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健康安全技术汇总十篇

时间:2022-03-07 22:08:09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1)

2、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没有全面展开。

3、对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日常监管工作面不广,力度不大。

职业健康工作是安监工作中,一项新监管的工作,工作面广、量大,针对此次调研活动所发现的问题,市安全监管局下步打算从以下几方面去开展工作:

1、全面开展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申报工作。充分利用网格化平台,摸清全市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现状,掌握全市职业危害在行业和地区的分布情况,建立覆盖全市的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信息管理系统,为加强职业安全健康监管工作提供准确、科学依据,对作业场所存在可能使劳动者接触到粉尘、化学性毒物、物理因素、生物因素等导致职业病的各种有害因素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依法申报职业病危害情况。对未按照规定申报职业病危害的单位,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大力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工作。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新闻媒体,认真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宣传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展览和论坛、组织知识竞赛、开展典型案例分析等,普及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增强生产经营单位的职业危害防治观念,提高劳动者的自我健康保护意识。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2)

1)科学技术应用相对薄弱。我国的矿工职业健康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参考了许多国外的先进做法和经验,总体来看,主要有三大特点:严格法制、重视科研、强调培训。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科研方面的经验,直到现在,美国在对煤矿井下工人安全健康方面的科学研究仍然走在世界的前列。我国目前虽然有中国安全科学研究院等单位的积极努力和发展,但是在煤矿安全健康技术的研发方面仍然具有较大差距,没有先进的技术做支撑和后盾,煤炭企业只能在原有的老路上徘徊。技术支撑不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国家对煤矿安全健康的技术投入不够。二是企业采取先进防治技术设备的积极性不旺。三是煤矿安全健康技术市场培育不够。四是技术研发的合作机制不畅,科研院所与煤矿企业、科研单位与安全健康设备生产企业的合作以及科研成果转化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五是技术研发的主体单一,更多集中在煤矿高校和国有科研院所。随着我国煤炭开采深度的增加和开采强度的加大,煤矿灾害治理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应大力进行安全科技创新,推广先进煤矿灾害防治技术,如瓦斯抽放、安全监测监控、事故预警等方面的新技术、新装备,并为保证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建立高层次、全方位的技术基础[3]。

2)标准条例更新缓慢。近十几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发展水平发生了很大变化,煤炭的开拓环境、开采技术、设备更新、煤矿工人知识结构、新技术发展等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有关标准却更新不及时,如2002年制定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其中涉及到煤矿安全健康方面的有9种,直到2015年都没有更新。随着相关科学研究和煤矿开采作业实践的新发现,有的内容应该编入其中而没有编入,如煤矿井下开采中存在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氮等危害极大的化学气体就没有及时补录进去。再比如,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延伸,千米以下的煤矿作业面较十几年前增加了很多,随之而来的是井下高温的危害增加,而这一危害因素还没有及时增加到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中。再如2004年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实行十多年,煤炭开采技术、安全技术、设备更新技术、人力资源结构等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煤炭行业管理机制和煤炭企业办矿主体的构成也发生了变化,特别是煤矿企业股权结构变化引起的决策机制的变化进而引起安全健康责任主体的确定问题,很多需要在《煤矿安全规程》中加以明确和变更,但更新步伐太慢。

3)井下专业培训松散片面。煤矿井下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培训是职工培训的重要内容,我国煤炭企业在这方面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培训教材不规范。国外对煤矿安全健康培训的教材选定非常严格,未经专门的指定机构认可,培训机构不得随意安排培训教材,而我国在对煤矿安全健康的培训教材管理上相对比较松,很多培训机构特别是一些煤矿企业的内部培训教材编写质量不太高。二是现场培训和理论培训脱节。三是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四是培训计划层级不够,有些企业的安全健康培训计划局限于本矿职业卫生科(有的职业卫生职能归口安检科),层级较低,没有纳入全公司或全矿人力资源培训的总体规划,在资金的落实方面也薄弱[4]。

4)职业卫生管理形式化。一是煤矿项目卫生专篇设计管理不够。现在,虽然按照规定,各煤炭企业在建设项目的设计中包括了“职业病防治技术设计专篇”,但是许多煤炭企业的卫生专篇为设计而设计,有的设计存在应付检查、应付审批项目需要的问题。二是煤矿井下工人的健康档案不够完整连续。三是煤矿井下工人职业病健康体检水平不高,很多煤矿地处偏僻,医疗条件差,体检设备老化落后,医务人员专业素质低,使煤矿工人的职业病体检走了形式。

5)职业防护意识欠缺。煤矿工作条件十分复杂,水、火、瓦斯、煤尘、顶板五大自然灾害严重威胁着煤矿工人的生命安全。现如今这些问题已经得到政府和企业的高度重视,资金投入和监管力度不断加大,效果也比较显著。与此相比,政府和企业对生产环境中存在的粉尘、噪声、振动、高温、高湿、不良等职业危害因素的重视程度远不及对五大自然灾害的重视程度,然而受粉尘等职业危害因素影响,每年造成职业病患者的死亡人数远远高于工伤事故的死亡人数。究其原因是思想不够重视,首先表现在煤炭企业领导层,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主要指职业卫生方面)仍然没有引起煤炭企业领导层的高度重视,很多领导都是在被动的情况下或应付上级检查时重视一阵子。其次表现在煤矿井下的工人,在煤炭企业井下工人作业的过程中,自我防护意识还不够强,很多井下矿工存在或侥幸心理,也有相当一部分矿工根本不了解职业卫生这个概念。对于煤矿井下局部工程发包给社会其他施工企业管理或煤矿整体出租给非专业公司经营的煤矿,这类问题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5]。

6)监管惩罚力度不够。发达国家对煤矿井下安全健康事故处罚比较严厉,比如,美国的煤矿最怕死人,因为按照规定,死亡一人,立即赔偿75000美元,之后每两个星期还要支付家属每人250美元。这样大的代价,使得美国煤矿企业极为重视安全健康,因为企业赔偿的数额远远超出在安全健康方面“偷工减料”节省下的数额。相比之下,我国煤矿事故的惩罚力度还不够大,特别是大多数煤矿属国有企业,事故发生后,大多以追究刑事责任或行政责任为主。

7)相关部门协调沟通不畅。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工作涉及的行业和学术专业领域比较多,如:煤矿职业卫生、煤矿职业医学、煤矿临床医学、煤矿井下卫生毒理、职工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障等,需要具有良好的协调机制,但是,目前这些单位之间相互沟通畅通,联系不够紧密。这项工作缺乏一个协调机构定期组织有关专家和企业、行业协会交流沟通,也缺乏一个工作协调与技术交流的平台。

2完善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管理的对策

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采取综合性措施,从法律法规、科技进步、行政执法监察、工伤保险、宣传培训等多方面采取措施,才能真正维护煤矿井下工人的生命和健康权益。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工作,提出以下建议。

1)推进技术研究成果转化与实际应用。一要加快煤矿井下安全健康危害的技术理论研究。建议每年设置国家和地方两个层级的科研项目,国家立项的纳入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管理,地方立项的纳入省级煤矿安全监察部门或科技部门。二要加强煤矿安全健康科学技术研究单位主体与设备产品生产单位的合作。三要积极推广新技术新产品,国家和省一级的煤矿安全健康管理部门可以发挥自身的优势,积极推广科技含量高、实用性强的煤矿井下安全健康防护用品、检测设备、报警仪器等,同时要创新推广方式,提高推广效果,比如召开煤矿井下安全健康防护技术成果会、新产品新材料博览会、专门产品推介会等。

2)加快推进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完善。要结合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环境、煤炭管理体制的新模式、煤炭企业股权构成的新结构,引起办矿主体安全健康责任的变化、煤矿井下环境危害因素的新变化、煤矿井下工人知识结构的新进步,对我国《煤矿安全规程》《职业病防治法》《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等进行修改、补充。修订工作要广泛发动广大的煤矿职工,不仅仅依靠网络问卷的形式,既要深入一线进行调研,又要深入安全健康防护技术的研究机构进行调研,既要最大限度地依托安全健康新技术,又要适当提高安全健康的保障标准,既要考虑企业的诉求,更要考虑井下矿工的诉求[6]。

3)增强煤矿井下工人的专业教育培训。一是组织开展井下安全健康科技普及活动。要在矿工队伍中深入开展科学普及教育,其中把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方面的科学原理、科技成果、新型防护设备技术等作为科普工作的重点加以推进。二是教育前置,煤矿职业卫生进课堂。教育前置就是在进入煤炭企业特别是煤矿井下作业之前,接受煤矿井下环境与矿工安全健康方面的教育,建议在各煤炭类高等院校和中专技校设置专门的煤矿职业卫生专业,或在采煤、地质、机电、测量、通风等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增加煤矿职业卫生课程,使学生在接受煤矿生产教育的同时,接受煤矿井下安全和健康教育。要把教材的选定上要突出实用性,增强理论性。三是提高煤矿井下工人队伍的文化门槛。建议没有接受过中等专业技术以上教育(含中专技校)的人员一律不得到煤矿井下作业,这样对于提高井下工人队伍素质、节约安全健康教育成本、缩短见习期间、减少安全健康事故都具有积极意义。

4)推动发展煤矿职业卫生管理机制。一是改善煤矿井下工人职业病的体检条件。由国家或省一级煤矿安全健康管理部门统一提供补助资金为特定地区的医院配备矽肺病检查、治疗等医疗设备。二是发挥煤炭类职工医院的作用。逐渐恢复原煤炭工业部在全国建设的煤炭职工医院的职能,提高业务人员的专业素质,真正体现煤炭职工医院的特殊性。三是加强对煤矿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的设计审核与管理,既要加强设计阶段的管理,更要重视项目上马后煤矿职业卫生设计的落实。四是加强煤矿井下工人职业病防治档案的管理和研究。不能局限于档案的保管,必须对档案中的各种数据进行深入研究,从经营管理、人员年龄结构、人员学历结构、各工种区别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成研究成果,为本企业提供决策参考。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3)

国外发达国家根据本国的《职业安全健康法》或《劳动保护法》的授权,基本都建立了一个监管监察机构,专门监督检查雇主执行职业安全健康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情况,并对各种违法行为给予严厉处罚。发达国家把设立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监察机构、队伍、职权和责任都写入了法律,并加以明确,以保障安全监察机构依法行政和依法监察。

美国依据《1970年联邦职业安全健康法》的规定,于1971年成立了联邦政府职业安全健康监察管理机构——美国联邦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其主要职责是帮助雇主、职工减少工作场所的危害,落实有效的安全与健康措施,以保障所有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健康。美国《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健康法》规定,在劳工部内设立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MSHA),任命一位劳工部副部长担任局长,并明确规定了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的职责,包括:进行安全大检查;调查死亡事故和严重非死亡事故;对所有违法行为进行调查取证并处理;组织违法矿主召开安全会议;通过强制性执行采矿业安全与健康作业标准,消除采矿业死亡事故,减少严重性非死亡事故的发生频率,使对矿工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程度,改善全国矿山安全健康作业条件和环境等。

英国在《1974年职业安全健康法》颁布不久,于1975年1月1日成立了健康安全执行局(HSE),专门负责在所有工作场所开展《1974年职业安全健康法》的执法工作。

重视安全健康监察执法队伍建设

国外发达国家都非常注重安全健康监察执法队伍建设,配备足够多的监察执法人员,建立“金字塔型” (从中央、地方到基层的安全执法力量逐步增大)的执法队伍结构,科学配备执法装备,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提高执法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专业水平。

美国联邦职业安全健康局下设10个地区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办事处和90个小区办公室,共有2 200多名专业监察员。为保证监察员能够胜任复杂的监察执法任务,美国联邦职业安全健康局通过实施一系列人才发展和激励计划,提高监察员的竞争力,实现人才多样化。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下设12个地区煤矿安全监察分局和45个现场办公室,6个地区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监察分局和47个现场办公室。共有2400多名雇员,其中监察员1700多名,负责全国1万4000多座矿山的安全监察工作,平均每千座矿山拥有监察人员121人。

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局目前有雇员3 400名,其中1422人为一线监察员,134名为专业监察员,1315人为专业人才或专家,其他人员529人。英国健康安全执行局通过多种方式,提高专业人员和监察人员的素质,包括引入管理课程和提供跨部门的领导力培训计划,提高监察员的领导和管理能力;支持监察员的专业发展,为新招录的监察员提供职业安全健康监管研究生学历课程,为现有的专业监察员提供技术和法律课程;为普通雇员提供个人发展课程,以提高其监察能力。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山安全监察局,对新招煤矿监察员的知识、技能和从业经历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一般要求具有工程师背景,或曾经担任过矿山经理。对监察员的知识、技能要求包括:具有煤矿、电气、机械或地质学专业背景,在煤矿从业10年以上。此外,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山安全监察局也招录其他专业背景的监察员,如:职业卫生师、人因工程师等,还招录有过警察背景的人员来进行事故调查。

赋予监察人员充分的执法权

国外的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机构权力大、执法严格,对违法违规情况处罚力度大。

美国规定联邦职业安全健康局的监察员可以在合理的时间内,进入任何一家工厂或单位开展检查,监察员具有权和处罚权。在工作场所,安全健康监察员一旦发现企业存在严重的职业安全与健康问题,就会建议在经济上给予严厉的处罚。美国《1977年联邦矿山安全健康法》从法律角度规定了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的职能,赋予矿山安全监察员对矿山安全与健康情况进行监察的权力,不论矿井规模大小和人员人数多少。

德国规定监察人员可在不事先通知的情况下,在任何时间对企业进行抽查,对不符合安全规定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通知。如果企业在规定时间内没有达到相关要求,监察人员有权力责令企业停产。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2002年煤矿安全健康法》和昆士兰州《1999年煤矿安全健康法》对政府监察员的职能和权力作了详细的规定,他们的职能和权力大致相同。昆士兰州政府监察人员的职能有:执法;对煤矿的安全与健康绩效进行监管;监察、审查并评估煤矿风险是否处于“可接受的程度”;检查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和程序的执行情况,以控制开采活动对人员造成的风险;在煤矿紧急情况影响到人员的安全与健康时,提供及时的建议和帮助;如果发现企业存在不安全的措施和环境,应确保企业及时采取整改和补救措施;调查煤矿重大事故和高危事件;对重大事故、高危事件及影响到矿山的风险进行调查;调查由开采活动所导致的安全与健康投诉事件;向总监察长提供煤矿安全与健康建议;依法提出的建议等。

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监察执法效率

国外职业安全健康监察机构非常重视依靠先进的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为日常的监察执法提供技术服务与支持。此外,它们在进行事故调查与分析时,充分依靠科研机构的力量,应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分析事故的根本原因,为事后修订法律和整改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在职业安全与健康战略目标中提出,要特别注重提高美国联邦职业安全健康局的“信息搜集、分析”能力,建立完善的信息分析、研究基础设施,科学、及时判定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以便作出恰当的应对措施。美国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在宾夕法尼亚州匹兹堡市设有安全健康技术中心,为提高监察执法效率和重大事故调查能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在美国2006年萨戈(Sago)矿难调查过程中,联邦矿山安全健康局委托美国陆军工兵研发中心,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程序、有限元法和动态单自由度分析等技术,对井下密封墙结构的抗冲击能力,以及爆炸损毁设施进行分析,科学、准确地确定了事故原因。

澳大利亚昆士兰州矿山安全监察局为了管理庞大的执法监察数据,开发了“监察实施数据库”(IPD)软件。在开发IPD之前,昆士兰州矿产能源部开发了一套根据矿山生产经营的风险,确定矿山安全等级的风险管理评估程序软件(RMI)。为更好地发挥风险管理评估程序软件和“监察实施数据库”的功能,2002年昆士兰州矿产能源部将这两个功能软件合二为一,建立了“基于风险的监察实施和计划数据库”(RIPS),提高了监察执法效率。

日本厚生劳动省建立了完善的安全生产信息管理系统。日本通过对企业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收集和整理,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体系,实现了对企业信息在线汇总分析,并将其应用于政策制定、现场监督与指导中,提高了监督监察的效率。

注重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服务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4)

2013年3月,记者走访了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的职研中心。在职研中心马骏主任的介绍下,看到了他们长久以来的坚持和执着。

开展职业卫生专业技术服务

根据马骏介绍,职研中心成立于1986年,现有288人,下设职业危害检测分析与研究中心、职业卫生评价中心、职业健康监护中心、职业病诊断中心、职业卫生技术研究与咨询中心,以及石龙医院、石龙护养院。27年来一直开展维护劳动者生命、健康与尊严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承担了大量部级、省部级科研课题,形成了粉尘危害防治尤其是尘肺病防治等优势专业。

2012年12月,职研中心还通过了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甲级资质专家评审。目前,职研中心已具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的所有资质,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资质、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评价资质、职业健康监护资质、职业病诊断资质。这使职研中心成为能够提供具有法律效用的,从现场到诊断治疗康复全方位技术服务和支撑的技术服务机构。

职研中心参与了多部职业卫生法规和标准制定工作,2012年完成国家安监总局和国家煤矿安监局的《职业健康监护监督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办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危害防治规定》和《煤矿职业危害防治技术设计要求》等7项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参与总局职业健康司甲级机构的审核和“三同时”预评和控评报告的评审工作;参与甲级机构资质延续复审,包括9个行业18份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的评审工作,提出专业意见,为国家安监总局做出最终审核决定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参加国家煤矿安监局重庆、福建两省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调研工作;对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组织技术审查,对专家组组成及审查过程进行监督,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科学的处理意见。

此外,职研中心还对云南、新疆、山西、安徽、北京等地安监局、煤监局提供技术服务和支持。2012年,职研中心共接受1万6000人的职业病诊断申请,共诊断出尘肺病例1074例、噪声聋9例,完成职业健康体检近2万9000人。

活跃在一线的研究集体

职研中心始终注重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健康监护、职业病诊断鉴定、康复护养团队建设。2012年,北京市举办首届全市职业卫生技能选拔赛,职研中心的参赛者与众多竞争对手同台竞技,一路过关斩将,包揽了职业病诊断与鉴定个人单项前三名,并获得“北京市卫生监督岗位能手”的光荣称号。

成绩的取得不是偶然,在这个集体中,职研中心的工作人员立足岗位实际,以踏实、严谨、刻苦的作风,奋战在我国防治职业病的一线。职业危害检测分析与研究中心、评价中心主任王雪涛告诉记者,“我们在高温40多度的砂石厂工作过,也在野外被黄蜂追赶过。”百米井下、工厂车间都是该中心技术人员的工作地点,无论严寒、酷暑,只要工作需要,他们都会马上带着检测设备赶到现场。检测工作离不开专业设备,平时,技术人员每次去现场都要根据需要携带近20台设备,在参与一些调研课题和项目时,出去一趟至少要携带50台设备。这些专业设备需要精心呵护,且不允许带到飞机上,因此无论去哪儿,技术人员只能乘坐汽车,一路风尘仆仆地赶过去。2012年,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分析中心与评价中心共完成现场检测与评价数十家,涉及机械加工、化工、电子、家具制造、建筑材料、印刷等行业。不但进行现场危害因素的检测分析,而且根据职业危害程度和疑难职业中毒的鉴别诊断,进行生物检测。

发挥专业优势

就是这样一个专注于维护劳动者生命、健康和尊严工作的集体,在谈到未来的发展时,他们有着无限的畅想和缜密的规划。马骏告诉记者,2013年是职研中心全面推进“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重要一年,也是对职研中心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的一年。“如何做到在职业卫生领域,发挥引领作用和建设部级研究院所,既是总局领导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我们单位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充分发挥我们单位已经形成的职业病专业优势,对我们人员的素质、业务能力、管理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能力建设,创新管理方式,提升管理水平是我们今年着力解决的问题。”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5)

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局(OSHA)

在美期间,代表团拜访了美国劳工部职业安全健康局(OSHA),听取了OSHA法律标准司司长及有关专家关于美国职业卫生法规标准制定的介绍,并就职业卫生监管、职业卫生培训等问题进行了交流。与美国水泥协会专家就水泥生产过程中的职业危害防治进行了交流。

OSHA依据1970年《职业安全与健康法》,于1971年4月成立,隶属劳工部,是联邦政府监察管理机构。主要职能是保障美国除矿山以外的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矿山安全与健康由矿山安全与健康监察局负责)。

OSHA监管采取垂直监察和委托监察相结合的方式。垂直监察主要由分布在全国的10个地区职业安全与健康监察办事处,以及85个小区办事处直接进行监察管理。委托监察则由联邦职业安全健康监察局批准和资助的方式委托州进行监管。

考察美国企业情况

在美国,代表团参观了TXI河畔水泥公司(CRESTMORE)和费希尔(FISHER)喷漆公司,并与两家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交流。

CRESTMORE是位于洛杉矶市的一家水泥生产企业。该公司通过采用全自动装袋机、安装除尘罩等措施,解决了水泥装袋环节的粉尘问题;通过使用内覆薄膜包装袋及多袋集中二次包装等措施,解决了水泥装袋后及运输过程中的扬尘问题。

FISHER是世界上最大的专业从事喷漆作业的公司。该公司采用密闭、负压抽气和操作人员佩戴全面罩长管呼吸器等措施,解决了喷漆操作人员接触化学毒物的问题。

加拿大职业卫生监管工作情况

在加拿大,代表团考察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与预防技术服务协会(WSPS),听取了其为政府和企业提供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情况介绍。考察了卑诗省劳动安全局(WorkSafeBC),听取了加拿大职业卫生监管及WorkSafeBC业务开展情况介绍。

安大略省工作场所职业安全健康与预防技术服务协会(WSPS)

WSPS是为企业提供职业安全健康咨询、培训的机构,协会内设员工咨询委员会,委员会下设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15家企业。小组到企业实地考察并听取企业及员工的意见与建议,并反馈给委员会。由委员会制作一套涵盖9个方面的400多个课程文件,放在其网站上,供企业员工在线学习。

卑诗省劳动安全局(WorkSafeBC)

WorkSafeBC是一个法定机构,是卑诗省受理工人赔偿保险的唯一承保机构,负责受理工人提出的所有赔偿诉求,是职业安全与健康的监督检查与事故调查处理机构,以及职业安全和健康的宣传机构。劳动安全局运营资金全部来自雇主支付的保险费,工人不需付费,政府不向劳动安全局提供额外拨款。

主要收获与体会

总体来讲,美国、加拿大两国职业卫生水平比较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完善的法规标准

1970年,美国联邦政府《职业安全与健康法》出台伊始,OSHA便制定了更具体的配套法规和标准。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的职业安全与健康法规标准陆续出台。同时,美国联邦政府也经常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已有的法规标准不断进行修改和完善。经过40多年的实践,美国已经建立了完备的职业卫生监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加拿大联邦和省(州)都建立了严密而又责任明确的工作场所伤害预防责任体系,并写进加拿大联邦和各省(州)的法律,推进了加拿大工作场所职业危害预防工作的开展。

严格的执法

在美国,联邦政府出台的各项职业卫生法规标准都能够得到很好的落实,对职业卫生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主要针对雇主,视雇主违法行为情节轻重,处以若干罚款直至刑事处罚。

在加拿大,健康与安全专职官员有权随时进入工作现场监督检查,或对导致严重工伤或死亡的事故展开调查。同时,加拿大联邦职业安全健康法律中引入了刑事犯罪条文,相关责任人可能受到刑事责任追究。

分类监管和跟踪检查

在美国,OSHA监察人员要对各种工作场所进行监察。职业安全与健康法所涉及的工作场所数量高达800多万个。为此,OSHA制定了一个优先监察顺序计划,按照紧急危险、灾难性事件或死亡事故、雇员提出申诉、其他参考信息源得出的监察目标,对企业实行监察。对于监察中发现的问题,监察人员对雇主实施跟踪检查,如果雇主未能纠正这种违法行为,安全与健康监察员可通知雇主必须纠正,如果这种违法继续下去,则将加重处罚。

加拿大政府向企业派遣监察员,对工作场所安全健康工作情况进行检查。法律赋予了监察员一定的权力:事前不需要打招呼,就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地到企业进行工作场所安全健康检查,并与企业安全健康委员会交流,业主不能拒绝;有权检查任何一个工作场所及设施设备;有权调阅职业安全健康工作记录、报告和数据;有权为测试相关设施设备的完好程度,而带走相应的样品;有权与员工自由对话,测试员工是否掌握相关职业安全健康知识和操作方法。一旦发现问题,监察员可以立即停止相关区域的作业,直至问题得到解决。

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

做好职业安全健康预防工作,关键在于实施综合的员工安全健康教育培训,提高员工操作技能和安全素质,真正实现预防伤害和拒绝伤害。加拿大各级政府、各类行业机构和专业团体组织,利用各种资源,开发出了大量图文并茂、浅显易懂、免费或低费的实用工具型职业卫生与安全信息和培训资源。这其中包括根据实际需要开发的网站和培训材料,这些网站丰富的视频资料能够很好地指导工人的安全操作行为。加拿大省、市级政府还持久开展“公众知识运动”,把普及职业卫生安全常识与预防工作场所安全事故的经验交流相结合, 提升全民安全与职业卫生意识。

企业职业病防治技术和管理经验

水泥生产企业装袋环节的防尘问题和喷涂企业喷漆环节的防毒问题是困扰我国很多企业的一大难题,严重危害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本次考察的两家企业都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从技术角度看,这并不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在我国也完全能够做到,关键问题是企业对这些问题是不是高度重视,是否能够投入一定的人力和物力来解决问题,真正把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健康落到实处。

建 议

通过与美加两国政府机构、协会组织,以及有关企业的交流、考察,结合我国职业卫生工作实际,提出以下建议。

构建完善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尽管近年来我国出台了一系列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初步形成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管法规标准体系,推动了我国职业卫生监管和职业病防治工作。但是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相比较,还存在很大的差距。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法规规章和标准建设的步伐,制修订一批看得懂、用得上的职业卫生法规规章和标准,进一步构建完善的职业卫生法规标准体系。同时,法规标准批准部门有义务将制修订的标准,通过政府网站等多种渠道及时出去,畅通使用者获取渠道,从而执行法规标准。

开展全国职业危害企业摸底调查工作,推进企业分级分类监管。我国职业病危害企业众多,涉及矿山开采、建材生产、船舶修造、化工、电子等30多个行业领域。但是目前全国各级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只有5 000余人,要想对数量庞大的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实现全面监管是不现实的。因此,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应争取一定的项目资金,借鉴人口普查方式,设计一套方案和表格,组织全国各地对存在职业病危害的企业进行彻底的摸底调查,摸清存在职业病危害企业的数量、类型、分布区域等。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对职业病危害企业的分级分类监管,将有限的职业卫生监管力量,集中用在对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的监管上,提高监管效率,实现科学监管、有效监管。

做好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采取传统宣传教育培训与网络媒体新技术结合等多种形式,加强对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标准及职业卫生基础知识的宣贯力度,强化对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接触职业病危害劳动者的培训,提高企业的职业病防治水平,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6)

中图分类号:TD7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人们工作和生活素质的提高,职业安全健康已是劳动者和从业者的第一需要,我们在经济转型发展中,加强调查研究,坚持科技兴国,开展职业安全健康培训、标准制定和许可证管理等工作,推进职业安全健康事业发展。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OHSMS)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国际上兴起的现代安全生产管理模式,与IS09000和ISO14000等标准化管理体系一样,被称为是后工业化时代的管理方法。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旨在控制和降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最大限度地减少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二、我国职业健康安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一些地区和单位思想观念不适应,重经济发展的GDP和企业效益,忽视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经济大而不强,采掘、冶炼、重化工等传统产业和高危行业在经济构成中所占比重过大,加大了事故发生的几率,职业危害治理和职业健康工作滞后;由于煤炭和非煤矿山、化工等行业集约型增长能力和集约化生产水平较低,低水平重复建设,基础管理薄弱,行业管理弱化,安全投入不足,技术生产管理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差,安全保障能力不足。

2.从政府监管角度看,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管理。职业危害防治和监管工作职责不明确,监管机构不健全,监管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特别是有些地区(市县)基本上没有单独设立职业健康监管机构,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们对职业危害防治和监管的要求。

3.从企业角度看,一些企业对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工作不重视,基本上是重发展、轻安全,重效益、轻防治,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没有按照有关要求建立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的制度和措施,违规建设、违规生产、违规作业问题突出;甚至有的企业严重缺乏职业危害安全技术防护措施,基本上没有规章制度。

4.从劳动者自身保护方面来看,工伤保险制度对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发挥作用不够,缺乏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来干预职业安全健康工作;劳动者自我防护意识较差,不了解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权益受到侵害,也难以维权。

三、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举措

1.提高安全健康意识,营造全社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

文化决定意识,意识决定行为。安全健康文化是人们从事安全健康活动的安全健康价值观、行为标准和物态的总和,是尊重人的生命安全,保护人的身心健康,实现人的价值理念。树立社会安全健康文化理念,提高人的安全健康素质,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营造良好的安全健康风气,从物质、精神两方面,从员工、企业、社会三层次,形成全系统、全过程、全方位的安全健康文化氛围、舆论氛围,引导和启发全社会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和安全健康。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健全职业健康管理制度

从国家层面,加快劳动安全健康方面专业法规的立法工作,修订、完善现有法律、法规,健全各领域相关的法规、技术规程、标准,依法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行为,做好职业危害申报制度、作业场所监督检查制度、职业卫生安全的许可证制度的建设工作,把安全生产和健康管理工作纳人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

进一步完善经济政策,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安全科技方面的投人。通过加大科技投人来推进科技创新,从而运用更加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改善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面貌,从而使我国的安全生产以及职业健康工作能够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基础上。

3.进一步完善企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

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责任追究制度。根据目标管理原则,从企业法人、董事长等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普通员工,层层制定、分解目标,逐级落实目标责任,签订责任书。

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健康管理考核标准。根据国家、部委、行业制定的《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因企制宜,制定公司考核标准。

规定员工安全健康行为规范,《安全健康管理手册》,明确总要求、目标、职责等,为安全生产健康管理指明方向,做到有章可循。

建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安全生产制度》《健康管理制度》《事故汇报、分析、处理、调查制度》《事故应急救援制度》等重视教育培训工作,真正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入企业管理中。教育培训是提高员工素质、意识的基本方法和有效手段,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企业管理者应增强时代责任感和使命感,以身作则,自觉学习安全生产、健康管理相关的知识、法律,提高自身意识,将安全健康管理工作纳人企业管理中,积极营造企业安全健康文化氛围,重视教育培训工作,为培训的组织、管理、资源等提供支持,确保安全生产与健康管理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4.加强政府职能监管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7)

二、活动对象: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从业人员。

三、活动时间:年6月,“安全生产月”活动期间。

四、活动内容:

(一)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下乡

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发放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规章,举办现场咨询活动或专题讲座,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国家职业病防治规划》、《作业场所职业健康监督管理暂行规定》(国家安监总局23号令)和《作业场所职业危害申报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号令)等职业健康法律法规和规章,增强健康管理主体责任、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权益,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主动履行法定义务、严格遵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法维护职工健康权益。

(二)职业健康科技下乡

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宣传职业危害防治技术,引导生产经营单位优先采用有利于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保护从业人员身体健康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逐步替代职业危害严重的技术、工艺和材料。加快技术改造,提高生产机械化水平,推进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淘汰国家产业政策的工艺、设备和材料,有效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

(三)职业健康文化下乡

深入生产经营单位发放《职业健康知识图册》,悬挂“职业危害警示告知挂图”,举办现场咨询活动或知识讲座,管饭宣传职业危害防护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危害防护意识和能力。同时,告知生产经营单位负责人应承担哪些职业健康管理职责,建立哪些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采取哪些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告知从业人员应承担哪些职业健康义务,依法享有哪些职业健康权利。

五、活动形式

(一)县安监局组织“三下乡”活动宣教组,由局领导带队,深深入重点乡(镇、场),联合乡镇安监所,对职业危害严重的重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一线宣传教育活动,具体形式为举办现场咨询活动和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图册等资料。

(二)《职业健康只是图册》和“职业危害警示告知挂图”由省安监局统一组织制作,活动期间由各“三下乡”活动宣教组深入生产经营单位进行悬挂和发放,将《图册》发放到广大从业人员手中,普及职业危害防护知识,将“挂图”悬挂到存在职业危害的作业场所,警示教育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做好职业健康工作,预防和控制作业场所职业危害。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成立活动宣教领导小组,安排专人负责,把开展“三下乡”活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认真搞好“三下乡”活动。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8)

(二)强化责任,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以市安委会办公室名义印发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对我市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工作提出五点要求,一是充分认识《意见》出台的背景和意义,切实增强做好职业健康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认真抓好《意见》的学习宣传贯彻,提升职业健康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三是强化沟通协作,健全完善职业健康监督管理工作机制。通过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研究解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协助配合机制不顺畅等实际问题,提升工作效率和合力。2018年4月23日,组织召开2018年度职业病防治联席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甘肃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健康工作的意见》和《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有关职业健康工作内容,对职业健康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四是配合安全生产科完成《武威市委武威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中2018年需完成的工作任务,将职业健康有关工作任务纳入对各县区及市安委会相关成员单位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内容,推动行业领域监管机制的建立和责任落实。五是加强监督管理,全力推动两个责任落实。要求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在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时将职业健康执法工作内容纳入一并开展,有序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

(三)认真安排,积极开展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和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评估工作。一是认真分析2017年度职业健康评估工作薄弱环节和不足,先后制定印发了《关于开展2018年度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工作评估的通知》和《关于做好2018年度职业健康监管执法工作评估的通知》,成立了市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领导小组,对评估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提出明确的工作要求和方法步骤,确定了50户参评企业,其中凉州区20户,其他县区各10户。二是为进一步推进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评估工作,积极与省局职健处沟通,邀请省局职健处处长尹江疆、兰州安监局七里河分局职健科的王主任为企业负责人和计算机操作人员,讲解了职业病防护知识和如何通过甘肃省安全生产综合信息平台进行职业健康评估的申请和上传工作。目前县区正在按照要求开展企业评估资料上传和申请阶段。三是面对企业底数不清、情况不明,职业健康基础工作薄弱的现状,4月份结合日常监督检查和评估等各专项工作开展为期1个月的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复核工作,对已经申报的企业信息和相关数据再次进行核对,从数量、质量两个方面,推动企业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工作,为职业健康评估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四是将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和职业健康监管执法评估工作工作相结合,在非煤矿山、化工、金属冶炼、水泥、陶瓷、车辆制造和维修、铅蓄电池生产、木质家具、面粉和饲料加工等重点行业领域开展职业健康监督执法活动。以未依法开展职业病危害项目申报、不按要求进行职业健康检查、不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度(强度)超标等违法行为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对省安委办查出的628条隐患问题进行梳理,对涉及职业健康153条隐患问题(其中工贸11户职业健康46条,化工11户问题职业健康74条,矿山5户职业健康31条,建筑1户问题职业健康2条)发给县区职健股室相关工作人员,督促企业制定整改方案,按期完成整改任务。积极向分管领导汇报,与安全生产科、危化科、综合科商议,组成三个督查组,对各县区、各企业开展整改落实情况、职业健康评估工作开展情况及企业风险评估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情况一并进行督查,目前三个督查组正在开展督查。结合安委办督查反馈问题,深刻反思,对职业健康执法工作进行研究,制定《用人单位职业健康基础建设检查表》,将职业健康工作分为责任体系、规章制度、管理机构、前期预防、工作场所管理、防护设施、个人防护、教育培训、健康监护和应急管理等十项内容,58项具体检查内容及评判标准,下发县区,指导县区开展执法工作。

(四)加大宣传,扎实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宣传教育活动。一是认真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进厂矿、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各微信群、qq群不间断地推送各类职业病防护知识和常识800多条,将省安委会剪辑整理的《职业病预防警示教育片》推送到武威安监及各县区安监微信群,广泛普及职业病防护知识;认真落实“四堂课”“三个一”等规定动作。各分管领导分别在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冶金、建材等各自分管的重点企业进行职业病防护警示教育和法律法规知识授课活动;印制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手册300多份,在宣传和检查中发放到一线职工手中,提高劳动者的自我防护意识;3月1日至6日抽调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督查组,对各县区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进厂矿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进行督查。在三县一区工业园区开展职业病防护知识“进厂矿进家庭”宣传教育活动,并聘请两名安全生产专家深入职业病危害严重企业开展检查,共检查单位9个,查出隐患问题76条,对查出的隐患问题,现场下发整改指令书9份,要求企业限期整改。二是配合法规科做好安全生产月工作,大力宣传职业健康防护知识,督促职业危害重点企业参与全国安全生产知识竞赛答题活动。三是积极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活动。4月24日组织市、区职业病防治联席会重点成员单位在武威市装备制造园区凯帝斯电梯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集中宣传活动。以“健康中国,职业健康先行”为主题,采取现场发放《职业病防治法》及宣传手册、、组织专家进行职业病义诊活动等形式进行,对武威市装备制造园区企业一线职工进行面对面的宣传教育,引导广大职工认真开展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知识和防护知识学习,提高个人防护意识。

(五)强调工作纪律,强化机构改革期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及时转发了《省安监局关于做好机构改革期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的通知》,对做好机构改革期间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认识,保证工作连续性,不折不扣地把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做到改革期间思想不乱、工作连续,确保机构改革期间全市职业健康监管工作有序进行。二是严格落实监管责任,认真落实好今年各项重点工作。要求各县区围绕今年市政府与各县区政府签署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有关目标任务和要求,认真落实好今年的各项重点工作。三是加强组织领导,严肃工作纪律。确保工作不断、力度不减,各项工作机制稳定运行和正常运作,最终实现“平稳过渡、无缝衔接”。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是职业健康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企业对职业健康工作认识不够,职业病危害治理投入不足,部分企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员工未开展岗前、岗中、离岗时的体检。二是职业健康技术服务支撑体系建设滞后。目前,全市7家医院取得职业健康体检资质,市疾控中心取得职业病诊断机构资质,我市尚无职业卫生评价、检测、检验技术服务机构,三是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难度较大。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职业病危害评价审批滞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建设滞后是制约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四是职业卫生监管基础薄弱。安监系统专职职业卫生监管人员少,专业知识不足,在人员、经费、技术、装备等方面还不能满足职业卫生安全监管工作的要求,尤其是缺少专业技术人才。五是职业健康执法年活动成效不好,效果不佳,县区对存在职业危害企业主体责任落实不到位的处罚力度不大,没有起到警示一片的作用。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和打算

(一)切实做好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工作。9月上旬,省安监局将对我市职业病危害防治工作进行评估验收。目前三县一区确定的50家评估单位正在按照要求进行资料录入和上传工作,计划7月下旬开始,利用15天时间抽调县区相关人员组成评估组,对各县区职业健康评估工作开展初评,通过初评,查找不足,督促企业对标对表,及早补齐短板,确保职业病危害防治评估取得好成绩。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9)

关键词:职业健康;原因;知识;开展;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76-02

在职业教育中要特别重视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这不仅是为了保护职校学生自身的权利和福利,也是我国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如果让每一个学生在上岗之前就能接受系统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培训,告知他们各种职业病发生的原因,让他们掌握职业保护的知识和手段,他们就会逐渐学会在劳动中自觉地保护自己的健康与安全,职业危害就能很大程度地减少。

一、对中职学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的原因

(一)中职学生特点

目前,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校学生中农民的后代占了70%以上,他们毕业后绝大多数都将进入生产第一线。由于他们在农村生活中自由、松散、无序的习性与现代城市工作所呈现的规范化、技术化、复杂化特点格格不入,导致他们被社会赋予“城市建设的生力军”的同时,也很容易成为职场受害的“主力军”。

(二)企业特点

我国部分企业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职业卫生安全(OHS)管理相当滞后,职业卫生与安全教育、监管和专业服务相当缺乏。另外,个别企业一味追求经济效益,职业危害事故不断发生。因此,改善职业健康和安全是当前刻不容缓的事情。

(三)职业病是一类人为的疾病

影响职业病发病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人、职业病危害因素和作用条件。只有三者同时存在才能引起职业性损伤。作用条件主要有:

1.接触机会。有接触有害物质的机会。如果作业环境恶劣,职业危害严重,可工人不到此环境中去工作,即无接触机会,也就不会产生职业病。

2.接触强度(浓度)。主要取决于接触量,作业环境中有害物质的浓度(强度)越高(强),接触时间越长,危害就越大。

3.工作环境与劳动强度。工作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布局不合理、管理不善、缺乏卫生技术措施和个人防护措施等,都可增加劳动者接触危害因素的机会和接触水平。

由此可知,职业病的发生和发展规律与人类的生产活动及职业病的防治工作的好坏有直接关系,所以关键在于预防。因此要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

二、如何开展中职生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对中职生进行职业健康与安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如何加强中职生的职业健康教育呢?我认为应从中职学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当前中职学校的教育现状,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中职生的职业健康教育。

1.系统地开设职业健康与安全的课程或相关课程,定期举办讲座。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等方式,以课堂为主,系统传授职业健康知识。

2.利用广播、橱窗、刊物、班会课、团课、网络等途径进行广泛宣传,营造声势,扩大影响,提高学生职业健康的意识,增长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

三、中职生需要了解的职业健康与安全的知识

(一)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

自2002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正式实施以来,我国已形成以《职业病防治法》为核心,《尘肺病防治条例》《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和《使用有毒化学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三条例、卫生部制定的17项配套规章并制修订各类职业卫生标准636项,职业病诊断标准93项,放射卫生防护标准82项,职业性放射性疾病诊断标准35项为支撑的法律、标准体系框架。2006年卫生部了《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诊疗许可证发放管理程序》,重新修订了《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等规章和配套文件。而《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管理办法》《职业健康监护管理办法》《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等法规,对规范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行为,加强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的管理,规范职业健康监护和职业病诊断工作,保护劳动者健康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职业卫生管理体制得到完善。

(二)企业员工相关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

法律法规明确了用人单位、政府、技术服务机构和劳动者在职业病防治中的法律责任,如劳动者既享有作业场所获得保护身体不受危害、有获得工作场所有害因素信息、有获得健康监护不需付医学检查费用等权利,同时又须遵守国家及企业的法规、规章、制度,配戴特殊需要的个人防护用品。用人单位除了要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卫生标准,为劳动者提供符合职业卫生标准要求的工作环境和场所外,还要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有效的个体防护用品、职业卫生服务(包括工作中可能对劳动者产生职业危害的信息,健康监护,因工伤、职业病而致残的健康管理、治疗和康复等)、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并依法承担因职业危害而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危害的赔偿责任。

(三)职业健康检查常识

职业健康安全技术篇(10)

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决定因素是人,而决定人的因素是安全文化素质,而决定安全文化素质的重要途经是教育。工会具有教育职工的重要职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和中国工会章程明确规定:“要发挥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教育职工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坚持“以人为本”,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是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加强职工安全素质教育,也是工会文化建设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企业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加强安全素质教育,通过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人文氛围和生产中协调的人机环境关系,能对人的观念、意识、态度、行为等形成从无形到有形的影响,从而对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控制作用以达到减少人为事故的效果。同时,加强安全素质教育又使人们在安全生产活动中,丰富了安全的准则、理念、策略和手段。它除了关注人的知识、技能、意识、思想、观念、道德、伦理、情感等内在素质外,还重视人的行为、设施设备、工艺工具、装置环境等外在因素和物态条件,并且解决人的基本人文意识、素质问题。安全素质教育对企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长期和深远的。安全素质教育突出尊重劳动者的健康和生命,实现人的价值,是推进和谐企业、和谐社会的一种企业文化内涵。工会组织具有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职责,并肩负着安全素质教育重要职能。

二、提高职工安全素质教育是工会工作当务之急

要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要使企业安全健康发展,职工安全素质教育十分重要。工会组织要不断提升企业安全文化氛围,不断创造安全素质教育机会,坚定不移把员工安全素质教育放在首位,在企业生产发展同时,不断加强职工的安全素质教育。随着企业经济不断发展,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应用;用工制度的改革,人员流动性大,越来越多的农合工充实到企业生产岗位,原来传统的安全教育管理体制已不适应企业健康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企业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加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安全素质。杭钢集团作为省属国有大型企业,长期以来,坚持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教育培训,公司职工安全素质教育不断加强,职工安全素质不断提升。具体表现在:首先,职工有明确目标方向,知道安全生产重要性,对企业、对家庭、对个人至关重要。其次,职工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再者,职工能主动积极参与企业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工作,努力营造企业安全文化。但是,我们也清醒看到职工队伍整体安全素质存在差异:一是,随着企业经济发展转型,一些外来务工人员安全知识缺乏及时更新,安全素质相对薄弱;二是,用工制度的改革,公司使用较多的外包,这些务工人员缺乏系统安全素质教育和安全文化培养,如天车工等一些特殊工种人员流动大,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尤为重要;三是,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出现,使不安全因素和对人体有害的因素也在增加;四是,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缺乏新颖的管理机制,难以加强职工反“三违” 自觉性;五是,不良旧习构造安全主体自我防护隐患,如扬尘区域等特殊岗位不按规定戴口罩等。这些问题说到底就是职工安全素质问题。要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就要不断加强职工安全素质教育,不断加强安全文化建设。

三、工会加强职工安全素质教育的重要途经

职工安全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教育工程,与企业健康发展密不可分。提高职工安全素质必须进行长期的教育渗透、培植和积淀,建立安全教育长效机制,不能简单地认为举办几次培训班、讲座,搞几次活动,让职工拿到上岗证就认为安全知识、水平、技能达标了,安全素质就高了。企业要实现安全生产,最大程度取决与职工安全素质提高,只有职工安全素质真正提高了,才能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工会加强职工安全素质教育,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可采取有效途经和必要手段,提升职工安全素质:

一是,重视职工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教育, 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一般安全生产技术知识和专业安全生产技术知识等教育。提高职工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工会通过“职工书屋”文化教育平台,鼓励职工开展读书活动,接受安全知识、政策法规、事故案例等教育,使职工自觉遵守安全生产纪律。通过安全知识传递,不断提高职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价值观和自觉性,促使职工自觉遵章守纪,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纠正违章操作、冒险蛮干的错误行为,使职工在生产工作中真正学会“懂安全”。

二是,组织开展技术攻关和安全合理化建议活动。围绕安全生产劳动保护,发动职工开展群众性安全合理化建议、技术改进活动,形成全职工都来参加安全生产大讨论,都来参加安全技术革新,不断提高生产作业现场安全系数。

三是,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工会通过群众性经济技术创新活动,不断提高职工生产技术安全业务素质。

四是,组织开展“安康杯”竞赛和安全生产劳动竞赛。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安全教育活动, 不断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如贴挂安全标语、标志牌,进行知识竞赛、安全演讲,安全文艺节目汇演,定期放影安全录像,进行安全板报和宣传栏评比等形式的活动,寓教于乐,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安全”勺衷根在职工心里,在平时工作中能自我规范行为,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为维护职工在劳动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奠定坚实基础。

上一篇: 每月党建工作总结 下一篇: 月考心得体会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