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4:53

口腔修复学论文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1)

2、PBL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尽管PBL的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为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各方面的能力创造基础,对于学习是十分有益的,但是它也还是存在着一些无法避免问题的。在PBL教学法中,教师能够培养好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这却是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作为基础的,在教师布置好一个课题之后,学生首先要了解这个课题的意义是什么,然后要寻找到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而且学生还要应付在临床实践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要花费很长时间去完成的,因此PBL教学法所需要花费的时间要远远高于传统教学方法,但是在目前的教学情况下,专业课的课时已经是非常紧张,很难满足按照PBL的要求实行大面积全覆盖的教学[6]。PBL教学法的推广,依赖于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教师素质和队伍建设的问题。教师必须具备扎实充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对授课中的细节进行充分的考虑,并且要做好学生可能会面临困难的准备以及如何帮助和引导学生解决问题,但是在当前我国的口腔医学教学环境中,教师队伍建设的不够强大也给PBL进一步的推广制造了阻力。如果要想大范围的展开PBL教学法,在教师资源的问题上,也将面临着很大的短缺,并且会加大学校的财政压力。其次,PBL倡导的是一种自主学习的理念,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自我的良好控制和规范,学习增添动力。但是在我国现在的教育体制下培养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很明显的学习能力不足的问题,据调查,很多学生认为学习的主要障碍来自于自主学习能力的不足。而在PBL教学法中,却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种挑战,学生将如何提高自己去应对这种挑战也是我们面临和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此外,PBL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的进行查阅资料,然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现在的很多院校还没有足够的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不能够给广大的学生提供充足的图书馆资源和电子资源。综合所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PBL教学法的优势非常明显,但是目前还没有大范围的展开是有着自身原因的。不论是从教师素质还是学生接受能力和学校财力方面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PBL教学法的推广在我国口腔修复学的教学上还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但是我们也不能够被这些问题给吓退,还是要在不断前进中创造实现口腔修复学教学PBL全覆盖的可能。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2)

口腔修复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求学生在教学之中掌握口腔修复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同时具有独立面对临床病例,分析病情,正确诊断及治疗的能力。由此看来,口腔修复学教学良好开展是非常必要的,使学生有效学习,逐步提升自身知识水平、能力等方面[1]。考虑到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口腔修复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该研究建议积极改革口腔修复学教学,将PBL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系统的、有效的、合理的教育和培养学生,逐步提高学生的整体水平。所以,基于此PLB的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1PBL的简单概述

PBL即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它是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教学方法。PBL教学是以实际案例为基础,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小组讨论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说,PBL教学的教育性、有效性及适用性较高。因为在PBL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更多时候需要学生自行解决问题,如查阅资料,分析病案,探索治疗方案等,这使得学生进行病因、诊断、治疗、临床操作这4个方面的学习,同时锻炼学生各方面能力,让学生更加具备成为一名优秀医生所需的理论知识、能力、意识等[2]。由此看来,PBL教学值得在教育教学中广泛应用。

2PBL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基于以上对PBL教学的了解,确定其是符合新课程要求的、有效的教学方法,将其合理地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证明这一点,以下笔者将进行“PBL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应用”的调查研究。

2.1对象与方法

2.2.1研究对象

将某医药大学2013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68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口腔修复学》《口腔医学》及《临床医学》等相关课程教学,其中《口腔修复学》为主要课程,其他课程为辅助课程。

2.2.2研究方法

选择《口腔修复学》中《种植义齿》《颌面缺损修复》《牙周病的修复治疗》和《颞下颌关节病的修复治痢》4部分章节作为教学试点课程,采用PBL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他章节采用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其中主讲师不变,并且在PBL教学之前教师及学生进行了PBL培训[3]。根据PBL教学模式要求及不影响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展开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设计《PBL学习满意度评价表》,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生进行PBL教学满意度的调查;考察PBL教学下学生学习成绩。

3结果

通过对调查问卷的整理及分析,确定学生对PBL教学效果的总体满意度为85.5%,其中学生对收集资料环节的最为满意,达到90.0%,对该组讨论的掌控技巧最为不满意,达到74.5%。而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整理与分析,PBL教学的实施,使得学生《口腔修复学》成绩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4讨论

从现代教育角度来说,传统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之中。针对此种情况,采用PBL教学来代替传统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其良好地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以病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结合案例,查阅相关资料,对问题进行分析与思考,有效解决问题,进而学习到问题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并且不断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及自主学习能力等,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发展[4]。面对当前口腔修复学教学存在诸多问题的情况,高校应当积极进行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将PBL教学有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优化调整口腔修复学教学,以便此项教学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还能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口腔修复学教学良好发展。以上调查研究可以充分的证明PBL有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可以促进口腔修复学教学良好改革,提高口腔修复学教学的有效性。那么,如何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实践应用PBL,笔者参考相关文献及工作经验总结,提出以下建议。①教案学习。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的良好的开展,可以通过对PBL教学的了解而明确“教案”是教学的基础,只有良好的学习教案,才能在后续解答口腔修复相关问题的过程中,系统地进行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学习,从而真正掌握口腔修复学理论知识,增强临床实践能力及其他能力。对于教案的良好学习,需要在组织学生进行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中,教师将编制的教案呈现出来,如牙体缺失教案,说明门牙折断的患者的就诊过程、患者的心理状态、临床检查结果等。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详细阅读和分析教案,提出相关问题,如患者是否出现恐惧牙科的情况、患者是否不信任年轻医生的情况、预期治疗效果是否达到等等,为后续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及患者病情的诊治奠定基础。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提出相关问题时最好按照疾病治疗的程序提出的问题,治疗方案的选择,优缺点以及治疗方案的实施。这样的教案设计不仅包含了学过的理论部分,同时还注重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系统地复习巩固了相关知识[5]。②讨论、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基础上,为了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问题探讨、问题解决,以便学习问题所隐含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师最好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提出1或2个问题,在此基础上查阅相关资料及素材,共同讨论问题、解答问题,最终统一问题结果,报告给教师。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讨论与解答,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学习,这不仅仅能够使学生认真而专注地学习知识,还能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及分析能力等。③临床操作过程的讨论。口腔医学的最大特点就是临床操作性强,所以在临床操作环节中教师应当组织学生进行临床操作讨论,也就是针对每个小组提出的临床操作方案进行讨论,讨论内容包括方案是否可行、临床操作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这可以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来进行临床操作方案的分析与思考,进而提出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够对其他同学的意见进行思考与评价,如此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正确的临床操作方案及步骤,还能强化学生临床实践能力[6]。由此看来,基于PBL的口腔修复学教学活动的良好开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5结语

从当前口腔修复学教学实际情况来看,其中存在诸多问题,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对此,应当积极进行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也就是将PBL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之中,合理进行教案学习、问题讨论与解决、临床操作过程的讨论,学生将系统地、有效地、合理地学习病因、诊断、治疗及临床操作方面的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分析能力及临床实践能力等,促进学生全面化发展,逐渐成为一名优秀的医者。由此看来,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之际,利用PBL教学来代替传统教学方法,有效应用于口腔修复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作者:朱旭 单位:铁岭卫生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陈建治,霍光,史月华,等.PBL在口腔修复学教学改革中的实践和探索[J].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2014,15(1):40-43.

[2]余科,郑立舸,刘敏,等.经典病例分析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26(2):121-123.

[3]左恩俊,胡书海,任翔,等.立体化教学模式结合PBL教学法在口腔修复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6):104-105.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3)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论文百事通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论文百事通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新晨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4)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新晨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5)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6)

2 前牙修复中的口腔美学知识前牙处于面部十分突出的位置,若出现缺损或缺失会对患者的心理状态造成影响,因此在修复过程中不仅需要关注前牙功能的恢复还需要注意美观。牙体本身的形态和牙的排列都会影响面容外观,下颌姿势位时、微笑时、大笑时上下前牙外露量也是容貌美的重要参数[5]。教师在进行前牙修复知识的讲解需充分结合口腔美学知识,使学生从前牙缺损原因出发,观察患牙的形态、大小、排列、比例、颜色,以及牙龈的位置、形态、颜色等,根据患者脸型、下颌骨的形态等综合考虑前牙修复的方案,确保在修复完成后能够进一步提升整体的美观度。此外,前牙和后牙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差异,在临床实践中,教师应指导学生全面了解二者之间的区别。在对前牙的修复中,要充分运用自身的口腔知识和美学修养,借助各种高科技的仪器,全面的对患者的牙齿结构进行分析,寻找最佳的修复方案。将患者现有的牙齿结构与符合美学标准的牙齿结构进行对比,找出二者之间的不同或不足之处,提出既符合美学审美又能实现患者前牙修复的方案。当然在实施的过程中一定要尊重患者本人的意愿,以追求自然为前提,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

3 义齿比色中的口腔美学知识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牙齿的颜色是带给人的首要直观印象,也是牙齿美学的外在具象化,而不同的人种、不同的地区之间对于牙齿的颜色追求不同,如何寻找最符合大众审美的齿色,是口腔修复领域一直关注的问题。在试验课的模拟训练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互相之间观察不同牙位、不同性别牙齿颜色的差别,对天然牙齿的颜色变化规律进行了解与掌握,对同一牙位上的彩度、色相的差异进行分析。除此之外,学生还需要掌握基础的美学知识如视觉原理、色彩学原理,其中色彩学原理的知识主要包括色彩、视觉的基本原理、视错觉在美容牙科中的作用、前牙审美的视觉规律和义齿形式美的视觉特征等[6]。上述的基础知识学习完毕后,教师可以采用比色板指导学生进行义齿比色训练,要求学生根据学习到的口腔美学知识,在自然光条件下,于明亮的可视环境下进行,使学生在实践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7)

【关键词】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教育质量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用符合生理的方法,通过人工修复体来修复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一门学科,它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学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而产生的,属于生物医学工程范畴。口腔修复学是以医学、口腔医学、口腔临床医学及应用材料、工艺、材料力学、生物力学、工程技术学以及美学等为基础的专门学科。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越来越重视,对口腔医疗单位以及口腔医疗工作者的诊疗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各基层医院纷纷派送各层次人员来我院进修学习。这一方面是基层医院医师进一步深造、提高自己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也是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进修医师的培养不仅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进修医师业务能力的提高也能反映医院的综合水平。本文将近年来我院口腔修复科进修医师培养中实行的教学管理方法进行总结。

在进修医师教育中我们实行“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将进修医师学习时间不均匀地分为3个阶段。

(1)第一阶段:基本训练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讲解、示教及手把手示范,使进修医师掌握修复基本理论及一些基本操作。

作为教学医院的口腔修复科,我科每年都承担来自部队和地方大量进修医师的教育工作。为了保证科室进修医师的整体水平和保护患者的利益,我们对申请进修的医师的学历、职称、所在医院、专业、工作经历以及是否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杜绝一些非口腔医学专业、未从事过口腔修复临床工作、未取得口腔医师资格证的医师进入临床,接诊患者。但由于进修医师大部分来自基层,其原有的教育程度、工作时间不同,原单位所担负的医疗任务也有所区别,因此,进修医师在知识背景、工作能力、年龄层次等方面差异很大。

根据这种情况,在进修医师进入科室后,我们帮助他们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学习环境,针对个人制订进修计划。口腔修复科临床操作多而精细,同样的牙体、牙列缺损,可以进行不同修复设计,需要应用多种修复材料。在临床操作中大多需要医师对患者口腔内的牙齿进行磨改,这属于创伤性治疗,存在潜在的医疗风险,一旦发生医疗差错,很难更正和弥补。因此,这一阶段教学要求带教教师不放眼也不放手,更多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椅旁示教教学、手把手示范、仿真树脂牙操作训练等教学方法,重点在于基本技能的培训和基础知识的巩固。治疗典型修复病例时带教教师要系统讲解理论知识,组织并鼓励进修医师进行病例讨论,在强化其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临床思维能力闭。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将临床专业知识与临床科学研究证据结合起来综合考虑,为每个患者制订最佳口腔修复方案。重视进修医师的发展与创新,通过指导模拟病例书写,使他们的临床经验得到进一步积累,为下一步的学习、工作打下基础。

(2)第二阶段:综合提高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在于培养进修医师的分析、判断、综合处理能力,要求带教教师放手不放眼,使进修医师在理论上得到提高、临床工作能力上过关,实现“匠一师”的转变。

在教学中,建立“提问―讨论一实践”学习模式,充分调动进修医师的主观能动性。鼓励进修医师提出问题,在处理典型口腔修复病例时对进修医师多提问,对重点问题多示教、多讲解。然后组织进修医师对问题进行讨论,将讨论的结果与临床相结合,运用于实践中,既提高了进修医师的临床技能,又充实了他们的理论知识。我们除将有关基础理论知识、临床技能、经验传授给进修医师外,还教授他们如何获得知识、总结经验,使进修医师实现“牙匠一牙科医师”的转变。引导进修医师学会如何实践循证医学、查询和应用他人从事循证医学的结果、采用他人指定的循证医学的方法,使进修医师的临床知识和技能及时得到提高和更新翻。针对进修医师多数具有一定的临床经验、技能,临床操作敢于动手,但操作流程多不规范、临床思维比较单一的特点,将学习目标定为对缺牙设计的宏观掌握和临床实际操作的标准化。为了学进度、集中示教、把关,我们采用由高年资本院医师脱产带教进修医师的方法。前期,带教教师选择典型病例进行标准化示教、讲解,进修医师将接诊患者的检查情况、诊断以及初步治疗方案报告给带教教师,经确认后由进修医师进行临床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强调临床操作步骤的规范性,避免进修医师盲目追求治疗患者的数量,忽略临床操作的标准化。后期,安排进修医师观摩科室中有业务特长的专家、教授的诊治操作,细心揣摩,对照提高。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8)

长期以来,口腔修复医学虽然在不断发展,但一直未能解决好色彩仿真性不足的问题。国内更是大都根据临床医师的经验进行色彩比配。这种方式必然不能得到高质量的、稳定的修复体。而近年人们对口腔修复的美感程度的要求却越来越高。这种背景下,色度学为口腔修复医学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理论条件前进方向。因此,探析色度学在口腔修复医学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1色度学基本理论与发展的浅述

根据现在的科学理论,色度学确切的说就是一门研究人眼对颜色感觉规律的科学。它涉及物理光学、视觉心理、视觉生理和心理物理等多种交叉领域的理论知识。每个人的视觉也并不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在正常视觉的人群中,也有存在一定的差异。

事实上任何色彩的显示都是色光刺激人们的视觉神经而产生感觉,我们把这种感觉称之为色觉。色别、明度和饱合度是色彩的三个特征,也是色觉的三个属性。色别也称色相,它是指各种颜色之间的差别;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每一种颜色在不同强弱的照明光线下都会产生明暗差别;饱和度是指构成颜色的纯度,它表示颜色中所含彩色成分的比例,彩色比例越大,该色彩的饱和度越高,反之则饱和度越低。

但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性的把颜色归于某一物体所具有的属于自身的基本性质。但是实际上,人们肉眼所你能观察到的颜色,除了物体本身的光谱反射特性之外,主要和照明条件不同造成效果不同这一现象有关。也就是说在人们眼中所反映出的某一事物的颜色,不单取决于物体本身的特性,而且还与照明光源的光谱成分有着直接的关系[1]。

我们用色度学来评价的结论就是这种综合效果。目前在色度学上为国际所引用的数据,是由在许多正常视觉人群中观测得来的数据而得出的平均结果。

2色度学与口腔医学的密切关系

口腔修复医学实际上就是医者在医学美学的观点和掌握一定口腔医学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应用专门的诊治技术和方法来维护人类口腔健康和美感的一门医学。口腔是除了眼以外最富有表情的魅力部位,在人们物质生活不断改善的当今社会,人们对口腔的健康和美感有了新的追求。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口腔修复医学的技术日趋发展与成熟。再加上色度学理论迅速发展,并逐渐应用于各个领域中,色度学也开始在口腔修复医学中展示它自身的优势。

比如到了80年代以后,人工假牙的制作工艺日渐成熟,人工假牙材料的力学性能也在不断改善,成功地制作出质地优良,形态大小与自然牙差异不大的假牙已经不成问题,大大方便了口腔修复医学的顺利进展。但是现代口腔修复医学是生物医学工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医学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口腔修复过程中要注重和谐美,这是口腔修复医学人性化的必然要求。可是现实情况下人工假牙的颜色与患者自然牙的颜色不和谐的问题常常困扰着牙医和患者。

类此这样的问题在口腔修复医学中经常出现。在这样的形势背景下,色度学知识体系更是受到口腔修复医学的人广泛重视和推广。

3色度学在口腔修复医学中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色度学知识体系越来越丰富[2],与之相关的口腔修复技术也发展的越来越快,为在口腔修复医学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实际的应用效果也越来越明显。在口腔修复医学中色度学知识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①运用色度学知识探析患者正常颜色牙齿和异常颜色牙齿的差别,如四环素染色牙、氟斑牙、死髓牙的色度值等。这样在进行牙齿修复的时候,才能根据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分辨出患者健康的牙齿和患病的牙齿,有利于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②运用色度学知识探析牙齿颜色的测量方法、记录方法和颜色信息传递方法等。口腔修复中色差问题是医生和患者最为关注的问题。因此,修复过程中对于有关牙齿颜色的研究显得格外重要。③运用色度学的知识同样可以很好地探析口腔修复过程中美观材料的应用,比如怎样利用白瓷、陶瓷、树脂等材料真实地再现患者自然牙色的方法的研究。这对不同患者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的应用材料时更好的服务患者帮助很大。④色差的改变受口腔内部环境的影响较大,同一患者在不同时期也可能表现出不同的效果。因此运用色度学知识来探析在口腔温度、湿度、酸碱度等环境条件变化下的口腔内部颜色变化问题以及牙齿漂白剂和某些材料颜色的分类配置 情况也同样有重要意义。⑤除去最主要、最常见的牙齿修复外,口腔颌面部修复也是口腔修复的重要内容。因此运用色度学知识探析患者面部肤色,口腔粘膜色,瞳仁、瞳孔、睑结膜颜色等的测定和再现手段也是口腔修复中重要的一环。

联系理论与实践,我们可以得出随着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口腔修复应用材料的日益更新,人们对口腔修复健康程度和美观效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色度学知识已经逐渐成为口腔修复工作者必须学习并了解的内容[3],口腔修复工作这只有很好地掌握一定的色度学知识,并能有效的将它应用到品是的修复治疗过程中,才能使患者对修复治疗的最终效果更为满意。

参考文献: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9)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36-0140-02

订单式培养即学校与某用人单位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共同制订人才培养计划,下学期还要共同组织教学,最后顶岗实习,学生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的培养模式。因此,在实验室开展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创建与工作环境一致的教学环境,打破了传统的先在教学楼上理论再到实验楼实训的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内容,先操作再进行理论总结或同步进行,全程构建技能培养的理论实践教学环节。

口腔工艺技术是以生物力学、材料学、冶金学等有关知识为理论基础,以研究各种修复治疗为目的,用符合人体生理的技术制作方法,制作修复体和正畸矫治器的一种专业技术。以口腔工艺概论、口腔牙体解剖、牙合学、材料学等课程为支撑,为口腔修复、正畸等课程奠定专业基础。通过在实验室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整合了口腔工艺概论、牙合学、材料学等专业基础课与口腔修复专业课的界限。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每个工艺实训项目的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训操作技能,为培养顶岗实习的工作能力打下基本功。为了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主讲教师(模头)对口腔工艺技术专业课程分模块教学。

1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的实施思路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以口腔技工全口义齿修复、固定修复、可摘修复、活动矫治器等的操作能力培养为核心,将专业理论、专业技能、技师职业素质相融合为教学目标,深化工艺技能实训的教学内容,在实验室同时开展理论与实验教学、教室与实验室一体化、理论教师与实验教师一体化。每周在黑板右下角注明每周每次课的操作项目任务和目标,左下角标注每次操作项目参考教材第几页,通过运用讲授、演示、个别学生单独指导等教学方法,实现“教、学、制作、考、交”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从而提高学生听课质量和动手操作能力。根据教学内容给学生布置实验任务,明确实验项目目的、要求和步骤。

在口腔工艺技能实训教学环节中,专业理论和实训操作循序渐进,抽象和直观相互交替,做到理中有实、实中有理,重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充分激发学生的操作潜能,在实验过程中能独立完成。统一考核标准,提交实训作品。

2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的实施步骤

课程目标的制定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覆盖面较广,内容涉及口腔工艺概论、口腔牙体解剖、牙合学、生物力学、材料学、口腔修复、正畸和美学等,为学生将来走上口腔技师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根据齿科工艺加工流程及企业人才需求标准,将课程分为四大工作模块(见表1)。

课程学时的分配 根据课程实际需求,采取的教学安排如下:3年制学生接触专业课第一学期口腔工艺技能实训总共288学时,其中,理论32学时,实训256学时。

课程教学实施 口腔工艺技能实训课程使用卫生部规划的必读教材有材料学、口腔牙体解剖、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正畸、口腔修复学等课程专业内容,知识面广阔。理实一体化教学以口腔修复工艺技能实训为主线,以实现和完成口腔固定修复、活动修复工艺技能操作为目标,遵循口腔工艺流程“程序全面系统性”和“训哪个模块就学哪个模块;结合生产技术现状和加工企业用工需求,有什么技术需求就强化什么技术”的原则,把理论和实训有机结合在一起。授课计划按四大模块划分,每个模块结合不同的缺失类型,设计不同的修复方法,教会学生铸造技术、冷弯技术、打磨技术等,并掌握学习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设备的使用;由教师把学生分为3组(8~10人为一组),与实验师同步对每个实训项目操作任务的要点、步骤、多种方法进行详细分解并进行操作演示,并在步骤演示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动作规范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所从事职业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

实训课演示前先组织本组学生针对前次实训课后的实验作品从好到差依次排列,引导学生相互点评、共同纠正,取长补短,以此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逐渐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迅速提高学生自我测评、自我纠错的水平;然后再让学生根据演示步骤进行操作为主线,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错;最后由模头讲授理论知识指导为辅助,总结学生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难点和疑点,加深学生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消化、巩固和提高。

除了以上这种将操作演示、发现解决问题、学生实训练习、理论总结融为一体的教学方式外,教师还布置课后要求学生完成与操作模块内容相关的读书笔记,让学生分组在课后查询相关资料,巩固操作模块理论,使学生完成文献检索,改被动灌输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加深理解和巩固每次实训课所学的专业模块,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3 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困惑

1)理论指导实践与实践探究理论,一样能全面掌握技术。虽然理实一体化教学方法灵活多变,但是形式和内容比较统一,更注重实效。在实施过程中理论教学课时每周只有2节,更多穿插在演示教学中,能否做到强化实践教学,有待于后期进一步验证。

2)建立理实一体化教学规范,使理实一体化教学有章可循,否则在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中,考核办法和督导等容易出现问题。

3)尽管理实一体化教学能整合教学内容,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相互指导,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不适合所有医学专业,除非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原有教学模式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添置配备全新防尘教学设施,如多媒体、电子实验室教学软件和连接互联网的计算机专业实验室。

4)口腔工艺专业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施表明,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是符合职业教育规律与特点的,但是该教学方法更适合高职学生专业学习。

参考文献

[1]仇恒佳,蔡健,成海钟.基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职农业类专业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

22129-22131.

[2]董晓华.高职园林技术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探索[J].现代农业科技,2010(6):18-19.

[3]冯薇.面向职业岗位的高职《电子制造工艺与管理》工学结合课程建设实践[J].电子世界,2012(12):169.

口腔修复学论文篇(10)

[中图分类号]R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654(2015)08(a)-0035-03

近30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食物结构发生了变化,龋齿增多因龋失牙人群增多;人口平均寿命延长,老龄化加剧,口腔慢性病比例增加,失牙患者增多。多方面的原因使社会对口腔医学技术需求急剧增加,所以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肩负培养我国义齿行业紧缺的技能型人才重任[1]。由于该专业是该校近年开设的新专业,在此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教学模式进行探讨。

1我国口腔高级修复师专业教育现状

随着近代口腔修复技术工艺学得到了发展,目前口腔修复技师队伍的操作技能已能基本满足当前技术的需求,而专业理论的深度尚能达到要求[2]。许多口腔修复技术工艺从业人员无专业教育经历,而依托传统的师徒关系传承技艺[3]。培养优秀的口腔技术人才已关系到口腔修复工艺未来的发展,在充分的人才调研基础上,该校于2006年开办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

2该院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建立的基本思路及实践

2.1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具备口腔医学技术基础理论、口腔医学基本理论,掌握口腔医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面向义齿加工厂和各级医院义齿制作中心,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从事义齿设计、义齿制作与管理、质检等工作,具有良好职业素养和创新精神的口腔医学技术技能型人才。

2.2学制

全日制3年,修业年限3~6年。

2.3课程设置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能力为本位,以应用为主线,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注重学生专业技术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把这种理念渗透于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和教学实践中[4]。依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义齿制作行业专家的论证意见,进行岗位能力分析、工作任务与工作过程分析、职业资格考试分析。以培养职业岗位核心能力为主线,构建了“项目引领、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时体现“重视人文素质,注重技能操作”的课程设置理念。通过课程的优化与整合,形成了基于行业和职业标准的工学结合、德能并重的“四大模块”课程体系,即将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技能、专业拓展五大模块。在此基础上,每年进行市场调研,实行动态调整。①第一学期开设口腔工艺美术基础、口腔解剖生理基础、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大学英语、礼仪素养等课程,培养学生人文素养,学习基础知识,打下坚实理论基础;②第二学期开设口腔材料学基础、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口腔预防保健基础、人文素养及职业写作等课程;③第三学期开设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等课程,专业知识的学习;④第四学期开设口腔疾病概要、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CAD/CAM修复技术、口腔医学美学基础等课程;⑤第五、六学期为临床实习,让学生接触真实的工作环境,从中习得实践经验,提高综合职业能力,毕业后可直接进入工作状态。课程设置和课时比:公共基础模块502学时,占16.6%;专业基础模块300学时,占9.9%;专业技能模块2046学时,占67.6%;职业拓展模块180学时,占5.9%。

2.4教学内容

口腔医学技术包括口腔解剖生理基础、口腔工艺技术概论、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等,口腔工艺美术基础讲述以素描基础、色彩知识、雕塑入门、口腔工艺技术与工艺美术的关系等为主要学习内容,使学生具备对形体的感知能力和一定的造型能力,掌握色彩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综合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艺术表现能力、艺术修养和鉴赏水平;口腔工艺技术概论讲述口腔工艺技术概念、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局部义齿工艺技术、种植义齿工艺技术、附着体义齿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工艺技术与美学、口腔技师的卫生保健及技工室污染控制、技师与医师的信息交流等;牙体解剖与雕刻技术讲述正常牙体形态,并具备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为了专业奠定坚实的基础,雕牙技巧以口腔解剖生理学为基础与口腔固定修复工艺技术、可摘义齿修复工艺技术、全口义齿工艺技术、口腔正畸工艺技术、口腔医学美学等科学关系密切,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主要支撑或明显促进作用。

2.5教学方法

2.5.1理论教学中采用的方法①理论结合实践:教学过程结合现实案例,有利于学生理解应用,可用理论解决训练中的实际问题。②运用多媒体教学:了解和学习最新动态;形象图片便于学生记忆理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③讨论教学法:在学生对某一课题有所了解,掌握了一定知识为基础,学生自制力较强的前提下,可以采用讨论式教学法。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集思广益的技能和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还有助于转变个人的态度。2.5.2实践教学中采用的方法根据口腔医学技术职业岗位核心能力的要求,参照口腔修复工资格标准和口腔医学技术技能抽查标准,在现有“校中厂”和“厂中校”的基础上,形成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的“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以胜任口腔修复工岗位需求为目标,重在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口腔医学技术操作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口腔医学技术知识,进行义齿的制作。内容包括实习基地专业认知实践、校内实训中心实训、校内外义齿加工厂见习、生产实习之前的技能强化训练集训,进一步优化“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但加深了学生对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还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2.5.3考核制度高职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理论和理实一体考核方式,学生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由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组成。过程性考核由出勤、作业(实验报告)、课堂参与、平时考核(含技能)等组成,占总成绩30%;终结性考核根据课程特点由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学生作品等组成,占总成绩70%。

2.6培养企业实用型人才

“双证书”是指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为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把职业技能考证培训列入教学计划,实施“双证书”教育[5]。学生经考试合格,毕业时可获得学校颁发的毕业证及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口腔高级修复师证)。

2.7师资队伍建设

目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资缺乏,现有的教师大部分源自口腔医学专业毕业,临床口腔医学知识扎实,教师本身义齿制作技能亟待提高,这些都制约着口腔医学技术教育的发展。师资队伍的建设至关重要,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①让更多的企业一线技师走入实训室,成为学校的兼职实训教师,对学生见习技能指导。②积极培训在职教师,组织专职教师定期下制作一线参加实践,以提高教师实践技能操作水平。③德国、美国等国家口腔医学技术发达、教育办学时间长,在口腔医学技术的教学、科研以及管理工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能很快提升口腔医学技术办学理念及办学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2.8管理理念

根据行业岗位对人才规格的要求,参照国际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由以往的三段式学科型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实践为主体,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对接上,即专业与行业对接,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与岗位对接,教学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对接,考试评价方式与职业技能对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呈现出4个基本特点:企业参与了育人的全过程;突出职业核心能力培养;知识教育与能力、素质训练的同步性;注重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

3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国内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多忽略了专业自身的特色,师资、教材及设备的配置不符合专业发展的方向。建议制定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标准,编写适合高职教育的规划教材。加强师资力量,积极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进行探讨,从中发现教学问题,并结合我国国情和我校教学特点,改革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从而不仅对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更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口腔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口腔医学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凌李.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实践性教学改革探讨[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27(3):23.

[2]秦现丽,刘红章.浅谈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教育与培训,2013,7(3):19.

[3]陈耀丽,牟星.利用与企业需求同步的课程调整提升口腔修复专业教育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23):33.

上一篇: 资本经营论文 下一篇: 经济专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