生活的不幸,我仿佛看到了卖报儿童露宿街头的画面,我们与小报童相比,小报童的生活是多么的悲惨,我们的生活又是多么的幸福,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明快的音乐,多彩的画面,鲜明的思想主题,同学们同情小报童的不幸而又快乐着自己的幸福。这是教师用多少语言叙述都无法达到的效果。

三、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增强学生学习效果

音乐教学的实践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评价形式,应该是创立多元化的课堂评价: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为适应综合评价的需要,不断丰富教学评价形式,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唱(奏)等方式进行,也可采用成长记录袋、学习日记、开放性考试等形式。在音乐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追求导向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相统一的评价形式,更好地发挥评价的激励和促进作用。通过科学的评价,使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和不足,建立自信,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2、定性述评与定量测评相结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音乐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清晰、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以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3、动作和表情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出色表现除了用语言肯定,还可以用赞许的目光和亲切的微笑表扬,还可用鼓掌或竖起拇指称赞。在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经常使用多种方式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感,会有效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8)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04.095

传统的智力理论认为学生的智力主要是读和写的能力,也就是语言能力(如语文学习),数理逻辑能力(数学以及一些理科学习)。但是如今由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更具有说服力,他认为人们的智能是多元的,包括了音乐、空间、运动等方面的智能。因此为了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我们不应当忽视对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视。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提高小学音乐教学的效率。

一、讲述故事导入情境

荀子《劝学》中有言:“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强调了学习中注意力的重要性,注意力水平的高低,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对知识接受的程度。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一个注意力比较不稳定的阶段,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可以采用讲述故事的方法来导入学习音乐的情景。

讲述故事有利于将学生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因为此阶段学生的认知带有较大的形象性,思维主要以具体思维为主,抽象思维的能力较弱。例如在学习《小红帽》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先讲述整个故事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学生们对故事有了模糊的印象后便会产生移情,也就是对小红帽的处境产生“心有戚戚焉”的感情,同情小红帽的遭遇,为小红帽的聪明勇敢感到骄傲,并且对大灰狼产生讨厌的情感。学生们就会自动代入小红帽的角色,觉得自己就像是机智的小红帽,打败了讨厌的大灰狼。在唱到“同妈妈一起进入甜蜜梦乡”时,学生们的心里面也就会浮现出愉快高兴的感觉,更乐意的去学习这首儿歌,学习的速度也会很快。因此,讲述故事抓住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导入音乐的情景,有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通过表演体验情境

小学音乐课程的情境教学还可以通过表演的方法来让学生们得到更好的音乐体验。一般来说,音乐课堂上情境教学的表演分为两种,一种是让学生和老师扮演某个角色来体验情境;另一种是让学生自己带着感情进入到角色中去体验角色。我们知道,人是“一切社会化关系总和”,所以人们会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这两种表演方式都对学生更好的理解音乐作品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学生对音乐作品中的角色会产生亲切感,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能够得到加强。

如在学习《两只老虎》这首歌曲时,为了让学生清楚地知道老虎这种动物的外表形象,并且通过学习歌曲感受到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重要性,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轮流扮演两只老虎。歌曲中的两只老虎分别是“虎哥哥”和“虎弟弟”,而且它们俩当中有一只是没有耳朵的,而另一只是没有尾巴的,在学生扮演这两只老虎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注意到这两个地方。我们知道当学生在感受时,掌管他们形象思维的大脑右半球会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而当他们在进行表达时,掌管他们抽象思维的大脑左半球会总是处在亢奋的状态,两者交替进行时,就可以很好的挖掘学生的潜能。

通过学生们轮流表演的这种方式教学后,学生的心中对老虎的外表形象有了一个具体明确的认识。在带领学生们一句一句唱熟这首歌以后,教师可以设置小问题让学生们讨论回答,比如询问“为什么虎哥哥没有耳朵呀”,“为什么虎弟弟没有了尾巴呢”等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引导学生明白两只可爱的小老虎之所以身上少了耳朵和尾巴,很可能是它们顽皮打架了,也可能是被大森林里的猎人打坏了耳朵和尾巴。学生们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就会明白好朋友之间互助友爱的重要性,也会明白保护小动物的重要性。因此,通过表演让学生们体验情境,学生们学习音乐就会变得更积极,课堂氛围也会更加轻松。

三、走进户外展现情境

小学音乐课程的情境教学还应当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我们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因为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教师在教授小学音乐这门课程时,更应该做到不脱离生活实际,将课本上的音乐作品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为学生们展现课本上作品的情境。小学生掌握的概念大部分是由自身感知到的,因此,小学音乐的教学就应当注重结合生活实际与学生本身特点,多开展户外的音乐活动。

例如在学习《嘀哩嘀哩》这首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进入生活,到草地上去,到树林中去,与学生在大自然的耳语中学习歌曲。上课时,在确保安全与纪律的前提下,与学生在草地上围坐在一起,一句一句教唱这首歌。在学生大略熟悉歌词后,教师可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要求他们去寻找代表春天的景物,学生可能会找到类似翠绿的小草,美丽的小花,飞翔的小鸟等景物,这时教师应当及时予以鼓励。活动结束后,教师总结学生们寻找到的代表春天的美丽景物,和学生们一起讨论春天带给我们的美好体验,还可以让学生加深对《嘀哩嘀哩》这首歌曲的认识。通过走进户外这种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们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四、描绘图画加强情境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9)

发声训练是指通过运用正确的发声方法,使演唱者具备优美、动听的音色。

儿童的嗓音是十分稚嫩的,还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歌唱教学中一定要十分注意保护他们的嗓音,但是这种保护不是消极的,而是积极的,那就是应当对学生的嗓音给予一定的训练,使之更加健康地发展。关键是教师在歌唱教学的全过程中,时时刻刻都不忘用种种巧妙有趣的方法调整学生的声音,不断纠正错误的发声方法,不断强化正确的歌唱方法。因此,教师有正确的声音概念是十分重要的,他(她)应当能够敏锐地觉察儿童发声中存在的问题,并能采取针对性很强的、十分有效和十分形象的方法去纠正学生的发声。例如,一位小学音乐特级教师在发现学生歌唱中有“漏气”现象时,立即用因漏气而空虚的声音与正确保持气息所发生的结实声音进行对比,让学生亲身体验,学生的声音很快得到改善。当发现学生的声音“往下掉“时,教师拿起一根细长的棒说:“小猫在河边钓鱼,一会儿,大鱼上钩了!怎么办?”学生立即有了反应,知道声音应当“提起来”唱。我们提倡小学生唱歌时应多用“头声区”,因为头声区的声音清纯、最富有童声的特点,但是学生在唱到稍低一些音时,往往会过多地使用“胸声区”,造成在唱同一乐句或同一首歌时声区明显不统一。为此,我们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有意识地多做一些统一声区的练习。例如,可以选择歌曲中某些从高到低的乐句(包括片断)来进行练习,如《让我们荡起双桨》中的“美丽的白塔”,如用1=D的调高来唱,前三个音处在儿童的头声区,而最后一个音则处在儿童的中声区(偏低),儿童在演唱时很可能发生声音不统一的现象,这时教师就要耐心地示范,引导儿童将唱较高音时的感觉平稳地带到唱较低的音中去。

二、新歌学习

新歌教学中,教师的范唱尤为重要,特别是范唱要以清唱为主,教师范唱时要把学生当成亲切的观众,要怀着热情富有感情地唱,贴近学生,缩短与孩子之间的距离,这就要求教师离开琴,走进学生,和学生面对面地唱歌,把歌唱的技巧,歌曲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亲切的态度充分表现出来,以感染学生,引起他们的感情共鸣,发展其积极丰富的情感。同时教师还要激发学生学唱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和教师一起歌唱。范唱并不限于在学习新歌之前进行,而应贯穿在整个学习新歌的过程中,有时作片断示范,有时作正确与错误唱法的对比,有时作感情示范等,以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感受和表现歌曲的音乐形象。现在很多音乐教师习惯放录音范唱给学生听,采取听唱法让学生学会唱歌,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音乐记忆力有好处。但是,如果只是把听范唱作为一种形式,听完就算,学生对于这首新歌还没有一个清晰、感性的认知,在学唱歌曲时也就无法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

三、歌曲复习

教会学生唱一首新歌,并不等于完成了唱歌教学的全部教学任务,而只能说才完成了一半任务。这是因为唱歌技巧的不断熟练、音乐兴趣的培养和音乐修养的提高以及生动活泼的思想教育的进行,常常不完全在教唱新歌时实现,而主要还在复习旧歌时实现。

小学音乐课教学方法篇(10)

节奏是组成音乐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音乐的骨架,任何音乐都离不开鲜明的节奏。以下是我在节奏教学中的一些探索性做法,有的是自己摸索的、有的是借鉴别人的。

一、节奏训练的低段

1.节奏的模仿练习

低段的儿童,注意力不能长久集中在抽象呆板的节奏符号上,只有利用有趣的,形象、生动的感性认识,来激发他们对音乐节奏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欲望,才能有效地诱发学习的动机。

2.节奏律动游戏

音乐教学中,老师一般要求学生端正、安静地坐着学,然而低段儿童的心理特点通常表现为爱动,喜欢参与活动、游戏和表现自己。我认为可以尝试把节奏与动作相结合,指导学生玩节奏律动游戏,看到不同的节奏就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示。

二、节奏训练的中高段

节奏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能灵活运用,就是要在低段的基础上将训练进一步加深,可在中、高段尝试学习较复杂的节奏并进行运用。

1.节奏能力的培养

(1)有节奏地说话

节奏的主要来源之一就是人类的语言,人类的语言本身已含有生动、丰富而微妙的节奏。

(2)节奏的镜子练习

老师可以利用手、肩、臂、腰、脚等身体各个部位,拍击不同动作的节奏,同时要学生把节奏像照镜子一样重复一遍,把单项活动变成多项活动,这样既丰富了节奏的内涵,也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

2.节拍的学习

(1)感受重音

重拍音的感知是学习节拍的基础,也是对听觉的一种训练。老师在鼓上或桌上敲击,以四拍为一个单位,每个四拍中都有一个不同的重拍音。

(2)感受速度

在音乐声中列队进行,让学生感受进行的速度:做摇篮、划船或者模仿在风中摇摆的树枝等动作,感受三拍子柔和的音乐速度。

(3)情感的表现

在教学中让学生随着音乐的速度、重音等的不断变化作出相应的动作及情绪变化。比如,不同音乐形象对比;老师选择几首短小的或情绪方面有较明显的主题的音乐,连续播放或演奏,学生跟着音乐自由做动作,表现出乐曲的音乐形象、情绪等特点。

上一篇: 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管理 下一篇: 我的体肓老师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