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汇总十篇

时间:2022-05-02 19:53:07

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篇(1)

在我国,课堂英语教学的方法经历了多种形式,从最初的翻译法、视听法、交际法、直接法等,方法样式很多,但是鉴于其结果,往往不言而喻,学生在考试中分数确实很高,但是实际的运用情况确实无法令人满意。“高分低能”是人们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的总结。2001年,我国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教学途径。它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就在于其更加注重以交际活动为核心,联系学生生活的真实情景。正是由于任务型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背景下,倡导应用任务型教学可以更好地实现英语的学习目标,完成教学任务。

1.任务型教学的内涵

任务型教学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个重要的教学途径。顾名思义,它以“任务”为基本核心,“任务”作为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动力,更利于教师组织教学活动。英国语言学家Jane Willis指出任务学习法理论框架包括三个部分:前期任务、任务环和语言关键点。相对于传统教学来讲,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为主要环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合作的教学理念。

2.任务型教学的原则

2.1真实性原则

主要是指语言和情景的真实。具体是指在选择材料上要尽量贴近生活中的情景性材料,同时,履行任务的情景及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学生的任务是切实可行的,有明确目标的。当然,“真实”只是一个相对概念,任务设计的真实性原则也不完全反对非真实语言材料出现在课堂任务中,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就是要尽量创造真实或接近于真实的环境,这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在一种自然的真实或仿真实的环境中体会语言,掌握其应用。

2.2趣味性原则

这是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即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动力,使他们能够融入学习过程中。因此,在任务设计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考虑任务的趣味性。机械的、反复重复的任务类型易使学生失去参与任务的兴趣,因而任务的形式应多样化。需要注意的是,任务的趣味性除了来自任务本身之外,还可来自多个方面,如多人的参与、多向的交流和互动,任务履行中的人际交往、情感交流,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后的兴奋感、成就感,等等。

2.3在做中学原则

任务型教学的核心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掌握所要学习的知识,任务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获取知识,即让学生在做中学。由他们亲自通过实际运用去学习掌握和内化所要学习的知识。

3.教师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角色

教师和学习者角色的关系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所在,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导者,主宰着学生学习的一切,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然而,随着社会的转变,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需要的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习者,因此,受我国传统教育方式影响的英语教师应放弃传统的支配者、控制者的权威身份,在课堂中扮演好任务的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协调者、参与者、合作者、观察者、监督者和评估者,当好学生的鼓励者、帮助者、支持者及学习者的角色。

“任务型”课堂教学不是让学生单纯地在运用中学习,而是为了运用而学习。它通过课堂上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日常生活中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各种教学任务的时候,尽量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为出发点,做到内容和方式尽量真实,以学生的角度为主,使学生有明确的目标。

任务型教学应以任务为中心,它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的;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与现实有着某种联系,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交际,并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欲望的交际问题,让学生在教师所设计的各种“任务”中,能够不断地获得知识或得出结论,从而获得语言运用的能力而不是仅仅掌握现成的语言知识点。在英语教学中,一方面要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帮助学生,使其从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交际者、探索者和创造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和学生的动态角色使得课堂成为交际的课堂、互动的课堂,接近真实生活的课堂。

4.任务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4.1正确理解任务型教学

外语教师及研究者应全面了解任务型教学的基本的含义、特点、核心,既要看到它的优点,又要看到它的局限性所在。对任务型教学应持有一种批判借鉴的态度,摒除为了任务而任务的认识和做法。由于任务教学的局限性,以及我国当前的教育国情,我们不折不扣地实施任务型教学是不可能的,因此应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和当前的教育条件,因时因地制宜地运用任务型教学法。另外,对于任务型教学的采用不等于对其他教学方法的抛弃。因为从认知的角度看,各种教学理论都是对于不同教学实践的总结和范畴化,所有的范畴都是模糊的。边界是不明确的,范畴之间是相互交叉的。我们强调任务型教学法,但不主张完全抛弃其他教学方法。因此,在肯定任务型教学种种优点的同时,不能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法或其他教学法,要努力做到任务教学与其他教学法的互补。

4.2评估完成后的任务

完成任务以后,教师要根据任务成果的外部表现,展开积极的多元化的评估方式。如自我评价、同伴评价、师生共同或者家长评价的形式。不仅要看完成后的成果,而且要注重学生在完成过程中的表现、态度和表现出来的情感。改变传统教学中以为只看重学生分数的评价方式。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标准。这样才能避免伤害成绩差的学生的自尊心,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把激励转化成动力,努力学习。当然,除了对于学生的评价外,教师也要进行自我反思评价。任务是否达到了预期的设想,学生对于任务的反应如何,材料是否真实和充足,是否能调动学生积极性,难度是否适宜等都要进行反思。

5.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以人为本的,可以充分体现语言价值的有效的教学途径,包含了先进的教学原则和理念,但是,要使它充分地发挥功效,应用于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就必须深入了解其内涵和本质,坚持其原则。总而言之,任务型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的一个趋势,我们要全面、正确、科学地理解其内容,认真研究和吸取它的精华,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仔细推敲每个知识点,为学生设计、构造出一系列典型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中体验自身的主体性,自主地去掌握知识、技能与方法,使学生有成就感、荣誉感,教学才会事半功倍。让我们共同努力,不断探索,进一步推动中学英语教学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Wiilis,Jane.Frame 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M].London:Addison Wesley Longlnan Limited,1996.

任务型教学篇(2)

一.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的,它是让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即做事,以参与交流、合作等学习方式,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力、创造力,通过“做事”来进行语言学习,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任务型教学法是对交际教学法的进一步发展。交际教学法是通过交际活动来学习语言,它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这种能力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知识,还包括如何在适当的交际环境中去使用语言。交际教学法注重的是语言学习的意义,而任务型教学法更加重视形势与意义相结合。它的目的在于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是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让他们更真实、有效地使用语言,有意义地在真是的交际活动中进行操练。但而二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使学生在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尽可能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任务型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来完成任务,为他们提供语言学习的机会。

二. 任务

1. 任务的定义。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从事的各种各样的有目的的活动。举个例子,任务就是画一幅画、给孩子穿衣服、买一双鞋、从图书馆借一本书等等,总的来说,就是人们生活中每天做的事情。当然,不同的研究者对任务的定义也不一样。

2.任务的组成部分。任务由目标、情境、过程和结果四部分组成。首先,每个任务都有它的目的,它要让学生们知道为什么要完成这个任务。一般任务的目标具有双重性,一种是非教学目的,另一种是教师要利用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中学英语课堂中,同学们进行小组话题展示的任务时,其非教学目标是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但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是通过完成任务,促进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与反应能力,增强他们的交际能力。第二个要素是情境。任务的情境是指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它可以是真实的、虚拟的,或是想象的,并且要涉及到其中的时间、地点、参与者和他们的关系。在任务设计中,应尽量使教学情境贴近于现实生活,这样更有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和语境之间关系的意识。第三个部分是任务的过程。学生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要会使用一定的学习策略及方法、步骤。例如问题解决、询问、概念化、交流。并且还要注意任务中的先后顺序、时间分配等。最后一个是任务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见或是不可见。例如,报告是具体可见的,而问题的解决是不可见的。

3. 任务的特点

(1) 任务就是一个工作计划,是为学生的学习活动而准备的。一个好的任务计划可以使教师与学生都从中收益。一个清晰的计划可以使老师认识到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它可以帮助教师整理思路,使各个任务之间紧密联系、适合安排,使课堂活动有序地进行;

(2) 一个任务主要是集中于它的意义,而不是注重操练的形式。设定一个人物,即做事,就是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习得语言。它注重的是学生在做事过程中能力的培养;

(3) 任务主要是涉及语言在现实生活的使用过程。任务是贴近学生生活的,它把学生的学习经历和社会实际融入到任务中去;

(4) 任务可以由个人完成,但更多的是以小组形式完成。一般学生个人完成的任务是写作练习、默读课文等等,而在任务型教学中,小组共同执行任务大家可以集思广益,积极地进行交流,更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4. 任务设计的步骤

(1) 教师在设计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需求、兴趣,什么是他们喜欢做的。因此任务是具有趣味性的,机械的任务会使学生丧失参与的兴趣。并且教师要仔细考虑学生的能力,那些是他们可以掌控的。如果任务过难,学生的能力达不到,任务就很难被完成,达不到教学目的;但任务也不能过于简单,使学生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这也不利于他们能力的培养。因此这些任务超过或是低于学生的能力都会减少他们学习的动力。

(2) 教师要在课前设计好有可能的任务,这些符合讨论话题的任务一定得是学生会感兴趣的,并且每个任务都是具有目的性的,也就是说,教师要对实现什么目标有一个清楚的认识或是期望学生从任务中获得什么;在设计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的多样性,要尽可能设计不同种类的活动,使任务不单调,给学生一个广泛的选择以便让学生感到有兴趣,促进他们更好完成任务。

(3) 当设计出所有可能的任务后,教师要对所构想的任务进行评估。一般可以用四个标准来评估:这个任务是否具有教育价值;是否符合学生的需求、兴趣以及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效使用资源;是否能在有效时间内完成。当然这些任务都是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排序的。

(4) 任务可分为两个阶段。教师要分析这两个阶段任务的语言要点。在第一个阶段,教师需要考虑语言的难易水平,来决定是否要使用或是修改之前设计好的任务;第二个阶段是教师已经设计好最终的任务,需要找出涉及的技能和可能涉及的语言知识来完成任务。

(5) 教师要提前准备好材料。在这个阶段,教师要为学生准备好完成任务是需要的材料,这些材料尽可能真实,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的情境中学习、体会语言,并且任务的设计要由简到繁,由易到难,不断深入。

5. 在设计任务时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任务的目的要非常明确、清楚,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才会有清晰的思路,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掌握。第二,任务的结果应当是对学生学习语言有益、有帮助的,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没有好处的任务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三,任务一定是具有实用性、可行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课堂环境的问题,任务不应仅限制在教室里,也可以延伸到教室外的学习和生活中。任务活动应当与学生的真实生活紧密相关,并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任务还应符合学生的语言水平和语言的教学环境,这样使学生更容易地完成任务,避免更多的困难。

三. 任务型教学法与人文关怀

有位教育家说,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教育工作要取得新突破,既要教师的全员参与,更要讲究教育的艺术。而教育的本质,就在于体现对教育对象的人文关怀。在任务型教学法中,应当与人文关怀相结合,不仅仅只是注重完成任务,也要在教学中充分展示我们的人文关怀,让每个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个体的活动或行为有时难以受到重视,任务型教学应从学生的基本心理需求出发,满足学生个体内部的需求,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和技能目标上的均衡发展。

在课堂上,教师要尊重学生,进行人本教育。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向上的心理氛围,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这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生进步的一个前提。当学生不能按要求完成任务时,教师应该耐心指导与讲解,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这能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和积极性,使之感到教师的关怀,对学习弱势的学生来说,成功的体验特别重要。教师还要要爱护学生,实施情感教育,不能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忽视学生。(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篇(3)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

17—0044—01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以培养学生学习综合运用能力即“能做某事”为目标,要求教师设计教学活动时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并具有操作性;二是活动要以学生的生活实践、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内容和方式要尽量真实,具有交际情景的特点;三是活动要有利于学生学习英语知识,发展语言技能,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如何才能完成上述目标,让学生真正做到“能做某事”,笔者认为应从课内与课外两方面入手。

一、抓好课堂环节,充分给学生提供和创造学习运用语言的机会

1. 简洁导入,示范到位。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而交际主要体现在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上。只有保证足够的信息输入量,人脑才能主动地进行选择、领悟、编码和记忆,再进行信息的加工和内化,最终保证信息输出的质量。所以,按照新课程、新理念的精神,教师应避免传统的单纯教授语言知识的教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方法。这就意味着教师必须熟练掌握教材体系,精心备课,精心设计任务,精心分解任务。应尽可能以简洁的情景语言导入,以准确的语言示范、以轻松活泼的语调,让学生了解本课的任务。然后及时抽身,让学生自己去接受并完成任务。

2. 分组活动,鼓励创新。小组合作是任务完成的主要方式,也是当前最受欢迎的合作学习法。在小组学习中,要特别注意让学生明确个人的责任,真正明白自己在小组中承担的具体任务,明确小组的成功取决于所有成员的努力与团结协作。因此,在学生掌握了课内基础知识之后,教师必须进行合理的分组。通过小组各种形式的演练,促进合作学习。教师则充当合作学习的帮扶者和指导者。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当中遇到语言、词汇等方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帮助指导,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在初中英语教材中,对话比较多,教师可以让学生多联系实际生活,加入自己的联象,把书本知识融入实际生活的情景交际当中。通过课前布置交互性任务,引发合作学习;课堂当中布置交互性任务,促进合作学习的活动方式来实现“任务型教学”中教学任务的落实。

3. 设计任务,作业优化。任务的设计是任务型教学的中心环节之一,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任务设计能力,教师应有任务设计的前瞻性,能够结合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学情现状等相关因素制定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各级子任务和总任务。任务要有明确的目的和可操作性;要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兴趣;各级任务要有一定的层次性。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初级到高级,要遵循先听说、后读写的原则等。教师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出发,要从学生乐学的角度出发设计作业,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和能力的舞台。作业的设计要有多样性,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技能,拓展其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感性。作业的设计不要局限于书本,要根据生活中的情境和实际,灵活设计蕴含生活实际的作业。

二、抓好课后巩固,把课堂知识的学习落到实处

任务型教学篇(4)

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要让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做到“有的放矢”,这既让学习活动的目的性增强,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围绕着教师设计好的“任务”,积极参与,通过语言信息的大量输入,从而营造另一个语言的环境,使学生不知不觉中习得语言。任务型教学要求采用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玩、演、视、听、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及合作等活动方式,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以实现完成任务的目的;同时,让学生感受成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那么,如何设计任务型教学的任务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呢?

一、实施猜测性的任务设计

猜测性的任务设计是一种极为常见的任务设计。这种任务需要的时间短,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可得到充分锻炼,并适合教学的各个环节。如学习第三册中的第五课My bedroom中的There be句型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活动:让学生猜猜Anne的房间里有什么?让学生尽量用英语说出来。然后,出示Anne的房间图画,检查学生刚才猜得对不对,猜对的给予奖励。这种任务设计能在短短时间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且在猜测的过程中获得了快乐和成就感。但设计猜测性任务时,要注意任务目的的针对性,不要单纯地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进行猜谜游戏。同时,教师要细化猜测的规则,注意任务的进程、时间以及纪律。

二、实施听、说、玩、演的游戏活动

英语教学要求听说领先, 在教学中贯穿这个教学理念,通过听、说、玩、演等多种游戏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在做中学,在玩中练,以完成具体的任务来达到巩固知识的作用,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品尝成功的喜悦,从而大大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1、设计听、说的游戏活动。如教学了There be 句型后,可以用这个游戏来进行巩固训练。教师可先用There be …句型发出指令,让学生根据指令把身边的物品放在一定的位置,放对的小组得胜;再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There be …句型说出。

2、设计玩、演的游戏活动。如教学了stand ,run ,swim ,climb ,ride a bike等词后,可设计这样一个游戏来进行巩固训练:击鼓传花,鼓停,花在谁手上,谁就站起来说出所学过的动词,说对的就得分。这种活动简单有趣,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实施调查性任务设计

用英语调查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虽然小学阶段所学内容不多,但可以设计简单、易操作的调查。如学习了《新交际英语》第三册第十一课中的六个单词(American stamp, English stamp, Australian stamp ,Japanese stamp ,Chinese stamp ,Canadian stamp )后,可以设计一个调查表,让学生去调查同学们有什么邮票,通过调查,使学生认识各国邮票。如:让学生拿着调查表在班内用如下的例子展开调查,有的打√,没有的打╳。

Model: A: Do you have any English stamps , Katy?

B: No. I have got only Australian stamps.

A: May I look at your stamps ?

B: Sure.

这样的一个调查,不但活跃了课堂气氛,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借助学生的问一问、看一看来增广学生的见识。通过邮票,帮助学生了解中外文化,拓展视野,进一步培养学生集邮的兴趣。

四、实施竞赛性任务活动

小学生活泼好动,好胜心强,根据这一点,通过英语竞赛不仅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而且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学习单词或句子时,一开始就布置任务,让全班开展小组竞赛。有了任务以后,学生积极练习,组内成员互相帮助。这样学习效率明显提高,学生也喜欢这样的活动。如:我在教学Zoo Animal这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竞赛游戏:首先,出示问题“What animals do you know?’”, 然后说明比赛规则,看哪组答得又快又对,不会答的就被淘汰。由于学生的好胜心强,都想自己的小组胜利,所以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学习积极性高。通过这一比赛活动的开展,有效地巩固复习了学过的动物,完成了教学任务。竞赛结束后,给获胜的小组插上红旗,鼓励其他小组继续努力。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任务型教学篇(5)

口语教学在英语教学史上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随着交际教学法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客观环境对学习者口语能力要求不断提高。我国传统应试教育英语课堂教学多围绕语言形式和语法规则进行操练,尤以高考指挥棒下的中学教育为甚。实践证明“哑巴英语”在我国仍是一个较普遍的问题,经过数年英语学习,不能顺利完成口语交际的高学历学习者大有人在。我国英语教学常被评价为“费时低效”,此中“低效”,很大程度指欠缺的口语交际能力。近年来,口语教学从基础教育抓起,已成为英语教学趋势,部分省市已于高考英语考试中进行口语测试,显然,未来高中英语口语问题的焦点应是“教什么和怎么教的问题”。

任务型教学是一种语言课堂的设计方法,它以一系列活动为出发点,通过设计和运用语言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感知和使用语言。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年颁布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来,经过十余年教学实践,任务型教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得到广大师生及教学研究人员的认可,新版课标突出特点之一就是“倡导任务型教学”。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任务型英语教学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关于任务型模式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任务设计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教学实践中不乏部分教师对任务型教学理念理解不足,对任务的设计还存在一些疑惑,造成任务型教学收效甚微。基于此,笔者拟就任务型英语口语教学中的任务设计原则做浅要分析,以期能与广大英语教育者共同探讨。

二、 任务的含义

搞好任务型教学设计,首先有必要对“任务”的概念进行界定和分析。关于任务的定义,国内外学者各有不同,在此作者不再一一赘述,但必须明确一点:英语课堂教育性任务和真实世界任务概念不同,语言课堂中可能要求学习者完成模拟情景对话、写信、复述所读文章、订票、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等各种任务,不单是因为这些任务可能在现实生活中频繁使用,更重要的是人们认为通过完成此类任务有助于学习者提升语言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在做中学,在用中学”,让学生通过完成教育性任务参与学习过程,提升语言交际能力。

三、 任务型模式下高中英语口语教学任务设计原则

目前我国的高中英语教材基本都采用了任务型教学大纲,每单元有一个中心话题,我们在口语教学任务设计中,可以以单元为单位,把握本单元在语言知识、技能、文化意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方面的教学目标,围绕单元话题设计出一个课时任务。当然,学习者现有知识水平、接受能力、学习需求、学习风格等学习者因素必须考虑在内。笔者认为下列原则应在任务设计过程中予以考虑:

(一)  趣味性原则。现实社会人们日常交际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口语任务时要考虑采用多种组织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充满时代气息的话题内容,增强任务的趣味性,鼓励、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到口语交际练习中来。

(二) 因材施教原则。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风格,教师可设计不同的口语练习任务供学生选择。如外研版必修五Unit 5,单元话题为The Great Sports Personality,可把口语练习任务设计为:

1.辩论:如何看待体育明星热?2.为首次来华的外国游客设计一个小手册介绍一项中国传统体育项目。3.讨论:评选世界十大热门体育项目。4.讲述与体育运动相关的个人经历或你所了解的体坛明星背后的故事。

这样设计任务,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如活跃型学生可以选择任务1、3,沉思型学习风格的学生可以选择任务2、4等。

(三) 相关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指口语练习任务要与单元内容、任务相一致,是单元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单元任务之间要有关联,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每个任务都通向上一级阶梯,助力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提升。接受性任务(听、读)一般排序在输出型任务(说、写、译)之前,为学习者提供足量可理解语言样本,使学习者能运用本本单元相关知识去完成任务,从完成模仿性任务过渡到创造性任务。

(四) 真实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学习者接触语料的真实程度对语言学习效果至关重要,真实是指实际生活中交际时人们使用的语言,而不是专门为语言教学而写的口语材料,当然,真实性是相对而言的,一旦语料被摘录引进课堂就已经事实上降低了其真实性。但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为学习者提供足量的真实语料,使学习者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掌握语言。同时任务的设计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内容相结合,将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学习需求纳入考虑范围,考虑任务开展的可操作性。

(五) 脚手架原则。脚手架原则是指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对学生完成任务可能遇到的困难给予必要帮助。这种困难可能是语言知识或语言技能欠缺,也可能是学习策略或情感态度。如口语练习前教师可根据话题提供参考词汇、句型、真实情境下语言交际音视频资源等。

(六) 合作性原则。语言交际是人与人之间的活动,这就要求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注重合作学习的使用,鼓励学生学会合作学习,在互动中学会交际。合作不应仅限于生生之间的合作,还应扩展到师生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学相长。

任务型教学篇(6)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英语教学大纲》便提倡在教学中要“设计某些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语言活动”。随后,在2000年修订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教学大纲》中又进一步明确规定了“在教学中要多展开以任务为中心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此外,在教育部2000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提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运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随后,2001年7月我国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根据这个文件,教育部为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入了实施建议。从最初的提倡在教学中“设计某些以完成任务为目的的语言活动”到最后的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写入了实施建议,从最初地高等教育的英语教学改革到基础教育的《英语课程》教改,我们不难看出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已经全面取代翻译教学法(Grammar-Translation)成为我国英语课堂的主导教学法。然而,就在我们全力火速推进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课堂地实施时,我不禁要问一下我们到底对任务型教学法到底有多了解?我们不能为了实施某种教学法而去实施,更重要的是要了解实施这种教学法所能为学生和老师还有课堂带来得有利改变。因此,本文将着重探讨什么是任务型教学法和任务教学法中的“任务“。

二、任务型教学

顾名思义,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就是以任务为首而展开的语言教学。起源于20实际50年代,任务型教学强调“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式,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于传统的语言教学,学生逐一学习各个语言项目,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强化语法知识,任务型教学法在设计语言教学大纲时就是通过设计一系列的任(tasks)使学生完成各种各样的交际任务。它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生活,学习,工作中可能遇到的任务,使课堂任务尽可能地模仿现实生活,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去做事,在做事的过程中运用发展自己所学语言,做到“用语言做事”。

关于任务教学法的主要特征,Nunan归纳为下列五点:(1)强调通过用目标语进行交互作用活动来学习交际;(2)将真实语篇引入学习环境;(3)为学习者提供机会,让他们把注意力不仅仅集中于语言,而同时集中于过程本身;(4)增强学习者个人的经历,把这些经历看做课堂学习任务的重要贡献成分;(5)试图将课堂语言学习与课外语言的激活联系起来。

Wills对任务教学法可以为学习者所带来的好处,做了如下归纳:(1)它能够使学习者尝试他们所掌握的语言;(2)让学习者有真实交流的体验;(3)可以使学习者有机会去观察其他同伴在表达相同意思时是如何表达自己;(4)使学习者有目的得使用语言;(5)使学习者跟同伴商讨轮流发言的机会;(6)使学习者参与完整的交流活动而不是单独的表达一个没有语境句子;(7)给予学习者机会尝试其他的交流策略;(8)培养学习者完成语言交际任务的自信。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任务教学法区别于其他教学法的根本在于它把学习者的体验和真实感受放在首位,强调运用语言过程本身,并且所有的教学活动都以完成“任务“来开展,完成交际任务的过程就是语言习得的过程。

三、任务型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以学习者为中心”。其哲学和心理学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获得知识的过程,而知识的短暂的、发展的和非客观的,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经过内心构建而获得的,是体验、发现和创造的过程。学习者正是通过实施和参与真实自然的教学任务,促进了信信息与自身知识的”重组“与”构建“,而一旦感受到了新知识构建的成功,学习者会将其内化为语言学习的动力,加速语言学习的进程”。

四、“任务”的概念界定

任务型语言教学是一种基于任务或以任务为基础的语言教学途径。从不同语言学家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界定和对其教学特征的描述,我们不难发现,任务(tasks)对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重要性。那么,究竟什么是“任务”?

定义一:学者Breen,W认为“任务指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体目标的所有课堂活动,包括简短的语法练习和具体翔实的课堂集体活动。“

定义二:Long,M认为“任务是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中为自身或他们有偿或无偿所做的各种各样的事情,比如填写表格、预订机票、收发邮件、商店购物等。外语教学中的任务指以语意为主旨的教学活动。”

定义三:Nunan,D认为“任务是指教学活动中学习者理解、处理、输出目的语或用目的语进行交流的各种学习活动。”

定义四:Richard,P定义“任务”为“学习者在领悟、处理和输出语言的基础上完成的各种活动。”

从上述定义可以得出,定义一把课堂所有有助于达到语言学体目标的活动都界定为任务,其中包括语法练习。对此Skehan持有不同意见。Skehan认为不是所有的课堂活动都能成为任务。例如,单一,重复的言语训练和与你的好友交谈,这些都不能算是任务。定义二对于“任务”的定义相对来说比较广泛。把任务与人们日常工作中或娱乐中所从事的活动等同起来。根据这个定义,课堂中设计的任务应该跟现实生活的任务有相似性。定义三和四对于任务的界定都比较一致,认为课堂中的任务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们把所接收到到的信息(也就是输入)通过自己的消化,理解,领悟,然后用目的语输出出来。

结合Long,Nunan等人的观点,Skehan(1998:95)较为客观得提出了“任务“的五个特征:(1)意思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的联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试行情况。

根据上述的定义,笔者认为“任务”是一座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桥梁。学习者通过一定的材料输入,对输入的材料经过透彻理解、消化、思维加工,最后用目的语输出的活动。此外,有别于传统的教学活动,任务型教学法中的“任务”的聚焦点在于意思的表达而非形式。也就是说,学生在学习时的关注点在于如何完成任务,而不是学会某种语言形式。

如何选取合适的任务对于任务型教学法是十分关键的。任务的选取不能单凭老师的兴趣为出发点,要考虑多重的因素。只有选择合适的任务,才能对课堂互动起到良好的推动重要。

根据任务的性质,Brown把任务分为静态认为(statictask)、动态任务(dynamic task)和抽象任务(abstract task)三种。其中第一种任务最适合初学者,因为任务相对较简单,而后两种则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因为任务交复杂。Nunan根据任务的相似的程度把任务分为“目标任务”(target tasks)和“教学任务”(pedagogical tasks),前者被认为是课外完成的真实语言活动,指在生活中有原型,根据实际需要设计的,目的在于使学习者有能力完成真实生活中的类似任务;后者被认为是课堂活动的中心,这些任务未必会在真实生活中遇到,是为了教学目的而设计出来的任务。

在设计任务时,除了要考虑任务的难度和性质,Nunan建议也应该考虑以下因素。

1.目的。在任务型教学里的每一个任务都有一个目标。也就是说,在设计任务的时候,我们要问下自己为什么要设计这个任务。并且,这些任务的目的要越明确越好。

2.输入。输入的形式包括口头或者是非口头,比如,听一段录音,读一段文章,看一幅画等等。这些材料最好是客观的,并且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

3.活动。活动指的是为了完成任务学习者要做的事情。可以是一个简单的活动,也可以是一系列的活动。

4.老师和学生的角色。老师和学生在任务教学法里所扮演的角色与传统教学法有着很大的不同。在传统教学法里,老师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是被接受者。而在任务教学法里,学生成为课堂活动的参与者和领导者;老师的首要角色是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的推动者,其次是参与者,最后则是观察者和学习者。

5.环境。环境指的是为了完成任务,任务中规定或隐藏的对于教室的安排。例如,这个活动应该是室内还是室外开展,这个活动适合应该集体完成还是分成小组完成。

根据Nunan的任务分析框架,目的就是学习者的学习目标,所有的任务都是基于这个学习目标展开的。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学习者应有适当的材料输入,比如图片、视频或者文章等形式,以便为学习者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根据材料的输入和目标,相应的课堂活动将被设计,最后这些活动将由老师和学生在不同的课堂环境中完成。这一系列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成的任务型教学的过程。

五、具体“任务”具体分析

通过前面的介绍,我们已经对任务型教学和任务有了较深的认识。现在笔者来审视一下教学课堂上常开展的一下“活动”,这些活动能算是任务吗?

笔者在某高校担任《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任务。中国的传统英语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长期被惯有“高分低能”的称号,因此教育部2000年初颁布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问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为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有效地运用英语交流做准备。教学目标的转变肯定就意味着教学方法要相应发生变化。根据Wills和Skehan,任务型教学模式的具体教学过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pre-task)的准备活动,任务中(during-task)的活动和任务后(past-task)的反思活动。根据这个模式,笔者来审视一下自己教学课堂开展的活动。

任务型教学篇(7)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订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及必要性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目的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目的语,在“干”中学、“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

二、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基本原则

(一)基本要素

1.目标。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2.内容。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3.程序。指学习者在履行某一任务过程中所涉及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怎样做”。它包括任务序列中某一任务所处的位置、先后次序、时间分配等。4.输入材料。所谓输入材料是指履行任务过程中所使用或依据的辅助资料。5.教师和学习者的角色。任务都会暗含或反映教师和学生的角色特点。6.情景。任务的情景要素指任务所产生和执行的环境或背景条件。

(二)基本原则

1.真实性原则。此原则是指在任务设计中,任务所使用的输入材料应来源于真实生活,同时,履行任务的情境具体活动应尽量贴近真实生活。

2.形式/功能原则。形式/功能原则就是在真实性原则的基础上,将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明确化,让学习者在任务履行中充分感受语言形式和功能的关系及语言与语境的关系,增强学习者对语言得体性的理解。

3.连贯性原则。这一原则涉及任务与任务之间的关系,以及任务在课堂上的实施步骤和程序,即怎样使设计的任务在实施过程中达到教学上和逻辑上的连贯与流畅。

4.可操作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应考虑到它在课堂环境中的可操作性问题,应尽量避免那些环节过多、程序过于复杂的课堂任务。必要时,要为学生提供任务履行或操作的模式。

5.实用性原则。在任务设计中,要避免为任务而设计任务。任务设计者要尽可能为学生的个体活动创造条件,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地为学生提供互动和交流的机会,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6.趣味性原则。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点之一便是通过有趣的课堂交际活动有效地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使他们主动参与学习。

三、任务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的区别

(一)在任务型教学中,学生都在完成任务,将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及生活阅历都结合在精心设计的教学任务中,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展开原本在课堂中进行的语言操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而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只是偶尔穿插一两个任务。传统教学方法通常是没有情境的语言学习,容易导致课堂的语言学习与实际运用相脱节,学生难以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现实的生活中去。

(二)传统教学的步骤是,通常是由教师先行讲解某个语言项目,然后由学生进行机械性的操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的活动较为突出,然后让学生操练,最后让学生用该语言项目进行表达。三个步骤没有侧重,同等重要。而任务型教学淡化了操练,重点突出了表达,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人,教师在课下是教学任务的设计者、在课上却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教师与学生共享成功的快乐。

(三)传统型教学方法注重考查学生的记忆力,把语言知识考核的成绩作为衡量学生英语水平的主要依据。传统教学大多围绕具体语言知识点展开的,因此属于练习,仅仅是围绕语言的形式。而任务型教学法更注重意义,信息的搜集、处理,注意信息沟通,活动具有真实性且活动量大,“任务型”教学法也更注重语意的传达,对学生出现的语言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并寻找合适的机会给予纠正,鼓励学生大胆地运用语言表情达意,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获得自信。

(四)在传统教学中,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强调培养学生的读、写技能,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支配整个教学活动,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任务型教学强调教学过程是教师主导性地位和学生主体性地位的统一,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合作、探究学习,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又重视学生的情感因素,强调通过任务来实现对语言的意识和感知。

四、任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主体程序是:“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布置任务)―帮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种模式重在以过程为定向,充分显示学生的思维过程,使学生在教学中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根据Wills(1996),Pica Kanagy & Falodun(1993)对任务型的分类,我认为有五种任务型活动途径适合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1.列举型任务(Listing tasks)

列举型任务是指对人或物按一定的分类或标准进行介绍。

2.信息差任务(Information gap tasks)

信息差活动是指交际一方有信息同时愿意提供信息,另一方又想获得信息时双方进行的交际活动。

3.比较型任务(Comparing tasks)

比较型任务是指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

4.解决问题型任务(Problem-solving tasks)

解决问题的任务就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和能力,用英语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5.创造性任务(Creative tasks)

创造性任务指任务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五、任务型语言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1.任务必须有明确的目标,要注意任务设计的科学性、系统性,学生只有根据目标有目的地运用英语进行交流,才能完成任务,才能达到交际效果。

2.让学生用英语真正能完成真实的生活任务;对任务的设计和编排更重视语言形式与语言意义的融合。教师应设计出各种使学生讲话的冲动及表达的欲望的活动。

3.任务要具有可操作性,难易合理。任务维度的权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任务,深入开展对任务型语言教学模式实施者的研究。任务太容易或太难都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任务型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因此完成较难任务时对学生也不能使用母语,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必须讲英语。

4.任务必须有一个结果。在任务完成以后,学生应该有一个成果。可用分小组口头报告、书面报告、教师进行评价等方式展示出来,使完成任务的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参考文献:

任务型教学篇(8)

一、引言

教育部2001年7月制定的《英语课程标准》对英语教学目的强调如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在英语教学策略方面,明确提出“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为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参与制定、选择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语言。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它的发展和完善得益于语言理论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及外语教学等理论的支持。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学习法,它旨在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所谓任务,Crookes(1989)认为它是指特定目的的一项工作或一个活动,在教育课程中,它主要用于搜集资料进行研究的工作或活动。语言学习的“任务”就是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bydoing)的语言实践。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习者为中心”和“以人为本”,是以“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为理论基础,符合二语习得内化过程的理论假设。

三、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在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果完全由教师控制,学生只是一味地被动学习,仅仅学会了某些孤立的语法或表达,并不能真正地使用目标语进行交际,更不能自如地表达思想和情感。相比之下,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外语教学从重视语言知识转向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外语教学从重视教师的作用转向了重视学生的作用,从以教师为中心转为以学生为中心。任务型教学法通过教师结合课文设计一些学生熟悉的和符合生活实际的教学活动,创造真实的或相对真实的语言环境。在学习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中心,教师的作用是指导者、组织者、引导者和答疑者。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而是主动地开动脑筋,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因而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中心。

Nunan(1989)认为,任务具有结构性并由教学目标、输入、活动形式、教师与学生角色、环境五部分组成。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不仅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强调过程和结果。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相对真实的任务,使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同时,任务型教学法还激发了学生为了完成任务,积极地应用和分享已有的个体经验,从而学习和训练对语言的理解、操作和运用。学生在完成一项任务的过程中,语言运用的广泛性、深入性、复杂性、机动性都得到全面地体现。因此,无论从教学目标,还是从教学模式来看,任务型教学综合了传统教学法和交际教学法的优势,有其独特的吸引力。

四、任务型教学法的运用

Willis(1996)提出了任务型教学模式的三个阶段:任务前阶段(pre-task)、任务中阶段(task-cycle)和任务后阶段(post-task)。任务前阶段是准备阶段,任务中阶段是实施阶段,任务后阶段是验收与提高阶段。这三个阶段相辅相成,互相作用。其中任务中阶段是核心,任务前阶段为其创造了有利条件,而任务后阶段是前两个阶段的归宿,是促进学习者语言内化过程的具体手段。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任务的设计不但要考虑到语言的可操作性,还要考虑到其是否具有交际性。下面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2001)Unit1,TextA:Time-ConsciousAmericans为例,说明任务型教学法在课文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1、任务前阶段。在开始学习课文之前,教师先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预习课文,主要任务是搜集相关资料,并对搜集资料进行进一步的筛选、分类和总结,了解文章的背景知识,归纳出文章的主题和提纲。如:

I.ThesisoftheText

Americansvaluetimeandsavetimecarefully.Intheireyes,timeisregardedaspreciousresources.ApersonwhotendstowastehisowntimeorthatofothersisneveracceptedinAmericanculture.

II.OutlineoftheText

1.Americansvaluetimeandsavetimecarefully.

2.Americanstryeverymeanstosavetime.

3.NewarrivalstotheU.S.regardtimedifferently.

同时,对课文中的生词、短语和难句进行标注、讨论,以扫除阅读上的障碍,针对这一环节中的问题和错误,教师可指出其中较普遍和典型的问题并加以纠正。

2、任务中阶段。语言教学的出发点是语言知识,终点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是在对语言规则、语言知识的反复操练下产生的。课堂语言教学应实现由语言形式到语言运用的转变。教师应在活化教材上下功夫,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进行有意义的交际,积极参与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交际活动。这一阶段是整个任务的执行阶段,教师可根据前一阶段的情况,以具体任务的形式来完成这一阶段的活动,如设计小组讨论、两人对话、分组辩论、角色扮演、实地考察、民意测验和采访等交际任务,以激发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兴趣,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如:小组讨论(groupdiscussion):

(1)Whatdoestimemeantous?

(2)WhatpreciousresourcesdoAmericansvalueandsave?“

通过讨论以上问题引出课文,接下来还可以涉及一连串的问题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略)

3、任务后阶段。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前两个阶段各类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在课内学生主要通过复述课文和写作来完成对课文的全面理解。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出了课堂,往往就进入了汉语世界,英语学习环境难以保证。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通过布置任务帮助学生加强课外英语实践活动,营造课外英语学习氛围。在英语课外实践中,教师应帮助学生设计、组织、安排好任务活动,如开办英语俱乐部、英语协会、英语社团、举办英语演讲比赛、辩论赛等,并对任务活动及时督促、检查、总结、评价。

五、结语

任务型教学法反映出了英语教学目标与功能的转变,体现了英语教学从关注教材转变为关注学生,从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从注重语言本身转变为注重语言习得与运用的变革趋势。在二十多年的探索实践中,任务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值得推崇的新型教学方法。它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挑战与创新,更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给予学生新的感受和成就感。同时,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的过程中,也在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因此,作为教师,更应以语言的功能和实际运用为出发点,将任务型教学法与其它教学法结合起来,并联系大学英语的教学实际,探索大学英语的教学新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Crookes,GandR.Schmidt,Motivation:ReopeningtheResearchAgenda[J].UniversityofHawaiiWorkingPapersinESL,1989;(8)

3.Nunan,D.DesigningTasksfortheCommunicativeClassroom[M].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9

任务型教学篇(9)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 要求 问题 对策 实例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与实施现状 

(一)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 

任务型语言教学源于1982年英国教育学家珀拉胡介绍英语教学时采纳的新教学方法,提倡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澳洲语言学家大卫·钮南(DavidNunan)认为:“任务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法具有结构性,它由教学目标、信息输入、活动方式、师生角色、教学环境等要素组成[1]。任务型教学法主要关注外语教学的心理语言学过程和认知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围绕意义展开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执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沿着开放的途径行进,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任务型外语教学在我国逐步兴起。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我国专家们对任务型教学的理解也有所差异。程晓堂(2004)指出,任务型教学主张为学习者提供一系列交际任务,要求学习者使用目的语来完成这些任务,在完成任务中学习语言[2]。李万铁、李雁卿(2007)则提出任务型教学是以模拟真实交际为基础的教学方式[3]68-73。 

(二)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提出的要求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教师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所起到的作用不应该仅仅是课本内容的灌输者,更应该是中介者和设计者。而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就是把教师支配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实现一种课堂时间分配的简单排列组合。其实不然,“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并不等于放任自流,也不等于把课堂时间全都还给学生,应该尊重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应该“教学生如何学”,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教和学的关系,就是“教——教会学生学习,学——学会如何学习”[4]。教师事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制定相应的任务计划,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对任务的选择;并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多和学生协商。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显得非常重要,既不能放手不管学生,也不能事必躬亲,甚至越俎代庖。 

2.教师应不断提高技能。首先,教师应当具备的能力是任务设计的能力。教师应在遵循任务设计的真实性(authenticity)、功能性(functionality)、实用性(practicality)的原则下,明确任务目标(Goals)、主题(Topic),把握好活动类型(Activities);并设计好任务步骤(ProceduresorSteps)。其次,教师应当具备人际沟通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教师在任务设计、实施和评价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以及引导和促进学生之间有效沟通的能力。最后,教师还应当具备综合的教育技能。任务是围绕意义展开的活动,教师在任务设计时应当考虑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广大外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语言的三重功能,即“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文化、知识的载体,同时还是思维工具”[5]50,认识到学科系统思维训练的必要性。所以,任务型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三)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首先,现行的评价制度与任务型教学不相配。目前学校对学生的评价基本上是“一试定终身”的终结性评价,而任务型教学要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现行的考试考核制度及高考制度目前还不能与任务型教学的评价系统相配合。它不但不能刺激新的教学法的发展,反而起到潜在的妨碍作用,所以,教师们对使用任务型教学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其次,任务型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很高,很多教师认为实行任务型教学太难了。在使用任务型教学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并不能真正理解该教学法,因此,也就不能正确实施任务型教学。是故,在使用该教学法的过程中,因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而放弃。再次,较为规范的任务大纲尚未形成,导致任务选择随意性的问题无

[1] [2] [3] 

法解决。现行的教学大纲虽然比以前的大纲重视任务型教学法,但真正系统的任务型大纲并未形成;加之学生和教师身上背着升学的压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少教师执行的仍然是课改之前的传统产品式大纲,而产品式大纲忽视学习者的因素,不利于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四)对策建议 

.改变评价制度。这样就有可能尽快地、正确地确保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的顺利实施。无论是任务型教学大纲的制定还是执行归根结底要取决于我们对学生、教师的评价体系。如果我们仍然把学生的考试成绩、升学率作为评价师生标准的话,那么任务型教学法的推行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是小范围的“试验”,甚至还有可能沦为一纸空文或纸上谈兵。当然,形成多年的现有的评价体系,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就转变过来;摆在我们面前的道路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至少几代教育工作者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只要我们认识到问题的根源,并不断为之奋斗,就能逐渐看到改变带来的良好成果。 

.进行任务型教学技术培训。坚守在教学一线的教师,有着丰富的教学经验,但由于主、客观原因,不少教师的教学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因此,为了提高教师的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水平,利用节假日对他们进行培训,并定期、不定期地请教育专家到教学一线指导工作,有利于教师们将任务型教学法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也有利于提高他们运用该教学法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他们的教学信心。同时,鼓励学历不达标的教师进行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努力运用任务型教学。为此,学校和相关教育主管部门可以通过一些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激发这些教师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提升自己的动机。既要鼓励教师们自觉、主动地参加相应的教学培训,也要为他们的再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制定任务型大纲。任务型大纲存在三种形式,即程序大纲、过程大纲、任务大纲。程序大纲是由珀拉胡在印度实施的。珀拉胡创设了三种类型的任务,即信息差任务、观点差任务、推理差任务,并广泛运用于其教学实践。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关注的是语言的意义和学习过程,即任务的完成。目的语规则系统的形成是无意识的,是交际任务的“副产品”。在任务的选择上,任务是预先确定的,未经过对学生群体的需求分析;在难度分级上,只是停留在经验之谈上,表现出随意性。布瑞恩和坎德林于年提出了过程大纲,强调意义协商,把师生协商融入大纲设计。但未建立事先的任务需求识别,对任务的难度分级和排序提出了一系列可能的标准,却没有解答。朗和库鲁克斯于年提出了任务大纲。强调大纲提供的任务要经过需求分析,使任务能够做到学用一致,有利于学习者的中介语发展,促进二语习得。任务大纲的改进并不能避免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任务的穷尽性和层次性一直困扰着任务大纲的实施,并且任务的难度分级和排序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总之,从以上对任务型大纲三种形态的分析中不难看出,任务的分级和排序是语言学者一直追求的核心问题,更说明其在该教学法中的核心地位。而我们在未来任务型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应围绕任务的分级和排序,借鉴上述三位学者的理论并结合各地各层级学校的具体情况形成有针对性的任务型教学大纲。

.英语任务型教学应基于对任务的分级和排序,构建以分级为基础、以围绕任务为中心开展阶梯式的教学活动。 

在过程大纲中,布瑞恩()提出了一个任务分级的设计模式,在四个层级上提供了多种选择,最终如何选择由使用者自己决定。参与者要在一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参与各个层次的教与学的活动。 

二、任务设计的实例 

现将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试用英语教材第一册第单元——Popmusic的教学任务设计的实例介绍如下: 

任务:进行一场小型的辩论会。 

目的:通过辩论,让学生领悟国内外具有代表意义的流行歌星的成功历程,体味他们成长与奋斗的艰辛,达到励志教育的目的。 

语言技能: Discussing what is the most important to success 

Step :Pre-task 

(The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about two famous pop stars.) 

任务型教学篇(10)

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把语言教学真实化和课堂社会化,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而且为了运用而学,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情景中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从而培养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

一、任务型教学

1、任务型教学的概念:任务型教学(Task-basedLanguage Teaching)是指教师通过引导语言学习者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的教学。这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教学方法,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模式。所谓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是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task),将课堂教学的目标真实化,任务化,从而培养其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说以具体的任务为载体,以完成任务为动力,把知识和技能融为一体,通过听、说、读、写等活动,用所学语言来执行具体任务,在执行过程中发展运用自己所学语言。它立足于学生本身,把学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运用语言的能力。

2、任务型教学的特点

(1)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将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结合起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教授语言知识还要引导学生将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有效的结合

(2)任务型教学法则属于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法。此类教学法主要关注二语教学的认知过程和心理语言学过程,力图为学习者提供机会,通过课堂上以意义为焦点的活动,参与开放型的交际任务。其课堂操作程序表现为一系列的教学任务,在任务履行过程中,学习者注重语言交际的意义,充分利用自己已经获得的目的语资源,通过交流获取所需信息,完成任务,其学习过程是沿着开放的途径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自始至终,学生都要完成任务,但是在传统课堂教学中,仅仅偶尔有一两项任务,两者主导思想从本质上就有区别。

(3)在任务型教学活动中,在教师的启发下,每个学生都有独立思考、积极参与的机会,易于保持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设计主体性的课堂教学,这样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多边活动。师生间平等民主合作的交往关系,能使课堂更自由开放、更富有情境性,更利于学生的主动参与。教师在教学的设计和安排上必须更加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以便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3 任务型教学的教学环节

1)前任务环节。教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和任务,帮助学生理解任务的指令和做好准备。

2)参与任务环节。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所特有的教学环节,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然后在任务的驱动下学习语言知识,进行技能训练,置于任务情景的氛围中,有利于强化学习兴趣和动力,让学生处于一种主动、积极的能力状态,触发学生完成任务的迫切需要。在此阶段,为学生为完成交际任务而尽其所能运用以学的语言知识。

3)语言聚焦环节。学生进一步学习、巩固和掌握前阶段所运用的语言的某些特征。

4)巩固新知环节。师生共同合作,结合任务进行对话、交流、讲座,熟练到自动化程度,从而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5)操练运用环节。这一环节是学生掌握新以后,形成知识迁移,达到“活学活用”目的。在这一环节中,教师既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任务,又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要求设计一些与他们生活、学习贴近的活动情景,目的是更好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语言能力、交际能力和文化能力三者都得到很好地锻炼,从而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语言。

二、教师在进行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方面

1、明确的任务目标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定什么样的任务目标,怎样来确定任务目标,取决于教学的内容、任务本身的性质特点、教学条件及教师对教学内容和任务的理解。一个任务或复合任务应有一个主体目标,别的目标都在主体目标的基础上确定。

2、合适恰当的任务环境

教学任务需在某语言环境中去进行完成,需要语言知识的学习与社会具体的实践相结合,所以,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来设计合适的任务环境确保任务能圆满完成。教师应该怎样创设任务环境呢?第一、创设的情景有新意,富有吸引力。第二、所设情景能与语言话题相融合在一起。第三、所设环境应满足学生的认识需要,使学生有兴趣投入其中。第四、努力维持师生关系,缩小师生距离。

3、任务设计的资料信息输入

学生要利用所给资料信息及完成任务所要的特定语言信息来开展活动,并最终完成任务,资料信息的输入是确保活动顺利开展的保证。故教师所输入的语言资料都要确保有效。

4、客观真实的任务结果

进行任务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语言,能用语言来完成某个事情。任务结果是检验任务完成好坏的标尺,也是任务和一般活动的根本区别。能体现任务型教学内涵的最终就是结果,也可以说,没有结果就不能视其为任务型教学。

5、新的课堂秩序的维持与教师角色的转变

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以前的“主导者”变为“帮助者”、“组织者”、“参与者”。而课堂活动在开展时,应有必要的课堂纪律,做到“活而不乱”,教师要营造和谐的氛围,改变教师本人独断的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使他们共同参与到课堂中来。

参考文献:

[1] 何安平:新课程理念与初中英语课程改革[M]。吉林: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 摄影毕业论文 下一篇: 管理实训个人总结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