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汇总十篇

时间:2024-03-20 15:38:09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1)

心理健康是指具有较好的自控能力,且能保持心理上的平衡,能自尊、自爱、自信而且有自知之明[1]。性健康教育主要是指传授给青少年关于性器官、性发育、性举止、性生殖以及性卫生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那么健康的性心理就是作出正常的性思维、正常的。

在当前市场经济大潮中,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致使“留守儿童”这个新的弱势群体诞生。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心理问题检出率高达57.14%[2]。随着经济、社会及文化的发展,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留守儿童的性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应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

1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殖健康教育问题

在当今愈来愈凸显1.1农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低社会经济地位的群体

父母外出打工后,他们大多生活在父辈老人的身边,这些老人多是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这些老人大多基础教育水平偏低,教育观念落后且保守,不具备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知识和教育理念,对于留守儿童的关注仅限于解决温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的人身安全、学习、品行、心理发展教育等方面受到一定的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所以有问卷显示,教师认为农村留守儿童在一般表现、学习、品行和情绪感受上比非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严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留守儿童生长发育的滞后趋势凸显。当前各种非主流性文化的传播,使得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此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生殖健康问题。

1.2性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要根据孩子成长的不同阶段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以培养

如今在广大农村,打工父母对子女的性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必要的认识。他们外出后,头脑考虑的仅是如何赚钱供养家庭的支出,根本无暇顾及子女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状态,特别是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一个令人堪忧、而又不得不正视的问题。父母长期与孩子分离,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盲区。

1.3青春期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责任教育

幼儿期教育要保护和善待自己的生殖器官、珍爱生命。青春期性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责任教育。要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家庭和社会负责。由于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思想情感交流,缺乏性心理责任教育。在人格方面,自尊水平低,应对方式消极,人际关系和自信心方面显著地比非留守儿童差。青春期留守儿童处于突变阶段,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青春期是他们行为、习惯、性格、兴趣、爱好逐渐形成的关键阶段。处于青春期发育的农村留守儿童在性健康教育方面,极易受当今各种信息渠道、网络等电子媒体的影响。影视作品和畅销小说中含有的内容极易被正处于青春萌动的农村留守儿童模仿。由于家庭性安全教育的缺失,使得农村留守儿童遭受害的危险大大增加。

1.4学校开展的性心理健康教育落后于留守儿童的性态度和他们对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需求

有资料发现学生的青春健康知识、性心理、性生理知识存在许多问题、盲点和误区。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仅限于教科书上生理常识的教育,与孩子平常在快捷网络、影视中接触的过于暴露的内容是不同步的。其间就缺乏性心理健康教育的过渡过程――家庭与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对青春期发育、性生理、避孕、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AIDS)及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宣传的较少,致使留守儿童在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全面的。受当前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留守儿童对的态度日益开放,导致STD/AIDS(HIV)的感染率、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上升[4],损害了身体的健康。

2家庭应该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

性心理健康教育2.1家庭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家庭早期性教育”对于留守儿童健康的形成有很关键的作用

家庭早期性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与否、开展的方式方法等因素均影响到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3]。我们应该意识到家庭中父母的教育是任何人不可替代的。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保护孩子表面上不受伤害,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构建一生的健康与幸福,要让孩子形成健康的身体和心理、良好的心态、高尚的性人格。因此,为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打工父母应该首先从思想上认识到家庭性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要学习掌握一定的性科学知识和教育方法,懂得孩子生理心理发展规律。认识到性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小开始,必须与文化思想、人际关系和自信心等方面的教育同步进行,父母正确的引导和恰当的答复直接关系到孩子的未来。性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教育,更是指导和帮助。

2.2父母应将家庭作为留守儿童接受性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

遵循平时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和习惯,做到大方、客观、自然讨论性方面的话题,做到看似无心,实则有意。不要在孩子面前将性教育表现得很严肃或神秘,让孩子不敢说真话。孩子们最渴望的是从家庭中获得相应的性心理健康知识,家庭对子女的教育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农村留守儿童进入青春期后,其父母还应该教育他们从道德层面上避免,在性价值观、性人格、性道德方面进行正确的引导。还可以充分利用假期积极创造条件同孩子一起参观计划生育图片展览,或通过影视资料直观了解性知识,并与孩子一起讨论,消除他们对异性的神秘感。对性方面要从思想上进行升华,培养出富有思维、更全面、更优秀的下一代。

3学校应该重视留守儿童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3.1学校要提高留守儿童的生殖健康现状,应转变自身教育观念,关注他们的性心理健康教育

我国著名少儿卫生学专家叶恭绍教授指出:“从我国青少年生理发育的情况来看,身高已经比过去提高了,性发育也有了提前,性卫生知识的教育自然也应该随之提前。”现在有的女孩在10岁左右就来了月经,因此提前给孩子讲性卫生知识,无论对生理保健和心理健康的发展都会有好处。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从小学阶段开始,教育工作者要突出研究并掌握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动向,对早恋的信号要及时发现,及时采取措施。要把一般的异性正常交往和早恋区分开来,不要轻易地把早恋与思想落后、品质恶劣划等号。学校要注意发现分析留守儿童的青春健康知识、性心理、性生理等方面的问题、盲点和误区。尤其青春期的留守儿童处于懵懂好奇状态,应及时给予全面的性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减少青少年STD/AIDS(HIV)的感染率、少女妊娠和人工流产的发生率。

3.2学校要向留守儿童提供适宜的性心理健康服务场所(可以推荐医院的生殖保健门诊)

对于中学阶段留守儿童的性教育,重点应在性道德教育方面。应教育他们学会男女之间的正确交往,使之符合社会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要正确处理少男少女之间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健康人格。要自尊自爱,使中学生男女之间保持正常的交往。老师要尊重青少年的感情,加强性教育,尤其是性德育和人生理想教育。绝大多数青少年是积极要求进步向上的和通情达理的,恰当的指导、良好的教育方法必然教育出优秀的学生。学校要建设一个文明的、科学的性文化学习环境,创造一个健康的,宽松的男女交往环境。学校的性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限于教科书上生理常识传授,应通过正规途径对留守儿童进行青春期发育、性生理、感染性传播疾病和艾滋病(AIDS)及其他生殖健康知识宣传。学校还需积极寻找教育对策,动员社会、家庭多方因素,加强对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的疏导和教育力度,使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发育同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4社会应该公开性心理健康教育

4.1社会应该公开性心理健康教育包括性知识、性态度、应用、性传播疾病(STD)的宣传,尤其突出预防艾滋病宣传

青春期留守儿童正处于性意识觉醒、性机能成熟的阶段,他们对社会的认识还是模糊的,所以社会应该让留守儿童了解性传播疾病的途径及其危害性。还要利用图片,画廊等条件,利用媒体宣传性心理健康与卫生知识,使他们学会防卫亲身、调节亲身、发展和妥善亲身,更好地避免在成长发育期间引起性心理疾病和性心理掩盖。在学校和社会要开展男女留守儿童共同参加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从客观上为他们提供了正常的交往机会,使他们可以逐步认识到男女之间的正常交往是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破除那种男女交往必然发展到性的错误观念,使得男女交往从一开始就避免出现性敏感等异常心理。

4.2性文化是每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性伦理是社会道德中最敏感的一个领域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性文化、性道德的高低,是衡量这个民族、国家道德与文明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性心理健康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农村留守儿童性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他们对性抱有正确的态度和情感,能够自觉调解和克服不良情绪,正确看待性生理心理现象,这对于他们今后的恋爱婚姻和毕生的幸福是至关重要的[5]。性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升留守儿童的性道德,避免性犯罪,维持社会稳定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栗九红,刘玉娟.心理健康.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10:09-10.

[2]辜胜祖,留守儿童调查报告.新农村,2011, 16.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2)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经历着剧烈的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变化。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整个社会,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年龄、性别、健康有关的机遇和危险同时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导致正面或负面截然不同的健康结局。

目前,儿童青少年面临的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少女怀孕、感染性病与艾滋病和性暴力等,这些危害造成了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严重损害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例如,怀孕少女失去了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未来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大,而且少女母亲产下的婴儿面临着高死亡率的风险。

这些危害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儿童青少年不具备对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缺乏避免危险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缺少能够被儿童青少年所接受的获取生殖健康信息服务的渠道,加之贫穷和失业等环境危险因素的存在,这些都将儿童青少年置于极度的高危状态。而且,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通讯和电子技术在某些程度上也促进了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如网络色情内容、电视电影中的暴力情节等。[3]

实际上,在儿童青少年性态度与的形成过程当中,会受到外界暴露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例如各种媒体、同伴或是同学、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等。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正确和科学的,这对于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是非常困难且不现实的。作为正规教育机构,学校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责任。已有证据表明,促进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社会上对性教育实际上还存在恐惧感,认为性教育会促进青少年的性活动,增加少女怀孕的危险,增加患性传播疾病的几率。但是,有调查研究证明综合性的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青少年面临性问题时有助于他们做出健康的选择并采纳健康的。美国对性教育和性病与艾滋病预防项目的评估显示,开展性教育并没有促使发生率上升,没有降低年轻人初次发生的年龄,没有增加的频率,也没有增加的人数。[4][5][6][7][8]

当然,要开展有效的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体现年龄适宜性

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年龄适宜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而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层,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所开展教育的内容、方式、重点应有所不同;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所处的发育阶段也会有所差异,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于分年龄段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教育部于2008年12月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已有明确规定。[9]《纲要》把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分为五个领域,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纲要》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把五个领域的内容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合理分配其中,每个水平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鉴别在学校性健康教育中如何体现年龄适宜性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儿童青少年所生活的背景如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和社区等不同,因此,无论是个体间还是群组间,男孩和女孩在性和生殖系统的成熟,以及与批判性思考和冲动控制有关的认知能力发育的时机与顺序会有所差异。[10]正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与发育阶段不同步,导致某些生理现象的发生时间在个体间有很大差异,例如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同一班级中的孩子其发生年龄可以相差4~5岁。而且,一般而言,男孩的发育通常晚于女孩。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在授课上可以考虑采取男、女生分班上课,对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性发育阶段分班教学。

对学校性健康教育进行需求评估也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儿童青少年想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和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还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对所传授的信息做出何种反应。儿童青少年对于所获取信息的质量评估、理解程度以及与实际生活关联度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儿童青少年的需求,也使教育人员能够知道哪些教育内容和信息最贴近儿童青少年目前的发育阶段,能被他们所接受。

二、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与生活技能教育相结合

生活技能是专指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的、积极的行为能力。生活技能教育采用的是全参与式教育方法,已被证明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能力;(2)增强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3)预防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4)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终生健康的有效途径。[11]生活技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控制冲动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在避免与预防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项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以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对北京市5所初中、4所高中的1 257名学生分组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专题教育,研究结果显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态度的转变和拒绝技能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12]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系列学校健康文件之《以技能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中明确规定,在性与生殖健康和性病与艾滋病预防方面,学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生活技能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沟通和人际交流技能,包括沟通、倡导、协商或是拒绝;第二,做出决定和批判性思考技能,包括决策与批判性思考;第三,应对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压力管理、提升个人自信、控制、承担责任、促成改变或是转变。[13]

三、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与支持性环境建立相结合

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会面临众多的与性和生殖健康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有观点认为,就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而言,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可能会比单纯的改善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更加有效。而且,相对于单纯地减少危险因素而言,儿童青少年要获取和保持安全的性与生殖健康行为,比提供更加多的保护因素会更有效且更可行,例如减少逃学现象和保证校园安全等。[14][15]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性与生殖健康有关的问题,由于其话题的敏感性,由父亲或是母亲与孩子进行交流更易被接受。但是,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性教育相当缺乏。例如,有35.8%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分别只有15.2%、23.8%、20.2%、19.8%、33.3%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预防艾滋病、如何避免性骚扰及犯、青少年不应该发生婚前、如何抵制可导致婚前的诱惑、如何抵制来自同伴的不正确压力等问题。在有男孩的家长中,只有23.7%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男孩的遗精现象。[16]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适宜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非常重要,包括的使用、紧急避孕和少女怀孕的应对等。但是,有许多因素制约了儿童青少年利用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有些地区没有配备适当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以提供适宜的服务;第二,有些地区缺少适当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员的需要;第三,在大多数地方,虽然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但是由于某些政策和法规的原因,包括未婚妈妈之类的少女不能有效利用相应的卫生服务;第四,由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青少年不能够使用相关的卫生服务,例如服务机构位置偏远、费用过高、就诊时间不方便、医护人员的不友好和存有偏见态度以及缺乏保密措施。因此,要增加儿童青少年对相关卫生服务的利用,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消除他们的偏见;卫生服务机构要向用户友好型转变;要争取社区的支持。[17][18]

参考文献:

[1].

[10]Awusabo-Asare K..Adolescent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in Ghana: Results from the 2004 National Survey of Adolescents[Z]. New York, Guttmacher (Occasional Report no. 22), 2006.

[11]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王超,马迎华.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3):167-171.

[13]WHO.Skills for Health -- Skills-based Health Education Including Life Skill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a Child-friendly/Health-promoting School[Z].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04.

[14]王书梅.社区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5]WHO.The Sexual and Reproductive Health of Younger Adolescents―Research Issues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Geneva,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2011.

[16]陈晶琦,李宝光,孔艳秋,王冬梅,肖文平,王瑜.某中学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67-469.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3)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5-0011-02

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的数量与日俱增,独生子女已成为城市青少年的主体,其心理健康状况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甜水里泡大的一些独生子女们,在父母双亲外加老一辈的过分溺爱下,其心理状态令人担心。尤其是学龄前后、儿童—少年过度期独生子女的心理变化,将影响到其今后的性格形成与心理健康,因此应该给予高度关注。

一、概述

儿童,《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给出的定义是:较幼小的未成年人(年纪比“少年”小)。其中“少年”指“人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的阶段。”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学龄前期进入学龄儿童的时期,随着神经系统进一步发展,突出表现为大脑结构的完善和技能的进一步成熟,心理过程带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和不随意性,即,心理过程往往是不能意识到的,其心理活动也带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心理健康指的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与积极的社会功能。儿童心理健康“标准”包含:1.智力发展正常;2.情绪稳定协调;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4.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5.人际关系的心理适应;6.个性的稳定和健全。

儿童-青少年转变期是心理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转变期,是幼稚和半成熟,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冲动性等各种矛盾互相交错。随着身体发育的成熟,在生理、心理、社会影响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心理的发展从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向另一个年龄阶段的特点的转变,它标志着前一个发展阶段的结束和下一个发展阶段的开始。转变期可划分为转变前期、转变期、转变后期。在每一个心理发展阶段的稳定期,发展是逐渐的、平稳的;而转变期的变化,则是急剧的、激烈的。转变期又称敏感期,是指有机体对外界的感受最敏感的时期,它是以前一个年龄期间所固有的一种优势状态,改造成为后一个年龄期间所需要的新的优势状态为特征的。

二、现状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独生子女化等各种社会变革的加剧,儿童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心理行为问题也日渐突出。国外报道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已达到5 %~30 %。美国每年有300万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种心理健康服务,为此花费掉150亿美元。在北美做的调查表明,大约每5个儿童中就有一个因心理健康问题而导致功能下降,而每10个儿童里就有一个符合特殊心理障碍的诊断标准。心理障碍儿童中的大约20%可持续终生,影响到整个成年期生活。儿童-青少年转变期的心理发展特点同时受到生物遗传因素、家庭因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文化、教育和生活水平不同,以及语言、宗教、生活习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调查研究表明,过去一二十年里,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在下降,心理和沟通障碍、行为问题、消极心理、性健康问题、网瘾和自杀问题逐年增多。在17岁以下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其中,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13.47%。通过一项全国22个省:4~16岁年龄范围的调查分析发现,男童平均13.4%;女童平均12.5%符合DSM-Ⅳ诊断者占86.4%。中国儿童检出总行为问题的危险度是德国儿童的1.5倍,女生的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1.69倍,而且中国女生退缩行为危险度是德国女生的2.79倍,内化的危险度为1.69倍。

三、突出问题

1.“小皇帝现象”

独生子女儿童的父母对他们的溺爱养成了他们的娇气与任性,适应环境的能力弱,依赖性强,耐挫折能力极差。因此这些家庭的儿童赖床,有的孩子离开妈妈不知怎么睡觉,行为幼稚,不听话,神经过敏、以及过度担心、恐惧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处处以“我”为中心,不能容忍别的儿童的缺点和过失。甚至有些表现出较强的攻击性,常捉弄其他学生、欺负弱小儿童。建议父母教会他们懂得父母爱他们,他们也要爱父母,爱伙伴。爱是相互的,爱你身边的人,才会得到身边的人的爱。

2.孤独

如今的独生子女最大的心理特点可用一个字来概括,这就是“独”。通常认为,年龄越大的人会更多地体会到孤独,而事实并不完全如此。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密尔?凯恩通过调查发现,孤独更容易在孩子身上发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孩子正处于一个走出家庭和寻找新知己转折点上,他们往往会因为缺乏知己而更容易受到孤独的体会。中国已进人跨世纪独生子女新生代的社会,独生子女长期生存在缺乏伙伴的孤独的先天环境中,极易形成不良的能力及素质。

四、进入学龄期可能出现的心理卫生问题

1.学习障碍:简称LD,也称学习困难,指不存在智力低下和视听觉障碍,亦无环境和教育剥夺以及原发性情绪障碍而出现阅读、书写、计算、拼写等特殊性学习技能获得困难的一组综合征。

2.品行问题:易发展为“右脑综合征”及违法犯罪。

3.情绪问题:主要包括过度焦虑和强迫行为。过度焦虑是由于担心不能达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使自尊心与自信心受挫,增加失败感和内疚感,从而形成紧张不安并带有恐惧的情绪状态。强迫行为的特点是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理的观念、意向或行为,常导致焦虑、自责和忧郁。表现为强迫思维、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竭虑、强迫计数、强迫洗涤、强迫性仪式动作等。

4.顽固性不良习惯:指有些儿童青少年在不良环境条件下,或精神及躯体不适时出现的某些刻板的、不良的习惯性动作或行为,表现形式多样,但无特殊精神异常。

(1)习惯性抽动:是指同一组随意肌肉快速、突然、频繁、不自主无目的地抽动。如眨眼、耸肩、擤鼻等,以头面部最为常见。

(2)吸吮手指和咬指甲。

(3)遗尿:是指儿童5岁以后反复发生、不适宜不自主的排尿,而又无明显的器质性病因。

(4)口吃:俗称结巴,是较常见于2岁~5岁儿童的一种表现为言语节律异常的语言障碍。

(5)多动:也叫多动症或注意缺陷多动(缩写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的行为异常综合征。特征是智力正常的儿童,具有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集中困难、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多的特点,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力差。

(6)网络和电子游戏、电视依赖。

五、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期需采取的必要措施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素质

过重的心理负担不仅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还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望,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妨碍了学生的思维和创造潜力的发挥,并导致各种心理行为问题,严重地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展。因此,应根据学生生理变化,心理上的突然“断乳”,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加强学生意志力以及战胜挫折的锻炼,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自己的能力,尽快地从心理上、生理上成熟起来。

根据心理发育特点,积极开展(1)加强健康教育包括道德规范教育;(2)防治常见的心理行为问题,包括学习障碍、自卑感、抑郁症、强迫症、焦虑症、忽视与虐待、一般行为问题、行为、精神分裂症等。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我国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教育行政职能部门必须予以充分重视,各级各类学校和一线教育工作者有必要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转变到主动培养其心理健康素质上来,提升其心理健康的保健意识与调适能力,进而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预设目的。为转变期儿童的健康心理形成提供重要保障。

2.从“学会关心”到“学会共同生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1989年召开的“新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把会议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新世纪的教育”。会议报告认为教育必须教青少年“学会关心”,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21世纪教育的“四个支柱",即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共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支柱“学会共同生活”,我们在青少年素质教育中,要关注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与伙伴群体的教育。

3.加强流行病学调查,发展基础理论

研发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新手段,通过先进的手段开展儿童心理行为疾病的基础研究。今后应从流行病学调查、病因及发病机理、生理生化改变,干预治疗,开展系列的基础研究。目前许多儿童心理行为疾病尚无我国自己的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还不很清楚,因此,对许多心理行为疾病的治疗多是对症治疗。

4.重视家庭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家庭作为儿童生活的主要环境之一,不仅为儿童的发展提供物质上的保障,还提供重要的心理和情感支持,是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场所。儿童的行为问题与诸多家庭因素密切相关。父母的养育技能、父母的行为模式、父母的心理健康状况、婚姻关系、家庭经济情况等都对儿童的行为产生影响,儿童在入托、入园、入学等发育阶段因环境变动,需要一系列的适应过程。在接受教育的能力发展上的一系列的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需要家长密切配合,同时要求家长应有思想和知识上的准备。因此,重视家庭对儿童-青少年心理转变的影响是形成健康的心理的重要保障。

5.社会教育

社会大环境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必须采取多种形式,运用多种手段,创设健康的氛围。许多青少年问题专家建议,通过立法形式把青少年心理卫生工作纳入教育体系和青少年自我保护体系,有计划的培训青少年心理卫生教育和工作人员;支持社会各界包括医院、社会团体等设立心理健康机构等,通过多种途径保障儿童—青少年期心理健康转变。

参考文献: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4)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5)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6)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7)

5.12汶川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条生命,无数家庭被摧毁。地震不仅给灾民带来了巨大的物质损失,也造成严重的心理创伤。儿童及青少年是灾难事件的易感人群,如不对他们进行及时、适当的心理危机干预,将对他们的心身健康成长造成无法弥补的伤害。此次地震后,社会各界对灾民的心理重建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这表明近年来我国心理事业的发展。但目前我国在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和实践上仍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对儿童及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研究和调查,了解儿童及青少年在灾后患有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并结合本国的实际情况,对有效展开灾后儿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危机干预提出几点建议。

一、PTSD及灾后儿童和青少年PTSD的相关研究

1.PTSD的定义、诊断及分类

创伤性事件会带来一系列心理、生理和行为的改变,从多方面影响心身健康,并可能导致长期存在的严重心理痛苦和精神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是创伤性事件导致的严重后果之一。根据美国精神学会出版的《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1994)中的定义,创伤后应激障碍是指直接或间接接触自然灾害、战争、暴力犯罪、害、严重交通事故、技术性灾难、难民、长期监禁与拷问等创伤事件的受害者、幸存者、目击者、救援者所出现的症状。地震属于重大灾难事件的一种,由于其发生时的突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灾民常会出现PTSD症状。

对PTSD的诊断,DSM-IV给出了明确规定。在症状方面,要存在:(1)反复重现创伤性的体验,如影像、想法或知觉到的事物,5条中至少1条。(2)持续性的回避及整体情感反应麻木,指持续逃避和此次灾害有关的刺激或情境,7条中至少3条。(3)持续的警觉性增高,指个人对环境的反应持续的处在高度警戒的状态,5条中至少2条。病程方面,要求上述3类症状持续至少1个月以上。严重程度上,症状带来明显的主观痛苦或社会功能受损。此外,根据PTSD的发生时间,可以将其分为三类:急性型(病程短于3个月)、慢性型(病程3个月或更长)、迟发型(创伤性事件发生6个月后才出现症状)。PTSD可发生在任何年龄,包括儿童期及少年期。

2.国内外灾后儿童及青少年PTSD流行病学研究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PTSD在一般人群中的终身患病率大约是1%~14%。创伤性事件的类型对PTSD的发病率具有一定影响,交通事故、洪灾、火灾、地震等受害者的PTSD的发生率是38.27%~48.8%。大灾难之后,孩子们不论在生理、心理或行为上,均会产生许多的反应。一般而言,这些情绪反应并不会持续很久,但目前看起来状况很好的孩子也有可能在灾难发生数周后才逐渐地表现出来。

国外文献对自然灾害后青少年PTSD的发病率多有报道。Pynoos等报告,亚美尼亚地震后15年,对231名8岁~16岁青少年进行调查研究,发现PTSD(DSM-III-R)发生率为69%。久留一郎等人在“1997年日本鹿儿岛西北部地震后PTSD的追踪调查”中发现,青少年儿童的PTSD发生率在灾后3个月后为10.2%,2年后为1.8%。希腊地震后所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地震后二周约有11.6 % 的中学生存在PTSD症状。

对于国内的情况,赵丞智等人对张北县一农村社区学校的调查发现,地震后17个月青少年PTSD(DSM-IV)发生率为9.4%。张本等对唐山大地震后的孤儿研究发现,22年后PDST的发生率仍高达23%,患PTSD的儿童有50%~75%症状会延续到成年。台湾9.21大地震中,高雄市立凯旋医院等精神医疗团队发现每千名震灾儿童中约有七、八十人有自杀意念,并有明显的PTSD症状。

3.灾后儿童及青少年PTSD反应研究

由于儿童与少年对灾变事件(例如死亡)的认识与成人不同,因此表现出来的PSTD症状也与成人不同。儿童的症状常常不完整,因而可能不完全符合诊断标准。在有些病例,全部症状群出现较晚,儿童PTSD又常呈现慢性过程,会损害儿童发育。灾后追踪调查发现,由PTSD导致的儿童的行为问题持续表现达四年之久。

近年来,学术界对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在灾后PTSD的反应上展开了调查和研究。Catherine(2004)指出不同年龄段儿童在PTSD反应上有所不同:学前儿童主要表现为急躁、呆滞、睡眠失调与畏惧夜晚、发展退化、粘人;学龄儿童的反应包括拒绝上学、在家或学校出现攻击行为、在同伴中退缩、注意力下降、成绩下降、胃痛、头痛、害怕睡觉、粘人;前青少年期与青少年期的反应则主要是自我伤害的行为、有自杀的念头、问题行为、分离症状、丧失现实感、物质滥用。

台大921心理复健小组认为所有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共同的PTSD反应包括:害怕将来的灾难;对上学失去兴趣;行为退化;睡眠失调和畏惧夜晚;害怕与灾害有关的自然现象。同时,他们也指出不同年龄层儿童与青少年的典型反应:学龄期儿童(1~2岁)对他们以往所处的安全世界因灾变而遭受破坏,会显得特别脆弱,因为他们通常缺乏处理紧急压力的语言和思考能力,而期望家人来帮助或安慰他们。对于学龄儿童(5~10岁)来说,退化行为几乎是这个年龄层的典型反应。同学活动在青春期前(11~14岁)这一年龄层特别明显,孩子需要觉得他的恐惧是适当并和别人异样,反应应以减低紧张和焦虑及可能的罪恶感为目标。大部分青春期(14~18岁)的青少年活动与兴趣都集中在与同龄的同学之间,特别容易因同学活动的瓦解,以及共同努力时失去大人的依靠而悲伤、难过。

二、中小学校开展灾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意义

1.灾后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的必要性

创伤性事件后,受害者如得不到足够的社会支持,会增加PTSD的发生几率;相反,个体对社会支持的满意度越高,其发生的危险性越小。儿童PTSD常呈慢性过程,若是没有得到及时干预或者处理不当,将可能持续数年或数十年,甚至影响受害者的一生。汶川大地震后,社会各界都高度称赞了灾区儿童的英勇和坚强,而这正是问题所在。由于儿童PTSD常呈慢性过程,社会往往会忽视他们可能的心理问题,从而错过干预的最佳时机,这将对他们的心身成长带来重大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心理学事业得到长足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然而,中国目前对于重大灾难发生后的心理干预仍处于起步阶段,在实际干预的实施中缺乏接受过专业训练、具有丰富经验的心理工作者。在发生重大灾难后的干预模式也大多是借鉴国外的现有模式,少有根据国内实际情况,结合受害者的社会经历和文化背景而制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干预模式。因此,重视灾后儿童及青少年的创伤干预,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干预模式势在必行。

2.学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有利条件

学校干预是促使创伤儿童及青少年心理康复,将症状减少到最低程度且适应学生发育水平的合适环境。同时又是PTSD及其症状很容易出现的场所,如闯入性联想和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影响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

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学校是对受灾儿童及青少年展开创伤干预的主要阵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关注,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1999年8月教育部《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指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2002年8月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呼吁,大中城市具备条件的中小学校要逐步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机构(或心理辅导室),做好心理教育工作;2004年教育部又印发了《中小学心理健与指导纲要》。这一系列政策体现了政府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在此形势下,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近年来得到很大的提高和加强,大多数有条件的中小学校都积极展开了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门的心理教师,并设立心理咨询室等配套的硬件设施,关于此领域的理论研究也得到相应发展。因此,将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容纳到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借助学校已建立起来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及资源(如政策、教师、设备等),不仅是对灾后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最佳途径,也会促进我国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

三、中小学校心理危机干预的开展

1.灾后中小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学生心理特点与规律,运用心理学方法,设计并实施各种方案,以促使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其内容包括学生心理健康维护;学生心理、行为问题矫正;学生心理潜能和创造力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发展性教育,面对的是正常学生。其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针对灾区儿童及青少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危机干预为重点。然而,目前我国大多数学校只是在做日常的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危机干预关注的还不是很多,也没有相应的干预方案,无法有效地帮助灾后儿童和青少年缓解PTSD症状。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出自心理危机状态下的个人采取明确有效的措施,使之最终战胜危机,重新适应生活。有效的危机干预就是帮学生获得生理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的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回复心理的平衡状态,对自己近期的生活有所调整,并学习到应对危机有效的策略与健康的行为,增进心理健康。心理危机干预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部分,但与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有所区别,教师应了解心理危机干预的特点,做好受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

2.中小学开展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

根据《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并结合心理危机干预的主要目的和特点,中小学在对受灾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可采用以下方法。

(1)通过心理课程或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PTSD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理解自身存在的症状,认识到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并学会采取恰当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解。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课程和讲座教授学生有关地震的科学知识,以及在地震或余震来临时的应对措施,以此来发展学生积极的应付技能,增加个人的控制感并保持良好的状态。

(2)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方式,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互相学习、观察、体验、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从而对共同心理问题发展良好的解决方法。团体咨询是对受灾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与遭遇相同的同伴共同分担体验可消除学生的疑虑,同时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也可获得满足感。但对于有些需要个体强化帮助的学生则需要进行个别咨询,它是教师和学生通过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有些儿童或青少年不适合团体咨询,或者PTSD症状较严重,此时对他们进行个体咨询则更为恰当。

(3)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贯穿心理健康教育。对受灾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不只是心理老师或只在心理课上开展的工作,而要在整个学校创设符合心理健康教育所要求的物质环境、人际环境、心理环境。要在班级、集体活动和班主任工作中时时寻找心理危机干预的契机。

(4)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危机干预的渠道。积极的社会支持是对儿童及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环节,其中家庭支持尤其具有重要性。因此,学校要争取儿童及青少年家庭成员的支持,并指导家长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3.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辅导方式

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及青少年对灾难有着不同的理解,在PTSD的症状表现上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在对他们进行心理危机干预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阶段,选择适合他们的辅导方式。

由于低龄儿童往往缺乏具体完整的陈述能力,则对小学生更适合扮演角色和投射体验,如用游戏、绘画或讲故事重建在灾难中的经验,或者通过脑力激荡的方式让学生思考调适身心症状的方法以及地震发生时的应对策略等等。去敏感化、松弛训练、认知-行为疗法及其他行为技术也有益于儿童PTSD的治疗。

对于大龄儿童和青少年,由于他们大都可以充分表达自己的经历和反应,则适用直接的治疗方法。另外,此阶段的学生往往十分关心别人的看法,认为自己是个大人。因此,对他们的心理辅导可以采用团体咨询,专题讨论,课堂教学PTSD知识以及有关地震的知识等等。

4.维护教师心理健康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不仅许多儿童和青少年失去了亲人、家庭。教师也是这场灾难的受害者,遭受了巨大的心理创伤。他们身兼受害者和救助者的双重身份,承担了沉重的压力。这时如果教师无法平复自身的心理创伤,必将影响到学生。因此,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是开展中小学心理危机干预的重要内容之一,这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首先,社会大环境方面,灾后人们往往把注意焦点集中在在学生身上,而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创伤。因此要呼吁社会各界关注教师的心身健康,为教师提供良好的物质和心理上的服务与支持。

其次,学校是教师最经常的工作场所,在对灾后教师的心理调节上起着最直接、最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管理者要关心教师的生活,重视教师的身心健康,为他们在生活上的困难及时提供支持;开展对教师心理危机干预知识的培训,对教师心理状况进行测评,使他们了解自己的心理问题,并学会心理调适,增强应对能力;优化教师之间的人际关系环境,为老师创造良好的支持网络。

最后,是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要关注自己的身心问题,了解PTSD方面的知识,在自己出现PTSD症状时能及时发现和主动调适。学习相关的自我调节技巧,并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和支持。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Diagonostic and statistic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4th edition(DSM-IV).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 1994,424~429

[2]尚 蕾 王择青:创伤后的应激障碍及其预测因素.中国临床康复,2005,9(16):127~129

[3]李成齐: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症状表现与干预策略.中国特殊教育,2006,6(72):88~91

[4]久留一朗 饼原尚子 大平落明美等:鹿儿岛县西北部地震后的心理学研究(VIII)――青少年儿童在灾后2年间PTSD的发生率[A].鹿儿岛大学教育学部研究纪要,2000,(51):101,105~110

[5]Papadatos, Y. , Nikou , K. & Potamianos , G. Evaluation of Psychiatric Morbidity Following an Earthquake.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cial Psychiatry. 1990, 36 (2):131 136

[6]赵丞智 李俊福 王明山等:地震后17个月受灾青少年PTSD及其相关因素.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145~147

[7]张 本 王学义 孙贺祥等:唐山大地震心理创伤后应激障碍抽样调查研究.中华精神科杂志,1995,32(2):106 8

[8]陈宇嘉 王绣兰:震灾儿童与少年创伤处置.献给经过512的你,我,他/她?如何帮助孩子. sc512.sw.hku.hk/

[9]贾福军:儿童创伤后应激障碍研究现状.中原精神医学学刊,2006,6(2):122~125

[10]Burke, J. D., et al., Emotion Distress in Fifth-Grade Children Ten Months 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Journal of America Academic Child Psychiatry. 1986, Jul. 25(4):536~541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8)

不可否认,有相当一部分的少年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教育工作者要正确认识心理障碍对青少年健康成长所造成的影响。因此要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并根据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充分挖掘、开发和利用学校的各种教育资源,加强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其中利用校本图书就是一种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方法。为此,从学校的层面来说,要丰富图书总量,按照国家关于图书配置的要求,及时构建高质量、适合少年儿童发展需求的图书,并建立校园图书利用的长效机制,调动和发挥图书室的自身优势,充分发挥图书的正能量,从而丰富少年儿童积极的情感体验,陶冶其情操,促进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少年儿童存在的心理问题表现

学校图书室是少年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基地,所以要充分利用丰富的图书室所藏文献,同时收集丰富的网络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为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一个人的健康不仅指纯粹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还包括心理、生理等方面的健康,这才符合健康概念的内涵与标准。而心理健康对于少年儿童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包括多个方面,如政治素质、身体素质、道德素质、业务素质、劳动素质、心理素质,等等[1]。其中心理素质在诸多素质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心理素质是各种素质形成和发展的内因,是优秀人才素质的核心与基础。如果一个人的心理不健康,往往对待事物、对待社会、对待工作及生活都会产生不良情绪,而不良情绪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一大危害。不良情绪主要有两种:一是过度的情绪反应,二是持久的消极情绪。过度的情绪反应包括,狂喜、暴怒、悲痛、欲绝等强烈反应。这往往是由一些重大的生活事件而引起的。过度情绪还包括反应过于迟钝、无动于衷、冷漠无情、封闭孤僻,等等。这种过度情绪如得不到有效疏通和缓解,常会导致精神障碍或生活适应不良,而且这种过度情绪逐步呈上升趋势,对社会稳定造成了危害。据有关调查显示:未成年人心理问题可以基本归为以下方面:(1)学习:表现为厌学、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溜号、走神,考试时显得极其焦虑;(2)人际关系:对父母、老师易产生逆反心理,和同伴关系紧张,不善于人际交往;(3)情绪:情绪不稳定,消极体验过多,自我控制能力较差;(4)自我观念:自信心不足或自负,表现为刚愎自用;(5)性心理:易产生性别角色的适应和异往问题;(6)社会适应性:缺乏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社会缺乏认识[2]。这些问题的存在如果不及时加以矫正往往会演变为各种心理疾病,轻者影响他们健康成长,重者则会导致违法犯罪。因此,教育工作者应该把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教育当成一项重要工作常抓不懈,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和教育环境,促进少年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

二、学校图书室开展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他有没有收集、评价和使用信息的能力。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承担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图书室作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记载着人类文明与进步的优秀成果,是人类精神文明的家园,理应承担起为少年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要职责。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引导和教会学生查找图书资料,检索信息,正确判断,让孩子们懂得什么样的信息能够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学会怎样选择各种检索方法使其方便快捷地选择信息,从而让少年儿童获得寻求知识宝库的金钥匙,架起越过知识海洋的桥梁。图书室是蕴含文化与知识的场所,读书活动不仅能增加少年儿童的科学文化知识,而且对少年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与培养有重要作用,是一种无偿而有效的补充、养成教育。因此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传播、育人的教育引导功能,全面打造读书活动第二课堂,帮助少年儿童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充实少年儿童的精神生活,丰富其情感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搞好服务。

三、学校图书室的职能与为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观念

学校图书室具有传播、育人的功能,是少年儿童养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重要基地,是对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拓展[3]。因此无论是学校主管领导、图书室负责人,还是教师都有责任向少年儿童宣传图书室的职能和作用,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到图书室参与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充分享受图书室的各种资源,收集与猎取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识,从而丰富他们的阅历,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图书室要全天候为学生开放,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为其提供服务。因此,图书馆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服务,首先要突出“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发展,强化人文关怀的观念。由于少年儿童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育都不够成熟,情绪不够稳定,变化较大。他们的心理往往有许多纠结,缺乏正确判断是非的能力,容易冲动,甚至能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开展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也要关注他们的性格特点、内心需求和兴趣爱好,密切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加强少年儿童之间的人际交往与沟通,分享他们的生活经历和经验,及时引导青少年走进图书室,选择对自己有帮助、有需要的书籍进行阅读,以提高自己的判断、审美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四、图书室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的方法与途径

为少年儿童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很多,如学校设置的心理咨询室,专职心理教师的配备,开展各种综合实践活动等都是很好的方法。但心理健康教育绝不是仅仅靠教师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把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紧密结合起来,积极开展各种活动,注重青少年的体验,让青少年通过经历、体验和感悟内化,来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从而实现服务目标。那么从图书室这个角度如何为青少年提供服务呢?我们可以采取从以下两种方法。

第一,为少年儿童推荐健康有益的书籍。

现在每个学校图书室的藏书量均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内容极其丰富,在此完全可以找到解决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的方法。因此,教育工作者要想方设法为学生推荐一些健康有益的书籍,并为他们创造良好的阅读条件。事实证明:读“一本好书能洗涤灵魂,启迪人生,胜过千百句空洞的说教”。读一本适合自己内心需求的好书,既能丰富阅历、获取知识,更能帮助学生形成阳光、开朗、快乐的生活态度和健全的人格,有利于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使其健康成长。

第二,开展读书活动,发挥图书室的窗口作用。

采用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多地接触图书馆,包括向学生介绍图书和图书馆的作用,工具书的使用方法,图书的选择和图书利用等方面的知识,帮助少年儿童掌握利用文献和利用图书馆的技能,为他们获得终生的自学能力打下基础,使心理和生理更健康。一是开放图书室,设立图书室接待学生的具体阅览日,让他们对图书室的功能和作用有正确的了解,使他们积极主动地走进图书室,充分利用图书室的资源优势。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兴趣爱好、性格特长等心理特征,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活动,如组织开展图书阅读竞赛、成语典故比赛、故事演讲等,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丰富他们的想象力、观察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三是根据少年儿童在不同阶段出现的各类生理、心理问题,定期为学生整理、编辑出版生理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简报,并为其提供阅读条件。如我们编辑出版的“心理快乐站”很受青少年的欢迎。

总之,学校图书室为培养青少年学生的健康心理,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使其增强承受挫折能力、适应环境能力,形成健全人格发挥了独特作用。我们要充分利用图书室的优势,制定读书活动的长效机制,为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提供优质服务。

参考文献: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9)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增强新婚人员的自觉婚检意识,提高婚检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60%以上;

——产前筛查覆盖率达80%以上。

2.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8/10万以下;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十五”时期有所下降;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2%以下,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4个月以下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

——以区为单位,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

——注重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不断提高农村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覆盖率;

——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0%以下;

——城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85%以上;

——降低儿童的近视及弱视发病率;

——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90%以上,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有效防控未成年人吸毒;

(二)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儿童健康,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依法实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规范管理,为儿童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和社区的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逐年增加对基层及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改进儿童保健机构的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城乡儿童卫生保健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3.开展婚前保健教育和宣传,引导公民自觉增强婚检意识,不断提高婚前检查率;建立和完善产前筛查诊断中心,开展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加强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管理,认真做好高危孕妇筛查和跟踪服务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5.继续推广计划免疫接种,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建设规范化接种站,实施安全接种。

6.建立以医疗保健机构、幼儿园、学校、社区为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家长学校及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孕妇健康教育和儿童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指导水平。

7.建立、健全儿童卫生监测统计信息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巩固完善全区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筛查网络。

8.开展儿童疾病综合治理、行为干预等适宜技术。加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早期识别与干预儿童心理发育偏离和行为发育落后状态。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9.把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加强督导,积极推行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0.严格加强对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管理监督,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加强碘盐合格情况的监督监测工作。

11.大力拓展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把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落实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教育

(一)主要目标

1.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

——3-5周岁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以上;

——创省、市示范(等级)幼儿园总数要达到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率达90%以上,其中上等级幼儿园达80%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99.9%以上,初中毕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90%以上;

——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在幼儿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受教育率与正常儿童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5%、99.5%以上;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分别达到45%和8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

——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使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提高各类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乡镇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90%以上;

——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0-5周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指导;

——区设立家庭教育专栏节目。

(二)策略措施

1.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保证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法律责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3.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设立专项资金等办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薄弱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儿童、孤残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名校长”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大力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5.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创建文明学校、建设德育基地、德育队伍、开发地方德育课程、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和建立德育督导评估机构等德育工作基础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7.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助学制度,通过“慈善捐款”、“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结对扶贫等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实施残疾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力争使之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15年教育。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享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8.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和完善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教办学体制。加大示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创建一批省、市、区示范性幼儿园,不断扩大优质幼儿园教育资源。重点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并发挥其教学示范、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作用,逐步形成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的幼教辅导网络。稳步开展0-3周岁早期教育工作,创办0-3周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基地,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园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9.重视和推进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办好各类家长学校,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学会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趋势、新规律。

三、法律保护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区有关活动和文化生活的权益。

2.保障儿童的人身权利。

——控制并减少侵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

——杜绝违法使用童工。

3.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100%;

——加强中小学警校共建力度,乡镇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的覆盖率达95%以上;

——全区社区儿童维权机构覆盖率达80%以上,加大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建设力度;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控制在总犯罪人数的15%以下,失足青少年帮教好转率达80%以上。

4.加强儿童法律救助。

——完善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有条件的基层法院建立少年法庭;

——提高流浪儿童的接受教育率和回归安置率。

(二)策略措施

1.加强“两法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咨询,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中小学设置法制教育课,扩大警校共建和法制副校长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把净化环境、保障儿童安全健康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秩序的管理,加强对游戏机房、网吧、书摊等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整治力度,严格查禁危害儿童的视听产品。以警务室为平台,在学校、社区建立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整体推进快速处置学校意外事件和社区家庭暴力案件的预警机制建设。

4.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防范工作网络,实施对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的有效教育管理,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跟踪帮教、就业安置工作,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落实到社区、学校和家庭。

5.严厉打击引诱、教唆和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及各种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保护,积极探索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方式改革。

6.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权利得到保障。加强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救助,做好流浪儿童的管理、收容、教育、遣返等工作。

7.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单亲家庭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维护单亲家庭子女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权利。

8.格执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定时开展“春苗行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杜绝使用童工现象。

四、成长环境

(一)主要目标

1.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

——我区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

——市区噪音达标区建成覆盖率达80%;市区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市区道路交通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

——市区生活污水处置率达60%以上;

——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改水受益率达到97%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5%以上。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儿童活动场所。区建1所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少儿活动室,提高对校外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管理水平;

——加强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全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20个;

——全区少先队员参加雏鹰奖章活动率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60%以上;

——改善孤儿的供养、教育、康复医疗状况,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二)策略措施

1.贯彻落实有利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水、气、垃圾和噪音的治理力度,把农村改水改厕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争取乡镇水厂基本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扩大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粪便无公害处理水平。在儿童中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儿童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节约和环境保护习惯。

3.打击制止假冒伪劣产品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4.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完善相关交通安全标志,重视家居、社区、学校、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建设,强化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检测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儿童意外伤害。

5.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优势,以竭诚服务孩子为主基调,明确宣传目标,制作、播放优秀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少儿节目,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开办少儿电视台,成立小记者队伍等。

6.重视社区儿童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教育和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有影响的少儿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提高儿童艺术素质。

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篇(10)

随着国家经济发展,农村青壮劳动力逐渐前往城市务工,同时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发展使广大农民很难带着孩子进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日益增长。留守儿童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到户籍地以外其他地区务工,而自己留在户籍地并因此不能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孩子[1]。《中国儿童福利与保护政策报告2019》显示,我国农村现有留守儿童697万人[2]。该群体普遍存在年龄幼小、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缺乏信息辨别能力等问题,容易受到不健康教育影响,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甚至遭遇儿童性侵害。儿童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生长发育逐渐成熟的时期。在这个阶段,儿童性意识逐渐增强,对青春期生理与心理现象存在好奇与探究心理,需要社会与家庭进行正向引导。因此,开展留守儿童性知识教育、普及性安全知识,是防范儿童性侵害、增强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形成正确性道德观和恋爱观的重要举措。因此,探讨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具有积极现实意义。

1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现状

儿童是性教育的关键时期之一,由于经济发展与社会教育的不对等,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安全监护缺位、性安全防范意识教育缺乏、地理环境缺乏安全性等问题,性行为低龄化和性观念低质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现实。同时,不正确的性观念引导促使留守儿童学习或模仿不正确的性行为,对既有事实受害人实行性压迫或性羞辱,产生第二层次侵犯者,进一步引发错误的群体教育。

1.1留守儿童性观念缺乏正确引导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青少年性发育明显提前,但性健康教育水平还没有跟上我国经济发展的步伐。性教育在我国教育体制中一直未能完善,处于青春期的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发育迅速,由于缺乏正确引导,极易发生无保护的高危性行为,面临人工流产、生殖道损伤、生殖功能受损、生殖道感染、性病与艾滋病等多种性疾病威胁。2014年一项针对苏北农村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所调查的369名留守儿童中,只有57.7%和47.2%的留守儿童对青春期生理知识和心理知识有所了解;14.9%和11.9%的留守儿童对性病、艾滋病知识和避孕知识有所了解;20.9%的留守儿童对此类知识一无所知。该调查结果还显示,留守儿童获得性知识的主要途径是网络(36.6%),但其获得的性知识缺乏全面性、系统性及科学性,尤其有大量的负面性文化和性知识,极易误导留守儿童树立消极、错误的性观念。在具有性知识的留守儿童中,有6.8%的儿童发生过性行为,其中16.0%是被迫发生性行为,诱骗或强迫留守儿童发生性行为的主要对象为同学和陌生人(如网友、校外青少年等)[3]。

1.2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高发

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2017年性侵儿童案件统计及儿童性侵教育调查报告》显示,2017年全年媒体公开报道的性侵儿童(14岁以下)案件378起,平均每天曝光1.04起,儿童被性侵形势严峻[4]。性侵犯事件会对受害儿童甚至整个社会产生非常恶劣的影响。首先,性侵犯事件会造成儿童身体器官的损伤,感染性传播疾病的概率大大上升;其次,临床和社区样本的研究表明,性侵犯事件会严重损害受害儿童的心理健康,受害儿童表现的症状有愤怒、焦虑、抑郁、恐惧、孤独、低自尊、创伤后应激障碍、人际关系障碍、自杀倾向、性早熟、性攻击和性滥交等心理问题,学习障碍,品性障碍等,其也与成年后药物依赖、酒精依赖和精神障碍的发生有关。此外,受害儿童自伤行为的发生率是其他儿童的4倍左右[5]。

1.3留守儿童性伤害群体影响强度高

一项针对精神障碍患者儿童期创伤经历状况的调查显示,曾留守的精神障碍患者在情感虐待、躯体虐待、性虐待和情感忽视四个方面表现出高分,表明留守因素是精神障碍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6]。我国有关儿童性虐待研究的文献显示,我国儿童性虐待的发生率处于较高水平,尤其农村及重组或单亲、父母有不良嗜好或体弱多病、家庭暴力、亲属关系紧张家庭的儿童有更高受虐风险,女童受虐风险明显高于男童。有儿童性虐待史的儿童自我感觉评价低下,易出现自杀意念和焦虑、抑郁、敌对等情绪,未婚性行为和强迫性行为发生率高,但我国目前针对受虐患儿的心理行为援助与干预严重不足[7]。

1.4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处理难度较大

当前我国性犯罪手段呈现复杂化的趋势,如强制性暴力趋于淡化,即时通信软件等科技的介入使得犯罪更加隐蔽,定罪量刑难度愈来愈大[8]。在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中,普遍存在犯罪场合集中性、犯罪行为隐蔽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而受害人特定性成为长期存在的一大特点,由于缺乏生理性别认知引导了性伤害事件的群体认知。事实上,由于生理机制的区别,留守女童与留守男童自身存在生理差异,留守男童与成人同样存在差异,因此留守儿童性伤害不仅是针对留守女童,男童同时存在受伤者与施暴者两类性伤害倾向。受此影响,若未能加以正确引导,留守男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不正确性健康教育,极易形成反向心理,由受害者转变为施暴者,利用性暴力满足自我。110例女性受性侵害案件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研究显示,性防卫能力丧失或性防卫能力弱小者是罪犯首选的犯罪对象,犯罪地点以发生在女性家中较多,遭受性侵的女性多为被迫顺从,且主动报案者的人数较少[9]。长久以来的“贞操文化”对性伤害事件的受害人形成“社会凌迟”现象,其本质是对受害人进行心理伤害与污名化,文化压力将受害人置于社会关系结构之中形成“结构人质”,性伤害事件的披露与处理反向引发受害人羞耻感与犯罪感。我国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中熟人犯罪的比例较高,由此引发的性羞耻与性尊严问题使得受害人所在群体倾向于保护施暴者,以此避免引发社会谴责,造成社会关系结构崩塌。因此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存在事实事件难以披露、施暴者受群体保护、社会关系结构牢固难以破除等现象。以汤兰兰案件为例,2008年,年仅14岁的汤兰兰向警方举报自己从6岁起被父亲、爷爷、叔叔、姑父、老师、村主任和乡邻等十余人强奸、轮奸,时间长达7年。近2年依法侦查后,该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以强奸罪、嫖宿幼女罪,判处犯罪嫌疑人1人无期徒刑、10人5~15年有期徒刑不等,犯罪嫌疑人于判决后以公安机关对其刑讯逼供为由上诉至省高院;2018年,省高院驳回原审被告人申诉,依法维持原判。在案件办理中,“澎湃新闻”和《新京报》两家媒体分别在报道中列举多处案件证据疑点,单方面报道有利于被告人的信息,并将原告汤兰兰现有户籍信息部分处理后公开,引发社会舆论探讨。该集中报道事件因以舆论干涉司法,在未成年人性侵案件中侵犯受害人隐私权、性道德绑架受害人,并由此造成社会公论的文化压迫,从人性伦理角度展现了该类事件的处理存在较大难度。此外,留守儿童所面临的性压迫可能来自多方,如人情亲戚关系、熟人之间信任面子、以正常互动成功掩盖不良行为、身份特征具有权利属性等,人际关系压力与特殊身份关系均易侵犯留守儿童权利且不易被告发。留守儿童性伤害事件作案方式隐蔽、群体环境复杂、被伤害对象缺乏性自卫能力,存在时间多次和事实多次遭受性伤害的情况,取证难、认定难、定罪难,所造成的影响长远而具有群体效应。若不加以干涉,其恶劣后果不仅是针对所受性伤害的当事人,更是在社会层面构成群体伤害,甚至于形成施暴与二次受虐倾向,构成受害者-犯罪者循环。从法律层面而言,性侵害在法制上需要完善与修正,性教育政策指导与宏观方向仍不明确,留守儿童性伤害将会影响整体社会发展;从道德层面而言,我国社会教育尚缺乏性健康教育与多元、开放、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未能主张儿童身体主权与性自主权;从伦理视角而言,儿童性伤害事件存在不健康、不正当交易,包括经济利益、性欲满足、个人隐私侵犯等,可能进一步形成不正确的婚姻观、人生观并影响后代。

2当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家庭教育缺位

由于家庭经济条件较为低下,监护人在家庭教育中更倾向于应试教育,进而忽略了儿童心理需求,忽略了性健康教育。一方面,农村家庭对儿童性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较低,且监护人自身缺乏性健康教育能力和意识,难以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时期进行性教育;另一方面,我国农村长久以来形成的性回避意识,使得监护人与家庭成员难以对儿童性教育需求进行积极响应,尤其是儿童留守期间的临时监护人。

2.2教育体系不完备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规定,学校应当在学生中,以符合受教育者特征的适当方式,有计划地开展生理卫生教育、青春期教育或性健康教育。就性与生殖健康而言,父母、学校和医疗服务人员是青少年儿童获得正确知识的重要途径。留守儿童,尤其是低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陪伴,学校生殖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10]。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处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与社会大力提倡素质教育,教育部门对性教育缺乏明确要求和监督,学校与社会对儿童性教育关注不足。同时农村教学条件较为落后,存在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方式刻板、教学内容片面等问题,性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与性教育协同情况较差[11]。

2.3性教育与性实践不对等

留守儿童长期处于缺乏性教育资源获取渠道的状态,而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家庭条件的改善,留守儿童开始逐渐利用互联网获取性和生殖健康知识[12]。但互联网环境不容乐观,不良信息充斥使得留守儿童难以获取健康有益的正面教育,同时其所获取的信息难以起到正向引导作用。片面的性知识容易加剧不当性实践,使留守儿童进一步成为性侵害高危人群且难以防范或疏导。

2.4性伤害信息公开存在难度

农村留守儿童缺乏正确的性健康教育,但既定性伤害事实的信息难以公开、多次受伤害风险与次生伤害风险难以规避。该信息建立需基于性伤害数据库,受害人信息应完全保密。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健康问题已得到许多关注,但多数研究集中于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13-17],对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的关注较少[18],尤其缺乏对低年龄留守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相关研究数据[19]。这与性伤害信息公开的难度切实相关,缺乏数据研究导致该研究领域成果低下。但信息公开同样存在问题,如在施暴者的隐私权与名誉权保护上,数据库的建立存在法律与道德探讨意义。同时,性伤害信息公开主要防范陌生施暴者,针对信息获取困难的农村及熟人作案情况,该效用也具有探讨意义。

3加强留守儿童性健康教育的干预对策

3.1进一步完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

《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在儿童与健康领域提出目标,要求提高适龄儿童性与生殖健康知识普及率。目前国内外常见的性教育模式可归结为4种:以品德教育为基础的性纯洁教育模式、强调以避孕为基础的安全性行为教育模式、性道德和安全性行为并重的教育模式及以人格为基础的性教育模式[20]。而无论是哪一种性教育模式,都需要依托完整的健康教育体系。国内外许多学者对学校性教育进行干预研究,学校性教育的效果已经得到证实,但由于缺乏专业的师资队伍及高质量的教材,尚未形成系统的学校性教育体系。学校性教育给儿童提供信息、技能和积极的价值观来理解性,让学生能够拥有安全的性关系并为自己和他人的性健康和幸福负责[21]。女童保护基金调查显示,儿童更倾向于在学校接受性教育。因此,完善学校性健康教育体系,通过加强学校教育可以有效传播系统科学的生殖健康知识。学校还需积极寻求教育对策,动员社会、家庭多方因素,加强对留守儿童青春期问题的疏导和教育力度,使性心理健康教育和生理发育同步,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22]。

3.2加强家庭性教育互动

上一篇: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 下一篇: 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