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社
分享到: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在全国影响力巨大,创刊于1985年,公开发行的月刊杂志。创刊以来,办刊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主要栏目设置有:焦点论著、论著、综述、短篇报道、经验交流、流行病学研究、专业英语等。
  • 主管单位:武汉大学
  • 主办单位: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
  • 国际刊号:1671-7651
  • 国内刊号:42-1682/R
  • 出版地方:湖北
  • 邮发代号:38-119
  • 创刊时间:1985
  • 发行周期:月刊
  • 期刊开本:A4
  • 复合影响因子:1.16
  • 综合影响因子:0.799
期刊级别: 北大期刊统计源期刊
相关期刊
服务介绍

口腔医学研究 2014年第09期杂志 文档列表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基础研究论著

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

摘要:目的:利用光镜及扫描电镜对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进行组织学及超微结构观察。方法:借助DMBA建立金黄地鼠颊黏膜癌前病变动物模型,分别进行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实验组在光镜下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异常增生;空白对照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规则,表面呈蜂窝状。实验组在电镜下表现为细胞外形不规则、重叠松解;癌前病变区附近肉眼观正常黏膜组织,光镜下表现为上皮层单纯增生或角化层增厚,电镜下90%表现为蜂窝状结构大量丧失,细胞外形趋于不规则。结论:扫描电镜在口腔黏膜癌前病变的诊疗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811-813

富血小板血浆-褪黑素复合物促进兔桡骨缺损修复的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褪黑素-骨水泥复合物对兔桡骨缺损修复的作用。方法:40只新西兰兔分为A、B、C、D4组,每组10只。切除兔桡骨中下段1.5cm的骨质,造成极限性骨缺损模型,分别植入富血小板血浆-磷酸钙骨水泥(PRP—CPC)、褪黑素-磷酸钙骨水泥(MT—CPC)、富血小板血浆-褪黑素-磷酸钙骨水泥(PRP—MT—CPC)、磷酸钙骨水泥(CPC)于骨缺损处。另取2只桡骨同样部位和大小骨缺损旷置作为空白组。术后观察其-般情况并于8、12周每组分别处死5只实验动物,取材作X线片检查及组织学切片,观察成骨效果。扫描电镜下观察PRP-MT-CPC组、PRP-CPC组、MT-CPC组、CPC四组材料的表面结构。结果:术后8周和12周各组骨缺损区均有新骨形成,成骨量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经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评估,各组的成骨能力依次为:PRP-MT-CPC组〉PRp-CPC组/MT—CPC组〉CPC组〉空白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PRP—CPC组与MT—CPC组差别无显著性意义,其中PRP—MT—CPC组成骨能力最强。结论:PRP-MT-CPC复合物能够有效促进成年兔桡骨缺损的修复。
814-817

瘦素基因修饰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人瘦素(hLEP)基因转染对大鼠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携带hLEP基因的腺病毒载体(Ad5-hLEP-EGFP)转染大鼠BMSCs,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目的基因转染效率,West-ern blot及ELSA检测hLEP的表达情况,同时观察转染后细胞形态及增殖情况以及碱性磷酸酶(ALP)及Runx-2的表达情况。结果:Adfi-hLEP-EGFP能有效转染大鼠BMSCs,ELISA及Western blot均能检测到转染细胞表达hLEP。hLEP基因转染细胞不仅保持较好的增殖能力,其ALP活性,Rulix-2的表达均较未转染组有显著提高(P〈O.05)。结论:采用腺病毒载体能有效转染hLEP基因到大鼠BMSCs内,且转染细胞的成骨分化能力得到显著提高。hLEP基因修饰的BMSCs作为种子细胞有望应用于牙周组织再生研究。
818-822

DNA聚合酶γ介导的口腔鳞癌细胞放疗增敏

摘要:目的:研究mtDNA损伤修复蛋白POLG的表达调控与γ射线不敏感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0sc-5)的凋亡损害的相关性。方法:体外培养0SC-5细胞,并用30Gyγ射线处理,MTT比色法检测OSC-5细胞存活率,RNA干涉技术敲除POLG基因,WesternBlot检测POLG和Cleaved-PARP蛋白的表达。结果:30Gy-γ射线处理后0sc-5细胞的增殖率为(75.67±4.16)%;si-POLG下调0SC-5细胞POLG蛋白表达水平;si-POLG转染的细胞经γ射线处理后Cleaved-PARP蛋白表达增加,细胞存活率下降(P〈O.05)。结论:通过抑制口腔鳞状细胞癌细胞mtDNA损伤修复蛋白POLG能增加对γ射线不敏感的OSC细胞的凋亡损害。
823-825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的代谢组学研究

摘要:目的;采用代谢组学的研究方法,寻找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唾液代谢物中的生物标记物。方法:运用气相色谱(GC)-质谱(MS)联用技术-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辨别分析(oPLs-DA)方法,对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样本避行代谢蛆学研究,对比分析OLP患者和健康人的唾液代谢轮廓,寻找两组人群唾液中的差异性代谢产物。结累;OLP患者与健康人群的唾液代谢轮廓存在明显差异,OLP患者的代谢轮廓发生了改变,经鉴定得到7个OLP相关的代谢标志物。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可成功找到OLP的生物标记物,并可为OLP的临床诊断及发病机制的探索提供重要信息。
838-842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8058例牙周病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调查该院牙周病患者的疾病构成及其变化趋势,从而满足牙周病患者需求,并为口腔健康和牙周病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3年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临床医学院牙周黏膜科的牙周病患者资料,并按1999年国际牙周病分类诊断,采用Excel、SPSS软件进行数据整理分析。结果:主要诊断为牙周病的患者共8058人次,按1999年国际牙周病分类诊断共7874人次,占97.72%。共24种疾病,其中所占比例较高者(构成比≥3.00%)依次为:慢性牙周炎(35.62%)、慢性龈炎(14.94%)、反应全身疾病的牙周炎(6.73%)、扁平苔藓(累及牙龈)(5.47%)、伴牙髓病变的牙周炎(4.71%)、牙周脓肿(4.43%)、侵袭性牙周炎(3.67%)、牙龈瘤(3.56%)、青春期龈炎(3.00%)。复诊1557人次,不同就诊原因致使其接受治疗和复诊情况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本次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哈尔滨市综合医院牙周病患者的疾病构成及患者对该疾病的认知程度,且患者就诊原因与其治疗和复诊情况具有相关性。
850-853

CBCT对80例上颌中切牙与即刻种植相关解剖结构的测量分析

摘要:目的: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即刻种植手术提供理论指导,减少种植外科手术的并发症和风险。方法:对80名患者100颗未患龋坏的上颌中切牙进行检查测量。按照年龄分为3组:青年组30例(20~39岁),中年组30例(40~59岁).老年组20例(60~79岁)。同时按照性别分为男女两组。唇腭侧骨壁的厚度通过3个位点进行测量:釉牙骨质界下4mm,根中部,根尖处。结果:大部分上颌中切牙的唇腭侧骨壁年龄和性别的差异显著(P〈0.05)。青年组的唇腭侧骨壁较其他组厚。男性的唇腭侧骨壁较女性厚。结论:由于患者个体差异(年龄和性别)的存在,且上颌中切牙牙槽骨壁菲薄。在即刻种植术前,通过CBCT和口腔检查进行精确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858-860

超声微创去龋对牙本质影响的体外实验研究

摘要:目的:研究超声微创去龋后牙本质表面的形态和性质。方法:选取龋坏到牙本质的离体牙10颗,纵形切开后分为两组。实验组用超声微创去龋,对照组用牙钻去龋。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和扫描电镜分析两组牙本质表面的性质和形态。结果:两组拉曼峰形无明显不同;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牙本质表面较少玷污层、牙本质小管口呈开放状态,洞壁表面粗糙。结论:超声微创去龋能有效去除龋坏牙本质,并形成有利于复合树脂黏结的界面。
865-867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病例报告

上颌牙埋伏阻生伴牙瘤2例

摘要:病例1:患者,女,32岁。因右上颌前牙小影响外观要求诊治。自述.小学期间乳牙自行脱落,一直没有长出恒牙,至中学时长出2个小牙,否认拔牙治疗经历。临床检查:右上颌侧切牙与第二前磨牙间可见2个多生小牙,唇侧牙龈凸起,无压痛。恒牙列,双侧上颌第三磨牙颊向位。
867-867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临床研究论著

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牙周状况影响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牙周状况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ehraneLibrary、CNKI、CBM、WangFangData等数据库,查找从建库至2013年12月国内外学者公开发表的有关固定正畸治疗中自锁托槽与传统托槽相比对牙周状况影响的文献。由2名评价员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应用revman5.0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结果发现除探诊深度(PD)外,自锁托槽的牙菌斑指数(PLI)、牙龈指数(GI)、龈沟出血指数(SBI)在观察时间为3个月和6个月的合并效应值均低于传统托槽。结论:在固定正畸治疗中,自锁托槽较传统托槽更有利于牙周健康。
868-872

阳江地区成年人及青少年微种植钉常用植入部位牙根间距分析

摘要:目的:测量阳江地区成年人及青少年上颌5、6间及下颌6、7间微种植钉植入部位的牙根间距,分析男女性别之间的差异性。为临床精准植入微种植钉,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影像资料88例,分为青少年男性组、青少年女性组、成年男性组和成年女性组4组,各组病例数为22例,测量上颌5、6间及下颌6、7间,距离牙槽嵴顶分别为3mm、5mm、7mm水平的牙根间距,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分析。结果:上颌5、6间及下颌6、7间,距离牙槽嵴顶分别为3mm、5mm、7mm水平的牙根间距:上颌5、6间分别为(2.98±0.47)mm、(3.61±0.42)mm和(4.78±0.28)mm;下颌6、7间分别为(3.44±0.26)mm、(3.91±0.33)mm和(4.41±0.33)mm。青少年组与成年组之间,在各水平的牙根间距无统计学差异。男性与女性之间,在各水平的牙根间距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上颌5、6及下颌6、7间,牙根间距比较中,青少年与成人之间及男女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在上颌5、6及下颌6、7间植入微种植钉时,应尽量选择根方部位。
873-876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Caspase-9的表达及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摘要:目的:探讨Caspase-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择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30例为实验组,1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blotting的方法检测两组唇腺组织中Caspase-9蛋白的表达,测量吸光度值,采用SPSS14.0软件包对两组结果进行Mann-Whitney检验,并与临床检验结果进行Spearman’S相关性分析。结果: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Caspase-9在蛋白水平上有表达,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明显升高(P〈O.05),并与疾病的病程呈正相关,但与其他临床特征之间不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Caspase-9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唇腺组织中高表达,且与疾病的病程相关。
877-879

恩施州前牙乳牙期反患者Bolton指数的测定和分析

摘要:目的:通过对恩施州乳牙期前牙反[牙合]患者Bolton指数的测定和分析,探讨本州乳牙期前牙反[牙合]与Bolton指数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乳牙[牙合]记存模型186副,依据前牙咬合关系分为反[牙合]组和非反[牙合]组,各组内再根据民族、性别进一步分组。测量Bolton指数并进行全面的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民族、性别间Bolton指数差异无显著性,但前牙反[牙合]组Bolton指数较非前牙反[牙合]组Bolton指数偏大,并且差异有显著性。结论:下颌牙量偏大可能是导致乳牙期前牙反[牙合]的主要原因之一。
880-882

锥形束CT测量补肾固齿丸辅助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改变的临床研究

摘要:目的:通过锥形束CT自带软件测量牙槽骨高度,分析补肾固齿丸辅助牙周基础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中医辩证阴虚火旺型的侵袭性牙周炎、慢性牙周炎患者各20名,各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经牙周基础治疗后口服药物6个月,对照组仅行牙周基础治疗,测量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的改变及评估中医症候的变化。结果:侵袭性牙周炎实验组切、磨牙区牙槽骨高度增量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切牙区P=0.0005,磨牙区P=0.00058);慢性牙周炎实验组切牙区牙槽骨高度增量较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23),磨牙区差异显著(P=0.0004)。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中医症候评分减少值与牙槽骨高度增加值呈正相关(r=0.945)。结论:补肾固齿丸辅助牙周基础治疗,能有效促进牙槽骨的增长。
886-890

窝沟封闭术预防儿童龋病效果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对窝沟封闭术预防我国儿童第一磨牙龋病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CBM、CNKI和万方数据库中关于儿童第一磨牙窝沟封闭对预防龋齿发生作用的研究文献,文献检索时限为2004~2014年。根据循证医学的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符合标准的研究,使用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1篇随机对照试验(RcT),经过Meta分析:1年后经窝沟封闭的牙齿患龋率低于未经窝沟封闭的牙齿: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性区间(CI)为0.12[0.07,0.19];2年后经窝沟封闭的牙齿患龋率低于未经窝沟封闭的牙齿: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性区间(cI)为0.19[0.12,0.30];3年后经窝沟封闭的牙齿患龋率低于未经窝沟封闭的牙齿:相对危险度(RR)和95%可性区间(cI)为0.21Eo.16,0.28]。结论:在较短的观察期内窝沟封闭术能够降低龋齿的发生。
891-894

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评价可吸收聚乳酸内固定系统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中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3年42例(54侧)可吸收接骨板行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的治疗情况,术后对面型、骨折愈合及临床功能恢复情况行1~12个月随访。结果:42例患者面型恢复满意,开口度及开口型无明显异常,颞颌关节活动度及咬合关系良好,无感染及异物排斥反应。结论:在髁突中低位骨折内固定治疗中,可吸收性高分子聚合物微型接骨板和螺钉具有良好的固定强度,避免二次手术,是髁突中低位骨折理想的内固定系统。
895-896

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对牙龈退缩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摘要:目的:评价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对牙龈退缩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牙龈退缩”、”手术”、”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牙根面暴露”、”结缔组织移植”和”牙龈退缩”、”双层瓣技术”3种词条组合方式,分别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并以connectivetissuegraft/subepithelialconnectivetissuegraft、gingivalrecession/recessionneargingiva/gin—givaldefect/exposurenearroot/recession--typedefect随机组合的方式检索PubMed数据库收集文献,利用ReviewManager软件对经检索筛选后纳入的7篇有关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治疗牙龈退缩的中文文献进行综合定量分析。结果:经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经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后可增加退缩牙龈的高度和角化龈的宽度,获得显著的根面再覆盖。结论:现有证据支持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术对牙龈退缩有较好疗效,但其是否是目前实现根面再覆盖率最高和手术成功率最高的治疗方法,尚需更全面地录入相关原始文献进行对比性综合评价。
897-901
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病例报告

舌尖神经鞘瘤1例

摘要:神经鞘瘤(neurilemmoma)又称施万细胞瘤(schwano-ma),为来源于神经鞘膜细胞的良性肿瘤,全身各部位均可发生,其中以头颈部多见,但发生于舌尖部的神经鞘瘤少见报道,现将我科收治的l例舌尖神经鞘瘤病例报告如下:
9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