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杂志

发表咨询:400-808-1731

订阅咨询:400-808-1751

农业经济杂志 北大期刊

Agricultural Economy

  • 21-1016/F 国内刊号
  • 1001-6139 国际刊号
  • 1.53 影响因子
  • 1-3个月下单 审稿周期
农业经济是辽宁省农业经济学会主办的一本学术期刊,主要刊载该领域内的原创性研究论文、综述和评论等。杂志于1981年创刊,目前已被万方收录(中)、上海图书馆馆藏等知名数据库收录,是辽宁省农业农村厅主管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之一。农业经济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该期刊发表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实践价值,为读者提供更多的实践案例和行业信息,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引用。
栏目设置:农村发展、农业发展、农民问题、资源配置、市场与贸易

农业经济 2006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农业经济杂志城乡统筹
建设和谐城乡的制度约束与创新3-5

摘要:与多数发展中国家一样,为了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我国曾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城市发展的政策。但这种长期的不平等发展政策却违背了城乡关系发展的内在规律,造就了今天的“二元”结构问题,导致城乡严重对立的局面。我国许多制度都具有城市偏向特征,二元户籍制度、二元就业制度、二元收入分配制度、二元社会保障制度、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以及财权与事权不对称的财政体制是我国城乡不平等的制度根源。除此之外,还有不平等的教育制度、收入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等等。东方城乡关系实质上是控制与被控制关系,

从农民视角剖析“三农”问题6-7

摘要:目前。社会各界把“三农”问题形成的历史和现实原因,普遍归结为体制与制度方面的原因。即计划经济体制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一些基层地方政府对农民的盘剥等。决策者和学术界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也基本上大同小异,一致归纳为政府决策与制度安排对“三农”的“补偿”。

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 构建和谐城乡关系8-9

摘要: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统筹城乡发展。是实践科学发展观与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近几年,城乡关系有了较大改善,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和谐的城乡关系正在逐步形成。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影响城乡协调发展的因素还很多。其中城乡公共品供给差异就是影响城乡差距缩小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统筹城乡公麸品供给,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就成了构建和谐城乡关系的一条重要途径。

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 推动城乡和谐发展10-11

摘要: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总数的22%,中国的农民占世界农民总数的40%。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将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本优势,是破解“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中国未来的现代化发展必然是城乡协调发展,而农村发展则取决于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积累。

农业经济杂志农业发展
东北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与保障措施12-13

摘要:东北地区是国内农业生态环境和水土资源组合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大规模农业综合开发,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业基地,也是我国21世纪粮食增产和粮食供给潜力最大的地区。全国粮食生产格局由南向北继续推移,进一步突出了东北农业在全国的战略地位。以农业产业化和土地规模化为主要特色的现代农业是东北振兴的重要部分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能够通过工农结合更好地融入区域产业分工体系之中。从而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为了将东北地区建成我国现代化农业和粮食安全生产基地,需要明确中长期农业发展的科学定位与战略措施。

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若干问题的探讨14-15

摘要:一,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的实质 “服务”是和“生产”相对应的一组概念,人们划分“生产”和“服务”是以各自所在部门为根据的,一个消费品从设计、组织生产到形成产品的物质形态,并最终进入消费领域,其间要经历若干生产和流通环节,马克思把它叫做社会生产总过程。这个总过程中的一部分环节被称作生产,另一部分环节被称作服务。由于社会分工形成了部门,一个部门通常把由本部门完成的生产环节叫做生产,而把由其他部门完成的生产环节都叫做服务。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子系统,

促进可持续农业技术扩散的措施探讨16-18

摘要:农业技术是农业生产力不断提高和农业经济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尤其是现代农业技术如化学农药、化学肥料、农机等投入品和生产手段的出现及广泛使用,为我国13亿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随着这些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它们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逐渐凸现,如物种减少、农业环境污染、土地退化等现象随处可见,并且这些负面影响已经开始反过来影响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要改变这种状况,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改变以往的生产方式,

加强我国农业支持的对策选择19-20

摘要:加入世贸组织的一系列承诺,使我国农产品保护受到严格的限制。贸易自由化的国际潮流又将我国以单个农户为主体的农产品的生产风险和市场风险成倍扩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困难重重,急需强有力的国内支持政策。在世界各国中,农业都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部门。世贸组织在对待农业方面,也一直都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如何在框架范围内加强对农业的合理保护,是值得我们深入研究的问题。结合我国对农业保护的现状,就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几点建议:

对粮食直接补贴工作的几点建议——以沈阳市为例21-21

摘要:惠及广大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工作(以下简称:粮食直补)在沈阳市已开展两年,随着粮食补贴资金规模的不断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产量均有很大提高。2005年我市部分地区受到恶劣气候影响。粮食作物受损,但仍可称为丰收年。可见,粮食直补工作达到了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目的。

农业经济杂志农民收入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农民增收22-2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增长,使收入差距问题显现出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已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重大问题。

农民何以增收:一个概念性释义与拓展25-26

摘要:一,引言:收入和财富辨析 作为流量的收入和作为存量的财富是不同的,收入(income)作为流量(flow)概念,是由每单位时间既定的收入流所组成,或许是挣得的款项(receipts)(samuelson,1998,PP.212),或许是来自人们要素投入的所得(D.Usher,1992,PP.807)。与此相对应,财富(wealth)是一个存量(stock)变量,是一个特定时点上的财产的价值。但两者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农民收入问题研究中收入和财富又是有机统一的:收入和财富是动态和静态的关系,作为流量的收入在某一时点上表现为农民的财富,而作为存量的财富则是某一时点收入扣除各种费用的结果,

我国经济开放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分析27-28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但同时却出现了严重的收入分配不公、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的局面,而总体收入差距中,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本文将就我国经济开放对城乡收入差距影响作用的大小及方向进行分析。

关于沈阳市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调研报告29-30

摘要: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迫切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为探求建立沈阳市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2005年5月18日到5月26日,我所参加了辽宁省农委组织的“关于开展农民增收问题调查”的活动,在沈阳市进行了建立农民收入快速健康持续增长新机制问题的调研。通过对沈阳市的典型地区东陵区(收入较高地区)和康平县(收入较低地区)进行实地调查和走访,总结出沈阳市现阶段农民收入的状况及增加农民收入的经验。

农业经济杂志农村发展
“南街村模式”与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31-32

摘要:1.“南街村模式” 南街村地处豫中平原,是河南省临颖县城关镇南隅的一个行政村,紧靠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7国道。全村805户,3130人,耕地133.7ha,总面积1.8km^2。其村办企业——河南省南街村(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大型一档企业,辖26个公司、厂(队),其中5家合资企业,企业总资产12亿元;拥有员工11000多名。2001年南街村实现销售收入19亿元,利税4亿元。

论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对策33-35

摘要:在农村,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应当是农村与农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农村与农业经济活动的需求增长与农村自然生态系统供给能力相适应,农村与农业生产和生活排放废物量与生态系统净化能力及环境容量相协调,从而实现农村与农业经济社会发展由反自然性向生态文明的根本转变,形成人与自然共同生息与协调发展关系。

乡镇企业差别化战略的选择与实施36-37

摘要:选择并实施差别化战略是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战胜对手、取得持续竞争优势的明智选择和重要举措。不同类型的乡镇企业实施差别化战略的途径与措施不尽相同,专业化战略、“借力使力”战略、地域行业独特性战略、产品差异化战略、聚焦差别化战略和以实现产品或服务差别化为目标的价值链改造战略,是乡镇企业在不同竞争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战略选择。

农业经济杂志农民收入
在征地补偿阶段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权补偿制度的思考——基于家庭承包经营权物权性质的确立38-40

摘要:一.引言 家庭承包经营权是集体组织的成员以家庭为单位,依照承包合同取得对本集体所有或国家所有依法由本集体使用的农村土地的占有、自主经营、收益的权利及依法对占有、自主经营、收益权利进行处分的权利的总和。“《农村土地承包法》对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一律实行物权性质的保护”“法律对其他形式承包的土地一股实行债权保护”所以发生征地行为时对承包经营权的补偿应根据其法律性质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在我因特殊的国情下,家庭承包经营权具有福利性和社会保障陛,

农业经济杂志土地问题
我国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理论与实践探索41-43

摘要:一,问题的提出 建国初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高潮的兴起,国家建设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因此,国家开始建立土地征用制度。由于建国初期我国农村土地实行的是农民私人所有,1953年颁布的《国家建设征用土地办法》强调,必须对被征地者进行生产和生活的安置,充分尊重和维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益。1956年农业合作化以后,农民土地私有逐步变为农民集体所有。以后,逐步降低了国家建设征用土地的补偿,甚至只要农民社员或大队人员同意,还可以不予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