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资源的开发汇总十篇

时间:2024-01-08 14:40:16

教学资源的开发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1)

就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得出很多关于教学资源整合与应用的新看法,教学资源包括课本教学资源,课外教学资源。课本教学资源又包括课题导言和正文、图片、旁栏思考题、小资料和课后练习;课外教学资源包括与课堂有关的小故事、教师自己创设的导言、学生身边的与课堂有关的知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等等都可以成为教学资源。从教学资源开发角度来说,前者是有限的而后者是无限的。什么时候利用好课本资源?什么时候开发好课外资源。这正是我探讨解决的问题。

作为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是研究课本教学资源,利用好课本教学资源。这是教学的最低要求。一般导言和正文是我们处理的主线。教学可以按顺序一步一步的讲下去,我们也可以叫按部就班,然后将小资料、旁栏思考处理一下。这种教法一般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兴趣。如《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的课题中“性别决定”的教学,就应用此方法,但是效果不好。所以,一般优秀的教师会将课本资源按照自己的理解并整理为自己的语言,按照学生易接受的方式呈现,这样的教师能很好的抓住学生的心,并将教学带到自己的空间,并适当的将小资料、旁栏思考题融进来。这种应用教学资源的方法很多学生易接受,但随着教学的进程,越往后越易疲劳。通常我们优秀的老师上课也就是按这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如何解决仅用课本教学资源带来的不利,教师还可以开发学生身边的教学资源。这也是教育快乐的源泉。

教师能否在应用和开发教学资源上更吸引学生,使上课更有效率,很大程度上看他对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能力和技巧有多强。我们可以通过课堂研究的结果来说明这一点,如:在《神经调节》的教学中教师引如排尿反射的例子并详细分析学生上课时想上厕所的过程,这个教学资源的应用使学生明白知识就在身边,学习的热情大增,教师还在这节课教学中应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使学生直观的了解知识的本身,在《呼吸作用》的教学中,教师将学生起立的动作需要能量的例子用于导入,使学生马上进入学习的状态。并事先安排学生自学有氧呼吸的知识,并将学习结果:“学生自创有氧呼吸图解”,作为教学资源,这样教师给学生留下了创造的空间,学生有了创造力,素质教育也就解决了。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2)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离不开资源保障。合理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应在对其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遵循其原则,把握其规律,方能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内涵

所谓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是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指一定时期,根据教育者的需要,对潜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使之成为现实资源,或对现有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未知功能进行挖掘,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分类

合理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开发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资源开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资源开发。对于每一类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开发,又可以做更加细致的分类,比如,对景观性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风景的不同特色分为各种景点、景线或景群;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也可以分为主体资源、信息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可根据文化的特点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文化资源开发等。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内容的不同进行开发分类,要求人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积极开发的同时,应更注重对社会资源的开发。

(二)横向开发与纵向开发

按照开发的方向不同,可以把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分为横向开发和纵向开发。横向开发是指从实现科学发展观教育目的的需要出发,对各种不同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进行广度开发;纵向开发是指对某一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功能做深度开发。这一分类有利于拓展和深化人们对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思路和认识。

(三)单向开发与综合开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综合程度,可以把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分为单向开发与综合开发。单向开发是指对教育资源的一种功能进行开发,它可以加深我们对某一具体资源的特定功能的认识。综合开发既包括对一种教育资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开发,也包括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多种功能同时综合开发。如人们在对景观性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社会资源,以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利于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四)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数量开发注重的是教育资源数量的增加,质量开发是指在重视科教育资源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更注重教育资源质量的提高和升级。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要合理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必须遵循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原则。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事求是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教育者应了解相关资源的综合状况,客观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现实需要。因此,教育者必须把资源的综合状况和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此为依据确立具体的开发计划。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

(二)系统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是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并从属于更大系统(环境)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整体目标的实现是全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的效率取决于全部要素协同的努力,而不能仅仅依靠某种或几种要素的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宏观高度来看待和开发相关资源。具体来讲,系统性原则要求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教育资源各子系统的单项开发;二是注重教育资源系统的综合开发;三是保持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与环境相适应,即与所面对的所有其他事物和外部因素相适应。

(三)动态性原则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要开发的资源也同样如此。它既包括已有资源的质和量的变化,还包括新资源、资源的新用途、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出现等,所有这些有关资源变化的情况都必然会影响到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手段、方法和技术的变化。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思想发展走向,超前开发出未来科学发展观教育所需要的资源,从而防患于未然。例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度的提高,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为此,当前科学发展观教育尤其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抢占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四)效益性原则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人们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是有明确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要发挥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功能和效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功能和效用实质上是效益问题。如果目的不明确、效用不大、效益不佳,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是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3)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离不开资源保障。合理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应在对其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遵循其原则,把握其规律,方能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提供正确的理论指导。 

 

一、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内涵 

 

所谓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是指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的、有利于实现教育目的的各种要素的总和。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开发,是指一定时期,根据教育者的需要,对潜在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进行挖掘,使之成为现实资源,或对现有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未知功能进行挖掘,充分发挥其潜能,从而有效地服务于学习实践活动的动态过程。 

 

二、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分类 

 

合理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必须对其进行科学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开发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一)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资源开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内容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自然资源开发与社会资源开发。对于每一类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开发,又可以做更加细致的分类,比如,对景观性资源的开发,可以根据风景的不同特色分为各种景点、景线或景群;对于社会资源的开发,也可以分为主体资源、信息资源、精神资源、文化资源的开发。对于文化资源的开发,还可根据文化的特点分为传统文化资源开发、现代文化资源开发等。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内容的不同进行开发分类,要求人们在对自然资源进行积极开发的同时,应更注重对社会资源的开发。 

(二)横向开发与纵向开发 

按照开发的方向不同,可以把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分为横向开发和纵向开发。横向开发是指从实现科学发展观教育目的的需要出发,对各种不同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进行广度开发;纵向开发是指对某一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功能做深度开发。这一分类有利于拓展和深化人们对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思路和认识。 

(三)单向开发与综合开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综合程度,可以把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分为单向开发与综合开发。单向开发是指对教育资源的一种功能进行开发,它可以加深我们对某一具体资源的特定功能的认识。综合开发既包括对一种教育资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开发,也包括对多种教育资源的多种功能同时综合开发。如人们在对景观性自然资源进行开发的同时,积极开发社会资源,以发挥教育资源的整体优势。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利于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四)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 

按照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层次的不同,可分为数量开发与质量开发。数量开发注重的是教育资源数量的增加,质量开发是指在重视科教育资源数量增加的基础上,更注重教育资源质量的提高和升级。 

三、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原则 

 

要合理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必须遵循科学的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原则。具体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实事求是原则 

在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过程中,教育者应了解相关资源的综合状况,客观把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现实需要。因此,教育者必须把资源的综合状况和现实需要有机结合起来,并以此为依据确立具体的开发计划。这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对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 

(二)系统性原则 

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是一个由若干个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子系统构成的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并从属于更大系统(环境)的有机整体。系统论告诉我们,系统的整体目标的实现是全部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系统的效率取决于全部要素协同的努力,而不能仅仅依靠某种或几种要素的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宏观高度来看待和开发相关资源。具体来讲,系统性原则要求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必须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加强教育资源各子系统的单项开发;二是注重教育资源系统的综合开发;三是保持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与环境相适应,即与所面对的所有其他事物和外部因素相适应。 

 (三)动态性原则 

世界上的一切物质都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教育活动中,要开发的资源也同样如此。它既包括已有资源的质和量的变化,还包括新资源、资源的新用途、新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的出现等,所有这些有关资源变化的情况都必然会影响到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手段、方法和技术的变化。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当前社会的发展趋势和人们思想发展走向,超前开发出未来科学发展观教育所需要的资源,从而防患于未然。例如,在信息社会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程度的提高,网络已成为人们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为此,当前科学发展观教育尤其要加强网络资源的开发和运用,抢占科学发展观教育的网络阵地。 

(四)效益性原则 

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人们开发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是有明确目的的,其目的就是要发挥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功能和效用,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而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的功能和效用实质上是效益问题。如果目的不明确、效用不大、效益不佳,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和意义。用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是科学发展观教育资源开发必须遵循的原则。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4)

一、小学科学教学资源的特点

小学科学教学资源是多种多样的,要有效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使教学资源在 教育 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教学资源的特性。

1.生活性。教学资源内容的选择应与小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并且能够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需要、唤起积极的思维活动和探究欲望。科学的特征之一就是抽象性,这种抽象性使科学知识超越学生的日常经验,并与日常经验情景相分离。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学习科学教学的价值基础,离开学生的生活情景,科学教学中的知识就会丧失其价值基础。学科材料对男孩和女孩来讲都失去了生命力,变成了相当死的东西,这是因为它与情景分离开了。学生的活动范围构成了他们的生活世界空间,在这个空间里包含许多资源,学生在这个真实的空间活动中才会提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都源于他们对生活世界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他们熟悉的素材作为学生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探究身边常见的事物,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探究性。探究性即教学资源要能够支持学生的探究活动,有利于学生从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证据、进行实验等探究,从而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教学。它要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的 发展 、体现科学的本质、突出科学探究,并反映当代的科学成果。因此,开发的教学资源要具有探究性,要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探究,或者有利于学生在探究中的学习。

3.开放性。教学资源的内容要具有以科学为中心的开放性,即向科学技术前沿、生活、社会开放,提供资源的信息渠道具有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性,即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究活动获取各种信息,而不是被动的接受信息。科学教学开放性不仅表现在科学教学学习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选择空间和创新机会。如科学教材中要求学生饲养并观察蚯蚓,但在没有蚯蚓的学校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条件选择其他的动物来代替。这种开放性还表现在,要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 自然 、 网络 和各种媒体中的资源进行主动的科学学习,将学生的科学学习置于广阔的背景之中,帮助他们不断扩展对周围世界科学现象的体验,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5)

21世纪人类正以突飞猛进的速度步入信息时代,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已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已在化学教学中广泛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否成功地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资源的质量,尽管市售资源库及网络上的中学化学资源丰富多彩,论文、课件、试题等应有尽有,但根据我国的新课程标准,体现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的网络化学教学资源的建设较少,按照正常教学顺序的系统课时教案、学案、练习、课件等备课资料较少,在现实教学中,真正利用互联网为教学与研究服务的还不很普遍,因此,如何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自行设计制作适应课堂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如何利用这些资源更好地促进新课程改革的相关研究成为广大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和热点。

一、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意义

多媒体和网络技术能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图文声像并茂,综合刺激多种感官,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的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可以使任何人在任何时间、空间里都可以学习到他所需要的知识。利用计算机网络开展网上教学活动,构建虚拟网上学校,建立网上教学资源,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有机整合等已成为教学研究的热点和重点。作为课程整合必要的前提,教学资源的建设至关重要,如果没有高质量的教学资源以及深入的教学资源应用,就谈不上学生自主学习,更不可能让学生自主地探索和研究,同时也无法使教师对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

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而全面补充了化学教学资源,尤其是与化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教学素材。有好的教学资源不代表有好的教学效果,只有对资源科学地利用才能提高课堂效率。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化学教师,把在网络基础上的现代教育技术、化学科学的特点以及传统教学模式三者融合起来,建构一种适应新世纪教育改革需求的教与学的模式,是新世纪中学化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原则

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主要以应用广泛的多媒体课件为重点,通常所说的多媒体课件,就是指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合为一体,来解决教学中学生不易理解的、比较抽象、复杂的、教师用语言和常规方法不易描述的某些规律和难以捕捉的动态内容的教学软件。多媒体课件的作用主要是模拟实验场景、直观显示教学内容和以人机交互式的教学形式辅助课堂教学。

(1)开发应与现行教学大纲、教材紧密配合。多媒体课件的用途在于以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活动。制作课件的目的在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其他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真正为教学服务。使用课件应恰到好处,适时适度,避免成为教材的翻版或喧宾夺主。在确定课件的内容时,要注意选取那些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

(2)必须具有科学性、独创性。制作多媒体课件应保证课件内容正确、选材典型和具有代表性。模拟实验、动画应符合科学原理,不能为追求效果而违背教材的真实反映。

(3)应具有丰富的信息含量。多媒体课件能够对多种媒体进行集成,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制作课件时应利用课件的集成性,丰富课件的知识含量。但并不是简单意义的多种媒介体堆砌,应注意图形、文字、色彩、配音等方面的合理配置,对于内容应做选择性的精简。

(4)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制作课件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利用多媒体生动活泼的形式,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要具有直观性、交互性和可控性。直观性:指其他教育媒体无法实现的教材中的难点、疑点、枯涩抽象的知识内容,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来实现直观教学。

交互性:交互性是现代多媒体手段区别于传统信息交流的主要特点之一。传统信息交流媒体如幻灯片、挂图等,只能单向地、被动地传播信息,而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实现人对信息的选择控制和信息反馈,实现信息的交互操作。

可控性: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综合处理和控制多媒体信息,并按教师的要求分步骤、有顺序、可重复地表现出来。转贴于

三、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流程

(1)课件设计。教师根据教学目的、教学要求设计出课件的制作和实施方案。主要包括:选择课件主题、明确课件的演示目的、确定课件的内容及控制过程等。注意选择那些内容比较抽象、规律不好理解、要领难以用语言描述的教学内容作为课件的题材。

(2)脚本创作。脚本的创作是指课件设计明细化,详细说明课件的步骤、场景、动画效果、流程的控制、素材的使用等内容,还应明确指出整个课件的屏幕设计效果,各画面间的链接关系等。

脚本的编写是课件设计的重要环节,是课件制作的依据。脚本的质量将影响课件的演示效果,只有知识准确、构思严谨、叙述明确的脚本,才能制作出高水平、教学效果好的课件。

(3)准备素材。依据脚本内容要求进行素材的收集、选择和处理的过程。素材的准备过程既可以采用扫描、录音等方法,也可以使用现有的素材。素材是指课件中所用到的声音、图片、文字、视频、动画等,其创作是通过摄影、绘画、录音、MIDI制作等手段来得到。

(4)制作与调试。制作与调试是具体的课件创作与检验过程。在选定了制作软件后,依据脚本添加素材,进行屏幕设计、结构编辑等,构成一个完整的教学辅助软件。软件制作完成后,进行调试,检验屏幕效果和控制流程,经修改后达到最佳效果。

四、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的建立

网上有大量的丰富的化学教学教研资源,但处于无序分散状态,国内也无固定的、权威的中学化学教学教研资源网站,也没有专门机构对网上形形色色的化学资源进行过滤、整理、加工,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制作需要大量的素材,特别是动画、视频、图形、图象、声音等等需要大量工作的材料。每一位教师的教案、论文、课件、试题等资源,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辛勤劳动的成果,这些资源都是发分散的、不系统的、不共享的,若对这些零碎的资源进行积累、分类、整理,建立“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实现资源的网络共享,并给教学提供一个研究的平台。网站设新课程研究、高考研究、教案学案、试题汇编、课件交流、化学实验、化学竞赛、网站推介、课题研究、趣闻轶事、在线测试等一级栏目,并在一级栏目下设学习体会、学习指导、学习反馈、综合信息、年级内容分类、章节单元教学设计等二级栏目,教师可以随时将开发或收集的资源上传到相应栏目下,同时可以下载所有资源用于教学和研究。

五、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利用

以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理论为指导,以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网站建设为基础,结合网站的提供丰富的学习背景材料、扩展学习材料和各种类型的多媒体素材,研究课堂教学中各种媒体素材的应用时机和效果,对于“只能意会,不能言传”或“说不清楚”的情况,如何虚拟现实才能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知,对于过分理性抽象的教学内容,如何由静到动帮助学生掌握理解概念,对于学生学习中有困难的问题,教学中需要突出的重点,如何反复重现强化教学效果等。探索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教与学的途径与方法,构建体现课程改革理念基于网络教学资源环境的新型教学模式,有效促进教学改革,提高化学学科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功能,使计算机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探索的认知工具。通过课题的研究与实践,收集和开发便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如与本学科相关的趣味知识、人文史话、专题讲座、学法指导、网站资源、学习经验交流和网络课程等,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课外读物,开阔学生的视野,有效的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改善教学管理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树立信息意识,教会学生使用网络,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在网络环境中培养学生判断、选择、整理、处理信息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索使学生学会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学习的方法和经验。

总之,本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建立了课题资源网站。通过对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发现,教师在进行课题研究以后,资源得以共享,方便了备课,节约了大量时间,学会了资源开发的方法和流程,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效率,但同时也出现多媒体资源应用较多以至于忽略了板书的设计,使学生不能整体把握课堂,甚至用课件演示代替实际实验的现象,如何合理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及提高教师开发和应用资源的水平还需要进行深入研究。中学化学教学网络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中学化学教学科研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资源保障,从根本上改变了化学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在中学化学的教学中充分发挥网络资源的辅助作用,积极探索现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多元化教学环境的新教学模式,真正做一个既懂电脑又懂化学教育的两栖人才,这也是新时代教师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1.天风岐,王文彩著.中学化学教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1~200

2.张森,宗绪锋.多媒体CAI课件基本原理与制作技术[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0.1~67

3.方其桂.多媒体CAI课件素材获取与制作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1~95

4.王玉华.Flash多媒体CAI课件制作实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1~45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6)

挖掘数学教材资源

数学教材是数学课程资源的核心部分。它除了学生常用的教科书外,还包括各种教辅用书、教学挂图、各种实践活动材料、多媒体软件及报刊杂志等。生活中到处有数学,作为一名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捕捉生活现象,结合实际教学,灵活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地对教材进行整合、补充、扩建和裁剪。在教学“体积”和“容积”这一内容时,教材只在概念上对二者进行表述,学生似懂非懂,教学时我拿了一个实心正方体和一个盒子,从一个能装东西和一个不能装东西来区分体积与容积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学生很快就接受了。这种富有创意地对教材进行补充具有“直观性”和“可接受性”。

挖掘数学实践资源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数学教学,要善于运用与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相适应的大众化、生活化的教学手段,融“数学味”与“生活味”于一体,有助于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面积计算”这一内容时,我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的花圃、走廊、操场进行测量和计算,并让同学们以平面图的形式绘制。在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我让同学们模拟超市购物,让他们学会用人民币去购物。学习“统计”时,我让学生分组分别对学校的各班学生人数、男女人数、留守学生人数进行统计,并把统计结果进行核实和公布。这种生活化、活动化、综合化的数学课让学生学得既轻松愉快,又富有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刺激。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活动”的主体,综合并灵活运用数学知识,“活”化课程资源。

挖掘数学信息资源

在信息技术未进入课堂以前,数学课上起来显得枯燥乏味,如今除了能充分运用投影仪、音响设备等常规的教学设施外,还可以利用电视机、VCD和即将开通的“远教”资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努力使自己接受信息技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式作新的探索。在教学“分数的意义”第一课时,我创设了一个“猪八戒分西瓜”的情境。猪八戒想把西瓜分给师傅、师兄和沙师弟吃,他是怎么做的?后来又是怎么吃的?随着画面的不断出现引出学生急于探究的问题。学生因趣生疑,因疑增趣,主动学习。

挖掘数学差异性资源

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如十个手指头伸起来不一样长,不同的学生知识面有宽有窄,学习水平有高有低,认知能力有强有弱。对同一个问题,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由此会产生许多不同的解题方法,形成了对数学问题的丰富认识,成为学生之间互相启发的重要资源。对待这种差异,我们要保护并利用,从而实现互助互学,共同提高,共同发展。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7)

一、引言

教学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一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提高了高校的师资水平,从而加快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完善了高校的教育体系,让高校的社会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教学资源的开发,给学校、教师、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帮助,更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建设。

二、教学资源的概述

教学资源,顾名思义,是辅助教学工作顺利进行的相关资料和条件。根据其内容可分为教学资料、支持系统以及教学环境三大类教学资源。教学资料通常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书籍、教具、补充素材、辅助软件、课件以及课程案例等相关材料。支持系统主要是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而提供的辅助材料,其中有信息、能量、学者以及设备系统支持,常见的支持系统有多媒体设备、黑板、校园知识网、电子书城、图书馆等。教学环境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书店等相关场所,从广义上将,凡是有学者和辅助学习的相关资料所在场所,其中学习的人员与资料深入交流、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相互沟通的场所,具有教学资料开发的相关情境,都称得上教学环境[1]。

三、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一直是学校、教师、家长以及社会关注的焦点。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能让高校的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让高校的教育理念有所突破,更是能够贯彻落实高校教育的宗旨,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为社会主义培养新一代接班人,从而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但是,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师生和学校对创业创新教育的理念理解存在偏差、师资水平严重不足、创新创业的教育方法和内容过于理想化、创业形式与社会实践脱节、创新创业的研究深度不够。创业环境缺失等诸多问题,因此,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改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势在必行。

四、教学资源开发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析

1.加快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快了高校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首先,高校通过教学资源的开发,加快了大学生创业基地的建设。例如,高校投资建设大学生创业基地,让各个院系的大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的专业在创业基地中,发挥所长。其次,高校利用教学资金,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进行资助,鼓励大学生创业,并同时给大学生诸多建议,让大学生在在创业的道路上体现自身的价值。最后,高校还利用教学资源,在校内进行大学生创业竞赛,是学生充分的感受创新创业的生存法则,从而为以后步入社会积累足够的经验。2.深化创新创业的教育理念教学资源的开发,带动教育创业体制的改革的一大创新。一方面,高校传统的创新创业理念,只存在于书本和课堂上,真正运用到实践中,还是少之又少,而教学资源的不断开发,创业的理念不断创新,形成更丰富的创业教育体制。例如,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下,高校教师开始采用定岗创业实习的教育理念,让高校学生在学习期间,真正意义上的去实习基地进行定岗创业,模拟创业流程,从而使学生充分的感受到创业的乐趣。另一方面,教育资源的开发,让学生定岗模拟创业实习的经历,以成绩分数的形式,放在大学生高校学生学期的成绩档案中,以帮助学生在真正毕业步入社会做更好的铺垫[2]。3.让创业教育有了科学的定位教学资源的开发为创新创业教育统一了科学的定位。一方面,教学资源的开发,帮助学生在创新创业的过程中,对个人的创业道路有了更明确的思想定位,从而提高了自身的综合能力,使得大学生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不仅消除了大学生创业的恐惧心理,解决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提高了学校大学生的就业率。增加了社会的就业机制,进一步这增强了各行各业的经济活力,全面促进了社会的经济体制的持续发展[3]。

五、结论

综上所述,教学资源辅助和推进了高校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文章通过教学资源和高校创新创业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分析,旨意强调教学资源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和价值体现,从而进一步推动教学资源的开发,同时带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邓淇中,周志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问题与对策[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4,5(1).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8)

二、运用生活实践感知促进学习理解

小学科学教学中的许多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教师要重视理论与生活实际的联系,紧密结合学生生活感知组织开展教学工作,便于学生加深理解,也能够提高教学生动形象效果。例如在《怎样搭配食物》一课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介绍食物科学搭配的方法原则。一日三餐是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入手,要求学生回忆自己家庭生活中一日三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是如何搭配的,再对照教材中科学搭配食物的原则与要求,通过对比分析自己家庭在饮食结构、食物搭配方面存在着哪些问题,并以小组为单位相互讨论交流各自生活中的食物搭配是否科学。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直观感知效果,也能够更好地指导他们生活。在开展分析研究之后,学生对如何科学搭配食物具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笔者指导学生拟定科学搭配食物的计划方案,回去向父母进行宣传,进一步提高科学饮食水平,这就体现了学以致用的良好效果,使科学学科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成长。

三、运用校内基地资源提高教学成效

当前,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许多学校都建立起了校内实习基地,有植物角、动物角、花圃、科技角等等,在校园内为学生全方位开展学习、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提供了便利条件。小学科学教学与这些校内实习基地的功能联系最为紧密,教师要将教学活动搬出教室,带领学生开展他们感兴趣的活动,在校内基地资源的利用中提高理解效果,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研究能力。例如《我们来养蚕》这一系列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观察桑蚕、了解蚕的生长周期与变化结果,笔者在校内生物角和学生开展了养蚕实验活动。在专门工作人员的配合下,学生全程参与养蚕活动,每天有专门的小组去观察记录,最终形成有关养蚕的观察报告。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不仅培养了动手操作能力,而且细致观察后对蚕的生长过程具有了更加直观形象的认识。校内基地资源是科学学科不可多得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充分发掘,还要鼓励学生提供一些辅助材料,共同完善大家的学习园地,使基地能够为科学学科的拓展教学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四、运用课外专题活动提高掌握效果

科学学科与社会生活密切联系,教师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结合当前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将其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组织学生开展系列专题活动,提高学生分析研究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大有益处。例如在《我们的食物安全吗》一课教学之后,笔者和学生认真分析当前食物安全存在的问题,从水污染、空气污染、农药残留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并要求学生组成四人小组,课后以食品安全为主题,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走访亲朋好友,了解本地区在食物安全方面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社会各界开展了哪些工作等等。学生经过认真调查研究,对本地区食物安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尤其对粮食、蔬菜农药残留,地沟油、病死猪肉、病死家禽等方面具有较大危害性的因素具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还结合自身调查研究情况创作出了调研报告,提出了专门建议,巩固了课堂教学成效,也加快了学生能力培养的步伐。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9)

一、进行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的背景下,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显得越来越重要。不过,教学资源是多样性的,如何在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时做到合理充分地运用,发挥资源的价值,将成为开发利用资源的重要课题。对于学生提高学习的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有着重要的意义。语文教学资源总地来看,可分为课内和课外教学资源。

1.教材是最重要的课内教材资源,在教学活动中教材是首要因素,教师教学或是师生互动都离不开教材的辅佐,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就要根据教材进行备课,要对教材进行理解和研究一番,充分掌握教学目标,学习的重难点。最重要的是,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决定运用何种教学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充分掌握重难点,使教学资源发挥到极致。

2.相对于课内教学资源,课外的教学资源就显得丰富得多,教师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样的资源,主动建立一些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活动、组织等,并引导学生去完成。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与日常生活中息息相关的东西都有可能成为教学资源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例如,多媒体、辩论赛、展览、广告、古迹、自然景色、旅游景点等,都可以作为教学资源的素材,帮助学生进行实践和学习,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加深了印象,并提高了效率,增加了学习兴趣。其实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就是要把课堂教学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组织学生一起营造轻松活跃的学习气氛,创设一个欢乐、团结互助的学习环境,把学习和生活相结合,这也是教学资源开发的又一重点。如何创建一个和谐的学习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布置教室环境,让学生在一个幽雅温馨的环境进行学习。首先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每个小组选出小组长,定期对班级进行美化,美化时可让学生在墙壁上绘制不同主题的彩绘,可以对班级后学习园地进行设计,也可以在墙壁或是走廊上张贴名人名言,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受到熏陶。如此优雅的环境其实就是很直观的一种教学资源。当然了,教学资源环境还有天然的,如花草树木、石景、雕像或历史古迹,等等,都可以引入校园环境设计中,让学生置身于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在教室里设置“小小图书馆”,课外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阅读比赛,尽可能的让学生广泛阅读,开阔视野。当然了,阅读的目的不是读死书,而是要学生博览群书,在阅读过程中善于发现、分析和总结,并学会从文中提取有利于学习的信息资源,并将情感融于文中,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进而升华为自己的感悟和感情。这也是教学资源开发的一部分。

3.利用网络开拓视野。信息时代带动着网络和多媒体的发展,网络的发展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教学,成为教学资源开发利用的一大部分。我们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要跟上时代的步伐,更新教学设备,与网络接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

三、精心选择教学资源并进行实践和体验

1.精心选用教材资源。教学资源多种多样,如果选用不当、引导错误或是不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仅对学习没有帮助,还有可能造成负面影响。比如,多媒体、网络的运用,应用的时机对了,选用的资料对了,那么就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语文课堂增加活力。可是如果引导不当,导致学生对多媒体产生依赖,或者沉迷于游戏,那就得不偿失了。此外,不管是何种教学资源,都应当以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认真研读教材,充分开发教材的各种可利用资源,以教材为基础进行拓展,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2.在实践中利用资源。语文学科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也是抒发感情的一门学科,所以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的学习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多开展一些语文学习的活动,营造一个利于学习的大环境。比如,多设计一些竞赛活动,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提高;营造生动、欢乐的课堂氛围,可设计一些游戏运用于课堂中,寓教于学;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课外实践,等等。

四、结语

教学资源的开发篇(10)

一、课程理念

当前,高中教育的价值趋向不可避免地受高考指挥棒所左右,尽管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是:“为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这也说明,高中教育培养的最大多数人是“高素质劳动者”,而“专门人才”“拔尖创新人才”仅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但传统科举文化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大部分家长的过高期望又迫使我们高中教育向升学甚至于升入名牌大学靠拢;书店里铺天盖地的各种各类复习资料、习题集、试题集锦说明了一切,学生的负担一天比一天加重,从而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因此,当前高中数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把数学从茫茫题海中解救出来,把数学从重复操练中解放出来,还其趣味性、探究性和艺术性这一点,学校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所作为的。

二、数学课程资源的内涵、历史和现状

1.数学课程资源的内涵

至今为止,对于课程资源的概念,学术界并无统一的定义,而且课程资源的概念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课程能否顺利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从数学学科来看,“数学课程资源是指依据数学课程标准所开发的各种教学材料,以及数学课程标准可以利用的各种教学资源、工具和场所”。实际上,课程作为课程资源核心部分,也是以一定课程资源为前提的。除数学教材外、数学模型应用实例、大众媒体、日常生活中的数量意识和数学语言、数学课外读物、数学家访等等都可以作为数学课程的资源。从空间来看,包括校内的,也包括校外的;从性质来看,包括实物的,也包括意识、文化的;从属性来看,包括人力的,也包括环境的。这些多元化的获得途径为课程资源的有效实施提供了保证。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2.数学课程资源开发的历史及现状

历史中国现代教育早期所颁布或修改的几个数学教学大纲中,在今天看来,在教育目的、教学要求等方面都涉及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总体而言,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还处于萌芽阶段,实际收效并不大。从目前我国普通高中的一般情况来看,课程资源的总体状况是经济发达的东南部地区比经济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优越,城市比农村优越,重点高中比一般高中优越。但就同一地区和学校而言,课程资源分布失衡的情况也相当普遍。现在高中数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数学课程资源结构单一,局限于数学教材、教参。(2)数学课程资源开发主体局限于少数专家学者。(3)忽视了与相关学科课程资源的融合与重组,缺乏各学科课程之间的整合和课程资源的共享意识。

三、课程资源的实施与开发方法

1.课程实施是校本课程资源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特色的展示。一旦课程内容确定以后,如何去实施和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是最有讲究的。近年来,我们在贯彻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过程中,也在尝试不同的新教学模式。

一是探究式数学教学,通过课程或问题的调查和讨论,让学生合作学习、相互配合,并通过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共同研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一般过程为“问题――讨论――探究――论证”。这种模式也是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

二是质疑式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有意识地设计并启迪学生提出相关的疑问,然后由学生讨论解决,教师作为参与者,不断欣赏学生提出的问题或解答问题,当然难以解决的也可以带回去进一步研究,然后由教师最后小结。这种模式是课堂教学中启迪学生思维、提高效率的有效途径。

上一篇: 智慧交通的需求 下一篇: 对电子信息工程的认识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