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建设杂志社
分享到:

语文建设杂志

《语文建设》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56年,公开发行的半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新课文、教学设计、新课程新课堂、名师案例、综合性学习、教学短论、创新瞬间等。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 主办单位:语文出版社有限公司
  • 国际刊号:1001-8476
  • 国内刊号:11-1399/H
  • 出版地方:北京
  • 邮发代号:2-200
  • 创刊时间:1956
  • 发行周期:半月刊
  • 期刊开本:B5
  • 复合影响因子:1.7
  • 综合影响因子:0.041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语文建设 2014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语文建设杂志关注

语文生活与语文教育

摘要: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语文本体的基本元素。正是在这个基础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由此,真语文主张必须将语文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定位于语言文字运用,把语言文字运用作为一切教学活动与教学设计的核心指向。本期北京语言大学李宇明、山东师范大学曹明海、西南大学荣维东、陕西师范大学王元华、浙江师范大学潘涌撰文强调了语言文字运用之于语文课程的重要地位与意义,解析了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并具体探讨了基于语言文字运用的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希望这组文章能让大家对真语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希望以此为契机,对符合真语文要义的教学理念和教学体系做更为深入的探索。
4-7

真语文:以语用为目标

摘要:所谓语用,即语言文字运用。语文的本体是语言文字,语文应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课程。教师在语文课上要着眼于语用教语文,学生在语文课上要着力于语用学语文,使语文课的教学过程切实成为训练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引导学生和语言文字亲密接触,和语言文字构成的文本对话,让学生在文本的字里行间穿行,品味语言,体味文字,学会语言文字运用。因此,真语文就要以语用为宗旨,将语言文字运用作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立足点,把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技能和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素养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8-10

确立语用目标,构建语文教育新体系

摘要:我国语文教育的种种问题,表面看是教学问题,其实质是课程问题,尤其是其背后所依据的语言观和语言学基础。有什么样的语言观,就有什么样的语文教育。我国的语文教育改革要取得突破,必须从更新语言观,构建语用教育理论体系开始。
11-13

语文教学中语用的核心和层次

摘要:中小学语文教学早就有语用这个概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之后,语用成为中小学语文教学的热点。但是,大家对语用这个概念的理解和应用是不甚透彻的。笔者试结合自己的研究,对语用这个概念进行解析,并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语用进行阐释。
14-17

积极语用:从接受本位到表达本位

摘要:当代人类正处全球化进程日益深入、强势“核心英iN(NuclearEnglish)”风靡世界的特定历史时期。无疑,误人歧途、外患内忧的汉语文教育正面临着空前的严峻挑战。那么,如何深度转换教育范式、创新教育目标,从而变危机为契机,当是汉语文教育顺应时势的突围之途。
18-21
语文建设杂志学术前沿

语境教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

摘要:语境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在特定语境中所需的具体的语文能力,而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教语文与学生学语文的教学。具体而言,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以语境理论为指导,顺应教学语境的变化,遵循语境教学原则,根据语境教学特点和语境教学途径,运用语境设计法、因境定教法、语境教学法和语境评价法,教给学生语境知识,指导学生掌握语境学习法,切实提高学生生活需要的语文能力。
22-24

语文课程的全“象”观照

摘要:“盲人摸象”的典故揭示了看问题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而几十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界的乱象正是这种盲人摸象生动的当代现实版。之所以会如此,是因为我们在一线教学和语文课程建设中全“象”意识淡薄,大家各执一端,难有共识。在深化语文课程改革的当下,一线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教改的成败及教学质量的高低,而全“象”意识是一种重要的课程意识。
25-26
语文建设杂志教学

作为古典散文文体的“说”与“论”

摘要:许多一线教师,讲到古典散文,往往在句法、修辞等方面下功夫,满足于知识性的阐释,但这种句法、修辞方面的特点,往往并不是孤立自足的,而是与文章的体裁(形式)紧密相关的。同样属于实用性的议论文,《文心雕龙》就分出“颂赞”“诏策”“檄移”“封禅”“章表”“奏启”“议对”“论说”“祝盟”“铭箴”等,其中大部分是政治性的,具有公文性质,有些已经随着历史的、体制的变迁而消亡了。其中“论说”篇,具有特别的价值。不弄清其作为文体规范的独特内涵与今日之不尽相同,解读古典散文经典很难精确。
27-30

语文教学不可缺失理性

摘要:当前,随着非理性主义在我国的盛行,语文教学领域兴起了一股去理性、反理性的思潮。然而,放逐理性却给语文教学造成了诸多问题和不良后果,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语文教学真的可以让理性缺席吗?本文不揣冒昧,就相关问题谈谈看法。
31-34

建构合理的课堂提问模式

摘要:本文从语文课堂教学出发,试图从教育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对在实际课堂提问中的异化类型、可能受到的限制性条件进行分析,进而建构合理的课堂提问模式。
35-38

对话,让思维更有深度——以《孔乙己》教学为例

摘要:小说教学中,我们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要求分析某一人物时,学生给出的答案往往是笼统的抽象概念,许多学生凭直觉能说上一两点来,但具体的又说不出所以然来,造成结论与文本间的“空档”;长期架空文本的论述,模式化的结论评价,易使学生产生思维倦怠,分析能力、思维能力难以有效提升。
38-40

开发地方教材对西部职教发展的意义

摘要:“西部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及教师培圳工程”旨在根据我国西部“十二五”规划中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新需求,发挥语文…版神在教育文化方面的专业优势,开展西部职业教育语文教材建设.提高两部职教教师语义教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联合西部职业学校积极开发地方语文教材是该项目的一项主要内容,本期所刊发的冀丽萍和黄宗良的文章是对此进行的一些思考。语文教育在职教教育中的地位至关重要,本刊将在下期继续关注陔项日的一些探索。
41-41

对中职语文的三个追问——兼谈中职语文课程内容及教材改革

摘要:初中毕业通过选拔分流进人中职后,语文科便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普高毕业经过高考升入大学后,语文科仍不可避免被边缘化了(中文系除外)。但初中和普高,语文的地位却仍是无比“显赫”的。为何进入中职、升入大学后,“显赫”的语文便一落千丈呢?这固然与现行体制下语文科的工具性有关,但与语文科本身的价值定位有关吗?与语文科本身的教学内容有关吗?
42-43
语文建设杂志专栏

王昌龄《出塞(其二)》:唐人七绝第一

摘要:唐诗七绝何者为第一,即所谓“压卷”,古典诗话延续明清两代,争论长达数百年。诗话家们在品评唐诗的艺术最高成就时,向来是李白杜甫并称,举世公认;但是在绝句方面,尤其是七言绝句,成就最高者为李白,其次为王昌龄。高棵在《唐诗品汇》中说:“盛唐绝句,太白高于诸人,王少伯次之。”…胡应麟在《诗薮》中也说:“七言绝以太白、江宁为主。”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则具体说到篇目:“必求压卷,王维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龄之‘奉帚平明’,王之涣之‘黄河远上’,其庶几乎!而终唐之世,绝句亦无出四章之右者矣。”¨’王昌龄《出塞(其一)》,千年来可以列入唐诗压卷之作,似乎有共识的性质。
44-47
语文建设杂志文学

真心之“礼”平凡之“爱”——《社戏》别解

摘要:《社戏》是小说集《呐喊》中的最末一篇,文章以鲁迅特有的“呐喊”式笔法开头,以批判的笔调叙述“我”两次在城里戏园看戏的经历,充盈其间的是不快与烦躁。然后笔锋一转,进入诗意化的写作,以明快的笔调追忆幼时在母亲娘家看社戏的情景,洋溢着欢快的主调,与后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相通之处,而与《呐喊》中的其他篇章不甚相合。那么,《社戏》与《呐喊》的共通性何在?仅仅由于发表于同一时期便收录其间吗?通过对鲁迅“爱的哲学”的分析,也许可以找到某种合理的解释。
48-50

“了”: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的关键词

摘要:现在通行的大多数教材和选本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下阕前三句的断句都作“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h’,这是对苏轼这首流传千古的词的传统断句。但一直有学者对此提出不同意见,认为“了”字应该划为下句,即这三句应该为“六四五”句式。最早提出这一观点的是清代学者朱彝尊,他从合律的角度提出了问题:至于“小乔初嫁”,宜可绝。“了”字属下句.乃合
51-53

情境反讽中的文化探寻——也读《邻居们》的讽刺艺术

摘要:鲁迅之后,老舍与张天翼并列成为讽刺艺术的“双璧”。在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之间,老舍面对国家命运的风雨飘摇、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劳苦大众的民不聊生,以知识分子的文化自觉,高举讽刺艺术的大旗,一方面直刺黑暗的社会现实,一方面直刺国民精神中的劣根性,以此探索“老大中国”的文化复兴之路,取得了可圈可点的艺术成就。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邻居们》堪称讽刺艺术的精品。
54-56
语文建设杂志评价

高考材料作文审题的三个原则

摘要:高考作文中,审题立意依然是评判作文的首要标准。对于材料作文,如何让审题不脱离材料的范围?如何把握审题立意的标准?如何让审题立意更深刻、更具体?诸如此类的问题是学生写好材料作文首先要解决的。因此,对材料作文的审题进行清晰的界定,是高三作文教学的基础。正确对待材料,把握好材料与作文联系的“度”,应该关注以下三个原则。
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