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社
分享到: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91年,公开发行的双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论著、学术交流、临床研究、病例报告、专题讨论、综述、述评、心理治疗等。
  • 主管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 主办单位: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
  • 国际刊号:1005-3220
  • 国内刊号:32-1391/R
  • 出版地方:江苏
  • 邮发代号:28-224
  • 创刊时间:1991
  • 发行周期:双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62
  • 综合影响因子:0.784
期刊级别: 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临床精神医学 2013年第01期杂志 文档列表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3种抗精神病药治疗首发精神分裂患者疗效的6个月随访

摘要:目的:通过随访,比较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就其对于服药依从性和社会功能的影响进行对比。方法: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评定量表(PANSS)、UKU不良反应量表、个人与社会表现量表(PSP)、服药态度量表(DAD在基线和治疗6个月末对103例患者进行评估。结果:①6个月末,奥氮平组PANSS一般病理学量表总分较之阿立哌唑组显著降低(P〈0.05),3种药物组PANSS阳性症状总分、PANSS阴性症状总分和PANSS总分均无显著性差异。②6个月末3种药物组DAI、PSP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③利培酮组肌张力障碍及震颤发生率较高,分别为26.5%和20.6%。奥氮平组思睡/镇静、口干、便秘及体质量增加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结论:3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对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阳性症状和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相当,在改善服药依从性及社会功能方面作用差别不明显。
1-4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改良电休克致谵妄1例

摘要:1病例患者,男性,38岁,大专文化。于2007年初渐出现言语及行为异常,并加重。于2011年2月14日入院,诊断“精神分裂症”。平素性格外向,无癫癎病史,无心脑血管系统疾病。人院后给予利培酮1—5mg/d治疗,言语行为稍有改善。人院第4个月给予改良电休克(MECT)治疗。使用MECTA公司生产的思倍通5000Q型电休克治疗仪,采用“DGX”治疗模式。设置波宽1.00ms,均采用双颞侧式电极放置,刺激电量根据MECT剂量滴定法设置,设定全量治疗量,每周3次。第5次MECT后患者言行改善明显,自知力部分恢复;第10次MECT后患者出现言谈东拉西扯,烦躁不安,分不清时间、地点、人物,找不到自己的床,
4-4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大鼠抑郁行为与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

摘要:目的:研究齐拉西酮对慢性不可预见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以及对海马神经发生的作用。方法:将24只大鼠分为对照组(n=8),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n=8)和齐拉西酮组(Ft=8),建立CUS大鼠模型,连续7d给予齐拉西酮[2.5mg/(kg·d)],通过旷场及糖水摄取实验观察各组动物行为学变化、溴脱氧尿嘧啶核苷(BrdU)掺入实验观察海马增殖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海马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pERK1/2)的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持续21d的慢性不可预见应激抑制了动物对糖水的偏好及单位时间内运动距离(与对照组相比较,P均〈0.05),而给予齐拉西酮可以改善这种现象(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比较,P均〈0.05);BrdU染色结果显示,齐拉西酮可以显著增加海马的增殖细胞数,而且增加了增殖细胞中的神经元比率(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比较,P均〈0.05);进一步通过Westernblot发现,CUS应激抑制了大鼠海马Bcl-2、BDNF及pERK1/2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较,P均〈0.05),而给予齐拉西酮则缓解了这一下降现象(与慢性不可预见应激组比较,P均〈0.05)。结论:齐拉西酮能够改善动物模型的抑郁行为,而这一作用可能与其促进海马Bcl-2、BDNF及pERK1/2的表达,进而促进海马神经发生来实现的。
5-7

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比较

摘要:目的:比较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主观幸福感的异同,探索主观幸福感稳态理论对三者的适用性。方法:对门诊和病房的抑郁症(n=79)、焦虑症(n=53)、强迫症(n=48)患者,及正常对照组(n=57)被试进行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幸福感指数问卷测评分析。结果:①抑郁症组、焦虑症组、强迫症组与正常对照组的主观幸福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6.55,P〈0.01)。②抑郁症组的主观幸福感得分与绝望感因子分呈负相关(P〈0.01),焦虑症组与认知因子分、睡眠因子分、绝望感因子分呈负相关(P〈0.05),强迫症组分别与HAMD总分、日夜变化因子分、迟缓因子分、绝望感因子分呈负相关性(P〈0.05)。③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抑郁症患者的绝望感因子和焦虑因子、焦虑症患者的认知因子和睡眠因子、强迫症患者的绝望感因子是影响各自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结论: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均低于正常人;抑郁症患者的主观幸福感更低;均与抑郁症状有关。
8-10

儿童精神分裂症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儿童精神分裂症、健康儿童及其一级亲属事件相关电位P300和探究性眼球运动(EEM)的差异。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的患儿40例及同胞22例、父母80例,健康儿童59例及父母80例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EEM检测。结果: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其同胞组与健康儿童对照组P300、EE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组及同胞组较健康儿童对照组N2及P3波潜伏期延长、P3波幅降低、凝视点数(NEF)、反应性探索评分(RSS)较健康儿童对照组显著降低,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儿童精神分裂症父母组较健康儿童父母组以上检测结果类似(P均〈0.01)。N2、P3波潜伏期与NEF、RSS均呈负相关(r=-0.344-0.490,P〈0.05、0.01);P3波幅与NEF、RSS呈正相关(r=0.414、0.451,P均〈0.01)。结论:儿童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亲属均存在P300、EEM异常改变,P300、EEM缺陷可能是一种潜在的精神分裂症生物学素质标志。
11-14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类妄想性幻想综合征1例

摘要:1病例患者女,27岁,未婚,职员。精神病家族史阳性。病前性格自我中心、暗示性强、爱幻想。2008年9月因违法被拘留1个月,在押期间认为某监狱警察爱上她了,在审讯时“供述”该警察曾到自己单位为其销毁犯罪证据,并在她面前脱衣解带,让她告发他猥亵和刑讯逼供,以便替她坐牢。在审讯期间出现1次“癔症发作”,喊叫自己是王母娘娘的女儿,事后对发作细节有清楚回忆,解释说自己想借此扭转局势。其母亲反映她1年来认为多名异性喜欢自己,特别是某小学同学钟爱自己,要求和该男“网恋”,被拒绝后仍认为该男是喜欢自己的。还说在上小学时,班主任老师就曾为他们俩举行过拜天地的仪式。
14-14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4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临床特征的比较

摘要:目的:对照研究4种常见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方法:应用自制吸毒人员一般资料调查表及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对258例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调查和评定。结果:在纳入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中,使用的包括海洛因、冰毒、以及摇头丸,临床症状以幻觉、妄想、敌对性等阳性症状最为常见,部分病例伴有明显的阴性症状及情感障碍。4种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所致精神障碍患者出现中度以上幻觉的比例达到83.05%,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而海洛因所致精神障碍组各项阴性症状条目达中度以上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其他3组(P均〈0.05)。结论:不同种类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有所不同。
15-18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病例报告

阿立哌唑致白细胞增多1例

摘要:1病例患者女,38岁,干部。于2011年9月6日开始出现失眠,多疑,自言自语、骂人、冲动、毁物等精神症状,于10月21日入院。精神检查:意识清晰,接触被动,定向完整,言语性幻听,关系妄想,被害妄想,情感平淡,意志减退,无自知力。诊断: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入院前查血常规:白细胞9.0×10^9/L,中性粒细胞0.61,淋巴细胞0.23。
18-18

精神分裂症伴发迟发性肌张力障碍1例

摘要:1病例患者男,29岁。因疑心大,行为乱10年,于2009年7月3日第5次入院。患者于1999年无明显原因渐起病,表现为疑心大,看到人们在一起说话就觉得是在议论他,说他坏话,总担心有人要害他。行为乱,自语,易发脾气,有时冲动,伤人,先后在多所医院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予氯氮平、利培酮、舒必利等治疗,因服药不规律,病情多反复,2005年首次入院,诉腰疼、关节疼、脊柱疼,走路弯腰,不能直立。先后4次在我院按“怪异动作”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症状改善不明显。第5次住院时,可见全身大关节不自主扭动(舞动),双手抠扯面部皮肤及口唇等,有时以头撞墙,伴明显焦虑,进食及夜眠差。既往史:本次入院前1个月反复出现低热,体温波动在37℃一38℃。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
22-22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患者:1年随访

摘要:目的:观察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1年的结局,并评价不同疗效对双相抑郁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ICD-10双相障碍诊断标准患者,急性期进行8周抗抑郁剂和心境稳定剂联合治疗,痊愈和有效者进入1年维持治疗期。用24项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Bec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和临床疗效总评量表(CGI)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和疗效。结果:76例患者急性期治疗痊愈者53例,有效者23例。随访1年后,共43例(56.57%)维持痊愈,17例症状复发,总复发率22.36%。痊愈组36例(67.92%)仍保持痊愈,有效组7例(30.43%)达痊愈,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z=9.176,P=0.002)。痊愈组抑郁复发率低于有效组(3.77%vs.17.39%,X^2:4.091,P=0.045),两组转躁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1.32%VS.21.74%;X^2=1.406,P=0.236)。生存分析显示痊愈组平均复发时间显著长于有效组[(10.06±2.14)个月VS.(9.00±3.67)个月;u=9.327,P=0.002]。结论:抗抑郁剂联合心境稳定剂治疗双相障碍抑郁发作患者1年后复发率低,急性期治疗痊愈者优于非痊愈者。
23-25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首次治疗患者腹部脂肪面积影响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对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脂肪量及分布的影响。方法:首次治疗的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组,分别接受阿立哌唑(n=23)、利培酮(n=26)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和8周采用CT测定腹部内脏脂肪(VA)、腹部皮下脂肪(SA)面积、内脏脂肪/皮下脂肪比值(VA/SA)。结果:VA、SA、VA/SA均存在组别X时间交互作用(P均〈0.001),利培酮组VA、VA/SA于治疗4周时开始增高(P均〈0.05),并持续至8周(P均〈0.001),sA于治疗8周时增高(P〈0.01);阿立哌唑组VA、SA、VA/SA治疗4周、8周时改变均不显著(P均〉0.05)。结论:利培酮可增加女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腹部、尤其是内脏脂肪的面积,而阿立哌唑影响甚微。
26-28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基因多态性与强迫症的关联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基因与强迫症(OCD)的关联性。方法:190例OCD患者和309个健康对照为研究对象,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与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基因分型技术对BDNF基因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rs6265进行基因分型。以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评定OCD患者的病情。结果:OCD组和对照组之间rs6265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起病年龄和性别方面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NF基因rs6265多态性与OCD可能没有关联。
29-3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学术交流

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九次年会征文

摘要: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和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苏州市广济医院)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第十九次全国学术会议”拟定于2013年9月12日-15日在江苏省苏州市举办。会议将围绕我国心身疾病领域的科学研究、诊断、治疗和预防以及心理和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的影响等问题进行集中深入的探讨。同时,会议将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作专题报告,分享国际、国内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动态。主要议题:重视慢性病患者的治疗性心理教育。现在开始征稿,
31-31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论著

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的相关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心率变异性异常的一些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80例和健康志愿者(正常对照组)80名完成一般情况问卷及病史问卷、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同时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记录器测定两组被试心率变异性(HRV)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焦虑症组平均心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t=6.79,P〈0.01)。焦虑症组HRV所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其中SDNN、RMSSD、PNNSO、HF及LF/HF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11.95,-5.34,-4.79,-2.69,-2.93;P均〈0.01)。不同性别(F=5.500)、不同年龄段(F=270.39)两组被试平均心率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焦虑症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与性别、年龄有关。
32-34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学术交流

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作用

摘要:目的:探讨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将105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52例(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对照组53例(单用度洛西汀治疗);疗程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94.0%和62.7%,以研究组疗效显著(t=2.37,P〈O.05)。两组HAMD、HAMA治疗后各次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t=2.66-3.76,P均〈0.01);以研究组降分显著(t=2.54-3.68,P〈0.01或P〈0.05)。两组不良反应相当(X2=0.08,P〉0.05)。结论:度洛西汀合并小剂量奥氮平治疗抑郁症疗效优于单一用药。
35-36

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观察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4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艾司西酞普兰组20例(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西酞普兰组22例(西酞普兰治疗),疗程6周。于治疗前及治疗1、2、4和6周分别采用17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艾司西酞普兰组和西酞普兰组的HAMD总分分别从治疗前(23.06±2.22)分和(22.78±2.03)分降至(7.76±2.98)分和(7.90±3.11)分;两组有效率分别为80.0%和77.3%(X^2=0.046,P=0.830),痊愈率分别为50.0%和45.5%(x。=1.828,P=0.176)。两组间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与西酞普兰抗抑郁疗效相同,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更快。
37-38

额颞叶痴呆患者的临床特征与早期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额颞叶痴呆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额颞叶痴呆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额颞叶痴呆早期的首发症状以人格改变(75%)、精神行为症状(12.5%)、语言障碍(25%)或(伴)记忆力下降(50%)等为主。伴随认知功能的逐步下降,患者会逐渐出现各种非特异的症状表现如淡漠、失眠、注意力不集中、异常或刻板行为、易激惹、口欲亢进、脱抑制及收藏癖。额颞叶痴呆的首次诊断符合率总体在50%左右。结论:额颞叶痴呆患者症状丰富且无特异性,早期诊断需要综合考虑,特别要警惕痴呆患者的首发症状。
39-41

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治疗无效抑郁症患者换用文拉法辛与锂强化治疗的对照研究

摘要:目的:比较文拉法辛与碳酸锂强化治疗对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SSRI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文拉法辛替换SSRI治疗和加用碳酸锂强化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1、2、4、8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评定临床疗效。采用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药物安全性。结果:文拉法辛组治疗痊愈率为51.1%,锂强化组治疗痊愈率为28.9%,两组痊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SRI治疗无效的抑郁症患者换用文拉法辛的疗效优于碳酸锂强化治疗。
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