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难点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1 16:44:02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1)

【中图分类号】G633.34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是衡量教师的教学水平、学生的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等,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极其重要而作用。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对作文教学的重视,分析教学的重点与难点,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难点

1.教师的教学业务素质上存在问题。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一个比较难的问题就是教师的业务素质有待提高,教学水平有待提升。有的教师过分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学生的实践。教师在教学中,更多的是讲解作文教学上的理论与技巧,学生不知道如何运用这些理论,学生的写作水平还有待提高。例如,当布置学生写作写景的文章的时候,教师一般就会讲解写景的相关的文章的技巧,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比喻、拟人等方法,学生对这些方法比较理解,但是每天都在学习的学生,没有切身体会过相关的景色,很难写出好的文章。有的教师支队作文训练就事论事,不注重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的写作水平偏低,是目前影响作文写作能力的组要的瓶颈。有的地区的初中语文教师没有收到过专业的训练,教师业务水平有待提高,影响学生的做作水平、

2.学生存在写作上的下笔难的问题。在学生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着下笔难的问题,下笔难的主要原因就是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子而坐思维导致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自身的写作思路不能够有效的打开。笔者认为,在教育教学中,思维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写作思维必不可少,只有具有清晰的写作思路,才能构思出好的文章。但是,在当前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写作的时候,脑子里空空荡荡,不知道该从何说去,写出来的文章都比较勉强,写作教学中缺乏亮点与出彩点,存在着下笔难的问题。

3.作文教学比较随意,没有科学合理的计划。在初中作文教学中,许多的教师缺乏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有效的写作计划。基本上,在课堂教学中,都是按照随堂练习、试卷练习的方式进行讲解,教师进行命题的时候,往往是根据自身的兴趣进行命题,教学缺乏一定的计划。例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抒情、叙述、议论、散文等等方面,对作文的类型进行梳理,要动学生感兴趣的、新鲜的、刺激的当面着手,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教学,采取正确的教学方式。但是很大部分的教师在教学中,很少能够做到以上几点。还有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很少传授有效的写作方法,只是让学生参照参考书、作文书,采取背诵例文的方式,只是为了让学生在写作中采取高分,学生成为记忆的机器,缺乏联想能力与想象能力,对于提升的学生能力没有关键的作用,加强学生对课外辅导书的依赖,学生没有办法独立自主的进行写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大的主要策略

1.加强指导,鼓励学生进行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作文教学中,想象力是十分重要的能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采取各种训练方法,开发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按照自身的思路与观念,进行具有自身特色的写作。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例如,在课堂教学中,要组织座谈会、组织演讲比赛、组织班会锻炼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周记、月记、读书笔记都要按时的进行,引导学生多多的观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与感悟,引导学生观察拓宽自身的视野,丰富自身的生活经验,提高余姚表达的技巧与能力,写作思路清晰,具有创新性的文章。

2.教师采取新型的评改模式。在作文教学中,评改活动也是一项重要的内容。评改作文的好坏,能够有效的加强学生的理解,理清学生的写作思路。因此,教师要全面的创新新型的评改方式,可以采取小组的评价方式,由教师单一的评改方式采取合作化、多元化的评改方式,学生互评的方式,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通^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评价等方式,培养学生自改的能力,引导学生不断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与鉴赏能力。同时,为了加强学生的作文能力,必须要采取读写结合的练习的模式,加深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与感悟能力,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为写好作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教学活动。在作文教学中,需要从语文教学自身的学科特点出发,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活动,让学生在锻炼中,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加强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建立学生的语文思维。在作文的实践中,学生自身也要加强对学生的热爱。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跟随父母进行一次实践活动,为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引导写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写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不是表达假大空的感情。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学生自作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解决策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与兴趣,提升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写作技能,挖掘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写出好的文章。

参考文献:

[1]辛艳丽,彭泽元.初中阶段作文训练的梯级设定[J].语文教学通讯,2011,(02):78.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2)

引言:

语文,不仅仅是语言加文学那么简单,往大里说,它在培育健康的“中国人”的思维,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方面发挥着根本性的作用;往小里说,它是每个中国人的精神依托,是提高其文化学识、促进其个人修养的最直接的工具。初中语文教学的效果如何,对未来我国国民素质有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探究语文教学中的难点并进行对策探讨,是提高语文教学效果的必要途径。

1.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1.1教师教学有力而充电不足

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方面可谓是专注,体现在上课要求学生纪律、考试要求学生成绩、学校教研比赛等要求被重视,但是,很少有语文教师专注于自己的教学素质提高,可见教师自我充电的不足

1.2学生学习有力而兴趣不足

初中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可谓是“表面积极”,学生们以识字多为傲,背诗快为好,写作得分为优秀,但如果问学生“为什么要学习语文”,大多数回答都是“学校安排了就学”、“为了获得文化知识”,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动机,可见学习兴趣的不足

1.3教学目标有力而效果不足

目前初中语文的教材可谓精彩、观察教师的教案,大多数的教学目标设定中都有“学生情感、态度发展”这一项,可见教学目标之远大。但是教学目标的实现仍逃不开“背”字决,究竟这些远大的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使不得而知的。

2.初中语文教学难点解析

2.1语言运用教学效果不理想

语言知识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但是语言运用的教学效果不理想,具体表现两方面:第一,学生在课堂上学习了同义词、近义词、反义词,但是测验上表现并不好;第二,学生学习成语词汇和一些优美的表达方式,但是在作文中少有体现,学而不会用,可见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就其根本,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之外,初中教师本也脱不开关系。虽说在教学中“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就初中语文教学来讲,教师本身语言运用的水平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很大影响,试问,教师本身文学功底弱,平时语言没有艺术感,如何要求学生对语言灵活运用?

2.2阅读和作文教学效果低

现代文阅读和写作是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书面语能力的两项重要教学内容,但从整体上,初中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都比较低,表现在两方面:第一,学生对于“学过的”文章阅读能力很强,但在课外阅读课上表现都不尽人意;第二,初中生的作文已经出现“模板化”的趋势,学生对基本文体能构建基本框架,但是成文干涩,缺乏美感。学生对语文学习缺乏根本的兴趣,出了课堂不看书,写作文不运用创造力,想在阅读和写作中得到成长难上加难。

2.3语文教学根本目标难达成

当前,初中语文课堂对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还定在“夯实基础知识”上,尽管将学生的情感态度发展作为教学目标,但是,学生的整体表现是“只会考试”。语文教学拘束在课堂里,教学和学习拘束在书本上,教师对教学内容的把握以教学参考为主,离了教参就无所适从;学生与语文的接触除了“听课”、“做卷子”、“考试”再没有别的方式,教师对文学作品中的艺术性没教到;教学缺乏人文精神的氛围,学生对语文的人文精神没学着,致使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难以达成。

3.应对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的对策

3.1语文教师重视自身文学素质的提升

一项对初中语文教师“自我充电”方式的调查显示,82%的语文教师平时的“学习”就是看看教学参考书,新增文学作品、报纸和书籍,初中语文教师们借口“工作忙”、“生活压力大”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看,这导致了语文教师的文学素质仅维持在入职时的水平;再来讲语文教师的语言运用能力,语言的运用无非是说和写,语文教师的说仅在课堂,写仅在教案,评论学生作文的时候说的头头是道,十分权威,而教师自身又何曾在写作上下过功夫?语文教师当然不用当作家,但是长期疏于练笔,又如何为学生做语言运用的榜样?笔者建议,语文教师的文学素养需要从日常积累上提升,语文教师应该多读书、多写作,将有限的时间放在自身素质的实际提高上面,积极的在报刊杂志上发表文章、教研组自发出刊都是比较好的方式。

3.2构建快乐艺术课堂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快乐艺术课堂即通过课堂教育使学生们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并在课堂之中发挥创造力,以突破学生学习受条框拘束,兴趣低的问题。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堂中,师生阅读完文章之后,教师并没有对教学内容中的阅读问题进行讲解,而是对学生们讲述了鲁迅身世、其他文学作品、鲁迅的生平轶事等。学生们津津有味的听着,之后教师连续提出了几个问题,请学生们共同讨论“鲁迅的文学作品共同性有哪些?”、“文学对时代有什么意义?”、“为什么称文学为文化瑰宝?”。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莘莘学子化身为文学评论家,讨论结束后,师生又回到阅读问题解答上,这时候教师发现,学生们对这篇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对文章中的词汇和语言运用见解更加独到。

3.3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

语文教学的根本目标是使学生意识到传承文化的重要性,使学生以学习语文、学好语文为骄傲,使语文教学达到“人文教育”的目的。而教师将教参和教学大纲的内容熟记再一股脑的搬给学生,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式,都达不到这样的教学目的,因为语文课堂缺乏最根本的人文气氛。建议语文教师开发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例如,组织学生去郊游,在郊游之后安排学生进行作文练习,使学生的作文真正来源于生活,达到言之有物;又如,以班级或年组为单位,举办读书会,或者带领学生去图书馆参加读书会,以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再如,以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人文精神为主题举办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等,学生准备比赛的过程就是接触文化精神的过程,从比赛中获得成就感,也能够激发他们对语文的热爱。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语文教学的现状透漏出语文教学中语言运用教学、阅读和写作教学、人文素质教学方面困在困难。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加强自身文学素质的培养,通过建构快乐艺术课堂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创造性,以多种形式的课后语文活动营造人文气氛,相信这些改变,能够帮助解决语文教学中的困难。

参考文献:

[1]薛丹.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难点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年4月:6-10.

[2]邱小洪.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问题思考与对策[J].学知报,2010(01):26-27.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3)

【关键词】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难点 创新 策略

作文是初中语文各类测试的重要内容,占有较大分值,直接影响中学生的语文成绩。因此,如何提高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水平,攻克作文教学的难关,是初中语文教师关注与探讨的热点。

一、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

受多种因素影响,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一些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作文教学观念陈旧,形式单一。受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长期影响,初中语文作文实践中,语文教师为强调作文立意的新颖性,要求学生背诵名言警句,甚至明确规定作文写作的条条框框,不仅限制了学生的作文思维,而且写出的作文非常类似,缺乏新鲜感。另外,部分学生作文中运用较多名言,看似比较华丽,但整篇作文没有自己的思想,华而不实。这种传统作文教学理念,不仅违背作文教学目标,而且不利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

另一方面,作文教学较随意,计划性差。初中语文作文实践中,部分语文教师未根据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作文计划,多数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兴趣拟定作文题目,随意提出一些作文要求。另外,对一些常见文体理论知识缺乏总结与梳理,而是一味的要求学生多思考、多练习,结果学生有关作文的理论知识匮乏,不利于作文水平的提高。更甚者,针对初中生作文水平提高困难的现状,部分初中语文教师要求学生购买有关作文的书籍,让其死记硬背里面的写作技巧与方法,结果学生将大量精力花费在模仿经典作文上,无法通过作文将自己的内心思想表达出来,将原本有趣的作文课上成模仿课,索然无味,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违背了作文教学的初衷。

二、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创新策略

针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难点,初中语文教师应结合教学实际创新教学策略,提高作文教学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作文的积极性。

1.培养学生作文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善于展现自我,注重作文时的创新,而不是要求学生一味的遵守作文的条条框框。首先,鼓励联想,注重写作内容的创新。学生写作内容的创新与丰富的联想不无关系,因此,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作文题目要求等展开丰富的想象,并将自身真实的情况融入到作文中,如此写出的作文不仅内容新颖,而且富含情感,具有较强的可读性。其次,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针对某一作文题目,教师可鼓励学生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要求每位学生说出自己的见解,同时充分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要求学生抓住闪光点进行作文。如此,不同学生的理解不同,写出的作文内容也别具一格,尤其学生思维的闪光点,更是学生创新的重要体现。最后,标新立异,要求学生另辟蹊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实践中,教师往往给学生拟定作文题目,而后要求学生根据要求进行写作,但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鼓励学生转换角度,另辟蹊径,善于从另个角度出发进行作文,逐步实现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2.制定详细作文教学计划

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应认真阅读教学大纲要求,根据作文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作文教学计划。首先,作文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因此,教师在制定作文教学计划时应循序渐进,在讲解不同文体理论知识的同时,讲解一些作文技巧。同时,鼓励学生多读、多看、多思考、多练习。其次,在布置每道作文题目时应深思熟虑,而不是随心所欲,尤其应将其放在整个作文教学计划中加以考虑,思考学生围绕该作文题目进行写作有哪些收获,锻炼了学生的什么能力等,布置环环相扣的作文题目,使得学生的作文水平无形之中获得较大提升。最后,注重作文后的评价。有效的作文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突破自己,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将作文评价当做教学计划的重要内容,而且应根据课时安排,留出作文课堂时间,评价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改进教学策略,避免作文中不良问题的再次出现。

3.开展多种课外活动

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为突破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困难,使学生真正有所写、有所悟,初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开展与作文相关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与习惯。例如定期举行作文征文比赛活动,并设置相关奖项,给予获奖学生相关的物质或精神奖励,达到不断激励学生的目标。另外,还可根据教学实际,组织学生开展冬令营、夏令营活动,使学生感受实际生活,在深刻体会生活的同时,学生内心情感得以激发,从而积累更多作文素材。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到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参观,使学生了解历史、动植物等方面的知识,而后要求学生根据所见所闻进行写作,如此进行作文学生流露的都是真诚情感,作文质量也会得到较大提升。

三、总结

初中语文教师应正视作文教学的困难,从自身实际出发努力寻找有效的突破方法,积极创新教学策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作文教学方法,最终实现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4)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10.106

作为一名现代教学语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更加要求责任心,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也才能适应更好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自豪的看到现代初中语文教学取得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清楚地看到目前初中语文教学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首先对目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一、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随着现代教学的不断发展,教师积极的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课堂教学。通过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知识点很好的展示给学生,这些都对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产生了很大帮助。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不可否认,依然存在一些影响课堂教学质量进一步提升的因素,为了在新时期的教学中更好的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人结合目前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就目前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分析:

(一)不注重引导学生融情于学习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学科特点,学生想要很好的进行学科学习,必须要适应学科的特点,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学生想要有效的进行语文学科学习,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知识点的积累,而且要注重投入真情实感,这样才能更好地去理解文章的含义,进而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而目前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师在教的过程中,对引导学生在语文学科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方面做的还不够到位,学生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去理解文章的内容,而没有融情于其中,自然有很多意境难以感受到。

(二)对难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

学科的难点知识,既是教师教学的难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因此,不管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而目前影响初中学生有效进行语文学科学习的因素之一,就是对学科的难点知识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对学生就难点知识进行的讲解不够深入的情况,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遇到难点知识,就出现逃避心理,这些都导致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难以有效克服难点知识,进而对学生语文水平的提升产生了障碍。

(三)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引起重视

初中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能够从知识点的角度很好的对学生展开教学,而且要能够从学生的特点出发对学生展开教学。学生较强的可塑性为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因此,教师要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存在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进而难以更加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难以及时实现学困生转化

学困生问题也是影响课堂教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学困生的存在也使得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严重困难。想要帮助语文学困生很好的走出语文学习的困境,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学生转优。而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师的实际教学情况来看,虽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对学困生问题引起了重视,但是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帮助学困生及时走出学习困境的过程中,却存在不够及时的情况,这不仅影响了学生有效进行语文知识点的学习,也影响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二、解决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问题的有效措施

作为一名一线的初中语文教师,就目前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情况,对存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为了进一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本人针对上文中提出的问题,提出如下几种有效的应对策略:

(一)引导学生融真情实感于学科学习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投入真情实感没有引起重视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注重引导学生融之以真情。本人在实际的教学中,尤其是在对教材上的文章进行讲解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投入真情实感去读文章。学生的情感与文章作者的情感达到共鸣,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到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融情于语文学科学习,不仅仅对学生学习教材上的知识点及文章有很大帮助,而且对学生进行课外的阅读等也有很大帮助。

(二)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引起重视

针对目前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难点知识的讲解重视程度不够,及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难点知识学习方面耗费的精力也不够的情况,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对难点知识的讲解引起重视,学生也要引起重视。教师不仅要自己认识到有效对学生进行难点知识讲解的重要性,而且还要引导学生认识到难点知识学习的重要性,在有效克服难点知识的基础上,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文水平。

(三)采取有效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一定要进一步提升有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意识与能力。语文本就是一门学生感觉较为枯燥的学科,因此,教师只有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更好的掌握知识点。在实际的教学中,有很多方法对教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有效,例如:教师提升教学语言的生动形象性,能够使学生很好的感受到语文学科学习的乐趣,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有很大帮助。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5)

1.前移初中语文教学关口,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

当前,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所采用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应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因而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改革。例如教师应前移初中语文教学关口,引导学生提前预习教学内容。具体做法如下:一是教师指导学生进行预习提纲的拟定,能提高学生开展预习活动的具体性和针对性,从而防止盲目性的出现,提高预习互动成效。起初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拟定示范性预习提纲,再逐渐过渡至学生独立拟定提纲,一是的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二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进行预习,方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指导学生善于应用读、思、画、写等科学有效的预习方法,所谓读,就是要求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进行系统的阅读,使其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着初步认识,所谓思,就是要求学生借助预习提纲或有关工具书以及互联网技术进行独立思考来解决预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所谓画,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过程中将自认为十分重要的内容采取画圈或划横线的方式标注出来,所谓写,就是要求学生独立做习题来检测预习质量的高低;三是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要求学生对预习成效进行提炼,当预习时遇到的问题不能解决或重难点都需要摘记和记录下来。

2.采用灵活多变和针对性的方式来确定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与难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作为教师应与学生一道解决好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但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基础知识完全掌握,且明确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点和难点的前提之上,才能更好的优化教学时间和效率。这就需要将此与课前的预习环节进行有机的结合,并在教学环节明确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尤其需要认真研究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教学要求和教材的内容的研究,针对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化,教师还应对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从而使确定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更与学生的认知特点相符合。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将所学内容的重点与难点在学生进行预习之前予以展示和公布,待学生预习结束之后与学生进行沟通和探讨以求得更多宝贵的建议。虽然时间有限,不可能能征询全部学生的意见,此时可以采取分组合作教学法和分层次教学法进行,将学生分成小组或不同的层次,由各组选取代表将意见交给老师,这样教师就能及时有效的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境和学习需求,从而灵活多变地调整教学进度和重难点,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为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成效奠定坚实的基础。

3.渲染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中升华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6)

有效性教学的定义是在遵循教学原则的基础之上,要求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测性量化,并进行反思教学,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为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和个人追求而进行的教学活动。

一、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必要性

课堂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最佳场所,是学生汲取知识、不断充实自我的主要途径。重视教学课堂的有效性,已经成为现阶段推行素质教育的关键步骤。理所当然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也要能做到这一点,要求必须重视课堂的教学效率。就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存在多方面的不足,诸如教学计划不全面、教学环境差、教学目标不清晰等一系列的问题。同时,也正是因为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的问题,显得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十分具有必要。

二、提高初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方法

(一)注重课堂导入,开展有效性教学。立足于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新课的导入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利用正确的课堂导入,能够有效的激发出学生学习欲望,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正处于青春发展时期,思维和性格上还未完全发展成熟,缺乏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和约束能力。所以,在进行初中语文学习的一开始,学生很难一下子就融入学习状态中,这也是课堂最初几分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的原因所在。如果在课堂伊始教师就开展重点内容的讲解,学生则很难学习到有效的知识,同时整个教学课堂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的提升。不仅如此,借助良好的课堂导入,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欲望,因此在开展初中语文有效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充分重视课堂导入,切实发挥课堂导入教学的重要作用。

例如,在进行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鲁迅先生《社戏》这篇文章的学习时,教师可以开展课堂导入教学,通过向学生介绍文章中的趣事来勾起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兴趣,从而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这堂语文课中。如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迅哥儿”和童年玩伴一起看社戏的场景,亦或是他们看完社戏去偷罗汉豆的场景,渲染出活泼生动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注意力。随后,在正式上课时,教师将实现做好的课件通过多媒体软件呈现在学生面前,供学生交流和探讨。由于大部分学生事先都不会知道课文的内容,也就不会了解教师的教学手段和目的,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此时,教师再引导学生共同阅读原文,学生很快就能从文章中找到答案,有利于加深学生的印象,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从而帮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好最快的掌握住知识点,学好这篇文章,这对有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存在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强调课堂重点,进行有效性教学。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就是生搬硬套教科书上的内容,把教科书看做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从现在的角度来看,这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初中语文的教学重点即学生必须能够掌握的知识内容和技能,是基本概念及其规律所折射出来的思想方法,或者称之为语文教学的核心知识。而语文教学的难点指的是学生很难完全了解的知识内容,亦或是很难掌握的技巧。教学的难点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水平来定,同一个知识点对于不同的学生而言,难度也不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能够强调课堂的重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例如,在学习唐代文学家刘禹锡著作《陋室铭》一文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紧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等重点句子进行教学,向学生传递作者淡泊名利的高尚品德,进行有效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促进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推动学生发展成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水平人才。

(三)打破传统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性教学。新课标改革后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愈发重视能够为学生创建出更多的学习平台。而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仅仅将目光放在了简单的知识传递中,忽略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很难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因此,初中语文课堂有效性教学要求我们必须能够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开展有效性的教学活动。在新的教学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体现出地对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重视。在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进行上课之前的预习,并布置任务给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积极主动投身于学习中来,大胆的说出对文章内容的困惑,与全班同学共同进行思考、交流、对话,得出正确的答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在正式的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并回答其他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小老师”也不能回答出的问题,则可以让全班同学分为几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开展讨论活动,得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辅导作用,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促进学生更好的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难题。利用这样的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提问或是回答问题,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文章翻译能力和学习探究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显然,这样的教学模式具有更强大的优势,有利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语文教学课堂中来,切实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强化学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和文学审美水平,进行有效的初中语文教学。

三、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新课标改革后的环境下,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不能将学生看做是表面上的学习主体,而是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的方方面面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完善。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时刻把握好教学重点、注重课堂导入,充分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开展有效的语文教学活动,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更好的发展。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7)

就小学语文学习而言,主要侧重于识记和浅层次的理解,相对而言,思维难度较小,但是从小学升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的知识点增多,除了需要进行识记以外,还要去分析和理解,课堂容量增大,语文学习难度增加。为了让初中新生更快地适应语文学习,教师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学习,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为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初中新生语文学习的现状

小学生在升入初中以后,在语文学习方面存在着很多问题,

由于开始接触更广的知识面、更高的知识层次,但是本身的思维能力还没有提高,所以对角色的转换还不理解,其中最为显著的便是适应问题,即学生难以及时地适应初中语文教学,感觉语文学习难度增大,这是因为小学语文学习的习惯已经难以满足初中语文学习的要求。

1.语文学习的不适应

小学生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抽象思维和想象能力较弱,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也是重视对知识的识记,缺乏对思维知识的有效应用,但是进入初中以后,语文学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独立的研究,很大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语文学习,出现小学与初中脱节的现象。

2.出现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

进入初中以后,课程开始增多,且学校管理严格,导致部分学生感到压抑,甚至畏惧学习,从而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就语文学习而言,难度增大,出现惧怕语文学习的现象,严重地阻碍了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

3.缺乏科学的语文学习习惯

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方法和学习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变,因此原先的学习习惯已经无法满足初中语文学习的需求,进而阻碍了语文学习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的语文习惯对于新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

二、转变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有效策略

学习习惯的培养直接关系到学习的效果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就语文教学而言,要加强对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对刚升入初中的学生,更要从一开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就需要初中语文教师结合初中语文教学的特点和初中生的实际需求,采用合适的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做好摸底工作,做好小学升入初中的衔接

在学生由小学升入初中以后,不要急着开始初中课程,而是要对学生进行语文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语文功底,为后期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要对小学语文教学目标进行研究和分析,进而使其与初中语文教学目标进行有效的衔接,循序渐进,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现小学语文教学与初中语文教学脱节的现象。此外,在刚升入初中以后,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放慢学习的进度,做好新旧知识的铺垫,从而为学生由小学向初中过渡创造良好的条件。

2.合理把握时机,做好学生语文学习的引导

首先,要充分利用好课余时间,引导学生走向更加广阔的语文天地。语文学习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树立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即关注社会、体验生活,这样才能在生活和学习中了解接纳语文文化,同时引导学生阅读文学名著,亲近文学,为学生的阅读和写作积累创造良好的条件。

其次,要上好开学的第一节语文课,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灵活的讲解,使学生体验到语文的美感和趣味,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索和发现,而不是进行单纯的知识呈现,要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体验成功。

此外,上好第一学期的语文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授学生语文学习的方法和技巧,这也是小学升入初中学习成绩稳定的关键。在教学活动中,要让学生形成对语文学习的整体认识,并对教学目标进行细化,降低语文学习的难度。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直接关系到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语文素养的形成,因此需要语文教师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指导,重视对初中新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通过摸底调查,明确学生的语文基础,为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参考和依据。同时要加强对关键时期的重视,在教学活动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语文素养的形成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8)

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合理使用提问技巧,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实际中语文课堂提问效果不是很理想,存在提问无效或无意义的情况,本文在此背景下展开论述。

一、初中语文提问现状

课堂提问可以提高学习效率,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促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语文知识,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通过课堂提问,可以采用各种灵活的提问技巧,借助问题引出知识点,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实际中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效果不是很理想,难以达到预期目的,究其原因在于提问模式过于简单粗暴。大部分语文教师认为初中语文知识难度不大,对问题设置不是很上心,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单一的提问形式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还阻碍了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课堂教学中提问占有较大比例,如果学生成为被动参与者,不主动回答问题等。长期下来,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不断下降,甚至产生厌恶情绪,难以激起回答问题的兴趣,也就谈不上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提高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措施

1.提高问题针对性

语文教师可以依据不同教学内容设置针对性问题。但教师设置问题时必须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可以利用现有生活经验回答问题,激发学习兴趣。有效提问的主要标志就是明_提问目的。好的问题应该具有针对性,教师应该深入理解教材,站在学生角度确定教学策略与内容。如在教学朱自清先生的《春》时,教师要充分考虑初中生年龄与心理特点,设置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相应的问题:文章中最美的地方在哪?通过引导提高教学质量,学生在愉快的情绪下学习课文。问题目的明确,学生一开始就知道要了解什么,达成初读课文的目的。

2.把握提问问题梯度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将全部学生纳入其中,一般一个班级学生在40名左右,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性,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语文学习方法、培养语文思维,这本身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情况。课堂提问中“因材施教”是一条很重要的原则,教师依据学生情况创设问题场景,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设置问题时多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对于后进生教师可以多问一些“是什么”的问题,而对于学优生则提出“为什么”的问题。

3.利用追问技巧

因为课堂提问是面向全班的,需要照顾大多数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因此,在课堂提问时要有一定的技巧,难易度应适中,如果问题太简单,对提高学生理解能力起不到作用;但如果问题过难,使得学生望而生畏,就会打击学生回答的自信心,降低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所以在设计提问时,问题难度不宜太简单,也不能太难,要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够得着”,对于难度太大的问题可以将之分解,分成若干个难易程度适中的问题进行铺垫性提问,在解答问题的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层层递进,化难为易,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慢慢了解了祥林嫂悲惨的命运。

4.结合教材选择问题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着数量不少的现代诗歌,但现代诗歌教学难度较大,教师合理使用提问技巧,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诗歌本身就是语言的艺术,现代诗歌都很精美,无论是典雅的、暗示的还是象征性的。品读现代诗歌的时候,只有把握语言美才能切实品味其美妙之处。语言品读可以通过反复诵读,或是对比、替换词语的方式达成。

如讲解诗歌《天上的街市》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自己示范朗诵一遍,让学生形成初步感受,通过想象将诗歌画面描述出来,再次朗读感受后,学生仔细揣摩词语。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妙。

教师:同学们,通过诵读我们感受到诗歌的美,但如果老师把“天上的明星现了”,直接换掉“明星”,改成“星星”。“天上的星星现了,好像是点着无数的街灯”,这样可以吗?

学生:星星这个词语过于口语化,而且让人有着一片的感觉,不能突出特点。放在整句话中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所以用“明星”还是比较合适的。

老师:好,回答得非常好!这位同学的回答让老师眼前一亮。“星星”词语本身没有特点,不能突出夜晚星星的亮,而明星则没有这种不足!

语文教师在学生朗读诗歌的基础上,通过这种替换方式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词语的美。这种教学方式的高明处在于通过范例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然后师生一起解决问题。

初中语文课堂上提问要有有效性与合理性,强化教学力度,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希望通过本文论述给同行提供经验借鉴,共同努力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9)

一、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特点和要求

(一)主要特点

相比于传统的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微课是在这些传统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微课教学的主要特点表现在:1.教学重点明确:微课教学研究的问题都能具体到某个知识点上,或者是关于某个教学主题的活动。微课内容精准、重点突出,非常有利于对教学重、难点的讲解。2.教学时长较短:与传统教学手法不同的是,微课讲授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一般控制在5-8分钟左右。既能够高效利用时间,又能够节省出多余的时间让学生吸收消化新知识,和教师进行更多的交流。3.传播形式多样:微课内容精确、简短,容易被学生以口头或书面的形式表达出来,可以利用多种方式有效保存。可以通过微信、QQ等交流,用APP、土豆、优酷等视频软件进行广泛的传播。

(二)具体要求

熟练掌握教学内容,对教材有一个深刻的解读。对于教学中的重、难点知识能够利用多个角度进行讲解。不是所以学生都能从一个角度对文章有一个好的理解,我们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多个角度教学讲解。充分考虑微课教学的特点,注重细节。无论是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还是对名词的解释,都要注重去设计一些相关的细节性问题,这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地思考知识点,对初中语文进行深度的思考。

二、微课运用于初中语文教学实践

(一)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让学生豁然开朗

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比较弱,对于语文学习中的一些知识点的分析不全面、人物情感的理解不充分。所以就不能一针见血地定位到学习的重难点上,即使定位了也不一定就能学得好,这时就需要教师从多方面进行引导学习,微课教学特点之一是重点突出、主题明确,因此微课教学进入初中语文的学习课堂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这样在面对教学重难点时,教师才不会苦恼,学生才不会头疼。还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结合语文学习的特点,精心设计微课

微课在初中语文教学运用中,除了需要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较高之外,微课设计的能力也很重要。教师要在备课过程中认真选取讲授方式、挑选相关的短视频、资料等,合理运用于初中语文的教学课堂。微课教学对于当代初中语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要求较高。教师需要自主设计微课,准备好录音录像设备,进行后期视频的剪辑,为多次利用打好基础。

(三)利用微课教学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初中语文教学难点篇(10)

一、 现状分析

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已经遇到不少问题。首先迎面而来的就是初高中教学的衔接问题。初中进行新课改已经多年,我们高中教师对此的了解却实在是不多,初中教学的要求与以往有什么样的不同,哪些内容属于初中教学要求的,哪些是需要我们高中教师来完成的,怎样做好初高中的衔接,对我们来说,确有必要。

“初高中语文教学如何衔接”这个话题,引发了我们的一些思考,我们找一些学生谈谈话,了解初中的一些语文学习情况,同时也找了几位初中的教师聊一聊,听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结合高中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将一些情况简要整理如下:

1. 初中语文的一个特点是以本为本,课外知识涉及相对较少,平时考试包括中考比较重视课本,尤其是中考试题难度不大,因此初中生的语文成绩普遍较好。而高中语文是根在课本题在课外,考查的重点是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是学生对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因此考查的侧重点不同,会让初入高中的学生产生不适应的感觉。

2. 初中淡化语法减轻了初中语文的教学负担,到了高中却成了一件麻烦的事,病句分析、文言文词类活用、句式分析等阻力较大,很多学生学起来往往是一头雾水。

3. 初中文言文篇目少且篇幅短,易解易记,高中文言篇目多,篇幅相对较长,用初中的那套读读记记的办法应付不了,多数高中生对此感到头疼。

4. 初中对诗词的鉴赏分析,多强调背诵和默写,了解一下思想情感即可。到了高中,学生独立赏析一首诗词很难做好。

5. 初中重视课文学习,课外读写和训练相对较少,许多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没有写日记、随笔的习惯,迁移运用知识的能力不足。

6. 初中课文一般篇幅较短,知识容量小、难点少、而且课时充足,教师便于教学,学生容易接受;高中课文一般篇幅较长,知识容量大、难点多、要求较高而课时紧张,教师难于操作,学生难于学习。

还有学习习惯的问题。初中的知识相对比较简单,只要上课认真听讲,完成作业,就能基本达到学习目标,进入高中后,难度加大,自主学习的要求更高,绝大部分学生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带来了开始阶段的不适应,语文成绩有落差。

那么,初高中语文学习的差异性根源何在?或许我们可以从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比较中找到答案。

从初中阶段到高中阶段,诗歌教学的读读背背、了解诗歌内容、浅层的感悟升格为高中分析意象、品味语言、发挥想象、感受真情,注重审美、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和语言;文言文阅读从只要求理解基本内容,淡化语法、句法、修辞提升到要求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读懂课文,深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思想倾向;现代文阅读从要求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浏览的方法,理解主要内容,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到要求能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理解作者的思想、观点和情感,作出自己的分析和判断,学习从不同角度进行阐发、评价、质疑;作文教学从要求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到高中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更高要求。

二、 对策思考

我省高中语文教学采用新教材后,更需要新课标理念下初高中语文教学的对接,教师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改进自己的教学,缩短学生的适应周期,帮助学生达到高中语文学习的目标。

1. 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差异,科学设计教学梯度。

首先应该明确初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目标及差异,因为它是判断学生现阶段语文学习达成水平的主要依据,也是我们完成初高中衔接,顺利进行高中语文教学的依据。在教学目标、内容上,初高中语文教学均存在明显差异。高中语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继续和深入,是语文教学质的飞跃与提高。这个变化过程需要对学生进行素质衔接和心理衔接,高中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初高中学习的差异,尤其是高三循环下来的教师更要降低教学起点。教学上要先易后难,先慢后快,设计好教学坡度,避免学生出现不适应、不习惯、厌学等情况,从而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质量,推动学生身心成长与发展。

2. 熟悉初高中教材,温故而知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施行,初高中语文教材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教师必须熟悉初高中的课文,尤其是初三和高一的教材。熟悉初中教材才能在教学中及时“温故”。“温故”能缩短初高中学习的不适期。

学生刚刚进入高中阶段,难免产生畏难情绪,如果能在新课堂中听到熟悉的内容,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兴趣便会大大增强。如,高一的第一单元诗歌阅读鉴赏,在初三学生学了不少的诗词,如《沁园春?雪》等。我们高一教学《沁园春?长沙》,虽然要求不一,但从所学的诗词引入,不失为很好的过渡与衔接。

“温故”也能“知新”。在教材内容上有很多模块是有着密切联系的。关于学习的模块初中有培根的《论读书》,高中有黑塞的《获得教养的途径》。培根认为读书的目的是娱乐、修饰自己,而黑塞认为读书是为了增加修养,让精神世界更完善。显然黑塞的思想更上了一层。培根认为各种书都要读,而黑塞认为重点读经典,但要深入地读、精细地读,而且是以人的性格、本质为前提的。这两篇文章如果我们能比较起来学,就能让学生在人生的不同阶段领悟到读书的不同境界,这既是初高中教学的联系,也是它不同的教学任务的体现。

上一篇: 农贸市场体系 下一篇: 思想与政治的关系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