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学报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石油学报杂志 北大期刊 CSCD期刊 统计源期刊

Acta Petrolei Sinica

  • 11-2128/TE 国内刊号
  • 0253-2697 国际刊号
  • 5.1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石油学报是中国石油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0年创刊,目前已被维普收录(中)、万方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石油学报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地质勘探、油田开发、石油工程、综述

石油学报 2016年第02期杂志 文档列表

油气藏形成与分布:从连续到不连续--兼论油气藏概念及分类145-159

摘要:根据对常规与非常规油气藏成藏特征的综合研究,探讨了油气藏的概念、分类及其形成和分布的基本规律.重新厘定的油气藏概念为:储层中连续的油气聚集,具有独立或统一的压力系统.按照油气藏的聚集方式或分布样式将其划分为连续型、准连续型和不连续型油气聚集,认为含油气盆地中油气藏的形成往往是一个由连续到不连续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以上3种类型的油气聚集.①连续型聚集:形成于烃源岩内,典型代表为页岩油气藏和煤层气藏.其主要特点是:储层致密一超致密,渗透率在纳达西一毫达西之间;油气呈游离态、吸附态、溶解态等多相态形式存在;一个连续型聚集实际上仅由一个油气藏构成,其油气在有效烃源岩分布范围内广泛而连续分布,缺乏明确边界,不存在边水和底水;油气主要是原位或就近聚集成藏,无需经过显著运移;油气聚集基本不受圈闭控制.②准连续型聚集:主要形成于邻近烃源岩的致密储层中,大多数致密油气藏属于此类.其特点是:油气呈大面积准连续分布,一个准连续聚集由多个彼此相邻的中小型油气藏组成;油气聚集缺乏明确边界,边、底水无或仅局部分布,无区域性油气水倒置;油气为大面积弥漫式充注,初次运移直接成藏或短距离二次运移成藏;油气运移聚集主要为非浮力驱动,非达西流运移;油气聚集基本不受背斜圈闭控制,而主要受非背斜圈闭特别是岩性圈闭控制.③不连续型聚集:又称为常规圈闭型油气聚集,主要形成于常规储层中,少数致密油气藏、煤层气藏甚至页岩油气藏亦属此类.其特点是:油气藏呈孤立分散不连续分布;油气藏边界明确,通常具有完整边、底水;油气藏形成一般需要经过二次运移,浮力是油气运移成藏的主要动力;油气藏形成严格受包括构造圈闭在内的各种圈闭控制.在含油气盆地中,上述3种油气

准噶尔盆地南缘油气生成与分布规律-典型类型原油油源对比160-171

摘要:准噶尔盆地南缘地区背斜众多,油气分布广泛,油气性质多样。该地区存在5套有效烃源岩,油一源关系十分复杂,长期以来对原油来源存在很大争议。系统采集了南缘地区5套烃源岩及不同构造原油样品,对烃源岩抽提物与原油碳同位素组成、正构烷烃及类异戊二烯烷烃分子碳同位素组成、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等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南缘地区4种典型类型原油分别来源于不同时代的烃源岩:①第1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含有较丰富的β-胡萝卜烷,甾烷以C28、C29规则甾烷为主,来源于二叠系烃源岩;②第2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比较平缓,Pr/Ph比值高,甾烷以C29规则甾烷和重排甾烷为主,三环萜烷以C19为主,伽马蜡烷含量很低,来源于侏罗纪煤系烃源岩;③第3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轻,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大幅下降,Pr/Ph比值小于1.0,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异胆甾烷、重排甾烷、Ts、C29,Ts、C30重排藿烷、伽马蜡烷含量高,来源于白垩系清水河组烃源岩;④第4类原油碳同位素组成重,正构烷烃分子碳同位素分布随碳数增高下降幅度大,C27、C28、C29甾烷呈“V”型分布且以0totot一20R为主,甲藻甾烷尤为丰富,来源于古近系安集海河组烃源岩。目前在南缘地区尚未发现三叠系烃源岩生成的原油。

四川盆地东南部龙马溪组页岩微-纳米孔隙结构特征及控制因素182-195

摘要:以四川盆地东南部重庆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C02及N2低温低压吸附实验,探讨海相页岩储层微一纳米孔孔隙结构特征及其控制因素。结果表明:龙马溪组页岩发育有机孔、粒间孔、粒内孔、晶间孔、溶蚀孔和微裂缝6种孔隙类型,其中有机孔、黏土矿物层间粒内孔最为发育,由于热演化程度高也发育大量的溶蚀孔隙;龙马溪组页岩BET比表面积介于3.5~18.1m^2/g,BJH总孔容介于0.00234~0.01338cm^3/g,DA微孔比表面积介于1.3~7.3m^2/g,DA微孔孔容介于0.00052~0.00273cm^3/g。页岩微孔比表面积占总比表面积的23.1%~80.2%,平均占比50.3%,微孔孔容占总孔容的12.1%~48.5%,平均占比32.3%,微孔提供比表面积的能力远大于中孔和宏孔,是页岩储层中甲烷吸附的主要场所;泥页岩孔径分布复杂,孔径分布曲线存在多个不同的峰值,在0~100nm范围内主要呈现双峰或三峰特征,偶见四峰特征;有机碳含量与泥页岩微孔、中孔+宏孔及总孔的孔隙结构参数均呈现非常好的线性关系,表明,TOC是泥页岩中微一纳米孔隙结构最重要的控制因素,将孔隙结构参数对,Ⅲ、OC进行归一化处理后,总孔和中孔+宏孔孔隙结构参数与黏土矿物含量呈正线性关系,与脆性矿物含量呈负线性关系,表明黏土矿物和脆性矿物主要控制页岩的中孔和宏孔的发育。

单体油气包裹体激光剥蚀在线成分分析技术——以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196-206

摘要:单个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是获得单期次油气充注成分信息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石油地质地球化学领域的世界性难题。利用193nm准分子激光可以有效剥蚀单个油气包裹体,释放未变化的成分,且富集后高效传输实现了色谱一质谱成分分析。该方法能够检测出单体油气包裹体的分子成分,其化合物种类包括从气态烃类到重质烷烃类组分(C4-C30+),从饱和烃组分到单环、双环和三环芳烃化合物,从分子尺度直观反映了单体包裹体烃的来源及成熟度等地球化学特征。利用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综合手段分析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不同荧光油气包裹体,确定其分别捕获了不同来源的早期中质原油及晚期轻质原油。通过计算包裹体古压力并结合埋藏史研究判断研究区发生2期主要的油气充注:海西晚期和喜马拉雅期。单体油气包裹体成分分析技术的重要突破为复杂叠合盆地油气溯源及成藏期次研究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手段。

基于MIP-CPT技术的海底浅层气探测方法——以东海舟山海域为例207-213

摘要:国际上MIP-CPT技术在陆域环境污染监测领域得到了较成功的应用。为了准确识别海底浅层气,避免其对海洋开发的影响,采用MIP-CPT技术,辅以其他多种地球物理探测方法,在东海舟山海域进行了海上试验。基于得到的MIP数据识别了测试海域海底面以下30m内的游离气和溶解甲烷,将典型孔位的FID信号与同位置的浅地层剖面进行对比,基本符合地球物理勘察的结果;结合同时得到的多项CPTU数据对MIP数据进一步分析发现测试海域的浅层气主要来源于较深部地层,并得到了多道地震勘探数据的旁证。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浅层气探测手段,MIP-CPT技术具有快捷性、直观性和多数据的优势,这种技术很适合研究海底浅层气的成因柳。制。

多参数声学全波形反演及气藏检测214-221

摘要:致密油气藏储层物性与围岩差异小,地震异常弱,需要更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和技术。基于多参数声学全波形反演提供的高精度地层体积模量和密度,通过多相介质岩石物理模型,获取储层物性参数并进行致密气藏“甜点"预测。阐述了时间域体积模量和密度两参数声学全波形反演,分析了Gassmann方程和Koster-Toksoz方程的特征,提出了基于全频带地震数据的多参数声学全波形反演策略及联合Gassmann方程和Koster-Toksoz方程的气藏检测方法。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先验信息及时一空域多参数全波形反演,给出了高精度地层弹性参数,同时考虑了Kuster-Toksoz方程刻画孔隙形态能力和Gassmann方程易用性特征,所构建的气藏指示因子考虑了孔隙流体和孔隙度因素,能较准确地指示气藏的存在和品质。通过在致密砂岩气田的实际应用,有效气藏(“甜点")预测结果与测井及钻井基本一致。

孔隙水垂向不均匀分布体系中水合物生成过程的电阻率变化222-229

摘要:天然气水合物具有极强的储气能力,被认为是一种潜力巨大的新型能源矿产。电阻率测井技术在海洋天然气水合物勘探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涉及水合物电阻率数据的处理与Archie公式应用等方面的工作仍需进一步完善。利用自主研发的水合物电学特性模拟实验装置开展了孔隙水垂向不均匀分布体系中甲烷水合物的合成实验,获得了不同饱和度下含水合物沉积物电阻率数据,并在此基础上试算了Archie公式的经验参数。结果表明:电阻率变化能够指示水合物反应过程,其变化特征是反应不同阶段排盐效应、孔隙含水量和孔隙填充方式等多种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含水合物的天然海砂电阻率参数存在非Archie现象,地层因子、电阻率增大指数等Archie公式参数受水合物饱和度变化的影响。

致密气藏孔隙水赋存状态与流动性实验230-236

摘要:致密砂岩气藏岩石孔隙结构复杂,一般含水饱和度较高,且其中水的分布与赋存状态及流动性等对气体渗流影响较大。通过选取苏里格气田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物性岩样,开展气驱水、核磁共振、压汞等实验分析,建立了孔隙一核磁曲线交汇图,研究岩石孔隙中水的赋存特征及流动性。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砂岩储层中,水优先占据细小孔隙和大孔隙壁面,气分布于大孔隙中央。②致密砂岩细小孔喉内的水流动性差,残余水饱和度较高,其流动性与其中的气体流动密切相关,当气体流动压差(流速)较低时,只能驱动相对大孔隙中的水;随压差增大,可驱动更加细小孔隙中的束缚水。③气体可驱动束缚水的最小孔隙半径与气流压差成指数函数关系,在半径为0.05μm的孔喉中,气驱水的压力梯度约为1.78-2.22MPa/cm。因此,致密气藏中半径小于0.05μμm孔喉中的水很难流动,这部分孔喉很难成为气藏开采的有效通道。该研究结果对研究致密气藏的开采机理具有重要意义。

非含硫金属盐对稠油水热裂解生成硫化氢影响实验237-241

摘要:高含硫稠油注蒸汽开采过程中,稠油、水蒸气和岩石基质间将发生水热裂解和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并产生H2S。为排除硫酸盐热化学还原生成H2S反应,研究了金属离子对高含硫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生成H2S的催化作用,开展了A1C13、MgCl2、CaCl2和ZnCl2这4种不含硫金属盐与稠油的水热裂解反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在240~300℃范围内,A1^3+、Mg^2+、Ca^2+、Zn^2+对稠油水热裂解反应生成H2S均有催化作用,且A1^3+的催化效果最好;pH值越低水热裂解生成H2S反应越强烈,这是因为金属盐溶液呈酸性使H+质子化作用加强,而且金属离子对水热裂解中间反应包括C—S键断裂、加氢脱硫、水气转换等反应有催化作用;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金属盐浓度越高,溶液pH值就越低,且金属离子与反应物接触几率增加,对水热裂解催化效果越明显,生成的H2S越多。

渤海旅大27-2油田蒸汽吞吐先导试验注采工程242-247

摘要:借鉴国内外蒸汽吞吐技术的开发经验,从地质一油藏工程方案、注采方案、地面(平台)方案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并结合现场实施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确定了油藏开发方案和注汽参数,研发了地面小型化、撬装化的蒸汽发生器及配套的海水淡化系统、高纯氮气系统,设计了油管注汽工艺、油套环空注高纯氮气工艺、伴注除氧剂的注汽工艺及井筒防腐措施;在海上首次采用了高温电潜泵(耐温250℃)进行热采稠油举升,并对高温井进行温度压力监测;首次在渤海旅大27-2油田进行了稠油先导性试验,取得了较好的试验效果,为下一步大规模开发渤海稠油油田提供了良好的依据和基础。

不同岩性储层的微观孔隙特征248-256

摘要:油气藏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决定了储层的储集能力、渗流能力以及渗流机理与渗流规律,储层岩性不同其对应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与分布规律一般也存在较大的差别,储层的开发动态其实就是微观孔隙渗流特征的宏观体现。通过运用压汞实验与核磁共振实验测试技术,重点研究了低渗砂岩、火山岩和碳酸盐岩储层的微观孔隙大小、数量、结构和分布规律及其与宏观孔、渗物性参数的对应关系。研究结果显示3种不同岩性储层的微观孔喉分布规律差异明显:低渗砂岩储层孔喉发育、数量多,大孔喉占比多,连通性好,分布均匀,是典型的中孔一中喉型储层;火山岩储层孔喉更加发育、数量更多,大孔喉占比少,连通性较好,但分布不均,是典型的小孔一细喉型储层;碳酸盐岩基质储层孔喉极不发育、数量很少,且集中分布在大、中孔区间,含有少量溶蚀孔洞,连通性差,是典型的大孔一细喉型储层。该研究成果可以合理解释不同岩性储层的储渗能力及其对A的气井生产动态与开发效果,对于油气藏合理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意义。

液相管道流量与压力对小孔泄漏速率的影响257-265

摘要:泄漏速率计算是计算泄漏量、评估泄漏风险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搭建液相管道小孔泄漏实验系统,构建不同泄漏场景,研究管道流量、压力对管内液体压力及泄漏速率变化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小孔泄漏稳定压力计算方法,有效解决经典计算公式中压力求解问题;通过对泄漏模块仿真模拟,得到了泄漏孔口界面的速度分布情况,并研究了管道流量、压力对速度分布的影响。实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泄漏发生后,管道压力下降明显,泄漏稳定压力与初始压力、管道流量呈对数关系,初始压力、管道流量越大,泄漏稳定压力越高,但相较于初始压力,泄漏稳定压力差值减小;管道流量越大,达到泄漏稳定的时间越短,泄漏达到平衡越快;泄漏孔处,面对来流方向壁面附近速度较高,背向来流方向壁面附近有负压、涡旋,且随着管道流量、初始压力的增加,最大泄漏速度增加,但负压范围、程度减小。

一种抽油机示功图数据无损压缩存储方法266-272

摘要:抽油机示功图数据的存储是油田信息化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若将抽油机示功图存储在实时数据库中,每口井每幅需要投入500个数据点进行存储,成本高昂;传统的抽油机示功图存储方法是将示功图数据存储在关系数据库中,此方法读取效率不高,不便于进行实时数据分析,且需要在油田生产作业区及作业区以上组织机构部署关系数据库服务器,代价依然昂贵。生产物联网示功图数据压缩方法,经过超过2×10^4幅示功图数据的计算、分析和验证,可以通过数据处理、精度确认、求取差值和数据存储4步计算将抽油机示功图数据有效压缩至原数据大小的1/250,直接存储于实时数据库中,实现了降本增效的目的。该方法经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相关油气田公司的试用,验证了其实用性,节约了投资成本。

石油工程仿生学应用现状及展望273-279

摘要:通过详细介绍仿生学在石油工程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的概念,指出了建立石油工程仿生学的必要性,概括了石油工程仿生学的特点和研究方法,并梳理了其发展趋势。目前,仿生学在钻井、管道、井筒等领域取得了实质性进展。未来石油工程仿生学研究应遵循科学的研究方法,按生物原型阶段、数学模型阶段和工程实现阶段循序渐进地加深研究成果,尽可能避免模仿的复杂性;同时加强在模仿中的创造与创新。石油工程仿生学发展应以生产中的技术需求为根本出发点,以改善现有的或创造崭新的技术系统为目的,有层次、分阶段地开展应用研究,在功能材料、表面性能、信息获取与处理、工程实现等方面为关键技术问题的突破提供创新性解决方案和技术手段,经知识积累、成果转化和工业化应用3个阶段,逐渐形成涵盖勘探、开发、工程的仿生技术体系。

中国石油产量历史回顾与未来趋势280-288

摘要:中国1950-2014年积累的65组石油产量数据所体现的某些规律,可以用通道来描述。依据通道原理进行数据处理,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在65年的石油发展史中,隐含着一条安全的路线、一条使石油产量健康稳步上升的通道,个别年份产量的大波动是孤立的、不影响全局;②变化率是影响石油产量变化的内在因素,是以极值点和拐点形式形成波动,推动石油产量的不断变化;③石油产量变化出现过3个拐点(1976年、1994年和2007年),将65年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受2007年拐点的影响,目前处于逐步减慢的增长通道中;④如果至2020年中国石油产量增幅低于每年1.4%,一个产量“峰”状的头部最早将在2018年形成,之后将步入下降的通道之中,时间为10年或以上,“峰"状头部可以被推迟,但不可能消失;⑤如果至2020年平均增幅大于每年1.4%,则头部不台邑形成。

《石油学报》征稿简则291-291

摘要:《石油学报》主要刊载石油和天然气地质勘探、油气田开发技术与工艺、石油与天然气钻井、海洋油气工程、油气储运、石油矿场机械以及相关分支学科、交叉学科的基础和应用研究的创新性成果和高水平论文。主要设立3大固定专栏,即地质勘探、油田开发和石油工程,同时不定期开设学术论坛、综述、特约来稿等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