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汇总十篇

时间:2023-08-10 17:12:4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

篇(1)

文化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各个社会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传播工具。文化因素是影响语言理解的重要因素,英汉文化差异直接影响中国学生对英语语言的理解。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了解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与把握。

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习语言,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能教好语言。离开了特定文化背景的语言是不存在的,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我们就很难理解某些词语项目的意义。,所需要的文化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来的优秀传统的中国文化和当今中国的基本国情;另一方面是指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 、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等。所以教师要在课内外着重上述文化内容的交流。

二、遵循教学规律,处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

首先,文化教学应与语言教学同步、互补、循序渐进,要以中国文化作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对比对象,通过这两种文化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跨文化交际能力,进而发现英语教学中的难点与重点,最终提升英语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其次,要以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英语教学,在吸收英语文化的同时,注意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要结合课文进行跨文化知识的介绍与教学,培养学生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优化语言教学模式,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了解文化的前提是学习语言。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遵循语言教学的基本模式。语言教学的实质就是交际和语言的应用。目前我国中学英语学习的周学时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上除了完成基本的语言学习,包括单词、句法、语法外,还应充分为交际提供时间、环境和实践的机会。精讲多练、大信息量的现代英语课堂模式,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如何选择和语言材料相关的背景文化知识,如何利用这些手段调动学生去理解文化背景知识,是需要我们努力的。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外来文化的侵入给国内青少年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文化交流,不仅有助于帮助学生辩证地看待外来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在最大程度上避免盲目地全盘接受外来文化,摒弃中国传统文化,还有助于增强学生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自信心,最终实现中国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共同发展进步。而且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英语作为媒介,因此,在文化作为国家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内容的今天,要想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就需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传播,让西方了解中国文化,喜欢中国文化。培养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与英语应用能力,这都需要学生要有自己的思维与思想。在英语的教学中的文化交流,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学会如何利用英语表达中国传统文化的神韵,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自身的思维与思想。

篇(2)

电影的民族性,从根本上来讲就是如何在银幕上体现民族文化的问题。首先,只有民族的才可能是世界的;其次,着眼于历史,斟酌于当下,电影也需要进行深刻的自我反思,并学会运用现代意识对传统东方文明进行观照与超越。

一、传统与现代的冲撞

作为一种历史使命,中华民族必须让现代文化扎根于传统文化的土壤,并茁壮成长。海峡两岸和香港的电影不足以真实地反映这一成果,所以更需要借助国产电影来实现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与超越,实现审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提高。

武侠电影《蝶变》是导演徐克的处女作,其中蕴含了浓郁的民族性且完全符合商业性的各种要求。而且从文化角度分析,武侠电影能够充分体现“东方主义”意蕴,区分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间的差异,捋清现代文化和传统文化间的界限,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了现代科技与古代神话间的矛盾。导演许鞍华在这方面的成绩尤为突出,她自小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却在上大学时选择了英国文学专业,随后又留学英国进修电影学。经历过时代的变迁,被中西文化熏陶后的许鞍华更能感知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并能赋予电影宏观的背景文化。为了尽量凸显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特色,许导通常会细致入微地描写人伦亲情和传统伦理道德观,所以其作品的人文价值颇高,艺术感染力极强。

站在反思历史和民族文化的角度,中国的“第五代”导演在电影创作中加入了更多的忧患意识和反叛意识,电影人自此开始正面审视现实,理性挖掘民族文化。受成长与生活经历的影响,“第五代”导演本身就具备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但却接受着现代文化的洗礼,两种意识在相互碰撞后开始慢慢产生融合,进而形成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创作风格,所以他们对审美的追求便与前人有很大的不同。张艺谋与陈凯歌堪称这一代导演的代表,他们身上流露出极强的自觉性,不但懂得反思民族传统文化,更敢于引进西方先进的外来文化,用电影作品完成对新旧文化间矛盾的调和与展示。

20世纪80年代的导演界可谓人才辈出,他们没有被战争的硝烟波及,且赶上了改革发展的大好时期,形成了一套独立性极强的主体意识思维。所以,诞生于这个时期的电影不但佳作颇多,而且艺术个性鲜明,充分体现了独属于这个年代的审美标准。另外,从多部优秀电影中笔者发现,很多新锐导演在这个时候大展身手,不仅在创作水平上赶超前人,而且令同时代人都望其项背,这就是跨文化交流促成的超越意识,是国产电影向前迈进的重要里程碑。

在进行电影创作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加入自己的成长经历,致使很多影片都充斥着浓郁的个人色彩,例如童年回忆、生活经验和情感历程等。《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和《恋恋风尘》是侯孝贤的三部得意之作,更是他的“成人仪式三部曲”。《童年往事》细致刻画了一家三代人的变化,里面有年轻人前卫时尚的现代化思想,有父母一代守旧的焦虑与彷徨,还有老一辈祖母牢不可破的思想情愫,真实地再现了侯孝贤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经典的自传体电影。而影片《恋恋风尘》更是取材于真实故事,只是在经过艺术处理后变得更具生活意义。类似这样的影片不在少数,其中《东东的假期》也十分经典,里面一一讲述了朱天文儿时所发生的故事和生活的细节,从中流露出的强烈的主体意识已经成为“新电影运动”的重要目标。

生长在历史夹缝中的“第五代”导演都具备一种与生俱来的反思觉悟和主体意识。他们所处的时期是特殊的,虽然没有经历战争的苦难,但却体验着生活的不易。一场突如其来的“”给这一代人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创伤。在经历这场“小浩劫”的时候,“第四代”导演已经处于成熟期,可“第五代”导演却是在满身伤痕之后才变得成熟,所以同样的烙印在他们身上留下的痕迹要更加深。因此,“第五代”能够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从历史反思的角度进行电影艺术的创作,电影《黄土地》便是最好的见证,而《红高粱》则上升到一种更加超脱的状态。其实,无论经历过怎样的艰辛境遇,都不应该放弃希望,都应该以超强的生命意识披荆斩棘勇往直前。改革开放,西方文化的大量涌入,为这些电影人提供了更强大的精神支持,为他们的自我意识发展保驾护航,成就了一代极具探索和创新精神的导演。

二、跨文化国产电影的多元化融合

回顾世界电影的百年历史,其与生俱来的两种属性即电影是文化性和商业性的统一体,同时具备审美价值和商品价值,且集娱乐性和艺术性于一身。时代的浪潮推动文化与社会同时转型,国产电影要想取得更高的成就必须充分认识到自己的审美功能和社会功能,避免落入商品化的俗套当中。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影创作就要完全固守陈规,摒弃所有商业属性和娱乐功能。电影创作是要以资金投入为前提,以票房收益为基础目的的,如果将其比喻成一只在天空中飞翔的雄鹰,那么艺术性与商业性就是它的一对翅膀,缺一不可。纵观近百年的电影史,里面不乏优秀的作品,但却无法将其单纯地称为娱乐片或艺术片。原因就在于,任何一部经典名片都是艺术与审美的高度统一,不但具备极强的观赏性,而且娱乐效果显著。

国产电影的起步较晚,且经历过一段艰辛的探索期,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小有所成,这一点十分值得欣慰。商业性与艺术性的良好融合在陈可辛的电影中有非常突出的表现,《甜蜜蜜》和《金枝玉叶》等作品的相继上映更成为新兴电影崛起的一个重要开端。与此同时,很多资历深厚的导演也开始觉醒,例如,李安在充分感受到中西文化间的差异后开始进行自我调整,然后推出了“家庭伦理三部曲”。最开始上映的《推手》并没有博得美国观众的好感,票房收益自然平平。因此,在进行《喜宴》的创作时,他便更注意对其商业性的突出,尽量让中国独特的东方文化披上娱乐性的外衣。同时,为了迎合西方观众的口味,李安导演还特邀夏慕斯总裁参与剧本的修改与完善。在如此用心的准备之下,《喜宴》终于打破之前的困境,赢得了来自于海外观众的热烈掌声,这就说明,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能够帮助电影达到更高的艺术境界。

与台湾、香港的电影相比,内地电影的发展速度则略显缓慢,且仍处于文化转型的动荡期。内容粗糙、平淡无奇已经成为部分内地电影的通病,所以其不但没有足够忠实的“粉丝”,而且业绩惨淡。据不完全统计,2000年左右,我国内地电影市场一度呈现出下滑的趋势,很多大型的电影院常年处于亏损的状态之中。这就给电影人敲响了警钟,只有娱乐性与艺术性达到高度统一,才能解决当前国产电影的发展困境,才能在世界市场上大展拳脚。

从上述分析中可知,虽然李安导演成长于“东方主义”的肥沃土壤,但却能悉心接受来自于西方文化的精髓,所以他的作品堪称跨文化交流背景下中西文化融合的产物。虽然李安导演慢慢将创作重心转移到打开国外市场上,但他却有意识地在自己的作品中表现中国文化的奇观,例如中国书法、太极推手和烹调艺术等。聚焦于国际性的电影主题,李安导演发现“家庭”问题是一个亘古不变的核心,而以“东方主义”为情感基调创作的“家庭”类电影便成为体现中西文化矛盾的最佳载体,从不同的故事情节中完成对两种文化的相互渗透和消解。经济与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令交流的范围不断扩大,而李安导演在创作题材上的选择则显得尤其符合当代人的心理诉求,所以这样不但能够在国内站稳脚跟,更可以从世界舞台上寻得一席之地。而且,李安导演尤其擅长使用电影语言让故事情境变得戏剧化,并将其作为整部影片架构的支撑点,又不乏幽默与温情的存在,这便是其作品的魅力所在。

20世纪9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中国导演开始将眼光投向好莱坞,其中不乏成功之人。港台导演吴宇森就是他们中间比较抢眼的一位,他的代表作品有《变脸》《终极标靶》和《断箭》等。《变脸》是一部十分杰出的动作片,不但赢得了良好的口碑,而且创造了非常好的票房业绩,同时令好莱坞认识到中国电影人的实力。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曾经有位记者向他询问进驻好莱坞的捷径是什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合中西方文化,吴宇森则给出了如下回复:“只有对当地文化和思想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才可以创作出一部能够获得普遍好评的国际性电影。但我在进行电影创作的时候只单纯地追求与我们的相同之处,与地方和民族属性毫无关系。换言之,无论是生活在内地、香港还是台湾,我们都是中国人,都具有民族精神,都坚持‘东方主义’。而就西方而言,他们的文化主流与东方有很大的差异,但却也懂得‘仁义’二字,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来表现‘乐于助人’的品质。因为中国人多内敛含蓄,而外国人则更加奔放豪爽。”再度审视影片《变脸》 ,则可发现里面的相通点便是“家庭观念”。而吴宇森导演话中之意便是在提醒中国电影人进行电影创作的过程中应该在民族性与国际性的相互融合上多下工夫。

三、结 语

科技的高速发展,令电影的拍摄技巧越来越精湛,画面也呈现出奇观化的特点。目前,电影艺术正处于大变革的前夜,加之文化的全球化趋势,令其迈向多元化发展的道路。首先,审美观上的多元化表现尤为突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蒙太奇式的电影美学;与它并驾齐驱的还有纪实性电影美学,代表人物有克拉考尔与巴赞;而综合美学也具有相当深远的历史,这一点从布里安・汉德逊的电影便能看出。不管是理论还是实践,电影美学观须与高科技同步发展,国产电影当然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怎样才能更好地融合传统美学与现代电影思维,解决跨文化交流中的障碍,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课题。其次,电影制作的多元化现象。好莱坞电影擅长将壮观的画面展现在观众面前,其制作成本之大可想而知,但传统的国产电影则刚好相反,其比较侧重于低成本的小制作。因此,在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国产电影首先要向好莱坞学习,从大制作角度出发,同时还要兼顾小成本的投入,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此外,内地与香港、台湾之间也要加强交流,制造更多合作的机会,这是电影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不同制作理念、技术标准和文化价值观相互碰撞,自然会迸发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火花。这是一场深刻的电影改革,是对传统“东方主义”的一种挑战,所产生的影响也必然是深远的。强强联合将不再是一句口号,以世界为范围的电影合作会越来越频繁,当然挑战与机遇永远都是并存的。

新世纪的到来,令创作中国电影的主题变得越来越个性化、风格化。作为一门艺术,电影诞生于艺术家之手,是人类创造力与审美意识的结晶。无论是内地,还是香港、台湾,对于电影的创新从未停止过,并从艺术表现手法、影视语言、摄影技术、表演风格等多方面展开系统的研究与探索,可谓艺术之火,生生不息。换言之,创新是艺术生命源源不断的动力,无创新便无艺术可言。这就促使中国电影人在继承“东方主义”的同时,合理借鉴西方现代主义文化,向着“赶超前人、超越自己”的目标不懈努力,并在创作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笔者相信,中国电影将在中西方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有所收益,并且“茁壮成长”。

[参考文献]

[1]张兵.叶锦添“新东方主义”电影美术意象构成[J].电影文学,2013(15).

[2]蔡圣勤,周新.李安电影中的东方主义[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4).

[3]朱骅.传统文化・东方主义・中国电影――再谈电影《红高粱》[J].社科纵横,2006(10).

篇(3)

关键词 :流行文化 高中语文 课堂教学

当今社会,文化发展的态势呈现多样化和多元化。此背景下由博客、微信、网络语言、流行音乐和影视作品等构成的流行文化元素发展迅猛,已成为当下人们生活的一部分。高中生群体活泼且充满朝气,喜欢新鲜时尚,流行文化易为他们所接受。语文学科的生命力植根于生活,语文课堂教学要回归生活,流行文化也应当是其回归生活视野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核心概念界定

“流行文化”,由

关键词 “流行”和“文化”共同组成。“流行”一词,《中国大百科全书》解释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指社会新近出现的或某权威性人物倡导的事物、观念、行为方式等被人们接受、采用,进而迅速推广以至消失的过程。又称时尚。”[1]“流行”是相对稳定与及时更新的结合,是一种自发形成的表现文化与习惯传播的社会现象。而“文化”若以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而言,就是一种复杂的整体,其中包括知识、信念、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中一名成员的人所获得的其他一切才能和习惯,[2]是历史积淀与现实存在以整体或系统的方式的结合。台湾学者高宣扬认为,流行文化即是“时尚、时髦、物质文化、消费文化、奢侈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休闲文化、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3]。对“流行文化”的概念进行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发现,流行文化所包含的文化类型具有多样性,且具备世俗性、商业性、及时行和娱乐性等特点,即“流行”特质。流行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极为丰富,可谓包罗万象,从选秀节目、网络语言、流行歌曲、网购、哈韩、影视作品到网游、草根人物、博客、微博、玄幻小说等,都是流行文化样式的反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把流行文化简而概之为:流行文化是一定时期内被大众普遍热爱并追捧的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是对多种具有“流行”特质的涵盖不同类型的特定文化现象的整体性概括。而本文所涉及的流行文化是高中生日常生活中接触较多、与高中语文教学关系密切、适合与高中语文教学融合的部分优秀流行文化内容,尤其是网络语言、流行歌曲和影视作品之类。

二、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必要性分析

长期以来,我国的语文教学存在着“少、慢、差、费”等问题,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这与传统守旧的语文教学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在高考这根“指挥棒”的影响下,教师一味地追求升学率,把本该生动活泼、贴近生活的语文课上成了枯燥乏味的“字词辨认、段落分析和试题讲解”,这种模式化语文课使得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被抹杀得一干二净,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提出,“要求学生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发展的眼光对待外来文化,关注当代现实文化生活,拓宽思维空间和文化视野,提高文化修养,积极参与先进文化的传播和交流。”[4]高中语文教学要改变现状,语文教师就必须改变教学方式,走进现实生活,联系现实文化,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生思想活跃,喜欢求新求异、追逐时尚。而流行文化恰以时尚为风向标,具有很强的“亲民”效应,给人以轻松愉悦之感,符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并以其独特的多元化审美元素迎合了高中生群体的审美需求,因此深受高中生的喜爱。对高中生而言,语文学习的过程多是被动的、枯燥乏味的,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学生接触流行文化的过程是主动的、有趣的。例如,对于当下流行的歌曲《小苹果》,学生能倒背如流,甚至还能在有意无意之间哼唱,这对于他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享受,而面对曹操的《观沧海》却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重复背诵。再比如热播电视剧《甄嬛传》里面人物众多,关系复杂,但喜欢此类型剧作的学生却能像如数家珍一样,不仅能把复杂的人物关系理清还能结合自己搜集到的材料从不同视角进行个性化的自我阐释。而同样作为戏剧的先生的《雷雨》,却有很多学生难以把握这其中不算太复杂的人物关系,甚至个别学生连文本中的主要人物都无法说出。

现代学习理论所倡导的体验性、探究性的个性化学习方式,无疑在流行文化中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和展示。如果单从文本的经典程度来讲,《甄嬛传》的思想性、艺术性等方面是难以与《雷雨》相比拟的。但之所以会出现上面这种“倒错”的现象,这与流行文化的特质有很大关联。而这种特质一方面契合了高中学生对文化本身的需求,凸显了流行文化的享用功能、愉悦功能;另一方面流行文化具有与时俱进的创新性,其所采用的传播手段往往是最新科技成果的直接应用,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学生的兴趣、需求、积极性等在流行文化中无疑得到了充分的释放,而这也正是当下语文教学所欠缺的。

优秀的流行文化中有很多元素既体现着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又契合了语文学科的特点及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鲜明的人文特色,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必争之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如若将优秀流行文化作为语文教材的有效补充,则能与语文课堂教学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正确认识和利用流行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融入一些优秀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优秀流行文化内容。这种传统与时尚的有机融合不仅体现了“教育回归生活”这一理念,使得语文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而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因此,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流行文化,是时展的需要,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改变高中语文教学现状的需要,也是尊重多元文化、顺应当代中国语文课程改革的需要。

三、流行文化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一)影视作品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鲁迅先生说:“意美以感人,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5]而影视作品最大的优势就在于集意、音、形三种美于一体,赋予枯燥抽象的文本材料以生动形象性和直观性。高中生的语文学习通常以“班级”或“课”的形式展开。它会使学生的学习受到诸如时间、空间、情境等具体条件的限制,加之高中生阅历尚浅,使得他们很多时候难以以直观的方式,直接感受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多姿多彩的“美”。而影视作品却可以借助演员的表演,通过画面与声音同步直观的方式呈现作品中原本蕴含的抽象意蕴与内涵。既形象生动,又可以使学生们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利用影视作品的现场情境感,与文本内容有机对接,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把握。有很多经典文学作品都被制作成为影视作品。其作品文本中叙述的情景内容,经由荧屏得以直观再现,学生可以以第三者的身份“身临其境”地参与其中并亲身体验。因此将影视作品中创设的现场情境与文本内容有机结合,将能有效增强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对人物精神品质的把握。例如,教师在讲授世界名著《老人与海》时,可以播放同名电影,并设计一个“进入录音棚”的教学活动环节。学生们可以依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对照课文为其配音,在配音中把握故事情节,感悟人物形象,体会主人公身上的那种不屈不挠、永不放弃的精神。

利用影视资源的丰富性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影视资源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影片可以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和文学涵养。例如,在讲授沈从文的小说《边城》时,可以播放一些有关湘西的风土人情、山川风景的视频,并以之作为文本切入口,使学生能够置身于田园牧歌式的湘西生活情韵中,感悟湘西的山川之美、人情之美。另外,组织学生观看《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影片可以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增强他们阅读科技文的速度和准确性。

利用影视作品的吸引性和感染力,引导学生对影视剧本进行改写,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一部流行电影,无疑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学生在欣赏影片的同时,对故事的情节、人物的性格、结局的设定等都或多或少有自我的感悟、思考和评价。对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充分占有了故事的材料资源,借助于教师的引导,他们能从更深思的想层面挖掘故事的意义和价值,能使既定写作技巧进一步娴熟,进而提升自身的写作水平。

(二)流行音乐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流行歌曲将音乐性、情感性与艺术性有机地融为一体,娱乐性较强,深受学生的喜爱。为此,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流行歌曲中存在的真善美,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完成对语文既定知识的掌握。借助歌词的句式特点,引导学生学习语法和修辞。歌词本身就蕴含着诗性美、韵律美,其语法和修辞的运用极其讲究,通过对歌词本身句式特点的分析和讲解,能使学生快速掌握歌词本身蕴含的句法知识。如周杰伦《青花瓷》中歌词,“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显然歌词中的“嫣然一笑”,并非写实的手法,借由比喻从而将对方笑容中的优雅美、含蓄美生动地展现了出来。借助优美的流行歌词,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和品味的方式便成为学习修辞手法的绝佳路径。

音乐创作的源泉之一,就是对古典文化内容的借鉴。这既包含古典诗词的现代谱曲,也包括按照古典诗词格式要求的现代创作。现实生活中以古典诗词为蓝本而创作的流行歌曲不仅具有深远的意境,更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将之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和古典文化素养。像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独上西楼》,伊能静的《念奴娇》等,这些原汁原味的古典诗词,在这些歌唱大师的全面诠释、深情演唱下,极好地还原了诗词的意境。学生在倾听中已然感悟到了寄托于作者内心的那份或期待、或忧愁、或赞叹之情。引导学生从熟悉并喜欢的歌曲入手,帮助他们分析和反思作品的主题、意象及情感等,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借助歌词仿写,丰富学生的情感语言表达。流行歌曲中的语言活泼生动,句式灵活多变,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听歌过程中就能积累作文材料,形成富含诗性美的语言表达习惯。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学生更能快速掌握歌词的句式特点、表达习惯等形式技巧,从而为写作技巧的提升做好积淀准备。

(三)网络语言融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

语言是随着时代而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在每个时代它会都会有属于自己独特的部分。网络的普及,让不同地域的人可以汇聚一个平台,在彼此相互交流碰撞中,网络语言得以快速创新。其突出表现就是符号创新、缩略创新、数字创新、谐音创新,另外还有新词创造和借词等。

语言的创新过程是对语音、语法和词汇的融合再创造。这其中蕴含着大量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形成的背景、过程,乃至使用的语境,学生都或多或少有所了解。而且,如果时间充足,学生很愿意就这些内容作全面而深入的探究。为此,这些具备创新意义的网络语言,是完全可以服务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在进行“汉字起源和发展”的专题讲解时,教师可开设“网络语言造词规律”的知识讲座,加深学生对汉语知识的理解,了解汉字的发展演变过程。网络语言形式中亦包含大量的修辞手法,教师可依此开设修辞专题,由于这些所选例句贴近生活,内容为学生所熟悉,可以轻易消解学生的抵触心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语法修辞知识的学习。

当然,任何一种语言的发展,都会伴随不文明语言,乃至低俗污秽语言现象的出现。网络语言的形成与发展亦不例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低俗污秽式网络语言对整个社会的危害,知晓使用这些不文明语言是不可取的。尤其是作为即将成人的高中学生,更应该自觉抵制网络低俗污秽用语,不断提升自我语言的使用品位。

四、结语

“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要求语文教育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表现时代文化精神的风貌和特质,为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服务,从而完成时代与社会赋予语文教育的特殊使命。”[6]这种特殊的使命感就需要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以恰当的方式面对当下的流行文化,既不过分排斥,也不过分依赖。既要传承历史优秀文学文化,又要善于创新,融优秀流行文化内容于语文课堂教学。在传统与时尚的结合中与时俱进,使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出更强的生命力。

注释:

[1]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卷》,北京:中国大哲科全书出版社,1998年版。

[2]泰勒著,连树声译:《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

[3]高宣扬:《流行文化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篇(4)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产生了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剩余劳动力开始纷纷向城市转移,形成了规模庞大的流动人口群体。近年来,流动人口出现家庭化趋势,约四分之一流动人口举家迁移,除了劳动力进城外流动人口子女也纷纷流入城市,这种“人口流动家庭化”趋势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造就了流动儿童这一群体。根据《2006 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 目前中国

至少有1981 万多名流动儿童。流动人口由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在城市的融入情况并不容乐观,常常处于被排斥和隔离之中,作为流动人口派生物的流动儿童在接受教育方面能否很好的融入到城市教育环境,文化冲突会对他们的教育融入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是本文将要分析的主要问题。

社会融合是个体和个体之间、不同群体之间或不同文化之间相互配合、互相适应的过程,并以构筑良性和谐为目标(刘成斌、吴新慧,2007)。社会融合是融入的最终目标,本文研究流动儿童在城市教育环境的融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迁入地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的接纳;另一方面是流动儿童对迁入地教育的适应。当前对流动儿童融入的研究主要是对流动儿童整体各方面笼统的进行研究,探讨的也是各种因素的交互影响。因此,本文以流动儿童为研究对

象,以文化冲突为视角研究当前流动儿童在城市教育环境中的融入情况,以发现其融入现状、存在问题,探讨其对策。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笔者针对南京市流动儿童做了调查了解。此次调查以南京市所有流动儿童为研究总体,通过按分层抽样对南京市内的几所农民工子弟小学的实地问卷调查,共发放学生问卷300份,回收298份,有效率为99%。另外,征得被调查者的同意,调查还有针对性地进行了深度访谈,以期能弥补问卷调查的相应不足之处。

调查将研究对象限制为“流动儿童”,所以本文将流动儿童界定15周岁以下的随父母移居城市上学的进程务工就业的农民子女,与留守儿童相对应。

二、结果分析

(一)样本概况

要对流动儿童的教育融入情况进行研究,首先要了解一下该群体的一些基本特

征。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南京市流动儿童群体中,男性与女性比重差不多,分别为49.5%和50.5%;年龄段集中在10-13周岁,比重达77.9%,平均年龄为11.9岁;流动儿童从流出地来到南京平均年限为7年;最后在流动类型上84%的流动儿童属于跨省流动,最大的流出地是安徽占53%。

(二)迁入地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的接纳

探讨迁入地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的接纳情况是研究流动儿童教育融入的一个重要方面,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流动儿童就学状况及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受教育态度。

1、流动儿童的就学状况:

2000年进行的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明,全国适龄流动儿童的在学比例为

96.1%,未按要求接受义务教育的比例为4.8%,高于全国儿童包括农村地区的儿童的相应比例3.3%。

目前已就学的流动儿童少年, 其就学渠道主要有三种:在公立中小学借读、在流入地政府批准的民办私立学校就读以及在民工子弟学校就读。

公办学校的借读费以及繁琐复杂的就学手续、私立学校的高昂学费、以及民工子弟学校的不规范不合法性这一切政策、制度以及经济等多种因素阻碍了城市教育环境在就学这一环节对流动儿童的接纳,使得流动儿童在就学这环节融入城市教育环境有一定的困难。

2、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态度

为了解城市市民对流动儿童受教育的态度,我们主要选取与流动儿童受教育密切相关的两个主体:城市儿童以及其父母。

(1)城市儿童父母

我们通过问卷中对“到城里同学家里玩时,同学的爸爸妈妈对你热情吗”“到同学家里玩时你害怕见到他们的爸爸妈妈吗”以及“为什么害怕”问题的回答来测量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态度。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66.7%的流动儿童都到过城里同学家里玩过。

表1 到城里同学家玩时,同学的爸爸妈妈对你热情吗

通过表1我们发现,在流动儿童感觉中,54.8%的人感觉城里同学的父母对自己很热情,41.8%的感觉一般。在后面有关是否害怕同学父母以及害怕的原因的调查中发现,72.9%的流动儿童对城里同学的父母感到害怕,其中59.1%无原因害怕,22.2%是感觉同学父母太严肃,另外14.8%是感觉同学父母不愿意自己同他们孩子玩。由调查可以得知当前大多数城市居民对流动儿童的歧视有很大改善,他们不会明显的歧视流动儿童并阻止自己孩子同流动儿童交往。但流动儿童仍然会对城市居民心存害怕,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流动儿童一直以来被灌输的“城里人会歧视流动人口”的刻板印象起作用,另一方面可能是由于一些城市居民尽管表面不会歧视他们,但潜意识中却不能平等对待接受他们。

(2)城市儿童

城市儿童对流动儿童的态度与其父母的态度有很大关联,甚至是其父母态度的传承,近年来由于对于流动儿童关注的增加,不少城市居民开始改善自己对流动人口及其子女的态度,通过对城市儿童的访谈中我们发现大多数城市儿童提到父母不会反对他们与流动儿童的交往,但也有一部分城市儿童反映由于流动儿童与他们在生活习惯以及自身素质方面有很多不同,导致自己不愿意同他们交往。在对一些城市儿童访谈中他们提到“(流动儿童)不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卫生,常常说脏话”“我们班上的流动儿童有的脾气很暴躁,一点小事就发脾气,所以我不喜欢和他们玩”还有一些城市儿童提到他们父母不愿意他们同流动儿童交往,怕自己被带坏,“我妈妈说那些同学(流动儿童)学习不好不让我和他们一起玩” ,“我们班上从农村来的同学到我家玩过几次,我妈妈听到他们说脏话就不让我和他们在一起玩了”这说明现在由于市民意识增强来自于城市儿童的歧视也有很大改善,大部分城市儿童乐意接受流动儿童,但对于流动儿童的歧视仍然存在。

(三)流动儿童对迁入地教育的适应

1、流动儿童对学校的选择

对于流动儿童的学校选择意愿我们通过问卷中的“假如可以自由选择的话,你想去哪种学校上学”问题的回答来测量。

表2 假如可以自由选择的话,你想去哪种学校上学

转贴于 根据调查,有59%的流动儿童选择在流入城市上学,其中选择在城市公办学校的最多占41.6%,另外29.7%的人对于去哪种学校持无所谓的态度,只有10.6%的流动儿童想回到老家的学校。这组调查数据说明流动儿童对流入城市的教育有很高的认同感,他们愿意接纳和适应城市的教育环境。那么为什么流动儿童对于城市教育有如此高的认同感呢?一方面,许多流动儿童在城市出生,他们接触的是城市的环境与价值观念,因而很容易对城市的教育产生认同;另一方面,一些流动儿童在进入城市以后,通过城市教育与家乡教育对比,很容易感受到城市教育的优越性,此外长时间的城市生活容易使他们与以往生活经历产生断裂,因而会认同城市教育。

2、流动儿童的在校适应

(1)在校学习

我们在对城市儿童的访谈中发现,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成绩往往处于班级中下游,他们很少寻求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很少参加兴趣小组或科研活动, “农村来的同学有的成绩不错,大部分不好,班里的活动如果老师强制要求的话就会参加,否则很少参加,因为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兴趣特长”。这种现象在民工子弟学校不是很突出,调查发现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在校学习适应较好,只有18%的流动儿童认为城市儿童比他们优秀,52.7%的认为两者差不多,29.3%的流动儿童甚至觉得他们比城市儿童更优秀,因为那里大多都是流动儿童群体,同质性强,学生基础差不多,老师的授课方式也接近农村。所有这些不会对他们的在校学习产生压力。

(2)在校交际

很多流动儿童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以及由于生活背景、习惯的差异,他们的交际圈很窄,主要是与同他们一样的流动儿童群体进行交往。一位城里男孩反映说“我们班上有几个农村来的男生,他们不喜欢和我们一起玩,因为我们在一起的时候主要讨论电脑游戏,好多游戏他们都不知道也没有玩过,所以不和我们一起”。

(3)师生关系

与城市儿童相比, 流动儿童在与老师交往中的冲突性更高,满意度更低。流动儿童往往觉得“班主任不太喜欢自己”、“老师对自己不公平”。而在民工子弟学校,74.8%的同学认为老师对自己和其他同学是平等的,如果不平等学习因素也是主要原因,82.4%的同学对老师是满意的。

经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如果不考虑其他,只从流动儿童在校适应情况出发,民工子弟学校的流动儿童的在校适应要优于对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混合学校的适应,这主要是由于两个群体间的差异导致的,总体而言,从在校学习、交际、师生关系看流动儿童对城市教育环境的适应并不乐观。

三、流动儿童在城市教育环境中融入的文化冲突解读

美国的社会学家塞林在《文化冲突与犯罪》一书中对文化冲突作了系统概述,将文化冲突看作是社会变迁的结果,社会的变迁导致社会上不同群体的出现,每个群体都有属于自己群体并被自己群体认可的文化价值规范等,同时在变迁中不同群体开始频繁接触,不同的文化在交往中发生冲突与对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流动人口与城市居民的碰撞摩擦,是以中国农村为代表的传统乡土文化与以城市为代表的现代都市文化融合与冲突。这种乡土文化与都市文化的冲突直接导致“污名化”效应,即著名社会学家埃利亚斯提出的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污名化过程。城市居民认为流动儿童不讲卫生,没有素质等便是污名化下产生的歧视,会直接影响到对流动儿童的接纳。

同时,在城市中,相比现代都市文化的主流文化的地位,拥有传统乡土文化的

流动人口他们的身份不仅是户籍意义上的“外来人口”,更是一个“异质文化群体入侵者”。来到一个异质文化空间的流动儿童城市文化与他们自小接受的乡土文化发生碰撞,除了要面对城市人群的歧视还要面临自身的文化焦虑。流动儿童进入城市教育环境后会面临诸多不适应,这种不适应归根结底是文化不同导致的。

四、结语

通过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研究流动儿童融入城市教育环境的问题时,文化冲突已渐浮出水面,如何解决好城市中的文化冲突因素不是简单的制度政策所能实现的,是一个长期的文化磨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实现诚实文化多元化的过程。

当前流动儿童在流入城市教育环境中的融入并不乐观,造成这一现状的因素很多,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流动儿童所拥有的传统乡土文化与城市主流的现代都市文化的冲突,这主要是从文化冲突的视角看,也应该有其他较为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这是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1]刘成斌、吴新慧.留守与流动—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选择[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司马云杰.文化社会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3]马纯红.文化冲突视角下的农民工闲暇生活问题化倾向解读[J]. 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3).

[4]宋蓓.农民工子女的城市融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7).

[5]聂洪辉.新生代农民工及流动儿童的城市融入探析[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07(6).

[6]周皓、章宁.流动儿童与社会的整合[J].中国人口科学,2003(4).

篇(5)

Abstract: Transportation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real economy, but also the basi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In this paper, a clear station of the general idea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nsportation in "Twelfth five-year" planning is presented. In development mode transformation and structural adjustment, deepening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portation and modern logistics, and accelerating the transition of transportation from traditional industry to modern industry provide guarantee and servi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al economy.

Key words: transportation; real economy;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D922.2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落实“十二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要求,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组织推进。

1稳步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坚持适度超前,继续保持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规模和速度,确保国家扩大内需的重点在建和续建项目顺利建成并发挥效益,完善国家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

公路方面:以国家高速公路网建设为龙头,加强省际连接线(“断头路”)建设。修订国家公路网规划,强化国省道改造,力争“十二五”末路网整体结构优化升级,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水运方面:有序推进沿海港口建设,完善煤油矿箱等主要货种港口布局,加强资源整合,推进以临港工业为依托的沿海港口新港区开发建设。

民航方面:优化机场布局,增强机场保障能力。

邮政方面:加强邮政基础网络建设和增强快递发展能力,基本完成空白乡镇邮政所补建。

2加快推进结构调整。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提出“一条主线、五个努力”的总体思路,明确了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推进结构调整的主要内容和重点任务。“十二五”要把结构调整作为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快推进,务求实效。

(1)深化综合运输体系建设。

(2)深化现代物流发展。

(3)深化科技进步和信息化建设。

(4)是深化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建设。

(5)深化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

3着力推进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深入实施“科技强交”战略,统筹推进创新能力建设、重大科技研发、成果推广应用和标准化建设。围绕交通运输建设、管理的共性和核心技术,继续加大投入,优化资源配置。注重消化吸收前沿技术,加强基础性、引领性重点项目研发,解决制约行业发展的重大关键技术问题。

4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交通运输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衣食住行的重要领域和民生工程。要加快构建衔接顺畅、方便快捷、经济可靠的运输服务体系,保障重点物资和城乡居民生产生活必需品的运输畅通。落实“公交优先”战略,发挥轨道交通、快速公交在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中的骨干作用,建设“公交都市”示范工程,缓解中心城市交通拥堵。加强和规范出租车市场管理。

农村公路是农村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要坚持扩大成果、完善设施、提升能力、统筹城乡的原则,着力改善中西部地区和老少边穷地区农村交通运输设施条件,夯实新农村建设的交通运输基础,推进交通运输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组织实施以西部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为重点的全国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建设工程,进一步改善农村公路网络结构,增强整体服务能力。提高农村公路抗灾能力和安全保障水平,加大农村公路桥梁新改建、渡改桥、安保工程等专项工程的实施力度,强化质量管理。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着力推进长期稳定的农村公路养护公共财政投资体制和运行机制,逐步实现管养规范化、常态化。统筹城乡客运资源配置,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稳步提高农村客运班车通达率,鼓励城市公交向城市周边延伸覆盖。

5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改革开放。按照中央大部制改革的部署要求,继续积极落实好各级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职责,加快职能转变,推进综合运输法制体系建设,逐步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交通运输行政管理体制,努力消除制约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

6持续推进行业文明和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推进和深化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开展好“学树建创”活动。

二、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推进实体经济稳健发展

交通运输既是实体经济的重要构成,又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基础支撑。在发展方式转型和结构调整中,要深化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加快推进交通运输由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提供服务保障。

1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是实体经济稳健发展的必要条件

现代物流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新兴复合型服务产业。交通运输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关键环节和主要载体,在现代物流链条中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用。交通运输与现代物流融合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实体经济发展水平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篇(6)

在遂昌人看来,这得益于自己的文化自觉、自信与自强,让“走出去”成为水到渠成之举。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文相通,文相通才能情相连,文化和艺术最能打动人心。”此次访英文化考察交流团的每一位成员感受有加,他们表示此行无疑是一次中西方优秀文化的交流之旅、交融之旅、交响之旅,更是一次续缘之旅!

文化自觉:畅谈戏剧、执手古城的交流

遂昌对汤显祖文化的那份眷恋和思考,凝固在汤显祖的巨大塑像上,“一直都是人们的焦点”。

400多年前,汤显祖在遂昌任知县5年,任内施政惠民,借俸著书,创作了戏曲《牡丹亭》,后来历演不衰,并被译成多国文字。汤显祖亦毫不吝啬对遂昌这片土地的盛赞,更在诗句中赞其“山也清,水也清,人在山阴道上行,春云处处生。官也清,吏也清,村民无事到公庭,农歌三两声”。

汤显祖厚爱遂昌,遂昌对他这块文化招牌的挖掘更是不遗余力:连续举办五届汤显祖文化节,《牡丹亭》会演与出国演出……诠释的是一部传世戏剧的不朽,一份通入骨髓的文化自觉。

遂昌,浙江西南小山城,汤显祖写就传世名著《牡丹亭》的千年古邑;斯特拉福德,英国南部小城,诞生大文豪莎士比亚的不朽古镇。1616年,两位大师同年仙逝,2000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同列为世界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大师有此“机缘”,而两个小城在发展上也“心心相印”,都是以文化为依托,用文化引领旅游、引领产业、引领经济。

循着这样的脉络,遂昌鼓起了“小马拉大车”的勇气,积极让文化“走出去”―

2012年4月20日,在英国斯特拉福德,汤显祖和莎士比亚这两位誉满东西方世界的戏剧大师,在同一个舞台上进行穿越时空的对话。当浙江昆剧团的《牡丹亭》整剧上演时,从惊梦、冥判、离魂、掘坟到圆梦,艺术的幕布再次拉起,尽情地表现了无国界的文化交流,恰如其分地承载了“牡丹本是遂昌生,从此花开英伦秀”的文化连通。

遂昌县访英文化考察交流团抵达斯特拉福德的第二天,当地报纸《先驱报》头版头条报道了中国交流团参加莎士比亚诞辰纪念活动的消息,并介绍了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及英国民众对中国文化的认知。

在遂昌,深挖汤公文化“仿佛只隔一个转身的距离”,不仅呈现在汤公主题文化中,同样植根在百姓的生活中。民俗是传承的符号,民风是传承的铺设,民情是传承的支点。汤显祖这面文化大旗,遂昌率先举起,并承担推动文化“走出去”的责任,迈出“让珍贵的文化遗产漂洋过海”的第一步。

文化自觉,让文化血脉鲜活不息,让遂昌传颂经典!

文化自信:中西联姻、艺术发展的交融

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执手相叙,是中西文化艺术的交融。

这条由中国浙西南小山城率先开启的中西戏剧“丝绸之路”,不属于一个小城,而属于整个世界;这不是一次无心偶然的举动,而是一份文化自信的厚积薄发。

访英期间,交流团先后接受新华社伦敦分社及英国多家新闻媒体的采访。如果说,2009年是遂昌县与斯特拉福德市揭开文化与教育合作交流的序幕之年,那么,2012年就是两地文化交流互动的突破之年:交流团第一次把《牡丹亭》整剧全本送到斯特拉福德上演;中英双方第一次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剧场同台上演汤、莎两位大师的代表作《牡丹亭》《哈姆雷特》;两地政府第一次正式签订推动双方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协议……汤显祖、《牡丹亭》及遂昌走出国门,创造性地与莎士比亚连接在一起,诸多的第一次,代表的不仅是新兴理念的开启,更是遂昌实践文化自信及文化认同的创举。

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礼堂,交流团被列入特邀嘉宾,这份荣誉,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在斯特拉福德市升旗区旗杆下,交流团代表中国在英国上空升起了鲜艳的五星红旗,这份激动,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市长比尔・道林为交流团的每一位成员佩戴“荣誉市民”徽章,这份骄傲,源于遂昌的文化自信;

在莎士比亚故居,莎士比亚出生地基金会会长戴安娜・欧文先后两次递笔请交流团负责人在莎翁巨幅宣传画像上签字,并写下祝福语:生日快乐。这份厚爱,源于遂昌文化自信。

全本《牡丹亭》在斯特拉福德市及考文垂市连演四场,好评不断。一位看完演出的英国观众甚至当场表示,他特别关注是什么让汤显祖在遂昌激发了如此灵感,写就了400年传唱不歇的传世经典。

对于文化的信仰和追求,两个地处不同空间的小镇是相通的。打造遂昌成为全球汤学研究和戏曲交流中心,这一愿望,在斯特拉福德市政厅迈出了第一步。当杜丽娘与柳梦梅梦中相见,当众花神姗姗而至、翩翩起舞,当观众以一句“verygood”盛赞时,这朵400年的艳丽“牡丹”盛放在莎士比亚的故乡,那道闪烁着东方艺术的美艳光芒闪耀在英国上空―让斯特拉福德铭记遂昌,让西方戏剧界熟知中国昆曲,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

文化自信,让文化遗产传续发展,让遂昌奏响文化强音。

文化自强:走出山城、走向世界的交响

昆曲、汤显祖、《牡丹亭》三个品牌,既是中国的,更是世界的。让异国观众从不了解到了解,从有些了解到更加了解,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跨国交流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在遂昌看来,这只是一份难得的荣誉,更是一种崇高的责任。

凭借一股“小马拉大车”的执着精神,汤显祖文化走出大山,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文化交流大舞台,实现经典化、国际化、大众化―遂昌文化自强之势激情勃发。

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提升遂昌县文化品位,嫁接文化于经济发展,推动文化产业发展。以汤显祖文化为主题,遂昌县建成汤显祖纪念馆,制定汤显祖文化发展规划,成立中国戏曲研究会汤显祖分会,每年举办汤显祖文化节。

此次在英期间,交流团一行与斯特拉福德市市长比尔・道林先生进行了会谈,并签订了遂昌县与斯特拉福德市《关于推进文化交流友好合作框架协议》;遂昌中学与斯特拉福德艾文学院缔结为姊妹学校。并且遂昌将在2014年和2016年与英方深度合作,互惠互动,共奏文化强音。

文化名声惠及民生,循着汤公“劝农耕作”的印记,遂昌在产业发展的内涵和外延上引入文化理念,激发群众参与文化发展的热情和活力,践行“全民参与、惠及全民”理念,实现了“文化便民促跨越,文化乐民促转型,文化富民促增收,文化安民促和谐,文化惠民促交流”。

篇(7)

美丽港起航

25 日,阳光普照下的格浦港,海鸥伴着清风拂过海面,正在这里举办的第二届新万金杯国际快艇大赛是中韩摄影家们摄影交流活动中拍摄的重点。 第二届新万金杯国际快艇大赛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 参赛选手起航 “穿越与交融”国际文化交流摄影家代表团团长杨明在开幕式上讲话

在精彩的开幕式后,摄影家们兵分两路,一队登上船只,对快艇比赛选手进行近距离跟踪拍摄,一队则踏上海边观景台,对格浦港以及整个赛况进行远距离拍摄记录。第一队随船出发,海上的颠簸让人无法站稳,但这并没有打消摄影家们的积极性,大家把身体或倚在绳索上,或靠在桅杆上,支起三脚架, 将镜头伸向远方。随着船的摆动起伏, 大家慢慢适应了这种颠簸幅度,开始在船上移动,寻找各种最佳拍摄角度,将每个参赛船只与选手的风采收入镜中。期间,来自中国宁波的参赛快艇引起大家的特别关注,为了让摄影家可以捕捉到绝佳的画面,宁波号快艇特意围绕在四周转弯、摆动,最后向胜利的终点驶去,留下一个自信的背影。

在80 多岁老船长的指挥下,船慢慢靠岸,摄影家们来到岸边礁石上进行韩国传统民族服饰拍摄,身着长裙的韩国少女踏着海风、伴着传统的韩国民乐在礁石上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游人驻足观赏。曼妙的少女、无边无际的礁石滩、似书卷堆积而起的彩石江峭壁在摄影家的镜头下绽放。

告别了格浦港,摄影团一行人向艺术之都益山进发。益山自古以宝石而闻名天下,传承益山地区特色和百济文化的益山宝石博物馆以其宝石之美与馆藏之珍吸引着世界各地游客的脚步。馆内收藏了11 万8 千多枚珍品,宝石船、弥勒寺址石塔、宝石花等看得人眼花缭乱,宝石的光芒照耀着整个场馆, 自然也吸引了摄影家们的关注。离宝石博物馆不远,一场韩国传统文化饕餮盛宴正在益山艺术会馆上演,身着韩国各时期传统民族服饰的艺术家们在台上尽情地演绎着韩国文化,从民族舞到剑舞,再到陶艺工匠、织网老人,无不散发着独特的韩国古典魅力。中国摄影团队与数百名韩国摄影家齐聚一堂, 在艺术的牵引下,交融互通。 摄影家们在栈道上拍摄格浦港美景 摄影家们正在拍摄身看传统韩目服饰的少女 益山艺术会馆内的织网老人

艺乡风韵 传承千年味道

全州市位于首尔以南232 公里处, 也是全罗北道的政府所在地。1000 多年的历史使全州有着最具韩国特色的传统风貌,韩屋、韩纸、韩食、板索里等韩国文化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此行,摄影团便走进了最具全州特色的地标景点――韩屋村。700 多座韩国传统房屋星罗棋布,具有历史意义的梧木台、庆基殿,艺术气息十足的工艺品展示馆、品牌店,以及现在仍居住的居民区,这些建筑从梁柱到地板采用的都是天然木材,散发着大自然的味道。身着传统韩服的少男少女们漫步于韩屋间的林荫小道,街道旁三三两两的游客嬉笑交谈,慵懒的猫儿在树荫下打着小盹,这些最自然的个体或群体都成为摄影家们镜头下的最美模特。 中韩摄影家们在益山艺术会馆内齐聚一堂 俯瞰韩屋村,各色韩目传统民居星罗棋布 韩屋村内游人如织

传统韩式建筑 独特的建筑材质与构造蕴藏着独特的韩屋文化

来到了有“世界六大美食之都之一” 称号的全州,闻名遐迩的全州美食自然不能错过。其中,以数十种丰富的拌饭食材搭配精心调制的酱料,组合而成的色香味俱全的全州拌饭瞬间就俘获了大家的味蕾。而在全罗北道副省长、国际大使郑焕星先生的招待晚宴上,韩国特色传统美食――韩定食更让大家眼前一亮,拍手称赞。定食,即全席, 古时为君王食用的宫廷膳食料理,后来被士大夫配合各地特有的乡土饮食, 模仿成班家料理,各式小菜摆满桌, 主菜用尽各种方式,蒸、烤、烫、拌, 花样百出,丰富无比的菜色与色彩斑斓的视觉美感,使韩定食成为韩国美食中的登峰造极之作,让人意犹未尽。

探寻高原马耳山的传说

镇安郡的马耳山位于高原地带, 由两座海拔686 米(雌马耳峰)和680 米(雄马耳峰)的水成岩形成,由于其形状酷似马耳,而取名“马耳山”。马耳山的背后还有一个故事:朝鲜太祖李成桂在高丽末担任将帅的某天夜里, 做梦见到仙人对他说“用这个金尺去测量三韩疆土吧”。之后,李成桂在智异山附近的荒山上一举击退倭寇,在回军途中便看到了马耳山,连绵的山势仿佛将梦中的金尺捆绑在一起,于是,李成桂将其命名为束金山,并更加坚定了建国的决心,终于在卧薪尝胆12 年后实现了朝鲜的建国之梦。 马耳山塔寺前堆砌的石头千姿百态

沿着满是绿荫的林间小路,摄影家们一边走一边拍,散落的三两小铺、路边不知名的小野花、碧波荡漾的湖水都在摄影家的镜头下释放着自己的美。有了摄影的乐趣,漫长的山路竟在不知不觉中走完,马耳山塔寺近在眼前。由大小不一的石块垒起来的80 多座石塔,参差不齐地围聚在一座寺周围,石塔的形态大致以一字形和圆锥形为主, 大小变化多端,每座石塔都造型奇特, 耐人寻味。其中以位于大雄宝殿后方的天地塔最为高大,约有成人身高的3 倍之多。据说这石塔是由当时的寺庙住持李甲龙处士在19 世纪末期,独自一人堆叠而成的,至于他是如何堆出这样高的石塔,至今为止还未有明确的答案。

自然造就的神奇山峰,人类创造的奇异石塔,以及耳山庙、银水寺等景观, 都为马耳山增添了无限趣味,也为摄影家们提供了不少创作的源泉。

踏上乌鹊桥 走进春香的爱情之乡

“香丹啊,香丹,推我荡秋千,如同推船入海。让我远离这摇摆的杨柳树,远离如绣在枕端的花草,远离这些蝴蝶和黄鹂群。”

――徐廷柱《秋千词》

南原府使的儿子李梦龙在去观赏广寒楼的路上,对正在荡秋千的成春香一见钟情,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由此展开。

以《春香传》而闻名的广寒楼建于1419 年,广寒楼前有一片池水,象征着银河,池中央建有三岛,乌鹊桥在此跨池而建,相传,只要一年踏上一次这座乌鹊桥,便能求得夫妻恩爱,子女幸福。池塘前的楼阁建筑风格独特,但与其建筑风格相比,更引人入胜的还是春香和李梦龙的浪漫爱情传说。循着千年爱的足迹,摄影家们在春香祠堂、玩月亭、乌鹊桥、春香馆等地纷纷开始摄影创作。乌鹊桥旁,金鱼戏着淙淙泉水从桥下游过,韩国摄影家金先生与中国摄影家胡斌讨论起泉水拍摄的慢门技巧, 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语言环境并没有阻碍艺术的交流,在摄影的世界里, 语言是相通的。 远眺马耳山,两只“马耳朵”十分惹人爱

穿越・交融・收获

篇(8)

关键词:

英语翻译;中西文化;文化差异;影响

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发展的越来越快,促使世界各国经济与文化之间的发展与交流日益密切。每一个国家的文化底蕴都特别深厚,从而使各国之间的文化各不相同、各具特色,语言的差异需要正确的翻译来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各国进行面对面交流时,需要把自身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转换与交流,从而促进国家之间的合作与发展,因此翻译在文化交流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至今,英语这一门语言已经被广泛使用在各国交流中,它成为许多国家文化交流的通用语言,因此英语的翻译准确性以及可靠性是非常重要的,同时也要重视英语翻译,从而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

1英语翻译的重要意义

目前,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促使我国经济与文化与世界各国之间的发展与交流也日益密切,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在不断增长,从而不断的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英语目前已经成为各国文化交流所使用的语言,因此英语翻译不仅能促进中西文化的交流,还能在各国文化沟通与交流时向外国宣传中国的传统文化,让世界各国了解我国的文化。同时也能了解更多西方文化,丰富我国的传统文化,使其不断的可持续发展与进步。英语翻译在促进世界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起着重要的作用,其也是文化交流与沟通的重要桥梁,从而实现不同国家之间的相互交流,让彼此更加了解不同的文化涵养,从而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英语翻译对促进中国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准确无误的英语翻译不仅能使我国传统文化吸取西方文化的优点而改善我国传统文化的不足,还能向西方了解更多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点,从而扩大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范围。我国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必须要做到引进来,走出去,才能使传统文化快速发展。英语翻译能加强世界各国之间的密切联系,因此正确的翻译各国文化的本质,不仅能实现文化共享,还能推动世界各国文化的相互交融。我国属于友谊之邦,希望与世界各国进行文化交流与文化互动,通过英语翻译能大力加强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各国建立深厚的友谊,从而促进经济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2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

2.1地域文化的影响:

俗话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的地域文化也各具特色,不同的地域文化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因此,在英语翻译时要充分考虑地域文化背景,才能使英语翻译的内容具有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能使人们能充分了解不同地区的文化,还能使不同地域的文化相互交融与传播,从而实现文化共享,促进不同地区的文化交流与发展。

2.2历史文化的影响:

历史文化的发展的不同也会影响英语翻译的质量与效果,不同的民族和国家经过时间的洗礼与发展,形成了不同的具有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因此,在英语翻译时,翻译官要充分了解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和熟悉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从而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使人们更详细的了解中西文化。如果翻译官不重视中西文化的历史发展,不仅无法让人们理解相关文化信息,甚至可能会出现历史知识储存不够而被人认为无知。因此,翻译官必须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历史文化,从而更好的诠释文化信息。

2.3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人类文化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地区的宗教文化各不相同,人们信奉的宗教也是不一样的。我国人们所信奉的宗教不仅仅是我国的宗教文化,如儒教和道教;还有外来的宗教文化,如佛教。这三大宗教目前在我国相互渗透、相互影响,为我国的宗教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外国的宗教文化思想与我国的宗教思想是截然不同的,它是有基督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共同形成的,因此翻译官在翻译时要考虑到宗教文化的差异而对人们对不同事物的理解与认知,从而确保翻译的精确性。

2.俗文化的影响:

不同的地区拥有不同的风俗文化,在我国风俗文化较为丰富,比如南北之间的风俗文化,大陆与港澳台之间的风俗文化等等。不同的民族与地区的风俗文化都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这些风俗文化大多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与不同区域的经济、文化等有着紧密的联系,形成了该地区的民族特色。因此,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重视不同地区风俗文化的影响,了解当地的人土风情,而确保文化知识的传播以及加大传播速度。

结语:

综上所述,在英语翻译中,翻译官要充分考虑到中西文化存在的差异而带来的影响,也要重视不同民族和地区的地域文化、历史文化以及宗教文化和风俗文化给翻译带来的影响,从而实现不同语言的文化交流与沟通,促进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以及可持续发展,也能促进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

作者:李陵霜 单位:重庆市武隆县火炉镇中心小学校

参考文献

[1]王晓晓.英语翻译中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分析[J].海外英语.2016(09).

[2]伍燕杰.浅谈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J].读书文摘.2016(14).

篇(9)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20-0016-02

“一带一路”建设开始三年来,起步顺利,开局良好。

“一带一路”涉及全球一半以上的人口,40%的GDP和75%的能源资源。现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其中,中国同34个沿线国家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同20多个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300多个有影响力的标志性项目逐步落地,投资总值759亿美元。

1992年,作为中国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参赞衔副代表(主管文化),本人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十年》重走古丝绸之路活动引回中国,向世界宣传丝绸之路,为“一带一路”宣传做了铺垫。自此,大大促进了国内的古丝绸之路研究,至今已做了26年研究。

一、敦煌是丝绸之路的文化结晶

敦煌石窟是人类文化的瑰宝,反映了丝绸之路沿线各种文化的交融。莫高窟始建于公元336年,没有丝绸之路的支撑,在人烟稀少、水源奇缺的敦煌开建这样大的工程几乎是不可能的。此后这一工程延续千年,和万里长城一样是世界持续时间最长的工程。其工程量之大、所需劳力和各种专业人才之多,没有丝绸之路的支撑也是不可能的。这说明古丝绸之路就是一条文化之路。

大家在敦煌可以实地看到,敦煌石窟多种文化、多种宗教交融,多个民族和谐相处的艺术再现。这对于“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公开、包容的宗旨,不仅是一个生动的诠释,而且给出了创新的启迪,这是使古丝路焕发生机的宝贵遗产。

丝绸之路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路。

丝绸之路有包括敦煌在内的近500个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分布在沿线国家,占世界总数的1/2。因为本人曾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委员会中国委员,因此深刻了解不同国家的遗产具有明显的普遍价值,是人类共同的遗产。这就是丝路沿线国家文化自信的积淀和基础,也是我们文化交流、分享学习、借鉴和创新,使文明古国复兴的源泉。

二、丝绸之路以建设性的包容补今天经济全球化的短板

今天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人类的福祉,但是今天经济的全球化遇到一些挫折,“一带一路”建设正是针对这种情况提出的一项创新性举措。敦煌不仅给世界提供了文化交流的借鉴,在其他方面也有重要作用。

中国的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汉代沿丝绸之路、尤其是沿我们所在的河西走廊段长城的修建和河西走廊行政管理机构的建立,其重要作用之一是保护丝绸之路畅通,使人类历史上第一条大规模的欧亚交流之路得以持续。也正是由于沿线各国在通路安全和行政管理的保障,古代丝路才得以畅通。而古代丝绸之路几起几落,丝绸之路衰落和中断之时,正是安全得不到保障的时候。目前中国在南海领土岛礁上的工程建设和行政管理出于同样的目的,支撑和促进国际贸易的繁荣,对古丝绸之路文化交流的借鉴有助于消除全球化认识上的障碍。

古丝绸之路也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融,西欧就以洛可可艺术装饰元青花瓷瓶,显得很和谐,现已有很多藏品流回中国,这个借鉴也可以说明经济全球化是互益的。

三、丝绸之路沿线以人与自然和谐的水文化建设沿线国家的命运共同体

本人早在1992年就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制定了水资源缺乏的指标体系,目前已在中国、美国和法国等多国应用。丝绸之路沿线多为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地区,当年借鉴了水资源更缺乏的河西走廊(降水30~160毫米)的经验使得古代丝绸之路在国际上持续。

水是生命的源泉、生活的必需和生产的基础。今天“一带一路”建设大力提倡珍惜和保护自然资源,人与自然和谐的水文化必将促进沿线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科学利用,建设海绵城市。“一带一路”不仅不会破坏生态,还会进行生态修复,使丝绸之路成为一条“绿色之路”,让沿线国家共享。

本人在2001年就主持制定和指导实施了经国务院总理办公会议批准的《黑河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当年共四个规划被总理批示为“一曲绿色的颂歌”,至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四、“一带一路国际科技工业园区联盟”成立,科技、文化合作是重点

篇(10)

第二部分:根据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和教学重难点。

第三部分:设计本节课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第五部分:课后教学反思。

第一部分: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这节课的内容要求很笼统,只要求学生知道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我认为,这节课不仅要求学生了解辽、西夏、北宋的基本建立情况,还要知道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特别是战和背景下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

【教材分析】

本节课内容处于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二主题单元“多元文化碰撞交融与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第一课,这段历史是从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和五代十国的战乱,到金与南宋的南北对峙,再到元朝统一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碰撞交融的一个典型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和文明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历史发展阶段,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

【学情分析】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学习,七年级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能够从史料和历史信息中发现问题,但在民族关系史和文明发展史的认识上相对肤浅,再加上以前固有的汉族中心论对他们的影响也比较大,这些都需要教师正确、合理的引导。

第二部分:根据课标解读、教材和学情分析确定教学目标、评价设计和教学重难点

【教学目标和评价设计】

1.通过阅读课文,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建立情况,设计辽、北宋、西夏建立情况简表和示意图,提高收集整理、提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阅读历史地图的能力,用不同方法表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2.以澶渊之盟为例,了解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并通过讨论两个问题:“假如你是宋朝的百姓,你愿意接受这样的和议吗?宋夏和议与澶渊之盟有哪些相似之处?”提高辩证综合分析能力和客观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通过宋辽、宋夏间的双边文化交流,了解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碰撞与交融,认识中国历史和中华文明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具有巨大的凝聚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辽、北宋与西夏的并立。

难点:正确认识宋辽、宋夏之间的战和关系及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第三部分:设计本节课的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基本理念和出发点】

我认为,这节课绝不是让学生简单地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基本建立情况和他们的战和关系,一定要把这段历史放在中国历史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大背景下,放在中国境内的各民族发展与融合的大背景下,放在历史上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碰撞与交融的大背景下,去理解辽、北宋与西夏的并立关系。

第四部分: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课堂教学活动预设方案】

马克斯・范梅南在《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一书中曾说过:“教育需要转向体验世界。体验可以开启我们的理解力,恢复一种具体化的认知感。”所以,我确定的教学活动预设的原则是:一定要让学生在体验、探究的基础上自然地去感悟历史,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得出自己的结论。在导入环节,我们从外国人对中国的称呼导入新课,这样既尊重当时的历史现状,也便于纠正一些人的汉族中心观念,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从而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环节,我们把整节课的内容整合为崛起、战和、交融三大板块,每一板块均配一句宋朝的诗词来概述这一板块的主题,这种呈现方式既可以跳出传统的教学模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又可以清晰地展现历史发展的线索,便于学生理解和把握。

华盛顿大学的一个条幅这样写着:“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领会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所以,在“崛起”板块,我们通过“自主学习,归纳总结”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辽、北宋、西夏的基本建立情况;在“战和”板块,我们通过“合作探究,辩证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宋辽、宋夏间的战和关系;在“交融”板块,我们通过“直观体验,感悟总结”的途径来突破难点,全面认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在这一环节中,我充分地利用多媒体教学的直观性特点,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方式,给学生呈现适当的历史史料,以帮助学生体验和探究,从而高效完成教学目标。

在感悟和升华环节,我从契丹族和党项族最后融入其他民族入手,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中华民族是历史上各个民族相互融合、不断发展而形成的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华文明是在各民族文化相互碰撞、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创造的。

第五部分:课后教学反思

上一篇: 工程建设信息管理 下一篇: 医学技术类就业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