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医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30 10:34:51

口腔医学论文

口腔医学论文篇(1)

完善顶层设计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自2006年开始就不断提炼人才培养方案,逐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掌握口腔医学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专业技能,能在各级各类医疗、保健等卫生服务单位从事口腔疾病诊治、口腔保健知识宣传等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口腔医学人才。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每门课程制定了课程标准,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人文素质目标,将教学行为与工作任务对接,在传授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将人文素质教育贯穿其中,培养学生救死扶伤精神,处处体现医德医风。

1.2模块化课程管理

医学道德的核心是医学人文精神,是医学对生命的根本态度,是对患者健康的终极关怀,是对人生命权利的尊重。根据临床口腔医生岗位设置课程,将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实践课三大类,其中选修课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人际沟通技巧》、《医学心理学》《卫生法概要》等。这些课程强化了素质教育,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更好地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开设了《职业规划》、《就业指导》等课程,这些课程激发了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就目前而言,加强人文课程的比重,不但不会影响口腔医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3“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

改革学生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强调培养学生的分析、表达、理解和动手能力。“校院融合、四个一致”教学模式是为了适应当前社会需求,培养学生岗位胜任力而提出来的,在此种模式下教师与临床一线医生相一致,教学环境与临床操作环境相一致,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相一致,生产实习与就业培训相一致。专业教师均是临床一线的医生,在授课的过程中不断加入临床人文关怀的因素,在学校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实训室模拟真实临床工作环境,感受职业氛围,处处体现人文关怀。将专业课程任务化、项目化和人性化,实训课模拟临床接诊、问诊、检查、治疗等过程进行,将人文素质融入实训项目。实习就业单位除肩负就业培训任务外还培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将素质教育进行到底。

3人文素质融入师资队伍建设

如何将人文素质融入教师队伍建设,是医学院校重点考虑的问题。在医学院校人文社科类教师数量不多的情况下,师德师风建设中人文素质显得尤为重要。漯河医专口腔医学系针对此种情况组织新进教师师德师风演讲比赛;教研会进行校风、教风和学风的研讨;鼓励教师跨学科进行人文素质、德育教育研究。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用教师的学识和人品来影响学生的三观,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素质的提高起着言传身教的作用。何爱华认为师德建设构成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环境,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基本保证。注重师德建设,以生为本,就是最好的思想教育。

口腔医学论文篇(2)

2循证思维教育可激发口腔医学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以往的口腔医学教学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没有关注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主要强调的是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把个人主观的临床思维方式和临床经验传授给学生,使学生缺乏足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束缚了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这种教学模式已凸显适应不了当前口腔医学教学的要求,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和临床带教中运用循证医学教学法突破原有的应试教育模式,鼓励和启发学生在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中善于发现和归纳疑难问题,教会学生如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学为巧学,不断学习最新的知识,坚持一生学习的理念。老师还应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循证思想和方法在课堂学习和临床见习中及时更新过时的医学知识,老师在口腔医学专业课程中采用“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法进行教学,真实有效的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扎实掌握医学知识的责任感和救死扶伤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3循证医学思想在口腔医学教学中的实施

循证医学教学法具体应用到口腔医学教学中,首先要求教师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丰富的临床及教学工作经验,充分备课把临床实践和理论讲授相结合,创新思维,借助于现代信息化教育技术生动高效的传授知识。这就要求老师思维敏锐的提出问题,熟练掌握文献检索的方法,通过批判性评价和将所获得的全部有用信息资料解决不同病人病情的具体临床问题的能力,还要系统学习专业外语、计算机及流行病学、医学统计学等相关知识。新的教学方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教师讲授应从易到难,步步深入,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养成主动自学的习惯。在课堂和临床学习中在带教老师的指导下,以临床口腔患者为例,根据患者的病史、体征、检查结果提出拟解决的具体问题,充分利用互联网检索全世界最好最新的临床医学研究证据,遵循循证医学的评价标准系统,对所收集到的文献信息真实性、重要性进行评估分析,依据个人临床专业知识并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得出最佳的研究结论,并将此医学证据具体运用在为患者的诊断治疗中,通过预后效果评价,以便获得在临床患者的诊断治疗中需加以改进完善的理论和治疗技术,更好的的掌握医学中最新最有用的知识,以实现临床实践和传授知识的最优化。这种通过具体病例的实践让学生亲身地感受到循证医学在临床现实中发挥的作用,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的先进和实效,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进而真正做到提升学生的个人综合医学素质和应用能力,口腔医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才得以保证。

4循证思维教育模式在口腔医学教育中的发展和前景

我国口腔医学教育模式主要是沿用前苏联的教育模式,口腔医学本科生的教育大多像是一种学徒学习模式,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并没有进行判别和评价而是在被动中学习和获取的。口腔医学本科生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操作训练较好,但缺乏处理临床具体问题的能力,更缺乏青年人在学习和临床实践中的创新能力。随着我国经济科技水平的全面提高,口腔医学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和进步,同时对学生在主动自我更新知识,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意识和能力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另一方面,随着口腔科学现代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人们对口腔疾病诊治的要求越来越高,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口腔医学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其要培养能较快学习和掌握口腔专业大量的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的诊疗方法的高素质口腔专业老师和学生,这为我国现代口腔医学教育事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

口腔医学论文篇(3)

2加强多层次和多学科的融合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主要是按照龋病、牙髓病、牙周病、粘膜病来进行授课的,这种教学方式与口腔其他学科之间缺少贯通,导致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因此,应加深与其他学科的贯通。例如“牙痛”的患者,要培养学生分析引起牙痛的原因,可以是口腔修复科、口腔颌面外科等引起,因此要充分论证各种学科的特点,做出明确的诊断。例如讲解“开髓术”,应该与口腔解剖生理学联系牙髓腔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

3改革效果

通过对2011、2012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实习阶段的评价,发现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对,可以完成一些新技术的基本操作,通过开展综合病例分析,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本研究设计的综合病例全部来自临床病例,参考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要求对病例设计的各种问题,使学生对于临床常见疾病都能做出正确和全面的诊断与治疗设计,充分表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临床问题的能力得到极大的提高。得到了教学医院的一致好评。

4讨论

口腔医学论文篇(4)

“文献讨论讲座”是以国外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为雏形,结合具体实情组织的集合研究生定期探讨前沿期刊和文献的讨论讲座。医学期刊联谊会(Journalclub)最早是由一群医学工作者发起的定期聚会,其目的是严苛评论最新发表的有关基础研究或临床应用的科学论文。后来英国外科医生威廉·奥斯勒爵士以“给那些订阅不起的读者购买并传布医学期刊”[2]为宗旨于1875年在蒙特利尔的麦吉尔大学建立了第一个正式的“期刊联谊会”。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学期刊联谊会”被定义为一种教育性质的研讨会,即由一特定人群定期在一起组织讨论近期发表的文献。其通常是围绕一个与临床或基础试验研究相关的特定主题,主要目标是促进某个特定领域的回顾性研究或讨论当前的研究工作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在可能性[3]。现代医学教育中,这种方法又被改进应用于研究生教育中,是欧美大学常用的一种学术交流和教育手段。

2“文献讨论讲座”的组织结构及运行流程

“文献讨论讲座”是以研究生为中心,其目的主要是发掘研究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培养其语言表达及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活动的核心是充分挖掘参与者的学习潜能,提高其对相关研究的兴趣并加深了解。讲座一般两周举行一次,由所有口腔修复科导师及研究生参加,也可有本科生、临床医师、主要研究者和实验技术人员参加。每期轮流由不同的研究生作为主题或文献报告人,报告由教学秘书整理记录,导师或课题组负责人最后评价并总结。主讲研究生首先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或科研兴趣选题,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后以PPT形式与大家分享讨论,以期达到提高研究生创新意识与语言表达能力的目的。讲座应尽量安排在人员均可以参加的时间段和地点,时间一般是40-80分钟;主讲研究生应将提前一周准备的讨论文献资料发放给参与人员,以确保会议时每个参加人员都能积极参与讨论,并同时鼓励研究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观点。下面即是讲座的基本流程:第一,主讲人介绍(5-10分钟):由主讲人简单的自我介绍,宣布本次的讨论主题,并概要地简述所涉主题的基本内容;第二,主讲人宣讲(20-30分钟):报告人首先对本次讨论主题的研究意义和角度进行阐述,然后按照文献内容,依次陈述文献相关背景,讲解研究设计、实验方法,结果及结论等;第三,发表观点、参与讨论(20-30分钟):待主讲人陈述完相关内容后,一般组织参与者就以下问题进行讨论:①文献的前言或问题陈述是否清晰?所选题材是否与临床密切相关?②文献所研究问题或假说是否清楚?文献回顾是否全面且具说服力?是否支持研究目的和问题?③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的方式方法?研究的样本量大小和样本的特征?所用的统计方法是否合理?④所得结果否真实可靠,讨论是否全面?所得结论能否应用于各种情况或人群?当然,参与者可对文献的结果和结论进行评价,也可对主讲人的陈述方式方法提出个人意见,主讲人可同时进行解释和补充。第四,总结(5-10分钟):由导师或科室年资较高的医师对主讲人的报告和参与者的发言进行补充、评价和总结,同时对本次讨论文献的知识点、关键点及疑难点作简要陈述与引导;并对报告人的逻辑思维、语言组织和PPT制作等进行全面总结。

3“文献讨论讲座”的必要性

定期组织、带领科内研究生进行“文献讨论讲座”的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对口腔医学研究生的培养具有积极的作用,不仅有利于口腔研究生综合科研能力的培养,而且有助于学生尽快熟悉新的学科领域。同时对学生的理解能力、讨论技巧、批判性评价技巧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4-5]。就宏观方面说,医学研究生教育是一个国家最高层次的精英教育,其担负着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医疗人才和发展学科技术的双重任务。随着口腔医学的飞速发展,对高层次、高质量口腔专业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不断完善教育、教学体制以适应口腔基础医学和口腔临床医学的发展。现行的医学教育体制导致基础研究与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出现了明显的脱节。基础实验的研究不能及时应用于临床,甚至是对临床无意义的研究,或者只是一味的照搬国外的科研思维,毫无创新意识。这些都要求我们必须改变现行的教育模式,搭建临床与基础的桥梁,真正实现基础为临床服务,临床为基础导航。现阶段大多数研究生都觉得事基础研究枯燥乏味,不愿从事基础课题的研究,更不用说发现和创造新的科研思维了。而“文献讨论讲座”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对于相关课题的兴趣,督促学生对该学科邻域进行科技查新,通过讨论不同的参与者进行对话与交流,使不同的经验与思想交叉传递,常形成更深层次上的认识,从而达到科技创新的目的。就微观方面说,通过“文献讨论讲座”的锻炼,参与者可通过对话和辩论,接纳吸收不同的观点,提炼适合自己的信息,完善自己的观点,同时运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构建对自己有意义的、新的认知体系,以达到共同进步,这都符合了现代口腔医学发展和教育的要求。与此同时,研究生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任务,这就锻炼了学生的统筹和机变能力。在讲座中,学生互相讨论,向老师请教,体现了团队交流合作、团结互助的精神。传统单一的讲授式教育教学方式,注重对普遍的客观知识灌输,强调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理解和运用,使学习结论具有同步性和同一性,这种传统的教育方式很可能局限学习者的知识范围和研究热情,还可能阻碍医学科技的进步与创新[6];不能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意识,使越来越多的医学生缺乏开拓和创新的精神,导致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而“文献讨论讲座”的教学方式对于扩大研究生知识范围、活跃其思维方式、培养其创新能力等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也为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供了锻炼的平台,从而为其以后撰写类似学术报告和主持会议打下了基础。同时,通过这种讲座讨论的形式,更加有助于导师对于研究生的全面认识,可以增加师生间的互动,有助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科研思路能力的提高,对整个课题小组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具有促进作用。

口腔医学论文篇(5)

2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教育的体会

2.1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

教学部门对留学生的各个教学环节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考试制度、学籍制度等。俗话说:“不以规矩,不成方圆”。针对留学生个性及课堂纪律较为散漫的特点,本院选派综合素质强的教师专门负责管理,协调留学生教学课程安排及具体实施;在教学过程中严格执行考勤制度,并将考勤情况和考核成绩适度挂钩;严肃考场纪律,杜绝作弊现象的发生。同时对学生的考试进行形成性评价,出勤及课堂表现等均纳入考试成绩范畴。课堂秩序改善,教师的积极性及授课效果也相应改善,逐渐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

2.2提高教师的英语授课水平

教师是留学生教育的实施者,良好的师资是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教师英语水平很大程度决定了教师的授课水平。本院2001年并入重庆医科大学,在留学生教育初期,口腔医院还是一所年轻的教学医院,虽然授课教师的专业素养及英语阅读能力都不错,但有的教师英语口语差强人意,课堂上基本只能按照备课的内容进行照本宣科,限制了课堂上的自由发挥。近年来,本院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提高教师的英语水平,包括选送年轻医生参加学校的高校教师英语培训班;定期组织青年教师进行全英文教学竞赛;聘请优秀的国内外专家对青年教师进行英语授课培训;选派年轻教师到国内外名校培训学习;通过学生及同行评价的反馈结果,遴选优秀教师进行示范性授课等,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教学氛围逐渐浓厚,教师队伍逐渐成长、教学水平提升。近5年来,本院高层次人才队伍工程启动,逐年选送一批优秀的年轻教师到国外进行学习及深造,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英语口语水平。在今后的工作中,本院应进一步加强留学生教师师资力量的培养,如:借鉴天津医科大学在全国首推的《留学生英语授课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进一步优化本院的留学生教师队伍。

2.3狠抓教学环节,提高教学水平

多年来本院一直坚持集体备课及课前试讲。授课前的集体备课非常重要,在上课之前,集中教研室优秀教师及相关授课教师对这门课的授课的方式、内容进行详细讨论。在集体备课时,教师相互启发和解疑、相互借鉴课件制作和教学经验,使教学资源的利用得到最优化。每个新教师正式授课前进行试讲,认真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没有达到要求的必须重新试讲。同时对授课环节进行监管,在留学生、院内同行专家和学校教务处3个层面建立留学生评教制度,组织督导专家听课,及时开展同行评教和学生评教,切实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

2.4进一步优化教学手段,提升教学技巧

教师的授课技巧会让课堂真正地活跃起来,让学生收获全然不同的教学效果,在教学实践中应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新型教学体系。在初期的教学实践中,本院大多采取“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育模式,但逐渐发现,留学生更容易接受西式的教育模式,对相对枯燥的“满堂灌”的教育模式较为反感;加之留学生《口腔医学》的教学不同于国内本科生的专业教学,由于教学课时的限制,不可能系统地传授口腔医学知识,只能对重点疾病进行重点讲授。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本院逐渐将传统讲授方法与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BL)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CBL)方法等现代教学方法相结合,采用引导式、问题式等手段,并结合具体病例进行教学,探索一条适合留学生口腔医学教学的模式。比如在讲授牙周病章节,传统的教育模式可能是逐一讲授牙周炎的病因、病理表现、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内容多,抽象且枯燥。本院采用PBL模式,在授课之前叫学生预习,同时准备一些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且学生自己也可能感兴趣的问题如:牙龈出血、口腔异味的原因是什么?牙齿为什么会松动?牙齿松动了怎么办?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牙周病呢?洁牙会损伤牙齿吗?等,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分组讨论,教师适当加以引导,课后简单小结,让学生在轻松、活跃的氛围中主动学习,事倍功半。同时口腔医学是一门很形象的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在讲授时尽量少用文字,多用图片、动画、视频、教具等进行讲授,这将使课堂气氛更加生动化,学生更易于接受和消化。如讲解龋病窝洞的制备,可以根据典型的临床病例制作一个视频课件,在课堂上边播放边讲授,效果远远优于单纯的文字讲授。在口腔医学的教学过程中,如此教学实例不胜枚举,只要教师精心准备,必将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2.5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的选择

如果说好的教师可以为这门课程增光添彩,那么教材则是学生学习的向导,是课程的血脉,是根本。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针对留学生的口腔医学课程均没有统一的教材,纵观一些兄弟院校,一般指定2本教材,一本是留学生生源国的原版医学教材,内容系统详实,类似学术专著;一本是学校自编的医学教材,采用提纲式结构,注重条理,2种教材相互弥补,教学效果很好。国外的口腔教育属于毕业后再教育,口腔医学教材类似于我国研究生的教材,原版医学教材内容虽然详实,系统化,但深度及广度高于临床专业留学生口腔医学的大纲要求。鉴于此,推荐在参考国外经典教材的基础上采取自编教材的模式。本院一直采用自编教材,内容涵盖口腔医学各个专业的各种重要疾病,内容简洁、条理清楚,易于理解。但10年来,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医学知识快速更新,教师应与时俱进,借鉴口腔各相关领域国际国内经典的教材,统一格式,结合临床重点疾病及新进展对留学生口腔医学教材进行重新编写,以便更好地满足留学生口腔教学的需要,给学生传递准确的知识,使其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真正受益。

2.6从政策上提高教师参与留学生教学的积极性

留学生教学对教师要求较高,2个学时的全英文授课,课后起码要花费数倍于此的时间去准备,对于同样的授课内容,英文教学的备课时间是中文教学备课时间的4倍。基于此,为了培养及稳定留学生教育的师资队伍,保证教学质量,本院在课时津贴和业绩评价上体现优劳优酬的原则,切实提高全英文授课教师的课时津贴和课时系数,提高了教师的授课积极性,使英文教师队伍得以持续、良性发展。

口腔医学论文篇(6)

2结果

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94.3%的学生认为人文素质教育很重要,24.1%的学生认为其所在学校不够重视人文素质教育。有18.9%的学生认为人文科学更重要,对人的发展和影响更深远,意义更重大。对于影响医学生人文素质最重要的因素,本科生更倾向于个人,研究生则更倾向于社会,造成差异的原因可能为本科生目前接触的生活环境比较单一,加之社会活动较少,而研究生则相反。结果见表1。在评价人文素质课程的作用中,选择最多的三个选项是“有助于改善和处理医患关系”,“丰富自己的专业内涵”和“有助于职业规划”,且三个选项中本科生与研究生的人数相当。其中,选择“对科技论文的写作有帮助”、“能够训练思维方式”和“能够激发进一步学习兴趣”的研究生明显多于本科生,这是由于研究生的学习经历和人生阅历较本科生丰富,接触临床工作和科研工作的机会和时间更久,因此对于研究生来说,在上述三个方面较本科生的体会更深。结果见表2.关于对人文素质教育课程看法的调查中,大部分学生上过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其中本科生多于研究生,这可能会受到研究生来自不同院校的影响。在对人文素质教师教学效果的调查中,46.5%的学生认为教师并不能将人文素质教育融入到教学中,学生更关注人文素质教师的教学方法、人格魅力和教学态度。在对人文素质课程安排的调查中,62.7%的学生不满意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活动,认为人文素质课程占总体的比例需要提高。在对课程考核方式的调查中,学生更倾向于人文素质课程采用多种考核方式,如实践、论文和课堂表现,基本不认可考试考核的方式。结果见表3。在不选择学习人文素质课程原因的调查中,最主要的原因是专业课和基础课过于繁重,其次是学校没有给予过多重视和课程内容枯燥。结果见表4。除了医学生必修的医学伦理学、医患沟通等主要医学人文素质课程外,医学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卫生政策与法规、医疗服务管理学是学生最希望学到的人文素质课程。结果见表5。这与口腔医生就业的特殊性有关,由于目前口腔诊所的迅猛发展和国家对其政策的支持,口腔医学生的就职范围更广,这也对口腔医学生的管理能力、政策法规和职业规划等软实力有更多的要求,因此,相对于其他专业,对口腔医学专业的人文素质教育方向需要有更大的转变才能满足未来的社会需求。

口腔医学论文篇(7)

1.1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0级、2011级全日制口腔护理专业大专学生共计56名。研究对象全部为女性,年龄为(21.61±0.57)岁。

1.2方法

1.2.1教学方法

我院于2009年建立南开大学医学院口腔医学系,并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联合创立口腔护理专业方向大专班,作为口腔专业教学医院,同时接收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口腔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口腔医学、口腔护理专业课程见习及临床实习。本研究将原有医护分离的教学模式进行整合,创新开展医护一体化教学,具体教学模式为:①教学内容整合:立足口腔护理岗位工作任务,选择需用四手操作配合的相关实训课程共计73学时,将口腔医学生与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调整两个专业原有教学进度,口腔医学生、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同步实训教学。②教师整合:由具有丰富口腔门诊工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熟练掌握四手操作技能的医生和护士按照口腔专业分工组成各专业医疗-护理一体化教师团队,进行集体备课,学思路,明确教学过程分工;为保障实训教学质量,每组学生均有医护教师指导小组负责,每个指导小组由一名医生与一名护士组成,负责整个实训过程中从旁指导。③教学标准整合:医护教师共同讨论制订教学目标及标准四手操作流程:在实训课程中同步讲解医生、护士的操作要点,并将治疗步骤分步边讲解边进行操作示教。④实践整合:由口腔医学生、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组成一对一小组在实训室头模上进行四手操作实践练习,口腔医学生头模实训室配备口腔头模实训机、口腔技工桌、多媒体内窥镜探头及影像分配器,见图1,可以满足四手操作教学的需求。⑤考核整合:实训后由医护教师按照统一的评分标准对学生掌握情况共同进行考核评价。

1.2.2评价指标

①综合考核成绩:采用以病例为导向的仿真综合考核,由医护教师共同组成考核小组,由1名口腔医学生和1名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结为一组,通过抽签的形式,确定考核病例,评分项目包括理论运用(对治疗流程的掌握、结合实际灵活运用)、操作技能(器械摆放合理传递及时、仪器使用正确、材料调拌达标)、配合熟练程度(及时提供治疗用物并吸唾、配合熟练顺畅)、医护沟通(及时准确与医生交流、沟通效果医生满意)、合作态度与认知(医护协作意识强、积极主动配合治疗)5个方面11个条目,5个方面分别占权重20%、30%、20%、20%、10%。即合作态度与认知的2个条目总分为5分,其作9个条目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效果越好。②学生问卷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问卷在查阅文献及咨询专家的基础上自行设计,内容包括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医护配合意识、增强医护沟通能力、模拟临床工作情境、增加临床工作信心、对教学效果满意、赞同该教学方法7项,采用Likert5级评分,0分为非常低,4分为非常高,总分为28分。满意率为项目得分与项目所占总分之比。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7.0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考核成绩及学生问卷评价结果采用均数±标准差进行统计描述,实训前及实训后综合考核成绩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

2结果

2.1综合考核结果

对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综合考核评分结果,实训后对治疗流程的掌握、器械摆放合理传递及时、仪器使用正确、及时提供治疗用物并吸唾、配合熟练顺畅、及时准确与医生交流、沟通效果医生满意、积极主动配合治疗8个条目得分及总分均高于实训前(P<0.05),见表1。

2.2学生评价结果

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提高学习兴趣、增加临床工作信心方面的满意率较高,分别为95.54%、95.98%,见表2。

3讨论

3.1口腔专业教育及四手操作教学现状

目前国内口腔护理专业教育还处于发展阶段。有研究对某省78所综合性医院及6所口腔专科医院321名口腔科护士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口腔护士专业教育主要是以普通护理教育为主,接受过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护士比例仅占10.6%,有四手操作技术培训需求的占60.1%[10]。普通护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没有经过系统的口腔专科护理学习与实习,仅靠进入工作岗位后短期的岗前培训,对口腔治疗特点和要求只是现学现用、一知半解[1],不能很好地配合医生诊疗。国内已有学校在护理专业教育中加入口腔护理教学模块,但课程设置仍以理论授课为主,实践课时仅有26学时,占到专业课程的24.5%[11]。基于口腔临床诊疗工作的特点,口腔护士承担着配合医生治疗的重要职责,良好的医护配合有赖于护士对口腔治疗过程的熟悉。由于护士专业知识的欠缺使得其在工作中对技能操作难以运用自如[12]。有研究指出,四手操作可以明显提高口腔治疗的效率和质量[13],降低口腔诊疗中的医院感染[14]。另外,传统的治疗模式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反复起身漱口,给治疗带来很多不便,导致患者就医时间过长,容易产生疲劳感。四手操作模式可以大大改善患者的就医感受,马晓萍[15]的研究表明四手操作组患者满意度较独立操作组提高17.9%。四手操作使护士在口腔治疗过程中能最大程度发挥辅助作用,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提高医生的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8],增加患者的满意度[16],因此将成为未来口腔治疗发展的必然趋势[5]。此外,患者就医期望值提高,对高标准、高效率、人性化的口腔治疗需求日益增加,医疗服务质量、患者就医感受已成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培养掌握扎实口腔理论知识及熟练四手配合技能的护理人才势在必行。

3.2医护一体化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四手操作配合技能

四手操作的开展有赖于医护间的密切合作,而教学是改善医护合作的关键[17]。现有医疗、护理分离的教学模式是分别从医、护角度训练医学生和护理专业学生的操作技能,不能模拟四手操作时的医护配合过程,医护间的协作训练欠缺,而且同一教学内容需要反复教学,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本研究将医护双方作为整体同步进行实训,即节省了教学资源,又能模拟临床配合情境,使得学生能够最大程度地进行四手操作技术的训练[7]。已有研究报道在护理综合技能实训[18]、护理临床实习[19-20]中开展医护合作教学,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研究将医护一体化教育理念应用于口腔护理专业教育,通过医护教师团队对标准四手操作流程的分步讲解和示教,使学生明确治疗的每个步骤、要点和医护职责分工,在头脑中形成对治疗流程的清晰认识,并运用于实训操作练习中。每组医护学生的实训全程均有医护教师指导小组负责,能够根据每组学生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能够掌握不同治疗阶段所需用物、器械、仪器,做到积极主动配合治疗。从实训前后考核结果来看,该方法切实提高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的四手操作配合能力。同时,医护学生组成团队相互学习、合作,在协作中锻炼了医护沟通能力和护士工作积极主动性等临床综合素质,而这些正是以往教学中所欠缺的,本教学方法增强了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协同配合能力的培养,体现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并重的教学目标,真正实现了教学与岗位工作需求的密切结合。

3.3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较高

医护一体化教学方法打破专业内教学界限,模拟临床四手操作真实情景,与传统的讲授方式相比更为形象生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满意率达95.54%)。以往研究表明医护协同的模式可以提高医护的满意度[21]。传统教学方法学生进入实习后直接配合临床医生四手操作,快速的临床治疗节奏、患者对实习教学的不配合以及临床医生对配合技能的高要求都导致临床实践机会明显减少,容易造成学生的实习压力和紧张心理,在仿真头模上与医学生配合使口腔护理专业学生处在一种友好的学习氛围中,更容易树立学习的信心,也更容易掌握知识和操作技能[7]。

口腔医学论文篇(8)

二、建立临床实习教学三级监控体系

我院对临床实习教学实行三级监控制度,每级监控均包含检查和反馈,对临床教学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1.一级质控(学生对实习质量的自我管理)。(1)自查:实习学生参照实纲进行自查,主要包括每日实习病种、操作项目完成数量、实习心得体会和自我小结。(2)反馈:在自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向带教老师汇报解决。2.二级质控(教研室对实习质量的管控)。(1)检查:教研室定期检查学生的实习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和实习进度。(2)反馈:教研室对每位学生的实习操作、临床思维进行评价,针对实习中出现的问题随时调整实习方案。3.三级质控(学院对实习质量的管制)。(1)检查:由学院定期全面检查学生的实习任务和目标完成情况和实习进度,发现实习中存在的问题。(2)反馈:一方面,学院将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教研室,督促教研室进行相应的整改,并针对实习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由学院召开教学研讨会或定期组织教学经验、临床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做专题讲座。另一方面,学院通过对汇总的各类反馈信息进行研究,必要时对实习教学任务、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

三、加强医院内涵建设,提升教学条件

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一线人员,在提升教学质量时首先应该加强教师的岗位培养,建立在岗进修、培训和深造机制,提高和改善临床教师的业务水平和知识结构。制订和实施人才引进的相关配套文件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人才引进、开发和使用的政策保障机制。改革教师培养和使用机制,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制定口腔医学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制度,坚持青年教师培养、交流、深造制度,做到有计划,高标准,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在岗培训、国内外进修和在职攻读博士学位等方式,进一步优化现有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建设一支年龄、职称、学历专业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发展潜力大的师资队伍。通过传帮带的作用,建立一支梯次合理、素质优良、新老衔接、满足学科发展需要的人才队伍。其次,加大教学硬件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医院从总收入中支出一定比例的资金作为教学基金,专款专用,用于改善教学设施、设备,学生宿舍条件等,保证教学的正常运转。再次,设立教学综合诊室,有针对性地指向目标人群:由于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风险较以前增加,许多实习医院不敢放手,一些常见的技能训练和操作大大减少,往往是带教老师做示范的多,而学生实际动手的机会少,这样就限制了学生基本技能的提高。因此,可以考虑成立教学综合诊室,明确告知病人是实习生操作,但有高年资医师带教,使用的是一流的材料、设备,医疗质量是有保证的,且实行口腔内科、修复科、外科一条龙服务,避免病人多次排队等候等一系列人性化服务,同时实行大幅度优惠收费政策,吸引病人到教学综合诊室就诊。最后,以教学改革为引导,深化医院教学的内涵建设,提升实习教学质量。学院鼓励教师申报市级、校级和院级教改项目,对临床实习教学不断地创新,对教学工作不断地进行深入研究。在不断的研究过程中,对教学意识强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均有积极的作用。

四、加强口腔医学生的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口腔医学论文篇(9)

1.2档案资料建设工作有助于提高专业知晓度和美誉度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新兴专业,虽然具有发展潜力与良好前景,但如果不提高社会知晓度,同样“酒香也怕巷子深”。很多医务人员、在校学生甚至教师都没有听说过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分不清口腔医学与口腔医学技术之间的差别,更何况是高考学子、家长和用人单位。为此,加强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并进行广泛宣传,对于促进招生就业、打造专业品牌、提高专业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力、实现专业可持续发展有重大意义。

1.3档案资料建设有助于巩固学生的专业思想区域经济和义齿加工行业的迅猛发展对高等职业技术人才提出新的要求,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应运而生。由于是新专业,高考招生工作存在盲区,专业介绍不够详尽,许多学生及其家长难以准确、全面了解,高考志愿填报存在盲目性,误填误报专业志愿时有发生。加之传统手工作坊式的义齿加工生产观念根深蒂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许多学生对专业缺乏兴趣与信心。新生报到后有思想不稳定、不安心学习现象,甚至部分学生想调换专业。针对以上情况,可及时搜集专业图片资料及就业信息,向学生及其家长介绍行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人才需求情况,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思想。

2促进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的建议

2.1建立健全“学组—专业—个人”三级联动机制口腔职业教育学组隶属于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教育专业委员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联系全国高职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纽带。学会每年举办口腔职业教育论坛,是国内口腔职业教育工作者学术研讨、实践切磋、思想碰撞、信息共享的重要平台。建议学组加强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联系、培训与督导,从宏观层面加强专业档案资料建设。从专业层面看,高职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收集、整理教学和科研中各种资料与数据工作的直接承担者,首先应树立责任意识,认识档案资料信息资源的价值,不能误以为档案资料工作等同于誊抄、保管工作;要及时解决人财物投入少、配套设施不到位等问题,建立健全立卷归档、档案保管与利用、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等制度。此外,应配备专兼职专业档案资料管理人员,提供专业培训,做到上联下达。上联即及时将本院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的动态资料传至学组;下达即敏锐发现具有价值的专业资料产生事件与现场,借助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收集与归档。专兼职管理人员既要精通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知识,又要有一定的档案管理水平,更要有高度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高职院校要加强培养这种复合型人才,不断提高档案资料管理水平。从个人层面看,作为专业档案资料的直接创作者与建设者,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师生应提高自身专业档案资料积累意识,主动在各类专业活动中收集、整理相关资料,将重要教学、科研工作文件归档保存。此外,师生应摒弃个人功利思想,避免有档不归、归而不全甚至拒绝归档或据为己有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规定,重视本组织、本单位、本职务工作的档案建设与管理,是每位工作人员的基本义务。专业档案资料建设工作要摸索规律、建章立制、督导考核,力求档案内容详实、准确,确保档案资料质量,充分发挥其作用。

2.2加强档案资料信息化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实现了专业档案资料的储存数字化、操作信息化、传递网络化、资源共享化、结构一体化、使用便捷化,有利于其的开发利用。首先,既要抓好纸质档案与实体档案建设,又要抓好电子、虚拟档案建设,通过先进技术实现不同形态档案信息的系统化、规模化和科学化管理。其次,将“学组—专业—个人”三级联动机制与信息化建设结合,建立并在一定范围内共享档案资料目录清单,加强信息管理横纵联系,打破部门垄断与区域限制,实现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互补。再次,以专业档案资料建设促进专业建设,认识和利用档案信息,努力开发服务领域,发挥其潜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专业档案资料信息化管理具有占用空间小、储存量大、应用能力强、传输速度快等优势,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为社会公众服务,实现并倍增自身的巨大社会价值。最后,要以开放的姿态灵活运用专业档案资料,采用新媒体、新技术进行传播与宣传。一方面可通过专业网站,以文字、图片、声像形式传送多感官专业信息,增强舆论引导力,把专业思想与优势展示给全社会;另一方面可借助微博、微信、QQ、飞信等社会化媒体和移动互联网,多媒体联动,提升本专业知名度,树立专业品牌。

口腔医学论文篇(10)

1.结合教学大纲,实行全方位技能训练

(1)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

医生病历作为医疗凭证,对医生、患者的诊疗过程、维权都极为重要,因此,更要重视病历书写能力的培养。首先要求各科室制作常见病标准病历,供学生学习。临床中接诊患者症状各异,要求学生以标准病历为基础,在问诊、采集病史、书写病历后,交由教师检查,合格后才能交给患者。由此培训学生独立病史采集及病历书写能力。

(2)实践技能操作

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分解考试大纲要求,采用模拟教学系统,规范基本操作技能。实现在仿头模上模拟临床操作,最大限度还原临床实际情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3)基本急救技术

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同时开展测量血压、吸氧术、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等基本急救技术训练,使学生对基本急救有初步的认识。

(4)检查结果判读

在实习过程中强调口腔作为全身的一个器官,系统疾病常常出现口腔表征,强调口腔疾病与全身疾病的联系,要求学生知道实验室常规检查各项指标意义并且能够进行口腔X线片认症判读。

2.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交流与沟通能力培养

学院从2010年开始,在本科临床前实习中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学院通过将2009级、2010级分别设置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讲授相关内容,通过临床实习带教学生自主学习交流与沟通方法。实验组采用新的培养模式即通过角色扮演、专家讲座、小组讨论等三种方式,针对提高自信、仪表礼仪、语言技巧、人文关怀等方面进行训练,系统化、全方位地培养交流与沟通能力。

3.建立多种举措,激发教师教学积极性

学院重视青年教师培养。要求青年教师以优秀的高年资教师为榜样,要求每学期必须进行2次以上的学习性听课,教研室主任、教学秘书对青年教师要进行检查性听课,对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直言不讳地提出,并现场解决,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授课技能。同时学院坚持每年实习课带教教师必须具备一定资质并且是两名教师同时带教,坚持集体备课,保证授课内容与实习内容不脱节。学校加大对教学的重视力度,实行教学“一票肯定”“一票否定”的制度,在教学考核的基础上,对于教学表现突出、能力出众的教师,给予一票肯定,在奖励和晋升职称方面实行绿色通道。对于不适合教学岗位、有教学事故的教师,停止教师上讲台,在奖励和晋职称等方面不予考虑。

二、新体系施行取得一定成效

1.执业医师通过率明显上升

通过构建及应用实践技能教学培训体系,增加学生对口腔医学专业课的学习兴趣,学生临床操作技术明显提高,增强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临床实习阶段能够很快上手,实习质量得到提高。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不但考研率高、在用人单位获得好评,而且我院毕业口腔医学生在2012年执业医师通过率为75%。2013年通过率上升为86%。

2.临床交流与沟通能力迅速提高

学院通过组织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评估两组学生的问诊技能水平、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实验组的沟通技巧、问诊内容安排、语言表达、非语言表达、引证核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仪表礼仪和尊重倾听以及个人感受均不存在差异(P>0.05)。实验组的总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5)。学生反馈显示:100%的实验组学生认为通过交流与沟通能力训练有助于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能让学习气氛更加活跃,学生更感兴趣。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率达到100%。

上一篇: 传统文学论文 下一篇: 应用统计硕士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