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建设杂志

《语文建设》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6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课文、教学设计、新课程新课堂、名师案例、综合性学习、教学短论、创新瞬间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1-8476
  • 国内刊号:11-1399/H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200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7
  • 综合影响因子:0.04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建设 2014年第02Z期杂志 文档列表

改革是新时期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摘要:<正>回顾改革开放35年的辉煌历程,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高瞻远瞩地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方针,20世纪80年代中期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坚定不移推进教育改革。以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强调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努力构建充满生机的中国特色
1-1

语文教师应是教书育人的楷模

摘要:<正>大学毕业后走上三尺讲台,一直担任语文教学工作,我的体会是:语文教师应是教书育人的楷模。语文教师巧用"书信",既可开启智慧,更能开启心扉这些年来,我一直以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为主,所教过的学生基本上长期生活、学习在农村,难免语文学习成绩不理想,还会染上各种不良习俗。我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自我学习语文的能力,主要是以私下谈心或与学生书信交流的方式来启发引导学生。有时,为了拟就一篇开启学生心扉的书信,我会构思一天,乃至数天,甚至像备课一样精心准备。有一次上语文课,我就刚刚讲过的一个语文知识点叫女同学吴秀梅回答,她居然没有答上来!我一时气急,骂道:"像你这个样子,要是考上大学,我回家种地!"事后,我很后悔,准备当天晚上到班上找她道歉。可是同学告诉我,她已经卷铺盖回家了。我当时就怔住了。不久,我委托一个学生带一封信给她。那个带信的同学回来告诉
2-2

着眼于教育生态,优化语文课堂教学资源

摘要:<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总体布局的高度来论述,特别强调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1]《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2]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质,也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提出的更新更高要求。生态问题正在演变为当今世界人类社会发展的中心问题。只有实现人类、社会、自然的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类社会长远稳步发展。教育也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走向生态化,建立教育生态系统,促进自身
4-5

论温庭筠诗歌作品中的艳俗与清丽

摘要:晚唐诗人温庭筠,被誉为"花间派"的鼻祖。其诗词作品大多以香艳示人,其描摹的意象与情景也皆被后人认为是艳俗之物。念于此,笔者本着科学的研究原则,对温庭筠的诗词作品做深入的探究与研读,得出不同的结论。本篇文章,笔者将结合温庭筠所在的晚唐时代特征,其个人经历以及分析部分诗词,为读者还原一个不一样的温庭筠,着重分析温庭筠诗歌作品中的艳俗与清丽之特色。
5-6

法国孔子学院词汇教学连续统模式及其启示

摘要:汉语中有很多词语跟语法结构的形式和意义并非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比如表达不确定语义的不确定范畴,不确定性词语与结构的不确定程度和范围从低到高,呈非离散状态分布。这一直是教学的难点之一,尤其是以成年学员为主的孔子学院,靠传统的机械操练或习得教学模式效果都不理想。法国蒙彼利埃孔子学院尝试运用连续统的分析模式,较为精确直观地分析这些表达手段的不确定程度,大大提高了学生对这类词语与结构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这一教学模式值得借鉴和推广。
7-8

关于构建写作教学理论的新思考

摘要:<正>现作教学理论的不成熟和不尽如人意的写作教学效果已成为一个共识,这种现象的产生固然有学生写作行为复杂、写作规律难以把握的因素,但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在于指导写作的有关理论游移不定。我们考察写作教学理论建构的历程,会使我们对这一点的认知更为清晰。一、写作教学论建构的艰难历程1.一般写作论导致写作教学僵化。以陈述性知识为主的这一理论体系虽能有效促进学生掌握写作知识,但很难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这从很多写作水平高但不承认自己是老师教出来的学生中就可
9-9

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小学低年级童话识字教学研究

摘要:本文基于母语习得理论、建构主义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多元智力理论及儿童心理学等理论,针对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童话引读、立体识字、综合发展"的研究策略,从语文素养养成的高度关注识字教学,将母语习得的理论从口语应用到书面语,以言语活动为中心采取"六环节"教学模式,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进行识字教学,解决目前识字教学存在的语言能力发展滞后的弊端。
10-11

独立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与实践

摘要: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是近年来备受独立学院关注的话题,经过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独立学院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从体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特色、论文选题、论文质量、论文呈现方式等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展,有效地促进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1-12

基于学生个体差异的语文教学策略探析

摘要:差异化教学是基于学生的准备状态、学习兴趣和学习风格等个体差异而实施的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语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的各个环节实施差异化的教学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促进每一个学生取得最佳的学习成效。
13-14

语文教育与学习型社区的推进

摘要:语文教育是人文教育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笔者认为其对于学习型社区的推进能够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从语文教育及特点与学习型社区及其建立入手,分析了语文教育与学习型社区之间的关系。语文教育的阅读兴趣的提高方法有助于学习型社区学习兴趣的提高,语文教学学习习惯的培养有利于学习型社区学习习惯的培养,语文教育的时间成果能够有利地保证学习型社区的推进,笔者认为,语文教育是学习型社区推进的基础和中坚力量。
14-15

点燃学生的道德火种——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思想道德教育

摘要:语文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基础,也是训练学生基本技能的一个过程,更是知行统一性和情意一致性培养的关键,而这其中的情感培养又是重中之重。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语文教育中渗入思想道德教育,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行为表现。国内所有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学习新课改的要求,在日后的教育工作中,针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状态,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教育优势,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入其中,培养学生健全的道德素质品行,燃起学生的道德火种。本文重点探究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挖掘思想道德教育。
15-16

梁启超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思想研究

摘要:语文课是语言文字训练课程,课程的主体是学生,教师是整个课程得以进行的载体。教师以其自身技能,将富有审美意趣的知识以创造性的活动传授给学生。梁启超在长期的深入研究中,形成了一套独树一帜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思想理论,他认为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力量的隐性资源,应当对自身课程内容和目标进行扩伸,因此,在梁启超的语文教育现代化思想中,注重强调的两点就是将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语文教育工作中,这样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发掘语文学科的内涵及魅力。
16-17

刍议中国古典文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摘要:古典文学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古以来它发挥着德育、美育和情感教育的功能。在古典文学宝库中,很多经典作品更是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结晶。这些经典之作可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力素材。本文运用理论结合实例的研究方法,在介绍古典文学的同时,进一步深入探讨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具体功能。
18-19

谈新课标下语文教案教学目标设计

摘要:新课程呼唤生成的课堂。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案对教学目标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成的课堂,学生学习内容明晰,教学方法最佳,检验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内容有益于学生心理发展,帮助学生掌握生存技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9-20

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误区与改进措施

摘要: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且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在运用信息技术,实现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中也凸显了一些问题。本文从问题出发,分析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几个误区,并依据误区提出改进方法 :只有以语文课程目标为出发点,从观念、技术使用、教学设计等方面实现正确定位,才能更好地让信息技术为语文教学服务。
20-21

简论和谐的高校对外汉语教学课堂的构建

摘要:和谐的对外汉语教学课堂是指课堂气氛和谐、人际关系和谐、多元文化共处和谐的留学生课堂。该课堂的构建需要对外汉语教师用心、知心、有耐心、有恒心。构建和谐的对外汉语课堂既有理论构建意义又有现实实践意义,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教师应着力构建。
22-23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摘要:<正>教学构思师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之上,把课文的重点段落3—11段整合出五幅图,分别是:破院秋色图、落蕊秋意图、秋蝉残声图、秋雨话凉图、秋枣奇景图。与此同时,师生共同赏析并探究这五幅秋景图,感受作者对故都的秋深深的眷恋、不舍之情。教学目标领悟故都的秋色与作者主观心情融合的特点。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2.难点:体会散文中情与景的交融。
23-24

应用型高等教育中《大学语文》课程建设的新探索

摘要:结合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实际情况,笔者围绕:"知学情、懂校情、会教学、善创新"的课改思想,积极改革,对《大学语文》课程的开发与建设进行了新的尝试与探索。
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