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时间:2023-05-15 09:01:31

摘要:要充分激发乡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潜能,贯彻国家乡村文化发展政策,关注农民的思想状况和发展状态,有效遏制乡村社会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引领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挥其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同时,要重视乡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是先进农民群众的代表,其言行举止对周围村民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示范作用。

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及对策

乡村振兴是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之后,党站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为进一步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所提出的重大战略举措。2018年1月2日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乡村振兴需要两只手发力,既要抓好物质文明,又要托起精神文明,重塑农民的精神风貌,培育良好的乡风、家风、民风[2]。基于此,准确把握振兴乡村文化的意义,探寻有效破解当下乡村文化发展困境的现实路径,对于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双重意义。

一、乡村文化振兴的价值意蕴

(一)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精神文化生活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脱贫攻坚战取得历史性胜利。农村的物质贫困问题已经基本得到解决,广大农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困扰农村社会普遍性问题已经由“农民日益增强的物质需要”转换为“农民日益增强的精神文化需要”。“图书、报纸、电视、广播”等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的文娱活动已明显无法满足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农民群体向往层次多样、形式丰富、内容新颖的文化活动,然而,当前乡村文化发展状况与农民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距。具体而言,乡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足、乡村文明建设程度不够、乡村文化发展空间式微等因素成为阻滞乡村文化发展的短板。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容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等方面,这些都与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息息相通。从物质文化层面来看,打造美丽宜居乡村山水风貌、乡村建筑、乡村聚落,能够满足农民日益增强的生态环境需要;从行为文化层面来看,通过丰富民风民俗活动、倡导传统节日、复兴民间艺术等方式,能够增强农民群体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实践感知,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从制度文化层面来看,健全法律法规、乡俗乡约能够有效维护和规范乡村社会秩序,形成风清气正的良好的社会风气,保障农民的美好生活;从观念文化层面来看,农民价值观念的树立、道德修养的提升、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都能够从内生动力向度解决农民群众精神贫瘠问题。因此,改变乡村文化落后的局面,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迫切需要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支撑。

(二)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石我国乡村人口数量众多,截至2021年5月11日,乡村居住人口达到5097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36.1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离不开乡村社会的和谐安定、乡村人口的安居乐业。费孝通先生从文化的功能主义层面出发,认为文化同时拥有“人为”和“为人”的双重属性,即文化是由人所创造的,又能服务于人[3]。乡村文化是乡民在农业生产与生活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又具有涵养化育、浸染教化乡民的特殊作用和功能。当前,我国农村社会结构发生深刻变革,乡村经济模式、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动,乡村社会发展出现诸多新问题、新情况。例如,农民思想道德、农村生态环境、留守群体处境等问题成为影响乡村社会和谐的不稳定因素。而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动因在于乡村文化日渐衰弱。优秀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的根,乡村文化所蕴含的崇德向善、明礼诚信、以和为贵、厚德载物、无私奉献、孝老爱亲等精髓内核,涉及伦理道德、处事态度、行为规范、价值追求等方面,具有调节社会关系、调和社会矛盾、约束人们行为、净化人们心灵的重要作用,是乡村社会得以良性运转的润滑剂,是维护乡村社会和谐的稳定剂。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充分吸收乡村文化的思想精髓,发挥乡村文化凝聚人民、教化民众、淳化民风的现实功能,从而减轻或消除我国农村的现存问题,维护我国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三)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是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应有之义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根脉,是人们最基本、最持久、最深沉的精神寄托。党的十八大以来,乡村文化不再是服务乡村经济发展的次要方面,而是逐渐成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1.乡村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奠定了“人”的基础。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宏伟目标,其根本在于实现“人的现代化”。当前,乡村文化呈现出衰落之势,农民群众对于乡村文化的认同感渐弱,青壮年群体和精英人士逐渐脱离农村向城市转移,乡村振兴困于缺乏人才的限制当中。因此,重振乡村文化,能使先进文化武装农民头脑,凝聚农民的乡土情结,提高农民的乡土归属感与自豪感,鼓舞乡村人才回报桑梓热忱,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2.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途径。乡村社会所蕴藏的丰富文化资源能为产业兴旺提供强大的经济价值,例如村落遗址文化、传统技艺文化、特色美食文化等,都能发展为潜在的文化产业,为产业兴旺注入新的经济增长点;传统乡村农耕文化中“天人合一、道法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智慧,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宝贵文化资源;对于乡风文明而言,乡村文化饱含着“忠孝礼义廉耻”的优秀传统美德,是推动构建淳朴民风、优良家风、文明乡风的坚实文化土壤;以家训、族规、乡约为具体表现形式的乡村德治文化,通过自我反思与社会舆论来调节社会矛盾,是约束农民行为的隐性准则,为乡村社会实现“自治”提供了道德支撑;传统乡土文化所孕育的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不息、锐意进取等文化精髓为实现农民生活富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总之,乡村文化振兴是实现乡村综合发展的文化引擎,是更好、更快、更高效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

二、乡村文化振兴的现实困境

(一)乡村文化传承主体缺位农民群众是振兴乡村文化的生力军。在城乡二元结构发展格局的影响下,城乡区域之间发展水平不平衡,城市发展模式展现出强大的吸引力,农民迫于生存和发展需要,逐渐向城市转移。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我国农民工总量达到29251万人,农民工的平均年龄为41.7岁,高中及以上学历的农民工占比逐渐提高,达到29.6%,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4]。从年龄和受教育程度来看,这些农民工正是建设乡村的中坚力量,但他们在城乡势能的驱动下长期流动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一方面,大量青壮年群体和精英人士离开乡村向城市流动,不仅改变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还严重影响着他们的文化选择。受城市异质文化的影响,他们对乡村文化持否定和怀疑态度,乡村文化建设参与意识淡薄。乡村建设人才流失成为阻碍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制约因素。另一方面,留守乡村的群体多为老人、妇女、儿童,但他们囿于年龄、性别、自身知识文化等水平的限制,乡村文化传承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参与乡村文化活动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难以担负乡村文化再生产的重任。人口流动导致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主体缺位,仅依靠外部扶持和援助无法转化为建设乡村的内在力量。

(二)乡村文化传承载体衰落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依附于一定的载体进行传递和表达。近年来,在现代文明的驱动下,乡村文化被打上落后的烙印,一味地模仿城市文化发展模式,造成乡村文化逐渐丧失了其鲜明特色和自身独立性,困于缺乏传承载体的桎梏中。一方面,承载乡土记忆的文化坐标逐渐衰颓。据调查显示,2002年我国村落为360万个,到2012年已锐减到270万个,平均每天就有247个村落消失[5]。一些乡村片面追求城市化建筑模式,将承载乡土记忆的民宅改造成整齐划一的洋房别墅,不仅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文化生态风貌,还与乡村独特的文化胎记格格不入。同时,对文物古迹、文化景观、宗堂寺庙等乡村文化遗产进行不合理的改造,导致许多具有历史文脉与乡俗价值的传统建筑风貌和器物形态遭到破坏,割裂了农民与乡村文化之间的交流载体。另一方面,承载乡土气息的乡风民俗日渐式微。例如,起源于农耕文明的传统文化节日具有独特的文化记忆功能,承载着典型物质记忆符号和文化习俗,是传承乡村文化的优质载体,但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受到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民俗、年俗、节庆活动等生存空间逐渐萎缩,传统民间节日面临断层危险。乡村文化传承载体的衰落瓦解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与环境,强化了农民与乡村文化之间的疏离感,使乡村文化陷于无处安放的危境当中。

(三)乡村文化出现价值认同危机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逐渐瓦解,乡村经济结构和农民的生活方式悄然发生改变,动摇了乡村文化赖以生存的根基。人口流动和市场经济的渗透,导致大量城市文化涌入乡村,冲击了传统乡村社会以血缘和地缘关系维持的亲密社群,使乡村逐渐由熟人社会向半熟人社会转变,乡村的礼俗秩序逐渐被边缘化。过于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使农民产生“城市=先进、乡村=落后”的错误观念,严重影响了农民的价值判断和文化选择。以是非、善恶、荣辱为标准的价值判断被淡化和质疑,而市场化、工具化、物质化的文化取向成为个别农民孜孜不倦的价值追求。过于追求城市文化,导致部分乡规民约、伦理道德、风俗习惯等逐渐丧失了对个体的约束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等价值理念在乡村社会肆意蔓延。农民的价值认知更加功利化和理性化,因利益冲突带来的道德失范现象屡见不鲜,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淡漠和紧张。乡村文化在异质现代文化的影响下逐渐失去优势,农民对于乡村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日益淡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面临挑战。当前,我国乡村社会正处在转型期,亟须构建适应新发展需要的乡村文化价值体系。

三、乡村文化振兴的路径选择

(一)增强农民振兴乡村文化的主体意识农村群众作为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是振兴乡村文化的中坚力量。实现乡村文化振兴就是要激发农民群众振兴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活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动力。1.以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为着力点。教育是乡村的支柱,提高农民的教育文化水平是培育农民主体意识的关键举措。广大乡村要加强教育政策支持,加大资金和资源投入,优化乡村教育环境,针对不同教育对象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提高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对于青壮年农民而言,加强其乡村从业能力培训,例如,围绕乡村主导优势文化产业,开展专家进村办班教育培训活动,强化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相关知识水平,提高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营能力,为扎实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对于老人和妇女而言,唤醒他们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的欲望。例如,利用农闲时间,开展文化交流讲习所,聘选传统技艺精湛的匠人,教他们学习一些如瓷刻、剪纸、织锦、刺绣等传统民间手工和编织技艺,既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又能提高他们对乡土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针对留守儿童,在学校课程设计上增强乡土文化教育内容,开办具有地域特色的本土文化兴趣班,使学生在体悟乡土文化中培养他们对乡村文化的情感认知。同时,挖掘当地文化教育资源,建立乡村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学思践悟中感受乡村文化的价值魅力。2.以培育乡贤文化为落脚点。农民既是乡村文化的创造者,也是乡村文化的传承者和受益者,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要建设一支讲政治、有热情、懂经营、爱农民的工作队伍,以人才为引领不断激发乡村文化振兴的内在潜能。一是挖掘古代先贤文化,加强对先贤故居、遗址的保护力度,宣传先贤文化先进事迹,弘扬和传承先贤精神。二是培养本地新乡贤。地方政府应当加强政策支持,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将返乡精英、优秀基层干部、文化能人、大学生村官等愿意为家乡作出贡献的贤人志士组织起来成立“乡贤会”,为乡村文化建言献策。培育乡贤文化不仅可以充分调动乡贤人士建设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够以潜移默化的方式感染村民投身乡村建设。

(二)把握乡村文化特质,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打造乡村文化产业既是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保护乡村文化的重要方式。乡村文化振兴要走出一条“以乡村文化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以乡村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文化复兴”的现代化文化产业发展道路。我国疆土辽阔,乡村地域分布广泛,乡村文化呈现出“差异迥然、各美其美”的多样形态。因此,应当根据乡村地域特色和独特的文化资源,对乡村文化进行精准定位,结合市场经营状况和产业经营模式,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文化产业。1.打造乡村文化产业要挖掘当地物质文化遗产。挖掘蕴含厚重历史底蕴和乡村文化气息的古镇、古村落、古建筑、农业遗址、历史古迹、特色小镇、家族宗祠等物质文化遗产,在严格保护乡村建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增强文化创意思维,促进乡村文化与旅游、科技、研学教育、休闲娱乐、田园养生等产业相融合,坚持保护传承与科学发展相统一的原则,使之成为既具有文化品质又具有经济价值的文化创意产业,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增强文化附加值。例如,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以红嫂故居遗址为基础而建成“沂蒙红嫂纪念馆”,既保留了乡村风貌和文化底蕴,又为当地村民带来就业岗位和经济收入。2.打造乡村文化产业要依托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依托民间艺术、民俗活动、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族服饰等活态的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打造乡村特色精品文化产业,重振乡村历史文化风姿。例如,山东泰安的“太阳部落文化旅游区”极具特色,景区以大汶口文化为主线,将史前文化与娱乐项目有机融合,在景区可以欣赏远古文明的人文自然景观,体验糖画、剪纸、泥塑、民间曲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感受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和民俗风情,不仅促进了当地文化产业的发展,还弘扬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三)重塑农民价值观念,培育农民文化自信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关键是要重塑农民的价值观念,提高农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优秀乡土文化成为农民的自觉认同和思想引领。1.传承和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古老农耕文明的思想精髓,蕴含着丰富哲学智慧是农民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的集中映射。重塑农民的价值观念,强化农民的文化自信,必须深入挖掘乡村文化的价值精粹加以传承和弘扬,使农民体悟乡村文化的厚重感、温度感和情怀感,唤醒农民对乡村文化的认同感。例如,建立乡村文化宣传队,以宣传栏、广播站、文化墙等宣传方式为载体开展多种多样的文化宣传活动,让乡村文化焕发出强大生命力。同时,借助微信、QQ、论坛、APP等社交窗口,搭建乡村文化宣传微信公众号、官方微博、乡村文化网站等平台,以线下集中宣传、线上交流互动的方式,强化农民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认同,重拾文化自信。2.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对于农民价值观的塑造至关重要。乡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群之间联系的重要桥梁,要充分激发乡村基层党组织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潜能,贯彻国家乡村文化发展政策,关注农民的思想状况和发展状态,有效遏制乡村社会不良风气和丑恶现象,引领农民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发挥其凝心聚力的积极作用。同时,要重视乡村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农村党员是先进农民群众的代表,其言行举止对周围村民起着潜移默化的引领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2018年1月2日)[N].人民日报,2018-02-05(1).

[3]费孝通全集:第17卷[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9:520.

[4]2021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N].中国信息报,2022-05-06(2).

[5]陈文胜.论城镇化进程中的村庄发展[J].中国农村观察,2014(3).

作者:苏畅 任凤琴 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上一篇: 特色农产品智慧物流发展研究 下一篇: 乡村振兴视野下普通话改进策略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