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媒体的现状汇总十篇

时间:2023-12-29 14:39:56

网络媒体的现状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1)

1 网络多媒体教学在远程教育中的优势地位分析

网络多媒体教学离不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它是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教育教学的一种新形式,也被称为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经历了函授、多媒体教学和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多媒体教学)三个阶段,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远程教育最典型的表现形式,可以分为以Internet网组建网络学校和利用电信网实时进行数据传播两种形式。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使网络多媒体教育发展一日千里,越来越多的高校和各类机构纷纷投入到网络多媒体教育这个庞大的队伍中来,像云舟网校、万恒远程教育网等已成为国内知名的远程教育网点。网络多媒体教学丰富了远程教育的手段和形式,使远程教育内容充满了灵动的趣味性,也形成了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的现代远程教育,受到了众多远程教育使用者的认可和喜爱。

网络多媒体教学之所以得以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它融合了现代高科技技术带来的各项优点:

一是突破了教学的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只要有网络存在的地方就可以开展多媒体网络教学,实现了“足不出户”就能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技能的美好梦想,真正地使广阔无垠的时空界限瞬间缩小到触手可及的范围内,极大地提高了远程教育的范围和实效性;

二是网络多媒体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终身教育的平台,任何人都可以利用网络多媒体教学来挖掘自己的发展潜力,这也正好体现了网络多媒体教育平民化的特点;

三是网络多媒体教学增添了学习的乐趣,这主要是与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密不可分,采用动画、声音、视频等多种多媒体技术,激发了屏幕另一端的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是网络多媒体教学采用主动学习的方式,促进了学习者进行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特别是网络多媒体教学的交互式特点大大增强了学习者和教师的交流力度,有利于教学相长,提高学习效率。

2 网络多媒体教育的现状和不足分析

我国网络多媒体教学主要满足学习者的职业教育、培训教育和高等教育三种基本要求,融合了多种技术后可以实现数字视频广播、可视教学和网络会议三种同步教学。在这些过程中教师与学习者可以通过实时连接,互传现场实况并能通过电子白板进行交流,文件、图表等信息也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共享。网络多媒体教学在经历了近15年的发展后,数量和招生规模都有了翻天地覆的变化,每年都有上百万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学习者加入远程教育大军中,并且这个数量还在成几何倍数的增长。在教学内容方面,数以万计的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学习者正在接受“名师、名校、名课程”的知识滋养,这让我们看到了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无限发展潜力。德国就非常注重以网络多媒体教学为主的远程教育的发展,Fern大学就以精选制作平台、完整的网络远程教学体系、完善的管理方法以及强烈的国际竞争意识走在了世界远程教育的前沿地位,囊括了从证书到博士学位教育的全部过程,这也为我国开展网络多媒体教学指明了发展的方向。

虽然我国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依然存在不少问题困扰着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发展。

一是对学生的准入方面缺乏一定的限制,很多学校和机构为了增加招生规模,无底线地吸收各个层面的学员,影响了网络多媒体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进一步会导致社会或企业对这些网校所颁发的学历证书含金量的质疑,很多接受过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经历依然不被接受和认可。这是网络多媒体教学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之一。

二是实施网络多媒体教学的过程中,难以对教学的质量和过程进行严格的控制,很多业务水平不高的网校教师常常只是照本宣读教材,缺乏与学员的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当遇到网络有故障时听课效果将更大大折扣。

三是技术和经济方面限制还有很多,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个庞大的系统,技术功能层面上的不足导致网络多媒体在交互性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开发潜力,由于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开发维护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支持,无形中增加了高校或远程教育机构的经济负担,对于学员来说,一台高配置的计算机和后期昂贵的上网费用也增加了接受教育的成本。

3 网络多媒体教育的发展趋势

从技术层面上讲,网络多媒体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联系,未来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应该功能越来越强大,与之相反的是操作应该越来越简单,这主要是与网络多媒体教学招生的学员来自于社会的各个层面有很大的关系,由于这些学员的知识层次、电脑基本知识储备各不相同,就决定了在网络多媒体教学的操作方面只能越来越简单化。特别是在3G技术越来越盛行的今天,网络多媒体教学也应该突破电脑接受的限制,实现手机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进行网络学习的新思路,这也为智能超媒体教学系统的研制和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不断满足全球化教育培训学习的新要求。

网络多媒体教学依然属于教育教学的范畴内,尽管从形式上看,学员们只是面对着冷冰冰的电脑设备,在一种物化的环境中接受完善新知识。但既然是教育教学,就不能忽视学员们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负面情绪,如精神不集中、情绪不高等学习心理问题,所以未来的网络多多媒体教学应多增加点人性化的情感设计,关注学员的思想和情感变化,这对促进学员在网络学习过程中保持长久性有积极的意义,也能体现出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教育的本质和精髓所在。

总之,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后现代工业时代新兴的一种教育新模式,不断丰富和完善了终身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体系,也使我国的平民化、大众化教育呈现出不分年龄、不分职业和性别、不分知识层次的新局面。网络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学校教育的补充,为在校或非在校学生都提供了一个平等的教育机会,也使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学习观念深入每个成员的心目中,从另外一种层面上讲,网络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也可以有效促进我国的国民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矫庆星,康伟芳.多媒体信息网络教学及其发展趋势[J].情报科学,2000(9):852-853.

[2]刘邦奇.多媒体网络教学的特点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1999(2).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2)

由于金融风暴的影响,美国广告商减少了对网络媒体的广告预算投入。2008年10月金融风暴正酣之时,美国comScore的调查数据显示,当广告主被问及金融危机之时是否减少网络媒体的广告投放时,年均收入为5万美元的阶层中80%的人认为会减少这些花费;75%年均收入在5万至10万美元的阶层认为会减少在网络广告上的投入。这种状况的原因显而易见,由于经济现状低迷,多数商家会想方设法减少支出,对于新媒体互联网的投入也不例外。

也是因为商业业务的减少,这种状况直接导致互联网收入的减少。美国《连线》杂志总编辑克里斯·安德森认为,在美国2008年至2009年前半年期间,顶尖级的100个网站中,有34%的网站靠广告来获取收入;有12%依靠订购存活;有8%依赖虚拟下载品谋生;剩下者多为免费开放的网络。也就是说,对于美国的互联网市场来说,大部分的互联网都暂时没有获得利润。即使这样,金融风暴期间,在年收入为10万美元的网络媒体那里,2008年第3季度仅有3%的增幅;而在年底的第4季度,网络媒体获得的收入从上年增幅的23%下降到6%。更为让人惊奇的是,2008年第2季度里,美国的互联网媒体收入总额为56亿美元仅仅比上年同期增加2%,远远落后于预期11%左右的增幅。由此可见,金融风暴对美国的互联网媒体影响有多大。

金融危机对互联网的另一个影响就是:传统媒体与互联网的融合上呈现衰减趋势。传统媒体必须与互联网媒体接轨,这是媒介的一个共识,人们常称之这段时间的转化为“拐点”。融合的主要形式是并购,其好处在于加速传统媒体的资产重组,使各类传统媒体纳入网络传播的形式,互联网媒体也可借助传统媒体提高影响力。由于金融危机,媒体由于收入的减少而不敢轻举妄动。2008年的12月中,在线媒体的并购次数仅为258,比2007年的315次减少了18.1%;交易值为90.49亿美元,比2007年的122.98亿美元降低26.4%。2009年以来,这种衰减趋势还在加剧:并购次数仅为43次,比上年同期的77次降低44.2%;交易值仅为3.9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的30.45亿美元衰减了86.9%。互联网媒体的突出优势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损害。

互联网媒体受到金融危机影响的另一个表现为其内容影响力受到限制,一个有力例证就是普利策新闻奖。今年的93届普利策新闻奖第一次把网络新闻与网络媒体囊括在内,然而等到4月20号宣布时才发现,除了美国“政治新闻网”被提名以外,其他全部被排除在外。在传统媒体与互联网媒体力量悬殊的情况下,由于互联网的快速增长受到了抑制,一定程度地降低了它在内容上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利润丰厚与分布不均

网络媒体市场依然充满活力,虽然受到当前金融危机的困扰。根据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宣布的数据来看,进入2000年以来,在相当一段时间内美国互联网广告额保持在13.30%的增幅。未来的互联网媒体市场增值前景依然令人乐观,只是在于利润的分配不均,主要是因为传媒市场的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剧,网络市场呈现出新的局面。

首先,从形式上来说,由于科技含量的不同,互联网的各类广告效果不一样,也会造成利润分配的差异。以美国互联网视频广告为例,其广告市场总额年均保持两位数的态势稳定增长,从2000年3千万美元,到2006年的2亿2千5百万,而且增长的速度在逐年加快。这几年的增长速度分别是33%、37%、54.4%、62.5%、66.67%,这种加速度的增长;远远高出TNSMedia Intelligence公司预计的13.3%的整体增幅。就技术成本比较低的互联网展示广告(display advertising)来说,因为效果比较差,据CompetitiveMedia Reporting公司统计,2008年第2季度其广告额增幅仅比其上年增加7%的利润,远低于互联网广告平均利润13.3%。更有甚者,美国著名媒体调查公司统计显示,网络展示类广告已经出现了数年的6%的利润下滑。

网络媒体广告的增值还表现在内容的细分上。与传统媒体相比,互联网及相关各类信息增值幅度要大得多。比如,传统媒体的时事通讯的增值在不断减少:2001年至2007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为—0.3%;而2007年至2010年的年均复合增长率衰减速度更快,为—6.7%。同时,新媒体互联网因为内容、方式不同,增幅存在着明显的不同。数据库信息服务年均复合增长率两段时间的数据分别为8.6%和8%,低于互联网广告额13.3%的年总体增幅;在B2B网络信息这一块,2007年之前的增幅为13.9%;2007年之后的增幅为22.3%。这说明B2B网络媒体将会是未来新媒体的一个新增值热点。

需要关注利润分布不均的网络内容还在于互动营销与在线消费类媒体。在线互动营销2001至2007年这个时间段里年增幅为40.4%,比传统营销的4.2%高出近90%的比例;而2007至2010年之后,减为增幅29.9%,传统媒体年增幅为3%,依然高出90%的增幅。之所以在线互动营销2007年之后会出现增幅的减少,是因为这块市场里,这块市场份额的基数在增大,只是比例上的相对减少,绝对增幅依然相当惊人。故此,利用互联网的互动特征,争夺传统媒体的广告份额是一种趋势。美国商业媒体(ABM)乐观的预测:2007年至2010年这段时间,互联网获得媒体利润将从2007年之前的33%份额到2010年的88%;传统媒体的份额将会相应地从67%减少到12%。而互联网媒体内部利润主要集中于专业化的内容制作上,如B2B信息与互动营销等领域。

网络媒体利润藏于深专业化运作

就美国当前的网络媒体市场的盈利情况来看,一般的媒介融合并不能带来丰厚的利润,真正的利润藏于深专业化的运作中。由于网络培养出一系列品味不同的长尾受众,对信息的需要已经进入到细分的时代,媒体需要在深专业化上下功夫,这已经是当前新媒体时代媒体人盈利的心得。

美国互动广告局(InteractiveAdvertising Bureau)统计的数据显示,到2008年10月为止,美国的在线广告收入总额已经达到59亿美元,当年第3季度的总额增幅为11%,低于13.3%的互联网平均增幅;而当年第2季度的增幅仅仅为2%。与此形成对比,这一时期的互联网搜索类广告额却占据增加值的50%,而搜索类广告与内容的深专业化运作紧密相连。Outsell公司预测,从2007年到2011年,具备搜索功能的新媒体,其年增值率可以达到15.6%。

Google媒体是满足长尾受众深专业化运作成功的最好诠释。2008年Google网1400万个样本的搜索词里,该网站排名前100个词条只占1400万词条总点击数的5.7%;前500词条只占样本总点击数的8.9%;前1000词条只占10.6%;排名前10000个词条只占搜索总点击率的18.5%。也就是说,一个网站拥有10000个成熟的搜索词条,获得的点击率仅仅只是应有注意力经济的20%市场;这样就可能失去80%的市场。故此,Google媒体的成功在于它面向长尾市场的深专业化运作,长尾最大的特点在于多样化的需要产生多样化的生产。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3)

一、中国网络广播的受众

我国网络受众总体结构和特征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网络受众结构呈现出大众化趋势,网络受众的数量快速增长,网络受众的性别比例趋于平衡,网络受众的教育程度呈低学历化趋势,网络受众的行业分布渐趋平衡。二是网络受众的个体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网络受众的心理需求趋向多元化。网络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新的行为方式和沟通方式,使得人们在网络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与现实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心理过程产生了巨大的差异。在网络社会中,网络受众尊崇“为我所用”的个性化心理需求和“尽我所需”的多层次心理需求。另一个是网络受众的行为选择趋向多样性。网民上网的基本动因是需求,它不仅推动网民进入网络,而且始终支配和指导着网民的行为选择。网民的行为在多元化的心理需求下呈现出选择的多样性。

由于网络传播具有传统媒介传播无法比拟的开放性和交互性,它打破传统媒介传播的时间和空间羁绊,融合大众传播、群体传播、人际传播的传播特征,冲破传统媒介的单向线性传播方式,形成点点链接的网状传播模式。因此网络受众不同于传统媒介的受众,单纯属于传播者和传播媒介所指向的客体,它处于网络传播的中心位置,在网络传播中起到核心作用。把握网络受众的新变化,需要树立新的网络媒介服务观念,是我们占领网络高地的迫切需要。

我们的传统大众传媒的受众有如下特点:

1、数量多,分布广。现代社会的媒介都具有普遍性的特征,同时又各具特色,其受众叉纵横,分布广泛。

2、匿名、流动性强。在大众传播中,受众是“转瞬即逝”的,传播者无法知道每一个受众的具体情况不可能完全知道每个听众想听什么样的节目,有一句话叫做众口难调,但是我们在传播的过程中要知道大部分的听众在这个时段喜欢听什么样的内容,所以我们的受众并未束缚于传播中。

3、对媒介的依赖性强。从某种程度上说,媒介是手中观看这个世界的主要窗口,虽然受众会对媒介所传递的信息进行在组织,但如果失去这个来源,他们会变得无所适从。

二、受众群体的分类

按照社会学对社会群体的分类标准,可以将受众分为三种类型:

1、基本群体

也称“首届群体”是指长期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具有亲密的群体,如家庭、工作单位、学校班级等。这类群体较确定,没有移动性。基本上是群体成员每天要面对的。我们在第一节所提到的网络广播的传播的结构是呈现出的大众化的传播趋势,所以这一部分人群是我们网络广播的固定听众,同时我们的节目的一个趋势也会随着这些大部分人的一个收听喜好会去调整我们节目的变化。

2、参照群体

是一种提供了参考标准的群体,有一定的指向性。他往往是指个人希望加入的某个群体或是虽不准备加入,但对其观念、态度、行为具有指导作用的群体。一个人要加入某个群体,必须了解该群体的行为规范和观点,并接受或模仿他,同时这个群体就成了一种参考群体。例如我们平常可以看到的网络广播群体,这一群体的人们是网络广播的固定收听群体之一。

3、偶然群体

偶然群体是因偶然因素聚合的群体,其特定是流动性不定性,比如偶然打开网站收听到正在从网站中传出的节目,这类群体被我们成为偶然群体。比如通过我们的网络宣传在人人网、新浪微博或一些网站上的宣传看到了我们的电台,打卡我们网站收听节目的这一部分人群的流动性较大。要想把这部分流动的人群留住,我们可以通过主持人在节目中派送小礼物或是抛一些包袱,去吸引这一部分人群。

三、网络广播引发的争议与竞争

新的传播媒介的产生,总是会对原有媒介造成冲击。但每一次新媒介的出现,并不以取代旧媒介为前提和条件。新媒介只是推动旧媒介改造自己,寻找更适合的表现形式,以求在激烈的媒介竞争中生存下去。

广播作为传统老牌媒体,在受众中树立了一定威信,这是和新闻内容同等重要的一个优势因素。另外广播电台拥有众多具有丰富采编和管理经验的新闻工作者,在综合报道、深度报道、前沿性的新闻方面有着深厚的功力和底蕴。因此广播在与互联网的融合过程中,只需适当的变换角色,保持新闻职业水准,加强自身的权威性,在充斥着大量虚假信息的网络空间依然可以收到受众的信赖。这样传统广播媒介在利用网络传播改善自身信息服务的途径的同时,也可以用自身优势来弥补网络传播的劣势,实现双赢。

竞争是合作的动力,合作是竞争的归宿。互联网络给传统广播带来了新的传播环境和竞争压力,也带来了吸引受众、扩大影响的技术可能。网络广播来源于传统广播媒体与网络的合作,它是广播自身的拓展方式,也是广播对自身形态的变革。

四、网络广播的发展前景

网络广播这一数字化的时代产物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它强大的生命力。网络广播的实现,不仅延伸了传统广播的传播空间,扩大了广播的影响,而且,为广播提供了无限的发展外延。就信息资源而言,它的实质在于,改变了传统广播的时空界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广播必将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丰富精神文化的重要媒体。

既然我们无法逃避迎面而来的网络时代,那就只有积极应对。多媒体的出现使原来抑或不同传媒间竞争的技术鸿沟已经不复存在,不同传媒势必在竞争中充分利用新环境提供的共同技术条件,从而带来了大众传媒的整合兼并。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宫承波主编,《新媒体概论》,中国广播出版社,2006年。

[2]包冉主编,《新媒体从被时代到我时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年。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2(a)-0247-01

在几年的高中政治教学中,经常听到学生说的一句话,那就是:政治课难,比数理化还难。它反映出学生对这门课缺乏兴趣,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影响。为此,我们对二百名高中教师和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目的是对政治教师利用网上资源,以及运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的情况进行了解。经分析、整合,发现一些地方的多媒体教学还存在一些问题。

现状一:

目前很大一部分政治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手段仍旧落后,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教学方式在教育教学中得不到应有的体现,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多媒体课件教法有很多不可替代的优势,比如,授课方便、快捷,节省板书时间。通过演示课件,可以把一些抽象难懂的知识直观而形象地表现出来,既减轻了教师的负担,也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思维空间。但从调查结果来看,仍不乐观。

首先,教师很少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为了了解教师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多媒体教学的情况。设计了这样的问题:您目前的计算机水平如何?回答“知道一点”的占61%,您能熟练使用各种教学软件吗?回答不熟练的占59%;计算机作为工作学习的工具,您常用吗?回答有时用的占59%;你们老师用多媒体教学软件上政治课吗?回答从未用过的占64%,偶尔用的占32%,一个学期中借助多媒体教学的次数情况如何?回答6次以下的占到59%。62%的教师认为目前学校的网络资源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基本满足的也只占到29%,完全满足的占5%。以上说明,当前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不强,甚至连基本的操作都有困难,而且,校园网建设落后,影响了教师对网络资源的利用。

事实证明,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学生问卷看,你喜欢老师借助多媒体上课吗?回答非常喜欢的占34%,有点喜欢的占37%,不喜欢的只占7%,你为什么喜欢多媒体教学?回答能激发兴趣、课堂氛围活跃的占66%。你喜欢利用网络干什么?回答找学习资源的占58%,回答提供学习途径的占19%。你愿意用电脑解决抽象疑难问题吗?回答愿意的有58%。希望学习资源能及时更新是的占42%。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学习政治课的帮助大吗?回答较大的占33%,很大的占18%。这足以说明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从学生的特点看,他们的感知和观察质量提高了,他们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信息量的要求大。为了适应学生的要求,教师应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拓展信息量,及时增加对新知识新事物的吸收。

现状二:

多半教师把提高教学质量的希望过多地寄托在对多媒体手段的运用上,忽视了传统教法,甚至放松了对教法和教材的研究,结果得不偿失。

不可否认,通过网络,教师能很快地收集整合各种信息,满足学生追求新颖,丰富知识的需要,有利于提高了教学效果。但从事实来看,还有一些不足。

调查发现,过多强调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法并不受学生欢迎。有这样的调查,你喜欢的政治上课形式是什么?回答比例最高的是两者结合,占49%,哪种形式让你的注意力比较集中,回答最多的是两者结合,占47%。多媒体政治课堂与传统政治课堂相比,教学的容量如何?回答基本一样的占55%,回答不如传统教学的占19%。

调查还发现,强调多媒体教学,忽视传统教法影响了教育教学效果。从调查来看,喜欢多媒体教学吗?不喜欢的原因是什么?回答因为老师讲得少,印象不深的占28%,回答因教学内容多,进度快,接受困难的占41%。多媒体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对重点、难点的理解程度如何?回答最多的是“一样”占45%。网络教学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哪一种能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回答多媒体教学的占31%,两种差不多的占27%,传统课堂教学占19%,你觉得哪一种教学方式最能表现教师的示范指导作用,回答最多的是传统教学方式占55%。这说明,当前的多媒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多媒体教法与传统教法各有所长,应综合运用,把两者真正融合起来。值得深思的是,教师却认为多媒体教学效果不错的占到69%,很不错的占13%,说明了教师还没发现问题所在。

针对目前的多媒体教学现状,说说我的看法,希望能给我们的教学一些启发:

1、教育部门真正重视并加强对教师的计算机培训,帮助教师提高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同时,学校加快校园网的建设。

2、加快实现多媒体教法与传统教法的优势互补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5)

自媒体(We Media)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规范性及非规范性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由于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普及,人们迎来了全新的自媒体时代。自媒体时代下,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舆论的制造者和传播者,其中大学生已成为网络舆论制造和传播的主力军。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6年8月公布的《第38次全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1.7%,年龄段在18~29岁的高校学生群体占比相当大。校园网络的迅猛发展,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覆盖性普及决定了舆情信息生成和接收的便捷性和即时性。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调查结果表明,约30%的社会舆情因互联网而兴起,与自媒时体代随之而来的便是网络议题更加广泛,网络非理性情绪呈现蔓延之势。在当今高校,网络已成为大学生意见表达最汹涌的场所,因此网络舆情亟须加强引导和管理。

自媒体信息来源便捷、易于交流,但也意味着多方信息干扰。大学生处于三观的塑造期,价值判断尚未完全成熟,长期深受网络虚拟环境影响,容易迷茫困惑,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也可能道德认识模糊,法律意识淡化,身心健康发展受到影响,成为负能量的接受者和释放者;这一自媒体时代带来的弊端无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1 自媒体使用现状下的高校舆情特点

1.1 舆情主体具有隐匿性

高校网络舆情的主体是使用网络的高校在校生,这一网络舆论的创造者具有隐匿性的特征。高校学生在使用QQ,微信或者微博信息时,不必署上真实姓名,而是以网络昵称为个人身份区别发表意见和信息,这类舆情者可以说是“无证上岗”。借助这种“非实名制认证”的隐匿性特征,以及自媒体脱离了传统意义上的审查环节,大学生在自媒体网络上的意见表达和情绪态度往往比现实生活中更为激烈和活跃。

1.2 舆情客体具有多样性和敏感性

高校舆情客体作为主体关注的对象,不仅仅包括校园生活所特有的方方面面,如教育教学政策法规、大学生就业、高校学生维权等问题,也包含在校学生所关心的国际问题的讨论,地方上有针对性事件的影响,关于同一问题不同高校之间的联动等等,极具多样性。而由于社会对高校的极高关注度,往往高校内部舆情问题都比较容易引起公众关注并迅速传播,甚至急速升温而成为重大舆情事件,所以高校舆情也具有敏感性特征。

1.3 舆情载体的丰富性

在自媒体时代,人们不仅可以通过高校BBS,QQ群、官方博客等教育网络舆情的主要传播载体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具有即时更新、即时分享功能的新兴的传播媒介对事件进行现场直播,发表见解,交流意见。目前使用度高,影响力较大的主流自媒体可以分为两大类:(1)信息公开或半公开平台,如微博,微信公众号,BBS等;(2)如QQ,微信等即时通讯类应用。多元且丰富的渠道也在某种程度上为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增加了难度。

1.4 舆情传播具有互动性和即时性

不同于传统纸媒或者电视广播媒体的单向性传播及信息传播周期长,交互更新慢的特点,网络时代舆情传播交互性强,信息可以即时在者和接收者间得到反馈。自媒体的信息、内容常常是直接到达读者,而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进一步加强了高校网络舆情主体之间的互动性和舆情传播交流的即时性。

2 自媒体使用现状下舆情引导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2.1 权威主体地位消解,话语权的挑战

在以传统媒体为主导的时代,新闻获得有专门渠道和审核程序,学生获取信息的途径受限,学校的官方媒体和老师的信息传达具有绝对权威。但在自媒体时代网络的高度自由和强交互性,给了参与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极大地调动了参与者的自主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每个人独立自主地获得资讯、作出判断、阐述观点,难以被权威发言改变思路、统一声音。作为和学生同等地位的自媒体用户,校方已经不能单方面地掌控话语权,高校网络舆情管理从居高临下的领导模式过渡到平等公开的交谈模式。

2.2 舆情表达存在非理性,传播内容存在客观性欠缺

运用自媒体参与舆情表达的门槛是极低的,又由于网络舆情主体的隐匿性,往往容易出现一些激化矛盾的过激言论。高校一直是舆情事件高发地,由于高校舆情参与面广,敏感度高,传播迅速,对于同一舆情议题往往会出现舆情导向翻转多次的局面,这就是因在其扩散过程中言论繁杂,多方面“爆料”―各自媒体上评论中理性发言和非理性发言交织,传播的真实情况和非真实情况的混杂出现,进而混淆了公众视野而导致。自媒体传播信息虽然速度快、内容丰富、形式新颖,但其客观性和准确性难以确保。

2.3 舆情监控乏力,亟待完善

舆情监控与引导流于形式,尚未真正制度化、科学化,很多高校还未对此引起重视,只是将舆情工作想当然地挂在主管学生工作或安全工作的相关部门上。队伍不健全,导致日常的舆情采集、分析、处理不能及时到位,舆情事件一旦爆发,隐患极大。

3 自媒体使用现状下舆情引导的策略

3.1 加强队伍建设:舆情话语权回归

加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队伍建设是做好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内在要求。在自媒体的语境下,无论是学校老师还是在校学生都是平等的用户,对于同一事物有着相当的发言权。老师这一教育工作者的主体地位消解,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来源便捷、信息传达地位平等的自媒体情境下,老师在信息传递和观点上的话语权被大大削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教育工作者和舆论引导者必须提高媒介素质,提高敏感度,及时掌控舆情话语权。这就要求高校舆情管理者能够在舆情爆发时能够迅速给出正面回应,第一时间表明态度,摆明事实真相,这样才能做到占据主动权,掌控舆情导向的话语权。虽然每一位自媒体用户都可以自主地和传播信息,但是只有极少数的舆情参与者能够得到普遍认同,在舆情引导中占有核心地位,在舆情发展中起到意见领袖的作用。意见领袖在高校的舆论构建中有着重大影响,能在其所代表的一群人中获得认同,在舆情发生时提出观点,引导舆情导向。因此,高校的舆论管理者应该重视意见领袖的影响力,尊重他们的意见观点,在舆情爆发时能够主动与之沟通,提出正面观点,以点带面地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这也更加对舆论管理的队伍建设提出了要求―要培养一批思想有深度,有较高媒介素质,对舆情反映有敏感度,具湟欢ㄈ褐诨础的意见领袖,使他们能够参与到自媒体的讨论中,提出真知灼见,引导其他自媒体使用者的发言,发挥舆情引导的作用。

3.2 丰富平台搭建:充分发挥多种媒介作用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6)

中图分类号:TP31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多媒体网络传输的现状

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网络传输在国外已经有了一些应用。建立了MBONE主干网,支持实时视频和音频的传输,在网络中采用UDP协议,在大多数MBONE的应用中,在UDP协议之上采用RTP协议,数据分组带有时间和顺序标记,通过在接收端设置缓冲区来对接收到的数据重新排序和同步。MBONE还提供了一些多媒体网络应用软件如视频软件和音频软件等。此外,国外一些公司陆续推出了网络多媒体应用的解决方案,了相应的软件,如微软的Window Media,Real Networks的流媒体解决方案以及他们推出的软件RealPlayer。在国内.多媒体实时网络传输还处于研究阶段。仅有少数几个单位从事传输协议的研究,一些多媒体网络传输的应用还仅限于仿造国外产品等简单的应用层开发上。

二. 多媒体网络传输的关键技术

1. 数字图像与音频技术

数字图像指由摄像机或扫描仪等设备输入并存储在计算机中的数字信息。计算机科学中的图形(Graphics)和图像(Image或Picture等)概念是有区别的:图形一般指用计算机绘制(draw)的画面,如直线、圆、圆弧、矩形、任意曲线和图表等;图像则指由输入设备捕捉实际场景画面产生的数字图像。数字图像通常有位图和矢量图形两种表示形式。多媒体技术中一种重要媒体来自音频,包括语音、音响和音乐。音频的作用是直接通过讲话表达信息、制造某种效果和气氛、演奏音乐等。反映音频数字化质量的另一个因素是通道(或声道)个数。记录声音时,如果每次生成一个声波数据,称为单声道;每次生成二个声波数据,称为立体声(双声道),立体声更能反映人的听觉感受。

2. 超文本与超媒体技术

超文本格式是一种新型的信息管理技术,它以结点为单位组织信息,在结点与结点之间通过表示它们之间关系的链加以连接,构成表达特定内容的信息网络。超文本组织信息的方式与人类的联想记忆方式有相似之处,从而可以更有效地表达和处理信息。超文本与传统的文本有很大的区别。传统文本,无论是普通书籍还是计算机的文本文件,都是用线性方式加以组织的。读者在阅读时,必须按照一页一页的顺序阅读,几乎没有选择的余地。超文本是一个非线性的网状结构,读者在阅读时不必象读一般文章那样按顺序阅读,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利用超文本机制提供的联想式查询能力,迅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和有关信息,就象你从一本百科全书中查找某个术语含义的过程。

超文本与多媒体的融合产生了超媒体。事实上,超媒体的原文Hypermedia就是超文本Hypertext和多媒体Multimedia结合词。简单地讲,允许超文本的信息结点存储多媒体信息,如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和程序,并使用与超文本类似的机制进行组织和管理,就构成了超媒体。但在实际中,管理和组织多媒体信息比单纯的文本信息复杂得多,所以要将超文本的知识表示方法与多媒体对文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信息的存储和处理技术相结合。

3. 图像信息的数字化编码、压缩与处理

数据压缩技术经过近四十年的发展,已进入了成熟的实用阶段,针对不同原始数据的特点(文本、声频、视频),人们已研究出了不同的编码方法。由于多媒体数据具有极大的冗余度,因此数据压缩技术在多媒体技术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衡量一种数据压缩技术的好坏有三个重要的指标。一是压缩比要大,即压缩前后所需的信息存储量之比要大;二是实现压缩的算法要简单,压缩、解压速度快,尽可能地做到实时压缩解压;三是恢复效果要好,要尽可能地恢复原始数据。随着数字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数据压缩技术也已日臻成熟,适合各种应用场合的编码方法不断产生。目前常用的压缩编码方法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冗余压缩法,也称无损压缩法、熵编码;另一类是熵压缩法,也称有损压缩法。

为用数字传输图像信号和用计算机处理图像信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将图像信号数字化,包括空间位置和亮度电平值的数字化。视频信号是一种有灰度层次的图像信号。视频图像信号数字编码的实质是:保证一定质量的前提下,以最少比特数表示视频图像。对标量量化来说,通常先对图像信号进行线性PCM编码,其信噪比与量化比特数的关系为:当每像素的编码比特数每增加或减少1时,其信噪比约增加或减少6dB。

4. MPEG-21标准

由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运营商为各自用户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媒体业务,用户几乎可以随时随地的享受这些服务。但是,对于不同网络之间用户的互通问题,至今仍没有成熟的解决方案。为了解决以上问题,MPEG-21致力于为多媒体传输和使用定义一个标准化的、、可互操作的和高度自动化的开放框架,这个框架考虑到了DRM的要求、对象化的多媒体接入以及使用不同的网络和终端进行传输等问题,这种框架还会在一种互操作的模式下为用户提供更丰富的信息。任何与MPEG-21多媒体框架标准环境交互或使用MPEG-21数字项实体的个人或团体都可以被视为用户。从纯技术角度来看,MPEG-21对于“内容供应商”和“消费者”没有任何区别。

三. 多媒体网络传输的发展方向——流媒体技术

1. 流媒体技术

Internet以包传输为基础进行断续的异步传输,实时A/V源或存储的A/V文件在传输中被分解为许多包,由于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各个包选择的路由可能不尽相同,故到达客户端的时间延迟也就不等,甚至先发的数据包有可能后到。为此,使用缓存系统来弥补延迟和抖动的影响,并保证数据包的顺序正确,从而使媒体数据能连续输出,而不会因为网络暂时拥塞使播放出现停顿。通常高速缓存所需容量并不大,因为高速缓存使用环形链表结构来存储数据,通过丢弃已经播放的内容,流可以重新利用空出的高速缓存空间来缓存后续尚未播放的内容。

流媒体的具体传输流程如下:(1)Web浏览器与Web服务器之间使用HTTP/TCP交换控制信息,以便把需要传输的实时数据从原始信息中检索出来。(2)用HTTP从Web服务器检索相关数据,A/V播放器进行初始化。(3)从Web服务器检索出来的相关服务器的地址定位A/V服务器。(4)A/V播放器与A/V服务器之间交换A/V传输所需要的实时控制协议。(5)一旦A/V数据抵达客户端,A/V播放器就可以播放了。

2. 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流媒体的传输需要合适的传输协议,目前在Internet上的文件传输大部分都是建立在TCP协议的基础上,也有一些是以FTP传输协议的方式进行传输,但采用这些传输协议都不能实现实时方式的传输。随着流媒体技术的深入研究,目前比较成熟的流媒体传输一般都是采用建立在UDP协议上的RTP/RTSP实时传输协议。为何要在UDP协议而不在UDP协议上进行实时数据的传输呢?这是因为UDP和TCP协议在实现数据传输时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区别。TCP协议中包含了专门的数据传送校验机制,当数据接受方收到数据后,将自动向发送方发出确认信息,发送方在接收到确认信息后才继续传送数据,否则将一直处于等待状态。而UDP协议则不同,UDP协议本身并不能做任何校验。由此可以看出,TCP协议注重传输质量,而UDP协议则注重传输速度。因此,对于对传输质量要求不是很高,而对传输速度则有很高的要求的视音频流媒体文件来说,采用UDP协议则更合适。

参考文献

[1]周斌曹,忠升,冯玉才.实时多媒体通信缓冲队列管理[J].微型机与应用,1998(6),20~22.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7)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9.003

Study on the Formation and Situation of Public Opinions From

Network on Campus in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SU Honglin

(College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Yancheng Institute of industry technology, Yancheng, Jiangsu 224005)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etwork in the university, the network has gradually become an important platform for college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public opin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ublic opinion of 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under the new media environment, and puts forward the positive guidance strategies.

Key words new media;university campus; network public opinion

0 引言

随着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和校园网络的快速普及,信息网络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学习生活的重要平台。高校校园网络(如校园BBS、校园贴吧、微博、微信等)迅猛发展,已经深入到大学生日常的生活和学习当中。校园网络舆论涉及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同时也反映着大学生群体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引导,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是21世纪赋予高校的一项新的使命。

1 校园网络媒体简介

(1)校园网络媒体的概念。网络媒体主要有校园官方网站、校园BBS、校园贴吧、当地社区门户网站,以及师生的个人微博、微信等。校园网络媒体全面展示了老师和学生的的学习环境、工作进展、文娱生活、休闲运动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是校园里辐射范围最广、访问量最大、热度最高的主流媒体之一,是师生获取信息、丰富知识、交流学习、表达意见的重要渠道,对师生的工作学习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2)校园网络媒体的特点。校园网络媒体与其它传统媒体相比,存在着巨大的传播优势,具有传播快速、传播范围广、内容丰富多样、检索方便、可多媒体传播、互动性强等特点。校园网络媒体成为越来越多师生获取信息、交流学习的重要途径。

(3)校园网络媒体的作用。高校网络媒体贴近师生的工作学习,成为校园舆论传播、新闻速递、宣传教育、互动交流、娱乐休闲的重要途径,成为师生学习、工作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院网站成为学生查询教务信息、课程成绩、考试报名、提交作业、问卷调查、师生课后交流的主要方式之一;校园BBS是学生讨论校园文娱生活的主阵地,在这里有校园动态、学术讨论、心情物语、影音欣赏、版友求助、跳蚤市场等;个人微博、微信成为越来越多师生朋友圈交流分享的主要媒介。

2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现状

(1)舆论环境高度自由与舆论方向难以约束并存。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校园网络是匿名的、自由的、开放的,这就造成舆论环境的高度开放。校园网络舆论的参与者可以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高校网络舆论内容从国内外时事到师生身边事,无所不包、无所不及,积极与消极并存,真实与虚假并存,理性与偏激并存,内容包罗万象,观点五花八门,舆论的方向难以约束。

(2)舆论主体复杂多元与合理诉求渠道不畅并存。高校校园网络舆论的主体复杂多元,每一个网络参与者既是一个高校网络舆论的传播者也是一个舆论的制造者。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有自己的观点和诉求,造成了网络舆论的主体的个性化、多元化和不可预测化。由于学校提供的合理诉求渠道少且不畅,或是学生根本不清楚如何去有关部门诉求,这时校园网络成为他们最好的诉求表达、监督学校行为的信息空间。

(3)舆论客体群体极化与媒介素养教育滞后并存。校园网络舆论的客体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他们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如学习经历、生活环境、价值观念、年龄相仿,因而他们在舆论中会倾向于一致性的结果,易造成群体认同感。在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滞后的情况下,看待问题时不全面,极易产生偏激的观点和行为,由于群体的认同感,会使舆论向错误、极端的方向偏移,甚至可能会被一些过于极端化的小团体将舆论激化,从而升级为网络。

(4)舆论传播立体交互与校园媒体引导乏力并存。校园舆论立体交互,现代网络媒体的反应快速,覆盖广泛,校园BBS、贴吧、个人微博、微信、QQ等朋友圈迅速传播。目前,校园网络媒体却存在重说教轻宣传、重管控轻引导、重建设轻服务、重管理轻沟通,在面对焦点、热点问题不能积极主动应对,引导乏力。

3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论引导策略

(1)精心构建和谐校园,优化网络舆论环境。学院应首先从自身建设出发,精心构建和谐校园,才能塑造一个良好的舆论环境。优美的校园环境、儒雅的学习氛围、以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生动形象的课堂、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温暖如家的生活服务、精彩纷呈的文体活动等等都会给舆论客体一个良好的舆论评价。同时要优化网络舆论环境,积极处理网络舆情。对于网络舆论讨论的热点问题,要做好耐心解释工作,及时反馈处理、跟踪回访,真正做到以生为本,为一切学生服务。

(2)加强媒介素养培训,提高舆论参与能力。媒介素养教育的滞后是校园网络舆论引导中存在问题之一,加大对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显得尤其重要和紧迫。高校应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视野出发,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对信息的分析选择、评估思辨、学习创造的能力,提升学生网络伦理道德观念,提升学生自觉遵守网络法规的能力。学生媒介素养提高了,自然从源头上减少了校园网络中的非理性言论,让流言止于智者,学生才能在价值多元化、信息繁杂化的网络世界明辨是非,去伪存真。

(3)真诚面对校园网络舆情,重建解决问题的渠道。校园网络是学生与校方进行交流互动的重要平台,校方应在校园BBS中开辟专门的交流窗口,并安排专门教师负责管理。通过交流窗口,第一时间得知学生的诉求、问题、困难等,并将收集到的这些问题及时反馈到归口本门,并要求相关部门在规定的时间里就问题进行响应、解决。让校方真诚地面对校园网络舆情,重建解决问题的渠道,同时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有问题就在校园BBS互动交流窗口反应,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这样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减少了不良情绪的发酵升级造成消极舆论的传播。

(4)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净化校园网络舆论环境。校园网络是校园网络舆论的主要来源,是各种舆论滋生的温床,因而,加强校园网络的管理是净化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论发展方向的重要手段。学校要首先制定一套完善的校园网络制度保障体系,从制度上规范校园网络舆论的健康发展,比如《XX院校校园网络管理制度》、《XX院校校园网络信息条例》、《XX板块发帖回帖规则》等。在建立制度的同时,要有一支专门的立体式校园网络管理队伍,包括学院网络管理专职教师、学生校园网络自律会、BBS站长和版主等。这支专门的管理队伍可以渗透到校园网络的各个部分,融入在网络舆论的最基层,可以及时了解网络舆论的情况,构建的高校BBS体系模型如图1所示,实现了从省市信息监控中心、高校、校园网络中心到BBS站长,再到各个讨论区的立体式校园网络监控体系,可以有效地监管和引导校园网络舆论。

4 结束语

在校园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利用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言论成为现代大学生的首选,网络成为社会舆论的“放大器”以及思想文化的“集散地”。如何发挥好校园官方网站、校园BBS、贴吧、个人微博、微信、QQ、当地社区门户网站等在校园舆论中的作用,对舆论进行正确而有效的引导,是网络时代下赋予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高校管理服务工作新任务和新使命,我们应当创新宣传工作方式,以生为本,真诚为学生服务,努力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和谐校园舆论环境。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8)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6-0259-01

毫无疑问,互联网的诞生促进了信息社会的到来,也向平面媒体(尤其是报纸)发出了强有力的挑战,其信息传播主体的地位逐渐下降。如今,没有多少人能够质疑互联网所具有的强大的媒介力量,无论从日常生活、商业经济甚至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它都发挥着无处不在的能力。从创设、发展到现在的繁荣,作为信息传播载体的网络,其发展的规模和价值仍是不可预测的。这样的发展,自然会构成它对于其他媒体类型的冲击,而与网络媒体的内容形式(文字和图片)最为接近的平面媒体自然首当其冲。

之于平面媒体,网络媒体的优势很明显,多媒体的形式、快速及全面的信息流、个性化可控制性的信息交互方式、互动性的类社群信息组织、“新媒体”发展衍生的各种便捷信息终端,等等这些,都是由网络媒体引领的一个新的信息时代所具有的已经深入人心的特征。而我们的平面媒体,可以说经过了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发展,才有了今天这样的规模和影响力,他们曾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和传承方式,而今由于网络媒体和其他媒体的竞争,却面对着生存的困境与尴尬,无论是读者还是经营者,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方面,都在竭尽所能地思考应对之策。

面对网络媒体的强大攻势,平面媒体也并不是一无是处,比如说在信息的保有性、深入性等方面还是网络媒体所无法比拟的。笔者以为,在网络时代,平面媒体应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吸引并稳定读者,巩固和拓展传播平台。

首先是要在增强新闻报道的权威性上下功夫。网络新闻来得快,也就有仓促之弊。有些新闻信息还来不及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就上了网,难免导致新闻要素不全,信息可靠性不高,甚至新闻信息完全有误。遇到一些重大突发新闻事件,在一些网站上,往往有若干“版本”。许多网站的信息不少是靠“剪辑”、“拼凑”来获取的,有时是“不加筛选,有闻必录”,许多新闻都还只是要素不全的半成品,有的甚至是虚假新闻。虽然其信息满目,却真假难辨。而平面媒体在把握真实性、增强权威性方面显得更为可靠和对读者负责任。平面媒体可以在新闻的原创性上大展拳脚,作为主流媒体的各地权威报纸,以主流的声音压倒其他声音,在新闻的权威性、客观性这一新闻的立身之本上充分发挥优势。平面媒体有一支训练有素的采访编辑队伍,在采访过程中,应始终坚持新闻的真实性原则,注重捕捉第一时间、第一目击的新闻,对新闻的几大要素一一核实,进行深入细致的采访,确保准确无误。在编辑过程中,因有充裕的时间加工,更应做到精编细校,力求提供给读者的新闻是成品、精品,将最权威、最真实的报道呈现给读者。

其次是要在强化深度报道上下功夫。报纸新闻远没有网络媒体那么快,但网络媒体却没有报纸那么深刻。由于进入互联网的技术要求低,成本不高,导致新闻传播者从业门槛降低。因此,接近新闻事实本来面目的事件亲历者、目击者,甚至道听途说者都有可能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将新闻事实出去。与之相比,报纸在新闻事件的选择范围和时效性上都处于劣势。但也正因网络媒体能够通过降低对传播者的限制而较快地获得新闻事实,导致了其权威性的缺乏,也使其在关注时效的同时忽略了新闻的深度。而在新时期,受众了解了事实之后,对所谓“关于信息的信息”将更加注意,所以,报纸就应将精力转向信息的深度上来,利用其政治优势、品牌优势、历史优势,对新闻事实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今日的事态核对昨日之背景,从而说出明日的意义”,使受众深入了解信息背后的故事,这才是报纸的最大卖点。

在网络媒体上,无论是严肃庄重的硬新闻,还是富有人情味的软新闻,甚至充斥着暴利、色情的“黄色新闻”、耸人听闻的假新闻,都有可能占据网页的醒目位置。面对如此纷繁复杂的情况,广大受众必然需要一个相对来讲比较权威、正统,能够起引领作用的声音,这种声音无法产自网络,而却能产自报纸。报纸可以通过深度报道的新闻形式,传达纸媒对新闻事实的看法,为受众释疑解惑,提供正确的思想导向,清晰的社会发展认识,以广袤的思想、深刻的论述征服读者,引导社会舆论健康发展。

三是要加大对本土新闻的报道量。网络媒体是一个高度开放的系统,它囊括了五洲四海,但对生活于某一地域的受众来说,关注当地人、当地事明显超过了对更广地域新闻事件的了解。平面媒体立足于某一地区,有深广的社会基础,有相对固定的读者群,有对当地情况十分熟悉的记者队伍。因此,采撷大量鲜活的本土新闻,提升本土新闻在报纸中的容量,这不仅是与网络新闻竞争的制胜之举,也是有效避免报纸网络化的有效途径。因此,应强化本土新闻,张扬平面媒体的个性化。如今受众面对众多的新闻产品,其消费模式已从单纯的信息满足消费转向个性化的心理消费,每种报纸都应根据自己受众的口味,确定报纸定位,张扬个性,在接近性、针对性、鲜活性上贴近读者,吸引和稳定报纸忠实的读者群。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9)

在中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我们所针对的教育对象是在逐渐成长、逐渐认识世界的中小学生,让他们更好的理解和掌握所学习的内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课本上的内容生动的展现在他们眼前。在强烈逼真的情景中发展形象思维,创设语言环境。

1.2教学过程省时省力

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把知识更多、更快地传授给学生,还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容量,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利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进行教学,讲课教师能够在相同的教学时间里给学生讲授更多的知识。很多教师感到讲义多、教材中练习多,但是课时少。利用了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可以使教学程序得到简化,加快了教学节奏,扩大了教学规模,从而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高。

1.3有利于及时巩固

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的现代化教学手段,令教学形象变得生动,学生感知更鲜明,印象更加深刻,同时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形象化,便于学生的理解与记忆。

2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忽视甚至完全摒弃了传统的教学手段

一些教师在初尝使用计算机的多媒体辅助来教学的方便后,方便很多,不但失去了自己很多年来养成的鲜明教学程序,却不知道计算机的多媒体固然有的其它媒体无法相比的优越性,但是别的媒体和教学方法许多特色的功能是无法取代的,如果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完全替代黑板,就会影响学生无法分辨出重难点,使学生对整课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受到影响;也因屏幕上内容稍纵即逝,缺乏了整体性,影响了学生记课堂笔记的效果。传统意义上的演板是不可能在投影屏幕上进行的。所以完全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代替黑板,就会影响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在帮助我们解决教学难题方面优势的发挥。既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又在需要时兼用黑板,则能达到鱼和熊掌兼得的效果。

2.2师生间缺乏互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的规律。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促进学生有效的学习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学生要想以最简洁的方法是先从不知到知的转化,就必须在教师的主导下,有目的有计划的获取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发展智力和各方面能力。不过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才能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

2.3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素养不高

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正在迅速的改变着课堂的教学模式,成为促进教学质量的突破口。多媒体教学具有投影片、挂图等传统教学无法代替的优越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尽快的掌握好计算机基本操作、基础知识以及教学软件如何制作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教学服务。事实上,只有充分多媒体的优势,这样才可以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出现了一系列问题,部分教师还处于多媒体技术的摸索时期,虽然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做了课件,在课堂上还会出现操作不熟练,对于一些突发的小情况无法解决,从而教师只忙着解决讲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耽误了教学时间,忽视了讲台下的学生。

3解决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3.1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相结合

多媒体教学固然有其它教学所无法比拟的优越性,比如容量大、速度快、直观形象等,但是它毕竟是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是为了辅助教师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能完全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因此,在应用多媒体教学的同时应该穿插板书教学,做到两者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对于学生来说,多媒体课件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其内容的传递速度不符合我们的认知思维过程。

3.2根据一定的原则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在课件设计时首先应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是什么?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想通过怎样的内容和表现形式来解决本节课的问题?教师在使用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盲目的追求课堂容量,给学生灌输大量而有次要的信息,是学生没有时间和机会去思考,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得不到锻炼,创新能力也会缺失。教师应该根据被教育者的年龄来呈现最有效的信息。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重点、难点、关键字要特别的标出,加深它们在学生脑海中的印象。

3.3突出教学主体,增强互动性

多媒体与网络技术教学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是为了教师和学生服务的。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应把握好自身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与课件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正确的处理好这两种关系是至关重要的。利用多媒体的特点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正确的引导学生,培养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应根据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进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施教。

结论: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应用于中小学英语教学,结合声音,动画等,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对于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把“静止”的课本内容变为“活”的生动形象,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听,写,读,说等综合运用的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最优化等,各个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网络媒体的现状篇(10)

我们所说的新媒体主要是互联网、手机、电视等三大族群,广播电视新媒体在这三大族群众的主要形式有网络视频或者网络广播、手机电视或者手机广播和数字电视等。下面我们就其现状进行分析。

1.1网络广电煤体发展现状分析

总的来说,网络广电煤体的发展现状可以总结为网络视频形势大好,网络广播前景不明。2006年谷歌收购了视频网站YouTube,这是历史上视频网站交易价格最高的一次,受到中国网络视频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中国国家网络电视台的成功上线,四大门户网站紧接着都推出了自己的视频频道,使优酷网和土豆网等网络视频网站面临新的、巨大挑战。据统计,2011年中国在线视频行业规模达到62.7亿元,同比增长近一倍。但是,网络视频行业也存在着内容同质化严重、不良视频泛滥、传输延迟与画质模糊、商业模式不成熟、盈利模式单一、网络视频的盗版现象普遍等问题。相对于网络视频,网络广播的发展前景不明。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广播日趋成熟。世界上主要广播电台都都很看好廉价的网上空间,在国内,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也实现了网上广播,受到广大听众的厚爱。虽然网络广播兼有互联网和传统广播的优点,但在我国的受众群体还不成规模,盈利模式不够成熟等缺陷,发展前景不明。

1.2手机广电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手机3G时代的到来,手机广电媒体得到快速发展,并逐步为广大用户所接受,手机广电媒体的主要现状是手机电视仍然面临严峻挑战,手机广播的发展势头不够。虽然手机电视发展较快,但手机电视在中国的应用普及还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发展面临很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主要因素是内容比较匮乏和同质化、国家技术标准和行业技术标淮同时存在,盈利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利润来源主要依靠用户的订制费用以及数据流量等接收使用费用。我国的手机广播业务在2003年开始出现,由于存在内容匮乏和同质化的问题,我国手机广播的发展步履维艰。

1.3电视新媒体发展现状分析

电视新媒体的发展现状是数字电视期待创新,IPTV仍需培育。我国数字电视经过近年来的发展,用户数量达6千多万,有线电视数字化程度进一步提高,已接近40%,市场规模在迅速扩大。我国发展数字电视存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用户规模庞大、盈利空间充裕等明显的优势,但是网络分散、内容匾乏、产业链中利益分配不均等问题严重阻碍电视新媒体的发展,急需创新市场推广模式。交互式网络电视在2005年以后一直处于市场培育期,虽然也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成功的发展模式,但从我国电视新媒体发展的总体上看,仍然面临着基础网络与技术标准不够完善、电信和广电两个行业的利益博弈、内容匮乏与同质化、盈利模式不成熟。

2新媒体对广播电视的影响

新媒体对广播电视事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网络视频的迅速发展严重冲击到电视产业。网络视频与传统的电视相比,具有内容多样,可随时随意点播,同时,网络视频画质更优,内容更全面,即时性更强,以上这些优点的存在,严重冲击到传统电视产业;二是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影响到电视频道的生存方式。近年来,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数字技术在广电新媒体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实现了广电信号的压缩传输,原来一个频道的带宽可以承载四个以上频道,因此,广电行业需要重新整理频道,重新审视立台特色;三是新媒体功能的增加带来电视节目形态急需进行相应的变化。传统的广播电视节目以信息和娱乐功能为主,而新媒体的功能更加强大,除娱乐和信息功能以外,还有资讯和通讯的功能,因此,迫使电视节目依据这些功能,不断改变自身角色;四是传统的收视率统计方式已经不能够决定新时期广电行业的盈利问题。传统的电视节目收视率是通过抽选部分用户进行测定的,所统计到收视率直接影响到盈利模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传统的收视统计方式受到挑战,公众的收视行为更为自由、多样,移动收视和公共场所收视等方式越来越多,运用传统的统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状需求,数字化以后广电频道的主要收入分别来自内容销售、节目收视费、应用服务费、政府补贴、广告费等多种方式,不再仅仅依靠广告。

3 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广电新媒体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因为新媒体、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广电媒体节目内容资源的共享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广电媒体是以丰富节目内容为核心的,新媒体的大量出现,使媒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进一步拓宽了媒体信息的传播渠道,不同的媒体通过交流、合作,使大量的资源得到共享。二是广播电视媒体的渠道和接收终端融合。从当前广电媒体的现状看,广播电视业务多种多样,有无线电视、数字电视、有线电视、卫星电视、高清电视等,多媒体业务有手机电视、网络电视、交互电视等。这些业务不是传播模式的不同,而是运营模式的不同。在媒介融合的背景下,这些渠道势必相互交融。这种交融包括内容资源、技术资源、用户资源,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三网融合,通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通过融合改造,技术功能趋于一致,业务范围趋于相同,互联互通、资源共享,各自开展多网融合业务。更通俗的理解就是让手机、电脑和电视三种终端都成为新一代的信息、通讯、广电媒体。

4结论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不同形态新媒体都存在着政策限制造成新媒体运营的自主性不强;内容匾乏、同质化严重;盈利模式单一、包括视频网站在内的不少新媒体都未能实现盈利;可应用的技术还不能满足新媒体今后发展的需要等方面的问题。因此,我们应该在认识广电新媒体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他们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对广电业进行调整,以便适应整个行业的发展变化。

上一篇: 全民健身概论 下一篇: 体能训练前景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