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艺术美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7 16:31:33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1)

【论文关键词】美学;公共艺术;西方美学;中国传统美学

【论文摘要】本文以传统美学理念为切入点,论述城市环境艺术设计对中西方传统关学观念的传承,强调西方羡学观念的核在于形式论,而中国传统美学中,意境说、格调说和气韵说占主导。

1.传统美学观念

1.1表理论

美是一种直觉,直觉就是表现,纯粹的直觉获得纯粹的表现,直觉是具有特殊的目标知觉,是一般意志的实践转化为道德活动。因此,美既不是有用的,也不是愉悦的或者真善的。

1.2朦胧论

认为美是一种朦胧的清晰、模糊的明确、似是而非、不似之似、似而不似的直觉感受。美的理论是凭直觉中的感受,美中含有一定成份的真与善,但是美的事物特别是形式美,当美达到相对的审美标准时,具有一定虚假和丑恶成份的事物仍然觉得美。

1.3幻觉论

美是“观念的外观”("dasscheienederidee")。这一定义,部分是形而上学的,部分是实在主义的。美,依赖于这些第二性的质的组合,因此,美不能存在于外在世界真实的物理对象之中。

1.4精神分析论

弗洛伊德(freud)及其许多门徒初创并发展了精神分析美学的基本原则。133229.CoM

基本原理的主要定义是怎样从永恒的“冲突”的观念出发,再进一步,这一压抑的行为又是怎样在无意识当中创造出一个观念相冲动的体系。这一体系,从人格的其他部分孤立出来,术语上称“情结”(complex)。

1.5体验论

近代科学美学创立者费希纳,把关于美的科学当作普通心理学的一个特殊领域,他所开创科研理论,是把实验的方法介绍到美学中来,就是一种“从下而上”("vonunten")的方法,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他用这一方法来代替旧的形而上学的方法,即“从上而下”("vonunten")的哲学方法。

1.6移情论

对于这一特别生动的美感经验—近年来多数哲学家都称之为移情(einfuhlung)—所作的还不够成功的解释,不是在《小宇宙》中找到的,而是在《德国美学史》中找到的。在这本书中,作者批评了赫尔德的极其类似的看法。在赫尔德方面,曾经以炽烈的想象的热情维护过内在生命的自由而又完整的表现。作者告诉我们,这一过程是建立在观念多样化的联想或回忆上面的。

1.7现象学论

只从事于现象("phanomene")的描述,只关心显现在知觉中的对象,而完全不管对它们在因果上的说明。它抓住对象本质的内在特性。“所采用的是一个特殊的例子中抓住每一个对象的一般特性。象这样所显示出来的事物的内在基本特征。

1.8完形心理学美学论

完形心理学美学是当代西方美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完形心理学又称“格式塔心理学”。“格式塔”是德文”“gestalt”一词的音译。他通过对音乐曲调的研究,认为音乐绝非仅仅是曲调音响的总和,音乐中的曲调旋律除了一系列的音响外还有别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格式塔特质”。

2.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西方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2.1模仿说

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准确地说,就是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依据模仿论的美学观,艺术品的审美判断标准就直接取决于模仿的真实与否,这样艺术家的创造力就大大削弱。

如今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很多设计作品就是这种对生活和现实的再现,特别体现的城市雕塑上。

2.2表现说

艺术表现论认为:艺术起源于情感表现,艺术的本质也在于情感的表现。

所谓艺术的表现论,主要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和不可重复的感性体验。而产生与人类心灵之中的情感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种冲动,只能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观照,可以感受的东西。

2.3形式说

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人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成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式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对形式的认识,后来逐渐发展为“有意味的形式”。

具体显现为:对称与均衡;反复与节奏;多样与统一。

城市公共艺术设计通过对交通的组织、用地功能的分区、各种公共设施的配套、绿色环境的开发、街景形象的塑造、特色环境的创造、城市天际线的表现,把城市的各种环境要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从形态、功能、人的行为心理等各个方面,使景观组群由无序变为有序,使城市的景观环境得以发展和完善。

在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创作中必须把握好组织与被组织的关系,在制约中寻找自我,使设计师更客观地对待创作的客体,进人无模式的境界之中,再自由地走出来。这样创作出来的客体不会与其他的城市公共设计雷同,不会是随便从别处抄来,也不能随便搬到他处,而是“特定”环境中的特殊表现。

3.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对中国传统美学观的传承

3.1意境说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

意,指创作者在作品中流露的主观思想感情。

境,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精神的神思,强调“似与不似之间”,现代画家齐白石说:“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

当今,许多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继承了意境说美学特点,尤其是雕塑作品。

3.2格调说

中国传统美学往往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计白当黑,妙在无处”、“无法而法,乃为至法”。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公共艺术设计的对象是构成人类生存的空间,而产品设计创造的是空间中的要素。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综合的规划与设计,首先要注意协调各对象之间的关系,协调各要素之间的虚与实,简与繁的关系。

3.3气韵说

气,本是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概念,指构成万物的基本元素。韵,本指和谐的声音。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高与低,美与丑。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直接影响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4.小结

本文重点对城市环境艺术设计美学传承进行概述: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2)

中图分类号:TU9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19-04

自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概念引入中国大陆,很快因其形式多样及在推进公共文化建设方面的显著作用引起诸多领域学者和艺术家的重视。来自文艺批评、美学等领域的学者注重探讨以美国“百分比艺术”为代表的欧美公共艺术策划理论及其社会学意义,雕塑家、壁画家则开始尝试在室外作品创作设计中验证公共理念,两方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中国公共艺术实践推进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快。这一不尽如人意的现状固然是由经济、工艺、管理等多重因素造成的,其本质又应归结为理论与实际环境相脱节等原因。需要看到,目前中国公共艺术建设领域的主要指导理论基本来自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渠道多样且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相互矛盾之处,在公共艺术建设实践及后续管理中已经暴露出不适应中国国情的问题,遵照此类理论建成的部分公共艺术案例也面临多方面质疑。这种局面如果不能及时扭转,势必会造成建设资金的浪费和因法规空白而形成的纠纷,最终将制约公共艺术在中国的推广,对城市文化建设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如何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答案应当来自无数个体基于各自目标努力的宏大进程中。根据艺术的一般规律以及其他国家、地区的相关经验,以下几项工作应是不可或缺且必须及早进行的。

一、有针对性地开展公共艺术的标准界定工作

当前在艺术批评、实践和教育领域,围绕“公共艺术”展开的激烈争辩有些混乱,以致很难达成共识。之所以如此,并非因公共艺术自身形式多样和定义模糊,而是理论界对“公共艺术”的界定标准见仁见智。有观点认为传统意义上的环境雕塑、壁画即公共艺术,这佐证了当前中国公共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泛公共艺术’倾向”;有观点认为所有经过艺术化设计的街道设施均为公共艺术,如此,某些学者批评中国公共艺术建设“肤浅”也就并不为过;还有观点认为,应该严格按照西方发达国家的标准界定公共艺术,因此,中国当前能够归为公共艺术的作品实在少之又少。因此,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尚处于萌芽阶段就陷入了窘境,公共艺术批评亦如是。

所以说,对公共艺术进行广义和狭义的划分是客观需要。广义的公共艺术几乎包罗万象,我们必须本着由简到繁、由易人难的原则,以“造型艺术中的城市雕塑、景观艺术”为主先从狭义上来进行具体分析。

首先,在狭义的公共艺术中,城市雕塑应该是当前国情下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最好的实践承载形式。因为较之壁画这一基本属于平面的艺术,雕塑的三维特性与公共空间既有本质上的契合,又比景观能表达更多的内涵。其次,中国城市雕塑发展已有一定积累,国内多个大中城市都出台了自身《城市雕塑规划》和《城市雕塑管理办法》,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有可靠的法律法规保障。再次,中国雕塑界对公共艺术概念已经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具有人才和相关环境理论支撑。最后,在当前国情下以城市雕塑为依托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能依靠相关建设部门的财力支持,并为借鉴欧美艺术基金会形式逐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筹款机制创新提供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如果确定这样的理念,尚需注意公共艺术与城市雕塑二者的区别,并不是所有的当前存在的城市雕塑都属于公共艺术作品。目前看来,狭义公共艺术在位置上应具有开放性、题材上具有通俗性、形式上具有综合性、内涵上具有现代性、功能上具有实用性、空间关系上具有互动性、对所处环境具有归属性、表现手法上具有趣味性。不具备这八种主要特征的城市雕塑,如位置上有专属性的、题材严肃的、形式上传统的、历史悠久的、排斥实用功能的、空间关系上具有高度独立性的、并非为所处环境专门设计创作的城市雕塑就不属于公共艺术范畴。从这八个主要方面深入开展城市雕塑与公共艺术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在当前中国国情下更准确地界定公共艺术个体及整体特征,以期更有效地进行公共艺术理论建设、实践探索及艺术批评。

二、吸收国外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时要注重国情相似度

在当前围绕中国公共艺术建设展开的理论争鸣中,主张全盘吸收欧美相关理念,从社会学出发看待艺术与公众关系的观点为多。事实上,在欧美公共艺术实践中很少存在一种先入为主的方法论。以公认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最低限雕塑(minimalsculpture)为例,其早期代表通常是较大尺度的室内试验性作品,这些作品的创作意图原本是希望观者根据自身的“感受性和知觉性来作客观的评价”。只是到了“1960-1970年代,许多最低限雕塑的纪念性的尺度,不可避免地引出一个给特定空间或特定场所搞雕塑设计的概念”。这一概念的产生与欧美国家保障艺术建设资金的机制相结合,逐步出现了遍布欧、美、日城市公共空间的巨大、简洁的最低限公共艺术品。最低限雕塑家对实体组织与建筑空间组织关系的探讨,又“不可避免地引向了室外,导致去组织或者再组织大自然”。这正是另一种有代表性的公共艺术流派――大地艺术的由来。无论是最低限艺术家还是大地艺术家,他们从不同方向探索艺术价值的努力,在具有同一性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殊途同归,在不同程度上都放弃了传统艺术承载的教化、提升作用,最终呈现出今天欧美公共艺术的整体面貌并为其他国家的研究者所感知。欧美公共艺术实践过程中借鉴的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以及由这些实例进一步总结归纳出的公共艺术建设理论,无不是植根于欧美发达国家自身国情的,它们能在多大程度上复制到尚处于发展阶段,其文化传统又与之截然不同的中国,目前尚不得而知。

中国公共艺术建设的宏观背景是处于快速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微观背景则是当前中国有代表性的主要城市现实环境。从宏观上看,在处于现代化追赶阶段的中国试图一蹴而就,直接从立意、空间位置、筹款方式上推进带有后现代属性的公共艺术,是不符合艺术规律的。从微观上看,中国许多城市连基本的街区市政设施都不完全,甚至刚刚具有用艺术提升城市形象的意识,这与欧美发达国家市政设施完善,城市雕塑星罗棋布,只能见缝插针结合市政设施环境推进公共艺术建设的情状是大不相同的。

因此,在中国当前国情下应特别注重依靠具有艺术任务承接资格和相应能力的雕塑家、画家、景观设计师以及建设职能部门的自觉来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要求这些实践者都熟谙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可能不够现实,但是对他们来说在方案中逐步增加公

共性,使作品从内涵、形态上更好地与公众互动是不难做到的。近年来,中国许多城市步行街都出现了表现当代日常生活或传统生活、工作场景的写实人像,这些虽然是对美国艺术家小强生等公共艺术先驱的借鉴行为,但更大程度上还是源自写实艺术在当前中国文化环境中的高接受度。这种艺术形式在中国的繁荣正是公共艺术建设与中国国情契合的绝佳体现。

三、注重利用现有管理法规及法规执行单位优化公共艺术环境

欧美国家的很多公共艺术作品在所属环境中具有非永久性,有些可移动,有些可人为控制作品消失的时间节点,如克里斯托的《山谷幕》和《包裹德国国会大厦》;有些消失的时间节点则交给大自然控制,如罗伯特・史密斯的《螺旋形防波堤》,更有许多根本就是“行为”。虽然这样,依然有许多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作品追求永久性,并因为它们与公众互动更密切而引发一系列后续管理中的问题,最低限雕塑家塞拉的作品《倾斜之弧》因阻挡交通被拆除就是一例。因此,基于中国当前国情推进公共艺术建设,还必须注重公共艺术品建成后的后续管理工作。

由于公共艺术品的特征决定其形式比传统城市雕塑更为多样,部分结合水景,部分结合声光电设备,而且其出发点也要求作品更亲近民众,因此比利用基座与公众保持距离的传统城市雕塑更容易造成游人特别是儿童的意外人身伤害,同时也必然比传统城市雕塑需要更多的维护工作。由于上述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不一的原因,中国当前公共艺术后续管理的相关法规十分匮乏,从长久来看不利于公共艺术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也妨碍其在繁荣城市文化方面持续、有效地发挥自身作用。如果能在参照现有国内大中型城市制定的《城市雕塑管理办法》及相应城市雕塑工程技术质量地方标准的基础上,利用修订和增补的办法逐步加入有关公共性的条款或相关内容,借助现有管理法规执行单位,如建设局、园林局的维护力量。在此基础上逐步对适用于公共艺术品管理的地方法规及地方标准进行探索,应当是一条优化公共艺术管理环境的较为稳妥、务实的技术路径。

四、注重利用现有美学理论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

即使在公共艺术实践历史悠久、相关理论基础雄厚、社会文化更为多元的欧美国家,如何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依然是一个容易引发争议的话题,更不必说在相关建设刚刚起步的中国。审美标准的差异与界定标准的混乱同样容易影响公共艺术建设在中国城市中的推进。

显而易见,作为艺术的公共艺术作品首先必须以形式美和艺术美的相关标准衡量其审美质量。正如陈云岗先生指出的:“(公共艺术)最终要落脚在造型物上,这个造型物的核心价值所体现的是审美而不是其他功能。”与此同时,强调“艺术自律”的传统艺术美学又难以解释艺术品进入公共空间后向公众所作的必然妥协。另外,由于公共艺术品往往还能提供有限的乘坐、休憩功能,这就进一步要求公共艺术品在设计中考虑人体工程学知识,使其在一定程度上符合技术美学的相关标准。

艺术美学和技术美学均无法完整衡量公共艺术品的审美质量,因为它们只涉及作品本身而不包括作品与所处空间的关系。在这方面,新兴的环境美学值得关注。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环境美学理论研究逐步深入,拓展其应用范畴的工作也一直在进行,已有环境美学学者利用相关原理来衡量城市雕塑的审美价值。通常来看,公共艺术品与所属环境的关系比城市雕塑与环境关系更为紧密,优秀的公共艺术品应该能够提升其所在自然、人工与人文环境的审美价值。因此在当前中国国情下,要特别注重环境美学、文艺美学和技术美学在衡量公共艺术审美质量过程中的结合运用。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少围绕公共艺术审美标准产生的争议,也能为相关美学理论研究成果产生重大应用价值提供通道。

五、结语

公共艺术在中国推广所遇到的困难,并非因为当代公共艺术这一形式本身不适合中国,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其源自西方的建设理论全盘照搬而很少结合中国国情予以扬弃造成的。在中国,公共艺术不应成为无所不包的艺术概念,也不具备动摇现有学科体系的能力。中国公共艺术肯定不会是未来所有门类艺术的必然发展方向,但也不能因目前的一些困惑而怀疑其在中国发展的前途。适度的争论很有意义,比如需要加快探讨公共艺术界定标准,以向实践者和公众明确解释什么是公共艺术,什么不属于公共艺术以及怎样分辨。但“不争论”也不失为一种努力方向。根据中国当前转型期的特殊国情和中国城市具体环境现状,借助现有职能部门及相应管理办法,依托现有审美标准,循序渐进,自点及面推进公共艺术建设,寻求公共艺术在反映、引领社会的同时与后者协调发展而不是冲突对立,必然能逐步摸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理论与实践相互促进的公共艺术建设之路,中国的城市建设理论研究者、艺术实践者以及绝大多数的公众,都将受益于此。毕竟,城市需要公共艺术,时代更需要公共艺术。

参考文献:

[1]孟彤,公共艺术:学科还是泡沫[J],美术观察,2011,(6).

[2]季欣,中国城市公共艺术现状及发展态势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10,(5).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3)

一、引言

当前的国内公共艺术设计缺乏系统完善的理论体系,而就美学理论而言,大批著名的美学家、专家学者大多是从事哲学、文学和艺术理论的,虽然在他们各自的领域中确实是非常优秀的学者,特别是对多数公共艺术设计师而言,他们所运用的公共艺术理论与实践不吻合,将美学理论融入到公共艺术设计中的能力显得薄弱。所以本文从中西的美学理论角度来研究公共艺术设计,希望对完善公共艺术设计理论有所帮助。

中国美学的发展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传统文化和对工艺、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能够给我们许多启发,在西方,设计美学可以从蒸汽时代开始,而更早的西方美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代。中西两种美学对公共艺术所产生的影响和带来的启发是不同的,如果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它们尽可能完美地融入到公共艺术的理论体系当中,对公共艺术的发展绝对是空前。

二、国内公共艺术的发展及现状

新中国建国初期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和天安门广场是我国当代公共艺术的良好开端,真切的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新中国建立发自内心的拥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发展和城市经济实力的提高,使我国的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以城雕、壁画为主要艺术表现形式的中国公共艺术进入一个快发期。虽然这个阶段的作品质量并不是最上乘的,但它们呈现出一种当今无法超越的历史高度。到了90年代,全国经济状况一片大好,各大、中城市的城市广场、城市公园、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正在如火如荼的兴建着。人们在经济环境改善后,表现出了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憧憬和向往。这一段可视为西方公共艺术概念在中国的传播期和成长期。

步入21世纪,科学与技术的进步、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人们对自己所生活的环境、城市的品质也有了不同程度的要求,公共艺术在中国逐渐同西方的公共艺术理念同义并趋步。当然中国的学者也保持着一定本土化的理性思考,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经验和教训,为我国的城市化公共艺术方面少走弯路做了铺垫。2003年在深圳举行的“深圳国际公共艺术展”以及2004年的“公共艺术在中国”学术论坛等学术活动都为公共艺术在中国新世纪的发展做出了推进作用。

综观公共艺术理念在当代中国几十年的发展,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国外的公共艺术水准相比,中国的公共艺术成长远远不如中国的经济的腾飞来得迅猛。问题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首先从表现形式看,中国公共艺术主要局限于城市雕塑和壁画,作品形式单一。其次,城市化发展较快,大批粗制滥造抄袭模仿国外较成功的作品涌现,致使中国公共艺术所呈现出的水平较低,而且我国公共艺术设计重建设、轻保护,重表面轻实质,给人一种急功近利的印象等等。

三、美学与公共艺术

既然要做美学研究,首先就要解决一个问题,什么是美学?

简单地说,美学是研究人与现实审美关系的学问,它既不同于一般的艺术,也不单是日常的美化活动。

美学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1750年,鲍姆嘉通以《埃斯特惕克》为书名的拉丁文专著出版,从此,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鲍氏便也被称作“美学之父”。日本哲学家中江兆民最早用汉文把“埃斯特惕克”译成“美学”,我国近代学者王国维把它引进国内,也使用了“美学”这个名称,并渐渐约定俗成,一直沿用至今。

美学产生于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它是人类对现实生活美,特别是艺术美进行审美欣赏和创造的经验总结,反过来又指导人类对美的创造和欣赏,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它对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趣味,提高审美能力和审美素质,按照美的规律欣赏美和艺术,美化生活、美化世界、美化自身,促进文学艺术的繁荣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传统美学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1、意境论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观念。指创作者对客观形态的描绘与刻画。

中国著名画家齐白石说过:“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俗,象用在似与不似之内”。首先,中国传统美学认为,美在意象,审美活动就是要在物理世界之外构建一个意象世界,写实,不是自然主义的描绘对象具体的形态,要求达到内在的精神的神恩,强调“似与不似之间”。

2、格调论

何为格调?格调就是自然流露的性格与之相适应的情绪。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虚实相生”、“以简就繁”,城市公共设计是对人类的生存空间进行的设计,这就需要设计师对其进行总体的空间把控,进而综合规划和设计,注意协调物与物、空间与空间之间的虚实和繁简关系。

中国古代美学重神而轻形,这种美学理念对当代的城市公共艺术及规划产生了重大影响。苏州博物馆是贝聿铭老先生的封刀之作,其保留了江南园林的特点,“虚实相生”、“移步换景”等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都在中有所体现。从传统艺术中汲取精华,加以创新运用于现代建筑中,将传统艺术升华,使我们更充分地体会到传统艺术的魅力,也将中国传统美学展现在世人的面前。

3、气韵论

气构成事物,韵则决定事物的雅与俗。气韵,就是说,具有高雅气质的人才能做出高雅的艺术品。在城市雕塑和城市水体设计时,往往追求一种意境。如由北京大学景观规划设计中心等单位合力完成的奥林匹克公园,主要创意是整个设计像荷花在荷塘中繁茂生长一样。运动员、裁判员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好比被荷叶呵护的水中和水面上丰富多彩的生命活动。中央的步行区域和必要的交通设施是关键。整个设计弱化了具体形态的描绘,极力营造出一种荷塘意境。

中国传统美学对中国公共艺术设计作品的有着深远影响。在传统美学指导下的艺术家和设计师主张艺术应该重返自然,以人的智慧发现和重新塑造自然之美。圆融、综合和辩证的世界观,将种种断裂、冲突和不和谐的因素转化为新的创造活力,这就是东方美学思想在当今社会生活和艺术创造中所显示出来的思想魅力。而在世界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的格局下,中国公共艺术也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今日中国的渠道之一,在国际交流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回归本土,回归传统的中国公共艺术,在向世界展示她无穷的魅力的同时,也是当 代艺术的发展趋势之一。

(二)西方美学对公共艺术设计的影响

1、模仿论

最初,古希腊美学家认为:艺术就是模仿自然。更准确的应该表达为艺术是模仿自然、社会和现实。后来,人们逐渐发现艺术应该是“创造”,而不是“模仿”,从而进入由“模仿”到“再现”的层次,特别体现在城市雕塑上,很多设计作品就是一种对生活、历史或者显示的再现。比如人民英雄纪念碑就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再现”。

2、表现论

克罗齐是意大利的美学家,作为西方表现主义的始作俑者,他曾说过:“表现即直觉”。他的观点就是所谓的艺术表现论,主要是指艺术家作为个体感情的存在,强调艺术的目的仅仅只是表现个体独特的、微妙的、难以言说的体验通过借助外在的形式把感情表达出来,成为可以关照、可以感受的东西。美国的德罗·圣地亚哥出生于墨西哥,他的代表作《2501个移民》充分体现了表现论。当时墨西哥大量城镇和农村人口流向城市,若干年后德罗·圣地亚哥回到了出生地墨西哥,发现年轻人、壮劳力都已经离开了,他计算了一下从农村出去的大约有2500人,于是就在当地塑造了2500个雕像来表示思想之情,在这过程中他的女儿出生了,于是他就多加了一个塑像,成了今天的2501个雕像,在当时墨西哥人口流出过剩,作者十分的感伤,用这样的公共艺术形式表达出那种独特的对家乡的悲伤情感,并且与此同时他的女儿出生,那种悲伤中迸发出一丝希望的幸福感觉是无以言表的,但是作品能把他的感受完整地表达出来。

3、形式论

说到西方美学,就不得不说西方的形式美,形式之于艺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就艺术而言,反映现实生活也好,表现主观感情也好,都必须纳入一定的审美形式,才能称其为艺术。“艺术的形式性”就是认为形势构成了艺术之最根本的特征。

那什么才是形式美呢?形式美指的是构成事物的物质材料的自然属性(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及其组合规律(如整齐一律、节奏与韵律等)所呈现出来的审美特征。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审美对象。它与美的形式之间有质的区别。形式美的构成因素一般划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一部分是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之间的组合规律,或称构成规律、形式美法则。构成形式美的感性质料主要是色彩、形状、线条、声音等。

《五月的风》是座落在我的家乡——青岛,“五四广场”的标志性雕塑,高达30米,直径27米,重达500余吨,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钢质城市雕塑。我当时上学的时候每天都会路过《五月的风》,可谓有很深的感情。《五月的风》以青岛作为“”的导火索这一主题充分展示了岛城的历史足迹,深涵着摧人向上的浓厚意蕴。《五月的风》就是作者对历史的“再现”,只不过这个作品是采用了更有形式感的表达方式。雕塑取材于钢板,并辅以火红色的外层喷涂,其造型采用螺旋向上的钢板结构组合,以洗练的手法、简洁的线条和厚重的质感,虽然没有具体的形象,但通过线条多表达出强烈的形式美感,展现出腾空而起的“劲风”形象,给人以“力”的震撼。

西方美学与中国传统美学有所不同,在西方美学指导下的欧美设计也与中国传统美学的思想大相径庭,但这并不影响两者共同的进步与发展。经过时间的推移,西方美学越来越强调艺术就是创造自然中所没有的,中国公共艺术应当辩证的汲取西方美学的营养,在传统美学的基础上获得更多的活力,做好美学的交融与包容,从而得到多层次、多方面、多元化的发展。

四、展望中国公共艺术的未来

当代中国公共艺术发展的总趋势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大视觉艺术”的兼纳涵盖现象,纵观公共艺术对中外营养的吸纳,在美学角度表现出对传统美学文脉的延续与西方美学文明发展的兼取。笔者认为如果中国公共艺术想要有所突破,中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就必须在原有美学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打破陈规,深入对美学的研究及教育,因为美学对于公共艺术的进步有着深远的意义。

中国公共艺术应当充分汲取中国传统美学的养分,充分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美国近现代艺术的特点是“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除了艺术自身发展规律的原因,还有一个根本因素,即美国文化中没有太多传统可挖掘。所以在美国,一般7—8年就算是历史,50年以上那已具有一种传统的意味了。因此,其奉行“生活即艺术,艺术即生活”的实用价值艺术观是有原因的。这个概念如果不加辨析地移植到中国,那显然与当代中国文化艺术发展所倡导民族化、本土化的大趋势相悖。

另外我认为中国公共艺术想要提高应当提高对设计师和艺术家本身对美学的认识和教育,做到让设计师和艺术家真正理解老百姓的审美需要,才能真正创造出富有艺术感染力的公共艺术品,进而达成使整个社会的公共艺术设计水平提高的目的。

伴随着21世纪交通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发展,这些都为城市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公共艺术伴随着城市这一载体获得空前的发展机会。而公共艺术中的美学就显得更为重要突出,所以美学能够对公共艺术产生怎么样影响的研究应当更加深入的进行下去,从而让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城市的“形象”更好的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高鑫.电视艺术美学[M].2005:253-276.

[2]朱光潜.西方美学史[M].2002.

[3]鲍姆加通.美学[M].1987.

[4]武星宽.设计美学导论[M].2007.

[5]周宪.美学是什么[M].2002.

[6]克乃夫.贝尔.艺术[M].1984.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4)

关键词:

城市公共艺术 艺术本质 公共艺术本质 发展 城市艺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中国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艺术成为设计艺术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但公共艺术如何定位,公共艺术的边界如何厘清,公共艺术如何发展,目前还缺乏确定性。解析城市公共艺术的本质,从艺术的本质属性的规律上探寻城市公共艺术的实践发展路径。

1.艺术的本质

研究城市公共艺术,先要搞清楚什么是艺术,艺术的本质是什么。《辞海》中艺术的定义是“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作为特征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在英语中艺术(Art)的本意是“人工造作”。按照美的性质,美分为现实美与艺术美两类,从美的性质看,艺术美独立于现实美,独立于自然世界的美,体现于人的物质创造与精神创造。关于艺术的本质,李心峰先生在其文章“再论从马克思艺术生产理论看艺术的本质”中这样论述:“艺术是社会生活的本质的反映;艺术是一种上层建筑的社会意识形态;艺术是生产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一种实践形式,是一种精神生产;艺术具有审美特征;艺术具有强烈的情感特征;艺术具有突出的想象的特征”。结合艺术定义及艺术本质的描述,体现出艺术是人类智慧充满想象力的创造物,反映对象是包括人类社会在内的客观世界,体现人的思想、政治、社会、生活的审美需求,在人的情感体验中得到价值实现,艺术美的本质独立于自然世界体现人自身创造的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艺术的本质是关注于人文的物质与精神的审美体验。

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解析

公共艺术是公众的艺术或社会的艺术,它存在于公共空间并服务于公众,体现了公共空间中文化开放、共享、交流的一种生活价值。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和历史文化形成的一种最大限度的汇合体,具有人类社会的效能和实际意义,集中展现人类文明的全部重要含义,是结合人本身的社会与文化聚落,是最复杂的人文物质与精神体系,是人造物的聚集体,是人与人造物关系的聚集体,这说明城市本身具有艺术的本质属性,它的本质特征体现在物质性、精神性、审美性、情感性、创造性、公共性、生活性、政治性、场所性、发展性,体现在城市的整体环境中。

2.1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物质性

艺术是人类的有意思的全面的生产活动的一种,马克思认为“艺术”是生产活动的一种特殊方式,并受生产普遍规律的支配。生产普遍规律支配生产活动离不物质载体,艺术的生产同样离不开物质载体,这说明艺术本质的物质性。城市更突出的体现着其艺术本质的物质性,首先城市是人类社会最复杂的物质体系,这个复杂的物质体系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体现着包括审美在内的各种功能诉求。建筑是城市最主要的构成要素,是典型的城市艺术本质物质性的的范例,因为建筑是人们的居住、情感、审美、有机融合的物质载体,黑格尔曾说建筑是艺术史的起点。

2.2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精神性

在城市的人造物环境中客观物质是主观的精神载体,没有物质何谈精神,城市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具有不可分性,因为人们在各种生产活动中,都会投入情感,都会依照人的审美经验创造,精神生活是人性的本质需求。城市公共艺术创作是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精神财富创造,其价值体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审美体验程中,典型的艺术形式包括城市雕塑、城市壁画、城市媒体、城市地景、城市园艺等。

2.3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审美性

从艺术的本质上讲,美与审美是其本质属性,这种本质属性具有广泛性,广泛于人化物质与精神世界构成的社会中,所以作为集中体现人化的物质与精神的现代城市,其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生活设施等一定具有审美的规定性,审美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属性,城市的各种特质载体都力求以美的规律存在,甚至城市本身可能成为完整的艺术品。例如:云南大理古城的、丽江古城等都呈现完整的艺术性(图1)。城市的艺术美是艺术现实审美属性的具体表现,它既是审美对象,也是艺术创造的对象,其规律不仅关注城市内在的本质,还应关注其外在的现象、形式、个性。例如贝聿铭先生设计的苏州历史博物馆整体景观环境,具有强烈的艺术审美个性。(图2)

2.4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情感性

城市艺术是公众审美的媒介,凝聚着市民的情感,体现着大众的参与性。所谓情感是指人的喜、怒、哀、乐等心里形式。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没有情感也就没有艺术,城市的艺术也无例外,城市作为人与社会的聚集地,其无论居所、环境,作为应用对象,都与人时刻产生情感信息的交流,贯穿于人们生活的审美过程,也贯穿于人们的艺术创造即城市的建设中。这种情感反映在城市艺术的美感中,这种美感是同城市的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等有机联系在一起,例如广东的岐江公园是一个旧船厂的改造,体现着历史、文化、形象、生态、环境的有机联系,体现着人们的怀旧情感,文化情感,自然情感。(图3)凝聚在环境场所、建筑、交通路径、景观设施、城市媒体的具体应用中。例如:大连星海广场足迹浮雕《路》,由1000个大连市民踩出,体现着近一百年的城市发展历程充分融合市民的城市情感。

2.5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公共性

城市的公共性代表了城市的本质,城市的公共性规定着城市艺术的公共性,城市艺术的公共性是城市艺术的本质特征,是人们对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基本诉求,甚至越来越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人们在广场、公园等场所唱歌跳舞,观赏城市的历史、文化、生态景观,在优美的城市环境中休闲等。人们希望在公共空间的艺术环境中交流,享受公共之美。城市的外在艺术形式的审美活动贯穿于城市环境的时空中,贯穿于人们的情感愉悦中,贯穿于人们的生活中,无论其应用功能的物权归属如何,都丝毫不影响城市艺术的公共精神的感性表征。例如:城市的建筑一般具有明确的权属性,但其外在的形式、尺度、构造、材质、色彩的艺术属性是公共的,并参与到人们的审美活动中。

2.6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生活性

艺术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他同时反映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艺术本身即表现为经济基础同时也表现为上层建筑。城市的艺术本质的生活性,同样反映着城市作为经济基础的物质性,又同样反映着作为上层建筑的精神性,反映在城市生活之中。生活是指人为生存而进行的一切社会活动,这些社会活动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环境;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城市建筑;离不开各种不同的生活工具;离不开各种不同的工作对象;离不开各种不同的情感……这些环境、建筑、工具、工作对象、情感……都在城市公共艺术的范畴,这表明城市生活本身对艺术有强烈的诉求,缺少美缺少艺术的城市生活是无法想象的,生活的艺术性是现代城市的本质追求。任何城市公共艺术都与生活息息相关,无论是建筑、设施、街区、生态。

2.7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场所性

城市艺术是复杂的系统综合,从系统的认识来看,城市艺术具有复杂的层次性,从城市空间构成上看,城市由路径、边界、区域、节点、标志构成。场所指城市空间中或大或小的区域,场所性就是指区域的典型特征作为特征组被意向和识别,城市艺术本质的场所性就是指城市区域机理、空间、形式、细部、标志、地形、材料、样式、装饰、色彩、轮廓等的典型特征。例如:上海的新天地,其建筑形式、空间构成、建筑细部装饰、区域功能、机理色彩、环境设施、艺术小品等都具有明确的的典型特征。(图4)城市艺术的场所性是其本质属性,一个城市由不同的相对独立的场所特征构成,这些不同的特征使城市艺术丰富起来,形成层次丰富的审美体验。

2.8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政治性

按照马克思哲学理论,作为上层建筑最高形式的政治,对艺术的影响是肯定的,通过政治,经济基础影响艺术,通过政治,艺术作用于经济基础。城市作为最复杂最系统的社会载体,其艺术本质的政治性反映在如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历史文化。例如由著名建筑大师张金秋先生设计的中华黄帝陵建筑,充分体现了公共艺术的政治性(图5)。②城市公共空间的纪念性景观。例如:美国华盛顿的越战纪念景观,以v字形的下沉通道,两面黑色的大理石墙面镌刻着死难者的姓名,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图5)。③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封建社会的城市规划体现着皇权,现代城市规划体现着民主社会人性的关怀,体现着全面的为社会为市民服务。

2.9城市公共艺术本质的创新性

城市公共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连接着精神与物质;审美与情感;哲学与科技,其创新首先是艺术观念与方法的创新,其次是结合科学技术的创新,再次艺术本身的改变。艺术观念的创新使公共艺术由纪念性、叙事l生、唯美性、装饰性发展为功能性、多元性、综合性。公共艺术的形式也由原来的雕塑、壁画、发展到城市建筑、城市街区、城市生态、城市设施、城市媒体。创新连接着思想、科技和艺术,创新包括了内涵、形式和应用,创新的成果表现在城市公共艺术的现象中。

3.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的思考

艺术本质的追问是一个直接关系人的存在意义的永无止境的求索过程,不断出发和上路,不断开显新境界,这说明艺术本质的发展性。城市艺术作为艺术的种类,其本质表现为艺术的和规律性。城市艺术的发展性表现为艺术本质规律发展的继承性、时代性、创新性。继承是城市艺术发展的前提,没有继承就谈不上发展,首先没有继承艺术就失去了发展的坐标,其次艺术植根于人类社会,植根于种族文化,社会、文化的差异性是艺术差异性的基础和前提,差异性和个性又是艺术的生命,没有继承就没有文化的差异性。例如:苏州的水乡古城,北京城的四合院建筑都是文化继承的典型例证。法国著名文艺理论家伊波利特・阿道尔夫・丹纳在《艺术哲学》一书中揭示艺术发展的原因说:“艺术是由时代精神和风俗所决定的。”这说明艺术的发展是与时代联系在一起的,艺术作为上层建筑成为经济基础的直接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就有与之相应的艺术形式和艺术内容。创新是城市艺术发展的生命,是其发展的必然。创新使艺术越来越趋向科技化,数字媒体、网络媒体、体验艺术、互动技术、全息技术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城市公共艺术中,例如位于芝加哥千禧公园互动趣味的皇冠喷泉就是信息科技运用于城市公共艺术的典型案例。(图6)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5)

二、公共艺术与高雅文化

虽然公共艺术强调审美上与一般公众的鉴赏能力和水平相适应、相符合的要求,但这并不意味着公共艺术为了达到向公众开放的目的就要降低审美标准,成为与“高雅艺术”的对立物。按照马尔库什文化理论的理解,艺术作品如果想要进入高雅文化领域需要符合四个基本的标准,即对象化、革新性、非物质化和自律性。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和要求的艺术创作才能称之为高雅文化[2]22。如前所述,公共艺术不是消极的、低层意义上的大众文化,因此,公共艺术在审美标准上已经达到了高雅文化的基本要求。首先,对象化指的是艺术作品必须是生产性的。也就是说,这种艺术创作能够产生与创作者的行为和创作者个人相分离的某种产物,这些产物以某种形式存在,而且它的存在具有连续性,可以在主体间传递累积的经验、观点或能力。因此,所谓的对象化标准指的是艺术创作最终要生产性的创造出某种形态的对象化产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是对象化的。一方面,公共艺术作品是以实物形态存在的,例如,绘画、雕塑、城市设施建设等等,另一方面,公共艺术可以是民众参与的歌舞表演等等。不论哪一种形式,公共艺术作品都是脱离创作者自身而存在于对象化形态之中的。而且最为重要的是,公共艺术作品是可以被后人继承的文化作品,它所承载的文化内涵、意义、价值、观点可以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积累、传递、延续。其次,革新性指的是艺术作品必须是创造性的。“它们所生产的产品必须是新颖的,不是简单的传承而是要扩大人类可能性的范围。历史转型成一种文化社会指的是把作为遵循标准的起源的权威替换为原创性的要求,这是任何‘作品’,对象化被认为属于严格意义的文化领域而必须满足的。对于所有主张具有独一无二的文化重要性的事物来说,新颖性既是基本条件也是评价标准之一。”[2]22-23按照马尔库什的理解,高雅文化不能简单地重复和模仿,这也是法兰克福学派批判大众文化的弊端所在。真正的高雅文化在于不断创造出全新的艺术形式,体现创作者新的艺术理念。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不断实践着革新、创新的要求。20世纪90年代,公共艺术最初被引入中国,它的实验形式是以城市的雕塑创作为代表的。吸收了西方艺术和文化的观念的城市雕塑摆脱了传统形式的桎梏,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新奇的观念和作品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以城市雕塑为例,公共艺术创作者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创作激情和想象力。材料上,他们大胆使用不锈钢、陶土、塑料、树脂等新型材料。技术上,他们运用铸铜、青铜表面着色、纹绣等新技术探索更加新奇的视觉效果。观念上,他们打破了传统艺术创作的理念,把光、声、电、磁等元素融合在一起,从视觉审美走向观念构造,用多媒体的互动技术传达与时代相符合的艺术理念和追求。在我国的公共艺术创作中处处体现了创新、革新精神。“早从北京亚运村开始,已经出现了一批在观念上有所突破,表现形式多样化的极具象征意识手法的公共艺术作品。从此这股浪潮一发不可收,国内几个经济发达城市公共艺术的创作热浪高涨,如深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从20世纪以来,在建设‘国际性花园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开始,大力发展城市公共艺术和传播文化活动,在引进外来先进科学技术的同时也引进了外来的雕塑文化和新观念的作品。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从1998年11月至2003年12月先后组织举行五届中国当代雕塑艺术年展,大胆地尝试各种材料以特殊的手段表现实施,异彩纷呈的艺术形式反映了当下雕塑家的创新理念与风格。”[3]再次,非物质化指的是艺术作品必须具有精神性。马尔库什这里强调,高雅艺术应该是意义的复合体,它要透过物质形式反应更深刻、更内在的意义指向。马尔库什指出,这种对艺术作品内在精神和意义的追求在美术传统中非常明显:“在主流的美术概念中可以发现它最生动的表现———从文艺复兴晚期的素描理论,经由艺术作品本体论地位的经典概念,例如表象(Schein),‘从其纯粹的物质自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的感性存在,到表现主义的艺术理论,例如贝奈戴托•克罗齐,或者像萨特那样把艺术作品的特征描述为虚构。”因此,艺术作品不仅仅在形式上要创新,在内在的观念和意义上更要让接受者能够理解它的内涵并与之产生共鸣。从这个意义上讲,公共艺术是符合非物质化要求的,而且甚至比一般的公共建筑和公共设施更加鲜明和直接地呈现创作者想要传达的精神和情怀。以纪念碑这个典型的公共艺术形式为例,它常常被称为一个城市“守护者”,或者一个历史事件的“记忆”或“标识”。因为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精神内涵和重要意义。意大利罗马图拉真广场上的“图拉真纪念柱”、法国的“巴黎凯旋门”、“埃菲尔铁塔”、美国的“华盛顿纪念塔”都是所在城市乃至国家、民族历史风貌和文化精神的象征。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广州越秀公园的“五羊石像”、哈尔滨松花江畔的“防洪胜利纪念塔”同样记录了城市公共空间中发生的历史事件、民俗风情和理想信念。最后,自律性指的是艺术作品要符合自身内在的价值标准。马尔库什认为,自律性是现代高雅文化最重要的标准和条件。高雅文化根据自身内在的标准而言就是有价值的,可以独立于其创造者、生产者、接受者的主管要求和标准,而获得评价。换句话说,高雅文化和艺术不用迎合社会的评判标准而是按照艺术题材和形式内在的传统、标准就可以获得评价,成为有价值的存在物。最为重要的是,高雅艺术不再遵循他者的要求就意味着艺术可以不再拘囿于某一限定性的社会群体,而是面向更为开放性的、无限制的受众群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的开放性显然与这一要求是内在契合的。按照马尔库什的文化理论,高雅文化具有四个基本的标准,这四个标准反映了艺术作品真正的审美价值和意义,与平庸的、低俗的大众文化形成鲜明对照。从这种观点来看,公共艺术不仅是创作者对象化的产物、体现了创新性的艺术理念,蕴含着丰富的精神内涵而且具有自身评价的传统和标准,向更为开放性的受众敞开。因此,公共艺术在审美品位和价值上不是平庸的“文化产物”,而是真正的艺术作品。

三、公共艺术的价值取向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6)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1-0184-02

近年来,教育部门加大了美育方面的投入,无论从政策还是制度保障上都给予了空前的重视,但由于长期以来形成的惯性思维,大学生的美育还是不能得到所有高校的重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一、当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公共艺术教育地位不高,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消解了公共艺术研究的热情

当今,公共艺术教育在各个高校的地位普遍不高,具体表现在:艺术教育机构不健全,运行体制不顺畅,缺乏政策支持和制度保障,严重制约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虽然很多高校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机构,但其职责划分、发展定位、相应政策实施等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一是领导不重视。因为在几乎所有的教学评估内容中都没有针对大学生的艺术素质的指标。虽然在发展规划中也会提一下,但往往流于形式;二是学生不重视。因为学校不重视,公共艺术课程的成绩和毕业证没有关系,所以大家只是作为可有可无的兴趣去对待公共艺术教育。

(二)对公共艺术教育设施缺少投入、资料匮乏,削弱了公共艺术研究的基础

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公共艺术教育未能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资金方面投入甚少,导致相当多的高校艺术教育设施和艺术教育资料极度匮乏。由于公共艺术教育教材的编写和资料建设得不到必要的支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领域一直缺少高质量、切合实际的系列教材及参考资料,这使得大部分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仍停留在低水平、低层次、松散的状态。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正常开展。

(三)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不一致,迷失了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方向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中明确要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显然,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更多的是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审美素养和人文修养,但有些学校则把公共艺术教育搞成了专业技能教育,不重视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理论的提高而热衷于办各种培训班,有的甚至成为创收的一种手段,这是有悖于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宗旨的。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有机契合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继2004年加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中国计划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上升到法律层面,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经开始审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草案。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日益受到现代生活方式的冲击,一些依靠口传身授予以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面临人亡艺绝的危险,大量具有历史、文化、艺术、科学价值的珍贵实物遭到毁弃,亟须通过立法明确有关制度,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高等教育作为国家发展和整体民族素质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文化的传承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充分关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把民间文学、美术、音乐、戏曲等文化元素转化为公共艺术教育的资源,既是大学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也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色。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

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因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过程来说,人的传承就显得尤为重要,高校是人才的聚集地,在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上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高校的理论研究优势可以归纳、总结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理论体系,研究新的传承方式,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起到推动的作用。

(三)经济利益驱使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现状

现在一谈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马上就有人想到经济利益和城市旅游等商业化的运作,实际上过度的商业化运作,恰恰会使传承工作走向死胡同,因为他非常可能脱离原有的艺术规律而转向迎合市场大众的审美需求。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绝不单纯是一个钱的问题,归根结底是人的问题,这包括直接传承人和间接传承人的问题。

三、新时期公共艺术教育体系的建构

(一)构建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

1.学校要根据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情况建立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要结合学校实际,将美育或艺术教育课程纳入公共必修课。同时要将艺术类课程作为通识教育选修课的一个类别供大学生选修。在艺术课程类别上,要尽量设置覆盖音乐、影视、舞蹈、美术、戏剧、文学等几大艺术门类。在课程层次上应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个层次。在课程形式上,则应多样化,体现各艺术课程特色和个性。

2.要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价值和标准,通过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艺术判断力和综合艺术修养,而不是像专业教育那样过于注重对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同时也不能借用其他学科那种固定的标准来衡量普通高校非艺术专业学生的艺术素质。

3.要创新科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方法,注重从兴趣出发,注重艺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要摒弃标准答案,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审美热情和潜能。

4.将课程进行分类,比如艺术理论、艺术赏析、艺术实践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艺术等,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和教育部关于限定选修课程和任意性选修课的指导意见确定选修课程内容,艺术选修课程必须修满规定的学分才能毕业,这是保证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二)建立以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为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

1.把艺术教育与当地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在推进艺术教育的同时发挥高校对地方文化建设的引领辐射作用,与文化部门联合共建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校地互动、资源共享、特色互补,形成高等学校、文化部门、民间艺人三方共同推进文化建设的合力,开创一种新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2.把艺术教育课程与学术研究结合起来,着力推进地方非遗艺术课程的整体构思与一体化建设。积极倡导面向地方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积极组织申报文化艺术研究项目,自主设立地方非遗文化研究课题,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奠定广阔的学术视野与深厚的学术积累,保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文化品位与学术含量。

3.高校在课程建设上要注重面向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类群体课程的建设,加强非遗精品类课程建设的指导。

4.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和“1+1”的教学模式。派老师到非遗艺术的传承地进行现场的学习与研究。同时请传承人进入高校与高校教师共同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学,采用一个教师配一个传承人的教学模式,由民间艺人现场演示,讲授心得体会;由专业教师进行理论教授和归纳总结。既体现了大学讲坛的严肃性,又能让学生充分领略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

5.把艺术教育与艺术实践结合起来,使艺术教育根植于深厚的民间艺术土壤,呈现出生动活泼的形式。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进校园所存在的问题

第一,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顾及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公共艺术课程与普通公选课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课程的关系,公共艺术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课程的关系等等。在这些关系中,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关系是最难把握的。因为非物质遗产的种类繁多、传承方式不同,如何在众多的非遗艺术中选择适合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且还要适合于学生兴趣的发展和传承的特点是比较难于把握的。

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大学公共艺术教育还是一个新事物,目前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还是很少的,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文献几乎没有,如何在缺乏参考文献和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结合是一个需要研究的课题。

第三,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一种学术化的研究和普及性的教育,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限的,我们如何在有限的时间(课程)、有限的资金和有限的资源状况下,充分发挥高校的作用,引领传承观念上发挥出高校的作用至关重要,这也是我们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重点思考的问题。

五、结语

目前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更多的是拘泥于一般的艺术欣赏或者一些兴趣性的技能教育,既缺乏明确的特色,也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方式的创新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将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性的结合,充分关注地方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深入挖掘地域性民间艺术资源,积极参与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把民间文学、民间美术、民间音乐等文化素材转化为艺术教育的课程资源,有计划地开展以地方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课程群建设,让教师与学生走出课堂与校园,与根基深厚的民间艺术直接对话交流,使学校艺术教育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呈现出具有浓郁地方色彩的艺术风貌,这是今后公共艺术教育的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1]李岚清.音乐 艺术 人生[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7)

二、理论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显著的互通性。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是向受教育者实施艺术教育所产生的道德价值,它是一个由审美到立美、由立美到立德、由立德到立人的线性渐进的过程,是一种“曲径通幽”的理想的德育教育范式。然而,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尚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充分彰显出来、以弥补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目前,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活跃,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甚少,质量也不高。从数量上说,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79~2010年6月的相关学术论文仅138篇。其中,自教育部专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2006]3号)以后的2006年,刊发此类论文仅20篇、2007年仅27篇、2008年36篇、2009年34篇、2010年6月20日前仅6篇。由此不难看出,2006~2008年,学术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兴趣逐年略有增强,而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热情在逐年降低;从研究质量上看,大多数学者的研究,或停留于对以前政策的解读、或局限于高校内诸多因素的分析、或提出一些共性的理想化的实施策略等等。这些静态化、平面化的“自我欣赏”式的研讨,难以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决策者的高度关注,也因此使该领域的研究在“无人响应”的落寞中日益沉寂下来。在此背景下,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恰是当下亟待挖掘、全力彰显的学理问题,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条件。

三、现实应用层面

目前,“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境况,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又未能全力彰显,使得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虚位”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弥补“两课”教学的德育效应,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德育价值。据了解,目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外,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虚位”状态。(1)公共艺术课程因“教者”,而非因学生主观需求设置,课程层次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向性。同时,多数高校基本都把公共艺术课列入选修范围,并未纳入教学计划。(2)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以辽宁的高校为例,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仅占25%,其数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50%的标准,整体师生比也达不到0.15%~0.2%。(3)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匮乏。在前期调查中,70%以上的高校没有公共艺术教室,缺乏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观的艺术需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虚位”相矛盾,造成高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后天不足”。调查表明,83.33%的大学生认为,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思想品德修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公共艺术课与个人品德修养是“补充关系”和“因果关系”。然而,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条件满足不了大学生审美向善的愿望。(4)从社会资源看,教育部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投资的年度性艺术活动,只具带动和辐射作用,50%以上的地方高校还无缘享受这一文化盛宴,而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才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长期性目标。然而,高校所在城市的艺术团体未能与高校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使高校还不能享受到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2.高校“两课”教学的德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指令性要求,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德育类课程。前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是“迫于考试与学业上的要求”才接受“两课”学习的,德育学习脱离了学生内在需要和人格建构;教学方法方面,教师说教占77.08%、纯理论教学占88.54%。足以说明“两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严重性;德育途径方面,课堂教学占80.25%、社会教育占15.63%、家庭教育仅占4.12%。说明目前高校德育途径仍以课堂为主。这些弊病是我们反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现实背景。应该为发掘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彰显其“曲径通幽”的德育教育功效提供现实空间。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8)

我国教育部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实施意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等重要文件促进大学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目前,在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目标理念的指导下,全国重点高校几乎都开设公共艺术类选修课,国外知名高校亦开设有公共美术课程。就浙江高等教育而言,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领先地区之一,基于浙江浓厚的人文底蕴和现代教育观念,各个阶段的美术教育皆具特色。笔者立足于浙江省高校学生公共美术课程与美术素质的调查和分析,研究以素质教育教学推进和完善艺术教育学科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出建构与实施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议。

一、公共美术教育的渊源

中国公共美术教育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新式学堂的兴办。19世纪中后期,晚清政府在洋务运动中建立起第一批新式学堂,开启了中国近现代高校美术教育的新纪元。新式学堂在“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下,美术类设置了“手工”“图画”等课程。民国时,任教育总长的蔡元培先生大力提倡美育,中小学美术教育发展很快,但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却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普及,只有清华、北大等名牌大学和高等师范学校做过尝试。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和政府颁布了相关政策,促进中小学美术教育的发展,高校美术教育以培养专业人才为主,公共美术教育仍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时期,中国教育受到极大摧残,美育也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巨大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得到了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确立了公共艺术教育在普通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地位。①尤其体现在2006年教育部下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②(以下简称《课程方案》)中,指出“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方向。随后国内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有了更快的发展。

二、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还是存在不足。比如,重视程度不一、管理随意性比较大、高校学生对美术课程认识和自身美术素质修养不够等。为了解浙江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现状、在校大学生的美术素质、目前的经验和不足、公共美术课程的调整策略,笔者选取了部分浙江省高校进行问卷调查,主要以考查高校学生的美术素质和对公共美术课程的认识与态度为主。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调查涵盖了浙江高校文史类、理工类等将近30个专业,旨在通过在校大学生对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美术的兴趣度、鉴赏力、重视度以及对公共美术课程的期望态度等几大方面,客观了解浙江省普通高校当前的公共美术教育现状。调查发现,浙江省普通高校均已开设全校性公共美术课程,高职类学校中开设此课程的则较少,开设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可见,公共美术教育在浙江省高校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依据2006年《课程方案》的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应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各专业本科的教学计划之中,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修满规定学分的学生方可毕业。

调查显示,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一般以鉴赏为主:包括中外美术鉴赏书法鉴赏摄影作品鉴赏及纺织品鉴赏服装色彩理论与穿着等;部分高校开设了实践类课程,如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开设了中国画基础技法,授课内容包括中国画的理论知识和绘画、裱画、题字刻章等;多媒体技术(图像设计、动漫制作、网页设计)也成为公共美术选修课的一部分。值得一提的是,个别院校还形成了特有的艺术教育模式,如浙江大学,专设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③

总的来看,浙江省公共美术教育已经起步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发展水平上良莠不齐,与教育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对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与综合分析

1.部分问卷调查数据表

图1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讲座与学校活动的组织有一定的了解,但总体上较少参与美术相关活动,表明大学生学习美术的自觉自主性较低。图2显示,许多大学生并不认为学习美术对于自己的专业有很大帮助,甚至三分之一的学生不清楚或认为没什么用。这说明学生对美术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清,对自身的发展目标也不够明确。

图3和图4显示,能产生强烈共鸣或感觉的只有3%。由此可见,绝大部分大学生并不能从中获得审美感受,甚至有三分之一的大学生不能理解这些艺术作品,而且对于看不懂的美术作品,很多人采取置之不理的态度,这说明浙江省大学生对美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亟待提高。

图5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浙江省大学生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人表示自己会选修美术课。在这些学生的选修原因中,较多的是丰富知识、提高修养、培养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防止学习枯燥,还有的是单纯喜欢美术、对美术具有强烈的兴趣,对学习自身专业有帮助或提高生活品位;还有的学生只是为了完成学分。选择不会选修的接近三分之一,分别是不喜欢美术、没兴趣,课业繁忙、没有足够时间,自认为没有绘画天赋;认为选修课上学不到东西、听不懂;还有不少人觉得准备美术用具太麻烦又费钱。2%的学生选择“不知道”,一方面是不了解自己的发展所需;另一方面,则表示视时间而定或只会旁听或者有学分压制才会选。总的来看,大部分大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肯定美术教育的部分价值,也表现出学生意向含糊、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

2.调查结果综合分析

从以上调查结果的综合情况来看,浙江省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果,不少在校大学生具有美术方面的基础知识与能力,认识到美术教育的部分价值,并对美术学习持有浓厚的热情及热切的期望。然而也不难发现,在校大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他们的总体素养还是不容乐观的。虽然大部分高校开设了公共美术教育课程,但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只有少数热爱美术的学生能够较好地接受美术教育。一些学生在选择时,优先考虑是否好得学分,是否容易过关;一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美术的重要作用,对于自己的全面发展目标也很不明确,呈现盲目性、随意性;美术课程内容、教学模式设置及教学设备上的问题(如技能与实践课程的稀少和设施条件的不足,使学生动手与创新思维能力的愿望受挫);美术实践课程较为缺乏,评价体系亦不完善。

究其原因,一方面,“实用主义”思潮对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影响,重科技、轻人文,一些人认为学专业技能比学美术要有用得多。在这种观念指导下,高校“专才”教育大行其道,公共美术教育则处于边缘。一些大学生直言学美术“没有必要”或“有点时间还不如学点专业方面的知识”等。另一方面,社会风气――庸俗的文化盛行对大学生的冲击。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格局的形成,科技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庸俗文化快速席卷,“浅阅读”“浅文化”迅速弥漫,对大学生的审美品位也造成负面影响。高校的迅速扩招、国家教育考试政策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影响较大,应试教育使学生在高中阶段得不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导致高校生源的综合素质不容乐观。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不明确是另一个重要问题,即主管部门不明确与课程体制不健全。高校主管艺术教育的部门通常没有独立出来,而是挂靠在学校团委、艺术学院、人文学院,公共艺术教育部门更是较少成立。在这种条件下,各高校的公共美术教育缺乏政策和制度的保障,没有针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独有的评估体系,一些高校课程设置随意,简直是有什么开什么课,单一的授课形式缺乏吸引力。

总之,各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在体制上并没有特别的规定,均以方便管理为主,“大学公共艺术教育不但要面对来自外界的忽视与质疑,也还要面对自身的零散与混乱――缺乏整体形象与整体意识,这是公共艺术教育领域直至目前还无法克服的重大(甚至是致命的)弱点”④。这些均是阻碍高校公共美术教育发展的深层原因。

三、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策略研究

以上从几个方面对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和思考,为此,笔者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一点浅见,以便为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发展出一点力。

(一)明确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定在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有助于明确课程方向,还有助于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第一,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目标必须与整体教育目的、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性;第二,应该从认知、过程、情感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制定目标。公共美术教育是区别于专业美术教育的,它的目的在于普及,是重在了解和欣赏感受,而不是专业技能训练,它存在的意义也不应该是“宝塔尖”的定位,而是“推广”的定位。

《课程方案》指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包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等。可以说,浙江省高校在达成这些目标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浙江文化精神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人文内蕴。这种人文内蕴得益于浙江地处江南之地的山川地理与物候环境,这两者相互生发,是中国地理环境中最诱发人的情思与无限想象的地方,山清水秀,激发了地域文化的灵秀之气。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审美品位与人文素养潜移默化地受着熏陶。另一方面,浙江的人文内蕴也得益于江南的人文荟萃。浙江是近代中国文人气息最为浓厚的地区。而且现在的杭州又是江南的核心,吸收古今中外的多元文化,具有开放与包容精神,追求自我完善。因此,浙江高校应该瞄准课程目标,减少“实用主义”和“庸俗文化”的影响,有效地利用与开发地域自然、人文资源优势来建构具有丰富人文性的美术课程。

研究表明,现代公共艺术的理念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几个门类,人们的需求多样化,使其越来越呈现出“社会学”意义的内涵。

因此,明确的课程目标是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建构与实施的起步之举。

(二)建构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体制

建构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体制的关键是树立“整体”的课程观念。树立“整体”的课程观念不是课程之间的拼凑,而应使课程要素形成有机联系和有机结构。“整合课程”的核心价值观念应该既涵括工具学科、人文学科、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整合,也涵括文化与学生发展的整合,还涵括身心发展的整合和认知、情意与道德的整合。

关于课程的设置,笔者对浙江省部分高校任课教师做了调查和电话访谈,公共美术课程开设一般是由教师自行提出申请,教授内容则与教师的专业相关,各个学校开设的内容均不相同,各具特色,但存在课程结构单一的现象;同时,面对丰富的选择,大学生存在选择盲目性。现有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在结构上依据美术学科内容进行划分,由于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一般都将其划分为四大类别,即美术史、美术评论、美术鉴赏、美术技能与实践,在其下分别开设一定数量的课程内容。

笔者依据《课程方案》的目标、调查的现状与浙江省的优势,提出将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内容整合为两大模块――美术理论美术实践。两大模块在四个类别的基础上进一步概括。美术理论模块包括美术史美术鉴赏与美术评论,内容上可以设置美术基本常识色彩理论知识艺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美术作品鉴赏(绘画雕塑建筑设计新媒体艺术等);美术实践模块包括中国画、素描、色彩(水彩画、油画、水粉画)、装饰画、综合材料制作等。浙江高校可结合地域特色,发扬文化传统,增强美术学科与社会、文化及其他学科的联系,灵活变化,更加有趣味性,较好地规范和丰富课程内容,更多地开发学生的潜在艺术素质,将学生以学分为目标的心理调整到关注美术本身上来。“整合课程”既能加强学科联系,使学生认识到美术的重要性,又可以促进学生情和意的提升,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不仅发挥了地域优势,而且彰显了人文内蕴。

(三)探索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方法

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可以融合感性与理性层面,从跨学科的角度、内容的综合化,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综合解决问题。一方面,可以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内容之间的综合。首先要寻找合适的结合点,可以选择某个历史阶段,把这个历史阶段中对美术发展起到重大影响的社会、经济、政治等内容融合到一起;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案例建立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学生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解决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脱节问题。

美术理论模块的实施便于操作,一般可采用大课堂形式、学术讲座、参观欣赏等激励学生学习美术课程的信心。从调查结果看,大学生对于参与、互动、体验、创造的渴望日益增强,对高校公共美术课程提出了新的要求,陈振濂在《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中阐述:“能通过这类课程的设置,在激发想象力、鼓励尝试与试验方面给予当代大学生更大的创造机会与创造热情,这应该就是公共艺术教育在自立后继续走向改革的主要目标。”但美术实践模块的实施向来存在较大难度,为此,杭州师范大学做出了相关的探索。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编教材,在内容上分欣赏与技法两部分,融知识性与实用性于一体;美术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设有三项内容供选择:装饰画中国画和水彩画。例如水彩画,涉及静物与风景两个领域,关于水彩画的特点特殊技法等附有典型作品欣赏,单列环节具体讲解水彩静物与风景的写生步骤,使课堂更直观,形成大学生感知能力和技法意识,培养创造热情,并能结合浙江当地艺术馆、美术馆与博物馆的活动,突出实践性。由于公共课时、教学条件的局限,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不必要求太强的专业性,重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与感受,鼓励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信心,能够将创造性思维有效地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去。

以杭州师范大学为例:公共美术选修课程采用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⑤,内容分欣赏与技法两部分;美术实践技能训练部分设有三项内容供选择:装饰画中国画水彩画。装饰画章节从概念特征造型构图色彩及技法上加以介绍,内容着力以艺术形式美规律、色彩基础知识和绘画应用的技巧,提高大学生视觉审美和形象思维的能力;水彩画章节涉及静物与风景两个领域,分别从水彩画的特点特殊技法等几个方面引导学生,随附典型作品欣赏,还单列环节具体讲解水彩静物与风景的写生步骤,使课堂更直观,通过临摹、写生和创作的过程,形成大学生感知能力和技法意识,培养其创造热情。由于公共课时的限制与教学条件的局限,以及面对的是非美术专业的大学生,因此实践教学模块不必要求太强的专业性,重在让学生在理论的基础上亲身体验与感受,从而陶冶人文精神,更重要的是鼓励敢于尝试与创造的信心,将创造性思维有效地发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与探究中去。杭州师范大学在这方面已有的教学成果,可以为浙江其他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借鉴。

(四)加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管理体制

加强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管理体制是课程建构的保障。在这方面,浙江大学为我们提供了参照。依据浙大公共艺术课程两种模式的意见,浙江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管理体制可以借鉴形成两种思路:一是设立独立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机构,而不是挂靠在其他机构或相关院系。二是公共美术教学与专业美术教学使用同一套人马同一个牌子,美术学院教师兼具专业教师与公共教师的身份,将教育的专业性与公共性结合起来,在面对非美术专业学生时增加向素质教育文化艺术教育以及校园文化塑造方面的倾斜。笔者提倡第一种发展思路。之所以将公共美术教育与专业美术教育分开管理,其目的就是要扶植公共艺术教育的自主发展,公共艺术机构独立能够为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今后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发展平台。这个作为,能够树立公共美术教育的独立形象,健全其自身的发展。

结语

世界范围的高等教育出现了从重视专才教育向提倡专才教育和通才教育相结合的重大转变。在新形势下,我们立足于浙江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问卷调查与现状,结合浙江省地处江南的灵秀之气和得益于江南人文荟萃的文化精神,发挥地域优势,提出了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的建构与实施策略,提出的设想进一步整合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突出“美术理论”与“美术实践”两大模块;探索实施策略,借鉴杭州师范大学的经验,增加实践特色,完善课程体制建设。适应当代社会视觉文化迅猛发展的形势,富于地域特点的公共美术课程体制建构才能解决浙江高校自身的问题,才能更好地继承与发扬传统美术文化,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完善人格,实践“以人为本”的理念。

(注:本文为杭州师范大学浙江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艺术教育”科研资助项目成果)

注释:

①王青.对河北省高校公共美术教育的现状调查及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09.

②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③金丹,宋丽娜.试析高校公共美术的课程建构与策略实施――以浙江普通高校公共美术教育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1(1).

④陈振濂.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西泠印社出版社.

⑤金丹,莫小不,翟水良.大学美术基础与欣赏[D].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6.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办公厅.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教体艺厅[2006]3号)2006.

[2]陈振濂.大学公共艺术教育的定位发展与改革――在浙江大学主办“在杭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经验交流会”上的主题演讲(代总结).西泠印社出版社.

[3]陈瑞林.20世纪中国美术教育历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罗文勇.我国普通高校公共美术课程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中国知网,2006.

[5]韩雪.课程整合的理论基础与模式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2(4).

[6]张道森.高等学校美术公修课教学探论[J].运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7]黄甫全.整合课程与课程整合论[J].课程教材教法,1996.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9)

一.现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弊端

公共艺术课程作为普通高等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在其实施过程中,一直以来延续了美国教育家布鲁纳(J・S・Bruner)以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的教育思想。[1]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基于专业艺术课程的主体架构,结合不同方向的教学目标,形成了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第一个层次是基础理论课程,包括“大学生审美修养”、“美育学概论”、“美学原理”等,主要讲授美学、美育学、艺术史、美学史、艺术评论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第二个层次是艺术鉴赏课程,包括“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中国传统艺术鉴赏”等;第三个层次是艺术实践课程,包括绘画、合唱等,通过艺术技法的学习,来增强审美感受和表现能力。[2]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三个层次的课程,根据其不同的科目特质,理论型课程采取教师讲授式的教学手法,教师以科目教材内容为基准,传授给学生相应的学科知识点;而实践型课程则采取教师示范,学生实操体验的教学方式,教师基于技法学习的要点,对学生进行循序渐进的实操训练。

三个层次的科目共同构建的大学公共艺术教学课程结构,看似各司其职,保障了学生从不同层面进行艺术熏陶,从理论到实践完善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然而具体到实际操作层面,我们了解到在我国现行以专业教学为本位的大学教育体系下,可供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学时非常有限。基于推动公共艺术教学实施的目的,教育部于2006年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其中明确规定:“每个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至少要在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中选修1门并且通过考核。对于实行学分制的高等学校,每个学生至少要通过艺术限定性选修课程的学习取得2个学分。”[3]由此可见,一门课程,2个学分,正是大学开展公共艺术教学的现实基础条件,而这个基础条件,在应对前面所述庞杂的公共艺术课程时,无疑就显得杯水车薪。多层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的构建只是为学生提供了从不同角度进入艺术领域学习的多样选择权,而不代表学生能够通过某一门课程的学习,获得从理论到实践的综合性审美能力的提升。由此可见,基于科目基本结构为主旨构建的公共艺术课程结构体系,不符合我国高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情况,看似丰富的多元化课程结构对于学生的艺术学习来说却只是空中楼阁。那么,面对课程学时较少的客观现实情况,我们应如何来开展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怎么做才能最大程度的实现美育所要求“培养生活的艺术家”[4]这一目标呢?

二.主题式教学模式特征与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互惠性

面对众多的艺术学科知识领域和有限的学时制约这一对显著的矛盾,调整公共艺术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无疑是教育工作者能够去积极应对的唯一良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式方法。那么,何谓主题式教学?主题式教学是指在现代教学方法论核心――有机整合思维方式主导下,以现代教学概念为基础,以主题为枢纽,牵引教学系统内诸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整体协调运行的过程中,在师生彼此适应与互惠发展的过程中,在学生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过程中,形塑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人”的整体型教学。[5]它具有整体性、灵动性、超越性与开放性等基本特征。

1.有机整合重塑公共艺术课程知识结构

通过对定义的分析可见,“有机整合思维方式”是开展主题式教学的核心,而这也正是解决传统公共艺术课程知识面过窄、过于专业的弊端的关键。传统公共艺术基于科目基本结构所形成的课程体系,导致学生无论从哪门课程进行艺术教育的学习,都只能偏于一隅,无法构筑整体的艺术审美观,使得学生在进行课程学习时,一时难以形成明确的学习目的,再加之课程学时短,学生浅尝辄止,最终导致整个学习过程既无学习激情也无学习目标,成为了雁过无痕似的所谓艺术审美教育。

以主题式教学模式开展的公共艺术课程,强调任何一门课或一个课程单元,都应该以主题的形式来开展,主题式教学能够整合教学内容,不以某一学科知识体系的获得为目标。这就打破了以科目知识为限的僵局,为教师跳脱出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点,以美育大教育观为目的进行教学打开了思路。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教育“通过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鲜明的辨别力。否则,他――连同他的专业知识――就更像一只受过很好训练的狗,而不像一个和谐发展的人。”[6]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无法跳出专业知识的窠臼,往往是在以艺术的专业知识去应对非专业的学生,这样基于课时限制和授课对象的差异,就导致了教育目标和教学实质的不对称。在此,试以常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西方美术史”为例来加以说明。在传统授课模式下,西方美术史课程以西方艺术发展的历史为线索构建整个课程体系,从原始美术、两河流域美术一直到印象主义,教师通过讲授呈现史实、风格、艺术家及其作品,对于不以艺术专业学习为目标的学生而言,学习过程较为冗长,教学方式比较枯燥,课程内容难以对学生形成长时间的吸引力,即使完成了课程学习也是学过就丢,无法在学生心目中形成对艺术的亲近感,对审美文化的追求。因此,甩不开的课程知识结构就成为了教师授课的一大限制,也导致了教学模式的单一,而难以达到“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感情”的最基本要求。若采取主题式教学模式,则完全可以跳出系统知识学习的传统思维,在不同课程单元中选取西方美术史中的某一个主题为中心进行课程学习,以该主题为原点,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运用当代社会庞大的信息平台收集该主题所涉及的艺术史上下文背景、社会学知识背景、艺术家个人经历背景等知识结构,这样,学生不劳而获被动听讲的授课模式就变成了主动追寻探究的研究之路,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教给了学生如何去学习艺术史、研究艺术史的方法论。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主题式教学法也许无法将所有的学科知识点都传授给学生,但却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看待和理解艺术史,如何去欣赏和品位艺术作品,如何去认知和感悟封存于历史中的一位位艺术家,这不正是公共艺术教育所要达成的目标吗?

2.从时间到空间,实现公共艺术教学形式的多样化

主题式教学的基本设计单位是“主题”,教师与学生围绕主题的内在逻辑而展开交互作用,这一作用过程中必定突破传统教学在空间上以“教室”为主要学习场所和在时间上以“课时”为基本教学单位的有限封闭性,向教学时空的“无限开放”性转化。[7]因此,主题式教学的另一个最大的特质,就是教学形式的灵动性和开放性,而这恰恰是传统公共艺术教学方式所最欠缺的。主题式教学模式将教师课堂讲授、引导与学生课上讨论、课下收集资料的方式结合起来,由于学习任务的牵引,课程的学习时间获得了极大的拓展,学生在下课之后,仍要继续艺术学习,并学会从多元渠道去挖掘艺术资源,为之后的课堂学习形成基础。这无疑就突破了传统授课学时受限的根本问题,解决学生课堂应付听讲,课下抛之脑后的学习方式顽疾。

另一方面,所谓“艺术来源于生活”,拘泥于课本中、课堂上的艺术却往往与生活脱节,传统公共艺术教育未能打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之间的隔阂。“知识一旦从它的原初形态、经验形态上升为抽象的概念、理论的逻辑体系之后,便远离生动、鲜活的生活本身,日益演变为枯燥,尤其是构成一个严谨空洞的文字、术语,过程的知识便隐匿乃至消失在结果的知识之中,仅仅成为一种可有可无的背景资料不必然地内在于知识本身。”[8]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实现抽象的艺术理论知识与火热的现实艺术生活相对应的审美体验,才能为学生的书本学习找准现实的根基,完善和培育学生鲜活的生命力。主题式教学,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课程内容跨越了学科知识的时间轴和内容限制,强调多元知识的碰撞和冲突。为了实现主题的深化,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走出教室,进入美术馆、博物馆、民间艺术基地、设计文化机构,借力社会美育力量,通过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让学生深化课堂教学所得。应该认识到,学生在学校公共艺术课程学习中所获得的知识,并不是其学习的最终目的。公共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教会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在生活中去体悟美,成为生活的艺术家。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要为现代社会塑造能够感受美,进而能够去参与美并创造美的身心和谐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因此,大学教育作为一个人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阶段,公共艺术教学就理应成为沟通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的桥梁,主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社会美育平台,帮助学生打开这座能够为之终生艺术审美提供源源不竭艺术资源的宝库。

3.过程型评价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评价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考虑的基本要素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评价通常被定位于教学流程的最后一个环节,这是传统教学更多地关注结果评价即终结性评价的应然表现。在主题式教学中,评价不是教学流程中的一个独立的环节,而是作为一个因素贯穿于主题式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中。[9]对于大学公共艺术教学来说,过程型评价方式无疑是更加恰当的评价学生学习成果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考核手法。对于非专业学生来说,公共艺术教育的最大目的和意义不在于掌握了多少具体的艺术知识。当代心理学和脑科学的发展,强化了人们对新型艺术教育的共识:只要摆脱单纯追求技能的倾向,艺术教育就能开发人的多种智能――不仅激发人的直觉和想象能力,还能开发包括语言智能、空间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动感智能、交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环境适应智能在内的多元智能。[10]在主题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的智慧和能力是多元的。在前期课程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需要运用文献研究方法,涉及学生的逻辑能力、文字编辑能力等等;在课中的讨论交流中,需要发挥演讲、辩论以及沟通合作的能力;在课堂外,从课本知识到艺术实践的生发过程中,需要具备举一反三、拓展和创意思维的能力……因此,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过程型评价方式从不同角度去评价学生的学业成果,无疑就达到了通过课程评价方式来促进学习动力和学习效果的目的,改变传统教学考核模式中,学生学习无目标、考试忙应付,教师教学没激情、考核走形式的弊端。

综上所述,主题式教学模式通过有机整合的思维模式,打破了传统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教学形式,赋予了教师更大的课程知识选择权和教学形式的拓展可能性。主题式教学模式下的公共艺术教育,以不同“主题”为单位,并以“培养生活的艺术家”为总体目标来开展教学,带领学生在艺术背景资料的整理中去学习艺术史、美学概论;在讨论和交流的过程中去进行艺术评论和演讲技巧的学习;在走进艺术机构和进行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去开展艺术鉴赏和艺术技法体验。原本三个层次的公共艺术课程,在一个主题的艺术教学活动中从不同阶段、不同方面得到了体现和运用,由于教学过程学生不得不为的互动和参与,保证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从而实现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培养了学生感悟艺术的审美能力、认知艺术的研究能力以及参与艺术创造和艺术活动的创意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英]赫伯・里德(著);吕廷和(译):通过艺术的教育[M].湖南美术出版社,1993:2

[2]张典兵:近十年我国大学美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现代教育科学.2012年第1期.第32页

[3]教体艺厅[2006]3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通知

[4]刘军平:艺术与大众――洪毅然艺术思想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博士论文,2013:173

[5]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120

[6]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7]袁顶国:从两极取向到有机整合:主题式教学研究[D].西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129

[8]潘洪建,吴中才:知识价值教育学的视野[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04):9-12

公共艺术美术论文篇(10)

论文关键词:高校;公共艺术;价值取向

《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年-2010年)》实施十年来,我国学校艺术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在建立各级学校相互衔接的艺术教育课程体系、深入开展课外艺术实践活动、建设高素质艺术教育教师队伍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6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出台,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提出了具体要求。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体系建设一直处于发展探索期。一直以来,加强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更好地实现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进一步明确课程的目标、课程结构以及课程标准等,推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建设必须要解决重要问题。

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涵义

课程的价值取向是课程对教师与学生以及社会所体现出来的目标追求和发展指向,是“根据自身生存和发展的教育需要对教育客体进行价值设定、价值预期所表现出来的意向或倾向”,换言之,就是指课程主体在课程活动中围绕自身的实际需要进行有选择的价值判断时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倾向性。关于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学术界普遍将其归纳为“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社会本位价值取向”、“知识本位价值取向”三种基本论断。“个体本位价值取向”的核心理论观点就是强调教育要根据个体的需要来确定,教育是人本性发展的内在需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个体本能的自由成长。而“社会本位价值取向”则强调课程和教育目的是要满足社会需求,个体的发展服从于社会的发展,使受教育者社会化是其最终的价值取向。“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强调的则是学科本身的逻辑和知识结构的完整性,把知识传授等同于教育本身。

之所以对以上课程价值取向的三种理论进行分析,其根本原因就是这三种课程的价值取向都一定程度影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开展或者直接存在于我国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之中。“传统的课程价值观试图像原子排列一样对艺术教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进行正确详尽的划分和评价,把人的主观因素、情感作用排斥在这一过程之外,就必然很难满足艺术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本质属性如非标准化和不确定性等的要求。”因此,传统的课程价值取向强调的是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以及对知识获得“显性”素质的体现,忽视了个体行为规范的确立以及新观念的形成与更新等“隐性”素质的形成。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实施美育教育的最主要途径,强调的是学生个体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的培养,强调的是学生个体文化艺术素养的提高和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目标是为陶冶学生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这需要上述“显性”与“隐性”素质的共同作用,相互影响形成。

通过与传统课程的价值取向相比较而言,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应该具有这样的特性与内涵:一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受价值主体(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影响。高校培养的不仅是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是需要培养具有个人良好个性心理品质、丰富高雅的审美情趣和具备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社会性”人才。二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是一种从艺术本性出发的价值系统,与其他的课程相比,更加注重课程的主体性和人格性。三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重视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素质影响。与其他课程的技能和知识价值相比,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更多地强调一种个体审美素养的提升。

二、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存在的几种偏差

由于在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观念认识上的不统一,当前一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上客观存在一些偏差,这些偏差反映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的实践之中,带来的是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容、手段、方式方法等一系列的异化发展,直接影响到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目标的实现。当前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技能化的价值取向

有学者从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和间接目的来分析高校艺术教育当前发展存在的技能化问题。认为专业艺术教育主要培养有创造力的艺术人才,这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的;公共艺术教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艺术创造能力和以艺术创造为核心的审美心理结构,这是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在当前高等教育背景下,非艺术专业院校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其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是一种普通的、普及的、基本的、面向每一个学生的艺术素养教育。但在现代科技理性或工具理性支配下的传统艺术教育模式中,人们往往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了艺术教育的间接目的,只重其直接目的,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的上具有明显的技能化指向。这种课程的价值取向突出特点是:一些高校把提高大学生艺术知识和技能作为“公共艺术”课程的最大任务,强调艺术技能术的传授与训练,强调艺术知识的灌输,评价中常常以艺术技能熟练和艺术知识点的记忆程度作为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评价标准。学生在“公共艺术”课程中缺少主动性、体验性和获得审美偷悦的机会。这种技能化价值取向与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完全背道而驰。作为高校素质教育有机组成部分的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不是以传授高深的理论知识和训练某种艺术技能为目的,而是通过艺术这一独特手段,潜移默化,感化心灵,培养学生感知美、欣赏美、理解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武汉大学艺术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彭万荣教授的言论也是一语中的:“一个人所学的专业只能保证在这个领域进行创造,但创造能力有多大,能进行什么程度的创造,不取决于专业素养,而取决于感性能力,创造能力的强弱由感性能力来决定。所以看到很多杰出的科学家,他们同时也是很杰出的艺术家。”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辅德”价值取向

这种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主要体现在一些高校在“公共艺术”课程设计中使课程缺少艺术特点,强调政治性、思想性的灌输,以致使艺术教育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附属,丧失了艺术课程的基本特征。在我国一些高校把“公共艺术”课程(特别是一些艺术实践课程)等同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艺术育人”、“寓教于乐”就是把“公共艺术”课程完全当成一种德育手段,这种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是在认识上把公共艺术教育的目的定位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政治素养等,把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等同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美国著名艺术教育家加德纳在对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深入调研考察后,就中美两国艺术教育的区别分析十分深刻,指出:“同一般教育一样,中国的艺术教育也有政治的、精神的、道德的目的,并追求某种美学的目的。事实上,美国人习惯于把艺术视为自我表现、创造力、自发性和个人变异的源泉,而不是那种政治的、道德的、精神的目的。”这种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是思想道德教育、政治素养教育的定位,违背了艺术的本质特点,也忽视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愉悦性、活动性、创造性等特殊的本质表现。虽然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内涵具有一定的德育特性,但本质区别更加明显: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中包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这时候课程教学的一种衍生,课程的根本目的不是着眼于大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素质,而是以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作为最根本的课程价值取向,只是在提高大学生审美能力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发挥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美育可以铺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渊邃人之性情,崇高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治。”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智育价值取向

这种对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偏差就在于强调把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智力因素作为艺术课程教育教学的主要目的和任务。不可否认,将人的潜能的深入开发、促进多种智能的全面发展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教育的重要目标。但并不是大学生只要加强艺术学习,其智力因素就会自然得到发展,专业技能成绩也就会随之提高的。艺术教育的“益智”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从本质上看,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是一种认知活动的体现,它由创作、感知、反思等多种能力构成。“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所指向的不是创作和表现的技能技巧以及相关的概念,更重要的是要强调培养对作为整体的艺术的理解力或者说是艺术的思维能力。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必须是审美的、艺术化的,而不是智育化的。只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中明确这一点,才能使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均衡,并在这样的相互促进之中,实现对大学生智力潜能发展的作用。

三、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价值取向的基本维度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价值取向问题的实质是一个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功能定位问题。根据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功能影响,将其价值取向划分为这样四个基本的维度,即基础价值取向、核心价值取向、根本价值取向和目标价值取向。

1.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基础价值取向:继承优秀文化,提升人文素质

在美国的艺术教育理念中,以多学科为基础,把艺术教育发展成为一门人文学科,以此来提高国民的人文素质,是美国众多教育家的愿望。美国“多学科艺术教育丛书”主编史密斯撰写的《人文视野中的艺术教育》就试图通过众家之言来证明艺术教育具有人文品质,在传承本国优秀文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不仅生动具体地表现生活,激发想象力,整合某一社会或时代的不同文化要素,而且还呈现出效仿或拒绝的各种样板、模式、视野和抱负,也就是那些不动声色地诱发批判反应的种种抱负等。笔者一向认为艺术教育具有重要的功能,可以让人重温人类的多种可能性与成就,让人重新确立自信与希望。”可以看出,高校“公共艺术”课程具有最基础的价值取就是通过学习和欣赏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艺术文化传统和外国的优秀艺术成果,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人文素养。

2.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核心价值取向:树立审美观念,提高审美能力

世界著名美学家尤·鲍列夫曾指出:“如果说社会意识的其他形式的教育具有局部性质的话(例如道德形成是的是道德规范,政治形成的是政治观点,哲学形成的是世界观,科学把人造就成专家),那么艺术则对智慧和心灵产生综合性的影响,艺术的影响可以触及人的精神的任何一个角落,艺术造就完整的个性。”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使学生在审美经验发展的基础上,把感性的冲动、欲望、情绪纳入审美的形式之中,介绍理性的规范与约束,把他进一步引向审美的境界,是受教育者完成审美的自我塑造。高校公共艺术教育通过艺术课程的教育和艺术实践等,让学生在长期的、全方位的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的过程中,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进而创造美,在不知不觉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提高文化品质的鉴别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实现“在心灵的震荡和洗礼中培养起审美的人生态度、并最终落实为受教育者性情的陶冶、人性的构建”。

3.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根本价值取向:启迪智慧,激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在于诱发和引导人们的联想力,充分发掘自我潜能,通过感知、联想、情感等审美手段,实现创造目的。艺术对人的感官经验的刺激、对人的情绪智力的提高、对人的创造能力的激发,一直以来都受到美学思想家和教育理论研究者的重视。托马斯·门罗指出:“艺术作为一种技术手段,主要通过对感官的刺激和诱导来控制人类的经验和行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仍处在原始的和尚未应用科学方法的阶段。今天,人们还很少了解艺术所涉及的心理因素或艺术是怎样产生效果的,而这些效果常常对人们的个人生活产生深远的,甚至能改变历史进程的影响。”美国学者艾里克·金森(Eric Jensen)出版了《艺术教育与脑的开发》一书,从脑科学和认知神经学的角度探讨艺术和艺术教育的一系列问题。作者对三种主要艺术活动——音乐艺术、视觉艺术和运动艺术进行了充分研究,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支持了这样的结论:“艺术发展的是那些需要长年累月的调整才能发展完善的神经系统。不过裨益一旦显现,将无所不及,从精神的运动技巧到创造能力,乃至情绪平衡能力的提高都将表露出来。”可见,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教育教学最根本特点就是在于发挥个体创造的潜能,调动创新思维能力,它是智慧成长的重要部分。

4.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的目标价值取向:培育高尚人格

感受艺术的陶冶与熏陶,追求真善美的境界,提高辨别假丑恶的能力,塑造高尚人格,这是高校“公共艺术”课程目标价值取向与终极追求。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对学生高尚人格的培育与塑造分为三个层次:

上一篇: 安全工程职称论文 下一篇: 环境法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