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2 14:57:2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1)

1、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新时代的要求。

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和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国民的综合素质。社会的信息化,经济的全球化使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成为影响整个民族生存状况的基本因素。因此,21世纪将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时代呼唤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科技的日新月异,一方面要求教学内容能迅速作出反应,增加一些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的新内容;另一方面也要求教育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从而使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地面对新的挑战。确立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发展的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极大地提高全民族素质,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面对时代和未来的挑战,根据“全教会”的精神,审视现行基础教育的课程,我们发现,确实有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观念滞后,人才培养目标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部分课程内容过于单一,学科体系相对封闭,脱离生活;课程实施过程基本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只重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缺乏灵活性等等。

因此,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新的时代呼唤着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

2、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体现了时代特征。

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确定了这样一些策略: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重建新的课程结构;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倡导建构主义的学习;形成正确的评价观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这些理念和策略的提出,无不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反映了时代的要求。

(二)延续性和继承性

当前的课程改革是我国建国以后的第八次课程改革,是对前面所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延续和继承。我国曾先后进行了七次课程改革,每次改革都取得了明显成就。最后一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期,经过几年的努力,形成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现行的体系。这次课改在一些方面取得了重要的进展。比如增加了“选修课”和“活动课”;引入了地方课程;在教学实践中,涌现出一批重视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和重视学生成功与发展的好的教改典型。这些成绩为当前的课程改革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但是,课程是必须不断改革,不断建设,不断创新的,这是因为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越来越不能适应新的发展和需要。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是在吸收了前几次课程改革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针对现行基础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及弊端而进行和开展的,因此,相对于前几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来说,本次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的一种延续,是课程完善过程的一个阶段,具有延续性和继承性。

(三)综合性和开放性

我国以前的课程计划在课程的分科性、统一性和持续性方面考虑得比较充分,而对综合性,选择性与均衡性方面关注得不够,因此,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依据国际课程发展趋势,课程现代化的要求以及我国的国情和教育传统,重建新的课程结构,需要特别关注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性,选择性和均衡性。

1.综合性。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照学科来确定的,各门学科有其独立的,严密的学科范围和体系。现代科学的发展逐渐打破了学科壁垒森严,相互割裂的状态,科学知识综合化和一体化的趋势明显加强。科学的这种发展趋势一方面要求现代人具有一种综合的科学素质和全面认识能力,另一方面要求课程内容实现综合化。为此,本次课程改革中,注意矫正传统的不合理的学科分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化,按照科学综合发展的本来面貌提供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课程结构的“综合性”主要通过开发和设置综合课程的方式体现出来。

当然,课程内容的综合化的发展并不一概地否定分科,而是反对那种认为完整的事物可以通过孤立地研究其中的每一部分而得以把握的陈旧观念。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应做到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相结合,尤其在小学阶段,综合学科和综合活动所占比重应超出分科学科。.

2、开放性。在科技迅速发展的当今时代,课程内容既要继承人类历史积累的正确的、合理的知识,又要剔除旧的、已过时的、不合理的知识,同时,还必须及时吸纳科学发展的新成果和新知识。国外就有一些将教材或教师用书以活页形式呈现的做法,以便随时增添,修改,调整教学内容,这充分体现了当今课程设置的开放性。

另一方面,学校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积极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要积极创造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拓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空间。

(四)自主性和互动性

1自主性。《纲要》指出,中国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是发挥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每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而不是课程改革的被动执行者、实施者时,课程改革才有希望。因此,在课程标准和课程结构的规定上也有了较大的弹性。学校和教师可根据不同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及本校的条件,自主决定课程的广度和深度,通过选择并设置有关课程来创造和形成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

传统的课程主要是按每门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的,逻辑性强的学科如数学是按逻辑要求来排列的,时序性强的学科如历史则是按时序来排列的。这些做法都是以具体学科本身的特点为出发点,没有充分考虑学习者的条件、需要和兴趣。现代学校课程除了以学科为本的结构形式外,还可提供个别化,处方化的课程形式,构成多种可能的组合,学习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如能力,需求,兴趣以及已有的知识基础)来自主选择不同的课程组合。对于教师来说,这也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和自主性,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2、互动性。《纲要》中提出了体现时代要求的新课程的目标,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使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等,这就要求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局面。中国的学生遵守纪律,课堂秩序良好是很多国家难以比拟的,而在新的课程目标的要求下,我国的课堂教学必须讲求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和主体性。

二、教师培训中心面临的新任务:

师资培训工作是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成败的关键。搞好基础教育新课程的师资培训工作,是进行基础教育新课程实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作为教师培训中心,在当前的课程改革过程中,也面临着新的任务,那就是加强教师培训,加速教师角色的转换----由传统型教师走向现代型教师,为实施新课程作好师资准备。

(一)认识到位,重抓落实

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新课程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切实做好新课程实验和逐步推广的师资培训的规划工作,确保新课程师资培训工作与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同步进行并适当超前。要坚持“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内容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首先培训中心的教师要确立正确的新的观念,并将这些观念传递给广大的中小学教师,从而为新课程的大范围实验和推广奠定基础,要将新课程培训作为正在实施的“继续教育工程”中各级各类骨干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观念更新,形式多样。

课程改革是一个渐进的,创新的过程,课程思想的创新,课程内容的更新,课程结构的调整,最终都得靠人来实施。培训中心的教师首先应深入领会课程改革新思想,切实转变教育观念,例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认识到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树立正确的课程功能观等等,按实施新课程的要求,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式上,要采取多种形式,倡导培训者和教师的平等交流、对话,了解他们的疑惑和困难,引导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深入地讨论,使他们能全身心的参与到培训中来,使培训工作收到实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2)

2课程改革的矛盾

《澳洲课程故事》: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有时候真是已经迷失了方向,不知道到底该提供给孩子怎样的发展机会、条件和空间。笔者认为,父母与老师能够给予孩子的最大贡献就是帮助孩子学会自助。家庭教育要千方百计培养儿童在吃、穿、住、行、用、玩、学习与选择方面的独立生活能力,竭尽全力地帮助子女学会自助。我国现在已经进入了独生子女的时代,是不是连端杯水都不舍得让孩子做?这个值得我们去深思,如此,培养出来的孩子也是不灵活的,生存能力比较差。中国的课程设计与西方发达国家课程设计在价值取向上有着很大的差异。一个重知识取向,一个重能力取向。所以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学习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扎实吗?我们基础知识扎实的标准主要是考试。课堂上没有适当的作业量和形式多样的联系与训练,能是高质量的吗?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们能不能考虑远一点,像这堂课上学生面对那么复杂的生活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解决了,还怕解决不了更复杂的问题吗?在他们认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那是将来个人的发展、社会发展需要的最基本的素质。新的课程改革给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希望,这里不仅仅有制度、体制的问题,还有文化的问题。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里,背书、记忆是固有的传统,要改变积淀几千年的文化习惯,一定是任重道远。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正努力改变着很多不适应时展要求的东西。比如课程内容的生活化问题,新教材的许多内容已经与儿童的生活贴得很近了。而且,很多数学问题我们看上去已经生活化了,但是实质上,它的作用除了让学生比较容易理解题意,以及感觉到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以外,与原来不怎么生活化的题目没有真正本质的区别。孩子们照样天天练习!我们需要的应是让学生真实的去动手实践,解决实际的问题,我们不能只让学生在纸上做操作题。在小学阶段可以很灵活。数学老师应该使数学实践活动围绕孩子自己的真实生活展开,成为一种真实的动手实践、解决问题的过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3)

和学业负担相关的还有学习负担、课业负担等概念,尽管学业、学习和课业这几者之间有不同的内涵,但这几个概念的基本含义指向的都是中小学生由于学业引起的负担,因此这里我们笼统地称为学业负担。

(一)已有学业负担的界定

学界对学业负担这一概念的界定非常丰富,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业负担开展研究,得到了不同的认识。根据对已有文献的梳理,有关学业负担的界定主要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是一种主观感受。早在1987年就有研究者提出学业负担不是一个普遍的问题,每个学生由于其学习能力不同,承受的学习量也不同,因此每个人对学业负担的感受也不一样。基于这种观点,对学业负担的研究立足于对承担者的调查,如郑逸农等在针对高中生的样本调查中就发现,在同一学校,不同年级的高中生“学习负担”就有所差异。根据这种观点,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中小学生主观感受的调研及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自我报告的分析。第二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是一种客观存在。作为客观存在的学业负担,并不针对某个具体的承担者,它是教育实施者(如学校)施加到学生身上统一的可以量化的客观物,如规定的学习科目、上课时间、作业及考试等。对学业负担本身不进行价值判断。根据这种观点,对学业负担的研究主要立足于对不同类型、阶段的学生的学习任务及投入的时间等方面进行调查和统计分析。第三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既是一种客观存在,也是一种主观感受。这种观点认为学业负担既有客观属性,也有主观属性。有研究者认为,分析学生的学业负担的具体内容时,应该包括以学习时间和数量为代表的客观负荷,以及对学习的态度和喜欢程度为代表的主观感受两大类。可见,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不同,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行界定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有研究者提出要将学业负担作为一个问题,从事实的表层到深层、从事实到规律、从事实到价值逐步深化与升华。

(二)对学业负担的重新界定

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研究也在逐步深入,很多研究者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统计学、社会学等不同学科进行了综合性的深入探讨。本文正是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和中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行以下新的界定。学业,对中小学生而言,实际就是他们的学习。而学习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人类个体以个体经验的方式对人类经验吸纳、加工以认识和适应生存环境的过程都是学习。这里我们将学业负担这一概念放在“中小学生学习负担”背景下考察,它指的是中小学生在中小学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下,中小学生通过听讲、练习、探究等各种不同方式,从而达成获得知识、技能等学校教育目标的行为过程。这里的学习有可能发生在学校之外,但它不包括由学校主体之外的社会教育机构,中小学生家长及学生自身对学校教育目标之外的学习行为,如中小学生参加的各类辅导班、特长班等方面的学习。负担也是一个极其广泛的概念,它指的是人们在达成目标、实现任务、履行责任的过程中必然产生的承载和消耗。对于中小学生而言,目标、任务和责任等都主要和学业有关,是学生学习时间、学习数量、学习精力、情感投入以及压力感受的复杂函数方程。作为个体的中小学生对学业的承载和消耗的体验,和学校的教育目标、学习任务、学习难度、学习时间等客观因素直接相关,同时也与中小学生对学校教育目标、任务和责任的价值判断,自身的素质、学习动机及学习能力等主观因素有紧密关系。根据以上对“学业”及“负担”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分析,我们将“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定义如下:中小学生在承担学校教育的学习任务,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所承载的生命消耗及承载个体对这种消耗的认知和感受。

二、对学业负担的解读

根据以上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这一概念的界定,我们需要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进行重新解读,分析其基本内涵。

(一)学业负担的内涵

首先,学业负担是一种客观存在。有学习就必然会有学习任务的承载和学习时间、个体精力的消耗。因此,对中小学生而言,只要在学校开展学习,学习个体就会有学业负担。其次,学业负担也是一种主观体验。不同的学习个体因为对学习任务的主观认识、价值判断不同,及受自身素质、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对学业负担的认识和感受具有鲜明的个性差异。具体说来,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小学生达成学校教育目标所要承担的学习任务及由此带来的生命消耗。学习任务是中小学生在学校实现教育和培养目标的前提条件,学习任务主要表现为中小学生在学校学习中需要完成的学习课程,需要完成的课程作业、测评,需要达成的学习目标等。中小学生在承担学习任务,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生命消耗,而生命消耗主要表现为中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时间消耗和身心投入。第二,中小学生在承载学习任务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对其时间消耗和身心投入会产生一定的主观体验。这种主观体验,和学校学习任务对学生而言的难度、学生投入学习的时间和心力的程度有关,也和学生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尤其是他们的学习效果密不可分。从认知和感受而言,个体对学业负担的认识最终落脚于个体的主观体验。从这个角度而言,对学业负担的认识需要观照到中小学生的个体差异。

(二)对学业负担的认识

如何对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行深入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学业负担的监测和评估,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亟需解决的一个难题,教育部明确提出将学生课业负担的监测和评价作为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体系的主要内容之一。 根据前面有关学业负担的概念界定和内涵分析,结合教育部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状况的评价指标框架,我们认为,对中小学学业负担的认识,既包括了对学校层面有关上课时间、作业时间、课程教学、考试、测验等客观因素的测量和评价,也包括了对中小学生个体对学习任务、学习难易程度,对学习的自我效能感等方面的主观体验和个人感受。客观层面学业负担的认识主要包括对中小学生学习时间和任务量的测量。学习时间包括学生在校学习的统一时间,也包括中小学生在学校外,完成学习任务达成学校教育目标的必要时间。学习任务指的是中小学生在学校需要学习的各类课程,需要参加的各种教学活动及其这些课程、活动所需要完成的作业、测验和考试等。相比而言,主观层面学业负担的分析和判断要复杂得多,个体对学习时间长短的认知,任务难易程度的判断等,这些都受到中小学生个体的学习意愿、学习能力、学习效果等因素的影响。如何开发一定的评价工具和分析模型对主观层面的学业负担进行评估和分析,是当前学业负担研究的一个难点问题。反映了认识学业负担的主客观维度及相互关系。由图可见,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和客观层面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量成正比关系,一般而言,学习时间越长,任务越重,中小学生的学习负担越大。但与此同时,学习时间和任务量并不直接决定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主观感受———同样的学习时间和任务量,不同的学习个体受到自身因素的影响,其产生的学业负担感受可能并不一致。一般而言,学习能力越强,学习效果越好,学生感受到的学习压力越小。由此可见,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反映了学校内外、主客体、主客观的各种因素交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复杂关系。对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认识,既要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国家、社会、学校层面对中小学生在教育目标、学习任务上的具体要求,又要从个体上、微观上深入了解中小学生的价值观念、学习效果,将两者进行有机结合,联动分析。有学者认为学业负担不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而是一个具有多元主体和多重逻辑的复杂问题,因此必须运用复杂性思维去驾驭它,以整体的、辩证的、发展的眼光去解析学业负担的内涵与构成。

三、学业负担问题的归因及解决策略

中小学生学业负担问题一直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看清学业负担问题的实质、产生原因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一)学业负担问题的产生原因

有学习就会有学业负担,因此,学业负担本身并不会必然成为问题,学业负担问题的出现,产生于两个原因:其一,中小学生承载的学习时间和学习任务在绝对量上超过了中小学生的身心承载能力,在普遍意义上给中小学生带来了过重的学习负担;其二,学习个体在主观上感受到学习时间太长、任务太重、效果不好等而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并由此产生某种疾病或心理偏差,如视力减退、厌学情绪、考试综合症等。国家根据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层次、类型教育的培养目标,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形成了系列的课程标准。中小学校根据这些目标和标准,科学制订学校层面的教育目标体系和课程体系,并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从这个角度而言,基于国家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的学习任务,不会从绝对量上超过中小学的身心承载能力。因此,由第一个原因引起的学业负担问题,其实质是部分地区或学校,对中小学生的学习目标和课程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其学习时间、学习任务的绝对量使中小学生难以承载。倘若学生学习任务太重,学习时间过长,由此造成的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也难以调整和恢复,并产生某些身心上的负面影响,则称之为学习负担过重。学业负担问题产生的第二个原因实际是学生在主观上认为学业负担过重,它是以后果———学生感受到的心理负担为依据,而不是以其原因———学习时间、学习任务的存在为依据。在学习过程中,中小学生需要对自己的情绪与行为进行调试和控制,尽管如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仍然会产生一定程度上的体力与心理上的疲劳。一般而言,这种身心疲劳程度在休息后可以得到恢复,不影响身体或心理健康,学生对学习负担的感受并不是负面的。但如果中小学生对学习负担的判断是负面的,不愿意进行学习,或者由于其学习效果不好,对学习产生无能为力感等不良感受,这些都会让中小学在心理上对学业负担产生负面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对学业的心理负担。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4)

    1、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是一场全面的改革。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涉及培养目标的变化、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实施与教学改革、教材改革、评价体系的改革等等,是一场由课程改革所牵动的整个基础教育的全面改革。它不只是课程内容的调整,而是一场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具体说来,有这样几点:一是新课程规定了未来国民素质的目标要求,体现了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新世纪的发展积极准备的素质教育观念。二是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体现了育人为本,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谐发展的素质教育观念。三是突破学科中心,基于“四基”选择课程知识,体现了面向全体,切实关心每一个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理念。四是建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这改变了传统学校只重视“学业智力”,而对其他诸如“社会智力”、“实际生活智力”、“自我认识智力”等“生存智力”均有所忽视的现象,强调对学生进行多元智力教育的素质教育观念。五是推崇“档案袋评价”“真实评价”等质性评价手段,体现了多方面评价学生的素质教育观念。六是调整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合理设置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课程结构从整齐划一走向多样化,从分科走向综合,体现了给基础教育注入生命活力需要提供良好政策空间的素质教育观念。

    2、寻找课程改革的平衡器:以学生发展为本。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坚持“学科本位”,忽视儿童身心特点和社会需求、以及各个学科相互配合的整体效应,这样就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就深刻分析了以往存在的弊端和问题,鲜明地提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以学生发展为本,把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和个性、潜能开发作为核心。

    二、课程理念的创新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离不开课程理念的创新。

    如果没有课程理念的创新,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而缺乏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这些理念的创新,推动了课程研究,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唤起了课程改革的生机和活力。

    1、创新的学校观。学校是学习型组织,是培养人的机构,而不是官僚机构,不是公司,不是监狱,不是附属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展开,过去的官僚本位、国家本位等僵化的管理体制正在被打破,学校正在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

    2、创新的课程观。传统教育中,课程知识多是文本的,这种文本的课程知识主要有这样几个特点:组织上的线性和顺序性;单向性,课程知识早已安排好,教师只是按部就班地按照统一进程进行讲授;课程知识是围绕一个主题或侧面来进行论述和描写的。而新的课程观则强调课程知识要尽量体现超文本的特点。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

    3、创新的教材观。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坚持“教材是范例”的观点,认为教材要由控制和规范逐步转向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成为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的范例,成为不断获取知识、提升精神、完善自我的范例。

    4、创新的教学观。传统的教学观把教学视为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教学被窄化为知识积累和技能训练。新的教学观则认为课堂教学不只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双方相互交流,在对话中不断建构知识。

    5、创新的教师观。新的教师观认为,教师应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向批判者、反思者、建构者等转变。首先,教师要由课程的忠实执行者变为课程的开发者(尤其是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课程知识的建构者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5)

1.1体育活动内容单一

体育课程的设置没有新颖性,缺乏趣味性,总是跑跑跳跳难以让学生体会到体育运动的获得感和成就感。实践体育课程活动当中,由于体育教师往往只单单重视学生生理运动是否已达标,而在心理健康的指导方面非常欠缺,因此导致学生往往带着逆反心理和负面情绪进行体育练习,这不仅完全违背了“健康第一”的教学原则,而且对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康方面以及学生今后步入社会的适应能力带来了极大的负面作用。而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和布置教学场地器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用心去让每个学生能够“动”起来,真正让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在有限的条件下上好体育课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职责。大学生由于受专业课程的压力随之增大,生怕浪费时间,整天就是看书做作业,但无暇顾及身体健康与否,造成成绩一路下滑。因此,我们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不仅要给学生们传授知识,还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心理状态,用信任、鼓励、表扬等方式来开启学生封闭的心灵之门,让他们在自信中释放压力。减压最好的办法就是体育锻炼。针对体育学科的特殊性,我们在注重实践活动的同时,也要将体育专业书本知识提升到一个新的阶段。

1.2教学项目被割裂

随着世界体坛运动的跳跃式发展,高校体育也呈现出摇摆式的发展模式,各项体育教学项目以多以分散式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施教,学生不是在学项目,而是在学一个个被拆分的技术,使得体育本身具有的人文属性和“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理念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如何抓好专业体育项目活动理解不够深刻,对体育的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以及培养目标等方面都缺乏较为专业的评价体系。与此同时,教师数量与专项能力存在缺口;缺乏教材,评价测试手段有待完善;比赛是培养兴趣、激发锻炼主动性的关键;引导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各级校队;消除体育教师对于意外伤害事故的思想顾虑等是体育教师现在所面临的五大难题。

1.3体育评价应试化

体育考试是评价学生体育质量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随着人们对于唯分数第一的“应试教育”的痛恨,各级教育部门也在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方针政策,然而,体育考试仍然带来了一些负面现象。那就是越临近体育考试越是“恶补”,加大训练量,延长训练时间,增加训练强度,这些做法颇有些“应试”的影子。大多数学生天生喜欢运动,特别是男同学,学校要为学生创造体育锻炼的条件。要培育专门的体育师资,提升教材的规范化和体育课程的科学性,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去吸引他们锻炼,不能只去应付体育考试。身体教育作为教育内容的一个重要方面应该从培养孩子热爱运动,养成运动习惯方面入手。教育其本身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运动作为一个重要的专业培养目标,需要在长期的时间里不断的对其进行强化、教化、重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应以培养专业体育教育人才目标进行实施和优化,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性强、内容繁杂的系统性工程,其优化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体育课程结构的优化改革,其二则是体育课程内容的革新。当前,中国体育改革的主要难点在于怎样从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过渡到专项体育教育的培养目标。当前的体育课像其他的文化课一样,受到驱动机制的影响,具有应试倾向,因此我们所要改变的体育课程的形式,实际上则是为改革体育课的驱动机制,让体育兴趣成为驱动学生参与体育课的主要动力,推动专项体育课,以培养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目标作为增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突破口。据此,率先优化高校体育课程设置和体育课程改革,探索学校体育改革全新的方式、路径、管理和保障模式,从而带动学校体育教育的全面变革,更新传统体育教学理念。

2课程创新,实现多元体育教育改革的优质发展

课程创新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高校体院应以围绕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将自主教育课程、自主学习课程、自主活动课程、自主评估课程。凝练出“全人教育”的课程目标,构筑“生本、一体、多元、综合”的体育优质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探索课程和主题德育校本课程等三大板块的综合素质培养课程体系。体育课程创新带来了高校体育教育的多元优质发展。学校结合学校育人目标,合理开设体育基础课程、拓展具有特色的体育课程,加快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鼓励学校创新体育课程计划,结合学校实际加大体育课程整合和校本课程开发力度,积极探索国家体育课程校本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模式。在学校层面,体育课程改革包容三项内容:一是体育创新课程实施,通过课程、教师、学生和环境的互动,提高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和趣味性;二是丰富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权,满足学生个性发展需要;三是拓展体育课程内容,丰富体育学科与社会发展的实际联系,使学生在锻炼身体的同时,促进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体育锻炼体验及感悟,提高思维的敏感度和流畅度,提高学科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应用跨学科知识解决问题。课程是人才培养的载体,课程的品质决定着学生发展的质量。学校应从学生培养目标、成长方式和学生未来发展趋势出发,构建科学地校本体育课程体系和体育教学质量标准。作为学校一名一线体育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根据学生发展需要,挖掘课适合当代大学生锻炼需求的体育课程资源,调动师生参与体育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引领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方向,提高体育教育教学质量。

3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释放体育课程新活力

在体育课程引领、规划、建设、实施、管理、评价等六大方面作为定位优质体育课程设置的主要驱动力,促使各高校体院校领导从纷繁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回归教育者本色。教育局应及时组建高校体育课程教材调研,鼓励学校对体育课程计划进行整体思考和规划,构建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加强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实施管理,有组织地开展体育课程评审认定,并鼓励学校引进和开设国际体育课程,与此同时,结合提升高校所要求的素养工程,从学生评价到课程评价入手,改变过去重视“课堂”忽视“课程”、“重结果”忽视“重过程”的做法,引领学校开发、利用、享受体育新课程,创建具有生命活力体育课堂,从而形成完整的、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与课程文化。

4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优化高校体育课程结构及培养目标

高校体育教育课程创新促进了教育质量跨越式提升。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在特色发展道路上,以培养学生运动兴趣为起点,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委契机,重点改革开展游戏和运动想结合的体育教学,在体育运动项目方面要机遇学生充分地自主选择权利。榆次同时,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学校体育课要发挥着主导作用,学校体育教学应该实行体制健康促进、运动技能掌握和健全人格培养的三围目标,推崇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积极优化和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校体育课程结构。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健康教育的需求也日益增强。新一轮课程改革进入了深水区,体育教育的改革发展应及时以国家“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为契机,依托现代化科技教学资源优势,深度推进现代体育教育制度建设,深度推进高校体育课程基层改革,以体育专业目标培育创造性体育人才,完善学校内部完善课程治理,实现体育教育的高端化、集聚化、多元化。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6)

2001年6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的正式颁布,掀起了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高潮。这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是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的必然选择,也必将影响我国整个教育体系的改革与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具体目标的认识

《纲要》是在全新的素质教育思想指导下制定的一份基础教育改革纲领性文件,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总纲,提出了新的基础教育改革课程标准、奋斗目标和操作规范,主要包括:

1、课程功能的转变。《纲要》指出:“改变课程过分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这里指出了课程传授基础知识和训练基本技能的重要性,同时又批评了传统课程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技能训练的偏失;十分重视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和方法,把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的关键,纠正了传统课程只重视老师“教”忽视学生“学”的弊端;强调了课程的功能要从单纯重视传授知识与技能,转变为更加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以及学习的过程与方法的指导,这就改变了传统课程教师只重视提高自己教学的艺术和效果而轻视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和情感。课程功能的转变影响教师观念和角色的转变。教师要从单一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传授、学习的促进和教育的研究为一体的复合型人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以人为本”,重视学生的发展。

2、课程结构转变。“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传统课程在结构上过分强调学科的学术性而脱离社会实际,门类众多而又彼此独立,缺乏整合性,不能让学生实现所学知识的融会贯通。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就是既注重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组织教育内容,也注重学科内在的逻辑性。如在初中阶段开设理科综合课程为“科学”、文科综合课程为“历史与社会”,另外还有开设“艺术”、“综合实践”等课程。“综合实践课”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等内容。这些课程的调整不仅仅是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融合,而且加强了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能够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激情,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加强了学校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课程结构的均衡性和选择性为学生的全面发展、保持个性创造了条件。这对教师要求很高,需要教师在课程目标指导下,根据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确定活动主题、内容与方法。

3、课程内容的转变。《纲要》说:“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青少年构建智慧、增强能力的基础是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过多的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而忽视学生的基本经验,必然违反学生认知规律,收到的效果必然很差。这要求教师具有把课程内容转化为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现实知识”,转化为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密切联系的“先进知识”,为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奠定基础。

4、课程实施方式的转变。《纲要》主张“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传统课程实施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从属的地位,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真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自主获取新知的能力,学生普遍缺乏质疑探究精神、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新课程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增加学生参与、动手的机会,加强对学生学法指导。

5、课程评价的转变。《纲要》要求“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评价只注重学生学业成绩,不考察其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学生的个性特征、兴趣爱好得不到发现和发展。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抛弃得心应手的简单的“好与差”的二维评价方式,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事物,树立新的发展性的课程评价观。

此外,在课程管理上,要求改变过去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更加灵活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模式,增强了课程的适应性和多样化,给了学校和教师更多的创造空间,也更有利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促进学生的发展。

《纲要》提出的这六项具体目标是相辅柏成、互相制约的,共同构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体系,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对高等师范教育也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的新要求

《纲要》突出了课程人本化、综合化、现代化、多元化等特点,这无疑对基础教育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政治思想好,师德高尚,有正确的价值观,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乐于奉献等之外,还要有新的内涵:

1、具有“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新课程的人本化要求教师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摆脱传统落后的“知识本位”或“智力本位”观念。“以人为本”在教学中就是“以学生为本”。一方面,要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和主动学习的精神,尊重学生的创新思维,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注重学生的体验,一切为了学生,一切服务于学生。另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还有,教师要正确而充分地发挥教育评价对学生提高和改进的作用,考试考核方式要重视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因为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是有个性的人。只能根据不同的年龄特点和不同个性引导其发展,不能统一要求、步调一致。只有在这种观念指引下,开展教育活动,才能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2、具有广博的知识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基础教育课‘程的综合化要求教师不仅要具有雄厚的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要有渊博的综合性知识。新课程中综合性课程越来越多,即使是单科课程,它的综合化程度也越来越高,只有具备了雄厚广博的知识才能增强对教育的适应能力。目前高师教育在培养目标及规格定位上,口径过窄,培养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仅局限于某一专业,综合素质不高,横向广度不够,缺乏综合化;纵向深度不足,缺乏前瞻性。因此,为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就必须改善教师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增强其教育教学能力和综合素质。

3、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环节,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因此基础教育急需要大量这样的教师。教师的创新精神是指教师解决教育教学课题的求异、求新和高效的思想和欲望。主要包括:善于质疑和释疑的探索精神、对工作目标的执着追求精神和为实践教育目标而勤奋学习、不断获取信息、改进工作方法的坚韧精神以及不迷信前人,不迷信权威,有自己独立的见解自信心等等。教师创新能力包括:确定教育教学目标的能力、设计与实施最佳教育教学方案的能力和总结分析能力等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师,在解决某一教育教学课题时往往并不遵循固定的程序与模式,而总是在具体的教育教学情境中,根据实际情况去合理地组织教育内容和过程,灵活地采取各种新的方式方法,将自己的创新蕴含于教学活动中。

4、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科研能力。教育科研是教学改革的先导,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如果不对教学经验进行理性分析,不进行多类型多层次的教改实践,不借鉴其它学科的研究方法,不审视中外历史和当代各国教改得失,那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不可能有成效。以前的教学是学科性的,一个教师负责一门课程,他(她)自己的能力几乎能应付各种情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使得课程具有综合化、多样化的特性,给教师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它要求教师要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能力,单学科课程的综合、综合课程的教学、活动课程的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设计与指导等等都不可能有现成的经验去借鉴,教师必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去研究,去探索,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才能实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既定目标。同时,教师只要在实践中自觉重视科研,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那么他(她)的科研能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5、具有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满堂灌”、“填鸭式”。教师将已有的知识以定论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被动接受并将它内化,这种“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方法在基础教育改革中已没有市场,必须以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来迎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教学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的创新能力、个性特长和兴趣爱好得到充分发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学手段是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信息传递媒体。过去的教学手段大都是“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把黑板擦”。这种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不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含量越来越高的教学媒体已不断深入教学当中,作为基础教育的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激情,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6、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基础教育改革使得课程呈现出全新的内容,并且这些内容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如果一个教师不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不能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完善自己的能力结构,是不可能胜任不断发展的课程教学的要求。基础教育改革必然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知识、较强的创造力和适应能力,而这些能力只有靠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因此具有终身学习的观念和能力是基础教育教师必备的素质和能力。

教师自我发展能力应该包括知识更新能力和进行教育研究的能力两个方面。知识更新包括专业学科知识更新和扩大知识面。综合课的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新教育理论的内化、新技术新技能的掌握,都要求教师要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至于教育科研能力上文已论及,此不赘述。

三、高师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基础教育与高师教育密切相关,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牵动着高师教育的发展模式,高师教育的培养规格又直接影响基础教育的发展水平。为基础教育培养合格教师的高师教育必须积极主动地配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强自身的教育教学改革,才能使高师院校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大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1、更新教育观念,建立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现在的高师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许多弊端,如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育内容陈旧,片面强调知识而轻能力;师范特色不突出,知识结构单一,教育理论和学科教学法没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教学能力和实验能力较差,学生毕业后的适应期延长。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具有“以人为本”的新观念,高师院校应该按此目标建立新的全面发展的人才模式。首先要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充分发挥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三是培养高尚的品德和情感等综合素质。高师院校在新的理念下按照新模式,办出水平,办出特色,培养出大量的具有探索精神和科研能力的研究型教师,这既有利于满足基础教育的需要,又有利于高等师范教育的自身生存和发展。树立新的课程观,要充分认识教育活动对课程发展的重要意义,明确教师自身的责任。要理解活动课、综合课的价值,突破学科本位观和分科课程观,要将师生的生活经验纳入教学中,尊重学生对知识的领悟,反对知识霸权。树立新的评价观,充分认识教育评价对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功能,改革考试内容和方式,注重评价的全面性和对不同学生的适应性。

2、关注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加强联系和互动。高师院校虽然是以培养培训基础教育教师为主要目标,但是长期以来,高等院校更注重自身的发展,更注重自身的学科建设,忽视了对基础教育的了解和研究。高师院校要想基础教育之想,急基础教育之急,要进一步增强高师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密切关注基础教育改革的走向和发展趋势,主动配合基础教育改革,积极探索改进教师培养和培训工作的新思路、新内容和新方法,切实提高中小学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与此同时,加强在校大学生教育理论、教学法的实践性和教育实习的有效性,为将来教育教学打好基础。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高师院校要认真研究制订新世纪中小学教师培养标准,积极探索培养模式的改革,在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作出积极的调整。课程设置要综合化,学科设置也要综合化,要注重文理渗透,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课程,对文科学生开设部分自然科学课程,对理科学生加强人文学科课程教育,学科互相渗透,改变专业划分过细,学生知识狭窄的现状,实行大学科大专业教育,课程互相渗透,打破课程界限,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既博且专,能够触类旁通。专业课程与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应合理配置,改变以单一的、封闭与滞后的学科课程为主的课程体系,朝着“少而精、新而实、博而通”的方向优化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上,减少重复性和陈旧的内容,将最新最前沿的新思想新成果引入课程,增加专题性课程,积极探索多样化、系列化的研究性课程。在教学方法上要创造多种选择机会,保证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跨系、跨专业、跨年级学习,让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得到充分的发挥,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7)

一、指导思想

以《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教育部、省教育厅关于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指导意见,根据科学发展、均衡发展、内涵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区“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和以人为本的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努力构建适应时展需要、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着力减轻中小学生的过重负担,促进全区基础教育快速、均衡、优质发展,保障广大青少年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健康成长。

二、主要工作目标

1、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牢固确立“育人为本”的教育宗旨,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全面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导向,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美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以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形成厚重的校园文化积淀和清新的校园文明风尚,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围绕“新课程新德育”,坚持“以人为本搞德育、以校为主创特色”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学校、家庭、社会的育人网络,勇于探索创新,呈现具有*特色的德育新亮点。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负担。认真贯彻落实新颁布的《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着力于均衡教育、公平教育和人本教育,自觉规范办学行为,严肃执行课程计划,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积极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效消除两极分化现象,有序推进农村学校小班化教育实验并形成基本教学指导策略,提升区域基础教育的整体实力,增强人民群众对区域教育的信任度。

3、建立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新课程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机制,增进对三级课程价值同一性的认识,开发、建设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学校课程、地方课程,逐步提高学校的课程建设和管理能力,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发展的客观需要,普遍形成“校有特色、教有特点、生有特长”的良好氛围,按计划涌现1*所市级特色项目学校和3*所区级特色项目学校。

4、完善与课改实验相适应的学生评价体系。进一步深化义务段学生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完善实施方案,规范操作程序,加大网络支撑,强化诚信制度,形成比较成熟的多元评价体系和质量监控体系。加强学生成长的过程管理,完成义务段学生素质发展报告单与成长记录册的整合,实施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单,建立普通高中学生的三级课程修习学业考试(考查)和学分认定管理制度。

5、建设一支能适应和满足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坚持“科研先导、专业引领、自主发展”的方向,进一步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持续深化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学习型校园建设,以学习促研究,引导更多的教师以研究的态度对待学生、从事教学和对待自己,激发各校加大争创“名师工程”梯队、校本教研示范校和品牌学科的力度。全面推进教师的发展性评价、教研训一体化,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整体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和驾驭课改实验的能力,营造一批在市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教师团队。

6、推进高中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有序地进行。根据《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第一阶段工作方案》,全面落实工作任务,加强统筹规划,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制度建设,重视和发挥样本学校的作用,妥善处理好课改与高考的关系,坚持积极、稳妥、务实、创新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高中教师参与课改的主动性,以高度负责的精神,使部级课改实验区在高中课改中得以延续和体现。

三、主要工作内容:

1、总结经验,重视积淀,在继承中继续深化提高。经过四年的课改实践,我们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在课改纵深发展的第二阶段继续予以保持。我们必须坚持把握课改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内涵发展的核心地位和关键环节;坚持落实课改的政府行为和营造全社会参与支持的氛围;坚持均衡发展、倾斜农村和典型示范的策略;坚持把教师专业成长放在首位,把课堂教学优化作为重点,把校本行为作为着力点的思路;坚持推动教研训有效整合、三级教研联动、网络技术支持和区域资源共享的运行机制;坚持课程建设与特色办学的有机结合,推进德育教育课程化体系的构建;坚持学业考试和综合素质并举、百分制和等第制并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端性评价并重的评价机制;坚持课改的系统理念,形成各部门支撑保障课改的合力。

2、锐意改革,不断创新,建立适合课程改革实验的教育管理制度。调整和充实区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区课改工作的统筹、规划、指挥、协调和监督。区教育局机关科室及区教师培训中心要各尽其责,强化优质服务,起好指导、培训、研究、管理和保障等作用,努力营造能满足学校需要的良好的制度环境。要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要性、必然性和长期性,正确对待课改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克服课改实验中的片面认识,以积极的态度、科学的方法,注重实效,循序渐进,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区实际的课改之路。着力建设一支懂课改、善实验的校长队伍,不断强化校长指挥、管理和参与课改的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各校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从本校实际出发,加强教育管理,重点突出学校的人本管理和课程管理,摸索出符合各校实际、富有学校个性的管理模式,促使学校的课改工作向个性化、高效化发展,创设学校课改特色。同时,要正确处理和协调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的关系,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改实验工作为核心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不断优化学校各教育要素的关系,确保课改实验和其他工作协调发展。要加强对学校发展性评价的研究,全面推进全区中小学发展性督导工作,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同步发展。

3、提高认识,着力推进,不断提高我区课程建设水平。严格执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有关规定,严格实施国家课程,规范办学,开足开齐,既要重视各校体艺类、综合实践活动等课程的开设,又要扎实有效地推进地方课程,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区教育局成立校本课程指导和审定委员会,加强对学校课程建设的管理,提高校本课程运行的质量。抓紧出台《关于推进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把加强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和创建特色项目学校作为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切实予以落实。要进一步提高对课程价值观的真正认识,激发和引导全区学校和教师投身课程建设的热情,由基于学校资源、教师特长逐渐向基于学生的个性需求转移,拓宽视野,融入德育,健全课程的研究、交流、评比和共享制度,努力打通和理顺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以及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关系,做到统盘考虑、渗透整合、校际共享,在规范化、课程化、本土化和制度化上再下内功,促进各校在内涵发展和特色品牌创建中再上新台阶。

4、攻坚克难,加大对农村学校课改实验的支持力度,切实解决城乡课改的均衡协调。农村地区的课程改革既是当前课程改革实验工作的重点,也是实验推进的难点。区教育局在积极做好政府参谋的同时,密切关注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工作,着力解决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保障问题,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在经费投入、师资配备、培训指导等方面,继续加大对农村学校的倾斜力度,加快学校办学设备设施优化步伐,缩小校间差距,推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均衡化。继续推进小班化教育实验这一有效载体,区教育局有关职能部门要加强指导、研究,实验学校要增强主观能动性,确保小班化教育实验在外形和内核上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学校的课改实验质量。更加关注外来农民工子弟接受公平教育问题,在落实公办学校接纳为主的同时,进一步重视对流动人口子女学校的全方位帮扶,并有序推进本地和符合条件的外来子弟减免学杂费工作。

5、深入研究,将新课程理念体现为课堂教学的“常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校要进一步将课改的理念与目标内化为学校发展的计划与远景,从制度、课堂教学行为等多种途径带领广大教师深入推进课改,鼓励教师将课改中新的探索转化为课堂教学常态,既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讲究课堂效益,在推进课改中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理想目标与显示制约关系,坚持方向不动摇,争创特色求实效。重视新的教学常规要求的学习和贯彻,要加强备课组建设,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加强课堂的预设与调控,引导教师习惯于课堂教学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继续把握课堂为主的原则,完善和框定新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强化“以学论教”、“以学促教”的共识,自觉养成按课标施教的习惯和行为方式,使“简洁活力、扎实有效”的模式广为推行。

6、扎实推进教研训一体化,整体提高区域教师驾驭课改的能力,促进教师与课改实验协同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推进课改实验的重要着力点,是课改实验进一步深化的必然的内在要求。教师是课改的实施者,要重视教师的学习、培训和研讨,培养教师的专业精神,发展教师的专业智慧。一方面,学校、教师要摆正在校本教研中的主置,建立“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教研训一体化的管理制度,把校本教研、培训工作的重心放在教育实践的第一线,使教师在实践与研究中加强学习和锻炼,实现教师与新课程的共同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快教师自主发展研究,增强教师学习、研究、反思和规划自我的意识,全面推进教师发展性评价,继续强化教师培训的全程化和校本化工作,从面向骨干转到面向全体,使校本教研成为教师的自觉行为,并生成教研文化。要凸现科研的引领作用,构建好大小课题的层面,提高其实际价值,并有计划地推广。要创设载体,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平台,在课改中培育教育科研的优势,师资队伍建设的优势,课程资源的优势,办学特色的优势。

7、加快实验研究,探索切实解决学生两极分化的有效途径,促进学生的全体发展。课程实验对于广大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是一次重大变革。新课程为大多数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也正是由于新课程的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法均发生了很大变化,对学生的自主性、民主性、合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致使一些学生对教师的教学、课程教材的理解出现了偏差,甚至于无所适从,成了课改实验中学习的观望者、被动的形式化参与者。对此,各校要组织广大教师在实践中加强研究与探索,关注所有学生,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品质教育,努力创造学习中的参与机会,并加强对这些学生的专门辅导,从布置基础性作业着手,因材施教,同时还要积极倡导学生间的互帮互助,以此作为教师个别化教学的有效补充。要不断关注教学细节,研究学生的差异,注重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重视学法指导,加强学段衔接,继续做好对首届课改年级学生的跟踪调研工作。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8)

    一、课程改革的目标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二、课程结构

    3.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小学低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语文、数学、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小学中高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语文、数学、科学、外语、综合实践活动、体育、艺术(或音乐、美术)等课程。

    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主要包括思想品德、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或物理、化学、生物)、历史与社会(或历史、地理)、体育与健康、艺术(或音乐、美术)以及综合实践活动。积极倡导各地选择综合课程。学校应努力创造条件开设选修课程。在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艺术、美术课中要加强写字教学。

    4.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为使学生在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有个性的发展,课程标准应有不同水平的要求,在开设必修课的同时,设置丰富多样的选修课程,开设技术类课程。积极试行学分制管理。

    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强调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究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形成初步技术能力。

    6.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在达到国家课程基本要求的同时,可根据现代农业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因地制宜地设置符合当地需要的课程,深化“农科教相结合”和“三教统筹”等项改革,试行通过“绿色证书”教育及其他技术培训获得“双证”的做法。城市普通中学也要逐步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三、课程标准

    7.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

    8.制定国家课程标准要依据各门课程的特点,结合具体内容,加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加强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革命传统教育和国防教育,加强思想品质和道德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倡导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引导学生创新与实践。

    9.幼儿园教育要依据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坚持保教结合和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与家庭和社区密切配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保护和启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应适应普及义务教育的要求,让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都能够达到,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基本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应在坚持使学生普遍达到基本要求的前提下,有一定的层次性和选择性,并开设选修课程,以利于学生获得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的机会,为培养学生的生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过程

    10.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11.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五、教材开发与管理

    12.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与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同时也应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进行教学。教材内容的选择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反映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需求;教材内容的组织应多样、生动,有利于学生探究,并提出观察、实验、操作、调查、讨论的建议。

    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学校应充分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部队和科研院所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利用并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9)

美术教育课程是此次新课程改革的科目之一,但是美术课程有它自身的特点与特有的教育规律,这决定美术教育课程改革有其自身的重点内容,教育改革实施者必须按照美术教育的艺术特性与情感教育规律推动改革。

(一)美术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

与传统的美术教育将知识传授作为教育目的不同,新的美术教育更加注重的是美术素养的形成,培养其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在美术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不是让学生知道哪些美术知识,而是需要让学生在不断的知识汲取与欣赏、动手探索等活动中具备鉴赏与创造的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去努力探索美术作品中的艺术之美,启迪他们发挥想象力进行思考与创造。

(二)区别对待美术教育课与其它课程

美术教育作为一门培养学生艺术能力的课程,更多的事与想象力等人的非智力因素相关,所以与数学、语文等更加注重科学严谨的课程不同。所以,美术教师与学生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与学的活动。尤其是教师需要把握美术欣赏的情感性,在教学过程中要充满感情地进行讲授,用自己的感情与艺术魅力去感染学生审美,启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引发学生的审美情趣,达到美术教育的素质教育目的。具体来说,美术教育课不在于对于教学语言的挑剔,而必须在审美的渠道上,如果课堂上的主要内容是关于美术作品的背景故事等内容,那这一堂课也不会是有价值的美术课,所以说美术教育课程的主旋律在于美术欣赏,教师在进行课堂设计时必须把握这一点,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目的。

(三)美术教育方式多样灵活

在课堂讲授、情景设置等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美术教师需要保证给学生一个轻松与活跃的课堂气氛,这样才能让他们能够灵活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最大限度地开发其美术潜能。所以这就要求美术教师采取多样灵活的教育方式,如“交互式”的教学方法。所谓“交互式”就是在教师需要在艺术鉴赏时注重与学生的相互交流,改变以往教师的灌输式讲解,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

(四)教师需要把握课堂深度

美术素养的提高需要领会作品的内在品质才能实现。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美术欣赏的时候要保证欣赏具有一定的深度,这样才能一步一步让学生真正理解作品的内涵,从而为其创作提供可能性。真正的艺术欣赏需要做到形神共通,更加注重作品意义、社会意义、精神内涵等,也就是领会作品的“神”。

二、促进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

改革就是不断地在原来的不足之处进行完善,为推动美术教育课程的改革,发挥其素质教育的本质精神,笔者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措施:

(一)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训

新的美术教育课程对美术教师的美术专业水平与教学水平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的培训水平也跟上这个要求,培养出适应当前美术教育需求的专业教师。因此,为帮助教师能够在较快的时间内适应这种新的教学环境,就需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专业知识水平的培养,促进其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还需要组织教师不断进行教学能力与评价能力的训练,从而在培养与实践中不断促进教师的转型,成为新时代的新型教师。

(二)教师需要深入研究教材,加强教学设计

由于教材内容的改革,加上当前新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要求,这都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与教学实施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必须认真研究教材,如与其它教师进行交流等,这样才能理解教材,必须深入研究教材,这样才能保证美术课程的欣赏深度。

(三)明确基本的教学内容

虽然新课程要求丰富教学内容,使得课堂更加灵活生动,但是这必须保证是在基本教材的基础之上的优化整合,而非毫无头绪的随意教学,所以教学内容必须把握教材重点,不可断章取义,偏离教材的基本内容,这些内容主要是奠定学生关于美术的基本常识,例如美术语言、美术基本知识、美术创作方法和美术发展规律等基础性的内容。

(四)倡导教育资源共享

针对配套的教参辅助材料缺乏的问题,建议实现共同区域教育资源共享,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当地课程资源,开发出具有本校特色或者本人特色的美术课程。

(五)提高美术教育课堂的开放性

当前时期,政府对于公益文化事业投入也越来越多,比如一些博物馆、艺术馆等的修建。这些地方具有丰富的艺术资源,可以成为美术教育的外部课堂。教师应该不断开放自己的课堂,而不能把课堂仅仅局限在教室里,书本上。不仅要走出去,而且还要引进来,例如,当前有许多家庭的孩子都会自己进行艺术培训,且这些学生的艺术技术水平也都颇高,教师可以让她们也成为小老师,讲授自己的所见所闻与所思所想。

(六)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对于美术教学的评价也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直接反馈了教学效果,对于学生的下一步发展具有一定的总结与启发作用。所以做好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针对当前新课程提出的开放、启发等要求,学校需要建立一定的评价准则,教师根据个人教学风格形成具体的可操作性的评价机制,并且形成体系,运用到实际教学评价中。

新课程要求美术教育发挥培养学生美术素养的作用,强调从美术欣赏的角度去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训练学生,从而具备审美情趣和各种艺术能力,提高生活品质。但是在推动改革的过程中,仍然存在无法把握课堂深度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建立相关体制等来进行不断的改善,从而推动美术教育的前进,进而促进艺术的发展,人的发展。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篇(10)

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

从伦理学的基本矛盾“善与恶”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探寻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的矛盾。其实,不论课程改革的“善与恶”如何体现,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造就完整的学生而服务的,而造就完整学生则需要以和谐的社会背景为基础,其最终目的也是为了构建更和谐的社会,进一步促进处于这个社会中的人的更加全面的发展。因此,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本质是“为了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而出现的善与恶”,而推进体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则是解决善与恶的矛盾,更好的促进学生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学习而成为和谐的人。

二、为何: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原因

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只是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学层面的笼统原因,但为何要这样,其精确的原因又是什么,则需要我们探究。

1.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促进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本质特征,要构建和谐社会就必须在包括教育领域在内的一切领域体现和促进公平与正义。在基础教育领域,要保障和促进公平、正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树立科学的课程改革观,将公平与正义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取向,将促进、满足每一个青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需要作为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支撑点。但在体育新课程推行之前,反观我们的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教师始终把持着整个体育课堂,他们的唯一任务就是将各种运动项目高深的运动技能毫无差错的传授给学生,而且学生还必须要老老实实的接受,不允许有任何的花样与创新。在这样没有区别的教学背景下,且不说不同基础的学生接受相同难度的运动技能本身就是一种不公平,学生除了运动技能的学习而其它接触很少也是一种不公平,这种不公平会对学生自身造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可能也会将他们培养成不知道什么叫做公平和正义的所谓的人才,那么社会的公平与正义还从何谈起呢?

因此,我们必须要改变这种现状,而体育新课程则要求教师将运动技能当做是体育学习的载体,但绝不是体育学习的最终目的,学生除了学习运动技能之外,还必须要关注起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必须要注重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使得他们成长于一个公平正义的体育学习环境之中。

2.体育课程改革的推行是为了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公平正义的目的是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准备,而构建和谐社会则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将公平、正义要贯穿于课程改革的全过程,而且要在课程改革的结果中加以体现,作到“课程改革为人人,人人共享课程改革的成果”,课程改革不仅应当增进人民的福祉,而且要努力缩小客观存在的社会差距,保障不同族群、阶层的人群能够共享社会进步的成果,实现共同繁荣和发展,从而扩大社会民主和平等,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从体育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就可以看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颠覆了传统“体质健康”的单维健康观,形成了“三维健康观”,而三维就意味着更加全面充实,旨在从里到外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另外,“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更是旗帜鲜明的提出了要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有所作为。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理念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部分师生的误解,比如在体育课堂教学中,部分体育教师认为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因此将学生始终放在首位,任何事情都以满足学生为主,但这显然是不对的。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应该也是有所选择性的,不能盲目的迁就学生,而应该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客观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三、何为: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的伦理实践

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求每一个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而获得参与公共生活、相互尊敬和明智判断的美德,使他们成为社会体系的合作者、社会正义原则的遵守者以及优良美德的践行者,成为和谐、自由社会的建设者和幸福人生的创造者,从而很好的规避那些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这毕竟还只是一种

理想的层面,如何实现这种理想还需要我们不断的从伦理层面探索实践途径。

1.进一步强化政府对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支持力度。平衡是社会和谐的根本诉求,只有通过平衡才能抑制两极分化,才能达到共同前进的目的。但是,教育发展不平衡是我国教育的基本国情,长期以来,由于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落后,办学质量较低,这不仅长期困扰和制约着这些地区人口素质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阻碍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在体育教学领域,不平衡现象非常之严重。比如,在江浙沪等发达地区,学校的条件堪称豪华一流,但在西部边远地区,很多学校不仅基本的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器材没有,就连正规的体育教师也都没有,很多体育教师都是由其它学科的教师来兼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体育课能够开展得好吗?学生的体质能不下降吗?因此,我们的政府应该要大力支持这些落后地区的基础教育体育教学,积极筹措资金解决经费问题,向这些地区派遣优秀教师支教,等等,努力提高落后地区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2.关注课程改革发展的不平衡并努力解决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各自的发展需要关照不周,在制定课程政策时,自觉或不自觉地以发达地区学校、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为依据与标准,缺乏对民族地区特别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关注。其结果是,基础教育课程一方面不能很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发展需要,另一方面也无法满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比如,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自2001年颁布以来,已经推行了十年的时间。在推行的过程中,无论是主管体育的政府行政官员,还是从事理论研究的高校体育专家,还是从事基层体育教学研究的教研员和一线体育教师,都对课程标准对不同地区的非适应性本身提出了很多问题,希望国家能够尽快修订课程标准来解决这些问题。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体育新课程标准制定组在修订课程标准方面似乎没有任何的动作,而且面对这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也没有发表任何导向性的意见。很显然,这种沉默的态度毫无裨益,只会伤害广大关心基础体育教育工作者那颗热情的心。因此,我们要努力关注不平衡发展并相反设法去解决。

3.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的公平开展。无论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多么繁荣,但其最终落脚点还在于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开展,否则一切都是徒劳。在体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教师是课程实施的核心实践者,课程改革能否成功,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教师的日常课堂教学实践。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要承担服务和谐社会构建的使命,教师在课程实施方面就必须保障“课堂公平”,实现学生的“整体发展”。课堂教学中,体育教师必须树立“全纳”的观念,平等、公正地对待、信任、评价每一个学生,尊重、关心、理解与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个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使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开发,生命价值得到展现,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四、结束语

从伦理学的视角审视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进而探析体育新课程改革的根本伦理本质,是体育新课程健康顺利发展的内在要求。伦理责任与义务是藏于体育教师内心的一种潜意识,我们只有充分激发广大体育教师的这种潜意识,才能为通过体育新课程的开展从而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最终目的奠定良好的基础,也才能为青少年学生的体育学习和全面健康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嵘,张建华,毛振明.对我国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问题的反思[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1):74-78.

[2]李忠堂,阎智力.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60年回顾[j].体育学刊,2010,17(12):52-56.

上一篇: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计划 下一篇: 保险公司财务工作建议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