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27 16:15:55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1)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要求就是要不断培养创新型的人才,这就需要在教育上不断进行创新,进而也就需要有创新能力的语文教师。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在教学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其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当前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身的教学观念比较陈旧,在教学过程中很难甚至是根本做不到创新。

一、创新是教学的追求和境界

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教学的过程中讲求创新教育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念及思想,在思想上达到创新,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达到创新,进而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二、当前小学语文在教学方法中存在的问题

1.语文教育的观念陈旧

当前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上依旧是传统的陈旧观念,这样就会严重阻碍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以及创新。对于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往往是只会注重结果,忽视教学的方法,只会注重知识,却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2.语文教学模式落后

当前,对于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在课堂上依旧是教师作为主角,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教学观念使得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很难或者似乎根本不会将学生作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这样几乎使得学生在学习上没有主动性以及积极性,更不会有创造力。

三、小学语文教学方法创新应注意的问题

1.语文教师应当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

教师应当意识到创新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地进行创新,要不断更新自身的教学理念以及教学的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会跟上教学改革的浪潮,才会真正提升教学的质量。

2.教师应掌握好教材,创新教学的方法

对于语文的教学来说,其实践性比较强,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对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进行重点培养。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教学要想真正提升学生在语文学习上的创造能力,教师就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创新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大的提升,同时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2)

一、树立创新教学的教学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改变以教师为绝对主体和权威地位的现象,要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在小学语文的教学实践中,要更加注重与学生进行互动,而不能一味地站在讲台上进行单方向的知识传输,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了,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使用新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小学生对周围事物有着很强的求知欲,处于好奇心很强的阶段,教师更要充分地利用小学生独有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且鼓励小学生发挥其丰富的想象力,重视小学生的情感体验,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要经常鼓励小学生大胆积极地发言,在课堂上敢于提出问题、质疑和不同的观点,教师应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的回答并鼓励小学生的这种行为,只有树立起创新的教学理念,才能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效率。

二、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随着新课改思想的不断深入,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已经在努力改变其原有的教学方法,但是在课堂上仍然很难改变教师的绝对主导地位,忽视了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没有对学生的主体作用给予一定程度的重视,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授课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参与到教学中,学生才能敢于表达出个人的不同观点和看法。如果小学语文教师仍然在课堂上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忽略学生的想法或不允许学生发言,不能包容学生的不同想法,会导致小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消极的想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提高语文课堂学生的学习效率,也不能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不利于日后的学习生活。

三、运用创新的教学方法、调动小学生的积极性

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实现创新教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准备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还要有创新的教学方法,不能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该利用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满足小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组织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满足小学生的表现欲,让他们陈述讨论各自的观点;也可以分成两个立场,以辩论赛的方式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进行展示,调动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积极性,以此来提高创新教学的实效性。比如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喜欢绘画的学生展示自己的机会,在黑板上画个地球宣传画,教师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设备给学生放映一些地球宣传片的生动图片,通过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内心能够和教学内容产生共鸣,更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利用这些创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满足小学生的好奇心和表现欲,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四、创设有趣的语文教学情境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小学生本就有着非常强的好奇心,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对教学内容精心设计,尤其要有创意地把教学内容放入相应的情境中,然后使学生能够产生亲切的情感体验,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进行语文课程的学习,才能使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下,理解语文知识,利用情境创设法激活语文课堂,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通过教师生动的语言和肢体行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望庐山瀑布》一文时,教师应该放映庐山的壮阔景观,然后让学生对文章语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宏大场面进行丰富的想象,让学生富有感情地朗诵诗文,创设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的情境,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培养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

五、找准切入点,设计创新

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包括五个方面,其中切入点是一个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语文知识和对学生们创新能力培养的结合点就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教材,通过创造性的教学方式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

1.深入研究教材,创新板书形式

教材是知识的重要载体,也是教师上课的重要工具。深入了解教材知识和结构安排,对设计科学有趣的教学方案有着很大的帮助。将教材中的图文所承载的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在课堂上展现出来,从而使学生在丰富的课堂形式中积极主动的学习教材中枯燥的知识。在课堂上,板书是对教案展示的主要形式,要想使课堂变得活泼,板书的形式也需要精心设计,俏皮的艺术字和简笔画等形式,都可以将教案内容表现得更加生动,从而引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进行开放性的情境设定

设定情境是小学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教学形式,这种方式不仅能培养小学生的想象能力,更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能力。设定开放性的情境,有利于让学生们接收更多的外界知识,并且可以将课本知识和现实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个性化的思维方式,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只有通过开放性的情境设定,才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造空间,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促进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3)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许多学校在教学工作中大力提倡把学生的创新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环节,健全自身人格修养。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对小学生的教育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小学语文教学工作进行创新教学策略研究是十分重要的。

创新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主要包括创新精神、创新个性和创新思维能力等三个方面。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创新性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就是人们在进行创造性活动时,用一种新思路、新方法和新途径来解决问题的意愿。在小学教学中,学生具有这种意愿,才会主动地思考、发现、提出、解决问题,对课本提出质疑,对老师发起疑问,才能具有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由于小学生对外界的一切充满好奇、好问,大胆尝试,对课本的知识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在教学中不能泯灭学生的好奇心,要不断激发他们对事物的兴趣。

运用小学语文教材的创新因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小学教材中,分布的字、词、句、段等都有可能是创新的因素,可以引发创新意识,这就需要老师善于发现和运用这些因素,进行创新教育。

通过优化语文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学的主要渠道就是课堂教学,因而优化语文教程,完善教学方法,使学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让学生在一种积极状态中学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情景教学,创造一种和谐、融洽的教学氛围。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创新思维是主动、独特的一种思维方式,在理解和表达方面,有独特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运用语文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方面的特殊功能,根据课文,开展想象,扩大联想,实现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改进教学方式的具体方法有:第一,鼓励观察,扩大联想。观察是开始认识事物的前提,观察力是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要对其高度重视。使学生主动观察、善于观察,扩大联想进而实现创新。第二,增强直观,开展想象。想象是创新的羽翼,是人类进步的希望,没有想象就不会有创新,就会失去推进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减少统一,提倡求异。允许学生对课文知识存在不同意见,鼓励质疑。第四,打破定律,实现灵活。打破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的思维得到灵活发挥,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近大自然,在实践中,去寻找、感悟灵性。

三、塑造学生的创新个性

创新能力和个性有密切的关系,拥有创新性的个性,可以有效提高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来说,良好的个性品质要从小培养,而小学语文具有综合性特点,这样就会对学生的个性品质和创新能力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既要综合运用课本的创新知识素材,还要通过老师的榜样作用,塑造创新个性品质。

综上所述,目前现代信息的高速发展,在教学中,要改变那些传统的教学模式,舍弃那些可以提高学生成绩,但不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教学方法。这样,小学语文才会走上开展创新性教育活动的道路,才能培养出综合型的创新人才。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4)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6-0097-01

针对小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增加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开展创新教学是进行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还能通过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一 小学语文的教学原则

1.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目前,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对知识的理解程度不同,导致其学习能力也存在着差异。小学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尊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差异和性格差异两方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开展教学活动,发扬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提高教学趣味性

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小学生学习的特点,提高教学中的趣味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将教学游戏与语文教学相结合,增加教学趣味性。一方面,活跃课堂气氛,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创新教学形式,优化语文教学课堂。

二 语文教学手段的创新

1.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的保证。因此,教师在组织语文教学时,应鼓励学生积极发言,引导其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良好的教学氛围不仅可以让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发言,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还能让教师掌握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例如,学习五年级课文《学习梦想的力量》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谈谈从瑞恩身上学习到什么精神,再让学生讲述自己的梦想。一方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课本知识。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综合学习能力。

2.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传统的语文教学手段具有单一性、乏味性的特征,很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效率。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多媒体技术已经走进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由于多媒体将声音、图像、视频等集合在一起,可以将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人物、事件重现,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观潮》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钱塘江潮来时的盛景,让学生充分体会课文中潮来时“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声音如同山崩地裂”的景象。多媒体教学还可以突出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有利于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定的教学内容。

3.教学游戏的运用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将教学游戏融入语文教学中。教学游戏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有两个特点:第一,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通过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第二,让学生在游戏中掌握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实现创新教育。

4.生动的教学语言

由于语文课文中饱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采用生动的语言和肢体动作,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例如:学习《这片土地是神圣的》这篇文章时,很多学生无法理解印第安人被迫离开家园时悲痛的心情,从而增加了教学难度。教师可以先领读一段,再让学生分组有感情地朗读,充分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产生情感共鸣。这一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 结束语

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师应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实现创新教学,满足小学生学习的需要。一方面,语文创新教学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邓玉蓉.谈谈小学语文朗读训练教学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2012(4)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5)

创新意识是一个人不愿墨守成规,渴求标新立异,自觉地要求自己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新的途径,从超常规的独特视角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态度和意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基本知识外,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学生通过探究产生创新意识,教师要抓住促进学生创新的时机,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使之不断产生新的方法。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小学语文课堂成为创新教育的重要场所。就语言文字方面来说,其理解的多维性、运用的可变性、内涵外延的丰富性等特点,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空间。为此,教师首先要做到自己有创新意识,要有意识地树立“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意识;要树立不唯书、不唯师、只唯实的意识;要树立标新立异的意识。只有在强烈创新意识的引导下,学生才有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发挥其创新才智。因此,教师在教学时,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对勇于提出问题的学生,首先要表扬,哪怕问题很简单或意义不大,教师也要根据情况认真给予作答,保护这些学生“发问”的积极性。对提得好的学生更要给予大力表扬,并因势利导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在民主、自由、平等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创新意识才能得到激发和培养,创新能力才能得到发展。

二、教学角色互换方法研究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更是发现的过程、创设的过程。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应该时时处处为学生探索知识创造条件,留给学生充分思考余地、探讨的空间和创造必要的情境,挖掘学生的聪明才智,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平等的对话者,是教学的组织者,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加入小组讨论。在学生畅所欲言后,师生共同归纳出结论,这样,变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让质疑之声充满课堂,鼓励学生多问为什么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6)

创新教学的教学要求绝不是单纯地要求学生要积累更多的知识,而是要求学生发展多种层面的知识水平,不断地开阔自己的视野,增进自己更多的见闻和想法,从而运用更高效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本文就针对小学语文如何实现创新化教学,应当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提出一些建议。

一、创新教学氛围

完整的教学过程包括学生、教师和教学内容的共同教授,让学生达到丰富提高的终极目的。然而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好教师所讲授的教学内容,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到实际中,就需要教师善于创新教学方法,创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

所谓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就是指教师能够放下自己教学中“主导者”的身段,成为“引导者”,树立起“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让学生能自由开放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自主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就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教学方法,举个简单的例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最尴尬的事情就是学生请假上厕所,一旦教师遇到这样的情况,不要一味地进行批评,更不能直接忽视,要对学生善意地说:“一个月只能有一次机会哦?今天就要用光它么?”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消除学生上课请假上厕所的不良习惯,还不至于造成课堂的尴尬,打断正常的教学进度。

二、创新教学方法

要想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除了要考虑深入学生中,

变成“学生王”,更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让学生能够依靠自己的热情和兴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从而让学生的学习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以说,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顺利开展最基础也是最必要的条件。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做到创新教学方法呢?这一点其实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很好做到,在进行课文讲解的时候,尤其是小学的语文课本故事讲解,有很大一部分是叙事类的故事,这一部分的课文其实教师就可以充分利用起来,让学生简单地谈一谈自己从中学到了什么?或者当主人公是自己的时候,自己会怎么做?例如,《乌鸦喝水》这一课的教学,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创新教学方法,提问:“如果你们也是一只乌鸦,那么你们准备怎么样喝到瓶子里的水呢?”这样的教学提问其实就是创新教学的思路,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思考中来,从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

三、创新教学形式

创新教学形式这一点其实非常好理解,就是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是单纯地运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通俗地说就是:要对传统教学的“班级授课制”进行适当的改变,让学生能够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变化发散学生的思维,不让学生禁锢在课堂教学的条框下,而是真正地将学习生活融入实际教学活动中。这里笔者推荐的方法是简单的创新式座位排布。也就是不再局限于传统教学中随着客观建筑的范围进行长方形的固定模式排座,教师可以开放成做活动的时候进行的“包围式”座位排布,让学生全都集中到班级的一圈去,进行授课的教师站在正中间,全方位、无死角地进行课堂讲授,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无缝连接,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当然这样由于学生全部面对着教师,能够大大降低课堂上小学生做小动作的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也是十分有利的。除却这样的“包围式”教学座位排布,还有“马蹄形”和“团队型”座位排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形式,进行有变化的教学创新,从而全方位地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创新作业安排

完整教学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作业的布置,要想创设创新性教学课程,就必须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到实际教学中去,尤其是这最后一步,作业的布置。传统教学中,作业的布置往往是采用课后作业的反复练习来达到巩固的目的,这显然是既枯燥又低效的,

教师可以在创新型的课堂上采取布置开放式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课下的自主学习,在检查作业的方式上也可以创新地采取网上检查。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方面有利于将教学内容安排到生活中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完成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7)

兴趣是学生发展思维的巨大推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起点,是学习成功的秘决。有兴趣的学习不仅能使人全神贯注,积极思考。使学生沉浸在活跃的氛围中,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教学内容本身内在乐趣,依据学生心理特征认识规律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诱导因素。激发学生用自己的思维能力来体验探知的全过程,体验教学美;要善于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有意识地创设特定的学习情境,吸引学生的欲望,推动学习的进程。

1.以悬念激趣。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以一个探索者、发现者的身份投入学习的思维活动中,以求不断获得新知识,迸发创新因素。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巧设疑问,以悬念来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如教学《赤壁之战》一文,我们就可以向学生提出:曹操拥有八十万大军,而刘备和孙权才有三万联军,可是曹操的军队为什么会被打得落花流水呢?这样就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悬念,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大家的学习热情高潮,兴趣油然而生。

2.以情境激趣。小学语文大多文质兼美,有的课文文笔清晰;有的课文情深意长,富有感染力;有的课文富有幻想。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这些课文可以通过朗读、录音、挂图等来创设特定的情境,去感染学生,通过一定的情感调控,架起学生与作者之间的情感桥梁,引导学生沉浸在课文所描述的情感氛围之中,让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主动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如《草原》第一自然段中,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澜的草原景色,这是作者对草原无比热爱的直观因素。上课时,教师可以先用美读示范,让学生受到感染,然后让学生小声读--放声读--欣赏读,这样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从整体入手,让学生初步了解草原的美,此时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浓了。

除了上述的做法以外,还有以游戏激趣、以导语激趣、以活动激趣等常用方法,教师应认真挖掘语文教材中能诱导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而灵活运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火线”,诱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从扶到放,引导创新

当学生对某种感兴趣的问题产生疑问时,往往急于了解其中的答案,这时教师采用的最便捷的、最简单的方法,莫过于自己了解的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令学生佩服并得到暂时的满足。但这样只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思想。若教师为了让学生“创新”,不管不问,听之任之,放任自由,则学生“众鸟乱飞”,那么就形成真正的“胡思乱想”。达不到真正的创新,而学生也会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如教师注意的是先“扶”着学生去探索知识的方法,然后在掌握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摸索,教师只在必要时作适当的引导。则不但会使学生的学习方式更灵活,还会让学生在探索中实现质疑的飞跃,以求创新精神的培养。

当然,在刚训练时,教师要作一定的指导,“扶”着学生学习,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到一定程度时,我们即可“放”手让学生去独立完成。而在这一过程中,只有当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都不能很好解决时,教师才作适当的点拔。

如教学《穷人》时,我们就可以先“扶”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放”手让学生展开想象对故事进行续编。而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我们则可采用同样的方法改写这篇课文。这样,学生写得灵活多样,富有创新。在改写、续写等训练中,学生不但初步学会了对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充分的理解、充实,而且正在养成敢于除旧、敢于布新、敢于用多种思维方式探讨所学知识的思维习惯。事实证明,从“扶”着学生创新,到“放”手让学生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重要方式。

三、联系实际,培养创新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即“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培养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现实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

在教学《马踏飞燕》后,我让学生用本课学过的知识,根据不同的观察目标和任务,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观察一种动物,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因为只有在观察的基础上,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当然,在语文教学中,同样要注意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离不开想象,创新必须以想象为基础,只有丰富的想象,学生的创新能力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8)

我们知道,阅读教学是让学生“吸纳”文本“营养”的过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和启发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本文结合实例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如何通过创新使学生快乐地学习语文。

案例一:课堂创新――让学生个性张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鼓励学生敢于突破常规,从不同角度对文本及其内涵进行分析思考,对学生的“离谱”行为适当地加以诱导,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创新的火花,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

Z老师在教学《蒲公英》一课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后,老师像变戏法似的捧着蒲公英的种子,用嘴轻轻地一吹,蒲公英种子便飘飘悠悠地飞了起来。老师动情地鼓励学生说:“同学们,让我们伸出双手,鼓起嘴用力吹――,我们就是蒲公英的种子,我们一起飞起来――”

教室里顿时沸腾起来,老师、学生都张开双手开心地“飞”了起来,许多同学“飞”出了座位。

这时,Z老师装着没看见,深情地地鼓励说:“飞吧,飞向你想去的地方,黑板前面是广袤的黑土地,左边路道是银花朵朵的湖泊,左边道路是金光闪闪的沙漠……”

经老师这样一诱导,一些学生“飞”到了黑板前,也有一些学生“飞”向了“湖泊”和“沙漠”,几名顽皮的学生“飞”到了教室后面的墙角,还有一名男生竟然“飞”到了教室外面。

这时,Z老师并没有因为教室里有听课的老师而整顿班级秩序,而是当起了记者。

“大家好!我是自然电视台的记者,请问大家为何选择飞向沙漠?”“记者”采访右边道路上的“种子”。

“因为沙漠一望无际,非常神秘,我们要来这里寻找宝藏。”“沙漠”里的“种子”们抢着说。

“记者”又转向左边道:“你们为什么要飞向湖泊?”

“这里浪花朵朵,一定会带给我们无限快乐!”“湖泊”里的“种子”们大声地说。

“那么,你们呢?这里只有黑乎乎的土地,你们为什么都要选择它?”

“因为黑土地里有我们生长需要的水分和养料!”“黑土地”里的“种子”们显得十分自豪。

这时,教室后墙角的“种子”和教室门外的那粒“种子”好像觉得被“记者”冷落了,一下子拥到了讲台前。

“我正要采访你们呢,你们这些小顽皮,飞到哪里去了?”“记者”充满喜悦地问道。

“我飞到海南岛了,看到了那里美丽的南国景色!”

“我飞到了黄山顶上,看到了美丽的风光!”

“我飞到了塞北,看到辽阔的大草原!”

……

童心闪烁,个性张扬。这一课例能够关注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敢于求异,创新的火花不时迸发。

案例二:课尾创新――让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

语文的外延和学生的生活基本相当,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大胆地进行创新,即把语文教学向课外延伸,引导学生课外大胆探究,必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M老师异地教学《装满昆虫的口袋》一课,课堂上他将教材进行拓展,让学生说说科学家的故事,来激发学生阅读并了解法布尔从“着迷”到“迷恋”再到“痴迷”昆虫的“趣闻”。

即将下课时,M老师拿出了一个写上自己姓名和地址的信封动情地说:

“同学们,下课后老师就要回到自己所在的学校。临别时我提一个小小的要求:希望大家能给我写信,告诉我你们探索自然的收获和探索中遇到的疑难。老师知道就会告诉你们,不知道可以请教别人后再告诉你。未来的一天,你探索中的问题老师解答不了了,再请教所有的人,他们都解答不了了,那么,恭喜你――你有了十分了不起的发现!世界科学史将会写上你的名字!”

学生是否都能给M老师写信,我们无法得知。但是他的这个课堂设计必将会激发学生对大自然探索的兴趣。

案例三:作业创新――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9)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7-247-01

古往今来,我们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老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如此 教学严重束缚了孩子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孩子在这样长期的学习环境中也会失去创新意识,长此以往,孩子就会变成一个知识的存储器,缺乏主动性。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是当今国际潮流的大趋势,是中华崛起的需要,作为一切

科目的基础――语文教学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如何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呢?

一、树立创新教育观念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的不竭动力,只有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才能适应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的需要。为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亟待创新。创新教育不是增设一门相应的课程,也不是培养学生具备有某一项创新本领,而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它是以培养独到欲和创新技能的劳动者为目标,以发掘人的创造潜力,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为宗旨,是传统教育的分水岭,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抛弃传统教育观念,树立创新教育理念。传统教育重教法轻学法,强调知识结构及系统性;强调知识传授;强调自身教法的合理性,忽视学生对学科的兴趣,对教法的吸收程度,忽视主体一方的认识,面对的是“少数”尖子,忽视整体培养。作为教师就要更新观念,突破传统教育的圈子,敢破敢立,敢于创新,实现从“教师中心”到“学生中心”的重点转移;实现教学内容的设计向教学过程设计的转变;实现从教师讲授、模拟、辅导转变为学生自主的研究性学习。改变学生被动吸收为主体发现。激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作为主要目标,以开发学生的智能和创新潜能。教学不只是授“鱼”,而要授之以“渔”,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鼓励求异思维,不能以“分数”评价学习好坏,要以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使孩子们个性得到自由发展,创新能力得到发挥。为此,更新教育观念是创新语文课堂教学的前提。

二、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思维兴趣

把现代化教学手段引入课堂,不但可以增大课堂容量,而且可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维,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学生思维兴趣,为更进一步创设课堂情景起着铺垫作用。小学中年级的许多课文是记叙人物事迹,歌颂人物品质,激发学生爱憎情感,启迪怎样做人,怎样生活的优秀篇章。我在教学《》一文时,先用现代化教学设备放映在朝鲜战场上攻取597.9高地的战斗事迹,然后再用假设人物对象的方法调动学生激情,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文章中的,为了什么?怎么做的?在中弹后,是怎样接近敌人占据的597.9高地的?最后一次是什么力量使他能站起来?结果怎样?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趣被大大地调动起来,潜在能力被充分发挥,加之三言两语点拨,课堂上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和勇于进取的竞争状态。又例如:我在教学《小珊迪》一文时,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叫学生在讲台上扮演课文中不同角色的人物,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课文中卖火柴的小珊迪,正遭受着难以忍受的饥饿和寒冷,有什么渴望?能否实现?被轧断双脚后是怎样想的呢?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感悟、内化、体会当时社会现实和小珊迪人物性格的特征。在孩子们渐入佳境的思维状态中,我这时加以诱导,当他们获得问题解决结论时,都体会到一种“解放感”、“轻松感”,感受求知欲得到满足,好胜心得到鼓励和创造能力得到发展的“幸福感”。

三、用射线发散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可以以教科书知识为基点,通过扩充和延伸学习范围的射线发散延伸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但这要教师多向思维正确诱导,让孩子们展开想象的翅膀,突破教科书知识的局限和常规思维的束缚,自立探索,独立发现与获得新知识、新方法和新本领,实现学习创新,达到开发培养创新思维。如教《狼和小羊》,讲到课文结局时,可让学生想象山羊会想到用什么方法来逃脱被狼吃掉的厄运呢?学生此时兴趣盎然,思维闸门打开,很快地回答出结论。我选了几个创意比较新颖、表达较好的典型例子进行点评,并在学习园地中进行展览,这更加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适当点评,及时的鼓励会让孩

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篇(10)

诗歌来源于生活,但是已经和现实生活有一定的距离。生活经过了诗人的加工,便成了的一个具体的产品。所以阅读一个诗人的诗,就是和这个诗人进行沟通,就是和这个诗人进行情感交流,就是要进入诗人的情感世界。仔细阅读的结果,就是在整个阅读的过程当中,能够完美地让诗人的情感再现,让诗人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这就要求阅读诗歌的人,不仅仅要有一定的鉴赏水平,而且要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再加上有一定的心理感知,才能感悟到诗歌的内涵,品味出高层次的、优美的诗情画意。说到这里就涉及一个关键的环节:想象和联想。这就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潜质,使其进行丰富的想象,甚至是创造,通过头脑中形成的画面,来感受诗歌的文字。通过这样的训练,久而久之,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得到了训练,也培养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感悟的加深,创造力也得到了增强。

二、鼓励学生合作学习

一个人不可能独立地完成很多工作,合作学习是学习中的良好学习方式,同学们之间可以取长补短。合作学习有很多种,不一而足,只要能认识到合作学习的功能,利用好合作学习的优势,就能够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降低学习的枯燥感,从而增加对知识的掌握。这种学习方式学习效率高,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降低了教师的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三、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特点激励学生

引进竞争调控机制,能够对语文学习有很大的推动。争强好胜是人的特点,而喜欢表现自己又是小学生的天性。所以在教学环节当中要经常举行诗歌朗诵、词语接龙、话剧表演等竞赛活动,比如说同桌竞赛、小组竞赛、全班大赛,在所有的比赛当中,学生们都能够全神贯注,热情高涨,课堂纪律非常良好,学习效率大大提高。

四、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优化课堂教学手段

由于年龄特点,青少年学习知识有一定的过程和规律,作为教师,我们要抓住这个心理特点,教学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的时候,直观现象特别能引发学生的感知,使他们能够从现象能够体会到本质。用多媒体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必须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这样教学效果才能够达到满意,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提高。

借助多媒体教学,教师要谨慎地选择多媒体教学方式,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优化教学方式,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得语文教学达到事半功倍。

五、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上一篇: 本土文化的概念 下一篇: 工程施工质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