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核心汇总十篇

时间:2023-02-22 11:15:52

科学发展观核心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1)

一、从总体上看

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观念形态体系,有着内在的一致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在我国现有的价值系统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二者的内在一致性表现在:第一,都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和人民“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在新中国的理想、社会主义的理想和共产主义的理想感召下进行艰苦卓绝地创造和奉献”,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理论前提必然都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第二,都把“以人为本”作为价值实践的核心。科学发展观的内容十分丰富,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却是以人为本。按照党的十七大报告理解,以人为本中的“人”主要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在当前就是指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群众。无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其核心都离不开以人为本。“价值的主体性,就是人在自己对象中的权利和责任。人类有权按照自己的需要和能力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以此,人就有责任承担自己这些行为的一切后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中国人民的事业,是人民群众为了实现自己的利益,创造美好生活而广泛参与的创造性的伟大事业,所以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成功的保证,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保证。所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都离不开“文化即人化”的文化哲学视野,都可视为发展观和价值观的统一,其价值实践的核心都必然是以人为本。第三,都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两种尺度,即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真理尺度又叫物的尺度或外在的尺度,是指人的实践活动所应遵循的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主要通过反复的实践活动获取关于外部世界的科学认识;价值尺度也叫人的尺度或内在尺度,是指社会实践中是否把人当作主体,是否坚持以人为本,它是实践追求的根本目标。通俗地说,遵循真理尺度就是“按科学规律办事”,遵循价值尺度就是要“满足人的需要”,只有把二者结合,才是“合规律性”(实然)与“合目的性”(应然)的统一,才是成功的实践活动。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正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二者的提出,“使人们既从价值的导向上看发展,又从科学发展观中凸现发展主体人的价值意义”。科学发展观以对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把握为前提,着眼于思考“什么是科学的发展”、“如何实现科学的发展”的问题,因而既要尊重自然和社会规律,又要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和谐,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基本内容概括为‘三树立一弘扬’:树立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些都是对社会意识内容的丰富和升华,抓住了这些就抓住了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也就把握了先进的社会意识,把握了真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提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的同时,深刻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法律意识,推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法制化、规范化,逐步形成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可见,不仅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统筹兼顾”深得公正之意,而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彰显的法治保障公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时,就已经被党和国家充分地认识到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和国家的真理性追求和价值性追求的统一。当然,科学发展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存在一定理论的差异性,如两者的重点不同,前者强调实践层面、工作层面,后者强调人的行为层面等。

二、从具体的操作层面看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第一,科学发展观中的“发展”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实践基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要实现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要靠发展;要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信念,也要靠发展。而按照唯物史观的观点,社会发展并不是单纯的经济发展的孤立进程,必须同时注意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发展目标、以社会主义和谐文化为前进方向,在实践中自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建设,更好地发挥其促进社会发展的功能。第二,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基本原则是以人为本,要求处理好发展的手段与目的之间的关系,解决的是“人本”与“民本”的关系以及人的全面发展的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只有同人民生活保持血肉联系,只有集中关注和真正解答现实问题,认真倾听和努力解决人民群众的心声和要求,只有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理解和接受,才会显示出强大的理论威力。”第三,科学发展观中的“全面协调可持续”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主要路径。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所走的是“非均衡发展”的道路,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战略任务,更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引,制定长远规划、完善建设机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方方面面。所谓“全面”,就是既要树立“五位一体”的理念,又要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建设中。第四,科学发展观中的“统筹兼顾”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建设的重要方法。在新的历史时期,党和国家坚持统筹兼顾,包括了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社会经济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方面。具体要求:其一,就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其出发点、落脚点、建设主体都是广大人民群众,都是“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以符合人性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为根本。其二,就建设和谐文化而言,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又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当然,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将其贯彻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也有利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更有利于以人为本,更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大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价值性,有助于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进而有利于完善和健全社会主义的制度。

作者:马杰单位:延长油田股份有限公司青化砭采油厂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2)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坚持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必须全面理解以人为本的含义。所谓以人为本,就是一种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地位的肯定,强调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作用与目的地位。它是一种价值取向,强调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它是一种思维方式,就是在分析和解决一切问题时,既要坚持历史的尺度,也要坚持人的尺度。

作为时代的产物,作为一种思想理论,都有自身的思想和理论基础。以人为本的思想也不例外,它的思想和理论基础就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本思想。以人为本的科学理念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和人本思想的基本原则和价值观念,根据时代的变化,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理论与人本思想,是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人本思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主体论与人本思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继承和发展。以人为本要贯穿和体现在“五个统筹”之中,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以人为本”是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完全一致的,二者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二、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整体结构的核心

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决定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结构,决定了社会发展的目标、内容、手段和发展方式。科学发展观的三个基本要求,即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是围绕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基本理念展开的。科学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也只有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否则就不可能使经济社会切实转向科学发展的轨迹。

近年来,通辽市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发展观的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走循环经济的道路,将循环经济的理念贯穿到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用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真正体现把“以人为本”的原则贯彻到实际工作和具体实践中,改革开放以来,通辽市的经济取得了快速增长,但在向更高的目标迈进的过程中,经济效益不高,增长方式粗放,资源不足等深层次矛盾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形势日益严峻,为此通辽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在国家、自治区出台鼓励政策的总体框架下研究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配套性地方政策、法规,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过快增长。通辽市科尔沁开发区已成为自治区级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万顺达淀粉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林薯渣成为猪饲料;铁人实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烟囱不昌烟、噪声不扰民、厂房不漏雨;梅花生物科技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工艺水、烟气循环利用模式;霍煤集团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褐煤制气、制氨,煤制二甲醚、尿素等。同时,依靠科技进步,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研究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政府发挥表率作用,带动全社会循环经济发展,加强宣传教育,充分发挥公众参与的作用。通过以上各种循环经济措施的实施,实现通辽市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保障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3)

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 它之所以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第二,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 第三,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科学发展观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把依靠人民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做到发展为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本质

国家发展战略的整体构想,既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环境安全的功利性目标出发,也从哲学观念更新和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性化目标出发,几乎是全方位地涵盖了“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的运行规则和“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四位一体的辩证关系,并将此类规则与关系在不同时段或不同区域的差异表达,包含在整个时代演化的共性趋势之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国家的战略,必然具有十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哲学内涵。面对实现其战略目标(或战略目标组)所规定的内容,各个国家和地区,都要根据自己的国情和具体条件,去规定实施战略目标的方案和规划,从而组成一个完善的战略体系,在理论上和实证上去寻求国家战略实施过程中的“满意解”。

从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出发,其体系具有三个最为明显的特征: 其一,它必须能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发展度”,发展度强调了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动力特征,即判别一个国家或区域是否在是真正地发展?是否在是健康地发展?是否是理性地发展?以及是否是保证生活质量和生存空间的前提下不断地发展? 其二,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协调度”,协调度强调了内在的效率和质量的概念,即强调合理地优化调控财富的来源、财富的积聚、财富的分配以及财富在满足全人类需求中的行为规范。即能否维持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效率与公正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市场发育与政府调控之间的平衡?能否维持当代与后代之间在利益分配上的平衡? 其三,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区域的“持续度”,即判断一个国家或区域在发展进程中的长期合理性。持续度更加注重从“时间维”上去把握发展度和协调度。建立科学发展观的理论体系所表明的三大特征,即数量维(发展)、质量维(协调)、时间维(持续),从根本上表征了对于发展的完满追求。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4)

____文化科技集团是知名企业____集团旗下的创新型企业集团,20__年集团产值达6亿元。该集团将大型文化产业主题公园、创意与创作、特种电影系统开发、数字娱乐电影制作、动漫产品生产、游戏软件研发、动漫产品发行,以及动漫衍生产品生产等多个过去相对独立的产业整合在一起,构建了一个多元化、互补性强的大型文化科技产业链。凭借独有的产业优势和商业模式,__文化科技集团正在实现快速成长和大踏步走向国际市场,成为__文化产业领域一颗光彩夺目的新星。__文化科技集团累计获得国内外专利50项,版权20项,软件产品登记25项,拥有了一系列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为集团的高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__文化科技集团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除__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环境和土壤外,根本性的因素在于集团上下自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形成了独特的发展优势和特色。

一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积极探索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全新发展模式。结合__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实施文化立市战略和自主创新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总体思路,__集团认真分析了高新技术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率先提出“文化科技产业”的概念,整合企业内部资源,成立了__(文秘站:)文化科技集团,充分利用自身在电子信息产业领域的发展优势和基础,逐步形成了以文化为核心,以科技为依托的新型产业发展模式。__人认识到,文化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符合科学发展观对产业发展的根本要求,其发展空间十分巨大,同时也都面临着较大的市场风险。文化与科技的结合,一方面将极大地提高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丰富文化产品的表现形式,提高文化产品的附加价值,另一方面也将使高科技找到新的应用领域,提升科技产品的文化内涵,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发展风险。“文化科技产业”作为一种新型的产业业态,可以实现文化与科技之间的优势互补和相互促进,大大增强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能力。“文化科技产业”概念的提出和实施,使__集团在发展困境中找到了一条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在巩固电子信息产业优势的同时,打出了一片新天地。

二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自主创新战略,打造完整的文化科技产业链。创新是__的根和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是__肩负的光荣使命。时代的浪潮和城市的特质,让__文化科技集团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始终把自主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坚持以创新为动力,不断探索,逐步打造出一条“创、研、产、销”一体化的文化科技产业链,较好地解决了文化科技产业创新与创意、开发与研究、规模化生产以及市场营销等从源头到末端市场的一系列问题,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创”即“创意”,__文化科技集团内部组建了专门的创意中心,负责所有项目的创意工作,自主创意与创新成为__文化科技产业快速发展的源动力。“研”即“研究”,主要指针对各种创意和创新所产生的开发研究,使创意和创新的成果转化为文化产品,是对创意和创新的重要提升。“创、研、产、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实现了创意与创作、特种电影、动漫制作、数字游戏、软件设计、设备制造、主题公园、衍生产品、投资经营以及人才培养等多个领域的有效链接,构建起一个以市场为目标、以高科技技术为支撑的强大产业发展平台。在这个产业链中,各个不同领域之间互为上下游,互相依靠和支持,实现了产业衔接,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科技产业链,使过去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非常棘手的创意、关键技术、自主产权、资金、市场、人才等诸多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为文化产业加快创新发展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三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多元化战略,整合资源独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业模式。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发展中坚持统筹兼顾,将这一根本方法运用到企业发展中,就是要在整体谋划制定企业发展战略的基础上,善于整合资源,令企业的各种要素为共同的战略目标服务,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__文化科技集团在发展中积极贯彻这一方法和思路,将属于文化产业范畴的多个不同但相关的领域整合在一起,努力形成多元化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为此,__文化科技集团通过几年的推动,将集团内部多个高科技企业进行整合,组建了由__数码电影公司、__数字动漫公司、__游戏软件公司、__文化产品公司等八个专业公司组成的产业实体,分别从事数字电影、动漫、游戏软件等不同专业工作,在文化科技产业链中承担不同角色,为集团实现多元化发展提供支撑。在产业多元化的总体发展方向上,__文化科技集团借鉴美国迪斯尼、环球影城两大集团“文化+旅游+科技”的成功经验,在国内首次将文化、科技、旅游三大产业从市场角度整合为一体,形成了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为核心,以动漫、特种电影、游戏、衍生产品、主题公园为内容,以旅游、电视网络、互联网络、音像出版、休闲娱乐为市场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多元化商业运营模式。目前,这一围绕文化、依靠科技、面向旅游市场的商业模式正伴随着__文化科技集团的迅速成长而走向成熟,并取得了初步成功。

四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全球化战略,积极引领中国文化产业“走出去”。科学发展观既为企业在国内市场的成长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企业应对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国际市场竞争和挑战指明了道路。为了加快实现“走出去”发展,赢得国际市场竞争的主动权,__文化科技集团实施了“两步走”的全球化发展战略。第一步是打造具有国际市场认知度的品牌。早在20__年,__文化科技集团就注册了 fantaw ild 4d 、h ytechnolgy 、funplex 等在国际市场使用的产品名称以及品牌商标,并每年在美国、欧洲、亚洲等国际大型专业展览上投入大量资金,宣传自主创新品牌以及产品。通过多年努力,品牌逐渐得到信任,为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第二步是打造过硬的创新型产品,尤

其是在国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__文化科技集团以自主创新并具有美国发明专利的180°环幕4d影院为国际市场突破口,首先在美国建立样板并获得市场认可以后,“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已经销售到包含美国、加拿大、意大利等世界发达国家在内的40多个国家,每年在国外的销售还将以5至10套的速度递增。集团下属数字电影公司专门为“环幕立体电影”系统制作专用影片,用户在购买“环幕立体电影”系统之后,还将租赁__提供的数字影片,每年支付影片租赁费。随着__文化科技集团先后将4d影院、主题公园输出到国外,由该集团所制作的原本不被国际市场注意的动画片也开始受到国外众多买方的关注。

五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大力实施规模化战略,建设一流的文化科技产业园区。科学发展观要求把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到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上来,切实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路子。要落实这些要求,集约化、规模化发展是一条有效途径。__文化科技集团在构建文化科技产业链的过程中,将集约、规模、高效的科学发展理念贯穿始终,不仅对企业内部资源进行高度整合,推进多元化规模化发展,在发展空间布局上也积极探索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紧密结合、集成发展。通过学习美国迪斯尼、环球影城集团在美国奥兰多等城市集中发展的先进经验,__文化科技集团基于自身的独特优势和完整的产业链,提出以__文化科技集团为龙头,对一些小型文化企业进行整合,建立具有国际水准,包含创意、研究、设计、开发、生产、主题公园等多种元素在内的世界级文化科技产业园区,迅速扩大文化产业规模,大大提高产业集约化发展水平和企业盈利能力。

二、“__模式”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启示

__的成功,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带来了许多启示。

第一,突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是科学的发展理念。当前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大多集中在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层面。__文化科技集团的经验表明,科学的发展理念才是问题的根本所在。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根本性瓶颈主要在于:缺少科学的发展模式,缺少产业链的有效整合,缺少自主产权的产品和自有品牌。“__模式”的成功,就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了“文化科技产业”、“创、研、产、销”一体化产业链、“组合式市场平台”、“文化+旅游+科技”等一系列新思路和新概念,形成了独特的商业模式,打造了完整的文化科技产业链,开发出特种电影、动画片、第四代主题公园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自主品牌和文化产品,从而形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吸引资金、技术、市场、人才等各种要素在企业汇聚,并充分发挥作用,使过去文化产业发展中遇到的一系列制约因素和问题迎刃而解。

第二,增强中国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走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的道路。“__模式”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探索了一条成功的道路,代表了当今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个方向的特征是文化与科技紧密结合,核心是坚持自主创新和创意,途径是多元化、规模化、全球化发展。实践证明,高新技术与文化产业的结合,不仅使创新与创意的实现有了技术上的保障,而且创新了文化生产方式,培育了新的文化业态,使文化产业的发展具备了前所未有的竞争优势。通过加大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不仅将极大地提升中国文化产业的档次和水平,也将终结中国文化产业无法在国际市场竞争的历史。集中体现高科技含量、高文化含量的新兴文化科技产业,是真正的高端产业,也是最具发展潜力和前景的产业,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希望所在。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5)

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和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有什么样的发展观,就会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发展战略,就会对发展的实践产生根本性、全局性的重大影响。按社会发展过程的性质,发展观可以分为两类,一是革命变革的发展观,一是和平建设的发展现。革命变革的发展现,主要是研究旧社会的灭亡和新社会的产生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关系中的两极对立和两分法,重视利用社会的矛盾斗争,促成社会内部结构的无序和不平衡,加速社会向对立面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而和平建设的发展观则相反,主要是研究事物自身发展壮大的一般规律的。它的基本特征是:重视社会的系统性和整体性,重视社会要素之间、层次之间的有序结构和相对平衡,重视社会内部各方面间的"和谐",重视社会发展的层次性、阶段性,保证社会的稳定,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转变不合时宜的发展现念,从革命变革的发展观转变到和平建设的发展现上来,按照和平发展的要求,创新体制机制,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完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搞好"五个统筹"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统筹兼顾,做到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五个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道路的具体化;只有做到统筹兼顾,我们才能更好地妥善处理当前各方面的突出矛盾、协调好各种利益关系,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统筹城乡发展,就要实行政策倾斜,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统筹区域发展,就要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就要既有利于经济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优势,也要有利于经济落后地区加快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要加强社会的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就要加大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特别是要加大对社会管理和公共卫生、公共服务方面的投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就要把合理保护开发和节约自然资源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要把提高人的素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到发展规划中,统筹规划。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就要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在对外开放中实现国内经济体制同国际经济运行规则的相互协调。在一定意义上讲,实现了"五个统筹",就是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正确处理各种关系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7)

第一,以人为本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项基本原则。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8)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 转贴于

(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就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西方人道主义。当时的人道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人道主义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也根本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而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虚构的幻影。

从抽象人性论来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衡量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性,整个历史进程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失落与复归。毫无疑问,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它那里,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权利;所谓自由,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资产者随心所欲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那种冷酷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普遍现象并且掩盖起来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因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现实中无法兑现。对此,最好的说明是:某些强权国家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其国内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两极分化等违背人道主义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稍许减少,反而呈现扩延态势;为了巩固和扩大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它们往往打着“人权高于主权”的旗号,以军事打击等手段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而惨遭涂炭,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缺陷也有批评,甚至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但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是它批评的前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素朴意识和美好憧憬,但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的重要方略之一,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不可否认,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断定,不会变成现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绝对不可能消除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正如“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就说明了“民”只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并没有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内容。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才是历经王朝更替都不会改变的“天下之通义”,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条永恒的清规戒律。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9)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了一个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十七大报告中一个非常突出的亮点是关注民生,并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新形势下提出“以人为本”的最新论断,这一论断是党的新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从理论上弄清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从实践上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和要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一、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一)以人为本的时代内涵

以人为本,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一脉相承的。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基础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着眼于新的形势和任务,科学回答了发展的目的问题,即发展说到底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党一切工作的着眼点和立足点。科学发展观中“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理念,是以人为本这一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以人为本,必然要求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缺少其中任何一条,就不是以人为本,也不可能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作为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价值理念和认识基础,充分反映了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全面赋予了发展丰富的、科学的时代内涵。

(二)以人为本的内容实质

以人民群众为本,这是以人为本的实质。

首先,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为本。“本”是指发展之本,即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切发展之根本。我们党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强调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发展的历史首先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肯定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历史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党取得政权靠广大人民群众,巩固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维护执政地位靠广大人民群众,发展执政地位同样靠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靠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性活动。无论发展生产力还是发展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无论发展政治文明、发展精神文明还是发展生态文明,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紧密相联,都与实现好、巩固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紧密相联。

其次,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整体中的个体为本。强调以人为本的实质是以人民群众为本,不是只重整体不重个体,也不是排斥和否定个人利益。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是客观现实生活中人们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是由人组成的,人是社会的基本成分。人与社会不可分割,没有人就没有社会,而由于社会性是人的必要属性,没有社会也就没有人。在阶级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带有阶级性的;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是一致的。总之,人与社会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在现实社会中、在最广大人民群众中,个人才能获得解放和发展的条件。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是每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基础。强调以人民群众为本,目的是要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引导人们更好地协调个人与他人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个人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关系,促进个人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共同生存、共同发展与共同提高。

最后,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告诫我们,极端的个人企图对我们的事业是一种威胁。有的人把以人为本理解为“个人利益至上”,这是不正确、不科学的,也是十分有害的。“个人利益至上”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它把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对立起来,只讲人的权利,不讲人的义务;只讲享受,不讲奉献;只讲人是目的,不讲人是手段。这种价值观与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是背道而驰的。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社会价值与个人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目的与作为手段的统一。“个人利益至上”,实质上是把自己当作目的,把他人和社会变为满足自己欲望的手段,把自我置于他人之上、社会之上,置于最广大人民群众之上。这种价值观有悖于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因此,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就要反对“个人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社会成员的个人利益统一起来。只有坚持以人民群众为本,才能最充分地满足个人利益,保证个人利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在现实生活中真正体现个人的自身价值。

二、以人为本思想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以人为本的思想,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尤其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是党在新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问题的理论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而提出的重要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现实的指导意义。

(一)以人为本从时代高度上突出体现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我们所要实现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为不同主体提供各尽所能、各得其所的制度保障。上述六大特征,既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涉及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国家关系的总概括,其内容都是围绕以人为本而展开的。正如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样,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同样是一个生产力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的各种权利不断得到实现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最根本的是必须始终把发展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第一要务,通过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条件。但是,这里强调的发展,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是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一切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为目标,用发展的办法来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具体利益与根本利益的关系,让发展真正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的需要。如果忽视甚至干扰、阻碍甚至破坏了发展,以人为本就会落空,甚至会南辕北辙,事与愿违,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就失去其核心和实质的意义。

(二)以人为本站在新历史坐标上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了社会主义的共同富裕目标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审时度势,及时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继续支持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大力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推进中部地区崛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所有这些举措,都着眼于以人为本,实现先富带后富,部分富带动全局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党提出以人为本,既是站在新历史坐标上对现阶段我国国情的深刻把握,也是对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目标的进一步概括和完善。(三)以人为本顺应改革潮流充分体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两种力量,一是“活力”,二是“合力”。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就必须进一步深化市场取向的改革,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制定适合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发展要求的方针政策,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而要使社会有“合力”,就必须协调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社会的利益关系出现了多样化的局面。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经济社会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步显现,影响了“合力”的发挥。实践证明,形成“活力”要靠改革,促成“合力”也离不开改革。在过去30年的改革发展中,我们始终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仍然是我们推进改革的重要原则。同时,改革还要有利于最大多数人利益的整体实现,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所有这些,都充分地说明了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得到进一步强调,党倡导的并顺应改革潮流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得到了进一步体现。

三、以人为本思想与西方人道主义和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本质区别

在西方近代和中国古代思想史上产生过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这两种思想都对人的价值、地位等作过一定论述。但是,从实质上看,我们党提出的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思想和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

(一)西方人道主义的思潮

用以反对封建统治阶级的精神武器,就是产生于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思潮——西方人道主义。当时的人道主义者反对烦琐的经院哲学,反对教会以神权压制人性,鼓吹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后来的“天赋人权”和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也是这种世界观的发展。应该说,这种人道主义在摧毁封建制度、建立资本主义制度的斗争中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必须看到,这种人道主义是以抽象的人性论为理论根据的。抽象人性论的根本特点是脱离人的社会性和历史性来谈论所谓普遍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这样的“人”,正因为被说成属于一切时代和一切社会,所以根本不是现实存在的东西,也根本不属于任何时代和任何社会,而只是资产阶级思想家的一种虚构的幻影。

从抽象人性论来讲,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于人的欲望和需要的满足,衡量社会制度进步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合乎人性,整个历史进程可以归结为人性的失落与复归。毫无疑问,在资产阶级心目中,最合乎人性的社会就是以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为经济基础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它那里,所谓人权,本质上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的权利;所谓自由,就是极少数资产阶级统治者占有无产者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自由,无产者向资产者出卖劳动力的自由;所谓平等,就是资产者随心所欲购买无产者的劳动力的等价原则;所谓博爱,就是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那种冷酷的“合作”关系。这种以普遍现象并且掩盖起来的人道主义,本质上是以个人主义为理论基础,是为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因而具有极大的虚伪性和欺骗性,现实中无法兑现。对此,最好的说明是:某些强权国家大肆鼓吹自由、民主、人权的理论,其国内严重存在的种族歧视、贫富两极分化等违背人道主义的丑恶现象,不仅没有稍许减少,反而呈现扩延态势;为了巩固和扩大国内垄断资本集团的利益,它们往往打着“人权高于”的旗号,以军事打击等手段公然干涉别国内政,多少无辜的生命因此而惨遭涂炭,多少幸福的家庭因此而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当然,资产阶级人道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缺陷也有批评,甚至有非常尖锐的批评,但是充分肯定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永恒性。是它批评的前提。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

从历史背景和阶级基础的角度讲,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产生是不相同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在我国数千年的宗法社会中源远流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广大民众对于维护和实现自身利益的素朴意识和美好憧憬,但在本质上是统治阶级治人之术和牧民之道的重要方略之一,是历朝历代推行“仁政”和“王道”的理论基础。从《尚书》的“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到《管子》的“以人为本,本理则国固”,从孔子的“仁者爱人”、“泛爱众”、“修己以安百姓”到孟子的“民贵君轻”,无不是对“民为邦本,本固邦宁”基本思想的大力宣扬。不可否认,在人身依附关系严重、阶级对立的封建社会,这种民本思想对于抑制过度的剥削和压迫、保护生产力的发展有其历史的进步性。但是,由于封建统治阶级与广大民众在根本利益上的冲突,那种将实现“民本”思想的良好愿望寄托在开明君主身上的想法,已被历史反复断定,不会变成现实。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绝对不可能消除作为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烙印。

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占人口大多数的“民”尽管以其勤劳智慧支撑起了全部上层建筑,但却改变不了作为封建王朝谋求江山永固、代代相传的手段和工具的历史宿命;在笃信“君权神授”、讲究“三纲五常”的封建帝王眼里,“民”从来不是也不可能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真正主体力量。正如“民者,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者也”,就说明了“民”只是支撑这个统治的基础,并没有要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内容。而“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民不出粟米丝麻作器皿通货财以事其上则诛”,才是历经王朝更替都不会改变的“天下之通义”,当然,这也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条永恒的清规戒律。

(三)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的理论

科学发展观核心篇(10)

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人民群众。在当代中国,就是以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劳动者为主体,包括社会各阶层人民在内的中国最广大人民。以人为本的“本”,就是本源,就是根本,就是出发点、落脚点,就是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发挥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坚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要坚持在全体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走共同富裕道路;就要切实保障人民依法享有各项权益,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满足人们的发展愿望和多样性需求,关心人的价值、权益和自由,关注人们的生活质量、发展潜能和幸福指数,体现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展的进步精神。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以民为本,尊重人的尊严和价值。早在千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天地之间,莫贵于人”,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强调“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体现了朴素的重民价值取向,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和阶级矛盾、减轻人民负担的作用。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继承了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但又与它存在着实质上的区别。民本思想中的“民”,是相对于“君”、相对于统治者而言的,其本质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是实现“得民心、存社稷、固君位、达邦宁”的“驭民”、“治民”之术,其价值取向是君本位而非民本位。以人为本也不同于西方的人本主义。近代西方人本主义反对迷信、崇尚科学,反对专制、崇尚自由,反对神权、张扬人性,对于反对封建主义、推进人的解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西方人本主义,以个人为本位、以实现自我价值为基本追求,在处理人与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主张个人利益至上。同时,人本主义离开具体的历史条件,离开人的社会性,以抽象的、永恒不变的人性说明社会历史,在本质上是为资产阶级取得和维护统治地位服务的。马克思尖锐地批判了资产阶级人本主义,揭示了其唯心主义的本质,形成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的学说。我们今天强调的以人为本,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观点,体现了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而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人本主义,则站在唯心史观的立场上,体现了剥削阶级维护自身统治地位的需要。这是它们的根本区别。

2.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同志指出,相信谁、依靠谁、为了谁,是否始终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区分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对于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来说,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充分发挥全体人民的积极性来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始终是最紧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全国各族人民实现自己利益、创造美好生活的共同事业,是亿万人民广泛参与的创造性事业。广大人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主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我们推动科学发展,根本目的就是要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坚持保障人民权益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一致性,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我们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党的一切奋斗和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除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党和政府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最高标准,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切实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具体地、深入地落实到党和国家制定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去,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和行动中去,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

3.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充分体现和代表人民的利益,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断使人民群众得到更多的实惠,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就要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把发展的目的真正落实到满足人民需要、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要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各项工作中都体现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利益。经济建设,要着眼于创造更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政治建设,要着眼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合法权益,不断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文化建设,要着眼于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精神生活质量,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社会建设,要着眼于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不断建设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要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办群众之所需,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密切联系群众,始终相信群众,紧紧依靠群众,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度地集中全社会全民族的智慧和力量,使我们的事业获得最广泛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和最深厚的力量源泉。要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激发和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对为祖国富强贡献力量的社会各阶层人员都要团结,对他们的创业精神都要鼓励,对他们的合法权益都要保护,对他们中的优秀分子都要表彰,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亿万人民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观点、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竭诚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观点、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要切实转变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切实改进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使我们的各项决策和全部工作更好地体现人民群众的利益。

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把改革发展取得的各方面成果,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上,体现在不断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上,体现在充分保障人民享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上。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的具体体现和最终目的。在整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切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有所增加。要更加注重发展成果的普惠性,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统筹兼顾全体社会成员的利益,促进创造财富和公平分配的协调。要清醒看到,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不同地区和部门、不同群体和个人在享受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多少方面是不同的,部分群众因为各种原因生活还有一些困难,劳动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子女上学等方面的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下大气力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努力使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是通过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上一篇: 安全隐患整改方案 下一篇: 爱国主义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