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考试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9:29

教学考试论文

教学考试论文篇(1)

语文教学改革似乎越改越让人感到困惑,新的课程标准强调:“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的确体现了全新的教学理念,体现了时代的特点,但要真正实行起来,怕的不是那么容易。一个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三十年,要经历多少次的教学改革很难有个准。语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既然是科学,就应该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按照语文自身的特点,进行语文教学是天经地义的。但从语文教学的实践来看,语文教学的现状确是令人堪忧。学生难学,教师难教,真让人感到语文教学的路啊,越走越窄。

看看语文教学的现状如何:语文课堂上有几个学生能够坚持45分钟认真听课或者积极主动参与语文活动的?教师辛辛苦苦,却是吃力不讨好。原因是什么呢?明眼人一看就清楚。都是考试惹的祸。学生都知道老师教的内容考试很少考,甚至根本就考不到。笔者曾经有过深切的体会。有一个学期三次考试,考前为学生做辅导,提一些重点,我煞有介事地说,凡是背诵的课文都要认真准备,重点段落要背上,学生是听了我的话,认真复习,可是考试时却一点也没有考课本中的重点内容。评讲试卷时,我非常抱歉地对学生说,老师的功力还不够,下一次老师一定好好准备,尽量靠近考试题目。第二次考试之前,我真的下了一番工夫,把名篇名句弄得滚瓜烂熟,学生也准备很充分,可是考试时,一题也没有碰上,我又一次汗颜。第三次考试我仍然指导学生突出重点,好好预习,并和学生打赌说,《兰亭集序》肯定考,因为是期末考试,又是最近刚刚结束的课文,你说他不考名篇又考什么呢?可是事实上真是没有考到。一次又一次地在学生面前失灵,一次又一次地说话不算数,学生还怎么听你的?问出卷老师是怎么回事,答曰:模拟高考。平时默记多少个名句,可高考突然来个“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学生怎能回答得了?以前考名句是接续上句或者填写下句,学生根据上下句的提示,可以展开回忆联想,而现在却把上下两句话抽出来让学生默写,这有一定难度。高考这样考倒也罢了,最不应该的是,平时语文训练也一律模拟高考,并不注重书本知识的考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急功近利,学生不注重课本学习,大家千军万马瞄准高考,向高考冲刺,结果是语文课变成了模拟高考习题课,自觉的学生还能跟着老师,钻研课文,有的学生根本不听语文课。他们认为,听也没有多少效果,还不如到时候碰碰运气,能考多少是多少。但领导却要你拿出成绩来,你没有出色的考试成绩,你怎么能得到教学奖金?最终受苦的还是语文老师。

虽然从理论上讲,教学评估要重结果更重过程,但现实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在一些人看来,学生分数高,老师就是有水平,学生分数低,就是老师无能。不是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好的教师吗?

有的领导甚至认为,你第一次比别的老师人平分少了0.1分,下一次你还少0.1分,这不是你老师的责任是谁的责任呢?语文教学变成了行政干预,什么都要统一,有的单位还搞什么“四备”、“五步”、“六统一”,试问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师还有什么创造性可言呢?

考试方式和教学评估的滞后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的发展,束缚了语文教师的手脚,使本应生动活泼的语文教学变成机械的试题训练,枯燥无味。有一句话形容现今的语文教学现状非常贴切:素质教育烘烘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放眼看看今天的教育教学管理,公开场合高唱减轻学生负担,私下里却拼命地忙应试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一位分管教学的领导直言不讳地说,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并不矛盾,应试教育搞好了,就是最好的素质教育。没有成绩,没有升学率,你素质教育再好也不行。更有甚者,竟裸地说,要放心大胆地抓升学率。如此,还有什么语文教学的改革可言?还谈什么终身教育,可持续发展?

不错,课程是要改革,教学方式也应该与培养现代化的人才相适应。理论,谁都能说上一大套,可就是实践中不能很好地贯彻落实。一会儿学洋思“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创立的教学模式),一会儿又学衡水“三变五让”(湖北省衡水中学的教学模式),红头文件发了,检查组也派了,年终总是取得了重大成果。可放眼语文教学现实,还不是依然故我?谁要是相信文件上讲的那一套,那你才傻冒呢!你的考分不如人,就有叫你走人的危险。为了生存,语文教师不得不巧于应付,上面检查了,就来素质教育,检查一走,赶忙忙应试。眼睛一睁,忙到熄灯。竞争成了教师的紧箍咒,最苦的恐怕还是学生。诸位有没有发现,减轻学生的负担喊得震天响,学生的负担减轻了没有?结果是学生的书包越来越沉。三番五次地号召不准乱定教辅用书,可上级命令你购买的复习资料,你能顶住?

什么都要行政命令,什么都要统一,结果遭殃的是语文教学,受苦的是广大的语文教师。

教学考试论文篇(2)

(一)评估法学教学效果

就一般经验而言,教学与考试是相联系的,考试的教学的必要补充,通过考试,教学的效果才能得到全面反映,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才可能暴露,教学质量才得以提高。从这个角度而言,考试的基本功能即是全面评估教学活动的效果。司法考试之于法学教学也存在这样一种意义,即法学教学的效果可以通过司法考试来反映。具体而言,法学教学的核心课程包括民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这些内容亦是司法考试重点考察的内容,法学教学过程中,老师对相关知识讲解的详细程度将对学生司法考试的成绩产生关键影响,教学的效果,将全面反映到司法考试的成绩中。实质上,就很多法学院校而言,其在宣传本校法学教学效果时,学生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也是其重点宣传的内容之一。如有法学本科院校即在其招生广告中宣称,该校大四学生通过司法考试的比例为30%,学生毕业后三年内通过司法考试的比例高达75%,并据此宣称该校本科法学教育质量过硬。从这个事例中即可以反映,司法考试之于法学教学的意义首先在于全面评价法学教学的效果。

(二)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

司法考试的作用不仅在于全面评估法学教学的成果,其还发挥着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桥梁的作用。具体而言,如上所述,司法考试作为我国司法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法律人的入门考试,一旦通过这个考试,即获得了法律殿堂的通行证,成为法律共同体的组成人员。也就是说,法律职业作用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的行业,从业人员需要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评判从申请从业的人员是否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的依据即是司法考试,通过司法考试的,才认为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从这个角度而言,从事法律行业的前提并未接受法学教育,而是通过司法考试。因而,司法考试即成为了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之间的桥梁——接受法学教育意味着学生具备一定的法律专业知识,通过司法考试才意味着其法律知识达到了从事法律行业所要求的水平,因而也才给予其法律职业资格证书,该证书的获得是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的必经途径。不仅如此,实践中,很多企业招聘法务人员或者司法行政机关招收公务员的,也要求应聘者或报考者通过司法考试。从这个角度而言,司法考试亦是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的桥梁,接受法学教育的,只有通过司法考试才能从事法律职业。

(三)指导法学教学的发展

司法考试是连接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其对法学教学的发展亦存在影响。实质上,法学作为一门实践性的科学,法学教育的目的即包括了促使学生掌握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确保进入到司法职业共同体中,成为法官、检察官或者律师。为此,对很多法学院校而言,法学教育的开展即不得不考虑司法考试的考察内容,根据司法考试的需要而调整其培养方案。其中最为典型的是,自2008年司法部允许应届毕业生报考司法考试之后,很多法学院校即调整了其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增加对法条的讲解。甚至有很多院校在教学过程中即将成年司法考试的题目纳入到其课堂教学中,通过讲解司法考试题目以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这即反映了司法考虑对法学教育的指导作用。

二、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挑战

尽管司法考试对法学教育的开展存在诸多的积极意义,但不可否认的是,司法考试的目的在于选拔法律职业共同体成员,而法学教育并不能满足培养职业法律人之要求,司法对法学教育之开展存在诸多的冲击,当前法学教学在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上面临司法考试的挑战。

(一)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目标的挑战

本科法学教学作为本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上是一种基础教育,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法学原理,在此基础上对法律条文知识也有相当程度的熟识。也就是说,本科法学教育与职业院校的教育相比,其在教学目标上更多地注重对学生理论功底的培养,使学生精通于法理。因而,作为一种基础性教育,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多地是培养综合性的法律人才。所谓综合性的法律人才,则不仅应当能够胜任司法实务工作,更应该能够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因而,本科法学教育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思维,至于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多地由学生通过实习或者参加工作后习得,而不是通过课堂教学而习得。而司法考试作为选拔职业法律人的入门考试,其考察的重点内容即是学生运用法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说,法学教学的首要目标并不是使学生掌握法律应用技能,而是培养其法律思维和法学理论功底,这即表明,本科法学教育所追求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司法考试之要求存在偏差的。因而,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本科法学教育即应当处理综合性法律人才的培养与实务性法律人才的培养之间的关系。

(二)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内容的挑战

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内容的挑战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在课程设置上,本科法学教学包括十四门核心课程,包括中国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等。除此之外,还包括金融法、国际贸易法等课程。而就司法考试而言,其侧重考察行政法学、刑法学、民法学、行政诉讼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学这几个部门法,所占分数比例高达70%左右,但在课程安排上,这几个部门法学受到重视的程度显然不及于司法考试对这几个部门法进行考察的力度。其二,在各个课程的内容安排上,当前主流的法学教材中一般都侧重于法学原理、法律发展、法律条文的介绍上。以目前国内法学院校采用程度较高的由姜明安教授出版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第三版)为例,该书即是侧重于上述内容的介绍,全书几乎没有出现法学案件。而就司法考试而言,其一般都是以案件分析的方式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因而,经历过专业法学教育的学生,一般都具备较为扎实的法学理论功底,对法律条文内容也有相当的了解。但这些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具体案例的能力则不足以应对司法考试。从这个角度而言,本科法学教育内容与司法考试考察的内容之间是存在差距的。

(三)司法考试对本科法学教学模式的挑战

司法考试作为选拔职业法律人的考试,其所考察的内容必然是具有实务性、操作性的。也就是说,司法考试以法律应用能力为考察对象,在具体的考试内容安排上,可能涉及到案件办理过程需要注意的问题、常见的程序错误、法律文书的写作等。这些问题,在本科法学课堂上当然也是可是进行讲解的,但如能让学生参与真实案件的办理,则其对这些知识才会有更为直观的感受,也才能理解这些知识的真正内涵。遗憾的是,当然本科法学教育以课堂教学为主,除为期较短的实习之外学生少有参与司法实践的机会。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当前本科法学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是不适应司法考试之要求的。

三、法学教育对司法考试的应对

自2008年司法部允许应届本科毕业生报考司法考试后,许多法学院校注意到此动向,在其教学安排中注重对学生应试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好现象,但为有效应对司法考试提出的要求,法学教育还需进行全方位的改革。

(一)合理定位法学教学目标

如上所述,法学本科教育的教学目标更多地是培养综合性的法律人才。所谓综合性的法律人才,则不仅应当能够胜任司法实务工作,更应该能够从事法学基础理论的研究。然而,在实践中,各法学院校往往基于现实的考虑而注重学生理论功底的培养,而忽略法律实务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本科法学的教学目标应当定位于即培养理论功底深厚的研究型人才,又定位于培养实务能力突出的实务型人才。为促使这一目标的实现,法学院校可以建立起分班制度。具体的作法是,在大一阶段,学生统一学习法制史、法理学、宪法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堂。到了大二、大三则进行分班,分为基础理论班和实务班,由学生在这两个班中自主选择。基础理论班的学生在此阶段主要学习如何进行学术研究,到大四后专注考研;实务班的学生在此阶段则主要学习民法、刑法、行政法等部门法的应用知识,到大四后进行为期一年的实习。通过这种分班制度的建立,立志于从事法律实务工作的学生将有条件掌握扎实的法律应用技能,从而能够轻松应对司法考试。

(二)合理调整法学教学内容

如上所述,就法学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而言,不管是科目设置抑或内容安排,当前法学教育中都偏重于理论教学而非实务操作。据此,笔者认为,为有效应对司法考试,法学院校之教学内容应当作如下调整:其一是在科目设置上,加大实践性科目所占比例。在法学科目设置上,应当加入文书写作、证据收集、法庭辩论技巧等科目,从而增强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使其能够自如应对司法考试。其二是在内容安排上,则应当在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实践性较强的部门法中加大案例分析的比重,甚至可以开设专门的案例分析课程,同时将刑法、民法、行政法与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使学生熟识法律应用和案件分析的技能。

教学考试论文篇(3)

首先,从国家司法考试的整体结果来看,这一制度将动摇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优势地位。与一般的应用技能型专业相比,法学教育在世界各国都呈现出不同程度的精英化特点。由于法律专业毕业生从事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的可能性较大,他们或者能获得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或者拥有令人羡慕的经济收入,在任何社会里,这两个优势对众多的学子来说都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而使得法学专业备受推宠,历年高考持续升温,大部分高校的法学专业分数线都居高不下,因而法学教育在高等教育中始终占有较高地位。但是国家司法考试制度的出台,大大增加了从事法律职业的难度。几年来,国家司法考试以其极低的通过率被称为“中国第一考”,2002年全国平均通过率为6.68%,2003年为8.75%,2004年为11.22%,2005年稍有提高为14.39%,整体上通过率低得惊人。这就意味着莘莘学子千辛万苦通过高考、学完大学课程后,还要通过更为残酷的司法考试竞争才能从事法律职业。而每年司法考试的通过率极低,过关人数十分有限,必然会导致相当高比例的法学本科生和研究生不能从事法律职业,先期投入的学业成本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这一现象是任何法律专业学生都不愿面对的。因此,国家司法考试这一法律职业就业的高难度附加条件,确实令人望而生畏,一定程度上会动摇学子们报考法律专业的信念,势必导致选择法律专业的人数逐渐减少,法律专业也将由过去的“热门专业”变为“冷门专业”。这将不可避免地从整体上对法学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和冲击,显然是不利于法学教育的发展的。其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影响法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在我国法学教育中,各高校教学的内容有所不同,有的高校还有看家的特色课程和见长课程,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学侧重点也各有特色,这种“百花齐放”的局面对我国的法学教育来说是一件幸事。然而,由于国家司法考试即将变成法学教育的“试金石”,司法考试通过率过低,很难说一个高校的法学教育是成功的,学生理论水平再高也无济于事。从目前司法考试的考查内容来看,其重点仍是刑法、民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等常设课程,所占分值比例较大,而其他课程所占分值较少,有的只占一两分。以成败论英雄的实际现状迫使各高校减少、放弃特色课程,转而围绕司法考试的考点来安排教学内容,甚至把司法考试教材作为法学本科教科书,如此缺乏特色的教学内容将会使法学教育沦为平庸的“工匠式”的培训。再次,国家司法考试将影响法学教育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司法考试的一个特点是考查的范围广、内容细、难度相对不大,考点为法学基础知识,不能反映考生的理论功底。在过去的法学教育中,一些高校擅长于进行理论研究,关注于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丰富学生的法学思想,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这种教学模式对提升法学教育的层次具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它却不能适应司法考试的需要,不少法学本科生经过系统的四年专业学习仍不能通过司法考试,而一些非法律专业的考生凭借几本司法考试教材,经过几个月短暂的冲刺却能通过考试,这对法学教育来说真是莫大的讽刺。司法考试的现状促使相当一部分高校的法学院系在司法考试的“指挥棒”下把精力集中于如何使学生通过考试关,教师的授课重点也转移到司法考试内容,教学方法逐渐向题海战术转移,放弃理论素养的培养。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是机械型、记忆型的,而非学术型、思想型的,这是一种非常令人担忧的不良趋势。总之,国家司法考试的作用日益类似于高考对中学教育的“指挥棒”作用,整个法学教育体系越来越以司法考试为中心来进行运转。长此以往,积重难返,高校法学教育将会变成第二个应试教育侵占的领地。这一局面的出现,无疑是我国法学教育的误区。超级秘书网

二、司法考试制度的改进

虽然国家司法考试制度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但是也不能因噎废食,废除这一制度,因此只有改进国家司法考试。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消极影响进行矫治与纠正。第一,应该大幅度地提高司法考试的通过率,使得半数或者多数法学专业的毕业生能够过关,取得从事法律职业的资格。在当今世界,采用统一司法资格考试的国家,其通过率都比较高。例如美国的律师考试通过率就相当高,各州的通过率相差不大。以科罗拉多州为例,该州法律考试由州最高法院组织,每年举行两次,一次考试的通过率在75%左右。我国的司法考试也应当大幅度地提高通过率,一方面能够鼓励更多的优秀考生报考法学专业;另一方面,大多数学生都能通过司法考试的事实,会激励法学专业的学生加强自身法学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是将关注点局限于司法考试,从而消解司法考试的“指挥棒”作用。第二,应当限制参加国家司法考试的报考资格,原则上只有法学专业文凭的获得者才能参加司法考试。在美国,如果要参加律师资格考试和当律师,必须是法学院的毕业生,而法学院毕业生全部为本科后教育,即至少是取得相当于我国的法学研究生学历的人。在我国,具有本科以上的学历的人,无论其所学的专业是什么,都可以参加司法考试。因此很多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可以没有经过任何法学教育,这样的人也许能够通过考试,但其法律意识,更重要的是,在法律考试中难以体现的民主、自由、独立、人权意识就难以具备。司法是一种非常灵活、变化无穷的活动,“徒法不足以自行”,靠背书取得法律执业资格的人,难有很好的法律素养。因此,规定只有法学院校的毕业生才能参加司法考试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共有423所高校有法律院系,占全国1700多所高校的1/4。在校法科学生36万多人,占所有高校在校生人数的5%。在这样规模已经较大的法律教育背景之下,规定只有取得法律文凭的人才能具有参加司法考试的资格,已经完全具备了条件。第三,改革和完善司法考试的试题内容及方式。从世界各国司法考试的内容来看,一般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客观题考试内容(MBE),二是法律写作考试(CEE),三是法律实务考试(MPT),其中主观题和开卷考试占了主要的比重。我国司法考试是典型的应试型考试,考试方式是书面、闭卷、一次性的,采用的题型包括客观题和主观题两大类,四张试卷中,前三张均采用客观题,占总分的75%,最后一卷采用主观题,占总分的25%。总的来说统一司法考试还是以客观题为主的应试型的考试。在我国每年司法考试试题中,出现要求考生熟记几千个法条等死记硬背的内容,并且以偏题、怪题作为拉出差距的手段,诱导考生钻研答题技巧,而真正的法学素养却根本无法在考试中得到检验和反映。出题的方式常常使受过正常法学教育的人反而难以通过考试,违背了考试应当选拔具有法律素养的人的初衷。司法考试应当反映司法工作应当具备的能力,所以应当将主观题的内容至少增加到50%左右,同时对主观题的考查本方式采用可以参考法规的开卷考试。第四,承担法学教育重任的高校法学院系必须明确办学宗旨,防止法学教育目标、教育计划、教育方式等围着司法考试打转,避免降低法学教育的层次和品格。法学教育应该是相对意义上的精英教育,重在培养从业者的法律思维理性,形成法律职业者特有的公正、公开、公平的法律意识以及良好的法律技能技巧。这种教育使命决不是应试教育能够完成的。国家司法考试作为一种资格考试,只是从事法律职业的基本条件之一,绝不应当成为法学教育的中心和指挥棒。所以,高等学校的法学院系应当认识到法学教育的特殊使命,着重培养学生的法学素养,提升整个民族的法学理论水平和法律意识。在日常教学和考核中,应当尽量避免以司法考试为标准,降低其对高校法学教育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贺卫方编.中国法律教育之路[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

[2]霍宪丹.中国法学教育的发展与转型[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教学考试论文篇(4)

1.1考试内容的变化2011年以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打破学科界限,对各专业课知识进行整合,将原来的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五大模块,划分为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等21个模块。同时,增加了精神障碍病人的护理、生命发展保健、中医基础知识、法律法规与护理管理、护理伦理、人际沟通6门课程。考试由原来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专业实践能力4个科目改为专业实务和实践能力两个科目,一次通过两个科目考试为考试成绩合格。考试由单一学科、知识和技能的考查转向整体知识、理论和技能的考查,更具灵活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1.2考试题型的变化根据护士执业活动中常见的7类护理知识(即照顾患者、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与协助治疗相关的任务、沟通/协调活动、评估/评价活动、保证患者安全、健康指导、伦理/法律活动),新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提出考试题型以病例分析题为主,取消了B1型题,主要为A2、A3、A4型题,其中最佳选择题即记忆性A1型题由50%减少到20%,而病历摘要型最佳选择题即A2型题则由30%增加到了60%,病例分析A3、A4型题占20%。考试题型的变化要求学生不仅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具备一定临床护理经验。

2教学改革

2.1修订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在教学工作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既可以指导教师完成授课任务,又能指导学生学习。把教学大纲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相结合,有利于专业课教师把握授课内容及难易度,避免各专业课知识点的重复讲授和遗漏。内科与外科护理教学中有很多重叠区,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消化性溃疡、门静脉高压、肺癌等,对于这部分内容内外科教师应明确分工,以减少重复。

2.2调整教学内容新考试大纲对相关科目内容进行了增减,如外科护理学部分,增加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犬和毒蛇咬伤、颅内肿瘤、肝脓肿、骨盆骨折、骨与关节化脓感染、骨质疏松症、骨肉瘤、腰腿痛和颈肩痛9种疾病,删除了外科护理总论内容。但是,删除的章节并不意味着不考,只是更加贴近临床,如外科总论中的休克,会在腹部内脏损伤、腹部感染等具体疾病中考查。因此,教师要认真分析考试大纲,寻找每年考试大纲的变化,这些变化很可能成为考点;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与添加,归纳每年或当年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考点与知识点,并对其中的重点内容认真讲解,做到讲透学透,确保学生掌握,次要内容则可一带而过。

2.3改进教学方法为适应新考试大纲的变化,考试涉及的主要护理任务要以护理工作过程为主线,涉及的知识要以护士临床工作任务为基础,这就要求大力改革专业课教学方法和手段。各专业课教师可在教学中引入行动导向教学法、案例分析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授课方法。如在讲解内科护理学慢性支气管炎时,让学生扮演患者表现出不同症状,其他学生根据情况做出护理评估、制定相应护理措施,再辅以临床案例,既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题型的改变体现了多学科的相互渗透,这种考试形式更能够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对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授课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护理,内科护理学侧重其发病机制与保守治疗的护理措施,外科护理学则侧重外科表现及外科治疗后的护理措施。授课之余要充分利用章节同步练习题,引导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寻找知识点,然后总结各知识点以什么形式考查,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拓展了解题思维,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为考前集中辅导奠定基础。

2.4增加实训机会为提高学生整体护理能力,各专业课的实验课尤其是护理学基础实验课要提前开设。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对学生操作技能进行现场指导,增强实训指导力度,除注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外,还要求学生把模拟人看成真实患者,在进行各项操作前做沟通、解释,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精神。调整临床实习时间,将下实习点时间由原来的6月改为4月,增加两个月的临床实践机会。鉴于多数实习医院只注重实习生操作技能培养而不注重理论学习,学校要加强与实习医院管理部门的联系,安排教师定期到实习医院检查学生实习情况,在出科理论考试中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模拟题,促使学生将各专业课知识同临床实践相结合,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2.5考前集中辅导实习结束后是学生整合知识点、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阶段,学校每年组织两个月的考前集中辅导。首先,精选辅导材料。我校采用的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护理专用教材及辅导资料。其次,教师在辅导中应注重传授考试技巧,详细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将知识点进行串讲,抓住考试重点。知识点中“最”“首先”“常见”“主要”等绝对性描述,重要的数据、绝对禁忌证、相似或关联内容都应作为辅导的重点。再次,强化题库训练,以往年考试真题为主线,多次仿真模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既可提高学生对考试的重视程度,又能通过考试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查缺补漏。最后,做好学生心理疏导工作,许多学生在辅导阶段心理压力大,学校应设心理咨询室,为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减压。

教学考试论文篇(5)

2高职院校篮球单元教学考试内容和方式

2.1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针灸推拿职业学院学生2000人,其中男生1300人,女生700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了解该课题研究现状,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问卷调查法。在各高职院校中进行关于篮球课考试内容和方式、能否自选考试内容及对篮球单元考试方式改革建议的问卷调查,共计2000份。对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洛阳职业技术学院、洛阳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河南针灸推拿职业学院等学校共计37名体育教师进行关于篮球课考试内容和形式、篮球单元考试方式改革建议的问卷调查。

2.2结果与分析篮球课考试内容和形式有:定点投篮或1分钟计时投篮;半场或全场运球上篮;篮球教学比赛;可以选择篮球技术考试的内容没有。考试的方式为完成规定动作的数量和质量。对改革篮球单元考试方式的改革建议有:90%的同学认为考试方式应灵活多变;考项可以选择个人擅长的技术内容(如投篮、运球、传接球等技术中的一项)。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十项规定》严格执行学生达到体育基本标准的相关规定,体育课是学生毕业考试科目,体育课不及格不予颁发毕业证。《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成绩达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参加三好学生及其他先进荣誉称号、奖学金评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不到50分按肄业处理。因上述规定,获得良好以上的成绩是学生的普遍愿望。89%的教师认为篮球单元考试的内容主要是考核学生对篮球技术掌握的情况。考试方式的改革要有利于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要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性为目的。

2.3现状现行的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考试多以规定性技术动作考试为主,重视结果评价,忽视了个性差异和特点,考核的内容、形式不合理,不能真实反映出对学生的评价。如考试内容有定点、定时投篮,个人半场或全场运球上篮,教学比赛等方式。考试形式是规定动作完成的质量和数量。考试内容及形式已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弊端已经突显出来。这种考试方式有三个弊端:一是对学生篮球运动能力、锻炼习惯的培养不利,集体运动应考虑到个体的差异,以人为本,发挥特长;二是对提高学生积极性、创新性的教育不利;三是对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积极向上、奋勇争先的优秀品质不利,也容易造成考什么练什么,运动水平低的同学由于采取“针对性练习”策略而得高分的局面。因此,高职院校篮球单元考试方式的改革应以建立提高学生积极性,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终身体育锻炼意识为目的的考试体系。

3考试方式改革的建议

3.1考试的内容及分值(按百分制)平时考核(60分),主要是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学习态度,团结协作精神,创新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奋勇争先,拼搏向上的优良品质等。单项技术的考试(可选择项目)运球技术、传接球技术、投篮技术、抢篮板球技术等自选项目分值一样,制定统一标准(20分)。组合技术的考试,两人配合的半场或全场运球上篮(10分)。团队合作技术,半场或全场的教学比赛(10分)。平时考核要重视过程,严格考勤,重参与,重视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重视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的养成,坚持“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使所有的学生通过篮球教学养成良好的篮球健身习惯,提高身体健康水平。期末考试重结果,重学生特长的发挥,个性的张扬,重团结协作,重优秀品质的培养,通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满意的成绩。

3.2考试方式的改革应遵从以下原则

3.2.1应该采取规定动作和自选动作相结合的原则。

3.2.2平时考核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考试论文篇(6)

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与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后者受前者的影响越来越大。自1987年推行四、六级考试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更加重视公共英语教学,公共英语教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公共英语教学条件得到了充实和改善,大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空前高涨,公共英语教学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别提到了教学和测试的关系问题:“测试是贯彻执行教学大纲的重要保证。科学的测试结果可以为教学提供量化的反馈,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因此,测试应以大纲要求和教学内容为基本依据。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测试中,更看重考核语言基础和语言应用能力,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试题。务必防止应试教学倾向。”①可以看出,在教学和测试两者的关系中,教学是第一性的,测试是为教学服务的。cet考试和大学英语教学两者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两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改革教学方式、注重能力培养与四、六级考试并不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2.cet中新题型增设的背景和意义

我国高校英语教学中存在着错误的考教理念,造成了cet测试和大学英语教学关系的异化。

2.1绝大多数大学英语教师把四、六级考试作为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指挥棒”,倒置考试和测试的关系,使教学围着考试转。受“指挥棒”理念的影响,大学公共英语教学越来越偏离自身的目标,而成为达到四、六级考试目的的手段,成为一种“应试教学”。为了应付四、六级考试,有的学校不惜打乱正常的教学计划,将本该一、二年级开设的课程推迟到三四年级开设,有的根据四、六级考试要求调整英语课程设置,有的大办四、六级考试辅导班,有的利用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中“攻关”,有的发动教师研究四、六级考试“规律”,放任教师抛开原定教材,以四、六级考试大纲和有关辅导材料为依据组织教学。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全面“服从”考试需要,他们对正常的英语课程提不起兴趣,一门心思做参考题、复习题、模拟题、仿真题。

2.2大学英语教师和管理人员把四、六级考试作为评价大学公共英语教学的价值尺度,以考试成绩好坏来衡量教学质量的高低。政府主管部门在大学教学工作评价中把四、六级考试通过率作为重要指标,有的大学以教师任教班级学生的四、六级考试通过率来考核教师的教学业绩,考核结果与教师的奖金、津贴挂钩,有的把是否通过四、六级考试作为是否准予学生毕业或能否获得学位的一个“硬杠杠”。如此一来,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只有唯四、六级考试是从,一切从考试出发,一切为了通过考试。后果就是,四、六级考试大纲所要求的内容掌握了,英语考试技巧提高了,但大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读写能力、翻译能力、交际能力等并没有多大提高①。

在这世纪之交的年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无疑这种应试型的大学英语教育远远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不利于培养面向21世纪的新的复合型人才。我国外语界的许多有识之士早已认识到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所存在的种种不足,并着手对其进行改革,以促进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健康发展。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新题型的推出及采用就是这一势在必行的改革的初步尝试。

自1996年1月起,大学英语考试已正式启用新题型,增加主观题目的比例。语言测试的试题根据评分是否需要阅卷人员的主观判断而分为主观题和客观题。一般来说主观题如作文等效度高,对教学的后效好,因此大学英语考试无论四级或六级都坚持采用一定比例的主观题。自1996年1月起,已延续了十余年的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的题型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由偏重客观试题转向主、客观题型合理搭配,重视考生主观应用能力的试题类型。目前已经过研究和实验并可逐步采用的新题型有翻译、听写、简答题。考试委员会还在积极开展其他新题型的研究。采用新题型的目的是更好地使考试为教学服务,在可能的范围内增加主观题的比例,使全国高校在教学中更加重视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采用新题型时尽量保持所考核的语言能力构成基本不变、答题时间不变、各部分得分比例分配不变,以保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例如1996年6月的四级考试,采用翻译题型后,全国重点大学翻译部分的均值为6.75分。这一部分用来取代原来的完形填空部分,而1995年6月全国重点大学完形填空部分的均值为6.72分。这说明采用新题型可以保持评价标准的稳定性。此外,考试委员会还决定今后在考试大纲中列举多种可能的题型,而在某次考试中具体采用何种题型则事先不予公布,以抵消应试教学的心理压力,使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课堂教学上,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英语的能力。此外,要探索对新题型进行等值处理的方法,保证大规模标准化考试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但等值处理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提高考试的效度是第一性的,通过考试正确地指导教学才是考试的根本目的②。为进一步推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适应国家改革开放的需要,使大学生更加重视英语语言能力的学习,获得更强的参与国际交际的能力,经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委员会自1999年初开始试行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口语考试,并于1999年11月和2000年5月两次扩大试点。总的来说,口试推动了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遏制应试教学和片面追求单纯通过率,使《教学大纲》规定的“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这一教学目的的实现具有更扎实、可靠的基础③。

3.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全面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

概括的说,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必须在明确了正确的考教关系的同时,随着四、六级考试的改革而改革,否则,不但将贻误一届又一届的大学生,而且更为严重的是,在我国加入wto后面对更加开放、国际竞争更加激烈的环境,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问题可能使我们处于十分被动的境地。

随着cet新题型的进一步推广,我国大学英语教师将面临着新的、更高要求的挑战,即如何运用行之有效的旧方法和研究新的方法来扎扎实实地提高我国大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以满足社会发展对我国英语教学改革提出的要求,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所需求的综合性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题型的变化指引我们对近十余年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展开反思,以便充分认识其中的偏差和教训,端正大学英语教学的指导思想,把握好大学英语教学的发展方向。“照本宣科”、以测试为目标的教学法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善于引导他们进行听、说、读、写、译等各项技能的训练,培养他们在语言运用方面的能力。这使得教师要改变他们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能力和业务水平。

传统教学中,课堂教学大都是由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地吸收教师讲的东西,成为存贮前人留下的知识的“容器”。这是不科学的。教师应该变知识传授为能力培养,在教学中变教师的单向传授为师生共同进行学习的双向交流,使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学习,从而使他们的能力得到培养。如何改革大学英语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呢?

笔者概括出以下几种策略:

3.1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改革填鸭式教学方式

应惠兰教授指出:“实际上外语学习的首要任务是‘学’而不是‘教’。”“教学方法应该分为教法和学习方法两个组成部分”。过去当我们谈到外语教学或教学方法时,过分强调了教师的指导作用,而忽视了学生的活动能力。认知理论认为,英语学习的过程就是新旧语言知识不断结合的过程,也是语言能力从理论知识转化为自动运用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的主题教学模式”正是遵循这种语言学习规律而创建的。英语是一门实践课,语言技能的获得是通过学生的实践操练得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中心,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知识。避免整堂课讲授太多的语言点;避免给学生直接指出应该注意什么;避免给学生详细列出语言点的用法,而是应该恰恰相反。老师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上课时先让学生讲解课文的大意,然后以问题辩论的形式对文章的主题、背景、写作风格、语言使用等方面展开讨论。教师的讲解是辅的、画龙点睛式的。这样,学生不仅掌握了语言点的用法,而且还学会了,并能够很好地运用所学的知识。这样就能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参与,使课堂气氛更活跃、更充实。同时,在当今这个科技得以快速发展的时代,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各国发展的重中之重。教育也走向了市场,这无疑又给教育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与促发的有利条件。在英语教学之中增加多媒体教学是转变填鸭式教学的最好与最有效的途径之一。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使学生的视野空间扩大,而更重要的是在学习、掌握基本知识的前提下使之达到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不仅丰富了课堂,而且受益于学习者本身。教师对一些较难的课文还要进行一些系统的讲解,以适合学生水平的需要。传统的授课法是以单词、语法分析为主体。但这样一来,课文的内容就被割裂了。语言知识很可能变成无本之木,学生兴趣无从谈起,积极性无从调动,结果事倍功半。教师讲解课文的方式要以语篇教学为主,教师要把文章的信息结构,与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风格放在一个重要的地位上。要把语言知识、单词的讲解完全放在篇章内容的整体讲解过程中。这样学生学到的就不是支离破碎的知识,而是从内容到形式都齐备的活生生的语言。

3.2运用交际法进行教学

交际法(communicativeapproach)是以语言功能——意念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一种教学法。交际法创建于20世纪70年代初期的西欧共同体(eec),中心是英国。交际法重视教学大纲的研究。教学内容以语言功能为纲,针对学习对象的不同需要加以安排。交际法强调教学过程交际化,排斥机械操练,让学生在真实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景中操练,课堂教学活动应模拟真实或近似真实的生活情景。

一方面,注意到各个单词之间的各种系统内关系的同时,还要把它置于句子乃至对话、语篇中呈示。如:角色表演法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对话表演,让学生轮流到台上表演。表演根据学生的水平,分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觉得不难又需要做好准备上台表演。或者进行pairwork或groupwork。在表演中可以准备实物道具,其中丰富的动作、表情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此外,要使教学同真实世界(realworld)建立联系,如用影视片段、多媒体等来实现单个词汇或词汇系列的输入,让学习者感觉生动、易学。对某些动词如swing,snore等,还可以运用表情、动作和声音来演示,其效果比单纯以文字讲解要好。利用多媒体直观形象、生动活泼,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英语交际情境。如在课堂上播放英语经典原版片,故事内容学生已有所了解,加之画面优美,身临其境,收到了出奇效果。不少同学能把影片中的部分英语对话模仿得惟妙惟肖,激发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语言学习氛围。

另一方面,要注意全面呈现词汇的语用信息。像邮筒(pillarˉbox)在中国为绿色,在英国却是红色。这种信息必须提供给学习者,pillarˉbox这个词暗含的社会文化信息同该词的概念意义同等重要。此外,不少词还具有一定文体意义和情感意义。尤其是具有褒义或贬义的词,其情感意义是该呈现给学习者的。对于指黑人的两个词black与nigger,了解二者的概念意义而不知其情感意义显然会影响交际运用①。前者带有褒义,后者却是贬义,这2种不同的情感意义同相应词语的概念意义一样重要。内含意义与情感意义因个体、文化、社会的不同而不同,教学主体亦要留心这一点。

3.3运用多媒体技术丰富和改善外语学习环境

教学考试论文篇(7)

一、大学语文教学现状

    作为公共基础课,大学语文课同思想政治课、外语课一样,几乎在国内每一所高校都有开设,这本身就说明了它的重要性。1978年,在当时南京大学校长匡亚明先生和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先生的倡导下,全国各高校开始设立大学语文课程,目的有四点: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传承传统文化精髓;提升精神文明;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影响世界。在今天看来,这四点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目前大学语文的教学正处于困扰当中。大学语文虽然被定为基础性的公共课,但长期以来处于边缘位置。一方面,学生认为语文课从小学上到高中,早就学腻了,现在大学语文课也没什么新意,感觉像“高四语文”。因而很多大学生对大学语文不感兴趣,把学习大学语文当作一种负担。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学校和学生都不得不让大学语文为专业课让路。大学语文由于还没有英语四六级考试那样的尚方宝剑,其地位显得十分低下和尴尬。但另一方面大学语文就真的可有可无吗?从当今大学生的中文驾驭能力、文学鉴赏能力等来看,却并不乐观。当然,中小学语文的欠帐现象也是无法回避的,部分大学生语文水平很不高,语句不通,错别字连篇,文章写不好,文学修养很低。大多数学生在语言、文学、文章几方面均有欠缺,而文学知识则更为肤浅而零碎……这些问题,20年前匡亚明校长等有识之士早巳看到,且大声疾呼过。当然产生的原因既与应试教育有关,也与教育制度、教育理念有关。对此这里不作探讨。我们就从前面提到的大学语文设立的最初目的来看,暂且抛开后面三点不谈,就以“提高大学生汉语水平和运用能力”这点来说,现在不是做得足够了,而是远远不够现在很多大学生不会写论文,除了专业因素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语文能力无法传载他想要表述的思想。

我们看到,一边是大学本科生语文能力令人担忧的现状,一边却是大学语文被边缘化的尴尬地位:大学语文学科地位不高,大学语文教师遭受冷落,教材陈旧,教学研究滞后等问题十分突出。因此,以大学语文目前的生存状况,如何担当起启迪智慧、传承文化的重任,实在令人堪忧。

二、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

尽管目前有不少呼声,提出取消大学语文,或者以人文课程代替大学语文。但笔者以为,大学语文作为一门旨在陶冶人的道德情操,培养和提高大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的基础课,其作用和重要性是不容置疑,也是不能替代的。综观国外经济发达国家的高校,即使是理工科院校,也早巳把本国语文作为必修基础课。

认为本国语文是思考、表现和理解的主要手段,本国语文的基础不好,难以成为出色的科技工作者。如哈佛大学把本国语文作为“核心基础课”,规定不及格重修。麻省理工学院把本国语文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贯穿于本科教学过程中日本东京工大理工学院开展了比较文学、语言学的方法等10余个专题教学研究。巴黎理工学院为学生开设了文学艺术等课,还设置了口头或书面表达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

“语文”一词,从词汇学的角度说有三层含义:一是书面语言与文章;二是语言和文字;三是语言和文学。作为一门课程而言,它的含义也就是语言、文字、文章和文学。语文课讲的也无外乎这一些了。语文课程应当具备哪些教育功能,换言之,语文这门学科应当如何确定其地位?

首先,语文课作为一门智育课,要兼顾知识与技能两方面的教育。作为前者,它要教给学生识字、词汇、语法和修辞,也要教给学生许多文学:和文章学的知识、文学史的知识,同时学生要逐步将这些知识变为种种技能,变成阅读能力,变为口头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

其次,大学语文要承担人文精神的传播和道德情操熏陶的使命。所谓人文精神,是指以人性、人格、人道为本位的知识意向和价值取向。人文教育则是指以人格教育为核心,以人文科学知识的传授为手段,以唤醒灵魂,激发人自觉追求真善美的理想价值为目的,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这是作为公共课的大学语文在知识传播之外的另一重要使命。同时,德育课的任务事实上也由非政治课来一起承担,而其中大学语文的作用尤其突出。 “名节”之类的问题,是古代文学中时常涉及的问题,正反典型都有,生动而形象。由大学语文来承担这~类的教育,其效果却比政治课好得多。只是要求教材的编写者,要留意编选一些这方面的篇章。而教育专家们也纷纷提出,语文首先不能简单理解为一个“学科”。语文是覆盖在所有学科之上的,是一种把人文精神渗透到所有学科中去的学问,学语文的同时也能学其他的学科,而在其他学科里面也都有语文的因素。“语文是灵魂依靠的东西,或者说,它是一种以无用达到有用的学问。”所以,大学语文的学科定位也应提到提高中华民族的文学与人文素质的高度去认识。

因此,目前把大学语文改造为以全面培养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为宗旨的新课程,是教、学双方共同的要求。当全社会都在慨叹大学生急需传统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的时候,聆听来自这一群体自身的呼声是十分必要的。学生们怀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他们渴望学会用独立思考的方法反思历史、:哩解现实,这正是人文教育课程能够成功的基本保证。然而提及语文教育.大部分学生对中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流露出不同程度的遗憾,他们显然厌倦了对文学作品 “五马分尸”式的解读。因此,我们力图通过启发式的教学,使语文:学习回归它的本质,培养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兴趣。通过大学语文的学习,很多学生惊喜地发现:“原来语文还可以这样学!”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如果不坚持引导,学生们的这种新奇感不久便可能消失。近年随着中学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中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将对大学语文课程提出更高的要求。摆脱“高四”语文是大学语文建设迈出的第一步;几年以后,大学语文将不能仅仅凭借与中学语文教学强烈的反差取胜,而应通过课程的整体建设、依靠深厚的文化内涵、优质的教学水平来获得长足的发展。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具体而言,大学语文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三个方面着手进行教学改革。

(一)教学目的

首先,明确大学语文的教学目的不仅是高中汉语学习的延伸,更不是为了简单地取得相应的学分而开设的课程。真正意义上的大学语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分析和写作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要全面地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使之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合理、文理兼顾,更适应当今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综合性人才。高中语文主要的是注重其工具性和基础性,而大学语文的主要特征则是审美性和人文性。所谓审美性,就是把文学作品作为载体,培养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欣赏和评判能力、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学会思考,学会创新所谓人文性,就是把文学作品当作文化的载体,当作文化现象来审视,理解其中的人文意蕴和文化价值。大学语文教学改革最重要的就是要突破过去的工具观点,在中学的基础上提高大学生的文学作品欣赏能力和各种作品的写作能力,从中学语文篇、章、字、词、句的重复提升到培养大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滋养人文精神、提高鉴赏人类精神产品的感知能力,以及传承传统文化、交汇中外文化的意识层面来认识并实际操作。这是中国高校大学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问题。也应该是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体制下,学生容易失去语文学习的兴趣,而且大学生读书也比以前少了。因此,大学语文教学可以把短期目标定在“重新引起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其实这也可以达到长期的效果,只要有了一些兴趣,学生就能主动学习。长期目标可定位在培育学生“语文素养”上,这是为了让学生对语文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有感性和一定系统性的了解,学会欣赏文学与文化精品,不断丰富自己的感受力、想象力,养成高品位的阅读和写作习惯,甚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终生受用。更进一步的是要使学生更深刻地接触到中华民族的文化,植根于我们的灵魂、支撑我们的精神的文化,也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民族优良的历史文化传统,并增强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

(二)课程设置

根据教育部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调查,目前大学语文的课程设置比较混乱。在收到的100余份有效调查表中,大学语文作为公共基础必修课的有56所,定为公共基础选修课的有20所,列为素质教育公共选修课的有21所,设为专业基础课的有6所。其中作为必修课的加起来是62所,作为选修课的41所,各校可谓各自为政,没有相对规范的设置。在课程定位上,有的侧重综合文化素质培养,有的侧重写作能力培养,有的侧重文学鉴赏能力培养,有的侧重中国古典文学阅读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上,首先要给大学语文一定的空间。目前大学语文课程内容涉及范围主要集中在中国古代文学,“有点太厚古薄今,厚中薄外”。还有不少学生提出,课时比较紧张,常常因为时间有限,老师们精彩的讲解被“缩水”,许多深刻的思想也未能被充分吸收。有很多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感觉老师讲课的速度像流星一样 ——瞬间即逝,没等他们更多地了解、体会,就转入下一话题。所以可将大学语文分解开来,开设文学欣赏、应用文写作、阅读与演讲等课程。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和教师资源,将课程再细分为诗歌欣赏、散文漫步、小说阅读、外国文学拾贝、论文及实用文体写作、新闻及文学写作、阅读与技巧、演讲与口才等等。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修,效果要大大好于目前的课程安排和设置,也更能有效地利用起中文专业教师这一丰富的资源。在学时安排上,大多数学生觉得课时太少,不少学生强烈要求增加大学语文的课时,而且有的学生还要求开设一至二学年的大学语文。

教材方面,据初步的统计.到现在为止,全国共出版各类大学语文教材50余种,但每种教材的内容和结构都大相径庭。市面上的《大学语文》教材,体例不一。篇目不一,侧重点不一。有的侧重几大文体的阅读与分析,有的侧重几大文学体裁的阅读与欣赏,有的通过范文进行阅读与写作训练,也有的古今中外。名篇荟萃。学校都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课本。其中很大一部分学校选择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徐中玉主编的《大学语文》以及南京大学出版、王步高主编的《大学语文》当然每个学校都有选择教材的自主权,但教材的多样化必然带来各高校在教材内容选择上的混乱。作为文化素质教育主干课程的“大学语文”。应当如何适应时代的变化与要求?如何编出一本对各层次学生均有用,能大大提高其学习兴趣、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教材?这是目前语文教学中的关键问题之一。

(三)教学方式

摆脱知识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把课文当成一个审美的对象,首先要让学生感受到这篇文章是美文,以引导学生欣赏文学名著,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自我学习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同时教授一些有针对性的语言和写作知识与技巧,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也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分析作品应该成为大学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授课模式。分析作品应结合文学史。学生最严重欠缺的是系统的文学史知识。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自居易、苏轼、欧阳修、李清照、陆游、辛弃疾、关汉卿、罗贯中、曹雪芹、蒲松龄、鲁迅……,同学们有的是耳熟能详。也有的是略有所知。

然而,对于文学史,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是片面的。需要为他们勾画出一个简明中国文学史的知识体系,大致指出各朝各代诗、词、文、赋、戏剧、小说的主要成就代表作家、主要流派、代表作品及其成就与得失。还比如对外国文学作品的赏析,可穿插外国文学史、艺术史、文化史,分时期分流派进行介绍。对作品进行分析,学生不仅能学到有关文学的知识、方法,更能使他们在浓缩于文字的、形象化了的文学作品中,学会认识事物的方法,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由此建立起正确的世界观和高尚的人格。

教学考试论文篇(8)

中职校在历经由计划向并轨的变革后迎来了又一新的挑战。它一方面有利地推动了中职教育的发展,给中职学校的生存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另一方面,也给中职学校提出了许多亟待解决的新课题。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形势,怎样才能使中职语文教学走出“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困境,是我们每一位中职语文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中职语文教学应依照中职学校办学方针,打破传统观念上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从教材教法上进行大胆的革新,将中职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紧密地结合起来,探索出一条适应新形势发展的中职语文教学新路。

一、结合中职培养目标,强调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和技能性

中职校培养的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学生毕业后大都要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型的生产劳动。因此,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也应与中职生的正确定位相结合,重点突出语文课教学的实用性、技能性。

1.加大口语实训,培养学生的“动口”能力

中职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必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如何在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抢占先机,学会推销自己,在面试的第一关就给用人单位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是其社交能力强弱的充分体现。而良好社交能力的基础是语言,“语言是一种工具,就个人说,是想心思的工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就人与人的关系说,是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的表达能力,并非是人人都具有的天赋,除了极少数人似乎是天生的伶牙利齿外,绝大部分人是要通过后天的努力才能锻炼出来的。目前大多数的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课堂仍延续着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学生很少有甚至几乎没有时间“讲”,毕业后不少学生在人稍多的场合就产生惧怕心理,不敢发言,或者说话语无伦次,自相矛盾,不能准确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今天我们有必要改变传统的“灌输”模式,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也来讲讲,老师来当一当听众。不管学生讲得好次,总之,通过讲,锻炼学生的胆量和口才。尤其是对那些来自农村边远山区,性格内向且又少言寡语的学生来说,让他们能够开口大声说话,学会自如地表达内心所想,也是培养和提高其语文能力的一条重要通道。表面看来“说话”很简单,但实际却包含逻辑思维、判断理解、临场应变等诸多因素。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有必要加大口语实训,以此来训练学生语言组织和口语表达的能力。

2.注重学生“听力”培养

“接受和发表,表现在口头是听(听人说)和说(自己说),表现在书面上是读和写。在接受方面,听和读同样重要。所以,听说读写缺一不可,这是生活的需要也是工作的需要。”可见,在让学生灵活运用语文技能的过程中,不可忽视其听力培养,要重点培养他们的接受能力。对于经过两年职业培训后踏入社会的中职生来说,“听力”不仅是指听到与否,更重要的是听懂与否。在实际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同一件事用同样的语音、语调在班级反复说了好几遍,但却还是有同学听到了,却没听懂,严重的还会出现指鹿为马、大相径庭的现象。为此,我们可以多开展对话、演讲、解说、讨论、答辩等口语训练活动,强化“听力”训练。

3.加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训练

语文教学的目的,一是教会学生自己能看书读书,不断汲取精神养料;二是要教会学生把所想的东西用嘴用笔表达出来。理论基础偏低、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是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尤为表现明显的是一年的语文课程学习后学生对动笔写作仍是望而生畏。导致这一现象长期存在的根源还是传统教学模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讲解,轻实际动手能力,即写作能力的训练。如《应用文写作基础》课程的教学,过去我们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一些写作方法和要求的理论讲解,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实际的写作指导和训练,从学生交上来的作业看,除常见的写作问题外,更多的是文体格式的不规范,这说明还是练习不够。因此,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勿需对学生灌输太多高深的理论知识,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写,尽可能的避免教师在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台下听得云里雾里的现象。在“讲”的同时。多花一些时间指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一些范文,再让学生动手写作,那怕是先“照葫芦画瓢”的仿写也行,目的是让学生从动笔开始学起。

4.引导学生进行课内外阅读,加强理解能力的培养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只有大量的阅读,才会见多识广。除了阅读教材上的文章,教师还可以找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印发给学生阅读,或者组织学生进行网上阅读,借助课外阅读视野和知识面的拓宽,采取小短文复述、故事情节概括陈述、用自己的话转换表述等方式进行训练。通过广泛的阅读和训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接受大量的知识信息,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二、调整教学内容,实现中职语文教学的专业化

中职教育强调的是专业化、技能化,所有课程都应围绕这一目的来开设,语文课也不例外。这就要求我们敢于在教材和教法上进行大担的创新和尝试,全方位的调整语文教学内容。

1.对现有语文教材内容作适当的调整

目前中职学校使用的教材,在很大程度上仍侧重于古今中外的文学篇章,体裁涉及面广,强调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的熏陶及各种文学体裁的鉴赏,初衷是好的,但却与中职教学实际不相衔接。由于中职语文教学的时间仅为一年,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让语文基础普遍较差的学生全面地学好语文,确是件难事。因此,我们有必要结合中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删去教材中的一些不适用的内容,少些生涩难懂、与学生们今后的生活和工作没有多少关联的文言文,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容易接受和理解的现代文上,尤其是中职生较为生疏和薄弱的说明文体上,因为说明文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使用率是很高的,如商业营销中对产品的说明介绍;旅游行业对景物景点的解说;公关文秘对公司事务上传下达的书面材料等都离不开说明文写作。

2.根据专业培养需求,组织教师自己编写教材

不同专业的教材,内容及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如旅游专业可选一些介绍文物古迹、描写山川景物的游记体散文或说明文,内容上紧扣旅游专业知识,提高学生对一些历史知识、地理环境、人文景观的感知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营销专业应以经济合同、产品推广说明、企划文案、市场调查报告的撰写为重点;企管专业则选用介绍企业文化、介绍企业发展的实用文,让学生懂得如何更好地宣传企业、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培养学生的现代管理意识;财会专业应侧重于财经应用文的写作,如合同、条据、报单、财务分析报告等;文秘专业除学习各种实用文体的写作外,还要注重学生文学素养、审美能力的熏陶和培养,教材中就要多选一些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

三、大胆进行教法革新

1.树立教学民主思想,努力搭建沟通的平台

打破传统观念上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心理上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接受学生。从他们的实际出发,既不好高骛远,也不消极懈怠;鼓励学生提问、质疑,充分调动其参与意识;尽可能地将沟通“平台”延伸到课堂以外。将课堂延伸到户外、街道、商场等,让学生在实地参与中得到真实的体会和感受,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直观认识和理解。此外,还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些简单的实际文体运用的现场模拟活动,如请柬的制作、大会发言、旅游景点解说、就业应聘、活动策划的草拟等,在活动进程中学会如何去接纳和帮助他人,增强了同学问的协作交流意识。

教学考试论文篇(9)

二、高校现行课程教学考试评价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评价体系基本上是传统考试制度延续,这种考试制度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层面:

1.对考试评价目的认识层面出现偏差。

(1)注重考试过程和试卷分数,轻视考试信息分析。课程考试的目的之一在于更充分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基本情况;反映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改进教学方法。而现行的考试虽然也要求教师对考试试卷反映的教学问题进行分析,但实际上大多数对学生答题中反映出来的教学问题及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分析只是敷衍应付而已。

(2)现有的考试体系抑制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适于素质教育模式改革。高校教育的评价体系直接决定高校培养和造就人才的模式。然而现行的考试关注的是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略了学生个性化发展和创造力的考察。在知识经济为主要特征的今天,这样的考试导向不利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同时也不能适应当今社会对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大量需求的新要求。

2.考试形式限制了学生多方面能力培养。

高校的课程考试绝大部分在课程教学结束后或期末进行,考试成绩对学生学习优劣的评价占据了很大的权重。显然,一次考试,因受试卷考题涵盖的教学内容及主要知识点的考查限制,很难完整地反映学生获取的知识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因此,仅凭期末考试成绩不能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教学全过程的实际效果。不同性质课程的特点很难通过一次闭卷笔试体现,一次闭卷考试形式也难以按教学大纲的要求考查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运用知识的综合技能,从而导致学生仅为应付考试过关而学习,限制了自身创新意识的养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高校现行的课程考试体系呈现如下特点:闭卷考试多,开卷考试少;笔试方式多,面试、答辩考试少;理论考试多,技能、操作、实践能力考察少;统一考试多,因材施考少。最后,目前高校课程考试评价体系直接导致学生只关注分数不重视能力,因为考试分数不仅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升级、毕业、学位等,而且还成为大多数高校学生奖学金、评优推优的主要依据。

3.考试内容呆板,阻碍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展示。

至今,绝大多数高校课程考试命题范围只限课堂所讲授的内容,通常很少顾及对教学大纲所要求掌握的知识体系的全盘考虑。主要体现在:

(1)命题内容几乎局限于教材和课堂笔记。考查的只是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死记硬背,体现不出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这样的考试极大制约了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逐渐丧失学习兴趣。

(2)试题类型缺乏新意。长期以来,国内绝大多数高校课程考试题型几乎主要采用填空、单选、多选、判断、简答等有限的传统题型,而综合性与设计性考题、分析论述题等主观性试题较少。这种几十年不变的考试内容及形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高等教育的新发展。

4.试卷命题质量不高。

高质量的试题应该体现出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能力的全面考察以及教师教学效果的整体评价。一套高质量的试题,除应符合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外,还应检验出老师实现教学目标的情况和测试学生掌握所学知识和能力的程度和水平,不仅如此,还应能区别测出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的个体的差异。

5.教师命题自由度受限,妨碍“因材施考”。

高等教育的宗旨除传授知识外,更主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独立判断与选择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协作精神等当今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素质。高校课程教学的重点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发现问题、分析和总结问题的方法;真正做到授人以渔,使学生能终身受用;鼓励学生在质疑中思维。然而,现行的考试制度与此宗旨似乎背道而驰。受教学大纲的限制,同一门课程由若干不同教师授课,而不同老师教授的学生采用同一试题测评,要求试题必须完全符合教学大纲,且教师授课必须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从事教学活动。这样的课程教学只会限制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教学特色、扼杀学生的个性。

三、几点建议

高等教育应以人的个性发展和培养创新意识为根本。高等教育现行的管理培养模式单一化和标准化与全社会对人才多样化和人才成长模式多样化的需求形成了强烈反差。我国的教育方针早就强调全面均衡发展,而如今几乎所有高校都在用统一流程和标准的“流水线”进行人才生产,鲜有学生的个性发展空间和环境;与此同时,标准化考试的引入使得教育工作者及其管理者方便用“标准答案”统一学生的思维,不乐见甚至很难容忍学生对教育现状提出的批评。这些在高校教育理念中刻下的深深的烙印处处体现在我们的管理和培养模式和对课程教学活动的评价即考试中,限制着学生个性的发展与创新意识的养成。

1.破除传统“分数决定一切”的旧观念,建立科学的教与学的考试评价体系。

破除“分数决定一切”的旧观念是教学考试评价体系改革的前提。科学的考试评价制度强调的是人的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应体现从“人”出发。课程教学考试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状况,更重要的是通过考试评价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主动积极学习,促进学生强化掌握知识的能力。同时,科学的评价制度要求增加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考查,促进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充分体现其教育功能。因此,建立科学的教育评价体系,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对深化高等教育改革、推进高校素质教育和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都有重大意义。

(1)确立课程考试是对前一段课程学习的学习效果总结不是为了课程学习过关。毋庸讳言,不少在校大学生有“60分万岁”的思想,其可怕之处就是为课程过关而学习,其后果就是消极应付课程学习,渐渐失去学习兴趣。

(2)树立考试是师生对课程教学的一种互动方式的理念,不是课程教学的结束。通过考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知晓自己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过程中的疏忽和缺陷,以便日后与学生的交流中能针对性指出前期学习中的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和深入探索。

2.树立构建主义学习思想,激励大学生主动积极学习。

构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师生间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弄清事物的本质、规律及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所反映的信息尽量与自己已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认真思考,实现对新信息意义的构建。二是在原有的经验基础上对已有的知识的再理解与再创造过程。这种过程必须是由学生自己亲自去完成,其他人替代不了。对刚入大学的学生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常见问题并不困难,但他们对老师的依耐性导致缺乏知识的自我构建能力,一旦遇见新情况、新问题就显得束手无策。

3.针对课程特点,改进充实新型评价考试形式。

现在大学课程教学的教与学评价还主要是卷面考试,很难全面反映学生对课程知识掌握和运用的真实水平和能力,这种评价分数不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

(1)依据课程内容特点,选择有效可行的科学考试方式。大学课程考试基本形式主要有: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面试或答辩考试、操作合作考试和网络考试等形式。不同的考试形式各有其自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对于平行班教学课程考试,由于涉及考试效率与环境容易控制等因素,大多习惯采用闭卷考试形式,这种考试考查的知识面广,可设计的题型多。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综合应用能力、学习能力和查阅资料的能力的考核,开卷考试有独到的优势。面试或答辩考试不仅能客观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广度与深度,还可以全面考查和检测其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反应能力、想象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心理素质、仪表风度和个性特征等。这种开放式的面试或答辩考试既能将学生置于提问范围所创设的环境中,让其随心所欲运用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又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操作技能和协作素质相关的能力评价,操作合作考试是较好的考试形式。此外,这种考试能够较好地增进学生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协作,促进学生的团队精神。计算机网络考试方式,不但可以有效评价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还可以客观考核学生的认知能力。在信息化社会应加强研究和开发这种考试评价方法,大力完善并推广这种高效绿色的考试方法。

(2)改进规范评价标准,让考试有机地融合于学习全过程。基于考试评价实践的现实,充分完善和规范课程评价考核的制度建设,增强其科学性和有效性是关键。通过评价考核的导向效应,最终实现课程教学评价考核目标多元化、考核内容多样化、考核方式灵活化以及考核评价个性化的改革。

(3)通过课程考核实现“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作为评价教学活动质量的重要手段,考试要实现全面、客观和公正评价的目标,评价工作就必须贯穿教学全过程。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老师可设计一些讨论题或小论文,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教师安排讨论学生论文中的各种问题,鼓励创新,营造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氛围,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结束后,通过设计若干个综合题,以开卷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查阅文献完成考试,学生可以自主选择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考试。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调研和查阅文献的实际能力,还增强实际写作能力,分散减轻了学生期末考试压力,让考试变成实现和体验自我价值的一种“游戏”,引导大学教育向能力培养方向迈进。

4.依据大纲创新设计考试内容。

现行的考试命题大多数是知识再现型,考试考查的是学生的记忆能力,不是对知识的构建能力和创新能力。当今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的日益提高,要求高校课程教育考试在内容上应坚持考查能力为主,同时注重培养和考查创新精神,公正客观评价综合素质。这就要求老师在考试命题和评分标准方面力求开放性和人性化。

(1)考试命题不仅要着重立足培养目标的全局,反映课程教学的目的,还要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突出能力考核,评价标准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大学教育应该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这种开放性要求:教师命题要事先设置好问题背景,科学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全面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答案无标准化答案。根据试题的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可充分发挥想象进行解答。答题方法的开放。允许学生采取各种有效的答题方法,鼓励创造性思维。

(2)考核评价标准人性化。命题的开放性也决定了评价标准的灵活性。人性化的评价标准将激励学生通过研究,得出有创意并符合科学的答案从而获优异成绩,而根据教材原文或课堂笔记做出答案的学生则不能得到高分奖励。这种人性化的评价标准使得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乐于独立思考,勇于展现自己的个性和创新能力。

教学考试论文篇(10)

中职学校中大部分学生的语文水平与能力相对较差,他们进入中职学校读书,是为了学习一技之长,为了顺利就业。大部分中职学校对基础课教学的态度也不是很明确,由于基础课不能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不少学生认为没有必要上基础课,同时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学生、社会的变化,不能改革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造成师生间的矛盾,使得语文教学更是举步维艰。针对以上现象,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对语文教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尝试,取得了不错的效果,现把这些工作经验总结如下。

一、根据学生所学专业编写并不断改革校本教材,突出实用性

中职学校所使用的语文教材是全国通用教材,是兼顾各专业、基础不同的学生的,对于个别学校的特定专业学生并非完全适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下功夫去研究学生、研究专业,然后根据本专业、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编写或改革校本教材,以适应学生的变化、社会的需求。

一定的阅读能力是所有中职学生都应该具备的。在编写校本教材时,一定要把这一项学习任务放在首要位置。由于大多数中职学生小学、初中的阅读基本功不扎实,所以在阅读全国通用教材时有一定困难,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由易到难地挑选课文供学生学习,还可以列一些书目供学生参考阅读,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再进行个别指导。

虽然语文离我们的生活最近,但学生因此也就认识不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他们要求一学就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在编写教材和教学中,与专业结合,提高语文教学中应用文的比例。

例如,我在教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时,考虑到学生毕业后可能从事文秘等相关工作,在编写语文学材时,由易到难,最后的难度可以达到高职的水平,阅读书目也有四十多本,文史哲都有。因为学生还要学习《文秘应用文写作》一门课,所以应用文基本不编人他们的语文教材。

但在教车、钳、电、焊等工种的学生时,根据工厂对学生的需求,在编写教材时,把日常应用文的内容加入语文教材中,教学中也加强了应用文写作的训练。对学生阅读与理解的能力要求,也只达到高中一年级水平即可。

二、把文科基础课内容融入语文教学。建立大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作为一种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传达的是思想与情感,承载的是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人类的文化成果。在中国古代,文学与历史、政治、礼仪、道德等是不分家的。中职学校的学生和教师没有中学升学的压力,这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学生在中职学校的语文学习,不仅要注重阅读和写作水平的提高,而且要注重知识面的扩大。目前,一般的中职学校开设的文科基础课有语文、德育、礼仪等。这种分类是自然科学主义思想观念在教育中的深刻体现,它的优点是学科化,方便教学。缺点是把内容相近、功能互通的知识人为地割裂开来,把教学内容客观化。其实,语文、德育、礼仪、政治教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重视人的主观情感因素,要求学生学会感悟与想象。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教育,学生只能学会书本中的条条框框,只会在试卷中写出好成绩,能否使学生成为道德高尚的人,还得通过学生在生活中耳濡目染,通过学习教师、同学的行为,感同身受,通过阅读感悟。礼仪教学中人文性的学习更是不容忽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能把德育教育贯穿于语文教学的始终,把礼仪教学穿插于语文教学中间,那么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语文课堂会更感兴趣,教师的教学也会更加生动,更有活力,而不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点的学习。当然,历史、政治、地理也可以融人语文课的教学当中,学生可以从教师“丰富”的知识中感受到文化的伟大、知识的浩瀚,从而对读书学习产生兴趣,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灵活应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在任何时候都是双向的,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是教师发出信息和学生接受信息的途径,是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而不可或缺的因素,在引导和激发学生有效学习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作用。教学方法是为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服务的。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体系,所运用的教学方法也就不同,即使是相同的教学任务,也可能采用不同的方法。教学中,必须随着众多教学因素的发展变化,灵活运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或启发学生想象,进行探究式教学;或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答,进行合作性教学,启发式教学等等。唯有新颖、多样、灵活的教学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新的探求活动,使其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旺盛的求知欲。下面介绍几种中职语文教学最常用的方法。

1.讨论教学法。

讨论法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其应用的关键在于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课堂宽松气氛的营造,否则就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例如,在学《项链》一文时,我让学生讨论主人公玛蒂尔德的性格特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课堂气氛非常热烈,最后我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了总结,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的。

2.愉快教学法。

上一篇: 大专毕业设计论文 下一篇: 应用题教学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