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的属性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25 14:37:24

文化经济的属性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1)

【关 键 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学术属性

【正 文】

伴随中国出版业市场化步伐的加快,期刊必然面临生存与发展的抉择。在中国强大的期刊阵容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占有重要的份额。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否也应进入市场?是否也应绝对“断”掉“皇粮”,在商海里“自谋生路”?类似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期刊界专家、同人所关注。从宏观上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属于出版物范畴,属于文化产品之列。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作为出版物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仅具有产品属性、商品属性,而且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更为重要。两者相权,后者才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原属性。确切地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特殊的产品、商品,其特殊性在于其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远远高于其产品和商品属性。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的定位应首先是学术和知识,其次才是产品和商品;学术和知识属性才最能代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的规定性。

任何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疑都是作者、编辑及其相关人员劳动的物化成果,是高层次劳动的结晶。从生产活动角度看,期刊一定是产品。但这种产品与一般社会生产的产品,以及普通文化产品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简单地从产品的角度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至少是不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载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承载着学术思想——许多是超前的理性思维,以及新生的理性思维的文字表述。故此,追求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和思想转达,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圭臬。即使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应无可争议地强调这两种属性均为知识、学术属性所决定,即,产品与商品属性是派生的,它离开知识与学术的价值属性便是“无”,离开了知识和学术属性,单纯的、纯粹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只能以知识和学术为定语:知识—学术产品、知识—学术商品。或者说,在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化属性加以特别强调。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并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某些属性,如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检验标准也离不开“消费者”——广大专业人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但这个群体有别于大众化娱乐的消费群体,更体现一种“相对概念”[1](P213)。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像娱乐文化期刊那样,通过发行量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某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真正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与订数、读者数量并不成正比。所以,从读者群体、市场占有率,或从纯商品、产品的角度认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问题难免以偏概全。这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规律之区别的本质所在。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学术平台”提供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交流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在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众所周知,知识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在于思想和观点的碰撞,“知识交流所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是知识创新的规模效应。……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才能发展与壮大。……富有意义的知识交流会造成新的交流结构和交流网,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创新,使知识在交流中不断地发展壮大。”[1](P204)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知识交融中所获得的收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至少可以再生出两种比较明显的社会成效:其一,增加了知识和学术含量;其二,传播和催生了新的知识、思想、理念。这些知识、思想、理念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绝非可有可无,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促进作用毋庸赘言。

毫无疑问,过分强调出版物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必然会消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思想和智慧的含量。和商业化、商品化的一些出版公司、出版社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产品,也是商品。但必须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商品;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势必要消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仅仅从商品、产品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定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啻为南辕北辙。假如和对待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对它进行检验,使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化,显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否定。

我们还应看到,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必须注意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背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了知识的地位,昭示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强化了知识的商品属性。应当说,从宏观意义上看,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真要拿这样一个“标尺”度量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应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推动,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对于社会来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在强调和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应随之提升,这才是科学繁荣的标志。无论市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怎样强调期刊的产品、商品属性,均不应以抵消、销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为代价。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恰是强化其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更多的物质层面的支持,使其获得保障后的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得以尽情展示、绽放。尽管市场经济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市场经济越发达,新的问题越多,越是需要学术理论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并使之直接、间接转化为决策依据、实践依据,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突出知识和学术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知识属性,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播与传授,而是凸显着原创和创新思想,彰显的是各阶层作者的理性思索。这样,强调对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强化,终极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可能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追求理论上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对经济建设、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理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先导作用,解释和阐释了理论不是“务虚”,而是从更深层次上对现实进行理性关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历史和社会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变革,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思想解放、学术理论推动的结果。最为生动的事例当属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关于理论研究的原创性、学术性、探索性和时代性作用,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相当多的时候是直接的、显性的,绝非间接的、隐性的。比如,早在上个世纪末,一些学术期刊就陆续刊载各类文章,指出美国在冷战后推行霸权主义的战略重点之一,是英语文化的控制权——语境霸权。时至今日,这一问题不仅变成了现实问题,更引起了比较广泛的社会关注。类似事例屡见不鲜,可谓俯拾即是。这说明,理论研究的先导性、超前性是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基本精神,而这种基本精神落到实处更要依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来传承,也是引领学术风范的具体表象所在。相反,如果我们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够自觉追踪学术、理论热点,对社会和生活的贡献也无从谈起。如同各社会阶层的人群有不同的社会需求一样,文化精神产品也应关注不同文化层次人群的不同需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满足的是从事专门领域专业研究人员的需求,以及专业领域内专家和专业人员的科学研究需求,属于高精尖性质的精神文化产品。故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在知识经济的大潮中,依然须臾离不开自身的知识和学术属性。这两种属性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市场经济、商品经济大潮中的非商品化属性。

市场经济的建构与繁荣的确需要自然科学的支撑,也离不开社会科学的把握。对科学精神的强调,亦离不开人文精神的培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是社会进步的两大支柱。虽然我们没有充分理由来论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担着弘扬全部人文精神的使命,但它至少承担着相当重要的使命。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许多问题的产生并不是自然科学精神不足,反到是我们对人文精神弘扬得不够所致。事实告诉人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使是在发达市场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依然存在着相当大的发展空间,而不应人为压缩这一空间。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主要侧重的是基础理论研究,属于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畴。知识经济时代的确凸显了知识的商品属性,但基础知识和基础理论尚不具备消费的功用。所以,有学者指出:“基础知识以及科学理论尚不能在生产生活中直接使用,也不能作为商品来买卖。”[1](P211) 无疑,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即属于这类不能买卖的特殊商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非同一般文化产品、商品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也是由社会需要和不可或缺的社会分工来完成的。现代社会无论怎样分工,都需要一部分人从事哲学社会科学基础理论研究,并把研究成果通过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公之于世,使之对社会生活、经济建设产生指导作用。

在我们认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以及商品属性的同时,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这就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价值及其实现途径。和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具有“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2]。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属于一般文化产品, 也不能简单地从这三个“价值”层面解读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内在价值。除了这三项价值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至少还应突出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当然,这三方面的价值绝大多数文化产品也具备,只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更为明显、更抢眼球。也就是说,当人们关注文化产品的认识价值、道德价值和审美价值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文化价值、知识价值和思想学术价值及其厚重的意义更加重要。文化、知识、思想只有传播才能更充分体现其价值所在。因此,后三项价值又与交换价值相辅相成。

产品、商品的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之一是交换。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思想、文化、知识的载体,在交换层面与一般文化产品存在共性,但也有差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交换的目的是传达、转达思想、文化、知识,其终极目的是为了扩充人类知识和学术文化容量;而直接目的和现实目的,则是承载、贮存人类通过思维、思想劳动而创造出来的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为社会提供新的知识内容。强调市场经济在社会生活中主体作用时,也不要忘记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除了提升了知识的地位外,还使信息和知识成为了重要的资源。人们认识、获得这种资源,并使之发生转化,才能使知识、信息发挥作用。当然,在人们接触、获得知识、信息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是传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传播知识、信息方面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并且总是以传播新的知识、思想观念等为主导,为先导。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文章的内容绝大多数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直接服务于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但淡化、淡漠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是不能被接受的。

可以肯定,绝大多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法实现市场化,甚至很难接受市场的检验,固守学术田园,强化知识属性、学术属性也许不能说是唯一选择,但至少不具备市场商品的全部特征。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事例是,让每一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都自负盈亏,肯定是不现实的。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终极目标是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其中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的将是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以其理论关怀,促进人们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和层次的提升。这既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使命,也是它的职责。当社会需要各种层次的文化,以高雅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作用和地位是无可替代的。

国家与社会繁荣与否的晴雨表并不仅仅表现在工农业生产和GDP的发展状况上,还相应地表现为文化与学术的繁荣程度上。经济强国往往也是文化大国的事实,毋庸进一步论证。文化繁荣与否不能仅仅依据某一部电视剧的收视率与某部“贺岁片”的票房效益,更不可能以某些迎合市场需求的娱乐活动的虚假繁荣来做出判断。因为这些只是文化的浅层表象,绝非深层次的精髓。社会发展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推动,同样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工作者的勤奋思索;离不开广大社会科学理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与增大“精髓”的含量。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来说,为广大理论工作者提供一块创新和阐扬自己成果的园地,无疑是立身之本。因此社会经济越发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越需要强化知识和学术属性,越是要固守知识和学术田园。

涉及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与社会、社会生活之间的关系,有必要探讨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社会批判功能和意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以弘扬正确的思想观念、主流意识形态为己任,但我们同样有理由认为,这一切都建立在对旧的陈腐观念、思想认识误区的批判和澄清的基础之上。学术界有人强调,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及其学术研究应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其实,对这一问题应从不同的侧面进行阐释,加以理解。根据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学术、知识属性,我们有理由认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更应强化批判意识和社会批判功能,并据此整合思想文化资源,批判、矫正思想认识上的种种误区,帮助人们澄清思想意识领域内的种种模糊认识,明确先进科学理念,为市场经济以及各项经济建设活动提供方法论层面的思想学术成果等等,这不仅体现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本真价值,而且体现了对现实社会生活的真实关怀。网络时代,各种名目的思想、思潮、观念层出不穷,其中不乏错误的、消极的、危害国家和文化的东西。如何增强人们理论上的鉴别力,作为“学术人”义不容辞。因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肩负的使命前所未有。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思想文化领域内高层次的、深刻的批判与“辨伪”是任何一种文化产品、商品所不能替代的,不可替代的。

我们在强调人的科学素质的同时,更要强调人的人文素质;在培养科学思维的同时,也应当培养人文思维。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但离开了人文精神和人文科学的思维,我们的科学思维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市场经济越发达,越是呼唤广大理论工作者从深层次上关注现实、关注社会生活,越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出更高的要求——知识和学术要求。因此,强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进入市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佳选择。

我们没有理由绝对地拒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既然认同其产品、商品属性存在,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益便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从一般意义上讲,期刊的效益应由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两部分构成。相当数量的期刊实现了两个效益,故此,其产品属性和商品属性是比较明显的,所谓“双赢”的特点是鲜明的。但如果简单地以笼统的“效益”衡量或要求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需要另当别论。就经济效益而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投入与产出难成比例,因为在流通领域——实现经济效益的唯一渠道——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可能有较多的市场份额和经济、货币上的回报,价值规律的作用相对弱小,作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消费者不可能存在更大群体,因此,追求社会效益必然成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选择。从前,涉及社会效益时,“虚论”较多,一旦具体分析这种效益的获得时,同样离不开消费者,或者说脱离了消费环节的任何效益都是虚无的。因为,不论强调产品、商品属性,还是强调知识和学术属性,假如期刊刊载内容——高层次脑力劳动的精神产品不能满足消费者——特定文化水准群体的读者的精神文化、学术需求,不对社会文化事业有所贡献,那么同样不可能获得社会效益。这便是同属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为什么有些期刊受到欢迎,有些则遭遇冷落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我们淡化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的同时,必须强化其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以通过知识、学术属性获得人们认可的社会效益。

总之,如同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能像“文化大革命”那样绝对地“听命于政治”一样,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也无法绝对地受制于经济杠杆。这是历史的经验教训,也是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的深刻教训之一。无论市场经济怎样发展,无论价值规律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发挥怎样的作用,对社会、人生进行深层次理性思索总是“进行时”。我们认为,从本质属性上认识到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非产品属性,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弘扬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基本前提。简单地以产品和商品属性规定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难免流于粗陋,势必影响到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进步。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2)

任何一本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无疑都是作者、编辑及其相关人员劳动的物化成果,是高层次劳动的结晶。从生产活动角度看,期刊一定是产品。但这种产品与一般社会生产的产品,以及普通文化产品又不可同日而语。所以,简单地从产品的角度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至少是不完善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承载知识——尤其是新知识;承载着学术思想——许多是超前的理性思维,以及新生的理性思维的文字表述。故此,追求知识属性、学术属性,超越一般意义上的知识传播和思想转达,一定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圭臬。即使突出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应无可争议地强调这两种属性均为知识、学术属性所决定,即,产品与商品属性是派生的,它离开知识与学术的价值属性便是“无”,离开了知识和学术属性,单纯的、纯粹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即使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也只能以知识和学术为定语:知识—学术产品、知识—学术商品。或者说,在当下文化产业如火如荼的时代,我们必须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非商品化属性加以特别强调。

从一般意义上讲,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并不具备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商品的某些属性,如高风险性和高收益性。虽然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检验标准也离不开“消费者”——广大专业人员构成的读者群体,但这个群体有别于大众化娱乐的消费群体,更体现一种“相对概念”[1](P213)。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占有率是相对的,永远不可能像娱乐文化期刊那样,通过发行量体现自己的优势和价值。某些时候甚至完全相反:真正学术质量上乘的学术期刊与订数、读者数量并不成正比。所以,从读者群体、市场占有率,或从纯商品、产品的角度认知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属性问题难免以偏概全。这也是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消费的规律之区别的本质所在。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作为学术交流与展示平台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学术平台”提供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交流中的作用,实际上是在另一个角度凸显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众所周知,知识和学术的生命力在于交流,在于思想和观点的碰撞,“知识交流所带来的另外一大好处是知识创新的规模效应。……知识只有在相互交流、相互合作中才能发展与壮大。……富有意义的知识交流会造成新的交流结构和交流网,会进一步促进知识的创新,使知识在交流中不断地发展壮大。”[1](P204) 因此,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在学术交流、知识交融中所获得的收益是毋庸置疑的,而且至少可以再生出两种比较明显的社会成效:其一,增加了知识和学术含量;其二,传播和催生了新的知识、思想、理念。这些知识、思想、理念对于社会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绝非可有可无,对社会进步的推动、促进作用毋庸赘言。

毫无疑问,过分强调出版物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必然会消解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思想和智慧的含量。和商业化、商品化的一些出版公司、出版社相比,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实在是微乎其微。从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产品,也是商品。但必须注意的是,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突出的产品和商品;或者说,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是知识属性、学术属性非常强的文化产品、文化商品。如果我们一味地强调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产品属性、商品属性,势必要消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自身的真实价值,而且更重要的是,仅仅从商品、产品的视角审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定位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不啻为南辕北辙。假如和对待其他文化产品一样,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推向市场,以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对它进行检验,使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市场化,显然是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的否定。

我们还应看到,关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必须注意知识经济时代的宏观背景。知识经济时代提升了知识的地位,昭示了知识的重要性。也有人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强化了知识的商品属性。应当说,从宏观意义上看,这一观点并无不妥,但真要拿这样一个“标尺”度量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则应另当别论。

市场经济体制建构以来,由于科学技术对生产力、社会生产的直接作用,科学技术—自然科学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但社会的繁荣与进步既取决于自然科学的推动,也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支撑。对于社会来说,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的道理是人所共知的。所以,在强调和强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同时,社会科学的地位也应随之提升,这才是科学繁荣的标志。无论市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怎样强调期刊的产品、商品属性,均不应以抵消、销蚀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和学术属性为代价。相反,我们需要认真对待的恰是强化其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从另外一个角度而言,市场经济越发达,越应对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提供更多的物质层面的支持,使其获得保障后的知识属性和文化属性得以尽情展示、绽放。尽管市场经济对于国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市场经济越发达,新的问题越多,越是需要学术理论研究不断推出新的研究成果,并使之直接、间接转化为决策依据、实践依据,越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突出知识和学术属性。

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的知识属性、学术属性是其自身的性质所决定的。这里所说的知识属性,不同于一般性的知识传播与传授,而是凸显着原创和创新思想,彰显的是各阶层作者的理性思索。这样,强调对知识和学术属性的强化,终极目的是为了向社会提供高质量的产品。在许多情况下,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所刊载的文章不能直接转化为生产力,不可能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但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追求理论上的战略性、前瞻性问题和重大现实问题研究,对经济建设、经济活动的指导作用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理论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的先导作用,解释和阐释了理论不是“务虚”,而是从更深层次上对现实进行理性关注;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是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实践活动不断完善的重要环节。历史和社会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每一次生产力的飞跃变革,每一次制度变迁,都是思想解放、学术理论推动的结果。最为生动的事例当属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3)

关键词:自然属性 社会属性 精神属性 人的本质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那么,对人的本质的正确认识就是我们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指出,人是现实的历史的人,决定人生存的因素有三个:生产力、社会状况和意识。分别体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意识的关系,可见,人具有自然、社会和精神三重属性,它们是人的本质的三重根。

一、人的本质的物质基础――自然属性(Nature Attribute)

自然属性首先表现在人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的生命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人的产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结果,生命的运行无时无刻不接受着自然规律的制约,也离不开自然界的供养。其次,人必须从事物质生产。为了保证物质存在,人必须向自然界索取物质资料,从事物质生产,这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人不只是现实的人,更是历史的人。第三,自然属性还表现为自身的生产,即:繁殖。生活资料和自身的生产都是人的生命的生产,它们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争取自身生存与发展的能力,它们是历史的决定因素。

人的自然属性是其他属性的前提和基础,人的物质性是人和历史的物质前提。但是,人从诞生开始,就意味着对自然的背叛,自然就不再是那个完全自在的自然,而是人的自然、人化的自然和属人的自然。

二、人的本质的现实基础――社会属性(Society Attribute)。

在社会实践中,人与他人结成一定的社会关系,通过对象化确定自己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确认自己的社会权利、社会义务和社会责任,这是人的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他人对我的规定性,使人的自然行为包含了丰富的主体意识,使人超越了自然的规定性,完全有别于其他动物。社会属性由经济性、伦理性、政治性三部分组成。

经济性(Economics Attribute)是人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来进行生命生产,核心是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方式。经济性要求人首先要拥有一定劳动能力或占有一定的生产要素;其次,人拥有的生产能力或生产要素要能够产生出劳动成果;最后,人生产出的劳动成果必须获得他人即社会的承认。经济性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社会化,确立了每一个人的经济地位,进而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

伦理性(Ethic Attribute)是从家庭建立起的血缘关系和姻亲关系衍生出的各种非经济关系对人的规定性。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后来产生了新的社会关系,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又成为从属的关系了。伦理性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最经常显现的性质,它的非经济性恰恰是建立在经济性基础上的。在词源学上,希腊语“经济”的词源是家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色诺芬在他的《经济法》中将“家庭”及“管理”两词的结合理解为经济。在人类历史上,家庭源于经济,是私有制的必然产物。伦理性是社会试图用道德和情感调整人与人之间经济利益的结果,实质是生产关系的非经济化和情感化。人的伦理性确定了人在社会中扮演的社会角色,并要求人根据自己的社会角色,按照社会伦理规则,与他人协调、平衡经济利益和情感利益。

政治性(Politics Attribute)是人的最高社会属性,是伦理性的政治化和理性化。政治关系归根到底是调整人们的经济利益,是把经济利益纳入社会强制力的制约之下。在西方社会,政治起源于城邦公民参与统治、管理等公共生活的行为。中国的“政”主要指国家的权力、法律、制度;“治”主要指管理、教化百姓,实现社会安定。孙中山先生认为,政治两字的意思,浅而言之,政就是众人的事,治就是管理,管理众人的事便是政治。政治的根源仍是经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政治性确立了人的政治身份,划分出人所属的政治集团,要求人的思想和行为必须符合自身的政治身份,符合政治集团的集体利益。

经济性是整个社会属性的基础,它决定了伦理性和政治性。伦理性为经济性覆盖了人性的光辉,使人与人之间不只是冷冰冰的物的关系,而具有了感情色彩;伦理性还为政治性的生成奠定了现实基础,正是伦理性的理性化和对血缘关系的超越,生成了政治性。政治性高于经济性和伦理性,它能动地影响着人的经济性和伦理性,并使它们具有理性和社会性。有了政治性,人的社会属性真正脱离了自然。

三、人的本质的最高属性――精神属性(Spirit Attribute)

精神属性是自我的规定性,思维能力和自由意志是精神属性存在的基础,人成为具有完全主体意识的人。自由意志超越了一切外在的规定性,是人类最本质规定性和最高属性。精神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生成的结果,又赋予它们以人性,表现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两方面,文化性、自由性和价值性构成了人的精神属性。

文化性(Culture Attribute)表现为人的认识能力,古希腊神庙中就有“认识你自己”的箴言。自然赋予人先天认知能力,经过社会的培养和劳动的锻炼,形成认识能力。语言又使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人不但能够在自然赋予的认知能力下形成事物的表象,更能够认识到事物背后的联系、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文化性是人在认识领域对社会文化的超越,直接地是对人的社会性的超越,达到自然、社会和人的统一。社会属性是以生存为目的,文化性却是为了人的生活。

自由性(Freedom Attribute)源于人创造世界、创造自己的理想。当人没有能力在精神和物质两个世界都能够全面自由地实现自己的理想时,只能够在精神世界上摆脱规律的束缚,释放自己、实现思想自由。自由性有两种:一是由外而内的自由;一是由内而外的自由。前者是信仰,后者是审美。所以,上帝的归上帝,贝多芬的归贝多芬,只有在这两个地方,人能够得到暂时的安静、平和、愉悦。

价值性(Value Attribute)是人把自身客体化,使其具有价值,满足主体的某种需求。价值性是自由意志最集中的体现,表现出人甚至能够对自身进行规定的能力,是最远离自然、社会约束的人的性质。价值性满足的是需求,需求(require)不但指主体有被满足的要求,同时强调主体有能力实现这个要求。因此,价值性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四、人本身是人的最高本质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各自独立地规定着人。自然属性规定了人的自然条件、先天因素,社会属性规定了人的经济地位、社会角色和政治身份,它们是生存环境的内化,是文化对人的外部规定性。精神属性是人内在的规定性,是本质的规定性,规定了人的文化素质、意志力、价值取向等。

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在人的实践中相互生成、相互作用。自然属性生成和决定社会属性,社会的语言和劳动生成精神属性,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共同决定人的精神属性,这是人在自然法则、社会法则驱使下逻辑的发展。精神属性能动地影响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设定了预期,为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建立了发展愿景,人自觉地按照愿景能动地创造自己新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从精神属性到社会属性再到自然属性,这是人的价值实现过程。逻辑发展过程和价值实现过程象两个半圆,组合成圆满的人生。

需要注意的是,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不是三个不同的阶段,而是三个方面,浑然天成、不可割裂地构成人本身。没有自然属性,人失去了物质基础,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无从谈起,割裂人的自然属性,必然会受到自然的惩罚。没有社会属性,人就失去了社会基础,古猿只能是猿,不会进化成具有精神属性的人,自然只能是自在的自然,不具有属人的性质。没有精神属性,人就失去了主体性,社会和自然都只能是自为的存在,自然只是自然,人具有的不再是人的自然属性,而是没有主体意识的动物的自然属性;社会不再是社会,而是动物的群。实践使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辩证地统一在一起,它们相互依赖、缺一不可地构成人的全部属性。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是这样定义人的本质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我认为,应该从这样几个方面理解:

1.任何个别人的特质都不能代表人的本质,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类本质。

2.考察人的本质要在“现实性上”,不能做简单地哲学抽象,要在实践中考察现实的历史的人。

3.人的行为是历史的社会的有意识的行为,受到“一切社会关系”的影响。考察人的本质,要从社会关系的总体结构出发,包括经济基础、社会状况、意识三个方面。经济基础是人与自然的关系,是社会关系的物质基础;意识是人群之为社会的精神前提。所以,人的“一切社会关系”,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三个方面形成的关系。

4.“总和”不是简单的数量累加,而是总体化、共同作用下的生成。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4)

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工业经济主导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少数发达城市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但总体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很薄弱、规模也较小。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服务业最重要的增长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了经济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一、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不仅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而且成为社会就业和凝聚高端人才的主要行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趋势

(一)服务业产品化趋势

一体化。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使服务内容日趋复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追求面向客户提出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呈现出服务产业链新的分工与协作趋势,即整合服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资源,形成后台运营的一体化。例如, erp解决方案。

网络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基于网络平台交易服务的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等。

标准化。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的支持下,现代服务业引进“工业流水线作业模式”,在内部管理、对外服务诸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程序化设计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服务并降低生产成本。

自助化。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标准化的前台环境,并实行前台操作自助化。由用户自助完成全部或部分的服务活动,从而解决由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服务成本高,难以满足客户一对一服务的难题。

(二)制造的服务化趋势

传统的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正在被基于产品提供综合服务模式所替代,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制造业的利润提高空间日趋狭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通过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正在快速消失,产品愈来愈融生产和服务于一体,消费者需求的是有形物和无形服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这种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推动了制造的服务化。

利用商品属性扩展与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商品属性概念

属性在逻辑学中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商品属性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自然属性是商品形成后商品本身所固有的,例如商品成分、结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生物学性质、生态学性质等;商品社会属性不是商品生来就具有的,而是人们后来赋予商品的,例如商品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和其他社会属性等。商品的属性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分离性。

(二)商品属性扩展与分离催生现代服务业

在现代经济环境下,由于对所提供商品范围越来越难以界定,边界越来越趋于模糊,商品交易的完成环节不断增多,而且多数交易行为是一种可重复的持续行为,商品表现出的复杂性成为商品属性扩展或分离的原动力。这种属性的扩展与分离在生产范围内表现为分工的细化与产业链的延长,催生了生产业的发展;在消费范围内表现为个性化与精神层而需求的满足,催生了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

1.利用商品属性的扩展发展现代服务业。为了适应人们日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趋势,一般商品提供者总是通过扩展商品属性来满足消费者。例如超市购物,商家除了提供丰富的物品供人们选购外,注重营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舒缓的乐曲、明净的柜台、柔和的灯光、方便的取物方式;除此外还提供亲子区、休闲区;在店铺内还适时地推出各种文化宣传,使人们购物过程就是一个享受过程。

2.利用商品属性的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巴泽尔认为商品可以看做多种属性的集合,不同商品包含着不同数目的属性,同一商品的不同属性归属不同的人可能会更有效率。中银有很多的结算中心,分离结算属性,并将其发展成为一个专业的可以为很多企业做结算的结算中心,面对所有需要结算的企业群体,可以提供跨地区、跨地域进行结算的服务企业。

参考文献: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5)

中图分类号:G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02(2012)02-0078-05

“文化经济”作为新世纪的时代命题和战略构想,深刻反映了当今时代文化与经济深度融合、互相渗透、共同促进的社会现象,即文化与经济的相互依存及一体化特征。然而,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纷繁复杂性,我国学术界始终没有形成比较统一或者相对较有影响的关于文化经济本质属性的界定。国外研究文化经济“形成了边界清晰的两种学科方向――以文化艺术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狭义文化经济学’和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文化经济学’”。戢国学者没有对文化经济学本身进行狭义与广义的区分,在“文化经济”的相关理论问题没有梳理清楚的前提下,就将文化经济作为当前以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称其为文化经济时代。因此,有必要继续深入探讨文化经济的有关理论问题,进一步分析文化经济的概念、特征和价值,从而有效地指导和引领实践。

一、在文化精神和经济理念边缘的文化经济的内涵阐释

文化概念的界定是确立建基于文化概念基础上的文化经济概念的前提。文化范畴是一个非常宽泛,理解很不一致的概念。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和克鲁柯亨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列举的西方文化史上关于文化的概念就达164种。由于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学术立场和人生旨趣的差异,人们在不同的语境,在不同的用意下使用文化概念。英国人类学创始人泰勒把文化归纳为整个生活方式的总和,他理解的文化或文明即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他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泰勒关于文化的定义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促使以后的学者从不同领域运用不同方法对文化综合体进行研究。西方著名历史学家斯宾格勒在《西方的没落》一书中用诗化的语言描述了文化的兴衰,把文化看作一种活生生的有机体。塞缪尔・亨廷顿也赞同这种狭义的文化范畴,他在《文化的重要作用》一书中讨论文化的作用时,就承认文化的这种多种含义,“它常常用来指一个社会的知识、音乐、艺术和文学成品,即社会的‘高文化’。我们是从纯主观的角度界定文化的含义,指一个社会中的价值观、态度、信念、取向以及人们普遍持有的见解。”我国学者胡适把文化定义为“人们生活的方式”,而梁漱溟称为“生活的样法”。面对纷繁复杂、莫衷一是的文化定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使用时必须对其加以界定。一种相对客观的分法是从广义、中义和狭义三个方面来区分。“狭义文化指文化艺术向社会提供的精神财富,包括文化、艺术、出版、文物保护、图书馆、群众文化、新闻、文化艺术经纪与、广播、电视、电影业等向社会提供的文化财富。‘中义’文化可指一切意识形态部门及其派生部门,包括文化艺术、娱乐、教育、科学研究部门提供的精神文化财富。广义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总称。”广义文化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等同于人类的一切创造。因此,政治、经济、军事等这些人们的创造自然属于广义文化范畴。据此,建基于文化概念基础上的文化经济自然也就没有意义。所以,文化经济中的文化是指狭义和中义范畴的文化,基本上属于软的东西。

在确定文化的内涵以后,大体上可以给文化经济下一个定义:以精神生产为基础,以文化产业为主要载体,生产文化产品和提供文化服务的新型经济。这一定义中有三个核心部分,即精神生产、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具体而言:

一是精神生产。关于精神生产的本质,马克思认为精神生产是“关于意识的生产”,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活动和实践形式。其具体内容根据社会意识的不同层次分为两个部分:“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和“政治、法律、道德、宗教、形而上学”等诸种社会意识形式的生产。后来在《巴枯宁一书摘要》中把语言、文化、技术能力等归人“精神方面的生产力”。由于人的需要的丰富性,生产的某种新的方式和生产的某种对象就会产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把精神生产称之为“特殊生产”,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律、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就是说,文化作为不同于一般生产的某种特殊生产,具有自身的规律性,它是在物质生产和经济发展的一定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并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是整个社会生产中的一部分。人类的生产活动是人借助生产资料和工具,借助一定的技术和思维能力,在与劳动对象的结合中进行的,文化作为精神生产活动也是一种生产。马克思还提出了“精神生产资料”,在这里把文化现象视为生产现象,已经蕴涵了精神生产力的概念。精神生产作为发展文化经济的首要前提和基础,精神生产能力的强弱直接决定着文化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如果说文化产品的外在技术载体可以短时间引进和提高的话,那么文化产品内在的思想含量、价值诉求和格调志趣则是一个民族国家国民文化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深层体现。世界头号版权产业强国美国可以说是文化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但是在输出文化产品和服务方面却远远领先包括中国在内有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的文明古国。因为在信息时代的背景下,美国的文化企业可以凭借其强大的创造能力,利用各国的文化资源反映所谓的“美国精神”,好莱坞卖座电影《功夫熊猫》就是这样的范例。

二是文化产业。1947年,德国法兰克福学派的阿多诺与霍克海姆合著出版了《启蒙的辩证法》一书,首次提出“文化产业”的概念。至此,“文化”与“产业”的联姻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我国1992年出版的国务院办公厅综合司编著的《重大战略决策――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一书,明确运用了“文化产业”的说法。1998年,文化部增设了文化产业司,这说明文化产业得到国家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正式认可并确立在相关政策的有效管理体系之中。文化产业是对文化资源进行精神再生产,将物化的各种文化产品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服务进入生产、流通和消费的产业部门。主要包括新闻、书报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文化演出场馆、文物及文化保护、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群众文化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团等。随着文化经济的发展,文化产业所包含的门类有逐步增加的趋势。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的界线不是绝对分明的。在文化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各行各业利用的文化资源不

断增加,因而都具有了某些文化产业的特征。比如随着信息服务平台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包括现代企业在内的各行业就都具有了信息产业的特征。

三是文化产品。消费者在文化经济时代最终消费的是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文化服务本质上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产品。文化产品具有不同于一般物质产品的特殊属性,因为它是精神生产的物化形态,具有物质属性和精神文化属性,“思想感情或精神属性才是它的本质属性”。文化产品的功能在于能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要,无论是教育、审美还是娱乐。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会影响消费者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积极健康的文化产品对于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会产生重要影响。

二、亟待突破传统经济形态的新文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文化经济本质的特殊性决定文化经济特征表现的特殊性,亟待新的经济理论对其进行合理解释。文化经济反映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在解决基本生活满足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对提升自身素质、发展的需要。

一是文化经济是创新性经济。文化经济的基础是精神性生产,精神生产以创新性为本质属性。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文化经济的特殊性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创新性的特征。文化经济的本质在于创造者运用现有的文化资源和科学技术成果无限地创造更加丰富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在于永无休止地研究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境界。包括电影、音乐、绘画、雕塑等文化经济形式如果想获得社会效益(成为伟大作品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提供精神营养)和经济效益(创作者、出版发行方等各方获益),就一定要在选取新颖题材、表现视觉独特、表现手段丰富和表达思想深刻能够反映现时代人们内心的需要和渴求方面下功夫,做到有创新、有创意、有特色。无论是思想内容、组织结构或者是传播方式和手段都表现出创新性。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使更多人便于接受各种文化产品,同时也作为时尚符号吸引更多人参与和体验。文化产业在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被称为“创意产业”,由此可见,创意、创新对于文化经济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文化经济是绿色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大多数国家奉行的发展理念。传统的经济模式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工业经济,本质上是一种资源性经济。资源性经济的发展模式依赖于土地、工业资源消耗和资本的投入实现经济效益,也就是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随着人口数量的急剧增加,城市和工业规模的扩大,那种过分依赖土地、矿产资源等不可再生资源的模式终究难以为继,造成了人类生态环境破坏,引发一系列的自然灾害。这种资源的刚性制约和环境保护的压力,迫切要求经济发展利用可再生、绿色、清洁能源。文化资源恰恰是可重复利用,永不枯竭的活的资源。文化经济可以突破传统经济模式由于资源、环境压力所带来的发展极限,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为可能。发展文化经济不以自然资源的利用与掠夺为代价,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所以,法国前文化部部长朗哥曾经说过:“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三是文化经济是非物质性的符号经济。当今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深度融合成为一种显著趋势。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人们选择商品普遍遵循的原则为“物美价廉”,在考虑同等使用价值时选择价格相对便宜的,主要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市场经济时期,物质商品中渗透了越来越多的非物质性因素,商品的结构功能、外观设计、产品包装到广告营销各个环节无不渗透文化的因素,符号体系和视觉形象的生产对于控制和操纵消费趣味和消费时尚发挥了重要的影响。符号价值被认为是继商品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之后的第三种价值。人们在选购时不仅考虑物品本身具有的内涵,更重要的是选择商品所代表的符号价值。商品生产商利用电视、杂志、网络等一切营销渠道所塑造的代表一个人的声望、权力和品位的商品,经过长时间甚至上百年的文化积淀,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忠实顾客群体,品牌精神已经深入人心,并逐渐使特定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注重选择商品所标榜的阶层、身份、风格符号。“一个品牌代表一个阶层,体现一种心理,在西方,消费者对名牌品位的要求相当严格,拥有一套皇家道尔顿瓷器就是高贵、高尚的象征。”劳斯莱斯汽车所代表的贵族气派和精湛品质是打动消费者的关键因素。即使是内容相差无几的商品,世界知名品牌与一般品牌的差价可能达到几十倍。在消费文化的广泛传播下,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富裕起来的新贵阶层,过度追求知名品牌,就是对其品牌精神的认同,对其品牌所宣扬的浪漫、高贵、典雅的身份认同。

四是文化经济具有高生产成本、低复制成本的特征。文化产品的精神生产属性决定了其产品性质是智力高投入,大部分文化产品都具有高生产成本和低复制成本的特征。比如科技含量非常高的一套操作系统面世,需要无数科研工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很有可能没有成功。即使研发出来最终效益如何也还要经过市场检验。一部人文社科著作,可以是作者苦心研究10年、20年或终其一生的研究成果,凝结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验和对学术的执着追求。对于其个人来说,成本无疑是巨大的,但其作品一旦产生,其复制成本却相对低廉,而且其价值不以其耗费个人劳动时间为准,经济价值要经过市场检验,其定价取决于物质载体的成本,社会效益则只能通过历史来检验。“一个电子计算机网络上传播的文化产品的复制品的质量与第一个产品是完全相同的,它的使用价值是完全相同的,复制一次,它的销售收入就增加一倍。”文化经济的这种成本特殊性一方面使消费者几乎不花费特定的成本就可以获取相关信息,同时也有利于有实力的文化企业积极投身于研制高科技、高文化产品,一旦成功将获得十分可观的效益。

五是文化经济兼有文化属性和经济属性。文化经济是在回答文化何以成为经济现实这一总问题的基础上展开的。传统计划经济时期一切文化事务作为为国家政治、经济服务的工具统一由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政府作为唯一的投入者,也由其平均分配文化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大部分文化资源可以交由市场进行产业化运作,这部分被称为文化产业。将少部分与意识形态紧密相关的以及文化公共服务产品的基础设施划归文化事业。文化的产业化过程则是赋予文化以商品属性,由市场决定其价值。文化经济具有经济属性和精神属性。文化产品承载的“非物质性”会对消费者个人的思想行为和精神消费产生持久的影响力。任何文化产品必然浸润着创作主体的情感、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因此,便具有了意识形态属性。由于文化产品具有市场和精神双重属性,这就要求必须处理好两者关系。文化产品精神属性要求文化产品应该帮助人们树立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使社会主流文化能够反映现时代的核心价值观念。而文化产品市场属性本能要求产品迎合大众口味,具有文化休闲娱乐性。但是,如果过度市场化,甚至单纯追求感官刺激,就会导致文化市场畸形发展。

三、文化大发展背景下文化经济的意义和价值

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构成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广大群众对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更加突显,这些都充分体现了文化经济的意义和价值。

第一,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保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文化经济”的蓬勃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正在逐渐迈向“文化经济”时代。以往单纯的物质产品生产和消费越来越向精神产品生产和消费倾斜。这种需求转型反映出文化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文化与经济高度融合的文化经济形态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人们消费品位的提升是文化与经济互动在消费领域中的必然反映。教育培训和娱乐休闲逐渐成为文化消费的主要选择,这在西方发达国家尤为突出,文化消费日益成为投资的主要领域,从而催生了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开始由生存型向发展型、享受型转化,高科技产品和包括娱乐、教育、服务、健身、旅游等方面的消费开始形成新的消费热点,家庭消费结构中文化消费支出比重不断上升。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越来越旺盛,对物质产品的文化内涵也提出新的要求,消费已经不仅仅是产品使用功能的消费,还包括了产品文化品位的消费。这种消费观念的转化,推动了整个社会物质消费与文化消费品位的提升。文化力与经济力结合而成的文化产业,以其崭新的生产形态和市场优势,已经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通过文化与经济的深层互动,用文化资源发展新的产业群,不仅可以扩大经济总量,创造新的财富源泉,还能通过文化产业自身的扩张,带动物质生产领域其他产业,如旅游业、表演艺术业、交通运输业等的发展。通过各种途径促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比如改善文化产品的造型设计、款式包装等,可以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文化附加值,为物质生产部门注入新的发展动力。

第二,文化经济是后金融危机时期抚慰人们心灵,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从世界范围看何时能够走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的金融危机阴影还是一个未知数。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身处金融危机时期的人们在总收入减少的情况下文化消费的支出却在增加。据相关数据显示,2009年春节期间,上海电视中的人均收视时间由上一年度的237分钟上升到248分钟,东方卫视娱乐频道的八档综艺节目中有四档节目的收视率破天荒地超过了10%。这说明在金融危机时期企业工作人员或失业或工作量减少,业余时间明显增多了,他们寻求文化消费的方式来缓解内心的忧虑,在闲情雅致中重新找回生活的本真乐趣。回顾历史,我们可以发现经济大危机大萧条时期产生了很多经典的作品。仅以电影业为例,美国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时期建立了20世纪福克斯、米高梅、华纳兄弟、环球等电影公司,产生了《金刚》、《飘》、《乱世佳人》、《蝴蝶梦》、《米老鼠和唐老鸭》等一系列著名的电影作品,塑造了那个时代荧屏的经典形象。人们在欢声笑语中排解压力,释放隋怀,并开始思考有关自身以及人生的深层问题。所以,在金融危机时期文化产业逆市上扬,表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向,在众多经济行业业绩明显下滑的情况下,却取得了不俗的销售业绩。

第三,发展文化经济是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性认识的丰富和深化。经过30多年的改革和建设实践,我们党和国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更加深刻,其集中体现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文化经济的理论,是对当代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综合概括,是对当代生产领域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首先,文化经济的理论综合研究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经济、政治、文化相互关系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从而把文化与经济互动现象和发展规律提升为一个时代命题和战略构想,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进一步探索了文化与经济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其次,文化经济的思想观点是对当代社会生产形态作出的新认识。一方面,文化经济的理论跟踪当代世界文化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信息,提高发展文化经济的主动性,避免盲目性。另一方面,在全社会倡导精神产业的战略性理念,形成有中国风格的精神产业理论的崭新体系。

第四,发展文化经济是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发展文化经济可以提升国民文化素质,可以带来经济效益。国外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增长不等于发展,富裕不等于幸福”。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实践,在中国经济取得快速发展的情况下,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了这句话的真正涵义。必须承认的是,优先发展经济的观念在带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社会建设、文化建设滞后于经济发展。在人们收入普遍提高的情况下,包括幸福感在内的很多心理需求并没有得到满足,人们的主观感受甚至觉得更加不幸福了。这就说明发展文化经济以提升国民文化素质,满足其更广泛的心理需求,在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基础上带动经济发展更为必要。

发展文化经济对内可以提高文化建设水平,对外可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自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约瑟夫・奈提出此概念,到现在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高度。除了少数以国家资金资助的文艺团体的交流演出,更为有效的方式还是国家出台相关的重点扶持、资助政策。鼓励本国文化企业能够利用政策和资源优势尽快做大做强,如美国一样可以广泛利用世界的文化资源却表达体现中华优秀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中国故事”,既能赚取大量的外汇,同时可以通过文化产品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梁碧波,文化经济学:两种不同的演进路径[J],学术交流,2010,(6).

[2]塞缪尔・亨廷顿,劳伦斯・哈里森,文化的重要作用[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前言3.

[3]李江帆,文化力、文化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力[J],中国经济问题,2007,(5).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2.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8.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6)

目前,我国仍是一个工业经济主导的发展中国家,虽然少数发达城市正在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但总体上,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很薄弱、规模也较小。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支持下,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我国服务业最重要的增长点。

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推动下,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球产业结构呈现出由“工业型经济”向“服务型经济”的重大转变,全球服务业逐渐取得了经济主导地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在

一、

二、三产业中的比重,表现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再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发达国家的服务业不仅占GDP的比重超过了50%,而且成为社会就业和凝聚高端人才的主要行业,成为拉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主力军。

现代服务业整体发展趋势

(一)服务业产品化趋势

一体化。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使服务内容日趋复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在追求面向客户提出整体解决方案的同时,呈现出服务产业链新的分工与协作趋势,即整合服务产业链上的上下游资源,形成后台运营的一体化。例如,ERP解决方案。

网络化。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商业模式,极大地改变了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例如,基于网络平台交易服务的电子商务、远程教育、公共服务等。

标准化。在信息技术和先进管理思想的支持下,现代服务业引进“工业流水线作业模式”,在内部管理、对外服务诸方面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程序化设计提供质量稳定可靠的服务并降低生产成本。

自助化。应用信息技术,提供标准化的前台环境,并实行前台操作自助化。由用户自助完成全部或部分的服务活动,从而解决由于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人工服务成本高,难以满足客户一对一服务的难题。

(二)制造的服务化趋势

传统的以产品制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正在被基于产品提供综合服务模式所替代,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已经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主导。制造业的利润提高空间日趋狭窄,竞争力越来越多地依赖服务,通过服务提高产品附加值成为主要的竞争手段。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传统界限正在快速消失,产品愈来愈融生产和服务于一体,消费者需求的是有形物和无形服务捆绑在一起的产品。这种现代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不断融合,推动了制造的服务化。

利用商品属性扩展与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

(一)商品属性概念

属性在逻辑学中是对象的性质及对象之间关系的统称。商品属性是多方面的,可概括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商品自然属性是商品形成后商品本身所固有的,例如商品成分、结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生物学性质、生态学性质等;商品社会属性不是商品生来就具有的,而是人们后来赋予商品的,例如商品的经济属性、文化属性、政治属性和其他社会属性等。商品的属性具有可扩展性和可分离性。

(二)商品属性扩展与分离催生现代服务业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7)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8)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7)05-0140-02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 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 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9)

学术界一直把旅游活动或旅游现象的研究作为认识旅游的起点,通过分析旅游活动的产生、本质、属性、构成要素、特征等方面来深化对旅游的理解,作为建构旅游学科的一个主要方面。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

旅游活动是人们在旅游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其产生是随着旅游的产生而形成的。原始人为了生存繁衍与自然界进行斗争,他们斗争的主要方式是迁徙活动。这种迁徙活动形成了最早的“旅游”。当时所谓的旅游只是为寻找适当的定居场所,一旦找到适合的居处便不再进行,而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是寻找一种愉悦的短暂的生活方式。就本质上讲,两种意义上的旅游都是为了更好的生活。

笔者认为,旅游产生的根源是一种人类改善生活水平的本能,由于生活的时空性特点,旅游产生的根源具体是指:人类与生俱来的转换生活空间与开拓生活领域的本能。而每个时代的旅游只是人类转换与拓展生活空间在那个时代的表现形式。

二、旅游活动的属性

旅游活动属性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大概有以下观点:田里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追求活动,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李天元先生认为旅游活动是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还有学者认为旅游活动的属性应该是一种以文化为主,带有经济属性和政治色彩的综合社会现象等。

笔者认为,旅游活动属性是社会文化性、政治经济性、综合的社会现象等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是未能体现其本质属性。旅游活动的属性体现在两个方面: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所谓旅游活动的自然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提高生产力、促进经济发展的良性的经济活动。在旅游业系统内、外的经济运行体中,旅游活动的经济作用是有目共睹的。所谓旅游活动的社会属性是指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旅游正是通过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等的人文沟通来达到发展人、提高人及改善生产关系的目的。

凡是人类所参加的活动,其本质属性无不是社会属性。笔者认为,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即旅游活动是一种改善生产关系的活动。这种属性可以通过文化运动来实现,也可以通过政治、经济运动来实现,所以旅游活动的本质属性可以体现在属于生产关系方面的,并与旅游有关的所有活动类型中。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对立统一地存在于旅游活动之中,自然属性属于科学范畴,社会属性属于艺术范畴。所以旅游活动具有科学性与艺术性。同时,旅游活动是生活的艺术化,艺术化的生活。

三、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

(一)旅游者

关于旅游者的概念定义很多,说法不一,其理论定义是指离开常住地到异地旅行和访问的人,其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其外出的目的可以是消遣性旅游,例如观光、度假等;也可以是非消遣性旅游,如公务、会议,但主要不是为了赚钱。其技术性定义是针对国际旅游者与国内旅游者的概念而提出的,概念中定量语言较多,在此不一一叙述。笔者只对旅游者的概念进行理论性定义:旅游者是指出于休闲、娱乐或工作等原因而对自己生活空间进行相对自由的转换或拓展的人。

(二)旅游资源

学术界中很多关于旅游的概念,其核心非常清晰,但边缘很模糊,人们往往是认同某些概念的核心,只是进行关于概念边缘认知的争论。笔者认为,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可以称为旅游资源的自然存在。

笔者对旅游资源进行了定义:由诸多具有吸引旅游者、可创造价值、可被旅游产业利用的因素所组成的有一定文化背景的旅游时空组合体,包括自然景观、历史遗迹、自然现象及人造景观等。

对本定义的几点解释:旅游资源要具备旅游吸引功能,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资源的非凡性或差别性越突出,对旅游者的吸引力与价值创造功能就越大;旅游资源是可被旅游产业开发利用的经济资源,并具有价值,能够产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旅游资源的本质是文化资源,没有文化背景与内涵的事物不能称为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整体性很强的综合体,综合性包括它的时空性与构成要素的复杂性,时代性很强不是指旅游资源会因时代变迁而消失,只是说它吸引力强弱的增减。

(三)旅游产业

旅游产业是旅游者旅游经历的缔造者,是为旅游者打造新奇的、愉悦的、并有所收获的生活空间的产业。

1.产业定性的双重性。旅游产业是文化与经济融合的具有双重属性的产业。旅游的本质是文化,文化是游客出游的出发点和归宿。旅游者的文化需求是旅游产业必须经营和提供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使旅游产业具有文化属性。另外,旅游产业需要以一定的物质产品为依托,组织旅游活动,形成供需双方,从而产生经济效应,使旅游产业具有经济属性。

2.行业聚集性。这是旅游产业最显著的特征,旅游产业囊括了景点、饭店、宾馆、交通、旅行社等行业,具有行业的综合性特征。从旅游者旅游的需求角度来讲,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要通过多个行业共同打造,这就决定了旅游产业的行业聚集性。

3.产业产品的组合性。整体旅游产品融合了旅游行业及关联部门的单个旅游产品或产品要素,产品具有组合性。旅游产品从构成上可分为核心旅游产品和组合旅游产品。核心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初级状态,满足旅游者愉悦需要,而组合或整体旅游产品是旅游产品的完整状态,是旅游企业或旅游相关部门围绕旅游产品的核心价值所做的价值追加。

4.效应外部性和关联带动作用。旅游产业的效应外部性主要说明了旅游产业的旅游影响,旅游产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由于旅游影响的客观存在,其产业的关联带动作用就表现出来了,主要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5.产业的永续发展性。旅游产业依托于旅游资源来发展,而旅游资源具有可创造性,虽然自然资源有其发展的生命周期,但某些人造景观可以再生。相对于其他产业所依托资源的有限性,可以得出旅游产业的永续性。另一方面,旅游是人类永远的追求,只要人类生存与发展就有旅游的动机,只要人类生活进行,旅游同样进行。

6.产业结构层次性。游产业有着极其严密的结构体系。横向涵盖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旅游产业的各个组成部分,虽然规模不一、水平各异,但为旅游者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都可以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纵向上,这些企业或行业因在旅游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及发展时序各异,表现出明显的层次性,由里向外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提供核心旅游产品的旅游观赏娱乐业、提供组合旅游产品的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交通等旅游媒介行业,以及为旅游业提供相关服务和支撑的旅游关联行业。

7.产业发展的敏感性与弹性。产业的综合性与旅游的特性决定了旅游产业的敏感性,旅游要借助综合的社会资源,某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旅游产业。旅游产业的敏感性主要由社会动乱、经济危机、自然灾害与旅游辅助产业的发展状况等因素导致。由于旅游产业的敏感性决定了其弹性较大,其发展有波浪式前进的特性,某个时期旅游进入低谷后,势必迎来一次发展高潮。

四、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1.异域性。旅游活动一般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或变化。可以称为异域活动,这是它的主要特性。

2.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通过步行或交通工具达到“游”的目的。而且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最终须返回生活常住地。

3.综合性。旅游是人们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4.审美性或愉悦性。旅游的主要目的是去寻找并感受美、奇特、快乐或愉悦。

5.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旅游活动始终是人类的一种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是人们不断追求与向往的,是转换生活空间与拓展生活领域的表现,是追求短暂而美好的生活或对生活现状的改善。

参考文献:

[1] 宁泽群.旅游经济、产业与政策[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5:56-85.

[2] 保继刚,楚义芬,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57-64.

[3] 林南枝,陶汉军.旅游经济学[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0,18-45.

[4] 厉新建,张辉.旅游经济学[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106-132.

[5] 谢彦君.基础旅游学[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76-128.

[6] 章海荣.旅游文化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5-156.

文化经济的属性篇(10)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4-0044-02

所谓的文化市场体系,指的就是由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市场以及其他文化要素市场共同组合的市场体系。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是我国文化产业完善与发展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当然,需要注意的是,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除了要关注市场机制、社会现实以及国家经济建设对其的影响以外,还需要重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的属性对于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影响。

一、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产业政策的影响

从宏观角度来看,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产业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政策的倾向。在我国的文化市场体系建设当中,文化产业政策是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于文化产业进行管理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国家在文化产业中进行宏观调控的一部分,充分反映了国家的意识形态以及国家社会经济结构。

文化产业政策对于文化产业的管理包括了文化资源的利用、文化市场的规划以及人才的分配等。因此,在进行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时,一定要注重文化产业政策的制定。但是,在市场经济当中,除了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外,资本的流转、占有以及利用大大影响了市场现状。因此,一旦出现任何问题,那么市场经济很有可能出现严重的问题,并且直接导致社会资源的大量消耗与浪费,从而对社会的发展造成极大的阻碍,对于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文化市场作为以精神文化产品为商品的市场,很容易受到市场经济活动中不良行为的影响,包括腐败、恶性竞争、垄断等,导致整个市场的紊乱。同时,考虑到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在我国依然停留在初期阶段。因此,无论是在政策的管理还是法律的监督上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导致出现文化企业诚信度较低,企业经营活动存在严重不良行为的情况。因此,在建设文化市场体系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这样才能更好地规范文化市场的秩序,建立一个更加良好的市场环境,使得文化市场能够有更好的发展。而一套完善的文化产业政策是离不开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影响,因此政府以及相关部门一定要注重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宣传,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市场体系建设。

二、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资源配置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当中,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具体反映。而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整个产业的建设有着指导以及教育作用,同时也能够帮助文化的传播,并且在文化传播的过程当中,宣传主流价值观,使得国家民众能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和世界观,从而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与学习当中,为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而在这个过程中,文化产业意识形态不仅会影响国家民众思想观念,同样也会影响到文化资源的配置。这是因为,在文化产业中,资源的优化配置是根据价值观的表达与社会竞争的需要来进行的。一旦离开了价值观与竞争,那么资源的配置也毫无意义。

笔者认为,要想建构健康的文化市场体系,就必须要重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化资源配置的作用。一定要在市场经济体制规则与原则的基础之上进行意识形态的传播,并且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包括国家民众产生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让文艺工作者能够自觉遵守市场规则来进行创作,从而满足国家民众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而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可以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以外,同时还可以依赖市场经济的特性,通过经济效益的实现,以此来达到文化资源的优化配置。

三、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市场结构的影响

众所周知,在市场经济当中,文化市场属于市场经济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在文化市场当中,是按照普世价值规律对于文化产品或者文化产品服务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在这样的情况下,文化市场的结构也不同于一般的市场结构,是一种十分特殊的市场结构。在文化市场当中,文化企业是市场中的主体,而文化企业的规模与数量的关系以及不同文化企业之间所形成的竞争关系共同组成了文化市场结构。在文化市场当中,其结构的形态也决定了文化市场的功能。因此,只有保障了文化市场结构的合理性,才能确保文化市场功能的合理以及健全性,从而形成一个良好健康的文化市场,以此来促进经济的发展。

除此之外,人类社会任何的经济活动都是基于当前社会发展的程度以及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来决定的。然而,根据国家以及社会制度的不同,导致无论是社会经济制度还是社会文化制度都会有不同的发展。这也就决定了在不同的国家与地区当中,文化市场的结构以及运作方式也存在差异。而除了国家和地区不同导致的文化结构差异以外,国家在历史进程中,社会文化以及经济发展程度的不同也会对文化结构产生影响。譬如说,中美之间的文化市场结构就存在明显的差异。美国的文化市场奉行的是自由主义,而中国的文化市场结构则是基于富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原则之上形成。而会造成这样的差异,可以说就是由两种不同的意识形态所导致。

四、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内容创新的影响

从当前我国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来看,文化市场体系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具体表现为,文化市场不仅会对各种不同的市场开放,同时也会将不同的市场进行串联并且相互渗透,使市场与市场之间更好地发挥作用。除此之外,文化市场另一个开放性的表现就在于,在文化市场的发展当中,要求文化市场必须要与时俱进,不断地进行创新并且吸收更多新的事物,以此来确保文化市场的健康发展,使得文化市场更加富有活力。

然而,想要在文化市场当中更好地进行创新,就必须要重视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化内容创新的影响。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化产品的流通以及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不再是仅仅局限于固定的场所当中。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在目前的文化产品的流通、文化产品服务的提供和文化市场的建设中占据了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进行文化内容创新的时候,必须要将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的优势与特性充分地考虑进去,这样才能更好地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而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能够指导民众的文化内容创新过程,使民众能够更加W⒌亟行创新工作。除此之外,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整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评价体系的形成都有着重要影响。而文化产业评价体系的衡量标准,对于整个产业乃至市场的创新都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同时提高文化产品的内容质量。

五、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影响

众所周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文化也是评判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准。而在文化领域的竞争中,不仅是经济水平的竞争,同时也是文化发展程度的竞争。而在文化发展程度的竞争当中,同样也在进行着意识形态的竞争。而当一个国家在进行文化产品的输出时,同样输出的也是这个国家的普世价值和社会意识形态。因此可以说,文化产业不仅仅是经济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意识形态宣传的主战场。而从当前全球发达国家在文化市场竞争中的表现来看,发达的文化创意产业,对于国家意识形态的宣传更有帮助,同时也能够起到保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作用。这是因为,从目前国际文化市场的表现来看,当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拥有较强的活力,并且向周边乃至全球地区进行扩展和输出之后,必定会导致另外一部分的文化迅速衰弱。可以说,文化的全球化同时也造成了文化的同质化以及弱势文化的消亡。而在文化的产生与传播当中,意识形态是其核心,对文化的性质以及发展方向都有着巨大影响。因此,一旦文化消亡必然也会导致意识形态的消亡。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必须要注重国家文化安全,以此来对抗外来文化的入侵,确保我国意识形态能够更好地进行传播。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注重当代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加强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的建设与研究,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其次,要设置一道文化屏障。这样一来,才能对外来文化的引入进行一定的限制,确保本土文化产业能够健康良好的发展,才能更好地维护我国的文化、政治以及经济利益,将中华民族的文化发扬光大。

六、结语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于文化市场体系的建设有着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对于文化产业政策、文化资源配置、文化市场结构、文化内容创新以及国家文化安全都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我国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指导和帮助作用,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体系的发展,在国际文化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参考文献:

[1] 王卓英,罗萍.文化产业意识形态属性对文化市场体系建设的影响[J].当代传播:汉文版,2016,(4):64-67.

[2] 谢鲁海.论文化的作用及其意识形态属性与产业商品属性[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7,(1):78-80.

上一篇: 刺激消费的方式 下一篇: 无形资产的评估范围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