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文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1-19 09:12:12

英语文学论文

英语文学论文篇(1)

2英语演讲比赛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2.1英语演讲的疑惑解答当学生们遇到困难疑惑而提出问题的时候,这是最好的教育时机。根据我们的经验,在比赛前排演的过程里,同学们需要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这个阶段也是同学们在这个活动中,学习成果最好的时候。因为参加比赛的同学,在这个阶段里的学习热忱,会比在教室里上课时,要好的很多。因为他们不但要背演讲词,还要注意在讲台上的抒情的动作。在许多次的排练里,我们从同学们的演讲中发现,他们已能充分的了解自己在讲台上所说的每一句话的意义了。这和我们在课堂上针对课本中的句子反复的解说及中文翻译,相对于同学们一知半解的反应情形,这两者之间的差距相当大。在此,我们不再另辟章节,来论述比赛时的相关细节,因为从学校多次举办英语演讲比赛的结果来看,如果站在英语教学的角度来看比赛,我们会发现比赛成绩对学生学习英语的影响是巨大的。当同学们获得很好的比赛成绩时,所得到的鼓励会提高他们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及意愿。2.2教学研讨由于学校所举办的英语演讲比赛活动,受限于参加的人数,使得学校里大部分的同学,只能成为一位旁观者。甚至有很多同学对学校举办的这种活动,因为没有参与感而显得漠不关心。如果我们能创造一个环境让每一位同学都有机会而且必须参加这种活动,那么所有的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英语演讲教学的活动,同学们可以借着参与这个活动,而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英语。当然英语演讲教学的方式,不见得对每一位同学在学习英语上都会有很好的成效,所以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假设英语演讲教学的方式,对学生学习英语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个假设必须有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同学们对参与这种活动是有兴趣而且有意愿的。

2.3将英语演讲导入课堂教学许多老师都有指导学生针对某些问题,教导学生用分组讨论方式的教学经验。分组讨论的目的是要学生经由讨论过程,对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分组讨论的另外一个优点是班上的每一位同学都必须参加这个活动,借着同学们相互讨论的机会,同学们不但可以对问题更深入了解,更有机会多接触英语,并将它实用化。这种全体同学参加的活动,所带来的学习效果,从教学的角度来说,会比单纯的参加学校的比赛活动要好得多。如果我们将分组讨论改变为以班级英语演讲比赛,同学们经由排练的过程,他们会对英语知识的运用,会有更深入的了解。对提升英语读写的能力,也会有一定程度的帮助。由于在一个班级里,同学们的英语程度会有不同的差异,在分组的过程中,指导老师适度的介入,是必须的条件,这样可避免一些小组的同学因为整组同学英语程度的不够好而采取消极的学习行为。

英语文学论文篇(2)

【摘要】导学式教学是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模式,注重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的培养。在初中阶段,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所以导学式教学有着较高的教学应用效果,本文中我就针对导学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和创新展开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导学式教学;素质教育;探究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51

英语是初中阶段的重点得分科目之一,也是历来初中阶段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攻克的学科典型。虽然初中阶段相对于小学阶段来说学生需要学习更多的科目,而每一门学科在知识设置方面参照学生已经积累的知识基础,和随着年级提升的学习能力,更加倾向于专业性、系统性更强的内容方面深挖。但是众多学科的实际教学效果的比较中,英语呈现出独树一帜性。从学科特性来看,英语虽然和语文同属于语言文学类学科,但是和语文最大的不同在于,英语是一门彻彻底底的外语学科,不论是单词构造还是语法方面都和我们传统的汉语有着本质的区别,并且从我国当前初中阶段的英语教学来看,听说读写等四个方面基本还是围绕着语言的部分展开,涉及的文学方面的内容相对较少,虽然在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今天,我们逐步认识到我国英语教学的这种局限性,但是不论是从大环境下来看还是教学改革来看,英语教学语言和文学的融合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所以语言体系的差异也就造就了学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基本等同于“回炉重造”,包括语感构建、思维构建等等。那么初中生在具备了根深蒂固的汉语的思维和语法表达方式之后,学习英语的困难性也就不言而喻。

素质教育教学体制改革之后,我们也在积极地实践着各个学科内容的改革和整体教学模式的改革。而从初中英语的教学来说,作为一门偏向于语言性质的学科,我们重点培养的是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包括口语和书面语。换句话来说,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基本是培养学生一定程度上利用英语语言进行对外沟通的能力。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我们需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练习空间,引导学生实现主动的学习和语言的应用。而从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来说,英语是绝大多数学生头疼的科目,光靠日常的课堂教学都难以保证较高的教学效果,学生往往习惯于摁着单词和语法被动地、刻板地学习和记忆,难以在英语学习中找到乐趣,进而也就培养不出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而本文中我所谈到的导学式教学模式,从素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能够看出,其重点针对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习惯和能力。

一、课前导学,培养学生的目标意识

导学式教学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导”,即引导和教导。而对于初中生来说,既然学习的科目众多,那么各学科分配的课堂时间也就相对压缩,所以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作为教师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实现课前导学,从而让学生在正式学习之前明确自身能力,明确学习目标。

首先,在课前导学方面,我们要通过导学案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提前预习,并且明确新课程学科目标的习惯。作为教师我们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能,将下节课需要学习的内容呈现到导学案上,在课前预习部分,结合以往所学英语语法引出新的语法点,继而将学生要预习的重难点表明,并且进一步提出预习要求。然后让学生在预习过程中逐步养成定准目标的能力,同时又在不断的新课预习过程中逐步形成课前主动预习新课程的习惯。

其次,在课前导学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引导学生提前熟悉重难点,并且通过事先预备的课前检测题目,引导学生检测自身预习水平,从而更加认清自身的学习水平,为课堂听课重点的把握奠定基础。对于英语来说,课前预习不论是以文章还是问题的形式出现,都是考查学生单词和语法知识的掌握,所以通过课前预习,学生能够先一步熟悉语法和单词,从而实现课堂上进一步的记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学生还能在课前预习方面,针对文章以及列出的单词和语法进行自主拓展,从而扩大知识面。

二、课堂导学,打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结构

导学案是导学式教学模式实践一以贯之的“线索”,所以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变“教”为“导”,从而打造以学生为主的课堂,构建互动、活跃的课堂氛围。

首先,在初中英语课堂中,我们可以通过导学案实现课堂上师生角色的互换。通过导学案中所列出的例题、主题等,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如以文章为探究内容,导学案中列出对应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得出答案,并且选择代表上台分享,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塑造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更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理解过程中发散思维,从而实现更为活跃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其次,在导学式教学模式下,我们的初中英语课堂可以打造学生的“交际场”,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都是建立在学生听懂、能说的基础之上,变教为导的教学模式,导学案中列出的问题和内容,学生在预习阶段已经有了了解,那么在课堂上也就更有底气参与讨论,发表意见,从而激励学生多说,实现单词和语法的不断练习,构建全英语式的英语课堂环境,进而促进英语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三、课后导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需要的是日积月累,从而实现思维和语言运用能力的质变。所以我们也要利用导学案充分利用课下时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首先,导学式教学模式下,通过导学案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给学生布置课下练习作业。如预习学案提前下发,课堂学案及时回收,然后综合之下我们制定对应的课下复习学案,进而针对学生的课堂总体表现和学习重难点有针对性地布置单词、语法、阅读等相关内容作业,实现重难点知识的巩固。

其次,通过导学案可以一以贯之地给学生呈现其当天的英语学习成果,也有利于学生整理思维,整理错题,从而在课下巩固过程中做到更客观地统计自身问题,進而明确自身的学习弱点,激发学生课下巩固的积极性,也提高学生的课下自主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导学式教学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突出,注重学生习惯和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长远发展来看能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以上仅仅是我在初中英语教学实践中针对导学式教学模式所总结出的几点经验,分享在此,希望对其他初中英语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带来一定的启发。

英语教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论文

【摘要】在中职英语教学课堂,教师不断加强情感教学研究能力,利于帮助学生有效提高英语学习效率,基于此,在进行教学实践研究过程中,要重视结合学生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英语实践教学研究,以此不断提高中职英语教学的有效性。希望本文能够为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职英语情感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0.11.138

有效地开展中职英语教学,利于不断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用情感教学方法,能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利于全面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希望通过下面的实践分析,能够不断提高英语情感教学效率。

一、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随着英语教育在我国教育领域的渗透越来越深,中职学生也将英语学习纳入到学习计划当中。在实施英语教学时,用情感意识引导学生,会对最终的学习效果产生更为直接的影响。学生可充分发挥主动的探究意识,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出更大的自主性,从而获得更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愉悦的情感和心态能够促使学生形成更大的积极意识,让学生迅速对未知的新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从而发挥自身更多的潜能完成新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如果心情状态不佳,无法保持平和的情绪,则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学习的效率,削弱学习效果。中职学生在不良情绪的影响下,会自然導致学习环节无法连贯,对知识点的记忆模糊,从而长期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最终丧失该学科学习的信心。因此,中职教师应着重使用情感教学的方式,发挥情感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此提升学生的学习效能。教师应充分重视并以适当的措施辅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情绪,并有意识地排除心理方面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能够在积极意识的作用下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二、情感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具体规划教学活动时,需使用多种类型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由此帮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到其中的乐趣。教师可借助多种手段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在此种环境下更乐于发挥主体的能动性,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在具体培养兴趣时,可使用探究方式实施。即教师将课堂的主动权让给学生,让学生以自主的思维发现并分析问题,从而通过思想交流总结问题的解决方案。此外,教师还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心态。如在进行“It's…”这一句式的练习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熟练掌握并使用该句式,同时完成部分水果单词的表达和使用。对此,教师可设计相应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对话的方式完成游戏内容。具体可将不同类型的水果放在盒中,教师提问:“What'sthisinthebox?”学生便可猜测里面到底放着哪种水果,并用It's…句式进行表达。这样学生便主动完成既定内容的学习,在充满愉悦气氛的环境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

(二)中职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态度设计

1.以情育情。教师需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教学活动中,学生才能在感受到情感的前提下,自发形成相应的情感体验。教师应与学生建立和谐的沟通关系,让学生先行对教师产生亲近感,从而更容易接受教师传授的信息内容。如在学生遇到难题时,教师以和蔼的态度悉心指导,辅助学生克服障碍,这样学生便会对教师产生情感认同。此外,教师要在表现出的情绪中体现积极的意识,并使用多种沟通手段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尽量全面地了解学生,如在课堂设计多种类型的游戏互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从而发现自身的学习优势,较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2.以景育情。此类方式具体指教师有意识地创设不同的情境,引导学生产生相应的情感。学生在特定的氛围中,能够随之产生一定的情绪,并在情绪的作用下较好地完成英语学习任务,同时提高情商。当前由于受到母语的限制,在另一种语言的教学中往往无法形成较为优越的培养途径。因此,教师可适当创设一种情境,让学生在与生活相关或者在迎合情感倾向的情境中,主动接受并运用英语交际知识。此外,教师还可利用音频、视频等辅助素材为教学活动增添情境氛围,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产生相应的情感,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增强英语教学的情感性,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英语文学论文篇(3)

二、英语文学翻译过程中正确处理文化差异的策略

1.认识作品的体裁,正确处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差异英语文学的翻译与其文学体裁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文学体裁所具有的特点也是不相同的,针对不同体裁的独有特点,根据源语言与翻译目的语言特点之间的差异性特征,熟练的运用这些语言存在的特征,才能真正把英语文学作品翻译的更加完美,体现出不同体裁作品的不同风格。但是,我们也要明确文学体裁的差异不等于其文化内涵与文化元素也存在着多大的差别,如针对科技内容英语文章的翻译,其蕴含的文化元素就相对较少,因此,对这一类文章的翻译,就很少考虑文化的差异,而针对小说、话剧的英语文学体裁文章的翻译,则在具体的翻译过程中,必须要考虑其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果不考虑其文化的元素而进行翻译,其作品翻译出来一定让人感到枯燥和乏味,而失去了作品独有的文化魅力。因此,在英语文学的翻译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其文体的差异,根据不同文体所具有的自身文化差异,运用与之相适应的正确翻译方法来进行翻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翻译出好的文学作品。

英语文学论文篇(4)

1、英语文学中作品阅读文学作品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类文学表现形式,其自身有着普及性的宣传作用。学生们对阅读文学作品更加充满了好奇和兴趣,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关注。在英美国家中,很多经典的英美文学作品都被推向了更广阔的舞台,并且收获了颇高的评价和大众化的影响效果。比如在了解奥尼尔的戏剧过程中,学生们可以感受得到奥尼尔作品中的哲学思想性和悲剧情节。在英语文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在学习一部作品之前有选择性的播放本部作品的影视片段,以此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使学生更好的学习接下来的文学作品。影视文学作品使书面化的文学更加具体化、真实化、生动化,使大学生在学习英语文学作品中更好的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文学的兴趣和积极性。

2、英语文学中多媒体应用书本中的英语文学过于枯燥,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进行文学学习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多媒体的出现给这项学习带来了福音。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的应用,教师可以为英语文学内容提供相关的图文讲解以及配乐,从而变枯燥的文学学习为生动有趣的图文讲解,更加加深了文学作品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为后续学习起到了良好的铺垫作用。在利用多媒体教学时,学生可以在不经意间记住文学作品中的关键事件、人物、情节发展等相关文学信息,避免了死记硬背的枯燥学习方法。

3、英语文学中的角色表演在英语文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情节等方面因素进行选择片段,指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亲身体会到故事的发展过程中。同时,学生也可以自己选择片段,结合自身喜好进行适当的改编,但不可以背离原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图,使文学作品生动的展示在其他同学的眼前。

二、英语文学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在大学的学习生涯中,英语文学的学习地位在英语学习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是英语学习的拓展内容,也是英语学习中的所要了解文化生活背景知识的源泉。对于大学生来说其重要性主要有以下几点:

1、增强语言内容的积累在英语文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仅了解到了文学内容的表达,同时也使自身的语言学习变得更加感性、充实。像是英国著名的剧作家莎士比亚以及奥尼尔的作品中,无不流露出语言丰富的感染力,让人在阅读中体会到来自语言的神奇魅力。同时,有相关研究表明英语文学的学习可以增强所有其他语言的技能。文学作品的学习,使学生积累了作者在作品中所运用的广泛的、特殊性的词汇。在作品中同时包含了语言上的暗示、比喻、典故以及象征等写作手法,为学生在以后语言的运用方面提供了素材,也提高了学生对英语文学的领悟和运用能力。

2、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英语文学作品的内容、故事情节有着令人无尽的遐想,每个人在看同一部作品时都会有不同的想法和领悟。“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一部作品引起了不同的共鸣。学生思维能力因此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延伸。

3、培养审美能力在学习英语文学的过程中也是欣赏美、得到美的过程。对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使学生对生活、对人生、对他人有了一个重新的更好的认识,使自身的审美情趣得到提升,趋向于更加高雅、文明的方向。审美能力是在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而英语文学的学习则恰好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有力的实践机会。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学生对作品中的用词美、内容精、韵律协调、结构完美得以很好的掌握,会使学生在文学作品中享受美,提升自己对以后生活的审美能力。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及品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得以提升,为以后进一步在生活中感受美、创造美铺垫基础。

英语文学论文篇(5)

2跨文化英语教学

跨文化英语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既包括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方面使用语言能力外,还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inter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这种能力可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能将英语语言看做是信息传递的媒介,将英语当做工具来使用,融合目标文化与自己所在国家文化。目前很多学生在英语学习时,通常把重心放在掌握更多的词汇或是学习语法规则上,这都是老师在英语教学中不恰当的引导所导致的。英语教学中,知识通常被大量地灌输,但学生缺乏在真实环境中使用的机会,使得在课堂学习的大部分知识被白白浪费掉。跨文化英语教学法的实施,不仅能使学生了解英语词汇或语法的正确使用环境与规则,而且可以在考试中作为联想记忆法的依据,使学生快速回忆词组或语法的正确使用法则。但是包括Valdes在内的一部分教学研究者一直质疑在英语教学中植入文化的想法,因为他们认为文化与语言不分家,语言教学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对文化元素进行讲解。其实,语言教学中文化的教学部分远远不够,这也就是为什么即使在国内我们每天都在使用汉语,但仍要在中小学开设语文课程来提高学生对于祖国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学中的教科书,许多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有些甚至出现了在英语语言中都不常出现的用法,完全失去文化的真实性。最近Kramsch的一项研究同样也证明了在教学中对文化进行教学或有意识地将文化融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Kramsch在其研究中分析了运用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Method)和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TeachingMethod)的效果。两个课堂虽都很好地利用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课堂讨论以及角色扮演活动等,增加学生对语言进行练习的机会。但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仅仅局限在对于语言语法准确性或是教科书中语言点的讨论,丝毫没有对教科书中文章真正要表达的文化意义感兴趣,仅仅局限在学习语言学方面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效果使得教科书中精心挑选的课文变得毫无意义。因此,即使语言教学中确实存在文化的因素,但对文化进行明确的教学也是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跳出语言的束缚,将语言真正地当做信息传递与交换的工具。当学生在看待英语语言时,能够从单纯地把它当做是一门课程转变到把其当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媒介,英语教学也应该会变得更容易进行。Kramsch还提出,跨文化语言教学(InterculturalLanguageTeaching)是交际语言教学的升华,但似乎两者其实并没有先后顺序,教学中植入文化甚至可以说促进了交际教学法的实施。

3课堂教学实例分析

这里要介绍的实例是澳大利亚悉尼TESOL专业(对外英语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成功地将中西方文化元素融入教学中,使课堂气氛变得融洽活跃。特别要声明的一点是,以此课堂教学作为实例分析,主要是鉴于其对于我国国内高校英语教学启发的特殊性。在TESOL专业,中国学生较多,与国内高校英语学习者相似,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学习与使用。虽然与国内中学课堂还是有所区别,例如,授课教师母语为英语,班级中会有来自世界不同地方具有文化差异的同学,这些条件都更适合对于跨文化语言教学法的施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模式是可以被用来借鉴的。在教学案例中,教师首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要求每个小组对两段典型的分别为澳洲以及中国小朋友设计的寓言故事进行讨论。小组先进行组内讨论,之后再进行组间讨论。澳洲的故事以袋熊(wombat;澳洲特有的动物)自我成长的故事为主线,而中国的故事是以3只小猪如何从不听话的小猪变成听妈妈话的乖巧3兄弟的故事为主线。故事显著的区别激发了学生们很高的热情,课堂上,很多中国学生都踊跃发言,从不同角度解读故事背后所蕴涵的两种文化间的差异,包括澳洲文化中的个人主义以及中国文化中的孝道。中国学生在讨论中使用英语进行表达时,语法错误仍然很多,口语表达也不是很流利,但教师没有刻意去纠正所有的错误,而是以抓住他们要表达的意思为主。由于有故事情节作为参照,虽然老师不会过多纠正语言上的错误,但可以很明显地发现不少中国学生能够根据寓言材料,自发对出错的语句进行修改。讨论之后,老师才开始对寓言中的一般现在时用法进行归纳。新鲜的文化差异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文化的探索,其中的过程便是学生进行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过程,这比教师苦口婆心反复重复语言点效果要好得多。这样的教学模式成功地在不降低英语语言学习效果的前提下,将英语课程转型为文化差异性讨论。在课程内容上,也更符合大学生的口味。

英语文学论文篇(6)

一、 英语教学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高现代化水平,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差距,我国政府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要实现科教兴国,一方面要靠全国人民艰苦的努力,同时应该继续坚持改革开放的政策,促进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不断地学习别国的先进经验。在交流和学习的过程中,就必须用到语言。而当今最发达的国家讲的就是英语,所以英语便成了当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尤其在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后,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中国对人才的需求将发生巨大的变化。这一变化将最突出地表现在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上。未来世界将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的专门人才,而是立体型人才,即具有综合能力的人才。这一需要的变化将迫使英语教学进行改革。  

2、英语教学改革是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十一世纪,中国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委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改革德育工作的方法,寓德育于各学科教学之中,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英语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3、英语教学改革是中学英语教学大纲的要求。  

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并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为继续学习和运用英语切实打好基础;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等方面的教育,增进对所学语言国家的了解;发展智力、提高思维、观察、注意、记忆、想象、联想等能力。要达到大纲提出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对英语教学进行彻底的改革。  

二、英语教学改革的内容  

英语教学改革需要改革的内容很广泛,但归纳起来,重点应改革以下内容:  

1、 改革教学目标和要求  

进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教学目标和要求比过去大纲中的目标与要求具体得多,这是一个进步。但在进行大纲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弊病,具体讲,存在着以下问题:  

1) 修订现行大纲时,未能重视“需求分析”。(needs analysis)  

我国地域辽阔,地区发展极不平衡,城乡差别、东西部差距依然很大。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师资条件、教学设备、语言环境、有关的政策、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水平都比较高,故师生们总觉得现行大纲中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太低;而在老、少、边、穷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差,经济落后,教学设备落后,师资水平低,加之,无优惠政策,学生和家长对英语学习的认识水平低,他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不够,所以教学很难达到现行大纲中提出的教学标准和要求。  

针对以上情况,我认为改革现行大纲中的教学标准和要求势在必行。改革现行教学标准和要求时,应该充分考虑地区差别。最好根据不同地域的不同情况制订出不同的教学标准,以利于大面积提高英语教学水平。  

2) 大纲教学目标和要求的描述不尽详细。  

现行大纲对有些目标和要求的描述很不具体,如,大纲中对读的要求有这样的文字描述:“能读懂简单的运用文,如信函、请柬、通知、便条、说明、表格、图示和标志等。”这句话中的要求就不详细,如“信函”,我们知道信函包括很多种,而在此所指的是哪一种呢,教师就不得而知了。无奈之余,他们在教学中,就有些不知所措了。在高三的复习中,只好把各种“信函”全部给拉出来见面。而事实上,根据近些年的高考题来看,信函大多属于普通信、邀请信和感谢信。所以,我认为,既然要具体,就应该再详细一些,以便于教师在教学中操作。  

3) 大纲中的目标和要求不完善。  

现行英语教学大纲第二部分的教学要求中只写出了“高级中学二年级和三年级英语教学要求”,而对高一年级的要求只字未提。高一是一个过渡时期,它处于初三和高二之间,学生处于一个转轨阶段。在这一时期,教师教学的尺度本来就很难把握,再加上大纲中又不作任何要求,这就更提高了教师施教的难度,故应该改革这种情况。  

4) 对词汇量的要求太低。  

现行大纲要求学生学习掌握单词1200个,理解词汇800个;也就是说,学生在中学里只需学习2000个英语词汇。这么低的要求,与大纲要求的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的需要相差甚远。故应该提高对词汇的要求。至于说提高到多少,这需要作进一步的调查研究。  

2、 改革教学观念  

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践的。没有先进的思想观念,便不可能有先进的教学实践。如果教学观念滞后,就不可能有新的教学方法的产生。故教学观念的改革显得越来越重要。  

改变观念不能只是一句口号,而应成为实实在在的行动。改革观念最有效的途径是出国进修,直接感受国外英语教学的思想和观念。除此之外,教师们还应该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虚怀若谷,不断地学习。只有这样,观念方可转变,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不至于落伍。  

3、 改革和完善现行教材  

现行教材有很多的优点,它已被广大中学师生所接受。但作为一套教材,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 教材内容多,课时少的矛盾。  

英语文学论文篇(7)

二、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表现力

语言表现力的培养和提高过程就是引导学生运用英语从事写作实践活动的过程。写作实践是把理论和文学创作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一方面,写作实践的灵活性很大,不论是形式,篇幅,体裁等都具有多样化特点;另一方面,写作是一种体验性学习,语言表现力展示了体验的功效,能够帮助学生有效习得英语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在日常的英语教学中引入创意写作,如诗歌、故事、短剧的创意写作,要求学生使用语言准确、得体,思想表达清晰连贯,能够使学生得到更多锻炼,不断提高写作能力。

三、开展创作研讨班

英语文学创作课程的写作研讨教学模式使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助成为一种系统的、持续的、自然而然的智力互惠活动。将创意写作引入英语文学课堂教学,开展创作研讨班,建立一个激励学生发挥创造力的新机制,能够使学生在练笔过程中获得创造愉悦感和成就感,激发思维活力和创作热情。按照写作的规律,课堂教学可围绕教学计划展开,由项目或活动带动。鼓励学生精读、多思、勤写,尝试用英语写诗歌和小说,增强阅读理解能力、文学想象力和语言表现力。课内外的活动板块(包括专项技巧训练)还包括作品完成之后的润色和修改。为使作品尽善尽美,作品修改技巧和训练还可应用于任何一个写作环节(包括素材搜集、主题提炼、意象培育、情节设置、场景描写、人物刻画、人称转换等)。引入投稿机制,让完成后的作品在公共出版物(如校报)或网站(如校园网站)等处发表,这些活动既是创意活动的延伸,又是写作活动的转换。总之,把写作研讨班教学法引入到英语文学课堂,通过课内的“听”“说”“评”,课外的“读”“写”“改”等活动环节和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学习。学生既是读者,又是作者,同时还是听者,三者之间的角色不断转换,使个人智慧与集体智慧得以融合,整体提升每个写作研讨班成员的英语思维水平。

英语文学论文篇(8)

教育界一直很重视选用英语原著进行英语语言教学。文艺著作是颇有价值的语言资料,因其能经受时间考验,揭示人性,并摆脱时间、空间限制把文化和历史信息传递给读者。本文分两部分充分展现出英语语言教学中采用英语文学的意义。前部分通过评析国外资深语言学者的见解来分析文学和语言的关系,证明这种教学方式的益处和重要性,即有利于学生掌握正规的英语,丰富文化知识,并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后部分设置了一套完整的教学方案,选用一首英文诗歌为例并设计出相应的课堂活动,从而例证该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和重要性。

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原著的理论基础

本文引用了三派学者的意见来阐述观点,他们分别是:卡特和隆(Carter and Long),拉扎尔(Lazar),柯利和斯莱特(Collie and Slater)。他们一致认同该教学方法,并把语言教学环境下选用的英文原著归类为三种模型:文化模型,语言模型和个人成长模型。可以作为模型的事物,必定具有可模仿的潜能。正是因为英语文学具有这三种模型功用,才能在英语语言教育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下面将依据这三种模型提供的理论基础,来证明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文化模型

文学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的文化模型,因为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最能代表某一文化。学生可以从中接触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普世价值观”。卡特和隆主张把文学作为文化模型,能教会学生了解和鉴赏异于他们时代和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认识到文化赋予该文学的传统遗产,如思想、感情和艺术形式(1991, p2)。拉扎尔认同该观点,然而他也指出,把文学当作接触目标文化的途径有三个缺点。首先,文学是虚构的,不能纯粹展现当时社会的原貌。第二,文学通常描绘的是上流社会文化,角色通常受过良好教育,因此有时会忽略通俗文化,很多学生对普通百姓的文化行为反而更感兴趣。第三,学生容易受到渗透在英语文学里的帝国主义价值观影响,不利于应对真实世界的人和事。因此,学生在接触文学构造的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时,必须批判地认识文学里有失偏颇的描述和文化内容。同时,教师要仔细选择跟学生实际生活有关联、有积极意义的材料。(Lazar, 1993)尽管原著有弊端,但是它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现实世界,为少有机会出国、想感受国外生活的学生打开了一扇观察英语国家文化生活的窗口。

2.语言模型

文学自古被认为是学语言最好的原材料,拉扎尔提出三个理由:促进语言习得、发展语言知觉、发展理解能力。他认为学生能从文学作品里获得很多新的语言知识,探索精湛的语言使用能力,发展词汇归因和解释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语言教学的第一目标便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何种教学法才最能有效地通过英语文学帮助学生领会其中的语言和故事的来龙去脉,是中外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拉扎尔的方法是泛读和收听文学录音资料。卡特和隆认为阅读英语文学并融入上下文来理解故事内容是提高语言能力有价值的方法,然而如果文学作品只是用来教学生学习特定的几个单词、句式,则是误解了“作品的语言性质”,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甚至失去学习动力,无法享受诗歌或故事带来的乐趣。

为了丰富学生语言知识而教文学,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通过在作品中接触各种形式的写作文体,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句型、段落构成和功能(Collie and Slater 1987)。这有助于他们提高写作技巧,也有助于中、高级学生了解语言范围之广。这种教学方法的消极性表现在,原著里有些词汇和惯用语已经过时,或表达不当,容易误导学生(Lazar,1993)。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批判地学习,同时学会鉴赏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个人成长模型

个人成长模型可以说是前面两个模型的综合。卡特和隆证实了教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一生中都保持享受和热爱文学的习惯。把文学作品作为个人成长模型来教授是有益、可实现的,因为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欣赏评价复杂的文化要素,从而对本源社会和文化有更成熟的见解,更明白自己在所处生活环境中的个体身份。因此,如果学生能学会有效地阅读文学,便能更好地发展个体,并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选材方面便要慎重,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自由响应和参与、能激发文学热情的材料。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接触文学原著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发展语言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批判能力和对情绪的感知,从而培养其塑造完整的人格。要实现这个目的,合适选材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选择语言难度适中、与学生生活有关联、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方案及其活动设计缘由

为了更清楚地论证在英语语言教育中应用英语文学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即在英语泛读课上教一首西奥多・罗特克(Theodore Roethke)作的诗――《我父亲的华尔兹》(“My Papa’s Waltz”)。目标学生是本科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中等。选择这首诗有三个原因:一是语言难度适中,篇幅较短,适合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理解诗歌并完成相应活动;二是诗歌脉络清晰,通过舞蹈过程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父亲的感情;三是叙述事件逼真,易于读者感同身受。显然,这首作品的选择满足了原著选择的要求,即易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回应作品,自由进行反思性思维。以下是诗歌原文:

My Papa’s Waltz

The whiskey on your breath

Could make a small boy dizzy;

But I hung on like death:

Such waltzing was not easy.

We romped until the pans

Slid from the kitchen shelf;

My mother’s countenance

Could not unfrown itself.

The hand that held my wrist

Was battered on one knuckle;

At every step you missed

My right ear scraped a buckle.

You beat time on my head

With a palm caked hard by dirt,

Then waltzed me off to bed

Still clinging to your shirt.

依据该诗歌设置了四项活动:

1.完型填空:教师先简单介绍英诗文体的基本知识,如韵律、押韵和语调;接着学生独自完成填空练习(原文划线处为要求填空的单词)。

2.段落释义:教师选取第1、4段,要求学生用现代英语改写。

3.诗歌音律:教师再次解释英语传统语音规律,把本诗的韵律与华尔兹舞曲作比较。播放一首华尔兹舞曲及本诗的录音,要求学生齐读本诗,请学生解释该诗韵律创作的缘由。

4.个人反馈:教师播放截取自网上的一段录像,关于一位老人对该诗的评价,然后要求学生写下童年与父母的美好回忆,100词左右。学生分组(3-4人/组)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与小男孩的经历相比较。

活动1、2目的是强化学生语言能力。完型填空扩展学生对诗体和格调的认识,释义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特点。教师介绍诗歌特点是本方案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才有能力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诗歌的文体通常偏离正常的语言标准,因此在语言课堂选择诗歌能使学生接触多样的语言,摆脱“理想化语言规则”限制,掌握获得不同交际目的的新方式(Leech, 1988)。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还不熟练,偏离正轨的诗歌语言会误导他们。就这一点,拉扎尔提出,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也非教科书条条框框所规定的,他强调要让学生正确识别诗歌句法的与众不同,并跟正常的语言运用相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才能有效认识这种特定文体的语言格式效果,从而透彻理解诗歌内涵。这两项活动实现了使用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模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扩大语言知识面的目的。

罗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对诗歌作了很高评价,认为人类进化是“动物发展有韵律的语言作为代代相传重要信息的方式”,而大声朗读诗歌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歌,因为“词语的自然声响能让人获得感觉或理智的解脱”,找到与作者沟通的媒介。活动3使学生熟悉诗歌风格、节奏和韵律。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使它独具音乐性,便于记忆。正如标题所暗示,该诗的节奏像极了舞曲旋律,因此把该诗与华尔兹对比最能清楚展现它的音律。该活动使诗歌展现为一种可发现、可享受的事物,使学生更有兴趣深入了解诗歌的形式、学习诗人运用的技巧和鉴别技巧的术语。

活动4是针对卡特和隆提出的原则“如果学生可以对故事感同身受,就能激发阅读动机”(p19)而设计的。在这个环节学生可以把诗中情景与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联系起来,甚至把思考范围扩大至整个世界,批判地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从而丰富文化知识并促进人格成长。活动过程中,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以自由发表看法,参与小组讨论。

三、结语

本文通过两部分论证了英语文学应用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可行性。前部分通过引用国外资深语言学者的见解来说明采用原著的理由,对文艺作品三种模型(文化模型、语言模型、个人成长模型)的归类进行阐述,指出文艺作品作为三种模型运用于语言课堂的好处和弊端,点明正确做法。后部分采用一首英文诗歌为例并相应设计出四项课堂活动,解释该教学法的实际运用。总之,本文的材料和例子充分阐明了英语文学在英语语言教学中应用的重要性和有效性,英语教师可针对学生特征谨慎选择适合学生阅读的原著开展英语教学,这对提高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会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 Carter,R,and M. N. Long. Teaching Literature .London: Longman, 1991.

英语文学论文篇(9)

2商务英语教学的现状

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一切教学活动都应该从培养符合社会和岗位需求的人才出发。高职教学有别于本科的教学,高职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这是高职办学的特色。一切学科都需要跟岗位需求相结合,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也是如此,开设了商务实训课程,努力使学生拥有实际操作技能,理论学习的同时加强实践。因此,高职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设计也是从这一目的出发,包括语言和商务知识的传授,同时进行商务环境模拟。这是商务英语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要求。只有语言能力过关,商务知识专业的学生才能从事对外贸易活动。但是这两点虽然具备了从事商务活动的基本条件,但却不能保证能够顺利开展商务活动,这是因为各种交际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所以相互尊重,尊重对方的文化习俗,不触碰对方的禁忌是根本保证,这就需要了解贸易国的文化和习俗。目前高职英语教学普遍对文化的重视性不强。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两点,一是学生没有这方面学习的需求,高职的学生普遍基础薄弱,缺乏学习的主动性,而且对英语的学习还是停留在过四、六级的需求上。虽然教师在课堂上有时也会给学生渗透一些文化知识,但却会有学生因此而反映教师教学不专注课本,课外知识导入过多。二是整个学生培养方案中没有英美文化这样的课程,因此教师在教学中按照大纲教学就不会进行过多的文化知识的导入,了解文化差异是顺利进行交际的必要条件,只有交流顺利才能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商务往来,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一定要从教师和人才培养方案这个根本来明确文化的重要性,加强对学生的商务文化的培养。同时也要让学生理解这类课程设置的意义,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商务宴请是贸易往来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活动,有利于促进商务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但是如果处理不当也会适得其反。简单的一次宴请会涉及许多文化方面的内容。如座位安排礼仪、餐具的使用礼仪、上菜的顺序、搭配酒类的习惯、餐桌上取食的礼仪、餐桌上交谈的礼仪、用餐后或用餐中离席的礼仪,以及劝酒布菜的中西方区别,等等。此外如果宴请的对象是西方人,那么就要注意宴会时间的选择,一定要在工作时间中进行,因为西方传统注重家庭和个人私有时间,占用他的休息时间,即使是商务宴请这样的活动也会给对方造成不快,同时也要注意按时参加宴会不要迟到。而在中国和日本等一些国家,商务活动从业人员加班和应酬是工作常态,人们喜欢在酒桌上解决问题,开发客户,维护与客户的关系。因此了解这些差异,尽量避免给对方带来不快,是商务活动能够顺利展开的必要条件。

3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了解了文化对于国际贸易顺利开展的重要性和原因之后就要对学生进行文化的渗透和导入,来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学习的兴趣。那怎么来实现这个目的呢?下面针对目前教学活动存在的问题来给出一些解决方法。首先,教师需要明确教学思想和教学目的。要从根本出发,虽然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思想行为和教学倾向性会对学生的学习重心产生影响,因此想要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就需要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目标重视文化的渗透和导入。其教学活动是根据不同的商务环境、文化进行实用型商务人才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明确这一点,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商务文化的重要性,在商务英语教学中,才会渗透商务文化,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现状。目前有的教师本身就不重视文化在日常教学中的渗透,因此要督促教师从自身做起,提升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这样才能将文化知识传达给学生,让学生对文化的作用有所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其次,运用多种手段,采取周刊选读、分组讨论、网络查询等各种不同的方式来进行教学,通过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方法让学生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对其他国家的礼仪、文化、习俗都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教师可以借助网络资源、有声资料,尽可能多地让学生接触到文化知识,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交际能力。

通过社会调查、小组讨论、案例教学、分角色扮演,进行互动式的教学。教师还需要掌握跨文化外语教学的具体方法和技能,在进行课堂练习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尽量多地给学生交流发言的机会,让他们实现语言知识、商务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有机融合,培养既具有语言能力又具有跨文化商务沟通能力的商务英语复合型人才。最后,要重视日常教学中跨文化知识的导入。因为英语、商务和文化三者之间关系紧密、相互联系,因此培养企业需求的实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就不能忽略对学生能力和文化的培养。所以我们需要培养既有扎实的语言能力,又有专业的商务词汇和表达,以及跨文化的知识多能型人才。我们对前两项都非常重视,也一直是教学的重点,而文化意识的培养就经常被忽略,而这对于学生今后的交际和可持续性发展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法要求老师在短短的三年学制中能教授学生所有的文化差异,这是根本做不到的,我们要做的是培养学生的非语言交际能力,帮助学生意识到文化差异在交际中会引起的误会和失误,引导他们意识到文化对于交际的重要性,从而掌握学习方法和方向,具备继续学习的能力。非语言交际是跨文化交际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据研究大概有70%左右的信息是通过非言语交际方式来传递的。因为非语言交际传递的信息不直接,只有相同文化基础的人才能意识到,因此它所传递的信息甚至比语言所传递的信息更有影响力,一个简单的手势或动作,如果触碰了对方的文化禁忌,就会引起误会,进而会导致无法进行正常的交际,更不要说进行商务谈判与合作了。所以要重视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所代表的不同意义,也就是不同文化下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不同文化中,肢体语言的意义并不完全相同,各民族有不同的非语言交际方式。在日常教学中,高职学制只有三年,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大量的跨文化信息的导入,但是可以让学生课后多花点时间去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每节课拿出一点时间让学生进行讲解。这样既锻炼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及语言的运用能力,也掌握了文化知识,如此在达到学生学习英语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文学论文篇(10)

一、在英语教学中使用英语原著的理论基础

本文引用了三派学者的意见来阐述观点,他们分别是:卡特和隆(carter and long),拉扎尔(lazar),柯利和斯莱特(collie and slater)。他们一致认同该教学方法,并把语言教学环境下选用的英文原著归类为三种模型:文化模型,语言模型和个人成长模型。可以作为模型的事物,必定具有可模仿的潜能。正是因为英语文学具有这三种模型功用,才能在英语语言教育中扮演一个重要角色。下面将依据这三种模型提供的理论基础,来证明此教学方法的可行性和重要性。

1.文化模型

文学可以作为英语教学的文化模型,因为它是作者智慧的结晶,最能代表某一文化。学生可以从中接触到“一定历史时期的普世价值观”。卡特和隆主张把文学作为文化模型,能教会学生了解和鉴赏异于他们时代和社会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认识到文化赋予该文学的传统遗产,如思想、感情和艺术形式(1991, p2)。拉扎尔认同该观点,然而他也指出,把文学当作接触目标文化的途径有三个缺点。首先,文学是虚构的,不能纯粹展现当时社会的原貌。第二,文学通常描绘的是上流社会文化,角色通常受过良好教育,因此有时会忽略通俗文化,很多学生对普通百姓的文化行为反而更感兴趣。第三,学生容易受到渗透在英语文学里的帝国主义价值观影响,不利于应对真实世界的人和事。因此,学生在接触文学构造的社会、政治和历史事件时,必须批判地认识文学里有失偏颇的描述和文化内容。同时,教师要仔细选择跟学生实际生活有关联、有积极意义的材料。(lazar, 1993)尽管原著有弊端,但是它很大程度上展现了现实世界,为少有机会出国、想感受国外生活的学生打开了一扇观察英语国家文化生活的窗口。

2.语言模型

文学自古被认为是学语言最好的原材料,拉扎尔提出三个理由:促进语言习得、发展语言知觉、发展理解能力。他认为学生能从文学作品里获得很多新的语言知识,探索精湛的语言使用能力,发展词汇归因和解释的能力。

在笔者看来,语言教学的第一目标便是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然而,何种教学法才最能有效地通过英语文学帮助学生领会其中的语言和故事的来龙去脉,是中外学者不断探索的课题。拉扎尔的方法是泛读和收听文学录音资料。卡特和隆认为阅读英语文学并融入上下文来理解故事内容是提高语言能力有价值的方法,然而如果文学作品只是用来教学生学习特定的几个单词、句式,则是误解了“作品的语言性质”,导致学生机械地学习甚至失去学习动力,无法享受诗歌或故事带来的乐趣。

为了丰富学生语言知识而教文学,有积极性也有消极性。通过在作品中接触各种形式的写作文体,学生可以了解不同句型、段落构成和功能(collie and slater 1987)。这有助于他们提高写作技巧,也有助于中、高级学生了解语言范围之广。这种教学方法的消极性表现在,原著里有些词汇和惯用语已经过时,或表达不当,容易误导学生(lazar,1993)。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批判地学习,同时学会鉴赏语言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

3.个人成长模型

个人成长模型可以说是前面两个模型的综合。卡特和隆证实了教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一生中都保持享受和热爱文学的习惯。把文学作品作为个人成长模型来教授是有益、可实现的,因为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如何欣赏评价复杂的文化要素,从而对本源社会和文化有更成熟的见解,更明白自己在所处生活环境中的个体身份。因此,如果学生能学会有效地阅读文学,便能更好地发展个体,并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在选材方面便要慎重,必须选择适合学生自由响应和参与、能激发文学热情的材料。

从以上分析可得出,在英语语言学习过程中,让学生接触文学原著有助于提高文化素养,发展语言能力,激发学生想象力、批判能力和对情绪的感知,从而培养其塑造完整的人格。要实现这个目的,合适选材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选择语言难度适中、与学生生活有关联、可以激发学生进行跨文化对比的文学作品。

二、教学方案及其活动设计缘由

为了更清楚地论证在英语语言教育中应用英语文学的意义,本文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案,即在英语泛读课上教一首西奥多·罗特克(theodore roethke)作的诗——《我父亲的华尔兹》(“my papa’s waltz”)。目标学生是本科大一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中等。选择这首诗有三个原因:一是语言难度适中,篇幅较短,适合学生在一节课(45分钟)理解诗歌并完成相应活动;二是诗歌脉络清晰,通过舞蹈过程描述了一个小男孩对父亲的感情;三是叙述事件逼真,易于读者感同身受。显然,这首作品的选择满足了原著选择的要求,即易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回应作品,自由进行反思性思维。以下是诗歌原文:

my papa’s waltz

the whiskey on your breath

could make a small boy dizzy;

but i hung on like death:

such waltzing was not easy.

we romped until the pans

slid from the kitchen shelf;

my mother’s countenance

could not unfrown itself.

the hand that held my wrist

was battered on one knuckle;

at every step you missed

my right ear scraped a buckle.

转贴于 http://

you beat time on my head

with a palm caked hard by dirt,

then waltzed me off to bed

still clinging to your shirt.

依据该诗歌设置了四项活动:

1.完型填空:教师先简单介绍英诗文体的http://基本知识,如韵律、押韵和语调;接着学生独自完成填空练习(原文划线处为要求填空的单词)。

2.段落释义:教师选取第1、4段,要求学生用现代英语改写。

3.诗歌音律:教师再次解释英语传统语音规律,把本诗的韵律与华尔兹舞曲作比较。播放一首华尔兹舞曲及本诗的录音,要求学生齐读本诗,请学生解释该诗韵律创作的缘由。

4.个人反馈:教师播放截取自网上的一段录像,关于一位老人对该诗的评价,然后要求学生写下童年与父母的美好回忆,100词左右。学生分组(3-4人/组)讨论自己的童年经历,并与小男孩的经历相比较。

活动1、2目的是强化学生语言能力。完型填空扩展学生对诗体和格调的认识,释义让学生了解诗歌语言特点。教师介绍诗歌特点是本方案的首要任务,因此学生才有能力解决阅读中遇到的困难。诗歌的文体通常偏离正常的语言标准,因此在语言课堂选择诗歌能使学生接触多样的语言,摆脱“理想化语言规则”限制,掌握获得不同交际目的的新方式(leech, 1988)。有些教师担心学生对英语的运用还不熟练,偏离正轨的诗歌语言会误导他们。就这一点,拉扎尔提出,以英语为本族语的人日常交流使用的语言也非教科书条条框框所规定的,他强调要让学生正确识别诗歌句法的与众不同,并跟正常的语言运用相比较。通过这种方法,学生才能有效认识这种特定文体的语言格式效果,从而透彻理解诗歌内涵。这两项活动实现了使用文学作品作为语言模型,提高学生语言能力,扩大语言知识面的目的。

罗伯特·平斯基(robert pinsky)对诗歌作了很高评价,认为人类进化是“动物发展有韵律的语言作为代代相传重要信息的方式”,而大声朗读诗歌能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诗歌,因为“词语的自然声响能让人获得感觉或理智的解脱”,找到与作者沟通的媒介。活动3使学生熟悉诗歌风格、节奏和韵律。这首诗的最大特点是独特的节奏和韵律使它独具音乐性,便于记忆。正如标题所暗示,该诗的节奏像极了舞曲旋律,因此把该诗与华尔兹对比最能清楚展现它的音律。该活动使诗歌展现为一种可发现、可享受的事物,使学生更有兴趣深入了解诗歌的形式、学习诗人运用的技巧和鉴别技巧的术语。

上一篇: 中层竞聘演讲稿 下一篇: 英语八下知识点小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