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10 06:08:52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1)

我校领导高度重视"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的开展情况,认真制定活动方案,围绕活动主题,积极探索,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整个活动计划。并将筹备工作落实到班级、人头,形成人人参与的局面。在活动期间,努力营造良好的氛围,扩大宣传声势和影响,积极争取社会各界对活动的支持和参与,并充分利用标语、板报、墙报等传播媒介,加大本次活动的宣传力度,使这次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受到了全体少先队员的热烈欢迎。

二、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让全体学生过一个“快乐祥和、有趣有味”的“六一”国际儿童节,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诗歌朗诵,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校园、热爱艺术的丰富情感,为学生提供表现自我的舞台,让学生积极参与并发挥其个性特长,充分展示个人风采,展示我校的艺术教育成果,展现我校风貌。举办了“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诗歌朗诵暨文艺汇演’国际六一儿童节。通过开展庆祝“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使队员在积极的参与中体验集体合作的

快乐,体现一种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校园的情感,欢度一个有意义、能回味的节日。同时,也为了展示我校素质教育取得的丰硕成果。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2)

为提高广大师生对经典的兴趣,从兴趣入手引导大家诵读经典,我们开展了一系列比赛活动:中小学生普通话美文朗诵比赛;“走向世界的青岛”普通话诗文朗诵、演讲、小品大赛;“2008百年奥运・中华经典诗文”朗诵大赛等比赛,以中小学学生为主要对象组织比赛;“缅怀革命先烈、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中小学师生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比赛,以中小学师生为对象;“庆祝建国60周年―中华诵・国学经典诵读比赛”,以《弟子归》《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论语》《老子》等为主要内容,参赛对象发展为全体学生;教师技能大练兵经典诵读比赛,诵读面扩展到教师;“做人民满意的教师普通话大赛”,参赛形式为教师集体,诵读面为全体教师。

一系列比赛引导着广大师生去读经典、背经典、研究经典,经典诵读从学生到老师,从个体到集体,从一个点发展到一个面,一步步走进了校园。

二.特色引领,经典诵读走进师生

知其形容易,关键要会其意。为使经典诵读走进师生,我们提出将经典诵读与书香校园结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创建经典诵读特色示范校,推动经典诵读深入开展。

(一)利用传统节日举行不同内容的诵读比赛,以比赛推动活动开展。如:清明节缅怀革命先烈诵读比赛、端午节背古诗比赛,国庆节爱国主义朗诵比赛、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朗诵比赛,推普周朗诵比赛等。

(二)经典诵读活动纳入学校常规工作,每天固定早读或午读时间诵读10――20分钟。

(三)规定了经典诵读篇目。《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笠翁对韵》《百家姓》《论语》《弟子规》等成为大多数学校的必读篇目。

(四)充分认识到环境氛围的重要性,有计划地创设经典诵读的校园环境。在校园内墙壁绘制经典古诗词等内容,既美化环境又创设了经典诵读的浓厚氛围。

(五)结合规范汉字书写开展写经典的活动。在开展规范汉字书写练习时将经典纳入书写范围,形成写经典的氛围。

(六)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读书有感征文、“品经典悟人生手抄报”、古诗词配画、古诗阅读卡、经典故事我来画、“经典古诗文名句默写积累”、“经典名句内容知多少知识竞赛等。形成经典诵、写、讲的热潮。

三.科研引路,经典诵读走进课堂

(一)召开全市经典诵读经验交流现场会

经典诵读特色学校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进行了经典诵读特色交流。灰埠小学的一听、二看、三抄、四赛,突出经典诵读与日常生活结合;实验小学的“三竞赛”、“六评比”,突出经典诵读与教育教学相结合;双语学校的“状元之赛”“榜眼之赛”“探花之赛”,突出经典诵读评价机制;厦门路小学的班级自查评比会、全校互评互比会、年终总结表彰会三个会,突出经典诵读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大泽山小学的“文化熏陶,课程支撑、科研引领、活动推进、知行结合”特色教育模式,突出了经典诵读与课堂教学相结合。大疃小学的研读《弟子规》,探索学生自主化管理的模式,则凸显了经典诵读与学生发展相结合。

特色交流为全市经典诵读的开展提供了参考点和着眼点,使学有目标、做有方向,经典诵读得以扎实开展。

(二)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通过研讨总结近几年来学校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经验,指导教师如何组织学生开展经典诵读,如何进行经典诵读教学设计,如何开发经典诵读资源,如何进行经典诵读活动展示。引导教师将自己在工作中开展经典诵读的做法、解决问题的对策、面临的困惑进行交流,智慧共享。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3)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经典诵读,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三、诵读内容

从现在开始,计划用一个学年的时间,以《疯狂背古诗》为突破口,从而引发学生吟诵古诗词的浓厚兴趣和良好习惯,形成一定的诵读规模。然后背诵中华经典:《弟子规》、《三字经》《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等。《笠翁对韵》、《诗经》、《论语》、《道德经》可以选择部分章节内容进行诵读,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的了解和关注。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

1、每天安排二十分钟的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注重学生诵读的验收和评比。

2、利用每天上午大课间的时间,让学生跟着录音模仿吟诵。配合诵读表演。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诵读力求做到: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学生可以在课前3分钟,和睡前10分钟进行朗读吟诵。

2、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3、建立学生的诵读档案,积累好实验的一系列过程资料,如:学生诵读情况分析、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分析、记录照片、好做法经验推广等。

五、六年级级背古诗设计

1、学生自由背诵,可以自己背、同桌结合相互随节奏拍手背、小组几个人轮背;

2、全班学生集体背,可以共同背,可以按横排或竖排轮流背,可以按小组轮背,可以每个学生轮流背,一首一首的轮背;

3、小组展示,配以手操、韵律操进行表演;

4、个人展示。

六年级经典诵读活动总结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现将我班“经典诵读活动”总结如下:

一、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学校人文化发展,提高班级品位和班级特色。

2、落实活动方案

与日常教学相结合,除安排的校本课外,每周一下午课外活动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师生集体共读经典,共赏美文,共写佳句,进行经典吟诵、演讲,分组背、个别背、接龙背、默背、书写比赛等学习游戏活动,为经典诵读拓展更宽的道路。

与学校养成教育活动相结合。开展“人人读经典、做谦谦君子”活动,利用早读课前2分钟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学生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坚持天天吟诵;并提倡制定恰当的周背诵量,力求达到这个小目标。学期结束,评选诵读小明星。

与班队活动相结合,每月抽出一至两节班队课作为经典诵读活动课,将本月

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举行古诗文默写或经典文化手抄报、书画展览、凡人凡言征集等活动。

注重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利用节假日开展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多读多背从而多用,不增加负担,不断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开展“优秀诗文朗诵会”、“诵读小小擂台赛”、“读书大王”等评选活动。

二、措施到位

为调动学生参与诵读和创作的积极性,我班将通过灵活多样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经典阅读活动,为学生搭建施展的平台,不断提高小学生课外经典阅读的兴趣,使优秀诗文诵背和阅读课外书籍活动成为学生课外生活的一件乐事。

1、举行了“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

(1)在班内举行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的启动仪式。进行国旗下讲话,使同学们明白讲普通话、诵读经典的意义和重要性,倡议师生亲近母语,共同行动。

(2)利用班队会深入开展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工作。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设计丰富多彩的内容,通过主题班会,让学生明白,作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诵经典文,一定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2、积极组织师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提高全体师生人文素养。

(1)学校通过师生比武这个平台选拔优秀师生,通过培养诵读尖子,从而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激发少年儿童对中华优秀文化和祖国语言文字的学习和热爱,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

(2)举行全校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从中选拔书法苗子,展示学校写字教育成果,进一步提高广大学生的规范汉字书写水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每个月各个班级评选“课外经典阅读小明星”,每月上报给学校,在升旗仪式上由校领导亲自表彰、宣传;

4、各班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进行写读书笔记、创编童谣、编抄报、编写书籍等活动,并定期举办交流评比。

5、举办了“经典阅读活动”,结合各项诵读竞赛,开展经典阅读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优秀经典诗文朗诵赛、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通过活动,来检测学生诵读效果,激发学生诵读经典的热情。

三、收获和体会

1、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班级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让家长更满意。

2、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3、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四、今后的工作思路

1、总体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诵读、熟背诗文经典,让他们在一生记忆力最好的时候,以便捷的方式,获得主流文化的基本熏陶和修养。

2、

具体目标

(1)培养小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

(2)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心地向善,修养提高。

(3)提升学生语文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

(4)培养小学生读书兴趣,增加各方面的素养。

(5)引导父母子女一起诵读,增进亲子感情,提升家庭文化品位。

3、诵读内容

主要诵记内容以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推荐的优秀古诗文及经典优秀选文为主。(其中有:《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小学生必背古诗80首》经典的选萃等

4、教学原则和方法

A、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并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B、方法

(1人人参与,个个提高。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4)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营造书香校园,形成乐学乐读的良好氛围,提高师生的人文素养、精神品位和审美情趣。

二、活动目标

(一)打造书香校园,提升办学品质。通过经典诵读了解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让优秀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融入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打造和谐、人文、丰富的校园文化,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助力成长成才,培育学生素养。在经典诵读中培养学生读书兴趣,掌握诵读技巧,培养阅读习惯和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感受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三)发挥辐射作用,形成社会效应。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推广活动,引导家长积极参与经典诵读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三、活动主题:

吟诵经典美文,营造书香校园,弘扬人文精神争做优雅少年

四、活动原则

(一)坚持主体性原则。学校是校园经典诵读推广活动的主体,学生、教师、家长是主要参与者。

(二)坚持分类指导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突出学段特征,进行分类指导。

(三)坚持分层推进原则。先期试点,分步实施,分层推进,全面推广。

五、活动安排

(一)2021——2022年,制定方案,组织实施。制定学校经典诵读推广活动实施方案,宣传发动,组织申报,并开展系列经典诵读活动。

(二)2023年,巩固成果,打造品牌。巩固成果,全面总结,不断提升,打造经典诵读品牌学校,使校园经典诵读成为我校的一张靓丽名片。

六、活动措施

(一)加强经典诵读指导教师的培训

1、成立校园经典诵读技能培训团队。在全县经典诵读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各校推选若干名经典诵读推广骨干教师,组建校级经典诵读技能培训团队,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

2、开展教师经典诵读推广展示活动。学校每年至少开展2次指导教师阅读分享活动;组织2次以上的阅读教学研究或阅读展示评比活动,总结典型经验, 凸显活动实效。

3、开展校园经典诵读互动互访活动。通过现场讲座,邀请县经典诵读专家(骨干教师)对我校经典诵读指导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组织部分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外出观摩学习。

(二)做好学生经典诵读的指导

1、开设校园经典诵读课程。每周开设1节(短课)经典诵读指导课,每天保证20分钟的经典诵读活动时间。

2、做好校园经典诵读书目推荐工作。本着“科学地选择阅读内容”的原则,学校根据县教育局下发的推荐书目每学期确定2本必读书目和5本选读书目。

3、扎实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学校将创新活动形式,确保读有成效。每学期开展1次校级经典诵读分享会。

4、邀请专家进校园。每年邀请专家、县经典诵读骨干教师走进学校,与师生面对面开展经典诵读交流活动。

(三)注重开展经典诵读活动的多样性

1、与日常教学相结合。学校结合课堂教学,根据不同学段开展经典诵读活动。

①.每天保证学生有二十分钟的诵读时间。每节语文课前的一两分钟,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做到读而常吟之,同时利用每周早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

②学校每周五利用晨会时间按照班级、年级组、全校三个顺序进行经典诵读展示活动。

③各班每月抽出一节语文活动课,将本月所吟诵的古诗文全面复习,或在班级内举行吟诵表演。

④在每周的写字课时间,将当周所吟诵的古诗词,通过书写加强记忆,每周学校经典诵读推广活动领导小组随机抽查。

⑤在语文教研组中开展经典诵读专题校本教研活动,研究学生的记忆规律,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配合学校的“书香校园”建设,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经典,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经典文化的精华,得到经典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经典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⑥班主任要营造浓厚的班级文化氛围,开辟“经典角”,“经典壁”,采取多种形式,提高学生背诵的兴趣,争创书香班级。

⑦在广泛开展经典诵读的情况下,学校每学期进行“经典诵读先进班”评比活动,使经典诵读活动既保质又保量,进一步促进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蓬勃发展。

2、与亲子活动相结合。鼓励、倡导学生家长参与经典诵读,督促学生每天回家进行10分钟经典诵读活动。倡导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积极营造浓厚的家庭诵读氛围。

3、与主题教育相结合。结合班会、队会、研学等主题教育,传承中华传统美德,锻造学生的优秀品格。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学校广播站安排固定时间播放经典诵读篇目音频。

4、与文明校园创建相结合。结合学校文明校园创建,开展“经典与文明同行”活动,使学生向真、向善、向美,在诵读经典中净化心灵,提升道德修养。

5、与节庆日活动相结合。以中国传统节日和重大节庆日、纪念日为契机,指导、组织举办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创新活动形式,突出思想内涵,强化教育功能,丰实文化厚度,在经典诵读过程中提高素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进一步增强中国节庆日的影响力和感染力。

6、编写《经典诵读(低、中、高段)校本教材》。

七、活动保障

1、经典诵读推广活动领导小组

职责:

1、负责对学校经典诵读工作进行规划和组织领导。

2、负责制订经典诵读推广活动实施方案和组织管理与考核;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5)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6)10C-0043-02

一、中职经典诵读教学的误区

(一)误把诵读当作朗读

朱自清先生认为:“诵读是独自一个人默读或朗诵,或者向一些朋友朗诵。”而在当前中职经典诵读教学中,关于对经典诵读含义的解读,许多教师只是把诵读简单地理解为朗读,没有认识到诵读的形式与方式是多样的,既可以出声地朗读、朗诵、背诵、也可以不出声地默读,甚至可以是唱读──吟诵,误把诵读当作朗读。

(二)误把诵读时不求甚解当成死记硬背

不求甚解是指读书时只领会全文大意,不在字句上过分追究,作为学习经典的一种方法是值得提倡的。但是在教学中,一些教师把“不求甚解”错误地理解成了经典不需教师的指导,只需让学生反复读、反复背即可,认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误把不求甚解当成了死记硬背。但帮助中职生大致梳理经典内容,在对经典作品背景、相关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诵读经典,会加强学生对经典的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像儿童读经那样,让中职生在对经典作品完全不解的基础上一遍遍地死读、死背是没有意义的。

(三)误把经典诵读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

在经典诵读中,许多教师常常把经典诵读教学等同于语文课程中的文言文教学,诵读的教学目的还是为常规的语文课堂教学服务,着重对学生进行经典中字词的讲解、句意的分析,一些教师对经典进行逐字逐句翻译。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许多教师不了解诵读教学的有效教学手段,缺少指导学生沉潜经典、反复诵读的意识,只是专注于经典作品的翻译,误把经典诵读课上成文言文翻译课。

二、中职经典诵读教学实施建议

(一)转变诵读观念,提升教师认识

中职学校长期以来,重视招生和技能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就业能力,教师的知识储备大多局限在与就业有关的教学内容上,不再主动关注其他的教学资源,很多语文教师知识面狭窄,尤其在经典诵读教学方面,教学观念落后,教学能力偏弱。对于这种情况,学校需要采用各种方法改变教师的教育观念。可以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相应专题讲座渗透诵读教育观;可以邀请有经验的教师举行座谈会,介绍进行经典诵读教学的经验与感想体会;还可以指派教师到经典诵读教学开展得比较成熟的学校考察与学习。总之,通过各种方式深化教师的经典诵读意识,转变诵读教学观念。

(二)丰富教学形式,提高诵读效果

经典诵读教学绝非是领着学生反复机械地读经典,也不是给学生翻译经典,经典诵读教学的教学形式是多样的。朗读、朗诵、背诵等读书方法,不仅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方法,也可以作为经典诵读的重要教学方法,完全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诵读形式的设计,各种诵读方法恰到好处运用,帮学生学习经典。可以把范读、自读、齐读、引读、跟读、领读等诵读形式结合起来,进行经典诵读教学,但是要注意的是不能“只是单一地让学生读起来而没有朗读指导”,要通过指导学生诵读的语气、语调、节奏、感情,使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经典作品的涵义与作者的情感。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涵咏法进行。可以指导学生在诵读经典作品后,将直观感受,对作品的鉴赏,情感的共鸣,以及质疑与批评,用简短的语言批注;还可以由教师提出几个可以引起学生思考与争鸣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与交流,每组派代表汇报学习成果,由师生点评总结。

总之,经典诵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经典作品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提高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

(三)增加教学手段,辅助诵读教学

在经典诵读教学中,除了运用多媒体、投影仪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辅助经典诵读,也可以适时选用其他手段辅助经典诵读教学。比如,在经典中,有一些作品特别适合表演,可以让学生把其编成短剧、小品、歌曲,并与乐器演奏,舞蹈表演,独唱与合唱等艺术形式相结合,表现经典的背景、作者的故事、经典作品的主要内容。另外,可以让学生每天在经典抄录本上抄写诵读的经典作品,要求边抄边读或抄后诵读,加深学生对经典的理解与记忆。当然,在经典诵读教学中,还可以让学生制作经典学习手抄报、制作诗配画、书写经典书法作品,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经典的成果,促使学生深层次学习经典与运用经典。

(四)开展诵读活动,拓展诵读途径

根据中职生的特点,教师可以巧妙地把学生学习经典与各种各样活动结合起来,拓展诵读途径。例如,通过制作经典诵读读书卡、开展经典读书会,举办经典背诵擂台赛、发放经典诵读积分卡、颁发经典诵读考级证等活动,经教师适当、合理地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经典的积极性。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6)

2016

9月

经典诵读社团活动实施方案

中心小学六年级一班

一、指导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是古老文化的精华,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形成的基本根源,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播的瑰宝。经典诵读,使孩子在最佳的年龄段能接受祖国源头文化的熏陶,通过开展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活动,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潜移默化地形成优良的道德思想,并逐渐完善自己的人格。

二、实施目标

1、通过经典诵读,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祖国优秀文化的兴趣,促使学生从小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多读多背以加强语感,积累语言,陶冶情操,丰富想象。

2、通过经典诵读,为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增添激情、注入活力、丰富内涵,从而形成浓厚的校园文化底蕴。

三、诵读内容《诗经》、《论语》、唐诗、宋词可以选择部分内容进行诵读,目的是引发学生对传统经典内容的了解和关注。

四、具体实施

(一)诵读时间每周五社团活动经典诵读时间,采用教师带读、学生齐读、优生领读、自由对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吟诵,注重学生诵读的验收和评比。

(二)诵读要求

1.经典诵读应遵循以下原则:

模糊性原则:不求甚解,只求熟读成诵。

差异性原则:整体推进,承认学生个体间记忆思维等的差异性。

自主性原则:允许学生在规定阶段完成规定内容外,诵读更多的经典,给予相应的评价。

鼓励性原则:评比鼓励,平时激励,引导学生热爱经典为根本。

2.诵读力求做到:学校活动与班级活动相结合;个人学习与集体辅导相结合;诵读与展示相结合;评比与激励相结合;总结与提高相结合。

3.古诗文背诵之“三要”:心要专——专心致志、不可分心;眼要准——仔细看准、全神贯注;口要到——边看边读、通顺流畅

(三)诵读措施

1、创造诵读的氛围

通过诗文图展以及利用宣传栏、黑板报等形式让学生随处可欣赏到古诗文佳作佳句,在有意、无意之中将古诗文记住。组织学生根据诗文,进行诗配画活动,办手抄报、进行再创造。诵读会分指定内容背诵、接龙赛、抢答、自由发挥表演等多种形式,并有接力赛、抽卡赛等种类。通过举行这一活动选拔出明星小组和个人。

2、积极营造“诵读国学经典,积淀文化底蕴”的书香校园,探讨经典诵读教学的方法,让学生先背诵大量的古诗文,实现“量”的积累,充分汲取古诗文的精华,得到古文化的浸润,厚积而薄发把经典诵读、古诗吟诵与语文教学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四)班级背古诗设计

1、学生自由背诵,可以自己背、同桌结合相互随节奏拍手背、小组几个人轮背;

2、全班学生集体背,可以共同背,可以按横排或竖排轮流背,可以按小组轮背,可以每个学生轮流背,一首一首的轮背;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7)

“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最终目的,我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紧紧围绕这一中心,切实发挥我国悠久历史和文化积淀下的经典诗词文章特有的艺术感染能力、思想启迪效果,在建设书香校园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陶冶学生的学习情感,让经典诵读活动不仅成为弘扬文化、承续传统的过程,更成为学生素质成长的过程。

二、发挥两大功效!

1、让读书成为习惯!

2、用经典唤醒灵魂!

三、集合三方力量!

1、学校的职责!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了使家长、学生认识到经典诵读的意义,积极主动参与到活动中来,我校通过家长会、专题讲座等形式,广泛宣传诵读经典的好处,同时,我校还积极创设诗意盎然的环境,如在校园的墙壁、专栏、楼梯上张贴名言警句,经典诗文等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由书香形成的视觉冲击和精神陶冶的基础上浸润着学生的心灵,陶冶着学生的性情,开拓着学生的视野。

(2)成立机构,组织落实

学校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中华诵·经典诵读活动”规划,安排师生全员读书活动,指导活动开展,督促检查各项活动落实情况,评核活动成果。

2、社会的支持!

学校经典诵读活动的顺利开展还与各级部门领导的关心以及社会群体的支持密不可分。我校切实做到与当地乡党委政府密切联系,在学校遇到场地、设施、资金、技术等方面难题时,都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克服,保证活动的正常有序进行,同时也在适当的时间邀请相关人员参与到我校的活动当中,起到了一个良好的宣传推广作用。

3、家长的配合!

在每学期开学的家长见面会上,我校切实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并在经典诵读活动要求中对家长也做了一些时间、次数、质量等方面硬性要求,在为了孩子成长的共同利益下,家长们都能欣然接受,并也较好的落到实处,为学校经典诵读活动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一个监督反馈的作用。

四、形式四个结合!

1、经典诵读活动要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我们首先要在语文课堂上加强经典诵读工作的尝试练习,尤其侧重学生朗读水平的提高上。此外还可以加强与音乐课的联系,利用音乐课教学生唱古诗,并在课前、集会时吟唱,让师生感受音乐美,并在歌唱中进一步识记诗词。并把这种吟唱用到集会、课间、路队,取代以前单纯的唱歌形式。

2、经典诵读活动要与课余时间相结合!

经典诵读形式为每天三个时段,分别为晨诵,即早操前10分钟,各年级晨诵要以编写的诵读教材为主,达到背诵的要求。午读,即中午上课前20分钟,师生共读整本书,1—2年级跟读,3—6年级默读;晚读,即晚饭后30分钟,亲子共读,要求家长陪孩子读、帮助孩子读、指导孩子读书。

3、经典诵读活动要与竞赛活动相结合!

(1)利用升旗仪式进行班级诵读,红领巾广播站开展诵读展示。各中队以主题班队会、宣传阵地、学习专栏、书画、手抄小报、读书笔记为平台,以每月的纪念日和重大节庆活动为契机,组织开展“诵经典、讲经典、画经典、唱经典、演经典”活动。

(2)每月同级进行一次读书交流活动,分享读书成果,展示读书笔记、手抄小报、书画作品,教导处、大队部进行评价考核,促进全校读书活动持续发展。

(3)学经典,画经典。学校定期举行“学经典诗文,展书画才华”活动。“诗如画,画如诗”是中国文化的特点,将书法和绘画与诗词进行整合,让师生对经典诵读歌唱后再写一写,画一画。通过书画表现诗词意境,感受诗词的意境美。既陶冶情操,促进师生的全发展,又能加强学生对书画的理解。

(4)每学期进行一次读书活动展演。学校通过活动课,组织学生根据经典诗文的内容,通过情景再现、小品、快板等形式,将识古诗文、音乐、表演等结合在一起,让师生学习接受艺术和中华文华的熏陶。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8)

一、小学阶段经典诵读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伴随着经典诵读活动的展开,关于经典诵读教学的研究也成为学界的热点问题,但是理想与现实之间毕竟存在差距,在经典诵读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我们往往不得要领,并未达到预期的效果。

笔者通过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查阅分析以及实习期间的观察访谈,总结出当前小学阶段的经典诵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生对经典的认识不够,背诵困难

在访谈中我发现,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是比较高的,但是他们往往乐于读而害怕背,甚至有一些非常喜欢经典诵读的学生也觉得背诵是一大难题。经典诵读追求利用青少年记忆的黄金期背诵大量经典,从而达到在反复的诵读中接受文化熏陶的目的,因而其对经典作品的理解要求较低。但小学生本身理解能力较弱,加上教师缺乏指导,这就造成他们对背诵的内容缺乏最基本的认识,甚至有二年级学生在诵读杜牧的《清明》一诗时不知道诗文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事情。理解不了就造成他们背诵费劲,背得快,忘得也快。在实习期间我发现经常有这种情况发生,学生当天会背了,第二天老师忘记及时检查,学生自己也不会自觉地复习,等过上几天老师检查时就全忘了。照此进行的经典诵读活动,违背了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降低了小学生背诵经典的兴趣,自然难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2.教师对诵读的目标模糊,指导不力

因为经典诵读对理解的要求不高,所以很多教师就只关注学生记忆的情况,而不关注其他方面的教育价值,诵读的目标就仅仅局限在记忆上,忽视了其在开发智力、培养品德、强化民族意识和提升审美能力等方面的目标。在此情况下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大部分学生都只是被教师驱赶着为读而读,有口无心地念着经,根本不能认真体会这些优秀的古典诗词中所蕴含的意味,更别提从中培养良好品德、提升爱国意识、传承民族文化了。经典诵读只是不强调逐字逐句地落实诗文的意思,但是对诗文的大意及情感、意境的感知还是必要的,可是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却缺乏指导。在调查中我发现高年级学段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解能力,教师甚至不加以讲解就让学生盲目地背诵,结果大部分学生都对所背内容一知半解,长此以往,根本无法使经典诵读发挥多元教育价值的作用。

二、基于小学生经典诵读认知机制的教学策略

1.把握经典作品的形象美

图像是小学生经典诵读的认知对象,因此,帮助小学生体会经典作品的形象美,可以让他们即使不理解诗文,也能获得对作品的初步感悟与理解。小学生在认知经典作品的过程中,往往是通过诗文中几个鲜明的意象来想象画面的,那我们在教学中就要帮助他们抓住这些意象,展开合理想象,做到以下两点即可。(1)以点带面抓意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诗文的重点意象,但又不能孤立地看,要把它放在诗文的背景中去体会。如教学《使至塞上》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可以补充诗人遭排挤被迫出塞的背景,体会“孤烟”与“落日”出现的整体情境。(2)捕捉诗文色彩。小学生总是喜欢五颜六色的东西,不少写景的诗文都因色彩而有了生命,抓住色彩有利于丰富诗文在学生头脑中的形象美。

2.把握经典作品的情意美

情感是小学生经典诵读的认知对象,因此,帮助小学生体会经典作品的情意美,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有利于他们更好地体会经典的情意,发挥经典诵读的文化价值。情意美的把握主要通过创设情境来品悟作品情意。小学生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往往伴随着情感体验,如果教师能够根据经典诵读的内容,精心营造出形象、生动的情境和氛围,带领学生进入“诗境”,感受“诗意”,那学生就能与诗文作者进行情感的沟通,使艰深、枯燥的经典变得可知可感,不需完全理解也能有所体悟了。

3.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展其认知结构

诗文的背景知识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文所传达的情感与意境,教师可以在诵读前就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背景信息,也可以让学生自行查阅。例如,要求小学生寻找“你最喜爱的诗人”,让他们通过探寻诗人的足迹,了解诗人的生平趣闻、成才故事或悲凉人生,之后进行总结展示,在实践活动中丰富他们的相关知识。小学生如能在经典诵读过程中及时提取相关的语言修辞与诗文体裁知识,就能有效地提高诵读效率,这主要依靠教师平时在正规的古诗文教学中的积累。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应当注重对一些重点词句的整理,让学生记诵;同时,随篇补充诗文体裁的相关知识,明确何种体裁传达何种情感,进而在学生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认识,遇到时不假思索就能提取。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9)

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

我村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抓手,在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注重学生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和良好文明习惯的养成。

为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结合我村实际与中小学现状,制定了《泥沟村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要求各中小学相互沟通联络,本着全员参与、全员辅导、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号召全村小学积极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普及的前提下抓提高,着眼“熏陶”,注重“感悟”,激发“兴趣”,承认个体差异,鼓励发展特长,不求整齐划一。在内容选择和技巧指导上,遵循从易到难、从少到多、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

小学结合自身的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储备,分年级列出了重点诵读篇目,确定了专门的指导教师,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形成制度,长期开展。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各中小学校都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学校橱窗、走廊、墙壁等空间和角落,精心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及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作品,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中小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让“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载体丰富,高潮迭起 。

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我们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常规与大赛相结合,诵读与表演相结合。

(一)在抓常规方面,把经典诵读活动融入到学校教学的适当环节,在全员和普及上下功夫。一是开展课前一吟活动。充分利用每一节课前五分钟时间,以班级为单位集中诵读经典诗文,循序渐进,熟读成诵;二是每周开设一节诵读课。由专业教师在充分备课的情况下,分门别类精心讲授经典诗文、引导学生在熟读的基础上领会诗文含义,加强对诗文内容的理解和情境的把握,从而提高诵读的艺术含量。

(二)在抓大赛方面,我村要求各学校采取班级、年级、学校等层面层层组织,层层选拔的方式进行,各学校结合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中小学生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镇比赛。通过这种逐层晋级的比赛方式,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广阔舞台。

(三)在抓诵读参赛作品方面,我们着重突出了两个艺术性,首先要求诵读技巧的艺术性,然后再追求诵读形式的艺术性。特别是在诵读形式上,采取了个人朗读、集体诵读、节目表演、情景游戏等多种诵读类型,融入了背景音乐、舞蹈表演、唱腔渲染等多种表现形式。这样既增强了诵读作品的感染力,也激发了广大中小学生的诵读热情,赋予了经典诵读活动更广泛的内涵和影响力。

四、成效显著,意义深远。

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我们打造了一批诵读精品,发现了众多具有天赋和灵性的诵读人才,对中小学生的诵读水平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我们也充分认识了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大赛活动的重要意义:

(一)丰富的诵读内容充实了我镇各中小学学生的文学知识。这次经典诵读的篇目十分广泛,从孔子的《论语》、老子的《道德经》、屈原的《离骚》、李白的《将进酒》、欧阳修的《酒翁亭记》,岳飞的《满江红》、周敦颐《爱莲说》、白居易的《忆江南》、《三字经》、《千字文》等古诗文,到《纸船》、《毛主席诗词》、《生命的价值》《秋天的雨》、《一株紫丁香》、《最后一分钟》,《祖国颂》、《我的祖国》、《中华少年》等近现代名篇。可谓跨越古今,涵盖精髓,真正起到了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作用。

(二)浓厚的传统文化陶冶了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操。《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等篇目是我国传统儒学的经典作品,里面有做人的道理、有处事的原则、有善恶的标准等等,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朗朗的诵读声传入心灵,必将对广大中小学生产生震撼和影响,对于提高他们的艺术修养、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激励他们的进取精神,以及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养成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五、正视不足,改进提高。

本年度经典诵读活动从组织层面和活动效果来说,总体是好的,但是也存在许多问题,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小学经典诵读活动总结篇(10)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1__街道东平社区主动按照上级要求,广泛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广泛发动,精心组织

我们把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提高传统文化修养的重要路径和有效抓手,在组织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中注重社区未成年人高尚道德情操的塑造和优良文明习惯的养成。为了扩大活动的参与面,确保活动取得预期效果,在上级领导要求的基础上,结合现状,制定了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实施方案,本着鼓励社区居民、社区未成年人参与、全员辅导、突出特色、打造精品的原则,号召社区未成年人主动参加经典诵读活动。

二、注重宣传,营造氛围

把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作为加强社区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社区宣传栏、板报、小黑板等空间和角落,精心布置有关中华传统文化、传统美德的图画、警句、诗词歌赋以及孩子们充满灵性的“诗配画”作品,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让更多的社区未成年人了解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成为优秀传统文化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让“诵中华经典、做美德少年”,“与经典同伴,与圣贤为友”的理念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从而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三、载体丰富,高潮迭起

在组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过程中,办事处突出了两个结合。即常规与大赛相结合,诵读与表演相结合。在抓常规方面,办事处号召社区结合中秋、国庆、重阳节等重大节日,组织社区未成年人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比赛活动,推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区里比赛,通过这种逐层晋级的比赛方法,为特长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锻炼技能的广阔舞台。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2经典浸润人生,书香伴我成长。一个学期以来,我们社团虽然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同时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感觉到学生的诵读还需要更进一步的指导,活动的形式还可再多样化。这都需要今后我们更加努力开展活动。

一、丰富了学校的文化内涵。

诵读活动的开展,丰富了学校的德育内涵,推动了学生思想道德交涉和德育工作的发展。

(1)通过实践,初步探索出一条符合本校实际的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路子,营造学校文化氛围。

(2)初步建立中华经典诵读教材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探索教师导读的方法,培养了一批导读骨干。

(3)把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优秀思想与学校教育、管理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创新学习管理,办人民更满意的学校。

二、全面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经典诗文不仅语言精炼优美,而且意蕴深刻,境界动人,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初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道德情操,陶冶高尚情趣的重要教材。通过歌颂祖国大好河山和美丽风光的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我们祖国江山如画,从而激发他们作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培养他们高远的志向和博大的胸怀。不少古诗抒发了亲情、友情和乡情,诵读这些古诗,可以培养学生爱家乡、爱长辈、爱亲朋的健康情感。

(1)在诵读实践中,感受中华经典的魅力,提高记忆力,积累语言,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2)陶冶情操,发展个性,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使学生具有更佳的学习、生活状态,促进各门功课的学。

(3)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学生通过自编自演节目、办手抄报,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协调能力,艺术鉴赏力等等都得到了极好的锤炼。

三、提高了教师的文化底蕴

(1)通过活动,理解中华传统经典对学生做人、做事、学习等方面的重大影响意义,陶冶自己的情操,树立更好的学习、生活的态度,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之中去。

(2)掌握小学生经典诵读的方法,初步能创造性地展开活动,提高诵读效果。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3在比赛中,选手们用动听的声音和真挚的感情表达了自己对亲爱的祖国的赞美与歌颂。他们精彩的表演博得了台下同学们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选手们的朗诵充满着自立、自强的精神,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神采飞扬。主要为构建和谐校园,提升校园文化氛围,增加同学们对读书的兴趣,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展现自我,提升自我的机会和舞台;为团队成员提供一个相互了解、认识的平台,给了大家共同成长,增强团队凝聚力的平台,让同学们充分感受到书籍带来的乐趣。

经过1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本着公平公正、好中选优的原则,产生了一等奖3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6名。

此次活动让同学们在舞台上锻炼了自己,并切实参与到诗歌学习中来,加深了同学们对诗歌的领悟、对祖国优美语言的热爱。增强了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弘扬和培育了我们的民族精神。这次诗歌朗诵举行得非常成功,大大丰富了同学们的课余文化生活,掀起了诗歌朗诵的高潮,在语文老师的鼓励下,同学们期待着下一次朗诵比赛的到来。同学们在这次比赛中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增加了他们的勇气,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通过诗歌朗诵比赛给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为我校今后参加朗诵比赛提供了大量的后备人才。这次比赛可谓是沙场大练兵,通过本次比赛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对普通话的练习,在比赛中,老师针对同学们对作品的理解、声音响亮、普通话语音标准方面作了点评,纠正了同学们发音错误,有效地增强了学生的语言表达技能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自己还是收获颇多的,这是我第一次组织诗歌朗诵活动,做之前我甚至有一丝恐惧,我担心自己做不好,担心比赛过程中出什么问题,但是到真正做的时候我发现其实也并不难,只要自己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不明白的多向他人请教,没有什么解决不了的问题。虽然比赛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是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明白了只要肯努力,肯去学,肯用心,任何事都会迎刃而解。同时我对自己也更加有信心,我会慢慢积累经验,弥补不足争取做得更好。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学习新事物不难,关键是自己是不是真的想去学,有没有一种不服输的精神,只有迎难而上才会真正进步。

本次活动提前计划并筹划,整合各方面的智慧,讨论并确定实施方案,活动的形式和内容,活动的细节考虑全面,落实具体负责人员,使活动能有序开展,统筹规划。学生倡议与升旗仪式相融合,号召并激发了师生的活动热度,让每一个人心灵得到洗礼,思想得到升华。

但是,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创新形式的活动可以更多一点;部分活动可以再贴近少先队员的心理需求等等。总之,在今后的活动中,我们会再接再厉,争创更好。

国学经典诵读教学计划范文4我市主动响应语委组织开展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在全市各校园范围内深入开展了中华经典诵读,营造主动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诗教文化氛围,激发师生阅读经典的兴趣。让师生喜爱吟诵古代经典,有利于提高其综合素质,丰厚精神底蕴,营造优良的读书氛围。经典诵读在全市校园中逐步掀起高潮。我市可谓全员参与,全情投入,诵读热度日益高涨,气氛浓厚,已经形成了一支强大而有声势的诵读队伍。做到了每一项活动从计划到实施方案,活动经过到项目总结,每一项都做到完善。

一、思想上高度重视,不遗余力的宣传经典诵读的意义

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灿烂的明珠。经典古诗文作为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载体,是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与根。优秀经典诗文蕴含的丰富哲理,可以成为儿童一生的文化资产。

各学校领导在思想上重视,率先垂范,利用教师例会、教研会、升旗仪式向全体教师和学生宣传实施经典诵读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教师利用班会、诵读课向学生明确不学诗,无以言,小学生,需要以传统文化涂亮人生底色,滋养心灵等经典诵读益处。学校开展的有关活动通过全课程教育网及时报道,扩大影响。

二、明确目标、落实活动方案

1、明确活动目标

通过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培养未成年学生优良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活跃思维,陶冶情操,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承中华美德,促进文化发展。我们要求全体教师参与诵读活动,深入、有效地开展诵读活动,使经典诵读课程化,不断改革诵读活动的形式、成果的展示及诵读的评价。同时加强诵读的资料积累。学校定期组织专人进行诵读检查,使中华经典诵读活动逐渐成为学校的特色。

2、经典诵读课程化,确保诵读时间。

各学校根据上级的工作安排,利用每天上午上课前10分钟和每天下午上课前10分钟,进行经典诵读活动,由语文教师组织并指导学生诵读,帮助学生尽快进入学习状态;与各学科教学相结合,灵活安排,充分利用时间;校内向校外延伸,激励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学校有专人检查,确保诵读时间。

上一篇: 高等职业技术论文 下一篇: 个人实习幼师工作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