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案例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01 16:20:25

管理学案例教学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1)

管理学是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的科学,是经济管理类学科的基础课程。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和研究,丰富理论知识,锻炼实际工作能力。

一、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本身不够规范、丰富、合理,针对性和适用性不强

案例教学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案例质量影响。目前国内案例教材普遍存在如下问题:国外案例过多,本土案例较少。国外企业文化背景和国内差异极大,且国外案例一般较长,学生对案例的制度背景等多方面缺乏了解,不利于分析案例;案例之间缺乏连贯性和系统性,只局限于知识点;案例只重叙述,而缺乏必要背景材料,致使学生无法进入角色进行分析;案例陈旧,不能做到与时俱进;案例缺乏科学设计。

案例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当多种角色,既要做案例教学设计者和组织者,又要做好引导者和激励者,还要充当观点的提炼者和总结者。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分析解决能力,但由于条件限制,教师无法长期深入企业,一些教师甚至没有任何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对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掌控能力严重不足。

(三)学生适应案例能力不强,积极性有待提高

长期以来,受传统教学影响,学生已经形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依赖心理,同时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实践经验不足,对于案例教学这一全新方式普遍适应不足,要么束手无策,要么答非所问,形成畏难情绪,挫伤学习积极性。

(四)固定课时限制了案例教学的运用

管理学课程作为基础课程,通常是在第一学期开设,课时一般在70学时左右。而案例教学是一种较为耗费课时的教学方法,讨论一个案例有时就需要1~2个课时,如果案例教学课时所占比例太多,就会影响基础理论的讲授时间,而对于大一学生而言,系统理论知识还应该是主体。这个度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形成理论讲授仓促、深度不足、案例教学也不能充分开展的状况。

二、完善案例教学的思考

(一)精心选择与设计案例

1.选择案例要有针对性。案例的选择必须以学生已经掌握的理论知识为主,与教学目的相吻合,而且要考虑教师对涉及的环境背景、知识领域、处理问题的经验,以及学生是否易于接受的程度以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之间的关联度。

2.选择典型案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收管理理论知识,把管理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最终转化为技能。

3.选取案例时要注意国内外案例相结合,突出本土化案例。属于管理基本理论与原则研究性问题可直接选用国外优秀案例;而对于具体管理实践环节的研究,最好选用国内案例。

4.选取案例要新颖,有吸引力,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更贴近生活,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

5.案例要短小精悍,难易适度,这样才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二)加大案例教学的投入,多种途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要加大案例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硬件设施的建设。如“管理案例库”“管理案例教学实验室”“管理模拟实验室”的创建等。这样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引导学生在逼真的模拟情景中体悟管理实践,使管理学的教学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教学评价体系,鼓励和调动教师在增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主动创造和学习新型的案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进行案例教学的积极性。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案例教学研讨会,或外出观摩,或聘请专家、教授,讲授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要点、关键步骤;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安排管理学教师参与企业管理活动,丰富教学实践经验,充实教学内容。

(三)提高学生适应案例教学的能力

教师要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做好导演角色,把握方向,采用多种方式启发引导,鼓励学生广开言路积极发言,要充分给予每名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应将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作为期末成绩重要组成部分,以调动学生积极性。

(四)合理安排理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课时比例

在课时受限的情况下,可在教学时间安排上做一些适当调整,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自学,教师在课堂上对重点内容进行系统讲授,对一般内容讲授要点,则可节省时间进行案例教学。

(五)采用多种案例教学形式

案例教学形式要不拘一格多样化,寓言故事、经典名著、拓展游戏、精彩电影等等都可作为案例教学形式,如讲授组织文化、领导、沟通时可放映《亮剑》片段,感受亮剑精神;讲授决策时,可通过头脑风暴游戏让学生开启创造性思维,既增强学习兴趣,也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2)

(二)教学案例的获得渠道

1.从现有出版物中选择相应案例教师可根据教学目的不同,从现有出版物中选择相应案例。如果某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知识的理解与消化,就应选择现状评审型案例。学员在分析这些案例并进行决断时,就会搜索头脑中储存的知识,把知识与现实联结起来,这时也就悟出了知识的真实涵义。笔者在第四章《计划工作》之后,就选择了案例《北京松下的事业计划》让学员来分析。通过分析这个案例,学员对计划工作的含义及特征、计划的类型、计划工作的作用等知识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和透彻。如果某次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和锻炼学员的实践能力,就应选择问题分析型案例。实行案例教学的意义,在于给学员提供典型的实例,让学员通过思维将自己学到的知识调动起来,通过与实践的化合积累自己的结构概念。案例教学是从这一意义上起到培养学员实践能力的作用。笔者在第八章《组织结构设计》之后,选择了案例《萨拉授权了吗?》通过分析和讨论这个案例,学员们就可知道为什么这个公司的某个部门的主管与下属会产生矛盾,运用已学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工作经验,思考怎样才能改进他们的关系,解决矛盾。这样就可以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2.由任课教师组织编写的案例(1)由教师亲自进行专门调查而编写的案例这种案例获得方式是在先确定教学目标后,再进行调查,难度是最大的。不过,这样的案例在教学应用中很容易产生效果。笔者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编写了案例《优秀的企业文化必然是在高层领导的积极倡导下建立的——北京西南物流中心的企业文化建设》。(2)通过资料摘编形成的案例由于资料提供的素材不是为案例教学服务的,直接用于教学显得不够完整,因而还需要进一步加工,使其符合案例教学的需要。笔者就利用榆树庄投资总公司的2006年的工作总结编写了案例《以经营为龙头,带动企业发展——榆树桩的经营方针》。(3)案例教学引伸出来的案例在成人学员中开展案例讨论,他们不会停留在现有案例上发表自己的意见,而总会要联想起自己所经历过的事情。通过与学员的频繁接触,了解到可以形成重要案例的线索,之后在学员的协助下进一步进行调查,获得所需材料,编写成案例。笔者曾利用学员提供的线索,根据调查和文字资料,编写出案例《以质量和科技创新打造榆树桩品牌》。(4)以学员为主体进行调查编写的案例成人管理教学的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十分熟悉所在单位的情况,发动他们去进行案例调查,能在短期内取得明显效果。让学员参与案例调查,应在经过一段时间学习之后进行。先由教师向学员讲解编写案例的基本知识,提出调查和编写案例的主要要求,然后让学员分组或自由组合去进行调查。笔者在《管理学》课程的最后阶段给学员们留了一项作业:结合工作单位的实际情况,编写一个500~1000字的管理学案例。每个教学班都有几名学员的案例编写得相当不错,几年积累起来,笔者已收集整理了几十篇学员编写的管理学案例。

二、案例教学的形式及过程控制

(一)案例教学的几种形式

案例教学的形式主要是设计在教学中什么时候用案例,应当用什么样的案例,应当怎样应用案例。总结教学经验,主要形式有以下几种:

1.一章内容结束后进行有针对性的课堂案例分析讨论。这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有助于学员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学员实践能力的提高。笔者在重点章节后面都设计了案例讲解或案例分析讨论。

2.在课堂教学中随时用具体实例说明问题。管理学所涉及的概念多,且抽象,难理解,在讲到主要的概念时,举一两个实例,有利于学员对概念的理解消化。

3.在某些篇章结束后,发一些案例让学员去阅读。因为成人业余学员的课程时间有限,不能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而有些新的管理思想与管理经验对学员又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就只好采取让学员自己去课下阅读的办法来吸收知识。

4.把案例分析布置为课后作业。在进行了几次课堂案例分析讨论后,学员对案例分析对教学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就可以留这样的课后作业。这是对课堂案例分析讨论的一个补充和深化。作业式的分析可弥补课堂讨论在时间、语言表达、发言机会等方面的不足,让学员有充足的时间消化理解所学知识,全面表达对案例的意见,使教师能了解全体学员的情况。

(二)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控制

选择和编写案例仅是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实现案例教学还要安排好教学程序,控制和引导好教学过程。

1.阅读案例有些学员不重视阅读案例这一环节,认为读懂案例是很容易的事。其实,有的案例乍一看较为简单,但品味起来内涵很深,不认真阅读就会使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流于简单化,以后的发言就没有深度。教师应认真组织学员阅读案例,一是反复读,二是有指导地进行阅读。如果案例后附有思考题或教师已给出讨论的问题,那么,就要围绕思考题或问题进行反复阅读。阅读案例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2.分析问题学员所学的理论知识主要是应用在分析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分析问题考查学员的决断能力,也主要看其在分析问题时的见解是否深刻。在问题确定之后,就要寻找问题的原因。寻找原因不能仅凭猜测,而应进行分析,应当采用不断排除假设,逐渐缩小原因范围、减化条件的办法,这样分析出的原因才有说服力。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3)

我们班的小马同学,贪玩调皮,惹事生非,人人见他摇头,个个见他头疼。他平时常常喜欢招惹其他同学,比如扔别人的东西,随便抢别人的橡皮等。因此,他给同学们留下了不好的印象,同学都认为他很讨厌,都不敢跟他多说话。他是一个有轻微多动症的男孩。任性冲动,做事缺乏思考。他的课桌抽屉里总是塞满了乱七八糟的东西,课本、练习本、铅笔头、废纸。一上课,开小差、做小动作,还要去影响别人,作业从来不完成,学习成绩自然不用说了。上课玩个不停,不注意听讲,心神不定,学习主动性很差。一下课,就像脱僵的野马,撒腿如飞,狂奔乱跑。下课还要与别人吵吵闹闹,真是要有什么坏毛病,他身上都有。与家长联系沟通后,家长也在家多次批评教育,但还是效果不大。看来这位学生不吃这一套。我努力地寻找着他身上的闪光点,可真像在沙堆里找金子一样难。记不起是一次上课举了一次手,还是字写得稍稍认真了些。我就及时抓住这难得的一次机会,大大地表扬了他。当时对他还是有一点点触动的,一堂课下来他还是能对自己有所克制,有一点进步的。在所谓的“差生”的心灵深处,你给他一粒温暖而充满信任的种子,它一定会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教学管理案例二

威县一中 张立新

实习期间我担任11班的实习班主任,11班是一个普通的理科班,因为我没有在威县一中上过学,所以对一中的学生的状况不是怎么了解,但是我下意识认为作为县里的一中的学生程度应该差不多。

但是事实并不像我想的那样,我还清楚的记得当我第一次进11班时,我看到最后一排有个男生很不屑的在那趴着睡觉,于是我就上前把他叫醒,但是当时他看了我一眼又趴下了好像对我这个“老师”无动于衷。当时我很气愤,但是自习想想自己初来乍到还是别那么较真了。

后来我通过其他老师知道他叫焦长平,在他们班是有了名的“混混”,不管哪个老师怎么说他,说什么,他都无动于衷,好像一个与时无争的“和尚”。我找了一节自习课的时间找焦长平到办公室谈话,在跟他谈话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极其厌学的学生,他之所以在这是因为他的父母不同意他出去打工,所以他就一直靠睡觉来打发时间。

为了让焦长平能够理解他的母亲的用意,让他明白学习的重要性,我决定先从对他进行心理攻击,向他这种学生,平常老师对他肯定是不理不睬的,所以我每次去班里都会跟他说几句话,关心一下他最近生活过的怎么样,找一些他敢兴趣的话题交谈,有时偶尔说一下学习怎么样,慢慢的他的脸上开始有了笑容。向他这种孩子心里肯定想得到老师的肯定,因为他学习不好所以我就经常注意他的日常表现,我发现他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所以我就经常夸他是一个识大体的人,每次当他取得一点点小的进步我都会好好地进行大肆的表扬,还曾给他的父母打电话交流他的情况,并夸奖他在学校表现很好。他知道后别提多高兴了,对我更是恭敬。

焦长平好像看出了我的用心所以他开始认真听课,认真做作业,最近的成绩也在不断地进步,看着他的表现我知道我的女里没有白费,每个孩子都是我们的祖国的未来,可能有时他们会有一些走不出的误区,但是老师是指引孩子的导航,我们不能再他们放弃学习的同时放弃他们。

生活案例三

威县一中 韩书倩

我们班一女生,平时经常看到她郁郁寡欢,好象有许多心事,我一直关注着他的动态,找更多的机会关心她的生活,找她谈过多次,就是不说话。有一次,她对我说:“老师,我感激你对我的关怀,但是我不愿意说我的心情。”我告诉她,每个人都需要一个倾听者,什么时候想说了,提示一声,我随时候着。终于一个周六下午她来到我办公室,“老师,我想和你谈谈。你能替我保密吗?”我看着她的眼睛说:“如果你还不相信我,可以先不说。”

接着她跟我说她的父亲早在几年前,就离开了家庭,妈妈和她两个人生活在一起。母女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的很辛苦。今年她妈妈为她找了个继父,可惜他们两个人,经常为她的上学问题发生口角,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继父想让他的孩子上学,母亲为此而争吵。她为自己的母亲担心,怕她母亲因此失去了丈夫;又为自己担心,怕她自己因此失去了学习的机会。她好害怕,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她很想告诉老师,又怕老师笑话;也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4)

二、行政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瓶颈制约因素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但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构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效运用的瓶颈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理念陈旧,缺乏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完全转变,他们早已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想承担案例教学的成本和风险。许多教师既担心难以适应案例教学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高要求,不愿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担心因学生不能适应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更担忧难以把握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更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欠缺

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对教低。由于教员大多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而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来说也有严重缺陷。这就使得教师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使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贯通。要熟练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实践和摸索。决不是经过一、两次简单的培训或观摩他人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自如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案例资源缺乏,校际缺乏合作机制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行政事务的公开程度不高,大量发生在行政管理领域的事件是不完全公开的;高校的教师,很少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部分保密性,又给教师去接触这方面的实践增添了一层障碍。另外,现实中规范的非政府部门公共组织(NGO)管理模式还不成熟,这些组织受政府的影响还很大,自己独立操作发展形成的管理经验还很少。这些给我们收集行政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带来了很大困难。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非常的快。除了少数经典的行政管理案例,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以前积累起来的行政管理案例,相对于八O后和九O后的大学生,相对于当前形势下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几乎没有多少学习和研究的价值。这使得案例资源更加稀缺,收集案例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但校际交流不够、合作更少。当前国内各高校自己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案例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社会变化的实践。每所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在加强学科建设,但都是各自为战,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我们从各高校选用的教材可见一斑,有条件的高校都自己编写专业教材,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也要优先选用本校或有本校老师参编的教材,表面上看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则大同小异,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低效使用、浪费严重。

(四)教学安排不当,物质条件准备不足

教学安排方面,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许多高校一级行政管理专业要招好几个班,而教师人手不足,只能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开班上课的人数偏多,有时多达一百多人,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难以调动和激励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导致大部分同学消极应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相应的教学设施投入严重滞后。许多高校教室越来越大,而且大教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大教室大多桌椅固定,难以满足有效的案例教学的需要。

三、行政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清楚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瓶颈制约因素及其成因,针对如此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以期克服瓶颈制约因素,推动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

在普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角的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案例教学法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师生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点展开。对学生知识背景、经验背景的把握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应当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而不能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科内容的角度进行考虑。在具体角色的承担中,教师必须承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启发者。而这些新角色的承担,意味着教师必须进行信息的双向流动,让渡部分教学控制权。

(二)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现在从教的老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或进行校际之间的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出国考察,借鉴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另一方面鉴于教师实践水平不高的情况,高校应创造条件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政府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聘请部分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领导干部,兼职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聘请有着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已退居二线的党和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担任行政管理专业客座教授,以补充和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三)成立专门的案例搜集制作组,各高校加强分工协作,实现案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5)

美国会计教育改革委员会的公报指出:会计教学的目的不在训练学生即将毕业时即已成为一个专业人士,而是在于培养他们未来成为一个专业人员应有的素质。我国目前高等会计教育的教学方式仍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学生“重理论、轻实务”,“重记忆、轻理解”,不能适应纷繁复杂、瞬息万变的社会,也无法在竞争激烈、淘汰率极高的社会中开拓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针对这种情况,很多院校都作了积极的努力,探索出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案例教学法(case study)最早是在哈佛商学院的MBA教学中采用的,在近一个世纪的案例教学实践中培养出了无数个高级管理人才、政治家、作家和学者。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引入案例教学法,近年来也被我国MBA教学广泛采用。而在管理会计学科则运用较少,尤其在本(专)科教学中的应用更少。管理会计是以现代管理科学为基础,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一系列特定技术、方法为手段,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规划和控制的信息处理系统。管理会计的对象是企业中的生产经营活动,其内容表现出很强的实践性,这就决定了管理会计学必须重视实践教学。在管理会计学教学方法及手段的设计上,应尽量体现其实践性特征,符合管理会计学的教学规律与特点。

一、管理会计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一)改善教学效果

引入案例教学法,可使教师既注重理论教学环节,更注重实践教学环节。以管理会计案例情节为线索,可使学生自觉进入工作“现场”,充当其中的“角色”,让学生具有“真刀真枪”的实践经历,促使他们勤于思考、善于决策、举一反三,变学生被动听课的过程为积极思索、主动实践的过程。实践证明,这种实用、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方法明显地提高了教学的实际效果。比如,笔者在讲授资本投资决策时运用了美国安达公司的案例,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对投资方案的可行性进行评价,各抒己见,效果相当好。

(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目前,许多毕业生反映,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出的学生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开展案例教学,可将企业的管理场景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以当事人的身份,探寻企业成败得失的经验和教训,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比如,笔者在讲授变动成本法时运用了“格兰仕成本管理”的案例;讲授责任会计时,运用了“海尔的SBU战略”,分析其成功的经验;讲授流动资金管理时,运用了“四川长虹的应收账款危机”案例,分析长虹衰败的表面原因以及根本原因。案例教学深受学生欢迎,有些学生会主动寻找案例进行分析,和老师、同学进行探讨,学习主动性大大增强。

(三)促进学生的独立思考和个性化发展

案例教学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学生开动脑筋,锻炼学生在信息不完全、不确定的条件下独立思考、独立决策的能力。案例教学法采用的每一个案例都是工商企业所遇到的真实问题,案例的最后总是问学生:你说,该怎么办?不经过认真、周密的独立思考,仅仅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得到的答案是不现实的。案例教学法不是要求学生寻找正确答案的一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根本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存在的只是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对或错,依据的只是个人对企业经营状况的理解和判断。由于案例教学法不重视能否得到正确答案,重视的是得出结论的思考过程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而可以不断培养、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又因其倡导多向性、发散性的思维方式,不求惟一答案,不求聚合效应,从而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及想象力。

(四)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

采用案例教学法能促使教师深入到管理会计工作中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对搜集的实务资料进行科学、合理的加工、整理,选编出适用于教学需要的不同案例,并依据管理会计实际活动的发展变化,及时进行必要的修正和更新。在此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会不断得到提高。与此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剖析管理会计案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也是教师再学习的过程,教师自身的业务素质会随之进一步提高。

二、管理会计案例教学的实施

管理会计案例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但必须注重其基本程序并确保每一程序的有效实施,以保证整个案例教学的成功实施。

(一)选取适宜的案例

案例的实质是特殊的教材,案例教学内容选择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案例教学的效果。管理会计教学案例应具有以下特点:1.多样性。涉及各行各业,以适应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2.适应性。所选案例应使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教师自己也能够把握。3.启发性。教学案例设计的问题应该显而不露,留待学生去挖掘。设计的问题并不在多,关键是能启发学生的思维。4.针对性。教学案例的选择要针对教学目标的需要,具有对已有理论知识和技术的涵盖性,以满足教学大纲的要求。5.案例应具有历史的经典性和鲜明的时代性。6.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以便开展深入讨论。

(二)案例讨论前的准备

准备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案例一旦选中,教师就要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熟悉案例的内容和相关背景信息,并设计出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管理会计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一种是评价型案例,它用来描述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能够帮助学生理解何时特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另一种案例是决策型案例,它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企业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但更多的案例是把评价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教师应充分分析其所涉及的知识点,并想象在讨论中可能出现的任何问题,提前查阅资料以便应对。为了引导学生做好准备,教师可为学生准备《学案》,在《学案》中,可采取列条式或连续提问式,大概描述此案例应讨论的问题及方向。学生在课前应仔细阅读案例和相关的参考文献,并根据教师发放的《学案》搜集相关资料,撰写案例分析发言提纲,做好充分准备,以便在课堂上发言、讨论。

(三)案例的分析与讨论

讨论可分组进行,讨论结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在这一程序,教师的任务是组织与引导。教师要善于创造良好的自由讨论的气氛和环境,并设法使学生成为讨论的主角。教师在讨论中不要直接表露自己的观点,以免学生产生依赖心理。若学生之间观点不一致,可使其展开讨论;若学生分析判断有错误,可采取故意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自觉加以修正。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从不同角度来剖析同一案例,阐述自己的看法,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进行操作,而不拘泥于权威性的评价结论。学生一方面应珍视难得的发言机会,大胆、主动地表达自己对问题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头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及掌握理论知识并灵活运用的能力;另一方面,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需具备一定的团队组织能力和合作精神,在自己发言结束后,要善于听取别人的见解,汲取他人的新观点。我国本科院校的学生在这两方面是非常需要锻炼的。

(四)案例讨论后的总结

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给予总结。总结并不是说出某个案例的标准答案,况且很多案例没有标准答案,而是指出本次案例讨论所运用的理论知识、讨论难点、重点,需要深入思考之处,并指出本次讨论不足之处与成功之处,而且需要对学生的表现加以评价,以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同时,应根据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在成绩登记表中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这一阶段是案例教学整个程序的点睛阶段。

(五)案例报告的撰写

教师要在案例讨论结束后,布置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教师要及时归纳、总结,重点是评价案例分析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这是案例教学的最后程序,也是引导学生由口头表达上升为文字表达的重要阶段。经过这一阶段,学生可理性地对所讨论的案例进行思考、总结;教师应对案例报告写出评语并打分,作为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同时,撰写案例分析报告提高了学生的文字表达水平,可为经济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

三、管理会计案例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转变观念,正确看待案例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

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过是对前面已学课程的“炒冷饭”,不需教师投入过多精力;也有观点认为,案例教学不是提倡学生参与、讨论吗?布置两道题,让他们自己准备、讨论即可,完全可以“放羊”教学。基于这些错误认识,某些院校核算案例教学工作量时就曾发生案例教学工作量被“打折”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建议,应对实施案例教学的教师给予适当的课时补贴,将对案例收集、整理、编写计入科研工作量;可组织全院师生进行案例教学的优质课比赛活动,对评出的优质课和优秀教师给予适当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同时,要在案例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实行优胜劣汰,由学生自主选择任课教师,给教师以压力和动力,提高案例教学的质量,从而促进案例教学的良性循环,促使新的实用案例不断推向课堂,案例不断推陈出新。

(二)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传统讲授教学的关系

案例教学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讲授教学,教师对一门学科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适当讲授,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在管理会计教学中,利用讲授法,让学生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可为案例教学打好理论基础。课堂讲授应当是诱导启发式的,应该与问题讨论、案例教学结合起来,只有把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三)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其他教学手段的关系

培养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能力、增长学生知识的教学手段很多,如,到企事业单位进行业务实习、进行管理会计模拟试验、进行必要的测验和考试、撰写小论文等。这是案例教学手段不能完全替代的。

(四)正确把握教师与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

在案例教学法中,学生是主角,教师是导演。教师不能像传统教学法那样自己扮演课堂的主角,以自己的结论代替学生的分析讨论,而是以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身份积极为学生服务,在必要时,给学生必要的提示和引导。老师的评论要简短,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应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学生继续讨论。

在知识经济时代,全球经济趋于一体化,市场环境在发生剧烈变动,管理会计的内容在不断的创新。运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对案例的讲解使管理会计的有关知识、概念得到阐述、解释,可使学生在丰富的案例里面学到实用的知识,学习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将对管理会计教学的改革及管理会计在我国企业的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

【主要参考文献】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6)

1.主次不够分明。教学的过程中重理论,轻实务,重传授,轻参与实践。在我国有关工商营销管理类的教育,有些学院只是注重课程的开设,开设的课程过于单一,忽略了整体的综合。因此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理论的传授,忽略了实干,脱离了市场。目前现代企业管理中需要的人才是能够处理不同人际关系,有着一定沟通技巧,以及企业文化管理能力的人,而学院单一的课程,单一的授课模式往往会忽略学习者的职能培养,缺少管理人才,更缺少综合性的管理人才,无法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

2.案例教学比例失调。目前,国内的案例教学与国外的著名商院相比,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国内的高校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占用的比例远远低于国外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的比重。例如,著的哈佛商学院。哈佛在进行授课时除了两门课之外,其他课程的教学都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进行。哈佛教学中案例教学占据的比例高达90%,例如30个学时的课程,哈佛只需要用2个学时来进行理论知识讲解,剩下的28个学时都被用来进行案例教学。

3.案例教学中资料缺少,质量相对较低。很多商职企业在进行案例教学时,会针对教学的内容搜寻资料以及整理分析,但目前我国案例教学的资料收集和整合相对来说比较滞后,对于营销市场以及企业管理专业性过程缺少一定的审视和洞察力。简单地说,在这种情况下,收集的案例资料已经脱离了营销市场以及企业管理的视角。那么也将难以做出专业化的分析和准确的评价。这份案例教材也将失去色彩,没有代表性,不具任何意义。

4.进行案例教学的准备工作不充分。有些导师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准备工作过于匆忙,中心没有放稳尤,其是在“弱指导性”的案例教学中表现得比较突出,当学生主动进行案例资料的搜寻时,学生自身理解能力有限,因此对案例的分析往往难以透析,不能够很好地理解,导师搜集的资料不够详细,那么学习起来也就比较吃力。

5.案例教学无法和相关的课程进行很好地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使用案例教学需要与相关的教学课程相结合,相互渗透,体现出两者之间的联系。在一个共同线上将两者贯穿起来,这种融会贯通的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职业人员学习能力和对问题的分析能力,让他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的讨论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这也是营销管理案例教学中需要不断加强的问题。

二、针对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改进

1.树立起营销管理中案例教学的中心思想。关于营销管理的从事者,大都毕业于商业学院,因此这类职业具有多因性,实践性以及系统动态性和权变性各种特征。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认识到案例教学的优势,能够积极调动学习者的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实践应用中,提高学习者的学习热情。这种方式能够深化案例教学的教学理念,有助于学习者能够不断巩固自己所学的知识,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力,对未来营销管理的能力有一个很好的提升。

2.处理好案例教学的管理选编。作为案例教学的前提选编案例,所要搜集的资料都需要根据目前所有的学目有关,因此在进行资料寻找时要对该资料进行分析提炼,最后做一个综合的整理。在选编的营销管理案例中,要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该案例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能够让学生适应一定的客观性。因此,案例要有一定的启发性和创新性。

3.充分做好营销管理案例的准备工作。在进行教学时,需要老师和学生都能有所准备,这样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的质量。在使用案例进行教学时,需要先讲案例再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对案例仔细地阅读,并深入思考,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提出与别人不用的意见,这样不仅能够改进自己的思维,深化概念模型,在一定方面也锻炼了自己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每一个所学的案例中能够得到属于自己的一些规律推理出一些理论。对于老师来说,在进行案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做到三点,第一,需要优先考虑教学的内容,重点以及实施的三大类。导师在准备时,首先要注重的就是教学的目标,然后是案例教学的内容,最后落实到教学的实施工作上,对于教学的重点进行仔细处理。课前的准备工作是一个自定义的过程,而老师需要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方法。

4.充分把握营销管理的案例教学实施工作。在进行案例教学中,准确地把握好教学的实施工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部分:①采用多种样式案例进行结合讨论,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教学的目标与教学的内容匹配起来,也能够打破学生传统干枯的教学模式,并且多方面的案例结合能够提升学生的洞察力;②进行分组讨论,整体分析。在进行案例教学前,需要学生进行分组的学习,并且进行讨论。这样不仅保障了小组之间讨论的质量,也能有有效提高小组之间的写作能力;③针对讨论结果撰写报告。报告是课堂的延续,这种趁热打铁的方式能够强化学习者的记忆力,强化案例的作用,更好地吸收案例,学习案例中的经验和成功之道。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7)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0-0297-01

1 隐性知识与案例教学

隐性知识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哲学家波兰尼于1958年在其《个人知识》一书中提出的。他认为知识可分为两类: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和隐性知识(Implicit Knowledge)人类知识中某些个人“技能”、“感悟”和“经验或诀窍”常常处于“难以言传”、“无法明示”或“缄默”状态,它们就是隐性知识。日本学者野中郁次郎认为,隐性知识是高度个人化的知识,植根于行为本身,并受个体所处环境的约束,包括个体的思维模式、信仰观点、心智模式等。人才培养和教学过程中的难点不是显性知识的阐释和传授,而是隐性知识的外显和共享。通过对隐含知识的研究,心理学家们发现,智商高和学校学业成绩优秀的人并没有在其后的工作中取得相应的成功。成功的管理者大都认为有效的管理来自于正式学业之外的知识,不是靠以直接教授与机械记忆为特征的学校教育,而是靠非正式的、在工作中通过实践、观察获得的知识,即成功与隐含知识的掌握情况密切相关。

案例一词来源于“Case”,其意为具体事例。案例教学法是学生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通过剖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相关的“实践活动”,以提高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财务管理案例通常以现实的财务事例或某种假想的情形为背景,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通过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有效的思维方式。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对案例分析常常包含三个环节即:情景再现、事实分析、理论提炼。案例教学的过程与隐性学知识的特征可以实现良好契合,通过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提高财务管理案例的教学效果。

2 隐性知识的特征与重要性

隐性知识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习积累与创新的过程,是不同知识主体间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交互过程。主体从外部各类知识主体或知识库中筛选、吸收、积累自身所需要的知识,然后在适当的时机激活知识存量,提炼出大量存储于主体脑海中的隐性知识。隐性知识有以下特征:①抽象性。隐性知识是人类非语言智力活动的成果,很难通过语言、文字、图表或符号明确表述,这是隐性知识本质的特征。②专属性。隐性知识的主要载体是个人,它很难通过正规的形式进行传递。这种专属性表现在,除非通过特殊的学习,否则某一属体的隐性知识难以转移给另一属体;同时,某个属体的隐性知识一旦形成,需要用较高的成本才能改变。③非理性。人们可以通过逻辑推理获得显性知识,隐性知识则是通过身体感官、直觉或领悟获得,与逻辑推理无直接关系。④情境性。隐性知识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联系,依托特定情境存在,是对特定任务和情境的整体把握。⑤稳定性。与显性知识相比,隐性知识的建构需要在潜移默化中进行,不易受环境的影响,隐性知识一旦形成难以对其进行改造。

长期以来,传统教育领域重视书本知识的教授和显性知识的掌握,学生注重文凭、证书的获得,淡漠对隐性知识的学习和对所学知识的转化,由此造就一批“高分低能”和“缺乏创新能力”的学生。他们在考试中无所不能,在实践问题面前却无从下手,其根本原因在于学生缺乏对隐性知识的把握。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强调隐性知识的学习,就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使学生具有获取知识、运用知识、创造知识的能力。

3 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对策

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并在案例教学中有意识地创造各种条件,提高案例教学对隐性知识流动的促进作用,实现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

(1)提高学生自主参与案例的意识。隐性知识是一种个人能力,类似于技巧、经验或智能,是一种在当前或未来认知的能力,必须以学生个人亲自参与实践为前提。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充分参与每个案例,从最初的材料收集,到资料分析,再到基本结论给出。学生在复杂的案例分析与决策实践中,经过不断地思考、归纳、领悟,形成一套独特的适合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这正是隐性知识的基础。这一切都需要学生自主参与,能动参与到财务管理案例的探讨中。

(2)提高学生对案例的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将理论运用于实际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学生在实践中最需要获得的基本能力。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参与财务管理案例分析过程,学生可以将财务理论融于经济行为,从而深化对企业财务的认知和把握。学生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观察要贯穿始终,将观察目标分解到案例分析的每一个细节,从而把握经济行为背后的实质。

(3)培养学生对案例的沟通与表达能力。案例分析提供的人际互动,促进隐性知识潜移默化的形成,通过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培养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是激发其学习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通过团队或个体的人际互动进行交流、沟通、讨论、启发,有利于经验的汲取和默会知识的再现,促进隐性知识的外显与共享。

(4)完善案例分析环境。隐性知识管理的一个重点就是提高隐性知识创造的效率。完善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环境对于隐性知识的实现效率有重要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有必要构建一个平等、和谐的讨论环境,每个学生都可以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沟通,实现隐性知识之间的交流和振荡,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创新。

(5)改善案例分析路径。隐性知识的产生具有主体属性,这源于在其产生过程中对个体的性格、经历、价值观、环境的依赖。隐性知识作为一种积累下来的带经验性质的知识,是学生在思考、分析案例过程中通过反复试错总结出来的具有规律性的行为倾向,学生对于这种分析路径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实现财务管理案例的最优分析路径,保证学生不断按照最优路径进行分析。财务管理案例的分析路径包括学生对案例思考的角度、资料收集的程序与范围、案例分析的步骤、结论可靠性的检验、相关案例的扩展等内容。

参考文献

[1]杨浩威,何建敏,李国良.基于错位博弈的企业隐性知识流作用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8,(5).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8)

(一)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所有的教学方法目的都是让学生学到知识,传统教学方式的讲课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较正式地阐明概念结构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教师授课辅之以阅读、音像、练习和习题等有效方法传递具体事实、原则、系统技术。

在财务管理学教学中,授课的意义受到极大的限制。因为对于资历较浅,尚处于成长期的经理和执行经理来说,事实、原则和技术只是他们应该掌握的知识的一个次要部分。许多商界人士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工作,经常必须在不具备可靠的完备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如果只会查阅有关原则、理论和事实的有关记录而不能作出判断,就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需要培养工作技能,工作信条和工作方法。事实上,经理人知道些什么很大程度上并不能决定成败,决定成败的是到底怎样思考、怎样判断和怎样行动。在提升思维能力方面,更积极的教学法,尤其是案例教学必以老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收的授课型教学法更加有效。

(二)案例教学方式对传统方式的突破。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最突出的优点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这种方式从归纳的角度而不是从演绎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高度投入事先安排好的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之中,从而达到教学效果。

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管理经验或某种假想的情形,是案例学习的基本要素。财务管理案例表现为多种形式,大多数都用归纳方法进行教学,或是情况诊断,或是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诊断的案例又叫评价案例,描述了经理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可以了解系统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描写管理成功的案例,可称作“解剖学”式案例;描述失败的案例可看做是“病理学”案例,把一系列案例组织起来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时候特定的管理抉择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

另外一种通行的管理案例是决策案例。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这类案例经常提的问题是:应该做什么?与现实决策相似的是,这些案例提供的决策相关信息也不完备和不完全可靠,因而不能单单通过系统规范的分析技术来得到答案。许多案例把诊断和决策联系起来,要求学生不但要分析情况,还要给出行动方案。

案例教学的另一基本要素是要采用苏格拉底式的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机会和分析案例的责任感并对其观点进行评论。案例教学中,导师的角色是促进讨论而不是写正确答案,即使学生有正确答案,也不应轻易表态。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优缺点

管理教育家越来越清楚地意识到积极的教育方式必定成为管理教育方式发展的主潮流,1990年美国会计教育变革委员会(AccountingEducationChangeCommission)在第一份公告中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成为主动的参与者而非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应该界定和解决那些需要利用多种信息来源的非结构性问题。许多会计学教师把这一公告视为是更多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一种号召和呼吁。

案例教学有以下优点:

1.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方法是基于这样一种信仰:即管理绝不仅仅是对现有分析技术的吸收和简单应用。案例教学导师深信教育应当能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认为“重要的不是你受到了多少训练,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你怎样接受训练,也就是你思维、行动训练的方式和过程”。

2.个性化学习。案例要求学生对其所面临的现实给出个人的解释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个人知识背景和个人观点基础上进行学习。案例教学对成人教育特别有价值,而且在管理人员培训中占有支配性的市场份额,因为在职人员培训时,学员都有丰富的工作经历,能够在这基础上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3.记忆深刻。案例教学是基于经验和现实世界而展开的,因而较易为学生接受,并且一旦学懂之后,将比来自讲课和阅读得到的知识更加牢固。

4.增强充分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的能力。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怎样管理自已的时间,怎样处理模糊性,不得不在很紧张的时间内,在缺少完备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判断并形成可信赖的行动方案。

5.锻炼沟通的能力。案例讨论有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劝说、玲听等与人打交道的技巧。

6.开阔视野。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厂商的千变万化的真实情况,这种接触能增强学生在面试和工作初期的自信心。

7.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许多学生发觉准备案例比起准备抽象的阅读材料更加有趣,案例课堂讨论也比参加讲座更为有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必然更好。

但案例教学并非万灵药,也有许多限制:

1.相对于有些形式的学习是低效率的。有许多知识通过讲授可以更高效率地学习,有些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最初反应是:“为什么你不直接告诉我们应该知道什么,只要你告诉我们答案,我们就可以做下笔记并学习到这些知识点。”有些知识是能够很好地整理编写的,任何课程教学都不能单单采用案例教学就可完成,有时老师讲解某些材料并布置相关的阅读资料,能够有效地传授具体的理论和技术知识。

2.当所要学的东西是一种个性化的,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的时候,案例教学也可能失效。这时,老师不能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卢学生不得不独自与自身的洞察力的限制作斗争,并尝试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

3.案例教学通常要求导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努力,只有双方的投人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没有投人就不可能学到知识,学生常常会发现自已的想法在与别人讨论时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正是学习过程的标志。

4.案例教学法有时会便一些学生望而生畏,很难思考并参与全班讨论,因而更喜欢恢复到传统的被动的课堂教学方式。

但是案例教学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案例教学法在美国纽约Baruch商学院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三、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学生的角色

准备与参与案例教学的宗旨是让学生处在商界人士的位置,模拟其处境,面对复杂多变的不确定环境,学会采取某一种立场,学会决断,作出决定。这种决定一般有三类:决定做什么,不作决定即认可现状,决定不作什么。

案例教学中学生的主要职责是准备和参与,案例准备各个不同,准备案例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每个人都完全不一样,但从一般过程看,

又带有许多共同的特点:

1.阅读案例。为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阅读,学生应先粗读案例,获得基本信息和对间题的基本概念,了解相关图表里给出的信息;再进行精读,彻底了解案例中提供的数据、信息和事实。可能的话,还应进气一步阅读和查找导师推荐的相关资料或根据自己的判断查找相关的信息来支持自己的分析。

2.进入决策者的角色。在掌握案例的各种细节与数据之后,应把这些数据加以组织整理,过程中必须实现角色换位,即以决策者身份考虑问题,以便联系各个细节,也有利于深入分析。通常应考虑以下问题:

①案例的主人公是谁?谁必须来解决问题作出决策?他的优势何在?面临怎样的压力?成功或失败会带来什么结果?

②公司从事何种业务?产品性质如何?需求状况如何?突出优势是什么?竞争对手是谁?公司的治理结构如何?是相对弱小或相对强大?什么方面弱小?什么方面强大?

③公司的目标是什么?追求目标的战略是什么?公司的营销、生产、财务政策分别是什么?财务报表表明的财务政策和财务状况如何?

④公司在追求既定目标方面做得如何?存在什么优势及不足?这些可以从杜邦分析体系得出判断)。

3.定义问题。管理人员最普遍的陷阱是认为手上的事情是最重要的,而忽略其他更重大的问题。举例来说:一种产品出现现金短缺,经理可能看重的是怎样融资,但问题的关键都可能是产品已进入衰退期。所以定义问题时要注意容易被忽略的想当然的假设条件,抓住最关键的问题,切忌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4.分析案例:抓住问题的关键。案例分析最主要的是判断,而非在一系列既定的假设基础上进行计算,计算只有用来说明观点时才有用。计算是相对次要的,重要的是必须站在决策者角度,在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前提下对一些假设条件作出判断。判断是深入分析的基础。分析时应注意抓住主要问题,避免过分拘泥于细节,案例分析的类型有以下凡种:

①综合分析(Comprehensiveanalysis)指出关键问题,作出判断并推荐备选方案,同时用定量定性分析来支撑结论。

②专题分析(Specializedanalysis)不对案例作全面分析,而集中于案例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问题,某一备选方案作深入分析。

③引导性分析(Ieadoffanalysis)事先预计讨论中会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做好准备,适时提出这些问题,把讨论引向深入。

④结合性分析(Integratinganalysis)用案例之外的统计资料、数据、事实、个人经历甚至一个小幽默来证明自己观点,丰富主体分析的内容与方式。

5.采取立场。深人的分析是为了得出对决策有用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应形成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推荐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案,并用分析来支持观点与方案。

6.课堂讨论。学生在案例讨论中只是聆听他人的观点,并接受别人的观点,案例讨论就注定要失败。学生基于以下原因应该积极参加讨论:A.学生有责任与其他人共享观点,观点的交换是案例讨论的基本内容;B.让自己的观点经受挑战,基于不同知识结构、不同认识水平和个人偏好得出的结论,也许会显得苍白无力,讨论可以使认识更加全面,更加深刻;C,锻炼从业能力。在现实工作环境中,工作能力大致取决于个人三方面能力:分析能力、沟通能力、说服他人的能力,案例讨论将使你的能力得到全面锻炼。

为了有效地参与讨论,建议学生一方面尽可能把大量的笔记留在课后完成,以便能集中精力参与讨论;另一方面,对每一次案例讨论都积极争取发言。

7.分析报告。学生在充分讨论后,应根据自己的观点写出案例分析报告,对以前的分析与讨论作一总结,加深理解。分析报告不是讨论记录,也不是自问答式的思想总结。一般在报告中应首先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备选方案,再围绕结论展开分析并用大量的数据和事实支持自己的观点。

四、财务管理案例讨论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创造一个有利于学习的氛围,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例如,重新把讨论集中到某些尚未深人讨论就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更加敏感的事件,或鼓励大家认识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有时,教师总结一下案例讨论的结果,甚至针对与案例有关的资料作一个简短的演讲,所讲的内容与经验结合起来,使在课堂上枯燥无味的讲授重新具有活力。

教师应该做的主要工作是:1.了解案例的数据、事实细节,并熟悉相关的材料;2.事先进行周密的教学准备并有一系列问题用来引导讨论;3.讨论时认真听取学生的发言。4.有效地鼓励学生参与讨论;5.控制课堂讨论。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参加讨论,保证讨论范围不偏离主题,让针锋相对的观点能够表达出来。同时,使学生的讨论激烈但又富有理性,比如要制止学生在下面窃窃私语,要求讨论时既要热烈、尖锐又要真诚、相互尊重等等。

教师应该注意似下两点,否则可能导致讨论失败:

1.避免成为讨论的+心。教师的评论应该通常是简短的,不进行判断,没有导向性,而且通常是以提问的方式表达出来以便使讨论继续。投影等方式应该尽量少用,因为这样会使讨论集中到投影的内容而忽略了更重要、更有意义的其他因素。

2.除了只有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之外,要避免给出肯定的观点或答案。因为如果老师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学生往往会不加分析地接受老师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而这些想法也许本来也同样正确甚至在他们的假定和个人观点基础上会更加有说服力。

五、结论:案例教学是过程而非结果

学生应该把案例教学看作是自身所掌握知识和商业判断能力的一系列测试。科学问题和工程学问题具有唯一正确的答案,但财务管理案例与现实经济生活一样,实际上很难说有“正确”的答案。问题关键是要从讨论中获得一种今后在工作中能够用来处理不同情况的能力。对案例教学而言,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内容,教师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学的内容。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9)

(一)案例教学有利于深化教学方法的改革。案例教学十分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活动中的主角,教师的角色是指导者和推动者,启发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学生所学不再是书本上的教条,而是活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的总体,深化课堂理论教学。这种教学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与教育教学规律一致,符合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加速知识向技能的转化。学生拿到老师布置的案例后,对案例进行认真阅读,围绕案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搜集相关信息,深入案例中的角色,对复杂多变的案情做出分析判断,增加学生对所学理论的感性认识,让学生将所学的管理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灵活地、创造性地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洞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技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对课堂讲授、案例研究、研讨会等九种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分别在知识传授、分析力培养、态度转变、提高人际技巧、接受度和知识保留力六个方面对各国专家做了广泛调查,结果发现案例研究的教学方法综合效果名列第一。(三)案例教学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而要达成建设学习型社会的目标,学会学习是对人们能力的基本要求。管理知识只有学生在更多的感受中和在与实践的结合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在案例教学中,教师主要起的是教练作用,除了必要引导,让学生独立研读案例、查找资料、提出个人见解,然后进行小组讨论,积极寻找多种解决方案,经过多轮案例分析训练后,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使学会学习成为现实。(四)案例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采用案例教学对任课教师的要求更高,要有效地承担起教练和导演角色,起到触媒剂与备用信息库的作用。一方面,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进度,认真准备案例,对案例有甄别能力,结合案例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另一方面,为了使案例分析课取得好的效果,在课堂讨论过程中教师总是要煞费苦心、精心设计,根据讨论进展情况随机应变,及时解决各种突发问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辩论,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学生分析报告的评估和最后的讲评等。因此,教师不仅对相关专业理论知识要有很深的造诣,而且对相关学科的知识也要有所涉猎,在课堂讨论中能因材施教挖掘学生的潜力,活跃课堂气氛。

二、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组织实施

(一)认真准备,精选案例。案例的选择对案例教学的有效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案例是我们分析研究的具体对象,是贯穿课堂的主线,教学内容的导入、讲解、讨论、总结等各个环节都围绕案例展开,它是学生获取和掌握理论知识的载体。恰当选择案例可以去除许多盲目性,使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正确的轨道上充分发挥出来。相反,案例选择不当会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甚至导致教学失败。所以,案例的选择要符合课程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案例的选择要大小适中、难易适度,贴近我国实际,以企业为背景,符合企业实际情况,还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与工作实际。(二)学生个人分析和小组讨论。在课堂讨论之前,学生个人应做好充分准备并开展小组讨论。学生个人阅读案例,初步对案例进行分析,在有一定思想准备的基础上参加小组活动。小组以4到6人为宜,兼顾相容性和互补性,选举好小组组长,每个组员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在组内约法三章,对小组讨论相关事宜约定规范。组长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小组活动的时间、地点,控制讨论进程,让小组成员说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供大家讨论,达到互相启发和提高的目的,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集体智慧。最后,总结出讨论的主要见解和心得体会,确定小组在课堂讨论时的发言代表。(三)课堂讨论和评价。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通过课堂讨论检验学生个人学习和小组共同努力水平的高低,并提供了一个大家相互学习的机会,因而有必要对课堂讨论进行精心设计和组织。课堂讨论中采用的具体形式如下:1.小组代表发言每个小组根据约定派一名同学作为代表进行发言。发言的同学应提前做好充分准备,把分析报告做成PPT,以便展示。发言开始前和结束时对发言者给予掌声鼓励,教师指导发言者克服羞怯心理,发言时注意与下面的同学做眼神交流,并注意克服一些习惯性口头语病。2.集体辩论台上同学发言之后不要立即下来,可主动征求台下其他同学的意见,互相提问。台下的同学可以对发言者的整个演讲过程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及需进一步改进的地方,对发言中讲得不太清楚的可要求进一步展开论述,把问题讲清楚。而对发言有异议时,则可阐明自己的观点,也可反驳发言者的观点,并展开激烈的辩论。3.角色扮演根据案例中的情景可采取多种形式安排学生扮演案例中的角色,可以提前征求学生的意见,看哪些学生喜欢参与并合理安排角色,也可以在课堂上即兴指定。角色扮演能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所扮演的角色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三、案例教学新模式

管理学案例教学篇(10)

案例教学法自被哈佛商学院首先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运用之后,就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管理学教学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国哈佛大学案例教学法研究开发部主任、案例协会主席John Borhrer教授说:“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实进行交互式的控索过程。”案例教学具有与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增强教学效果等优点。因此,管理学的案例教学在国内的一些高校中开始得到推广。

一、案例教学法溯源

哈佛商学院是管理学方面推行案例教学法的先驱。1910年,它开始实行案例教学法。到1923年,它已有三分之二的课程用案例教学法进行讲授。哈佛商学院用于教学的案例,由该校教授、毕业生以及有关的研究者组织编写。这些案例旨在解决新问题,目前用于教学的案例有数千个,取自世界各国经济和企业的管理实践,每年都要更新四、五百个案例。为了保证这些案例的多样性和全面性,在把它用于正式教学之前,教师都要经过反复认真的讨论。一个案例通常讲两、三节课,每一节课80分钟。案例分析课开始,任课教授首先要指定一个学生说明案例、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手段,或定出实现公司目标的方法和途径,所用时间一般是10-20分钟。然后,其他同学从自己的角度来分析同一个案例,阐述自己的观点和采取的措施,以及指出自己在什么地方比前一个发言者更好。课堂气氛非常热烈,需要任课教授努力控制局面,引导学生发言。

案例教学和我国传统教学的明显区别在于: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哈佛商学院认为,一个案例的正确答案绝对不是唯一的,虽然有些久经推敲的案例,总会隐含着教授和企业家们所共同认可的一些行动或对策,但这些行动或对策只对学生们起某种提示或引导作用。答案的非固定化可以避免限制学生的思维,妨碍答案的多元化,这样可以让学生针对环境变化寻找出更好的、更有效的管理手段。

二、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具体看来,案例教学法在实际运用中具有以下的优点。

第一,实践性强。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地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学“满堂灌”,学生做笔记,教师管讲,学生管听。学生没有机会接触到管理的实践,因此,他们对管理的理论知识只是一些肤浅的感性认识。由于不能给学生提供管理实践的场所和机会,学生对组织如何管理,学习管理学的作用是非常茫然的,而学生对单纯的灌输教育模式存在抵制和消极情绪。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案例讨论中的角色扮演,来学习如何进行管理。他们对管理理论不再停留在表面化的想象之中,而是知道了如何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锻炼了他们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对《管理学》学习的兴趣。

第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中的主角,由过去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接受知识与主动探索并行不悖。在案例教学中,案例是没有标准答案的,案例讨论可以大胆假设,可以从多个反面寻找答案,这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大部分同学都非常乐意上案例讨论课,积极主动地阅读案例的背景资料,认真思考、分析,准备讨论发言稿。

第三,综合性强,弥补了以往灌输知识教学方法的缺陷。以往老师“满堂灌”、学生记笔记,考试前学生背笔记,考试考笔记的授课方式,学生是不能牢固地掌握知识的。考完试后,学生都说知识又全部还给老师了。在案例教学模式下,教师一般不提供正确答案,并且一个案例的正确答案也不是唯一的。这就要求学生在上案例讨论课之前广泛阅读参考书,培养自己的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方面锻炼、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又使学过的理论知识得以理解和巩固,对所学过的知识能记得更牢。

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一般步骤

数年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上好一堂案例分析课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

1.课前准备。分为教师课前准备和学生课前准备。课程所涉案例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此,要求任课教师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寻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供学生课堂讨论。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案例,熟悉需要讨论的材料,提出所要讨论的问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要发言人,因此要求学生在上课前认真准备。学生要根据老师布置的案例进行阅读,熟悉案例的主要内容,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查阅相关资料,做好发言准备。

2.案例教学课的启动。有的教师会让学生自由发言,这样有充分准备的学生往往争先发言,没有准备的学生只能听其演讲。有的教师喜欢任意抽选发言,这样可以迫使每一个学生都做好课前准备。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一般一个班级总有一小部分学生不按教师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不主动学习,采取第二种方法就可以有目的地迫使这部分学生改变学习态度。

3.对案例进行讨论。案例讨论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全班一起讨论,一种是划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全班一起讨论可以突出重点,有助于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发表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口才;小组讨论可以增加学生的发言机会。在目前各个学校都普遍推行上大课的情况下,教室里学生人数较多,减少了学生发言的机会。可以先把学生小规模划分成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让每个小组取得一个比较一致的意见,然后每个小组派出1至2名代表在全班讨论发言,其他小组成员作补充发言。

4.教师总结发言。案例讨论结束后,教师要作一简短总结。总结内容如下:针对案例中的主要问题作强调,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把握;对学生讨论中不够深入、不够确切的地方,作重点讲解。对于案例讨论的评价,要以正面激励为主,对不参加发言的学生也要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后续的讨论。

四、案例教学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在《管理学》的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1.传统教育体制与文化背景使案例教学法推行受到阻力。案例教学在国外是一种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但我们国家传统的教学体制是一种应试教育,这与西方发达国家所提倡的通才素质教育是完全不同的。案例式培训方法强调个人主义、推理的力量、论辩和自我表现,鼓励质疑权威,这与西方社会推崇民主、自由和个性张扬、鼓励竞争、喜欢坦率直言的文化传统和文化环境相一致。我国的传统文化推崇尊长、和谐、礼貌、忠诚等等,在公众场合对另一人的观点提出怀疑或质疑被认为是不适宜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师道观和教育观,使人们更愿意、更习惯于接受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育培训方法。

2.有限的课时限制了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在教学计划中,《管理学》一学期大概在70学时左右,主要给学生讲授管理基本的概念、原理、方法。按照一般上课的进度,这个课时刚够讲完管理学的内容。如果在讲授过程中采取案例教学法,那么很可能在学期结束时,课程的主要内容还不能讲授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法往往变成在讲授中举例,与真正的案例教学法相去甚远。

3.案例教学法不是对课堂讲授教学的替代。案例教学法能够启迪学生的积极思维,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是却难以使学生获得系统和完整的管理学知识。课堂讲授的好处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可以全面、系统地掌握该课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知识。针对低年级大学生专业知识基础薄弱的现象,笔者认为案例教学法在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中尝试较为稳妥,对低年级学生更适合用课堂讲授的方式,有助于他们掌握《管理学》的基础。

4.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和学生都具有相当的水平。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的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学生是教学的主角,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形成互动。要保证这种互动的效果,互动的双方都须具备较高的素质。对教师而言,一要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案例;二要在课堂讨论中,发挥好“导演”的作用。对学生而言,案例教学法的最重要环节是课堂讨论,这要求学生通过讨论解决案例所涉及的问题。但对刚进大学的新生而言,他们往往是实践经验不足,知识储备不够,对管理学的基础理论不甚了解,在这种情况下,课堂讨论往往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

五、关于有效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几点看法

1.注重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

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教师是案例教学的“导演”。案例教学虽然强调学员的积极参与和主体地位,但同样不可忽视教师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采用案例教学时,教师在课前要作好充分准备,课上要当好导演,包括解释案例,把握方向,引导讨论,不断提问题,要有驾驭课堂讨论秩序的能力。

2.建立对学生的有效激励机制

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是学生的积极参与。为了保证学生参与案例教学的积极性,有必要对学生施以有效的激励。比如:将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纳入考核范围,使学生重视课前的准备、课中的讨论和课后总结的撰写。

3.正确处理案例教学与课堂讲授方式的关系

案例教学法虽然有其独到之处,但不能完全替代课堂讲授教学方式,因为只有通过讲授才能使学生掌握应有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如果没有基本理论和知识,单纯进行案例分析无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课堂讲授是案例教学的基础,案例教学则是对课本知识的升华。

4.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案例教学的效率

在案例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手段,将声音、动态图像与案例讨论充分结合起来。传统书本上的信息、如用电影和录像的形式展现给学员,一方面可加大信息输出量,另一方面可充分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书面案例相比,多媒体形式的案例有助于学生获得对管理者所处环境的真实感知,使其加深对管理原则与概念的理解,融会贯通。

参考文献:

[1]杨杜,等.哈佛学得到[M].企业管理出版社,1996.1.

[2]欧阳云,等.哈佛商学院MBA最新案例训练[M].经济日报出版社,1977. 11.

[3]郑敏.案例教学法在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文教资料,2006.21.

上一篇: 小学双拥工作计划 下一篇: 本人任职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