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7-14 09:37:47

摘要: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抑制普遍存在,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民的融资需求。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证外资银行进入的可行性。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进多元主体,形成有效竞争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有力建议。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摘要基于7.5亿农村人口的需求基础,加之随着国家对“三农”的不断投入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金融市场潜力巨大,成为我国金融市场的一片“蓝海”区域。当前农村金融市场发展存在金融组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投融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培育、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等问题,为此提出贴近市场、坚持服务"三农"是关键、拓宽融资渠道,服务经济发展、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加快金融创新,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等对策。

关键词农村金融服务三农机制创新风险防范

虽然农村金融市场依然面临着金融基础设施不足、业务成本高效益低等诸多不利因素,但巨大的市场也正吸引着包括外资银行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的激烈争食。在这过程中,作为发源于农村并长期根植于农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占有诸多先机。

一、农村金融市场现状

(一)巨大市场潜力

农村金融一直是我国金融体系中的薄弱环节。经济发展水平滞后、金融业务发展起步晚、金融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使得我国大部分农村依然存在金融网点覆盖率低、金融供给严重不足等诸多现实问题。

银监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全国农户贷款只有2.6万亿元,占全部贷款总额的5.1%。从贷款种类上看,农业贷款只占贷款总额的近5%。截至2011年9月末,全国金融机构空白乡镇依然高达2087个。

但发展的滞后也意味着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可待开发。

有研究指出,农村金融市场极为广阔,覆盖7.5亿农村人口和日益增长的中小企业,地域4万个乡镇和大约40万个村。2007年至2008年间,我国农村金融领域总资产实际增长率为21%,是除了政策性银行之外的所有类型的金融机构实际增长率最高。

而未来几年,在国家支持"三农"政策的倾斜下,农民创业和农村中小企业发展将喷发更大的金融服务需求,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也蕴藏着巨大的金融需求。巨大的市场潜力将有利于金融机构实现业务转型、调整业务结构、形成新的增长点。

政策方面,“十二.五”期间,推进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建设,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将成为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金融支持的重点。金融机构开拓农村金融市场也因此将得到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创新发展的广阔空间。

(二)引起多方争食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国金融市场规模高速膨胀,金融竞争也不断趋于白热化,特别是城市金融市场已经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而农村金融市场成了相对缺乏竞争的"蓝海"区域。

但这种局面正在快速地发展改变。

前些年,工农中建等银行商业化改革,更加注重经营效率,从农村大量撤并网点,导致农村金融服务渠道减少。但近年来,邮储银行、农行在相关政策的鼓励和指引下,正在不断加大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拓。国有大银行、股份制银行,乃至外资银行正不断通过参股建立村镇银行等形式,大肆进入农村金融市场。

农业银行于2001年完成股份制改造上市,特别成立了农村金融事业部。2008年,各地邮储银行挂牌成立,截至2011年10月底,邮储银行总资产规模近4万亿元,遍布城乡的营业网点37000多个,其中有24000处网店分布在县级以下农村地区。

村镇银行是中国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中涌现的新生事物,但短短几年的发展,截至今年9月末,全国村镇银行已达537家。

巨大的市场潜力也吸引了众多外资银行的参与争夺。汇丰银行2007年12月13日在湖北随州曾都成立了中国首个外资村镇银行,成为中国最早也是目前开设网点最多的外资机构。目前汇丰拥有包括5家村镇支行在内的12家村镇银行,遍布湖北、重庆、北京、广东等地,形成了覆盖全国西部、中部、华东、华北的农村金融服务网络。花旗、渣打、东亚银行、澳新银行等都已在中国开设了村镇银行,外资村镇银行遍及华中,华南,西南以及华北地区。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国家金融政策对"三农"领域的倾斜,将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得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该市场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未来“蓝海”将成为和城市金融市场一样的“红海”。

(三)普遍尝到的“苦”

巨大市场潜力的背后是残酷的现实。金融意识淡薄、金融基础设施发展不足因素决定了农村金融市场这块诱人的大蛋糕“吃起来并不是那么容易”。风险大、业务成本高、收益低是各家争食农村金融市场的金融机构普遍尝到的苦。

首先农村金融业务风险控制难、风险高。

导致业务风险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金融业务很多是服务于农村农业生产,而农业生产则面临着自然因素和市场因素双重风险。在农业保险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贷款损失经常最后成为金融机构难以追回的损失。

农民信用意识薄弱也严重影响了农村金融业务的资产质量。目前,我国农村居民征信体系尚未建立,金融机构在信贷投放及防范风险方面缺乏有效支持。

人民银行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1.3亿农户建立起了信用档案,对8000多个农户进行了信用评级。但这与我国超过7.5亿农民的庞大数量相比依然有很大的距离。

缺乏有效担保物也是业务风险高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作为农民最大资产的农村土地和住房不能抵押,导致农民资产变现难,大部分农户贷款只能为信用贷款。而在信用意识和信用体系不健全的情况下,信用贷款风险也就难免居高不下。

其次是业务经营成本高。

由于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和农民现代电子金融意识薄弱,诸如ATM、电子银行所需的网络设施建设落后等,导致农村金融业务经营成本远远高于城市地区。有调查显示,农村金融机构网点的人均存贷款、单笔业务额度远低于城市地区,运营成本相对较高。多数欠发达农村地区金融机构甚至出现成本收益倒挂,长期处于亏损状态。

再次,在业务风险和经营成本居高的情况下,加之单笔业务金额低、业务手续繁琐等原因,导致农村金融业务的收益相对较低。

二、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金融组织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现有金融机构发展不平衡,银行机构发展较为迅速,保险机构发展相对滞后,证券机构整体发展缓慢,典当机构、信托机构发展严重不足,融资担保体系建设不充分。为中低端客户服务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力量薄弱,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强有力的金融支持。

(二)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县域经济增长依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信贷推动特征,融资结构存在严重问题,多层次资本市场尚未形成。直接融资比重小,上市公司数量明显偏少,而间接融资中又以短期融资为主,不能满足创新型中小企业的资金需求。

(三)投融资体系有待进一步培育。在开创多渠道投融资方式、引进与设立风险投资公司、设立小额贷款机构与村镇银行、完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规范与探索民间金融和互助融资、完善企业投融资体系等方面有所不足,融资难问题依然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四)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政府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交流共享机制有待常态化;现有征信系统的信息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展;非法集资活动形势严峻,各部门协力维护金融稳定秩序压力增大;社会失信惩戒机制不健全,金融债权诉讼存在"执行难"现象,金融司法环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担保体系不完善,产权制度亟待完善,产权需进一步明晰;信用评级、信用奖惩、信用文化不够健全。

三、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对策

(一)贴近市场、坚持服务“三农”是关键,充分发挥农信社的作用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提高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金融机构而言,有效开发农村金融市场,对于保持可持续发展和业务转型也重要意义。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如何有效满足农村客户需求、更加贴近市场则是致胜关键。在这方面,起源于农村并长期根植于农村的农村信用合作社则具有诸多先天优势。

在我国,农信社长期全面承担着种粮直补、农资综合补贴等面向广大农户的国家政策补助资金的发放工作,是农村地区机构网点分布最广、支农服务功能发挥最充分的银行业机构。这也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村具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同感。据银监会的统计,目前,农信社发放的涉农贷款占各银行业机构的三分之一以上,发放的农户贷款占78%,肩负了98.4%和67.7%的金融服务空白乡镇的机构覆盖和服务覆盖任务。

但农信社也面临着比其他金融机构更为严峻的一个挑战,那就是吸收存款的不足和未能实现跨省业务经营的制约。

存款是金融机构的经营之基,效益之源,但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农村信用社的存款来源却面临着越发严峻的挑战。一方面,农民收入水平不高,乡镇企业闲置资金有限,导致大部分农信社资本规模较小。另一方,具有大额资金的存款客户或出于更好的合作关系,或出于更便利和全面的服务,偏向选择农业银行这样的大型银行,甚至是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客观上制约了农信社存款的增长。

此外,农信社虽然已经大部分实现了省内异地存取和跨行服务,在暂时还无法做到全国范围的异地存取和跨行服务,这也成为很多客户放弃选择农信社服务的重要因素。

有先天优势,有严峻挑战,在现有的客观条件下,农信社如何扬长避短,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占领先机?

一些地方的农信社积极创新,给我们提供了诸多宝贵。首先,开拓农村金融服务,要始终坚持服务"三农"方向不动摇,根植广袤农村市场。

其次,要下沉服务重心,真正了解和把握农民需求,并有针对性地创新金融机构、农民"双赢"的金融产品。事实也证明,只要通过充分了解农户需求,把握农户资金使用情况,农户贷款的风险也可以降到很低。

第三,要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式,从过去的坐等农民求上门转变到主动上门谈合作,拉近与农户的关系,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合作不顺和合作失败。

第四,综合提升服务便利度。通过扩大网点和服务覆盖面,采取简易营业网点、定时服务点、金融便利店、小额支付便民点等方式,让金融服务真正进村,走近百姓。

(二)拓宽融资渠道,服务经济发展。在当前经济金融发展的新形势下,尤其是巴塞尔协议III出台以后,银行信贷扩张将受到制约,未来必须拓宽融资渠道,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能力。在政策趋紧中更加重视直接融资工作,努力提高直接融资比重。一是拓展银行融资产品。通过买卖贷款、信贷资产证券化等方式,加强信贷资产运作,调整信贷资产结构。二是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探索建立股权交易市场,为企业搭建股权交易平台,促进股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扶持股权投资机构的设立和发展,引导产业资本及风险投资基金进入投融资领域。三是发挥保险资金融通功能。积极引导保险企业在强化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培育市民保险意识,努力挖掘保险市场潜力,继续完善原有险种,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特别是以参与设立产业发展基金、投资入股等多种形式支持莆田市重点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四是引导和规范民间融资健康发展,充分调动和运用民间资金。在推进莆田金融科学跨越发展中,必须借助利率市场化作用,引导逐利资金投向新兴产业以及仿古家具、金银饰品、工艺美术等莆田特色产业。

(三)优化信贷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紧密结合产业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的要求,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不断增强金融服务产业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助推力。鼓励面向中小企业信贷的金融产品创新,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需求大、质押品少的特点,积极宣传和推广中小企业股权质押、仓单质押、票据融资、集合债券、专利权质押等金融产品,加强开发适宜保值避险、非信贷金融工具等适合于不同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的多样化的金融产品。

(四)加快金融创新,提升综合服务水平。加大在自助银行、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电子网络金融服务手段的投入,快捷便利地解决公众日常金融需求。大力推进中间业务的创新发展,从提高服务层次、优化收益结构、分散经营风险、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战略高度,提高中间业务比重。特别是在个人金融服务方面,重点推广个人消费贷款、理财金账户等与各类金融市场相关联、具有较强综合服务功能的产品,拓展高技术含量、高收益、高附加值的业务,形成一套完善、成熟的产品服务体系。通过业务品种、技术和营销创新,进一步大力扩展结算业务市场,为大型集团企业、行政管理机构、金融同业提供高附加值的资金结算和清算服务,努力形成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共同发展的多元化服务模式。通过采用联保方式、小额信用创业贷款来支持农民工的生产和生活,推出针对农民工的信贷、理财、保障类金融业务。

(五)健全风险防范机制,优化金融发展环境。密切关注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风险,及时出台政策举措,优化金融发展生态,确保地方金融稳定发展。一是要继续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切实加强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后续监测考核,继续加强监管,确保低风险运营。二是健全风险预防与保障机制。加快制订困难企业的预警机制和高危企业的风险报告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宏观经济分析预测部门与金融机构信息共享、风险联防的长效机制,鼓励支持银行业联合实施银团贷款和联合贷款,分散风险。三是加强规范金融市场秩序。推动金融机构加快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健全金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民间非法金融活动的查处,严厉打击高息放贷、非法集资、骗贷等扰乱金融秩序的不法行为,探索规范民间资本活动的方法和手段,切实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发展。四是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和再担保体系,设立中小企业再担保专项调节基金,增强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实力。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谈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可行性

[摘要] 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抑制普遍存在,难以满足农户和农民的融资需求。本文以此为切入点,分析外资银行在中国农村金融市场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论证外资银行进入的可行性。为建立健全农村金融体系,引进多元主体,形成有效竞争机制,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出有力建议。

[关键词] 农村金融市场 外资银行 可行性 农村金融改革

一、农村金融市场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户和农村企业普遍存在着较强的融资需求。同时随着农村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汇兑、结算等金融业务也成为基本需求,急需建立方便、快捷的金融体系。然而在广大农村地区,金融供给抑制普遍存在,金融市场缺乏多样化竞争主体和有效竞争机制。具体问题有:

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资产质量不高,资本充足率低。2005年末,农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26.3%,农业发展银行不良贷款率为54.1%。二是农村资金流失严重,金融机构在农村吸储多贷款少,贷款需求得不到满足是最突出的问题。三是我国目前为农村提供金融服务的机构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和农村邮政储蓄,但能有效提供资金促进农民增收的金融机构却非常有限。

在这样的现状下,外资银行是否应该进入农村金融市场,并做到既为自己带来利润增长,也弥补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供给不足,扭转金融服务效率低下的局面呢?我们不妨先看看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一般性路线。

二、外资银行进入中国金融市场的一般性路线

从近期发展趋势来看,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发展呈几个特点:一是外资银行在中国的分支机构的扩张明显加速,大都集中在沿海发达地区,布局战略为以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为核心向周边地区辐射;二是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呈多元化形式,共同特征是用其金融创新产品和优质服务来吸引高端客户;三是外资银行已经开始更深程度的和中资银行进行合作。截止2006年9月,22个国家和地区的73家外资银行在华设立283家营业性机构,27家境外投资者参股20家中资银行。一般来说,大的外资银行都有明确的战略布局,主要目标是重点城市和中心城市。

那么是否对外资银行来说,中国的农村金融市场毫无价值呢?需要从机遇与挑战两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三、外资银行进驻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1.机遇

(1)政策机遇。长期以来,中国政府为更好地吸引外资,对提供跨国金融服务的外资银行给予各种优惠。而且我国加入WTO五年了,按约定取消了对外资银行的所有权、经营权设立形式的限制,允许其向中国客户提供人民币业务服务,达到全境开放。同时,“三农问题”正值国家高度关注时期,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保障,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深化农村金融改革,“鼓励在县域内设立多种所有制的社区金融机构,允许私有资本、外资等参股”。这都为农村金融市场的健康成长和外资银行的进入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

(2)外资银行的竞争优势。①资产实力雄厚。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一般都是世界著名银行,它们建立了完善的国际网络,跨国进行低成本筹资的能力很强。而这种优势恰恰可以改善中国农村金融市场资金不足的局面。②体制优势。外资银行大多实行混业经营,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证券、保险于一身,满足多方位业务要求,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成本。③业务创新及服务优势。外资银行业已显现出全球化、自动化、电子化、标准化的趋势,尤其在金融创新、衍生金融产品、发展新业务等方面始终处于领先地位,还可能不断研究中国国情,开发新的业务品种,利用独特的营销方式,在竞争中掌握主动。④管理水平上的优势。外资银行是在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发展起来的,按照国际惯例和先进的方法进行管理。

(3)市场前景看好,长期需求稳定且巨大。从供给来看,由于我国二元金融结构的存在,农村中生息资本社会化的程度较低,只有少数农民将其闲置货币借给乡镇企业或参股,拥有债券或股票的农民更是凤毛麟角。由于正规金融渠道不足,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潜力急待挖掘。从需求来看,近年来我国农村的经济活动实体出现了规模经营的农户,乡镇企业,以及公司加农户的农业产业化模式,致使农村金融的需求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未来需求十分旺盛。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新增资金15万亿元至20万亿元。

(4)长远利益。当前我国的一些金融机构谈农村色变,纷纷从农村撤离,外资银行如果能够在此时进入,填补国内金融机构留下的缺口,将长远受益。首先进入所遇的阻力和竞争很小,成本也就小;外资进入农村金融阵地,包括提供带有公益性的小额信贷服务,对于提升企业形象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起一窝蜂抢占城市优质资源,放眼于中国农村金融未来的广阔市场,牺牲一些眼前利益也是值得的。

2.挑战

(1)农村金融风险的特殊性。在我国,农村经济是弱质行业,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每年受灾面积占播种面积的近四分之一,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比重的40%以上。而这样高的风险并不能带来预期的高收益,农产品价格偏低,农业项目收益率也很低。外资银行在面临着严格的资本充实率的监管,项目的审核也有着严格的制度约束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使得“逐利”的外资银行很难开展农村业务。

(2)农业的产业化程度低,低水平乡镇企业、民营工业、家庭生产的模式增大了贷款风险和管理成本。这些主体往往独自承担风险,经不起市场竞争和波动,给银行贷款决策带来困难。此外分散的农户也带来了管理成本增加,争取一百个农户也许不如一个城市的优质客户,但成本却大很多。

(3)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滞后,银行关于农村企业、广大农户的信用信息分散闭塞,为外资金融机构防范信贷风险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开展农村业务、开阔农村市场,必要的网点建设不可少,需要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建设。此外,农业保险市场的不健全,企业和农户是否愿意接受外资银行提供的贷款或相关服务等等,也都是不容忽视的问题。所以外资银行在农村地区如何宣传自己,也是重要的一步。

四、外资银行进入农村市场的策略选择

既然中国的农村市场对外资银行来说机遇与挑战并存,只要采取合理的进入方式,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进行循序渐进的开发,还是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1.外资银行可以先选择经济发达地区,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盈利能力较强的农信社作为合作对象。以澳大利亚澳新银行为例,该行投入2亿澳元换取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约20%的股份(上海市农村商业银行于2005年8月从农村信用社蜕变而来,在上海布点330家,存款规模与浦发银行上海总部水平相当,资产质量也具明显优势)。荷兰合作银行近日也向外界放出风声,计划参股辽宁省的农村合作银行。

2.采取银行与保险合作的模式分散风险。对贷款进行保险是有效降低信贷风险的方法,但是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相当缓慢,出现供求 “双冷现象”,一般商业保险公司都不愿开展这类业务。外资银行往往是大型跨国金融集团的分支,可与内部保险公司合作,优势互补,风险共担。

3.利用自身发展成熟的中间业务层,创新开拓具有农村特色的引资服务体系。(1)和农林、管理类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开展咨询业务。(2)提供新品种、技术、企业、信息咨询服务。(3)开展项目论证、策划业务。(4)开展农户理财业务。

4.利用自身混业经营的优势,逐步建立起提供不同类型金融服务的农村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如农村证券经纪公司、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农村投资咨询公司、农村租赁公司、农村抵押担保公司等。以适应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新农村建设提出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需求,带来更多的利润增长点。

外资银行这些先期的投入,从短期看并没创造利润的,但正是这些带有公益性的服务,树立了企业形象,也为长远市场开发做准备。例如2006年,汇丰集团、花旗集团都捐资于农村地区,调研农村金融市场现状,传授重要金融知识与概念,了解农村、农民对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具体需求。

五、对政府部门的政策建议

1.着力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完善农村信用约束和失信惩罚机制。规范农户信用等级评审和贷款证使用制度,并建立完善农村中小企业、农户的贷款抵押担保机制,针对实际情况实行多种抵押担保办法,探索实行动产质押、仓单质押、权益质押等担保形式,从而增强农村金融机构抵御信用风险的能力。

2.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体系,鼓励各种金融主体参与竞争。降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门槛,适度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允许外资金融机构介入农村金融业,使农村金融市场形成一种各种金融机构体制健全、产权明晰、功能完善、分工合理、运转协调、竞争有序的农村金融运行机制,彻底打破原有的金融供给不足,金融压抑普遍存在的局面,真正形成基于竞争和效率的农村金融体系。

3.引进外资银行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外资银行的监管。建立风险监管为主,合规监管为辅的监管体系。完善对市场准入的监管,对业务经营的监管,完善监管的法规体系,丰富监管方式、手段,防范金融风险。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浅析中国农村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改革

摘 要:现代社会,金融与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要保证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必须有一个规范、健全的农村金融体制来提供资金支持和保障。为此,我们应转换思路,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包括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民间金融等,以推动农村金融组织多元化,实现农村金融市场制度化、规范化。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改革;缺陷;国外经验

一、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村正规金融体系基本上已经形成了政策性功能、商业性功能和合作性功能相区别的三类金融机构,即分别设立了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已初步并逐步形成了以农村信用社这种合作金融为基础,农业银行这种商业金融和农业发展银行这种政策金融各尽其职,三者之间彼此分工合作,相互配合的农村金融体系。而中国人民银行则承担对它们实施政策指导和监督的功能。这种体系和改革方向初步改变了我国农村金融机构长期以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功能混淆不清、利益冲突、机构单一的局面。不过,这种农村金融体系框架的形成,目前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而且时有反复。

二、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存在的缺陷

(一)结构性缺陷。如:空间结构缺陷;经营主体缺陷;金融服务种类缺陷。

(二)功能性缺陷。现有农村金融机构功能不健全,缺乏风险分散与转移机制,资产质量差,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资金蓄积功能弱。

三、我国农村金融内部结构不稳定

(一)农村金融供给状况:农村金融非农化矛盾凸显

我国农村金融非农化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机构的非农化,表现为商业银行在乡镇一级基本不设置网点,在县一级也出现撤退现象,而作为根植于农村的农村信用社,在网点设置方面也逐步向城市发展。二是资金的非农化,主要表现是资金从干渴的农村流向城市,其途径有以下三条:一是农村信用社金融资金流出;二是邮政储蓄流出;三是以农行为代表的商业银行流出。

(二)农户金融需求状况:农户金融需求抑制严重

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方面在农村金融市场还是有很大的竞争力,同时农户在实际生活中在存款方面可供选择的余地不大。尤其是农业银行由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型以后,在农村尤其是乡镇网点减少以后农户在存款方面的选择余地就更少了。

(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经济开发的基本物质保证,完善的基础设施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前提。目前我国农村基础设施仍然十分落后。比如道路交通的不完善,以及水、电、通讯网络不健全。

(四)农村经济发展生产经营发展模式落后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最重要的原因是农村落后的生产经营模式。生产经营模式的落后,主要在农村生产力的落后,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影响。表现为以下六个方面:生产力的落后;农业结构单一;农村市场不规范;农村资源开发利用率低;乡镇企业发展缓慢;农村经济发展的对外开放程度低。

四、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的意义

(一)经济发展战略的引导地区或国家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是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保证。

1.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2.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是政府管理的客观需要。

(二)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80年代中期伴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成为我国城镇化建设最具活力的组织部分和主导力量。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

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

五、分析研究国外的先进经验

国外农村金融体制建设的经验:

(一)合作金融体制是农村金融体制的重要组织形式

国外农村合作金融体制的共性:坚持合作制的办事原则和为社员服务的宗旨,由入股社员拥有,民主管理;实行多层次合作,各层之间均不具有上下级关系;建立较为健全的自律组织。

(二)土地在农村金融体制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土地对增强农民的受信能力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提升了农民获得贷款的能力,从而在农村金融体制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政府为农村金融体制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其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及其作用的发挥都得益于政府强有力的支持,各国政府不仅制定了农村金融发展的优惠政策,还直接出资支持农村金融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四)完善的金融法律体系为农村金融体制建设提供了保障

当今世界,农村金融体制较为完备的国家,无不是通过国家制定相关的法律来规范、约束农村金融业的发展;同时,完善的农村金融法律和政策体系又促进了农村金融的发展。

(五)市场机制促进了农村金融体制的不断发展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市场经济国家,依靠市场来调节和配置资源是其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在农村金融体制的建立、发展、完善及其运行中,虽然各国政府在不同层面、不同力度上给予了支持,进行了干预,但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依靠市场作用和影响农村金融体制是其共性。

六、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完善我国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美国模式的优点是行政成本和财政成本较小,适合于小政府大市场的成熟市场经济;日本模式的优点是利于在扶持中小企业的过程中全面实现国家政策目标,适合于政府主导型经济的成长阶段,但缺点是执行成本比较大,而目容易产生金融抑制和道德风险;韩国模式则介于二者之间,有可能在科学设计的前提下综合美日模式的优点。现阶段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还不够成熟,国家财力也相对有限,因此我国应建立间接扶持为主、直接扶持为辅的"馄合型"中小企业政策性金融体系。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议农村金融市场的缺失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农村农业产业化投入、种养殖业发展、种粮等积极性普遍提高,但我国农村金融市场支持乏力,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我们通过对中西部某贫困县的调查,发现欠发达县域农村金融市场突出存在“六缺”现象,亟待解决。

一缺资金。农村信用社是农村金融市场的主力军,但与其承担的责任相比,却面临着资金严重不足的尴尬。以某贫困县为例,该县每年用于农业的新增贷款只有信用社一家提供,金额只有一个多亿,该县共有70多万人,折合到每个人身上只有一百多元钱。事实上,这些贷款的70%-80%贷给了涉农企业,真正到农民手里的寥寥无几。调查中发现,一些村组10年内都没有办过一笔农业贷款。而造成农村资金紧张的原因,一是国有商业银行资金上存,资金从农村流向城市。二是邮政储蓄只存不贷,农村资金“体外循环”。三是农村信用社也存在资金外流或“非农”的倾向。据统计,某县农村信用社近5年的贷款增量中,约有40%的资金投放于非农产业。

二缺信用。部分农民的信用意识较差,给有限的资金放贷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以某县为例,该县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新发放了一部分小额贷款,但回收情况很不理想,主动偿还的不到三分之一,形成呆滞贷款的占到30%。主要原因是农民还贷意识差,加上目前农村人口流动性很强,一些农民贷了款后,全家出门打工,给信用社贷款造成很大风险。

三缺担保工具。信用社对小额信贷缺乏足够的兴趣,除了农民信用意识差外,农民普遍缺乏担保工具,是造成贷款难的又一重要原因。目前,农民可供担保的抵押物几乎没有,即使一些可供担保的抵押物,如农民的房屋、土地等不动产因为缺乏相应的政策,也无法进入担保抵押范围。据调查,农户因为找不到担保人和没有合适的抵押物而得不到贷款支持的占70%以上。

四缺竞争。农信社在当前成为农村金融主力军的同时,也是农村金融市场的垄断者。垄断的农村金融市场缺乏外部竞争压力,造成了对农村金融需求的“感应迟钝”,一是提供给“三农”的金融产品单一,仅仅包括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结算业务。二是信贷管理手段落后,考核机制不科学,传统的“春放、秋收、冬不贷”信贷管理模式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严重脱节。

五缺相关的政策支持。发放农户小额贷款,成本高,风险大,万一收不回贷款,放贷员要直接承担责任。即使能收回本息,算上前期信用调查、市场调查的费用,贷款期间的监督费用,催促还款的费用等,可能还要亏损。对于这样的贷款,信用社普遍不愿发放小额信贷。

六缺农业保障机制。与其他产业相比,农业生产具有对自然条件依赖性强、生产周期长等特点,使得农业生产经营风险要大很多。农业贷款承担风险过大,势必引起农村金融部门对投资农业的恐惧,从而减少农业投资,降低对农业的支持力度。

结合在基层工作的实践,笔者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当前农村金融服务缺失的问题。

第一,采取有效方式促使农村资源转化为金融信用。对于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房屋住宅,建议采取发证或确认所有权等有效方式,促使农民手中的资源能够转化为金融部门认可的、可流转的信用手段。银行和信用社应继续完善贷款担保方式创新,积极探索动产抵押、权利质押等有效担保方式,进一步发掘符合农户和农村经济特点的抵押物。对抵押担保不足,但符合一定条件的农村企业,可由几家小企业相互联保发放联保贷款。

第二,建立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一是应支持农业银行在新农村建设中合理布局,按照自身分工拓展金融服务业务。二是农业发展银行应扩大业务范围和业务领域,增强支农服务功能。三是鼓励和支持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力度。四是积极引导邮政储蓄银行开办小额质押业务,参与农村金融市场竞争,搞活农村金融市场。五是政府要放宽对民间借贷、民间融资的限制。民间资金的进入,有利于扩大资金来源,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

第三,大力促进农村金融组织和金融产品创新。在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鼓励适合农村需求特点的金融组织创新和金融产品创新,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和金融机构适度竞争,推动交易工具和业务品种的创新。

第四,解决农村诚信问题。对农村信用环境实行标本兼治,切实推进农村社会整体信用环境的改善。政府部门应该建立长远的信用环境治理机构,对企业和个人的信用状况评定等级,建立征信系统,向有关部门提供可靠的诚信信息服务。要结合信用社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大力开展以创建信用户、信用村、信用乡(镇)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信用工程”创建活动,培养地方党政干部和广大农户的信用观念,确保信用社资产安全。

第五,完善农业和农村经济风险补偿机制。一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建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机制,通过税收、补偿等杠杆把小额信贷风险降到最低程度,调动信用社发放小额信贷的积极性。二是建议尽快制定《农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和出台有关政策文件,明确政府在开展农业保险中应发挥的职能和作用,包括通过财政、税收、再保险等经济手段,并辅以必要的行政手段和其他技术及金融支持,促进农业保险的健康发展。

农村金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均衡理论下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供求约束分析

摘要:供给和需求作为市场交易产生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是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对象。本文分析认为,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双方在受市场发育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原因制约的同时,农村金融市场供求均衡的实现还受诸多非市场因素制约。

关键词:均衡;农村金融;供给;需求:约束

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经济学一般原理和理性经济人假设,凯恩斯“看不见的手”会促使微观经济主体供求双方渐次达到均衡状态,从而实现社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而在我国农村市场上,金融作为准政府公共产品,同时具有市场属性,农村金融供求双方非均衡发展的现实,是否说明均衡理论在农村市场不适用,农村金融供求不匹配的根本原因又是什么,本文试就此作一浅析。

一、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约束

1 金融需求总量的刚性增长。已有的研究表明,农村金融需求与农业制度变迁具有显著的相关性。随着历次农业制度变迁的实现,农业制度安排的绩效很快显现出来,农村经济飞速发展,农村社会生产生活物质产品空前丰富,长期以来潜在的农村金融需求依次加速释放,社会大变革下的农村金融需求在总量上显然是刚性的增长。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到2020年,新农村建设新增资金需求总量约为15万亿元左右。在此基础上假定基期(或前期)农村金融供求达到(或实现)了相对均衡,需求总量在短期内的单方改变,或者供需双方在同一时期的非同步增长,都会打破原有的均衡。

2 经济金融化、货币化趋势对农村金融需求有着硬性约束。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发展趋势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前进和发展,经济金融化、货币化的趋势明显。就农业而言,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具有典型性的低货币化比率的产业部门,农业的弱质产业属性制约了其经济金融化、货币化的进程。但就我国农村经济的纵向发展来看,在改革开放以前,由于计划经济的制度约束,我国农业的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都很低,基本上不存在市场交易,农村经济的货币化比率几乎为零。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市场化发展地位的确立和改革进程的加快,日渐融入现代经济的农村经济市场化水平和农产品的商品化率都有了极大提高,农村经济金融化、货币化进程都在不断加快,而经济货币化带来的“乘数效应”更是放大了农村金融需求,进一步加剧了农村金融供求失衡。

3 农村金融需求多维发展,可控性越来越差,相应的金融服务政策措施也就滞后。需求的可控性差,也是农村金融供求均衡的一个约束。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相应的农村金融需求也在不断发展,日趋复杂化、多样化,并且需求的层次性、结构性、区域性等多维特征也渐趋明显,在实际需求的统计、潜在需求的测度及其真实可靠性方面难以评价,对农村金融需求的研究、分析和预测也越来越困难。因此在农村金融的制度安排、政策措施、机构设置、临管和调控等方面也相应滞后。

二、农村金融市场的供给约束

1 宏观层面,现行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不完善。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是指保证相对独立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发挥功能作用的一系列框架和“游戏规则”。当前,就我国农村金融制度安排来讲,还没有形成一个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制度环境和竞争秩序,没有充分地维护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突}J表现在市场准入和退出两个方面。

市场准入方而,现有制度安排维护了现有金融机构(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不利于竞争,垄断金融组织的金融供给难以满足农村金融需求多样性和层次性的需要。目前人民银行推动的商业性小额贷款公司试点已经在全国5个地市展开,早期由中同社科院杜晓山推动试点的政策性扶贫小额信贷组织也已经运作了多年,然而“出生证”一证难求,并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试点的组织如何定性、谁来监管、风险控制以及治理结构等等诸多问题还有待解决。当前以焦瑾璞为代表的农村金融“增量改革”的实践,还受制于农村金融市场准入的限制,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也存在这一问题。

市场退出方面,农村金融市场退出机制的缺失也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则的要求,目前在农村合作金融改革进程中,还没有涉及问题金融机构退出农村金融市场的问题。市场退出机制约束的缺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道德风险、经营风险,使得垄断金融组织的惰性和政策依赖性增强,在现行制度安排下,他们没有理由去关注和分析农村金融需求及其市场的变化。

2 中观层面,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几十年来,按照渐进式改革路线,我国农村金融在计划和市场两股力量的博弈中改革发展,至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正规金融(商业性金融、政策性金融、合作金融、邮政储蓄)、非正规金融(民间金融、小额信贷组织)分工协作、功能互补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然而事实上各涉农金融组织却没有承担起应有的职能,没有实现农村金融制度安排的政策意图和改革初衷。以农业银行为主的商业银行逐渐撤出农村金融市场,农业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自成立以来职责定位不断调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金融尚未建立,邮政储蓄改革还没到位,民间金融亟待规范,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事实上已经成为主要的、在某些地方甚至是唯一的农村金融机构。农村金融组织结构不完善,组织资源单一和匮乏,金融机构支农功能性弱化甚至缺位,是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就承担农村金融供给“主力军”角色的农村信用社来看,管理体制不完善导致其支农效果弱化、与其在农村金融中的重要地位和职责形成偏差,这是制约当前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抑制整个农村金融供给的瓶颈性约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农信社管理体制历经多次变革,但是究竟哪一种管理体制更适应农村金融和农村信用社自身的发展需要,在理论界还存在争执,新一轮的改革绩效如何到目前还没有定论。然而这次改革却存在着明显的两个矛盾:

(1)信用社市场化改革方向和为“三农”服务的业务经营政策性导向。李剑阁在研究农村信用社改革问题时曾指出,任何经济组织一旦具有既承担政策任务,又追求经济利益的“两栖”性质,就一定会成为经营亏损和财政补贴的无底洞。

(2)现行管理模式下,省联社行使行政管理权(省联社由各基层社发起入股成立,各基层社非但没有对省联社的控制权,反而接受省联社的行政管理,交纳管理费),因此出现县联社“眼睛”盯住省联社,而不是当地经济和农村、农民的金融需求。同时,在现行的行业管理和监管格局下:农信社的法人治理结构(股权控制)问题还是难以得到真正落实;地方政府、监管机构、人民银行对风险处理、救助、损失承担等责权划分不对等;内部管理仍然存在问题,基层

信用社经营效率小高,等等诸多问题的根本解决还有赖于管理体制进一步改革。可以想见,在各种力量之间权利与责任的博弈中,作为农村金融供给“主力军”的信用社,其对整个农村金融的贡献肯定还有充分发挥的余地。

3 微观层面,农村金融市场发展滞后。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决定了金融市场的发展状况。我国当前的农村金融市场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无法满足阿罗和德布鲁1954年提出的形成帕累托最优所需的理想市场条件(信息充分、经济单位微小而不能影响价格、不存在外部性)。完全竞争市场设想的存在足够多的买者、卖者和充分的信息,在我国农村经济体中(即使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不能满足,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一个不完全竞争市场。因此在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存在着经济学家们认为的,一旦市场不能导致资源的帕累托有效配置就会出现的市场失灵。

在订场失灵的经济体中风险和交易成本都要远远高于预期的收益,金融机构都倾向于做大(银行)和不竞争(保险、中介机构)(佩特・D・斯潘瑟《金融市场结构与监管》,2000),致使在我国农村经济体中金融深度不够,金融市场上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服务单一、市场竞争不充分,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和中介市场发展不均衡,金融工具和技术的运用不成熟。存在着“市场区域”、“局部市场寡占”、“不完全充分竞争”、“市场信息不对称”、“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之间结构性失调”、“监管失效”等缺陷。对种类繁多、发展迅速的各金融服务主体而言,农村金融市场还是一块“荒芜地”、“实验田”。与城市金融市场相比,农村金融市场不成熟、没有吸引力,处=F城市金融市场“资金磁场”的边缘,不但城市资金未能有效地流向农村,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反而农村资金大量流入城市。

三、农村金融供求失衡的深层次原因分析

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以工业优先发展为主要内容的“赶超战略”,使得国民经济发展的二元结构特征越来越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非均衡发展问题。发展经济学理论认为,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在短期内非均衡发展,在经济成长的一定阶段和一定限度内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需要,实际上国民经济按比例和优先次序发展也是一条客观规律,有助于短期内迅速推进一国经济增长。但是非均衡发展具有不可持续性,二元经济结构发展到一定时期或一定程度,必定会给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在长期的二元经济形成和发展中,我国二元金融结构特征的出现也成了必然。麦金农和肖指出发展中国家“不完全市场”的一个重要表现是两个割裂的金融市场并存:“有组织的金融市场”拥有现代化的、正规的金融市场和组织,“无组织的金融市场”存在大量落后的、传统的和非正规的金融活动,两个市场之间由于存在种种阻隔无法实现资金的有效流通、形成统一的金融市场。

笔者认为,我国二元金融结构既是二元经济结构的原因,也是其结果。和城市金融相比,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脆弱、农村金融资源总量不足、农村金融体制改革滞后。农村正规金融的“城市化”发展倾向越来越明显,非正规金融虽然事实上是农村金融供给的“主力军”,却仍然受到制度制约和政策限制。可以说,几乎所有涉及农村金融的问题都可以从我国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中找到原因,因此有理由认为,国民经济非均衡发展、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金融结构的形成,是我国农村金融市场上供求失衡的根本原因。

上一篇: 冶金行业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下一篇: 农田水利工程施工及管理
相关文章
精选范文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