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现代医用影像学杂志 省级期刊

Modern Medical Imagelogy

  • 61-1289/R 国内刊号
  • 1006-7035 国际刊号
  • 0.73 影响因子
  • 1个月内下单 审稿周期
现代医用影像学是陕西省肿瘤医院;陕西省肿瘤研究所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9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陕西省卫生厅主管的学术期刊。现代医用影像学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术成果和经验的平台,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论著摘要、综述、专题讨论、教学研究、经验介绍、技术交流、病例报告

现代医用影像学 2018年第03期杂志 文档列表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估外周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鉴别诊断价值702-704

摘要:目的: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发生于外周神经的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声像图特点,探讨其对二者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采用二维灰阶及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的特点。结果:经病理证实的34例病例中,其中30例为神经鞘瘤,4例为神经纤维瘤。二维灰阶超声表现:共34例外周神经源性肿瘤均为边界清楚,形态规则的类圆形包块,一端或两端与神经相连。其中25例神经鞘瘤内部为均匀的低回声;4例神经鞘瘤内部回声不均匀,以实性为主,散在不规则无回声区,经病理证实为肿块内有出血、坏死。29例神经鞘瘤中,其中21例两端与神经纤维相连,8例一端与神经纤维相连,呈现"鼠尾征"。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纤维通过肿物中心,肿物呈梭形,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6例神经鞘瘤为3级血流信号,23例神经鞘瘤为2级血流信号,1例神经纤维瘤和1例神经鞘瘤为0-1级血流信号。3例未做出明确诊断。结论: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其可重复性强,简便,便于动态观察,可以为临床诊断神经鞘瘤与神经纤维瘤提供依据。

寰椎后桥X线表现及临床意义705-706

摘要:目的:分析寰椎后桥的发生率、X线表现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搜集2016年1月至2016年7月在我院行颈椎DR成像共2148例,均行颈椎DR正侧位,其中有45例含双斜位或过伸过屈位,检出寰椎后桥病例并分析其X线表现、发生率及其临床意义。结果:2148例中,检出207例寰椎后桥,占9.6%;207例中X线片显示颈椎退行性改变的135例(65%,135/207),颈椎未见异常72例(35%,72/207)。其中体检或外伤者35例(17%,35/207),伴有颈肩不适、头晕等临床症状者172例(83%,172/207)。结论:寰椎后桥是颈椎骨质结构的解剖变异,寰椎后桥的存在及形态与临床症状有一定的相关性,值得放射及临床医师的注意。

64层螺旋CT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效果研究707-709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64层螺旋CT对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患者预后情况的评估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4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通过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进行分组,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研究对象,每组各24例。对照组予以单纯造影检查,观察组予以64层螺旋CT检查。观察两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判断冠状动脉狭窄〈50%的准确率为94.44%,判断冠状动脉狭窄在50%-75%之间的准确率为75.00%,判断冠状动脉狭窄〉75%的准确率为100%,对照组分别为86.67%、66.67%和66.67%。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层螺旋CT检查在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IC术后预后情况评估中具有比较高的检测准确率,便于有效判断患者预后冠状动脉狭窄状态,有利于及时且正确的进行后续治疗。

经阴道B超与腹部B超诊断异位妊娠的临床价值分析710-712

摘要:目的:分析对异位妊娠患者行经阴道B超诊断、腹部B超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异位妊娠患者,随机将所选患者分成Ⅰ组和Ⅱ组,Ⅰ组行经阴道B超诊断,Ⅱ组行腹部B超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Ⅰ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96.36%,Ⅱ组临床诊断符合率为85.45%,Ⅰ组高于Ⅱ组(P〈0.05);Ⅰ组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为89.09%,Ⅱ组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为78.18%,Ⅰ组高于Ⅱ组(P〈0.05),但在未破裂型异位妊娠检出率、流产型异位妊娠检出率上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从B超图像检查结果来看,两组原始心管搏动检出率、盆腔积液检出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Ⅰ组胚芽检出率、假孕囊检出率、附件包块检出率均比Ⅱ组高(P〈0.05)。结论:针对异位妊娠的临床诊断,经阴道B超的诊断结果优于腹部B超,临床价值更加显著。

CT在术前结肠癌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713-715

摘要:目的:总结探讨CT在术前结肠癌及术后结肠癌复发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或取得病理标本的35例结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对比其术前CT诊断结论与病理诊断结论的符合率以及术后结肠癌复发患者的CT诊断结论与病理诊断结论的符合率,总结CT在结肠癌患者术前及术后复发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以病理切片诊断结果为金标准,CT在术前结肠癌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为82.86%(29/35),其中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4.21%(16/19)、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0.00%(8/10)、M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33%(5/6);CT在术后结肠癌复发患者诊断中的准确率为83.33%(15/18),其中T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8.89%(8/9)、N分期诊断准确率为83.33%(5/6)、M分期诊断准确率为66.67%(2/3)。结论:CT检查不论是在结肠癌患者手术前还是手术后复发诊断中都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可清楚显示病变情况,临床上值得推广使用。

研究输卵管积液的CT和MRI表现及误诊分析716-719

摘要:目的:探究输卵管积液的CT和MRI表现及误诊情况,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4年7月至2017年6月来我院接受救治的30例疑似输卵管积液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对30例疑似输卵管积液患者均实施CT和MRI检查,并将CT和MRI检查结果和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研究对比CT和MRI诊断的有效性。结果:经CT诊断显示,18例被确诊为输卵管积液,误诊3例,漏诊6例,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71.43%、66.67%、70.00%;经MRI诊断显示,21例被确诊为输卵管积液,误诊1例,漏诊1例,诊断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5.24%、88.89%、93.33%;统计发现,MRI和CT之间的敏感性及准确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CT和MRI影像学表现均显示大部分输卵管积液患者可见弯曲管状囊性改变,病灶指向患者子宫底外侧,且增强扫描结果显示,输卵管囊壁和间隔可见强化现象。结论:CT、MRI诊断输卵管积液均可获得一定的诊断效果,MRI诊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更高。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价值720-721

摘要: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急性阑尾炎中的应用。资料与方法:收集本院80例临床拟诊阑尾炎患者,术前均采用64排螺旋CT常规扫描,用adw4.6后处理工作站中后处理技术对图像重建,观察阑尾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毗邻结构,评估其炎性浸润程度及范围,了解有无并发症。结果:其中76例阑尾不同程度增粗、水肿,周围少许渗出影;58例阑尾周围明显炎性渗出灶,相邻脂肪间隙模糊;18例阑尾内粪石嵌顿;16例阑尾周围脓肿形成;9例阑尾粪石嵌顿并脓肿形成;8例阑尾穿孔;3例阑尾脓肿并粘连性肠梗阻形成。3例右侧附件囊性病灶伴感染;1例低位肠梗阻。结论:对于急性阑尾炎患者的术前评估,多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是一种简单、快捷的方式,可多平面、多方位观察病灶,为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制定手术方案及手术入路提供明确依据。

PDCA循环法在缩短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等候时间的应用研究722-724

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法在缩短眼科手术患者术前等候时间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头脑风暴法分析2015年1-11月手术患者等候时间长的可能原因,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管理。结果:2015年1月-11月手术患者术前等候时间平均等待时间为(37.19±4.22)min,2016年1月-11月手术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为(31.00±4.32)min,平均缩短时间为(6.19±2.18)min。2016年1月-11月手术患者的满意度为99.76%,较2015年上升1.27%。从无形成果方面分析建立团队合作和责任感,"PDCA"循环贯穿整个项目,多部门联合完成项目改进,培养了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高效工作的意识。结论:PDCA循环法能够缩短眼科手术患者的术前等候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与护理质量,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应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与临床价值725-726

摘要:目的:分析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6月-2018年3月收治的8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急性阑尾炎患者,所有患者均行CT检查,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诊断阑尾炎的符合率为95.35%;各病理分型间CT诊断符合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应用16排螺旋CT平扫及三维重建技术诊断急性阑尾炎可提高诊断率,将误诊、漏诊率减低,值得在临床上借鉴。

迷走右侧锁骨下动脉的产前超声诊断技巧及意义727-730

摘要:目的:提高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RSA)产前超声检出率以及评估ARSA对染色体异常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与随访我科产前超声诊断为ARSA的46例胎儿产前产后超声心动图与染色体核型结果及临床结局。结果:40例单纯性ARSA,2例21-三体,1例18-三体,3例合并复杂结构畸形;40例单纯性ARSA胎儿足月活产,随访至年龄1-12个月身体发育良好,未出现异常症状。结论:ARSA多为单纯性,当不合并其他异常时其合并染色体异常的风险性较小,预后好;当合并结构畸形或多发异常的超声软指标时,应进行染色体核型检查排除染色体异常;产前超声能够准确诊断ARSA及其合并的心内、外畸形,为孕妇的产前咨询及胎儿预后评估提供较可信的科学依据。

肺部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对比分析731-733

摘要:目的:探讨肺部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的CT表现的差异,为术前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CT影像学表现为肺部磨玻璃结节患者60例进行分析,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所有患者分为浸润前病变组(包括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润腺癌组和浸润性腺癌组。对比三组患者术前CT影像中的病灶形状、大小、密度、二维与三维比率、边缘和边界情况。结果: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的病灶形态与密度对比结果显示,三组患者在病灶密度(纯磨玻璃结节比例)、形状(圆形与类圆形比例)、边缘毛刺、内部空泡和胸膜凹陷等方面表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灶大小与实性成分对比中结果显示,不同侵袭程度磨玻璃结节在病灶大小、实性成分大小方面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在二维比率、三维比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部磨玻璃结节的CT影像进行综合分析,尤其是对病灶内实性成分的判断,对患者术前鉴别诊断病灶的侵袭程度有临床价值。

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价值分析734-736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联合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且明确为胆道狭窄的80例患者,对其进行磁共振胆胰管造影检查、动态增强CT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参照,分析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动态增强CT对良恶性胆道狭窄的诊断结果,并分析二者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根据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良性组、恶性组,比较组间CT差值。结果: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动态增强CT对胆道狭窄性质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者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均较良好。在动脉期、门静脉期以及延迟期,恶性组的CT差值均高于良性组,P〈0.05。结论:在胆道狭窄的定性诊断中,综合应用磁共振胆胰管造影、动态增强CT,具有显著的鉴别诊断价值,可对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予以准确区分。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的影响737-738

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TA)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选择2014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接收的40例疑似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图像实施三维重建处理,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结果作为金标准,计算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CTA诊断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结果:以DSA诊断结果为参照,CTA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3.33%、90.00%、92.50%、96.55%、81.81%,其诊断结果与DSA诊断结果之间的一致性良好(Kappa=0.729)。结论:采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联合三维重建技术,可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作出灵敏、准确诊断,其诊断价值接近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可作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主要诊断手段。

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739-740

摘要:目的: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的诊断鉴别研究。方法:选取我院66例小肠淋巴瘤与小肠间质瘤患者,进行128层螺旋CT检查,对比检查结果。结果:小肠肿瘤十二指肠位置无明显差异(P〉0.05);空肠位置数量低于小肠间质瘤,回肠位置数量高于小肠间质瘤(P〈0.05);供血动脉发现情况高于小肠淋巴瘤(P〈0.05);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平扫CT值无明显差异(P〉0.05);动脉期、静脉期CT值均低于小肠间质瘤(P〈0.05)。结论:128层螺旋CT对小肠淋巴瘤和小肠间质瘤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联合MR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作用741-742

摘要:目的:探讨前列腺酸性磷酸酶(PAP)联合前列腺MRI体积对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作用,并比较其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差异。材料和方法:对2015年01月至2017年09月在我院行前列腺穿刺活检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筛选穿刺前行MRI检查且行PSA及PAP检查的病例纳入研究,在MRI上测量前列腺径线并根据PI-RADS v2标准计算前列腺的体积,参考PSA密度公式计算PAP密度,PAP密度=PAP/前列腺体积。根据穿刺病理结果将研究群体分为PCa组及良性组,分别对两组间PAP、PAPD及PSA的进行统计学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三者诊断PCa的效能,并比较相互间的差异及优劣。结果:共36例符合标准的病例纳入研究,其中PCa组共25例,良性组共11例;统计学分析显示两组间的PAP及PSA相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APD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OC分析示PAP、PAPD及PSA诊断PC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687、0.916,两两比较显示PSA明显优于PAP及PAPD,而PAP与PAPD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PAP及PAPD诊断PCa的效能明显低于PSA,而且PAPD并不能改善PAP的诊断准确率。相对于PSA,PAP及PAPD均不适用于PCa的早期诊断。

卵巢实性卵泡膜细胞瘤MR分析及临床意义743-745

摘要:目的:探讨实性卵泡膜细胞瘤的MRI影像学特点,提高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卵泡膜细胞瘤的MR影像表现、临床资料和病理诊断。结果:15例均为单发病灶,1例合并浆液性囊腺瘤。左侧10(10/15 66.7%),右侧5(5/15 33.3%),大小约7.5cm×6.8cm×3cm-19.5cm×15cm×7.5cm,边界均清晰,MRI表现类圆形或椭圆形肿块影,T1WI呈低信号,T2WI以低信号为主,其内夹杂结节状、斑片状及条索状高信号影(与盆肌信号相比),压脂信号与盆肌信号相似,DWI呈高信号,增强呈轻度均匀或不均匀强化,整体强化低于盆肌信号。结论:卵巢实性卵泡膜细胞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同时MRI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其病理变化,可提供更多诊断信息,提高术前诊断率。

X光下子宫输卵管造影优选检疗术746-747

摘要:目的:探讨X光下子宫输卵管造影对不孕症妇女临床诊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7月-2016年9月我院100例女性不孕症患者,利用X线胃肠机在透视监视下进行选择拍片诊断,通过宫腔及输卵管造影,根据患者病情通过设定注射器自动加大药量、加大注射压力来充分显露子宫形状和输卵管通畅程度及梗阻之输卵管灌通后疏通状况,分析并统计患者的造影情况及输卵管检查结果。结果:所有患者均造影成功,无明显不良反应。子宫输卵管均正常15例,子宫异常3例,输卵管不畅85例。加压加注后存在8例全梗阻,57例通畅,20例通而不畅。结论:应用X光结合子宫输卵管造影术能有效诊断不孕症患者及观查、疏通子宫与输卵管堵塞情况,是一种安全有效、快捷准确的诊疗方法。

心脏超声参数诊断慢性心力衰竭的价值748-749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超声参数在诊断慢性心力衰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我院进行就诊的16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临床症状进行心力衰竭分级(1-4级),设为实验组,并选取80例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和血浆脑尿钠肽(BNP)水平检测,并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BNP水平关系、LVEF和心功能分级关系以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超声指数、BNP水平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超声检测参数LVEF与BNP水平呈现负相关关系,心衰超声指数与患者心功能分级呈现正相关关系,两组对比实验组LVEF小于对照组,其他超声指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超声检测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对预测心功能分级具有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