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杂志社
分享到:

中学语文杂志

《中学语文》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8年,公开发行的旬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理论探索、教学前沿、阅读教学、教学设计、鉴赏教学、作文教学、质疑问难、复习备考等。
  • 主管单位:湖北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湖北大学
  • 国际刊号:1000-419X
  • 国内刊号:42-1021/G4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48
  • 创刊时间:1958
  • 发行周期:旬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0.01
期刊级别: 省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中学语文 2008年第06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中学语文杂志名家论坛

语文学习方式的选择和运用

摘要:学习方式是教学论和学习论共同研究的对象之一.也是今天各个学科教学理论十分关注的研究内容。学习方式是丰富多样的.它为中小学生各学科的学习提供了多样选择的空间。学习方式的选择,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因而我国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文将对中小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合理选择和有效运用两个方面作具体论述.以期在当前语文课程改革中对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指导有所助益。
3-7
中学语文杂志理论探索

浅谈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格

摘要:在人类教育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语文教育与人类文化血肉同构,融会成回旋激荡、奔腾不息的急流。毋庸置疑,语文教育并非只是“知识获得和能力训练”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的过程这个过程浸染着文化的精髓。饱含着丰厚的文化意蕴,跳动着生生不息的文化脉搏,具有鲜明的文化特质和文化功能,这就是语文教育的“文化性格”。
8-9

“为人生”语文课程价值观刍仪

摘要:新世纪以来,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之下,语文教育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诸多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同时,对语文教育的理论研究逐步走向繁荣、走向深入。在繁荣与深入的掩饰下,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理论,理论之多大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在这些理论面前,一线教师显得无所适从,尤其是一些老教师感慨“自己教了一辈子语文,现在不知道怎么教了”。
10-12

语文学略谈

摘要:世间已有许多学问,不妨再加一门语文学。语文学的作用不是用来代替基础的语文,但对语文教学有一种指导作用。众所周知,语文主要以文本即课文为解读对象,但如何解读,就字句方面来看涉及语言学,具体一些就有语音学、词汇学、语法学及修辞学。就篇章来看,则要涉及文章学。文章学是讲文章原理的,大致包括文体、结构、技法、语言等。
12-14
中学语文杂志质疑问难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册)应补注

摘要: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007年第3版)的注解,选择词条精当,规范简约,但仍有改进的必要,尤其是某些词语,亟待补注。
14-14
中学语文杂志语文教育论著评析

语文课堂生态的深度关注——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论著评析之三

摘要:2007年度语文教育研究者对课堂生态问题关注颇多,所涉及的论文可分两类,一类是对语文课堂的不良生态予以揭露,另一类是从学理的角度对语文课堂生态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我们发现其中有“逻辑”、“自主”、“错误资源”三个关键词最引入注目,触及到了课堂生态问题的深处。本文拟从这三个关键词出发,选取有代表性的三篇论文加以评析。
15-18
中学语文杂志新时期语文名师教学智慧巡礼

原始理解的生成与文本的持守——程翔语文教学智慧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是关乎学生生命成长的一个永恒话题。自新课标颁布以来,西方体验美学中“体验”理念的融入,一方面给阅读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语文课堂呈现出一片生态教育环境下的绿色生机;另一方面也使传统阅读教学在内容和方法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9-22
中学语文杂志阅读教学

有效阅读的三十维度

摘要:当今社会,人们的阅读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无限的书籍对人们有限的读书时间的挑战、呈几何级数膨胀的信息对人们接受能力的挑战、大量的新知识对人们理解能力的挑战……面临挑战.肩负培养学生阅读能力重任的语文教育阵地,却依然处于“教师累,学生苦。负担重.效率低”的困境,正是这“需要”与“现实”的激烈矛盾,近年来逼出了一个新的教研课题——合作探究,有效教学^①。笔者在此只谈有效教学中的有效阅读问题。
23-24

自主阅读指导策路探析

摘要:新课程标准积极倡导的自主学习方式.在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为广大教师带来了新的研究与探讨课题。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实施自主阅读?我们认为需要探索一系列内隐、外显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等策略。
25-26

课堂“悦”读,读出精彩——《秋天的怀念》朗读指导举隅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情以生文,文亦以生情,文以引声,声亦足以引文,循环互发,油然不能自已,庶渐渐可入佳境。”这就要求教师伴着学生课堂“悦”读——即阅读主体和阅读行为都必须是愉悦的。
27-28
中学语文杂志文本解读

折射心路历程的项脊轩

摘要:在解读《项脊轩志》时,人们常常遗忘了对“项脊轩”本身的观照。笔者认为,归有光对待项脊轩前后不同的态度,恰好折射了他科举仕途由无限憧憬到失意消沉再到重新振作的心路历程。
29-30

论《雷雨》“序幕”和“尾声”的诗牲意蕴

摘要:曹禺的话剧《雷雨》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杰作,也是中国现代话剧艺术成熟的标志。《雷雨》初载于1934年7月1目《文学季刊》第1卷第3期,原作包括序幕、第一至四幕主剧、尾声六个部分。但在东京首次公演时,因“原剧太长,‘序幕’和‘尾声’不得已删去了”。自此,“序幕”和“尾声”就因自身以及外在的原因而被长期忽略,
31-33

其文相近 其趣各异——细品《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

摘要: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和苏轼的《石钟山记》一同被选入人教版高中第三册第五单元。这两篇文章常被人相提并论,因为两文颇为相似:同为中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名篇;长短相同,均为五百多字;结构和表现手法相近,都是先考察所游地的地理沿革,再写实地的游览,末尾则发表议论;立论也相近,苏文要人实事求是,不要因惰就简,王文要人勇往直前。不要因怠就近。但仔细分析揣摩,两文在整体构架相似的情况下,却有诸多值得玩味的不同之处。
34-35

作为政诒生活桥梁的修辞行为——《邹忌讽齐王纳谏》别解

摘要:文题中的所谓“修辞行为”,并非一般意义上的话语行为,而是指为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实际效果,为了更好地实现话语活动政治目的的言语活动。研究这样一类言语活动的学科在西方称作“修辞学”。在中国古代没有一部类似亚里士多德的《修辞学》的专门著作,然而类似《修辞学》中谈到的修辞理论和修辞实践却是一点不比西方古代社会少。
35-36
中学语文杂志课例展评

一节有“品”味的语文课——余映潮老师《故乡》教学案例评析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这样的一段话:“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余映潮老师根据小说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实行探究式阅读教学,为学生搭建一个真正开放的交流平台.变文本解读为文本赏读、语言探究。并跳出课文读课文.让语文教学呈现新的生机。下面请看余映潮老师从创新的角度设计并执教的《故乡》。
37-39

漠视语言使课堂错失了多少精彩

摘要:曾经观摩过两位老师执教《兰亭集序》,整体上看来大同小异。说“大同”是因为两节课都遵循语文审美研读之道,对文章写的是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等等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对话和探讨.同时都注重声情并茂的诵读:“小异”主要体现在语言的品味上,一位老师从品析语言入手,来体验作者“乐、痛、悲”的情怀,另一位老师却漠视了语言本身的情感性.通过比较抽象空洞的概括方式来解读文本.因而细节的“小异”最终导致课堂效益的“大不同”。前者精彩生动,后者枯燥乏味。先看课堂片断回放:
39-41
中学语文杂志教海拾贝

人性之悲 手足之爱——《风筝》主题新解

摘要:《风筝》是鲁迅先生1925年写的一篇散文诗,收集在《野草》中,选入人教版七年级语文课本上册。就内容而言,作者回忆了他在少年时曾撕毁过童年弟弟的一只风筝的往事,但在教学过程中,就其主题而言,我觉得另有新意。
42-42

如何抓住整体来把握文段观点

摘要:文章的语段蕴涵着丰富而复杂的信息,有的语段其主要意思比较明显;有的却含而不露,主要意思蕴藏在语段的字里行间。要读懂某一语段的主要意思,把握作者的观点,关键是要根据文段表述的各个内容要点。从整体上把握全段的主要意思,包括作者的思想情志、思想观点、思想倾向等等。学生在碰上比较深奥难以理解的语段时,往住思路混乱,思维“卡壳”,理不出头绪。说不出一个究竟,这主要是因为不善于联系前后语句的内容及相互关系来进行整体思考而造成的,结果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稀里糊涂,以至理解错误。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