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通讯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 部级期刊

Bulleti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11-2395/S 国内刊号
  • 1000-6400 国际刊号
  • 0.37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科技通讯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72年创刊,目前已被上海图书馆馆藏、维普收录(中)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科技通讯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专题论述、试验研究、经验交流、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果树、西甜瓜、林木花卉

农业科技通讯 2007年第04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人物风采
深情藏沃土岁月照丹心——记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所长裘志新1-1

摘要:宁春4号——一个在西北、华北地区广为种植的优良春小麦品种.以其突出的丰产性、广泛的适应性、优良的品质创下了26年久种不衰的奇迹.截至2005年.宁春4号累计推广面积近1亿亩.增产小麦50亿公斤.新增产值50亿元。这项科研成果的主要创造者,就是宁夏永宁县小麦育种繁殖所所长、小麦育种专家裘志新。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农业论坛
信息化托起新农村建设蓝天——浏阳市“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记实5-5

摘要:浏阳是一个农业大市.辖37个乡镇.总面积5008平方公里.耕地95万亩,农业人口118万.占总人口的89%。2005年列为全国“三电合一”(电脑、电视、电话)农业信息服务首批试点市中(县)。试点以来,浏阳市政府围绕新农村建设目标,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多元投入.公益为主。市场运作”的思路.并采取主管机构全力抓、相关部门协同抓、社会民间配合抓的“三抓”措施.在短短的两年内.构建了“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平台.缩小了城乡“数字鸿沟”.以信息化托起浏阳新农村建设蓝天.有效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2006年,浏阳市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上年增加728元:农业总产值达46.7亿元,比上年增长6.7%.均创历史新高;生产总值达203.4亿元.财政收入达18亿元.跃居第六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实现由贫困县——小康市——全国百强市的三次“跳跃”。《浏阳农业信息网》获“2006中国农业网1130强”称号。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专题论述
浅议农作物品种“多乱杂”现象6-8

摘要:农作物品种是种业科研成果的载体.是连接种业科研与农业生产的桥梁.对农业生产安全与发展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近几年来.关于品种快速增长的结果到底是“多样化”还是“多乱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认为,品种增多不是洪水猛兽,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坚持依法、科学、公正、利民的原则,从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生产发展、满足市场需求、稳定市场秩序的角度出发进行管理。

开发第三代水果有“钱图”8-8

摘要:第1代水果是指我国大量人工栽培的传统水果,如柑、橙、柚、橘、苹果、葡萄等,目前市场饱和。第二代水果是泛指近几十年来,开发的人工栽培已具规模的猕猴桃、草莓、山楂、梨等水果。据预测.这些水果未来市场潜力不大,也不宜盲目扩种。

棉农采用转基因抗虫棉技术的影响因素分析9-10

摘要:转基因抗虫棉是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抗虫基因通过适当的基因转化方法插入到棉花基因组中.使抗虫性状能稳定遗传至后代的棉花新品种。我国自1996年试点种植以来.无论是种植面积.还是品种数量都在不断增加.初步实现了转基冈抗虫棉的产业化。研究棉农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技术采用行为.分析棉农采用抗虫棉技术的影响冈素.将有助于抗虫棉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从而达到棉农增收的目的。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问题探讨
甜玉米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11-11

摘要:近年来.我市部分乡镇的农民.种植甜玉米获得丰厚效益.一亩地的收入相当其它大田作物的3~5倍。所以,不少农民跃跃欲试,不惜成本购种、购肥、购地膜积极地投入到种植甜玉米的热潮中。有的乡镇种植甜玉米的面积也成倍增长。但是.从近年来的生产调查中发现.各地在甜玉米种植中都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生产的甜玉米营养品质和卫生品质均在下降.商品率也较低.直接影响到甜玉米的市场前景.特别是国际贸易市场的正常交易。为此,作者开展了甜玉米种植中存在问题与对策的调查和研究.现将结果综述如下。

浙江省花卉苗木主要栽培品种的调查及存在问题与对策12-12

摘要:本文对浙江省花卉苗木主要栽培品种及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浙江省花卉苗木主要栽培品种有乔木、灌木:地被:竹:花卉四大类,共69个科114个属.160个品种,其中乔木、灌木类47个科80个属124个品种:地被类7科11属12个品种,竹类1个科4个属4个品种.花卉类14科19属20个品种。发现了苗木上虫害重于病害.花卉上病害重于虫害的自然规律。了解了这些植物上发生的病虫害.为防治病虫害的危害提供了依据。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企业视窗
鑫丰种业迈步金光大道13-14

摘要:山东鑫丰种业有限公司经历了8年的创业拼博和科技创新,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今天的鑫丰种业已经拥有一支团结务实的企业家团队.拥有十多个自主产权品种,赢占一定规模的种子市场,发展成为鲁西南地区集育、繁、推为一体的最具实力的种业公司之一。

农业科技通讯杂志粮食作物
杂交玉米新品种良玉6号的选育及高产栽培技术15-15

摘要:良玉6号是丹东登海良玉种业有限公司于2000年冬在海南以SL09自交系为母本.以自选系S12为父本进行组配杂交育成。经过2001~2005年进行多点鉴定、试验、示范及参加辽宁省中晚熟组区试.于2005年12月通过辽宁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辽审玉(2005)第242号]。

玉米新品种泛玉5号的选育与栽培技术16-17

摘要:泛玉5号是河南省黄泛区农场地神种业农科所以自选系泛10为母本.DS01为父本选育紧凑型高产中早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在2003~2005年各地、各级试验和示范中表现高产.稳产性好,果穗均匀,秃尖小,多抗,活秆成熟。需≥10℃积温,2500℃·d。夏播生育期95天.春播生育期120天。适宜在黄淮海夏直播种植.密度52500-60000株/hm^2.

优质糯玉米新品种郑白糯6号选育研究17-17

摘要:郑白糯6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糯玉米单交种。其母本郑白糯06是以“98W-2”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该系中早熟.矮秆.抗病、抗倒。籽粒大。叶片略宽。品质好。配合力高。父本郑白糯01是以“意大利黑玉米×掖478”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三代后选白粒再与掖478回交一次.而后又选白粒连续自交选育而成。该系中熟。矮秆、抗倒。高抗茎腐病。株型好。结实性好。配合力高。

谷子大斑病的发生与防治18-18

摘要:近两年我们在做谷子病害调查时.在河北谷子产区发现了一种新病害,其症状类似玉米大斑病,在谷子不同品种上病斑大小虽然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发病普遍,严重影响谷子产量。

玉米杂交种金刚7号制种技术19-20

摘要:玉米杂交种金刚7号是辽阳金刚种业有限公司、辽阳市绿丰玉米育种研究所以自选系“99于”为母本.自选系“9064”为父本组配育成的晚熟玉米杂交种.2003年通过辽宁省审定。该品种目前已被葫芦岛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买断。几年来,已成为葫芦岛市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表现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其单产水平达600kg/亩以上。现将制种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超甜玉米新品种穗甜2号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20-2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鲜食玉米因其籽粒香甜,营养丰富.适口性好而深受消费者青睐。我市鲜食玉米种植面积也逐年扩大.部分乡镇已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之一。为配合面上生产.我所于2006年初从广州市农科院引进新育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穗甜2号进行试种.在涅浦镇枫林村现代农业园区和牌头镇花前畈村的试验田,穗甜2号生长旺盛,产量较高.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品种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青海省浅山地区脱毒专用型马铃薯生产技术21-21

摘要:马铃薯是青海省六大农作物中唯一的粮、菜、饲兼用作物,也是很好的抗旱作物.是浅山地区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近年来湟中县马铃薯种植面积逐步扩大.每年在25万亩以上.但大田生产中马铃薯受病毒病的侵染比较严重.致使种薯质量差,品种退化严重,产量低而不稳.加之贮藏技术不当.烂窖现象也普遍存在.导致商品薯竞争力不强.影响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壮大。为尽快改善这种状况.现总结提出脱毒专用型马铃薯生产技术,供参考。

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杂交种桥丰七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22-23

摘要:本文介绍了桥丰七号玉米杂交品种选育过程、区域试验和大面积经济表现及品种的特征特性.同时介绍了该品种适宜种植区域、栽培和制种技术。

鲜食加工兼用型白糯玉米新糯玉5号选育及栽培要点23-23

摘要:新糯玉5号(原代号石糯4号)是新疆农垦科学院作物所玉米研究室最新选育成功的白粒糯玉米单交种.2006年2月通过新疆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健壮,果穗美观。籽粒雪白,排列整齐,秃尖小,商品性好,口感细腻、黏、香,既适合于鲜食.又是进行果穗速冻加工或真空包装糯玉米的优良品种.

北方寒地超级稻新品种龙粳14及高效栽培24-24

摘要:龙粳14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以龙粳4号为受体,导入玉米黑301的总DNA,从变异株中系统选育而成。2005年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2006年被农业部列为重点推广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