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社
分享到: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4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调查与研究、职业病防治、检测与评价、应急救援、法律法规、临床与护理、疾病控制、化学品与健康、案例剖析、综述等。
  • 主管单位: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上海市化工职业病防治院;上海市职业安全健康研究院
  • 国际刊号:1007-1326
  • 国内刊号:31-1719/R
  • 出版地方:上海
  • 邮发代号:
  • 创刊时间:1984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0.98
  • 综合影响因子:0.566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13年第05期杂志 文档列表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论著

处方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改善效果评价

摘要:目的评价处方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改善效果。方法整群分层随机抽取湖南省某高校761名不同年级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将处于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269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135名,实施处方运动干预;对照组134名,不采取任何干预措施,3个月后随访。结果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率为35.35%;不同年级大学生疲劳性亚健康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257,P〈0.01);干预组的有效率为87.4%,对照组的自然好转率为38.1%,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0.119,P〈0.01);处于疲劳性亚健康状态的大学生经处方运动干预后,疲劳症状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98,P〈0.05)。结论处方运动干预对大学生疲劳l生亚健康改善具有显著效果。
231-233

乳酸脱氢酶在急性氰化物中毒诊断中的临床意义

摘要:目的分析急性氰化物中毒时血中乳酸脱氢酶的变化,为急性氰化物中毒的诊断分级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同一氰化物中毒事故中的6例患者,对其中毒后108h内的血中乳酸脱氢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急性氰化物中毒患者的乳酸脱氢酶超过300U/L以上,恢复较慢;接触反应患者乳酸脱氢酶低于300U/L,恢复较快。结论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可检查乳酸脱氢酶指标值,作为临床诊断起点的参考。
237-238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调查与研究

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调查

摘要:目的了解电子设备制造业微波接触人员眼部疾病,尤其是眼晶状体浑浊的情况。方法对微波作业场所以及微波接触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结果微波接触人员和其他毒物接触人员晶状体浑浊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4.18,P〈0.01);微波接触人员年龄越大,晶状体浑浊检出率越高,但检出率在不同年龄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53,P〉0.05)。结论低强度微波可能会造成接触人员晶状体浑浊。
242-244

民营石场石工矽肺调查

摘要:目的掌握民营石场石工矽肺的发生特点,为矽肺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石场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对149例接尘石工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粉尘总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TWA)0.10~29.8mg/m,,总尘TwA超标率61.11%,最高超标28.8倍。粉尘中游离二氧化硅含量28.4%。检出石工矽肺18例(壹期12例,贰期6例),检出率12.08%。确诊者平均年龄(38.5±1.6)岁(31~45岁);接尘工龄(5.0±1.2)年(2.0~7.7年)。发病工种以爆破工(66.67%)居多。患者症状以咳嗽15例(83.33%)、胸闷8例(44.44%),气促7例(38.89%)为主。胸片表现为圆形小阴影“q”占77.78%,“p”影占22.22%。矽肺致残引致劳动能力完全丧失者占33.33%。接尘工人的年龄与检出率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Fs=0.357,P〉0.50);接尘工人的工龄与检出率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Fs=1.000,P=0.01)。结论石工矽肺发病特征为爆破工发病居多,发病年龄小,发病工龄短,呼吸道症状多,胸片表现主要为圆形小阴影“q”,劳动能力损害较重。应认真做好民营石场石工矽肺预防控告工作.
245-248

2006—2012年上海市某区职业卫生监测不合格项目分析

摘要:目的了解上海市某区用人单位职业危害监测不合格情况分布,探索今后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重点,为科学寻找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针对性的建议。方法对2006—2012年辖区作业场所内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的244家企业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粉尘、化学因素、物理因素7年合格率分别为93.40%、98.01%、82.91%,超标项目主要为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和噪声。超标岗位主要为铸造、喷砂和灌砂、电焊和印刷岗位以及冲压、表面处理、纺织等作业点。结论应加强对涉及矽尘、木粉尘、锰及其无机化合物、苯系物等有毒有害因素企业的监督监测,加强其职业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250-252

中西医结合治疗职业性慢性铅中毒65例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的疗效。方法按年段前后自然分组法,把128例职业性慢性铅中毒患者分为联合治疗组(65例)和常规对照组(63例),分别给予常规使用依地酸二钠钙联合复方中药汤剂和单用依地酸二钠钙治疗,观察两组驱铅后血铅值正常所需疗程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驱铅用药平均为2.40个疗程,明显优于常规对照组的3.08个疗程(r=16.6,P〈0.01),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4.62%)。结论在常规驱铅疗法基础上,联合应用复方中药汤剂治疗职业性慢性铅中毒疗效更佳。
253-254

基于ZigBee的交通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预警系统优化设计

摘要:讨论了ZigBee定位原理,以灌河大桥工程建设为实践平台,建立了大桥工程建设现场安全预警系统。并针对大桥工程建设的实际应用环境,对定位算法进行了部分优化工作,主要有:参考节点优化部署,定位算法优化改进,最小能耗设计等。提出利用移动平均滤波器改进定位算法,提高定位结果的精度和稳定性。同时,利用最小电池消耗路由原则对系统能耗进行优化设计,降低系统能耗。此系统已经在江苏省临海高等级公路灌河大桥工程建设现场得到运用,提升了大桥工程建设中的安全管理水平。
255-257

某企业电动起子操作工手臂振动病现场调查及评估

摘要:目的评价昆山市某电子企业电动起子操作工患手臂振动病的风险,为企业更好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健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及现场测量的方法,并参照《人体接触手传振动的测量和评价指南》(Is05349—2001)进行评价。结果该厂电子起子操作工的工人患手臂振动病的风险较低(低于10%)。结论虽然本次评估发现该厂电子起子操作工的患病风险较低,但企业应引起足够重视,通过增加休息时间和频次,发放个人防护用品等措施,为工人创造更好的作业环境,保护工人健康。
258-259

中美两国急性中毒现状及中毒控制管理对比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和社会转轨的过程中,在社会经济和工业技术快速发展的同时,包括损伤与中毒在内的各类群体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也给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带来严重影响。通过介绍、对比中美两国急性中毒现状及中毒控制管理体系,分析了我国化学品管理和中毒预防控制机制相对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措施,以增强我国中毒防控能力。
260-261

深圳市宝安区近10年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分析

摘要:目的分析深圳市宝安区近10年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特点,为防控苯职业病危害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查阅近10年宝安区确诊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病例所在企业的执法文书及职业卫生档案资料,并进行病例个案调查,对部分缺失数据进行现场调查补测。结果宝安区共发生慢性苯中毒74例,男女各37例,共分布在59家企业,53例发生在近3年,集中于印刷、电子、塑胶、五金等行业。各年间苯中毒检出率作趋势卡方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6.277,P〈0.01)。74例患者所在企业中,仅17例患者所在企业配备有防护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品,1家企业做过职业卫生建设项目评价。结论近年来宝安区企业慢性苯中毒发病有逐年增多趋势,几乎分布于使用有机溶剂的所有企业,企业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法监测和防护措施都严重不足。
262-264

定点与个体检测电焊烟尘浓度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短时间定点采样和连续长时间个体采样两种测定总粉尘浓度方法的优劣,为电焊烟尘采样方法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对昆山5家企业的25个焊工电焊烟尘作业点分别进行个体采样和定点采样,结果评价依据《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l部分:化学有害因素》(GBZ2.1-2007)进行。结果个体检测结果中由75个TWA值计算的平均值为(4.47±1.88)mg/m2,定点检测中由75个TWA值计算出的平均值为(2.42±1.19)mg/m2,经过双侧t检验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7.242,P〈0.01)。但当浓度较低时,两种方法所测结果差别不大。同时定点检测的TWA值的超标率为14.7%,个体检测的TWA值超标率为53.3%,两者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24.99,P〈0.01)。结论个体检测比定点检测更能够真实地反映工人接触的危害水平。
265-266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检测与评价

某污水泵站项目职业病危害预测及关键控制点分析

摘要:目的预测某污水泵站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危害程度,并分析其关键控制点。方法采用设计资料综合分析法、类比法、事故案例分析法等进行识别与分析。结果该污水泵站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有硫化氢、氨、甲硫醇、噪声等,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关键控制点为泵站地下检维修、清淤等作业。结论污水泵站项目涉及有限空间作业,建议制定并严格执行井下检维修、清淤等作业程序,加强应急通风,完善应急预案,将职业病危害风险控制在最低限度。
267-268

电石渣制水泥熟料工艺职业病危害与对策

摘要:为提高电石渣制水泥熟料行业的职业病防治和职业卫生管理水平,拟通过分析电石渣干磨干烧制水泥熟料工艺流程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提出具体的对策措施。作为水泥熟料原料,目前综合利用电石渣的工艺存在较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但只要积极落实防尘、防噪、防暑降温措施,做好个体防护和应急救援演练,该行业的职业病危害可防可控,可使电石渣的综合利用在经济效益和职工职业健康方面获得双赢。
269-270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热点关注

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职业病诊断与鉴定制度

摘要:新修订的《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自2013年4月10日起实施以来,至今已有半年多,我们欣喜地发现,以往职业病诊断“难”、鉴定“难”的状况明显改观,但同时我们也获悉,在具体诊断与鉴定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困惑与不足。鉴此,本刊特推出专题,对具体案例进行剖析,认真研讨,为读者提供参考。
271-273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杂志应急救援

PDCA循环在医院火灾应急演练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方法在医院火灾应急演练中的实践应用。方法将PDCA循环与中日友好医院火灾应急演练相结合,检查演练效果。结果每年的应急演练按照计划(P)、执行(D)、检查(C)、处理(A)四个步骤进行.在三年的PDCA循环过程中,医院对每一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改进,完善了演练的内容与目的,医院消防应急工作取得了较大进步。结论PDCA循环在医院火灾应急演练中的应用,能够提高应急队伍的火灾应急处置能力,拓宽心急演练的作用。对消防应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74-276

地震后北川新生儿急救转运现状调查

摘要:目的调查地震后北川县新生儿转运现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方式对伞县26家医疗机构新生儿转运情况进调查分析。结果地震前只有县医院设有新生儿科,有2名儿科医师;地震后,全县共有28名儿科医师。地震前只有3台转运型救护车.地震后有28台监护型救护车,且监护及救护设备齐全。2010年10月至2011年9月全县共完成28次新生儿转运.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共完成12次新生儿转运,无一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北川地震后通过灾后重建.新生儿转运工作发展迅速,全县新生儿救治及转运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转运设备、技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但转运能力在城乡间发展不平衡,有待进一步改善。
277-278

群体性急诊救护的伤害隐患与防范刍议

摘要:群体性急诊救护是医院急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类情况,若处置不当,极易破坏医患关系,甚至使双方都发生不必要的伤害。为保障急诊救护时医患双方的安全,通过分析在急诊救护工作中患者和医护人员可能受伤害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以保障急诊救护时和谐的医患关系,杜绝不必要的人为伤害。
279-280

《办法》解读(节选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政策解读)

摘要:劳动者在职业病诊断与鉴定过程中享有的权利1.选择诊断机构就诊的权利。劳动者可以选择用人单位所在地、本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职业病诊断。
280-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