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创新观汇总十篇

时间:2023-07-02 09:54:00

科学技术创新观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1)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0) 01-0000-02

企业要发展必须在一定条件下实现利润最大化,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达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可见,企业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分析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现状

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占主体的国家,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非常显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一项调查显示,被调查大企业229个,中小企业797个,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据农业部、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4530家企业,有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占技术创新总支出的73.4%,用于购买技术的费用仅占9.3%。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在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中,列前三位的是资金缺乏、技术人才短缺和市场信息不足。

(二)存在问题及分析

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仍较显薄弱,自主创新能力有待加强。创新是国家强盛和企业走出困境实现振兴之本,从应对经济危机的成功经验案例便可见一斑。所以要高度重视,真正认识到“创新是灵魂”。目前一些企业对于企业技术创新的认识还不到位,缺乏内在动力,影响了企业在技术创新中主体作用的发挥。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仍较为薄弱,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主要原因:一是资金投入少,企业没有成为创新主体。多数企业由于技术开发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二是项目安排往往按照国内一些名企和国外的经验及做法,对企业发展所需要的重大问题关注不够。三是主攻方向习惯于跟踪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思路,选择人家做过的成功项目,穿新鞋走老路。

2.高新技术应用不够,成果转化效率较低。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成果转化,占有市场。联想总裁柳传志说:“技术创新的实质是技术变成钱,钱变成技术,技术再变成更多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通过市场运行实现的”。在这个过程中,高新技术起着关键作用。但由于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够,有些企业重生产轻科研,重挖潜轻创新,重营销轻技改。有些企业仍固守在传统工艺、方法、技术和产品上,未能及时选择先进适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方法从传统产业中突围,严重影响企业的持续发展。有的新产品存在这样的现象:由于各种原因,从设计、研制、试验、投产、推广要经历一个很长的过程,即使试验成功了,等到产品出炉的时候,恐怕为时过境迁了。所以,提高技术成果转化效率,使其在短时间发挥最大效益显得尤其重要。

3.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缺乏,基础管理运行不够完善。多数企业因科技创新缺乏激励机制,以致创新能力不高。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技术问题,也是管理问题。如管理决策层素质低,管理水平落后,不思进取,可导致技术创新的障碍。有的企业在资源配置和政策导向上,存在诸多问题。如部门、地方之间相互分割,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科技政策与投资政策、产业政策、消费政策、贸易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衔接等。在技术创新方面,有些企业的管理还未完全实现网络化。

二、新形势下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要求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谐社会主义建设和新的经济理念,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结合实践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聚集,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实现长期持续发展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的提高,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这是科学发展观对企业技术创新提出的明确要求。

三、践行科学发展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一)更新技术创新理念,强化科学发展意识

在新形势下,只有把技术创新与时代和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做到科学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不能单纯为了创新而创新,要搞清楚创新的目的,有的放矢,把握方向。作为可持续发展主体的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重要性,重视“绿色技术创新”, 把绿色技术创新提到日程上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绿色技术创新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和节约原材料与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者产品的总称,绿色技术创新是既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产物。

(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信息平台建设

1.优化外部政策环境。建立促进技术创新的良好的政策体系。建立健全科技开发贷款政策、技术开发经费成本化政策、科技人员奖励政策、减免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融资等政策。建立和完善技术市场、中介服务体系。

2.健全内部创新体系。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使企业成为自主型的市场主体,增强创新动力。完善企业的管理基础工作,从创新观念、创新组织、创新规划和创新决策上,为企业技术创新提供良好的微观环境。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建立起科学的人才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的创造性。

3.加强信息平台建设。使企业技术创新在实践中快速反应,高效运行。充分发挥高速传网络、数据基础设施和信息管理系统等信息平台的基础性、综合性和共享,适应各种需求。

(三)注重高新技术应用,推动经济提速增效

要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整合各类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决策能力和工作效率,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产业竞争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快企业技术转型进程,才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技术竞争力都是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所以企业要高度重视技术和技术创新。中铁正是靠这个法宝变危为机,逆势提升。

(四)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2)

 

科学与技术的联系是十分紧密的,技术的创新,往往能推动科学的快速发展。在小学科学课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创新观察技术,推动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观察是人类获取信息的手段,人们通常直接运用眼睛、耳朵、鼻子、舌头、手(皮肤)等感觉器官观察世界。但人类的感觉功能是有局限的,人的感官能够直接观察到的只是客观世界的一部分,更多的未知世界需要不断的创新观察技术去感知。

一、借助媒介观察

有些现象用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为了将现象直接的展现出来,教师通常可以引导学生思考采用借助媒介达到将不可视的现象可视化的目的。

气体观察方面:如空气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红旗、烟雾、尘土、小纸片等可视的物体将空气的流动变化展现出来。再如,空气的热胀冷缩,通常可以采用这样的方法观察:在烧瓶上塞紧一个带玻璃导管的塞子,导管内滴一滴水,然后用手捂住烧瓶,这样就可以借助观察导管内水的移动变化来推测烧瓶内空气热胀冷缩的变化。声波的实质是物体振动的传播,而声波在空气中的观察是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可以这样设计:竖放大鼓,在离大鼓的另一面大约距离40厘米的地方悬挂一排平行鼓面的细纸条,当敲击大鼓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就可以观察到纸条随之振动。从而证明当鼓面振动的时候,会带动邻近鼓面的空气振动,通过振动的传播,又使得纸条发生振动。

液体观察方面:水是怎样流动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适量的树叶、锯末等轻小的物体放入水中,借助对这种轻小物体的观察来推测水的流动变化。在科学课中,水的对流现象通常借助锯末观察。

物质的溶解方面:如盐在水中是怎样逐步溶解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借助观察高锰酸钾的溶解过程来类比推理盐的溶解过程。

光的观察方面:光在空气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在课堂中如何直观的让学生看到呢?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激光笔照射在黑板上我们只能看到一个红点,教师可以借助一个装满烟雾的透明瓶子,让激光通过这个瓶子,学生就会看到一段直的红光。

二、借助工具观察

有的物体(或现象)用感官是不能(或不易)仔细观察到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合适的观察工具进行观察。

1、利用工具直接观察

红外线和紫外线都是一种不可见光, 1800年,威廉·赫胥尔正是利用棱镜和温度计对太阳光谱做了实验,发现了红外线的存在;紫外线是电磁波谱中波长从10nm到400nm辐射的总称, 1801年德国物理学家里特利用含有溴化银的照相底片发现在日光光谱的紫端外侧一段能够使底片感光,从而发现了紫外线的存在。

2、“改变”观察对象的大小

有的观察对象太小了,或太大了,都不适宜观察论文开题报告范文。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选择一定的工具,使之能观察到一个合适大小的“像”。例如,利用放大镜可以观察到昆虫的很多细部特征,望远镜也可以使远处的物体放大,而更小的细菌则需要采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再如,地球是球体,现在已经是人类的共识,但认识到这一点,人类花了漫长的时间,寻找了很多的证据来证明。造成认识到地球是球体需要漫长时间的根本原因是:人类就生活在地球上,地球对于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物体,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地球上看到她的全貌。随着观察技术的创新,假如采用杨利伟在环地球轨道上对地球拍摄的照片或录象(我们观察到了一个“缩小”的地球)观察,就能直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3、“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速度

有的现象变化速度太快或太慢,也不适宜学生观察。例如在《声音的变化》一课中,为了比较粗弦振动快,还是细弦振动快,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目的是研究音高的高低和振动快慢之间的关系)。但是弦振动的太快了,肉眼很难进行客观比较,学生也很难形成共识。这时素质教育论文素质教育论文,假如我们能采用高速摄象机将粗弦和细弦的振动同时拍摄下来,然后放慢若干倍数观察,就能清楚的比较出它们的振动速度的快慢。

再如,花儿的开放速度一般是很慢的,要想在课中观察一朵花真实的开放过程是不可能的。但是借助摄象机,就成为了现实。我们只要将一朵花采用慢速拍摄,快速播放的办法,就能清晰的观察到花开放的过程了。

4、“改变”观察对象变化的强度

鼓面的振动用肉眼不易观察,假如在鼓面上放置米、沙子等一些细小的物体,就能将这一现象放大;同样的,音叉的振动用肉眼也不易仔细观察,假如将振动的音叉头部部分的放入水中,就能观察到溅起的水花和荡起的波纹。在观察固体振动实验中,通常还可以借助一杯水,通过观察平静水面的变化来发现物体振动的变化。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3)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008(2011)01-0014-05

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AECT)是国际教育技术领域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庞大、学术水平最高、影响最广泛的专业学术组织之一,自20世纪20年代成立以来,一直引领着教育技术发展的潮流。每年召开的这一国际年会不仅是教育技术领域学术共同体的一场盛大学术聚会,更是学界同行研究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和不同学术思想碰撞交融的舞台。因此,它成为指示教育技术领域前进的风向标。

2010年AECT年会主题聚焦于“赛博变革:我们在网络化世界中的学习”,冀图共同分享当前有关这方面的最新研究和最优实践。会议组织邀请了三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做主旨报告,这三个主旨报告具有不同特色,尤其是其精心安排的Roy Pea教授的学术主旨报告,更是昭示了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在信息化与全球化合流的新时代创新发展的新路径,充分展现了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这两大学科领域在联合中走向变革的创新发展新景观。

一、当代学习研究的新战略支点:赛博学习及其技术基础与思想方法

1.赛博学习的概念与内涵

Roy Pea在本届AECT国际年会上的学术主旨报告以“赛博学习:网络化世界中促进学习的无尽前沿之探索”为题,对当前学习研究的新焦点“赛博学习”进行了阐述。展现了当代学习研究的新动向。所谓赛博学习,就是“以网络化计算和通讯技术为中介的学习”。赛博学习概念的崛起主要有技术和思想两大基础,技术基础即赛博基础设施,而其思想基础则是诺伯特・维纳的控制论。“赛博基础设施”是指一个由一系列高速的互联网络、先进的计算资源、各种应用软件及专门技能构建起来的一个科教平台。它是一个软件与硬件系统、分布式计算、各种数据资料、通讯技术、协同工具、研究共同体等多者之间进行联结的杠杆,可以把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联结在一起,让他们在一个新的数字化环境下从事科学发现和教育教学。借助于赛博基础设施,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私营企业可以联结在一起,从而形成一个巨型的知识网格平台和公共知识服务体系。

在实际发展中,它早已超越了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当初以科学与工程为焦点的界定,而扩展至包括经济科学、社会科学、人文与艺术科学在内的一切学术领域。借助于“赛博基础设施”,我们不仅可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获取到各种各样的教育资源,得到各种导师与专家的帮助,而且还可以参与各种各样的在线教育活动,接入各种各样的虚拟环境,及时准确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估,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进行大规模教育科学和学习科学研究的技术平台。赛博学习正是学习研究在赛博基础设施这一新技术基础之上的新发展。但通常情况下,人们在谈到赛博学习时,首先都把其理解为一种借助于赛博基础设施的学习,而不是以赛博基础设施为对象的学习。这表明,就赛博学习而言,赛博基础设施是基础,而学习则是目的。

赛博学习的英文是“cyberlearning”,和控制论的英文“cybernetics”共享同一词源“赛博”(cyber)。“cybernetics”一词最初来自于希腊文。意为掌舵术,包括调节、把握、管理、指挥、监控等多个方面涵义。控制论的创始人诺伯特・维纳当初选择“赛博”(cyber)作为“cybernetics”一词的前缀,是为了表明控制论是一门研讨各类体系之凋节和控制规律的科学。从这一意义上来理解,赛博学习就是“网络化世界中的学习,在这样一个网络化的世界里,学习的‘控制’形式表现为多种多样,具有显著的混合性,但它们皆来自于一连串个人、教育或集体源泉和设计。”人们之所以使用“赛博学习”这一术语,是想表达这样一种意思。即这是一种以赛博基础设施为技术基础,以控制论为思想指南的学习形式。“赛博学习”概念的兴起表明,当代学习研究已经进入了一个以大规模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为基础,以控制论、混沌和复杂性科学为理论指南的战略发展新阶段。

2.赛博学习的时代背景

赛博学习的崛起有其强大的时代背景。步入21世纪以来,越来越具有参与性的网络文化让学习者从课堂讲授式的教学中解放出来,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各种各样的学习软件工具和技术层出不穷,且可用性和便利性显著增强,从而让学习者的主动参与成为可能。过去十年,开放教育资源运动风起云涌,学习资源数量明显增加,质量大为提高,给学习者独立自主的学习解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隐忧。泛在计算、移动技术和宽带网络迅速成长,让学习者打破时空阻隔,足不出户便可尽享学习乐趣。以实践社团为代表的新型协同学习模式层出不穷,以Wiki为代表的社会性媒体的丰富程度不断提升,以Second Life为代表的虚拟世界迅速崛起,让学习者可以自由自在的开展交流和互动,不仅让学习回归到了生活和经验世界,而且还大大加深了他们在生命层次上对学习的深度感悟。所有这些汇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2I世纪开展赛博学习的技术和教育环境――赛博基础设施。然而,这套赛博学习基础设施的成功运转还必须建立在有关人类如何学习的这一基础之上。基于先进信息技术创新的各种学习技术和各种复杂的社会系统之间存在着剪不断、理还乱的互动关系。如何驾驭这种错综复杂的互动关系成为当代学习研究和实践面临的最严峻挑战。这就要求学习研究必须转变建基于经典西方科学简单性和还原性思维模式之上的方法论原则,引入新的方法论范式。

3.赛博学习的思想方法

学习科学当初提出把学习研究的主战场从实验室转到课堂,是对传统学习研究的重大超越,而赛博学习的提出则让学习科学在这一方向上走得更远,因为这让学习研究和实践超越了狭隘的学校和课堂等正式环境,进入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时空,即在“时间上持续终生、在空间上全方位的学习”(life-long and life-wide learning)。赛博学习已然成为当代学习科学研究的新战略支点。这种学习的复杂性显然将前所未有。如何把握复杂现实情境中的多重变量仍然是当前多学科学习研究共同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为了应对这种复杂性,赛博学习才提出要以控制论和复杂性科学为思想指南。也正基于此。复杂性理论的出现才引起了当前学习研究主体的强烈兴趣。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开创了科学研究的观察与经验传统;近代牛顿等人开创了科学研究的数学化与理性传统;而复杂性

理论则开创了科学研究的第三条道路――计算建模的传统。

复杂性理论指导下的科学研究之重要特色主要表现为两个:一是严谨的数学表达,二是先进的计算机建模与模拟。严谨的数学表达奠定了复杂性理论的科学性,而先进的计算机建模与模拟则为其广泛应用于包括科学研究在内的社会生活之各个方面提供了可操作性条件。复杂性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观,对现实情境中多重变量的综合把握与控制,将会给学习研究和实践带来新突破。

就学习的实践而言,复杂系统科学的方法一旦为学习者习得,将必然会导致其感知方式的革命。感知方式是学习者学习活动的第一道重要门槛,他们对世界感知方式的历史性转变将对学习实践产生革命性影响。因此,复杂系统理论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绩效具有革命性意义。复杂性理论的学习对学习者来说是个巨大的认知挑战,沿用传统的学习方式显然无助于他们对概念的习得以及对理论的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基于计算机建模这一复杂性理论的重要思想,使用各种复杂性理论建模与模拟软件来帮助学习者学习复杂系统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使他们切实理解复杂系统蕴含的复杂性原理,并真正能够运用复杂性理论的视角来看待和理解周围的世界,就成为赛博学习研究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就学习的研究而言,教育系统是一个关于人的社会系统,必然是个复杂性系统。对教育系统的研究、对教育系统中的学习者学习活动的认识,必然要采取复杂系统的基本思想方法才能真正把握教育、理解学习。复杂性视域中的学习研究,必然与经典科学研究传统下的认知研究有所不同。传统的认知科学研究采取分析思维,在实验室里运用各种精巧的工具来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而赛博学习则不然,它摆脱了实验室里一个个情境孤立的实验,把学习研究放到了赛博基础设施这一大规模科教平台上,采取整体综合把握的路径,开辟了当代学习研究的一块新天地。

二、学习研究新力量:学习科学的崛起及其成功之道

1.学习科学的迅速崛起

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信息技术革命,对教育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发展速度一日千里的信息技术,不仅为技术变革教育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深刻影响着世纪之交的教育实践,而且还催生了一系列新的教育与心理研究学科分支,其中之一就是方兴未艾的学习科学。对学习的研究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育学、心理学、技术学等多学科领域以及企业家和政治家乃至一般社会公众竞相关注的重要焦点之一,以技术促进学习和革新教育,更是吸引了世界一流大学中大批顶级学者的目光,学习科学的兴起及其对传统教育实践的撼动,堪称世纪之交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内一道最亮丽的风景。包括西北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范德比尔特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在内的一批世界顶级名校中的知名学者,率先开启了学习科学研究之先河,并一直引领着以技术促进学习,以技术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

学习科学以研究和探索学习的本质与机制,创新和发展学习的理论与方法,创建高技术含量的学习环境,探索改进人类学习的绩效为己任。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它的科学共同体成员主要来自认知科学、科学教育、教育与发展心理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科学、信息科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只有少部分学者具有教育技术的学术背景。学习科学的研究景观从对学习基本机制的揭示到学习环境的创建、学习技术的研发、学习的社会文化背景分析等等,各不相同。但学习科学的研究者主体无疑都坚持以下几条基本原则,那就是:在对学习科学的研究中充分重视以智能技术为研究工具与支撑,注重学习技术与平台的研发;注重科学研究与现实实践的紧密结合,在探索学习基本规律的同时,力求能够把对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学校系统,推进教育创新。这也反映了当代学习研究的一般趋势,体现了学习科学之于教育创新的重要价值。

学习科学从1990年代初开始创建,在短短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异军突起,成为教育与心理科学群落中一个令人瞩目的学科分支。一系列事件见证了其辉煌的发展历程:学习科学的第一本专门刊物《学习科学杂志》于1990年创刊,此后在短短十几年内就从为数众多的教育与心理研究类杂志中脱颖而出,跃升于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教育与心理科学类杂志的前列,甚至还多次超越众多老牌专业刊物而排名第一,由此可见其在整个教育与心理学科群落中的学术地位和影响力。1999年,学习科学家推出了题为《人是如何学习的――大脑、心理、经验与学校》国家研究理事会报告,正式提出了“学习:从猜想到科学”的口号,在历史上第一次对学习科学进行了概括并把其推向社会公众,大太扩展了学习科学的社会影响。这份报告一经推出,旋即引起了激烈反响,并成为啥佛大学教育学院推荐给博士研究生必读的十本经典著作之一。2004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通过了教育和心理研究领域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一笔拨款,启动了学习科学专项研究计划“学习科学中心项目”,组建学习科学研究的“国家队”,集中全国最高层次和水平的研究力量创建一批跨学科的部级学习科学研究平台,从而让学习科学研究上升为一项国家战略。

2006年,学习科学家又通力合作,编辑出版了《剑桥学习科学手册》。正如主编R.Keith Sawyer所言,《剑桥学习科学手册》是学习科学领域内的第一本手册,也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手册,因为它在组编过程中始终关注以下两个基本问题:一是如何界定学习科学及其学科体系;二是学习科学如何才能影响教育实践。它的出版是学习科学发展历史上的又一重要事件,见证了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完善及其为改进教育实践而付出的巨大努力。赛博学习则是学习科学表现出来的最新发展动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学习研究主要有两大潮流,一是对新兴学习技术的研发,二是对“人是如何学习的”的理解。赛博学习整合了这两大潮流,成为21世纪学习科学创新发展新的战略支点。

2.学习科学的成功之道探秘

学习科学之所以能够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内取得如此重大成功,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其研究主体以独到眼光,准确把握了世纪之交教育研究之实践转向的历史潮流,通过“基于设计的研究”这一学习研究方法论的重大创新,奠定了学习科学这一新学科安身立命的根本基石,并把影响力扩展到整个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领域。在这一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成功之道,非常值得教育技术领域学习和借鉴。

第一,高度重视基础理论研究的创新。学习科学家在学习研究之对象和方法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让学习从猜想到科学”的口号下,明确提出把学习研究的对象从实验室转向课堂并超越课堂,在研究方法论上提出了“基于设计的研究”,现在又以赛博学习作为研究焦点,捆绑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以控制论、混沌和复杂性科学为思想指南,从而奠定了学习科学的对象和方法这两大最重要的学科基石。

第二,学习科学家准确把握了当代学习研究的跨学科特性,汇聚各方面力量,把跨学科与协同研究发挥到了极致。当

代学习科学研究共同体不仅有实验心理学家、教育心理学家、数学与科学教育家、计算机与人工智能专家、认知神经科学与脑科学专家、知识管理专家,而且还把身处教学第一线的课堂教师也吸收了进来。

第三,学习科学家成功地把学习科学研究上升为国家战略,通过国家科学基金会的“学习科学中心项目”,创建了以七大学习科学中心为代表的部级大型科学研究平台,并通过赛博学习的概念,把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平台建设与自身学科发展捆绑在一起,以创建学习公共服务体系为目标,从而大大提升了学习研究的层次、水平和影响力。

第四,高度重视战略研究和公共宣传,通过国家研究理事会报告和国家科学基金会报告等各种形式,让学习科学进入社会公众视野,争取政府和公众舆论支持。

1999年《人是如何学习的》国际研究理事会报告引起的巨大社会反响,就是其最成功的运作。正是以上这些努力,才共同塑造了学习科学这一新兴学科在整个教育与心理研究领域内的强大影响力。Roy Pea教授在本次AECT年会的主旨报告中,提出的推动赛博学习研究这项战略建议也体现了以上学习科学家的一贯思路:研究者和实践者联手创建赛博学习研究的跨学科共同体,以此推进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之赛博学习领域的成长;给赛博学习注入一种平台观,在大型科学平台上对各种硬件、软件和服务进行大规模共享式和互操作性设计;从包容性学习的视角出发,注重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推动从幼儿到老年等所有人群之学习实践上所具有的转型力量;启动各种项目和政策大力推进开放教育资源的发展;学界同仁肩负起让由国家科学基金资助的赛博学习创新计划的可持续性发展。

三、走向学习的科学与教学的技术: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携手的艰难之旅与光明前景

1.教育技术的时代挑战

和学习科学的蓬勃发展相比,教育技术则是另外一番景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等新学习理论的推动下,教育技术也获得了迅速发展,但这只是表面繁荣,背后隐藏着危机。实际上,由于缺乏原创性的理论创新,教育技术在整个教育科学与心理研究领域内的地位一直在下降,世界范围内最权威的教育技术刊物《教育技术研究和发展》在近百种教育和心理类期刊中排名靠后就是明证。

首先,教育技术的发展已历时近百年,可基础理论建设却一直举步维艰,学科体系始终残缺不全。近百年间,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技术基础理论学说屈指可数,仅有视听教学论和教学设计论。学习科学在20年的时间里就编辑出版了《剑桥学习科学手册》这样的基础参考工具书,而教育技术历时百年,才于1996年推出自己的专业工具书《教育传播与技术研究手册》,相形之下着实让人汗颜。

其次,虽然教育技术也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研究领域,可是这更多地是体现在教育技术专业教科书内容的七拼八凑上,真正具有战略意义的大规模、多学科交叉协同攻关,在教育技术领域内并不多见。当然,我们不能忘记:20世纪30年代,教育技术的先驱w.w.Charters召集了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统计学及其他多种专业领域内的知名学者,开展了历史上第一次对电影的综合性、大规模研究――佩恩基金会系列研究,曾得到著名教育心理学家、世界上第一台教学机器的发明人普莱西的高度评价,他说:“整个调查研究因其运用了各种各样的研究方法且涉及了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社会问题而声名显赫……事实上,到目前为止,在把实验科学的各种方法应用到大量社会问题的解决上,这个研究将会成为一个光辉的典范,在向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社会科学迈进的过程中,它将成为一块里程碑。”20世纪70年代,知名学者Donald Ely集结了包括图书馆科学、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的研究和开发力量,携手创建美国教育信息资源中心信息技术分站(ERIC/IT)这一全国性的教育技术基础设施和资源平台,也是学术界的一大盛事。然而,遗憾的是这些都已成为绝响。

第三,教育技术学的研究主体不注重战略研究,没有能够成功地把教育技术上升为国家战略,获得国家的大规模投入和支持。在加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那段教育技术发展的黄金岁月,以James Finn为代表的一批富有卓越领导才华的学者不仅以敏锐的学术眼光,把握了教育技术从视听教学转向视听传播再到教学技术的历史性跨越。而且还抓住了那一历史时期美国因苏联人造卫星上天而兴起的全国性教育改革浪潮,给教育技术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争取了联邦政府的大笔资助,有力推动了教育媒体与技术在学校教育实践中的推广和应用,推进了20世纪6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从而大大提升了教育技术专业的学科地位及其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的地位。然而,今日我们在教育技术领域,再也看不到这样学术眼光与领导能力均出类拨萃的学术领袖。

2.两大领域的艰难对话

面对学习科学的狂飙突进,教育技术领域无疑也强烈感受到了其巨大影响与冲击,开始有意识接触学习科学研究共同体,以求在合作中共赢。2004年,在业内享有盛誉的《教育技术》杂志推出了一期题为“学习科学与教学系统:开始对话”的专辑,集中了一批学习科学家、教育技术专家以及横跨两个领域的两栖学者,就两个领域的前途和相互关系阐述了各自立场。两个学科的研究主体在对话中表达了不同立场。以Janet L.Kolodner为代表的具有纯正血统的学习科学家认为,学习科学年轻而充满了生机,学习科学的研究主体应该以成为一位学习科学家为最高专业理想,目前的当务之急不是与教育技术合纵连横,而是要继续保持自身的独立性,以使其最终走向成熟,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令人尊敬的、与教育技术不同的专业领域;以David Merrill为代表的教育技术学家认为,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他们对学习科学的崛起持一种欢迎态度,认为学习科学的发展将进一步丰富教育技术研究,学习科学的发展有助于教育技术的进步。参加这场对话的还有另外一批以Christopher Hoadley为代表的年轻学者。这批学者横跨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两个领域,他们最初接受的是学习科学的专业训练,但其后从事的却是教育技术研究,有两种不同的专业体验,对这两个专业领域都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认识,因而在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也与前述两个阵营有所不同。Christopher Hoadley认为,学习科学和教育技术除了发展历史迥异之外,在研究目的、理论立场、认识论和方法论等诸多方面都有巨大相似性和一致性,而基于设计的研究则为两个领域的统合提供了现实的方法论框架,因此,两个领域走向统一既有必要性,又有现实性。这些观点的个中奥妙着实耐人寻味,发人深省。

3.携手共创未来的光明前景

学习科学无疑是当代学习研究的最前沿地带。AECT理事会邀请Roy Pea作为大会的学术主旨报告人,一方面体现了教育技术学领域的研究主体逐渐认识到当代学习科学研究对教育技术创新发展的重要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教育技

术学的学术共同体已开始正视学习科学的崛起,认可学习科学在推动学习理论研究和学习技术创新上的贡献,希望和学习科学家共同携起手来促进学习的实践,推动教育的变革。另外,在2010年会上,AECT主席、知名学者Michael Spector等人还组织发起了《学习科学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更加可以认为教育技术对学习科学已全无芥蒂。回首2004年《教育技术》杂志组织的那场对话,传统的教学设计与技术专家试图把新生的学习科学笼罩在自己的羽翼之下,而年轻的学习科学家则雄心勃勃,对教育技术的研究不屑一顾,一门心思要以学习科学统领整个教育与心理科学研究。Christopher Hoadley等人通过对教育技术和学习科学这两个领域内的引文进行分析也发现,两大学科之间的交流不充分,文献的引用很大程度上是单向的,即教育技术的学者会引用学习科学领域的文献,但学习科学对教育技术文献的引用则很少。

AECT历届年会的学术主旨报告人也都是传统的教育技术专家,没有邀请过学习科学家。直到2008年,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当时的AECT理事会邀请来自哈佛大学教育学院的学习科学与教育技术两栖学者Chris Dede作为大会学术主旨报告人。2009年,AECT理事会又邀请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Peter Goodyear这位同样具有两栖背景的学者做学术主旨演讲。本次年会邀请作为正统学习科学家代表的Roy Pea,表明了教育技术学和学习科学展开对话与合作的真诚愿望。此情此景,不得不让人感慨万千。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4)

1.1 创新系统理论

19世纪80年代,英国学者弗里曼对日本进行分析,把创新系统看做是由公共和私有机构组成的文化体系网络系统,该文化体系中各个行为主体的活动及其相互作用旨在经济地创造、引入、改进和扩散知识和技术,使一国的技术创新取得更好绩效。在创新系统的演化过程中,强调系统中各行为主体的制度安排及相互学习过程的重要性。位于该系统中心的是企业、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方式以及企业用以获得外部知识的渠道,这些知识源可能是其他企业、公共和私营研究所、大学或技术转移机构。

相对应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借鉴国家创新系统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以国内特定区域的创新问题,指的是在特定的经济区域内,各种与创新相联系的机构和组织、创新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以及协调各要素之间关系的制度和政策网络。其研究主要侧重对“系统”内的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市场创新等进行综合研究。

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的发展下,区域创新系统正在成为创新系统研究的热点,作为国家创新系统的子系统,区域创新系统是在中观层面强调以形成优势产业为主的产业结构的完整性,并且具有区内创新资源流动性好的优势,因此,区域创新文化体系成为决定特定区域经济发展效益的深层因素。

1.2 创新文化

建构创新文化体系提出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通过各种方式包括产业集聚、科技园或创业园等形成具有环境友好型技术且效益最优、环保节能型的循环经济体系。比如有关学者提出建立创意园、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以建设创意城市以至创新型国家。创新文化的中心价值和核心概念就是“创新”。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或激发人们去创新的文化。它不仅涉及制度层面和物化形式层面,更重要的是涉及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也有学者认为创新文化是指与创新相关的文化形态,包括观念创新文化、制度创新文化、环境创新文化三个层次。有的指出其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文化对创新的作用,这是一种外在于创新实践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二是创新的内在动力因素,包括创新观念、价值取向、精神、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对于创新文化来说,不仅要以科学的实证性和逻辑性为基础,而且以科学的思想性、批判性和创造性为主导,也就是要从内部和外部为科学活动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去进行科技创新。

2 海西建设需要创新文化

2.1 共同的难题

科技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但是本质上是科学理论走在技术和生产前面,为技术和生产提供各种可能的途径。同时科学进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深层互动所产生的新的启示和理念,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1.1风险负荷。科学技术作为现代社会的工具,成为学术界分析导致现代社会风险增长的原因时的重要风险源。风险社会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是:当代人类所面临的环境、社会、经济问题,都可能在微小的不确定因素干扰下引发重大事件。人类面临的环境和资源问题,诸如水、能源、环境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既是重大科技问题,也是经济问题乃至社会问题。虽然全球经济危机进入缓和趋势,但是隐藏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使人类进入了缓和与未知的动荡并存的后危机时代。这些问题的解决已经超出科技能力范围。它要求我们按照新的原则组织研究开发和生产过程,科技进步需要革命性的观念变革。

2.1.2科学技术对人的冲击。我们在发展科学技术的同时,人类的许多智慧和能力在丢失。正如马尔库塞等人说的那样,科学技术大发展,也意味着统治人的手段的发展。人们成为科学技术的支配物和监视对象,人越来越面具化、符号化,任何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间接和隔膜。科学技术对人性和价值的冲击还表现为它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的危机和极大隐患。其中最大的危机就是军事技术的发展。

2.2 科技创新

2.2.1科技创新的要素。科技创新必须具备四个要素,即风险资本、基础设施、具有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有利于活跃思想的文化氛围。基础科学的新突破、市场新需求的刺激都是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来源,市场新需求在科技与经济全球化浪潮的相互激荡中尤为明显。同时新工艺、新产品在生产过程的实际应用和市场营销中的实际成功是创新技术完成的过程步骤,这些都需要一个有利于科技创新的文化氛围。闽南文化,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海洋文化,具有冒险、不断探索和破旧立新等特征,这是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创新文化体系的重要保证。

2.2.2科学精神。科学作为一项重要的认识活动,科学强调对真理和知识的追求和不断奋斗的精神,体现着人类的一种崇高的理想和精神。科学精神,具体包括自由探索的精神,勇于批判、大胆创新和严谨求实的精神等等。另外,科学家的科学行动中也应该渗透人文价值,培养一批在科学观上具有一定人文科学基础的科研人员,是海西经济区创新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需要福建各高校倡导创业创新教育、科研机构注重创新精神、以及对大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2.3 文化“软实力”

2.3.1文化驱动力。创新文化在海西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意义。创新文化是自主创新活动之魂,是其理念先导与文化支撑,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创新文化孕育创新事业,创新事业激励创新文化。”具体而言,创新文化是在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层面上提升主体自主创新贡献力的前提,是从制度角度提高区域自主创新力的基础,是从环境角度建构区域创新体系的系统软件。

2.3.2直接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本身是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产业优化升级生产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的策动力,是实现自主创新的途径之一。发展创意产业是化解资源、环境资本制约经济发展瓶颈的有效措施。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知名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的文化企业以及具有区域性特色的文化产业群的规模发展,能够给海西经济建设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

3 发展海西创新文化的建议

3.1 需要新的世界观

构建创新文化体系,需要的是这样一种思考方式,将人本身看做是目的,让科研人员或创造者自觉地将科技创新同自己的人生理想、目标、价值联系在一起,使创新主体能够在积极向上的创新氛围中合作与竞争。世界观的改变,即技术观的改变,在过去,人与自然相互对抗,人征服自然。现在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过程。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进行了辨析:我们面对的现实世界,就是由人类社会和自然界双方组成的矛盾统一体,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社会是人与自然相互生成的统一体。这里的自然界,已经是人化的自然,它为人的生活、人的本质的实现提供了现实基础,也为人的科学提供了基础。这个基础的本质是感性的。他认为,感性必须是一切科学的基础。这里的感性是指感性活动,即工业和生产实践,是自然与人的内在统一的基础。同时,只有通过实践,人与自然的统一才能现实地、历史地完成。

3.2 需要新的科学观

创新文化呼吁新的更加全面的科学观,克服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片面性,这样才能真正地深化创新文化建设,推进科技创新活动。事实上,科学对于社会的目的、意义和价值是双重的:既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又有文化和精神方面的目的、意义和价值。反过来,社会给予科学的推动力也是双重的:既有来自技术和经济方面的推动力也有来自文化和精神方面的推动力。以科学的文化性和精神性为先导,有利于促进科学与社会之间在经济和技术层面的互动关系,有利于实现人文精神在科学观中的体现。传统科学观存在两种忽视人文价值倾向,包括逻辑实证主义科学观和功利主义科学观。功利主义科学观不仅抹杀科学的内在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而且对科学的外在的动力、目的、意义和价值也做了极为片面的理解。它将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仅仅锁定在技术和经济层面,而看不到二者之间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深刻联系。而功利主义科学观的偏颇就在于,它只强调科学与社会之间在技术和经济层面的互动关系,而抹杀了科学与社会在文化和精神层面的互动关系,导致科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过于功利化、肤浅化和平庸化,从而使科学与社会都缺失一种来自文化和精神层面的巨大资源和推动力。

3.3 需要新的技术观

创新文化建设需要树立一种新的技术观,需要在技术发展过程中强调“人文关怀”,即将人文关怀渗透入具体技术的开发过程和投入生产过程。这样的技术观,需要颠覆传统的科学技术的价值中立,需要科技人员做技术后果的预想,需要对正确的和错误的技术进行“扬弃”,在这种扬弃的基础上获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新的技术观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在某种层面上来讲就是环境友好型技术或这种技术在生成过程中是通过人的智慧、才智特别是一种特定的思维习惯或更广义上的区域文化特质,理性层面的技术研发程序或实验而形成的创新技术。

4 结论

创新文化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所贯穿并渗透到所有领域和所有行业的全局性的文化,也体现为一种文化“软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海西创新文化体系是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融合,包含了全新的世界观、科学观和具有人文关怀的技术观,其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程,必须从精神理念和价值层面、制度层面和外部环境等多个方面充分构建。

参考文献:

[1] 费多益.科学价值论[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2] 徐冠华.大力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文化环境[J].中国软科学,2001,(3):1-7.

[3] 邱成利,魏际刚.论构建区域创新文化环境与对策[J].科学管理研究,2003,(5):25-28.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5)

一、传统技术创新的理论基础

1.经济利益最大化。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在他的德文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熊彼特(1942)通过对经济发展的深入观察,划时代地提出创新是经济增长最重要的驱动力的论断。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在恢复战后经济的基础上,西方经济学家和许多国家的政府以经济的高速增长为目标,逐步形成了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等同的传统发展观。正是由于传统经济发展观的指导,传统的技术创新将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终极目标,将经济价值作为其一切经济活动的惟一评价标准。传统技术创新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片面、单一的技术创新观。其表现为加大了对自然索取的力度,破坏了人与自然的和谐;过分强调效率,忽视公平,激化了人与社会的矛盾。它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论,违背了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它强化了整个社会的片面经济观,突出了功利主义的价值追求而忽视了人类在其他方面的价值追求,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

2.技术工具理性主义。工具理性主义认为,科学技术是形式合理性和工具合理性,讲究效率原则,认为技术是纯粹中性的、超然的。这种技术工具论不涉及任何价值评价,认为技术本无好坏之分,只有在被人类当成工具使用以后,才能显现出它的性质。在技术工具论思想的主导下,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成了主宰经济活动和左右经济决策的工具,从而导致人类无度征服自然、掠夺资源、污染环境进而毁灭人类自身生存环境的灾难性后果。人炸、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物种退化等,都隐藏着技术工具理性主义膨胀的经济社会根源;技术工具理性主义是造成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对立或分离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有机联系的重要因素。技术工具理性的加强是以人的物化、价值的失落即价值理性的衰退为代价的,导致了非理性的行为。

传统技术创新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使得传统技术创新忽视了技术创新的环境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严重影响了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取向。技术工具理性造成了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忽视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因此,技术创新必须转变传统价值观念,重视技术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整合,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二、传统技术创新的价值缺失

基于马克思技术实践的观点,技术创新被技术哲学的众多学者界定为具有创造性地社会实践活动。技术创新通过创新主体与创新客体的实践活动构成了技术创新系统。这个技术创新系统是价值负荷的。李兆友教授指出,技术创新是创新主体借助于技术手段的中介,认识、利用、变革创新客体,使创新客体成为合乎人的目的和需要的实践活动过程。技术创新具有技术实践、生产经营实践与管理实践的三重性质。夏保华博士提出技术创新是一种人与自然、自然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展开的有技术设想到技术物品的创新性社会活动价值系统。其性质是技术与社会的相互性塑造,内容是创新技术实践、认知和评价的统一;其价值是技术、社会价值和自然生态价值的统一。系统辩证论认为,价值系统是分层次的。从系统物质价值层次可将技术创新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自然生态价值、环境价值、社会价值。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的的传统技术创新只片面强调了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技术创新的自然生态价值和环境价值、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受传统经济发展观的影响,传统技术创新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引发出一系列负面影响将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严重破坏。传统技术创新在追求工业产值和商业利润的同时,把人们引向了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开发和无节制的消耗,经济增长的实现以自然资源的衰减和枯竭、环境质量的恶化和损害人体健康为代价。正如恩格斯曾经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于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传统技术创新唯经济价值取向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人文价值。技术创新社会价值体现为对人的全面发展、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人类生存环境的改善等方面。人的全面发展是技术创新社会价值的前提。技术创新的“纯经济性”与社会发展的全面性发展产生了冲突,人们在充分享受丰富的物质生活的同时,却在失去精神生活发展的空间,片面追求物质享受使得人们丧失了深层的情感体验和对美、自由、理想的热情,信仰危机、道德失范、心理疾病等消极现象,严重地影响人的全面发展。19世纪马克思就曾深刻地描绘过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科学技术创新的异化现象:“……技术的胜利似乎是道德的败坏为代价换来的……我们的一切发现和进步,似乎结果是物质具有理智生命,而人的生命则化为愚钝的物质力量。”

三、传统技术创新的尺度失衡

所谓尺度,就是标准、准则、范式、规范。主体的内在尺度反映了主体实践的目的,客观尺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客观物质世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由无数事物和过程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复杂系统。各组成要素都有着自己特有的客观尺度,而且这些尺度有着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平衡关系,形成物质世界统一的尺度。忽视物质世界固有的客观尺度,主观任意的改变自然界的形态和相互制约、相互平衡的关系,也就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和再生能力。恩格斯说:“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统治,使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动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因此,人类改造和支配自然必须掌握和遵守自然规律,同时,还必须掌握和遵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仅要考虑自身行为的自然后果,还要考虑自身行为的社会后果。毕竟人不仅是自然的人,同时也是社会的人。

技术创新作为实践活动应在实现人的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统一的基础上进行。传统技术创新实质上将实践主体的内在尺度扩大化而忽视了实践客体的客观尺度,造成内在尺度和客观尺度的失衡。严酷的事实告诉我们,作为实践活动的技术创新只有按照自然界事物本身的尺度和他们之间互相制约、互相协调的平衡关系进行,才有利于保护物质自然界自身在生产的能力,有利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四、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

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回顾我们党的发展观,经历了一个从片面到全面、从粗浅到精深、从古典到现代、从缺乏科学性到科学性的逐渐演变。从发展的科学性视角看,经历了一个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发展到强调可持续发展,再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综合发展的过程。缺乏科学性的发展观不仅违背了自然规律、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规律,也违背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有机体理论及其辩证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标志着我国发展实践的深化和科学发展观的确立。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要把满足人的全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提供充足的物质文化产品和服务,围绕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本质内涵。技术创新作为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一方面,体现技术创新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承载着技术创新主体的价值实现;另一方面,技术创新的成果在转化为物质财富的同时,应不仅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和健康水平。正如十七的报告中指出:“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泛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实现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在技术创新活动的各个阶段中引入生态观念,从而导引技术创新朝着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并利于经济、社会、环境系统之间形成良性循环下的方向协调发展。在生态价值观的指导下,充分考虑人的发展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前提下实现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其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要在和谐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把自然、社会、人的和谐统一关系形象地比喻为社会有机体,而这种社会有机体的良性互动、和谐统一同样运行于技术创新的实践活动中。再次,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就是实现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的可持续性就是保证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保证资源的永续利用,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技术创新作为创造性实践活动,在有目的的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应把环境价值和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的价值体系,从自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技术创新的综合评价,保证生态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的协调持续发展。

五、结论

传统技术创新对传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凸现出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和自然观律的缺陷。传统技术创新有着经济发展和技术工具论的理论形成基础,表现出技术创新自然生态和环境价值、社会和人文价值的缺失。同时也反映出传统技术创新在实践主体和客体之间内在和客观尺度的失衡。国内外的发展经验表明,技术创新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只有在技术创新价值观与社会发展观相适应的条件下才能实现。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技术创新应在注重经济价值的同时,把社会价值、生态价值纳入技术创新价值体系,坚持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坚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大力发展生态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

[本文系青岛理工大学校立人文社科基金课题。]

参考文献:

[1]李兆友:《技术创新哲学研究的反思》,《系统辩证学学报》,2003.11。

[2]夏保华:《技术创新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12。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商务印书馆,1982。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12卷),人民出版社,1972.4。

[5]夏甄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6。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6)

[中图分类号]G305;C9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9)09-0044-03

人的解放、人的自由、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内涵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体力和智力为主的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及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丰富和发展;三是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和充分发展。

科技创新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日益丰富的物质财富;其次,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最后,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素质能力的提高和人的个性的发展。

一、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

首先,科技创新创造了物质财富。科学技术是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重要工具,是推动物质文明发展的主要动力。科学技术同时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的重要反映,它的每一次重大创新都创造了巨额的物质财富,引起社会的深刻变革,极大地促进了物质文明的提高。

革命导师充分肯定过科学技术创造物质财富的力量。列宁指出,机器劳动代替手工劳动,表现了人类技术的整个进步作用。马克思指出:“科学――财富的最可靠形式,既是财富的产物,又是财富的生产者。”

邓小平也曾经说过:“社会生产力有这样巨大的发展,劳动生产力有这样大幅度的提高,靠的是什么?最主要的是科学的力量、技术的-力量。”

科技创新是如何创造物质财富的呢?科技创新包括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知识创新是指研究并创造新的形态的知识,这是人类永无止境的探索行为,只要人类存在,这类行为就会持续下去。而新知识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从一般生产力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换句话说,科技创新是将科技成果由潜在的、知识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的全过程,是实现科技成果市场价值,从而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全过程。因此,科学技术的全社会广泛应用,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则为全社会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大量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积累,又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并奠定物质条件。

其次,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上,制陶技术和冶金技术的发明加速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离;铁器的应用及其农耕技术的发展促使了农业和畜牧业的分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促进了现代工业的飞速发展;电磁理论的提出和电动机的发明将人类带进电气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及其应用催生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所有这些都说明,科技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它在极大地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和社会制度的更替,从而导致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发生巨大的变化。

马克思说:“机器的发展则是生产方式和生产关系革命化的因素之一。”马克思又指出:“机器表现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出发的,使一般生产方式发生革命过程的起点。”

由于科技创新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并逐渐消灭了旧式分工,缩小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从而能够使人们从单调乏味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从事创造性活动,开展创造性工作。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尤其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的迅猛发展,机器将不但替代绝大部分人的体力劳作,而且也将负担部分人的脑力劳作来完成生产的调控功能。计算机和机器人的广泛应用将改变人的工作方式,人们将突破工作方面的时空限制,从单调乏味的劳作中解放出来。

与此同时,人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随着科学技术的高歌猛进,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也日趋密切,并使科学技术成为变革人们生活方式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文明的生活方式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和谐统一,是劳动与享受的结合。劳动不再是作为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了人的第一需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就是从具体生活实际出发,在吸纳和借鉴各国优秀生活方式的同时继承本国传统生活方式的精华。科学的生活方式是根据适度消费的原则,在不超过现实经济的条件下,使生活方式适应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当今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人们的交往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观念随之发生改变。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强化了人与物的关系,淡化了人与人的关系。因此,亟需建立一种适应人自身发展、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要求的――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

最后,科技创新扩大了人类的交往空间,丰富了人们的社会关系。科学技术的进步,拓展了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这是因为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加速了全球化趋势。与此同时,科技创新丰富了人的社会关系和交往方式。科学上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引起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从而使人类从封闭、保守、落后的农业社会进入开放、竞争、贸易的工商业社会,并从而使人类的交往突破了血缘、业缘和地缘的限制,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新的社会关系。现代交通、现代通讯技术大大加速了国际化、全球化进程,极大地拓展了人类交往空间,缩短了人们交往的时间。而互联网技术则使人的交往实现了从现实空间到虚拟空间的跨越。人的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多,社会交往空间扩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人的发展奠定了物质条件,也创造了大量的精神财富,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精神条件。

科学知识、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的积累和传播,能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首先,科技创新对人的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有着重大的影响。马克思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次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和达尔文的《物种起源》使人们从中世纪的宗教迷信中解放出来,重新认识到人自身的价值。牛顿力学实现了物理学的第一次理论大综合,同时也为机械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流行奠定了基础。19世纪自然科学领域所取得的重大成果对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起了重要的作用。

其次,科技创新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科学技术在本质上就是塑造价值观的革命性力量。科学的重大发现,技术的重大发明,往往导致旧的道德规范及其价值体系的解体,形成新的道德观念、道德标准,并从而塑造新的价值体系。

科技的进步使得封闭、保守的传统家族观念被

开放、进步的现代家庭观念所取代。技术创新使过去那种师徒相授的小作坊的纵向的技术传播方式变成了当代大规模的横向的技术扩散,直接导致了职业道德观念的转换。科技创新加速了科学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促进了社会化大分工,同时加深了对相互依存及其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从而强化了人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规范。而现代科学技术的整体性又形成了当今既合作又竞争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价值观。“科学技术作为创造文明和争取幸福的工具,是提高人们道德素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它实现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和谐统一,从而有利于人类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当下和谐社会的构建,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进程中,多重价值观并存。使我们面临着价值选择的困惑,这其中自然包括生态价值选择的困惑。科技知识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及自身的认识,并将自然也纳入到道德的范围,产生了生态伦理观,从而扩大了人们的道德范围,改变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形成了更为科学的道德价值评价体系。这种体系把生态环境价值与人的价值统一起来,指向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与和谐社会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相契合,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思想资源。

三、科技创新有利于人的能力的提高和个性的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改变了人的思维方式。人类思维发展水平同人类文明程度是紧密相关的。人类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思维方式进步的程度,体现了人类智能的开发程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标志,也是人类获得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尺度。

科技创新,一方面为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开辟了广阔的新天地;另一方面又是人们思维方式和思维方法的大革命。思维方式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和自身能力的某种反映,是人类的精神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总体现。它既是历史的产物,又与当下的科技进步相联系。考察人类社会的进步历史不难发现,从人类早期封闭的感性直观的思维方式到近代机械论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再到现代辩证的思维方式,这其中有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随着科技的创新,人类不断地变换着思维的方式与形式,并增添新的内容与特征。

其次,科技创新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科学技术从一开始踏入人类社会就不仅是人们认识自然的工具、创造物质财富的手段,而且也是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利器。众所周知,科学技术本身具有强大的认识功能,它们既是人类以往面对自然所取得的既有成果,同时又为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提供了理论基础与科学方法。因此科学技术推动着人们认识能力的提高,推动着人们行为方式的理性化。科技创新提高了工作效率,对人的认识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再次,科技创新增加了人的自由时间。马克思曾经指出,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它不仅是生命的尺度,而且也是人的发展空间。马克思还指出:“自由时间,可以支配的自由时间,就是财富本身:一部分用于消费产品,一部分用于从事自由活动。”

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以充足的自由时间作为保证条件。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及其成果的社会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水平,缩短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自由时间。自由时间的增加对人的发展有着多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劳动者恢复社会劳动中消耗的体力和脑力,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二是有利于劳动者个性的发挥和舒展;三是使劳动者摆脱物质的束缚,不再为谋生而奔波操劳,尽情地发挥自己的爱好,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从事自主性、创造性的活动。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7)

对创新能力的认识,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有着不同的研究定义,一直未能达成共识。美国心理学家斯腾伯格认为,“创造力是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动机和环境6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1]。我国学者刘丹对创新能力做出了如下定义:“创新能力是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在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成果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综合能力。”笔者认为,创新能力不应该只是一个方面的定义,它应该分为内外两个部分。从内部因素来讲,创新能力是人类开拓精神的一种,通过系统化的知识架构,将信息归纳为生产实践的手段,并将其转化成为社会生产成果的一种综合能力。其中包括创新理念、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手段三个方面。从外部因素来讲,得有使创新能力存在并得以发展的基础,这个基础主要指鼓励创新的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基础,即创新的社会基础和科学基础。科技创新以物质世界作为实现的主体或平台,它植根于客观上的实际需求和可能性条件,来源于现实生活。人类的创新能力都是围绕物质的客观实在性来培养和发掘的。科技创新主体认识客体并改造客体的活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进行科技创新。正如马克思所说,“宇宙的一切现象,不论是由人手创造的,还是由物理学的一般规律引起的,都不是真正的新创造,而只有物质的形态变化”[2]。人与其他生物最大的差别就是具有自觉的创新能力。在创新能力的促进下,人自身的其他能力得到提升并形成一种强大的综合力,进而推动人的生命活动呈现出一个持续的变革、更新和创造的过程。人在人化自然过程发现自然界的某种有用物并使其成“资源”并产生经济价值。通过人类活动实现自然资源、人工资源的生产和占有。人的素质和潜能的提高,是科技创新能够实现的关键。科技创新活动不是重复的生产实践活动,它需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和激发创新主体的创造力,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使人的本质全面呈现。科技创新活动是富有探索性和开拓精神的活动。科技创新成果展现出科技创新主体的综合能力。科技创新成果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凝结,是创新主体各种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和物化的产物,它既真实地反映了创新主体的创新能力,也全面地、系统地展现了创新主体的各种本质力量。因而,科技创新不是自然而然产生的,而是在客观事物不能适应和满足人们需求时,人的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并遵循和利用客观规律对旧事物进行改造、改进的结果。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相关性

(一)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的辩证统一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各种形式的艺术教育对学生的审美思维进行培养,以达到提高其艺术水平和审美力的目的。科学与艺术就像是硬币的两面,即科学中有艺术,艺术中有科学。艺术的熏陶能影响智力开发、集合想象力、启迪创造力,从而推动科学前行;同时科学的发展也为艺术开拓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因此,科学与艺术是密不可分的。“人文精神是人类对人世的探求和处理人世活动的理想价值追求和行为规范的集中表征,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自身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3]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最根本精神,或者说是整个文化生活的内在灵魂,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活动及其成果在精神上的沉淀和升华。科技是理性思维和解决人类实际问题的艺术,艺术是人类想象力的灵动创造。科技追求慧与用,艺术追求美,科技探寻自然规律,艺术感受世界形象。科技和艺术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追求的目标是真理普遍性、成果永恒性、意义深远性,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科技与艺术的交流互动,理性、感性、悟性的汇通互补,有利于大学生提升创新能力、增强对世界整体的立体认识。艺术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受教育者具备基本艺术素养,促进其全面发展,发挥出自身能力,包括培养激发其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而科技创新须依靠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的激发与互补,从大跨度联想中得到启迪,再用严密的逻辑加以验证。因此,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是辩证统一的。

(二)艺术教育与科技创新统一的内在逻辑关系

“人文活动和创新能力都是用感性认识作用于客观存在的行为活动,两者通过感性思维模式,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4]审美是审美个体将对美的感性构成能力作用于客观世界,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创新能力则是将人类对科学的认知显像成为客观存在,并对其进行认知表达和实践的一种方式。两者都是以感性的构成能力能动地认识、改造世界。审美活动与创新思维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都是由感性认识激发灵感,进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然后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的社会目标,将意识转化成为客观存在,并作用于生产实践。因此,二者在内部构成形式上具有逻辑统一关系。艺术教育注重形象化的认知模式,其核心是直觉,通过直觉的第一印象感悟,然后再真实地展现对美的认知。创新思维也依赖于第一印象的直觉感受。直觉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起到源的作用,与审美意识一样,直觉的感性认识往往是来自于人类的现实生活,因而具有真实性、形象化的特征。丰富的社会生活和生活感触的直觉是美和科学诞生的前提条件。因而,艺术教育和创新思维都依赖于直觉,且统一于直觉。创新思维是创新的源泉,为人类提供思维观点、科学知识、价值取向、行为规范、行动计划和未来预见等,是人的活动和物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创造性,是增强实践目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创新能力是对新的挑战作出创造性应答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形成源自创新思维的养成,创新能力的培养,源自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是创新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创新思维的培养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创新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延伸与发散,为创新思维的发展提供保障。因此,两者密切相关且相互促进。

三、加强和改进艺术教育工作,培养理工科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一)重视艺术教育的价值与功能,加强艺术教育工作

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理轻文的观念,阻碍了文理兼容、相互渗透的综合素质教育理念的贯彻落实,导致许多高校的艺术教育呈现出“瘸脚现象”。因此,高校的艺术教育应在加强对自身内在价值认知的同时,也要重视其外在功能,即艺术教育对教育的基础作用。艺术教育机构是发展艺术教育的保障。高校首先应在思想上重视艺术教育,将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并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其次在行动上,要建立一支专门的专业化艺术教育管理队伍,并设立专门管理机构来规划、督导和组织艺术教育的教研活动,将艺术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完善课程设置,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

高校要实现艺术教育计划就应该加强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之间的互动。高校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应将艺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的教育系统,使不同学科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和资源共享。加强艺术课程综合化的合理设置。首先,要完善艺术学科的课程设置;其次,要注重交叉学科的课程设置,拓宽学生的思路和视野,依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有限的课时内,依据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和课程间的逻辑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设置;再次,要依据“精选内容、发展能力、提高素质”的原则实现课程综合化的设置。通过完善课程设置,实现资源共享,有助于理工科大学生获得更多学习艺术知识的机会,从而开阔其视野,丰富其科研生活,进而激发其普及和传播科技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合理配置教师资源,最大限度地实现师资的优化配置。“促进艺术教育与科技教育的交叉与互动,能实现客观世界的真善美,有助于人精神活动的知情意与人类的知识体系中科学、伦理学、美学有机结合,从而有利于高校培养出人文精神浓、科学精神厚、创新意识强、创造能力高的优秀大学生。”[5]

(三)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

构建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是加强和改进高校美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新型的艺术教育体系应注重两个方面,一是将艺术教育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二是实现整个教育过程的艺术化。

(四)改革传统的艺术教育方法和评价方式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8)

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就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就是要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方面的需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过去,由于科技管理体制和政策的不完善,使大批科技人才外流,有人说“在硅谷,没有美国人的公司并不希奇,而没有中国人的公司却十分罕见。”由此可见,我国人才外流的严重程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依靠人才,尊重人才,发展人才,最终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就科技创新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树立科技创新为了人、服务人、依靠人的观念:为了人,就是科学研究的内容、手段、方法、目的要以努力满足公众的基本需求为目标;服务人,就是要努力使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公平地分享科技进步的成果;依靠人,就是要坚持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建立起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激励机制,构建有助于科技人员实现潜能并且生产知识的制度和文化环境。1.2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协调发展

科学发展观,内在地要求科技创新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协调。这种相互协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涵:一方面,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另一方面,强调科技创新必须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深入实施,我国的科技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内部也存在着不少不协调甚至是矛盾的问题,诸如科技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机构设置不合理、科技评价体系不完善、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我们应该辩证地分析,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探索建立和完善以科研团队和课题组为核心的内部组织管理模式和合作模式,解决科技事业内部存在的不协调,实现我国科技事业的健康良好发展,真正发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

协调发展还要协调好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的关系。自主创新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努力获得更多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使各种相关技术有机融合;三是要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地促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坚持自主创新,决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

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

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1.3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

根据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的有关

报告,可持续发展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损及

未来世界满足其需要之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一

种发展理念,它要求建立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相统

一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可持续

的科技创新观。首先要按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建立一

种新的科技模式,综合考虑技术对环境和社会、生态

带来的正负效应;其次,要明确进一步科技创新的方

向和领域;第三,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体系,针对

许多科技发展中出现的新的社会问题,建立一套行

之有效的法律体系。

科技创新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就要求科技的发

展既要满足于当前需要,更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要

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科研发展能力和发展后劲,促

进科技工作健康、稳定地发展。科技创新是一个厚

积薄发和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实现科技创新的可

持续发展,关键是要建立和培育一种能够促进学术

自主发展的学术传统,并建立起能够传承和发展这

一传统的制度框架,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持续性的

学术能力和发展后劲。

1.4科技创新必须坚持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新科技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十七 大报告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 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因 此,科技创新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同步共进,互相 促进的:一方面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科技产 业,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和基本 保证;另一方面发展科技事业要依据全面建设小康 社会的目标和需要确定自身的发展目标,要根据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制定、确立和调整科技发展 的规划、目标和措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科技 支撑。

科技创新必须要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全面 发展,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关系,正如“学”与 “术”的关系,对这两个方面不能偏废任何一方;必 须把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作为一个统一整体通盘考 虑、统筹运作,必须注意自然科学同社会科学之间的 相互匹配和协调,保持科学大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 合平衡。2 科技创新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支撑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1 科技创新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人类之所以需要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说,就是科技可以推动经济与社会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有助于促进经济的发展。我国秦汉时代由于农业技术领先,促进农业经济大发展;而瓦特发明的蒸汽机这一科技创新的成果改变了整个世界;爱迪生的发明,在美国兴起了一场电力技术革命,也使美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因此科技创新在人类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的文明和经济的发展。在20世纪初期,一些发达国家科技对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的贡献从最初的仅占10%~15%上升到90年代的85%以上。

其次,科技创新有助于开拓和利用资源。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中国每创造l美元的gnp.其能耗相当于德国的4. 97倍,日本的4.43倍,美国的2.1倍,印度的1. 65倍。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

第三,科技创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人类所创造的各种文明都搭上了生态环境的烙印,离不开生态环境的支持。科技创新可以为人类协调与环境的关系,提供战略思想和技术条件等方面的保障。因此,我们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发展循环经济,为经济的增长提供有力的支

 

撑。2.2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关键

与经济相结合、服务经济建设是我国科技发展的中心任务。这一任务的完成应当带动起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

首先,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好地解决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为解决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问题起先导及带动作用,带动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

其次,科技创新能够兼顾生产领域和社会公共领域,促进社会民众生活质量的提高。要实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社会公共事业发展不能总落后于经济产业的发展水平。

第三,科技创新能够兼顾区域科技发展,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经济发展状况相对应,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科技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异,在今后的科技发展中,要体现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的原则,从而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取得协调发展。

第四,科技创新能够促进精神文明加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普及能够提高人们的精神生活质量;科技应用范围的扩大和效能的增加能够促进新的道德规范的形成。

第五,科技创新能够保障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在涉及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的关键领域,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具备强大的技术创新能力,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才能在急剧变幻的世界竞争格局中把握机遇,掌握战略主动权。2.3科技创新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根据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我国科技事业,必须强调以人为本,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于人民;同时,大力发展科技事业,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需要,提高人们的科技素质和创新能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是落实以人为本的重要举措。

首先,科技创新改善智力结构,提高人的创造思维能力,引起社会劳动方式的科学化,促进人的劳动技能发展。现代科技知识的深度、广度和新度的三维加速扩张必然使人的思维方式从过去的封闭、静止、单向、滞后迅速变为开放、动态、多向和超前,其智力技能的创造性必然随之日益增强。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9)

关键词:

现代科技;技术发展;价值观念;更新

世界上每一个国家、民族都十分重视自然科学技术发展,因此它不仅能够转化为强大的物质力量,与此同时还能推动整个社会结构的变革,因此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引出了崭新的价值观念。

一、科学技术对价值观念更新的重要影响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认识论价值功能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会更新传统的科学理论,属于一个不断发现真理和认识真理的过程,这对于更新价值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例如:物理科学发展的早期,著名科学家伽利略发现了地上的运动规律、著名科学家开普勒发现了天上的运动规律,这些理论主要都是从牛顿三大定律、万有引力定律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与此同时也了亚里士多德的物体运动的错误观点。这些都说明当物理常识科学技术成为既定事实的时候,科学技术的发展要求价值观念、认识理论的更新。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影响人的价值观念[1]每一次科学技术的发展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人的价值观念,这主要体现在天文系统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宗教观念的看法。例如:在很早之前,人们都盲目的认为地球才是宇宙的中心,这种观点和错误是十分错误的,而且已经成为宗教思想思想的通知工具,而且已经成为一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价值管理体系。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当伽利略用望远镜观测到整个天体的时候,并且证实了传统的宗教思想是错误的,这种震动是前所未有的。由此可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个体现象的认识不再是孤零零的,而是构建了世界新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观念。

(三)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人的价值判断方法一种新的科学方法的研究和出现,能够更新人们的价值判断,尤其是当这种科学方法成为统治阶级的理论系统的话,则会从根本上变革人们的价值判断,支配者整个社会的价值观念。例如:培根、笛卡尔、以及牛顿等人研究发现的机械宇宙理论,这种科学的理论体系认为,从整个宇宙到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构成世界的重要元素,并且向机械那样有序的按照自然规律进行运行。其中笛卡尔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都可以用图形、数学、声音等部分组成,而且都能够用数学公式和数学原理进行计算和解释,从而推测未来。又如:牛顿的三大定律告诉人们只能按照机械的世界观念去看待社会的发展,尽管机械科学技术是冰冷的但却是不可逆转的,强调物质运动必须符合规律。这种机械理论了传统宗教的认识误区,科学技术的发展促使人们更新了价值观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强调要全面、科学、系统的去看待一个问题,要求人们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在实践的基础上创新,在创新的基础上实践,从而用整体的、系统的价值观点去看待问题[2]。

(四)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价值体系的构建科学技术能够转化为先进的生产力,然后作用于社会意识,从而促进了价值体系的构建。例如:20世纪的量子力学,已经成为最新的科学观念,它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机械主义价值观念的形而上学的不足,极大的变革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思维模式,构建了科学的价值体系。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价值观念的表现

科学技术是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技术手段,科学理论一般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科学技术、专业技术三种形式,其中基础理论主要是应用于某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从而形成了不同的理论基础;科学技术主要是指在发明创造、科学管理等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专业技术手段;而专业技术主要是指具体适用于某个领域的科学技术。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观念的改变主要表现在,人们要逐渐适应新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与更新,然后认识到其必然带来的经济和社会的转变,从而影响和更新人们认识程度、价值观念的改变。例如:正如未来的哲学家马克思所言“:蒸汽、电力的发展甚至比革命家更加危险”。又如:恩格斯所言“:没有机器的生产就是没有运动的发生。”这种夸张的说法证明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变革都是由科学技术产生的,科学技术创造除了公路、汽车、火车等机械,与此同时也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运动等革命的发展,随着这些科学技术的产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更新了人们价值观念的改变。

(二)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价值文化的改变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价值文化的发展二者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新了价值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价值文化为科学技术的更新提供了思想指导。例如:在远古人类时期,科学技术的影子是毫无踪迹的,经过上百万年都没有科学技术的创新,但随着社会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价值文化的不断发展,它逐渐引导了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之所以能够改变人们的机制文化,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创新人们的生活模式、构建新的价值文化环境。从这个意义上说,科学技术属于一种社会财富,极大的丰富和更新了人们的价值观念[3]。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技术的发展不仅是科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社会进步发展的动力,它在满足人们物质世界的需求同时也丰富了人们的价值观念。纵观人类发展演变的历史,每一次科学技术的重大发展,都会引发人们价值观念的更新,在变革社会生产力的同时,还更新了人们的机制观念。由此可见,我们应该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科学技术变革的技术上逐渐转变价值观念。

参考文献:

[1]孙厚才.论科学技术发展与价值观念更新[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1).

科学技术创新观篇(10)

中国科学院学部和中国工程院是国家科学技术和工程方面的最高咨询机构,是国家的科学技术思想库。长期以来,以两院院士为代表的我国广大科技人员发扬爱国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精神,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为党和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在这里,我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各位院士和全国各条战线的广大科技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下面,我就推进我国科技进步和创新谈几点意见。

一、深刻认识我国科技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我们既面临着必须紧紧抓住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必须认真应对的严峻挑战。这种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不仅表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也突出地表现在科学技术领域。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特别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世界科学技术发生了新的重大突破,以信息科学、生命科学为标志的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不仅给世界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而且也给人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造成了深刻影响。世界科学技术酝酿着新的突破,一场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之中。专家们预计,在未来30年到50年内,世界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出现重大创新,很有可能在信息科学、生命科学、物质科学、脑与认知科学、地球与环境科学、数学与系统科学以及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领域中形成新的科学前沿,出现新的科学飞跃,为人类社会发展打开新的广阔前景。未来科学技术引发的重大创新,将会推动世界范围内生产力、生产方式以及人们生活方式进一步发生深刻变革,也将会进一步引起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这个发展趋势,必然对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综合国力竞争带来重大影响。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果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能够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奋力跟上科技发展的时代潮流,就可以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把握住机遇、赢得主动。反之,如果没有看清世界科技进步的大势,不能制定出正确的科技发展战略,在全球激烈的科技竞争中落伍了,那就会失去机遇、陷于被动。机遇和挑战并存,关键看我们能不能把握住机遇、加快发展,开创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现在和未来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综观当今世界,尽管各国在历史文化、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差异,但普遍关注和重视科技进步。特别是各大国都高度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纷纷加强科学展望和技术预见,认真思考和积极实施新的科技发展战略和科技政策,希望通过科技进步来推动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我们党和政府一向高度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不久,同志就深刻地指出,不搞科学技术,生产力无法提高。上个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强调科学技术要走在前面,中国要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同志也反复强调,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科学技术对发展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对维护和发展我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科技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推进现代化建设、实现人民生活总体上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新世纪新阶段,为了更好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我们必须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进一步发挥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键性作用。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我国科技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大科技人员要肩负起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智慧和力量。

二、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科技工作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了我们党对发展问题的新认识。

我们提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依靠全党全国人民思想认识的普遍提高,依靠正确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措施,依靠科学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也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也好,优化经济结构也好,做到"五个统筹"也好,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也好,都离不开科技进步和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把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定不移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发展势头很好,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比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科技水平还比较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还缺乏有力的技术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所占的比例还不高,传统产业优化升级的任务十分繁重;产业技术的一些关键领域存在较大的对外技术依赖,不少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靠进口;人口、资源、环境对经济发展的压力越来越大,特别是资源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环境治理的任务依然相当艰巨;大江大河防洪体系尚不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消耗高、资源浪费、污染环境等粗放经营方式仍比较严重,如此等等。这些问题,既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需要不懈努力解决的长期问题,也是当前必须下大气力解决的紧迫问题。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有效解决,最终势必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人口多、资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国情不会改变,不可再生性资源储量和可用量不断减少的趋势难以改变。从长远看,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会越来越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用改革和发展的办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抓紧解决这些问题。

我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要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科技问题上发挥重大作用,更要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中起到先锋作用。为此,要切实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要从科学的角度不断充实和丰富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发展观,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而且涉及经济活动、社会活动和自然界的复杂关系,涉及人与经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采用系统科学的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从多因素、多层次、多方面入手研究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形态、自然形态的大系统。我们不仅要从科学理论上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而且要从科学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各学科研究和跨学科研究等方面来确定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要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等方方面面的知识、方法、手段协调和集成起来,不断认识和把握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科学发展观进行周密的科学解释,为科学发展观提供坚实的科学理论基础。

第二,要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不断探索和走出一条既适应现代经济、科技发展要求、又适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对我国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的重要作用,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来改善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为探索和走出新型工业化道路,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是我国科技界和广大科技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贯彻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的必然要求。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传统产业改造,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企业的开发创新能力、核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要大力加强能源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提高我国资源特别是能源和水资源的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寻找和开发替代资源,发展可再生资源,为建立节约型社会提供技术保证。要大力加强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进步和创新,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对废弃物的再次利用,加快治理环境污染和促进生态修复,保护生物多样性,遏制生态退化现象,发展循环经济。

第三,要在全社会广泛宣传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大力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使科学发展观深入人心,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性工作。只有全体人民和社会方方面面都了解科学发展观、掌握科学发展观、实践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才能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才能真正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是科技工作的两个重要方面。广大科技人员特别是两院院士要承担起向全社会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的重任。要把宣传和普及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普及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全社会大力普及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知识,使广大干部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和生活观,树立节约资源的意识、保护环境的意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要通过普及科学发展观和其他科技知识的持久活动,使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创新,更好地接受科学知识和科学技术的武装,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三、加快推进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科学技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资源,是引领未来发展的主导力量。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现代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科技事业蓬勃发展,初步建立了学科齐全的科学技术体系,产生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国家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与现代化建设的需要相比,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科技发展的水平还相对落后,有利于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还没有完全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更快更好地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有效机制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这些问题,必须抓紧解决。为了推进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使科学技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尤其要抓紧做好以下三项工作。

第一,深化科技体制改革,促进科技资源的合理配置。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强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的根本途径。要自觉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是要深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要加强政策规划引导,改进宏观调控手段,进一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政府管理科技事业的体制机制。要以制定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为契机,完善国家科技计划体系,将重点集中到事关现代化全局的战略高技术,事关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公益性科技创新和重要基础研究领域。要依据政府引导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原则完善科技开发性计划,减少重复计划、重复投资、重复建设。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引导,调整科技创新目标,促进科技创新要素和其他社会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形成科技不断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社会不断增加科技投入的良好机制。二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适应国家发展需要和世界科技发展趋势,改革科技管理体制,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密切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对于国家支持的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重要公益性研究领域创新活动的研究机构,要按照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原则,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对于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要坚持向企业化转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积极推动高等教育和科技创新紧密结合,加快建立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创新机制。三是要完善科技资源配置方式。要建立健全绩效优先、鼓励创新、竞争向上、协同发展、创新增值的资源分配机制和评价机制,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使资源真正向创新能力强、创新效率高的科技队伍、创新团队和科研机构倾斜,从根本上改变长期形成的分散重复、忽视绩效的资源配置方式,彻底改变一些地方和部门中存在的科技资源平均分配、科技产出自我循环的现象。要支持企业大力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真正成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主体。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对科技事业的支持,把科技投入作为公共战略性投资,加大投入的力度,同时要重视科学技术在制定发展规划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努力做到依靠科学决策、依靠科学统筹。

上一篇: 食品化学的概念 下一篇: 服务企业盈利模式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